人事招聘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9: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事招聘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人事招聘论文

篇1

前言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人员招聘环节中,由于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招聘岗位的差别、招聘标准的制定存在着问题,导致企业人员招聘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阻碍着企业人员招聘活动的拓展。因此,新时期,企业发展需要正视人员招聘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且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企业能够实现长效的发展。

一、人员招聘对于企业的影响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市场上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并且实现长效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人才。当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体系后需要优秀的人才来实现技术的人性化应用,同时,当优秀的人才还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因此,从企业发展角度分析,人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如何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重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通过招聘工作为企业筛选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员,广义上的企业人员招聘都是指企业为了发展,为了安置空缺的岗位,从企业外部吸收、挑选出合适的人力人员的过程。而狭义上,企业人员招聘是以企业发展为目标,为公众人员安置岗位,并且向企业外部有效的信息。对于企业人员招聘而言,招聘的过程十分复杂,人力资源部门一旦为企业招错人,将会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不利于企业发展。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能够为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选,工作人员能够在企业工作岗位上发挥出其优势,将会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增加企业部门效能。由此可见,人员招聘对于企业的影响较大,所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在人员招聘环节中把好关,消除一切障碍。

二、XX企业招聘现状分析

(一)XX企业背景

XX公司是上海市某建设集团下的国有控股子公司,企业注册资金6000万元,是长三角地区实力比较强的企业之一。XX公司拥有现代化的企业组织机制,包含近百个设计团队、投资单位、材料供应基地,同时成立了人员劳务培训基地,企业人员队伍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当前,公司现有员工1500余人,高层管理者9人。

(二)XX企业招聘现状

XX公司在进行人员招聘中主要通过两个方式实现,一是企业内部招聘和企业外部招聘。在进行内部招聘环节中,企业部门主管想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增加人员的需求,企业领导同意签字之后,在企业各个部门中发放招聘信息,有意向的人员填写内部岗位调动申请表。当企业领导同意之后,人员可以上岗,并且做好原岗位交接工作。企业的外部招聘,各个部门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人员增加需求,人力资源根据各部门主管要求进行招聘人数汇总。然后人力资源部门通过互联网招聘、校园招聘、人才市场等形式,进行外部招聘。在对XX公司不同招聘形式情况进行调查环节中,发现,XX公司在招聘高层管理者时,90%的录用者都为企业高层任命,65%是技术人员也是高层管理者决定,89%的应届毕业生由人力资源部门直接录取。人力资源部门虽然为企业招聘来工作人员,但是在重大岗位上缺乏决策权。

三、XX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

XX公司人员招聘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的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并且不利于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如,企业的招聘方式不科学,缺乏相应的招聘标准,在招聘过程中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一)招聘标准缺乏

对XX公司的招聘标准进行问卷调查,在公司某部门25人中调查“企业各个部门向人力资源部门提交招聘需求时,是否会明确界定对应聘者的要求”,认为“几乎没有”的人数占据总人数的4%,认为“有一部分有”的人数占据总人数36%,认为“大多数有”的人数占据总人数的40%,认为“全部有”的人数占据总人数的20%。从以上调查中能够看出,XX公司在进行人员招聘环节中,能够明确出空缺岗位的实际职责,但是对于招聘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界定不明确。如,企业在招聘设计师时,人力资源部门对于设计师的学历、工作经验进行限定,并且以这些信息为招聘标准,但是却忽视了能够真正衡量应聘者能力素质的要求,如设计时能否独立完成一个较大的设计项目等。

(二)招聘过程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规划

XX公司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不能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人员招聘,只是根据各部门人员需求进行招聘。在企业某干部门中又工作人员辞职后,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人员招聘,这样被动的人员招聘方式远水不能解近渴,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不利于企业发展。在企业缺乏系统性、动态性的人力资源规划背景下,人力资源部门难以实现对工作人员各方面的能力素质进行综合的评定,只是急于向人员缺乏的部门提供新成员。这样的方式完全违背了企业因岗定人的市场规则。

(三)招聘渠道选择不当

XX公司在进行人员招聘环节中所能够采取的渠道比较多,但是在实际招聘环节中,人力资源部门不能打开思维,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考虑到招聘成本与实际效果的问题。如,企业积极的参加校园招聘,经常会去外地高校进行招聘,所消耗的成本较大,但是却不能有较好的收获。而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招聘渠道,广收学生的简历,学生经过网络测试后在进行面试的效果较好,而且该种招聘方式的成本较低。再如,在进行高级设计师的招聘环节中,企业忽视了猎头公司在人才挖掘中的作用,而在人才市场中进行招聘,该种招聘方式效果甚微,并且挖掘不到合适的人才。

(四)人员筛选方式不科学

大部分企业在人员招聘环节中,所选择的方法不科学,面试官常常通过应聘者的简历信息来了解面前的应聘者,而应聘者的简历信息都具有迷惑性,面试官不能从简历信息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最终导致对面试者作出错误的判断。XX公司的面试人员过分相信主观判断,不能对应聘人员进行能力审核,使得企业不能招聘到适合的人才。从企业招聘的结构上分析,XX公司招聘人员过于局限于面试的内容、形式、程序、评价,而忽视了应试者在企业岗位中的能力展现。

(五)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是当今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环节中的普遍存在着的问题,应聘者的年龄、性别、学历等都会成为企业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理由。在这些歧视下企业将会失去很多优秀的人才。在XX公司人员招聘过程中,进行有关于“员工招聘重视因素”的问卷调查,72%的人认为工作经验比较关键,44%的人认为工作技能重要,68%的人认为年龄对工作的影响较大。56%的人认为性别对工作的影响较大。84%的人认为学历决定工作。24%的人认为健康因素较为重要。XX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环节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歧视,如在进行工程设计师的招聘中,对女性设计师的歧视较大,原因是工程设计师需要进入到施工现场中,考虑到女性身体素质的问题等,在该岗位的招聘上限男性。

四、XX企业人员招聘问题完善对策

为了促进XX公司发展,需要完善XX公司人员招聘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人员招聘的标准,实现科学化的人力资源规划;其次,细化招聘环节,提升招聘环节的科学性;再次,消除就业歧视,广纳贤士,提升岗位招聘的公正性,最后实现对企业招聘环节的评估与总结。

(一)明确人员招聘标准

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环节中,对于应聘者的学历、年龄、经验等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却忽视了应聘者的真实能力。人力资源部门为了满足部门人员需求,在进行招聘时过于执行简历标准,导致应聘者走进工作岗位而不能进行独立工作。为了优化人力资源招聘标准,为企业挖掘到优秀的人才,人力资源在制定人才招聘计划的环节中需要人才需求部门技术人员建立联系,一方面实现人才招取,另一方面保障人员可用。如,在XX公司中进行建筑设计师的招聘过程中,当某应聘者能够符合建筑设计硕士、2年工作经验的标准,但是招聘人员依然不能了解其实际设计能力,此时要求XX公司建筑设计部门专业人员对应聘者进行专业性的考试,以确定应聘者的实际能力。

(二)实现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

当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缺乏的情况下,在实际招聘环节中将会比较被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不仅是为部门缺乏人才而进行招聘,而是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发展战略进行有计划有规律的人才招聘。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其重要性对于企业发展壮大工作比较突出。在当今企业发展形势中,实现对人员招聘的规划,需要组织发展的目标进行预测、估计、评价。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实现人力资源招聘规划,实际上就是一个“摸清家底”的过程,人力资源部门在对企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的环节中,在人员招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不仅实现人员招聘岗位的确定,还能够准确把握招聘人员资源配置。当组织比较了解人员的空缺、能力岗位现状时,在对新成员的带动上将会比较主动。

(三)细化招聘工作细节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不仅是企业人员招聘部门,还是代表着企业外在形象的部门。企业在进行外部招聘过程中,一方面是企业人力Y源部门对应聘者的能力素质考量以及与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匹配的过程,另一方面还是应聘者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的综合素质能力,了解企业形象的过程。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在人才市场上寻找到与企业发展相互适应的人才,就需要强化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将企业的良好形象展现给应聘者。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细节决定着应聘者对其评价以及认可。招聘工作主要是通过收集简历、面试、录用等各个环节组成,企业在招聘人员时需要对时间的确定、地点、后续跟踪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对每一个应聘人员负责,并且为应聘者留下好的印象。通过企业形象维护的方式,降低企业在招聘环节中的人才流失率。当面试完成之后,人力资源部门还需要关注对应聘者的后期跟踪,根据应聘者的实际需求以及企业发展需求,进行人员与岗位之间的调配。

(四)提升招聘活动的科学性

从XX公司人员招聘现状调查中,能够发现,在企业招聘活动开展中存在着招聘思想传统,招聘方法不科学的问题。新时期,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了将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良好的宣传,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信息平台,将企业宣传度提升,为企业招聘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如,采取科学的企业文化宣传,不仅吸引高校毕业生,还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建立学校与企业相互结合的“校企合作”学生实习机构,提升招聘活动的效能。XX公司为建筑类型的企业,那么人力资源部门在走进高校进行毕业生招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求职信息,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进行企业内部竞聘。该种招聘方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能够提升企业员工入职率。

(五)提升招聘公正性,避免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的问题将会削减企业大部分的应聘者,为了实现企业长效发展,促进各个部门多元化发展,在满足企业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人才招聘环节中,需要打破传统就业歧视的束缚,为有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而在企业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就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以及人力资源部门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关注人才,而非个体特征。

(六)实现招聘活动的评估总结

在XX公司招聘结束之后,缺乏对整个评估工作的总体评价,并且缺乏对成本投入与效应核算的支出情况分析。科学有效的人员招聘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够优化企业招聘结果,降低企业招聘成本。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文对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企业的招聘方式不科学,缺乏相应的招聘标准,在招聘过程中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在招聘渠道选择上,不能选择适合企业现状的招聘渠道,并且在人员筛选上也不科学。完善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首先需要明确人员招聘的标准,实现科学化的人力资源规划;其次,细化招聘环节,提升招聘环节的科学性;再次,消除就业歧视,广纳贤士,提升岗位招聘的公正性,最后实现对企业招聘环节的评估与总结。

参考文献:

[1]吴诗蕾,赵猛.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24-27

[2]曹飞颖.浅析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10:9-10

[3]张俊,修稳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35-40

[4]袁平.X企业人员招聘问题与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

[5]胡昭帝.A奶业公司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5

[6]涂思圆.中小企业员工招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13,13:29-30+32

篇2

招聘启事的作用不仅是向全社会传播招募人才的信息,为各类人才提供发挥才智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借机宣传自己,让人们了解本单位的实力、特点,在全社会造成广泛的影响。

(二)招聘启事的写作

1.标题

招聘启事的标题有三种写法。一是只用“招聘启事”四字作标题。二是用招聘单位名称加文体名称的方法构成标题,如《〈焦点〉杂志招聘启事》。三是用招聘单位加招聘岗位加文体名称的方法构成标题,如《暨南大学特聘教授招聘启事》。

2.正文

招聘启事的正文内容比较丰富,大致上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招聘单位情况介绍。当前社会的人才流动是双向选择机制,不仅招聘单位选择自己认为适用的人才,人才也有权选择单位,此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招聘单位必须把自己的优势宣传出去,才有可能吸引各类人才应聘。对自身情况的介绍,要求做到全面准确,实事求是。

第二,待聘岗位介绍。主要是待聘岗位的名称和所需人数。

第三,招聘条件和岗位职责。这部分要对应聘人员的资历、学历、学位、职称、能力、成就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说明应聘人员到岗后,需要履行什么职责,完成什么任务。

第四,聘任之后享受待遇。这是应聘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安家费、住房、配偶工作安置、子女入学等多个方面的待遇,要一一写明。

第五,应聘材料。要一一说明应聘者需要提供的所有材料,譬如应聘申请、个人履历、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已取得的业绩、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以及近期免冠照片等。

第六,应聘程序。包括招聘方将采用什么方式选拔录取,例如是考试还是由专家评议,确定后由谁颁发聘任证书,聘期时限等等。

3.联系方式

包括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邮箱、联系人等项目,均需一一写明。

【 例 文 】

暨南大学特聘教授招聘启事

暨南大学源于1906年创办的暨南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以招收华侨华人、港澳台青年为主的华侨大学,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之一。学校设有16个学院,36个系,6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产业经济学、水生生物学学科点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为适应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暨南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现根据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岗位(长江学者计划)、广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置的岗位(珠江学者计划)和我校的学科建设需要,面向国内外招聘“特聘教授”。有关招聘事项如下:

岗位名称

长江学者:生物医学工程、水生生物学

珠江学者:产业经济学、文艺学

招聘条件及岗位职责

1.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2.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

3.具有活跃的研究思想,对本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具有创新的构想,具有领导和组织本学科中青年学术梯队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能够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近5年承担过国家级课题。

4.开设1~3门学科核心课程。

待遇

1.除享受学校教授同等工资、福利、医疗等待遇外,每年给予10万元人民币奖励津贴。同时还可参加校内的业绩考核,按考核成绩领取相应的业绩津贴(我校业绩考核优秀的教授,年薪已超10万)。

2.学校提供130平方米住房一套;个人计算机、空调各一台,电话一部;

3.学校帮助安排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入托。

4.按照具体情况优先配备工作助手,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费和安家费,根据本人课题需要给予相应的科研配套经费。

聘任

1.应聘材料

⑴个人简历(从大学至今,不间断,必要的证明材料需提供复印件);

⑵充分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有关材料(包括论文、论著目录、论文被收录和引用情况、获奖情况、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等) 。

⑶个人近期免冠照片2张。

⑷应聘申请,包括本人意愿、工作设想、预期目标和经费计划。

以上材料请通过互联网或邮件、传真向我校人事处提出应聘申请,亦可由同行专家、亲友代为推荐。

2.聘任程序

⑴学校聘请3名同行专家进行评议。

⑵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审,报教育部批准,校长聘任。

⑶聘期5年,分为两段,首期为3年,聘期内考核合格,续聘2年。续聘期考核合格,聘任为暨南大学教授。

联系方式

1.来信请寄: 中国广州暨南大学人事处(邮编:510632)

2.电 话:(8620) 85226507 85220__3

3.传 真:(8620) 85221417

篇3

一、研究背景简介

(一)公司概况

公司是一家工程涂装工程企业,主要业务有除尘室、风淋室、排风系统、UV涂装等,服务对象主要是美国、西欧以及我国台湾的电子半导体、药物生产等大型企业。整体而言,公司在业内中处于前列的位置。整个企业包括研发、设计、财务、采购、生产、施工、市场、人事行政部门。目前拥有员工400余人,人员构成大致比例是:50%是操作工,30%是工程技术人员,20%为财务/人事行政等职能部门人员。

(二)员工招聘与配置管理情况

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阶段。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公司的人事行政部担当,此外,部分还要兼负责很多行政管理的工作。部门包括人事行政主管、招聘培训专员、薪资绩效专员,共三人。企业的招聘渠道主要有网络招聘、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中介,校园招聘等。应聘人员筛选只要有:简历筛选、面试、试用工作等方法。员工配置主要是按人力资源规划,缺少什么样的人,即由所在部门的主管向总经理提出招聘要求,然后由人事行政部负责操作,最后的面试、试用阶段主要由各个负责的主管承担。

一般而言,人事行政部会根据应聘员工的情况向各个部门提出一些意见,但主要还是由各个部门的主管负责安排这些新招聘员工的岗位。至于公司内人员的调动、晋升等主要是由总经理负责。

二、员工招聘与配置中的问题

篇4

郭教授认为,毕业生网上求职大约有十二式:

第一式、选择适合自己的网上招聘会

有的网上招聘会针对的是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人员,应届毕业生即使投了简历,也会因为不符合条件,而被用人单位退回。

第二式、拓宽视野

可将求职信息张贴在“中华就业网”、“大学生就业网”等专业网站里,或将信息在一些点击率较高网站的招聘专栏上,或登录用人单位的网站,捕捉人才招聘网页上随时的招聘信息,直接与单位联系。

第三式、参加网上在线招聘,对用人单位的提问一定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要突出个人特点和优势,网上应聘最忌一开口谈钱。受网络时间、视频空间的限制,网上招聘给每个求职者的时间是有限的,应聘大学生要问最想知道的内容、最关键的问题。获得用人单位首肯后,一定要留下明确的联系方式,为下一步的面试做好准备。

第四式、网上应聘,不要急于一时,人少时求职,效果反而更好。通常网上招聘会持续一段时间,大可不必赶在最初的几个小时、一两天应聘。不要因为网络拥挤,而放弃求职机会,人少时应聘,更容易引起人事主管的注意。

第五式、根据个人的专业、爱好、特长,有目标地向用人单位求职,不要简历“满天飞”,无目的地投简历等于没投。特别不要应聘同一单位的不同岗位,容易给用人主管留下随意、不专业、缺少诚信的不良印象。

第六式、求职的自荐材料内容应突出专业、学校、社会实践、自身性格,是否具有工作经验等重点内容。面面俱到、内容太多、太花哨的简历往往最容易被淘汰。

第七式、求职者发送简历的同时,应该发送一封求职信,这是求职者常常忽略的。为了人事主管阅读方便,避免在电脑上多次翻页,求职信、简历都应该采用文本格式。求职者应注意求职信的措辞和语气,不要出现错别字,可使用标点符号突出求职重点。

第八式、发送求职简历不要用附件的形式。不要因为技术的原因,导致一些用人单位的电脑无法打开附件,而让大好的工作机会白白溜走。

第九式、发出求职资料后,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在网上招聘会结束后几天,要主动通过E-mail或打电话询问情况,向用人单位表示诚意,也让自己心中有数。

篇5

人事求职简历自我评价范文一:熟悉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考核与评价、薪酬与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积极进取,谋求发展系我做人的宗旨,认真负责是我对待每件工作的态度。只要您为我创造条件,我就能适应变化,保持进步,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1、积极主动、独立工作能力强,并有良好的交际技能。

2、能够在不同文化和工作人员的背景下出色地工作。

3、愿意在压力下工作,并具领导素质。

4、精力旺盛、思想新潮。

人事求职简历自我评价范文二: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两年,熟悉操纵人力资源各个模块,对招聘、绩效考核以及人事相应程序操纵娴熟;

有行政相应工作经验;

熟悉经济类合同的审核、签约以及企业事务风险预防,熟练书写各类法律文书、熟练操纵各类证据在各类经济侵权纠纷中的运用。

工作有条理、计划性,原则性强,正直、踏实,办事沉稳、细致、沟通能力强;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文字功底强,有法律事务操纵和人事行政治理经验。

人事求职简历自我评价范文三:我所学的专业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通过招聘、甄选、培训、员工关系、薪酬设计、劳动法等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我现在是在职研究生,基本课程学习都已经完成,非题库考试也已经考完,目前在进行的是题库考试和全国统考,以及论文答辩。在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我逐渐清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理想,所以想从事人力资源领域内的工作,成为人力资源领域内的专业人士。

人事求职简历自我评价范文四:本人为人诚实谦虚,自信友好,待人友好,能吃苦耐劳,有耐心。通过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使我学会了怎样与人沟通,接人待物,我的工作业绩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同和表扬,且为了提高我的普通话水平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我参加了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和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师的培训,获得了普通话和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级证书。在此我会再接再励,继续学习更多广泛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篇6

回顾我校的发展历程,应当说在推动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构建并逐步完善激励机制、人才流动机制、聘任机制等先进管理办法,人本理念被越来越广泛接受和实践,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有所提升等。但总的来说,现阶段仍处于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阶段,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

教师一直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近些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这与教师长期以来待遇不高、专业化程度不高有关,也与中国社会传统的权利价值取向有关,也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度出现的体脑倒挂、部门利益分割不均衡等现象有关。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教师引进力度,但教师的流失率也在增高。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仍不健全,缺乏吸引、留住人才的优良环境、以及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逐渐提高,现有条件不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因此造成学校的教师流失。流失方向主要以收入较高的企业和学校的行政管理岗位为主。并且流失的教师以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对口的骨干教师为主,同时,由于相应的配套制度不健全,一些本该流出的低学历、低职称教师和一些行政人员无法流出。这种不合理的人才流动,使得“该进的进不来,该出的出不去”的现象日趋严重,造成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所下降,队伍稳定性遭到破坏。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当前大多中等职业学校人事管理部门仍然叫做人事处或人事科,学校的人事工作以行政事务性工作为首要任务,人事管理是一种被动的、指令性和常规性的事务管理。由于学校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理论缺乏了解,未能意识到现代人力资源是现代职业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人员素质的高低会极大地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核心标准,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必然选择。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信息相对闭塞,管理方式相对落后,虽然近些年来陆续定制了学校“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

(三)人力资源录用制度

从国家职教事业发展历程来看,为了解决各类职业学校师资不足,双师型教师不足问题,20世纪90年代开始,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成立了高等职业示范院校、技师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来弥补职业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但是直至目前,这种体现“职业技术加师范教育”特点的“职教师资培养基地”数量不多、基础不厚、层次不高、覆盖面不大,使职业学校“招不来人”。

(四)人力资源结构

师生比是一个衡量办学条件的参数,师生比越低意味着单位在校学生拥有的教师数量越多,学校的人力资源总量越大,但师生比过低也会导致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低下,进而影响办学效益。

(五)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是指能够独立承担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育、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兼职教师主要应从企业或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一)转变观念,树立管理思想

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应破除传统观念,充分体现学校人力资源高度开放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价值观和不拘一格的选才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

(二)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远景规划

根据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办学规模和战略目标,确定人员编制和岗位职数。

(三)根据规划拟订实施计划

在科学、合理的分析基础上,按照制定的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规划,拟订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

(四)师资的录用

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大量的人员缺口, 然而此时不能盲目引进,而应在开发现有的师资的前提下,以职务分析为基础,通过选择适合标准要求的相应数量的人员来填补岗位空缺,量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对教师的录用应坚持公开招聘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师资补充方式,以形成按需进入、择优聘任、公开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

1.科学招聘专职教师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在选聘教师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根据教师人力资源规划,而只是依据学校专业设置及学生数量等来招聘教师。所发出的需求信息当中缺乏详细的职务说明,导致学校招聘到部分教师与岗位不匹配。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学校健康发展的一个保障是招聘到优秀教师,而能否招聘到学校所需要的优秀教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前提:一是教师人力资源规划,二是职务说明书。

2.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不能把聘请校外兼职教师作为发展中职教育的权益之计,而应该作为一项策略来抓。一方面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的有利时机,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时间经验或操作技能,而且熟悉本地区、本单位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7

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生产类型、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劳动手段等特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进行相应的变革,其中人力资源方面的变革尤其重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将取代土地、资本成为第一资源。电子技术、计算机、互联网和其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企业之间和个人之间的地理距离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世界似乎变得很小,从而创造了一个没有地域限制的全球范围内的工作环境一在人类已经踏人21世纪时,信息技术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面貌,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弄清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网络经济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概念上的比较

传统人事管理,也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主要是以政府及其所属的劳动人事部门为核心,人才由政府统一配置。地方、企业与个人处于服从的、被动的角色,这种人事管理是相对稳定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二这种管理模式曾有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实现政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对当时的国民经济的恢复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的未来的时代是网络经济时代,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利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些职能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存在很大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基本上是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如人手不够时招聘补充员工,平时发放工资和管理劳保福利,培训员工掌握技术解决当前劳资纠纷,管理员工档案等微观的业务活动作为业务管理、偏重于局部的环节和日常事务,是所谓的“服务部门”。传统人事管理不直接与市场、客户接触,也不能主动地开拓、创造出效益,所以说传统人事管理是内向的、封闭的。它以事为中心格守人员进管、出的管理模式其管理的内容无非是招募新人,填补空缺,做到人事相宜。而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重视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和协调发展,是一种有关资源配置的战略管理活动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积极与其他部门相协调,共同为企业创造效益。它强调以人为中心,除了具备传统人事管理的工作内容外,还具有进行工作设计、规划工作流程、协调工作关系等职。

二、员工招聘

由于传统人事管理基本上是一种业务管理,其人事的重大决策权集中在政府行政部门,所以在员工招聘方面没有完全的自它仅在企业“需要”时发挥作用,因而只是在人手不够时招聘补充员工。所以其主要着眼于企业当前需要。

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源招聘是利用计算机招聘网络进行的,企业可以在网上公布招聘信息,并在线浏览求职者的信息。互联网使人才需求信息成为公开的消息,企业可以在不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在广泛的地域内展开人才搜索。计算机网络招聘主要包括吸引人才、分析人才、联系人才以及最后达成协议等几个环节,这些环节是通过网上信息、网上人才测评与分类、在线联系或E-mail并利用人才招聘的一些管理软件处理相关事宜等手段来完成的。计算机网络招聘利用互联网“全球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向任一计算机终端的应聘者发出招聘信息,应聘者也可以随时随地的与招聘企业联系,获取需要的最新信息。网络化招聘管理系统包括简历库搜索、职位需求管理、在线自动广告、简历动态筛选、简历流程管理等强大的功能。企业可以在内部网上信息,在企业内部挑选合适的人才,同时也可以在企业外部网站或一些人才招聘网站上招聘信息,网罗外部人才。这样企业就可以利用自动搜索、配比、分类、筛选系统,迅速找到合适的人选。最后可以利用网络招聘的另一个技术创新—视频会议,为招聘者和应聘者提供“面对面”的交谈。

网络招聘突破了人才集市的时空界限,使人才在网上真正地流动起来,它在很多环节上体现出比传统招聘形式的优越性,成为企业的主要招聘手段。

三、员工培训

由于传统人事管理人员大多数是技术人员或单纯的行政人员,因此在培训员工掌握技术时也只是根据当前需要,而没有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传统的培训由于时间、交通的限制,一般都是选定一段时间,把员工集中到室内或室外进行,是把员工送到信息面前。而且,传统的培训,是将培训的人员集中起来,或派培训师到各地指导,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一个培训师一次可以指导的学员数量是有限的、同样的培训课程每一次都要重新准备这种培训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知识,只是根据传统的经验模式进行。

网络时代的企业培训打破了传统培训的限制,各地的员工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在本地接受异地培训而无须身临其境,是把信息送到员工面前:企业将培训内容在企业内部网站上,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互联网上寻找适合自己的进行自主学习,以拓宽知识和技能的深度与广度。员工之间可以进行在线探讨、交流,企业还可以提供在线疑难解答这样,企业及员工都可以及时得到培训绩效的反馈,有利于及时改进培训内容和目标通过计算机网络,企业可以在企业文化、知识技能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及时性的、针对性的培训,使员工提高对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员工成为学习型的人,进而保证终身可持续学习。

当然,传统的集中授课的培训方式也有一定的优越性。

四、沟通

传统人事管理中,上下级的沟通主要是通过面对面谈话的方式,而且大多是浮于形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面对面的沟通往往不能使员工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而且为了避免上下级面对面的尴尬,员工或上级管理人员也往往不能表达正确的意见或想法。因此,人际沟通的人为障碍使人事管理中的沟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没有起到真正的上下沟通、交流的作用。

网络沟通利用互联网,避免面对面的诸多不便,给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网络促使信息快速、直接、广泛、有效地传播和思想、感情的交流、融合。企业在内部网上建立员工个人主页,开设BBS论坛、公告栏、建议区、聊天室以及企业管理层的邮箱等。利用网络沟通,将更好地营造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联想集团就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网络资源,较好地实现了利用互联网的沟通。

五、绩效考核

篇8

一出现的问题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事就是对员工的选择和使用。因此新战略与政策的实施往往要求新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以及对员工的不同使用。哪么这就需要聘用有新技能的员工,解聘哪些技能不符合要求的员工。

MNC在根据战略需要招聘培训合适的员工时,由于其招聘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受到本国政治经济条件的限制、民族文化、以及有本国的价值观,对事物的态度和好恶所左右,他们所提出的方案及做出的决策等都存在着差异化,这给大多数MNC完成长期、全球目标造成了困难。因此在这处理人事中常遇到以下问题:

(一)因文化差异、习惯不同而导致的管理不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增加。

文化差异的确是一个最令人头痛的变量,然而它又是一个最重要最不容忽视的变量。许多失误就是因为对这些差异缺乏全面的了解而造成的。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海尔是中国一个比较有名气的跨国公司,其标志是两个上半身没穿衣服的两兄弟,其产品在大部分国家是受欢迎的。但其产品却在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中遇到不少麻烦。其因是在阿拉伯国家中不允许出现没有穿衣服的人物,这会被认为是对人的不尊敬。所以在阿拉伯国家的妇女都是穿得严严实实的只留出两面个眼睛。很显然在选择在中东阿拉伯国家的销售负责人员就慎重些。

(二)相关人员能力不足

MNC在实施新的战略与政策时,必须有着适合的人员万分和技能组合的强大的管理人员。除非在关键的职位上都已经配置了有能力的人选,否则要实施新的战略和政策是很困难的。因此如何来培训企业管理人员,提高其能力,这是MNC在处理人事中的国际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用人不当

古人去:“业术有专攻”。MNC在处理人事中应当全面了解和知晓这些人员的特点、强项、优势、劣势等。如果MNC把一个适合做管理不适合做销售的人员安排从事,到海外销售工作,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在中国就有一些公司把对文化毫不敏感的人用在海外敏感的管理和销售的岗位上,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四)缺乏移情能力,存在感知差异

移情能力是指设身处地去考虑别人的想法、做法等。上面讲过了因受文化差异、风俗习惯的影响、人员之间存在对同一件事存在不同的感知。这也是MNC在处理人事中的比较棘手的问题

(五)其它可能出现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有很多问题是潜在的但没出马上表现出来的。所以这也是MNC领导层难以处理的一个问题。[

二对策

心上分析了MNC在处理人事中所遇到的国际问题,哪么如何来解决以上的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

(一)MNC管理都者需要思考和理解文化差异及有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

MNC的管理人员到具有不同文化的东道国工作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产生矛盾,从而影响了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因些在员工的选择和使用上须谨慎。

(二)建立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机制。

要消除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必须发展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这是在承认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理解和适应,跨文化沟通就当是广泛深入的。存在于不同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个人素质各层面之间。在跨文化沟通时应尽量使用双向沟通。双向沟通的结果所得到的反馈可以帮助进一步阐述双方的意图,有助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住处作出完整和正确的传递和表达。

(三)恰当运用“文化移情”。

文化移情就要求人们设身处地考虑他国文化、摆脱自身的本文化的约束,并对他国文化采取较为完整的立场。文化移情也应该遵循适度原则,即既不能移情不够,又不能移情过度。文化移情的适度主要体现在知觉移情和交际移情这两个方面的适度。要贯彻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就必须坚持文化平等性原则,反对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克服文化偏见和定势等不正常的心态,在跨文化交际裎中提高文化移情能力。

(四)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又叫交叉文化,是指具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跨文化培训可以使企业员工理解文化的差异,把握不同文化的特质,从而减轻可能的文化冲突;同时,还可以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畅,另外,跨文化培训也可以使学员学会融合不同文化的方法,从而构筑文化整合的基础。对东道国员工的跨文化培训,可以促进东道国员工对企业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对母公司外派员工的跨文化培训,则可以使其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不断克服在新环境中的新文化对自己原有文化的冲击,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和新文化的要求。

(五)进行跨文化整合

虽然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基本价值观方面有所不同,但这些人如果天天在同一家公司,受工作场所同化的影响,也可以形成相同的文化,对来自不同的员工进行文化整合。

(六)实施本土化,招聘当地人员。

在MNC实施对海外战略与决策时,可以考虑在当地招聘当地人员。其好处颇多:可以马上岗投入生产中,公司也可以不用进行跨文化的培训,这样可以减少公司的成本,提高效率。Microsoft公司前总裁鲍尔默对前Microsoft中国的总裁吴士宏讲到,他之所以费时一年,一定要找一个中国人作总经理,是考虑到在中国长期的发展战略。本地人是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市场,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长期性行动。

参考文献:

1.席酉民主编《跨国企业集团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篇9

一 出现的问题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事就是对员工的选择和使用。因此新战略与政策的实施往往要求新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以及对员工的不同使用。哪么这就需要聘用有新技能的员工,解聘哪些技能不符合要求的员工。

MNC在根据战略需要招聘培训合适的员工时,由于其招聘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受到本国政治经济条件的限制、民族文化、以及有本国的价值观,对事物的态度和好恶所左右,他们所提出的方案及做出的决策等都存在着差异化,这给大多数MNC完成长期、全球目标造成了困难。因此在这处理人事中常遇到以下问题:

(一)因文化差异、习惯不同而导致的管理不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增加。

文化差异的确是一个最令人头痛的变量,然而它又是一个最重要最不容忽视的变量。许多失误就是因为对这些差异缺乏全面的了解而造成的。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海尔是中国一个比较有名气的跨国公司,其标志是两个上半身没穿衣服的两兄弟,其产品在大部分国家是受欢迎的。但其产品却在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中遇到不少麻烦。其因是在阿拉伯国家中不允许出现没有穿衣服的人物,这会被认为是对人的不尊敬。所以在阿拉伯国家的妇女都是穿得严严实实的只留出两面个眼睛。很显然在选择在中东阿拉伯国家的销售负责人员就慎重些。

(二) 相关人员能力不足

MNC在实施新的战略与政策时,必须有着适合的人员万分和技能组合的强大的管理人员。除非在关键的职位上都已经配置了有能力的人选,否则要实施新的战略和政策是很困难的。因此如何来培训企业管理人员,提高其能力,这是MNC在处理人事中的国际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 用人不当

古人去:“业术有专攻”。MNC在处理人事中应当全面了解和知晓这些人员的特点、强项、优势、劣势等。如果MNC把一个适合做管理不适合做销售的人员安排从事,到海外销售工作,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在中国就有一些公司把对文化毫不敏感的人用在海外敏感的管理和销售的岗位上,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四) 缺乏移情能力,存在感知差异

移情能力是指设身处地去考虑别人的想法、做法等。上面讲过了因受文化差异、风俗习惯的影响、人员之间存在对同一件事存在不同的感知。这也是MNC在处理人事中的比较棘手的问题

(五) 其它可能出现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有很多问题是潜在的但没出马上表现出来的。所以这也是MNC领导层难以处理的一个问题。

二 对策

心上分析了MNC在处理人事中所遇到的国际问题,哪么如何来解决以上的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

(一) MNC管理都者需要思考和理解文化差异及有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

MNC的管理人员到具有不同文化的东道国工作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产生矛盾,从而影响了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因些在员工的选择和使用上须谨慎。

(二) 建立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机制。

要消除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必须发展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这是在承认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理解和适应,跨文化沟通就当是广泛深入的。存在于不同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个人素质各层面之间。在跨文化沟通时应尽量使用双向沟通。双向沟通的结果所得到的反馈可以帮助进一步阐述双方的意图,有助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住处作出完整和正确的传递和表达。

(三)恰当运用“文化移情”。

文化移情就要求人们设身处地考虑他国文化、摆脱自身的本文化的约束,并对他国文化采取较为完整的立场。文化移情也应该遵循适度原则,即既不能移情不够,又不能移情过度。文化移情的适度主要体现在知觉移情和交际移情这两个方面的适度。要贯彻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就必须坚持文化平等性原则,反对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克服文化偏见和定势等不正常的心态,在跨文化交际裎中提高文化移情能力。

(四) 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又叫交叉文化,是指具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跨文化培训可以使企业员工理解文化的差异,把握不同文化的特质,从而减轻可能的文化冲突;同时,还可以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畅,另外,跨文化培训也可以使学员学会融合不同文化的方法,从而构筑文化整合的基础。对东道国员工的跨文化培训,可以促进东道国员工对企业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对母公司外派员工的跨文化培训,则可以使其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不断克服在新环境中的新文化对自己原有文化的冲击,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和新文化的要求。

(五) 进行跨文化整合

虽然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基本价值观方面有所不同,但这些人如果天天在同一家公司,受工作场所同化的影响,也可以形成相同的文化,对来自不同的员工进行文化整合。

(六) 实施本土化,招聘当地人员。

在MNC实施对海外战略与决策时,可以考虑在当地招聘当地人员。其好处颇多:可以马上岗投入生产中,公司也可以不用进行跨文化的培训,这样可以减少公司的成本,提高效率。Microsoft公司前总裁鲍尔默对前Microsoft中国的总裁吴士宏讲到,他之所以费时一年,一定要找一个中国人作总经理,是考虑到在中国长期的发展战略。本地人是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市场,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长期性行动。

参考文献:

1.席酉民 主编 《跨国企业集团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

篇10

一、引进专业人才的馗尬

(一)编制内教师公开招聘门槛高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后,属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中职学校普遍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师资,确保了聘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但受编制、岗位职数和各种招聘条件的限制,中职校的进人门槛被“抬高”,用人自主权和灵活性大大下降,加之招聘工作程序繁复,结果往往是“想要的人进不来,不想要的人努力想进来,进得来用得上的人留不住”。

(二)编制外教师招聘成本高

公开招聘教师不能满足需要,许多学校只能从企业或生产一线临时聘用急需人才。但中职学校待遇不高,个人发展前景不被看好,很多年富力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望而却步。学校即使能聘用到所需人才,也须自行解决编外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不但办学成本加重,还容易发生劳动纠纷。

(三)特殊招聘风险高

编制外招聘不到年富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校只能退而求其次聘用对收人待遇等相对要求不高,且劳动用工风险少的退休人员,但退休人员健康风险依然制约着学校师资队伍的发展壮大。

二、留住人才的困难

(一)工资福利待遇偏低,缺乏竞争力

与企业许多相同学历、资历的人才薪酬相比,中职教师待遇差距很大,即使比较普高教师薪酬,中职教师实际收人也偏低。加之近年来中职学校普遍陷人无序竞争、招生市场混乱的窘境,许多资深中职学校背负沉重的招生成本负担,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深受影响,待遇留人成为一纸空谈。

(二)事业成就感缺乏,削弱凝聚力

一方面,中职学校学生普遍素质较低,难教难管。教师付出十分的心血和努力,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另一方面,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但还要参与招生等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繁杂工作,本末倒置,很难专心致力于教学干出成绩,以致事业上普遍缺乏成就感,一些教师消极怠工或干脆跳槽。

(三)教育竞争机制缺乏,降低推动力

虽然政策舆论大力倡导把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成效作为对中职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职学校的办学业绩更多的还是从招生人数、就业安置率和稳定率等数据上体现,对教师的教学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导致教师缺乏积极性,严重挫伤教师的上进心和事业心。

三、打造“双师型”教师动力不足

(一)教学成本的增加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培养适合中职教育的人才,都意味着学校必须增加支出,而这种不“封顶”的支出意味着必须占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且必须自行“买单”。

(二)人才流失的风险

经过学校精心打造培养的人才既可能随时“跳槽”,也可能被“挖墙角”。由于受现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限制,用人单位对“跳槽”和“挖墙角”完全处于被动局面。

(三)教师企业实践收效甚微

受市场机制影响,企业在政策层面上没有帮助中职学校培养教师的义务,更不可能打乱生产经营秩序让教师到企业短期顶岗或实践,教师到企业实践大多流于形式。

四、对策

(一)扩大用人自主权,保证进人渠道畅通

首先,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制度,充分结合中职学校实际情况调整进人方式,适当放宽用人自主权,真正录用到符合专业特点、学校发展需求的人才。其次,建立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到中职学任教的长效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新工艺新技术及时进人课堂,有效调整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另外,为中职学校特殊招聘教师提供政策、资金和法律保障,降低编外教师的用人成本和风险。

(二)健全评佑考核机制,待遇、事业和制度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