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9: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学生消费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公民消费情景下的伦理决策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的趋势,受享乐主义、效用主义等观念的负面影响,中国市场上购买使用盗版软件、消费仿冒名牌日用品等非伦理消费行为比较突出。调查显示,2007年中国软件个人用户盗版率高达69%,大中学生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此外,大学生恶意透支信用卡、故意拖欠助学贷款等负面报道也屡屡出现在报端。种种迹象表明,青年学生的非伦理消费问题值得关注。
一、文献回顾
消费伦理是指导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过程中遵循的行为规则和标准。消费伦理水平通常通过消费者对伦理上受到质疑的消费行为的感知状态――伦理信念来反映。这些受到质疑的非伦理行为可以细分为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没有伤害等四种类型。其中,非法获益是指消费者主动发起,从被普遍认为是非法的行为中获益的行为,例如向保险公司骗保;被动获益是指消费者充分利用他人失误而被动获益的非伦理行为,例如拿走服务员多找的钱;主动获益是指消费者从那些无法确定的行为(不一定非法)中主动获益,例如花几小时试穿各种衣服但不购买;没有伤害是指消费者感觉不会危害他人才会采取的行为,例如购买使用盗版软件。四种情景下的伦理感知状态体现了消费行为的伦理倾向,因此众多学者利用这四个维度来检验消费决策的伦理水平。
伦理意识和权术主义等道德哲学变量是区分不同消费者伦理特征的重要变量,也是解释消费伦理决策个体差异的原因变量。伦理意识包括相对主义和理想主义两种类型,其中道德理想主义者强调决定行为发生的内在合理性,不强调行为的结果,主要依赖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作出道德决策,他们认为伤害他人普天下都是错的,因此应该避免。相对主义者反对广泛使用的道德规则,认为规范因时间、情景和文化等变量而变化,他们仅仅依赖行为结果作出道德判断。而权术主义者重视实效、保持情感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坚持“只要行得通就采用”的一贯准则。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的伦理决策与理想主义伦理意识程度正相关,与相对主义伦理意识和权术主义程度负相关。
在现有的消费伦理理论中,主流研究集中于西方市场,不仅研究的对象集中于西方,从事研究的力量也主要集中于西方。正如Vitell(2003)指出的,消费伦理研究的众多结论需要其他文化背景,特别是第三世界背景下类似研究的补充和支持。按照Hofstede (1979;1983)的文化分类,中国人被界定为绝对主义者和遵循者,在集体主义文化环境下他们支持群体福利,尊崇领导意见,强调分享、合作和群体和谐,遵守道德规则和行为规范,追求理想主义的道德意识。但遗憾的是,在中国大陆,尚无消费伦理领域的系统研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代表,中国具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中国大陆背景下开展研究非常必要。尤其是消费自主性和个性化消费受到广泛推崇的今天,奢侈消费、攀比消费、不文明消费等涉及伦理问题的消费现象在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青年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是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假设
道德感知发展是区别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个体差异的个体变量,人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道德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很多研究已经证实,道德发展在伦理判断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Kohlberg(1976)通过横向和纵向研究定义道德发展经历前传统水平、传统水平和后传统水平三个阶段。社会个体在三个阶段的道德判断中分别体现了具有避罚服从和相对功利取向、寻求认可和遵守法规取向、社会法制和普遍伦理取向等特征。按照道德发展理论,大中学生正处于传统水平阶段(从12岁到青春期),这个阶段的个体依赖家庭、同伴、社会群体等相关群体的期望来判断对错,接受所在群体或社会的规范。与前传统水平阶段(12岁以前)相比,这一阶段的个体开始纠正过去主要依赖外来回报和惩罚判断行为好坏的做法,逐渐开始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学习并接受法律、规则、价值观等不同表现形式的社会规范;与后传统水平阶段(成年以后)相比,这一群体在伦理判断上显得比较幼稚,原则性不强,缺乏正确理解和运用道德标准的能力,对个体在遵守道德及社会个体主体平等性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具有易变性,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处于此阶段的青年学生伦理表现的好坏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在我国,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脱离家庭独立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他们离开家庭庇护,开始在更加复杂和宽松的环境里按照自己的标准思考和分析社会行为的合理性,并自主作出行为决策。在此阶段,他们基于传统价值观念的伦理信条逐渐成型,消费伦理意识趋于稳定,已经具备起码的道德是非观念,因此在非法获益和被动获益等伦理界定清晰的情景下,他们能轻易判断行为的对错。但由于社会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当老师、家长和课本传输的理想化观念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形态容易导致他们对原有的理想和意识产生怀疑,当面对没有伤害等复杂情景下的伦理困惑时,他们在道德标准(本体评估)和行为结果(目的评估)的比较中更可能直观地依赖后者作出伦理判断,因此很容易丢弃传统的伦理标准,随波逐流,从而表现出非伦理的行为倾向。
中学生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受到外界干扰较少,他们的伦理意识更多地具有基于传统伦理标准的理想主义特征。同时,在消费问题上他们缺乏足够的独立性,更多依赖于家庭作出选择,且受家庭道德干预的力度远远大于大学生。因此,即使在面对没有伤害等复杂伦理情景时,他们也可以依靠家长作出合理的伦理选择。
概括起来,与中学生相比,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大学生在消费伦理判断上可能会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在面对非法获益等容易判别的伦理情景时,他们能轻易作出独立判断,但在面对没有伤害等界定比较模糊的复杂伦理情景时,他们却可能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而作出非伦理的选择,即所谓伦理判断的二元性。其二,在独立消费过程中,当大学生们运用理想化的道德标准无法理解一些现实的道德困惑时,他们可能会怀疑甚至丢弃那些过去已经被灌输的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而在一定程度上开始相信道德伦理的相对性,并追求行为的功利主义。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在伦理判断上具有更大的二元性;
H2: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具有更弱的理想主义倾向;
H3: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具有更强的相对主义倾向;
H4: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权术主义倾向。
性别是影响消费伦理决策的重要变量。很多研究证明,女性比男性更关注伦理问题。例如,Rawwas & Isakson (2000)发现性别这一变量可以被用来解释学生的欺骗行为; Ford & Richardson(1994)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关注伦理问题;Beltramini et al.(1984)发现女学生比男学生更关注伦理问题;Chonko & Hunt(1985)认为女性经理比男性经理更关注伦理问题;Ferrell & Skinner(1988)发现在市场调查中女性展示的伦理水平高于男性;Whillple &Swords(1992)发现女性比男性对待伦理道德问题更加严肃;Rawwas(1996)发现女性消费者比男性消费者在评估非伦理消费行为时更趋向于具有伦理性。由此提出假设:
H5:女生比男生更能拒绝伦理上受到质疑的非伦理消费行为(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没有伤害等)。
本文通过检验以上五个假设来比较分析大中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的差异,并寻找产生非伦理问题的原因。
三、研究方法
1、测量工具
伦理信念通过Muncy-Vitell量表测量。本研究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正交旋转法)获得四个因子,与Muncy & Vitell(1992)、Vitell et al.(1991)等研究基本一致。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KMO=0.905,Bartlett值=3351.499,p=0.000)显示该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总体及四个因子信度系数大于0.50(见表1)也证实因子分析的合适性。
伦理意识通过伦理立场量表(Ethics Position Questionnaire)测量。该量表包含两部分,分别测量理想主义和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程度。相对主义和理想主义量表信度系数均在Nunnally(1978)认同的0.70的范围之内。
马基雅弗利主义(权术主义)通过MACH IV量表测量。在本研究中,该量表信度系数高于类似研究,可被接受。
2、样本
本研究分别在不同高校和中学做随机拦截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890份,最后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407份,其中中学生202份(女生占40.6%),大学生205份(女生占37.6%)。无应答偏见检验无显著意义,独立样本T检验证实两个样本可以合并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
本文主要使用三种分析方法:一是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主要为了判别大、中学生在伦理信念(4个维度)、伦理意识(2个维度)和权术主义(1个维度)等7个维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二是多元鉴别分析(MDA),主要用来确定以上7个维度中最能区分大、中学生伦理特征的维度;三是单因方差分析(ANOVA),分别检验大中学生的伦理特征是否与性别变量显著相关。
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显示,在伦理信念的四个维度中,大学生明确拒绝非法获益和被动获益等非伦理行为,对主动获益行为判断比较模糊(均值为2.83),但趋于容忍没有伤害的非伦理行为(均值为3.31);而中学生能明确拒绝四种情景下的非伦理行为。比较而言,大学生在不同伦理情境下的伦理表现存在比较典型的二元特征,即在非法获益、被动获益等伦理界定比较清晰的环境下,大学生能够作出明确的伦理判断,但是随着伦理界定的逐渐模糊,特别是在没有伤害这种复杂的伦理情境下,大学生不能正确作出伦理判断;而中学生在四种伦理情境下表现都比较一致。因此研究假设H1得到了完全检验。
多因方差检验结果还显示,大学生的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维度和权术主义维度高于中学生,而理想主义伦理意识低于中学生。因此研究假设H2、H3、H4得到了完全检验。
多元鉴别分析中的典型负荷结果(见表2)显示,在伦理决策(伦理信念)的4个维度中,没有伤害维度是区分大中学生消费伦理特征的最典型变量,这说明购买盗版软件等没有伤害的非伦理消费行为是区分大中学生非伦理消费行为的最好维度;在消费伦理哲学变量(伦理意识和权术主义)中,理想主义伦理意识是区分大中学生伦理特征的最典型变量。这一结果表明,相对于中学生而言,大学生消费非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理想主义道德意识的削弱。
单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显示,大学生只在没有伤害情景下的伦理决策受到性别的显著影响,且女性伦理程度优于男性,而中学生的伦理决策不受性别影响。因此假设H5得到了部分检验。
比较而言,大学生在伦理行为方面因性别而呈现出个体差异性,但在伦理意识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中学生在伦理意识上受性别因素影响而呈现出个体差异性,但在伦理行为方面没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这说明,中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伦理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尤其是在正确理解和认识相对主义道德观念时存在明显差异;而大学生的非伦理消费问题的个体差异却表现在伦理行为执行过程中,尤其在没有伤害的复杂伦理情景下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完全检验了研究假设H1、H2、H3、H4,研究假设H5得到了部分检验。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消费活动中的非伦理问题比中学生严重,且这些非伦理问题的产生与消费情景密切相关,即在伦理界定不清晰的情境下具有非伦理倾向。尽管大中学生在理想主义、相对主义和权术主义等维度都存在明显差异,但导致大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理想主义程度的弱化。此外,大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没有伤害伦理情境下的消费行为上,而中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的认识上。
这些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德育工作在我国大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社会群体对购买使用盗版软件等行为的长期容忍和漠视,这些新兴的消费行为缺乏必要的主流价值评价标准,在这种复杂伦理情境下,青年学生没有足够的行为能力(认识能力和抵御能力)作出正确的伦理选择。因此,在德育实践中,除了要引导青年学生培养锻炼在复杂伦理情境下的道德判断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引导社会群体正确面对新兴消费现象,力图在相应领域与时俱进地建立广为接受的主流伦理判断标准,及时消除一些新生消费领域的伦理困惑。
这些结论还表明,在中学和大学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青年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的表现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的德育工作者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重点突破。第一,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强化基于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理想主义道德教育,重点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观念,辨正分析社会现象,提高他们独立分辨是非和自觉抵御不良社会习气的能力,力促他们正确稳健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困惑;更重要的是,高校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唯一主导方,应该关注对其日常消费行为的正确引导,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厌恶购买盗版软件等非伦理消费行为,从根本上治理大学生的非伦理消费问题。第二,对于中学生来说,应该继续发挥家庭和学校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教育作用,将德育工作引入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现实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道德信念尽快走向成熟稳定,避免德育效果的延迟性;同时,应适当提高他们的消费自主性,在实践中培养文明消费、合理消费、诚信消费的习惯。
(注: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0672038。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YSZ09002。)
【参考文献】
[1] 王卫华等:2007年度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EB/OL].sipo.省略/sipo/xwdt/ywdt/2007/200705/t20070514
_169484.htm,2008-08-27.
[2] Muncy,J. A.,& Vitell,S. J.. Consumer Ethic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theFinal Consumer[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2,24(4).
[3] Vitell,S.J.Consumer ethics research:Review,synthesi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43(1/2).
[4] Zhao,B.C.Consumer Ethic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in China[J].The Business Review,Cambridge,2008,9(2).
[5] 赵宝春: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研究:基于社会性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08.
[6] Forsyth,D. R.Judging the Morality of Business Practices:The Influence ofPersonalMoralPhilosophies[J].JournalofBusiness Ethics,1992,11(5/6).
[7] Swaidan,Z.,Vitell,S.J.,& Rawwas,M.Y.A.. Consumer ethics:Determinants of ethicalbeliefsofAfrican American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46(2).
[8] Kenhove,P. V.,Vermeir,I.,& Verniers,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thical beliefs,ethical Ideology, Political Preference and Need for Closure[J].Journal ofusiness Ethics,2001,32(4).
[9] Rawwas,M. Y. A.Consumer ethic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 Austrian Consumers[J].Journal ofBusiness Ethics,1996,15(9).
[10] Hofstede,G.Value systems in 40 countries:interpretation,validation,and consequences for theory[C]. In L.H. Eckensberger,W.J. Lonner and Y.H.Poortinga(Eds),Cross-Cultural Contributions to Psychology,Swets & Zeitlinger,Lisse,1979.
[11] Hofstede,G.The cultural relativity of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and theor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3,Fall.
[12] 曾伏娥,甘碧群.消费者伦理信念及关系质量对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影响[J].经济管理,2007,29(18).
[13] Cole,D.,Sirgy,M. J. & Bird,M. M.How do managers make teleological evaluations in ethical dilemmas?Testing part of the extending the Hunt-Vitell model.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0,26(3).
[14] Rawwas,M.Y.A.,Patzer,G.L.,& Klassen,M.L.Consumer ethics incross-cultural settings:Entrepreneurial implica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5,29(7).
[15] Rawwas,M.Y.A.& Isakson,H.Ethics of Tomorrow's Business Managers: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Beliefs and Values,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and Situational factors.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0,75(6).
[16] Ford,R. C. & Richardson, W. D.. Ethical decision making: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4, 13(3).
[17] Beltramini,R.F.,R.A.Peterson & G. Kozmetsky. Concerns of College Students Regarding Business Ethic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84,3(3).
[18] Chonko,L. B. & Hunt,S.D.Ethics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An Empirical Examin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85,13(4).
[19] Ferrell,O. C. & Skinner,S. J.Ethical Behavior and Bureaucratic Structure in Marketing Research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8,25(1).
[20] Whipple,T. W. & Swords,D. F.Business Ethics Judgments: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2,11(9).
[21] Rawwas,M. Y. A.Consumer ethic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 Austrian Consumer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6,15(9).
体裁:议论文
题材:文章可以先简述有些中学生隆重庆祝生日的现象,而后提出观点;接着论述为什么说中学生不宜隆重庆祝生日,论述可以分几个方面论述,一是中学生还是消费者,隆重庆祝给家里人增加负担;二是给中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如攀比心里、如到大人的场合去庆祝,受一些不健康思想影响等;三是影响学习,要隆重庆祝势必花费时间;然后提出建议,中学生过生日要过得简朴有意义,可提供几种方式,如给母亲送个小礼物等;最后深化观点。
题旨:通过令人信服的分析论证,表明中学生不宜隆重庆祝生日。
辨析:此题目不宜写成记叙文,论述的过程要注意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不能将话说得太绝对,应留有余地,因为题目中有“不宜”二字。
体裁:议论文
题材:文章可以先简述有些中学生隆重庆祝生日的现象,而后提出观点;接着论述为什么说中学生不宜隆重庆祝生日,论述可以分几个方面论述,一是中学生还是消费者,隆重庆祝给家里人增加负担;二是给中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如攀比心里、如到大人的场合去庆祝,受一些不健康思想影响等;三是影响学习,要隆重庆祝势必花费时间;然后提出建议,中学生过生日要过得简朴有意义,可提供几种方式,如给母亲送个小礼物等;最后深化观点。
题旨:通过令人信服的分析论证,表明中学生不宜隆重庆祝生日。
辨析:此题目不宜写成记叙文,论述的过程要注意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不能将话说得太绝对,应留有余地,因为题目中有“不宜”二字。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文学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尤为醒目的是“青春文学”的崛起。本文试运用传播学受众研究领域中的“观展/表演”研究框架,结合拉康镜像理论中自我建构内容阐释青春文学对中学生群体的影响。
一、受众研究的新传统——观展/表演范式简介
面对巨变的的媒介景象、日益复杂的受众行为,传统的受众研究模式即继霍尔提出的制码∕解码模式已经不足以解释当代受众的行为。英国学者Abercrombie与Longhurst在1998年提出了观展/表演范式(Spectacle/Performance Paradigm,简称SPP),他们不只将受众视为社会建构的产物,将消费与认同的观点纳入受众研究,重视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所展现的自我形象的搜寻与建构。
二、 青春文学的产生及其特征——以路金波“青工厂”为例
“青春文学,是以青春为主题的,内容涉及有关青春的友谊和爱情,也可以从青春的角度切入对人世,对时空的思考。”①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崛起,缘起于1999年《萌芽》杂志社联合北京大学等国内七所著名高校发起的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随后,在民营书商的推动下青春文学开始在走红,经历了叛逆期、感伤期、多元化时期和模式化时期。现在,青春文学正处于模式化创作时期,本文就模式化时期以路金波团队打造的“为例”重点分析。
“青工厂”中的“工厂”就显示了路金波团队的特色,他把青春文学放在工厂,那么青春文学的创作就类似一般工厂中的产品生产,从生产加工的流水线操作到产品销售的市场化运作,这个过程和传统的出版业大相径庭,因此有人说“青工厂”是对文学创作的亵渎,青春文学不属于文学的范畴。但是,从另一方面说,“青工厂”符合了市场的逻辑,也迎合广大青年的需求。
三、 青春文学的媒介渗透
“媒介渗透”是指媒介以技术上的优势无所不在的占领人们的时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且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青春文学以书的形式进入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它虽没有电视媒体声像俱在的穿透力,但是由于中学生长期在校园接触电视媒体的难度和图书携带的方便性,青春文学对中学生依然有很强的影响力。如:2006年,路金波团队“榕树文化”总共出版了150种书,销售1000万册,码洋2亿多,平均每本销量6万到10万本。其中以200万元高价签下安妮宝贝的《莲花》,单本53万册(被新浪评选为年度最佳虚构图书),郭妮系列出版14本书累计380万册,版权输出6个国家地区,成为“中国奇迹”。②青春文学大量的市场码洋就是青春文学巨大影响力的表现。
另外,青春文学以图书的形式呈现相比电视媒体线性播发的特点更具储存的优势,一方面,图书可供受众多次翻阅;另一方面图书作为“冷媒介”可以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思考,加强了图书影响读者的深度。
四、 青春文学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影响——文学意象下的消费文化
青春文学作为一种文化食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通过有意无意地文学意象的传播影响着读者日常生活。如《梦里花落知多少》是路金波团队打造的一本畅销书,翻阅此书,书中无不透露着奢靡之风,展现着消费文化。书中的主人公,动不动就是“血洗燕莎、赛特”,“飞禽走兽的食材”“名车、豪宅的生活”经常出现在书中主人公的生活中,主人公还经常以语言讽刺低层次的消费方式,这些意象和语言无疑不向读者传输了一种不切大部分中学生生活实际却又令大部分中学生向往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青春文学通过植入广告的方式宣传了某种消费理念,并影响了中学生的消费观。
这种内容的产生,一是由于“写作源于生活”,说明消费社会正在逐步成为社会现实,人们不管在消费方式还是消费内容上都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写作高于现实”,作者通过塑造一些“奢靡”的意向来引起读者的兴起,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这种需求的满足促使作者创作更多类似的作品,而作者类似的创作有刺激了读者的需求。久而久之,这些需求会冲出读者头脑世界,不如读者的现实世界,扩大消费文化的影响。
五、中学生受众的心理特征与青春小说特质的契合
传统的文学作品或文字晦涩难懂、或内容刻板深奥,不能很好地吸引中学生,青春文学以中学生易懂、易接受的语音,以中学生身边或者符合中学生预期的题材为内容吸引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说这是中学生文化消费中的“大众消费品”,它不需要太多的文化知识,却又可以拥有足够的吸引力。
青春文学反映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迷惘,初涉社会的紧张、焦虑,莫名其妙的冲动、叛逆,以及对故乡或亲情友情的牵挂、眷恋等,如韩寒的作品主要表达青春期的反叛,郭敬明则刻画出成长过程有的忧郁和感伤。这些有着细致心理描写以及个人情感体会的作品展现了年轻一代的言说和感受方式,深深吸引正在成长过程中并逐渐形成自我独特视野的中学生。
另外,青春文学与中学生审美观与审美特征相契合。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和学习环境,青春文学的话语简单易懂,同时又不失美感,使他们在阅读时感到轻松、愉快。因此,青春文学得到中学生的青睐。
六、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迷失个性
文学界之所以有很多人不同意青春文学属于文学的范畴,是因为青春文学模式化的生产带来了负面利益。在青春文学风行之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背后的商业驱动力。“青春文学”作为中学生的精神食粮,却是商业化操作的模式下生产的,产品难免类似甚至出现媚俗、低俗的问题。类型化的内容、模式化的操作不免带来中学生读者的跟风与模仿,作品思想的缺失与雷同会导致中学生读者个性的丢失。
当然青春文学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青春文学在“90后”青少年中流行,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满足他们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需要。文学评论家白烨曾指出“我们的文学创作领域,一直缺少以即将成年和刚刚成年的青春男女读者为对象的作品创作,除了,就是针对低龄少儿的儿童文学,这使得已走出儿童阶段的为数众多的青年学生读者,基本没有适合他们的需要与口味的作品。③
为此,我们既要看到青春文学存在的价值,又要看到青春文学存在的问题,合理的解决青春文学带来的问题,引导青春文学健康地发展。(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注释:
组织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缺陷。活动可以就一门课的内容来组织如“政治理论研究小组”、“思想政治课学习小组”等。也可以就某个专题的探讨组建兴趣活动小组,如“法律问题研究小组”、“人生问题研究小组”、“道德问题研究小组”、“学习方法研究小组”等。兴趣活动小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论文比赛是就大家所关心的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论文比赛。论文比赛要有计划、有安排,包括比赛次数、比赛比赛内容、比赛形式等都应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比赛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包括课题选择和设计的方法、资料收集的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论文撰写与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活动和论文比赛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二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进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团结和友谊。兴趣活动和论文比赛的组织简单易行,值得每一个政治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
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的。在进行“共同富裕”有关内容的教学时,为把先富与共富关系讲深讲透,尝试了社会实践教学法,把一个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参观工厂,访问先富的私营企业主,调查农村走向共富的现状,然后各小组撰写参观访问记、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授课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的原则,向学生阐述与思想政治内容有关的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引进党的方针政策,引进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材料、新观点、新问题;引进社会生活中的轶闻趣事,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用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像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要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堂来,让“大社会”走进“小课堂”。例如讲授“祖国统一”时,可以为学生补充近几年势力分裂祖国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我国《国家法》的制定时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活动的本质。实践是认识的第一源泉,新课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活动,这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讲《合作、竞争》时,组织学生做“绑腿双人跑”的游戏,学生通过体验、比较、思考、感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如教学《文明交往礼为先》时,让学生以小品表演的形式,模拟星期日同学来我家做客的情景,学生在观察小品的同时,思考这两位表演者用了哪些礼貌用语,在观察、思考、反思中懂得了在交往中要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开展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开展“知识验证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我们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的原理、观点及其他社会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行为,“信”是纽带和关键。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应较多地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信仰、信念。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节内容时,可以召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活动方案,利用双休日分头活动。有的小组去考察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情况,用数据说话;有的小组用照相机拍摄徐家汇商业区的变化,用图片说话;有的设计问卷调查班级中学生以及老师的家庭生活的变化,用身边的事实说话。通过展示这收集到的一组组真实可信的资料,使学生深深地相信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新气象。
(二)开展“感悟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理应强化其德育功能。但由于它还肩负着传授系统理论知识的功能,因而知识系统较其他课程更加理论化,这就使得它与学生周围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现实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距离,加之教学方式的简单化,给学生造成了一种思想政治课“空洞说教”、“脱离实际”的错觉,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其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通过引导学生亲自观察、亲身体验,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能使这些理论知识所包含的思想精髓,通过极为自然的方式被学生接受、内化。这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最常用的。
(三)开展“质疑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必须正确把握关注怎样的现实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关注的生活,大致可以从由点到面、由个人生活到社会生活三个层面来考虑:
一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展,认知水平逐渐提高。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大众文化传媒的发展,使得他们对人生、社会的观察思考不断扩展和深入。因而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许多困惑、烦恼和见解。
二是要关注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现实生活。
学生受自己生活环境、家庭条件、兴趣爱好、目标追求等因素的影响,对社会现实问题有着自己关注的热点、兴奋点,如招生制度改革、劳动就业形势与政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社会治安形势等。同时,出于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心,也会对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和国际关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表现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不能对学生兴奋点视而不见,只是根据铜识学习的需要指令性地组织探究现实问题。对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引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尽的职责,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契机。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本人对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有:
1、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人们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总是源于和基于现实生活。学生也正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需要来观察社会、认识世界,进而创造生活、发展自身的。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出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去学习和研究。由于带着问题去研究,学生学习主动,课堂效果很好。
2、让学生在生活中分析问题。
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分析和研究,将会使教育和教学更有针对性。如在学习艰苦奋斗精神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撰写“中学生消费面面观”的小论文。同学们对目前中学生在消费中普遍存在的“攀比”、“求异”等现象进行了分析。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已,此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会做人。让学生在生活中去领悟和感受,这要比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去讲要好得多。劳动就业是当前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我让学生开展“寻找当地创业者的轨迹”的社会调查。学生调查的对象十分广泛,有当地著名的企业家,也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等亲友。孩子们在调查中深受教育,有同学在调查报告中写道:“从企业家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一代企业家应具备的品质那就是肯干、勤奋、自信、诚信以及善良。通过这次调查,我深刻地体会到企业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的重要性,更让我领会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产品的质量才是发展的保证。”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重视教学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效果,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以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而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堂教学应设计一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因此,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行的教材,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托,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把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活化课标教学。
1,新课程教学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含义
首先,“贴近学生”是指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高中学生在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呈现新情况、新特点。另外,由于高考升学压力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不同问题,家庭经济条件有贫富之分。因此,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理论,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关L经济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其次,“贴近生活”是指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教学实践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当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讲的基本观点,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还要讲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讲学生身边的人与事。这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不是空谈理论,而是具体的,具有指导作用。
最后,“贴近实际”就是贴近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贴近实际”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最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在课程内容生活化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细心发现,挖掘生活素材,一定要对生活素材进行认真筛选,力求内容丰富,品位高雅,引领学生在这种生活背景中进行体验,使学生能自主获取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力量。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透析事物本原,领悟生活真谛。
2如何将生活化素材引进高中思想政治课
一是挖掘、整合生活素材,引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新教材体系在编写上以生活为主线,删除了繁、难、偏、旧的东西,增加了生活实际和时代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和时效性。通俗易懂,内容形象生动。课程知识生活化,客观上,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然而,生活是经常变化、发展的,有些教材内容中的生活事例,离学生现在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滞后性强,证明力弱。如果教学中,不适当加以改变、整合,不仅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在讲《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和创新)时,结合广东实际,以凉茶为例,它是怎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学生的兴趣很快调动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要求自己说一说。在课堂教学时,用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代替教材中的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的事例,更易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更易理解教材的理论观点。
二是筛选生活素材,使学生体验感悟。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程知识是前人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太远,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使课程内容体现出生活时代信息,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去寻找知识原形,使生活情境成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促使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价格》一课时中,我受到《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在生活中感悟到抽象的道理。
三是课程内容要紧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课程内容要在知识、思想上、心理上与学生的经验储备、个性特点和思维水平相适应。因而,只有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生活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才有利于引导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才有利于学生道德内化,帮助学生化知为行。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筛选生活事例,不注意贴近学生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材料;而用成年人的生活来取代学生的生活,这样,无法让学生获得有效的生活体验,也难以使课程知识内化。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让班上的六个学生排演了一个小品,他们中的小张同学过生日,他们五个准备怎么庆祝他的生日。这五个同学有的说要送给他一个90元钱的大蛋糕,有的准备送给他一支钢笔,小张本人也表示要花上个四五百块钱好好请他的这几个小伙伴。表演完后,我让班上的其他同学对他们各自的做法发表一下意见,同学们踊跃发言,指出他们各自消费行为的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然后我及时地将课本上本节的知识点拨出来。这时既让学生深人地理解了知识,又让6位同学得到了感悟:怎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达到了言传身教和结果。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切感,且接近了其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四是创设多元、个性化的生活情境。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是今天时展特征。人们的生活也随着时展而日益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人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多彩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课程内容回归学生多元化的生活中去,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定格学校内这一狭隘的范围。通过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能促使学生学习进步、努力发展,还能促使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完善,兴趣多样;能在多元化生活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办事。如果教学内容创设的生活情境局限,或割裂和肢解学生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生活,这既难于使学生学习生活有滋有味,兴趣素然,又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发动学生走出校门,进人工厂、农村、市场、机关单位等进行调查、访问、拓展视野,定期邀请专家作报告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生活,开拓了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就是金宝汤推行了30年的“为了教育,收集标签”(Labels for Education,简称LFE)活动。据统计,22%的美国家庭参与了LFE活动,其中44%的家庭有6到12岁的儿童。Terry Atkins和LFE项目总监Anne Pizarro认为经过多年的经营,LFE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网络,正是这种“奶奶因素”帮助金宝汤建立了自己的草根品牌资产。
现在,LFE活动成为了金宝汤最近“回归校园”计划的基石,这也是金宝汤最大的一次回归校园的推广活动。金宝汤本年度的营销预算为4.25亿美元到4.5亿美元,主要用于消费者促销、合作营销和广告预算。2002年以前,美国汤类食品的销售量一直非常迟缓,因此金宝汤制定了一个三年的复苏计划。通过裁减人员和开支、增加2亿美元的营销经费、开发新产品和新包装(特别是更改了易拉罐包装),金宝汤的销售量2003年增长了9%,达到了68.8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再次增长了9%,达到了57亿美元。
金宝汤“回归校园”活动当然不甘心仅仅局限于“奶奶因素”的推动,要想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必须依靠合作营销,金宝汤将之称为“资产联盟营销”(Equity-Alliance Marketing),并专门成立了EAM部门,直接向营销副总裁报告。联盟的对象包括零售商、学校、设备制造商等与消费者接触的各个环节。例如最近金宝汤与Fitnessgram/Activitygram健身设备公司的联盟,既让注册学校得到了很多体育设施,更加方便了学生的健身活动,又帮助设备商提高了在老师和学生中的知名度,创造了多赢的局面。
正因为如此,学校都非常乐意参与金宝汤的推广活动,据统计,目前“回归校园”活动的注册学校已经达到了7.5万所,其中3万所学校每年兑换的商品价值超过400万美元,这些商品包括体育用具、娱乐用具和电脑软件等。在一些地方,金宝汤的标签甚至成为了一些社区和教堂内部流通的货币。
Anne Pizarro表示,“教育仍然是金宝汤营销活动的主题,但是他们还想加入更多‘刺激’一点的元素,让‘回归校园’活动围绕‘儿童、健康和便利’这几个关键词展开。”其中,金宝汤比起竞争对手更加重视渠道建设,除了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金宝汤也非常注重社区便利店的铺货。
为了增强家庭对于金宝汤的品牌归属感,Terry Atkins的团队特意为他们推出了“嘉年华游艇巡航”活动,幸运的忠诚用户可以乘坐金宝汤的游艇进行为期4天的主题航行,其间儿童们可以和少年足球明星进行对抗赛,父母还可以参加专门的厨艺培训,此外,金宝汤还专门为他们安排了在小岛上的冲浪节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25-01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它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相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在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如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就当前的新闻热点“农民工权益保护”、“都市繁华街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教育均衡化”等来讨论追求“社会公平”下的效率。如适度合理消费一节中,我们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子课题如:“绿色消费之我见”、“三代人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学生的高消费面面观”、“中学生名牌消费分析”、“寄宿制学生消费结构分析”、“中学生高消费剖析”、“现代消费方式与勤俭节约的辨证统一”等等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基础上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中学生消费之我见”、“农民工与城市发展”、“贵族学校与教育均衡”三个专题,通过6课时的多种形式的研究,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成果。
三、体验生活,活用思想政治知识
思想政治课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要服务于生活。新一轮课改彰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理念:在生活中学政治,到生活中用政治。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是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于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把政治课观点在生活中体验和内华,达到思想的提升和品德的形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把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从而促进知行统一,造就学生的生活本领。例如,结合“银行的业务和作用”、“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组织学生亲自到银行参观访问,并亲自动手填写定期的储蓄存款单,见一见转账支票和汇票以及信用卡;到我市的税务局调查研究通过税收是怎样调节我市经济的、我市当年税收收入是多少,并帮助税务人员计算个人所得税。这样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基本理论。
议论文范文的选择必须是规范的经典文章,最好的莫过于教材选文,如韩愈的《师说》、苏洵的《六国论》、鲁迅的《拿来主义》、赫尔曼的《获得教养的途径》,等等。在阅读课文时,要分析、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与严谨。
1副词使用的准确性
副词有表示时间、地点、程度、范围、语气等不同的作用,它们在议论文中对动词、形容词的修饰、限制与补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议论的力度。
比如《〈物种起源〉绪论》中:“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第一句中的“可能”“任何”我们可看到作者工作的艰巨、材料的浩繁,“也许”“一些”用语准确严密;第二句“当时”一词表明作者思想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有新发现去修正自己的观点,折射了作者严谨的工作态度。
2关联词语使用的准确性
关注关联词,分析各个分句所表达的意思,细心体会论证过程中逻辑的严密性,这是提升议论文语言准确性十分重要的一环。
首先,单篇学习。比如在教《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时,用关联词进行语段练习:“即使有时这个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做后盾。”假设关联词“即使……也……”后紧跟着条件关联词“除非”,而在假设关联词里套着因果关联词“由于……而……”,在因果关联词里又套着选择关联词“不是……便是……”,准确地说明了文化传统的形成必须有共同生活、共同心理做后盾。
其次,综合学习。学完五册必修课本,将这些关联词综合梳理一下,提取因果关联词、假设关联词和转折关联词让学生练习。前两种关联词为因果关系和假设关系,可迁移为议论文中的因果分析法和假设分析法,从而避免学生只“叙”不“议”。转折关联词特别练习的原因,一是学生常用到转折关联词,但很多时候是强加转折关系,用了“其实”“可”等词却没有转折的意思;二是“固然/当然/诚然……可是/但……”这种让步转折关联词多了之后考虑会更全面,使文章更严密,从而避免文章偏激或绝对化。
二、发展:增强语言表现力
学生议论文写作时有个误区,即认为议论文不必锤炼词句,不需讲究文采。其实,在确保论点明确、语言缜密、论证有力的前提下,文采斐然的议论文说服力更强。与教材相结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议论语言进行提升和强化。
贬词褒用与褒词贬用。例如:“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记念刘和珍君》)
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运用。近义词连用,可以使情感的表述有层层推进的意味;反义词配合使用,两相比照,可以使情感更加显豁。例如:“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化雅为俗,雅俗共呈,合理地使用文言和俗语。使用文言词语,有利于形成典雅之美,文章显得精炼;而使用口头俗语,则可以彰显机智幽默,文章显得意趣别致。“如今日美国螃蟹气十足。今天到中东上思想政治课,明天到东亚办人权学习班,刚在南斯拉夫踢完了热身赛,又跑到印度半岛当裁判。”(网络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