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1: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

篇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张扬,片面强调客观实证的实验心理学家日益认同文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的主位研究、同位研究[1]。中国的城市和乡村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内化为巨大的心理差异,因为这种心理差异导致的行为冲突无处不在。笔者作为一个城乡边缘人或者双文化个体,深有体会,为此在理论研究的同时,给予主位案例描述分析,以促进更深入的研究。

例1:20世纪90年代某月的一天,我的一个大学讲师身份的男老乡结婚,新娘是当地一个中学教师的姑娘,来自另一个县的农村老家的新郎父母、弟妹、姑姑、叔叔、姨姨等提前一天来到城市高校的家属院,来到新房安排婚礼。因为家庭经济拮据,没有安排宾馆住宿。新房只有5间,包括客厅、卧室、书房、厨厕所,总计只有56平方米。新郎父亲下午即喝醉,晚上非要睡在客厅。客人们动员他到老乡家里睡觉,就是动员不通。后来是硬抬着到老乡家住宿。第二天婚礼办完,父亲、弟弟、哥哥又要睡在客厅,闹得不可开交,再次强行带到老乡家住宿。

分析原因,新郎父亲出身农村,一家人住宿在一个院子,有上房、耳房、厨房、西房、东房等。上房自然是长辈居住,耳房自然是儿子居住。结婚后,自然还是一理。父亲把农村院落的生活习惯知识和长幼有序礼数迁移到城市楼房,认为我是父亲,自然应该住在客厅,哥哥也是一样,认为我比弟弟大,是长兄,住宿客厅理所当然。而作为新郎及其同事,他们想的是房子太小小论文,住沙发睡不好,而且更主要的是新娘子不方便,比如晚上上厕所不好办。后来我问哥哥,为什么要住客厅沙发,他说除了前述原因,主要是觉得自己是农民,到城市老乡家里住太自卑,怕老乡嫌弃他不卫生。

例2:有一个农村家庭,生育三个儿子都考了大学,大儿子在本县工作,三儿子在北京工作。三儿子要结婚,公公婆婆带着大儿子、大儿媳妇和孙子到北京参加婚礼。到北京要坐火车,公婆第一次坐卧铺。上了火车,儿子和媳妇主动睡中铺,婆婆公公自然睡下铺,一路算顺利。结果到北京后,婆婆一直不高兴,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让公公问讯才知道,原来婆婆觉得,火车上儿媳妇睡在中铺,公公婆婆睡在下铺不合适,她觉得媳妇如何能睡在公公上铺?这让大家哭笑不得。随后回家的路上,只好把媳妇的车票买在另外一间铺位,方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后来老太太发现,整个火车都是这样睡觉的,也就不生气了。

分析原因,农村老人至今保持者许多传统的封建思想,虽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观点有一定改变,但男尊女卑的思想尤其严重。婆婆半辈子在农村生活,历来不敢僭越男人的地位,任何时候都把男人放在家庭的主要地位。她认为,男人是尊贵的,女人怎么能睡在男人上铺,何况是晚辈女人。因此非常生气,又不好发作,才一路不高兴。

例3:20世纪80年代,笔者的一个同村老乡朋友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一个师范专科学校工作,妻子大专毕业分配中学,毕业后就结婚,随后一年便有了孩子。因为妻子也是农村出身,两口子每月就挣170元工资,男方每月82.5元,女方每月63.5元,买米面、买油盐酱醋,买液化气,买衣服,买书籍,走人情,添置厨房、卧室用品,过年回家给双方老人买礼品,所剩无几。婚后抚养孩子的费用也在增加。男女双方都是兄弟姐妹5个,都在上学,父母都是农民,满心指望他们大学毕业挣钱。可是,两口子省吃俭用,到了过年,才可以给家里给百十块钱。双方家长知道孩子不容易,没有挣下钱,又怕邻居笑话,尽量掩饰。可惜,村里人不依不饶,认为是他们进了城忘了爹娘。有一年,他回老家,到村街道买个东西,被同村的堂叔拉下自行车,一顿臭骂。他只好耐心等着骂完小论文,然后给人家解释,每月工资多少,如何花消?末了,叔叔一声叹息,原来城里人也要买煤(烧液化气),也要买买米面、买油盐酱醋,买衣服,买书籍,走人情,添置客厅、厨房、卧室用品。

分析原因,农民们总以为城市人和农村人一样的生活方式。农村人菜蔬是自己种的,当然不要钱;粮食是自己生产的,自然不要钱;棉花是自己生产的,装棉袄肯定不要钱;买油盐酱醋都是自己制造,烧火做饭都是柴火,根本不要钱;平时穿衣服只要过得去就行了,反正农人也穿不干净。而城市人每当走一步路就要钱搅。老家叔叔把农村生活方式投射到城市,就发生误解了。后来,老家叔叔自己的儿子上大学,毕业在城里工作,他在儿子家呆了一阵子,才给侄儿说,当年误解了。

例4、笔者的一个朋友家在农村,他大学毕业后在一个大学工作,后来当了一个处长,老婆也在一个部门当科长。每年一到六七月份,家里电话就不断。老家的亲房外戚乡党朋友,不管孩子高考分数如何,今天咨询这个,明天询问那个,两口子都耐心解释。分数一公布,高分能上好大学的就不再咨询了。有些分数一般又想上好点大学的,便天天打电话,要求活动,甚至许愿,只要把事情办成,花些钱请客吃饭送礼不在话下。有些分数缺几分,又不甘心的,便干脆跑到城市里来,住在家里。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一个姨夫,电话里竟然说:你们两口子当处长、科长,学校就是你们家开的,连这个事都办不了,还装什么蒜。

分析原因:农村人受了两个影响,一是电影里处长、科长确实权力很大,但电影里那是民国时期的社会,体制和现在不一样;一个是当代某些官吏的腐败,确实有花钱办成事的例子,周围的环境必然有影响;一个是着急上火,现在孩子上不了大学,确实没有办法进入上层社会;一个是不了解大学录取的规则,认为错三分五分没有啥。更主要的是,他们不了解,大学的处长、科长跟县市的处长、科长完全不同,只是听起来好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只是相当于科级处级而已。大学毕竟是个事业单位,不是政府机关。

例5、某年八月,大学开始招生录取,我一个同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是他老家在农村,当年一个亲戚娃娃报考中等师范学校,分数不够,给他打电话,说:看来师范考不上了,上师专总行呢吧?让人苦笑不得。我有一个远房表妹,师范毕业小论文,在小学教书。有一年我回家,她问我:表兄现在什么职务?我说副教授。她说,你胡谝啥呢?我们师范都没有副教授,你们师专还有副教授?有一年,我一个同事,陪一个来校访问的老外,到一所师范学校参观,看到师范学校大门楼房比师专盖的好,就问,这个学校和你们师专有什么不同?他说,我们学校是COLLEGE,这个学校是SCHOOL。老外说,为什么中等学校比高等学校修建的好的多,朋友语塞….

分析原因:中国的学校名称非常混乱,简称尤其怪异。培养初中教师的高等专科学校简称师专,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学校简称师范,而国家历来有大中专院校的提法,给民众造成误解,似乎师专就是中专,师范反而成了大专。改革开放之初,师范学校都是市级政府主办,规模小,投入见效,基本建设好。而师专是省属高校,规模太大,多数经费都用来购置实验设备,没有经费修建校门,于是就感觉师范比师专大气。其实这也难怪,所谓隔行如隔山,我们教育行业的人根本搞不懂建筑行业的名词,不仅仅是城乡差异所致。

中国至今还是一个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虽然城乡逐步一体化,实际还没有完全实现,现在农村仍然保持着更多的传统文化。中国心理学也是城乡分野,没有象社会学那样全面研究中国社会。这些描述分析本身没有多少意义,只是呼唤心理学家更加关注城乡差异造成的社会心理差异,使心理学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篇2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辉,陈红莲.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2]刘伟锋,安晓静.网络暴力现象解读[J].民主与法制,2010,(1).

[3]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4]孙召路.网络暴力与少年暴力:从涵化理论说起[J].青少年研究,2004,(2).

[5]杨奎臣.网络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助长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2).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199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侯晓红(2005),从网络社会的去个性化现象看网络道德建设,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

[3]王椿阳(2007),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现象浅析,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

[4]沈燕清(2007),论网络中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新西部第20期.

[5]郑艳(2009),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现象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第30卷第2期.

[6]兰玉娟(2009),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心理科学进展第17卷第2期.

[7]谭斌(2009),高校网络社团中的去个性化现象的研究与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8]王兆芬(2011),去个性化在社交困难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79期.

[9]姜方炳(2011),网络暴力的概念根源及其应对,浙江学刊2011年第6期.

[10]江根源(2012),青少年网络: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新媒体第111期.

[11]刘艳(2013),网络暴力问题的危害、成因及预防,浙江师范大学.

[12]陈代波(2013),关于网络暴力概念的辨析,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nic.net.cn/html/Dir/2010/07/15/5921.htm.

[2]张慧中.网络暴力第一案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12-01.

[3]彭兰.如何认识网络舆论中的暴力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8-25.

[4]周国平.“网络暴力”何时休[N].人民日报,2006-7-12.

[5]李亚诗.从“网络暴力”看我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J].中国商界,2009,(11).

[6]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思哲.“人肉搜索”并非全是“网络暴力”[N].中国文化报,2008-9-26.

[8]刘亚奇.“网络暴力”事件中传统媒体的角色[J].新闻窗,2010,(4).

[9]罗昕.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探究[J].当代传播.2008,(4).

[10]程少华,傅丁根,孝金波,游海滨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N].人民日报,2009-2-3.

[11]何新华.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J].新闻爱好者,2008,(10).

[12]王刚.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J].传媒观察,2007,(1).

[13]易文.“网络暴力”的心理解析[N].南京日报,2008-6-23(Al0).

[14]戴玉磊.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J]开封大学学报,2009,(3).

[15]霍晓丹网络暴力现象中的青年心理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篇3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149-02

一、研究背景

品牌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产,在“全球扁平化”的商业竞争中日益凸显重要作用。工业时代的传统营销理论正转向后工业时代的体验营销。新媒体的出现,愈发加速了品牌的多元化发展。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视觉传达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听觉识别却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建立了更为有效的渠道,并高度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的态度形成,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品牌更深刻的内涵,对品牌传播及品牌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

本文试通过吸纳国内外在听觉识别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及成果,阐述其在企业识别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并结合心理学、听觉学、消费者行为学等学科深入剖析听觉识别之品牌形象及品牌文化的重要性,梳理品牌声音将要面临的问题与机遇,进而尝试性地对品牌听觉识别的构建提以可行性建议。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阅读大量文献,包括消费者行为学、听觉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著作,听觉识别相关的前沿动态介绍及最新理论研究文章等等。

(二)内容分析法

选取经典品牌的声音案例,通过对它们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出听觉识别对品牌传播的影响机理。

(三)比较分析法

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对视觉识别与听觉识别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论证听觉识别系统建立的可能性与前瞻性。

四、研究综述概况

本文针对品牌听觉识别研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以反映该理论的研究状况。其基本理论前提是,采用心理学和品牌学方法论,将听觉识别作为一种基于品牌形象的存在介质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品牌听觉识别的新视野。本文主要以Pro 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ARL)和EBSCO host两个国际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使用了关键词“Sound Identity”进行文献搜寻。在Pro 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ARL)数据库中搜到27篇,从中选取近年相关领域学术论文4篇;在EBSCO host数据库中搜到196篇,从中选取近年相关领域学术论文58篇。这62篇文章均以听觉识别为主题,本人将其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按照主题域状况,对这些论文进行理论分析,概括出近年来品牌听觉识别的研究动向和热点。

五、主题域分析

从论文所涉及的主题来看,本人将这些论文分为:听觉识别构建与企业文化的初步研究、广告音乐对于消费者的影响探究以及专业学科分类研究三个方面。

(一)听觉识别构建与企业文化研究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企业竞争是数量上的竞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企业竞争是质量上的竞争,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企业竞争则是文化上的竞争,而企业文化的建立离不开企业形象的建立,听觉识别亟待构建。(此领域论文有19篇)

听觉识别在与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的企业CI系统构建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但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外学者以及业界都已对其显示了足够的重视。Fordon Ann E的Sound Identities《听觉识别》与Gluck Robert J的Sounds of a community: Cultural Identity and Interactive Art《社区声音:识别与互动艺术》均有详细描述。

(二)广告音乐对于消费者的影响探究

此领域在听觉形象的研究中占有43%的比重,可见国内外学者基本对广告音乐对于品牌建设的强势作用取得肯定。(此领域论文有26篇)

1.广告音乐的品牌价值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声学专家John Brown在其著作Music Acoustics中,将声音定义为“可以听到的某种东西”。它通过响度、音色、音高三要素的巧妙组合,承载了极其丰富的信息。[1]在树立形象的过程中,广告音乐的品牌价值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特殊影响。Robot Ary在Brand Value for music《广告音乐的品牌价值》中阐述,广告音乐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相结合的特性决定了其代表商品品牌价值的特殊必要性。无论它采用的是简单的“表音符号”[2], 还是特殊的“歌曲”方式,它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文化载体而存在的,并非根据音乐艺术的本质规律反映其自身的客观意义。

2.广告音乐的音色设置对于消费者的影响。Capps Brooke在More than just jingles:One shop uses sound to give brands voices《不仅仅是铃声:一个商店选用声音来赋予品牌生命》中阐述:铃声带给消费者清脆、亲近之情感,人们在一天疲倦的工作之后可以尽享它所携有的美好感受。例如全球耳熟能详的《Jingle Bells》,单纯的音色就赋以人愉悦之美。丹麦一著名公司的总裁Mr. Rupp提到:“We all have ears, but most brands don't have voices。”当Intel的四个单音在电视广告上频频亮相时,消费者从此再也无法对其忘怀。

3.广告音乐的传播与受众心理分析。Joyce Kurpiers在Reality by design: Advertising Image, Music and Sound Design in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设计的灵感:广告形象、音乐与声音设计在文化中的角色》中讲到,受众在接触广告信息时会产生信息加工的心理动机(Psychological Motivation)[3]。这一点通常由受众介入的程度来衡量,介入越深则心理动机越强烈。例如,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Classical Bird)在接触音响广告时,由于对音响器材有兴趣,自然会积极地以自己的经验衡量广告中的各种信息, 但对于一些受众对其作用尚不十分清晰的产品,则需要通过广告中,音乐等形式因素拉近受众与产品的距离,以广告的外在形式因素来加深受众的感性诉求,即受众因为对音乐、画面等形式因素的熟悉与喜爱,而对广告产品产生兴趣动机。在这里,音乐等形式因素有效充当了受众认知与学习的桥梁, 进而增强受众对产品的购买动机。

(三)专业学科分类研究

听觉识别涉及的学科十分广泛。在各种类型研究中,符号学、心理学与消费者行为学这三方面的学科占据所有学科的79%之多。

1.符号学层面。从符号学角度探讨的论文有7篇,其中又以近六年的文章居多。Philip H. Pollock在A measure of the Multiple self states Model of Identity disturbance in Cognitive Analytic Therapy《听觉识别模型在认知分析治疗中的自我表述性》中描述――(1)不同的能指可以表达同样的所指。比如可口可乐(Coca Cola)公司的形象标识,可用英文表达,汉字表达或者可口的经典瓶身都指向同一个所指――饮料产品可口可乐。这些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不同的刺激感受的物质媒介都有一个唯一的和固定的所指。[4](2)同一个能指系统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所指含义。比如早期的可口可乐是作为一种药品来推向市场的,用来治疗头痛(Relieve Pain)。在那个年代,当听到“可口可乐”这个品牌时,人们会联系起它的药用功效,也就是该符号的所指意义。而当下这种饮料赋予的含义是年轻活力(Young Forever)。这种对同一个符号能指――饮料可口可乐经广告作用后在不同年代形成了不同的所指含义。

2.心理学层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的论文有5篇,其中以近5年的文章居多。一项信息传达的总效果二言词7%+声音38%+面部表情55%。其中38%的声音即指音色、音高、力度、节奏等声音特性,55%的面部表情我们可以理解为形体语言。Alain C, McDonald KL, Kovacevic N, McIntosh AR, Cerebral Cortex的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auditory “what” and “where” working memory《对于听觉识别中介质及渠道的记忆时空分析》与Argo JJ的 The sound of brands《声音品牌化》中均有相关表达,声音形象可以引发“通感”(Synaesthesia)的效果,这种声音形象可以不依赖视觉形象而独立发挥作用。

3.消费者行为学层面。从消费者行为学角度分析的论文有3篇,其中以近5年的文章居多。Elizabeth Burlingame, Harvey M. Sussman, Ronald B. Gillam, Jessica F. Hay在An Investigation of Speech Perception in Children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on a Continuum of Formant Transition Duration《对一个连续的共振峰过渡期的长短调查与特定言语儿童的语言感知》中提到:许多孩子选择麦当劳食物庆生,用“Auntie Mc Donald”扮演女主人,欣赏I’mlovin’ it的歌曲,它已成为消费的偏好模式。另外,英国的一项实地研究探索了音乐节拍(Music Beat)对实际和感知的就餐时间、支出餐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播放慢速音乐时,英国消费者就餐的时间要比播放快速音乐长得多,并且慢的节拍增加了消费者在餐馆里的饮食消费。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本人试得出以下结论:

1.听觉识别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一直处于弱势的地位,现在情况有所好转。听觉识别的研究出现在近10年内,尤其是近5年来,作为企业文化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越来越受到各界学者的重视。

2.主题域方面,广告音乐对品牌塑造的研究是热点。

3.在对国外文献的研究过程中,本人发现国外学者大多会从访谈与实验的可操作层面来剖析声音的内涵,用第一手资料来把握其动向。

4.在对品牌听觉识别的现状及愿景研究中,多以IT行业及餐饮行业的知名品牌案例研究居多。

5.当今,美澳学者对听觉识别的研究独占鳌头。然而,纵观国内外,听觉识别尚未形成鲜明体系,其前景不可估量。

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听觉识别的建立有利于重建企业文化,增强产品竞争力,并且有利于企业的多元化、国际化经营,对于企业来说则可以更加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最后借用哲学家叔本华的话:声音是对整个世界的‘摹仿’,是世界的‘副本’――这一事实的真实性极其深刻、无可置疑,而且着实令人惊讶:每个人都能在瞬息之间领会到它。

参考文献:

[1] 约翰•布朗.音乐声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篇4

一、批评性言语的概念

学术研究者的最基本要求是求证核实,追求创新。研究者在进行文献回顾的过程中,必然要采用一些修辞策略对前人的结论观点进行评价,指出其研究中的不足或空白,这就是批评性言语行为。Martin-Martin& Burgess和Salager-Meyer等的研究发现学术批评性言语一方面是显性的,针对某位学者或某种观点,指出其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是隐性的,不出现直接批评的词句,而是指出研究的空白,说明整个学术社团并没有进行该方面的研究,把学术社团作为批评的对象。批评性言语随着时间、学科、国别不同而变化。

二、批评性言语的类别

根据Martin-Martin and Burgess的研究,学术批评性言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类。

1.作者调节(±writer mediation)

分为有作者调节、无作者调节与转述的批评性言语。有作者调节的批评指的是作者通过使用I,we,me等人称代词显性出现在批评性言语中,对他人的批评完全负责,见例a。相反的是无作者调节的批评,即作者不直接出现在文本中而是采用the findings, the study,等词语来表明结果的客观性,如例b。此外,作者会在文中转述他人的批评,这些批评行为与作者本人无关,是由另外的作者在另外的文献中提出的,参见例c。

(a)Unlike Krashen, however, I have claimed thatmany learners develop extensive explicit knowledge and can make use of this in both formulating message in the L2 and monitoring their output. (有作者调节)

(b)The presentstudy addresses the issue of different language learning growth accruing from the us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direct comparison with more conventional summative assessment procedures in a longitudinal design.(无作者调节)

(c)Suchman and Jordanargue that“interactional troubles” cannot be so easily eliminated or set aside as the public opinion researchers would have it.(转述的批评行为)

2.批评对象(±personal)

分为有人称所指的与无人称所指的批评性言语。前者指的是被批评的对象在文中被直接明示,见例d;后者指的是被批评的对象为整个的学术团体,而非某个具体的研究者,见例e。

(d)However,McNellis and Blumstein’s workis also characterised by very small lexicons in their case only four words and although they consider that their work is "a reasonable first approximation to the system we envision with respect to much larger size vocabularies,"proof of this claim is explicitly left to further work. (有人称所指的批评)

(e)There is, however, very little empirical work on young children’s language play in L2. Much of the recent work has concernedstudents or it has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无人称所指的批评)

3.实现方式(±hedging)

分为采用模糊限制语的间接批评与不采用模糊限制语的直接批评。模糊限制语是用来表达不肯定或没有十分把握的修饰成分。

(f)It seems to me, however, that the work reported in the previous paragraph does not really tak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network idea seriously.(有模糊限制语)

(g)Work in the discourse tradition has shown that when metaphor in real language use is closely examined and when metaphor theory is applied to empirical discourse data, difficulties and questions arise. (无模糊限制语)

三、批评性言语的应用

1.不同文化间的对比研究

学术论文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侧重对摘要的分析。Martin-Martin对英语、西班牙两种语言社会科学领域160篇论文摘要进行研究发现西班牙语论文摘要中批评性言语的数量要低于英语论文摘要,从实施批评性言语的修辞策略来看,西班牙语学术论文摘要中更多地采用有人称所指的、直接的批评方式,而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则较多地采用无人称所指的、有模糊限制语的间接批评,这主要是因为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学术论著发表的压力以及作者与言语社团的关系不同。

2.不同学科间的对比研究

不同的学科进行学术批评时所选择的语用手段不同。Fagan & Martin-Martin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批评性言语进行了对比研究。该研究以心理学与化学两个学科为例,分别选取了论文25篇,从批评的直接、间接程度,有无作者调节以及批评的目标三个层面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化学论文中批评性言语出现频率远远低于心理学论文;化学论文更多地采用非人称的、间接的批评,而心理学论文更倾向于采用无作者调节的,直接的,针对个人、有人称所指的批评。

3.不同时间内的对比研究

Salager-Meyer等通过对1930年至1995年间发表的医学领域内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三种语言的学术论文的批评性言语进行历时的、跨文化的研究发现:首先,从历时的角度看,自1990年以后,西班牙语学术论文中的批评性言语开始采用更为掩饰的或者说英语学术论文惯常采用的“政治正确”(politically correct)的基调来表达对同行或前人研究的批评;与之相对,法语学术论文中的批评性言语历时变化不及西班牙同行明显,但也在慢慢地、持续地向间接批评的方向变化。其次,从跨文化的角度看,西班牙、法国的学者对于批评性言语的使用要比英语学术论文学者频率高,而且更多地采用直接的批评方式。与其他语言相比,英语学术论文更多地采用间接地、多用模糊限制语的方式进行非针对个人的批评。

四、小结

如今信息的便捷增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通过对国际学术论文批评性言语的研究,发现他们在信息呈现方面的惯常做法,可以帮助国内学术论文作者了解国际刊物的写作规范。同时有助于提高国际交流人员及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论文写作水平。国内对于学术论文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语类分析层面,较多地关注立场语、模糊限制语和评价资源的使用,对于学术论文中批评性言语的研究却很少,仅有的研究也局限于学术论文摘要这一语类。因此关注学术论文的批评性言语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Martin-Martin, P.The Rhetoric of theAbstract in Englishand SpanishScientific Discourse[M].Bern:Peter Lang, 2005.369.

篇5

1. 引言

习语,作为人类发展的产物,大多来自于民间故事、文学作品及日常口语等各种形式,并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习语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对习语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习语词条的收集、编纂以及习语的文学以及文化特征的研究等。本研究将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来分析习语理解、诠释以及运用。

2. 习语和隐喻的定义

2.1习语的定义

在汉语中,习语又被称作熟语,《现代汉语词典》(1998)将熟语定义为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美国习语字典》(2005)将习语定义为固定短语(”set phrases” or “fixed phrase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则将习语定义为不能依据其字面拆解的意思获得其含义、须要作为整体来理解的短语或者句子(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meaning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unit)。

2.2 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nson(1987)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文学艺术论文,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论文开题报告。他们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映射,即从源域(source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

3. 概念隐喻与习语

3.1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的阐释

Lakoff和Turner(1989)曾通过一般层次隐喻的假说解决两大问题——拟人和谚语。根据这一假说,我们也可以将其解释后者的方法运用于习语的认知研究和阐释。例如:

(1) 屋漏偏逢连夜雨。

看到这句话人们的脑海中首先出现一个屋顶漏雨的房屋的图式,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房屋是一个让人躲风避雨的栖身之所,但是假如房子漏雨了,偏偏还恰逢连夜雨,那么这样的房子便称不上栖身之所了。

由此特殊场景图式我们映射到一个一般场景图式。

一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困难重重的地步,但是假如这个时候再遭遇到连连的障碍,便会使整件事情几乎陷入举步维艰、难以进行的绝境。

由于万事万物间的联系性、依存性,由这个一般场景我们又可以映射到一个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的图式:

一个人身处困境,在这个时候又遇到更多新增的麻烦,由此陷入无所适从的绝境。

这样一个与人类行为有关的一般图式可以适用于各种具体的情景,因此,可以实现该习语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例如,

Lakoff和Turner将这种具体领域与一般领域之间的关系称作普遍即特殊隐喻(GENERIC IS SPECIFIC metaphor),即通过一个特殊领域到一般领域的映射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3.2 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阐释的不足

概念隐喻理论通过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方式为我们理解习语并运用习语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该理论的解释大多局限于字面意思的解释,在解释一些具有跨文化差异甚至矛盾的习语时便显得捉襟见肘,无法深入地对该习语的文化背景以及深层含义进行阐述和理解。例如:

在汉语中,出门在外我们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文学艺术论文,出门靠朋友”,但是在英美文化中,却更多地流传着这样的习语, 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Self-preservation is the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这些关于同一问题的习语却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甚至矛盾,是我们无法单独地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解释的。

4.Lakoff的框架理论与习语

4.1Lakoff的框架理论

“框架”(Frame)这一术语最早是由人类学家Bateson(1956)提出的心理学概念,美国人工智能专家Minsky(1975)首先提出了框架理论(frame theory),并将其运用于计算机心理学,Fillmore(1975)首先将框架理论引入了语言学。在这一背景下,Lakoff(2004)在《了解你的价值观并构建辩论》一书中将认知科学以及社会学中的“框架”(frame)运用到了政治学等领域中论文开题报告。

他认为,心理结构即框架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我们的心理框架可分为表层框架和深层框架。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所见、所闻会激活我们的表层框架,并唤起代表了最根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深层框架,只有当我们所见、所闻的事物所代表的价值观、道德观与我们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相契合时(即所见、所闻的事物所构建的框架与我们的心理框架相契合时),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反之则无法产生认同。也就是说,框架构建了我们的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继而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如:

又如:

(2)tax relief

Lakoff认为,tax relief是布什使用最成功的词语。他认为,tax relief是一个隐喻,relief这个单词唤起了人们内心这样一个框架——一个无辜的人,由于受到一些外力的因素影响而深受苦难,而relief所传达的意思则是解除痛苦和烦恼(taking away of the pain or harm)。众所周知,在美国文化中,税收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大到买房产、买地皮文学艺术论文,小到买一支牙膏都需要付税。因此,当布什的tax relief通过演说、报纸传达到全家万户时,势必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唤起了上述心理框架,为他赢得大选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我们的心理框架决定了我们对所见、所闻的反应和看法,从而左右我们的决定。反之,心理框架也主导了措辞的选择和使用,即不同的措辞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框架。而习语,作为长期流传于民间,为人类所用的语言,必然集聚了深厚的社会文化气息,因此也就必然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若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习语的内涵且为自己所用,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该习语的字面解读,而要深入地解读和理解,因为只有当该习语所反映的价值观与使用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相一致时,才可能产生预期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可以使用Lakoff的框架理论分析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甚至自相矛盾的习语。

4.2 框架理论与相互矛盾的习语阐释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自然对相同的事物存在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理解,换言之,不同的习语也对应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比如:

(3)a 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 (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

b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两句习语都是关于人性的,前者阐述了人性原罪说文学艺术论文,而后者则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而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两个习语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基督文化信奉原罪说,而中国儒家思想则认为人性本善,因此对人性也就构架了不同于基督文化的框架,见诸于文字;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不同的习语反映了架不同的心理框架。又如下例:

(4)a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 (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论文开题报告。)

b 棍棒伤皮肉,恶语伤人心。

前者认为别人的流言蜚语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而后者则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人们极其注重品德品行。西方文化认为,只要行得正,没有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重要。而在东方文化中,由于长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人与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甚至一体的,人在社会中得到的评价是判断名誉面子的标尺。

因此对心理结构即框架的了解为我们跳出字面意义的局限性,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方法。

4.3 框架理论与习语的使用

Lakoff的框架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了字面表述不同甚至矛盾的习语的深层含义,反之,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构建不同的目标框架,选用相应的习语,以达到传达的目的。比如,作为老师,我们常常要劝导学生好好学习文学艺术论文,积累知识,使用“知识多,不压人”;在和一个沉迷于电脑游戏,不思进取,不爱学习的学生交流时,我们可以说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而对于那种将时间过度用在学习上,而忽略生活的学生,我们则需提醒他们劳逸结合,则可以说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5. 结语

习语作为文化、思想知识的传承,既是值得珍惜的人文财富,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突破了以往研究局限于字面的局限性,阐释了部分习语的深层含义、文化背景以及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为这一部分习语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根据个人的目的和想法,使用习语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ornby A S, Li Beida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Z]. The Commercial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Bateson G. “The message ‘Thisis play’”. In B. Schaffber (ed.). Group preocesses: transactions of theSecond Conference. New York: Josiah Jr. Founation. 1956

[3]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Proceedings of the 1st Annual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5

[4]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 G.& Turner, M. More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6]Lakoff G. Don’t Think of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 [M]. Chesea GreenPublishing, 2004

[7]Minsky M. “A Framework forPresenting Knowledge”. In P. H. Winston (ed.)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Vision. New York: McGraw-Hill

[8]Ortony, Andrew. Metaphorand Thought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9]Spears R.A. Dictionaryof American Idioms [Z] Mc Graw-Hill Company, 2005

[10]郑勋烈郑晴.中国习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篇6

 

1. 引言

习语,作为人类发展的产物,大多来自于民间故事、文学作品及日常口语等各种形式,并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习语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对习语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习语词条的收集、编纂以及习语的文学以及文化特征的研究等。本研究将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来分析习语理解、诠释以及运用。

2. 习语和隐喻的定义

2.1习语的定义

在汉语中,习语又被称作熟语,《现代汉语词典》(1998)将熟语定义为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美国习语字典》(2005)将习语定义为固定短语(”set phrases” or “fixed phrase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则将习语定义为不能依据其字面拆解的意思获得其含义、须要作为整体来理解的短语或者句子(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meaning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unit)。

2.2 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nson(1987)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文学艺术论文,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论文开题报告。他们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映射,即从源域(source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

3. 概念隐喻与习语

3.1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的阐释

Lakoff和Turner(1989)曾通过一般层次隐喻的假说解决两大问题——拟人和谚语。根据这一假说,我们也可以将其解释后者的方法运用于习语的认知研究和阐释。例如:

(1) 屋漏偏逢连夜雨。

看到这句话人们的脑海中首先出现一个屋顶漏雨的房屋的图式,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房屋是一个让人躲风避雨的栖身之所,但是假如房子漏雨了,偏偏还恰逢连夜雨,那么这样的房子便称不上栖身之所了。

由此特殊场景图式我们映射到一个一般场景图式。

一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困难重重的地步,但是假如这个时候再遭遇到连连的障碍,便会使整件事情几乎陷入举步维艰、难以进行的绝境。

由于万事万物间的联系性、依存性,由这个一般场景我们又可以映射到一个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的图式:

一个人身处困境,在这个时候又遇到更多新增的麻烦,由此陷入无所适从的绝境。

这样一个与人类行为有关的一般图式可以适用于各种具体的情景,因此,可以实现该习语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例如,

Lakoff和Turner将这种具体领域与一般领域之间的关系称作普遍即特殊隐喻(GENERIC IS SPECIFIC metaphor),即通过一个特殊领域到一般领域的映射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3.2 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阐释的不足

概念隐喻理论通过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方式为我们理解习语并运用习语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该理论的解释大多局限于字面意思的解释,在解释一些具有跨文化差异甚至矛盾的习语时便显得捉襟见肘,无法深入地对该习语的文化背景以及深层含义进行阐述和理解。例如:

在汉语中,出门在外我们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文学艺术论文,出门靠朋友”,但是在英美文化中,却更多地流传着这样的习语, 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Self-preservation is the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这些关于同一问题的习语却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甚至矛盾,是我们无法单独地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解释的。

4.Lakoff的框架理论与习语

4.1Lakoff的框架理论

“框架”(Frame)这一术语最早是由人类学家Bateson(1956)提出的心理学概念,美国人工智能专家Minsky(1975)首先提出了框架理论(frame theory),并将其运用于计算机心理学,Fillmore(1975)首先将框架理论引入了语言学。在这一背景下,Lakoff(2004)在《了解你的价值观并构建辩论》一书中将认知科学以及社会学中的“框架”(frame)运用到了政治学等领域中论文开题报告。

他认为,心理结构即框架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我们的心理框架可分为表层框架和深层框架。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所见、所闻会激活我们的表层框架,并唤起代表了最根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深层框架,只有当我们所见、所闻的事物所代表的价值观、道德观与我们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相契合时(即所见、所闻的事物所构建的框架与我们的心理框架相契合时),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反之则无法产生认同。也就是说,框架构建了我们的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继而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如:

又如:

(2)tax relief

Lakoff认为,tax relief是布什使用最成功的词语。他认为,tax relief是一个隐喻,relief这个单词唤起了人们内心这样一个框架——一个无辜的人,由于受到一些外力的因素影响而深受苦难,而relief所传达的意思则是解除痛苦和烦恼(taking away of the pain or harm)。众所周知,在美国文化中,税收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大到买房产、买地皮文学艺术论文,小到买一支牙膏都需要付税。因此,当布什的tax relief通过演说、报纸传达到全家万户时,势必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唤起了上述心理框架,为他赢得大选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我们的心理框架决定了我们对所见、所闻的反应和看法,从而左右我们的决定。反之,心理框架也主导了措辞的选择和使用,即不同的措辞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框架。而习语,作为长期流传于民间,为人类所用的语言,必然集聚了深厚的社会文化气息,因此也就必然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若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习语的内涵且为自己所用,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该习语的字面解读,而要深入地解读和理解,因为只有当该习语所反映的价值观与使用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相一致时,才可能产生预期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可以使用Lakoff的框架理论分析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甚至自相矛盾的习语。

4.2 框架理论与相互矛盾的习语阐释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自然对相同的事物存在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理解,换言之,不同的习语也对应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比如:

(3)a 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 (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

b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两句习语都是关于人性的,前者阐述了人性原罪说文学艺术论文,而后者则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而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两个习语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基督文化信奉原罪说,而中国儒家思想则认为人性本善,因此对人性也就构架了不同于基督文化的框架,见诸于文字;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不同的习语反映了架不同的心理框架。又如下例:

(4)a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 (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论文开题报告。)

b 棍棒伤皮肉,恶语伤人心。

前者认为别人的流言蜚语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而后者则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人们极其注重品德品行。西方文化认为,只要行得正,没有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重要。而在东方文化中,由于长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人与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甚至一体的,人在社会中得到的评价是判断名誉面子的标尺。

因此对心理结构即框架的了解为我们跳出字面意义的局限性,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方法。

4.3 框架理论与习语的使用

Lakoff的框架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了字面表述不同甚至矛盾的习语的深层含义,反之,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构建不同的目标框架,选用相应的习语,以达到传达的目的。比如,作为老师,我们常常要劝导学生好好学习文学艺术论文,积累知识,使用“知识多,不压人”;在和一个沉迷于电脑游戏,不思进取,不爱学习的学生交流时,我们可以说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而对于那种将时间过度用在学习上,而忽略生活的学生,我们则需提醒他们劳逸结合,则可以说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5. 结语

习语作为文化、思想知识的传承,既是值得珍惜的人文财富,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突破了以往研究局限于字面的局限性,阐释了部分习语的深层含义、文化背景以及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为这一部分习语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根据个人的目的和想法,使用习语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ornby A S, Li Beida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Z]. The Commercial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Bateson G. “The message ‘Thisis play’”. In B. Schaffber (ed.). Group preocesses: transactions of theSecond Conference. New York: Josiah Jr. Founation. 1956

[3]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Proceedings of the 1st Annual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5

[4]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 G.& Turner, M. More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6]Lakoff G. Don’t Think of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 [M]. Chesea GreenPublishing, 2004

[7]Minsky M. “A Framework forPresenting Knowledge”. In P. H. Winston (ed.)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Vision. New York: McGraw-Hill

[8]Ortony, Andrew. Metaphorand Thought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9]Spears R.A. Dictionaryof American Idioms [Z] Mc Graw-Hill Company, 2005

[10]郑勋烈郑晴.中国习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11]中国社科院词语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刷馆,1998

篇7

研究设计

兴趣是首要的动机,与自我效能、自我调控等因素关系密切(Hidi&Boscolo2007;Drnyei&Ushioda2011)。因此,本研究以兴趣为中心,具体探讨以下问题:学生在论文写作前是否有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写作兴趣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导致变化的因素是什么?论文完成之后评价如何,有何成效?动机变量之间以及动机变量与结果评价之间有何关系?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我校124名2007级英语专业学生书面匿名描述了论文写作经历,简述了写作动机、过程和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具体发展变化情况,之后又在学生离校前,通过QQ聊天和发送Email的形式征集了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意见。在对124名学生的回答整理归类时,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或者认为毕业论文只是毕业要求的回答记作1,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带来知识和能力收获或者是有意义的回答记作2。由于本文以兴趣为首要研究动机,因此证书型动机被归入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意义一类。在分析56名学生的回答内容时,以兴趣和态度动机为中心设定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种变量。兴趣状况没有发生变化记作0,无兴趣或者有反向兴趣变化记作1,有兴趣或者有正向兴趣变化记作2;整体否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1,整体肯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2。同时,利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出影响论文写作的动机因素,计算相应频次,然后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和讨论

1.论文写作前后的动机对比根据56名学生反馈的信息,毕业论文写作前有较大兴趣的学生共29名,没兴趣的共27名,有兴趣学生的比例略高于没兴趣学生。写作过程中,有14名学生的兴趣没有发生改变,占25.0%,其中包括9名开始就没兴趣的学生和5名开始就很有兴趣的学生;有22名学生受到了明显负面动机影响,占39.3%;有20名学生受到了明显正面动机影响,占35.7%。写作过程中有略微更多的学生受到了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的决定性作用比较有限。仅有6名学生最初的写作兴趣消失;其余16名学生只是写作兴趣削弱,但对论文写作结果仍然持肯定态度。写作完成后,有18名最初对毕业论文写作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改变了整体看法,这样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增加到了41名,占73.2%。具体结果见表1。在毕业论文写作前,虽然有兴趣的学生比没兴趣的学生仅多3.6%,不存在分布差异(p=0.789>0.05),但Mann-Whitney检验显示两组的兴趣表现强度之间仍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说明学生最初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没有兴趣的假设值得怀疑。在写作过程中,兴趣变化的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95>0.05),但兴趣变化结果对写作评估具有决定性意义。写作结束后,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多出46.4%,在最初的基础上提升了21.4%;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0.05),学生的兴趣和肯定态度明显超过排斥态度,这说明毕业论文写作在整体上对学生没有意义的假设值得推敲。上述研究结果在考察124名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判断时得到了进一步印证。124名学生中,仅有10名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只不过是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没有实质性意义;其余114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兴趣和肯定,总体上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能力水平有着积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卡方检验显示,两组数据分布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虽然较多研究认为英语毕业论文写作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如韦森2009;罗明江,柳辉2010;盛国强,周永模2011),但我们的两次调查结果均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持积极态度,肯定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2.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对学生写作前兴趣和写作后评价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二者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意义(r=0.143,双侧p=0.294)。这说明写作过程对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态度和兴趣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论文写作过程在意义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论文写作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动机因素?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兴趣和意义建构?就毕业论文写作的个人看法而言,56名学生通过Email反馈的文字内容反映了以下多方面问题:(1)找到并理解所需资料或者获取有效信息,(2)论文写作的计划,(3)对所选择论文话题的兴趣,(4)指导老师的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评价,(5)毕业论文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关系,(6)学校或者院系论文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7)找工作的情况,(8)各种考试,(9)同学和朋友们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10)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11)顶岗实习,(12)对英语写作的态度,(13)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写作的关系。这些问题分别简写为13项变量: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顶岗实习、写作态度和课程设置。从当前相关研究来看,这些变量具有较高的可信性。经对比,它们与胡卫星、蔡金亭(2010)所探讨的影响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18个可测项目的语义之间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变量的丰富性和情境性强于文莉、谢荷峰(2010)所探讨的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需要说明的是,依据Drnyei和Ottó的动机过程模式,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标和计划、写作态度等应该属于论文写作前动机因素,但因为它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持续发生作用,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所以在此作为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来讨论。研究根据这13项变量在学生反馈中被提到的频次,使用SPSS17.0计算秩均值,并对变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经Friedman检验,这13项变量在总体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对论文写作有不同影响。根据计算所得的秩均值,排在前十位的变量依次为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但是,这些自我报告的变量次序不一定反映了它们的实际影响,很可能只是反映了相关变量在被调查对象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议题设置倾向。总体而言,各变量之间虽然有显著性差异,但Spearman检验显示部分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相互之间有交互影响。具体结果见表3。经Spearman检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资料信息与话题兴趣之间呈正相关(r=0.269),指导老师和同学之间呈正相关(r=0.285),顶岗实习和找工作之间呈正相关(r=0.328),网络资源和目标计划之间呈正相关(r=0.265)。这些相关数据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资料的难度和丰富与话题兴趣之间相互促进,同指导老师的交流和生生交流之间也相互促进,顶岗实习与找工作之间相互传递精神压力,目标计划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之间相互促进。因此,切实解决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找到难度合适的学术资源或者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信息,如何在管理上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如何建立和促进资源共享,如何疏导已经找到工作和尚未找到工作学生的精神压力,如何发展学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和利用网络资源等,将有效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主决策能力,促进正面动机效应,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兴趣、写作投入程度和写作水平。同样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话题兴趣与毕业要求、找工作两项变量之间都呈负相关(r=-0.298,r=-0.326),毕业要求和目标计划之间也呈负相关(r=-0.276)。这说明在毕业论文与学位证获得等工具性目标挂钩时,学生对于论文话题的兴趣、提前计划的可能性和对于论文的期望值反而会降低,而且找工作也会影响学生的论文期望值和写作兴趣,进一步体现了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机制对学生内在动机的消极影响。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找工作与考试、网络资源之间呈正相关(r=0.868,r=0.377),这说明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忙于考试,而且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依赖获取便捷的网络资源。毕业要求和资料信息之间呈负相关(r=-0.427),这说明越是强调论文写作的工具性目标,学生就越是捡方便的做,付出的努力反而越少。因此,如何消除或者尽量减少毕业要求、找工作和考试所带来的负面动机效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这是改革毕业论文写作、提高论文水平的重要议题。部分变量和56名学生的最终评价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资料信息、话题兴趣呈一定正相关(r=0.291,r=0.283),说明资料信息越充分和有用,学生对话题越有兴趣,他们最终对毕业论文的反应可能越肯定。在同一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找工作、考试呈一定负相关(r=-0.284,r=-0.284),进一步说明了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和考试,就越是否定和贬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这与王崇义(2004)、文莉和谢荷峰(2010)等对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一致。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与院校的论文管理呈中度负相关(r=-0.411),说明院校的论文管理越不合理,学生越是反感和抵触毕业论文写作。由此可见,充分发挥资料信息和话题的正面动机效应,设法降低找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的负面动机效应,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动机研究对论文指导和写作的启示

篇8

1引言

跨文化语用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并且发展很快的一门新的语用学分支。包括三个层面:跨文化语用语言学,跨文化社交语用学,语际语语用学。本文对2005―2014年间国内外的有关跨文化语用学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考察其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对国内外有关跨文化Z用学的研究进行对比,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2研究问题与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①近十年来国内外跨文化语用学总的研究趋势;②国内外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热点。

本文的研究工具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3.7 R8,从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作者共被引、文献共被引等方面考察最新动态(陈超美,2002)。国外有关跨文化语用学的数据来源为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的SSCI期刊数据,国内的数据来源为CNKI中国知网。

3结果与讨论

3.1总体趋势及其特点

统计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国外一共发表期刊论文143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2013年间的发文量比较稳定,2009和2013年达到最高20篇。国内一共175篇期刊论文,近十年较稳定,2012年达到最高23篇。说明跨文化语用学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整体呈上升趋势,每年的发文量上下浮动不大。

另外从期刊发文分布现象可以看出跨文化语用学主要有以下特点:①跨文化语用学仍主要隶属于语言学范畴。国内外语言学杂志收纳较多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结果,主要结合了新格莱斯会话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分析跨文化的语用理解,通过对不同文化的话语进行分析来探讨语用失误问题,另外还把跨文化语用学与教学联系到一起,探讨语用迁移对教学的影响,②跨文化语用学近年来和心理学结合,出现了从心理学方面解析跨文化语用中的各种现象。从国外发文结果来看,心理学杂志也逐渐收录有关跨文化语用学的文章,这一点在中国是没有的。国外的论文在与心理学结合时,主要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大众的普遍心理对语用理解的影响及其造成的语用失误问题,也有从心理学角度对语用迁移的分析。

3.2研究热点频词的可视化分析

本文将WOS中的数据导入Citespace3.7 R8系统,自动生成出研究热点主题词可视化共现知识表格。按照从高到低依次为:跨文化语用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语用学、言语行为、文化差异、语用能力、语际语用学、礼貌原则、文化。

可以发现,近十年国内外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分别反映出以下特点:

(1)对跨文化交际及不同文化的对比的研究受到关注。从所选文献来看,国外的跨文化语用学对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对语用研究的篇幅大致相当,国内则较少介绍文化背景及差异,语言多集中在对语用方面的研究。国外对跨文化语用中的语用理解和语用失误问题除了从语言学角度外,还主要从心理学、社会学、甚至是神经学角度进行分析,除了这十年内的文章,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少量在医学杂志上。而国内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还停留结合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话语分析等方面,因此国内的这些研究不妨效仿国外,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特别是注重研究汉语的语用,创造有中国特色的语用学研究。

(2)对儿童的跨文化语用能力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纵观国内近十年关于跨文化语用学及语用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大学生或是中学生的研究上,而国外近十年对儿童的跨文化语用能力、语用失误的研究越来越多。表现出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儿童若处在双亲操不同母语的家庭、或是双亲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他们在与同龄儿童交际时常会出现语用失误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受语用学的关注,而且还隶属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内容,因此国外近年来对儿童跨文化语用能力的研究兴趣高涨。

(3)语际语用学研究的热潮。语际语用学主要研究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用交际行为。近年来,语际语用学主要结合心理语言学、教育语言学、文化等方面。近十年的语际语用学主要研究如何理解语际语言中的话语。比如第二语言水平高的学生往往会依靠他们的推理能力来理解会话含意,这种理解障碍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或者是违反了关联准则导致的。还有一些论文研究儿童对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语用理解,或是从礼貌原则的视角研究二语习得者用与本族语者中交际失误的现象。语际语用学还研究语际语言中的语用迁移现象,其研究对象也主要是亚洲特别是日本人。总之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均主要集中在语用失误,跨文化语用异同的研究上,研究方法多结合了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用语料库及民族志的方法。

4结语

研究发现,过去十年国内外跨文化语用学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就其内容来看,国内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主要聚焦于跨文化交际、语用能力、语用失误这几个方面,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较多。国外关于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比国内关注的点要广泛,结合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人类学等,分析儿童跨文化语用的研究比国内多。国内外研究热点也大同小异。均对跨文化交际这一方面研究较多,另外国外近年较多结合不同领域研究跨文化语用学,而国内还停留在语言学方面,研究视角比较局限,建议国内以后的研究可以从本文的研究对比中找到新的研究切入点,多结合不同学科,比如心理学、神经科学、分析大脑活动、人的本能等各种方面。在国际跨文化语用学领域中开创有中国特色的语用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超美.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3):401-420.

篇9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4.01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4):312-313.)

文化适应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但是,国内学界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上较为薄弱。本研究探讨藏族大学生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被试抽样以班级为单位,在某高校4个年级中抽取319人,发放问卷319份,回收率为100%,有效样本为314人,其中男生142人,女生172人。

1.2研究工具

1.2.1 社会文化适应量表[2]

由26个项目组成,为1(没有困难)~5(极大困难)5点记分,量表分为三个维度,即物质生活维度、人际行为维度和认知价值维度,其中物质生活维度共有8个项目;人际行为维度共有10个项目;认知价值维度共有9个项目。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3]

共分为12个维度,即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强迫、依赖、冲动、攻击、退缩、性心理障碍、自我意识偏差以及精神病倾向,每个维度均有8个项目,另外还有8道测谎题,共由104个项目组成,采用0(没有)~4(总是)5点记分。该量表只计算分量表分数,不累加全量表分数,共12个分量表分数和1个测谎分数。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方差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社会文化适应与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社会文化适应的各维度得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表1)。

2.2社会文化适应不同水平组心理健康量表评分比较

将社会文化适应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25%、75%人数比例划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其中高分组有78人、中间组有158人、低分组有78人。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心理健康量表得分。结果显示,社会文化适应高分组心理健康状况的1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中间组和低分组,中间组高于低分组。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社会文化适应较好的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比较好,反之相反。Oberg等学者研究中认为文化冲击是文化适应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往往伴随焦虑、无助、动摇等心理状态,严重的则表现为抑郁[4]。当前正在经历急剧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对藏族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强烈冲击和震动,即形成文化震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5]。郑雪和David[6]研究认为:强的主族与客族文化认同及整合的文化适应方式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水平,促使他们对异质文化环境的心理适应。处在不同的文化适应阶段,幸福感水平不同,自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也受到影响。本研究与这些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深入研究文化震荡形成的心理机制和文化架构,有效提升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基于文化震荡的心理教育干预模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徐光兴,肖三蓉.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4):234-237.

[2] 张京玲.藏、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3]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

[4]Oberg K.Culture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ylviron ments[J].Praltical Anthropologist,1960,7:177-182.

篇10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