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0: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历史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但就业率并未随经济增长而增长。学者们从不同侧面来说明我国失业问题,但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十分复杂,需要系统的理论来解读。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能够解读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吗
马克思失业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其主要内容是:第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根源,来源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第二种形式是相对剩余价值,它表现为工人劳动力的发展,就工作日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就人口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人口的减少。”即是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通过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使生产相同剩余价值的劳动力数量下降,必要劳动人口减少,使形成的过剩人口成为产业后备军。第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失业人口产生的条件在于资本量及资本结构的变化。因为相对过剩人口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出现的,而随着资本积累的加速,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由此引起对劳动需求的减少。“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同时,“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第三,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失业,还与资本家通过在内涵方面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有关。因为当单个工人能够较以前提供更多的劳动,则可变资本增大时,资本家无须招收更多的工人,就可以利用现有工人来推动更多的劳动。哪怕是可变资本相对减少了,也只会使就业人数减少得更多。“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或工人的游离,此生产过程随着积累的增进本身而加速的技术变革,比与此相适应的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减少,更为迅速。”第四,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有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停滞的形式,而长期失业者往往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有密切关系。处于长期失业的劳动力“不断地从大工业和农业的过剩者那里得到补充,特别是从那些由于手工业生产被工场手工业生产打垮,或者工场手工业生产被机器生产打垮而没落的工业部门那里得到补充”。第五,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技术进步形成机器排挤工人及其补偿的问题。他认为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使用机器,主要是为了节约劳动成本,获得最大的资本增值。“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的自行增值,同生存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的人数成正比。”特别是由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如果还受本身的技能制约,则社会总体的失业率还进一步地升高。同时马克思并不同意“排挤工人的机器,会同时游离出相应地资本,从而可以如数雇用被排挤的工人”的观点,并认为,可变资本减少,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下降,长期下去会形成生产生活资料的工人失业。这样,“机器不仅在采用它的生产部门,而且还在没有采用它的生产部门把工人抛向街头”。第六,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对扩大就业或减少失业有重要作用,因为分工能增加生产力。“机器生产同工场手工业相比使社会分工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因为它使它占领的行业的生产力得到无比巨大的增加”。但分工既有正面效应的作用,又有负面效应的作用。例如,正面效应表现在“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又使所使用的工人人数的增加成为技术上的必要。现在,单个资本家所必须使用的最低限额的工人人数,要由现有的分工来规定。另一方面要得到进一步分工的利益,就必须进一步增加工人,而且只能按倍数增加”。而负面效应表现在它可以使工人长期处于技能单一,不能充分发挥才能,最后导致能力弱化,失业后难以再就业的境况。“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另一方面,大工业在它的资本主义形式上再生产出旧的分工及其固定的专业”。这里,马克思揭示了不稳定的工作与失业后不易再就业的矛盾。第七,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是受资本的支配及控制的。“劳动的需求同资本的增长并不是一回事,劳动的供给同工人阶级的增长也不是一回事。”“资本的积累一方面扩大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游离’工人来扩大工人的供给,与此同时,失业工人的压力又迫使就业工人付出更多的劳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的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劳动供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的运动成全了资本的专制。”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有严密的逻辑内涵和关系:资本为了追求最大利润,通过剩余价值特别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迫使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大量的产业后备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排挤出大量的失业工人。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社会分工、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单个工人内涵的剥削,资本结构的变化都是造成工人失业的直接原因。马克思失业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根源、形成失业的原因、造成失业的手段、失业的表现形式以及失业的社会后果。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基本上不存在失业现象。尽管一些学者认为当时存在着严重的“隐性失业”,但这只是描述在计划体制下,工人劳动效率低,未能发挥出劳动力应有作用的状态。根据国际劳动组织关于失业、就业的界定,以及世界各国对失业的界定和统计口径,特别是根据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失业内涵,这种“隐性失业”不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失业。改革开放后,我国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量失业现象难以用一般的理论来解读,这也是学者们观点不同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失业问题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原因。马克思失业理论是科学而完整的理论,如果用马克思失业理论来解读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必须要克服下列困难:第一,马克思失业理论是否对当代中国失业问题有现实意义;第二,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内容,是否符合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不可否认,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创立于100多年以前,而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形势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个时差障碍成为其解读中国当代失业问题的困难之一。笔者尽管不同意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理论“过时了”的观点,也不赞成有的学者要用“建设的”取代“革命的”的观点,但要用马克思失业理论解读中国当代的失业问题,的确必须要说明其具有现实性。
此外,马克思的失业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为追求增殖所形成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结果。当代中国的失业,是否也是根源于资本增殖,是否也符合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现状,是否仍然受社会分工、产业结构变化、技术结构调整、资本结构变化的影响呢?如是,则解决当代中国失业问题,其理论指导作用将极为重大。
二、西方主流失业理论能够解读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吗
西方主流失业理论有以下内容:
第一,认为技术进步促成的机器使用和劳动分工对劳动者技能造成损害及约束,从而限制了就业的数量,增加了失业的可能性。因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家通过管理,会尽量降低雇佣劳动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在提高效率过程中,以大机器的使用为代表的技术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它的应用不光促进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还造成了对工人潜能的束缚。“机器可能做到的事非常之多,其中不少可能性都被资本故意挫伤了,而不是发展了”“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时代里,发展最迅速的大量职业部门是与科学技术关系最少的那些部门,机器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而是为了减少从属于它的工人的数目。”即机器的使用,目的是为了减少成本,不是为了工人。这个观点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相关内容是类似的。
第二,认为工资高低会影响失业率。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只要按照边际收益产品来支付工资,就能保证充分就业,即不会出现失业。这个观点与马克思失业理论研究失业问题的视角不同,且使用的经济范畴也不同。
第三,认为消费需求对失业状况有重大影响。美国经济学家谢尔曼认为,消费不足与投资过度将起到双重作用,使生产成本上涨及价格下降,从而造成危机导致失业。按照另一经济学家卡莱茨基的模型,低工资反而无助于高就业。因为由收入分配决定的低工资往往使得消费增加。marclavoie认为,高工资产生失业的理论是错误的,因为在现有的有效劳动需求条件下,工资下降使工人的消费需求不足时,需要依靠来自利润的消费和投资的增加,才能维持总的有效需求。但无论是资本家的自主花费或政府花费,都将最终伴随工人工资的降低,使得“失业的最终解决还需要降低工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也得到相应的结果。rowthorn及glyn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在1979—1985年期间,一些人均消费大幅度出现负增长的国家,如西班牙、荷兰、德国等,失业率也很高。
第四,认为经济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这是西方主流失业理论的重要观点。宏观经济生产函数表明,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正相关。当然,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有赖于经济增长。另一著名的理论是奥肯定律,这个定律表明经济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西方主流失业理论着重分析了技术进步、劳动分工、工资高低及消费需求对失业的影响,指出经济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从现实性看,这些理论较之马克思失业理论更符合当代时空条件。然而,其内容在解读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时,有着较大的缺陷。其一,这个理论本身与西方国家实际情况不能很好地吻合,使其理论的可信度差。其二,这个理论所描述的事实与趋势,与当代中国失业的现状不能很好地吻合,使其理论可信度进一步减弱。例如,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尽管达到空前的地步,劳动分工也进一步细化,并形成了长达40年的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但这种繁荣并没有带来失业率的下降,反而居高不下。英国中兰开夏大学的高级讲师密尔沃特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不断上升。英国1960年的失业率还不到2%,以后不断升高,1983年甚至接近12%,1990年以来稍有下降,但至1997年,也仅下降到7.2%左右。在加拿大,1960年的失业率不到5.4%,1997年超过了12%。日本1960年失业率不到1.8%,1996年及1997年达到了3%的历史高峰。德国1960--1966年基本上无失业,但以后失业率不断上升,1995年达到13%左右,1997年仍在9%的高位。法国1980年的失业率为6%,1997年上升至12%。意大利1960年的失业率为4.1%,1997年升至12.5%。荷兰在1970年,失业率仅为1.8%,1997年则达到6%。澳大利亚1960年失业率仅1.2%,1997年达到8,5%。在经合组织(oecd)20多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美国和爱尔兰情况稍好,失业率时高时低,但总体水平仍较高。如美国在1982年和1983年,失业率超过9%,1997年也在4.8%左右。1997年以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失业率还将持续走高。本人认为在2009年将达到7%左右。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而就业增长率除了1990年达到15.5%以外,其他各年份均远远低于同期经济增长的水平。就业增长弹性虽然在不同的年份有升有降,但是从长期看,仍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79—1982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425%,同期就业平均增长率为3.075%,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加o.414个百分点;1983--1988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1.9%,同期就业平均增长率为3.07%,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加0.26个百分点;1991--2002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76%,同期就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19%,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加o.122个百分点;而2003--2005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0.1%,同期就业年平均增长率为o.97%,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仅增加0.096个百分点。2006年,gdp增长10.7%,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仅增加0.092个百分点。数据显示,1991年以来至今,我国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度降低,奥肯定律在中国出现严重不相符合的情况。
三、理论的困惑及实践的出路: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解读
西方主流失业理论把失业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劳动分工、工资率及消费需求的不足,而这些在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中也早有论述,只不过其表述手段及方法不同罢了。如果考虑到两种理论在“失业”这个经济范畴的内涵上并无根本冲突和歧义,且考虑到时序的延续性及理论的发展性,也可以认为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受到过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影响,或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马克思失业理论。
然而,在解决失业问题的途径上,两种理论产生了根本的冲突。马克思失业理论要求从根源上解决资本无限地追求增殖而最大限度地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造成大量失业的问题。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则希望通过经济增长的途径达到失业问题的解决。虽然,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通过刺激需求、改变工资率等作为扩大就业的途径,但实际上他们主张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仍是倡导经济增长。
马克思失业理论既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根源、原因、表现形式,又指出了资本家造成失业的手段及引发的社会后果,显得系统而严密。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对失业的原因分析得多,对失业的根源揭示得少;对失业的表现形式论述得多,对失业的社会后果及资本家造成失业的手段论述得少,其系统性不如马克思失业理论。
通过两种理论的比较,可以发现,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在解读中国失业问题的时候均会出现理论困惑:马克思失业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问题,而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失业问题;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尽管形成于当代历史条件之下,具有现实性,但其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状况乃至与世界的现实情况严重不合。解读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任何理论都需要有系统性、现实性、相符性三大要素,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相符性。再精致的理论,如果不能被现实证实或检验,即没有相符性,其理论的指导作用将不存在。因此,西方主流失业理论不能解读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理所当然地不能作为解决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理论依据。
一、变动中的中国旅游企业管理大环境
1.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旅游业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沿用的完全是传统的管理格局。其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制度,用行政办法管理经济,决策权力集中化。各地主要旅游企业多由政府直接管辖,旅游管理部门直接插手旅游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务,企业无权自主决策,成了旅游管理部门的附属机构;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所有者职能被混淆。在传统体制下,旅游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实质上,政府作为国有旅游企业的出资者,既统管旅游企业利润,也对旅游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与旅游企业、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社会、旅游企业与员工等一系列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有旅游企业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经营者转变。旅游企业的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形成多种所有制的旅游企业在市场上平等竞争的局面。与此相适应,旅游企业的管理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相应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竞争格局:走向进一步开放
与其它服务行业相比,我国旅游业是开放时间较早,开放程度最大,与国际标准最接近,距世界通行法则距离最小的行业之一。“七五”期间,全国旅游业总投入约190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各种形式的外资投入约80%以上;“八五”期间旅游业总投人中外资额占50%以上。境外投资涉及一大批设施一流的旅游饭店、景点开发建设、文物古迹修缮、旅游度假区及众多的旅游配套设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1995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先后颁布的两套中外合资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显示出历来保护程度较高的旅行社行业也走向了逐步开放的进程。对外开放不仅为我国旅游业引入了资金和技术,还为我国的旅游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促使一大批旅游饭店、旅行社、景点管理公司迅速地成长、成熟起来。进入世纪之交,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继续提高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日的临近,我国旅游业将进一步溶人国际竞争体系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企业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衡量和调整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平等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一个旅游企业要生存与发展,不能再依赖政府的政策保护,不能再靠变相的垄断行为,也不能再靠所谓的“行业保护价格”,而只能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通过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来求得生存和发展。
3.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
在过去的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一直实行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特征同样也反映在旅游业发展与旅游企业建设上。80年代中期,鉴于旅游需求膨胀和供给短缺的矛盾,我国提出“五个一起上”的方针,鼓励采取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的投资总量、行业规模、设施建设等都得到了显著的增长。进入90年代,在对旅游业发展的乐观预期及特有的经济投资环境下,旅游投资进一步扩大。而此时行业的扩张集中表现在旅游企业数量的增长上,由于重复建设及分散投资,加之客源市场的局限和波动,造成旅游企业效益下降,旅游业“宏观报喜,微观报忧”的局面。这一现象在旅游饭店、旅行社、景观开发特别是人造景点建设上都有突出反映。世纪之交,完善旅游市场机制,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我国旅游业走上高效、稳定、高速增长的轨道是全行业正在努力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对旅游企业管理水平、技术进步、组织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4.供求关系:从短缺到相对过剩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早期,特别是国内旅游兴起之初,需求膨胀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尤其是饭店的短缺和交通的拥挤一直是制约发展的瓶颈环节。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旅游供给的部分环节已进入了相对过剩的阶段,具体表现在:1)部分地区、部分环节接待能力的总量过剩;2)接待能力的时段性过剩;3)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等。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原来为短缺经济所掩盖的旅游企业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进一步暴露出来。因此,旅游企业只有通过管理的转型和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营销水平,才能保持和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5.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当前,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以知识为基础,信息的生产、运用和传播的知识经济正日益改变着传统经济。知识具有更大的共享性和外部性,使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竞争或联合的方式、市场结构等发生重大的变化。基于更完备的知识网络手段,旅游企业间的交易方式、渠道等将会发生重大的变革。同时,经济的全球化将会使国际旅游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种变化对中国的旅游企业而言既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又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它对旅游企业管理的主要方面(如旅游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市场预测、经营决策、研究与开发、物资采购、服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市场营销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知识的生产和开发。管理将更加科学和完善,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性。旅游企业只有关注、重视和参与知识经济,才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确立自己的有利位置。
二、21世纪旅游企业管理发展的若干趋势
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旅游企业管理带来全方位的革命性影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现代旅游企业的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面临着全方位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至少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提高旅游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2)信息社会的到来将带来新的旅游竞争方式,给旅游企业带来新的、战略性的机遇;3)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旅游企业必须进行组织机构和管理的变革;4)旅游信息管理,即建立在旅游业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之上的以信息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将是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种途径。
2.重视人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充分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旅游企业是以提供服务产品为主的企业,员工的素质、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所提供服务产品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尤其密切。与旅游企业中传统的制度管理相比,“人本管理”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刻的影响力。“人本管理”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具体包括这样一些管理内容: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等。可以预见,在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旅游企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理解人、尊重人的价值观将会在旅游企业中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具体管理理论和实
践的创新,“人本管理”的内容将在各类旅游企业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3.无形资产管理将成为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过去,我国旅游企业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企业内部,减少费用、降低成本、提高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一直是管理者关注的主要问题。现代社会,随着旅游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竞争致胜的关键已不再仅仅取决于完善的硬件设施等有形资产,而更多地是依靠知识、技能、信息等无形资产。旅游企业品牌、知名度、商誉,旅游饭店特许经营权、旅行社旅游线路专营权等知识产权都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无形资产管理将成为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与之相适应,围绕无形资产管理进行的创新也将成为现代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旅游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出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
在旅游企业发展趋于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企业组织环境一方面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另一方面又为组织应付这种趋势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工具。这使得管理组织创新将呈现出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长期以来,大多数旅游企业都是按照职能设立管理部门,按照管理跨度划分管理层,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管理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对传统的经营要求较为适应,但面对现代化的大型旅游集团,面对强调协作、注重高效、灵活、个性化强的旅游接待任务则显现出弊端。只有适应新形势,减少管理层次和突出综合性管理,才能使管理组织机构扁平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才能在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上得以体现。减少固定和正式的组织机构,而代之以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则体现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借助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可以实现旅游企业集权化和分权化的统一,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使之更适应现代旅游企业灵活经营的要求。
三、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管理水平,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在20多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与其它行业的企业相比,旅游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呈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旅游业的涉外性,较早的开放和较高的总体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了管理的引进和旅游企业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二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大量运用对旅游企业管理的创新起了促进作用;三是我国旅游企业的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人力资源素质尚待提高,部分子行业中企业“小、弱、散、差”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现代化的步伐。总体来说,虽然众多旅游企业在管理革新上付出了较大努力,但管理水平还参差不齐,与国外的管理现代化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新世纪,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把握21世纪管理发展趋势,加快旅游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
我国旅游企业经过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存在重经营,轻管理;重视制度创新,忽视管理创新的问题。由于管理的创新需要付出研究、策划、组织变动、时间等一系列成本,也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支持,许多旅游企业对进行管理创新缺乏足够的积极性。这不仅拉大了我国旅游企业管理水平和国外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差距,而且成为旅游企业经济效益无法进一步提高,亏损面和亏损额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当务之急是把握世界各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国情的新管理模式,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2.加强旅游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提高旅游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焊接是保证设备致密性和强度的关键,是保证设备质量的关键,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和作业的重要条件。如果焊接存在着缺陷,就有可能造成结构断裂、渗漏,甚至引起爆炸。据对脆断事故调查表明,40%脆断事故是从焊缝缺陷处开始的。在民营冶金企业中,设备的焊接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在对设备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对焊缝的检验尤为重要。因此,应及早发现缺陷,把焊接缺陷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生产安全。
焊接缺陷种类很多,按其位置不同,可分为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常见缺陷有气孔、夹渣、焊接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等。
一、气孔
气孔是指在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有:坡口边缘不清洁,有水份、油污和锈迹;焊条或焊剂未按规定进行焙烘,焊芯锈蚀或药皮变质、剥落等。此外,低氢型焊条焊接时,电弧过长,焊接速度过快;埋弧自动焊电压过高等,都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由于气孔的存在,使焊缝的有效截面减小,过大的气孔会降低焊缝的强度,破坏焊缝金属的致密性。预防产生气孔的办法是: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认真清理坡口边缘水份、油污和锈迹。严格按规定保管、清理和焙烘焊接材料。不使用变质焊条,当发现焊条药皮变质、剥落或焊芯锈蚀时,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埋弧焊时,应选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特别是薄板自动焊,焊接速度应尽可能小些。
二、夹渣
夹渣就是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夹渣也会降低焊缝的强度和致密性。产生夹渣的原因主要是焊缝边缘有氧割或碳弧气刨残留的熔渣;坡口角度或焊接电流太小,或焊接速度过快。在使用酸性焊条时,由于电流太小或运条不当形成“糊渣”;使用碱性焊条时,由于电弧过长或极性不正确也会造成夹渣。进行埋弧焊封底时,焊丝偏离焊缝中心,也易形成夹渣。防止产生夹渣的措施是:正确选取坡口尺寸,认真清理坡口边缘,选用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运条摆动要适当。多层焊时,应仔细观察坡口两侧熔化情况,每一焊层都要认真清理焊渣。封底焊渣应彻底清除,埋弧焊要注意防止焊偏。
三、咬边
焊缝边缘留下的凹陷,称为咬边。产生咬边的原因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运条速度快、电弧拉得太长或焊条角度不当等。埋弧焊的焊接速度过快或焊机轨道不平等原因,都会造成焊件被熔化去一定深度,而填充金属又未能及时填满而造成咬边。咬边减小了母材接头的工作截面,从而在咬边处造成应力集中,故在重要的结构或受动载荷结构中,一般是不允许咬边存在的,或到咬边深度有所限制。防止产生咬边的办法是: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运条手法,随时注意控制焊条角度和电弧长度;埋弧焊工艺参数要合适,特别要注意焊接速度不宜过高,焊机轨道要平整。
四、未焊透、未熔合
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称为未焊透;在焊件与焊缝金属或焊缝层间有局部未熔透现象,称为未熔合。未焊透或未熔合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缺陷,由于未焊透或未熔合,焊缝会出现间断或突变,焊缝强度大大降低,甚至引起裂纹。因此,在船体的重要结构部分均不允许存在未焊透、未熔合的情况。未焊透和未熔合的产生原因是焊件装配间隙或坡口角度太小、钝边太厚、焊条直径太大、电流过小、速度太快及电弧过长等。焊件坡口表面氧化膜、油污等没有清除干净,或在焊接时该处流入熔渣妨碍了金属之间的熔合或运条手法不当,电弧偏在坡口一边等原因,都会造成边缘不熔合。防止未焊透或未熔合的方法是正确选取坡口尺寸,合理选用焊接电流和速度,坡口表面氧化皮和油污要清除干净;封底焊清根要彻底,运条摆动要适当,密切注意坡口两侧的熔合情况。
五、焊接裂纹
焊接裂纹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缺陷。结构的破坏多从裂纹处开始,在焊接过程中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出现裂纹,在焊接后要采用各种方法检查有无裂纹。一经发现裂纹,应彻底清除,然后给予修补。焊接裂纹有热裂纹、冷裂纹。焊缝金属由液态到固态的结晶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称为热裂纹,其特征是焊后立即可见,且多发生在焊缝中心,沿焊缝长度方向分布。热裂纹的裂口多数贯穿表面,呈现氧化色彩,裂纹末端略呈圆形。产生热裂纹的原因是焊接熔池中存有低熔点杂质(如FeS等)。由于这些杂质熔点低,结晶凝固最晚,凝固后的塑性和强度又极低。因此,在外界结构拘束应力足够大和焊缝金属的凝固收缩作用下,熔池中这些低熔点杂质在凝固过程中被拉开,或在凝固后不久被拉开,造成晶间开裂。焊件及焊条内含硫、铜等杂质多时,也易产生热裂纹。防止产生热裂纹的措施是:一要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减慢冷却速度,适当提高焊缝形状系数,尽可能采用小电流多层多道焊,以避免焊缝中心产生裂纹;二是认真执行工艺规程,选取合理的焊接程序,以减小焊接应力。
焊缝金属在冷却过程或冷却以后,在母材或母材与焊缝交界的熔合线上产生的裂纹称为冷裂纹。这类裂纹有可能在焊后立即出现,也有可能在焊后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出现。冷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为:1)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热影响区生成了淬硬组织;2)焊缝中存在有过量的扩散氢,且具有浓集的条件;3)接头承受有较大的拘束应力。防止产生冷裂纹的措施有:1)选用低氢型焊条,减少焊缝中扩散氢的含量;2)严格遵守焊接材料(焊条、焊剂)的保管、烘焙、使用制度,谨防受潮;3)仔细清理坡口边缘的油污、水份和锈迹,减少氢的来源;4)根据材料等级、碳当量、构件厚度、施焊环境等,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线能量,如焊前预热、焊后缓冷,采取多层多道焊接,控制一定的层间温度等;5)紧急后热处理,以去氢、消除内应力和淬硬组织回火,改善接头韧性;6)采用合理的施焊程序,采用分段退焊法等,以减少焊接应力。
六、其他缺陷
焊接中还常见到一些焊瘤、弧坑及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上的缺陷。产生焊瘤的主要原因是运条不均,造成熔池温度过高,液态金属凝固缓慢下坠,因而在焊缝表面形成金属瘤。立、仰焊时,采用过大的焊接电流和弧长,也有可能出现焊瘤。产生弧坑的原因是熄弧时间过短,或焊接突然中断,或焊接薄板时电流过大等。焊缝表面存在焊瘤影响美观,并易造成表面夹渣;弧坑常伴有裂纹和气孔,严重削弱焊接强度。防止产生焊瘤的主要措施严格控制熔池温度,立、仰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小10-15%,使用碱性焊条时,应采用短弧焊接,保持均匀运条。防止产生弧坑的主要措施是在手工焊收弧时,焊条应作短时间停留或作几次环形运条。
有些缺陷的存在对设备安全运行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一旦发现缺陷要及时进行修正。对于气孔的修正,特别是对于内部气孔,确认部位后,应用风铲或碳弧气刨清除全部气孔缺陷,并使其形成相应坡口,然后再进行焊补;对于夹渣、未焊透、未熔合的缺陷,也是要先用同样的方法清除缺陷,然后按规定进行焊补。对于裂纹,应先仔细检查裂纹的始、末端和裂纹的深度,然后再清除缺陷。用风铲消除裂纹缺陷时,应先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防止裂纹延长。钻孔时采用8~12mm钻头,深度应大于裂纹深度2~3mm。用碳弧气刨消除裂纹时,应先从裂纹两端进行刨削,直至裂纹消除,然后进行整段裂纹的刨除。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消除裂纹缺陷,都应使其形成相应坡口,按规定进行焊补。
对焊缝缺陷进行修正时应注意:1)缺陷补焊时,宜采用小电流、不摆动、多层多道焊,禁止用过大的电流补焊;2)对刚性大的结构进行补焊时,除第一层和最后一层焊道外,均可在焊后热状态下进行锤击。每层焊道的起弧和收弧应尽量错开;3)对要求预热的材质,对工作环境气温低于0℃时,应采取相应的预热措施;4)对要求进行热处理的焊件,应在热处理前进行缺陷修正;5)对D级、E级钢和高强度结构钢焊缝缺陷,用手工电弧焊焊补时,应采用控制线能量施焊法。每一缺陷应一次焊补完成,不允许中途停顿。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均应保持在60℃以上。6)焊缝缺陷的消除的焊补,不允许在带压和背水情况下进行;7)修正过的焊缝,应按原焊缝的探伤要求重新检查,若再次发现超过允许限值的缺陷,应重新修正,直至合格。焊补次数不得超过规定的返修次数。
参考书目:
<<焊接残余应力产生与消除>>中国石化出版社.宋天民著
一、电视包装的含义
电视包装目前已成为电视台和各电视节目公司、广告公司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它的定义是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颜色等诸要素。
包装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如今电视观众每天要面对的是几十个电视台和电视频道,是几十种类型的节目和栏目。各台、各频道、各栏目之间存在着非常激烈的竞争。观众既有主动的选择权,又有非常大的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包装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重视商品的包装和广告推介是商家们的必要策略,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的包装应该和商品的发展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作为同时播出的几十个频道来说,电视观众选择了你,是你的成功;而没有选择你,你的一切辛苦和投入就等于零。要观众选择你的重要条件是了解你,包装则是了解你的最直接的手段。
二、电视包装要素
1.形象标志。无论节目、栏目、频道都有一个CI形象设计,也就是最基本的形象标志,这是构成包装的要素。在不同的情况下,形象标志有各种变化,但“包装”构成的要素一般是比较稳定的。频道的形象标志,一般展现在角标和节目结尾落幅上。好的形象标志的设计,能使人过目不忘,深入人心,能使观众快速判断出自己看的是什么节目、什么频道、什么台,便于观众一下子就捕捉到想要看的节目,所以形象标志设计对于电视包装是非常重要的。
2.颜色。根据频道、栏目、节目的定位,确定包装的主色调。主色调可能是单色,也可能是复合色。如中央台一套是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所以其主色调以蓝色为主,凸显一种冷静、客观的形象;CNN基本也是蓝色基调;文艺性的频道和栏目在一般情况下是暖色调,色彩相对艳丽一些;凤凰台是以艳丽黄为自己的主色调。所以,颜色设计是电视包装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基本要求应该是颜色协调、鲜明、抢眼,但不刺眼,能与整个节目、栏目或频道的基调相吻合,能保持和节目、栏目、频道的风格相一致或给予有效的补充。
3.声音。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音效等诸元素。声音在电视包装中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在好的电视包装中,音乐应和形象设计、色彩搭配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无需看到画面,观众就能判断出是什么频道和什么栏目。
三、电视整体包装应遵从的基本原则
随着我国电视包装的不断成熟,以栏目为产品,以频道为品牌的包装模式已经成为目前大家所倡导的整体包装理念。而电视整体包装应该遵循两大基本原则:
1.统一性原则。电视节目、栏目、频道应该遵从整体包装的统一性,首先是识别整体包装的元素包括标时、音乐、颜色等都应该相对统一以形成整体效果,节目包装/栏目包装应该在整体的频道包装统一原则内实现自己的包装特色,节目/栏目形象应从属于整体的频道形象之下。
2.规范性原则。电视整体包装的统一性要有科学的规范化操作作为保证,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落实到日常的节目和栏目当中,才能确保整体包装的具体实现。
四、电视包装的形式
电视节目、栏目、频道包装有多少种形式,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总的来说应包括下面一些形式:
1.以形象标志为主的频道标志的位置设置和出现方式的设计。
2.电视台或电视频道的形象宣传片。
五、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的关系
1.电视包装是电视产业化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品牌化战略的具体体现。电视作为中国百姓的精神大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满足电视文化市场的需求,频道在不断地增加,节目在不断地扩充,同时也使本来竞争就十分激烈的电视收视份额更趋白热化。如何能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建立自己的独特专业频道,在收视分流严重的情况下,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这里,电视频道的整体包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视节目作为文化领域的一种特殊产品,也应该同时兼备形成产品的两大体系,第一是生产体系,第二是营销体系,所谓电视节目成为产品的营销或称为宣传,就是电视包装,而品牌化战略应该是我们提升产品知名度、促进产品销量的重要手段。按照电视节目产业化的发展规划,我们提出了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总体计划,为电视的总体包装提供了前提。反过来说,电视包装的品牌化战略会更加促进电视节目产业化的发展。
2.电视包装使电视产品在市场营销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电视包装不是节目策划,它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起重要宣传和推介作用。电视包装的基础是包装策划。我们去市场上买东西,总是被外观美观,造型新异的产品所吸引。成功的产品外包装和外部造型会刺激购买者对该产品的购买欲。一个产品经过包装后介绍给市场便能有效地吸引顾客。这种注重产品包装行为的营销方式,能在顾客心里树立起一种品牌意识。高水平的产品包装能使产品在市场中从众多同类中凸显出来。近年来,包装是一个很时髦的话题。包装这个概念,在商品社会中的各个角落不断蔓延、渗透,形形的包装活动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在电视领域,品牌作为一个频道的标识,给频道注入了巨大的无形资产,从而使频道在电视节目市场化经营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农村的经济收入来源单一,自然条件的恶化、生产生活的变化和不定的市场前景导致农民在生产经营方式中采取稳抓稳打、稳中求胜的心理。他们承担不起失败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接受新技术的时候瞻前顾后,谨言慎行,而这种求稳心理也束缚了农村发展的脚步。
1.2跟随心理明显
从众心理通俗来说就是随大流,大家一起做一件事会减轻内心的不安全感。比如一项新技术在推广时,明明很感兴趣,但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内心孤立无援,很难下定决心去采用。相反,如果大家都去接受并采用,即使自己没有条件也愿意一起尝试。
1.3现实心理
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一项新技术是否可行仅仅靠以往的经验或是其他家的实践来判断可行与否,而一次的失败就可能被永远的否定。这种所谓的现实心理影响了农民的决定,只考虑短期利益,对于推广具有长期效益的技术非常不利。
2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农民自身素质
2.1.1文化素质因素。
农民的文化素质反映了农民科技水平的高低,既与增收相联系也影响着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所产生的兴趣。现在,我国的农民文化水平处于整体偏低的状态,与西方国家甚至是城市的差距都很大,不同区域的分布也不平衡。
2.1.2科技素质因素。
科技素质是指农民对科学知识、技术、经验所达到的程度,是农民素质的重要部分。随着国家“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的推出,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基础较差,与我国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标准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
2.1.3思想道德素质因素。
思想道德即是农民自身的思想、理念和道德方面的统称,制约了农村的经济的发展。农民普遍法律意识淡薄、生态意识差、思想守旧、小农思想占据上风,常常会表现出消极的负面的情绪。
2.2农村社会环境
2.2.1经济环境因素。
在历史的发展变革浪潮下,小农意识在我国农村始终是深刻的存在,并且在相当长时间的时间内占有统治地位。加上采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生产方式,传统的民族劣性比如散漫、拖拉、缺少责任心和改革创新的勇气在小农经济的土壤中成为发展新农村经济的束缚。
2.2.2政治环境因素。
中国是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而这种、特权文化对今天的经济发展影响至今。刚刚建立的农村基层政权在初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农民没有民主意识,因此具有这种消极的、封闭的、怀疑的态度。
2.2.3文化环境因素。
农村的文化环境受到长期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加之经济发展的制约,形成了固定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小农文化、家族观念占据主导。大多数的农民都处于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生活状态。
2.2.4教育环境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间的不平衡,中国的教育发展也不为平衡,导致农民素质较低,城乡差异逐渐加大,农村的教育资源匮乏,农民的子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文盲也都集中在农村。
3调适农民心理,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首先根据对农民心理分析,依据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对农民在接受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分阶段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首先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和农民的需要选择好容易被农民所认同的推广项目。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加大科技宣传的力度,使农民对新技术逐渐的了解并能够接受新知识的教育。再次,采用互动性强的推广手段,以切实的感受打动农民,从内心接受新技术的推广,提高推广的效率。最后,通过建立完善的结构和推广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区示范产业的功能,以真正可实现的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类型市场,我们的目光只停留在一个较为狭义的范围是不够的。应该从较广义的和宏观的角度对物业管理的各主客体及领域在较深层次上的实践进行认识和探讨。使物业管理市场培育和市场化发展能够更广泛、更深刻、更完善。
本文拟就物业管理区域化整合、物业管理规模扩张、专业化细分以及物业管理企业改制等方面的问题,谈谈物业管理市场结构调整的策略和途径。
一、分散物业管理的区域性整合,是调整物业管理市场容量和供给关系的重要内容
物业管理市场容量小,供给关系不顺畅是影响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问题,说供给不足并不是说我们的房屋建筑存量小,而是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的零散性和一些开发商大而全、小而全的计划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物业管理企业数量不断膨胀所带来的。
现实中,与一些管理规模大、管理效果好的大型住宅区、工业区和大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零星分散的物业。以及一些在一定规划区域内分块建设并实行多头管理的物业项目。这类物业原本就缺乏在规划和规模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再加上多头管理的高成本,以及相互间的不协调,从而一方面影响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服务标准,甚至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使物业管理企业不能形成良性运作和产生有效利润,严重地影响到物业管理市场发育及行业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
(一)政府协调
区分不同情况和类型,一方面对于政府统一规划的、由多家开发商分别开发的小区、工业区和特殊功能园区的物业管理最好应由政府出面直接协调或由政府牵头,通过业主的参与进行公开招投标。深圳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对深圳市住宅局一个20万平方米规划完整,但由12个开发商建设和12家管理单位管理的小区实行了整合,通过公开招投标在12家管理单位中选出了一家管理能力、服务水准和经济实力都较强的甲级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接管后该公司在小区内拆除了隔障,进行了环境整冶,统一了区内形象,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标准,理顺收费标准和行为,受到了业主的好评,同时也降低了这家公司在这个小区的管理成本,形成了效益回报。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原本元统一规划、无规则小区环境的老旧小区,政府可在进行区域整治或老区改造的过程中,统一规划定区域的物业管理,进行物业管理的规模整合。另外,还可以结合房管所的转制,本着少设机构,扩大规模,方便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将区房管所的管辖区域按照定的规模或区划进行划分,形成房管所转,制后的高效、低耗、适应市场的良性局面
(二)市场调整
一方面,使开发商尤其是一些小开发商和只有单项开发权的开发商认识到物业管理并不一定能成为开发商项目开发后的利润来源点。严格说,开发商如果没有相应的自有物业留给物业管理公司,而物业管理公司又没有其它的经营项目和能力的话,单凭某一项目的物业管理所收取的管理费是与开发商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按现行规定在管理费中可提取不超过一定比例的佣金,也只是由管理处一级上交给物业管理公司一级。而且当一个项目的管理费总额(由于是政府订价和政府指导价标准)尚不足以完成运作成本所需时,这个佣金实际上是空头的。现在有的开发商不交给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也不成立物业管理公司而成立个管理部,实质是统管物业管理费用,使管理费该用的用不到位,物业管理该维护的维护不到位,而尽量使管理费剩余形成利润,这是严重侵害业主利益的情况。如果开发商能明白这种关系,知晓不能长期侵占业主利益时,很多小型物业管理公司和大量非公司的管理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进入合并和重组行列。另一方面,使业主认识到,有的小区虽然小环境不错,但由于管理规模小,管理成本高,必然要使业主的支出增加,同时也会使管理服务水准下降。那么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促进与周边小区的整合,尤其是在业主大会成立后重新聘请物业管理企业时,要把能否进行区域整合和在周边区域范围内挑选比较好的物业管理企业做为主要内容来考虑,实现完全市场化的整合小区和选择物业管理企业的模式。此外,随着物业管理企业认识的提高,物业管理企业最应明白的就是规模、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在目前很多物业管理企业还依附在开发商膝下的时候,要看到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开发商,尤其是小开发商和单项开发商是不会永远给业主补贴的。那么小型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前景到底如何,要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尽早向联合、重组或并购的市场化道路上靠拢。
总之,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角度来看,市场或是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从出现、增长到调整、优化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我们再做一个比较,以深圳为例,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数量为数近500,形成规模的公司不足100家,最大的公司本地管理面积不足500平方米,而从事物业管理的各类机构达700多家,深圳市的总人口只有400万。相比较、香港物业管理公司总数亦为500家,形成规模的公司也是100家,而管理面积最多的可达1-2千万平方米,香港基本没有什么公司的管理机构,人口将近700。比较之下,深圳的物业管理企业或机构减掉3-5百家是一点都不多的。
二、物业管理规模扩张和专业化细分,是调整物业管理市场份额和重新划分市场的必然。
时下,有一种认识认为,物业管理的市场化就是物业管理企业能否对外承接别人的项目或有否到外地去承接项目为标志。这是由于人们人为的把物业管理市场视为以管理面积为主的意识造成的,认为有了管理面积就有了物业管理市场的一切。同时,又在传统计划体制影响下,坚守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似乎要把计划体制下的后勤管理改革需要推向社会的内容一古脑地全盘接收,把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变成了物业管理的小社会。当然,物业管理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全面的综合发展也不能一概否定。比如,在90年代初社会上清洁公司的运作水平和能力不能满足我们有些大物业公司的管理标准。到90年代中期一些物业公司又纷纷把包给专业公司的清洁工作收回来,自已重新成立清洁队,但当清洁行业做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类型市场形成后,其专业化、低成本、高标准的优势一定会在这个市场中立足,现在又有很多物业公司采用了分包方式,有条件和能力的公司亦有组建专业公司的,将清洁工作在自己的具体操作内容中分离出
去。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肯定物业管理的大而全、小而全或叫综合一体化所起到的历史作用。问题是:很多个原属于物业管理大市场或相关市场的新兴类型市场己经出现,我们如何抓住这样的机遇,在新一轮类型市场划分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思考和实践。
(一)、在物业管理的微观范围寻找市场
目前,一些有一定规模和有某些方面专业能力特长的公司已组建了一些独立核算的如电梯公司、机电公司、绿化公司、清洁公司等,这些公司成立的基础大都是原物业公司自有业务,能满足专业公司的基本运作,再根据其经验特长,向社会承担相关业务。这个途径并不是说让大家都去一哄而上搞专业公司,搞了专业公司不走向市场没有意义,走向市场,竞争不过别人就更没有意义,所以搞不了专业公司的可以请专业公司来替我们打工。向专业公司分包具体操作项目,从理论上讲,管理成本是会降低的。同时由于专业化公司形成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也可使管理效果大大提升,在物业管理费标准不能轻易变动的情况下,效益应该是明显的。
(二)、在物业管理的中观范围寻找市场
在上述物业管理直接操作的内容上再向探寻一下,不难发现,还有很多商机存在,我们没有很好的介入和开辟新市场领域,比如大型商业物业的经营、会所的经营、幼儿园的经营等,如果说大型商业物业有时受开发商出售和直接出租的影响,我们介入不上,幼儿园也都直接租或交给相关部门去经营的话,会所可是大都交给了物业管理公司经营和管理,可现实是95%-98%以上会所都不能盈利甚至不能很好地开展活动。造成了有效资源的浪费。而包括幼儿园、大型商业物业的经营,如果能在我们物业管理范围内进行有效开发,甚至投资或参股组建专业物业经营公司,并不是削弱了物业管理的实力和缩小了物业管理的范围,而洽洽是扩大了物业管理的领域,开发出了新兴的物业管理类型市场。其实,对物业的经营原本就是物业管理概念和内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企业最有条件成为这一市场类型细分的主力。
(三)、从物业管理的宏观范围寻找市场
物业管理能不能参与高科技领域,能不能进入城市管理的市政领域,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在深圳,除了早已有了专门为物业管理开发电脑软件的高科技公司,也有物业管理企业开办高科技实物产品--外墙清洗剂的专业化公司,最近更有高科技上市公司参股物业管理公司的事例。如果说物业管理介入高科技领域存在高、难、远的问题的话,那么物业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与城市管理的具体操作内容也仅仅是一墙(围墙)之隔,一线(红线)相连,其很多市政管理如马路清洁、市政设施的维护,市政绿化的管理等,都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介入政府拨款管理的领域,而从市政管理的角度看,通过市场选择管理者也必将成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但是,如果说城管体制改革亦需过程的话。那么,物业管理利用自我优势和物业的便利,介入餐饮、娱乐业领域则早已有了成功的偿试。
当我们看到香港的物业管理只用很少的人,而大部分业务都通过专业分包,把管理责任转移到社会上去,美国的一个20多万平方米的小区只有一名管理人员而惊叹不已的时候,我们所能反应出来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真正的社会化不是把后勤体制的内容转移到物业管理企业;真正的专业化也不是在物业公司内部拥有多少个职称的专业人才;真正的规模化更不是不计成本和效益的元限扩大;而真正的市场化经营是在主营项目不断扩大的同时,使专业项目和辅助配套项目形成新的分工,使市场成为由很多类似"纳米"技术一样的社会最小单位所构成。要知道波音飞机公司的最终产品是由成千上万个独立的"纳米"性质的小公司的产品所构成的。
三、物业管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物业管理市场调整的需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重大体制改革的课题,也是国有企业必须经历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由于我国物业管理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也同样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物业管理企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机制不活,管理水平落后,服务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差,亏损经营或上级补贴经营普遍,甚至没有经济上的独立自和决策权,较严重地制约了企业走向市场和在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的直路,也阻碍了物业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物业管理市场化的发展进程。所以,物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势在必行,其主要途径有以下3个方面:
干旱缺水是21世纪面临的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属典型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省内大部分区域降水稀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干旱缺水问题则更为突出和严重,农业生产经常面临春旱、秋旱和伏旱的威胁。解决甘肃的干旱缺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是根本出路。目前,应立足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浪费严重,自然降水拦蓄不充分,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较低的实际,将节水的重点放置到农业、农村,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和农村田野天然降水拦蓄能力,这既能有效实现节水目标,也是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节水农业的目标和任务
节水农业是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的有机结合,是节水与蓄水并举,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防旱的农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节水技术措施的整合。发展节水农业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节水型高效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当前发展节水农业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以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现有水资源为出发点,整合和推广应用各种节水农业工程措施与技术手段,建立并不断完善节水农业措施和制度,切实解决农业灌溉用水和自然降水利用率低的问题。
2节水农业措施的设计
根据当前节水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农业与水利管理部门分家体制的现状,结合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部门在节水农业措施的设计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土地整理设计根据田面的平整度、地面坡度、土壤类型和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不同灌溉方式和耕作方式的要求进行土地整理设计,可整平的田面尽量要求整平,地面坡度较大的规划后修成水平梯田、隔坡梯田,面积较大的地块应合理规划沟畦,开沟起垄分畦,以增加入渗,减少流失损耗,提高灌溉均匀度和效率。
2.2深耕与深松设计根据不同土壤质地与土地构型、原有耕作基础,设计节水农业所要求的耕层厚度和有效土层厚度,通过逐年深耕改土,加深耕层,加厚土层达到设计要求,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增加入渗深度,提高蓄水能力,减少流失和蒸发。同时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扩大根系的吸肥吸水范围,增强植物抗旱、耐肥、抗倒伏能力。设计中一般要求活土层应保持在30~45cm之间,深耕次数一年一次或隔年一次,深耕时间由冬闲前移至晚秋或后移到早春,深耕后当即耙耱、镇压,保护墒情。
2.3浅耕与覆盖保墒设计通过地表浅耕、降低土壤毛细管作用、控制田间杂草,或覆盖塑料薄膜、秸秆等,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干旱山区尤其应大力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并注意尽可能在秋季雨后田间墒情最好时立即覆膜。
2.4化控抗旱剂的推广使用设计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出抗旱保水剂、土壤蒸发抑制剂和植物抗蒸腾剂等三大类化控抗旱剂,并在较大区域、多种作物上推广应用。各地应根据当地土质和作物种植情况大力推广选用。拌种包衣选用适合的抗旱保水剂,地表喷施土壤蒸发抑制剂,作物叶面喷洒植物抗蒸腾剂。
2.5节水种植制度的设计在注重市场与效益原则下,根据当地降水分布、干旱发生规律,选择设计优质、高效、节水的种植制度和作物结构。重点应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作物,将过去粮经二元种植结构调整为粮经饲(草)三元种植模式,扩大种草面积,减少灌溉次数,降低用水量。实行间作、套种、宽窄带状种植,减轻单位面积土壤水分供需不足的矛盾和压力。
2.6节水栽培技术的设计包括抗旱节水优质高效作物品种的选择,机械或人工精量播种、沟播、膜侧播等播种技术的推广,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供水的控制等。
2.7节水灌溉制度的设计节水灌溉制度既是农业节水措施综合效果的体现,也是农业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三部分的结合点,所有节水效果都要落实到灌溉制度的拟定量化指标上来。节水灌溉制度的设计,首要任务就是应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品种需水量科学分析,确定出最佳灌溉用水定额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衡量节水效益的量化标准,指导和规范节水灌溉工作;其次,在灌溉方式上应做到“五改”,即改大水漫灌为垄畦沟灌、改大畦灌溉为小畦灌溉、改长沟灌溉为短沟灌溉、改冬灌为春灌,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实施喷灌、滴灌和隔行交替灌溉。
3节水农业措施的完善
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炭技术的快速更新,煤炭企业对于专业的技术性的员工有着非常大的需求,然而现阶段毕业生人才通常都缺乏有效的实践性和技术性,而煤炭企业在试图培养新的毕业生人才生,人才的不断流失也是煤炭企业发展的问题之一,企业缺乏稳定和长久的技术性人才,虽然目前大部门的煤炭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人事激励制度,但是仍然没有起到有效的成果,煤炭企业的激励制度在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煤炭企业通常是通过给员工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以完成目标的奖励为激励点,然而在许多的煤炭企业中对于激励机制往往制定的较为粗糙,给出一个全年需要完成的目标,对于目标的完成过程缺乏有效的激励,使得员工对于完成目标的激励被时间所冲淡,没有起来应有的效果;再加上企业激励制度的不稳定性,使得激励制度经常性的变动,使得员工对于激励制度的信赖度降低,而煤炭企业的特殊性也使得激励制度的制定比一般的企业难度更好,使得激励制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促进激励机制发挥效用的若干措施
1.合理用人是前提
煤炭企业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发挥出员工潜在的工作能力,激励的最终最用对象是能力,而员工能力的识别和运用则是激励机制的前提,现阶段煤炭企业大多数都是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来选用人才,在招聘的过程要了解岗位的真实需求,并对照相应的能力要求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中的员工,潜在能力的存在才使得激励机制更具意义,同时应该根据人才的实际能力以及对于企业贡献程度的大小,制定合理的薪资制度和奖金制度,并告知员工薪资与奖金的级别是与其在工作中的表现来决定的,在合理用人的同时维持人才的稳定性。
2.组织培训是手段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6-17(5)
作者简介:王世军 同济大学社会学系 副教授;高飞 同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历史街区的品质和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日渐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历史街区的复兴对于城市的振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显而易见的是,把所有的历史街区都变成博物馆或博物馆区加以保护并不是明智之举,而通过复兴历史街区使其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功能中去,才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表现。然而,目前在复兴历史街区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历史街区的价值、历史街区复兴的目标、历史街区复兴的关键步骤、历史街区复兴的具体策略等都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将史蒂文・蒂耶斯德尔的历史街区复兴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以便为具体的历史街区复兴过程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一、历史街区的价值
(一)历史街区的定义
我们首先有必要理清历史街区的定义,以便在特定的框架范围内探讨街区的相关特性和问题。史蒂文认为,历史街区是指那些保留了历史完整性和内聚性的街区,与那些更大空间范围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碎片有本质区别。街区的范围限定或确认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划定物质边界、独特的街区个性和特色、功能和经济方面的关联性来完成。
1、边界。历史街区可以通过模糊或明显的边界来限定。边界既可以通过地形地貌、自然的障碍物或地界来限定,也可以为了管理的方便而人为决定。清晰的边界有利于强化街区的认同感,便于街区内部功能、经济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互动,也有利于促进街区这些不同方面的共同发展。
2、特征与个性。历史街区的特征与个性具有“内在的可识别性”和“外在的可见性”这两重特点。所谓特征与个性既可以通过街区的砖块或灰浆得以显现,也可以经由街区的各种传统活动形成,并且同时具有物质和功能这两方面的尺度。
3、功能与经济方面的联系。经济上的聚集性活动和功能方面的整合都可以成为一个街区的特征。因此,在街区复兴的过程中,有必要在经济整合与功能振兴之间取得一种平衡。
(二)历史街区的价值
史蒂文认为,历史街区的品质和价值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得到正确的评价。在20世纪60年代,它们还只被认为是破旧不堪、应当予以拆除并实施综合开发的地方。对历史街区价值的认识和重视源自人们对现代城市趋于雷同、丧失个性的担忧。在不断抵制全球文化同质化的倾向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历史街区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1、美学价值。历史街区独特的品质构成了其内在的美学价值。历史街区因其古老而珍稀,因其特有的场所感而令人回想起一个拥有真实技艺和个性魅力的时代,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本能的认同感。
2、文化记忆的价值。历史街区不仅体现了美学或视觉的连续性,还具有很重要的文化记忆的连续性,这种文化记忆构成了理解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基础。保留特定的遗产和地方记忆不仅有利于人们建立文化认同感,更能够使特有的社区精神和文化传统得以延续。但由于保护什么样的遗产完全由那些拥有选择权的人按自己所认识的历史来决定,因此保护工作难免包含一些特殊的意义和扭曲的价值观,从而使得历史街区变为一种政治化的“遗产”,这是在其复兴过程中需要特别审慎定夺的。
3、经济与商业价值。历史街区不仅具有美学、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还具有实际的经济或商业价值。历史街区内建筑的稀缺性、实用性,以及市场上实际存在的需求和购买力使得历史街区的经济和商业价值得以实现。从现实角度来看,历史街区的保护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而其经济与商业利益不仅是大部分保护行为的动机,更是开展其他保护行为的基础。
4、资源的价值。历史街区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其建筑、环境和功能的多样性上。简单地说,建筑整治比全部重建的代价要低廉得多,建筑的再利用也能促成对紧缺资源的保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建造过程中能源和材料的消耗,从而提高了资源管理的水平。
二、历史街区的复兴目标
历史街区的保护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简单化的注重限制性保护措施的制定到以后的推动街区振兴与整合的演变过程。史蒂文认为,成功的历史街区的复兴应当在物质环境、经济和社会诸方面表现出来,从而使历史街区再度变成城市中十分活跃、充满动感和生机勃勃的地方,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富有魅力的适合于投资、旅游、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地区。
(一)物质环境的振兴
由于经济社会等宏观背景的变化,历史街区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过时现象,或是由于建筑的布局不再适用于过去所设计的功能,或是因为不能适应当前及未来使用者的标准和要求。而成功的物质环境振兴则意味着充分协调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业已过时的功能与当代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功能重组、功能更新使得其总体形象得以改观,从而产生一个有吸引力的、维护良好的公共领域。
(二)经济的振兴
若仅有物质环境方面的更新,而没有合理的经济和商业目标的选择,历史街区的振兴将是难以维持下去的。经济方面的振兴是历史街区全面复兴过程中关键性的引导因素和长期维持的基础。成功的经济振兴意味着通过积极利用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空间来增加街区的经济效益,这既需要进一步刺激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资产的成长和充分的利用,也需要促进私人领域的生产性设施建设来支付维护公众领域所需的费用。
(三)社会的振兴
历史街区社会的振兴不仅仅需要活跃的物质环境和经济活动,更需要保留生活于其中的社会阶层,即保持多元化社会和本地居民,保持社会结构和当地族群的完整性。“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起来”有利于街区中公共领域的振兴,使得其中的社会性活动场所富有生气和活力。但史蒂文认为,“绅士化”过程是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对于“绅士化”程度的控制和把握。
总之,历史街区融入鲜活、动态的城市生活是实现其全面振兴的有效方式。保护并不意味着将其封存在历史里,而应该将其视为“城市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所出现的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特殊的城市更新方式”。
三、历史街区复兴的关键:功能转换
史蒂文认为,在经历了从单体建筑保护到街区的保护这一变化之后,还必须从物质环境的保护进化到历史街区社会经济结构与功能的全面振兴之上。如果说历史街区保护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保留既定的历史环境,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状态与文化特征的话,那就应当想方设法使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历史空间成为能够接纳某些现代和未来城市功能的容 器,并通过合理而必要的保护、修复与整治措施,适当提高这个容器的适应能力。这才是一种可持续的保护与振兴策略,也是历史街区保护真实性原则的真谛所在。这就意味着在历史街区复兴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外在的物质环境的保护与内在的街区功能的更新,将历史街区的景观特色、传统文脉与文化内涵嫁接到新的城市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从而使其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功能的转换是历史街区重获新生的必由之路,也是其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而历史街区新功能的定位与选择则必须建立在以下认识之上:
(一)将历史街区置于城市的整体环境中重新定位
历史街区的形象特征和功能品质都与城市整体密不可分,因此不能孤立地对它们进行考虑,而应置于城市和区域整体的文脉中,即历史街区的新功能定位必须是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振兴历史街区的目标应该是使它们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功能中去,成为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变革的一部分。城市历史街区作为这个经济驱动力的一部分,它们极少能够独立于其他城市功能区,并且常常与城市的其余部分有着共生关系,因此它们的发展必须在城市背景下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考虑。
(二)充分认识街区的资产和资源,确定街区的适当角色
为历史街区确立新的角色和功能需要一种洞察力,成功的功能转型是建立在对潜在需求的准确探查和街区自身资产和资源的考察之上的。因此,在振兴历史街区的过程中,必须把街区特有的历史遗产、传统和场所感与当代的经济需求、政治和社会状况结合起来。同时还要使街区固有的传统活动顺应时势而变,根据其自身特点获得新的功能、培育新的竞争力,利用新的经济活动来替代或补充街区内那些业已衰落或已经消失的功能。
(三)创立一种多样化的经济基础,并在不同的需求中取得平衡
单一功能的街区很难持续发展,而通过发展一系列功能来实现历史街区的振兴,才能确保其更长久的兴旺。因此,历史街区的振兴必须追求一种多功能的发展策略。但发展多功能的混合街区也需要在“聚集特殊功能以形成地区特征并从经济整合中获得利益”与“通过一系列不同功能振兴街区之间”取得一种平衡。
(四)有效管理“两个不可避免的相互对立的过程”
历史街区的振兴包含着两个不可避免的相互对立的过程,即建筑和街区的振兴与保护。前者力求适应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后者则试图限制变化,以保护历史建筑和街区的特点。这就要求决策者既不能抛弃过去,又不僵化地固守过去,而必须将遗产转化为地方感的源泉和创造未来的基石。正如林奇所言:
“为了现在及未来的需要而对历史及其变化进行管理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胜过对神圣过去的一种僵化的尊重。”实际上城市历史街区的物质形态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一个不能改变的环境会招致自身的毁灭。我们偏好一个以宝贵的遗产为背景并逐步改良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人们能追随历史的痕迹而留下个人的印记。”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各种历史建筑存在的街区是特定地区时代变迁的见证,场所感和连续性体现出特殊的价值,可以用保护政策来减弱物质环境的突变,要在保护过去历史安全的前提下创造辉煌的未来。史蒂文反对僵化地理解历史街区的保护,反对在某种程度上把遗产作为抵制变化的安全区和庇护所。同时他还警告,要避免盲目崇拜历史精神,如果走入另一个极端,将整个建成的环境都保护起来,就会使城市的进化和发展完全停止,使城市肌理和结构陷入僵化。
四、历史街区的多元化复兴策略
在分析了历史街区的价值、复兴目标和复兴的关键之后,史蒂文进一步提出了历史街区复兴的多元化策略,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产业发展模式
如前所述,历史街区复兴的关键是街区功能的转换,而恢复其经济的活力则是复兴的基础和动力,因此,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和确立对于历史街区实现功能转换与经济复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以旅游和文化产业为先导的振兴是许多历史街区正在努力开辟的新功能。将街区中的历史资本加以整合,并配以必要的措施用于旅游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这对于历史街区经济的发展和活力的恢复都不失为良策。但史蒂文提醒说,以旅游和文化产业为先导的振兴模式必须培育鲜明的街区特色和品质,充分考虑街区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避免因急功近利而陷入发展的恶性循环圈。
2,以住宅建设为先导的振兴是历史街区复兴的又一发展模式。居民24小时的日常生活对城市街区的活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城市中心的各种设施也形成了更大的内在需求,同时还丰富了街区功能,提高了用地的混合性。所以,为了振兴历史街区,许多城市都在努力发展居住功能。但历史街区居住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必须妥善处理人口置换的问题,平衡好保留原有居民和吸引新居民之间的关系。另外,居住功能的开发还涉及对建筑遗产的功能转换和有效利用问题,避免大规模的重建对原有建筑空间和环境的破坏。
3,工业和商业街区的振兴是指通过吸引新的工业或商业活动来实现街区的功能重建。这些街区往往本身具有商业和工业功能,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功能在不同的程度上显得过时,因此需要通过功能更新与重组来实现新的发展。工业和商业街区的振兴是合理的法规制约、良好的资金周转、潜在的市场需求以及有效的管理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系统的考察和完善。
总的来说,以旅游、住宅、商业为动力的复兴策略从本意上说并没有过错,“因为它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历史街区所拥有的文化与经济双重价位都得到承认,有可能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按照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有序更新”,但在实施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伴生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目标、策略以及进行实际开发的过程中审慎而行。
(二)小规模的开发方式
大规模的、相对单纯的街区建设不可取。这样的再开发模式不仅对于小企业和小型商业活动具有严重的破坏性,还会因为土地使用模式的简单化而取消了原先的“角落”和“缝隙”这些虽然容纳经济功能不强、但对街区活力和吸引力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性活动空间,甚至还会瓦解街区原有的生活和交往模式。因此,小规模开发方式在保留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和环境氛围上显现出了独有的优势。小规模的开发方式包括将历史地段以较低的租金出租,以便为那些经济效益低但有重要社会意义的活动在城市中提供一个生存空间;小规模的开发方式还鼓励对建筑底层进行积极的利用,如零售、酒吧、俱乐部、画廊以及其他文化设施,这既有助干活跃街道、提供繁荣的夜间经济,也能够使街区更安全。
(三)多元化的开发机制
一、概述
企业生存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效益,员工发展的关键是要有突出的业绩,人力资源管理核心问题是绩效管理。伴随着企业规范管理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科学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企业的管理者们越来越注重绩效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的运用。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所不可或缺的一种管理模式,其主要是为了促使企业的绩效水平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的绩效偏差,并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生产力,最终促使企业达成自身所设定的目标。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绩效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那么必然将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公司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而正常发展,同时员工的潜力也会不断被挖掘出来,并且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和谐。我国企业虽然在绩效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迫切需要相关人员来加以解决。
二、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领导对绩效管理在思想上认识不够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过程中不容轻忽的一项内容,虽然拟定合理的考核标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但这不意味着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借用其他公司所设定的考核指标来进行评估,领导可以因此什么事也不管。绩效考核是需要由主管来进行指导的,公司管理层需要下定决心,只有这样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下去,并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成效。在我国有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的许多制度体系和观念需要作出进一步地革新,绩效考核是企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体制,故非常有必要对其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这就要求企业的各领导层深化自身对绩效管理的理解。然而许多企业领导对绩效管理在思想上地认识明显不够,致使他们轻忽绩效管理在企业内部落实的各项工作,这种情况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员工缺乏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引导
一些企业对绩效管理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没有真正领会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绩效管理对企业的战略与发展是有着诸多益处的,但是企业管理层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企业对绩效管理相关知识的理解还不够透彻,部分领导还没有理清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区别。这样企业往往是通过在年末的时候发给每位员工一张考核表,让他们对自己进行相应的评价。同时,公司也会依据员工们在这一年期间的实际表现来进行排序,在排序完之后,再上报给人力资源部门。这种考核方式仅仅只是注重评分,而没有进一步落实各项战略计划,没能做到改进工作、强化管理,这不可避免会致使企业的考核没有多大效用,最终促使绩效考核仅仅致使一个流程,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3)绩效管理与现有企业文化互相脱节
绩效管理这种管理措施具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其很有必要与企业文化之间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最近几年以来,许多企业均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但是通过察看大量的调查数据,不难发现绩效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之间展现出非常明显的脱节现象,绩效管理模式无法得到企业文化的大力支持,同时,企业的价值观念也没有建立起来,以业绩为主要指引方向的价值观念还需要企业在作出一定的转变之后才能形成。并且绩效管理不能涵盖企业整体的文化,这将会促使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些隔阂,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害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因此遭遇到一定的阻碍。
(4)轻视了培训工作的开展
绩效管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许多管理者还只是停留在概念的阶段。由于企业的管理者们对于绩效管理的认识还比较浅显,这一系列原因致使他们不愿意进行相应的培训活动,最终导致管理者处于被动接受、被动应对的尴尬局面。由于考核者们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得他们无法正确掌握住考核的环节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不能很好地认识考核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并无法全面看清考核对象的综合水平,最终必然无法体会到绩效管理的巨大效用。培训跟不上,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也将难以转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妨碍到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企业的绩效不可避免会有所降低,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企业施行一系列措施来改进这种情况。
三、企业绩效管理中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1)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
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其有助于企业将绩效管理的各项流程设立起来,从而解决绩效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企业要不断促使绩效考核与管理流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让绩效考核成为企业领导者们自然接受的任务,并确保其能够作为一项用于评估企业工作人员表现的有效工具。一般来说,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是由几种必备流程所组成的。流程分别为设定绩效目标,持续不断的沟通、收集绩效资料、表成文档记录、绩效考核、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和提高。这几个流程的展开将会形成一种非常良好的循环管理,对于企业的管理而言是极为有力的,故非常有必要不断落实绩效管理体系。
(2)全面开展绩效管理培训工作,进行理念渗透
企业务必要先改正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这种不正确的观点。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众多环节中的一种,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虽然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要,但并不表示其可以替代绩效管理。完整的绩效管理是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分析、绩效沟通、绩效改进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在绩效管理的实际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绩效的实际结果,而且更需重视绩效管理中每一个环节的具体过程。绩效管理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其既涉及到企业工作人员在绩效方面的各种问题,又包含有绩效的计划、管理、分析以及改进等方面的事情。故企业非常有必要扩大绩效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确保各项绩效管理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并不断推进理念的渗透。
(3)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融合为有机整体
绩效管理是企业落实各项战略计划的一种手段,这种方式具有着比较好的成效。企业要争取做到将战略计划细化后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促使他们为达成企业的目标而付出相应的努力。通过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不难发现绩效管理是一种由上向下传递绩效压力与分配工作任务的过程,这样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管理者们的工作压力,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们将共同承受企业各项工作所带来的压力,这样有助于促使企业内部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在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充分结合在一起之后,每一个员工将依照企业所制定的方向来展开各项工作,这样非常有助于落实企业的战略计划,故值得倡导。
(4)进行有效的绩效沟通与反馈
除了绩效管理之外,绩效沟通也是绩效管理过程中一项值得重视的工作。绩效沟通往往是为了改进以及强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探析出被管理者自身的长处和短板,故可以帮助被管理者理清自身的特点,促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并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员工也可以依据这些情况来展开针对性训练,从而改进自身的弱点,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在制定绩效目标的时候,企业务必通过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交流来完成这项工作,这样绩效目标才会变得更加全面、更有意义。
四、结束语
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常见工作方式,其需经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展现出巨大的效果,是一种循环进行的过程。我国许多企业虽然在绩效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留有一系列问题,故企业非常有必要施行一系列有效对策来完善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
参考文献:
[1]林红霞.浅谈如何使绩效管理卓有成效――以A公司的绩效管理探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15-19;
[2]张瑾.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