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2 12:59: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精神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受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与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当前许多大学生的功利意识浓厚而理想信念不明确。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有效的规划,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抱有过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这样的思想。此外,当前许多大学生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其努力的核心与目标,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忽略了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据调查与了解,近年来,我国“啃老族”的数量不断扩大,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正常就业,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隐患。
(二)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较低
在当前的高中教学中,许多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差,且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很大的被动性与强制性,自学能力非常差。到了大学阶段,学校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自由,在这种环境氛围之下,那些自制力较差且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就很容易变得消极懈怠,长此以往,他们的文化素养就会降低。此外,当前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素质较差的问题。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推行,当前许多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从小被溺爱,以至于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当前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低,很容易产生迷茫、失落等不良情绪,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较为严重
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个人主义问题,这与其家庭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得到了学校、家庭甚至社会的过分关心,导致其过分注重自身感受与荣辱得失而忽略了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与社会活动中缺乏集体意识,我行我素,无法顾及到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此外,据了解,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着过分追求物质生活而忽略自身的精神生活的现象。例如,许多大一的新生在入学之初就要求父母为其配备笔记本电脑、新型智能手机等设备,给家里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许多学生去名牌店高价购买服装或者名牌包包,不依据自身的实际支付能力来进行购买,不符合理性消费的理念;部分学生拿父母辛苦赚来的钱吃喝玩乐等。
二、音乐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教育的宗旨在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大学教育不仅应当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其懂礼仪,知廉耻。音乐人文精神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它是求真与想象的完美结合,是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以及世界的有效途径。音乐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大学生的人生经验和人生哲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其心灵得到升华,人格更加健全。
(二)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构成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两个方面。将音乐人文精神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与科学技术相联系,可以有效缓解高科技对于人性发展的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价值观方面,高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价值观的扭曲,音乐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降低大学生对高科技的依赖,改变其价值观。
(三)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构成必不可少的部分,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明确其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向,促使其治学态度更为严谨。学习方向反映了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学习方法反映了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治学态度则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观,音乐人文精神从这三个方面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四)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分化与学科扩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问普遍存在功利化的倾向,人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低,领地越来越窄。教育体制导致了科学与人文的隔绝,许多科学家都缺乏人文关怀的精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音乐人文精神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完善其人格,帮助大学生找到其理想中的精神家园,提高其审美情趣,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变知识灌输为情感体悟和审美,增强大学生和古人之间的精神对话与互动目前,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普遍存在注重文学史基本知识的简单讲解,轻视甚至忽视作品的朗读、分析和体悟。戴建业通过对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31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目前大学中文系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和常识的灌输,相对忽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和体悟。这个结论值得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多年来,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舍本逐末,将原本富有哲理意蕴内容的理解和体悟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字词默写、文句简单翻译及层次结构分析。这种做法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生命精神和生活哲理,扭曲了学习文学的真正意义,导致的结果就是青年学生兴趣的萎缩、心灵的枯竭和情感的荒芜。我们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摒弃泛泛谈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的讲述模式,而应更多地关注作家的时代背景、生存状况及其思想形成,深刻体悟作家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态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思想和理论的角度出发,去认识作家、感受作品,通过作品还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再现一段段形象的历史,接受各种富有认识价值的思想与观念,实现从文学到思想、再到人生的飞跃。
(三)变就事论事为紧密结合现实,古为今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双向循环、互动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就事论事、割裂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诚然,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古代,但是,古代文学蕴含的很多人文精神具有普世价值,可以超越时空,照亮当代人们的心灵。这种精神是有一定高度的,不是就事论事式的,它要求通过对某事、某物的认知上升到对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观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家、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体悟这些崇高精神并能够运用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情况各不相同,贫富也很悬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化。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委婉地否定了子贡满足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态度,并提出了“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生追求。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我们无法改变出身,但是,我们能够决定自己对待人生和贫富的态度:贫困病患,不忘安贫乐道;富贵安康,仍能温、良、恭、俭、让。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能不抛弃,不放弃,用平和之心坚定地走向预定的目标。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丰富的人文文化,传统音乐资源非常丰富,因为各地区间的地域条件、社会风俗、语言等等不同,所以音乐风格差别很大,这就形成了传统音乐的多元化。这样丰富的多元化传统音乐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在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通过对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某一音乐文化的差异与局限性,这样才能更加直观地进行思考辨析,才能逐渐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才能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快的发展,培养其人文精神。
(二)传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能给予大学生精神滋养
中国传统音乐包含了几千年来的许许多多优秀品格,在传统音乐中渗透了几千年的思想文化、艺术道德、人文修养等各个方面的精髓,是通过积累沉淀的,它反映出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是民族智慧、情感意志的体现。在高等教育中加入传统音乐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反观自身,使大学生了解并且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
二、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在教学中运用传统音乐进行渗透,能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笔者认为将来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把人文精神渗透到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中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需要欣赏者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是人文信息交流的方式和过程。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提高欣赏者的人文修养,增加文化气息,使学生在传统音乐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开启智慧,健全人格,逐步提高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切身体会到声音的高低婉转变化,深入享受到传统音乐的韵味,从而培育和健全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用多元的音乐文化培养大学生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音乐引入国内,而且网络的日新月异,大量流行歌曲、通俗音乐遍及校园。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将高雅与低俗音乐从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等多方面进行对比,打开思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思辨,让大学生会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着力提高他们的欣赏品味。
2在大学语文教育培养民族文化精神的必要性
2.1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精神的需要
我国大学语文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却始终存在课程目标模糊、教学定位失准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发挥大学语文在民族文化精神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个人品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过多的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和基础性的做法,进一步强化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语文知识的时代性和人文价值,发挥语文教育在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中的作用,将民族文化精神根植于学生心中。
2.2时展的需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文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侵入,网络文化的兴起,使社会文化导向和思想意识愈加混乱,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视享乐、炫富、叛逆为时尚,更多的人在物欲思想和现实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养成了行为不检点、自私自利、眼高手低的坏毛病,有关大学生炫富、傍大款、情杀的负面新闻也是层出不穷。面对这种让人痛心的现象,我国教育界一致提出“以语文、思想政治课堂为阵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口号。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士人精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3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
3.1明确语文的学科地位,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在大学语文教学日趋边缘化的情况下,高校首先要确定语文的基础学科地位,并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具体来说,高校首先要更新语文教学内容,创编大学语文新教材,力求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民族文化精神培养需求结合起来,使大学语文教材兼具人文性和时代性。其次,重新设置教学大纲,严格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摈弃过去那种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使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民族斗争精神,去学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时代精神。其次,高校要适当增加语文课时,加强语文教学设施建设,在语文教学中国文学精华为主开展民族文化精神教育,让学生领略祖国灿烂的文化,吸收更多的民族文化精神养分。
3.2提高教师语文素养,丰富语文教学手段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参与者,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严格来说,一个合格大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为了实现大学语文民族文化精神培养目标,大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语文知识学习,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能力。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自主学习、各类图书涉猎以不断充实民族文化知识,加强专业理论修养,满足大学语文教学需求。其次,大学语文教师要在优化原有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学习网络、多媒体新知识,完善自身信息素养,以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料加大民族文化精神教学的魅力。
一、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人才的培养拓宽了新的天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形势下,由几所中专学校合并或单独升格为专科而形成,都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时间极短;加之高职院校“自我意识”不高,它们只在从事着职业与技术教育活动,对自身的大学地位和社会职能的认识有限,缺乏应有的“大学理想”,很少有人去关注和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注定了它的大学精神缺乏或积淀甚薄,主要表现在: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显示出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和气质。人文精神是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想及其主体性的社会意识,强调以人为本,人格至上。两者统一,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以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成为大学师生深刻认同的群体意识,成为稳定的价值和规范体系,进而为追求真、创造美、坚守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而高职院校老师大都工科毕业,多从工厂中来,他们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重视学生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只懂科学技术而缺乏人文情感的“工具人”。使高职院校成了仅仅为个体谋生提供技术和知识培训的场所,成了真正的“人力”加工厂。这与大学精神是相悖的,而且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是不一致的。
2.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不统一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一对朋友,一方面,所有现实的具体的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理想主义精神的支撑;另一方面,理想主义正是在一次次的以现实为依据的非理性梦想的斗争中前行的。然而,我们发现,在高职教育的目的中存在着明显的功利价值取向,重现实,轻理想,实用主义、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在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中找不到传统大学精神与大学理想,有的只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实用、功利和现实。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当前甚至是过去某一职业特点来确定职业教育的目标,还无法认识普遍职业的价值和意义,使理想与现实分离,造成大学精神单薄或缺失。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
大学精神不是每所大学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通过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所以,现今的高职院校都还没能形成比较成熟的大学精神。相对大学精神而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开展形式比较多样,内容比较丰富,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不足,学生感受不到“根基感和厚重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
1.教师主导文化不利
高职院校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引领和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相对于流动性的学生而言,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对保持与巩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着种种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使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如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比例为工科教师多,人文学科教师较少,不利于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很多是工厂的兼职教师,与高职院校处于松散的雇佣关系,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难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职院校大都是远离中心城区的新建校区,而老师在城区或老校区居住,每天老师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学生主体文化发展水平不高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文化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在学习风气、心理期望、活动方式等方面。主要原因有:一是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低,学生中有较普遍的厌学情绪,影响学风建设。二是社会偏见的存在,表现在招生、就业等方面。造成了高职院校不少学生存在着自信心不强、自卑感较重、主动性欠缺、心理压力较大等许多问题。虽然学生文化活动开展得比较丰富,但文化氛围不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不足。
3.环境客体文化保障不足
环境客体文化是指培养学生的各种客观环境的“文化载体”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虽然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不断地扩招以及先天不足,普遍存在设备不足、图书资料少、缺少活动场地等问题;在制度文化上,高职院校形成了许多规章制度,确定了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但迫于招生、就业等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培养目标也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实现,造成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割裂。
三、以大学精神为引领,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1.以大学精神统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包括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部分,构成校园文化体系的各个层面和内容都应力求体现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既要重视各种教学设施的合理布局,营造恬静、高雅的校园自然环境,又要精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努力建设体现本校特色,富有学术性、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文化。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可在穿院小河两侧修建走廊,道旁修置石椅、石凳和人物雕刻,与清澈的溪流、垂柳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学生闲暇时徜徉其间,畅谈科学,领悟真谛。行为文化建设应以树立勤奋、和谐、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为核心,大力倡导谦虚、好学、严谨、创新的学风,敬业、爱生、言传、身教的教风和勤业、服务、团结、奉献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体现知行并进的校园行为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形成以教学、实训和科研为主导的管理机制和运行规则,妥善处理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关系,制度的规范性与简约性、约束性与宽容性的关系,建立有利于师生张扬个性、体现风格、表达思想、贡献智慧和发挥才干的体制和制度,努力建设体现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职院校制度文化。
2.以大学精神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品位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要始终围绕本院知行并进的校训,以知行并进的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要注意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感情、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推出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校园文化项目,创出特色和品牌,并使之层次化、系列化,实现文化活动内容的思想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每年举办以人文文化为主的艺术节和以科技为主的技能节,为学生展示才华、锻炼技能、培养素质、提高能力提供广阔的平台。
3.以大学精神整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组织形式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已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我们要善于选择那些最能体现我院知行并进的大学精神和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形式,开发校园文化工程,形成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以团委、学生会为中心,构建由院、系形成的校园文化管理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分层组织,形成协调有序、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组织管理体系。同时,注意理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吸收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和院校管理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以及对学生的示范引导作用。
4.以大学精神建设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以大学精神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就是要以创新精神建设校园文化,而不是盲目模仿照搬其他高职院校的做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和开发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分类定位、学科专业、历史传统、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等因素。注意保留传统项目、挖掘本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历史传统资源,强化校园文化的特色。以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高度凝练和概括校训、校徽、校歌等校园文化标志,以激励和号召教师潜心科研、严谨执教,学子立志求真、成人成才,让师生从校训、校徽、校歌中领悟到大学精神的精华。同时,紧密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如工学结合中关系较密切的公司企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特色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新文.论高职院校“大学理想”的构建[J].职教通讯,2006,(8).
[2] 宋林静.以大学精神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人文精神一词源于西方,它是指以人为核心,对于人的本性、平等、自由以及精神的尊重与追求。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其持续发展的支柱与动力。但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应和就业市场需求,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工作的方针。当许多高校全面开展学风建设,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水平时,却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即学生该为什么而学,学校的培养目标又是什么。我国目前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各种价值观念不断涌现,各种社会思潮互相激荡,加快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及原因分析
1.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人文”是人与人交流、沟通与合作的一个平台,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个巨大财富。当前,大学生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失范大学生缺乏诚信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学校,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这种现象都普遍存在。学习上有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论文造假等现象;生活中则存在学费久欠不交,助学贷款久拖不还,甚至以隐瞒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方法逃避还贷;而在就业时,学生往往不能如实向就业单位介绍自己,提供虚假的推荐材料,签约后不履行或者频繁跳槽,严重的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和择业混乱的局面。(2)理想信念淡薄。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开创事业,成就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但是,目前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对理想信念表现出令人担忧的游离态度。当被问到“你的理想信念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没有想过为社会为国家做什么贡献,更没有想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对金钱,权利等功利性的价值观相当关注,而对社会主导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相当漠视。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实用性和互惠性。(3)学业偏向实用化。由于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的导向作用,导致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术轻道”的现象。往往和市场联系密切,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受到学生青睐,而与市场相对脱节的传统专业成为冷门专业,学生鲜有问津。学习重心偏移,只注重实用性技能型较强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伦理道德,文史哲,艺术等社会科研知识。一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历史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没有系统的读过优秀历史文化典籍,甚至在写东西时也会出现诸多错别字。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人文科学知识的匮乏已经不容忽视。
2.原因分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个不争的事实,造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层面的外在原因,也有教育层面的内在原因。(1)实用主义盛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市场经济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但也让当代大学生缺少了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市场经济的优胜略汰原则使得大学生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信奉个人主义,关心个人利益。面对膨胀的欲望,人性的弱点以及复杂社会中不和谐因素的影响,人文精神认同的混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又缺乏价值定位和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既对社会各种拜金主义深恶痛绝,但又随波逐流,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与迷茫。(2)高校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实用性为主,重理轻文,甚至在老师和学生中都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强调政治教育而弱化了道德教育。目前公共课中涉及到人文教育的课程多数是理论课,这与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传承文化为宗旨的广博的人文精神教育相距甚远。而中小学应试教育中的分数至上原则也让学生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我们如果寄希望于短短的大学三四年的时间,通过这些理论课程就将学生们培养成具有较高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也是不切实际的。(3)人文精神教育工具化。长期以来,高校人文精神教育所占的比重极小,而且这极小的人文精神教育也显得相对单薄,多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的。人文教育既然以培养人,完善人性为目的,它的内容就应该涉及到哲学、语言文学、历史、艺术等领域。而目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较为单一,已不能适应社会与学生发展的需要。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和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的人文教育只会让学生厌烦。
二、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首要问题就是构建精神支柱。实践表明,大凡有所作为的人,在他们年轻时必然具备伟大的理想信念。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首先,要进行中国特色理想人文教育。人不可能超越历史,只有将自己的需求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个人的价值才能体现。其次,进行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对于提升精神境界具有较强的推进作用。最后,进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教育,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品质之一。(2)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构建人文精神的良好氛围。文化氛围是一种环境,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的影响。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既与现实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又选择性的吸收社会中先进的文化因素自觉地去可以营造学校环境。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德会不知不觉的受其影响。要想办法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比如,通过开办人文讲座,邀请知名人物和学者来学校讲座,用他们的知识、品格和个人经历的现身说法来激励师生;举办各种有益于身心的娱乐活动,激发人们人文精神素养的活性元素;通过各种学生社团,进行人文精神的宣传;通过开展电影欣赏、红色旅游、研讨会等,让学生们有精神栖息地;加大网上宣传力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功”与“过”。提高大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校园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3)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在像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老师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也在向学生传授老师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是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因此,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人格的完善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的力量,它会激发学子对理想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向往。教师道德高尚、志趣高雅、政治立场坚定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所以大学生人文精神要从教师抓起,要坚定教师的思想立场和敬业态度,在对高校教师高要求,高标准的同时,社会和学校要为教师创设适宜的环境,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 考 文 献
[1]邹广文.试论当代人文精神的价值构建[J].北方论丛,2010(1)
大学精神乃大学之灵魂,而大学人文精神乃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大学根据其独有的办学特色与发展风格日积月累形成的人文精神,对激发学生美好情感与创造力、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大学人文精神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人文精神作为全社会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衰落有着复杂的深层次原因。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繁荣,大学人文精神建设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诸多问题越来越显露出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实用化。不少大学明显充斥着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轻视文化传统的积淀和道德思想形成的现象。具传统价值观的人文精神正遭遇功利化的冲击,大学教育精神贫血等现象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不少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在人文素养上却非常欠缺,不会与人相处,不懂明辨是非。
2.盲目扩建下的膨胀。物欲横流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大学变得浮躁与膨胀起来,从本世纪初的扩招热,到大学的升格风,再到圈地建设大学城,似乎盈利成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
3.办学宗旨功利化。当前教育产业化思想相当严重,不少大学急功近利,忙于参加各种评选与排名。在各种评选与排名中,大学决策者为了争取更高的排名,一味在“硬件”下工夫,直接导致人文精神培养被轻视甚至忽略。
二、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人文精神建设,应该把育人作为教育的中心,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管理者纠正以往看重知识、分数及以提高技能为主的错误倾向,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既有高科学素养又有厚重人文修养的专业人才。
2.重视儒学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儒学(教)发挥了“正人心,齐风俗”的重要作用。加强大学人文精神建设,首先需要透彻了解儒家传统的精神价值;在大学办学理念中,把儒家(教)信仰置于与知识传授同等的地位,剔除或改革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在反思的基础上重建。
三、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途径
20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在呼唤人文教育、大学素质教育,充分表明人文精神建设成为我国大学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受到重视。要加强大学人文精神建设,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理念,强化大学教育功能。一流的理念和文化是一所大学成为一流的关键。现代大学应尽快调整、提升与更新教育理念,纠正以实用理性为导向的片面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自己的教管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设大学人文精神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清大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大学是传播与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大学教育的对象也是主体,“以学生为本”体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知识与技术的传授之外,更注重学生做人的教育。
3.在教育方式改革中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行的。在专业知识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课堂上营造互动、融洽的氛围,达到学生自我感悟的目的,以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确立人文教育的地位,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与美国大学丰富的通识课程相比,我国大学人文课程的设置少之又少,且门类贫乏,大学有必要在第一、二学年开设一些有关传统文化、道德伦理、历史、文化艺术、外国文化等领域的课程并面向所有年级学生开设人文选修课,定期举办人文系列讲座,培养学生开阔的眼界,提高其人文素养。
建设大学人文精神,有必要促进大学生人生精神的内化,注重其自我修养的锻炼。大学要多开设些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举办一些人文报告、讲座、人文活动等,成立一些人文社团,以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来满足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要多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使自己得到锻炼与提高。
4.优化外部环境。通过加强立法、执法等,优化社会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优化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德育基地建设,强化宣传主导价值观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提供一个健康、协调发展的精神空间。在物质建设层面上,通过建设广场花园、绿化环境等陶冶情操;在精神建设层面上,通过修建文化广场,建立报刊栏、文化栏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5.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人文精神是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建设大学人文精神,要给学生以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及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机制。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多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曾有人这么说:“听一场学术讲座远胜于听课的收获。”校园环境蕴含丰富的人文气息,无言的建筑和无形的氛围,都能变的东西,给生活在其中的莘莘学子以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励。
关于场所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活动的处所、地方。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定义,场所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环境或背景。《百科全书》对场所的解释也是指有行为的场地。场所作为存在空间的具体化,包括空间和特征两个方面:空间(space),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表现为长度、宽度、高度构成的三维布局;特征,是该空间的界面特征、意义和认同感。空间是被相互联系的实体物质有限制、有目的地营造出来的,只有当它被赋予了来自文化或地域的文脉意义之后才可以成为场所[1]。场所精神的概念,是挪威著名城市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兹(ChristianNorb-erg-Schulz)在1979年提出的,他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一个说法。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诺伯格.舒尔兹还在20世纪末系统地提出了两种场所精神:定向感(或导向感)和认同感。定向感主要是空间性的,能使人知道他身在何处,从而确立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则与文化有关,它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获得归属感[2]。从场所精神的概念可以看出,场所精神涉及人的身体和心智(或者说物质与意识)两个方面。对于人的身体(物质感觉)而言,场所是人在空间存在的定向性,即身在何处。通过这种定向性,确立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对于人的心智(意识反应)而言,场所是人对空间环境的认同性,即情系何处。通过这种对空间的认同性,把握和认识人在空间环境中存在的意义,获得归属感。从场所精神的形成过程来看,场所精神是一般意义的场地与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地域、感知等因素有机结合形成场所后而形成的。在场所精神形成的众多因素中,场地的区域定位、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是场所精神形成的三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场所精神的体验:场地的区域定位能够增强人们对场所的识别性和安全感;尊重场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能够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学是科学的殿堂,是大学生求知学习和教学科研人员开展教学和研究的地方。大学校园的场所精神就是校园空间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校园里开展教学、研究、交流、创新等活动而赋予校园空间特定的精神内涵。它通过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的建筑、景观语言,结合学校的地域历史文化和自然人文背景,充分发挥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抽象性、象征性特点,表现出大学作为科学殿堂的精神特质,体现出一种神圣崇高的科学美,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自然美,一种育人于无声的人文美,使大学的理念和文化在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中得以流露,得以涵养[3]。
(二)大学校园管理
大学是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大学校园供师生教研、学习、生活、休憩的建筑、景观、道路等各类活动场所共同构成大学校园空间。大学校园空间既是大学师生活动的物质条件和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一所大学精神特质的外在表征,是一种促使校园主体相互交流,实现知识传承,激发个人潜能和认识自己“之所以在”,并共同创造薪火相传、以智慧为本源的大学精神氛围[4]。关于大学校园管理,目前国内大学由于管理体制或对校园空间认识的局限等原因,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绝大多数大学通过设置资产、后勤、保卫、物业、环卫等管理部门对校园空间实行条块分割的管理。根据上述对大学校园管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理解,笔者认为,大学校园管理应该是:管理者为了实现大学目标,对从校园选址、规划、建设,到功能布局、空间利用、景观营造、使用维护等所有和校园空间有关的人的活动进行的组织协调行为。根据这一概念,大学校园管理可以分为规划建设期阶段的空间规划、建筑及景观设计营建管理和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空间利用、环境优化及空间主体行为管理两个阶段。本文中,笔者主要围绕后者展开讨论。
二、在大学校园管理中引入场所精神的作用
一所大学的校园就像一个小城市,大学校园里时刻都在发生着教学、科研、学术、文体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而校园空间就是这些活动的场所所在。若要让这些场所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的活动,就需要在校园管理中重视场所精神的营造。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强化校园管理主体的场所意识
当前中国大学校园管理主体是明确的,各大学都设立基建处、后勤处、资产处、绿化处、环卫处等机构,负责校园空间各项功能的管理。从这种校园管理体系上看,由于各管理部门相互独立,管理职能界限划分明确,在客观上存在管理目标缺乏高度和统一。在大学校园管理中引入场所精神,可以强化管理主体的场所意识。对校园空间的管理主体而言,场所意识意味着对管理对象———空间场所的理解,意味着学生管理主体明确自己管理的大学校园空间,应按照场所精神去做好管理工作,通过自己的管理行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学术氛围,培育创新思想。
(二)明确校园空间的场所功能
大学的校园空间是多样性的,包括教学空间、研究空间、交流空间、活动空间、交通空间、生活休憩空间等。多样化的空间其实质就是功能不同的空间场所,这种空间场所的功能最初只是人为界定的,但场所中每天发生的活动在不断强化着场所的功能,从而使得场所精神得以被塑造。在大学校园管理中引入场所精神,就是要通过对校园管理,更加明确空间的场所功能,并按照不同校园空间的场所功能需求,通过相应的陈设布置和环境营造,也即对空间环境进行氛围渲染,让进入空间的人知道“是什么地方,应该做什么事情”。
(三)营造校园空间良好的育人氛围
大学校园空间是教师传道授业、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优美而充满大学个性特征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其学习研究热情,为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术思想的沟通、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提供肥沃的土壤。在大学校园管理中引入场所精神,按照不同校园空间场所功能需求,营造出符合行为主体心理和行为需求的空间环境氛围,并将大学所倡导的校园精神和道德价值升华到校园空间中,从而赋予大学特有的个性魅力,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使身处校园的师生身心愉悦,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实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育人的职能。
三、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管理体系
大学校园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校园建筑、景观、道路及人的管理。要在大学校园管理中引入场所精神,更深层次地发掘校园管理在大学作为科学殿堂、文化高地创造学术和培育人才中的潜力,就需要构建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管理体系。
(一)树立校园管理服务
场所精神的管理理念在场所精神视角下,大学校园管理首先要转变观念,变传统校园管理为校园管理,在做好校园环境管理的同时,重视校园空间主体对空间环境的感知反应,树立校园管理服务校园场所精神、服务师生内在需求的理念。其次要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变条块分割管理为协调统一管理。大学校园空间是一个整体,无论教学科研空间、行政管理空间、生活服务空间、文体娱乐空间等等,都是大学校园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场所精神的层面上讲,都是大学校园场所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空间管理都应为大学校园的场所精神服务,也应与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学术创新等目标有机结合,与大学师生工作学习的内在需求相结合,统一管理目标,形成管理合力,推动大学校园场所精神的塑造和提升。
(二)科学划分管理职能,建立系统专业的校园管理机构
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和畅通的管理信息渠道是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大学校园管理机构的设置,要以管理目标为核心,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科学划分管理职能。首先,在学校层面设立专门的校园管理委员会,并下设若干专业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作为校园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大学师生代表共同组成,实行民主决策。专业委员会由相关专业专家组成,为校园管理委员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民主决策与科学论证的结合,对校园管理进行统筹协调和专业化管理,确保管理思想和管理目标的统一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协调。其次是根据校园管理委员会对校园管理总体目标的科学划分,按照职能目标明确、责任权利相统一、有利协调配合的原则合理设置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相关决策的执行。各管理部门向校园管理委员会负责,接受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考核。图1为大学校园管理组织机构体系示意图。
(三)完善校园管理制度体系,创新校园管理方法
管理制度是明确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实现管理目标的保障。根据大学校园管理的组织机构体系设置,管理制度体系应包括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对各决策机构的决策程序、决策依据进行把控,确保程序民主、依据科学;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执行制度,对各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管理权限、管理目标进行明确界定;主体参与制度及互动评价制度,强调对校园空间主体行为的管理,以强化校园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和校园空间主体对校园管理的成效评价,形成校园管理与校园空间主体的良性互动。以人为本,创新大学校园管理方法,引入心理学、视觉新媒体等管理技术,推行专业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对于校园车辆通行,应科学规划车行路线、实行人车分流、设置禁行区、规范车辆停放等;对商业广告,应利用校园视频、网络在学生生活区进行宣传,保证校园环境的宁静;在校园空间色彩、室内环境布置、公共空间氛围等方面,可以引入心理学技术,研究不同空间色彩、空间形态等对人心理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求,增强大学校园空间的识别感和归属感,促进人与空间环境的和谐,以及校园里人的活动与校园场所精神的协调一致,提高校园管理的成效,推动校园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
2.实现环境、认知、行为有机整合
构建志愿精神循环培育体系。一是加强慈善文化引导,培育向善的社会环境。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慈善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支柱和实践指南,倡导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着力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时,我国传统慈善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丰富和发展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弘扬优秀的传统慈善文化,促成“平等、博爱”和“泛爱众”的中西慈善文化融合,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其次,完善培育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搭建社会支持平台。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度;规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考核制度,表彰优秀志愿者,激发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的热情。给予志愿精神应有的社会理解与认可,注重实现志愿者个人价值和关注大学生长远发展,提高志愿精神的培育实效。同时,社会要积极向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了解、互动,引导大学生志愿精神由“应然”走向“实然”。最后,引导志愿精神传播,营造社会志愿氛围。丰富志愿精神的传播载体,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即时性,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深化志愿服务意识,形成弘扬志愿精神的传播效应。创新志愿精神的宣传形式,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融入志愿精神之中。积极评选优秀大学志愿者、志愿团体,组织扶贫帮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捐赠活动,扩展宣传平台,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二是深化大学生志愿认知,加强学校志愿教育。首先,尊重志愿精神培育原则,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意愿,深化志愿认知。自愿原则要求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自愿认同、接受志愿精神,自觉外化为志愿服务。实践原则鼓励大学生不断奉献与反思,提高道德素养和道德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志愿精神。层次性原则要充分尊重其志愿动机的层次性,逐步将从众利他型的“我去”和主观为己型的“我要”变成自我实现型和奉献服务型的“我想”“我愿意”,实现志愿精神由认知转化为信念。其次,普及志愿服务教育,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内化志愿精神。积极开设人文、心理、道德和技能等相关志愿服务课程,有效整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技能,能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同时,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与重大事件,学习和弘扬“奥运精神”“世博精神”,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地位、使命和责任,在正确协调自我价值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巩固志愿精神的培育成效。三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打造志愿精英团队。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外化表现,参与志愿服务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必然要求。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与社会需求,以个体或团体力量,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中,深化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国内外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中,展示大学生风采,提高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扶贫帮困志愿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营造向善互助的社会风气。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需要提高思想觉悟,更强调大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感悟志愿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志愿者的流动性和招募信息渠道单一,难以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招募阶段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介,大力宣传志愿活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明确所需志愿者的类型和人数等信息,选拔严格遵循公平科学原则;服务阶段给予系统培训和指导,提高服务实效;评估阶段,科学衡量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实效,对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表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3—0015—03
“人的教育”模式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英美发达国家提出的,缘由是这些国家意识到高等教育中科技与人文教育比例的失衡。“人的教育”模式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具有的知、情、意三大维度的特点而设置课程,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系统化和综合化的同时,也重视情感教育和健康积极的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普遍采用“通才教育”,所以在人文素质失衡这一问题上,中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问题。90年代初期至今,国内关于研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面越来越广,但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兴趣都集中在贯彻教育方针层面这些比较空泛的议题上,从人文教育的内涵、外延、意义、措施和具体如何实践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上有独特见识成果的不多。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及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理论和培养水平,总体上没有实质性和突破性的改观。
一、人文主义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英国思想家纽曼在《大学辩》(Idea of University)一书中指出一个悖论:知识越专,离知识越远。也就是说过分集中的观点,过分专注的眼光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所见只是局部而不是整体,看问题的角度也是单个而非多样化的。人文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可以把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从单一的专业教育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拥有比较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人文情怀,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医药知识,完善自我。因为人文教育是最为广泛的通识教育,它包括乍看起来互不相关的学科:从古典语言到逻辑、艺术、音乐到文史哲等等 (而这些恰恰是大学英语教材所涉及到的领域)。恰恰是这些宽、泛、广、博的不同领域给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以触类旁通,杂交互补的优势。再者,人文教育可以给人的自由精神和批判意识,对于超越传统规范,以新的视野发展中医,开创新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阐释框架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的教育似乎已经不是培养具有批评和启蒙精神的社会精英,而是各行各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批判、思辨”越来越向“培养、训练人才”妥协,而只有“后现代“时代才有的追求实用性的状况在中国这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国度大行其道。而这种现象与大学管理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有些大学把原来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都改成了一年,并且在师资、政策和财政的支持方面都是不够的。而有些学校甚至规定学生只要过了四级,就可以申请免修英语课程。在管理者的眼里,英语仅仅是一门语言而已,而它的人文性、社会性、以及跨文化交际功能都被消解。大学的管理者们应该克服功利主义思想,多一点理想主义元素,这样才能把大学办好,给大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生存空间。
大学英语应该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发展的课程,为教语言而只教语言的忽视人文性的教学必须改革。通过研究人文教育的重大意义、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实施人文教育,来更好地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使我们的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不再是知识单一的“技工”,而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人才。
传统意义上大家对于英语学习更多的强调的是它的功利性和实用性。“重技能,轻人文”仍旧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大行其道。然而有人认为从根本意义上讲英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语言与被载体深度结合才能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而此处英语的被载体是什么?是文化、传统、历史、人文思想、文学、绘画、音乐等。英语里大量的俚语、谚语、俗语和惯用语与西方文明的两大来源——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基督教文化,如《圣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斯图尔特·霍尔在《表征——文化意象与意指实践》一书中指出“语言不可能是个人的事情,因为我们不能为我们自己由个人创造各种语言的规则。它们来源于社会,来源于文化,来源于我们共享的文化信码,来源于语言系统,而不是来源于自然或单个主体”。的确,我们生于一种语言,及其各种信码和意义之中,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社会性才是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而这些就是人文教育的内涵所在。当我们对他者文化和信码一无所知抑或一知半解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就变成空谈,而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实际功能被消解,它只是一个空壳,毫无内涵而言。
对于具有中医医学专业知识的学生而言,人文课程寥寥无几(以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课表为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必然是医重文轻。同时人文教育的缺失会使我们与西方社会无法深度交流,从而就无法真正意义上把中医介绍给世界。或者我们会面临一种尴尬:我们的中医医学会被西方媒体或者学者言说,更甚者“妖魔化”,中医仍然很难摆脱“巫术”之说,对于中医的推广我们在还没有“发声”(speak)之前就已经“被消声”(being silenced)或者“被言说”(being spoken)。当韩国中医和日本中医在国际社会宣称他们才是中医的正宗,当他们要求把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中”字去掉变成“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的时候,我们的愤怒和不满的声音该怎样发出?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而知彼的一个重要途径——即西方文化和西方语言,这些常常被我们草率地小看成一个工具而已。先生《文明之消化》一文里说道:“消化者,吸收外界适当之食料而制炼之,使类化为本身之分子,以助其发达……人类之消化作用,不惟在物质界,亦在精神界,一人然,民族亦然。”面对西方语言和文化我们唯有类化为我身之分子,才能助我发达。而不懂得别国文化、传统和人文思想的交流将会是十分被动的,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西方文化和知识的必要性和作用必须发挥出来,一方面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模块,大学英语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担当起传授西方文化和人文思想角色的课程之一。特别是在中医院校这样学科比较专业化的院校,英语教学的人文功能切不可忽视。
二、挖掘英语教材深层次的教学意义——人文教育因素
善于发掘素材的人文精神,拓宽人文视野,注重情感陶冶,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外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就是“从语言技能教学转向内容教学”,“语言之灵魂在于内容”。Rivers 指出“语言不能与文化分割开来,因为它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之中”。 我们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在选材上注重趣味性、信息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前瞻性。而教材中的课文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汇聚着英语国家许多名篇佳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爱国主义,奉献精神,自由精神,坚韧精神和人生追求。以我们正在学习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为例。文章简述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吸烟的青少年女儿的担忧,而由此想到自己的父亲因烟而死,许多穷人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因为吸烟遭受着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她对香烟制造商发出了呐喊:适可而止!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章许多主题进行挖掘:代沟问题、中美的烟草政策和烟草包装差异、抽烟的群体是谁、吸烟的危害等等。文章里还提到了American inner cities and reservations 的概念,我们知道美国的中心城区跟中国的市中心有着很大的差别,在American inner cities 里住着的往往是收入低下、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吸毒者、罪犯和黑帮。老师要进一步解释reservation (居留地、居住地或保留地)的含义是什么。Reservations 指的是:联邦美国政府划定的并强迫印第安人居住在那里的区域,约有二百多个,主要集中在美国的西部地区,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印第安人被迫生活在居留地里。居留地实际上是变相的集中营,居民未经特许不得擅自离开居留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为他们制定的法律的约束和限制,他们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通过这样的学习,这篇英文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和人文教育功能大大超越了其语言功能。
这样学生通过学习以英语语言知识为框架、人文教育和跨文化交际为内涵的课文,可以领会、思考、辨析以及批判这些人文内涵,从中得到感染、暗示、引导、激励的力量。久而久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阅历,陶冶了他们的性情。
三、深化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方式——引入人文教育元素
(一)英语教学中深入人文精神是英语教改的基点。英语的教学对象是人,人是鲜活的,有感情的,富于变化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观念。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需求,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展示他们的自我个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道德感。因为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设计也应该有所变化和有所针对。而这往往是一个难点,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设计不同的作业给程度不一的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以其原有基础为依据,动态地给予适当评价。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不能止于课堂,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可以更近,更亲密。
(二)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把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承载的语言文化内容多元化、多维度地展现出来,这样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会在调动他们的通感的情况下得到提升。例如当学习到课文Legal and Moral Implication of Cloning 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推广,以及克隆技术对人类道德感和尊严感提出的严重挑战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可以更加的深刻。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英文影片,如电影The Cloning of a Man 或者The Island 。这样平面知识与立体素材的结合,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背景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下被学生掌握。
(三)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中医药大学更不例外,“(大学精神)它不仅彰显着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更积淀着学校一脉相承的人文传统,具有行为导向、价值规范、凝聚人心和氛围感染的重要作用。”所以大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怎样发挥英语语言的人文精神从而使我们的大学精神发扬光大是值得我们好好想想的。师生们应采用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组织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例如英语角、英语话剧团、英语俱乐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等。这不仅仅是一时兴起而为,要形成一种传统、常态活动和一种精神来浸润、丰富我们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隐形文化”,这种文化的教育是感化性的、非强制性的和非权力性的,但也是最有力量的。
(四)树立发展性评价标准,注重个体语言能力和个人素养的全面、真正的发展。为防止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错误的认识,而忽略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教师和学校要革新对于学生的评价观。以往有些学校教务处会对四级通过的学生给予免修英语课的特权,这些学生只要提出申请就可以不再来上英语课。这种做法助长了学生的功利心,歪曲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我们要拒绝总结性评价,注重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对以往的传统评价标准持怀疑、批判的态度:书面考试能否考察一个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往知识点的考察点是否太过单一?能不能引入跨文化交际和人文素质方面的考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思考和探索的。
四、结语
教育原本是对人的教育,但是在这个喧嚣、文化快餐消费的时代,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它却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消解了自己的本质,人的教育被忽略,单纯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却被放大。正如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专业院校中,能够承担起人文教育功能的英语课程应该被重视起来。教师也要改变教学理念,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不应简单地围绕着听、说、读、写、译进行。我们要极大地发挥大学英语的人文教育功能,只有这样我们的受教育者才能提升他们的人性境界、塑造理想的人格以及完成个人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意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文明之消化[N/OL].国际航空报(转载).http:///imerl/article/20061211/1586_1.shtml,200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