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3-03 04:26: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

篇1

毕业论文作为检验大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手段之一,无论对于学生、老师,还是学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近年来,抄袭拼凑、、答辩走过场等问题导致毕业论文日益质量低下。再加上,由于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大多本科生的论文粗制滥造,毕业论文屡屡成为教育工作者讨论的议题,对其存废也充满争议。日语专业因为是从零起点起步,所学课程多为专业基础及商务实用类型的课程,而以往毕业论文常常容易出现既与职场需求脱钩,也与平时所学课程乖离的现象。笔者利用问卷调查了长江大学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状况,发现引用率过高、语法错误、口语化表达、结构松散和缺乏独立见解等是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学术素质上的因素,也有教学和管理上的因素,更缘于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

针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对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改革。改革本科毕业论文单一和流于形式的现状,尝试多元化的考核与评价方式成为必然。

根据当前经济形式发展、社会市场需求以及日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可以从毕业论文形式上进行改革,实现多元化的形式。具体来说,可以将毕业论文形式定为学术论文和非学术论文形式两种。学术论文主要针对毕业后考研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资料整合能力、知识构架能力,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非学术论文主要针对毕业后就业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与多样性,从而实现教学改革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满足社会对各层次、多种类型人才的需求。

具体来说,非学术论文形式又可采取社会实践报告、翻译实践报告、跨文化案例分析等形式。社会实践报告通过对希望从事行业或感兴趣行业的社会调查,提交实践报告,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译实践报告,可参考其他院校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经验,借鉴专业翻译公司的全程管理模式,使学生在大学校园内就能够熟悉、掌握职业翻译所应遵循的操作流程,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创造了条件,使毕业论文成为毕业生连接职场与校园的一座桥梁。跨文化案例分析主要是指用跨文化的视角,结合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以具体实例为解读线索,归纳总结中外文化差异现象。研究视角可选取中日国情、文化、历史、艺术、民间交流、贸易往来等各多个层面。要求毕业生必须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纲,以案例分析为线索,解读所选主题。案例分析须涵盖背景介绍、研究角度、研究路径、案例分析、主题解读、结论等方面。

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采取其他毕业论文替代形式,对于在本科学习阶段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别、高水平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省部级奖项奖项者,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者等等,可以尝试以此来替代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从而达到鼓励学生向着多元化创新性人才方向发展的目的。

对日语专业本科论文的写作形式进行多元化改革,有利于饱受质疑的毕业论文抄袭、选题单一、狭窄、缺乏实效、与社会脱节、没有创新意识等弊端得到有效缓解,学术考核更为务实创新。有效地促进高校日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提高,对有针对性地修订教学大纲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激发学生个性潜能与专长展示,促进全面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对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伴随着毕业论文写作形式多元化改革,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即评价体系的制定与完善。无论是学术论文写作形式还是其他非学术论文形式,都必须严格过程监控,精简务实,加强质量管理。学术论文的写作可以参照多年来的评价标准和体系。非学术论文写作必须符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即能够考查学生综合能力,长度不少于5000个单词(翻译除外),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除翻译作品外,一般使用日语撰写。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

篇2

一、 撰写论文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是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的一次语言及相关科学研究的一次基本训练,因此,要求学生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

做好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是整个大学教学和教育的重要和必要内容,也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师都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任务。

二、 指导资格

论文一般由讲师以上(含讲师)有科研工作经验的教师指导;

三、 论文选题的范围及时间

论文选题内容可涉及文化、文学、跨文化交际、翻译、教学法、语言学六个方面。题目在三年级上学期论文写作课教师的辅导下初步拟订,在三年级上学期末确定指导教师。

四、 论文的内容要求

(1) 论文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准确、规范、流畅;

(2)论文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3)论文内容应与英语国家文化、社会等问题相关。

五、 论文的格式要求

(1) 一律用英语撰写;

(2) 长度为3500-4000字之间;

(3) 结构完整,且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提纲、参考书目等应符合论文写作课上所讲述的要求

(4) 初稿和定稿必须采用A4标准纸张,经电脑打印完成;

(6) 终稿必须采用的基本编辑格式应符合要求,格式具体要求参见外语系毕业论文模板。中文摘要、关键词统一用A4标准纸张,4号宋体字打印。

六、论文进度安排

(1)三年级上学期为论文准备阶段,包括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阅读文献、撰写提纲。

(2)在论文指导教师指导下,2005级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于2008年1月10日前须将论文题目确定下来,并撰写毕业论文提纲。

(3)第一稿(Rough Draft)完成时间为3月31日。

(4)第二稿完成时间为4月25日。

(5)第三稿即论文终稿完成时间为5月25日。同时按外语系论文写作模版打印成文。

七、 毕业论文的阶段及要求

论文工作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准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阅读文献、撰写提纲)、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定稿及答辩。

(一)准备:学生可以根据外语系论文写作范围选择研究内容,但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

(二)撰写提纲: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研究所采集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提纲。同时也要求每一位指导教师在学生形成毕业论文提纲前一定要与被指导的学生进行讨论,毕业论文提纲应尽量做到全面缜密,理顺所要论述内容,避免以后反复修改。

(三)第一稿: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指导教师审定后的毕业论文提纲进行写作,不可自行其是,随意更换主题。第一稿完成以后,指导教师主要检查学生是否按照既定的提纲和思想在写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学生采取不认真的态度,指导教师应对其提出严肃地批评教育,拒不接受者,指导教师有权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或交系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处理。如果教师不认真指导,随意放学生过关,以后阶段出现的问题由该教师本人负责。

(四)第二稿:要求学生不仅要继续补充第一稿之不足,同时要求在表达上要有所提高。在接到第二稿以后,指导教师阅读后应指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学生及时改正。

(五)第三稿:要求学生在文风、文章格式、修辞等方面有所提高。指导教师要对第三稿进行全面地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定稿打印时所有的错误和疏漏都得到更正,错误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即2%。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打印前再校对,以保证尽可能地将正确的版本打印出来。

(六)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的答辩是毕业论文工作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予以充分的准备和重视。论文答辩前,学生们必须充分熟悉论文,答辩时,要求学生能脱稿进行5-10分钟的毕业论文内容的陈述,并流利、准确地回答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在答辩过程中,参加答辩的教师要对答辩人的语言技能(语音、语法、词汇、语用)、口笔头能力、论文内容和答辩的表现进行认真记录,客观公正的评分。

八、 与导师的联系

(1) 建议学生在第五学期结束之前在写作课教师辅导下初步确定论文选题方向,但第一次与导师见面的时间不得迟于第五学期指导教师排定后一周;

(2) 学生第一次与导师见面时必须准备好暂定的论文题目、主题与提纲以便讨论,否则导师有权不予指导; (3) 对无故不主动与导师联系的学生,导师有权不予指导;

(4) 对于未遵循上述要求的学生,系论文指导委员会不再另行为其安排指导教师;

九、 “指导纪录单”的填写

学生应用(英文)认真填写论文题目(需附中文题目),认真保存指导记录单,并于上交论文终稿的同时上交指导记录单。

篇3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1-0132-03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手段,还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办学模式的新生力量,主要以培养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论文反映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水平,关系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独立学院都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课程设置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与母体学校相区别的设置,但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却多半没有明显的区分度,尤其是文科语言类的专业,依然以撰写学术论文的形式存在。学习过程中侧重实践与应用,但在毕业论文环节又绕回到了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状态,此种矛盾不仅困扰了众多的学生,也令许多论文指导老师一筹莫展。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较常见的问题有:科研经验不足、科研兴趣偏低、选题困难、难以创新等。论文指导老师抱怨较多的方面则是:学生逻辑论证能力差、阅读量太少、科研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学术论文格式规范度不高、畏难情绪严重、主动性不够等。从师生两方面反映的困难不难看出,诸多问题的存在与课程设置、学习过程中缺乏与撰写学术论文相应的支撑有密切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与培养过程中重实践与应用的模式不匹配。为此,相继有学者对独立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展开研究。在知网的搜索显示,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文章,以“独立学院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论文有22篇,时间段集中在2008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为3.6篇。而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有关论文为3篇,研究角度集中在写作过程调查、问题与对策等方面。有青年学者提出以配音讲解作品替代学术论文的做法。[1]147-150也有学者认为毕业论文要与社会接轨。[2]123甚至还有学者对毕业论文与实习和就业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探讨,主张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学生实习、就业紧密相关外,还提出学生可用外语类职业资格证书、国家级竞赛获奖证书等方式申请免撰写毕业论文。[3]99-102与此相对应的,公立院校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进行研究的论文则高达上万篇,时间也要久远得多,有专门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如《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4]84-87,也有专门针对文科专业的,如《毕业论文改革:高校新闻本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5]110-112姑且不论独立学院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事物,但相关研究论文绝对量较少,是否就意味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的重要性偏低,必要性不具备呢?答案是否定的。课题小组以南国商学院英语类本科专业2013届、2014届和2015届连续三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的重点校级课题中所采集的有关数据显示: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

二、项目研究设计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结合学校英语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现实情况,提出改革的方案,进行改革实践,推动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科学发展。据此,特拟定了如下研究内容:一是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二是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三是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了解学生对其他形式的毕业设计是否感兴趣,具体做法包括: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

三、项目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

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为期三年的试验实践的方式进行,最终通过分析试验和调查问卷数据,得出研究的结果。

(一)研究过程

1.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学校以“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为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可见,在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总体上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期望。2.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2013届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三年级之前阅读和写作课程分别开设了两个学期,之后再无写作课程。也就是课程设置中并无有关学术论文写作的课程,但学生毕业之时要求撰写毕业论文。2014届和2015届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阅读和写作课程依然在低年级各开设了两个学期,但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均开设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这意味着学生刚开始学习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就要开始撰写毕业论文了。此外,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论文指导老师的职责和毕业论文的格式等主要内容,可以理解为撰写学术论文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唯一形式。显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毕业检测形式不匹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一致。3.开展毕业论文改革实践。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在毕业论文论文撰写阶段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帮助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论文撰写,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一是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凡是在本学科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译文的,且文章字数与毕业论文字数相当(约5000字),无论文章使用的语言是中文还是英文,只要在答辩前出刊,均可直接参与全英文答辩。选择公开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内容要素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有较大不同,内容有“拟撰写字数”、“论文内容概要”、“拟发表刊物等级”和“进程安排”等方面。计划书通过后,在论文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最后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允许参与答辩。二是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使用翻译工具,能够胜任不同文体文本的笔译、口译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翻译是毕业生必备的技能,鼓励学生从事翻译实践无疑具有很强的职业预备性。翻译资料的方式可以是中译英,也可以是英译中,原始翻译资料的总字数需达到3000字以上。译文被公司采纳的学生,需结合翻译实践撰写2000字左右的全英文论述文章,经论文指导老师审定合格后,可以凭借书面的采纳证明申请参与全英文答辩,答辩时还需提供翻译原件和译稿。选择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要素有翻译类型选择“英译中/中译英”、翻译字数选择“1500字汉译英+1500字英译汉/3000字汉译英/3000字英译汉”、“拟翻译的内容概要”和“翻译公司的相关信息”(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三是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等领域商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近年来对毕业生就业开展的跟踪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从事与市场有关的工作。因此本项目提倡学生结合专业实习撰写有关的调研文章或论述文章,且字数、文章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时,经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视为完成毕业论文,最后参与全英文答辩。在此过程中,选择撰写调研报告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与撰写普通学术论文相同,但要求学生通过制定调查问卷,收集下翔实的数据,文中就调查问卷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且调查问卷需附在正文之后,供答辩小组成员参考。四是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需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通过适度的问卷调查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也是比较贴近实际、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对三届毕业生的选题进行分析发现,在导师的指导下,大量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类似的选题如:《英汉广告幽默文化对比》《中美灾难文化价值观异同》《中美商务谈判文化风格差异对比》和《中美企业文化差异对比》等。事实上,这些选题被学生认为易于撰写,并且完成得较好。五是告知学生还可用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替代毕业论文的撰写。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创新设计,字数、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经审定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形式均可由学生开展。如与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相当的有主持或者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参与翻译实践相当的有参加省级(含以上)口、笔译大赛并获奖;通过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等。视具体情况,由学生提出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经审定合格的,均可视为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

(二)研究结果

1.改革实践数据统计。2013级305名毕业生中,有4人参与了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3%。2014届200名毕业生中,共有42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7人在公开刊物,占毕业人数的3.5%;35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1%。2015届290名毕业生中,共有66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2人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占毕业人数的0.6%,51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6%,15人进行调查研究,占毕业人数的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3.3%。三年的数据表明,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绝对人数及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由于2015届为学院迄今为止毕业生人数较多、参与毕业论文改革人数最多的年级,故选择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问卷以不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的形式,就“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有无必要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撰写方面遇到何种问题?”,以及“最希望以何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等十项内容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普遍承认完成毕业论文是必要的、的确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并且对于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明显帮助;但资料贫乏、科研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跟不上和难以创新凸显了教学与检测的不对接。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毕业论文形式的确需要进行改革,要实现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的全面对接;有学生认为实践能力远比科研能力重要,学校需要对所开的专业课程进行相应改变以对接毕业论文改革。且不论学生看问题有无偏颇,从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考察来看,学生要求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对接的要求无疑是正确的。3.有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中反馈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的学生均是使用中文撰写,虽然答辩时使用的是英文,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其使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也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是否要求学生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全英文的文章还有待进一步商榷。第二,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反馈,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所翻译的译文初稿水平并不能达到相应要求,都需要指导老师的大力修改方能达到公司期望的水准。虽说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会因此而提高,但指导老师认为译稿的最终水平并非学生真实翻译能力的体现。如果委托公司借此聘用学生担任正式的翻译,日后在无教师指导下的翻译水平能否保证还有待考证。第三,暂时还未对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进行实践研究,也没有学生提出相关置换申请。课题组成员认为,毕业检测的形式应该没有穷尽。从研究的结果中发现,对于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的独立学院的英语类专业学生而言,虽然更看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恰当的科研对于提高其综合的语言能力和研究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关教学与检测对接问题的探索,不仅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开展研究,也需要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方面积极改革,更需要对不同形式的毕业检测进行利弊分析,力争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检测相一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一致,在校学习与求职就业相一致,最终实现毕业论文撰写形式多样化、方式合理化、效果显著化的目标,提高独立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庆,黄运婷.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奚道同,等.民办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向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

[3]王淼.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索[J].海外英语,2014(6).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121-02

一、序言

《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等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文件的精神而制定的。新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国际形势相关知识,具备坚实的中国语言文化基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跨文化知识

结构。因此,解读国家标准的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合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二、解读《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

新“国标”对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都有明确的规定。新“国标”的出台,对日语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解读新“国标”,探讨新形势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愈显其意义的重大和深远。

新“国标”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部分,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环节组成。

(一)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第二外语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三方面。专业核心课程又包括外语技能课程(听、说、读、写、译等)和专业知识课程(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技能课程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知识课程有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有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要拓展学习领域,提高对所学专业的整体把握能力。有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译文赏析、日本文学选读、日本文学史、比较文学、日本文学研究与实践、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由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根据办学优势及特色、师资力量等灵活设置。有商务日语系列、旅游日语系列、科技日语系列、信息日语系列、翻译系列、区域研究系列、管理学日语系列、影视动漫日语系列等课程。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见习与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等。

(四)毕业论文环节

毕业论文环节是培养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与翻译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可以用日文或中文撰写,使用中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6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2000字的日文摘要;使用日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8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800字的中文摘要。

通过新“国标”分析可以发现,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中要求有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而专业选修课程突出了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实践环节增加了国际交流。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三、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与新“国标”相匹配,但是仍有部分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一)日语专业核心课程

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外语技能课程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完成。听的技能由日语视听A(一)~(五)、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说的技能由日语会话A(一)~(三)、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读的技能由日语阅读(一)~(二)、高级日语(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写的技能由日语写作、日语论文写作、日语语法(一)~(三)支撑;译的技能由日语笔译(一)~(二)、日语口译(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

(二)专业知识课程

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文学与文化的课程。主要通过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专业选修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完成,开设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概况、市场营销c、国际商务谈判等。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由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开设日文录入实践、日语专业行业模拟实践、日语翻译实践等实践课程。

(四)毕业论文环节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设计要求单一,要求学生用日文写出6000字的毕业论文。

通过与新“国标”的对比可以发现,我校日语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而专业知识课程中的课程名称与新“国标”不完全匹配。例如现开设有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汉笔译实务;日汉口译实务课程。但新“国标”中的名称为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同时日语专业知识课程中没有设置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另外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中缺少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

另外,日语专业的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的改革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完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新“国标”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商务英语概况

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载体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即 ESP)。本文拟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广大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性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比较能对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合理的培养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2 差异性比较

2.1 培养目标差异性比较

(1) 培养目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宽广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系统的商务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善于跨文化交际,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能胜任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部门工作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

(2) 具体要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①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与技能。②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熟悉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③必须选修一门第二外语且达到学校要求的学习标准。④掌握比较宽广的中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知识。⑤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⑥掌握获取专业学术信息的科学方法,具备独立从事英语研究的基本能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①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②熟悉英语国家文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③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④具有第二外国语的初步应用能力。⑤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用英语撰写与国际商务相关的毕业论文。

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在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上都大同小异,都强调了对学生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二外水平的培养。

2.2 课程设置比较

英语语言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3%。

英语文化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8%。

商务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9%。

(1) 英语语言类课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综合英语、 英语听说、 英语语音、 阅读指导、 英语写作、 第二外语、语言学导论(英)、 传意学导(英)、 英语文体学、英语公众演讲、 交替口译(一)(英)、英语论文写作、高级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综合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写作、商务英语 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听说、英汉口译、英汉笔译。

(2) 英语文化类课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美文学导论(英)、欧洲文化(英)、 美国文化(英)、欧美戏剧鉴赏(英)、散文(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47页)分析、跨文化交际导论(英)、个人商务交际技能(英) 、 跨文化商务交流(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和跨文化商务交际。

(3)商务类课程(略)。

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在英语语言类和文化类课程比例上差异性较大,笔者认为这种差异受地域性特征影响。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相应加重了英语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坐落于国际贸易中心广东省,在商务英语专业下细分为四个方向,以服务于国际贸易不同需求。

2.3 师资结构比较

2008年,对外经贸英语学院成功申报了商务英语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主要围绕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人文素养四大模块展开。

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学院设有五个研究中心,分别为商务翻译研究中心,法律语言学研究中心,商务英语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以及跨文化商务研究中心,约有1/3的既掌握语言又掌握商科知识的复合型教师。

3 加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面对这种新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形式,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要找到合适的专业定位,逐步改善目前的专业建设情况。

3.1 培养模式市场化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的特性。通过本文对对外经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比较也可以看出两所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地域性差异特征。

3.2 人才国际化

从对外经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服务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应用型学科,更应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加强学生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等硬件方面的培养,也应注重学生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3.3 课程系统化

专业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合理处理语言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关系,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关系。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语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人文素养,计算机及实习课程等方面内容。

3.4 教学案例化

作为哈佛商学院MBA教学的代名词,案例教学化在我国也得到不断应用和推广。案例教学法对加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5 教师复合化

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87-02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一个必经环节。它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衡量自考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的学历水平的依据。毕业论文的撰写目的在于培养自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论文的写作不能简单地被看成是由句——段——篇的一个连接过程。指导本科英语专业自考生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引导学生增强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意识,努力达到论文写作规范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数学生缺乏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所以他们对于毕业论文的完成就会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从而不知该如何下笔。因此,对本科专业自考生的毕业论文撰写进行必要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针对较多学生学习中所面临的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初步建议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培养本科英语专业自考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我们可以分两个步骤进行,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一、选择课题

选择课题,就是要确定所撰写论文的题目,它也是撰写论文最重要的一步;通过选题来限定论文的选材范围,以防出现文不对题、论题范围太窄或太泛现象;选题必须要选择有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选择具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篇7

一、引言

毕业论文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强调,“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1]1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4]14号)也指出,“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因此,“各校要加强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评审,使之对学生真正有所裨益,防止流于形式。”[1]11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为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提供了明确的导向。教育部2012年的《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准》进一步指出,文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有50%左右的选题与实践性、应用性挂钩,该标准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论文提出了具体的指标。本文以滨州学院英语专业2014—2016届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大纲》规定“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1]11笔者以此为标准,对英语专业2014—2016届的毕业论文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论文选题不当,缺乏新意,应用性不强毕业论文选题要适中,最好能够做到“小题大做”,而部分论文选题过大过泛,没有研究焦点,根本无法完成,如“莎士比亚诗歌研究”;选题不能紧跟本专业研究前沿,过于陈旧,缺乏新意,如对颜色词的研究、英语习语跨文化比较等;有些选题与英语专业没有密切关系,相差甚远,如“中美婚姻观的比较”;有些选题未达到严格意义上“一人一题,不得重题”的要求,如“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和“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性和应用性的选题比例不高,与50%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写作基本功不扎实,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毕业论文写作属于学术论文写作,需要较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大多数毕业论文在语言表达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术语不准确,书面语和口语混合使用,文字不通顺、表达不准确,汉式英语较多,串句、主谓不一致、结构不完整、悬垂现象、搭配错误等语法错误时有出现,甚至还有单词拼写错误、首字母大小写错误等细节问题。

(三)论文思路不清,逻辑混乱,思辨缺席毕业论文是学生围绕研究问题形成的一个立论正确、结构合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论证合理的语篇,而多数毕业论文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结构松散、论点不清、论证乏力,思辨缺席现象较为严重。黄源深指出思辨缺席对毕业论文的影响,“在二三十篇论文中难得有一两篇像样的,大多数论文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论文的题目就暴露出很多思维上的负面信息。”[2]12

(四)体例不够统一,格式不够规范毕业论文属于正式文体,需要按照规定的体例和规范撰写,以显示其严谨性和规范性。有些学生没有意识到体例和格式的重要性,不注重论文写作规范,随心所欲地撰写,体例和格式较为混乱,主要体现在参考书目没有按照学校规定的APA格式撰写,文内引文格式混用,标题首字母大小写不恰当,字体、字号、行间距不符合规范,中英文标点符号混用等方面。

三、对策

(一)加强毕业论文选题指导,增设专业选修课程,建设论文选题库,多渠道拓宽选题范围。英语专业选题范围较广,主要包括语言学、文学、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等方面,指导教师应该加强选题指导,避免题目过大、过泛和过旧。增设专业选修课程,扩宽学生视野,便于学生扩宽选题范围。另外,可以根据历年选题情况,结合指导教师专业特长,建设毕业论文选题库,供学生选题参考。最为重要的是,可将毕业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承担的各类教科研项目、毕业实习、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大学生创业计划和大学生学科竞赛等相结合,更好地体现毕业论文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二)改革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毕业论文课程群,做到英语写作四年不断线,夯实学生写作基本功。语言表达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庄智象曾指出,“既然称之为英语专业,那么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方面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我认为这是英语专业学生基本的、首要的要求,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目前更显得必要。”[3]216而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靠“学术论文写作”这门课程远远不够,需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毕业论文课程群(包括英语基础写作、英语高级写作、英语语法、英语修辞和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做到英语写作四年不断线,夯实学生写作基本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钱宁指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合理。”[4]103因此,方琼强调“高校英语专业应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将其放在和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5]91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应该调整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增加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课程;任课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课内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坚持“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高质量撰写学年论文,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英语沙龙、专题讨论和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写作等各类学科竞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质量是学生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体现,更是指导教师学术视野和学术水平的体现,所以《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外语卷)》指出,“高校外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是衡量、评估高校外语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6]3论文指导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应遴选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实际指导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文献检索与搜集、选题、开题答辩、初稿、二稿、定稿和毕业答辩各个环节的指导,尤其是文献检索与搜集、研究方法、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方面的指导,强化论文写作过程的动态管理,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另外,还需要规范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优化毕业论文管理流程,健全毕业论文管理方式,提高毕业论文工作效率。毕业论文教材建设也是指导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张春芳曾指出,“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教材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国内关于学术论文(包括毕业论文)写作的中英文编著至少有20部,但是教师们仍然抱怨难以选到合适的教材。因此,指导教师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本校毕业论文的相关规定,编写符合专业特点、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毕业论文教材。

四、结语

毕业论文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滨州学院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论文选题、语言表达、思辨能力和格式规范四个方面,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提供参考,实现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3]庄智象.外语教育名家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钱宁.浅析高校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以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4,(4):100-103.

[5]方琼.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的思辨缺席[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2):90-92.

篇8

2.旅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的路径选择 

3.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4.高校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5.旅游英语错误分析——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

6.对高职旅游英语能力培养途径的几点思考

7.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材的选择和有效利用 

8.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英语课程开发的调查问卷分析 

9.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10.试论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创造性 

11.新疆本土旅游英语教材开发初探 

12.用ESP理论分析旅游英语的特点及教学法

13.旅游英语翻译方法浅析  

14.文化视角下的旅游英语翻译  

15.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探究 

16.旅游英语及其翻译  

17.基于ESP理论的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18.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9.试论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革新 

20.探索旅游英语专业英语课的教学改革

21.论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中的应用

22.按情景分岗位编写旅游英语教材 

23.论旅游英语特征及其翻译 

24.江南古镇旅游英语解说系统的构建——以乌镇为例

25.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旅游英语翻译的复杂性

26.浅谈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 

27.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28.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旅游英语的语言特征 

29.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的思考 

30.论高校旅游英语拓展课程教学改革——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英语拓展课程建设为例 

31.高职旅游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旅游英语专业为例

32.旅游英语语言功能与大连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  

33.高职旅游英语教材研究  

34.旅游英语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思路

35.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实践

36.对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的问题探讨 

37.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与大学ESP发展模式探讨 

38.旅游英语导游课的特色及应用 

39.旅游英语课堂教学探讨 

40.论ESP需求分析理论对旅游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41.我国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42.基于跨文化意识下的旅游英语翻译初探

43.旅游英语翻译障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44.论旅游英语的翻译方法 

45.论旅游英语翻译的不足及策略

46.浅谈旅游英语的教学 

47.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处理方式 

48.旅游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49.如何基于工作过程对高职学生进行旅游英语交际能力培养 

50.旅游英语翻译中修辞和文化差异探讨  

51.从旅游业的发展探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52.ESP理论对英语专业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启示

53.论深化《旅游英语》的教学改革

54.旅游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分析 

55.探讨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56.旅游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对策 

57.旅游英语翻译偶得 

58.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旅游英语教学和基础英语教学有机融合策略研究

59.任务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研究——以旅游英语为例的调查分析 

60.“大旅游”时代旅游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61.高职院校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刍议 

62.论应用型本科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 

63.旅游英语翻译若干问题研究  

64.试分析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65.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一体化教材体系建设之浅见 

66.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67.关于旅游英语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68.从文化差异看旅游英语材料的翻译

69.基于岗位需求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70.旅游英语实地教学改革探析 

71.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修辞和中西方文化差异 

72.从文化翻译观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以杭州景区为例 

73.试论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创造性 

74.高职旅游英语职场化的教学改革

75.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慕课资源体系的拆解与重构

76.ESP教学理念在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77.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进展

78.旅游英语课程设计初探

79.旅游英语教学中地方文化的渗透——以康巴文化为例

80.论旅游英语翻译方法 

81.高校旅游英语课程设置与学习的语言经济学思考

82.高职旅游英语课堂跨文化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83.高等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探讨

84.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5.旅游英语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旅游景区标示语的英译为例 

86.试论旅游英语的特点与翻译  

87.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实践探索

88.旅游英语翻译文化对接问题的探讨

89.高校培养复合型旅游英语人才的对策分析——基于河南旅游产业国际化背景

90.浅谈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91.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92.旅游英语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93.旅游英语教学之文献研究

94.旅游英语职场化教学方法的推广与应用

95.旅游英语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96.旅游英语与其翻译策略

97.ESP教学方法在高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98.旅游英语教学方法与问题

99.大学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

100.关于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英语听力课的教学思考 

101.项目教学法在ESP课程中的设计原理及教学实践——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课程为例

102.新时期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03.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移植现象与策略

104.近三年我国旅游英语规划教材现状抽样分析

105.对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的若干思考

106.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107.应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建设

108.论旅游英语课程中的跨文化元素教学实践 

109.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初探 

110.“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新思考 

111.交际法在高职旅游英语中的应用分析 

112.浅析旅游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处理 

113.旅游英语翻译中诗歌的处理  

114.浅谈跨文化交际下的旅游英语翻译(英文)

115.旅游英语翻译策略刍议 

116.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旅游英语主题教学模式研究 

117.浅论旅游英语与跨文化交际 

118.旅游英语实践教学与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119.大学旅游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120.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

121.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

122.旅游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123.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创造性

124.旅游英语翻译中中西文化差异处理策略

125.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9

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实践

笔者所在学院明确地把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目标,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用和实践,注重能力和专长。庄智象在《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6]一文中指出: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语言基本功、极强的专业知识结构、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正常情况下,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既要考查学生对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考查其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二者如何协调结合,是改进毕业论文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前既要完成毕业论文,又要完成毕业设计。前者注重专业知识和学术性,后者检验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即动手能力。这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有很好的启示:是否也可以将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由单一的论文模式改为一种集社会实践和论文于一体的毕业设计模式?本校英语系经过多方调研和考虑,最终提出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形式入手进行改革,力求探索一种能有效地防止抄袭,且适应应用型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设计模式,具体情况如下:1.改传统的毕业论文为毕业作品制作长期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都是沿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毕业论文一般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7]若仔细推敲这句话,“一般”二字暗示着高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形式的调整。为缓解日益严重的抄袭现象,从2012届学生开始,本系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为毕业作品制作,具体指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制作出有英语配音及中英文字幕的视频节目。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主题,比如人文景观、产品推介、跨文化交际等。除了制作15~30分钟的专题视频外,学生还需完成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中文稿。学生将此文稿译为质量较高的英语,用于为视频英文配音,同时视频还配以中英文字幕。几名学生可在拍摄、配音和剪辑上互相协助,但每个学生最终要提交一个独立的作品和配套的中英文文稿。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视频拍摄及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本系还特别邀请了电视台的相关专家对学生进行32学时的培训,讲授视频的拍摄技巧和后期如何利用专业的EDIUS软件进行视频编辑及字幕制作。培训扩充了学生英语专业外的传媒知识,使学生获益匪浅。2.将毕业设计工作提前到学生就业前以往毕业论文从第七学期开始进行,第八学期进入到论文撰写最紧张的阶段。这时学生基本步入社会,或就业实习,或四处求职,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写作。学生离开校园导致信息资料缺乏,引发网络抄袭,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也受到影响。为了改善这种状态,本系要求2012届的毕业生在第六学期即开始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包括毕业设计选题、开题报告撰写与修改以及开题报告的答辩。从暑假至第七学期中旬,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文字稿初稿,在教师指导下不断修改并最终形成定稿,继而完成拍摄工作及后期制作。第七学期中下旬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学生修改后提交最终版作品。将毕业设计提前,避免了学生毕业设计时段与找工季的冲突,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校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3.改革为毕业作品制作的优势其一,视频制作属于原创性的作品,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题目,亲自为视频配音并出镜,有效地制止了抄袭现象的发生,且学生选题不再狭窄单一,时效性大大增强。很明显,改革后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比改革前更丰富更新颖。其二,相比以往多届学生反复写过的没有新意的论文来说,新形式的毕业设计拥有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由于学生大都来自广东,其毕业设计多围绕广东本土的人文景观、企业及产品、文化传统等进行。如“岭南水乡———小洲村”、“主题公园的营销策略———欢乐谷成功之道”、“潮汕成人礼———出花园”、“西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西关大屋的历史变迁”等许多作品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学生亦可选取自己有求职意向的行业作为毕业设计的主题。最终每个毕业作品被单独刻录在光盘上,可作为学生求职简历的一部分,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成功应聘增添筹码。其三,学生开动脑筋自编自导视频作品,很大程度上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如“千年葵艺在新会”的制作者巧妙地把一位老奶奶摇着葵扇给孙女讲故事的场景引入到视频的主题———介绍广东新会的“葵艺”发展史。其四,将中文稿翻译成英文,在老师指导下不断修改至最佳的过程,使学生的写作翻译技能和语法、词汇等英文基本功有了显著的提升。其五,在为视频英文配音的过程中,学生反复练习英文稿的朗读,并在教师帮助下纠正错误发音,改善了语音语调,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其六,通过在网上搜索毕业设计视频的相关素材,锻炼了学生搜集、筛选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其七,视频拍摄和编辑软件的学习以及后期的字幕制作等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其八,拍摄前与公司厂家或景区等多方联系,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沟通能力。视频由几名同学或亲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鼓励部分有需要的学生继续撰写毕业论文少数打算读研或出国深造的学生需要通过做毕业论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为此,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应鼓励部分学生撰写论文并配备优秀教师对其指导。

篇10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开设3个学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教学内容从基础写作逐渐过渡到商务应用文写作。在第5、6学期开设的高级英语课程也以写作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没有单独开设外贸函电或商务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在基础阶段开设英语语法与写作课,在高年级开设进出口函电课和高级商务英文写作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开课情况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相似,是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了一个学期的基础英语写作,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在二年级开设了两个学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不同的是没有单独开设函电或商务应用文写作的课程,高年级的写作训练融入其他课程之中。

由于近年来高中毕业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已基本具备基础英文写作水平,所以,生源质量较好的学校没有单独开设基础写作类的课程,例如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虽然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但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特别是很多普通本科院校认为学生有必要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系统地夯实一下语言基础,再接受与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的学习,如进出口函电或商务应用文写作。

由此可见,各类院校尚未对商务英语写作类课程的设置达成共识,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尚有待明确。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在二年级两个学期开设了基础英语写作课,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了进出口函电课,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英语商务应用文写作课。由于这些课程的开设时间和内容满足不了目前《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中对于写作能力分级要求规定的内容,所以,笔者提出了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写作类课程群的方案。

二、构建普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写作类课程群的具体方案

(一)方案设计依据

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1],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年级阶段(3-4年级)。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着重打好英语基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策略意识和良好的学风,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在继续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重点提高商务专业知识,有选择地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法等商务专业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设置应有所侧重,保持四年教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自始至终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分析以上课程设置的要求可以看出,一、二年级基础阶段的课程应以夯实英语基本功为主,帮助学生掌握语言习得策略,形成良好学风。三、四年级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所以,根据以上要求,写作类课程可以贯穿两个阶段,即基础和高级阶段。因为两个阶段都强调了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写作作为主要的交际手段之一,有必要贯穿四学年的教学,可以根据两个阶段的侧重点适当安排课程。

参考开设本专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认为可以在基础阶段开设三个学期写作类课程,即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基础英语写作课,每周2学时,二年级开设两个学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每周2学时。高年级以学习商务专业知识为主,可以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一个学期的高级商务英语写作课,每周2学时,该课程可以使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同时巩固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10周的论文写作指导课,每周2学时,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做准备。这一方案把原来的进出口函电课和商务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内容整合到二年级的商务英语写作和三年级的高级商务英语写作两门课程中。这样设计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做到了自始至终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避免出现英语和专业知识学习两层皮的现象。

(二)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确立了各门课程的关系及时间安排,整合了相关课程之后,就应对教学中相关知识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原有的课程设置中其内容常常有重复或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如何按照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对课程群内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再设计,包括教材的重新选编是对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挑战。

根据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一年级下学期开设的基础英语写作课可以和语法课的内容进行整合,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基本的写作规范,如写作格式,拼写和标点,英语书面语中有效表达的用词及句式特点,段落展开方式及常见文体的写作特点,以议论文为主。语法知识主要体现在用词和句式两部分,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使用英语时出现的语法错误和不足,可以更好地把已有语法知识转化为技能。二年级开设的商务英语写作课可以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以内部商务交流以及其他公关或日常办公类函件、传真和电子邮件等为主,目标就是达到《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中对于四级写作水平的要求,例如备忘录、电邮、电话留言、名片、商务信函、履历表、求职信、会议记录、经贸短文摘要、商务图表分析、个人发言提纲等写作任务。第二学期以外贸商业书信为主,因为这一学期本专业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对一些专业知识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可以选用之前外贸函电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这一学期里完成。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高级商务英语写作可以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对于八级写作水平的要求,课程内容应该包括经贸著作读书报告、商务报告、商务演讲稿、商业计划、商务合同、商务论文等写作任务。四年级开设的论文指导课由于课时有限,只能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选题做相关指导,所以,写作能力培养的重点还是应该集中在前四个学期。

三、方案实施的配套改革措施

(一)课程群教学团队的建设

组建以课程群为单位、以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首的大团队有利于课程建设乃至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大团队的教师比单一课程的教师更有全局意识,可以要求每位教师都尝试讲授课程群中的课程,形成“一人多课,一课多人”的形式,这样可以改变单门课程的备课模式,能够综合考虑四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组成员应该发挥各自所长,探讨教学内容,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资源,研讨科研课题。在这种大团队的合作中,不同层次或教育背景的教师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例如,长期教基础写作的教师可以对高年级阶段的写作能力的要求更加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有所侧重,为学习商务写作奠定有力的语言基础。这样的团队建设比传统以备课组或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团队更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也更有利于实现整个专业学科的大发展。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写作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从传统的结果教学法、过程写作法、体裁教学法、交际任务写作法到机辅写作教学、语料库写作教学、写长法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计算机辅助项目基础上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方法[2]符合目前商务英语写作类课程群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这种方法集众家之所长,选用学习效能较高的“项目教学法”作为基础教学模式,将商务英语写作课设计成整体的项目。将其他教学法中的精华根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融入主体计划中,并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多模态的设计”[3],可以使师生互换角色,构成多重评价体系。同时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商务写作相关的行业知识和常用表达方式等资源,对于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写作知识可以一次性系统地提供给学生。这样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运用到商务英语专业写作类课程群的教学中,在基础写作入门阶段可以“发挥过程写作法和任务写作的长处,解决学生知识结构和写作内容贫乏的问题”[2],利用“写长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并在语言使用中发现词汇和语法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阶段可以充分利用项目教学法和网络平台辅助教学,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在整体项目框架下通过写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