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1: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幼儿音乐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幼儿音乐论文

篇1

二、通过儿童生活经验辅助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指导幼儿学会倾听声音和切实感受音乐的表现力是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欣赏课的宗旨所在,这对于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学会倾听音乐可从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入手,比如对各种动物声音的倾听都是幼儿感性认知的重要积累过程,这对于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可设计特定的音乐场景,在舞蹈、游戏和表演等方式的推动下更好地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已然能够从音乐作品中分辨出音乐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因此音乐欣赏的过程可将音乐作品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在肢体动作和语言的配合下突出直观教具的教学优势,帮助幼儿在音乐作品中发现情感,并运用自我想象将画面情景表演出来。这不仅与幼儿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相符,同时也能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渗透必要的音乐情感,有利于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全方位感知。

三、通过想象力激发促进幼儿自主欣赏音乐能力的提升

故事体验是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最为明显的特质,这时我们可以将故事与音乐欣赏相结合来体现音乐教学本身的趣味性,与此同时对于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幼儿对于音乐结构和风格的理解也可借助故事的方式得到呈现,然而这一过程中需要首先加深幼儿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并在故事情节中渗透音乐的内容。在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结构与风格之后,教师可针对幼儿对于音乐内容的理解进行绘画、故事或是表演的编排,通过直观形象来满足幼儿心理需求,并且在相互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实效性。可见,借助想象力激发来促进幼儿自主欣赏能力的提升对于幼儿综合音乐审美意识培养意义重大。

四、以多种感官辅助下提高孩子音乐整体感受力

多种感官辅助下的音乐欣赏过程可完善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与想象,在情感因素的影响下提高自我音乐认识和体验,这对于幼儿心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极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欣赏水平还相对浅显,因此音乐作品的选择及教师的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感受音乐的美感。比如在音乐欣赏课教学时若是播放一段节奏缓慢、声音低沉的音乐,幼儿的注意力很难被吸引,但若是配之以笨狗熊走路的画面并指导幼儿随着音乐一起模仿狗熊走路他们就能够很快记住音乐,并且印象深刻,这正是音乐感受力培养的重要过程。不难发现,一段描绘动物的音乐仅仅是播放很难激起幼儿的主动性,但若是配合对应的舞蹈动作,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多种感官配合下的音乐欣赏过程不仅是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同时对于提升幼儿音乐感受力也大有裨益。

篇2

二、幼儿教育中渗透音乐体验

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渗透音乐体验呢?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相反,像笔者这样普通的幼儿教师,就有着可以实施音乐渗透教育的坚实肩膀,足以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到音乐渗透的美丽大海。笔者认为,幼儿有自己能够理解的音乐。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只是让幼儿学唱某一首歌,而忽视了幼儿内心的体验,这显然是不对的。一曲经典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已经传唱了几十年,它带给幼儿许多体验,许多幼儿在进入小学、初中、高中甚至长大成人之后,仍然能够哼起这首曲子,足以证明像这样的曲子在幼儿的心中远不是模仿学唱那样简单。在该曲的学唱中,笔者让幼儿想象自己就是那群可爱的小燕子。有幼儿说没有见过小燕子,经别人一提醒,他就知道了原来在自家屋檐下看到的尾巴像剪刀的就是小燕子,它真的是年年春天来这里吗?它为什么只是春天来这里?它来这里待多长时间?后来去哪儿了?明年来的燕子还是去年那只燕子吗?燕子妈妈生小燕子是在我们这儿吗……那么多的问题,就在音乐体验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幼儿的思维中自然形成了,于是回答这些问题又成为学唱此曲的另一个美丽风景,孩子们叽叽喳喳抢着回答,不管对错,教师的作用就是倾听孩子们的答案并加以评价,等到这一系列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此时孩子们心中的燕子便不再是歌曲中那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只只鲜活的燕子。这个时候再带着孩子们去唱,同样的曲,同样的调,但幼儿们唱的感觉便不一样了,看他们认真的样子,看他们的眼神,仿佛自己就是那只燕子一样,穿着美丽的花衣,在一个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幼儿园……同样一首儿歌,不同的思想导致了不同的教育理念与不同的教学行为,而幼儿也因此享受到了不同的歌唱过程。这段过程是属于孩子们的,是他们与音乐的一种互动,那美妙动听的曲子已经成为幼儿在感受春燕时的一种心情,有了这种心情,幼儿的心里便充满了感动。笔者以为,这是幼儿教育中尝试音乐渗透最大的意义。

篇3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存在着认识不够的问题,部分教师仍然沿用着秉承教学观念,保持以学为本作为教学准则,给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推广造成极大影响。同时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音乐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严重影响幼儿音乐教学质量。

(二)师生互动较少,教学质量差

在幼儿音乐教学的情感体验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幼儿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课堂知识,而不能及时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导致音乐学习环境非常枯燥,致使教学质量很差。由于严重教师没有根据幼儿的实际音乐学习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导致幼儿的音乐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从而影响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实践运用少,情感体验不受重视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学内容基本是课本上的知识,与实践联系较少,使幼儿的探索力和创新力提升受到限制,导致情感体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形式化的讲述音乐的基础知识,没有注重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致使情感方面的领悟较少。

二、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对策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要求下,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开放课堂,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增强与孩子的互动,才能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幼儿音乐教学的情感体验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欣赏维瓦尔第的《四季•春》过程中,将多媒体教学与实际教学恰当融合,不同段落进行情感的渲染,使幼儿在图像与音响的启发下,能够展开想象并切实进行情感变化的体验。这样,在整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幼儿能够主动学习并有愉快的学习心境,音乐欣赏的教学质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兴趣,开展多种活动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要着重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选取合适的音乐和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与时俱进的幼儿教学目标与要求,最终提高孩子对不同情感的理解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需要建立在提高他们的情感意识的基础上,不仅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让上课形式多种多样,还要开展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才能提高幼儿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积极性。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内容不仅限于课本的知识,课外内容也有帮助。教师可以通过歌唱比赛、节目表演等形式,带动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的组织安排中来,可以让他们寻找到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音乐风格、类型等,并增进幼儿之间的友情。比如我国民族乐曲《春节序曲》,教师可以让幼儿回想并表达春节的民俗活动,在活动中的愉悦情绪,甚至是表演民俗活动的动作与内容,表演的动作与场景可由幼儿自己选择决定,帮助幼儿了解中国年的特点与感受过年的欢腾气氛,从而仔细品味曲目中包含的情感,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由此可见,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让幼儿主动去学习音乐,增强对音乐情感体验的兴趣,是幼儿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注重实践运用,不断探索创新

学以致用,指的是不仅要学,而且学会了之后要在实践中充分去运用,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是为了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将那些常见的音乐和儿童比较喜欢的音乐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体验,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曲调、歌词、节拍等,最终真正提高幼儿的音乐学习综合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将不同的元素融汇到音乐中,才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歌曲中的不同情感,这才是成功的教学,达到了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比如现代流行音乐中的《小苹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其创新创作,可改编成剧情模式进行表演,也可以改变唱法、创编律动等,以让幼儿体验不同风格下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进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篇4

二、运用多种形式,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民间音乐

在民间音乐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感,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为此,我们采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图谱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让它们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学

幼儿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有限,且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化虚为实,创设出教学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充分感知民族民间音乐美,理解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美,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想象力。

2.图谱教学

图谱是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所喜欢的一种使音乐形象化的教学图像。它能形象、直观地使幼儿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和曲式的结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如,抒情的歌曲,需要用轻柔、舒展的声音来表达,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简洁明了的图画、符号等方式表现图谱。如,三角形、五角星、圆形等。通过生动有趣的图谱,使幼儿的感知更具体、生动,更乐于接受。

3.游戏教学

篇5

二、用音乐游戏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由于环境的影响,幼儿很少有表达的机会。如果幼儿不擅长表达自己,将会变得性格内向、难以与他人沟通。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引导时,发现有些女孩喜欢别人顺从她们,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哭泣撒娇;有些男孩与他人交往时喜欢采取暴力。过去人们把幼儿的这些行为归结于“人品不好”,后来经过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存在不会与人沟通的问题,只会用情绪化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教师要从小引导幼儿学会沟通。幼儿教师应用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如果幼儿能很好地表达自己,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交往或向他人学习。比如,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小兔和狼的音乐游戏时,幼儿要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在玩游戏时,幼儿除了要掌握自己的节拍,完成自己的角色,还要会与他人配才能完成剧情,使幼儿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他们的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幼儿教师通过合理的游戏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音乐游戏的训练会使幼儿克服孤僻、任性、自我的毛病,他们会在音乐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用音乐游戏锻炼幼儿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人能分辨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审美能力既可以指具体形象的审美,也可以指精神抽象的审美。目前幼儿由于少与人交流,没有机会得到审美教育。音乐游戏有时就可以弥补幼儿这方面的不足。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布景和道具制作,幼儿可以在参与音乐游戏准备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审美意识,随自己的想法了解什么是美的布景、什么是美的道具。音乐游戏既然是游戏,就有游戏规则,有些幼儿不懂得遵守规则的道理,他们有时会随自己的想法随便玩游戏,教师要在游戏中引导幼儿理解游戏就像一个社会的秩序,制定规则是为了大家能更好的游戏,如果有人违反规则那么大家都不能正常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理解什么行为是美的、什么行为是不美的。比如,幼儿教师引导幼儿玩糖梅仙子的游戏,教师先将游戏的故事讲给幼儿听,让幼儿思考怎么布置背景,怎么准备道具幼儿通过动脑筋思索,审美的意识会慢慢被打开。在布置游戏场景并制作道具以后,幼儿教师引导幼儿一起玩游戏,幼儿教师一边玩,一边引导幼儿思考哪位幼儿表演得最好,为什么大家都认为他好。幼儿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未来与人交流时才会有正确的三观。

篇6

2.音乐游戏能够很好的提高幼儿们的合作能力。在现代生活中很多幼儿他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比较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严重。他们与人的合作能力在家庭生活中不能够很好的得到锻炼。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在游戏中幼儿们相互帮助与协作,为了成功的完成游戏任务,团结在一起。

3.音乐游戏能够很好的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幼儿的音乐都是取自一些节奏欢快,曲调明朗的歌曲。幼儿们听到这样的歌曲时,它能够使得幼儿更加的健康活泼,让幼儿们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幼儿们好的心态,好的品德,其实就是去培养幼儿们的情感。不同的歌曲能够带给幼儿不同的情感感受。《值日生歌》能够培养幼儿们热爱劳动的情感。《爱护小树苗》能够培养幼儿们爱护大自然的情感等。

音乐游戏的教学方式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但是在这些教学的实际实施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我们值得注意的问题。我大体总结了以下的几点问题:

1.孩子们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我们教师应该特别的去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在我们幼儿教育中,其实重中之重就是孩子们的安全健康问题,这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幼儿因为其年龄的幼小,自我保护能力稍显薄弱,但是幼儿们又是最充满好奇心得年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兴趣,喜欢去探索。所以在进行音乐游戏时应该提前先跟孩子们交代沟通好,告诉游戏过程中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还应该告诉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该如何的去自救,处理紧急情况,比如要及时的去找老师寻求帮助等。

篇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幼儿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同样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最富于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活动是开发培育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一种有效载体。在欢乐轻松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育中,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向高素质人才方向发展。

1.营造创造氛围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自由民主的音乐活动氛围,让他们能够怀着愉悦的心情利用已有的经验自由探索、展开想象,充满自信地与音乐进行交流,才能萌发做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可怎样能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创造氛围呢?

1.1正向激励法: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要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励的环境,以便能使之在其中更好的发展。”幼儿年龄小,对自我的认识完全是建立在同伴及成人对他的评价之中。任何活动起步的成与败,将直接影响幼儿能否有猪狗的信心去面对今后的一切活动。因此,在音乐活动中,对孩子的每一次创新,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给予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如:当孩子创办歌词、动作不尽人意时,请大家来讨论并帮助他;当孩子断断续续说不清时,应尽力去了解他的想法,帮助他说清楚,并鼓励孩子以后要好好说话。孩子年龄小,常会出错,并会因此遭到同伴的耻笑而产生压抑感。对这些孩子,应激励他们,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教师的影响下,孩子们也能学会悦纳别人,不挑剔别人说错做错。

1.2自由创编法: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机会,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自由创编能给幼儿一个无拘无束的创作空间,如:在音乐《有趣的生日晚会》中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勇于表现小动物们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小动物表演的动作等。所以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但教师不要去训斥孩子,而是要学会容忍,并在宽松的氛围中鼓励、支持和欣赏幼儿的创造表现,使幼儿感到老师非常喜欢自己,能充分肯定自己创编的动作,因而更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1.3互动游戏法: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不但要创设环境,还应重视幼儿的交往、互动。在各类活动中,让幼儿与同伴相互熟悉,增强披此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师生间、同伴间共创的融洽氛围,促成了轻松愉快的创造环境,幼儿在无拘无束的空间里,自由发挥创造才能。

2.丰富经验,提高创新意识

创造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师细细观察,便能发觉许多现象是舞蹈动作的直接来源。如:树枝摇曳、火花四串等。而教师只有多带孩子走出去,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发现和教育幼儿,引发的创造潜能,教育才有效。

2.1谈话示范法:“谈话”是师生间最平常、最自然的一种交流方式。平时,常带幼儿外出观察大自然,小动物等,回来后,围坐在一起,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让他们彼此间得到启发。同时,把孩子们听说的一些事做示范、用动作表演给他们看,不断丰富他们的动作经验。

2.2动态观察法:“动态观察法”是专用于动态事物的方法,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变化和活动。孩子观察仔细,获得的表象、动作经验丰富,为创造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性思维中,想象是创造的桥梁,求异是创造的途径。“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一句话,创新的思想源泉就是:求异思维”。

3.1扩散法:“扩散法”是对事物作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的扩散思维,可高效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求异思维,在音乐活动中不应直接告诉孩子怎样做,而应当启发孩子去思考,小组讨论应怎样去演唱、表演、演奏才能表现音乐的主题,鼓励孩子创造性反应,所以,应常对幼儿说:“谁能做和别人不同的动作吗?如果不这样,结果会怎样?”等。籍此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培养创造意识。

3.2表扬鼓励法:对那些想法和别人不一致的幼儿,毫不吝啬表扬和鼓励,保护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给他们充分的创作时间去自己想、自己编、自己演。

3.3假设法:假设法能更好地活跃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创编歌词《两只老虎》活动中,可问幼儿:“你们还想唱老虎的哪些身体部位呢?”幼儿有的说:“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牙齿,”有的说:“一只没有脑袋,一只没有胡子”等,然后在告诉幼儿:“这是一只很能干的老虎,他会做很多事情,想想它会做些什么呢?”幼儿通过讨论,创编了许多的内容,如:“一只会写字,一只会拍照,”“一只会唱歌,一只会跳舞”等。就这样,幼儿通过假设,自己编、自己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

所以,激励孩子的求异思维,抓住创造意识,不但能展示孩子的个性,而且能真正使孩子们从音乐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求童思维,两者其实是并不矛盾的。

总之,教师设计组织创造性音乐教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我们更应将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为此,教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保证每一个幼儿能不断地从活动中获得成功;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其方式,以保证幼儿获得正面的观念和积极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二、幼儿素质教育中民间音乐体现出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儿童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对其情感态度的形成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音乐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全面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实施美育能够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艺术作为美育的重要教育途径其情感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应对我国民间音乐艺术进行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出各地艺术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能够拓展儿童的视野,陶冶儿童的情操,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音乐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对儿童的情感进行丰富。

三、开展幼儿园民间音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提升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音乐教师在整体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能否对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并对幼儿进行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规定,高等音乐院校中须开设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同时指出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应对全国各地有代表性、影响性的民间音乐进行学习和研究,对本土音乐的传播也要给予重视。为了培养能够将民间音乐真正带入幼儿园音乐课堂的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民间音乐的内容,并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

(二)提高幼儿对民间音乐的兴趣

音乐通过从听觉上以节奏、旋律等对艺术形象进行塑造并对人的情感进行丰富和影响。提高幼儿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应首先从培养其听觉能力入手,通过让儿童感知音乐的美形成旋律感,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我国各地的民间音乐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教师通过带领儿童对音乐节奏进行学习和模仿,随着音乐打拍子能够培养儿童的感知力,在儿童逐渐熟悉民间音乐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将欣赏民间音乐作为教育起点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各地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对发展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及音乐感知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广大音乐教育者在长期实践中发展具有民间特色的音乐就是音乐教育的最好资源,儿童通过对民间音乐进行欣赏和学习能够开拓视野,丰富自身的经验。著名幼儿音乐教育家铃木在其“天才教育”理论中提出世界的音乐就是具有各民族风格特色的音乐。

(四)充分发挥本地民间音乐资源的作用

民间音乐并不只是体现出其自身单一的音乐知识,对民间文化底蕴、风俗人情能够直接体现出来,具有艺术本质性的意义。民间音乐资源体现出的民间文化有助于儿童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尽行理解和认识,民间音乐具有的人文价值相对于其自身的知识技能更具意义。广大教育者通过研究发现,将民间音乐带入幼儿园音乐课堂是最好的素材,本地音乐具有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包括其使用的方言等本土性文化与幼儿的生活环境紧密联系,使得儿童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联系到家庭、生活及社会的各方面,反之在潜移默化中也促进了儿童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因此,幼儿音乐教师应积极利用民间本土音乐的特点,结合自身所在地区的音乐特色,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对儿童进行教育,例如湖南民歌《浏阳河》等。

篇9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音乐教育是在儿童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往往不像语言说教表述得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而音乐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比说教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1、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

2、注重幼儿的探索发展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力,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他们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们应有目的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积极操作的环境,以激发其探究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节奏探究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探究内驱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像、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篇10

二、了解你懂的

了解孩子即为理解孩子。了解就是换位思考,在相信和尊重的基础上,想孩子之所想,虑孩子之所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就拿音乐活动中的坐姿来说,端坐的姿势往往要求腰杆挺直,两腿并拢,小手放在膝盖上。大部分老师都很抱怨自己,为什们我班级里面的小朋友总是坐不好,东倒西歪,摇头晃脑的,搞得课堂常规很差。其实音乐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轻松的活动,每个音乐活动中常伴有一些优美的歌曲或是旋律,孩子们可以跟着音乐的旋律晃动自己的身体,从而也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节奏感。这时老师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孩子,你会发现,摇着头唱歌的孩子是可爱的,歪着身子用手托头思考的孩子是最美的。

三、赞扬你最棒

赞扬孩子分为正面赞扬和负面赞扬两种,在音乐活动中应以正面赞扬为主。赞扬孩子,告诉孩子怎样去做,为孩子指明正确的方向。我常在孩子们回答问题或表演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赞赏地说“你表演得真棒!如果能够把歌词唱得更清楚一点就更棒了”等等。在正面赞扬的同时,其实负向鼓励也是相当有必要的。有时在教学活动中,有时我会向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提出挑战:“这个很难哦,你可以吗?”从而来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让他们进行尝试。

四、包容你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