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1: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食品职称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影视制作对网络视频课程制作的启示
由于网络视频课程与影视剧都是以视频形式来呈现的,在许多方面具有相通性,二者关系见表1。网络视频课程与影视剧形成影像在基本原理、艺术表现、制作过程、传播手段几个方面具有相通性。但网络视频课程与影视剧在创作目的和功能上存在本质差异。网络视频课程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将艺术理论恰当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去,从而准确体现教学内容、符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由此看出,网络视频课程与影视剧从制作原理、过程到实际发生效用的途径都具有相通性,具备相互学习借鉴的可能。
3基于影视制作视角的网络视频课程制作与开发
高质量的网络视频课程开发应以高效严谨的制作方法、制作流程为基础,影视创作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创作经验为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的制作提供了重要启示。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前期策划、组建专业制作团队、脚本设计、拍摄、后期制作几个环节,并且每一个环节都应配有专业的人员及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3.1选题策划
和影视创作之初的策划一样,网络视频课程制作初期也应先做好选题策划。笔者引入剧本的理念。网络视频课程剧本统领着网络视频课程的建设和质量。网络视频课程剧本设计应以学习者需要为核心,主要是进行课程的总体构思,包括制定教育、教学目标,然后选择、确定课程内容,制定详细的学习活动,甚至细化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的全部过程。在剧本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学习者为主导的理念,按照人本主义的课程观,从学习者学习需要出发完成课程设计;内容的编排可以借鉴影视剧中的剧情设计,引入情境设计,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活动设计中。同时,应借鉴影视表现中的美学理论将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搭配,使教学内容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学习者提供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情景。
3.2组建专业制作团队
网络视频课程制作可以借鉴影视剧创作模式组建专业团队,需要组织一个效率高、懂高等教育、懂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开发队伍,形成一支包括学科教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高水平的建设、应用、管理和维护队伍。分组确定分工职责,各业务组可以设置如下。领导组:制定相关方案政策,负责视频课程的管理,设计剧组内分工协调运行模式。统筹指挥教学视频制作的筹备和投产,决定导演和主讲教师的人选等。导演组:视频课程制作的组织者,负责视频课程的全程制作。应与主讲教师充分地沟通、研究,共同策划教学视频的设计制作方案。编剧组:由学科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创作剧本,拟制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法等。主讲教师:参与剧本创作,课堂讲授。主讲教师是视频教学片中的主角。通常由知名专家、学者来授课,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学科基础比较扎实、屏幕形象良好、普通话标准、富有表现力、讲课时富有激情的人员来讲授。摄像组:负责分镜头设计,摄像、导控、音效、灯光、剪辑、合成等后期制作。技术组:主要负责策划视频课程的静态和动态视觉效果以及制作,需要熟练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美工设计软件,具备很强的软件编程和开发能力。
3.3拍摄
将优秀课程的教学进行实况摄制并精心制作,是网络视频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的有效保证。在录制过程中,主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态,学生要注意自己的学态,互动性要强。在录制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拍摄技巧,应注意借鉴影视剧拍摄技术中光线和景别的运用,做好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的拍摄,以及师生交互的过程中镜头的切换、场面调度、现场布光、声音的采集等。
3.4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就是将拍摄的视频课程的课堂录像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和剪接,最终制作成一部连贯流畅、主题明确并具有一定艺术效果的教学录像片,包括片头设计、字幕制作、画面剪辑处理、文件生成与网络传播等。片头设计一般应包含学校信息、课程信息、教学内容信息等,字幕包括章节字幕和知识结构的提示字幕。在文字设计上,注重字样造型设计和摆放位置,使其富有美感,既能体现出教学视频内容的严谨、严肃性,也要体现视频作品的艺术性,引人入胜,便于学习者记忆。画面剪辑处理是指借助影视制作艺术将那些繁琐、拖沓、重复、口误等内容加以精简。整个视频素材编辑完毕后,预览整体效果,经专家组审查后,按需要格式对录像片输出,最终生成视频文件格式,便于上传、下载以及在线观看。
一、强调惩罚性赔偿的原因
1.法律依据。从《侵权法》第四十一条之规定来看,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四十二条之规定:因销售者的过错是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说消费者在因为产品的缺陷而受到人身或财产的损害时,可以追究生产者、销售者的侵权责任,获得赔偿。四十七条之规定是在时间上有所提前,也就是说主观上增加了一个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的恶意,对于这个恶意而进行惩罚性赔偿。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之规定: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由此可以看到,四十一和四十二条的规定是个已经可以较全面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条款,在整个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由于举证的困难和对消费者的最大保护,基本上都赋予了消费者在整个环节中的责任追究权利。
2.法律层面的解释。首先由《侵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之规定这就是说只要消费者的责任请求权利已经不会镂空,已经排除了立法者出于防止权利镂空的而制定该条的情形。其次从第四十七条的本身来看,明知是确定生产者销售者的主观恶意,暂且考虑到是立法者出于社会适用的因素,四十七条的后半款却是附加了一个条件,需要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这是对损害结果的规定,这比四十一条四十二条的后果更加严重,相比于前两条的条件上有整个责任水平的提升,也就是说要达到惩罚性赔偿要求会更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生产者或销售者不知道产品的缺陷但是造成了严重后果,也不会承担惩罚性的赔偿,这是一个从普通侵权性赔偿中升华的一个赔偿条款,也就是说在普通侵权的基础上我们再加设立一个惩罚性赔偿,这样看起来很有对同一侵权行为实行两个层面的处罚嫌疑。由此可以看出,立法者是出于一个法律的导向而设立,表示当前社会所急需解决或者存在的普遍性几率太高,对此问题的导向就是将整个产品市场规范,对于一个社会导向立法者用法律来强制规范是否具有科学性,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现实层面解释。来看看能不能跳出法律的范畴来看这个法条的意义,可以将其视为我们国家的特色条款,是鉴于处理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其实不管从法律角度来看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都是需要对与消费者直接利益相关的产品责任严格化。法律是严肃的,像四十七条的出现在一点程度上是否定了法律的严肃性,法律的初衷就是保护合法权益不收不法侵害,要在法律上做文章,加深自己的程度来提高责任的严肃性是否能看成立法者对于法律本身不严肃的一种消极看法,已经赋予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赔偿的种类中,哪些是赔偿性,哪些属于惩罚性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其纳入法官的权利范围之中,让法官来做社会的导向工作,或许在该法条的归属上更为合理。
二、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情况
1.惩罚性赔偿的特点。惩罚性赔偿在于惩罚或者威慑加害人而不是在填补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赔偿的数额高于甚至远大于实际遭受的损失,这样是为了惩罚加害人,达到遏制不法侵权行为的目的。
2.产品惩罚性赔偿的主要要件。(1)主观要件。从生产者角度来看,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成立的主观要件是经风险及利益评估之后做出的伤害行为,明知道产品存在缺陷却继续生产,放任结果的发生,并且这种行为具有恶意的动机;从产品的销售者角度来看,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成立的主观要件是毫不关心和不尊重他人权利,唯利是图的销售者把明明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对产品使用者的知情权漠不关心,甚至对其生命都是一种不尊重。(2)客观要件。主要的客观要件是原告受有损害。原告所受的损害必须是由被告的恶劣行为所引起,遮阳才能主张惩罚性赔偿。还有因果关系。原告所受损失,是由被告主观恶性心理的驱使下实施步伐行为的结果。
三、产品惩罚性赔偿的数量量定
已经明确产品惩罚性赔偿责任成立的要件后,下一步就要面临具体惩罚赔偿金额。我国的侵权法既体现对受害人的充分救济,也体现法律对加害人侵权责任的制裁。在三鹿奶粉事件中,要求三鹿集团支付十倍的惩罚性赔偿金。不禁要问:“十倍的罚金,能起到惩罚作用吗?”对于诸如奶粉这类产品,单价较低,十倍也无外乎几百块,无法真正起到惩罚作用。对于惩罚的数量定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于金额巨大的情况,可采取几倍至十几倍的惩罚;对于金额小的情况,可采取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惩罚。当然,这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关键词:网络视频监控光纤传输周界报警
1概述
为满足长输管线安全生产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和处理,拟在管道沿线建设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地把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和险情图像资料传送到各站场控制室和管道调控中心,使险情或隐患被扼制在萌芽状态,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方案选择
根据现场条件及工艺站场的实际需求,并充分考虑技术的实用性,管道安全监控系统主要采用视频监近系统和周界报警系统来组网。
2.1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模拟视频监控、基于微机平台/嵌入式系统的(半)数字视频监控和基于网络视频服务器技术的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
2.1.1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第1代监控技术)视频信号采用同轴电缆进行传输,并由模拟矩阵主机进行信号处理。从摄像机到控制主机再到录像机、监视器,全部以模拟视频信号进行传输与图像存储。而控制信号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2.1.2半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第2代监控技术)1)基于微机平台的DVR(第2代监控技术)。DVR系统采用微机和Windows平台,在计算机中安装视频压缩卡和相应的DVR软件,支持实时视频和音频,是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升级至数字化的可选方案。
视频信号仍采用同轴电缆进行传输,控制信号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由多媒体控制主机或硬盘录像主机(DVR)进行数字处理与图像存储。从摄像机到控制主机和监视器以模拟视频信号进行传输,而控制主机的处理、控制及存储是以数字信号进行的,故准确的讲应为"半数字监控"技术。
(2)嵌入式DVR(第2.5代监控技术)。嵌入式DVR指的是在传统DVk的基础上扩展了网络功能的DVR产品,使得更多的用户可以进行访问。正是由于这种产品开发的理念,使得带网络功能的DVR产品还是传统意义上的DVR,其主要功能仍然是DV存储,这也决定了其市场定位是在小范围的网络环境中,监控点也有限。
2.1.3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第3代监控技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目前业内最先进的监控技术,视频从前端图像采集设备输出时即为数字信号,并以网络为传输媒介,基于TCP/IP协议,采用流媒体技术实现视频在网上的多路复用传输,并通过网络数字矩阵主机(IPM)来实现对整个监控系统的调度、存储和控制等功能。此外,周界报警、门禁等设备输出的数字信号也可采用多网合一的方式,通过网络复用进行传输,并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管理与控制。
2.2监控方案比选
(1)第1代模拟监控技术,由于技术落后,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不考虑用该技术组网。
(2)第2代DVR技术,由于前端还是模拟传输方式,而模拟视频线和控制线的有效传输距离为300m以内,对于规模较大的工艺站场,有少量的监控点与控制室的距离较远,必须再加线放才能满足传输需求,增加了传输成本。
(3)第3代网络监控技术,优势就在于传输不受距离限制,组网方便灵活,更适宜于网络传输和远程控制。
根据监控系统的实时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并充分考虑到管道视频图像信号的远传需求,结合各站场的实际情况,推荐采用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来实现管道工程监控图像的采集、传输、实时监看、存储和上传。
2.3周界报警系统
周界防范报警系统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一个有效补充,与监控系统共同构成统一的安防网络。周界报警系统主要是在周界围墙上安装红外探头,类似于在围墙上布设了一道看不见的电子墙,当有人非法穿越围墙进入站场时,触发报警并输出信号进行报警联动。
3方案设计
3.1监控系统
3.1.1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前端摄像部分是整个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主要包括摄像机、镜头、云台和防护罩等。前端的任务是对现场进行摄像,把摄得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数字压缩处理。
在各工艺站场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网络摄像机若干台。在站场的工艺装置区安装防爆型枪式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在所有出入口、道路、围墙和其他重点部位安装网络智能球型一体化摄像机(集成视频服务器),内置低照度彩转黑多倍摄像机或宽动态低照度彩转黑一体机,可根据需要远程控制镜头拉伸,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
3.1.2传输系统设计
传输部分就是系统图像和控制信号的传输信道。把现场摄像机发出的电信号及报警信号(转换后的数字信息)传送到控制室,一般包括通讯线缆(双绞线或光纤)和线路驱动设备(网络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
为保证传输信号质量,前端网络摄像机通过敷设光缆线路以及两端配置光纤收发器将视频、控制信号传人站场控制室,再通过交换机连接主控计算机进行图像监视和信号控制。
3.1.3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部分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控制部分主要的功能有:①视频信号放大与分配;②图像信号的校正与补偿;③图像信号的切换、分割、记录和打印等;④对前端设备的摄像机、电动变焦镜头及全方位云台等进行控制,以完成对现场全面详细的监视。
拟在各站场监控室配置1~2台监控计算机进行现场视频的显示和控制;并通过管道MSTP光传输系统将图像和报警信号传给调控中心,在调控中心通过数字矩阵设备实现远程控制。
管道传输网里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经过授权进行现场图象浏览,以及时准确地获得现场信息。
3.1.4显示及存储系统设计
监控设备置于各站场及调控中心的控制室内,不需另建监控室。在监控室采用液晶显示器和大屏幕液晶平板电视组合为电视墙,进行实时监视;录像系统采用普通PC或数据服务器,设计整个录像系统可以连续保存录像资料半个月,并支持录像与回放。
3.2周界报警系统
周界防范报警系统由前端的对射探头(安装于站场围墙上)、报警主机(安装于站场控制室)及一些辅助设备(电源、显示地图和警铃等)构成。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450-02
一、现状与原因
分析速冻食品行业频频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是监管疏漏,“散装水饺”事件呈现国家及企业对生产销售速冻食品的治理和监管没有做到法制化,制度化,监管有漏洞。出现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标准滞后等问题。二是生产企业执行不力,生产企业对各种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不能严格执行。三是恶性竞争导致的产品同质化高,尤其是速冻调制食品,从南到北除口味依生活习惯略有调整外,产品结构大致相同。初、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花色品种不多;缺少品牌企业与一批行业骨干群。四是降价降质、恶性竞争,失信于民,形成速冻食品行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五是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不高。一些企业负责人质量意识淡薄,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重视不够,企业管理人员素质高低不同,管理手段不科学,不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不严;原材料进厂检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不能够很好落实,检验室缺少器材并未严格执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六是利益驱动逃避责任,有些企业为增加销售额,拼命压低价格,降低成本,甚至牺牲品质,背弃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的原则,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葬送了企业的品牌。过度压缩商品的利润空间,企业也就无力投入新品开发,使产品单一、老化,致使整个行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也给社会带来沉痛的代价,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劣质产品使速冻食品失信于民。
二、速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其一、原辅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原辅材料的质量是食品生产的第一要素,只有好的原料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原辅材料验收方面不规范,原辅料缺少相应的验收规则。加工企业片面追求高利润,降低原辅材料质量要求。对合格原料未及时加工处理,或未妥善贮藏,致使合格原材料变质。
其二、采用缓冻代替速冻或者加工处理过程中的技术参数控制不当,导致速冻食品变色、变味,造成营养成分过多损失;
加工设备陈旧或者根本没有速冻设备,不具备速冻条件,以缓冻代替速冻。生产加工环节控制不当,缺失应有的过程管理和监控。生产技术条件不过关,未能有效控制好相应产品的技术参数。
其三、微生物指标超标:来源于原辅料、设备、空气、工作人员及加工过程中的污染。企业疏于卫生管理,特别是微生物管理不规范。在速冻食品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中,应重点加强各工序的卫生管理。
其四、食品添加剂超标:个别企业为了改进产品外观,提高产品的冻结效果,一味片面追求产品的口感、色泽,不加控制地使用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不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或超量使用添加剂。
其五、冷藏链不符合要求:产品中间运输及贮藏不能完全保证速冻食品所需控制的温度、湿度范围,出现结霜及干耗现象,导致食品出现质量问题。
其六、速冻食品包装及标签不符合要求:
速冻食品的包装不符合相应国家卫生标准(如GB4803等)。
标签不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GB7718)。为节约成本,所采购的包装材料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同时忽视产品的包装,包装材料密封性差,不坚固,易破裂。
三、纠正和预防办法
一是抓好采购质量控制:
速冻食品所用的原辅料及包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生产速冻食品所使用的畜禽肉等主要原料应经兽医卫生检验检疫,并有合格证明。猪肉必须按照《生猪屠宰条例》规定选用政府定点屠宰企业的产品。进口原料必须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合格证明材料。不得使用非经屠宰死亡的畜禽肉及非食用性原料。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企业应该对所使用的原辅材料按规定进行验收或检验。
二是抓好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冷却工序的控制:将热处理后的产品迅速冷却以达到可以进行速冻的要求的过程。此工序是保证速冻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冷却,降低物料的温度,同时吹干其表面的水珠,才能进行速冻,否则会使表面和中心的冻硬程度不同,缩短产品的保质期,或使产品之间发生粘接。冷却的方法有冷水浸泡、冲淋、喷雾冷却、冰水或碎冰冷却、空气冷却、冷风冷却等。
2、速冻工序的控制:这个过程要求低温、短时、快速,使物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最大的冰晶生成带。掌握控制点为:冻结速度大于5cm/h~20cm/h;食品通过最大冰晶区所需时间3min~20min;形成冰晶的直径小于100μm。只有产品中所形成的冰晶体越小、数量越多,产品解冻后才能保持原有物料的色、香、味、形和营养物质。同时要注意针对不同物料,应采用不同的速冻方式。
3、包装工序的控制:包装是贮藏速冻食品的必要手段,既可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又可以防止速冻食品在贮藏过程中因冰晶升华而发生干耗。要求在环境温度能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快速包装,以免速冻产品发生解冻而变形。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并且坚固、无破裂、密封性好、透气率低,并经过预冷和杀菌处理后进人包装间。这个过程要注意防止包装和包装物造成的二次污染。
4、入库冻藏工序的控制:冻藏库的内部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下,温度波动要求控制在2℃以内。相对湿度在95%~98%以上。冻藏间的温度应保持稳定,温度波动过大易促使速冻食品中的冰晶体长大,破坏食品的组织结构,导致食品变色、变味、营养损失;同时还会导致产品表面出现冰霜,甚至整包产品出现冰渣、裂纹,影响外观和质量。
三是抓好储运过程的质量控制:
1、贮存过程的控制要求:原料仓库应远离水源,务必干燥,做到能防鼠,防虫。成品贮存要求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冷藏库,冷藏库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或更低(视产品而定).温度波动要求控制在2℃以内,不得与有害、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或其他杂物混存。冷藏库的室内温度要定时核查、记录。最好采用自记温度仪。冷藏库的室内空气流动速度以使库内得到均匀的温度为宜。冷藏库内产品的堆码不应阻碍空气循环。产品与冷藏库墙、顶棚和地面的间隔不小于10cm。冷藏库内贮存的产品应实行先进先出制。
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摘要】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职称论文投稿职称
【正文】
一、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藕合互联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因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从不同工业型态比较看:传统工业经济的特征是征服自然,指导理论是社会财富论;目标体系是高增长、高消费,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竞争;经济要素是劳力、土地、资本;资源状况是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要素是劳力、资源、资本、环境、科技智力资本;资源状况是逐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新型工业化包含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五个方面的要求,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兼顾和统一。因而,新型工业化是全面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的、以信息化带动的、依靠科技创新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是一致的。二、按照循环经济原则,构建恩施州生态工业体系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重点包括建设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中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1.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着眼生态工业化建设,恩施州新型工业化应确立四大目标体系: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狠抓“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加强“鄂西林海”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水能、风能和硒铁磷等矿产资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既是产业开发,更是生态系统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优化整个经济结构为目标。从产业结构分析,“十五”期末,全州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0年的44.1:24.9:31调整为41:23.5:35.5,但二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组成中相对偏低,并且二产内部本身的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十一五”期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长目标分别为3%、11.5%、9.5%。从城乡结构看,200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1.3%,分别低于同期全国43%和全省47.3%,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从劳动力就业状况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讲,在二产中所占比重相对偏低,按照成熟工业化阶段的要求必须占到15%以上。从所有制结构看,2005年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全州总产值的比重为70%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85%以上。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提高人均GDP;通过生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生态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恩施”。以强化科技教育为目标。尽可能利用高科技,是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共用原则。要加大科教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圆满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合理使用现有科技专业人才,合理引进紧缺人才,科学配置各类人才,从而使人才结构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态需要;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施科技强州和人才强州战略。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生态恩施”。2.重点构建“特色资源开发型”工业体系。为实现生态工业目标,要选择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州域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水力电力、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工业。支持卷烟工业适应结构调整,渐近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开发和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建成特色矿产工业基地。科学谋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特色生态资源工业体__【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以信誉求生存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无严重产科合并症初产妇180例,年龄21~35岁,体重62~70kg,妊娠38~42周,无发育缺陷及内分泌疾病,无其他重要脏器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严重妊高症等严重高危妊娠情况。全部病例产前均得到母乳喂养的知识宣传,如母乳喂养的好处,哺乳知识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汤类,易消化饮食指导职称论文。
1.2处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意愿及孕妇的生理状况,将产妇分为3组,每组60例,I、III组为剖宫产组,II组为阴道自然分娩产妇。剖宫产选择硬膜外麻醉,入室后取左侧卧位,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监测ECG、HR和Spo2。穿刺点L2-3,分次注入2%利多卡因15~18mL,阻滞平面在胸8以下。I组术毕未给任何镇痛药;II组产妇均为顺产,未采用麻醉及术后镇痛;III组术毕经静脉留置针采用微量泵持续注入吗啡(0.8mg/kg)+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至100mL,速度为每分钟2mL。
1.3观察指标
180例产妇产后均实行母婴同室和纯母乳喂养,观察产后3d哺乳次数、产妇乳胀、开始泌乳时间、婴儿排泄情况、婴儿吸后是否有满足感及母亲有无下奶感。如产后72h仍无乳汁分泌或少量乳汁及下奶感不明显,为乳汁分泌不足。用放免法测定产后5min、24h、48h血清泌乳素(PRL)值。剂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PSS13.0统计组间及组内比较应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1.4结果
各组产妇年龄、体重、孕期、新生儿出生体重及Apgar评分均无显著差异,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III组禁食时间均为6h,各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II组阴道自然分娩产妇24h开始泌乳例数明显多于剖宫产组(P<0.05)(表1)表1各组产后泌乳状况
2讨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而产妇产后尽早泌乳是确保母乳喂养的关键。乳汁的产生和分泌受内分泌、遗传、生理心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且泌乳素对乳汁分泌起决定性作用[1]。剖宫产术后疼痛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使下丘脑分泌的生乳激素抑制因子分泌增多,延迟了初乳及母乳喂养的时间,从而使乳汁减量[2]。曾有报道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布比卡因镇痛可改善哺乳量,以及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不影响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34]。本研究120例剖宫产妇均实行母婴同室,采取早吸吮、按需哺乳的方针。虽然I组、III组病人术后镇痛时间明显不同,但术后静脉吗啡镇痛泵的使用,可使产妇心情舒畅、睡眠好,能充分配合治疗,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护理新生儿,同时可解除焦虑、紧张情绪反应等。但是产妇开始泌乳及乳汁分泌不足发生率均无差异。此外3组产妇产后24、48h的PRL值仍处于分娩时的高水平,各组间无差异。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在24h内开始泌乳发生率高于同期所有剖宫产组,但48h无明显差异。本研究提示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吗啡镇痛泵不影响剖宫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秀琴.选择性剖宫产对乳汁分泌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5,24(6);592.
二、存货管理的主要形式 库存管理有多种形式:
1、委托保管的方式 受托人代表的所有权属于用户的货物,接受用户的委托,代管存款。这货物存储在用户的所有权的仓库,储存,和后者以发送按照一定的标准的货物,用户向受托人支付服务费,用户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实现零库存和无库存式生产。
2、协作分包方式 主要用于制造企业,公司供应时间,通过这种灵活的生产形式,使库存供应的主要业务是零,而主要的业务重点和出售股票,以分售后服务营销企业的库存为零。
3、轮动方式 又称同步模式下,系统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的所有方面的全面协调率零库存,零储备形式。这种方法是基于对传送带式生产,更扩展形式的大规模生产和进行同步传输系统供应形式,以实现零库存的物资供应。
4、准时化生产和看板方式 准时化生产是没有类似的轮式输送系统,但“必要时,根据生产所需的产品所需的金额”,以实现零库存。这是丰田的生产方法,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开发的,一切都是设计,以消除低效率,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经济管理效率。 生产时间在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的方式 - 看板的方法,也称作为“一卡通”系统,是在企业之间或企业,或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各种生产工艺中,使用一个固定格式的卡证书的一部分,根据自己的节奏,对生产过程中,指定的供应,协调关系的一部分的方向,使时间同步。
5、订单生产 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是根据订单进行的,仓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库存,而使一个过程物质流“枢纽”,是一个站点的物流业务。材料是基于对信息的需求和订单流,所以从根本上消除停滞不前的材料,这将消除“库存”。最早是由日本索尼公司。
6、无库存储备 国家战略性物资储备,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国家都以各种名义的战略储备。作为战略储备的重要性,一般储备存放在良好的条件,以防止其损失,延长和挽救生命,在这个仓库。无库存储备,这仍然是维持储备,但不采取股票的形式,以实现零库存。
7、配送方式 企业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体系,在按照订单生产,货物交付到用户手中,在通过过境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货物的过程中及时,减少库存。
三、库存管理问题 在这个阶段,企业在库存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管理不善。一套库存管理的内部规则和法规的缺乏,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库存管理的顺利实施。
2、标识不清。由于在多个仓库,使用不同的代码标准相同的项目相同的项目,长期存放可能导致大部分原料,物料及甚至有些变质,失效,或重复购买一些物品,商品的采购和存储管理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困难。
3、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根据新的制度缺乏链接的认识和理解是无须取得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增加他们的税务负担,实现一些企业的会计监督的作用与实际账目严重不符;一些企业存货核算。
4、销售不畅,效益低。由于企业亏损,造成大量的产品滞销。
四、加强库存管理策略 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存货管理,生产企业必须改变现状。库存管理存在的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措施:
1、企业的库存进行系统的分析。确定适当的库存控制量,调整库存和客户订单和批准以外的关系来分析库存管理结构的各种控制元素的影响,以促进存量结构的改善。
2、企业应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库存管理系统,以便实时动态了解,对企业的库存,提高存货运营效率的计算机。根据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会计,存货核算,应及时,准确,完整。
3、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库存管理系统和不断完善,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一般情况下,和企业的股票品种和不同的功能。在能力或经济角度来看而言,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来管理所有库存,不管大和小。分类管理基础上的考虑提出的,其目的是,使企业的优先次序和重点,以提高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的整体效果。
4、企业进行存货规划,控制库存水平,减少资金占用,使成本效益和最优库存量。应建立良好的库存规划,计划经济秩序,首先要确定好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补货,以避免短缺。其次,我们必须确定职业的资本存量的数额。
5、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以确保其有效。好工作,劳动分工控制,收购,检验和存储控制,储存和保持控制;监督和检查。
6、业务整合应该是合理的的范围内的物流资源,如存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交通资源,并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7、企业要努力实现零库存管理。零库存是材料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多个业务分部,在仓库存储的形式,和处于工作状态。它不是指存储在实数零的某些物品的仓库或存储的形式,但通过实施的具体策略的库存控制,以实现最低库存水平。
1.1认识方面偏颇
狭义地理解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论文是生产、经济管理和环保部门的事,与己无关;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贫穷是主要问题,因而迫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与环境的协调;对自然资源稀缺程度了解不够,以为资源不会枯竭,看不到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已经不起传统发展模式的高消耗和高污染,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为时尚早。认识偏颇,影响了各方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管理方面缺失
(1)缺乏协调统一的管理机构。循环经济覆盖面广,综合性、交叉性强,现行管理体制中没有统一的管理协调部门。
(2)缺乏系统长远的发展规划。循环经济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科学的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规划的指导。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如何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搞好适合区域(部门)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难题。
1.3经济社会运行方面体系不完整
(1)经济运行系统中缺少物质循环链。现行经济运行体系是按产品流向构造的,即具有前向、后向关联的产品之间构成产业链和产品链,而缺少按物质流向构造的循环链,即上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原料等等。
(2)人类社会组织分工中缺少“分解者”。人类社会目前不乏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缺乏相当于自然界中“分解者”地位和作用的废弃物处理者,影响了“废物”在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内循环”和使“废物”友好进人环境的“外循环”。
1.4制度方面有待建立
(1)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外部化。自然资源的使用价格没有反映其生态成本,造成成本外部化;环境容量属公共财产,使用时具有公开获取性,使用结果具有排它性,由于监管不严,企业和公众使用它的收益大于其分担的成本,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这使得循环型生产成本高于传统生产,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本障碍。
(2)价格形成机制不科学。初次资源价格和生产支付的环境成本过低;国际分工中存在对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国明显的价格不利因素;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收集、整理、运输成本高,再生技术滞后,使再利用原料成本高,以上各因素构成了推进循环经济的价格障碍。
(3)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我国已有4部环境法、8部资源法、20多项资源管理行政法、260多项环境标准。但循环经济法律法规较缺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4)相关政策支持不利。现行的循环经济相关政策主要是环境管理制度,硕士论文以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策较少且效率不高,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不够。
1.5技术支撑体系方面落后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现行指标体系缺少反映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物质投入(消耗)、排放(废弃)、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方面的指标,不利于评价和跟踪监测其发展情况,以作为对区域(部门)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扭转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
(2)技术支撑体系落后。现行技术体系更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对污染治理、废物利用、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链接等技术开发和重视不够,无法支撑循环经济发展。
(3)缺少相关的信息平台。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循环经济信息网络平台,特别是缺少固体废弃物和循环型技术的供求信息,不利于构建循环型社会经济体系。
2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引导全社会参与
(1)要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认清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把经济活动的中心从单纯以价值流循环为核心,转变为以价值流和物质流循环为双核心。它不仅包括能够创造价值、带来价值增值的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而且包括全部有物质、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社会基本单元。因此,人类必须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物质流动形式的转变,更是一场经济运行方式的革命和人类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
(2)要转变发展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摒弃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全社会倡导并确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值观,以是否有利于世界系统良性运行作为价值尺度,检验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制度和政策以及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资源和环境也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增强竞争力必须树立绿色生产、清洁生产观,树立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观。
主动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变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
在消费后注重对垃圾的分类处置,促进其资源化等。
(3)要引导全社会参与。广泛开展绿色教育,将环境常识列入学校教材,毕业论文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加强舆论宣传,普及环境知识;完善环保工作制度,带动民众广泛参与环保实践;经常举办环境污染案例听证会,加强其社会影响;向消费者提供消费选择和消费后果的相关信息;对绿色产品广告予以优惠;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等。引导全社会自觉地进行环境保护,为建立循环型社会贡献自身的力量。
2.2健全管理体制搞好长远规划
(1)成立专门的领导和管理机构。成立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发改委、经委、财政、城建、规划、环保、水利、绿化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各级循环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和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上述部门组成,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办法》,把有关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考核,认真兑现奖惩。
(2)制定科学的规划。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要采用超前性理念和系统工程思想,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首先,各级政府应将其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次,在加强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国家、地区和部门循环经济发展的统一规划、专门规划和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规划;第三,工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社区等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也要编制具体规划;第四,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各类规划的编制,如,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增加对地表水的收集管线设施建设、中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分类处理设施改造等完善水循环系统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环卫规划要充分考虑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科技规划要体现对循环经济重大支撑技术研发的引导和促进,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产业循环链建设、清洁生产和静脉产业发展方面的内容等。这是搞好循环经济规划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使循环经济贴近、融入经济社会活动的关键环节。
2.3构建循环型社会经济运行体系
运行体系的核心是把各个环节和子系统中的断点或缺损的半环接续起来,形成反馈流程。
(1)发展企业废物代谢网络,塑造生产循环链。首先,在企业层面,组织企业内部物料循环,将生产中流失的物料或生成的废料回收或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返回原流程或厂内其他流程;实现清洁生产,减少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和排放量。其次,在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基础上,由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等牵头组织对所辖企业进行废物代谢网络调研,按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相关分析,对具备输出、输入潜能而未形成输出、输入关系的企业组织洽谈,促成其建立链接关系;对在本辖区范围内无法找到链接对象的企业,可跨产业和地区寻找链接伙伴,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消除循环链的断点。第三,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在新拓展区域的招商引资、项目摆放上突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网络,使企业在发展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关系的过程中向工业园区聚集,使大部分企业都能成为各种特色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员,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第四,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它既是生产循环链的补链环节,又是形成全社会完整的循环经济环路的重要环节。
(2)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塑造流通循环链。流通领域既要减少商品流通中的物质消耗,职称论文还要将可再用的产品和包装物回收上来,返还到相关企业。首先,大力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逐步形成多渠道的废旧物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循环经济环路。其次,培育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把分散回收集中到规范的市场中来,为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提供更多选择。
(3)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塑造消费循环链。首先,各级政府应增加相关投入,保证垃圾分类的物质设施建设。其次,由政府与环保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联手,在新建住宅区推广使用专供家庭或小区使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器,通过加热干燥和微生物分解等方式,将有机垃圾转换成家畜饲料、有机肥料等。第三,结合文明社区建设,开展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由小区保洁员负责指导、监督居民将不同类垃圾正确投放到不同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或相关的产业化公司将垃圾分别送往相关企业。第四,在试点基础上,向全社会推广。
(4)实行城市污水集中分类处理,塑造社会整体循环链。社会整体循环链的核心是形成城市内部、乡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废弃物互换的循环链条。近期重点是解决城市污水资源化问题。针对城市污水大部分直接排人河流、湖泊,小部分进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多为集中综合处理的现状,应加快推进其向集中分类处理转变;将居民、企业、机关单位、公共设施(除医院)的洗浴问下水与厕所公桶的下水管道分设,在城区分别建设城市污水和肥源排放输送管网,在城郊或城区分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肥源处理厂,将厨房、洗浴问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利用;将厕所的人粪尿下水通过肥源管网输送到肥源处理厂,经加工处理形成系列肥料,运往乡村。企业废水经集中处理后再利用或达标排放。
2.4创新循环经济制度基础
(1)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逐步取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补贴制度,使资源价格反映其真实的生态学、经济学价值。对环境容量等共有财产使用者征收高税费,提高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排污和废弃成本,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解决循环型生产环节的成本障碍。
(2)建立基于资源全部成本的完全价格体制。该体制不可能通过市场自发建立,硕士论文需政府有计划的组织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对资源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计算出其真实价值,并以税收形式计人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通过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消除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障碍。
(3)健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框架法,以《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为基本法,包括((绿色消费法》、《包装物再生利用法》、《家电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建材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节能法》、《废弃物处理法》及相关子法。制定城市垃圾处理、水和大气污染治理的监管条例,将责任主体和监管部门的行为置于法律规范之下。制定可持续发展认证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环境标志和标准体系。(4)完善循环经济激励政策。征收资源税,实现资源有偿使用,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限制资源型产品出口;征收废弃物处理费、垃圾填埋和焚烧税,推动垃圾分类处理,促进其减量化、资源化;以废弃物为原料的企业,可获相关废弃物处理费的补偿;对环境有害的技术和产品,在销售环节加征环境附加费,使其在成本效益选择中更乐于采用洁净技术、生产洁净产品;将循环技术纳入科技创新体系,在风险投资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支持循环型技术研发;对循环经济项目,给予财政补贴、贷款担保与贴息、低息贷款、优先贷款、延长信贷周期、减免税收或税前还贷等支持通过倾斜的产业政策,支持其到资本市场融资;对清洁汽车、能源及获环境标志和能源效率标志的产品,减征消费税;对原污染型生产设施,折旧率可以提高到30%以上等。
(5)健全循环经济保障制度。包括有利于循环经济的资源、产权、市场和产业等经济制度;循环经济核算、会计、审计、生产、消费、贸易、包装和回收等规范制度;有利于循环经济的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激励制度。
2.5创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1)加快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针对物质在传统线性济体系中不能环状运行的技术根源,研发环境友好技术,包括: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大气、水、噪声及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生产技术,包括:废弃物分解技术,分解物再生产成原材料的合成技术,把再生资源加工成产品的制造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包括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产品技术。近期重点是开发引进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零排放、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特别是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一、问题解决教学的发展
问题解决教学也称为问题教学。所谓问题教学,是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习单元,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问题解决教学是以“问题解决”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目的指向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直接途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心理学家首先对问题解决进行了研究,并对“问题解决”作了诸多的阐释。
在国际数学界。美国的玻利亚首先对怎样解题作了详尽的探讨,之后逐渐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他强调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发现”.把解决问题的策略看成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和逐渐得到结论的一些建议。他认为问题解决包括四个步骤:理解问题一制定解决方案一执行方案一返回到问题。在这样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从分析人们思维的过程出发,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学。其教学过程为:设计问题情境一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一占有资料一从事必要的观察一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检验或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问题解决教学一直备受国际数学界的普遍重视。近20年来,“问题解决”已经成为国际教学改革的热点。众多的实际教育和作者将“问题解决”的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尤其是数学学科。在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问题解决能力被提到一定高度。如1977年。全美数学顾问理事会把问题解决的能力放在学生应具有的十大数学能力的首位。指出问题解决并不是指传统教科书中的那些问题,是包括多种方法和大量实际应用的问题.再次强调了问题教学。
二、问题教学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方
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大量问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资料表明。不论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本身。还是在有关问题解决的具体教学实践中.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或不足:
(一)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中所关注的问题多为学科内问题.毕业论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联系。从众多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杂志和通过搜索引擎所查阅到的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来看。已有的问题教学中的“问题”多为某个学科领域内的问题.如数学学科中的“相似形”问题:而且大部分关于问题解决的教研论文所关注的都是如何将学科化问题的解法教给学生。以完成该部分内容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
(二)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提供缺乏考虑。很少针对确定的问题设计与开发支持性的资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缺乏对导引性学习资源的设计: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供给学生、并方便学生使用的支持性的学习资源数量有限。在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要经历一定的思维过程。而这一思维过程的顺利有效的进行需要相关学习资源的刺激作用。如果缺少了教学资源的支持,学生的学习将会无的放矢,问题也不能迅速得到有效解决。
(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知识、概念、原理等的教授和呈现形式单一。学生对于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学生解决应用性问题之前,教师要进行学科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教授,为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奠定基础。为了使学生灵活、深刻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创意性地将知识、概念、原理巧妙地寓于问题的提、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之中。可以通过多种形态来表征,即体现为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有效支持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就知识论知识地为学生讲授。
(四)在进行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体现得不够。由于对“问题解决”的片面理解,传统的“传授——接受”式教学思想在“问题教学”中表现得很突出。即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决由他人(教师、教材编写者、出考题者等)所提出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缺乏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的活动,从而使学生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这些也在事实上说明了“问题解决”这一口号何以常常与“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定的相容性,甚至为后者所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问题教学的实践操作建议
问题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直接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要用到的。基于以上对于问题教学实践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教师而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注意,从而关注其更好的应用。
(一)问题教学之中的“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硕士论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一个小小的提问中找到切人点.引导启发出一场有意义的对所学内容的重新审视,包括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解疑的欲望.能够纷纷去积极思考。在这里,教师的教学机智。尤其是灵活设置问题情境的机智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教师事先精心的设计与创意。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契机,赶设“问题”情境。
对于问题。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答案或是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尤其对于人文类的学科,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多解的。开放多解的问题不仅对于学生锻炼分析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有效.同时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锻炼学生,包括思维诸多品质的锻炼(灵活性、变通性等),系统的思维能力,高级思维能力(创造性、批判性),正面的情感态度等等。
对于那些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教师则应从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考虑其多样性。应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思路。并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并比较。
(二)关注生活实践、关注知识的实际应用应成为实施问题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强调学科知识的教育体制中,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解决能力.似乎一直被忽略。而这些又是可能被我们日常的课堂所关注的。在每一课程(堂)的开始,教师都应该对学生提出一些有关真实性、实用于现实生活的知识点或问题。在以培养小学生数感为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师会让小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的数字,如,109路公共汽车:肯德基食品店里的价格标牌上的数字……在统计与概率的内容里。让学生设计有关学校用水的调查与学校节约用水建议的主题、统计家庭所在社区每天的用水与提出节水建议等等。这样以一些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主题,不仅内含了丰富的数学内容,同时能够调动起学生对问题本身的关注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欲望。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在达成预期学科目标的同时,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在一种思考的状态,开始由数学向其他领域拓展。
(三)给予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权。美国的教育家认为: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之后还能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职称论文而我们的教师往往认为要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才算是成功的教学。要知道,困惑与好奇是孩子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教师在实施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所需要做的是为学生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他们多向思维的意识与习惯。
教师也有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但更多的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实际情境的刺激下自主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教师进行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这样一种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产生新问题去,使学生的大脑始终能够保持在一种思考状态,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他们才会对知识进行更深刻的学习,这才是成功的问题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推导的,教师绝不要越俎代庖。如在美国,一堂讲抛物线的数学课,教师讲完概念后马上就布置作业.让学生去绘制乔丹进球的图。对于乔丹是怎么进球的这样的问题.学生当然有兴趣去探索。他们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观察录像,去网上收集资料,几天后作业完成了,规律也找到了。学生在研究问题中也锻炼了能力。
(四)教师要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充分的多形式的支持性资源。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支持性资源的需求。如国外的一堂小学二年级的科学与读写能力领域的“透视昆虫”课,教师在进入主题时,精心准备了各种昆虫的图片链接作为导引性资源,在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开始整个教学过程,总共分为五大环节:确定研究的昆虫——研究你的昆虫——小组讨论——给除虫者写封信——设计一张小组的海报。每一个环节里教学者都会为小学生们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在确定研究的昆虫环节,教师不仅提供了几类昆虫的图片,对于每一类昆虫.还有相应的不同亚类的图片提供,在学生的第一反应里引起他们的兴趣;在研究你的昆虫阶段,教师事先已经设计好每一种昆虫的各方面资源整合的网页,学生可以直接点击链接,查找所要研究的相关方面的资料,如,生活栖息地、食物、生命周期、对人类的益处及害处等等;给除虫者写封信和设计一张小组海报环节.教师分别提供了不同的范例作为学生们完成任务的支持性资源。整个教学过程贯穿“透视昆虫”这样一个研究问题,以“给除虫者写信”和“设计小组海报”这两个任务作为主线,根据教学定的问题和学生群体,教师在教学前对于支持性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已经作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加工。
对于问题教学,英语论文这些只是一些原则性的建议,在具体的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教师理应运用自己的创造性和教学机智去更好的把握问题教学.并在逐渐摸索中掌握其中的精髓,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作为实践工作者.他们对于问题教学的正确理解以及在自己教学过程中对问题教学的努力践行.必将进一步推进问题教学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京山.没有问题才是个问题[J].中小学管理,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