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教育机制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9: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机制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育机制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08)07-0011-05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越城区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我们提出把发展教育的理念加快转变到科学和谐上来,把治教办学的重心加快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把教书育人的模式加快转变到全面发展上来。而要实现这三个“加快”,我们认为创新教育机制是有效的选择。

一、创新办学机制,经营教育品牌,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文化品牌”是教育发展的无形资产,新办学校需要品牌,以获得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通学校需要升级改造,跨入品牌学校行列;老牌学校需要进行学校品牌诊断,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那么,如何实施教育品牌文化建设战略,理性引领区域教育不断走向均衡、公平、和谐呢?我们的做法是创新多元化、名校集团化办学机制,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半径。

(一)办学主体多元化

越城区在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按照“因校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以公办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同一序列或不同序列的“名校+新校”或“名校+普通校”等办学模式;以公办、国有民办、民办等多种不同性质混合体为主体的同一序列或不同序列的“名校+民校”“名校+新校”等办学模式。

(二)法人资格多元化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集团内部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合法性,结合不同的集团化办学主体,推行三种不同法人资格制度下的办学模式。

1.教育集团唯一具有法人资格

教育集团唯一具有法人资格,下辖学校(校区)作为教育集团的教育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类似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教育集团内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实行高度共享。此种办学模式主要适用于以公办学校为单一办学主体的教育集团。

2.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按二级法人框架建构

教育集团为一级法人,下辖学校(校区)为二级法人。教育集团对下辖学校(校区)的人、财、物等资源的调控通过签订框架协议的方式加以实施(类似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如名校鲁迅小学于2002年向社会独立融资4400余万元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民营学校——鲁迅小学和畅堂校区,2005年又向社会独立融资2000万元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幼托一体化的民营幼儿园——鲁迅幼托中心。与此同时,借鉴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模式,成立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在“四独立”的基础上,迅速提升集团下辖不同序列、不同办学性质的新建学校的办学品位,由2002年的38个教学班,发展为2008年的小学86个教学班、幼儿18个教学班的教育集团。从而使鲁迅小学这一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半径得到有效拓展,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

3.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混合型办学模式

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既有按二级法人框架建构的办学模式,也包括所辖学校(校区)只作为教育集团的教育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办学模式。此种办学模式主要适用于以公、民办学校混合体为办学主体的教育集团。

(三)运作机制多元化

1.“紧密型”的集团化运作机制

如百年名校北海小学一方面与它毗邻的公办学校胜利小学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又把具有一流办学条件但地处新老城区结合部的龙洲双语实验小学纳入北海小学教育集团的管理范畴。整合后的北海小学教育集团按“三个校区、一套班子、六个统一、资源共享”的模式运作,此举迅速提升了集团下辖学校的办学品位,有效拓展了北海小学教育集团的辐射半径,使北海小学的办学规模由2005年的占地23.9亩、45个教学班,扩大到现在的占地85亩、85个教学班。从而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受到了老百姓的极大欢迎。

2.“名校托管”式运作机制

为有效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郊区学校,从2006年开始,越城区文教局实施名校托管式服务的试点,具体操作策略如下:

精选托管对象:一方面由城区选出优质品牌学校承担托管职责,另一方面把有办学潜力又地处远郊的学校列入接受名校托管范畴。

明确双方职责:受托管学校的职责——受托管学校作为学校法人,在与文教局原有的隶属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精简高效的管理队伍,为学校的教学班级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相应的后勤生活服务管理及相应的档案资料管理等,全力支持托管学校履行托管职责。

托管学校职责——一是名校作为托管方,借鉴现代企业集团连锁管理的模式,派出强有力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对受托管的学校实行“团队契约式管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体进驻”。二是在托管期间,不但可以把受托管学校更名为托管学校的附属学校或某某校区,更重要的是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与受托管学校教师形成价值认同,以保证双方能够真心实意地合作。三是托管学校依照与区文教局签订的协议享有相应办学自,同时,要接受区教育局对其相关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托管目标考核机制:一是区文教局与托管方签订名校托管办学目标协议。如为进一步办好投资3000余万、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树人小学南校区,区文教局委托名校鲁迅小学托管这所新建学校。在托管期间,区文教局把新学校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家长、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新生招生情况等维度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名校托管协议的目标考核范畴,从考核机制上提高名校托管的有效性。二是根据托管协议,由区文教局向托管方按托管协议支付相应托管费。

通过实施名校托管式服务的试点,我们总结出名校托管凸显的四大价值:第一,有利于突破现行体制下学校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等跨学区流动难的困境,实现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郊区。第二,有利于引进名校较高水准的教育专业化服务,有效提高被托管学校的管理水平与教育效率,促进郊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三,有利于学校转变思维方式,塑造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学校文化。第四,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出资购买优质教育管理服务,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

3.“名校联盟”式运作机制

区域性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学校必须起到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为此,越城区文教局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学校发展理念:即“借势合作、错位发展、合作谋双赢”。按照这个办学理念,区文教局积极实施“名校联盟、强强联手”办学策略,通过“以多所名校与新办学校联姻,重组教育资源,构建合作办学平台,打造教育新品牌,缩短新建学校的成长周期,保证新办学校的健康良性发展。”、强强联合”办学策略,易地创办东风艺术幼托中心,迅速扩大了地处城区中心的优质园所的办园空间。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一句温情而富有诗意的话,已经成为越城教育系统中的一句流行语。它传递的是学校发展中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

4.“嫁接型”的加盟式办学模式

按照“品牌加盟、独立运作”的模式,名校只输出办学理念与管理流程,加盟学校在“四独立”的基础上,使用名校品牌的“配方”(质量标准)和实施名校教育的“流水线”(管理流程),从而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如省级示范幼儿园东风幼儿园依托名园优势,通过品牌加盟的方式,在一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基础上,成立东风幼儿园清水分园。使这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社区居民广为认可的优质幼儿园。

这些举措缩短了新建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成长周期。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市级以上示范学校就读的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8%,其中城区达到88%,为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二、创新教师调控机制,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

教育的公平、公正是社会最大的公平、公正,校际间的均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均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已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但目前的现状是优质师资向强校单向流动,普通学校的名优教师队伍不稳定。前几年,越城区的不少名校就像教师联合收割机,每年都要从弱势学校吸收为数众多的骨干教师,使普通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了恶性循环。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教育的“马太效应”,使本来就不公平的教育资源更加倾斜、失衡。如何解决教师流动所带来的问题?完全依靠行政手段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体育俱乐部的“转会制”为越城区优秀教师的校际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一)“教师流动转会制”的主要内容

越城区文教局在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交流制度、支教制度以及学校经费保障一体化的基础上,从2006年起,按照“相对稳定、统筹兼顾、遵循程序、合理流动、利益补偿、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区属学校全面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实施办法,具体包括:规定区属中小学在编在岗的骨干教师,要求从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时,引进名师的学校按引进不同级别的名优教师,均需支付给转出学校2-15万不同标准的教师专业培养费。同时规定了骨干教师流动的“三年服务期制”。由于经济杠杆的调节,目前从弱势完全小学流向强势中心校的骨干教师较往年大为减少,有效稳定了弱势学校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六大优势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实施“教师流动转会制”,具有六大优越性。

第一,“教师流动转会制”是对原有人才流动固定模式的一次挑战,它跳出了计划经济的思维,打开用市场交换原则处理教育内部事务的思路,为教师的流动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第二,“利益补偿”机制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教师的逆向流动。首先,有了转校费的制约,优质学校在引进普通学校的名优教师时会“慎之又慎”,使得普通学校的优秀教师不会轻易流失,从而保护了相对薄弱学校的发展;其次,有了转校费的回报,普通学校也因资金的支持有实力进一步做好师资培训工作,从而保障相对薄弱学校利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三,师资“绿色通道”机制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有序流动。一方面,本办法明确规定骨干教师三年服务期后,可提出双向选择的要求,从而为师资的合理流动提供了相应的通道;另一方面,本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由组织派遣名优教师到普通学校或新建学校工作,均不必支付转校费,从而为扶持弱势学校和新建学校引进名优教师提供机制及政策上的保证。

第四,改革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一是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接受撤并学校分流教师不必支付转校费;二是本办法的实施,使众多名校一反原来的“拿来主义”,把新教师的招聘引进培养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名校的教师文化为新教师缩短成长周期提供了重要前提。

第五,“教师流动转会制”顺应时展,增强了优秀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第六,“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实施,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

当然,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本质是试图缓解教育不均衡特别是师资不均衡的一种尝试,其实施环境、操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根本的举措,还是要花大力气尽量缩小学校间的差距或弥合差距,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

三、创新选择性教育机制,建立区域性教育超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为此,在越城教育中,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操作思路,那就是:不同学生——不同个性——不同选择——不同教学。在这个操作思路的引领下,近几年来,越城区文教局积极营造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开放式的“教育超市”环境,教会学生自主选择,通过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以更大的教育和学习的自,求得学习能量的充分发挥,实现教育消费的个性化,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实施五大举措,让学生学会选择、主动选择。

举措之一:办好课程超市,开设套餐式课程。具体的做法是:每周安排1~2个下午的时间不开文化课,腾出时间开设“课程超市”。要求各校根据“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选择,打破年级、班级界限,按程度分层次教学”原则,开出涉及艺术、科技、手工、体育等六大类综合实践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允许学生一学年跨门类、跨学科、跨班级、跨年级自由大流动一次,小范围自由流动数次。此举使学生通过广泛的选择后培养兴趣,发展个性特长,被孩子们称为“快乐的课程超市”。

举措之二:尝试“作业套餐”,推行开放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具体做法有:一是“弹性作业,分层评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树立成功信心的同时,又较好解决了“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这一矛盾。二是开展自我发展型作业设计,实行开放性作业。具体包括:探究性作业,让作业成为学习的乐趣;生活性作业,让作业成为生活的向导;尝试电子作业,让作业成为“自我”的张扬。

举措之三:实施“校内留学”的试点。目前,尽管许多学校认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但许多制度和习惯却使其停留在一般的口号上。比如,学生与老师相处的感觉不好或无法适应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时,学生必须“从一而终”,是不能调班、转班的。而我们认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变的社会,它需要的管理是如何利用“学习+激励”让人更聪明地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了这样一种管理理念,学校应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营造一个开放的、善于接受的、可选择的学习小环境”。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以鲁迅小学为试点推行了一项“校内留学”制度:在班额允许、理由充分的前提下,假如某个学生与他的老师“不投缘”,在不伤害学生与老师自尊的前提下,学校为那些有强烈转班愿望的学生提供就学的“绿色通道”,允许其到同一年级的其他班试读一周或一月,以便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下“东山再起”,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

举措之四:多角度开放教育空间,为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了进一步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文化底蕴,学校从环境创设上兼顾学生课堂发展与时间发展。众多学校空间上的灵动感被更多教育内容丰富了:学校的图书馆以一种新的开放方式出现,不少学校的教室外都专门配置开放式的书架和座椅,不仅本班学生可以在课间自由取读,经过这里的其他班级的老师、学生都可以驻足读书;设施完备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电脑房、实验室等都是供学生自主使用,课间、放学后,只要学生喜欢,他们都可以进入这些教室练习,除了学生夜晚休息和放假,这些教室的门永远敞开着……在学校,时时处处体现着“学生总是唱主角”的气息。举措之五:开展学校选择制度的试点。纵观世界教育的发展史,教育公平的发展趋势包括两大发展模式。模式之一是源于平等倾向的“同一尺度的公平”:机会的平等+结果的平等,是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教育结果的追求。“同一尺度的公平”主要是用于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模式之二是源于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选择的公平+能力的公平。“多元尺度的公平”主要是出于对个体的教育权(人权的一部分)的尊重,以及对个体的个性能力差异的尊重。在对“同一尺度的教育公平”追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多样化发展的目标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的诉求,即关注对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的追求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选择制度有可能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需求的有效选择之一,成为教育公平在实现优质教育的区域性均衡发展之后,进一步推动教育多元发展以及对个性公平追求的一种可能的有效途径。为此,越城区在积极实施区域性特色学校发展战略,形成书画艺术、翰墨文化、国际象棋、信息技术、全纳教育等区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生个性化选择学校制度的试点。

我们结合越城教育的实际,在成功创办特色学校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和国际象棋学校(培新小学)的基础上,把书画特色学校少儿艺校和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培新小学作为满足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试点学校,允许对音乐舞蹈、书画艺术或国际象棋富有强烈兴趣并有一定禀赋的学生,就学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跨区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少儿艺校和国际象棋学校(培新小学),并接受免费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如今的少儿艺校和培新小学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艺术人才与国际象棋冠军的摇篮。

这种学校制度选择的创新,使教育进入后普及时代,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的教育需求,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差异,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真正实现“多元尺度的公平”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提供了一定借鉴。

四、教育均衡视野下的区域性教育机制创新的前景展望

一场理性、建设性和实质性的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今后,越城区文教局在扎实推进“四个一体化”——城乡教育管理一体化、经费保障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编制一体化的基础上,将在以下六个方面力求新的突破:

第一,鼓励试点,建立教育特区。鼓励试点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机制。在体制难以整体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将允许和鼓励一些学校自行探索,取得成效之后再适时地予以评价、总结、提升和推广。

第二,不做“学校人”而做“职业人”——有序推进校长职级制工作。学校硬件条件均衡了,还需要实现师资均衡。一批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好一批好学校;校际间的均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位好校长引领一个好的教师团队。为此,需要改革知名校长长期固定在一所学校的状况,通过校长职级制的实施,保证名校长在区内顺利、有序流动。

第三,加大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与制度创新的力度,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流动与支教的有效模式,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区域内高度共享。

篇2

二、明确界定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分界线

什么样的师生互动才是合理高效的呢?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很多教师把不准到底哪些事情应该是教师去做的,哪些事情是需要让学生去做的,所以出现了有的课堂教师放不下手脚,还是抱着讲,学生自主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有的课堂中教师一味地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彻底放手,教师不敢插手,使得课堂一盘散沙,没有了教师的掌控、引导、总结,课堂难以完成教学的任务,教学效率低下。所以,要让师生之间真正有效而且高效地互动起来,就必须准确界定师生之间各自的任务与责任。对于初中数学课堂而然,他与一些文科科目不同,思维的深度与层次感较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可能还难以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或者更容易产生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所以,数学课堂教师的课前设计、问题提出的方式、穿插中间的引导与纠偏活动等,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与纠正。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是这样界定师生之间的任务的:

(1)教师的工作

课前教师设计教学案,针对学生实际以及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有层次的问题,组成教学案,在课前分发给学生预习;课中对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探究;汇总学生解决好的问题,让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给大家看;汇总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组织全班级学生进行更大范围的讨论;最终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负责解决;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性评价;对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布置学生的巩固练习;批改学生的作业。

(2)学生的工作

学生预习教师课前分发的学案,尽力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及疑问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中去集体解决或者请教他人;课堂中学生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并向其他小组展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老师,让老师继续安排班级解决或者老师自己讲解;做巩固练习。从上述的任务分配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一直贯穿着一个原则,就是:学生自己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去做,教师是宏观的掌控者,不是问题的解决者。例如:讲“负数的引入“,教师没有讲零上与零下,前进与后退等相反意义的量,而是直接向学生提出5—3=?3—4=?的问题,因为学生有小学阶段演算的减法,教师接着问“欠多少才能减?”学生肯定会说“欠2”,然后在这时引进记号“-2”表示欠2,引入“负数”的定义。

三、构建有利于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模式

互动机制的最终形成需要一种制度性的东西作为保证,那么课堂模式是一种重要的保证。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能规定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任务,规定教学的基本环节。它能够把互动的过程进行规范保证,同时也能保证互动的结构得到优化。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有利于师生互动关系的正确发展呢?一是从基本理念上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保证学生的参与;二是要能合理规定教师的任务与学生的任务,分工合理;三是能保证让学生有合作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保证教师不与学生抢时间;四是以“问题教学”为主线,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五是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下是众多课堂模式中的一种,我们以它为例来谈师生互动:

1、先学后教

教师课前设计预习案,让学生根据预习案进行自学。在师生关系上保证了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课前的引导。

2、合作探究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学习,能自己解决或者合作解决的知识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知识交给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讨论解决。同时,老师针对学生自学不到位的知识进行补充、点拨和讲解,保证了师生互动针对重难点知识。

3、当堂达标

篇3

当前城乡教师流动的实践困境及其解析

当前城乡教师流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教师向农村流动,二是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对于城乡教师的这两种流动方式,笔者对宁夏不同地区的部分城乡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与这些学校的教师、管理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和座谈,发现在实践操作和现实效果上,这两种流动方式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一)城市教师向农村流动的困境城市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是以特殊政策为主导进行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短期性的,如轮岗、支教、挂职等短期的政策性措施。二是较长期的,以特岗教师为代表。这两种城市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师资失衡的矛盾,部分地促进了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但就整体而言,其在实施过程中效果有限,且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短期性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教师方面看,被流动到农村的教师很多都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而被迫流动,从调查结果看,这些流动到农村的教师,大多并非出自内心的需要去帮助农村学校,而是因为教育行政部门把到农村学校进行一定时期的任教与教师个人职称评定挂钩,迫使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其结果是这部分教师把到农村任教看作是敷衍应付的差事。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流动到农村的教师无归属感和幸福感,无法真正融入到农村学校中去,认为自己是编外人员,是“客人”,只管上课,对学校的其它事情不敢也不愿发表见解。调查还发现,流动到农村的城市教师面临着家庭生活的极大困难,城市教师交流到交通不便的农村,很难照顾家人和孩子,无法安心在农村执教。其次,从派出学校来看,有相当部分城市学校因为害怕自己学校教学质量会受影响,在选派教师方面重形式轻质量,只做表面文章。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城市学校总是想方设法把真正优秀的教师留下,而将教学水平一般或闲置人员交流到农村学校,甚至有的学校用按人头排序的办法来确定要流动的教师。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流动到农村去的教师,派出学校在流动期间一般是不管不问,认为既然该教师不在岗,就无法也无需对其进行考核。第三,从农村接受学校来看,对从城市流动来的教师很难管理。调查表明,农村学校认为这些城市来的教师是来帮扶的,自然是优秀的,而且又是短期在农村执教,不能和本校教师一样进行管理,而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调查还发现,交流到农村的城市教师的衣食住行,已经成为农村学校的一项负担,并且派到农村的教师都是短期执教,教师更换频繁,使学生难以适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特岗教师是一种较为长期性的向农村学校进行教师流动的措施。特岗教师政策的实施给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师资短缺和师资质量问题。虽然在数量上,特岗教师暂时缓解了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但特岗教师的质量却令人堪忧。在调查的157名特岗教师中,非师范毕业生竟有87名之多,占总人数的55%,本科学历的仅有37名,占总人数的23%,非师范生充斥,学历层次整体不高,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更令人揪心的是,特岗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在调查的157名特岗教师中,有143名表达了在任期内有离职的可能性。而且,农村的特岗教师在满三年服务期后,绝大部分都想方设法调离农村,在访谈中,一位农村校长不无感慨地说道:我们学校就是特岗教师培训基地,辛辛苦苦培养三年,结果都调到城市学校成了那里的骨干,去年到期的14名特岗教师,只有一人留了下来。(二)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的困境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大致有两种,一是政策性的流动,二是市场性的流动。政策性的流动是教育行政部门以政策的形式从农村选拔优秀教师到城市任教,选调政策是一种常见的选拔方式。对宁夏不同地区15位农村学校校长的访谈中发现,教育行政部门定期选调农村教师到城市是目前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的主要途径。一位校长谈到,学校经过多年培养,打造出了物理、英语两个较强的学科,不料去年县里把这两个学科最优秀的教师全部选调走,不但造成这两个学科教师的突然短缺,而且使这两个学科出现了巨大滑坡,至今难以弥补,数年的辛劳毁于一旦。有校长指出,县里为了集中办一两所优质学校,三年内将本校业务强、潜力大的老师几乎全部选调走,使本来就缺乏优秀教师的农村学校更是“雪上加霜”。政策性地从农村选调优秀教师进城,虽然能为部分优秀教师进城发展提供了机会,但却人为地加大了城乡教育差距,加重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一位农村校长不无感慨地说,培养一位农村优秀教师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但却被选调到城市中去,这极大地伤害了农村学校和农村孩子的感情。随着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市场化机制在教师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市场性流动也成为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市场性流动以趋利为根本原则,由于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较差,市场性驱动的城乡教师流动只能是农村教师向城市进行单项流动,流动到城市的大多是学历高、工作能力强的农村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一位校长在访谈中谈到,我们现在不敢让学校的优秀教师参加县市的公开课,因为一些城市学校的校长经常在公开课上发现优秀的教师后,直接把这些老师带走。市场性流动还带来了教师的隐性流动需求,即受利益的诱惑,随时可能找机会流向城市的教师,据对15所农村学校的调查显示,这些学校最低有56%、最高有87%、平均为74%的教师有流动到城市的倾向。市场性流动直接威胁到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定位

篇4

(一)经费市场

根据政府经费配置是否具有竞争性,分为基本计划经费和项目经费,其中计划经费主要是指政府为高校提供的非竞争性的生均拨款,此经费主要是为了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按照学生人数等进行的计划性的经费配置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除了非竞争性的生均拨款等基本经费支出外,用于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的项目经费逐年增加。其中高校竞争性的项目经费主要是指为了实现高校的发展目标,由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或者高校非税资金安排,在高校间以竞争性和效率为标准而设定的专用经费,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精品课程、特色学科专业以及各种平台建设项目等。高校或个人要想申请到项目经费,必须提升自身的实力,毫无疑问,以竞争为动力机制的经费市场可以促进高校教学质量以及科研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二)师资市场

师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而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实现的重要主体。一般而言,师资市场的主体主要是指师资这一人力资源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师资市场的价格即教师的工资如一根指挥棒调节着教师和学校的双向选择行为。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师资市场中,教师的工资待遇作为一种信号,调节着学校和教师双方的行为决策。对于教师而言,常在不同工资待遇供给主体中进行选择,并最终会把自身的人力资本使用权让渡给工资待遇较高的购买者,教师的这种行为正是其追求自身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目标的体现,这也正是师资市场充分竞争的必然结果。对于学校而言,在选择教师时,主要是以自身发展最大化为目标,具体而言,学校在师资市场中,总是会选择那些与其支付工资待遇相吻合,并且能带动学校教学、科研等进一步发展的教师。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当前好多高校为了吸引优秀教师,常在招聘简章中列出一些优惠政策或者福利待遇。

(三)生源市场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学生选择高等教育的权利越来越大,他们往往会从自身家庭承受能力以及高等教育供给需求现状来主动选择进入何种类型、水平、专业的学校学习。各高校为争取生源努力从各方面提升院校吸引力,于是在市场竞争机制的推动下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多样化,形成了高等教育生源市场。首先,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影响生源市场角度来看,我国多数高校对学生的选择主要是以高考分数为标准,因为分数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数就如一根指挥棒影响学生对高校的选择,如各高校会根据学校自身定位确定分数线,而学生会努力达到自己理想院校的分数线,无形中分数线会促进生源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生源市场。当然,各高校的声誉、办学规模和质量以及学校环境,教师队伍等都会对生源市场产生影响。其次,从学生的选择对高等教育发展影响角度来谈,我们知道生源是院校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高校能否顺利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随着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发展阶段,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选择范围扩大,学生在选择高等教育时,除了考虑学校的声誉以及各种硬件环境外,更多的要考虑以后该学校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因此学生就高校专业选择的这一信号影响高等教育自身专业学科设置。

(四)院校市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高等院校数量日益增加,各高校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供给。由于一定时期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各高等院校必须通过竞争争取发展资源,便形成了高等教育院校市场。简言之,高等教育院校市场主要是指为了更好的发展,高校间对人力、财力、物力等有形资源以及社会声誉、制度优势等无形资源开展的竞争合作现象。首先体现在高校间财力、物力之争,目前大学物力财力资源的供给主体呈现多样化,既有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和科研经费支持,也有企业合作资金、学生家长提供的学费以及社会捐赠等等。其次体现在高校间人力资源之争,包括高校生源、师资以及学校管理者。高校间无形资源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社会声誉和制度供给竞争方面。社会声誉主要是社会对大学作出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社会声誉作为大学的无形资源,其实质也是一种无形资产,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力(主要指师资和生源)、财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供给状况。因此,各大学为了自身在大学排行榜中有个显赫的位置,会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除了大学排行榜这种无形资源的竞争外,还涉及到政府的制度供给这种无形资源,例如,国家的““985工程”“211工程”以及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及成果奖励、重点实验室等,这些都是作为官方认可的无形优势资源,它不但能够带来可观的经费投入,而且无形中会促使高校获得各种有形或者是无形的资源,促使这些高校更好的发展。

(五)技术服务市场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高校作为技术创新以及社会发展的信息源的重要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当代涉及多学科的政府决策、企业技术咨询以及地方发展规划等,这些都离不开大学的咨询。目前,高校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就是大学适应市场的体现,同时产学研合作的市场化模式又进一步推动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促进高校内部决策市场化、科学化。

二、构建高等教育外部治理市场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在经济社会中,我们无法回避市场的重要作用,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市场力量已经不可避免地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如高校教师在不同学校间的竞争性流动,尤其是目前高校关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方面,多是以竞争性的优惠待遇收揽人才,出现所谓的“协议工资”这样市场化工资分配方式,这些都是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竞争等手段实现师资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再如,生源市场上的学费变革,大致经历了从免费到收费的教育过度,且各级各类学校学费标准多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手段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最后,如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由之前的国家“统包统分”到目前的“自主择业”,这些变化同样是高校就业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需要注意的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重要作用的同时,要认识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例如,目前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开展,出现大学盲目扩招,各种教育资源严重匮乏,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等无法满足扩招后学生的正常需求。因此,高等教育在引入市场机制时,要有效利用市场的积极因素,尽量避免市场盲目性带来的消极后果。

(二)发挥市场机制

在高等教育治理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治理制度是通过吸收多元利益参与者来共同治理大学,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安排。因此,不同于传统封闭的资源配置制度,治理制度是体现多元主体参与的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例如,在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产业链这一组织制度,就是引入市场机制的治理制度的典型代表。所谓学科—专业—产业链,简单来讲,是指高校的学科、专业为产业链中企业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同时产业为相应的学科、专业提供资金、场地等资源支持,二者在互动合作中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学科—专业—产业链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合理规划、市场正确引导以及大学积极参与。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在高等教育外部治理中,要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市场机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内,胡赤弟教授对学科—专业—产业链理论的构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指出,要想使学科—专业—产业链持续地运转下去,必须依靠市场这一关键力量,利用市场可以为这一利益共同体建立起持续运转的资本运作模式,同时利用市场的竞争机制为其提供不断创新的动力。因此,在构建学科—专业—产业链这一治理制度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篇5

在整个电大系统中,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课程费,其中60%的统开课程归中央电大收取,40%的省开课程由省级电大收取;下一级电大上缴的管理费,按下一级电大的学员人数乘以一定的标准来收取;中央或省级政府的拨款。而作为基层电大的地市级电大、县级电大及教学点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收取学员学费中留下的一部分;下级电大向上级电大缴纳的管理费(仅指地市级电大);相应基层政府部门的拨款;上一级电大的奖励。在系统办学的支持下,中央电大、省级电大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不但可以使基层电大节省很多教学成本,而且资源共享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教学资金的使用效率。但目前电大系统学员规模大,上缴的收入在资源建设之后还能为上级电大留有可观的收益;而基层电大上缴费用几乎占到了学费收入的一半,越是最基层的教学点上缴费用就越多,这就影响了基层电大的办学积极性,不利于开放教育的发展。

(二)开放教育各类费用都比网络教育要高

开放教育实施的是网上自学与面授导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央电大在提供网络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要求基层电大组织多种辅助学习活动,比如说小组学习、实时交流、课程实践、实践基地等,因此开放教育的教学费用要高于网络教育的教学费用。在教务方面由于电大系统规模庞大、多级管理,而且中央电大没有下放办学自,基层电大开放教育办学的教务费用(包括教务人员工资、差旅支出、考试支出、会议支出等等)也比网络教育要高。另外在管理方面由于开放教育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均高于网络教育,因此相应的管理费用也比较高。这些都增加了开放教育的办学成本。

(三)开放教育前期的固定投入大,达到一定规模才有收益

开放教育虽然是以远程网络教育为主,但基层电大必须要有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双向视频课堂等硬件设施来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开放教育办学的前期投入非常大。在目前的收益分配机制下很多基层电大由于规模原因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发展,这反过来又影响开放教育的招生规模,形成了恶性循环,阻碍了开放教育规模的发展。

(四)开放教育收费高于网络教育,学员负担较重

开放教育由于教学模式不同于网络教育,需要开展更多的辅助学习活动,导致学费要高于网络教育。另外在教材方面,开放教育的很多课程都有与教材配套的辅导书以及形成性考核册,在学习过程中还向学员收取了试卷费、补考费等费用。这些在网络教育中都是没有的,直接削弱了开放教育相对于网络教育的竞争力。

二、开放教育成本收益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开放教育的核心价值要求成本收益机制改革

近几年开放教育学员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学员大多都是刚刚就业或准备就业的年轻人,收入水平还不高,他们迫切需要通过学历的提高来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广播电视大学的核心价值是“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学习者充实自我和增进动力的补给站”。这就意味着开放教育办学是以社会效益优先,关注社会成员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办学收益的多少。

(二)办学成本的提高要求进行成本收益机制改革

开放教育是电大的主业,一直以来都是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开放教育学员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办学成本也不断提高。作为基层电大并不能更多分享规模办学的益处,办学收益不断下降,影响了基层电大的生存发展。

(三)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进行成本收益机制改革

网络技术一直都是开放教育教学的重要支撑,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电大系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中央、省级电大能够获得足够的办学收入与政府的资金支持,但是基层电大在目前的成本收益机制下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软硬件的更新换代,导致其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制约了开放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四)网络教育的激烈竞争要求进行成本收益机制改革

目前成人教育市场竞争激烈,而高校网络教育在办学形式和过程上都与开放教育大同小异,但是办学收益比较高,成为了开放教育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了增加办学收益,很多基层电大都引入了网络教育作为补充。这也分流了很多开放教育学员,直接影响了作为主业的开放教育的规模。因此只有抓紧进行成本收益机制改革,增加基层电大办学收益,才能实现基层电大与开放教育的共同发展。

三、开放教育成本收益机制改革的建议

(一)改革收益分配机制,提高基层电大收益

收益分配机制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就是要通过改革来提高基层电大收益。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

1.调整目前的开放教育收益分配机制,提高基层电大在学费方面的分成比例,直接增加基层电大的办学收益,支持其硬件建设。

2.提高收益“二次分配”的规模与效率。目前中央电大在办学收益的“二次分配”上应重视对基层电大发展的资金支持,同时引导省级电大加强对基层电大的支持,这样才能真正为广大基层电大的发展提供资金。

(二)上级电大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在改革机制增加基层电大收益的同时,上级电大还应该提高对自身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开放教育软件系统的建设。电大办学的系统优势在于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集中优势资源建立共享网上学习资源,各地的基层电大不需要重复投入资金。但目前上级电大课程建设资金投入少且效率较低,网上学习资源更新慢且质量不高,这就导致了基层电大必须要投入资金去聘请教学人员自建资源,开展更多的教学活动来保证教学质量,无形中增加了办学成本。因此上级电大一定要加大教学软件的投入力度,提高课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才能使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降低基层电大的办学成本,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

(三)优化系统教务管理开支,减少基层电大的负担

在开放教育四级办学,多级管理的体制下,传统的开放教育教务管理体制不但效率低,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基层电大的办学成本。为此电大开放教育应该向高校网络教育学习,加大管理软件的投入,开发网上教务管理系统,优化教务管理开支,提高多级管理的效率,提高办学收益。

篇6

一、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型社会服务体系”的教育化运行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作为手段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渗透的过程。换言之,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以及由这种应用或利用所引发的对教育观念、制度、技术等方方面面的革新、创新的过程。

所谓机制,本义是指机器的工作原理并进而引申为工作方式或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稳定的模式化的相互关系(即结构),教育信息化运行机制是指教育信息化各类主体之间在信息化各个阶段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整个信息化的运行模式。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运行机制应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型的社会服务体系。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型的社会服务体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环境下,基于教育信息化具有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决定了:一方面,既要坚持政府主导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也就是实现政府和市场的结合,而社会服务体系则是这种结合的载体或平台。

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政府负责领导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规划,在信息化过程中发挥推动、规划、协调和整合的作用,制定有关资源的投人、配置、整合、运营、管理、维护及其更新的游戏规则,并设立相关机构负责规则的执行,此外,其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基础教育部分主要由政府负责“买单”———政府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的投资主体。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直接生产公共产品,事必躬亲,事事都亲历亲为是一种方式,即美国公共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所说的“划桨”和“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WTO,使我国公共管理日趋与国际接轨和融合,历史性地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型政府逐渐向市场经济时代的监管型政府过渡的背景下,政府只制定有关的游戏规则,并负责维护和执行这个游戏规则,具体的事务由它的人———企业、非营利组织等来执行,这也是一种方式,一种可能是更经济、有效率的管理方式,也即美国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所说的“掌舵”和“授权”。[2]由于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既可以自己直接生产公共产品,象它在计划经济时代惯常所做的一样,或是委托营利组织即企业或非营利机构(即英文Non-profitOrga2nizations,简称NPO)来生产,这样政府可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宏观政策,也就是掌舵。具体到教育信息化,作为政府主要代表的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是充分、高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全社会提供优质廉价的教育信息公共产品及准公共产品。

所谓市场运作是指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第一,主要运用市场机制生产、开发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产品,这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市场参与程度最高的环节。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征是更新快、收益高、风险大。创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源泉。可以说,没有充分完善的市场机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产品,只能是一句空话;第二,市场机制在聚集环境资源和优化资源结构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资源的投入、配置、运营、管理和更新将主要由政府把关,但要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这具体表现为硬资源投入、更新的招标竟标制度,软资源投入、更新的企业与用户的交易制度,资源整合的股份合作制,资源运营和管理通过招标竟标方式,选择专业管理/运营公司运营维护的机制等等。

所谓社会服务体系其实是指设立某种结构或模式,它能够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对接”,使之既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辅助作用,它是政府与市场结合的载体与平台。这个平台是虚拟的,也就是说是无形的,不需要或需要很少的车间或办公室之类的物理空间,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各种制度或规则,如宪法性规则、集体选择规则和操作规则。它在组织结构上分为三级,最上层是政府,负责掌舵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全盘工作,在它之下是各种诸如管理、监督、咨询、评估的非营利机构,如教育信息化评估研究院,教育信息化交易中心等机构,他们相当于政府的“人(agent)”,代表政府履行其推动、规划、协调、监督等职能。在非营利机构之下的是用户(各级各类办学主体)、企业(软件提供商、硬件提供商、运营商)等,他们都属于第三层次,都直接受非营利机构的“节制”和管理。这个平台的功能是实现政府对信息化的领导,实现资源的配置、整合、利用、管理、维护和更新,实现教育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整个运行模式上,社会服务体系就相当于一个虚拟或网上公共交易平台,进入该平台的主体事实上是两类:用户和企业。一方面,这些来自全国甚至

全世界的企业携带着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信息化产品和技术进入平台进行交易,当然,这些企业要具有一定的资质标准,并且要定期评估之,不合格者淘汰出局(但是,如果它下次具备了资质,照样可以再次进入平台),以杜绝“终身制”,同时还要设立可操作性的交易规则,一句话,这些企业们要有一个准入、运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用户———各级各类办学主体———作为顾客进入平台购买产品或服务,他们相中了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后,基础教育部分向政府申请采购或是向政府报销采购发票———“买单”。当然,为了建立用户的责任与激励机制,使他们有监督企业或与企业谈判的动力,并防止他们花公家的钱不心疼、铺张浪费的情况发生,政府规定了每件产品或服务的采购额度或价格上限。(这有点类似于经费包干性质,因此,节省或浪费都是自己的,如此一来,用户也就有了节约开支———与企业讨价还价的积极性)。这样设计是为了让顾客或说市场去监督、制约企业,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下,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此时,政府基本上是退居幕后的,通过其人———非营利机构来制定“游戏规则”,管理各类企业和用户,裁判各种纠纷,维护市场秩序。或者是另外一种相对间接的采购方式:由政府直接出面,通过招标、竟标方式,与企业谈判,最终达成采购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这其实是相当于用户的集团购买,而政府是这些用户的谈判代表。比较而言,前者较适合于软资源(指非物理形式的资源如各种应用程序、课题软件、网络信息、电于图书馆等)的配置、整合以及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运营、管理,而后者较适合于硬资源(指信息化的物理设备如光缆、计算机、路由器等)的配置与整合。因此,整个资源的配置、利用、管理、乃至更新的过程处处都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处处都可见市场运作的身影。这也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发展思路。[3]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理由

1、政府主导的理由———教育信息化的公共产品与准公品的双重性质

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所谓公共产品(publicgoods)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国防是经常被引用的典型的公共产品的例子。只要有国家防务体系存在,每个国民都能得到它的保护,不管他是显贵还是乞丐,也无论他是好人还是坏蛋甚至罪犯,你都几乎不可能排除任何他(她)不受其保护,而且,多出生或少出生一个国民也不影响其他人享受该体系的保护。其他的例子如不拥挤的道路,街灯等,都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是低效率的,这是因为,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每个人都相信他付费与否都可以享受公共产品的好处,那么,他就不会有自愿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搭便车(FreeRider),从而公共产品的投资无法收回,私人企业当然不会提供这类产品。但公共产品又是增进社会福利所不可或缺的,在私人部门无法提供的时候,只有政府出面,通过税收筹集资金,生产这些公共产品。[4]因此,提供公共产品似乎成了政府的当然义务,社会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国家,概莫如此。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公共产品不是很多,大量存在的是介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所谓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的产品。教育的性质较为复杂,它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属性。义务教育是较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因为他不具有竞争性,对全社会有较大的外部经济性,正是政府职能和财政供给范围,应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赞助为辅”的原则,取消或严禁对学生的收费(必要的杂费除外);而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具有较典型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私人性和市场竞争性较强,个人收益率超过社会收益率,故应采取“公共财政援助,合理增加私人投资,积极鼓励社会赞助的原则,大幅度增加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是增加非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私人投资,对企业或私人的投资或捐赠,应按国际惯例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5]

判定教育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意义在于,按照公共经济学原理,其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公共产品由私人生产的低效率,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必须主要地由政府来负责。教育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以服务于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育的“信息化”,是从属于教育的范畴。由于教育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注定了教育信息化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这也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自始至终都将是信息化全过程的主角。

2、市场运作的理由

(1)、由于教育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说明教育具有一定的私人性,这一点在非义务教育领域中随着公民所接受的教育的程度的提高而越发表现明显,即受教育公民直接受益的方面将有更多的体现。这就说明,在教育领域包括教育信息化领域应该是有一定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的,这就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机制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虽然是由政府负责“买单”,但首先,政府“买单”的比例将依教育的性质而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化投资将主要由政府负责,因为义务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收益更大,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越是更多地体现为个人的受益,故这个阶段尤其是大学及其以后教育阶段的投人可考虑有较大的市场参与程度,比如课件等就可考虑由学生自己来“买单”或是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其次,政府“买单”的产品将只限于基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的部分,对于超出此范围之外的属于个性化产品,将完全由市场机制解决,也就是由个人自己“买单”,如各类辅助教学的课件;最后,政府“买单”的方式要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如信息化资源投入/配置的招标、竟标制度,由用户直接到市场购买产品或服务再到政府报销的制度等等。

教育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为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运作提供了对接的平台,它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种制度安排为弥补“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提供了一种较大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育信息化运作的一些必备条件

教育信息化将是我国教育的一次革命,它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将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等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为抓住机遇,顺

利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我们必须: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保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首要的一点是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识,即通过教育信息化来提高我国教育水平,科教兴国,通过教育的大发展来带动我国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因此,我们要通过多样形式、多条渠道、多种媒体的宣传和发动,通过专业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和制定目标责任制等手段,让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妇孺皆知,深入人心,从而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营造出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教育信息化先导的观念。

2、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各类组织———组织保障

组织是为完成一个或多个特定目标而有意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它使人类活动变得有序化。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其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要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则,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各类组织。首先,要在国家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相应的各省、地(市)、县协调机制;其次,建立各种非营利机构(NPO),如:远程教育中心;教育电视台和优质教育资源示范与推广中心;在高等院校和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分布式研发与人才培养与培训中心;成立教育信息化评估机构等等。超级秘书网

3、建章立制,制定“游戏规则”———制度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规定了的人们之间交往的规则。人类社会要交往、要发展,必须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行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制度不断演变、进步的历史。制度的优劣先进与否决定了这个制度制约下的组织、活动和社会是否有活力,有创新能力。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宏伟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设计、制度创新是其成败的关键,而所谓运行机制无非是这种制度安排的动态体现。要建立一个从宪法性规则到集体选择规则再到操作规则在内的制度体系。

为了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步伐,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制定教育信息化法律法规,推进政策法规和信息标准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制订和贯彻执行建立保障体系,普及教育信息化标准。在信息化建设中,应针对社会的投融资给予鼓励和政策保障,以利调整主体和客体各方的利益,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推动教育信息化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要将教育信息化的考核指标列入校长的年度考核指标中,实行责任追究制,保证规划的如期完成。要建立教育信息化项目的效果评估与实施监督机制。要建立教育信息化指标,对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化进行评估。这些制度当中,最关键的要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中针对各级各类主体的准入、运行、退出的制度(机制)。

4、建立专家队伍,进行前瞻性和跟踪性研究———智力保障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因为时代在发展和前进,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内容、手段、方式等是动态变化的,教育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也是动态变化的。由此,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深入和变化,我们必须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前瞻性、跟踪性研究,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如:建立教育信息化智囊团,即培养一支教育信息化的专家队伍,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和进一步推进提供智力支持,为探索新环境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改革的新路子,要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相关软课题研究,重点进行信息化战略研究,教育信息化法规制度研究与制定。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竺乾威,马国泉1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版)[A].DavidOsbome,TedGaebler.ReinventingGovernment[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62–578.

篇7

1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颇受西方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导致技术至上主义盛行。技术至上主义崇拜技术,认为技术手段可以战胜一切,改造一切,无法辩证地看待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一种片面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有可能导致教育技术发展的危机。虽然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目前技术至上主义还很有市场。笔者从我国传统美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教育技术人文发展的现状及传统美学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针对如何科学地看待技术对教育的支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当代教育技术的人文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内涵被无限扩大,从而导致科学万能论和科学主义盛行,这在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随着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深入人心,及其对技术、工具手段的追捧,使得人们无法正确对待技术和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客观上造成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技术凸显、人文凹陷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科学主义过分夸大技术的决定性,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人的教育主体地位,导致教育对人的琉离

无论教发展到何种程度,教育的主体永远都是人,如果人的主体地位被技术掩盖的话,其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崇拜技术、工具手段的运用,忽视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人文关怀,其误区在于忽视人的教育活动主体地位。何抗教授指出:“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是‘借助技术的教育’。”川即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而不是技术的具体实现手段。

2.2重科技教育而轻人文教育,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的功利主义倾向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成为可能,但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容易犯迷信技术、模式化、功利主义等错误。目前,全国各地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并且都有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这些课程体系大都“体现了对学生技能性和应用性的重视,这大致是正确的。但同时我们应看到办学思想的‘急功性’和‘应急性’,这就造成了培养的教育术价值规律目前只能限于熟练操作,使用技术手段这一层次上难以在教育教过程中综合性、开拓性地应用技术手段。”这种重技而轻人文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倾向于从技术哲学的单维角度去考虑如何使用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习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以适应知识增长的压力。这就相当于把充满个性化的教育对象当成教技术的“原料”,只关注其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其内心的完善则漠不关心,这样培养出来的教育技术人才只能称得上是“工匠”,而不能称之为教育家。

2.3教育中“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使得教育不似原来充满人文关怀,不利于师生人格的相互渗透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扩张,既便利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容易导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机械化。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非常注重彼此间情感和人格的互染,而当代推崇的“人一机”交往模式使教育中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无法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爱的需要、情感的需要。

3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教育技术人文缺失的借鉴意义

3.1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中国传统美学立足于人,始终关注人的精神发展和人的生活意义,其中贯穿着一条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人文主义主旋律。无论是儒家美学,还是道家美学,都非常重视人的问题,体现了强烈怀,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紧张关系,但二者在以人为本这一方面是一致的。孔子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强调以人为目的,表现出对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创造的尊重。老子则把人和道、天、地共同看作宇宙中的四大,把人作为根本关怀的对象,表现出对人主体地位的尊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思想,对于教育技术中人的主体地位被技术掩盖的倾向,无疑可以起到一种纠的作用。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才是教育技术追求的终极标。站在人文的高度去认识教育技术的本质,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受教育者营造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不让技术取代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教育技术上升到人本化的高度。

3.2擂家的“乐教”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都主张通过审美和艺术来促进人的精神发展,而不追求某种欲望的单纯满足,即以一种朴素、平淡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事物,对物欲的扩张持克制的态度。古人认为的“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乐记·乐情》),就是说音乐是不能单靠技术来完成的,其中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才是音乐的精华。老子认为的“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也就是说要给人充分的自由,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无为”的方式实现“有为”。

教育技术已经上长升到由技术、教育、美学等多维构成的复合形态,单靠技术显然无法实现其教育功能。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如演奏音乐一样,教育技术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靠技术手段,而且要靠先进的教育想和对充满个性化的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将教师的主导力量化为一种“无为”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看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使其个性得到更和谐的发展。教工作者应该从多维的角度去审视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纠正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等错误倾向,实现教育技术的艺术化。教育技术只有实现了艺术化,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其功能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3.3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教学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我国传统美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已经认识到教育是在一种对话、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的过程。《学记》中有“教学半”“教学相长”的论述,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启发。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之美,其育人思想主张重视学生的自然性,认为外物的过多干涉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他们主张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增强人的健康素质,即把人作为最终目的,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技术对技术的过多使用容易导致教育的机械化、模式化,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教育技术应该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更为平等、宽松的教育情境,使教师能够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使其能够在一种和谐的情境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另一方面,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篇8

【正文】

一、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

当前,对中小学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奖励或惩罚的条件,仍然是最主要的评价目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师评价的鉴定和区分功能,它是进行教育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过于强化评价的鉴定功能而淡化其矫正和激励功能则是本末倒置的,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因为“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应是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指导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素质教育下的评价应成为教师改进工作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评价指标未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较差

评价就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做出判断。教师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而能否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备的、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则是实施评价的关键。所谓指标,即具体的目标,有时也被称为评价项目。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它要求指标体系不遗漏任一重要的指标,指标系统能够全面地、毫无遗漏地再现和反映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一般说来,构建指标体系包括四项具体工作:一是分解评价目标选定指标;二是按照每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也就是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三是确定评价标准,即对各项指标所应达到要求的程度进行规定,这可以说是评价的最关键要素,对结论的科学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最后,将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按照评价对象的某种逻辑结构排列组合,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工作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因而教师评价必须注意指标的完备性。目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基本是按“德”、“勤”、“能”、“绩”四方面指标综合量化进行考核评价的。这种“指标量化”评价模式并不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也较差。首先,从评价标准来看,这种体系所采用的定性语言,对不同程度的标准区分度不够大,诸如“坚持”、“认真”、“积极”、“努力”等弹性语言由于表述上的含糊和不具体,极易导致参评人员对其内涵或外延理解和把握的不一致,因而难以保证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和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其次,从计分标准看,这一评价模式有强行量化的倾向。尽管定量评价能够大大降低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增大评价结果的区分度,但是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可以进行量化,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不能量化或不易量化的因素。例如,对于“师德”这一评价指标,应该怎样设计具体合理的量化指标呢?指标的绝对量化并不意味着评价活动的科学性,要知道,离开对事物质的把握而单纯追求可操作的量,恰恰违背了科学的基本精神。另外,尽管这一评价体系包含了“德、勤、能、绩”四方面的评价指标,但并未涵盖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承担的大量隐性工作。且在“升学率”指挥棒的控制下,教师评价的终极标准还是落在“绩”,即“教学成绩”上。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实质上仍然是一种单项评价,其惟一标准就是学生的“分数”,其它指标都是软指标。事实上,不少学校都把升学率作为硬指标,如果该教师所教科目成绩高,对其综合评价就高;反之,对其综合评价就低。可想而知,依据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保证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评价方法不能确保结论的科学有效

应试教育观下教师评价主要以“他评”为主要方法,如领导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一般以领导评价最为普遍。近几年,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学生评价又受到普遍关注,不少学校已将其视为考核评价教师的最具说服力的方式。不能否认,“他评”作为教师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体现民主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则是保证其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前提。当前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由于对“他评”的过分依赖,难免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评价实践中,很多领导不注意对信息的掌握,常常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多凭个人印象行事;违背评价的公平性原则,对评价对象不能一视同仁。同行评价也存在着敷衍、走过场,或由于感情因素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常用的学生评价,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更有其适用范围的限制,在高等院校的学生中尚可进行,但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往往会由于对衡量教师优劣的标准掌握不当,而出现凭个人喜好随意评价的做法,甚至有些学生会以此作为取悦或报复某位教师的手段,因此也难以保证评价的可靠性。另外,由于“他评”更多地依据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考察而忽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更注意教师的显性工作而忽略教师的隐性工作,很难对教师的实际工作做出恰当、公正的判断,结果必然打击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因此,为提高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探索新的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价值的教师评价方案。

二、构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路

(一)实现评价目的观的“发展性”转变

素质教育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将个体素质的充分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可以说这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的教育。相应地,这种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师评价也不应是“鉴定”、“分等”的工具,而应着眼于教师素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使其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成绩,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评价,应成为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其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

鉴于此,中小学教师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实行对教师工作的动态评价,将平时考核与定期评价结合起来,并要加强平时性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形成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看待,彻底摒弃那种单纯依据考核结果对教师优劣进行总结的静态评价。从而为素质教育机制的建立定标导向。

(二)突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和可测性

构建新的指标体系应注意以下两点:

1.处理好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的关系,兼顾指标的全面性。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和任务出发,全面评价教师,不仅要考核他们在“德”、“勤”、“能”、“绩”诸方面的显性表现,还应该从“使学生获得发展”的角度,对教师的隐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教学是否只面对几个“尖子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学生智力、能力、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发展;是否注意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并经常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给学生一些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等。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所做的隐性工作,同样是评价教师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应考虑如何使教师的平时考核制度化、规范化。

2.处理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增强指标的可测性。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教师评价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适当的量化体系。具体说来,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对于很难用简单数量来表示的因素,如奉献精神、思想观念等应使用定性的语言描述分析,而且要使用操作性语言来表述,并尽量避免语言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力求使每项指标都具备较大的区分度。由于定性分析具有不够明确、缺少可比性的缺点,对于容易进行数量化处理的教师行为,如工作量、出勤量、批改作业量等应尽量以数据形式做出评价,以便于对评价结果进行数量比较。但必须注意到,定量评价的适用范围较窄,定性评价应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恰当地结合起来,制定的评价标准才能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增强评价的可测性与可操作性。

(三)强调“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

素质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个人的素质的主动发展。素质教育观下的教师评价亦应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反映在评价实践中,教师应该既是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因此,教师评价应该强调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所谓自我评价,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对自身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通过自我评价,评价对象由被动接受评价变为主动参评,这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形成自律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中小学校应将教师的自我评价作为其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积极采取自我评价,一方面能增强教师的自我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大大提高评价的民主性,增进评价内容的客观真实性。绝大多数教师会因为受到尊重和信任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当然,自我评价难免有时也会出现自我夸大的现象,因而有必要和“他评”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进行“他评”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即评价者要坚持综合性评价原则,把教师评价作为一个整体,在各项指标逐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彻底摒弃“惟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是取”的价值观念。

2.评价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教师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工作,要求评价者不但要懂得本门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评价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评价误差。

3.评价者要有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立场。评价过程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关系着评价结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要核实情况,尽可能多地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切忌主观臆断。必须坚持公正的立场,不徇私情,不带偏见,对每位被评价教师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只有突破“应试教育”观念的羁绊,对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改革,才能真正发挥素质教育下教师评价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日益纷繁复杂,必然会对中职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当他们在学习、生活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许多中职学校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感棘手,感到课难上,事难管,而且在观念和行为上存在误区。学校也因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设了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指导,但效果不明显。正确认识当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深入思考相应的对策对于做好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中职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渐进性,不易被及时觉察。所以,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疏导,导致问题越积越多。而一些中职学校领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学生别出大事、别走极端就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干多干少无所谓。正确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中职学校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层面,提高到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思想高度。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1、厌学

学生的厌学情绪大、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科学、有效的学习,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甚至逃学。

2、焦虑

一是学习引起的焦虑。不少职校生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二是就业引起的焦虑。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职生在择业过程中,常会出现种种惶恐与不安,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心理焦虑。

3、自卑

中职生在学习上表现为自觉性和主动性差、学习成就感少。学生的学习期望与现实差距大,使职业认同(或角色认同)度低,影响了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厌学情绪大;感到读职业学校是“无奈选择”,自卑感较重,成才期望值低。

4、抑郁

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个别中职生感到巨大的压力。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对人生前景持悲观消极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反映。

另外,中职生不健康心理还表现为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瘾性上网等不良行为习惯。

以上现象表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一些中职学校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度不高,主要问题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调,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单一: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跟踪不及时,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和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活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

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整体性原则,要求各方面协调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及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

首先,发挥职业学校的特色,结合各种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各种技能竞赛、文体表演、模拟操作、社会实践,等等,既增加了学校生活的情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活动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坚韧、勇敢、细心进取等优秀品质,锻炼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注意力、观察力,促进人际交往合作能力。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情感和责任,使他们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平等对话情感交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化解和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属于活动课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术,来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如,自信心、情绪控制、语言表达、就业心理调适等。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如:采用情景式、讨论式、模拟式、现场咨询式等多种方法,注重训练一些心理实用技术,如心理放松训练、对自卑者的自信心训练、对抑郁的合理认知技术训练、就业心理指导训练等。

同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位教师都要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其心理压力,淡化其自卑感;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篇10

心理健康的状况对于个人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才可顺利的完成既定人生发展规划。对于当代以90后为主力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生活成长有着更为特殊的境况,其心理教育机制、受挫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强弱对于以后的发展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谓心态决定一切,虽没有这么绝对,但是如学生整天以自卑、嫉妒、苦闷、孤僻、焦急、不安的心态进行学生生活,那么其要是想取得既定的成绩获得良好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和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他们承担更为繁重和艰巨的学习与发展任务,整个社会公众之于大学生的认可度和期待度亦是十分高远的。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现状是,目前青年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偏低,加之自我的要求与规划和家人老师社会的高期待度,使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价值实现认知。有很多的例证可以证实,没有健全、良好的心态对于自身发展与价值实现层面上的实现是无意义和渺茫的,甚至其会做出一些极端、报复社会、对他人不负责任的举动。出现这样的情形,应该说是教育的失败,更为具体的是从事高等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学生心理机制引导和纾解的不对路与失败。可知大学生良好的心理认知状态和调节机制对于其个人发展成长成才有着切实和真切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机制引入是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目前的一个状况是,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从业者都十分头疼对于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状况的把握和引导,更谈不上与学生认知、心理思维进行同步交接或者提前预防了。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出现、管理的日趋专业化与从业管理者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深度、广度、力度进一步加深,但是作为被管理的学生群体在反感度、消极认知上亦有相当程度的提升。这样的状况和现象的出现使得学生教育管理者的工作面临严峻的新境况,如果这种态势不及时扭转将会产生长远不良影响。如何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迫在眉睫。众所周知,高校的教育管理宗旨即“自立、自强”,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导入是与此相契合的。应该来说,心理教育机制对于学生自主、独立开展学生生活、学习、工作以及教育管理工作是大有裨益的。结合中国应试教育的传统,学生从幼儿园至高中从没有真正实现和落实自我教育和管理的功效,基本上都交给了老师和家长进行包办。这种一以贯之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极大打压,他们自认为自己只要学好习,其他的方面自然会很顺利,其实不然,这样从侧面使其养成了定性的依赖感和没有主见。在其一进入高校这种自由放任的学习环境中,他们便会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处理自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状况以及身边的人际关系,更别说自我心态的调整与生涯的规划。面对这种情形,高校的学生教育与管理部门需要切实发挥功效,要进入学生思想、心灵的深处,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只有懂得学生的需要和困惑才能对症下药,为外部的行为和打算做好积淀。心理教育机制的导入会在无形中指导、缓解学生的焦虑与迷惑,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效用。应该说心理教育机制的嵌入,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柳暗花明的境况。因为,传统的固定化、模块化、灌输化的教育机制较为僵化、形式化,而决定个体之种种行为的终极因素是个体的心理认知和决策。所以,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路径成熟化、体系化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作思路。应该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机制的深入导入是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心理教育的路径与举措

多数高校在学生工作部门都设置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科室,他们一般是由专门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的老师从业,而且具备长期的一线经验,对于各种类型心理问题的学生有过接触,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相对独到和特质的解决模式和路径。在心理学中有很多的疗法和治疗机制,而具体到学校结合大学生的年龄阅历实际境况,可采取的疗法和教育机制有认知学派的相关理论、行为学派的相关理论、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大多是健康的、正向的、充满活力和希望的,能够给学生带来正能量和希冀。综合采取这些理论所对口的疗法和引入教育机制,能够激发大学生健康向上、追寻梦想的潜能,能够使其积极面对人生,对生活充满向往和期望,加强挫折承受能力。而在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相关心理疏导机制的引入,能够产生丰富和积极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与环境在自主接触过程中形成有机的互动,再配合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便会达到良好的效用,能够真正实现学生自理、自强的大学培养理念。同时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摆脱过去生搬硬套、僵化、灌输模式的刻板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更可以提供新型的学生培养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工作的水准。心理教育机制引导的最为有效和明显的方法即是心理健康冲突矛盾分析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引入。虽然上文已经提及到很多心理学流派和发展脉络,并且现实中有相当多的已采用路径如:辩证法分析法、行为疗法等,但是行为归因于思维和心理、心理问题归因于矛盾冲突无法化解,因此从此路径切入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有着更为深刻和显著的意义。在心理学的理论看来,内心看待事物角度的矛盾与冲突导致心理问题的显现。当个体在面对纷纷对立、相异和相排斥的现象,并产生相关的心理映射时,从内心感知而得到矛盾的结论,这样心理问题会伴随而至。具体到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而言,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看待学习往往当成唯一的目的和结果,认为学习不好,其余的一切都发展不好,将高中以来的惯性思维带到大学中去。而实则不然,在大学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展示自我的特质和发展特长,只要自我有相对突出的地方就是成功和优秀的。但是好多同学不能够迈过这道坎,在取得的成绩不甚理想时就心灰意冷,对未来充满不确定和失落感,导致一些心理问题。这可以通过心理矛盾冲突的方法进行分析:学习仅仅是一个过程,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路径和手段,但他并不是唯一的和确定的,这样想的话,可以将学习当做一个过程、一次经历,一种乐趣,不要将其放在遥不可及或者十分高远的地位。从源流上解决学生态度和认知的状况,关键是要理顺其矛盾冲突的认知,让其觉得不是纯粹为了学习而学习,要使其在学习中感到相对的快乐和满足,把它当做自我实现个体价值的路径,主动的提升他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感、效用感。用矛盾冲突法同样可以分析学生自卑的问题,在进入大学之后,因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家庭境况各异,不同个体的认知、教育、视野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比较而产生差距,因差距而产生自卑感。个体原本的优越资本经比较后的丧失,会使个体的自卑感强化和放大。面对自卑感,自我心理是矛盾的,可能认为一件事或者一个学生工作自己能力与别人有差距,无法胜任或者无法做好,这个冲突的心理是可以分析的,那就是没有经过尝试和经历而下结论是唐突的,即使经过经历和尝试之后,也只能说明在特定的阶段或者某一方面自己有所欠缺,但不是可以完全否定自我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发展。所以这时,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从业者就可以先行肯定学生个人的自我成绩和价值发展;同时交代他们要辩证、全面的看待问题、他人的能力以及个体的发展,要经得起考验和挫折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