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档案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1: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档案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档案文化论文

篇1

二、基于场馆展示需求的资源积累

(一)文化场馆展示需求大学文化场馆为达到展示历史、彰显办学特色、弘扬时代精神、宣传校本文化的预期目标,需要精准的文字介绍,展示大量图片,利用视频和音频来表现,以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实物来佐证。这就对档案资源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二)档案资源的搜集途径对于特定档案资源的征集,往往有三个途径:1.档案馆,2.学校各部门,3.老领导、老教职工、校友。如果是建设名人纪念馆或陈列馆,则还需再加两条途径:1.名人的亲友,2.地方档案馆。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吴健雄陈列馆为例,为广泛征集资料,多次赴东南大学参观学习、拍摄照片,到吴健雄的家乡实景拍摄,到她曾就读过的苏州女子第二师范学校查找档案,到扬州、宜兴等地学校和地方档案馆查找档案,走访吴健雄曾工作过36年的哥伦比亚大学,到吴健雄的家中搜集一些她生前生活所用之物,到台湾她生前开展过学术交流的地方去查找资料等。征集到的各种文件、史料、实物,凝聚了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和心血。

(三)特定档案资源的积累对征集到的文史资料和实物等各种档案资源,要妥善保管,展馆展出尽量使用复制品。对所有展出和未展出的档案,均应当按照档案保管技术标准要求,进行贴标签、制作目录、温湿度控制等专业化、标准化操作,保证这些档案资源能够长期完好地保存和继承下去。此外,在当下的档案工作中,应当以需求为导向,结合校史编撰,校史馆、名人纪念馆或陈列馆筹建工作经验,对某些具有代表性的档案进行有意识地搜集、整理和保管,以便于学校和社会查考利用。

三、基于文化场馆主题的档案资源重组

大学文化场馆有若干个主题,这些主题涵盖了办学历史、办学特色、时代精神和校园文化。要充分展现这些主题,仅仅靠档案的查找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结合需求,对这些档案资源进行信息挖掘和资源重组。

(一)对档案的信息挖掘展示和介绍一件档案,不仅要解读其内容,还应当对档案所包含的其他信息进行的深入挖掘,获得档案资源背后的信息。以一份书信为例,不仅可以通过书信的内容分析作者当时写信目的,还可以分析形成这份书信的历史时期、纸张、字体、作者和收信者本身的历史地位,深入挖掘这份书信背后的信息,从而形成内容精彩、有血有肉的讲解词,吸引参观者注意,在参观者的记忆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从而达到宣传和感染的作用。

篇2

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如今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之一。档案作为人类社会记忆具,也是一种可贵的信息资源。止确认识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水平,对实现档案的信息价值,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即是在这一背景下,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知识管理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关联

1.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知识管理是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对知识的取得、整合、转换、分享、应用与创新等一系列活动,使知识不断产生、累积与升华,以便更有系统、更有效地运用知识去创新的管理。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催生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致力于对各种知识的连续性管理,通过知识交流与共享推动知识创新,着力培育和提升组织的集体创造力。

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利隐性知识,这种认识源于英国的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经过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美国的彼得·德鲁克(PeterFDurcker)、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LujiroNonaka)等人的进一步阐发建构被广泛采纳接受。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易于传递、分享;隐性知识是指尚朱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往往以个人的技术诀窍、作经验等形式存在,与个体的知识结构、阅历、思维方式等密切相关,是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不易被获取和传递。显性知识植根、依赖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内核,而显性知识只是在内核上赋予了可以表述和转达的外型。因此,知识管理明确地提出要对组织内的显性、隐性知识同样实施有效的管理,尤其要重视隐性知识的管理。

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被赋予新的内涵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它的实际工作内容义是什么?同答这两个问题,首先需要对建设的对象——档案信息资源有个准确把握。档案信息资源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可利用的档案信息的集合。除了具有信息的共性外,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即本源性、积累性和内向性。

“建设”一词具有创立、建立、增加之意。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含义可以表述为:档案部门对本区域、本领域、本单位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分析研究,最终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属于档案管理作的范畴。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人们都认为有“六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后来,逐渐把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也列入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与“六个环节”增加到八个环节:。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的传统理论迎米了变革和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工作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笔者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七个环节,与提供利用共同构成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按照档案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度划分为两个阶段:实体收藏(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实体收藏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基础,其成果是收集齐全、整理有序的档案实体。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围绕社会需要,利用专业方法和现代技术,从收藏实体中发掘有用的信息材料进行编辑和研究,强调档案信息的加工处理,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高级阶段,其成果是配置合理、高度整合的档案信息资源库。

3.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时展的要求

当前,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日益凸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不断升华。有人认为:“档案馆作为档案集中保管与利用基地,具有应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独特作用”,并指出:“要把档案馆建成‘思想库’,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政襄政作用。”有人明确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档案管理将成为知识管理,档案服务成为知识服务,档案机构的核心功能将是档案服务与开发能力。”这些论述体现了档案界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定位,对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成为知识型、思想型资源已有了明确的认识。档案信息虽不等同于知识,但档案信息包含着知识。档案信息资源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很人程度上体现在档案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能够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馆履行其文化使命的必然选择。档案作者必须对知识管理理论有清晰的认识,将这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融入自己的作领域,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升自身工作的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知识管理视角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知识管理不仅是一项专业管理活动、一系列管理技术方法,而且属于价值观念、管理范式、管理理念范畴,还包括了组织更高层面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论。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作适应时代要求的理性选择。

1.发挥专业优势,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结构

收集本区域、本领域、本单位的档案是档案部门的职能使命。档案工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具备档案信息资源收集、鉴定和整理的专业优势。如今,档案不仅是组织内本源性的“历史记录”,而且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除了发挥档案的凭证价值外,更要注重档案参考价值的开发。笔者认为,在实体收藏阶段,特别是档案收集、鉴定过程中就当注入知识管理的理念,不仅要收集正式文件,而且要加强相关文件和外部信息的收集,这样建立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才有利丁档案信息连续性地管理和隐性知识的挖掘。另外,收集归档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档案工作者充分认识剑:利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与馆藏数量有限、结构单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丰富馆藏、优化结构已达成广‘泛共识。然而,实际作中不能将其等同于盲目地扩大收集归档范同,造成进馆数鼙急剧膨胀、档案信息组织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冈此,归档范闱的扩人是有限的扩人,是以挖捌隐性知识为目的的扩人。确定归档范围和鉴别进馆是一个知识评价的理性过程,是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结构的关键所在。

2.更新管理理念,注重隐性信息的挖掘

目前,档案部门还存在注重档案保管与实体控制而轻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注重显性信息的获取而轻视隐性信息挖掘的现象,在实际管理中具有严格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特点。止如有些学者指出:“由于档案实体排放具有单向线性存放特点,建立在这种基础结构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无论是在用户需求的适应性,还是档案信息内容的利用上都受到一些限制,客观上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因此,档案的保管不能拘泥于历史记录的保管,而应组织其内容信息并融入价值创造过程中为现实服务,充分发挥档案的情报价值。充分运川知识管理理念,有利丁档案信息的组织。电子时代的档案米源原则强调对文件背景信息的获取,即文件是由谁,在什么条件下、运刚哪些数据、为了何种目的、采刚怎样的结构形式等方面的综合信息。通过对这些背景信息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跃然纸上的显性信息,而且可以为知识的连续性管理提供线索和帮助。除了以文件为线索搜集相关隐性信息外,隐性信息还大量蕴藏于组织运行、组织文化和组织成员头脑中。档案工作者要开拓思路,采取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挖掘隐性信息并使其显性化,构筑档案信息资源库。

3.摒弃保守观念,促进知识的流转与互动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要以社会需求为驱动力,以服务利用、实现档案信息价值为最终目的。因此,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过程,而是与服务利用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服务利用工作的基础,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服务利用的效果;而服务利用的需求和效果义反馈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指导着建设的方向和步骤。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保守观念,在兼顾保密性要求和所有权限制的基础上,最人限度地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水平,疏通利需求的反馈渠道。档案信息的知识属性决定了只有共享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知识,使知识直接服务于组织价值的创造活动,才能体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真正价值。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档案机构开展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就是要创造一种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互动的机制,通过档案管理者隐性知识的表达和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知识,从而发挥档案机构的知识库作用。”档案工作者应该为知识的流转与互动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融入更广阔的活动领域,使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成为组织日常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篇3

二、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当前我国的文化馆职能的不断更新和丰富,文化馆的档案工作也正由原来的档案管理向档案信息中心转变,因而如果文化馆的档案工作人员还抱着原来的工作方式和态度来参与到文化馆的档案工作中来是不够的,且随着文化馆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必须要有所增强。首先就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而言,文化馆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道德宣传和教育,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档案工作与一般的服务性工作不同,它的效益是通过服务对象利用档案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实现的;且文化馆的档案多是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档案工作者不能盲目的向利用者提供档案资料;再有文化馆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复杂和繁琐的,需要对所有的非物质文化做详细和准确的记录与编排。因此文化馆的档案管理工作是颇为特殊,且意义非凡的,对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和教育是必要的。其次,是档案管理技术和知识的培训。随着文化馆馆藏资源的不断丰富,以及与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普及,文化馆的档案管理人员单靠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更加丰富而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并且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现代电子计算机设备和通讯设备来进行档案的管理。因此文化馆需要定期组织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档案管理员的业务能力,确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配置与设备相配套,进而有效提升文化馆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

篇4

二、充分认识促进文化艺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文化艺术档案事业,有利于将文化艺术活动各领域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载体的文化艺术档案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完整、准确、系统地收集、整理、保护好文化艺术档案资料,是提升文化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维护自身利益及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和重要资源。这就需要我们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者要更加自觉地认识文化艺术档案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文化艺术档案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者的责任,认识文化艺术档案的发展规律,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三、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是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文化艺术档案的凭证和法律作用是其他材料不可取代的,没有文化艺术档案,文化工作的基础就不牢靠,文化艺术活动的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抓好文化艺术档案建设与管理,是保存、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是一项为子孙后代积累宝贵的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文化艺术档案作为文化单位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是文化单位改革与发展的真实记录,是文化单位的重要资产和信息资源,是今后研究总结文化艺术改革发展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档案资料。所以,我们各级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者应进一步增强做好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建设“十二”规划》关于加强艺术档案工作有关要求,强化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抓好队伍建设,加强资源整合,改善服务,下大力气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全面、扎实地推进文化艺术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篇5

档案记录着企业的成长,是企业发展的历史长卷,记述和反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包含着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和拼搏奋进的精神取向,而这些都是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依据。企业档案的有效管理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各种有效资料和素材,可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同时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并树立了了企业良好的形象。而企业文化也是以档案为依托,企业文化以档案形式为表现,档案多年的文化沉淀形成了企业文化,可以说,企业文化的建设离开企业档案管理是无法完成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2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企业档案收集整理和鉴定工作

企业文化作为整个企业的精神和灵魂所在,体现了企业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魅力,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企业发展的方向。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存在价值在于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也会随之不断地完善,企业文化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的改变和发展也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是说企业文化若发生变化,企业员工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在收集和整理企业档案过程中,对企业档案在收集管理和主观鉴定,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1.3二者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相同之处

企业档案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他们共同致力于引导企业员工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共同影响着企业的决策方向,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2档案管理对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功能

2.1档案管理工作促进了企业文化发展

企业档案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体现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首先,企业档案记录了企业发展的成长史,是企业发展历程的载体。它以文字、图片、影响资料等呈现着企业成长的点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精神财富。其次,企业档案突出了企业文化与众不同的特色,使企业文化个性的塑造更具针对性。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发展过程,档案沉淀着不同企业的不同的文化精髓,继承者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因此,各企业文化形成也各具特色,可以说企业的个性设计和形象塑造都离不开企业的档案工作。最后,企业档案为企业员工的文化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教材。档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包含大量的历史知识,是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企业档案最真实的记录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如企业财务、材料工艺、经营状况、文化建设等等重要内容,为企业对员工培训和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教材资料。也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增加员工对企业的热爱。

2.2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具有相同的功能

他们工作服务于企业管理工作,是文化与经济结合的产物,共同组成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档案对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功能:a.导向功能,档案工作收集之际便取其精华,择取积极价值观资料,将职工引导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因此企业档案对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b.约束功能,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的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企业档案的收集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影响着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企业档案和企业文化共同约束着员工和公司的行为。c.融合功能,档案管理的收集工作,会将符合公司价值观的信息搜集起来,使之融合,共同体现企业文化,同时融合职工的思想、行为,使之达成共性。d.凝聚功能,档案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得到员工认同并凝聚人心,团结员工,使员工有归属感,从而使员工团结一心,共同为企业发展而奋斗。e.辐射功能,企业档案使企业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对外则代表不同的形象,并使其对外部有一种辐射力,既树立了自我形象,又对整个文化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如何有效发挥企业档案管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首先,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企业档案的收集和累计是档案管理的最基础工作,也是企业档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原始记录性,内容则是它的文化性,档案资料要求真实、丰富。其次,规范档案管理,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和工作方式,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重视企业各种档案管理技术的开发利用,加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要充分利用当达的电子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果和工作效率。积极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使档案管理工作更专业化。最后,要定期的反馈工作,定时公开企业档案。使其自身不断完善,档案部门有必要定期对自身工作进行反馈,而企业是由每一个员工的辛勤劳动构成的,因此员工有权利了解企业档案的内容。要加强企业档案工作的透明度,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定期的了解到企业档案和企业的发展状况。员工在了解的相关信息后对企业的信任度加强,工作时会更加努力。此外,档案的管理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对大意义上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经济发展和员工利益最大化服务。

篇6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既能体现学校历史传统,又是当代学校全体或部分师生认可的、极具特色的思想意识形式。每个学校都具有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它是学校办学宗旨、教育思想、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等文化底蕴的体现。校园文化通常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几种形式。它们的关系是:物质文化是表象,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制度文化是规范,是校园文化的保证,行为文化是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表征,它们一起影响并制约着整个高校的发展。

(二)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1.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共性

从本质看,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同属社会文化范畴,两者教育方针、教育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依托于校园这个大舞台,以育人为本职,以传承大学精神为己任,以开发学生心智,培养高素质人才宗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交融、互相促进。具体地说,高校档案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生动、丰富的素材,抓好高校档案工作可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完善;而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又可以为高校档案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丰富高校档案的内涵。

2.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差异

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1)从形式上看,高校档案主要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馆藏资源以静态形式参与、支持并服务于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通常以各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课堂内外活动以动态形式进行展示;

(2)从内容上看,高校档案通常以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为主要内容,而校园文化则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各种校园活动为主要内容;

(3)从特征上看,高校档案主要记载学校发展的各种历史信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而校园文化则是以现时举办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为表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优良的大学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高校档案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较强的文化教育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利用、发挥高校档案的教育功能,在传承和开拓高校传统文化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素质养成与能力培养。

1.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源泉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主要包括校园规划与建筑、校园绿化、楼宇景观命名、学校标识等所体现出来的物质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看得见、摸得着,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可以给置身其中的师生以美的享受。校园物质文化实质是一种硬件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高校档案是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源泉。各高校在建设校园物质文化过程中既要结合时展特征,又要充分利用高校档案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大学校园的规划、楼堂馆所的设计、路亭林廊的布局、景观楼宇的命名,以及校训提炼、校歌谱写等都要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规划科学、设计精心、布局完美、命名艺术,以体现独具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师生置身于学校富有个性、品位与寓意的文化气息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素养,发挥着熏陶、激励、教育师生的作用。

2.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依据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内一切制度形态的总和,是规范师生员工道德观念与价值标准的宝贵财富,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性的作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建章立制形成优良的制度文化是高校实现有效管理、维系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高校档案是建设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依据。高校档案积累了高校丰富的管理经验,记录了学校具有特色的行为准则,各类档案反映了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鲜明特色,完整再现了学校各项机制形成的全过程。高校档案为学校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对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约束功能。它所反映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为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3.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通过长期的文化建设积淀而形成,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学术风范、价值追求、文化形态和师生共同理想观念。它是学校个性和总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师生员工奋发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高校档案是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高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气息,是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它所具有的真实感和历史凝重感是其他宣传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功能。高校档案部门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利用馆藏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逐步将静态无声的“死”档案,开发成形式新颖、易于传播的“活”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学校、国家的荣誉感、使命感,激励他们继承学校的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并能正确看待成败得失与金钱权力,正确处理学业与创业,正确规划人生与职业,为将来实现人生价值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4.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指引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学校师生员工通过实际行动对校园文化的体现和实践。学校师生是行为文化的主体,他们通过自身参与学校教学和管理直接展现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体现大学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高校档案是建设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指引。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古往今来,名家大师的道德品质、行为风范,对师生的言行举止、学术风范、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高校档案部门在协助学校宣传学术道德、教师师德以及各种行为道德规范的过程中,应精心编撰名师传记、学子风采集与知名校友录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师生正能量,让他们学有榜样,行有方向,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互助友善、勤俭自强、博学务实、砥砺德行。

三、积极拓展高校档案功能,不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档案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用巨大,高校档案部门应当充分挖掘高校档案的文化底蕴,积极发挥其教育功能,自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大格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高校档案成为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

1.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把高校档案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轨道

档案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档案部门要组织业务骨干、大力研究档案资源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充分挖掘、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有深厚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能够满足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的各种档案信息产品。档案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手段,配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积极宣传学校的特色档案文化,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感受学校档案文化的特色,提升自己的认知与修养。

2.深化档案编研,为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条件

高校档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和重要载体之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高校档案部门要立足馆藏,“精收善用”,积极开展档案史料的编撰,加强对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有针对性地对档案史料进行“精、深、细”加工,充分挖掘档案资源中寓含的人文精神,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档案部门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宣传软件等不断挖掘、展示高校档案的文化历史内涵,创造出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档案精品,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知识和美的熏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3.拓宽档案收集范围,提高档案收藏质量,满足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要

随着高校各项事业的深入发展,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日益繁重,传统的档案收集方式、收集范围已经难以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档案工作人员要认清形势,树立参与意识,重视重大事件的跟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及时、完整地做好各项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档案部门在收集文件材料时,要认真考虑富有人文精神、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档案文件,要本着“多方式接收,多渠道征集,多载体接纳”的原则,既要收集反映校园文化的档案信息,又要收集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等相关的文化素材。对于具有本校特色的珍贵史料,档案部门更要加大收集力度,力求完整、准确地将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或某些特别意义的实物以及照片、文书等档案一起按规定存放标准陈列于校史室,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校史教育的第一课堂。

4.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效率

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等几个方面。信息资源建设是对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具体的做法有:加快推进档案馆数据库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对馆藏各类纸制档案、照片底片档案、录音视频档案和现行文件档案的数字化,逐步实现档案全文信息查询;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建立档案区域管理网络公开档案信息网络查询利用,实现文件的网上传输和资源共享;有计划地在校园网上载开放档案目录及现行文件全文信息,为师生员工提供网上查询和利用服务,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高效、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篇7

搜集资料是基础。虽然国家管理着丰富的群众文化艺术资源,但也有很多散落在民间。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渐趋丰富。民间的收藏市场十分活跃,收藏爱好者与日俱增。对于收藏爱好者手中的珍贵艺术资料,相关文化部门应当给予相当大的关注,可以采取收购或者征购的方法,然后给予捐赠者物质奖励及精神奖励。搜集工作不能仅仅限于国内。近年来不少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很多的文化艺术都流传在海外。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来对散落在国外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搜集和整合,或者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动身去国外进行“海外寻宝”。

2.把文化艺术档案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要进行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首先要把它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对其足够的重视。由于部分县市经济不很发达,可能在建设文化艺术档案时缺少资金,这样就使得档案管理人员身兼多职。进行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先要为其配备几名业务能力好,责任心强的专职管理人员,这样才能使这项工作专业化,不至于被其他工作影响。而且要让管理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让管理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在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时候,要上档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另外,专职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文化艺术知识,在收录的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鉴定,要取完整,真实和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要用辩证的观点去考证,去伪存真,科学划分各种档案,提高文化艺术档案室的质量。

3.政府拨款。

经济是开展活动的基础。没有物质保障,建设文化艺术档案只能成为一个口号,一个美好的愿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可以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建设文化艺术档案,需要国家的经济支持。政府要对其进行专门的拨款来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相关部门可以利用这部分专门款项来进行档案室的搭建,使艺术资料得到妥善的保管,还可以购进一些先进的设备,要求专业人员把相关文化资源以图像,文字,影像等方式记录下来。

4.联合社会力量。

群众的力量不可小觑。其一,政府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展览等形式,为文化艺术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关注度,激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兴趣,使群众自发把自己所藏有的档案或文化艺术资料捐赠出来。即便不方便捐赠出来的,也可以使他们积极配合,为他们手中的文化艺术资料做个备份,把这份遗产保留下来,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增添一抹色彩,为更多人了解这一文化艺术形式做宣传。其二,联合社会力量,成立文化艺术档案征集基金。基金的捐赠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这样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使得群众更有参加的积极性。

二、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利用

管理与利用是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两项重要内容,管理是前提,利用才是根本目的。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搞好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开发,挖掘出其内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1.为领导决策服务。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中包含了很多对群众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有业务指导作用的资料,那是许许多多的人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从档案中选择出有价值的材料,给馆内领导提供科学、正确的理论依据,为馆内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服务。同时,将这种材料整理出来上交上级领导,使各个职位的领导们都可以作为决策的参考。

2.为文化艺术研究提供材料。

群众文化档案中含有五十年代至今多年来编写人员汇合整理的素材,后经过不断的补充,收集,整理,完善,详细的记录了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过去和现在,见证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兴衰,饱含了几代人的心血。这样用几代人的光阴谱写的档案,内容极为丰富,为后世研究文化艺术提供了强有力的历史资料。

3.丰富群众文化艺术生活。

群众文化艺术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自然也要“回归”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群众文化艺术整理成档后不能被束之高阁,仅仅成为尘封起来的记忆,而是要使它们更好的为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服务。为了让更多的群众更好的了解文化艺术,文化馆内的专业干部,业余作者开办讲座,对部分作品评论,鉴赏和讨论,使群众畅所欲言,带动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的积极性;发挥现有影像资料的作用,复制文艺资料,在中小学,单位,企业中广泛宣传,帮助基层搞好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类似写作,摄影,摄像的比赛,将比赛过程以及重要人才的简况录制下来,在重大活动中进行展览,让群众看到文化建设的成果;将死档案变成活灵活现的艺术形式,例如可以将其改编成话剧,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中记载了各门类人才的文化艺术成就,它所涉及的一系列专业技术成果都历历在目。档案中所提供的资料可以有效地证明各门类人才的业绩,有利于认定和核实。既防止了个人因年代久远而造成的疏漏,又有利于调动艺术人才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的创作出群众文化。

4.宣扬中国群众艺术文化。

对于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建立,不仅要把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保存下来,还要发扬出去。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可以同国外相关单位联合举办,这样,有利于将中国群众文化发扬出去,在海外传播开来。有利于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更可以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发展中国群众文化,使群众文化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传播到国外,也有利于中国文化与海外文化融合,,共同为文化的多样性做贡献。

篇8

文化艺术档案信息交流的重要特征,即是资源共享。文化艺术档案信息是当今社会的共同财富。只有搞好文化艺术档案信息的交流、传播,才能实现文化艺术档案信息的共享,才能使文化艺术档案信息体现本身应有的社会价值。文化艺术档案信息交流,可以有部、省、地(市)县文化艺术档案馆(部门)纵向交流和各个文化艺术生产单位的横向交流,必要时可互换复制文化艺术档案的目录,互通自有档案资源,以增加丰富本单位的文化艺术档案案卷量即文化艺术信息量。文化艺术档案传播的形式有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展览、网络等多种传播方式,有向广大受传者传送文化信息的大众传播;有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亲身传播。传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传播的特点是交叉互补的。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为提高和扩大文化消费的深度和广度,在实际工作中也往往是把多种传播形式交叉复迭使用,使传播起到“增音”的效果。

二、文化艺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重点在于被社会利用

文化艺术档案信息,能否很有效的被开发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艺术档案信息的质量及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的质量。所以,要提高档案信息的质量,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使文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需有“精品”意识,收集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档案信息。确保收集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档案,是卓有成效地开发利用文化艺术档案信息资源的先决条件,我们也要有一个文化艺术档案“精品”意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艺术生产力的发展,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已逐步进入市场化,并在市场中发挥着它特有的功能和效益。对文化艺术档案信息的高要求,必须建立在档案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上,而这种可靠性又是文化艺术档案系统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所决定的,也就是由档案本身的高品质所决定的。档案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档案信息的效益。事实证明,没有真实可靠的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存贮,文化艺术档案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便无从谈起。因此,收集高品质的文化艺术档案信息,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前提条件。

篇9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企业精神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由表及里,从物质到意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就是文化的建设过程。对于已经历了一定发展时期的企业来讲,企业文化虽然是新兴事物,但它脱胎于企业母体之中,企业的过去和现在必定给企业文化以巨大的影响。档案是企业各项活动的记录,是企业历史的真实再现,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需根植于企业档案。企业档案工作者应该在管理好企业档案的同时,认真研究和挖掘蕴藏在企业档案中的文化思想,积极收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企业档案,使企业档案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大显身手,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源泉和动力,并使企业档案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2.宣传企业历史,为弘扬企业文化服务

企业档案是历史文化信息,它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诸多方面都是以人为本。企业档案为企业教育职工爱岗敬业,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翔实丰富的历史素材。如在企业成立纪念日之际,档案部门利用照片档案举办大型图片展,可使企业职工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增强职工自豪感和责任感。

3.提供决策参考,为培育企业文化服务

企业文化由企业的领导倡导,尔后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企业文化要充满个性,富有特色。企业领导必须深入了解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生产经营情况、现存的制度、管理方式和员工的思想状况等等,这些信息企业领导都必须了解并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档案是企业各种活动的历史记录,这些情况在档案中都有记载,为培育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和思路,为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奠定基础。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档案工作的影响

1.企业文化建设影响着企业档案的收集范围

企业档案的收集内容和范围,从根本上说是由企业各项利用工作的需求决定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成长、发展历程的真实记载,需要有关企业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文化宣传的记载,而企业档案作为记录企业成长、发展历程的载体,真实地记录了企业文化建设所需的全部资料,它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材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企业档案机构作为收集、整理、保管企业档案的主要部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在收集企业档案时,要充分考虑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分析哪些文件、档案或资料是企业文化建设所需的资料和素材,能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进程。

2.企业文化建设影响着企业档案价值的鉴定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企业档案信息收集的重点,同时它也影响着企业档案信息价值的鉴定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这就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对企业档案利用价值的需求也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文件材料不仅可以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查考利用凭证,也可以升华为具备企业特征、能反映企业文化精神理念的依据。因此,在企业档案价值鉴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使企业档案价值表现出多重价值,赋予企业档案更为丰富的价值内涵。

三、加强企业档案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档案工作是进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只有不断加强档案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

1.树立企业档案意识,把企业档案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轨道

加强企业档案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必须把档案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轨道,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从企业内部而言,企业档案部门是企业内部具有文化事业属性的机构,是保存企业档案的基地,是企业各项工作利用档案的信息中心。企业应充分认识档案部门的文化属性,并发挥其作用,把档案部门真正建成一个寓宣传、文化教育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机构,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坚实基地。

2.加强企业档案基础工作,拓宽企业档案工作内容

为适应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企业档案工作必须不断更新和发展,首先,充分考虑企业文化建设的因素拓宽档案的收集范围,只要是有助于建设企业文化的有关文字或实物材料都纳入档案收集之列。再次,企业档案价值鉴定时充分考虑企业文化因素。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档案的需求是复杂的、综合性的,企业文化因素直接影响企业档案的价值,使某些档案文件出现了双重价值或多重价值,从而使企业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新的发展,适应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

3.加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深入开发利用企业档案,是目前企业档案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的关键。企业文化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要求企业档案利用工作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利用方式和内容,要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开拓新的领域,广泛收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档案信息,主动提供经过筛选、分析、鉴定、汇总的档案信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从树立企业外部形象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企业档案,研究企业成长历程,发掘企业的经营哲学,设计出与企业经营理念和哲学相吻合的企业形象标志、企业产品视觉包装等,实现在向社会公众宣传企业产品的同时宣扬企业的经营理念;从规范企业员工行为的角度出发,可以利用企业档案编制企业规章制度、规范汇编,不仅可以使企业员工了解学习企业现有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规范统一企业员工行为,为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奠定基础;从提高企业员工个人素质角度出发,可以利用企业档案编制《企业科技成果汇编》等文件,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研制出新的产品,使企业在同业产品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4.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开发企业诚信文化

建立企业诚信文化,健全企业信用档案,构建企业信用形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迫在眉睫的工作。企业信用档案是企业诚信文化的载体,企业诚信文化则是企业信用档案的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依存,构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用档案作为企业信用状况的原始记录,是企业信用体系和诚信文化真实可靠的凭证。建立企业诚信文化,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完整的企业信用记录,即企业信用档案。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是企业信用档案建立的表现形式,是企业信用档案建立的外在体现。企业诚信文化的建立离不开对企业信用的管理与监督,而对企业信用原则实施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是建立在对企业信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因此,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是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离开了企业信用档案,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制度体系,保证企业信用档案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同时,加强企业信用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实现企业信用档案资源共享,为发挥企业信用档案凭证价值,开发企业诚信文化创造条件。

篇10

一、档案行政处罚存在的弊端

1.。即档案行政处罚不是出于社会公益或者不符合《档案法》赋予这种权力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为、假公济私、挟嫌报复、凭主观意识办案、随意性较大等不正当动机。由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档案行政处罚的空间较大,给徇私枉法者钻空子、谋私利提供了机会。比如,该罚的不罚、不该罚的乱罚、该轻罚的重罚、该重罚的轻罚等。2.处罚不公。即国家档案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不适当地行使档案行政处罚权,造成明显不合理、不公正,从而损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文化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简单说,档案行政处罚超越了法律允许的“误差”。比如,同类不同罚、不同类同罚、畸轻畸重、运用法律条款不全等。3.推诿拖延。许多档案行政法律、法规未明确档案行政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的权限,因而何时履行职责,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便可以自行决定。行政法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行政效率,严重违反这个原则而拖延履行职责,势必会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目前,由于对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档案行政执法工作还在进一步完善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大量存在,如,举报案件长期得不到贯彻落实、来信来访得不到有效解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的案件久拖不决等。

二、制定制衡机制应包含内容

1.制定完善相关档案行政处罚法规、规章。探索制定和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有关法规制度。要抓紧制定与《档案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密切联系的规范性文件。比如,制定《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实施细则》、《举报违反〈档案法〉行为和保护奖励举报人员试行办法》等。2.建立完善《档案行政处罚程序规定》。随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新体制的建立,档案部门与立档单位发生的横向联系或本单位内部发生的纵向联系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档案纠纷、争议诉讼案件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在制定档案有关行政处罚方面的法规、规章时,要注意“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制定《档案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是规范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执法人员行为的有效手段。依照《档案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办案,可以使办案履行手续齐全、主证旁证必备、案情审理清楚、结案处理准确、备案归档完整,避免出现档案行政执法当中的违法,或在档案行政处罚程序上的违法,以及在办案过程中错判、错罚而引起“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档案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应坚持处罚与复议诉讼并重的原则,充分尊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罚相对单位(个人)对处罚有异议,允许有申辩、的权力。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受理的复议案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和时间作出复议决定。3.建立、完善各项监督机制。文化市场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制约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重大措施。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人大监督。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对本级行政机关的执法进行监督,撤销行政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档案行政规章、决定等,受理人民群众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申诉,并依法处置。⑵司法监督。即档案行政执法权必须受到司法权的制约,档案行政处罚也应受到司法审查。⑶行政监督。一是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发现下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正确的行政处罚,及时予以矫正并付诸矫正手段;二是通过行政复议,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防止档案行政处罚行为“越轨”。⑷公民监督。即以权利制衡权力,扩大权利的广度,以抗衡权力的强度。一是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直接提出批评、建议;二是通过渠道,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检举;三是通过行政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审查,依法撤销或变更不当的行政处罚。总之,要建立、健全多方位的权力制约机制,确保档案行政处罚在法制轨道上运行。

作者:李国荣 单位:集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