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小学教学研究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2: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小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1

1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定义

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政府部门和民众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强烈呼声,通过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研究也呈现进一步的增加趋势。国内教育学者通过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以及教育理论工作者开放性地描述教师的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并对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与改进学生学习成绩高度相关的教学行为是被试者十分看重的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虽然大多数教师都了解和实际表现出与学生良好成绩相关的行为,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多地表现出这些教学行为。姚利民(2005)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教学是线性活动,过程(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杨帆(2009)根据有效教学和教学行为的特征总结出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定义:是指教师以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灵活地运用教学智慧和教学策略,为达到课程与教学目标要求,促使学生学业发展及教师自身专业成长而参与的专业行为。综合国内有关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定义,教育专家用多种观察工具和评定量表客观激励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教师教学行为出现的频率与学生成绩的相关而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标定那些与学生优异成绩高度相关的教学行为是教师的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姚利民(2004)从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教学、效果、效益和效率等四方面进行分析和综合,指出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是教师通过保证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地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

2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内涵

GDBorich(2000)在《有效教学方法》(第4版)这本著作中指出10种教师行为与理想的学生学习业绩有显著关系,其中有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学的多样性、授课的清晰明了以及确保学生的成功五种行为在过去30年里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获得了一致的认同和支持,这五种行为被称作关键行为(keybehavior),它们被认为是有效教学的主要教学行为。另外适当提问、参考学生的观点和建议、精心组织、展开询问以及传递自身的影响五种行为被称作辅助行为,它们通过与关键行为配合使用,促进有效教学。姚利民(2004)通过参考大量国内外有关有效学校和有效教学的研究论著,同时征求众多优秀中小学校长和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意见,选定三大类、15种行为为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行为,它们主要是:第一,主要教学行为:讲授、组织课堂讨论和提问,其中讲授包括讲授组织条理性、讲授清晰明了性、讲授科学性、为理解而讲授;第二,辅助教学行为:适应性教学、激发动机、运用非言语手段和创设课堂环境,其中创设课堂环境包括创设适宜课堂环境和创设教与学环境;第三,管理行为:管理课堂、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其中管理课堂又包括制定和执行课堂规则、管理课堂。

3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

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主要是区别去低效或无效教学行为的独特标志,其应是在符合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涵义,有助于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表现在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上。国内外有关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研究主要有:(1)正确的目标;(2)充分的准备;(3)充满热情;(4)促进学生学习;(5)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6)高效利用时间;(7)激励学生。姚利民(2005)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研究,指出五种公认的特征:教学清楚明了,主要是指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充分了解和对教学目标的正确认识,并清楚明了地传递给学生;充满热情,主要是指教师教学活动中通过言语、情感、肢体动作等显示自己对教学行为、学科和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学生的热情,促使整个教学活动充满感染力和影响力;精心准备教学和合理组织教学,主要指教师为确保一门课程或一堂课能有计划地进行并完成教学任务所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精心策划,并合理地安排和控制教学时间,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善于激励学生,主要是指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其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知识丰富,主要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一般教育学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具备融合、综合学科内容知识和一般教育学知识,形成特定学科的知识。

4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结果变量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以及真实的学习水平,尊重和关怀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且科学地运用提问、激励、组织讨论等教学方法,其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对于学生学习成绩和认知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杨春英(2010)通过对杭州采荷实验学校进行的教学实验,研究发现教师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有助于学生的元认知技能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在操作班学生的测验成绩优于对照班,同时发现操作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显得主动、思维活跃、提问质疑的积极性也较高,并且显示出一定的深刻性。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压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有效性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美国的帕里克的对比实验研究发现: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其学习情绪高涨,对知识感受性高,记忆深刻,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学生在压抑的学习气氛中,其情绪会不稳定,认知活动效率下降,机械重复和混乱反应增多。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要求教师注重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且适时、适度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和记忆。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满热情,不仅对所教学科充满热情,并且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言语交流以及学习互动中都表现积极、热情,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充满热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具有积极作用。庄绪静(2008)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冷漠行为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要大于批评和体罚等行为的消极影响,伤害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学行为充满热情,摒弃冷漠的行为,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加和自尊心的认可。另外教师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等辅的教学行为,有利于学生感知教师的关心、关怀、尊重和重视。大量研究表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方面的特征,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不同的期待,这种期待主要通过教师的表情、与学生的目光交流和态度表现出来,并被学生所感知。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34-35页。

[2]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37-38页。

篇2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经常碰到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克服呢?

一、思维定势消极影响产生的原因

1.日常生活概念的干扰。

例如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学生往往易受词的生活意义的影响,假如词的生活意义和几何概念的科学意义一致,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反之则起负迁移功能。

如“垂直”在日常概念中总是下垂,是由上而下,所以当学生在接受“自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时就由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只能理解点在上方,线在下方这一种情况,以致产生认为点在其它方位时作垂线是不可能的错觉。

2.原有书写格式的干扰。

不同内容的知识,都有规范格式的书写要求。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缺少批判、开拓的品质,往往轻易产生书写格式的错误干扰,表现为短时间内的不适应。常见的错误有摘要:①计算小数乘法时列竖式②求4的倒数是多少列式为4=1/4;?③将60分解质因数为2x2x3x5=60;④解方程受递等式的影响摘要:4X=80=80/4=20等等。

3.已有知识经验的干扰。

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心理的局限,对数学的本质属性理解不深,轻易被非本质属性所述惑,由于已有知识经验的积累限制,对后面新知识轻易产生思维障碍。

如低年级学生学习实际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小明比小英高13厘米,则小英比小明矮13厘米,到高年级学习分率比较时受前面知识的干扰,看到甲数比乙数多25%,则错误地推导出乙数比甲数少25%。

4.已有认知策略的干扰。

学生利用迁移规律通过已有知识的推导学习新知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捷径。思维过程中的正迁移固然对学习有启迪功能,但已形成的认知策略对后继学习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有学生这样计算,产生错误的原因在于受已学过的带分数加减法法则摘要:“整数部分、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的影响,结果误入歧途。

5.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后摄干扰。

如学生接连演算几道进位加法后,出现不进位的加法,有些学生仍然在前一位上进上1后再加,?即先前的演算经验形成一种动力状态,支配了眼前的演算思维而产生错误。再如学习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对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产生了负功能,部分学生分不清公式的适用范围。

6.教师教学习惯的干扰。

某些教师的教学习惯有时也会成为消极定势的根源。低年级教师往往因知识比较简单,教学中总是按照固定的思路(模式)讲课,学生被动地按照一定的程式机械重复地进行某种练习。心理学实验表明摘要:某种单一的信息反复刺激大脑,就会产生思路上的惯性,势必造成知觉偏差,易导致定势的消极效应。如在二年级教学除法应用题时,某教师作这样的小结摘要:列除法算式时总是较大数除以较小数,以致学生认为“3元钱买6支铅笔,平均每支铅笔多少钱?”列为“3÷6”是错误的。

二、克服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办法

1.建构促进调整。

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是随着熟悉结构的扩充和更新而产生,并又随着认知结构的更新和完善逐渐地部分地得到克服。只有建构才有利于“同化”、“顺应”,有利于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如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可让学生比较左图中甲和乙谁的面积大?谁的周长长?以防学生受“面积大,周长也较长”这一不正确的经验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扩充完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2.变式防止泛化。

小学生对于相似刺激往往轻易产生泛化,这就要求应用变式的规律组织学习。

如“顶”和“底”的教学,可以画出不同位置的等腰三角形,使底边在顶角的上方、右方和其它位置,学生通过这些变式图形,就会排除“底”一定在“顶”下边的定势干扰,防止了思维僵化,从而正确理解几何图形中“底边”、“顶角”这些概念的本质。

3.比较扫除障碍。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避免定势的负效应,把干扰及时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异同、发现新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可利用因素和易混的因素进行辨析分化,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一根铁丝长5米,?①截下去1/2米,还剩多少米?②截下1/2还剩多少米?”

可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和比较,提高自觉克服负效应的积极性。

4.反馈利于强化。

一般地说,学生初步练习时产生的错误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轻易纠正和克服。

因此教师应及时地纠正学生的不良思维习惯,强化正确的思维方法。

5.反思克服惰性。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反思和评价的习惯,善于从策略上、方法上评价和反思,?可使学生不拘常规、不死套模式,加速思维的优化和畅通。(1)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善思、会想,如教学4600÷1500时,可启发学生想摘要:①怎样算简便?

②余数是100还是1??为什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提高思维质量。

(2)?多角度多方向的解题。学生解题时常会按习惯了的单一思路去思索数学新问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变换思维方向。比较2/17、3/19、5/23的大小,可另辟捷径用统一分子的方法去解决,以克服思维的依靠性、呆板性、懒惰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篇3

1课堂争论的教学价值

1.1课堂争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课堂上能引起争论说明学生已经对教材有了一定的理解,具有了一定的个性,如果老师适当进行引导,就能带动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化。

1.2课堂争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学生的争论往往从浅显的感性认识开始,争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是学生自觉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

1.3课堂争论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争论时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思维敏捷,常有妙语出口。学生语文论文既要寻找对方言语中的不当之处,又要找准契机,组织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可见,争论为语言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1.4课堂争论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争论时为了驳倒对方,必然要找出有利的论据,因此,就要努力寻找别人没有想到的、没有提到的方面,引发了求异思维,在求异中培养了创新的能力。

2课堂争论的主要途径

2.1抓住题眼进行争论学生会对课文内容许多地方提出质疑,教师应选取有价值的问题,推出来引导争论。如学课文《鸬鹚》的时候,同学们看鸬鹚捕鱼的录像,当看到渔夫抓住喉囊鼓鼓的鸬鹚把鱼挤出来时,许多同学都不由自主的发出惊讶声,觉得渔夫太残忍、太不人道了。进一步了解到,鸬鹚的脖子上被装了个圈,渔夫只让他捉鱼,而不让他吞咽,于是更觉得呕心。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同学们进行争论。一部分同学持“渔夫残忍”的观点,另一部分同学不同意,还有不少同学觉得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渔夫残忍”论者的理由不说自明。不同意的同学是这样认为的:鸬鹚本是渔夫捕鱼的工具,渔夫养活他们,训练他们,就是让他们捕鱼的。如果没有鸬鹚,渔夫就捉不到鱼了,他们的妻儿们就活不下去了。这不也很残忍吗?认为两种观点都有道理的同学自然是前思后想,左右为难。这样的争论做到了从文本到人本的提升,立足于创造思维的开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2提出异议进行争论教学中,对一个问题,学生常常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在课堂上切不可简单地加以否定,面对学生提出的异议怎么办?我认为,鼓励加对话是教师值得采取的好方法。如课文《第一场雪》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下雪的景色,作者从看到的和听到的两方面写出了雪大的特点。在教学这段课文时,教师问学生:“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学生说,从“鹅毛般的雪花”、“一会儿就白了”、“雪花簌簌地往下落”、“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等词句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但此时也有学生提出了他们的异议。他们认为,枯枝被积雪压断了不能说与雪下得大有必然的关系,因为是枯枝本身就不太结实,就是不下雪,雪不积在枯枝上,枯枝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有断的可能,怎么能从枯枝的断看出雪下得大呢?面对这种局面,教师没有怕影响教学进度,索性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引导两派学生进行争论,在学生阐述过程中,及时地进行点拨,让学生注意句子中的“积”字。经过争论,两派意见统一。用争论的方法,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对话,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发展了学生思维。

2.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同时还应经常鼓励学生对同伴的发言和老师结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如《赤壁之战》教学过程中,谈到曹操用“铁索连船”这一决策的利弊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弊大于利”,无形中感到“曹操语文论文很笨”。这时有几个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认为“利大于弊”。由此一场激烈的课堂争论展开了。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1.铁索连船是根据曹军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不连船,曹军会晕船,永远过不了长江;2.冬天东南风罕见,火攻机会很小;3.铁索连船可以增加曹军的战斗力。经过一番面红耳赤的争论后,大家终于达成一个“新”的共识:铁索连船有利也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关键在于曹操能否小心谨慎,注意风向,扬长避短。

实际教学中,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嘲笑,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课堂争论的心理阴影。因此保护学生课堂争论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

篇4

电工课程是电气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具有明显的工程性质和很强的实践性,涉及的半导体器件多,内容杂又难理解,抽象概念多,大部分的学生普遍认为入门难。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许多积极的特点,逻辑抽象思维能力有很大发展,求知欲旺盛,对感兴趣的东西可以积极思考,乐于创新。教员在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作为教员,只有理解了学生,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授课质量。

1.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大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中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1.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学生学习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职业定向性比较强。大学生即要学习各专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掌握从事各类专业活动的基本技能,又要在本专业内拨博览群书,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钻研。大学教育还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学习方法的特点。

经过高中的有组织有指导的学习后,大学生的学习转变为自学方式占主导地位。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学习的意义、价值,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习独立性、批判性都很强,能够独立思考,探索所得到的正确结论,喜欢表达自己独到的想法、见解和观点。

2.顺应时展潮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育终身化。

一个人的工作职能也将会经常变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也必须不断更新,我们应当紧跟时展潮流,随社会经济结构经常变动,以“学校课堂”为主体的一次性教育将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领会终身化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把握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人才的培养和塑造正是依赖自主学习,从人才应具备素质和能力分析,排在前三名的是:创造性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这三大能力的结合正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任务有

2.1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兴趣是做好自主学习的关键,自主学习不是强迫性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自觉发展进行的,这将有利于自己的个性发展,同时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究的过程中,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将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自主学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学,而是一个在交流中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而获取知识的过程。

2.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长期的学习中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经过高中时期的教师直接组织和指导,自学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2.3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的刻苦努力固然重要,良好的学习方法会事半功倍。大学教育并不一定要记住所学的东西,但一定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发现问题,找到很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3.合理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

奥苏伯尔在其《学校学习》一书中提出,学习心理学中有一种重要的驱动力,即学校情境中的学习成就动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这三种内驱力就是学习需要的三个组成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些动机的应用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认知内驱力指的是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

当一个学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课程基础阶段时,教师要很好的利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一些与课程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讲述555定时器时,先从我们日常用的触摸灯讲起,在黑板把灯的亮灭设为输出,几次触摸设定为输入,与学员一起分析输出与输入间的逻辑关系,而后引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在心理上给学生们制造一种悬念,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然后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书上关于555定时器的内容。最后才有教师讲解,这时已经激起了学生的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学的效果大大提高。

关注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学生对电工学的兴趣或是认知内驱力决不是生来就有的,教师要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乐趣,逐渐巩固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比如电力电子技术这一章,采取的授课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学,然后让学生去开放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几个学生一组亲自动手做一稳压电源。任务布置后,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课上认真学习,不懂的地方主动与老师讨论,课后积极的查阅相关的资料,挑选合适的电力电子器件,系统和设计的思想贯穿课程的全过程,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掌握了本章的重点如晶闸管、双基极晶体管、桥式整流的工作原理,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结构及应用,对电力电子的专业知识有全面、系统、深刻的把握。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对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有了深刻理解和印象,熟练的掌握基本电子仪器的使用,了解电子仪器、器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学生看电路图能力、电路分析计算能力、选择设计方案和器件的能力、电路设计及调试的能力在自我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感到自己学有所用,这就大大的提高了他们学习电工学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相互之间的协助能力。超级秘书网

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和同学的接纳而表现出的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大学生的争强好胜之心甚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组织合理的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和胜负来满足学生的附属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有的章节如时序逻辑电路这一章,在教师统一讲授后就可以采用分小组学习,把与本章节有关的计算机硬件的内容整理组合,然后利用课余时间,每小组选派代表为大家讲解。最后有教师点评,给他们以鼓励。例如译码器这一节,学生在自己组织时,自然而然的就与计算机的存储器这一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即很好的理解了译码器,又很直观的理解了地址的概念,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起计算机硬件不再觉得很难了。一个章节内容完结后让每小组就所学的课程及时归纳总结———写出各章小结,总结出每章的知识点、应用的分析方法及重要的结论,再有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解,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会有较大提高。事实证明表明表扬与激励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

4.结束语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1-02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中的主客体颠倒,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够,没有自觉地去阅读、去思考、去感悟,只是听老师的解析,背诵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古文的译文,没有投入自己的情感和智慧,失去了培养阅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好机会,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听、读、写、说的能力退化,逐渐地发展成不依靠老师就不能读懂文章,试想这样的学生离开学校后,如何去读懂书报杂志,读懂各种文献资料。所以,如何阅读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新课程实施之后,讨论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得到运用,讨论式教学能解决什么问题,目前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有效发挥小组讨论式教学的作用,笔者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引入小组讨论式教学的意义

1.讨论式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讲授法,也就是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只是,而不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情感、获取知识。老师不断地灌输知识,讲的津津有味,学生不断地记笔记,背诵,看似挺努力,但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培养起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果将讨论法引入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被激发,在讨论中,学生充分动脑、动手,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大脑高速运转,踊跃发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讨论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能力

培根有句名言“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在讨论中,大脑会快速运转,伴随着强烈的思维活动,必须要做到敏捷、迅速的思考问题,就是在这样千百次的讨论和争论中,锻炼了学生的敏捷、活跃的思维能力。语文课堂的讨论,不仅是学生之间的各抒己见,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还会要求学生能够快速、敏捷地理清自己的思路,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一是思维要快,才能有话可说,而是思维要深入,才能组织好语言。经常地进行这样的锻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坚持下去,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敏捷。另外,讨论还能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讨论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语文运用的综合能力

语文运用能力有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等。在课堂上,学生之间进行思想和语言交流,学生必须要语言流利,表达清晰,言之有物,思维明确才能进行更好地交流,这些素质的培养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会自我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主动去揣摩语言的运用,词语的搭配,理清自己思维的方向,争取做到言辞达意,讨论式教学最突出的作用是可以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立足别人的独特见解,查找自身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见贤思齐,共同进步。

4.讨论式教学可以促进师生间相互交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一个工具,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积,一个不断地灌,一个不断地接,师生之间关系淡漠。开展小组讨论式教学,可以避免教师重复、单调地讲解知识,给学生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换,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培养平等交流、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围绕着一个话题,进行评论和分析时,常常会流露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利于学生树立和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小组讨论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探索讨论式教学的新模式,语文课堂也生动活泼起来。同时应该看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式学习,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主讨论,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比如说在讨论式教学中,一些教师的做法是过犹不及,过于注重学生兴趣,力图使课堂自主,对于小组讨论式学习,不进行详细的讨论指导和引领,一些活跃的学生有可能发言无序、重点不突出,教师难以控制,一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不参与讨论,教师也不能很好地引导,这就导致学生获得了形式上的自由而非学习上的自主。教师在讨论中起不到指导作用,使小组讨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是“满堂灌”,一些老师在实施讨论式教学后,将语文课堂变成了“满堂论”,不仅没有使小组讨论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三、改进小组讨论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1.设置课堂格局,提高讨论兴趣

有数据研究证明,12-16岁的青少年的高度集中平均时间为16分钟,又由于传统语文课堂比较死板,学生容易疲倦走神。所以应打破常规的课堂格局,营造更宽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刺激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成员的观点不同,可以再次进行分类,把全班同学中相近观点的分为一个派别,分别进行讨论,这样形式多样,课堂更加生动化。

2.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放手组织讨论

在合理的教学模式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习,进行辩论。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少讲,不宜给学生标准答案,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应先给予肯定,再委婉提出更好的建议,起到画龙点睛或推波助澜的作用,把课堂让给学生,自己退居幕后,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目的。

3.合理把握进度,充分发挥讨论效果

学生的讨论,首先要根据课本获取信息,然后进行知识的整合,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表述,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这个过程既收到良好效果,又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但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耗时过多,所以教师应适度地“放任自流”,对讨论进度要进行安排,对耗时要有个充分的预期。讨论式的教学进度比较慢,教学任务看似没有按时完成,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一是学生的感知和领悟能力有了提高,二是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三是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所以说讨论是成功的。

4.尊重学生的劳动,采用激励评价

讨论式的教学不同于传统式的教学,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这个评价是很重要的,既要能够引导学生,又不能扼杀学生的讨论和学习激情。所以教师在评价时,多持肯定态度,多鼓励学生,语言要富有感情,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自信,才会产生求知欲望,把学习当作乐趣,更积极地思考,更踊跃地发言,提出更有见地的见解,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应以宽容的心去接纳,分析学生观点的合理性。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暂时先搁置下来,等问题讨论结束后,老师再进行解释。通过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取进步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6

一、“角色学习”的含义及过程

在社会学定义中,社会角色是由个人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所决定的,是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是社会对特定社会关系上的某一种社会位置的价值与意义的期望,是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依据和基础。在社会交往与活动中,人们往往扮演着众多不同的角色,而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个人能不能演绎好自己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对应不同的责任,而要想正确有效的演绎好自己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角色,就必须要进行必要的角色的学习。“角色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互动中掌握某种角色的行为规范、权利与义务、态度与情感、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人的角色意识的形成是伴随人的个人成长和知识技能的发展而进行的,人的社会化需要经历一个从被迫进入到自觉融入的过程。

1、由模仿到认知的过程。婴儿最初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而角色的学习,最初也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小孩子会模仿医院拿着听诊器给小伙伴看病,会模仿自己的父母做爸爸妈妈玩“过家家”,这些角色行为的学习都是靠模仿而来。随着个体的成长,对某种角色的单纯的模仿开始演变为对于自己担任的某种社会角色有了一定的认识。孩子进入学校之后,经过老师的教育和指导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所担任的某种角色应该具有怎样的行为规范,从而完成从模仿到认知的过程。

2、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人的某些角色是生来就有的角色,例如性别角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男、女性别观念,这完全是自发的一种学习行为。而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学习是要在社会的影响和教育下,通过自觉的学习而获得的。诸如人要想成为一个飞行员,就会自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最好的航空大学,然后在学校中有意识有计划的学习一个飞行员要应该掌握的所有的技能,这个角色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靠自己意愿推动的自觉的过程。

3、由整体到部分的过程。个体对角色的认知,是一个从整体了解逐渐深入细节学习的过程。诸如个人想成为一个建筑设计师,就要首先对建筑的外观设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逐步深入美术作图的细节展示,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个体将学习角色所承担的各部分责任和义务、知识和技能,并最终将这些学习内容综合在一起,才能完成整个角色的学习任务。

二、学校教育中角色学习的问题

1、角色学习的目标简单

学校教育往往以名人作为明确的角色指向,以杰出的精英作为榜样群,普遍引导学生成为科学家、文学家等。此外,学校有严格的“好学生”标准作为一种学生应该学习的角色设定。这些标准共同的地方在于角色目标对智力标准的过分强调以及对成名成家的过分宣扬,这种统一的学习目标设定忽视了角色塑造的丰富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种种弊病。

2、强调行为学习,忽视品质培养

学校对学生的角色品质和行为的培养,往往是通过开展榜样教育进行的。这样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教给学生某种角色的行为,但是这样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模仿阶段。它教会孩子学会做某种事,却没有教会孩子应该做具有怎样品质的人。它引导孩子进入一个思想误区,认为只要做了榜样做的事,就能成为和榜样一样优秀的人,从而忽略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这样一来,榜样学习实际上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3、抑制个性发展,缺乏创新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不仅是角色学习过程,也是个性创造过程。虽然每一个角色都有一定的社会期望,但是不同的个人对同一个角色的期望不同,因此,角色通常都没有固定不变的行为模式。但是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将每一个角色赋予固定的行为方式,要求学生遵照他们的要求学习提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人能动性,使学生逐渐变得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性。

三、学校教育改善学生角色学习的途径

1、重视榜样精神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角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更多应该重视的是角色精神品质的教育。进行榜样学习教育是学校中惯常使用的角色学习的方式,但是学校教育者必须明白,榜样只是树立了一个行为目标,重要的是要强调榜样品质对学生的思想影响,而不是说只是做到了某种行为。

2、丰富学生评价标准

学校应该丰富对学生的多种评价标准,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单一的对学习成绩的重视转向多向度的对学生学习成绩、道德素养、身体素质和社会规范等多方面的考核,要落实到各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期望以及奖惩制度都要有所改进,好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好,同时也应该是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全方面发展,并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个体。

3、重视家庭教育

在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分量。学校对角色学习的教育失误就要从家庭教育进行弥补。受学校教育的影响,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人们普遍以学习成绩的优劣和学历的高低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这就导致学生对单一“好学生”角色的盲目追求而忽略了道德规范的养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就应该弥补学校教育的缺失,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规范教育,以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四、小结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角色,每个人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又不止一种,如果演绎好不同的角色,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作为个人发展的重要培养场所,学校教育有责任为个体提供多样的有效的角色学习的教育。当前学校教育中的角色学习存在着目标单一化、手段强制僵化等误区,导致个人社会化的失误。重视精神教育、多维评价,有助于改进学校的社会化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角色适应。

作者简介:

李玉莹,女,籍贯河南省,目前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联系方式:18612213126

参考文献

篇7

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是当前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薪酬制度设计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从而对教育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薪酬制度对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宏观上影响着教师的供给和流动,另一方面,在微观上影响教师的努力程度。

然而,长期以来,学校的低效率却一直受到广泛的批评和极大的关注。要想提升学校的效率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策略,而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教师的激励机制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师薪酬设计可以吸引优秀教师并激励教师高效率的工作,从而发挥其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教师薪酬管理系统是整个学校激励机制的核心,是学校吸引、激励、发展与留住优秀教师的最有力的工具,通过设计具有内部一致性、外部竞争性和激励性的薪酬体系,为学校实现其战略目标提供支撑。教师薪酬制度作为重要的激励制度已成为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所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变得越来越有价值。本文对美国中小学教师薪酬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薪酬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美国关于教师薪酬的研究在早期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具体包括从薪酬理论和激励理论的视角探讨教师薪酬制度、薪酬与教师激励类型,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教师工资水平的决定机制等。而最近几年来,随着教师薪酬改革的大范围展开,研究者则愈来愈多地从薪酬管理的角度,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教师薪酬,关注教师薪酬领域较为微观和具体的问题,具体包括教师薪酬方案的开发研究、教师薪酬改革原则的研究。

一、中小学教师薪酬制度的类型

从美国教师薪酬演变的历史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薪酬制度,研究者分别对它们的特征和优缺点进行了研究。

1.单一薪酬制度

在这种薪酬制度下,薪酬水平主要由教师的教龄、岗位和学历来决定,而与教师的性别、种族、所教年级或者家庭地位无关。单一薪酬制度满足了教师的两个重要需求:平等和客观。它给所有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机会在同样的规则下去获取其薪酬的增加。单一薪酬制度成功地鼓励了教师去提高自己的学历,并且,由于教师薪水的增长不再部分地基于管理者对他们业绩的主观评价,因此,管理者对教师工作的控制大大减弱,教师在教学上有了更大的自。它也消除了教师之间为了争取更多薪水的竞争,从而使教师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并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单一薪酬制度便于管理,具有可预测性,因为其决定教师薪酬的因素是中立的、客观的、可理解的。

总之,单一薪酬制的内在特性使它适合于实施这种制度的学校,并且也很好地解释了在整个20世纪它被作为主要的教师薪酬制度的原因。

尽管单一薪酬制度有其可预测性和便于管理的优点,但是它也遭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他们提出单一薪酬制度是不公平的,因为尽管具有相同学历和教龄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努力水平、技能、专业胜任力或者学生的成绩处于不同的水平,但他们却被给予相等的薪酬。美国的国家优质教育委员会在1983年《国家在危机中》的报告中提出,教师薪酬应该是“职业竞争性的、敏感于市场的、基于绩效的”。全美各州和学区纷纷开始为教师建立绩效工资、职业阶梯和其他的激励工资方案。

2.绩效薪酬制度

绩效奖金通常为个体的高绩效提供额外的工资。它被追加到基本工资中或者作为奖金单独发放。其中,奖金为个体持续地提高绩效提供了更有力的激励。绩效薪酬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识别和定义“好的绩效”的能力,也就是说,绩效评价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众多学者对绩效工资的研究都得出以下同样的结论(EducationalResearchService,1978;Hatry,Greiner&Ashford,1994;Jacobson,1987;Johnson,1986;Murnane&Cohen,1986):

第一,绝大多数的绩效计划都通过确定一小部分“最好”或“优秀”教师的百分比来使教师产生竞争,而这与绝大多数的有效学校所倡导的合作文化是不一致的(Rosenholtz,1989),因此它破坏而不是增强学校的绩效。

第二,增值法和分析技术可以用于评价个体教师对于学生在某段时间内的学习促进的影响(Jordan,Mendro,&Weerasinghe,1997;Wright,Horn,&Sanders,1997)。然而,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有测验分数,这就要求要有多重的绩效工资计划。“优秀的”或者“最好的”的标准不能够被清楚地界定,因此,绩效工资不能达到激励的目标,本质上变成一种无用的组织要素。

第三,对于“最好的”的定义和之后的选择满足于这个标准的教师的程序通常是有缺陷的。

第四,学区和州几乎不能为这样的方案提供稳定的拨款,这种财政上的限制决定了绩效方案不能作为州或学区教育方案的关键性要素。

Murnane和Cohen(1986)的研究发现,绩效薪酬方案在那些有着持续拨款支持的学校依然被实施,并发现长期的绩效薪酬方案的实施往往奖励了大部分教师,而且,奖金经常被给那些做了额外工作的教师,而不是奖给那些教学优秀的教师。还有一些研究者从人事经济学的角度对绩效工资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由于绩效工资的牵引效应,会导致员工关注于薪酬体系中所界定的付酬要素,会尽量多做那些激励制度规定会付酬的事情,而对于薪酬要素中没有包括或不能明确界定的方面则做得较少,但这些方面往往对于组织的成功比较重要(如团队合作)。NickAdnett(2003)拓展了这一研究,并重点对教师绩效工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教师中实行绩效工资是否值得不仅依赖于绩效工资方案的设计细节和实施效果的可测性,而且也依赖于与教学相关的特定的工作环境。一些研究者把人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对专业劳动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的分析中来,其中重点分析教师契约的不完全性以及对绩效工资的影响。

研究者对绩效工资的最佳激励强度的争论,涉及到绩效工资在教师中推广的评价问题。Richardson(1999)认为,绩效工资要想在学校领域成功实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教师接受它的基本原则和合理性;目标设定是明确清晰的、可实现的并且具有挑战性;教师接受对他们的工作业绩的评价。总之,如何改进测量指标,克服评价过程的主观性,进一步完善教师合约,从而提高绩效工资的激励强度与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者针对一些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案例,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绩效工资的经验:第一,奖励的对象是一个团体,可能是整个学校,而不是个体;第二,绩效是非常清晰且最有价值的;第三,绩效标准的制定应基于以往的基础;第四,提供完整的资金保障;第五,提供教师所估计的奖金数目;第六,如果提供薪水奖励,那么以奖金的形式提供,而不是追加在基本工资中。

3.基于知识和技能的工资

美国目前的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工资有四种模式:一是在当前的单一薪酬制中增加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工资;二是在达到要求的胜任力的标准上以能力来增加薪酬;三是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薪酬,只有在获取国家委员会认证资格后才能以教龄来增加薪酬;四是完全地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教师薪酬制度。在这四种模式中,前两种模式能够较快地被采纳,因为其与目前的单一薪酬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工资即可;而后两种模式则更多地用于高标准和高绩效学校。

基于知识和技能的工资被用于激励教师在新的和更有效的教育形式下继续发展他们的知识、技能、胜任力以及在有效的校本管理和决策中所需要的领导和管理技能。它为那些想提高专业技能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和学校教员的集体教学更为有效的教师提供了一条更加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在教育中实施基于知识和技能的工资,不仅是教师薪酬的一种新方式,也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实施标准化改革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中小学教师薪酬与激励的关系

研究者普遍认为,以往的教师薪酬改革之所以没有激励教师产生更高的绩效,原因是绝大多数的改革计划是在没有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激励理论和了解学校组织的背景情况下实施的。

学者对教师激励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激励的一般理论在学校的应用;第二,影响教师激励和行为的关键经济变量。

学者们从激励理论的视角研究校本绩效奖金计划。他们的研究认为,根据目标设置理论和期望理论的观点,教师主要被两个因素所激励:第一,帮助学生成功;第二,在教学上与同事协作,协作能够帮助教师发展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能够积极地影响学生成绩。当这些联系发生的时候,教师产生一种专业自信感,随之又激励教师有更高的绩效。这些关于教师激励的结论与目标设置理论和期望理论相一致。大量关于校本绩效奖金计划的研究发现,期望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是在校本绩效奖金计划下去解释教师激励的有用的框架。

校本绩效奖金计划可以让教师直接地被薪水奖金所激励。内在激励——对学生成绩改进和实现学校目标的满意,以及和其他教师在课程和教学上的合作机会,也是实施校本绩效奖金计划最有可能的结果(Kelly,1998)。

其他学者在对科罗拉多州的道格拉斯县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Hall&Caffarella,1997),研究表明,团体绩效奖金计划可以通过提供教师工作的清晰的目标把外在奖励与内在奖励联系起来,既为教师协作提供奖金,又给教师增加有意义的、更加相关的专业发展机会,以及因学生成绩改进而获得的满足感。

三、中小学教师薪酬水平

教育经济学领域对教师薪酬水平的研究颇多。Ferris和Winkler(1986)回顾了以往关于教师薪酬水平的实证研究,发现更高的起始薪酬水平吸引更高质量的个体从事教学工作,更高的平均薪水减少了教师的离职率。同样,Spuck(1974)发现,外在的奖励对于吸引和留用教师是重要的,几乎所有最近关于教师离职的调查都把低薪酬作为关键要素。

四、中小学教师薪酬方案的开发

综合以往研究者关于制定和开发新的薪酬方案所应考虑的问题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制定和开发新的教师薪酬方案

所应考虑的一般问题主要包括:谁将参与这个开发过程?如何给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如何评价计划?

2.制定和开发基于知识和技能的工资

所应考虑的问题主要包括:哪些知识和技能将被奖励或者什么教学标准将被采纳?所有的教师都能从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中得到奖励吗?如何发展和决定胜任力?新的、特定的知识技能如何增加?知识和技能薪酬制度与绩效评价如何与专业发展活动相联系?学校或学区将提供所期望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吗?应该作为奖金还是作为基本工资的一部分来发放?谁来评价教师的绩效,如何评价?对每个教师的评价的周期是多少?综合了学校的、学区的或者州决定的专业水平的知识和技能是什么?

3.制定和开发绩效工资

所应考虑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教师应受到奖励?奖励的对象是学校内部的团队还是整个学校?计划如何给教师提供有意义的和及时的反馈?使用什么样的绩效标准?对于学生来说计划是高风险的吗?如果不是,如何确保学生的合作?学校和学区在诸如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流动或者财政支持等方面的变化如何被考虑?

4.制定和开发新的薪酬方案

所应考虑的持续性问题主要包括:绩效改进是基于群体或个体水平的数据吗?钱如何分配?仅仅只给教师吗?对每所学校所有的教师和教育专业人员是平等的吗?给学校人事权吗?这个计划产生什么激励和可能的后果?需要多少工资去激励期待的行为?

五、中小学实施教师薪酬改革的实践

研究者(Odden,2002)通过对已有的教师薪酬改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后,认为应该在方法层面和技术层面遵守以下原则。

1.方法层面

第一,所有关键人物的参与,尤其是那些薪酬将会发生改变的人的参与,这是成功地改革教师薪酬的主要原则。教师和教师联合会、管理者、学校董事会以及公众都应该参与开发、设计和实施的过程。第二,相关人员对好的教学效果的标准达成一致。第三,全面的评价制度包含学生成就、家长满意度、教室和管理者的技能、知识和绩效的测量。第四,充分的财政支持。缺乏资金和缺乏长期的财政支持是以往的教育薪酬改革失败的关键原因。第

五,持续的专业发展投资是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工资制度的关键。第六,没有定额。第七,良好的教师工作环境。第八,成熟的管理。第九,成熟的员工。

2.技术层面

第一,公平性。第二,可理解性。第三,行为激励的兼容性。

六、结语

综合美国近几年来关于中小学教师薪酬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其研究全面、系统,并且也是一个热点问题。研究总体上都强调以知识和技能工资和绩效奖金工资制度取代以往的以学历、职称、教龄为主要决定因素的工资制度。关于教师薪酬方面的研究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很丰富的实证性的研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薪酬制度的类型的探讨,从理论层面研究各种教师薪酬制度类型的优缺点,从薪酬理论和激励理论的视角对各种教师薪酬制度加以深层次的理论剖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教师工资的决定机制进行分析。从目前的研究看,绩效工资制度是当前理论界所研究的热点,但同时也颇有争议。关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也很多,其研究的问题主要有:绩效工资制度的有效性,对于奖励工资制度的低效性的原因分析,教师对于绩效工资制度的态度,绩效工资制度对于教师情绪的影响,薪酬制度改革的实验,以及与教师薪酬相关劳动力市场对于教师薪酬的影响等,并且其研究立足于当前的教师薪酬改革实践问题,从而为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和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Ballou,D.Payforperformanceinpublicandprivateschools.EconomicsofEducationReview,2001,20,51-61.

[2]Chamberlin,R.,Wragg,T.,Haynes,G.&Wragg,C.Performance-relatedpayandtheteachingprofession:areviewoftheliterature.ResearchPapersinEducation,2002,17(1),31-49.

[3]Cless,W.Teacherincentiveprograms-Dotheymakebetterteachers?Education,2002,113(1),145-148.

[4]Farrell,C.&Morris,J.ResignedCompliance.EducationalManagementAdministration&Leadership,2004,32(1),81-104.

[5]Gratz,D.LessonsfromDenver:ThePayforPerformancePilot.PhiDeltaKappan,2005,86(4),569-581.

[6]Mahony,P.,Menter,I.&Hextall,I.Theemotionalimpactofperformance-relatedpayonteachersinEngland.BritishEducationalResearchJournal,2004,30(3),435-456.

[7]MoriceL.&MurrayJ.CompensationandTeacherRetention:ASuccessStory.EducationalLeadership,2003,62(5),40-43.

[8]Odden,A.&Kelley,C.Payingteachersforwhattheyknowanddo.California:CorwinPress,2002.

篇8

论点是论文作者在最鲜明的提出自我见解和主张的话语,好的论点的提出可以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论点是文章的灵魂,是一句完整的话语,在语文课本中的议论文的论点都是段落开始或者结尾。论点是学生掌握文章的抓手也是提高思想认识的关键。实事论据是语文课本中经常使用的事实论证方法,所选的实例通常是真实、典型、新鲜的特点。

在教学的时候是论点到论据的顺序进行,在教授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是正好相反,教师要提供大量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发学生的"心动",才能让学生的更好的完成写作,因为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人的观点也可能是不一致的,不能偏激的规定某一论点写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教师在备写作素材的时候要"合时"和"合事",还要"动得了心"学生感兴趣才会关注才会深入的揣摩思考与领悟。例如,在讨论时下学生中比较流行的"穿越体"时,学生都是很感兴趣的特别是当堂读一段穿越体的文章后学生更是兴趣盎然。然后教师再通过合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合理的引导,使之"心动",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由此可见只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现象和实例,只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就可以心动。教师在这里要备实例,要经过筛选、分类和归纳,最重要一点是要"鲜"只有这样学生们才有话说。二、 抓特殊句式,理顺行文结构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语义来实现的。句子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的符号,不同类型的句子各有其特点,在议论文中为了加强语气通常采用的是反问、设问、感叹的强烈意义表达的句型结构。议论文要有清晰的写作思路,大众化的写作思路现在高考中已经是很难出彩的,所以教师要在和学生共同探讨中发现既符合规律又独特化的写作思路。路德庆认为,"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议沦文写作的基点,应放到怎样说清说透道理这一点上"。现在的学生写的议论文有着很多的逻辑漏洞,这有应该如何解决呢?

在进入高中第二学期的语文课本中出现了议论文,也让学生自己学者写作议论文,但是很多情况下学生却很难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分析其原因大部分是对论点进行的自我演绎,没有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所叙述的文章大部分还是只从论点、论据、论证的方面罗列。逻辑情况的不严密是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所以在行文结构中,要从第四个方面"释疑"来从新进行行文。教学中的立证是我们以前强调的,现在的"释疑"是我们要在行文中注意的,从读者的角度写还有哪些问题是应该澄清的,只有这样的文章在逻辑上才是严丝合缝。三、 找对写作对象和目的

篇9

G633.3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中考试卷中阅读也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因素,也是保障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内容。但是,目前初中的阅读教学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品味不高;主动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较差,阅读水平和习惯具有很大的差异。追根溯源,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但是课堂阅读教学的低效率是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详细阐述了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文字处理以及信息接收的重要组成内容。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进行阅读,例如阅读一本书、一本杂志或者一份报纸等,因此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时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思考和分析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在新课改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对高效课堂构建的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水平。初中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强,只有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教学有效性,运用科学化的方法,才能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1]。

其次,积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通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实施,有助于促进教学的改革目标实现,在有效策略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就是将教学的效率最大化的呈现,以及在效益上最大化的呈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等目标,都要能够通过教学的有效策略的实施来加以呈现。通过有效策略的合理化实施,就能有助于教学改革的良好发展。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大、自制能力差等特点,因此,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对阅读产生喜爱。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结合实际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实施进行了探究,@能从一定程度上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1.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初中生的全面培养,在新课改发展阶段,教师必须从教学思想上得以解放,注重教学的观念转变,才能和时代的发展相契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得以满足,才能够有效的保障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能树立大语文的观念,让学生阅读学习中和生活相结合,从新的理念来进行融入。

2.激发初中生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的每一项成功的取得都源于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之成为一种内驱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进行阅读。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悬念:悬念是给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它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急于求知的紧迫感。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场景的悬念留给学生,由此给学生一种急切期待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助学生选择或者推荐一些好书进行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习惯成自然,当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那么他们的阅读水平也会不断地提高。具体可以让学生在课外书上搜集好的词汇、优美的语句,鼓励学生多从课外书中去找寻自己喜欢的句子,当这个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时,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相应地提高。另外,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阅读的课外作业,让他们在指挥中前进,在压力下提高。

3.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更乐于学习,从而融人教学中。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喜好,抓住他们的性格特点。例如,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吸引学生,从而投入到学习中,因为现在的初中生接触了电影、手机等电子设备,不愿意看课本。所以,他们更享受看电影的那种感觉,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得课堂气氛更加轻松,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2]。

4.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初中生的阅读内容在不断改变,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并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及阅读爱好,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案。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乐于阅读。

5.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培训的过程中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自己的文化素质带动他们,积极地引导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作用。

三、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学校及教师的高度重视。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激发初中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水平。

篇10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公民消费情景下的伦理决策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的趋势,受享乐主义、效用主义等观念的负面影响,中国市场上购买使用盗版软件、消费仿冒名牌日用品等非伦理消费行为比较突出。调查显示,2007年中国软件个人用户盗版率高达69%,大中学生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此外,大学生恶意透支信用卡、故意拖欠助学贷款等负面报道也屡屡出现在报端。种种迹象表明,青年学生的非伦理消费问题值得关注。

一、文献回顾

消费伦理是指导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过程中遵循的行为规则和标准。消费伦理水平通常通过消费者对伦理上受到质疑的消费行为的感知状态――伦理信念来反映。这些受到质疑的非伦理行为可以细分为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没有伤害等四种类型。其中,非法获益是指消费者主动发起,从被普遍认为是非法的行为中获益的行为,例如向保险公司骗保;被动获益是指消费者充分利用他人失误而被动获益的非伦理行为,例如拿走服务员多找的钱;主动获益是指消费者从那些无法确定的行为(不一定非法)中主动获益,例如花几小时试穿各种衣服但不购买;没有伤害是指消费者感觉不会危害他人才会采取的行为,例如购买使用盗版软件。四种情景下的伦理感知状态体现了消费行为的伦理倾向,因此众多学者利用这四个维度来检验消费决策的伦理水平。

伦理意识和权术主义等道德哲学变量是区分不同消费者伦理特征的重要变量,也是解释消费伦理决策个体差异的原因变量。伦理意识包括相对主义和理想主义两种类型,其中道德理想主义者强调决定行为发生的内在合理性,不强调行为的结果,主要依赖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作出道德决策,他们认为伤害他人普天下都是错的,因此应该避免。相对主义者反对广泛使用的道德规则,认为规范因时间、情景和文化等变量而变化,他们仅仅依赖行为结果作出道德判断。而权术主义者重视实效、保持情感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坚持“只要行得通就采用”的一贯准则。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的伦理决策与理想主义伦理意识程度正相关,与相对主义伦理意识和权术主义程度负相关。

在现有的消费伦理理论中,主流研究集中于西方市场,不仅研究的对象集中于西方,从事研究的力量也主要集中于西方。正如Vitell(2003)指出的,消费伦理研究的众多结论需要其他文化背景,特别是第三世界背景下类似研究的补充和支持。按照Hofstede (1979;1983)的文化分类,中国人被界定为绝对主义者和遵循者,在集体主义文化环境下他们支持群体福利,尊崇领导意见,强调分享、合作和群体和谐,遵守道德规则和行为规范,追求理想主义的道德意识。但遗憾的是,在中国大陆,尚无消费伦理领域的系统研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代表,中国具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中国大陆背景下开展研究非常必要。尤其是消费自主性和个性化消费受到广泛推崇的今天,奢侈消费、攀比消费、不文明消费等涉及伦理问题的消费现象在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青年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是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假设

道德感知发展是区别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个体差异的个体变量,人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道德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很多研究已经证实,道德发展在伦理判断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Kohlberg(1976)通过横向和纵向研究定义道德发展经历前传统水平、传统水平和后传统水平三个阶段。社会个体在三个阶段的道德判断中分别体现了具有避罚服从和相对功利取向、寻求认可和遵守法规取向、社会法制和普遍伦理取向等特征。按照道德发展理论,大中学生正处于传统水平阶段(从12岁到青春期),这个阶段的个体依赖家庭、同伴、社会群体等相关群体的期望来判断对错,接受所在群体或社会的规范。与前传统水平阶段(12岁以前)相比,这一阶段的个体开始纠正过去主要依赖外来回报和惩罚判断行为好坏的做法,逐渐开始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学习并接受法律、规则、价值观等不同表现形式的社会规范;与后传统水平阶段(成年以后)相比,这一群体在伦理判断上显得比较幼稚,原则性不强,缺乏正确理解和运用道德标准的能力,对个体在遵守道德及社会个体主体平等性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具有易变性,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处于此阶段的青年学生伦理表现的好坏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在我国,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脱离家庭独立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他们离开家庭庇护,开始在更加复杂和宽松的环境里按照自己的标准思考和分析社会行为的合理性,并自主作出行为决策。在此阶段,他们基于传统价值观念的伦理信条逐渐成型,消费伦理意识趋于稳定,已经具备起码的道德是非观念,因此在非法获益和被动获益等伦理界定清晰的情景下,他们能轻易判断行为的对错。但由于社会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当老师、家长和课本传输的理想化观念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形态容易导致他们对原有的理想和意识产生怀疑,当面对没有伤害等复杂情景下的伦理困惑时,他们在道德标准(本体评估)和行为结果(目的评估)的比较中更可能直观地依赖后者作出伦理判断,因此很容易丢弃传统的伦理标准,随波逐流,从而表现出非伦理的行为倾向。

中学生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受到外界干扰较少,他们的伦理意识更多地具有基于传统伦理标准的理想主义特征。同时,在消费问题上他们缺乏足够的独立性,更多依赖于家庭作出选择,且受家庭道德干预的力度远远大于大学生。因此,即使在面对没有伤害等复杂伦理情景时,他们也可以依靠家长作出合理的伦理选择。

概括起来,与中学生相比,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大学生在消费伦理判断上可能会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在面对非法获益等容易判别的伦理情景时,他们能轻易作出独立判断,但在面对没有伤害等界定比较模糊的复杂伦理情景时,他们却可能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而作出非伦理的选择,即所谓伦理判断的二元性。其二,在独立消费过程中,当大学生们运用理想化的道德标准无法理解一些现实的道德困惑时,他们可能会怀疑甚至丢弃那些过去已经被灌输的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而在一定程度上开始相信道德伦理的相对性,并追求行为的功利主义。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在伦理判断上具有更大的二元性;

H2: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具有更弱的理想主义倾向;

H3: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具有更强的相对主义倾向;

H4: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权术主义倾向。

性别是影响消费伦理决策的重要变量。很多研究证明,女性比男性更关注伦理问题。例如,Rawwas & Isakson (2000)发现性别这一变量可以被用来解释学生的欺骗行为; Ford & Richardson(1994)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关注伦理问题;Beltramini et al.(1984)发现女学生比男学生更关注伦理问题;Chonko & Hunt(1985)认为女性经理比男性经理更关注伦理问题;Ferrell & Skinner(1988)发现在市场调查中女性展示的伦理水平高于男性;Whillple &Swords(1992)发现女性比男性对待伦理道德问题更加严肃;Rawwas(1996)发现女性消费者比男性消费者在评估非伦理消费行为时更趋向于具有伦理性。由此提出假设:

H5:女生比男生更能拒绝伦理上受到质疑的非伦理消费行为(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没有伤害等)。

本文通过检验以上五个假设来比较分析大中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的差异,并寻找产生非伦理问题的原因。

三、研究方法

1、测量工具

伦理信念通过Muncy-Vitell量表测量。本研究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正交旋转法)获得四个因子,与Muncy & Vitell(1992)、Vitell et al.(1991)等研究基本一致。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KMO=0.905,Bartlett值=3351.499,p=0.000)显示该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总体及四个因子信度系数大于0.50(见表1)也证实因子分析的合适性。

伦理意识通过伦理立场量表(Ethics Position Questionnaire)测量。该量表包含两部分,分别测量理想主义和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程度。相对主义和理想主义量表信度系数均在Nunnally(1978)认同的0.70的范围之内。

马基雅弗利主义(权术主义)通过MACH IV量表测量。在本研究中,该量表信度系数高于类似研究,可被接受。

2、样本

本研究分别在不同高校和中学做随机拦截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890份,最后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407份,其中中学生202份(女生占40.6%),大学生205份(女生占37.6%)。无应答偏见检验无显著意义,独立样本T检验证实两个样本可以合并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

本文主要使用三种分析方法:一是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主要为了判别大、中学生在伦理信念(4个维度)、伦理意识(2个维度)和权术主义(1个维度)等7个维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二是多元鉴别分析(MDA),主要用来确定以上7个维度中最能区分大、中学生伦理特征的维度;三是单因方差分析(ANOVA),分别检验大中学生的伦理特征是否与性别变量显著相关。

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显示,在伦理信念的四个维度中,大学生明确拒绝非法获益和被动获益等非伦理行为,对主动获益行为判断比较模糊(均值为2.83),但趋于容忍没有伤害的非伦理行为(均值为3.31);而中学生能明确拒绝四种情景下的非伦理行为。比较而言,大学生在不同伦理情境下的伦理表现存在比较典型的二元特征,即在非法获益、被动获益等伦理界定比较清晰的环境下,大学生能够作出明确的伦理判断,但是随着伦理界定的逐渐模糊,特别是在没有伤害这种复杂的伦理情境下,大学生不能正确作出伦理判断;而中学生在四种伦理情境下表现都比较一致。因此研究假设H1得到了完全检验。

多因方差检验结果还显示,大学生的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维度和权术主义维度高于中学生,而理想主义伦理意识低于中学生。因此研究假设H2、H3、H4得到了完全检验。

多元鉴别分析中的典型负荷结果(见表2)显示,在伦理决策(伦理信念)的4个维度中,没有伤害维度是区分大中学生消费伦理特征的最典型变量,这说明购买盗版软件等没有伤害的非伦理消费行为是区分大中学生非伦理消费行为的最好维度;在消费伦理哲学变量(伦理意识和权术主义)中,理想主义伦理意识是区分大中学生伦理特征的最典型变量。这一结果表明,相对于中学生而言,大学生消费非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理想主义道德意识的削弱。

单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显示,大学生只在没有伤害情景下的伦理决策受到性别的显著影响,且女性伦理程度优于男性,而中学生的伦理决策不受性别影响。因此假设H5得到了部分检验。

比较而言,大学生在伦理行为方面因性别而呈现出个体差异性,但在伦理意识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中学生在伦理意识上受性别因素影响而呈现出个体差异性,但在伦理行为方面没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这说明,中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伦理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尤其是在正确理解和认识相对主义道德观念时存在明显差异;而大学生的非伦理消费问题的个体差异却表现在伦理行为执行过程中,尤其在没有伤害的复杂伦理情景下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完全检验了研究假设H1、H2、H3、H4,研究假设H5得到了部分检验。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消费活动中的非伦理问题比中学生严重,且这些非伦理问题的产生与消费情景密切相关,即在伦理界定不清晰的情境下具有非伦理倾向。尽管大中学生在理想主义、相对主义和权术主义等维度都存在明显差异,但导致大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理想主义程度的弱化。此外,大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没有伤害伦理情境下的消费行为上,而中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的认识上。

这些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德育工作在我国大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社会群体对购买使用盗版软件等行为的长期容忍和漠视,这些新兴的消费行为缺乏必要的主流价值评价标准,在这种复杂伦理情境下,青年学生没有足够的行为能力(认识能力和抵御能力)作出正确的伦理选择。因此,在德育实践中,除了要引导青年学生培养锻炼在复杂伦理情境下的道德判断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引导社会群体正确面对新兴消费现象,力图在相应领域与时俱进地建立广为接受的主流伦理判断标准,及时消除一些新生消费领域的伦理困惑。

这些结论还表明,在中学和大学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青年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的表现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的德育工作者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重点突破。第一,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强化基于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理想主义道德教育,重点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观念,辨正分析社会现象,提高他们独立分辨是非和自觉抵御不良社会习气的能力,力促他们正确稳健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困惑;更重要的是,高校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唯一主导方,应该关注对其日常消费行为的正确引导,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厌恶购买盗版软件等非伦理消费行为,从根本上治理大学生的非伦理消费问题。第二,对于中学生来说,应该继续发挥家庭和学校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教育作用,将德育工作引入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现实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道德信念尽快走向成熟稳定,避免德育效果的延迟性;同时,应适当提高他们的消费自主性,在实践中培养文明消费、合理消费、诚信消费的习惯。

(注: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0672038。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YSZ09002。)

【参考文献】

[1] 王卫华等:2007年度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EB/OL].sipo.省略/sipo/xwdt/ywdt/2007/200705/t20070514

_169484.htm,2008-08-27.

[2] Muncy,J. A.,& Vitell,S. J.. Consumer Ethic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theFinal Consumer[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2,24(4).

[3] Vitell,S.J.Consumer ethics research:Review,synthesi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43(1/2).

[4] Zhao,B.C.Consumer Ethic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in China[J].The Business Review,Cambridge,2008,9(2).

[5] 赵宝春: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研究:基于社会性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08.

[6] Forsyth,D. R.Judging the Morality of Business Practices:The Influence ofPersonalMoralPhilosophies[J].JournalofBusiness Ethics,1992,11(5/6).

[7] Swaidan,Z.,Vitell,S.J.,& Rawwas,M.Y.A.. Consumer ethics:Determinants of ethicalbeliefsofAfrican American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46(2).

[8] Kenhove,P. V.,Vermeir,I.,& Verniers,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thical beliefs,ethical Ideology, Political Preference and Need for Closure[J].Journal ofusiness Ethics,2001,32(4).

[9] Rawwas,M. Y. A.Consumer ethic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 Austrian Consumers[J].Journal ofBusiness Ethics,1996,15(9).

[10] Hofstede,G.Value systems in 40 countries:interpretation,validation,and consequences for theory[C]. In L.H. Eckensberger,W.J. Lonner and Y.H.Poortinga(Eds),Cross-Cultural Contributions to Psychology,Swets & Zeitlinger,Lisse,1979.

[11] Hofstede,G.The cultural relativity of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and theor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3,Fall.

[12] 曾伏娥,甘碧群.消费者伦理信念及关系质量对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影响[J].经济管理,2007,29(18).

[13] Cole,D.,Sirgy,M. J. & Bird,M. M.How do managers make teleological evaluations in ethical dilemmas?Testing part of the extending the Hunt-Vitell model.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0,26(3).

[14] Rawwas,M.Y.A.,Patzer,G.L.,& Klassen,M.L.Consumer ethics incross-cultural settings:Entrepreneurial implica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5,29(7).

[15] Rawwas,M.Y.A.& Isakson,H.Ethics of Tomorrow's Business Managers: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Beliefs and Values,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and Situational factors.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0,75(6).

[16] Ford,R. C. & Richardson, W. D.. Ethical decision making: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4, 13(3).

[17] Beltramini,R.F.,R.A.Peterson & G. Kozmetsky. Concerns of College Students Regarding Business Ethic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84,3(3).

[18] Chonko,L. B. & Hunt,S.D.Ethics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An Empirical Examin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85,13(4).

[19] Ferrell,O. C. & Skinner,S. J.Ethical Behavior and Bureaucratic Structure in Marketing Research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8,25(1).

[20] Whipple,T. W. & Swords,D. F.Business Ethics Judgments: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2,11(9).

[21] Rawwas,M. Y. A.Consumer ethic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 Austrian Consumer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