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教育信息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1: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信息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育信息化论文

篇1

一、信息时代教育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多中间过程。人们开始是将计算机看作一种独特的对象,和物理、化学一样,专门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然后是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再后是要求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以书本、粉笔和黑板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媒体为基础的课程;最后是要求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这一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与教育的整合程度越来越深,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信息教育:广义地说信息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狭义地讲,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有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手段),有效地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信息运用、信息伦理等。

信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习信息的传播者,而学习者只能被动地作为信宿接受学习信息。通过信息教育的开展,学习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所以有利于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一)普及高水平、连续性的基础教育

因为人们主要从事信息知识工作,这种工作的知识密集度高,要求人们具有较渊博的基础知识。因此,必须普及高水平、连续性的基础教育。

1.有计划有步骤地轮训全体教师

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为此,在积极配备、充实信息技术教育所需设备及配套软件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轮训全体教师,逐步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培训内容方面,不仅包括信息技术本身,更应注重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以改变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相分离的状况,消除信息技术难以深入课堂、深入学科的现象。

2.在中小学开设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

“中小学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计算机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工程应切实重视在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中普及信息意识、信息基础理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目前,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提高公民素质,培养信息人才,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香港都纷纷将计算机为主的信息科学列为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主要课程。我国也明文规定:从2001年起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3.充分鼓励中小学学生参加本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小学学生不应仅仅只享受信息化的环境,还应在学校教师的组织下参加学校信息化建设,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集体精神、信息理论、信息技术、活动技能等。

(1)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网网页的制作,特别是校园网上软件资料中心的开发与利用,既可培养学生的信息开发能力,又丰富了校园网上的资源。

(2)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广播与电视节目的采集、编导、录制、播出、评价、反馈与改进过程。

(3)组织学生开展信息化讨论、策划信息化宣传、撰写信息化文章,既可普及信息理论,又可锻炼学生的能力。

4.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应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相结合

开展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而且能使之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的有效工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信息化。

(二)举办短学制、多形式、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科技教育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加速人才培养,因此要缩短学制。由于人们的工作性质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如面授、函授、电大等,来适应人们的需求。现代教育教学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教学信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为教与学增加了新的维度和方向,形成了多通道、全方位、整体化的教学信息加工传输模式,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信息社会知识密集型生产中科技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的特点,因此,需要培养知识广博,能适应新兴科技和工业发展的人才,使之能从事综合性技术生产和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

(三)开展广泛的信息素质教育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学不胜学的情况,教育必须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自己管理学习,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工作服务,逐步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模式的特征是: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在培养内容上,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方式,能适应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

(四)必须实施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信息时代知识的爆炸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应用型人才,如书架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素质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在时代的激烈竞争中愈来愈表现出充分的活力,这也就对信息时代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信息化、多媒化、多元化”的三化教育;也是“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三高教育。它能帮助人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收获,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教育和学习效果。在信息社会中,只具有专门的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信息社会变化速度快,对信息社会的适应性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人才水平的高低。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可以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信息社会,要求人必须具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和存储、处理的能力,具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交互的能力。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终身教育,信息教育在人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到在职教育都离不开它,只有通过系统、完整的信息教育,社会成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五)教育本身要信息技术化

与信息社会相适应,教育本身也要信息技术化,这包括教育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要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把学校的教学环境建设成为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教育现代化就要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必经之路。

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过程信息化,要切实重视运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与成果并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三、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促进教育改革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变革,这种变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的结构、内容和方式。首先要破除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1.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现代教育观、现代教学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材观、现代学校观以及现代人才观。传统教学,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学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而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能力,还要培养品德。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实现全面的教育改革。

2.改革教育目标和内容

21世纪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其总的趋势是:教材的难度增加,重视基本理论,强调知识内在的联系,要按照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化原则重新编写教材,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科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少而精,着重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制定教学大纲要着眼于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现成知识的传授和一般技术的培训,教育内容还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育形式和方法

信息化教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传统教育、个别化教育、远程教育等相结合,多种办学形式并存,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并存,多种功能的教育相融合,重在个别化教育和创新性自主学习,使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自由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信息时代的教育不仅要抓基础教育,而且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还要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发展远距离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继续教育,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逐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改实验,把这些单一、落后的手段改变成多样化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要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

4.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过程结构形式。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学过程进行变革,从而构建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多媒体技术将广泛应用,教师不仅可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而且可非常方便地从软件数据库中选择并提取相关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各种媒体信息,加以组合安排,供辅助课堂或学生自学使用。这样,多媒体技术就成为人们进行有效学习的得力工具。

1.多媒体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1)个别化主动式学习:多媒体鼓励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选择自己的认知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自主的个别化学习方式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保证,作为用户、学校和学习者个人,只要拥有多媒体终端机,就可以从公用网络的资源数据库中,非常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源,使个别化的学习方式从而得以真正确立。

(2)结构化发现式学习:多媒体营造出了由学生控制的发现式环境,这种发现式环境允许学生在特定的内容领域进行探索和检验假设,他主要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发展学生高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会组织、解释和运用材料,信息技术的这些运用将有助于学习者获取信息社会所需的问题解决技能。

2.多媒体技术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有效

当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急剧加快,人们不能不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之中,继续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求。这种继续教育不仅有助于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更重要的还在于满足技术更新、技术进步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教育。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可能完全通过办校、办班来解决(尽管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大量的却要依靠在职自学或远距离教育来补充和提高。而后一种途径,又正好可发挥信息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的优势,使学习者不仅可通过多媒体终端机,不断补充与更新自己的知识,而且还可通过电信大学和模拟训练,来获取某方面的系统知识,强化与提高某种技能,从而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和有效。

(三)网络教学日益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络在我国日益普及,人们在尝试网络通信的同时,也想到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出现了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①开放性;②协作性;③交互性;④共享性;⑤实时性;⑥个别化。

由于网络教学的上述特点,因此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1.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2.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

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掌握新资料、汲取新知识,利用新教材,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内容滞后于时展的矛盾。

3.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多种媒体信息,学校不需要再用大量经费和人力建设管理自己的媒体资料库,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样,每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机会享受“名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着名图书馆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资料。

4.有效实施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

开展网络远距离教育,是信息时代最为有效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远距离教育将具有双向传输的交互性能。学习者不仅在课堂看或听远距离传输来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可在家里看到课堂的景象,听到教师的讲授,或者看或听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一门课程的声像材料,并能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由于是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多媒体教育网络,所有这些都可以在瞬间完成,所需要的教师、专家、资料和信息,都是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这种最高质量的教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

5.教学科研更加富于成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信息技术也使得教学科研更加富于成效。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篇2

“网络”或“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如果说今日中国有哪个英文词已经取代了bye-bye而朗朗上口,那就非IT莫属。

有人声称,人类已经经历了简单绘画传情达意——读形时代、文字的发现——读字时代、印刷的发明——读文时代、影视技术的发明——读图时代的不断更迭。随着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登录互联网并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人类逐渐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那就是“读网时代”。

“读网时代”的挑战,学校首当其冲。教育从观念到形式,都将发生根本的变革。

教育平等化:网络教育成主流

驱使网络从小规模实验迅速走进千家万户的主要动力来自价值取向。教育机构(未必是学校)通过网络投资或出售知识(课程),成本可以迅速降低,而“购买”者可以在互动中充分表达自我,再也不必在师道尊严面前噤若寒蝉。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的一个坚定信条是:在线销售的价格将比其他任何地方的价格都要低。知识“销售”又怎能例外。网络教育将改变人们对教育市场的看法。同时,人们将越来越关注“教育产品”和服务对受教育者(教育消费者)所具有的价值。网络将使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言者谆谆,听者渺渺”,教师在表情冷漠的学生包围之下寂寞而无可奈何地讲授知识的历史将被终结。

网络化学习:无所不在

通过对互联网、局域网、外域网的整合,以及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化学习可以无处不在,网络化学习将取代传统学习方式,从而创造更高的学习效率。

网络学习一方面节省了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更加自由。正是网络化的学习创造了崭新的教育模式,并且学习者和施教者都变得越来越精于在网络环境中运作。

在未来社会,要懂得教育、管理好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网络化学习这一知识授受途径可能导致的变化,网上教师对学习者的影响途径与影响程度将大大有别于传统学校教育的教师。而受教育者的“虚拟化”也将给网络教育主办者带来一系列新的管理课题,未来社会需要“数字化教育管理者”。

教育信息化:真正的数字革命

未来受教育者关心的一切,包括未来经济社会的每一点有意义的变化都有可能成为数据。传统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常常用本学年本专业能够开设哪些课程和计划开设哪些课程来讨论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内容,高等教育滞后于社会导致了怪圈般的所谓“结构性失业”。

将来,网络教育或许会更加关注潜在生源的“志向”与“兴趣”,更加有效地预测本市本国乃至世界经贸领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透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关教育机构可以把广大生源和社会的相关“教育信息”输入到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并且运用数据挖掘或通过其他系统来测定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课程和教育服务,随之开发这些课程和服务,因而网络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将更具有价值。

新教育集体:聚散随心所欲

传统的教育有着时空的限制,有明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分,经验(交流)的增加也基本上是依靠从那些随时间而凝固的、静态的书本中获得知识。在未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不分国籍与种族,不分性别、年龄与受教育程度,任何人都可以请求他人与自己一同分享经验与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就可以组织起来讨论,然后解散,成为一种即时性的高效率学术沙龙或教育集体。例如,某人想转行从事幼儿教育,不用急着出去购买一本有关幼儿教育的书,他立刻上网并找到了3个像他一样有意从高校教师转行到幼儿教育的男子,并且发现其中之一已经转行并干了半年,因而从对方那儿获得了非常及时的经验。相比于阅读书籍,从经验团体中个人有时可能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因为书本通常只是针对普遍的读者而写作的。

学习为本:学习工作两不误

篇3

二、教育信息化下,加强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21世纪的发展,知识爆炸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通讯技术的极大普及,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广度,波及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角落,也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常态,面对这种形势,加强素质教育显得十分必要,而信息化之下,对于大学生自身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也同时需要具备专业技术能力之外的素质,这种要求是对学生的全面的要求,涵盖能力、素质、心理各个方面。而高校在面对这种要求时,唯一的应对就是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知识复合型人才。素质教育是人的内在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涵盖了人的方方面面,也是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素质教育更多的是对大学生的一种理念上的教育。

三、信息化背景下新的素质教育模式的建立

1.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力度

面对传统的素质教育模式和信息化发展下的不相适应,各个学校可以开展关于信息时代对于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主体辩论赛和知识竞赛,班级也可以组织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和媒介,向大学生宣传信息时代的特征和对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要求,让大学生在潜意识里明白信息时代的要求和自身所应该具备的素质,看到差距,才能查漏补缺,才会有进步的空间。

2.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传统的素质教育的模式已经悄然发生改变。要对大学生在面对信息化之下的素质教育的提升,首先要具备一只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突出的专门化师资力量,运用新技术去向学生传递这一信息大潮之下的要求,从思想上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消除信息化背景下所带给学生的消极不好的影响。教师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具备,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和培养。其次,让学生自己成为网络上的主角,弘扬积极进步的校园网络文化,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发展自己。老师可以在网上和学生进行相互学习交流,彼此交流心得体会,相互促进,相互促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单单是老师的责任,学校各个部门,各个机构之间应该通力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商定出台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规范,构筑起对学校学生各个方面的覆盖,在整个学校,形成对学生信息化下的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逐步取代传统素质教育模式在信息化发展面前的缺位和不足。

篇4

一、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型社会服务体系”的教育化运行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作为手段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渗透的过程。换言之,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以及由这种应用或利用所引发的对教育观念、制度、技术等方方面面的革新、创新的过程。

所谓机制,本义是指机器的工作原理并进而引申为工作方式或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稳定的模式化的相互关系(即结构),教育信息化运行机制是指教育信息化各类主体之间在信息化各个阶段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整个信息化的运行模式。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运行机制应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型的社会服务体系。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型的社会服务体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环境下,基于教育信息化具有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决定了:一方面,既要坚持政府主导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也就是实现政府和市场的结合,而社会服务体系则是这种结合的载体或平台。

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政府负责领导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规划,在信息化过程中发挥推动、规划、协调和整合的作用,制定有关资源的投人、配置、整合、运营、管理、维护及其更新的游戏规则,并设立相关机构负责规则的执行,此外,其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基础教育部分主要由政府负责“买单”———政府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的投资主体。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直接生产公共产品,事必躬亲,事事都亲历亲为是一种方式,即美国公共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所说的“划桨”和“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WTO,使我国公共管理日趋与国际接轨和融合,历史性地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型政府逐渐向市场经济时代的监管型政府过渡的背景下,政府只制定有关的游戏规则,并负责维护和执行这个游戏规则,具体的事务由它的人———企业、非营利组织等来执行,这也是一种方式,一种可能是更经济、有效率的管理方式,也即美国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所说的“掌舵”和“授权”。[2]由于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既可以自己直接生产公共产品,象它在计划经济时代惯常所做的一样,或是委托营利组织即企业或非营利机构(即英文Non-profitOrga2nizations,简称NPO)来生产,这样政府可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宏观政策,也就是掌舵。具体到教育信息化,作为政府主要代表的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是充分、高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全社会提供优质廉价的教育信息公共产品及准公共产品。

所谓市场运作是指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第一,主要运用市场机制生产、开发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产品,这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市场参与程度最高的环节。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征是更新快、收益高、风险大。创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源泉。可以说,没有充分完善的市场机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产品,只能是一句空话;第二,市场机制在聚集环境资源和优化资源结构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资源的投入、配置、运营、管理和更新将主要由政府把关,但要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这具体表现为硬资源投入、更新的招标竟标制度,软资源投入、更新的企业与用户的交易制度,资源整合的股份合作制,资源运营和管理通过招标竟标方式,选择专业管理/运营公司运营维护的机制等等。

所谓社会服务体系其实是指设立某种结构或模式,它能够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对接”,使之既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辅助作用,它是政府与市场结合的载体与平台。这个平台是虚拟的,也就是说是无形的,不需要或需要很少的车间或办公室之类的物理空间,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各种制度或规则,如宪法性规则、集体选择规则和操作规则。它在组织结构上分为三级,最上层是政府,负责掌舵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全盘工作,在它之下是各种诸如管理、监督、咨询、评估的非营利机构,如教育信息化评估研究院,教育信息化交易中心等机构,他们相当于政府的“人(agent)”,代表政府履行其推动、规划、协调、监督等职能。在非营利机构之下的是用户(各级各类办学主体)、企业(软件提供商、硬件提供商、运营商)等,他们都属于第三层次,都直接受非营利机构的“节制”和管理。这个平台的功能是实现政府对信息化的领导,实现资源的配置、整合、利用、管理、维护和更新,实现教育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整个运行模式上,社会服务体系就相当于一个虚拟或网上公共交易平台,进入该平台的主体事实上是两类:用户和企业。一方面,这些来自全国甚至

全世界的企业携带着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信息化产品和技术进入平台进行交易,当然,这些企业要具有一定的资质标准,并且要定期评估之,不合格者淘汰出局(但是,如果它下次具备了资质,照样可以再次进入平台),以杜绝“终身制”,同时还要设立可操作性的交易规则,一句话,这些企业们要有一个准入、运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用户———各级各类办学主体———作为顾客进入平台购买产品或服务,他们相中了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后,基础教育部分向政府申请采购或是向政府报销采购发票———“买单”。当然,为了建立用户的责任与激励机制,使他们有监督企业或与企业谈判的动力,并防止他们花公家的钱不心疼、铺张浪费的情况发生,政府规定了每件产品或服务的采购额度或价格上限。(这有点类似于经费包干性质,因此,节省或浪费都是自己的,如此一来,用户也就有了节约开支———与企业讨价还价的积极性)。这样设计是为了让顾客或说市场去监督、制约企业,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下,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此时,政府基本上是退居幕后的,通过其人———非营利机构来制定“游戏规则”,管理各类企业和用户,裁判各种纠纷,维护市场秩序。或者是另外一种相对间接的采购方式:由政府直接出面,通过招标、竟标方式,与企业谈判,最终达成采购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这其实是相当于用户的集团购买,而政府是这些用户的谈判代表。比较而言,前者较适合于软资源(指非物理形式的资源如各种应用程序、课题软件、网络信息、电于图书馆等)的配置、整合以及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运营、管理,而后者较适合于硬资源(指信息化的物理设备如光缆、计算机、路由器等)的配置与整合。因此,整个资源的配置、利用、管理、乃至更新的过程处处都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处处都可见市场运作的身影。这也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发展思路。[3]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理由

1、政府主导的理由———教育信息化的公共产品与准公品的双重性质

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所谓公共产品(publicgoods)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国防是经常被引用的典型的公共产品的例子。只要有国家防务体系存在,每个国民都能得到它的保护,不管他是显贵还是乞丐,也无论他是好人还是坏蛋甚至罪犯,你都几乎不可能排除任何他(她)不受其保护,而且,多出生或少出生一个国民也不影响其他人享受该体系的保护。其他的例子如不拥挤的道路,街灯等,都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是低效率的,这是因为,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每个人都相信他付费与否都可以享受公共产品的好处,那么,他就不会有自愿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搭便车(FreeRider),从而公共产品的投资无法收回,私人企业当然不会提供这类产品。但公共产品又是增进社会福利所不可或缺的,在私人部门无法提供的时候,只有政府出面,通过税收筹集资金,生产这些公共产品。[4]因此,提供公共产品似乎成了政府的当然义务,社会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国家,概莫如此。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公共产品不是很多,大量存在的是介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所谓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的产品。教育的性质较为复杂,它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属性。义务教育是较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因为他不具有竞争性,对全社会有较大的外部经济性,正是政府职能和财政供给范围,应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赞助为辅”的原则,取消或严禁对学生的收费(必要的杂费除外);而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具有较典型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私人性和市场竞争性较强,个人收益率超过社会收益率,故应采取“公共财政援助,合理增加私人投资,积极鼓励社会赞助的原则,大幅度增加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是增加非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私人投资,对企业或私人的投资或捐赠,应按国际惯例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5]

判定教育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意义在于,按照公共经济学原理,其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公共产品由私人生产的低效率,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必须主要地由政府来负责。教育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以服务于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育的“信息化”,是从属于教育的范畴。由于教育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注定了教育信息化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这也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自始至终都将是信息化全过程的主角。

2、市场运作的理由

(1)、由于教育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说明教育具有一定的私人性,这一点在非义务教育领域中随着公民所接受的教育的程度的提高而越发表现明显,即受教育公民直接受益的方面将有更多的体现。这就说明,在教育领域包括教育信息化领域应该是有一定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的,这就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机制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虽然是由政府负责“买单”,但首先,政府“买单”的比例将依教育的性质而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化投资将主要由政府负责,因为义务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收益更大,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越是更多地体现为个人的受益,故这个阶段尤其是大学及其以后教育阶段的投人可考虑有较大的市场参与程度,比如课件等就可考虑由学生自己来“买单”或是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其次,政府“买单”的产品将只限于基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的部分,对于超出此范围之外的属于个性化产品,将完全由市场机制解决,也就是由个人自己“买单”,如各类辅助教学的课件;最后,政府“买单”的方式要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如信息化资源投入/配置的招标、竟标制度,由用户直接到市场购买产品或服务再到政府报销的制度等等。

教育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为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运作提供了对接的平台,它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种制度安排为弥补“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提供了一种较大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育信息化运作的一些必备条件

教育信息化将是我国教育的一次革命,它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将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等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为抓住机遇,顺

利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我们必须: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保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首要的一点是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识,即通过教育信息化来提高我国教育水平,科教兴国,通过教育的大发展来带动我国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因此,我们要通过多样形式、多条渠道、多种媒体的宣传和发动,通过专业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和制定目标责任制等手段,让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妇孺皆知,深入人心,从而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营造出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教育信息化先导的观念。

2、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各类组织———组织保障

组织是为完成一个或多个特定目标而有意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它使人类活动变得有序化。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其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要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则,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各类组织。首先,要在国家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相应的各省、地(市)、县协调机制;其次,建立各种非营利机构(NPO),如:远程教育中心;教育电视台和优质教育资源示范与推广中心;在高等院校和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分布式研发与人才培养与培训中心;成立教育信息化评估机构等等。超级秘书网

3、建章立制,制定“游戏规则”———制度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规定了的人们之间交往的规则。人类社会要交往、要发展,必须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行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制度不断演变、进步的历史。制度的优劣先进与否决定了这个制度制约下的组织、活动和社会是否有活力,有创新能力。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宏伟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设计、制度创新是其成败的关键,而所谓运行机制无非是这种制度安排的动态体现。要建立一个从宪法性规则到集体选择规则再到操作规则在内的制度体系。

为了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步伐,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制定教育信息化法律法规,推进政策法规和信息标准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制订和贯彻执行建立保障体系,普及教育信息化标准。在信息化建设中,应针对社会的投融资给予鼓励和政策保障,以利调整主体和客体各方的利益,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推动教育信息化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要将教育信息化的考核指标列入校长的年度考核指标中,实行责任追究制,保证规划的如期完成。要建立教育信息化项目的效果评估与实施监督机制。要建立教育信息化指标,对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化进行评估。这些制度当中,最关键的要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中针对各级各类主体的准入、运行、退出的制度(机制)。

4、建立专家队伍,进行前瞻性和跟踪性研究———智力保障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因为时代在发展和前进,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内容、手段、方式等是动态变化的,教育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也是动态变化的。由此,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深入和变化,我们必须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前瞻性、跟踪性研究,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如:建立教育信息化智囊团,即培养一支教育信息化的专家队伍,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和进一步推进提供智力支持,为探索新环境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改革的新路子,要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相关软课题研究,重点进行信息化战略研究,教育信息化法规制度研究与制定。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竺乾威,马国泉1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版)[A].DavidOsbome,TedGaebler.ReinventingGovernment[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62–578.

篇5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充分肯定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建设中的地位[1],同时,也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当我们看到教育信息化的可喜成果时,也要对如何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冷静的思考。本文针对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建设方式、成效标准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问题提出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实现自动化,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整合[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与目共睹的,在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人才培训、关键技术及标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基础教育方面,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基础教育改革,也不断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发展也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传统的信息化建设方式、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不适应基础教育的实际。本文将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2.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振奋的,从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建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以及实施的“农远工程”、“校校通”工程,都极大推动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进程。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也已经完成了基础条件建设,人才和制度建设也逐渐完善,接下来要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建设以及信息技术发展及其标准化建设。

2.1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的思考。

人们谈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以及信息技术培训等,黄荣怀教授将这种建设方式称之为“粗放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那何为“集约型”的信息化建设方式呢?黄教授认为是“共享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服务和提升信息素养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建设方式[3]。笔者对此深有感触,近几年经过国家、区域以及学校三级部门的不断努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建设以及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技术环境也逐渐形成,虽然先进的技术装备不断涌现,但基础教育阶段配备的信息技术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够跟得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过分强调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就变成了一个资源的浪费。

基于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笔者认为,在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信息技术应用上,在现有的教育信息化条件装备下,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深度挖掘技术潜力,使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面临转型,从原来强调教育资源库建设转移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从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转移到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自我提升。在资源建设方面,着重加强区域教育资源建设,提升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质量,建立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形成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有效互补。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面,转变传统培训内容和方法,积极构建信息技术环境,培养教师自我接受、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2.2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的思考。

经过2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成效显著,但也普遍存在着在认识和评价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上,缺少统一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衡量教育信息化成果方面,很难通过一定的硬性指标来判断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如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标准,就会过分强调“升学率”,导致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如果以学生素质提高为标准,但又缺乏相应的定量评价指标。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应该从影响教育主体应用的因素和教育信息化的方向与任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以及软硬件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规划。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还应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保证信息技术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同时,单一的评价标准也不利于信息化的建设,细化评价指标层次、规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的必备条件。

2.3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

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分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两个方面。目前,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在开设信息技术课,而不同的学段之间至今还没有一个系列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没有统一的依照,各学段的教学起点定位不明确,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教学内容重复。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在目前我国这种大班制的教育条件下,教师也很难因材施教。针对此问题,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参照标准应该统一,学段之间的教学内容要做好有机的衔接和过度。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比如: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内容应该倾向于具体的有形象化结果的操作,高年级的学生逐渐发展到抽象思维,应该多以公式、文字描述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同时,还应该设置一些选修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双向含义:一个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以达到推动学科教学改革的目标;另一个是“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从另一个角度讲,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既是一种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是另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的有效运用。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合理运用,不但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注意“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对于其他学科教师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效,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可以一方面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必须主动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自身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这也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根本解决之道。

3.结束语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化建设与教育实际不相符的因素,转变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制定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完善信息技术教育、进一步转变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将有助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篇6

二、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建设

(一)因特网教育资源

资源是整个社会正常有序运转的必需,是构成各种系统的必要条件。教育资源作为构成教育系统的基本因素,是指教育系统中支持整个教育过程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实现一定的教育和教学功能的各种资源。从广义上来讲,教育资源通常包括物质资源(即教育系统中运用的各种设备、媒体、器材、工具等),人力资源(即教育系统中的教学科研人员、教学管理人员、教学支持人员及学生等),信息资源(是指在教育系统中传递的各种信息,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及伴随教学内容产生的其他信息)。用技术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教育活动都是信息传递活动,教育的过程就是信息交互的过程。因此信息资源是教育系统的最根本的资源。

随着网络的兴起,尤其是Internet(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应用普及,基于网络的教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因特网教育资源(Internet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而言,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为网络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不同于以往以书籍、报刊、磁带、磁盘、胶片、广播、电视等为物质载体的传统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以网络为承载、传输媒介的新型的信息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主要是在Internet上获取的,所以也将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资源称为Internet教育资源。Internet教育资源是网络的必然产物。

(二)获取因特网教育资源的方式

Internet是将全球数百万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一组网络。用户若要访问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必须通过浏览器来实现。目前用于浏览网上信息资源的浏览器有很多,而所使用的浏览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网络浏览的效果。好的浏览器应具有如下特点:(1)能阅读超媒体文件;(2)具有字符格式化功能;(3)支持多种形式的Internet信息服务形式,如:WWW,Gopher,FTP,Telnet,WAIS等;(4)能访问历史记录;(5)具有书签功能;(6)能发送E-mal];(7)能阅读新闻,发表文章;(8)具有安全保密功能。

在众多浏览器中,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和NetscapeNavigator这两种浏览器使用较广泛。这两种浏览器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浏览效果,支持多种HTMI.格式和丰富的网络文件类型,并且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可支持FTP,Gopher,E-mail,Usenet等多種服务形式。

(三)因特网教育资源的分布

Internet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条件。教育信息是对教育系统中各种活动的运动属性、状况、特征与功能的客观描述。教育信息是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反映。Internet教育信息是指Internet上可用于教育过程的、在教育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其中既包括为学习者提供的能够形成新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习惯、行为的学习内容,也包括在传递学习内容中生成的其他信息,如相关教育的理论信息、经验信息以及控制信息、反馈信息、管理信息等,也包括世界各国及不同地区开展教育活动的各种消息以及指导、保障教育系统顺利进行的各种政策、法规,还包括与教育、教学等有关的娱乐、商业信息内容。因此教育科研工作者、各层次的学习者和教育者、各级政府部门决策人员均可以通过Internet便捷地获取各类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经验、教育理论、教育动态、教育指导、教育统计资料等教育信息。

由于教育系统涉及多领域内容,因此与教育相关的学术、科研、政府及各种组织机构的信息都可以归纳为Internet教育资源。Internet教育资源分布非常广泛,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国的教育科研网上,涵盖了以.edu为域名类的所有资源,并在.com,.gov中也有分布。Internet作为遍及世界186个国家,连接13多万个计算机网络、1600多万台计算机主机、600多个大型图书馆、400个学术文献库、100多万个信息源的信息网络,其信息资源的地理分布异常广泛,Internet教育资源也涉及到世界各地的与Internet相联的主机,但就其分布而言主要是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作为发达国家,网络环境优越,而且在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办学条件、教学资源等方面发展得比较充分,另一方面也与这些国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特点有关,这就避免了像其他非英语国家网上信息时的双语种或多语种版本的多重建设。有数据表明,截止到2000年1月,全球已注册的.com,.org,.net和.edu的域名已达10008475个,还有3344305个以国家或地区为最高域名(如.cn,.hk,.uk,.au,.ca等)。在这约13350000个域名中,按地域划分美国占50%德国占8.6%,英国占8.5%,加拿大、韩国、法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目前为国际域名分布的前10位。

我国的网络建设与开发正在兴起阶段,目前我国上网的计算机为35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的计算机为4l万台,拨号上网的计算机为309万台。我国WWW站点约15153个。我国已建立了包括负责所有大学联网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域名.edu.cn),中国科学院负责的各科研机构联网(域名.ac,cn)在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完成了教育科研网络信息的初建阶段。我国国际线路的总容量为351H,连接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其分布情况为:中国科技网(CSTNET)IOM、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291M、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8H、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22M、中国联通互联网(UNIVET)20M。

三、高校应用的共享机制建设

(一)网络环境建设

教育城域网的网络环境按其应用功能可分为四类:一是用于办公,如教师备课、文件上传下达等;二是用于通讯,以网站为代表,融合了BLDG等技术;三是用于資源管理,现实情况是地方高校建设时,往往买了资源库,却没有本地资源进入,只能靠所购买资源库一年一两次更新,无法与教学形成互动;四是用于视频教学,真实记录课堂教学全过程,并对此进行录播、直播和刻录输出,实现资源共享,教学评估,教师培训。其中的视频教学网络环境又细分为三大类:一是公开课视频会议;二飞精品课程录播;三是远程教学评估。

(二)教学平台建设

什么是教学平台?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当前大信息量的教学内容需求,虽然各地方高校纷纷建立多媒体教室,但是独立的多媒体教室,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仍然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模式。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的环境。

地方高校可利用传媒与通信技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活动。主要有开路电视远程教育系统,Internet教育系统,以卫星传输为主、互联网传输为辅的教育系统,双向HFC有线电视网络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多种形式。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

教学资源,是指支持教学的相关资源,大致分为教材、支持系统和环境,甚至涵盖一切有助于教学活动的任何事物。教学资源库通常具有下图所示的结构。其中,教学资源数据库是教学资源库的核心。它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是媒体素材库及索引库,在此基础上,还有积件库、课件库、题库、案例库及相应的索引库,最上层是网络课程库和索引库。

(四)网络课件开发

网络课件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制作课件的技术水平,还取决于教学内容的质量、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学习方法的合理运用、学习策略的具体实施等因素。同时,开发网络课件需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美学和各专业学科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最好进行合作开发,以提高开发速度和开发质量。

(五)多媒体课件开发

目前,教育正在走向信息化、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成为教育教学的支撑技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正在改变着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势必带来教学内容、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对于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学内容是用多媒体信息来表达的。各种媒体信息都必须是为了表现某一个知识点的内容,为达到某一层次的教学目标而设计、选择的。各个知识点之间应建立一定的联系,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知识结构体系。

篇7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与创新理念相结合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长期以来都为教育研究者所重视。信息化进程改变了大学生的获知方式,同时也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理念的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要遵从信息化发展进程的步伐,这需要教育管理系统制定出适当的改革方案和完善的实施手段,从创新的本质出发,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罗杰斯认为创新理念包括认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几个阶段,即从个体对创新的初次认识,到对创新形成一种态度,到决定采纳或拒绝,到实施这个新想法,再到认可这一决策。教师和学生是高等教育信息化与创新理念相融合的执行主体。信息化教育中师生的创新理念互动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深度理解和熟练操作,还需要学生对信息化课程学习模式的认可,而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敏感度促使他们主动的适应学习模式的改变,而对教师而言,则需要强制自己去更新和创造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挑战。

三、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师角色转变

教育理念的革新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必然,在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知识来源,教师在传统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将不复存在,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逐渐被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所取代,教育目标也从重视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创新人才转变,这都迫使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多媒体教学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教师和学生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实行异地同步辅导、讨论和交流,这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教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和充实自身的素养和信息能力,在学生优良素质形成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和监督员,当学生思维走向误区发生偏离时及时干预纠正,以诱导和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四、通过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学

生的创新性思维活动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才能激发产生的,而信息化教学模式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多的创新性思维活动。就环境而言,大多数本科院校都配有计算机室、网络图书馆,学生可以通过它们查阅最新、最前沿的资料,这些将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有力支持。许多课程正在由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转变为网络课堂模式,其中设有很多模块,包括BBS、网上答疑、网上问卷调查都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也便于学生及时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另外,学校的各种开放共享性课程设置可以开阔学生的新思路,使学生产生新见解,如:网络精品课程,可以实现各高校间高水平教师经典讲座的共享;学科公开课程,可以使学生不受专业限制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开放实验课程(包括网络虚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无约束的实践空间和免费仪器设备资源。学校积极鼓励建设各种竞赛平台,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编程大赛等,通过平台让学生实时的了解各种比赛的最新动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五、电气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宽口径技术人才是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

1.信息化平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等,这类课程中理论公式繁多,结构图复杂,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书写板书和画图,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和厌烦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引入为电气类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视频动画给学生讲解复杂的电机结构,也可以在线搜索最新的发展动态,让学生适时地了解学习对象。另外,信息化平台设置有交流反馈模块,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空间。

2.开放虚拟仪器实验平台电气工程类的实践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但高电压的实验条件非常危险,实验过程中的接线错误和合闸疏忽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开放虚拟仪器实验平台可以模拟仪器设备的运行过程,在计算机中形象准确的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及自动化的应用,学生只需登录平台,便可随时随地进行实验,这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安全的实验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开设自主研发式电气课程设计传统的课程设计局限于规定项目的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由学校提供固定的实习经费。自主研发式课程设计是以学生的主观意识为主,由学生通过网络或者信息平台自行选题,自主完成设计过程,并要求能够将设计的成品进行销售,或者被企业所采纳,往往自主研发式课程设计周期较长,但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学习与社会需求接轨,增强社会竞争意识。

4.建立创新与应用为主的毕业考核标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高校毕业考核标准的高低决定着其能否吸引企业的眼球,单一的毕业考试与毕业论文已经不能够体现学生素质的高低,新的考核标准应该具备多样化、实用性的特点。下面举例介绍一种考核标准:(1)各科学习成绩合格;(2)在所在系的所有教师和同学中有60%认同道德素质合格;(3)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及论文,并得到5名以上专业教师的认可;(4)攻读学位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在两家以上企业进行过实习,并得到主管领导的认可;(5)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获得过国家级(如专利)或者企业认可的产品设计证明;(6)在国家正规比赛中获得三等以上奖项。在上述考核标准中,6项均达到的为优秀;满足前5项为良好;满足前4项为中等;满足前3项为合格。考核标准是学生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因此标准的制定应该结合时展趋势和专业特点综合制定,学校可以通过毕业考核标准来约束学生从入学起到毕业的所有行为和方向,使学生自觉产生努力和创造的激情,也给企业创造了一个获得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有效途径。

篇8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正式颁布,《纲要》在保障“到2020年国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等战略目标的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纲要》第四部分第十九章第六十一小节)。

教育信息化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地位

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教育装备管理系统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是实现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是衡量各地教育装备工作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重视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打好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只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深,才有教育信息化这棵大树的叶茂。

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逐步在中小学校园的普及率不断增加,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闭路电视系统、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数字实验室、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等,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而地方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及学校对教育技术装备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却没有随着教育现代化和装备信息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与装备事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1、装备资产管理方式大都停留在手工制作状态,显得极其陈旧、落后,账目混乱、资产流失浪费现象明显小论文,各项教育技术装备数据统计工作困难,无法及时了解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装备状况,影响教育管理决策和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

教育装备资产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正常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各类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种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配备都要按照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实施。庞大的教学物资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登记、建立财产账簿,并动态反映其状况,是个繁重的工作。而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采用传统手工或电子表格方式记账,出现很多弊端和不足:

①、装备资产数量品种规格不易查询,修改不方便、很难统计,对采购决策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②、记账不规范、不完备、不连续,账目数字不准确,差错多,账物不符、有账无物,无账有物现象普遍。

③、传统纸质资产账簿携带不方便,保存困难易损坏。

④、不能动态的反映财产当前的状况。如某些教学仪器暂没在指定存放地点,被相关人员借用、维修或决定报废处理,账簿上无法立即体现,装备管理员总要到处翻阅其他相关记录,才能得知其去处。

2、各级学校及装备部门不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很难对教育装备过程实现科学、高效、透明的管理,对装备管理工作情况的信息掌握比较滞后。

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各学科的教学都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繁重复杂多样,以实验教学为例,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有学科教材要求必做实验也有兴趣小组自选实验,而每个学科也不止一个实验室与准备室,以后还有虚拟实验室,涉及到的管理流程和常规记录非常多,教师要填写实验计划、教学日志、实验通知单、要对实验室进行安排,实验结束后,老师要进行实验确认记录实验完成情况,以后还要进行实验开出率统计等等,这些都需要任课老师和实验教师密切联系,采用传统手工管理模式,任课老师频繁到各个实验室了解实验仪器情况、填写各种表册,效率低,随意性强,而一旦某个计划有变,又应对缓慢。虽然实验管理人员忙前忙后,但是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学情况和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还是比较模糊,总要等后面汇报才清楚。

3、采用手工管理的教育装备管理档案资料建立不完整规范、记录不连续详实,搜集整理保管困难,无法真实反映装备管理状况,装备管理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教育装备管理资料档案类别和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各个学科小论文,是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是装备管理工作情况和成绩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教育部门检查的重要内容。以理科实验室为例,除了装备资产档案外,有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各种标准、规章制度等相关文件及材料;实验室人员学历,岗位职责及进修、培训记录;常规管理工作中的仪器借还、赔偿、保养、维修、报损登记,自制教具作品材料;实验计划、实验日志、实验通知、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科研成果、实验考试、实验总结等各种教学资料。如此繁杂的档案资料不采用无纸化、网络化管理导致教师和管理人员对装备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学习滞后,不系统全面;设计填写繁杂、零碎的各种帐表册、记录费时费力,工作量大,负担重,久而久之也就不重视,常常做了大量的工作,没有留下完备规范的文字记载。每到教育管理部门检查工作时就仓促临时找人赶材料、补记录,常常搜集整理不合要求规范、内容不完整准确,缺失大,并且前后矛盾,互相无法印证,造成教育管理部门不能客观的评价其真实工作情况,管理人员自身又觉的委屈。

4、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信息化观念仍然比较落后、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差异大,信息化利用率低。

教育装备管理要做到现代化,必须需要一支理解教育装备理念,具有学科专业水平、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且相对稳定的队伍去实施操作。但是长期以来,学校的领导对于装备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到位,观念滞后,承担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都年龄结构偏大、教育装备管理观念和理论比较贫乏,知识和技能更新更是跟不上设备的更新,计算机应用能力低下,有些甚至是“机盲”,对办公软件都还不熟悉,各级部门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培训和管理又不足,除了学校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其他人员还是习惯于传统手工管理模式,要能较好运用教育装备系统心有余力不足,懒怠畏难情绪严重。

5、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标准不完备,缺少一套完整的装备管理信息标准和网上信息交换规范,从省市县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系统纷杂,缺乏一个规格化的、系统化的统一完善系统。

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标准,目前许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均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采用相应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不规范、不完整,且互不兼容,难以进行信息交流。目前使用教育装备统计软件得到的统计信息与教育主管部门统计信息无法吻合、兼容,常常产生矛盾。

由于缺乏一套统一完善的软件设计规范,个别学校使用的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如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存在多个版本,兼容性差小论文,实验装备管理软件设计灵活性不够,扩充性和开放性较差,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根本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适合网上应用的软件较少,目前大多数软件的应用局限在单机或小型局域网上,缺乏在大型网络上(如办公网、校园网)应用的软件。

三、教育装备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信息化、网络化

1、管理方式、手段跟不上会造成装备管理水平逐步滑坡,成了实现教育装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障碍。

相对于学籍、考试、办公等其他教学管理系统都正逐步成熟,而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尚未起步,信息化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随着教学管理工作的繁杂多样,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办公自动化手段应用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中是必然的趋势。

篇9

在全球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信息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把“利用电脑和网络实现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重要课题。学校是人类知识诞生与传播的主要场所。在网络大行其道的信息时代,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远程化的进程中,校园网络成为了教育三化基础平台,校园信息、化应用是将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教学设备联成网络,配备必要的软件系统,开成集教学管理、网上信息、网上教学与信息交流、无纸办公为一体的校园信息系统。校园网络信自、技术作为教育的基础,主要体现在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校园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发展的同时又对校园网络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现代高等教育开成了新的冲击。

校园网络信自、化应用不仅仅是学校自身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1校园网络信息应用工作的社会性

为了迎接21世纪人类将要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种种挑战,要求学校培养出的新世纪接班人应当具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应当是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却很难适应信息社会对信息能力与创造能力这方面的强烈需求。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靠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起主导作用,便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其最大缺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至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加工能力,由于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学生缺乏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环境,井且与社会上、国际上的信息资源完全隔绝,因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种信息自理的能力更加难以培养。

当前以多煤体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网络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和必将进一步的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使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换言之,在基于Internet教育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多媒体相结合,发展成一种有可能适应21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

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可以完全融为一体,每个人都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毕生都可以享用的终身教育。基于Internet教育网络环境下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学习地点甚至指导教师的选择。这种教学模式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其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才能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2校园网络信息化应用的系统性

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中,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Internet和WWW技术的出现,发迹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学生通过网络在Internet上查询所需的各种资料,电子邮件、公告板也被学生普遍采用。现在的学生和教师对校园网络的应用提出和更高的要求,是因为学生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希望在校园网络中学到各种技能,发展自己的种种潜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对教师而言特别是许多年轻教师,他们既是教学者,又是学习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劳动强度,他们必须掌握各种信自、技术的应用方法。作为教学的管理者,他们所考虑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测试方法等的改革同样需要通过校园网络来加以实施。校园网络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网络应用的多媒体综合集成却不是简单地技术和数据堆砌,不是把各种技术和系统拿来放在一起进行演示的展示台,多煤体综合集成是要在各种媒体内容融合的基础上,把系统、设备、网络、数据、信息、知识以及人员都紧密有序地统一在应用的统一框架下,按应用的需要进行连接、配置和整合,以达到系统的总体目标。

校园网络信息化应用的多媒体综合集成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在认识统一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各方面的资源,逐步趋势向多种媒体的综合集成。

3校园网络信息应用的理论依据及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H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有这样一种计算题: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铁多少吨?这类题对初三刚学化学计算的同学来说,确实难了一些,但如果我们把它拆成这样二个题目: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Fe2O3多少吨?和这些Fe2O3中含Fe多少吨?这对于学生来说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二、诱发动机,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动机是创新的条件

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感"那儿获得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侯德榜出自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产生了"要创造出中国人的制碱法"的创新动机的思维,经长期研究,改进了索尔维制碱法,终于制造"红三角"牌纯碱,而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2、严谨是创新的作风

许多发明创造往往是在偶然的机会中,一时疏忽,可能会导致终生遗憾。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使得化学大师李比希后悔不迭。当时,在巴拉尔之前,法国一家化工厂将一瓶液体送给李比希,请他分析液体的组成。李比希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冒然断定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当李比希听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时,马上意识到他以前对那瓶液体的判断是不妥的,后经重新化验,证实其中确实是溴。本来李比希是可以早几年就发现溴的,但他的疏忽使他没能抓到这一机会。所以,做任何事,特别是科学研究,必须要严谨的工作作风。

3、顽强是创新的精神

失败是成功之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许多次甚至上千次失败中获得的。化学家诺贝尔的成功就是因其顽强、冒险的结果。他从小随父从事军工产品的研究,在制硝化甘油时,多次发生爆炸,他本人被炸伤,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但他没有放弃研究。市里不允许做实验,把实验迁到湖中一只平底船上,从而获得成功,成了大发明家。所以,创新必须要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发明创新人才为此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了创新的成果。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有意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要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NH3、CH4实验室制法时,根据所用药品及反应条件让学生思考选择用以前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NN,N2变得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加鼓励。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和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的现象是否相同,学生往往按常规的思维考虑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存在一个过量的问题,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再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学生通常会考虑的是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而忽略了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它首先与水反应,所以得不到金属铜,而是生成Cu(OH)2蓝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