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师德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2: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最新师德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最新师德论文

篇1

信用卡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由此产生了大量以信用卡为媒介的违法犯罪活动,给金融监管秩序带来很大程度的破坏,与此同时也给银行机构造成了不少的经济损失。因此,面对日益增多的信用卡诈骗犯罪活动,在依法打击犯罪的同时,针对经常出现的共性的问题,我们也应当把握好界限,对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作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坚持罪责相一致原则,不枉不纵,从而达到良好的司法效果与社会效果。

一、信用卡诈骗罪概述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

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的主体条件,只要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属于中国公民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信用卡诈骗罪,从主观上是由故意构成的,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确定行为人没有故意诈骗,即使违反了信用卡的相关管理规定,获取了财物,也不能判定信用卡犯罪行为,不能以诈骗罪论处。如果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伪造和作废的信用卡,没有恶意透支和误用等,都不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罪侵害的是复杂客体,对国家的相关金融票证管理制度造成了侵害,同时也损害了银行和信用卡用户的利益。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表现主要包括使用伪造、骗领或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等行为,进行诈骗活动。

(一)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信用卡的使用,包括对商品的购买、对现金的存储,进行支付和结算的服务。信用卡的伪造,是一些非法分子,利用不同的违法方法进行信用卡制造的现象。伪造的信用卡,一部分是为了进行诈骗活动,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出售或者转送,通过别人进行诈骗活动。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对人们来说,都是违法行为,容易造成信用卡诈骗现象的问题。利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购物活动或者接受有偿,都在性质上实行了诈骗行为。

(二)利用作废的信用卡实施诈骗作废的信用卡,是失去法律效用的信用卡。按照相关规定,主要包括:信用卡的有效期超过了使用期限,因为不同的发卡银行和信用卡种类,信用卡的有效使用期也不同,使用期限包括一年到三年或者更长时间。不在试用期限的信用卡不能继续使用,想要继续使用需要去银行办理换卡手续,对于不能继续使用的信用卡应交回发卡银行,防止被非法分子利用;信用卡在有效期限内停止使用的时候,应该及时去银行办理退卡手续,在办理退卡手续后信用卡就会自动作废;有时候,行用卡用户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找到卡片,为了保证利益不受损失,会到发卡行进行信用卡挂失,在信用卡挂失后,也会造成信用卡失效。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一部分人,会冒用别人的信用卡进行诈骗。信用卡冒用是指用别人的信用卡,在没有得到信用卡持卡人同意的情况下,以信用卡持卡人的名义对信用卡进行使用,实现骗取财物的目的。例如在捡到信用卡的时候,没有经过持卡人的同意,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等。

(四)进行恶意透支信用卡透支,是在信用卡帐户资金不足或者没有资金的时候,在银行的批准下,继续对信用卡进行使用和消费。信用卡的透支,从实质上说,是银行向持卡人提供的一种利用诚信贷款进行消费的方式,就是允许信用卡用户在信用卡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先进行消费,然后再补足资金,按照银行规定支付一定利息的行为。目前我国的各个发卡银行,都规定一般情况下允许信用卡用户在一定的限额内实行短期的善意透支。在信用卡透支实践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特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期限或者规定额度进行恶意透支,在银行催收后不归还透支款或者在进行大量透支后潜逃,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逃避还款责任。

二、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界定的恶意透支的关键在于持卡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对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表现为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在分析具体案件,尤其是司法人员在审查证据时,应当对具体案件进行综合分析。持卡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能仅从案件某一环节的单个行为来判断,而要纵观整个行为过程,查明透支行为发生前后的有关情况,从整体的视角来考察其中的具体情形,才能对行为做出客观、全面的判断。

实践中,司法人员可以从行为人的主客观等多方面来判断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例如,分别从申领信用卡时有无虚构事实伪造财务信息、实际还款能力与透支数额的比对、透支后无法归还款息的原因、对透支资金的使用情况、透支后的行为表现等多个方面综合考察判断。如果行为人确系因为意外事件等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按时足额偿还,则不宜认定为持卡人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如果行为人在申领信用卡时,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个人信息以及如实申报了相关财务状况,申请时也具有相应的还款能力,并且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所透支的款项,确实用于正常的生活开支以及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是由于合同对方违约等原因或者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等因素致使行为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了亏损、行为人由于自身以外的原因而失业下岗,或者家庭成员突发重大伤病等客观原因,致使持卡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所欠款息,在上述情况下,我们无法要求行为人在申领信用卡时,就能预料到未来可能突发变故从而导致自己还款能力降低,也无法期待行为人偿还无力归还的款息,即使经过发卡银行的催收而没有归还的,也不能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在客观障碍排除后,行为人具备相对稳定收入和一定的偿还能力时,依然拒不归还的,其非法占有的故意就比较明确了。

另外,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在透支后,行为人请求银行停止计算利息与滞纳金等,与发卡银行多次协商,表示愿意分期归还本金,但未能最终与银行达成协议,从而导致行为人对归还所欠款项产生抗拒心理的,只要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主张具有合理性,即使未归还,也不能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从当前司法实践中发生的信用卡犯罪案例来看,某些发卡银行对客户授信审核把关不严,存在一定程度的滥发信用卡现象,也是引发信用卡犯罪增多的一个诱因。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各家银行都在想尽办法拓展信用卡业务。从而导致一些银行只看重发卡数量,为争取更多的信用卡持卡客户,对信用审核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信用卡申领人的身份证明审查不严,有的只要拿一张他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即可办理,对申请人的资产、信用情况的审查敷衍了事,或简化申领手续,在街边设摊点吸引办卡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大量无稳定收入人员,甚至是不法分子很轻松地就能申领信用卡,最终产生恶意透支行为的数量便大大增加。在这个背景下,更不应单纯根据透支者不履行还款责任这一点就做出有罪认定。在对恶意透支行为入罪问题上必须保持刑法的谦抑性,银行对这种现象也应有一定的容忍与承担。从根本上说,拖欠信用卡款息只是一个借贷纠纷。将这种民事法律关系纳入刑法考量,已经是质的变化,而且这种犯罪的认定本身就具有推定的成分,已经体现了刑法的严厉性,因此在定罪处理上必须慎重。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当给予银行机构必要的提醒,要求他们规范业务操作流程,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三、恶意透支数额是否包括利息“两高”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解释中,明确了恶意透支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但并没有说明是否应当将利息纳入犯罪数额。

篇2

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积极主文化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还很贫瘠,处于精神孤岛中,导致主文化的缺位,犯罪亚文化逐渐形成并大行其道,要建设积极的主文化来占领农民工文化的空间。如把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纳入覆盖城乡的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平等享受公共文化设施,影视场所、图书馆、社会区文化活动室和民俗广场等;在新生代农民工聚集的区域,设立文化工作站、打工者俱乐部,设“工友活动中心”,不定期开展文体活动;设立“农民工活动日”,举办展播电影,开展各类文娱活动,丰富活跃精神文化。为农民工文化生活搭建了多样平台,让他们逐渐融入城市的主流文化中。

二、消除社会排斥,建立和谐共生的文化氛围

城市市民将新生代农民工划为“二等公民”,对新生代农民工怀有偏见和歧视,而新生代农民工在被排斥之下,其交际圈比较封闭,这使得城市市民和新生代农民工产生很深隔阂,造成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完整接受城市文化,形成市民应有的规范和法制观念,产生不同程度身份、文化认同危机,成为潜在的犯罪动因。

(一)促进城乡文化互动,实现城乡文化观念融合

农村文化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传承性,相对而言传统的文化保留较多,与现代文明存在断层,所以,作为现代文化的代表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存在“隔膜”,当从农村走进城市中,遭受如暴风雨般的文化冲突冲击。除此之外,文化上的不理解导致城乡成员之间存在误解。在新时期促进城乡文化互动,通过开展城乡文化结对交流活动,让农村文化接受城市文化的辐射,接受与植入新因素,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加强其接受城市文化的能力,减少城乡文化之间的冲突,并以文化交流为平台,拉近城乡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相互理解,助改变彼此的偏见,特别是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

(二)以社区为平台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

依托社区的凝聚作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封闭型的交际圈,与城市居民通过活动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减少双方的误解,同时使新生代农民工避免因交往的狭窄而不自觉地受到不良影响,特别是犯罪亚文化的传播和侵蚀。

(三)发挥大众传媒强大宣传功能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大众传媒进行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作用,能深入广泛影响社会大众的观念。如深圳农民工街舞团跳上春晚、旭日阳刚农民工组合唱到春晚,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台全国性农民工春节联欢晚会——中国农民工春节联欢晚会等举办,借助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展现农民工纯朴善良、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正面宣传力度,低对新生代民工的“歧视性偏好”,同时也唤起全社会对农民工的重视和关爱,以公众信息和社会共同认知的话语形式为该群体赢得社会公众的积极关注和认可,融洽城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关系,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归属感、心理安全感和情感慰藉感,推动其成为具有现代特质城市公民。

三、逐步改革以户籍制度为主的社会管理体制

当前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是导致文化冲突,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增加的罪魁祸首,所以要逐步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实现城乡一元化。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2月《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户籍迁移实行分类政策,即县级市、地级市、直辖市落户条件不同,落户难易程度不同。该通知是对当前现有户籍制度的一个重大改革,将原来对户籍限制缩小了一点,首次放开地级市户籍,工作满3年可落户,这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光明大道。

除此之外,政府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提供途径,切实改进服务形式,逐步破除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教育、社保等政策壁垒,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的上升通道,使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自身努力和不断奋斗,能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逐步融入城市生活。在此方面,各地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做了有效的尝试。如东莞市为了消除对外来员工的歧视心理,将新生代农民工称为“新东莞人”,真正视为城市主人翁,增强城市亲和力。2012年1月4日民政部出台并公布《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该《意见》明确规定在本社区有合法固定住所、居住满一年以上、符合选民资格条件的农民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社区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参加本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在广东中山市对外来人口实行积分制管理制度,它根据地方政府的人才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综合考虑流动人口在城镇当地的连续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技能水平、投资规模、纳税额度、获奖等级、计划生育、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积分登记,累积达到一定积分额度即可申请享受相应水平的公共服务。东莞成立了新莞人服务管理局,每个镇都有下设机构,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表达提供渠道。潮州开始建立外来人员利益诉求表达及优秀外来人员激励机制,通过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及正常增长机制,开展优秀外来人员的表彰工作,评选各类优秀外来人员劳模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外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庆市尽量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居住方面困难,通过适当补贴,鼓励街道、社会单位和集体将存量房、闲置房改建为适合农民工租住的“阳光公寓”、“民心佳园”;允许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村家庭购买一套经济适用房等。

四、健全法治,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发挥法律调和作用

法律是文化的一种,在法律的冷峻之中植入人性的温存,就如同用激光代替钢制手术刀修复行为者偏离秩序的意志观念。减少社会的痛苦。一切法律的应有之义,就是对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所有社会弱者提供更多的保护和人文关怀,“将他们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给他们以平等的国民待遇和城市居民待遇。尤其在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分配上”。

在立法上,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政策要求,从法律上清除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合理的规定,避免法律保护制度的“规范软化”,这就要求修改法律条文里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合理的部分。2011年7月1日起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在“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方面特别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特别的规定,被认为是有效地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办法,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权益得到具体化。完善对农民工保护的相关法规,如从法律层面制定工资支付保障条例,如《刑法》修正案八时增加对欠薪逃匿等恶意拖欠工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修订《建筑法》时加大对拖欠工程款的惩戒力度,从源头上杜绝拖欠工资问题,规范工程转发包行为。制定出台《农民工权益保障条例》,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子女上学、文化权益三大核心问题纳入法规,在法律层面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

篇3

犯罪心理测试是在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中进行的一种社会心理测试。因此,在实测过程中,除了心理科学的考虑外,主试必须考虑到足够的伦理学问题。不同于纯粹的自然科学研究,犯罪心理测试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活动,把特殊的人(如犯罪嫌疑人或其他可疑人员)作为测试对象,不可避免地涉及人与人之间相对特殊的伦理关系[1]。广义的伦理贯穿犯罪心理测试的整个过程,包括测试前的准备活动、具体的测试过程以及测试结果使用等方面。

一、犯罪心理测试中的伦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广义伦理准则并不是本学科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科学研究主试需要遵循的学术伦理和道德,譬如不篡改数据、维持数据的真实可信等[2]。而笔者所讨论的主要是狭义的伦理,即在犯罪心理测试进行过程中,主试与测试对象互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总体上讲,国内学术界已经意识到犯罪心理测试过程中伦理规则的重要性,但受制于多种因素,伦理原则落实起来仍有较多不足。显而易见的一点是,在测试过程中一些主试并没有将伦理问题上升到足够的重视高度;另一个问题是,由于伦理往往是模棱两可的,不同犯罪心理测试主试可能对同一伦理规则有不同的理解。而在制度顶层设计方面,国内机构并没有普遍制定或公布正式的行为规范,指出哪些专业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不被认可。认识分歧、制度缺乏是目前国内犯罪心理测试工作忽视伦理问题的两个重要原因,而前者尤为突出。统一的伦理规范有助于建立有效的伦理审查机制,也有利于其发挥作用。例如,犯罪心理测试中一般要征求测试对象参与测试的意愿,这个原则没有很大的争议。即便是对所谓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不道德甚至非法的手段强迫其接受测试也是不被法律许可的。自愿的前提是参与者必须知情,了解测试目的和过程,这要求主试必须履行充分的告知义务。然而,现实测试中存在两种例外情形。首先,某些测试采取隐秘的方式,并不告知参与者,比如主试隐瞒身份参与某种测试,采取观察或者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倘若告知测试对象,那么很有可能测试无法进行。这是犯罪心理测试中科学要求与伦理要求的冲突。因而要求主试在具体的测试中合理权衡,在与测试对象互动中互相妥协,在没有严重影响测试对象的权利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隐瞒测试过程,或者测试后给予参与者一定的说明或补偿。可见,伦理规则并非绝对化、统一化的,而是要求主试有高超的智慧和良好的道德,将科学要求和伦理要求在测试实践中统一起来。此外,主试需要区分欺骗和必要的技巧。在犯罪心理测试中,如果直接介绍测试的计划是“了解你嫌疑程度有多大”,这样,测试对象就会倾向于调整他们的回答和行为,以显得不存在犯罪嫌疑。采用一定的技巧,不代表就是恶意的欺骗,但同时能测试回答的效度和信度,不失为一项合理的选择。其次,有案例显示,即使测试对象知情,但仍有可能不同意参与测试。笔者认为,原则上主试需要尊重测试对象的选择,不得强迫他们参与测试。但是,考虑到“自愿”作为测试对象的一项权利,基于权利的可让渡性,主试可以采用其他合理手段使测试对象同意参与,比如给予物质补偿或者心理抚慰。同样的道理,心理测试不能对测试对象有害。尽管没有人在原则上反对该伦理,但是完全遵守这条规则是相当困难的。测试的目的是通过选取样本,采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样本资料,从中发现、证伪或验证某种现象。测试设计不当、提问有失礼貌都有可能伤害测试对象。除了这种可能的显性伤害外,“测试”本身作为一种生活介入因素,即可能对测试对象产生隐性不良影响。在测试实践中,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主试不可能预料所有后果,但伦理规则还是要求主试永远提高警觉,不断自问是否会对测试对象造成伤害。在伤害不可避免时,亦要权衡测试活动的重要性及相对的危害性[3]。

二、提高犯罪心理测试主试伦理水平的途径

根据以人为本的伦理学学说,犯罪心理测试中的伦理可以分为两部分加以论述:其一是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所必须遵循的实事求是、严谨审慎的一般伦理原则;其二是作为以人为测试对象的犯罪心理测试主试所必须遵守的特殊道德原则。提高犯罪心理测试主试伦理意识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应用制度化设计,明确犯罪心理测试主试的一般伦理范畴

通过加强行业管理顶层设计,努力做到在犯罪心理测试活动中,主试自始至终都应该奉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审慎的工作作风。大多数主试都能够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测试中采取诚实客观的态度,力图报告事实。然而,由于受到测试仪器、测试方法或者主试自身的期待心理,有的人可能无意地歪曲了事实。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歪曲其实是可以通过科学家严格谨慎的测试态度来消除的。在测试过程中必须力求精细、严格,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得出结论时务必仔细核对、小心谨慎,容不得半点大意。唯有如此,心理测试才能真正客观、准确。

(二)重视针对被试的伦理原则的落实

犯罪心理测试以人的生理心理为测试对象,以人为被试,为犯罪心理测试带来诸多不容忽视的伦理问题。涉及被试人员的犯罪心理测试必须遵循以下伦理原则。

1.切实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切实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这一原则要求被试有权利了解测试目的和内容,并仅在自愿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测试。主试在测试进行之前必须如实告知被试测试的目的、程序以及测试所具有的特点,包括那些可能导致有害影响的部分。即使这种告知可能影响被试乐意参与测试的程度,主试也要如实履行这项义务。

2.保障被试在测试中途有退出的自由

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这一原则要求主试必须尊重被试的自由选择,允许被试在任何时候放弃或退出测试,被试应当被告知自己有权利随时选择放弃测试。

3.保护被试免遭伤害

保护被试免遭伤害这一原则要求主试在测试进行时和测试完成后,都必须确保被试不会因为测试而产生任何不良反应。在测试过程中,主试必须对被试的状态保持密切注意。因为即使是最缜密、危险程度最小的测试计划都可能产生未曾预料的后果,所以主试应当随时准备向被试提供帮助和建议。

4.保密原则

所谓保密原则就是指在未经被试许可的条件下,主试不应泄露被试在测试中的任何表现,尤其是被试的个人信息。保密原则看上去简单易行,但实际执行时却有可能遇到道德的两难境地。比如,在测试中发现某个被试患有明显的抑郁症却从未得到治疗,主试究竟应该遵守保密原则而忽视被试可能遭受的潜在伤害,还是应该打破保密原则将情况告知专业临床心理专家以促进被试心理安全?在这种两难境地下,主试必须进行衡量:到底哪个道德准则更为重要?如果主试坚持对该被试进行治疗,他可能会怀疑主试侵犯了他的隐私,因而会产生持久的愤怒和不信任;如果主试选择遵循保密准则,那么该被试就会处于严重的抑郁状态而不接受任何治疗。如此看来,保护被试免遭伤害比坚守保密原则更加重要。因此,犯罪心理测试的伦理规范必须建立在实效的基础上,即主试必须首先做到最好地保护被试,然后才考虑如何完成一项有意义且有效的测试。这就是科学测试有效性与道德伦理的统一。

总之,我们务必要重视对犯罪心理测试主试行为进行伦理心理学解剖分析,加强犯罪心理测试主试个体道德规范,对犯罪心理测试主试道德培育的建言具有很强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意义。本文是一次从现代伦理学视角探讨犯罪心理测试职业伦理的尝试。

[1] 谈际尊. “科学伦理”研究范式的转换[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7, 02.

篇4

一、 抓剧本和音乐

文艺团体的发展,就应该为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和企业,不断出新戏,让编剧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剧情和音乐时刻触动观众的喜怒哀乐,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使文艺团体重振雄风,否则老调重弹翻来覆去,不管你的戏剧质量怎么高,长年不出新作品,不能经常接受观众欣赏的洗涤,这个团体生存的活力就会越来越小。常言论“一个好演员,能立一台戏,一个好剧目,能救一个团”,我感觉这句话有道理,十堰市豫剧的《丑嫂》,省豫剧三团的《村官李天成》,郑州市豫剧院的《老子、儿子、弦子》等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热捧,同时也给他们的团体注入了活力,由此看来只要有新戏、好戏,观众还是有的,文艺团体还是很有出路的,郑煤文工团2010年上演了《岁岁桃花》在各矿巡回演出,受到了各矿干群的欢迎,在集团公司管理上层中也引起了好的反响。

有了好的本子,还要有好作曲。优美的旋律,能使人赏心悦目,为剧情的发展增光添彩,神韵十足。老调重弹,只能被时展的潮流所淘汰,《香魂女》、《村官李天成》、《老子、儿子、弦子》成功的重要的色彩,就是它的音乐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演员爱唱,观众爱听爱看,郑煤文工团这次排演《岁岁桃花》,该剧音乐大胆创新,音乐演奏分主旋、副旋、主唱、配器四声部,改进了过去的大齐奏。好的作曲、美妙的旋律,能调动观众与剧情的发展相互呼应,释放着喜怒哀乐、情怀。有了鲜明个性的旋律,让观众享有更多好听的唱段,才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 推新人

推新人就是培养年轻演员,推出一批观众不太熟悉的生面孔,把他们培养成优秀人才,就当前来看,有些团体总把眼睛盯在老演员身上,靠挖潜力来维持演出,有的团体大胆使用青少年演员,把有一定基础,具有较高素质青少年演员往上推,自古就有“英雄出少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诲,此举乃是文艺团体强团兴业之本。

作为文艺团体主管的干部,就应该懂得尊重艺术的规律,对艺术的历史现状和将来,应有清醒的认识,既要有识别人才的“慧眼”,又要有爱惜人才的“善心”,还应该有培养人才的“苦心”和“耐心”----实践证明对人才的不用、重用其结果大不一样。因此我们就应该根据其特长委以重任,给他们创造艺术展示才华的机遇,这样对文艺团体振兴有益而无弊。

三、合理安排演员角色

人上一百,形形,当一个演员的形象、性格与剧中人物接近时,他稍一发挥就能把人物演活,就能产生好的效果,反之当其形象、性格条件与剧中人物差距甚远,无论你怎样用功,怎样刻苦,其结果大多是事倍功半。有些团体每排一台新戏,一场晚会,哪怕是一个小品、角色分配,都是论资排辈、先来后到,把主要角色老放在一俩个人身上,完全不顾人物性格是否合适,行当是否对口,这样做使艺术感染大打折扣,违背了艺术发展的规律。

作为演员都具有唱、念、做、打一技之长,每一个演员都有生、旦、净、末、丑行当之分,尽管有些演员什么都能演,但演起来不可能行行精通,面面俱到,要不还有“红花还需绿叶配”之说吗?在艺术圈早有名训“宁学一门精,不做百事通”,每个演员在自己的行当里付出了千辛万苦,多少“行家”、“大家”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使他们的艺术成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像梅兰芳老先生的行当是旦角,他怎么不演须生和花脸,像马连良须生泰斗,为什么他不演旦角。跨行当演出,无论你怎样努力,都会有不到位的地方,所以用人要根据每个演员的特长、行当分派角色、量体裁衣、大胆重用新人;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尤其是在今天我们文艺团体面临“危机”之际,就应该大力支持青少年演员上台演出,找准市场,不断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为一体,不断开创新的文化艺术精品。

四、 演员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戏曲演员,应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但文化素质尤为重要。

篇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中坚力量,其职业道德直接影响未来的建设者和加班人,关乎祖国的前途命运。实习阶段是师范生师德培育的重要时点,对师范生师德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已有研究概况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师德、师德教育问题进行大量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关于师德培育的著作主要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傅维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檀传宝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师德培育与生成》(王毓珣,王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教师概论》(肖正德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高师院校师德的培育与创新》(游德存等主编,现代出版社,2014)等。截止2016年2月,在中国知网上以“师德培育”、“师德培养”或“师德建设”为主题共找到8293条记录,但以“师德培育”、“师德培养”或“师德建设”为主题,包含“师范生”词频进行精确搜索,仅找到77条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师范生师德培育的关注度。

2已有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2.1师德的概念

从已有研究来看,师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师德是指对教师个人道德的全面要求,而狭义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引用较多的主要有:“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1]“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2]

2.2师范生师德培育的意义

对于师范生师德培育的意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师德是师范生素质的核心,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有学者认为:师德培育不仅影响着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广大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影响着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有学者提出: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要务,它关系着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关系着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4]

2.3现状和主要问题

对于师德培育现状和主要问题,学者大多认为,目前我国师范生师德培育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观念理念上问题,有学者认为:“学校注重学生常规教育,忽视师德教育,未站在应有的高度来强化学生的‘师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5]在培训目标和内容上,有学者认为:“师德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忽视了新的时代背景对师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师德教育内容陈旧,不能反应当前教师的现实生活。[6]在保障上,有学者认为“缺乏有效的外部支持,师德教育的投入不够,专项资金很少。”[7]

2.4师范生师德培育的对策措施

有学者提出师德培育的两大主要方式是疏导式与开放式,其具体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课程、活动、情境等。[8]有学者提出恢复教师职业道德课或开设教育伦理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师范生自我教育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间接教育;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责任公民”教育之中;强调道德践行。[9]有学者基于文化认同提出师德建设重要途径有:以凝练学校精神为基础建构文化认同,弘扬师德风尚;以建立学校制度为保障树立文化认同,规范师德行为;以专业成长为方向发展文化认同,丰富师德内涵;以先进典型为示范辐射文化认同,升华师德品格。[10]

3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已有关于师范生师德培育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3.1研究对象方面

已有研究主要针对职后教师,较少涉及职前师范生。实习过程作为师范生师德培育一个重要阶段,是师范生体验、践行师德的重要节点,目前这一阶段的研究相对不足。

3.2实证研究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绝部分研究重在理论探讨,较少有一线的深入观察、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实证研究相对不足。

3.3对策实效性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多学者对师范生师德培育提出了颇为建设性的对策和思路,但由于更多是理论的总结提炼,缺乏一线现场观察和实地调研,其提出的路径方法、对策措施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实效性不足。

参考文献:

[1]赵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正平.教育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陈绍斌.高师学生师德培育的关键点[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1:127

[4]李秀梅.关于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02:41

[5]邓如清.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裴文霞.论幼儿师范学生的师德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房敏.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理性分析与对策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李萌.最新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核与职务聘任及竞争上岗工作标准实施手册[M].北京:中华图书出版社,2005.

篇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中坚力量,其职业道德直接影响未来的建设者和加班人,关乎祖国的前途命运。实习阶段是师范生师德培育的重要时点,对师范生师德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已有研究概况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师德、师德教育问题进行大量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关于师德培育的著作主要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傅维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檀传宝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师德培育与生成》(王毓珣,王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教师概论》(肖正德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高师院校师德的培育与创新》(游德存等主编,现代出版社,2014)等。截止2016年2月,在中国知网上以“师德培育”、“师德培养”或“师德建设”为主题共找到8293条记录,但以“师德培育”、“师德培养”或“师德建设”为主题,包含“师范生”词频进行精确搜索,仅找到77条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师范生师德培育的关注度。

2已有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2.1师德的概念

从已有研究来看,师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师德是指对教师个人道德的全面要求,而狭义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引用较多的主要有:“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1]“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2]

2.2师范生师德培育的意义

对于师范生师德培育的意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师德是师范生素质的核心,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有学者认为:师德培育不仅影响着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广大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影响着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有学者提出: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要务,它关系着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关系着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4]

2.3现状和主要问题

对于师德培育现状和主要问题,学者大多认为,目前我国师范生师德培育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观念理念上问题,有学者认为:“学校注重学生常规教育,忽视师德教育,未站在应有的高度来强化学生的‘师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5]在培训目标和内容上,有学者认为:“师德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忽视了新的时代背景对师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师德教育内容陈旧,不能反应当前教师的现实生活。[6]在保障上,有学者认为“缺乏有效的外部支持,师德教育的投入不够,专项资金很少。”[7]

2.4师范生师德培育的对策措施

有学者提出师德培育的两大主要方式是疏导式与开放式,其具体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课程、活动、情境等。[8]有学者提出恢复教师职业道德课或开设教育伦理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师范生自我教育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间接教育;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责任公民”教育之中;强调道德践行。[9]有学者基于文化认同提出师德建设重要途径有:以凝练学校精神为基础建构文化认同,弘扬师德风尚;以建立学校制度为保障树立文化认同,规范师德行为;以专业成长为方向发展文化认同,丰富师德内涵;以先进典型为示范辐射文化认同,升华师德品格。[10]

3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已有关于师范生师德培育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3.1研究对象方面

已有研究主要针对职后教师,较少涉及职前师范生。实习过程作为师范生师德培育一个重要阶段,是师范生体验、践行师德的重要节点,目前这一阶段的研究相对不足。

3.2实证研究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绝部分研究重在理论探讨,较少有一线的深入观察、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实证研究相对不足。

3.3对策实效性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多学者对师范生师德培育提出了颇为建设性的对策和思路,但由于更多是理论的总结提炼,缺乏一线现场观察和实地调研,其提出的路径方法、对策措施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实效性不足。

参考文献:

[1]赵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正平.教育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陈绍斌.高师学生师德培育的关键点[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1:127

[4]李秀梅.关于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02:41

[5]邓如清.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裴文霞.论幼儿师范学生的师德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房敏.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理性分析与对策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李萌.最新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核与职务聘任及竞争上岗工作标准实施手册[M].北京:中华图书出版社,2005.

篇7

以老带新,新进。学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实行班主任资格聘任制,同时要求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担任为期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副班主任。充分发挥老班主任“传帮带”的作用,从分发挥年轻班主任的开拓进取精神,营造老少共进的良好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挑选出优秀的副班主任担任班主任,给他们指路子、压担子。

经验交流,榜样示范。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请工作有成绩、有特色的班主任介绍经验。同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班主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展班级管理沙龙、开展“讲师德、讲奉献、比工作、比成绩”的竞赛活动。

建立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学校对班主任按“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评选制度。学校依据《中小学教师考核实施细则》《班主任工作考核实施细则》,采取调查、问卷、汇报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进行多方面考核,量化积分。考核结果与一年一度的评选先进挂钩,与表彰奖励、晋级晋职挂钩。

二、 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能水平

“师资大计,师德为本”。即使在忙,政治学习不忘。近年来,我们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师德规范及有关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等方面的文章为重点,从而使广大教师不断转变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保证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学习质量,我们建立了学校一处室---教师人人的三级学习管理制度,坚持每周组织两次的学习时间。

扎实开展群体师德创优活动。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创优”活动,学校制定实施意见和《潢川五小群体创优活动实施细则》明确了“创优”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的考核办法。并提出具体“创优”的重点: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关心学生、正确评价学生;转变教育观念、学好课程标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课堂教学艺术;学生作业本要“卷面整洁、评改规范、数量齐全、训练量合理”,备课要“格式规范、字迹美观、重点突出、富有创意”,课堂环境要“秩序井然、节奏明快、活泼生动”。“创优”活动的开展,促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自己的敬业爱岗,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并呈现了一系列动人的事迹。

三、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构建“集体备课”与“综合教研”结合的常规校本教研模式皆再在充分发挥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研究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分期分批对全体教师进行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强教学交流,掌握最新动态。学校每年都要派送教师参加省、市、县及兄弟学校举办的各种学习交流活动,推送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县骨干教师培训班,让他们把最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最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信息带回学校,带进课堂。

开展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坚持科研兴教理念,把科研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先导位置,促进教师教学思想、方式的转变,深入推进课改。近三年来,学校有已结题和 新立项的省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9个。学校把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作为强化校本教研的一项重点工作。定期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交流、总结、反思,进行课例评析,进行以思考、研讨为重点的教学研讨。

抓好教研成果的总结与提升。为总结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提升教学艺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研,以教研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并通过“双稿酬制”等措施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近几年学校每年均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四、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培训制度

扎实开展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内容涉及师德师风、教科研专题、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等。为了确保培训工作的落实,学校进一步完善“校长室统一抓,教导处具体抓,工会、支部配合抓”的教师全员培训机构,每学期期初由教导处统筹安排各项培训内容,做好三定工作(时间、内容、人员)并对各类培训提出明确指标,学期结束后进行专项考核,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构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确立以“专页发展”为教师评价激励之根本的理念。我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完全是从教师自身发展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角度来考虑的,更有利于促进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观念与活动进行反思,在反思和批判中总结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建立以“学生学业成绩”为基础,重在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内容。我们在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的各种条例或方案中都计入了能促进教师进步的发展性内容。具体内容包括:一是职业道德;二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三是教学设计与实验;四是交流与反思。

篇8

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出台,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将破“五唯”从隐性价值转化为显性标准,将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的呼吁转变为政府的行动,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文中提出,学校实践教书育人,优先改革教师评价,既可以提高教师发展、促进学生评价科学化,也能够形成促进党委、政府、学校、社会转变教育评价观的“自觉”力量,从不同层次、全方位优化教育评价生态[1]。此前201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逐步开展“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五唯”)清理。但是破“五唯”,教师评价机制会不会再回到人情关系和学术权威的旧模式?破“五唯”之后,应该用什么标准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评价?“小青椒”们是教师团体的新生和骨干力量,对于他们的成长,我们应该如何探索更科学合理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评价机制?这些问题值得思考与摸索。

1“五唯”的弊端

“五唯”之间各有所指,又成为一体,发表高级别期刊论文、获得高水平学历,在职称评审中则更有机会。有论文、学历、职称加持,那么人才称号、科研项目和奖项的命中率显然会提升,但是“五唯”的评价标准也会引出许多的弊端,阻碍教学和科研评价。

1.1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2]“五唯”中占位的教师更容易获得更多利益和资源。部分高校为了让人才队伍的结构更有彰显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更愿意用科研经费、实验平台等有竞争力的筹码抢夺有“帽子”的人才。普通青年教师,在科研资源方面则捉襟见肘,甚至渴望尽快获得“帽子”,踏入“五唯”评价体系,获取更多科研资源。青年教师的评价和资源分配逐渐异化为单一僵化的“五唯”。

1.2形成教师阶层的固层化

教师“五唯”评价某种程度忽略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对国计民生所起到的实际贡献,论文的研究成果是否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还有待考核,是一种单一评价、终结性评价。“五唯”评价局限于某一个小圈子,无论是项目申请还是奖项申报,某种程度上局限于已经在“五唯”里小有成就的人员。刚刚起步的高校青年教师很难在既有利益获得者中有所突破,容易造成身份层次的相对固化,扼杀了年轻教师的发展活力,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1.3导致教学科研的功利化

“五唯”的根本是把教师成果的数量和形式作为评价教师业绩、能力的数字化标准,追求数字化表征,科学研究上追求“短平快”,要求在聘期内完成量化的科研任务。对于一些需要深潜的基础研究,青年教师迫于考核压力,不愿深究,“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工作由于见效慢、衡量难也无法走入核心工作区域,“五唯”显然是一种违背了学术、育人客观发展规律的评价管理行为。

2破“五唯”的误区

但是,破“五唯”的关键点在于破,而非“五唯”,我们要平和理性地对待“五唯”,破除“五唯”不是不要论文,不要学历、不要项目等,而是不能将“五唯”的作用无限放大。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目前的教育评价方式、教育评价内容、教育评价导向,与当前国家对创新性人才需求不相协调。我们要破除“五唯”,还要注意避免以下认识的误区。

2.1不能将“不唯”变成“无唯”“五唯”的最大症结就是一个“唯”字,破“五唯”其实就是破除唯一性,允许多元化。在破“五唯”时,还必须明白“破”和“立”的边界在哪里,“可为”之处与“难为”之处在哪里,在“破”与“立”之间寻找平衡点,在继承与创新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3]。论文、“帽子”、奖项等在激励青年教师积极进取上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破“五唯”并非完全放弃定量评价,而是更加合理地评价数量背后青年教师的实际成果。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学力”“文章一多质量就差”等等,从而否定用文凭、论文作为评价的坐标之一。应该说,这些观点在生活中确实可以找到具体事例予以佐证。但也只能说是个案,不能因此推导出普遍性结论。从统计数据来看,文凭与水平,学历与学力,论文数量与质量之间,总体上是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不是无关,更不会是负相关。如果把“高分低能”“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学力”等说法当成普遍现象,那无疑取消了学习和教育的价值,陷入了反智主义泥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4]。

2.2不能将“不唯”变成“高唯”目前评价改革“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倾向”,意在消除以往评价标准中对人才发展造成的约束和阻碍。但在实际操作中,新的不当指挥棒应运而生,“不唯”变成了“高唯”,高水平科研成果成为“破唯”和胜出的必要条件。在高校制定的新评价标准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代表性成果制度,以期刺激教师能够产出高影响高被引的SCI论文、国家级重点项目等更有标志性的科研业绩,反而使得评价的功利倾向愈演愈烈,影响青年教师的正常发展[5]。

3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特点及所面临的挑战

高校青年教师的评价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促进其职业发展。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都是一个不断优化方法、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教学上,如何在最初站上讲台的几年内,学会最大限度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针对当下的新情况,不断丰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实现教书育人的不变初心;在科研上,面对学科知识的日益更新、学科交叉的不断加深,如何与时俱进、深耕其中、坚守一方,实现0到1的突破,是对教师的科研品质、思维层次的考验。新教师在科研考核上,还面临着“非升即走”的生存压力,在有限的聘期内完成合约上既定的科研任务。同时,伴随着高校引进人才门槛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的青年教师都是国外归来的留学人才,他们既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还要逐渐完成个人住房等基本生活条件的准备,而这些,在目前国内市场条件下,也绝非易事,需要高校予以专门的关注和研究。

4建立合理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紧迫性、以及教书育人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青年教师评价机制,不仅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更要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要关注成果量上的考核,更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岗位业绩考核,更要注重盘活资源配置;不仅要注重结果评价,还要注重过程评价;要充分考虑长期发展功能,克服功利主义的价值偏差,放眼整体职业生涯。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运行的结果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长期健康发展。

4.1破“五唯”的前提是尚师德科学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师德师风和学术端正。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冰山模型”理论,显性的学术成果、教学表达能力等方面相对容易考察;隐性的学术价值观、职业道德等则不容易考察[6]。为此,要积极探索合理、可行的师德评价体系,切实根据教师的实际教育行为进行科学评价,改变以往师德评价走形式的流弊,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特点,加强“学高为师”的“学术端正”和身正为范的“道德品行”评价。“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青年教师要有对教育和科研有无比的热爱与忠诚,对学术道德与育人规则有足够的敬畏和尊崇,将科学家精神贯穿于青年教师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中,自觉维护学术价值与学术尊严,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评价机制要引导青年教师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鼓励他们乐于在公共服务方面付出,以国家和社会需要为科研导向,切实承担起对学术共同体、学校和国家的责任[7]。

4.2破“五唯”的关键是立“多维”此“维”非彼“唯”。“维”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是系物的大绳,引申为法令纲纪之义,旧时从比喻的修辞手法称礼、义、廉、耻为四维,已然有评价的色彩。放到今天,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维,多维就是立体、综合之意。与“唯”所体现的“独一无二”、“唯一”大相径庭,“多维”所彰显的多元性更加符合青年教师从事的教书育人活动的创造性、复杂性特点。4.2.1完善分类体系依据学科属性、工作特点,分类制定教学、科研、公共服务类人员考核指标,比如对于高校公共基础课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课题很难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可以结合授课质量和学生评价反馈,引导他们“以教学为主”踏实做好基础教学。对于一些从事基础研究的老师,则可以减少教学要求,对于较长周期的基础研究,可以实行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刚柔并济,给老师更多的成长空间。4.2.2丰富评价主体职能部门考核有效结合学生评教和青年教师自我评价。一方面,有效引导学生真实、科学反馈青年教师施教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高校制定形式多样、易于操作的评价模式与指标。拓展评教时间,教学周期内定期开放通道让学生能够随时对教师的任何一门课进行评价,而不仅限于学期末[8]。特别是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解决评教中的青年教师普遍性问题与个别教师出现的个性问题,既可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也将更好实现评教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落实教师自我评价,尊重教师主体感受,将教师自己量化的教学、科研成果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结果相结合,若几项指标评分结果大致相同,则侧面印证学校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学校、教师、学生之间达成一定的共识。如有较大悬殊,排除主观干扰因素之后,需要进一步论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2.3平衡评价方法实行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同行专家评议是一种主流的质化评价。量化评价中的明确的指标体现科学性、客观性,有一定的积极性,但缺少对工作质量、教学投入与育人成效的有效评价[9],如唯量化,易入“激励短期行为”“助长本位主义”“扼杀学者个性”等误区。大部分同行专家尊重和维护学术系统的自觉与忠诚,他们了解学科最新发展,能够有效补充数字衡量带来的不足,但是同行专家评议也要避免学术圈子、学术壁垒以及专家自身局限等影响公正的因素。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为原则,评价改革实现量化评价与同行评议之间的动态平衡。

4.3破“五唯”的核心是赋活力“五唯”评价忽略了教师的实际能力和实际贡献,只看历史和出身,不看未来,与资源分配机制紧密相连,是一种唯结果、终结性评价。很多高校将奖励、资源与“帽子”、奖项直接挂钩,使得众多教师一门心思谋“帽子”,谋取资源、身份的对号入座,某种程度导致师资队伍的僵化。合理的评价机制需要两个结合。一方面,评价应与培育相结合,灵活地配置资源,不唯“帽子”马首是瞻。青年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初期,特别是一些没有团队归属的海归“小青椒”,无论是在科研经费的申请还是研究生助手的配置上,高校应给予相应的扶持,允许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成长进步、在科研中遭遇困难,进而激发青年教师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不断取得科研突破,避免青年教师身份的固层化。另一方面,评价应与合理分流相结合,灵活挖掘人才潜质。对于在“非升即走”中未能胜出的青年教师,高校予以灵活合理地分流,并为他们提供持续发展的空间,是当前完善高校完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的必要补充。“非升即走”也是一种选择,经过一个聘期的尝试,部分青年教师发现自己可能并不适合继续从事科研相关工作,从人才成长的角度出发,本着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原则,灵活安排岗位,妥善处理好转岗衔接期间的薪酬待遇等等,为高校青年教师的灵活流动提供有尊严的后续发展保障。

4.4破“五唯”的主旨是求发展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是一个专业化、终身化的动态过程[10]。“五唯”重在强调成果的形式和数量特征,是一种结果性评价,在管理动机和政策导向上,体现出较强的现实性,评价机制所形成的氛围,使青年教师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急于求成,在学术科研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评价的根本宗旨在于发展,而不是一时一地之利,应该选择用发展的角度看待青年教师评价。评价的重心在于关注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的成长历程,及时发现教师成长中出现的困难并提供及时帮助,强调过程的意义,突出持续性反思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谋求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旨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价的过程中注意创建青年教师成长数据库,收集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评价指标参数,推动传帮带,请专家给年轻教师以专业性指导,帮助其凝练未来发展方向,促进青年教师科学认识、充分理解评价结果。学校、青年教师之间目标一致、彼此信任、同向共行、和谐发展。评价不仅是一种阶段性的鞭策或奖励,更是一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期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长海.构建以发展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J].人民教育,2020(22):22-25.

[2]唐静.从教育资源配置的维度探析高校的教学与科研[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41-145.

[3]储常连.立:“五维”破“五唯”推进教育评价现代化[EB/OL].[2020-10-30].

[4]刘振天.“五唯”:痼疾如何生成,怎样破解[EB/OL].[2019-02-26].

[5]丛春秋,张新亚.焦虑中的变革: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创新的困惑与反思[J].中国高校科技,2020(9):25-29.

[6]于剑,韩雁,梁志星.高校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6(2):59-68.

[7]陈娟.“双一流”建设视阈下青年拔尖人才成长机制研究[J].江苏高教,2020(10):77-81.

[8]望红玉,王自洁.教师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1(8):31-34.

篇9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这三年的学习生涯,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面临即将来临的离别,心生太多的不舍!感谢这一路上同我携手走过的每一位良师益友!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邵晓枫教授。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虚怀若谷的人格力量感召着我,三年来的学习经历无不凝聚着您的心血。导师的鼓励和严格要求,使我战胜了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最终完成学业。导师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品格让我铭刻终生。

其次,我要感谢李盛聪、何光全、曾诚、李培及研究所里其他各位老师,是你们的悉心帮助及教导让我的学习得到不断的提高,忠心感谢各位老师的关心与帮助。

再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室友及生活中给我鼓励与帮助的朋友,感谢赵敏霞同学在生活中给予我无私的帮助,你的存在为我的研究生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温暖。感谢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帮助我的师弟师妹们,你们的帮助使我的论文进展的更加顺利。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你们的默默付出和权利支持是我前进中最大的动力,千言万语道不尽我对你们的感激。

致谢二:

历时几个月的时间随着论文顺利完成,毕业的脚步也近了。在这两年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导师们孜孜不倦地指导和帮助,衷心感谢连放教授、韩绪教授以及卢少夫教授,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治学态度以及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在不断影晌着我。连放教授更是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使我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明白自身的很多不足,我将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继续不断地自我完善。谨向各位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

感谢在论文资料查找和收集的过程中帮助过我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很多专业性宝贵意见的同事们

感谢本文所涉及的诸位学者所提供的各种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

由于学术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致谢三:

时光流逝,美好的研究生学习时光即将结束,回首三年来的求学经历,让我激动万分。从入学时对专业知识的略知甚少,到毕业时能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大概脉络有所知晓,足以表达此时感慨之情。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感谢我的导师刘素芬老师,从论文选题讨论到论文撰写定稿,都尽心尽责给予帮助,特别在论文结构、理论知识、文字表达等方面的不悔教导,让我对专业知识和论文写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您严谨的学术作风和规范的写作态度给我很大的启示。

感谢公共管理学院参与MPA教学的教师们,对我们孜孜不倦的教导,他们的耐心的辅导和专业的讲解给论文研究带来许多启发,也开拓了写作思路。感谢我们11级双证班的全体同学们,有了你们无私的陪伴,我才能通过每次考试并顺利完成学业,并使我感受到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快乐与自信。

感谢林双泉老师、黄雅丽老师、杨选华老师对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很大鼓励与支持。感谢省考试院念孝明老师和林伟霖老师对本文数据资料收集提供极大的帮助。

最后,感谢接受访谈的企业代表和自考学生们,你们的真心受访和如实表达,为本人的问卷调查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致谢四:

在论文最后结束的时刻,我要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感谢,谢谢你们!本文的完成得益于高宏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全力支持。研究生两年半生活中,我的导师高宏老师在科研,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高老师的学识非常渊博,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给了我很多的指导。

篇10

数千年来,历代教育家们通过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形成了丰富的师德思想,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墨子、孟子,秦汉至明清时期的董仲舒、韩愈以及近代的梁启超、、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我国优秀传统师德的形成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优秀传统师德对规范教师的行为和中华民族教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教育公平,一视同仁

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只要确立了师生关系,他没有不尽力教诲的。打破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主张教育要公平,一视同仁是孔子对教育的最大贡献。

2.尊道重德,见利思义

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的义利观影响着后人,并作为“君子”成为世人追求的人格目标。而朱熹提出的“主敬”修养功夫,要求教师“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言忠信,行笃敬”,“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子语类·卷十二》)是对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名师大家的个人道德,尤其是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甚至面对生死关头所表现出的尊严和气概,不仅成为当时社会的楷模,也深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3.热爱学生,爱岗敬业

传统师德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爱,当然,这里所指的爱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关爱,重要的是以严格要求来体现,《三字经》所说的“教不严,师之惰”便是很好的说明。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第一要义,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是孔子爱岗敬业精神的高度概括。

4.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也是传统师德的重要内容。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指的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就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能使学生不令而行,不言而化。西汉哲学家、儒家大师董仲舒强调指出,教师不仅仅要讲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做得好,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汉代著名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

5.学识渊博,勤奋好学

学识渊博,功底扎实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人之师,若不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何以传道?何以授业?何以释疑解惑?古人云“: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因此,终身苦读,勤奋好学,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配当人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经常用于自勉的格言是:“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做到老。”他谆谆告诫教师:“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1]

6.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孔子善于有步骤地引导他的弟子学习,善于观察和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来达到最好的效果。正如孔子的得力弟子颜渊赞颂他所说的那样“:夫子循循然而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仍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二、新时期教师师德规范

21世纪,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都对我国的师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此,当今的师德内涵亦需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本文根据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目前教师队伍师德滑坡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的师德规范,以与同道共勉。

1.德高为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被认为是对教师职业的概括。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同时又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要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基础。即使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氛围中,教师仍要远离庸俗、远离铜臭,以保持校园这一“精神特区”的神圣和洁净。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先教会做人然后教会做事。

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信念,是做人的准则,是支持他们足以走完今后奋斗道路的强大的精神动力。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都足以说明,道德和品行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为师的根本,是教师的灵魂。[2]当前,个别为师者为了个人利益不惜一切:“上至名牌大学校长、院士,下至一般研究生,造假者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论文敢抄,数据敢伪造,假论文敢发表,整本书都敢掠为己有,名家的敢偷,洋人的敢剽……[3]这类不讲职业道德、不诚实、失信誉的表现严重地侵蚀了神圣的学术殿堂,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极为不利。

2.爱生为师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要对学生倾注无私的爱。因为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尊重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所以,热爱学生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源泉和动力。笔者认为,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教师既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尤其是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角色定位,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互爱的关系,树立一种合作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新型师生观。过去所谓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应进一步变成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形成的基础,一是相互理解,二是相互信赖。要让学生理解和信赖你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关爱和尊重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教学相长的谦虚品格去启发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去引导他们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学习,使学生从中尝到学习的甜头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死学”变为“会学”。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而不思回报的崇高、博大之爱。然而有些教师不相信,不了解,不关爱学生,不注重因材施教,时常使出教师的威严,对后进生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前程武断地、过早地妄下结论,诸如“你没有数学脑子”等等。其结果不但达不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反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致使有的学生视学校如牢狱,对学习毫无兴趣而厌烦学习;有的自暴自弃,干脆不学;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大量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股无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能起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2]

3.身正为师

教师在从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本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人格魅力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取代的教育力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做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如果教师把言传和身教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自己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公正无私的人品影响和感染学生,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养成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永不言败的鲜明个性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断探索的良好学风,那他们将受益终生。但现今有的教师师表意识淡薄,既不自尊,又不自重,还不自爱。如: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脏话连篇,甚至在神圣的讲台上信口开河,任意发泄不满情绪等。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污染了育人环境,在学生中造成了恶劣影响。

4.学高为师

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德高、爱生、身正是前提,是保障。同时还要奋发向上,勤奋好学,以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实践技能功底和宽厚而深广的知识结构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广泛和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目前,从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部分教师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教学方法单一、理工科教师缺乏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和素养,人文社科教师的理科知识十分贫乏的现象。常此以往,不但自己因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变化而被淘汰,更可悲的是造就了一大批不合格的人才,给党的教育事业带来很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