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科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2: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环境工程专科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环境工程专科论文

篇1

2教学形式多样化,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授课程内容采用不同形式。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适当的留出内容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或阅读有关的参考书,培养自学能力。在讲课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些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在此基础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所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由学生讨论解答。讨论是激发学生思维与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必须学会在讨论中学习。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便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辩论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中,结合N、P元素在自然界的迁移转化,以人工湿地为具体实例,让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组讲解人工湿地不同处理工艺及各工艺不同反应阶段中N、P元素的转化及涉及的微生物类型。通过这种形式在教师或学生主持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讨论、争论、辩论来学习知识,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同学的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3不断完善多媒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在显微镜下却呈现出一幅非常生动而有趣的图象。采用多媒体课件,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尤其在讲解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污染处理工艺流程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各种相关资料,如文字、图片、照片。影像、视频资料等,以及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自行摄影、实况录像等采集资料,以形成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实现的微生物形态结构污染代谢原理、污染物处理工艺流程、实验操作演示等声像丰富,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将微生物世界逼真地展现出来把抽象性的阐述性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感性素材。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例如以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为例讲解病毒繁殖过程、革兰氏染色方法、培养基的制备、活性污泥中生物相观察、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运行等内容可采用教学录像、动态仿真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讲到相关微生物在环境治理的应用时,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作业,这样即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可以使学生了解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前沿信息。

4积极组织认识实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为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和固体废物生物填埋场进行参观实习,设身处地的深入了解工艺。任课教师也要利用课余时间到垃圾填埋场,城市污水处理厂、工厂企业等了解工程应用情况,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并在教学中用生动的工程实例讲述概念。例如,在讲解废水生物处理原理、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时穿插大量的工程实例。说明相关理论是怎样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又是怎样回到实际中去解释或解决问题的。只有找到了理论的应用场合,才能称真正的理解或掌握了这个理论,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将工程实践中的最新案例及时传达给学生使之多了解与本专业实际工作环节相关的知识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兴趣性的手段之一。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时间能否保证,实验课程结构是否科学,是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以适应现展对人才需要的关键。微生物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微生物实验中要将组织实验,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根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特点,可将相关实验设计为一个或几个连续性实验。通过综合性实验(如饮用水中细菌总数及景观水体中大肠菌群的测定),使学生将学到的实验基本技能系统地综合应用到实验中,并巩固基本技能。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又能促使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微生物的认识,促使学生认真完成好每一个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许多基本操作可反复进行,能使学生熟炼掌握基本操作技巧。在讲授实验课时,重点讲述实验成功的关键和历届同学易出现的问题。另外,我们还布置了实验设计的大作业(高效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报告完成中,分析与讨论部分是很重要的内容,通过对实验问题和结果的分析、讨论,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2

2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

生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我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分为2个阶段完成。第1阶段为硕士研究生第1年在招生单位修完规定的专业基础课。此阶段将为硕士研究生提供系统的专业理论课程学习,为后续开展本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第2阶段为硕士研究生到我校开展毕业论文的相关工作。此阶段实行双导师制,以我校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为主,双方共同指导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通过2个阶段的学习,既发挥了招生单位理论教育的优势,又充分利用了我校服务地方的科研和实践平台,以地方需求为依托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在第2阶段的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建设需求为导向,以硕士研究生职业需求为目标,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将人才培养和项目紧密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多渠道协同创新。这一阶段将突出项目案例剖析和实践研究,灵活运用团队指导、现场调研、室内实验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项目带科研、科研促工程、工程促培养”的应用型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原则,通过参与项目和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其中,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殷斌结合黄石市磁湖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际,开展磁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对底泥资源化过程中重金属的溶出规律进行了相关研究,该课题获得了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和湖北省水利科研重点项目资助。

在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以硕士研究生导师为主导的科研团队,从而解决了学院教授—青年教师科研团队项目开展、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3个层次学生培养和高中低年级“传帮带”中的难题。在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项目背景下,青年教师校级创新团队带领硕士研究生指导本科、专科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此外,通过聘请“楚天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的方式,与外单位合作,充分利用外单位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培养硕士研究生。其中,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刘玮玲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根据当前黄石市大气环境的实际,率先开展了黄石地区大气微细颗粒物中碳气溶胶污染来源解析研究,为下一步黄石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源成分谱的建立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既提高了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校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科较分散、规模较小,且我校又缺乏系统和专门的管理培养体系,导致出现培养方式单一、学术氛围淡化、学术社团活动缺失、专业导师队伍偏少、项目研究经费不足等问题。

3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主要对策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主要对策如下:

1)科学合理定位,构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由于专业学位教育要凸现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将难以适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求。除了制定符合应用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课时和学分之外,更应该使科研实践环节目标考核机制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实践环节的实施,可通过提前进合培养导师课题组、到重点科研院所短期交流、到相关企业实习等方式,构建全程化、多层次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弥补课程学习中科研实践环节的不足。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遴选和管理制度。

应用型高水平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在通过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吸引和巩固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同时,应与招生单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要求保持一致,逐步完善校内兼职导师遴选制度,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职称比例合理并拥有丰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导师队伍。只有建立完善、规范的遴选机制和相应高水平的导师队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量和质的双重飞跃。例如,我校在积极筹建院士工作站、引进楚天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利用多种渠道资助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访问学习和交流,并定期开展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的相互交流。

3)加强协同合作,建立开放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除利用自身已有的科研平台和师资力量之外,还可组建包括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在内的协同创新中心,这种开放式合作方式为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科研实践平台。以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为目标,以项目牵引合作,在生产实际中解决急需的技术难关,既能有效地利用校外科研单位的科研资源,又能加强各单位间的学术交流,有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通过这种开放式合作方式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现了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学+科研+生产+开发”培养模式。例如,与武汉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王振根据磁湖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的环境问题,用曝气生物滤池亚硝酸型生物脱氮技术实现水体脱氮,其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

4)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完善学术监管机制。

地方高校长期以教学为主导,学术监管机制不完善。作为地方高校,应建立与招生单位的长期沟通机制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管理办法,将联合培养研究生纳入双方学校的统一管理,并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建立科研激励机制来调动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校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招生单位和联合培养单位导师的相互配合,加强对硕士研究生思想品质、学术道德等方面的引导,将其贯穿于联合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如研究方案的制定、实验及实践效果的监督、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的考核、学位论文的检查、毕业答辩的预评审等,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抵御学术不端行为。

篇3

【摘 要】课程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所以课程建设思路是极其重要的。以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1)打破常规,注重知识需要,顺应时代;(2)夯实基础,强化工程素养,详略得当;(3)重视能力和贡献,减少职称、学历的限制和;(4)强化学生动手能力;(5)提高产学研结合程度等方面的思路和想法。期望能为环境工程专业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环境工程;工程素养;时代要求

基金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YGJ1456)。

作者简介:曹文平(1979.08—),男,江西都昌人,博士,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议题,进行课程建设相关领域改革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而人才培养必须符合时展要求,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向匹配,也只有这样,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即提高课程建设内涵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

环境工程专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伴随着环境工程污染情况的出现,并不断的危害到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也是随着社、经济、生态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了使环境工程专业更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的需要,环境工程专业对骨干课程进行多次调整,使环境工程的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可是在适应过程中出现了几乎所有的高校都照搬照套,导致几乎所有高校环境工程专业骨干课程完全一样,没有特色、没有地方性和专业特性,特别是一些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所谓教学规范化和与国家其它高校接轨,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课程全部选用,其他基础课和必选课也基本上选用和著名高校一样的课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没有特色,没有错位发展,长期以往,培养的学生既很难向著名高校学生一样具有创新性,又很难与职业院校学生一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导致学生就业、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陷入两难境地[3]。根据多年来指导环境工程专业的经验和思路。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根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地课程建设思路和做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人才更能适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1 打破常规,注重知识需要,顺应时代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在综合考虑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课程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错位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5门课应该必选。而《环境工程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不一定要开。因为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会进入污染控制现场作为运行管理工人,或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深造。如果有学生毕业后进入环境保护政府部门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由于这些机构和部门都是一些法律法规制定者和执行者,相关知识可以在工作后补充。所以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应选用必用的,社会现在急缺的方面。而《土壤污染控制工程》等目前环境工程领域急需的知识和技术,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须作为知识储备,但是这些课程却没有进入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骨干课程系列。另外,有些学校根据目前对各类污染环境进行生态修复的热点,相继开设了一些《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等课程,但是这些知识均为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建议将这些课程合并为《污染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等。

2 夯实基础,强化工程素养,详略得当

考虑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应该加强化学、生物等知识的学习。但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应该加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学习,淡化物理化学的学习,因为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水体中污染物特性的认识和检测。而对于生物类知识,应夯实与环境污染生物方面知识和环境生物学,淡化基础生物学知识,因为对于世界范围内生物处理技术是污染物去除及其重要的主流技术;对于生态类知识,强化生态修复知识和理念,减少生态学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知识;总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使用的化学类,生物类和生态类教材应区别于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强化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而不是一味的学习简单的基础知识。建议相关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出版社编写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

3 重视能力和贡献,减少职称、学历的限制

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出现了一种现象。高职称教师承担的往往不是专业必修课由于年龄、学历和经历使他们知识缺乏,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要求相对较低,使这些高职称教师出现知识缺乏而陈旧,而不思进取。高学历的老师由于经过博士、博士后培养后,可能其兴奋点不是教书育人,而是科学研究,往往教学质量较好的不多。通过对几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考察发现,教学骨干往往是硕士学位的讲师青年教师,而不是高学历的博士和高职称的教授,所以改变高校现有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生学习质量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评估体系,而不是现有高校重科研轻教学,而本末难置。因为教师是课程教学的执行者,任人唯才才能很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4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传统教师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工作量大,学生容易产生听觉和注意力疲劳,身体长时间坐着,也是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很多环境工程专业有些课程或章节不一定要在教室上,可能在现场教学或竞赛式教学质量更好[4]。如:《环境工程微生物》中的有关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作用等章节,可以先从学生自己分组培养各自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业余进行),然后统一观察学习各自培养的微生物中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数量、活性和种群(实验室进行),然后相关交流微生物培养的心得(实验室或污水处理现场),将各自培养微生物的情况作为一次学科竞赛或课外作业。就这次微生物培养作业或竞赛,可以实现以下作用:(1)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微生物培养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为以后工作中活性污泥或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厂调试和管理储存经验;(2)掌握了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和作用;(3)提高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行课程改革,就是发挥教师的专业素质、责任心和学校的职能,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

5 提高产学研结合程度

资料显示[1,6],毕业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各个高校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课程的变更相对于专业变更来说,更快捷方便一些。而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指导思想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以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多与地方企业、政府合作,了解地方企业、政府对人才需要。目前一些高校也走出校门与企业、政府接触,并涉及一些事宜,但是这些合作和产学研等仅停留在一些纸质文件的签署,而没有真正的、全面的、深入的合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和强化,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师生比较低,很多教师忙于教学而无暇顾及课程建设[1];一些新建型本科院校由专科学校升格或几个专科学校合并而来,一些校领带或老教师无法适应或很快适应从专科教育转入本科教育而课程建设等等。

另外加强各个高校硬件建设,如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强化现代教学设备建设,购置大量的图书等等。但是这些做法往往是学校和社会以及教学管理部分层面的要求更多些,而涉及到教师或学生层面的较少,而往往教师或学生是课程建设的最重要的直接实施者和接受者,只有将学生、教师和学校及其教育管理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课程建设才能真正的发挥到作用。

参考文献

[1]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03-106.

[2]曹文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教学研究,2012,35(5):33-37.

[3]汪银梅.地方院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战略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7:6-8.

[4]李尚志,陈发来.《数学实验》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31(6):764-766.

篇4

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河南城建学院为例,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缺乏工程伦理教育

20世纪末,美国工程教育界率先提出了大工程观的概念。从大工程观念出发,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工程师,既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对经济环境(本文由收集整理市场)、社会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审美以及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要求学习工程科技的学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并加强在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修养,且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化思想。[4]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于1999年最早开设工程伦理学课程,之后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相继开设了此课。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将工程伦理学确定为必选课,并将其建设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其他高校则主要以本科生选修课的方式开设。2011年举办的全国第三届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科的发展,同时指出加强对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

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城建”为特色,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建工科本科院校,但目前包括环境工程专业在内的所有工科专业均未开设工程伦理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对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工程技术人员基本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2.文、理、工学科融合不够

工科学生普遍存在学生文化视野狭窄,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合作意识相对较弱,运用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差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工科院校中学科融合不够所致。而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复杂化,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交织,要实现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法律、经济学、沟通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有时这些能力会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性因素。河南城建学院目前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为24个,基本上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城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但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工科针对性,即课程内容应用性和指导性相对较差,缺乏公共选修课的精品课程,课程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授课效果受到影响。

3.应用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较薄弱

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不断改变,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性质、污染物种类不断变化,因此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断更新的环境问题,环境工程人才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能用科学技术创造性解决工程问题,不断创新科技手段和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而目前国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多为新建本科院校,主要由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后升格形成,办学上本专科教育并存,人才培养上难以脱离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环境工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4.实践教学方式、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改革创新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但传统的实践教学管理方式及教学方式无法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进行深入探讨与改革创新。[5]目前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环节主要采取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的方式,由于时间较短,人数较多,学生无法对现场生产工艺及设备运行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导致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不透彻,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成果水平难以提高,甚至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上手难的问题。在学校及系部的努力下,虽然已经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但运行方式及产学研合作机制仍不完善,总体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偏低,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对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优化公共基础课构成,完善公共选修课平台,强化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公共基础课中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比例,根据教育部要求增设社会实践环节。扩大公共选修课学科覆盖领域,在规定修满公共选修课学分的基础上,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审核、过程控制和质量考评体制,提升公共选修课质量,评选一批公选课精品示范课程,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促进层级深入、多学科融合的专业课程建设

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模块中,分学期开设了“环境工程导论”、“环境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原理”、“泵与风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水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由浅入深、层级深入介绍专业理论知识。设置了“环境管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必修课。将“环境工程概预算”与“环境经济学”内容整合为“环境工程技术经济与概预算”,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将“环境工程专业文献检索”由原来的专业任选课调整为专业基础课,强化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3.因材施教,多元发展,完善专业选修课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模块分为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监测两个方向。

环境工程方向在原有“环境工程施工与监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工程伦理学”选修课,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师职业活动的社会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培养学生对工程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的道德敏感性,建立工程伦理问题意识,使学生建立更开阔的工程视野,开辟科技创新的新思路,并树立起审慎、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

环境监测方向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等课程基础上,增设“城市生态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体系、各种区域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任选课模块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并调整开设“生态修复技术”,使学生能够熟悉本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成果,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与从事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及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增设“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课程,使学生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掌握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对产品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进行综合预防,为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强化实践教学,促进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1)增加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数调整为39周。“认识实习”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为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泵与风机”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为“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增设“水泵与水泵站设计”1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理论知识的系统应用。为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满足社会对固废处理方面人才的需求,将“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设计”课时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同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下)课程设计”调整为2周,强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设计与制图的能力。

强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加强质量监控,严格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加强前期、中期、后期和专项检查,进一步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2)增加“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施工与监理”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学时,完善“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阶段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规范“以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的开放性实验环节;增加科技创新学分,规范科技创新学分管理。积极开展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

篇5

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标准、规范、规程、法规,对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状况和发展方向有一定的了解,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有一定难度的技术问题,业绩较好,取得具有一定价值的科技成果,在科技创新或引进、消化和吸收新技术中取得较好效果;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有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工作的能力;能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及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从事环境保护专业的科研、监测、工程、管理、监察及信息、咨询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

第四条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工程师资格:

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二)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以下学历(学位)者,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1.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第五条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评审条件

第六条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信息和发展方向,为某一方面的技术骨干,能结合实际情况参加重要技术课题的研究。

第七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一)从事环境科研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并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研究。

2.参加并完成2项以上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市(厅)级科研课题研究。

3.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并完成2项县级科研课题。

4.作为主要成员参加2项以上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工作。

5.参加开发环保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2项以上。

(二)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并完成1项国家、省(部)级专题项目研究;或参加并完成2项以上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市厅级)专题项目研究;或参加并完成3项以上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县级)专题项目研究。

2.作为专项技术人员,从事环境监测、监测技术开发、数据综合分析等工作3年以上,并编制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报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独立承担8个以上项目的监测或4个以上新项目的开发。

(2)完成2项以上专项环境监测方案及报告的编制。

(3)参加2项以上国家、省级监测项目的考核、对比,成绩合格。

(4)熟练地操作大型仪器。

3.参加环境监测业务管理或质量管理等工作3年以上,能解决一般技术问题,并取得一定成绩。

4.从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等工作3年以上,保证本单位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从事环境工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并完成大型1项以上、中型2项以上或小型5项以上环境工程项目的设计,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3项以上环境工程技改方案的设计,方案被采用,并通过工程验收。

2.负责中型2项以上或小型5项以上环境工程施工、调试、运行或运营,并通过验收。

3.参加环境工程开发项目1项以上或引进、推广应用环境工程新技术2项以上,效益显著。

(四)从事环境保护管理、监察及信息、咨询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制定、修订环境规范性文件(含法规、规章、标准)、规划、技术政策等2项以上。

2.参加县(处)级以上环境管理项目研究2项以上。

3.参加编制县(处)级以上的环境管理业务规划、专项计划或方案2项以上。

4.从事环境监察工作,主持有较大影响的环境监察专项工作2项以上。

5.作为主要参加者从事县(处)级以上环境信息系统的研制、管理、维护等工作。

6.参加大型1项以上或中型2项以上或小型5项以上环境项目的技术咨询工作,并通过验收或鉴定。

第八条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作为主要成员开发应用环保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1项以上,或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新技术2项以上。

(三)作为主要成员承担完成环保工程项目大型1项以上或中型2项以上或小型5项以上,并经有关部门验收确认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参加环境科研、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信息等工作,其成果有2项以上被采用或受到市(厅)级以上环保部门的书面表彰。

(五)参加并完成环境项目的技术咨询,取得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咨询总额(以合同为准)累计达50万元以上,或咨询成果被评为市(厅)级以上优秀咨询项目。

(六)参与编写2篇以上具有一定水平的技术报告或调查报告,得到县级以上政府部门认可并作为决策依据,或受到市(厅)级以上环保部门的书面表彰。

第九条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二)在市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或在市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有一定水平的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三)为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技术研究报告或较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2篇以上。

第十条外语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其应用水平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因公出国,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的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核),其应用能力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

(四)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四章破格条件

第十二条破格申报条件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业绩显著,学术或技术上有一定的突破,年度考核至少有1次为优秀,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破格申报。

(一)取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第十三条破格评审条件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以来,在符合第三章规定的评审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五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三)在国家级技术考核中获前三名或省级技术考核中获第一名(以个人奖励证书或文件为准)。

(四)获得市级以上授予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称号者。

(五)直接负责(技术负责)完成市(厅)级以上较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设计或发明、引进、转化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并用于生产实践,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有关专家鉴定认可。

篇6

保护人类环境,倡导低碳生活,构建和谐节约型校园。

__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

作品分三类,即文章、摄影作品和环保科技制作。

1、文章,具体形式和要求如下:

本次文章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环保实践和生态体验,参与绿色家园创建活动的经历、故事和感受,以及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节能减排、构建节约型校园等方面的创意、设想、调查报告和科研论文等。

(1)文章必须是以环保和构建节约型校园为主题,如学习环保知识的体会,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报告、建议等;

(2)题目自拟。题材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散文、杂文、言论或调查报告;

(3)文章内容健康,有现实意义;

(4)科研论文以学生本人的实践创新课题为主;

(5)文章必须用a4纸打印且题目为3号,文章内容为5号宋体字。

2、摄影作品,具体形式和要求如下:

(1)以环境保护为主题。

(2)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意,具体形式不限。

(3)作品需以照片的形式上交参赛,并附有1000字以内的创意说明。

3、环保科技制作:具体形式和要求如下:

(1)可以制作各类形的模型,要求必须是实物;

(2)模型的材料不限,但必须本着节约、环保、实用、美观的思想;

(3)模型要结构合理,比例适当,具有代表性、创新性、环保性,安全性。

1、宣传与发动:

10月29日—10月31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版面等形式向广大同学积极宣传此次活动。

11月1日—11月20日,利用课余做好环保调研,准备提交作品。

2、作品提交:

11月21日—11月30日,学生以系团总支为单位向大赛组委会报名提交作品,报名地点设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团总支(a-01楼209房间)

3、评比表彰:

12月1日—12月8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和相关教师对参赛作品进行评比,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和最佳创意奖若干名;在12月9日,进行总结表彰。

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上报方案完成作品。比赛期间,参赛者(组)可以使用相关的辅助工具,可以找相关教师进行辅导,但决不可搬用抄袭他人作品。

七、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__

篇7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021-02+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的四大基本职能,而“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体职能。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生产一线培养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即“双师型”教师。

目前对双师型教师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指专业课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工程师、高级技工等。第二种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考察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是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尤其是教师中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情况,提出的双师素质的概念。其标准共有五条,即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专职教师:①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职称;②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或有专业资格考评员资格;③近五年在业内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连续一年或累计达到二年;④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三项及以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⑤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目前,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认识到“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1.“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是1999年扩招以后,从专科层次通过合并、整合后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属于新建本科院校。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还相当紧缺:一方面大量引进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没有企业(行业)工作背景,另一方面有企业(行业)背景的高学历教师难求,从而导致真正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比例偏低,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双师型”教师与教学实践关联度低,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效不明显。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没有专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构。高校教师缺乏到行业企业挂职、实习机会;企业和生产单位向高校输送“双师”型人才也缺乏积极性,处于被动状态。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培养出了大量的“双师型”教师,但是却没能形成一个教师与教学实践环节相联系的纽带及桥梁,使得学生未能真正受益于“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导致双师型教师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效不明显。

3.双师型教师认识不到位,培养引进机制缺乏。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师引进和培养方面注重“校门对校门”方式引进和培养的理论人才,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在职称晋升、绩效考评等方面存在轻视“技师”的偏见;在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识方面,误认为拥有职业资格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结果导致教师向“双师型”培养积极性不高,无法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同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不完善,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和有效模式;学校缺少“双师型”教师的相关激励政策,使得教师并不重视自己是不是“双师型”教师、或能否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

三、长沙学院校企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实践

1.理念与思路。长沙学院是2004年新升格的由长沙市和湖南省共管的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定位于立足长沙、面向湖南、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我们坚持与企业协同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2.实施方法。

(1)校企深度合作,协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长沙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有一批高学历年轻教师,我们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分批遴选年轻教师作为培养对象,安排其深入实践教学一线,到企业现场学习,让其感知理论被实践验证的过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近3年对16名青年教师实施培养培训并获得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针对本系部分具有企业和行业背景的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培养,以实现其理论水平的有效提升。近5年有5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同时选送6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校企人员互聘,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5年,我系从相关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3名,承担高年级专业课。他们丰富的企业生产与研发工作经验在专业实验课程、综合创新实验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使学生深深感知学以致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另外,选派青年教师去湖南中烟长沙卷烟厂、长润发集团等企业进行“在职培养”,回来后承担了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工作。第三,“聘请”相关企业如长润发涂料公司、湖南海利化工公司等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专题讲学、担任选修课教学和指导毕业生毕业论文等教学任务,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近5年,先后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96人次担任我系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3.实施效果。

(1)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人员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长沙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依托“应用化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两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平台,与学科专业相关的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迄今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人员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共有双师型教师42名,占任课教师的70%,其中包括企业教师12名,21名双师型教师直接参加相关企业的生产和研发工作。

(2)构建了2个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促进了教师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近年来,长沙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构建了“高通量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和“光催化工程技术”两个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难题成为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选题的主要来源。通过科研,教师将企业产品生产最新技术渗透进课堂教学,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极大的丰富、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将本科生毕业论文与科研项目和企业生产有机结合,既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又推动了科研和教学的进步。

(3)提升了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五年来,我系教师围绕长沙及湖南地方经济发展关键技术领域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产生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多项;为企业解决涂料涂装、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和分析检测方面的技术难题10余项,实现了科研接地气和人才培养接地气的目标。

(4)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五年来,我系学生立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研究项目15项;发表科技论文近20篇;在省大学生基础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省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连创佳绩,学生创新创业典型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强。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1.强化“双师”意识,激活教师主体意识。教师是否具备主体意识,直接关系着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效果。学校必须明确“双师”内涵,强化“双师”意识,引导教师主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自觉加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主动开辟增强“双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努力让自己成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和具备服务企业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2.架建校企合作平台,练就双师型教师能力和素质。企业是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也是实训实践兼职教师的聘任源地。教师可以通过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与项目攻关培养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应积极与相关行业企业联系,架构与企业合作的桥梁,建立校方教师深入企业和企业工程师深入课堂的互动合作平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3.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稳定。双师型教师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水平或造诣的教师群体,承担着较一般教师更为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学校和院系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对双师型教师在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定政策适当倾斜,激发双师型教师工作积极性,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稳定。

4.建立考核标准,确保双师型教师名符其实。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和考核,除关注教师的学历学位、职称证书、培训学时、职业资格证、科研课题、等显性指标外,更应注重教师的专业理念知识、实践技能经验、职业能力等实质性指标。可建立一系列“专项实践项目”考核标准,用于评价教师的双师能力,确保双师型教师名符其实。

篇8

作者简介:崔玉波(1968-),男,内蒙古林西人,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冉春秋(1976-),男,四川成都人,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辽宁大连11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科研课题(课题编号:C-3-8)、大连民族学院教改课题(课题编号:Z201160)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32-02

环境类专业属新兴行业,也是交叉行业,其知识体系、技术和要求随时展和政策变化很快。尤其是信息和环境市场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对环境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结合师资力量更有效地培养适合于社会需求的环境类本科毕业生是我国教学型大学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结合大连民族学院的办学特点谈谈教学型大学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我国高校层次划分

目前我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大约2300余所,大家基本认同现代大学是分层次的,相对一致的看法是,依据大学科研程度和研究生的拥有量等把高校大致分为四类,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职业型。

第一类是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是精英教育,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各类高层次专家等会从这类学校走出来。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类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技术的高层次开发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并不是一个精确表述的概念,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之间。哪些大学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学界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讲,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设计型技术人才,承担从“原理”到“方案”的转化。培养的人才应该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是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开拓精神和研究潜力,以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区域、地方和行业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某些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第三类是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是指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全日制大学。它以招收本科层次的学生为主体,主要履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职能,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即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级研究型后备人才,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少量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一定数量的专科生。与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的教学型大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突出表现在: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主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社会适应性强,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区域化优势明显,办学效益显著。

第四类是职业型大学。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目标是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二、教学型大学的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

我国实施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质量提升工程对教学型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连民族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师资力量和生源特点,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国内外教育形势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在环境类学生的培养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全员育人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传统意义上讲,中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每所大学都有一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辅导员队伍。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专职辅导员队伍已经难以承受工作重压。再者,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存在减弱趋势,需要专业教师结合专业实践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因此,大连民族学院自2003年以来全面实施班导师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班导师制是以同一专业的一个自然班为单位设立一名导师的制度。班导师由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专业教师兼任。班导师的主要职责是依托专业优势,结合学分制改革实践,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科研引导、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就业意识、危机意识,引导学生科学地构建知识结构,确立发展方向,培养专业技能,拓展自我优势。

班导师在学生考研、就业、出国、素质训练等方面全方位体现了班导师的价值和贡献,同时也锻炼了一批思想坚定、作风过硬、业务拔尖的班导师队伍。现任环境专业教师中,担当过或正在担负班导师工作的教师比例为100%。同时,专业教师积极申请和承担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科研课题,有50%的专业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上进行探索。该类项目全面提升班导师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赋予了环境类专业新的内涵,成为特色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的有力保障。

2.构建了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基本教学模块。按照国家环境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建设指导性文件,保留了基本的课程框架,除保证专业核心课程外,还开设了符合师资和应用特点的专业选修课程。最大的特点是针对环境类专业的特点,所有涉及的实验环节都独立设置了课程;除此之外,在专业课学完之后还开设了两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涵盖了具有一定科技创新含量的创新性实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综合性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设计性实验。实验环节中凡涉及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强化标准方法的训练,这样就为学生就业后从事相关环境检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之能够快速顺利地适应工作环境,缩短见习期,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教学框架中还充分考虑了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环保工程师的执业制度、考试需求,将涉及到的考试科目或必修、选修在教学计划中充分体现,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空间,为未来就业做准备。在所有课程中融入双语教学内容,即通过英语词汇渗透、英文作业、英文实验报告和英语试卷等环节训练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将国内外行业政策和趋势纳入课程教育,让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更加广阔。

(2)实习实训模块。实习实训环节可以有效地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让大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社会以及未来的工作环境。因此,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实习基地建设,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例如环境类专业先后与12家企业签署了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并进行建设。在实习实践中完善大学教育,并根据企业需求,在理论、实验课程中加强相关环节的教育和培养,部分实现了针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订单式”培养。

此外,学校还根据目前大学生考研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例如将第七学期的理论课程压缩到前八周,之后的时间进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和用人单位实训,并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提前,在第七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实际上,这种做法实现了根据学生需求将学生进行分流,考研的以复习为主,就业的以企业实训为主,其他的以提前进入毕业环节为主。通过这样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优化,学习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3)创新教育模块。以教师的创新工作室和研究室为平台,以大学生“太阳鸟”科研项目、精品实验、研究型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为载体,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形成了一整套课内外创新教育体系。目前环境专业12名教师中,有研究室12个、创新工作室4个,年接纳大学生能力120人,在本科生培养中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教师研究室和创新工作室的学生来源可以是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早期进入创新团体的学生实施“倒置式”课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也为以后的理论学习奠定了实践和思想基础。

创新教育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竞赛获奖、发表学术论文、申报专利等。近年来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年均承担“太阳鸟”科研项目15项,参加人员60人,获得学术成果20项,参加人员80人。每年有30%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3.创新教务管理

大连民族学院教务处为保障创新型、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的实现,采取了灵活的教务管理政策。例如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毕业生、毕业实习实训和用人单位直接挂钩等;并采取保障措施,如学校为参加用人单位实训的学生购买保险、校企双方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等。同时实行参加生产实践满一个月可以代替教学实践环节2个学分的政策,拥有学术成果的学生可以申请毕业论文/设计免于答辩并授予优秀学术成果奖的激励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本科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培养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

三、结论

教学型大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侧重点,但如何适应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具有社会竞争力的本科毕业生是教学型大学需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通过介绍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出以下结论:教学型大学需要将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合格人才培养的衡量指标;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基础教育模块、实习实训模块和创新教育模块,可以有效地保障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全员育人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专业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劳动,在本科生的培养中发挥作用;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和政策保障,学校教务处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务管理政策,鼓励多元化、个性化培养,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王祥瑞.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教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

26(2):16-17。

[2]Cui Yubo,Ang Xueye and Liu Lizhan.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in China[A].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Transfer[C].

篇9

关键词 :中职 有机化学 教学改革

医药产业一直是国家和苏州市规划发展的重点产业。2013年的统计报告显示,医药产业已成为苏州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经济支撑。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的增长。为了与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同时与苏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笔者在学院的领导下,在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在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课程改革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

中职药剂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药剂专业技术,具有从事医药工程岗位工作的操作能力,能够适应生产、经营、管理一线要求的技能型、操作型初级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课程改革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二是实验、实训条件与生产企业有一定差距,设备类型及先进性均需进一步完善。三是该专业师资不足,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失衡,青年教师中具备生产实践经验的较少,双师型教师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有机化学专业课改措施

从2013年至今,笔者学校对有机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以下六点改进措施,力求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1.以“够用”为度,增加实用的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

笔者学校根据课改“16字方针”(德育为先、因材施教、贴近企业、突出能力),在专业课程大纲、教学目标及专业课校本教材的选用上首先进行改革。专业课程大纲设置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广泛调研,使开设的课程能满足企业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又使学生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经过两年的摸索,将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分为四大块:基础内容,专业相关内容,人文和社会科学相关内容,实验及实践内容。

教材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没有创新的教材,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会困难重重。传统教材有严重本科化的痕迹,对技校学生来说知识太难、太深,内容太多。学生拿着厚厚的教材一筹莫展,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兴趣,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课程改革中,笔者学校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度,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将学习内容更为实用作为目标。在实践中,通过校本教材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校本教材中精简和更新了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按照内容少而精、增加学生自主性的原则,根据课程的特点,在精、新、易懂上做文章。还以实施实验选修和设计为切入点,推动教学改革,完善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2.增加实践性课程,减少理论授课时间

实验室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笔者学校加大了对专业实验室教学设备的硬件投入,使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教学计划上,增加了实验的时间,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增加学生在时间上的自由度,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以我为主”,在教师引导下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制订方案、动手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增加企业实践的机会,减小学生和企业的距离

课改的方向是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专业岗位技能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就业,也关系到企业对学校培养对象的认同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同。笔者所在专业的学生主要安排在市内的医药生产和销售等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企业实习让学生认识药剂专业的行业概况,初步了解处理流程,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扩大知识视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习期间感受企业氛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为学生踏入社会奠定基础。

4.增加考核的方式,避免“一卷定终身”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改思路。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对学生考核采取以能力为主的多方位综合评价。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培养机制和考核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中职生,其教育应是就业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所以笔者认为考试不应该把考查学生的记忆力作为重点,而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为指向。针对学生考试搞突击的局面,笔者学校在课改过程中将考核形式多样化,用开卷考、口试、实验操作考试、调查报告或小论文代替传统考试。多样的考试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让他们真正理解、掌握、运用书中的知识;同时便于老师在命题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试题的灵活性,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5.增强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对象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这些方法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启发学生自觉运用创造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去探索新的理论和形成新的概念。

笔者学校积极探索项目课程下的理实一体化、模块化教学工作。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把形象性与生动性、科学性与启发性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教学环节,形象、直观地理解所学到的课程知识,拉近与知识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6.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网络时代,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课程建设现代化的标志。笔者学校教师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等教学课件,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和直观化,克服时空限制,因材施教,使知识、信息迅速传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校内外相关的网络资源,作为该课程教学的参考资料,包括电子书籍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的实验环节中,笔者学校充分运用视频影像,把学生的操作拍成视频,让学生观看,查找自己的不足,加深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小结

两年来,笔者学校以教师能力提升、课程设置、校本教材编写、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实训实验能力提升、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夯实专业发展基础,使人才的培养既具有鲜明特色,又方向明确。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今后笔者学校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真正建立一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今后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二是以有机化学项目为模式,开发技术实训项目,增加仿真的实训场所,使学生在学校就能见到技术现场情景,摸到技术现场设备。三是在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进行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高红武,王资,王宜明等.高职高专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篇10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洪水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人类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造成的灾害也越严重,洪灾往往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痛苦。洪水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容易引起瘟疫蔓延,形成脆弱的社会环境,对特殊的文化古迹、珍贵物种、风景名胜区等造成不利影响,破坏经济发展,给居民、企业、厂矿、学校、医院、交通运输、通信、商业等各部门造成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做好防洪规划是极其必要的,为做好防洪规划这一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掌握防洪规划的定义、目标、原则及内容,这将对我们做好防洪规划起到标杆的作用。

一、防洪规划内容

1. 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流域与保护区的自然地理、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气象与洪水等资料;了解历史洪水灾害的成因与损失、社会经济现状与今后发展状况;摸清现有防洪措施与防洪标准,广泛收集各方面对防洪的要求;有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地形测量和地质勘探工作。

2. 拟订防洪标准。根据规划范围内自然地形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将其划分为若干防洪保护区,根据保护区不同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洪灾损失的严重程度,结合可能的防洪措施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根据国家颁布的防洪标准,合理选用。

3. 选择防洪体系。根据流域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现有防洪体系,综合考虑各部门对防洪的要求,研究各种防洪工程在整个防洪体系中的作用、工程量、施工年限和投资等,通过综合比较论证,选择最优防洪系统方案。

4. 进行环境影响和防洪效益评价

防洪工程以减轻洪水灾害、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主要目的, 它本身是一项环境工程。但是, 防洪工程的实施也会带来一些负作用, 如牺牲局部保全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三废排放、移民安置等, 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评价过程中, 还应注意对环境敏感因子进行调查,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防洪效益是指防洪系统实施后所能减轻的直接与间接洪灾损失。防洪经济效益计算能用货币表示的部分, 以年均效益作为一项评价指标。年平均效益的计算一般用频率法或长系列洪水资料逐年计算法推求。由于年均效益并不能全面反映防洪措施的实际效用, 因此, 必须对典型特大洪水年进行计算分析。为了考虑实际防洪效益的不确定因素, 应作敏感性分析, 并根据防洪对象的具体条件, 按预测的平均经济增长率, 估算计算期内各年的效益, 以反映洪灾损失随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计算的经济效益只是防洪效益的一部分, 此外, 还要对不能用货币表示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加以定性分析。

5. 编制报告

一般包括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社会经济概况, 水文气象与洪水特性分析, 历史洪灾损失, 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现状, 规划比较方案与选定方案的防洪作用, 工程投资、施工、移民安迁计划以及规划图表等。

二、水利综合规划中的防洪规划思路 1、合理确定防洪体系防洪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类型的洪灾成因,其防洪措施和防洪体系是不同的。(1)江河上游沿岸城市的防洪体系,一般应由河道整治、修筑堤防和修建调洪水库构成。特别是在上游修建调洪水库可以有效削减洪峰,减轻洪水对城市的压力,减少河道整治和堤防修筑的工程量,降低堤防的防洪标准,而使城市防洪工程体系的防洪标准显著提高。(2)江河中、下游沿岸城市的防洪体系。一般应采取“上蓄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体系。江河中、下游地势平坦,当上游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和修筑堤防仍不足以安全通过设计洪水时,在城市上游采用分、滞洪措施是提高城市防洪体系的抗洪能力之最有效对策。(3)沿海城市的防洪体系。沿海城市和河口城市地形平坦,风暴潮是造成沿海城市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一般采取所谓“围起来、打出去”的对策,其防洪体系应由堤防、排涝泵站、挡潮闸构成。(4)山区城市的防洪体系。山洪防治应在山洪沟上游采用水土保持措施,中游修建小水库调洪或采用修建谷坊、跌水缓流,在山洪沟下游采用疏浚和筑堤等措施,组成综合防洪体系,使设计洪水安全通过市区。(5)河网城市的防洪体系。河网城市的堤防布置应根据城市被河流分割状况,采用分片封闭的形式。其防洪体系由堤防、防洪闸、排涝泵站等防洪设施构成,分别采用“围起来、打出去”的对策,实行各区自保。 2、防洪措施(1)加强河道整治。目前,河道恢复措施已经比较成熟:在河流两岸各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带是最重要的河流恢复措施。一旦河流两岸留出缓冲带,可以自然地重新生长植物或重新种植,促使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减少侵蚀泥沙进入河道,同时利用缓冲带植物减少污染物进入河道,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降低边坡。当已经配置了缓冲带时,降低边坡将是最有效的恢复措施。首先可降低河岸塌方频率,从而减少直接进入河流的泥沙;其次,降低边坡能够增加河道的宽度,形成类似于洪泛平原功能的区域。洪峰期间,河流可以漫到洪泛平原,从而消耗洪水能量,减少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同时水面扩大后,降低了流速和输沙能力,从而使泥沙沉积在边坡上,减小下泄水流的含沙量。曲流河谷。弯曲河流拥有更复杂的动物和植物群落,而且水流在河道内滞留的时间越长,营养物的滞留和螺旋位移特性越强,从而增强水系的自净能力。同时河流上游河道的弯曲能减少下游洪水流量,降低防洪压力。(2)建设生态驳岸。生态驳岸是指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特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岸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自然型驳岸。种植植被,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设有鱼巢)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人工自然型驳岸。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圆木制成梯形箱状框架,并向其中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邻水侧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 (3)加强湿地保护。目前,我国不少天然湿地都已成为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承泄区,水质污染严重。湿地周边应严格控制开发建设,建设截污工程以遏制湿地水质的恶化情况。同时,适当培育水生植物以更大程度发挥其防风、消浪、固岸、护堤的功能。同时,“退耕还湿”工作是恢复湿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的围湖造田,开垦湿地、湿地开发等人类活动使湿地面积持续减少,防洪功能减弱。必须采取“退耕还湿”等水土保持工作增加蓄水面积,确保湿地的调蓄功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洪工程及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与防洪对策及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重点地区防洪保护标准,而且有利于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促进与自然的和谐。为达到这些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习基础知识,将这些防洪规划的基本认识、理论知识与规划设计人员的工作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起来,才能切实编写好符合各项要求的防洪规划报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