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2: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基层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以晋煤集团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改革为例,在贯彻十精神的基础上,晋煤集团以基层14万职工为教育本体,围绕“中国梦•劳动美”的主旋律,构建了一系列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比如为加强安全意识而举办的安全示警教育活动、安全文艺演出活动、基层安全宣讲活动。为提升基层人民知识文化素养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如“书香进一线”活动、“工读好书”征文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网络诵读展播活动等。为满足基层群众的娱乐需要,以不同节日为活动主题,构建相应的文娱系列活动如职工春节晚会、元旦迎春、国庆合唱比赛等。同时,新媒体、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也为煤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空间。可以说,如今煤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不仅仅是以往的吹拉弹唱等文体活动,更需要将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职工安全生产需要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效地融入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改革中来。因此,在思想上需要企业工会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措施上不断进行灵活调整,在理论上不断提升对当前煤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认识,以带动当前煤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更具有创造性、时代性、规律性。
二、基于以人为本原则煤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新时期创新战略思考
首先逐步完善现有软硬件配置,逐步构建和谐文明发展环境基层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都是以对职工实际发展需要的重视、了解、掌控为基础。为此,我们企业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从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方式入手,深入基层进行信息采集,以了解基层职工所需所求。以最大程度满足基础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诉求为改革之本,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要求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来,建立和完善职工活动场所,如健身广场、文化站、健身站、图书馆、文化馆、阅览室等,及时购置书籍并建立网络在线阅读室,以此保障员工之间的资源共享需要。将社区文化中心和健身中心作为提升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效率的核心,突出活动改革中基层群众是服务对象和服务享有者的主题,为基层群众构建良好、健康、充沛的文化环境。例如,晋煤集团在基层群众文化创新活动中,除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网络化的工作体系外,以矿区为区域划分,构建高配置的体育健身活动广场,促进基层群众健身、文娱活动向生产一线、社会广场延伸,综合体育馆、游泳馆、文化广场已成为每个矿区的标配设施。同时,作为模范体育示范单位,晋煤集团每年还会组织各类健康活动和体育比赛近400项,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其次坚持以人本位原则为调整基础,灵活调整活动表现类型当前煤矿职工组织架构中80、90后比例在不断提升,他们已成为矿工的主力军,创新群众文化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与喜好。比如针对80后、90后对互联网、竞技类等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便可定期为青年职工提供各类展现自我的大赛,如微电影创作赛、街舞赛、极限运动比赛等。也可以考虑到青年群体的成长需要,组织相亲会、交友会、户外拓展等。此外,针对中老年职工的文化需要,大力推进各类文娱活动,如广场舞、棋类讲座、书法讲座、健康讲座等,以此,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第三坚持创优创新理念,构建基层群众文化精品适合基层员工精神文化诉求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改革,可以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更为良好的“精神食粮”。由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不仅可以传播文化知识、丰富员工生活、提升煤矿企业形象,还可以增加基层员工企业自豪感和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具体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中,必须树立精品意识,深入挖掘潜藏在企业基层的群众文化创新潜力和能力,加大反映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作品征集和创作,构建企业精品文娱活动。比如,晋煤以基层职工文学爱好者的作品为内容编印《放歌晋煤》,大力鼓励基层职工发挥特长,参加国内各种文化赛事,文学、体育、文艺等方面。除逐步完善现有软硬件配置以外,以人为本的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改革和调整,同样需要逐步提升煤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比重,并从增进团队合作、部门交流角度,鼓励职工参与部门和矿区所组织的各类如矿区、市、省、全国性各类群众文化比赛,矿区专门提供稿酬来激励职工发表作品,组织并敦促职工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等。正是因为群众的智慧和建议可以为基层群众文化改革增加新鲜血液,在基层群众文化改革中需要加大对各级文化领域优秀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进群众建议奖励活动,以此来激发基层群众对文化工作创新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发动全员共同推进矿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繁荣发展。
作者:李秀英 单位:晋煤集团
金融文化作为金融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必将是影响和支配干部职工行为的直接的、无形的动力。因此,系统地抓好金融机构的文化建设工作,对处理各种复杂关系,调动金融机构中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 、当前金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服务管理不够新
在激烈的竞争中,系统内各级行都已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与现实差距,也更加重视服务工作。尤其是周边兄弟行,都加快了服务管理创新的步伐,涌现出了许多服务管理上的新制度、新办法、新举措,走在了我行前面。
2.2基层银行员工对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认识肤浅
企业文化建设在基层银行还属于新鲜事物,不少基层行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不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和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其表现为将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员工的业余文体活动;将企业文化只理解为喊喊口号,写写报告;将企业文化建设完全依赖于现在新兴的银行形象识别系统,而不是去关注文化的内核。
2.3激励与惩戒机制力度不够,导向不明确
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根源在于内控制度缺乏科学的量化评价体系,好与坏的区分标准模糊。并且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往往以“是否造成损失”作为评判标准,当违规没有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产生经济效益时,往往对存在的违规行为既往不咎,致使员工合规得不到奖励,违规受不到惩罚,甚至反而会获益。这样不合理的机制使得员工觉得合规与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时候为求业绩甚至刻意违规操作,导致金融文化氛围难以形成。
2.4重利轻义广泛存在
“无奸不成商”说的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中的重利轻义的投机文化。商人为了利益可以利用各种手段,甚至是损人利己的奸诈手段来实现其目的。近几年来重利轻义的事例依然屡见不鲜,如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毒幼儿疫苗事件等等,这些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至今仍使得人们群众心有余悸。遍观这个金融机构市场,从领导层、管理层到市场参与者都是重利轻义的,对金融市场上的契约和法的精神都是轻视的。
三 、借力金融文化发展金融机构的方法与具体措施
3.1文化建设需要持之以恒并因材施教
文化管理创造的是一种需要内外兼修的管理。在金融机构工作中,由于每个人的具体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不同,所处的地位以及所受的教育影响不同,从而使得每个干部、职工都有自己一定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比如兴趣、习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等都构成了人们各部相同的心理状态。因此,灌输金融文化建设的时候要持之以恒并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第一,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的企业管理理念,进行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广泛的宣传,其目的是要使这些理念能被全体员工所认同、接受。
第二,文化理念是无形的,只有转化为制度和行为准则,才能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但是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强调的营造一种氛围。
第三,管理必须也必然体现在经营过程中,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管理的效果也就是通过员工的自觉行为和团队一致的面貌为社会所接受。
3.2拓宽交流渠道,吸纳对银行战略发展有益的员工价值观
银行网点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以员工为本,但它的重要性仅仅落实到引导是不够的,还应当充分拓宽员工内部、员工与管理层的交流渠道。对我行来说,是基层网点,员工与负责人接触相对轻松一些,但基层员工和比其职位更高的人交流时就会感到压力,下级只会按照指令做事,鲜有建设性的意见反馈给上级领导,从而形成了一种阻碍正常交流的文化气氛。
3.3建设个性化营销服务文化
银行是经营信用的企业,银行所从事的是货币、有价证券等有形与无形资产的交易与流通,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银行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员工必须恪守诚实信用原则和职业道德,必须更加遵守诚信原则。银行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人们对它的信任和银行自身的信用,失去诚信基础,银行就无法生存。
在银行自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前提下,建设好个性化的营销文化,树立独具特色的营销理念。
第一,创造优美环境,以此吸引客户。通过设置优雅的环境,配齐各种便民设施,使客户拥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第二,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大力推行“人性化、差别化、多元化”服务,精心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品牌,全面提高服务客户能力。
第三,创新服务品种,追求增值服务。实行“以客户满意”为标准的“需求服务”和“增值服务”,追求让客户尽可能享受到超出预期的服务结果,从而对银行产生信任感、忠诚度、依赖感,不断提升银行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4强化内控文化教育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创新工程。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文化基础工程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成果的民/心工程。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在基层的实施,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那么,其服务功能到底如何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作如下探讨:
1共享工程建设在甚层的实践
澄城县作为全省第一批建成县级支中心的县市之一,图书馆作为工程实施单位,深感责任之重大。2008年10月,在陕西省确定了澄城县为第一批6个县级支中心之一的建设县后,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澄城县图书馆克难攻关,创造条件,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一是抓好基础实施建设。面对千疮百孔、年久失修的图书馆大楼,多方筹资12万元,对整个大楼实施维修改造工程,更换安装铝合金门窗269平方米,防盗网160平方米,处理危漏屋面240平方米,内外粉刷2300平方米。二是根据共享工程支中心对电力线路的负荷要求,投资6000元,对原有10千瓦负荷的线路进行了更新,使电力线路负荷能力达到了6o千瓦,确保了动力先行。三是投资4000元,配备了防火、防盗等安防设施。四是投资8000元采购8套办公桌椅,2套公文柜,一套数码打印及扫描设备,使图书馆的基础设施达到实施共享工程的基本要求。
2008年11月上旬工程设备到位后,在陕西省中心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通过20多天的紧张施工、安装、调试,一座投资70余方元,拥有37台计算机的电子阅览系统、书目检索系统、全省联机编目系统、影视播放系统正式为读者提供现代化条件下的信息服务,并于12月28日通过了文化部的验收。
2共享工程的服务在基层的探索
面对现代化的设备,崭新的机房,全体职工的兴奋溢于言表,兴奋之余也感到压力之巨大。面对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一支与现代化服务不相适应的专业技术队伍,一个相对薄弱的经费保障环境,如何使共享工程在地域经济建设、改善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体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真实意义和内在价值。为此,我们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把拓展共享工程服务领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在工作实践中作了有益的探索。
2.1共享工程的影响力关健在宣传
为了扩大共享工程的影响力,拓展工程的服务领域,2009年3月,澄城县图书馆结合“全县科技之春宣传服务月活动卜,使文化共享工程走出“闺房”走上街头,深人乡村,先后印发宣传资料10000余份,悬挂横幅8条,喷绘宣传板面6块。并与澄城县政府网站、澄城县电视台通力合作,推出消息和介绍共享工程的文章6篇,并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力,把宣传工作的纵深推向农村。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5月份的图书馆宣传服务周期间,澄城县图书馆把共享工程的宣传再次推向。6月份,澄城县政府督办室在主管县长的带领下,就2008年为民所办十件大事之一的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及基层服务点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督导和检查,现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部分政协委员来到县支中心视察;7月份,澄城县人大常委会把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作为专题进行调研,组织部分常委、教科文卫委员,先后来到县支中心和雷家洼柏门村、里庄村等工程覆盖的乡村,就工程建设的进展、设备运行、服务效能等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在肯定了工作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环节,并就县级支中心日常运转经费的落实问题向县政府提出建议。
作为一项创新工程,通过宣传,共享工程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也同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观注,无疑对工程在全县范围内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2共享工程生命力的关健在服务
共享工程实施的根本宗旨是服务老百姓,这是澄城县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一条主线。群众普遍欢迎,老百姓感到满意,是我们工作应该追求的境界。县支中心建成投运半年来,我们在专业技术力量、日常运行经费紧缺的情况下,结合澄城县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县产业发展大局开展服务。
一是将澄城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及苹果产业发展两大目标作为服务的切人点,在基层服务网络、设备配备不足的情况下,根据两大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特色资源,把省中心下传的《猪病的防治技术》、《怎样办好一个养猪场》、《高致病性猪耳病的防治》、《高产母猪与仔猪的饲养技术》、《奶牛饲养技术》等下载到移动储存设备,再配送到全县10个文化示范村,其他村以光盘刻录形式配送,配以投影巡回播放等方式进行技术支援,并从中、省中心下载了苹果栽培、大棚疏菜等科教片配送到产业发展的重点村组,为提高这些文化信息在全县的覆盖面,为两大产业发展作好技术支撑,有力地促进了两大产业的发展。截止6月底,以移动储存、光盘等形式为基层配送科教片讲座16部(集),电影38部,电视剧4部,戏曲6部,资源总量达到276GB。
二是以电子阅览室为阵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公益文化服务。图书馆电子阅鉴室作为共享工程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以其免费开放、公益服务的开放制度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欢迎。自开放以来,几乎天天人员爆满,到了周末经常出现排队现象。因为是免费开放,就连以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和网络的六七十岁的老人、打工族、农民阶层也成了电子阅览室的常客。这些人群因为初次使用现代信息设备,往往打不开机子,找不到自己想浏览的界面,工作人员就向他们介绍如何使用文化共享工程系列网站,如何查看电子书籍和电子期刊,如何利用共享工程设备欣赏影视戏曲,如何利用共享工程的文化资源学习更多的知识,手把手的教他们使用设备。6月份高、中考来临,我们又开辟服务专区,腾出8台计算机为萃萃学子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成绩查询、录取结果查询等服务。一些家长深有感触的说:“往年查成绩,拿钱在街上排队,往往需要半天,现在共享工程不但提供了快捷方便的途径,而且免费,政府真的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实事”。截目六月底,电子阅览室共免费接纳读者共计7000余人次。
三是开展广场文化服务,满足各阶层的文化需求。过去城市流动人口、打工族的文化生活往往是被人们遗忘的,他们不是没有精神文化需求,而是没有满足他们需求的场所。现今共享工程开展的广场文化服务,不但为他们提供了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保障,而且为盛夏中的城里人提供了户外活动的好去处。半年来,澄城县图书馆利用移动储存设备和投影设备先后开展广场文化服务活动32场次,播放电影、电视剧60多部(集),受益的人口超过6000人次。
2.3共享工程的服务能力关健在队伍
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创新工程。建立一支与共享工程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是文化共享工程成败的关键。一个支中心、一个基层服务点的设备使用率如何,资源建设如何,服务功能如何,都要靠人才,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开展活动之前,常常有较好的想法和策划,但有时却因对设备性能不了解,不掌握操作方法,缺少技术而半途而废。这一问题在基层服务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有些地方,一些工程设备仅仅成为村部的摆设,发挥不了原有的效率,归根结底,这是人才的问题。县支中心的技术人员虽然参加了几次省上的技术培训和远程培训,又对基层服务点的管理人员做了好几次培训,但也只是缓解了一些矛盾,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直接影响到了各级服务点的服务能力。
2.4共享工程的魅力在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
文化共享工程虽然讲的是全国范围的共建共享,但各地的文化传统有所不同,欣赏的角度和需求也有所不同,要做到当地群众喜闻乐见,才能体现工程的价值。所谓喜闻乐见,也就是你的服务的的确确为老百姓解决了生活、生产、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他们才会欢迎。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在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下功夫。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阶层提供相适应的资源服务。特别是在保障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上,要根据各地不同的种植、养殖传统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发和配送信息资源,使符合当地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共享工程实施的根本目地在于服务于基层,因此,在资源建设上要充分体现“三贴近”的原则,把着力点、着眼点放在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普通百姓上。要深人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群众需要什么,急需什么。在这一点上,县(市)中心首当其冲。因为他们是最接近基层群众的服务中心,要在科学的、客观的调查基础上,为国家中心和省中心起好参谋作用。目前要加强农业科技知识、农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资源建设,因为它是能给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东西的,帮助他们生产生活的,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资源。要根据全省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重点支持各地的支柱产业。要增强大众性和实用性。使我们的文化共享工程切实体现出民心工程的内涵。
3文化共享工程在基层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文化共享工程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在各地不同程度的取得了进展。特别是试点县、乡、村的群众得到了实惠。但从西部地区看,工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各地重视程度不同,进展不同,效果各异,在工程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还存着不少困难。
3.1一些地方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未将工程建设列人重要议事日程,有效机制尚未形式。由于受地方经济状况的影响,对工程建设缺乏必要的信心。特别是在基层服务点建设中提出的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与有线或数字电视普及工作,与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与农村信息等方面的结合尚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机制,基层中心处于有所为而不能为的尴尬境地。
3.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许多支中心、基层服务点运行维护经费缺乏保障,直接影响了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文化共享工程为广大人民群众可作的事很多,但都因地方财政状况等因素,得不到正常的经费保障而搁置。就县级支中心的运行经费,省上曾经在工程实施时与有关县市签订了责任书,但至今不少县市的运行经费还是没有着落,致使支中心的运行到了面临停机关门的境地。
3.3人员编制与专业技术队伍的现状堪忧
共享工程支中心一般依托县市公共图书馆而建,而各县市公共图书馆的人员编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应似的,那就是大家过去常讲的“图书馆是姨老姨少的避风港,轻松领取工资的后花园”。社会普遍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就是借书还书,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因此,达官贵人们就想方设法把子女硬是塞了进去。以澄城图书馆为例,1987年建馆时,下达事业编制4人,现在实有人员13人,而其中仅有本科学历的1人,大专学历(后取)2人,中专学历1人,高中学历1人,其余全为初中学历。这样的人才结构在原来意义上的图书馆工作尚能凑合,但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从事服务工作,无疑远远不够。在现有人员中,学过计算机专业的人数为0,虽然通过继续教育途径取得计算机一级证书的不少,但基本都是“二把刀”,通过培训,基本能适应支中心开机、关机、资源下载、配送等工作,但网络维护、资源建设与开发的人才就无从谈起了。县支中心担负着基层服务网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自身都是“半桶水”,如何培养基层人员呢?所以,县级支中心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是关系到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成败的一项紧迫任务。
1.建设具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企业的主体是什么?是人,即企业员工。企业管理者在带领员工创造价值的同时,使员工得到相应的关怀和帮助,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于自身的关心和爱护,其中核心的部分就是贴心、细节和理解。所谓贴心,就是从小处着手,利用贴心的关怀,了解员工真正的需求,懂得员工的所思所想。让员工对企业产生感激之情,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建立起对企业的忠诚度。当员工在企业既得到切实的收入,又感受到企业对其的重视和关怀的时候,就会产生感恩的心理,将企业的关怀,转化为自身努力工作的动力。细节存在于员工工作和生活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各种表现中。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工作失误,或者出现工作情绪低落等问题。了解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小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帮助,能够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这样,员工才会为企业毫无保留的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领导,在坚持工作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由于无意识的一句话,造成员工的心理负担,从而对员工的工作造成很大影响。所谓理解,就是对于员工的不足给予谅解,对于工作中发生的失误不要一味的批评和处罚,更多的是了解事情的经过。在按照规定处理的同时,予以安慰。如,员工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私事,《石油教育》双月刊2014.06虽然制度要求不允许因为私事而影响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又难以避免。
2.建设安全第一的企业文化凡涉及产品生产的企业,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论是工厂设备故障,还是员工的日常工作疏漏,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给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安全管理要从制度建设入手,避免员工习惯性违章,将违章操作纳入员工处罚规定中去,用制度约束员工,采取处罚和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员工和企业得到安全的保障,使“人人讲安全、人人为安全”的思想铭刻在员工的头脑中。
3.建设规范化的企业文化企业工作目标的实现和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规范化的企业文化的支持。规范化的企业文化的实施,决定着企业能不能“高端大气上档次”,能不能给人以标准化现代企业的印象,能不能让企业的员工有良好的工作面貌。规范化就是在企业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对重复性工作,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规范、规程和制度等)达到行动上的统一,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然规范化并不是要求员工丧失个性,而是允许员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个性化活动,还要符合公司规范化要求这个大方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规范化的管理要求有较为正式、严肃的办公环境,用环境去影响员工的心理,使员工的行为得体。同时,规范化也要求工作的开展,以及任务的落实形成一个模式。要让员工知道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使员工不至于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乱了阵脚。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项目管理(PM)模式。在实施之前,选拔人员进行项目立项,形成策划书后遵循策划书开展工作。形成固定流程,让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
4.建设具有执行力的企业文化执行力就是对于工作和活动开展过程中执行情况的概述,表现出了企业的管理能力。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政令的落实情况。培养具有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做到令行禁止,让员工能够主动的、圆满的、踏实的落实好每一项工作要求。而执行力的培养,就是要让员工认识到工作任务的落实对企业和个体的影响,采取的行政手段就是考核。培养执行力的实质,是通过严肃合理的考核制度的实施实现的。对于没有正当原因执行不彻底、不及时的予以惩处。
5.企业产品服务的文化塑造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盈利,盈利的方式是出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商品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产品服务的文化塑造相当重要。联通的广告“让世界自由联通”,可以说是联通公司的服务理念,让顾客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享受联通公司的服务。移动公司的电话客服语音提示,“我们百分努力,只为您十分满意”是移动公司顾客至上,为顾客做好服务的理念。当然,产品的文化塑造不仅仅在广告上,但广告却是主要的展现和传播油田基层方式,利用广告可以将公司的主旨、思想传达给顾客。同时产品和服务文化不能仅停留在广告中,在产品和服务中也应得到真实体现,让员工在工作中对其认同,并为之努力。
6.建设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创新能力是企业科技革新、管理进步的唯一出路。只有坚持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不断的发展,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呢?对于研发单位来说,创新本来就是其生命所在。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没有创新只可以短暂的维持“生命”,但最终会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被淘汰。要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对于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能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的思考、方案和方法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二、企业文化的传播
企业文化的传播油田基层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而言,是企业的管理文化和工作氛围的塑造;对外而言,是产品和服务所遵循的理念。
1.企业文化的对内传播企业文化的对内传播,主要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理解、认同并且执行的过程。企业文化的培养和传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企业的实际,进行合理的塑造和引导。
2.制度是企业文化培养传播油田依靠的手段企业文化是无形的,存在于企业全体成员的习惯和工作之中。一个习惯、一个制度都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从根本上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从而实现约束员工远离不好的习惯和错误的行为的目的。同时利用鼓励措施,激励员工向好的方向发展。
3.文化宣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工作文化是一种思想的传播,是为了让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与企业文化产生共鸣。企业文化,一方面需要利用制度来塑造。另一方面,需要文化宣传进行长期的养成教育。很多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内部刊物和宣传部门。利用文体活动、工会活动、党课学习、励志讲座、文字刊物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员工广泛参与,这就是利用宣传的手段对企业文化进行塑造和巩固。
4.言传身教是企业文化延续的好方式每个企业都面临着人员的更迭变化。笔者认为,要传承和发展企业文化,就要言传身教。简单的说,就是从新员工一进入企业开始,就对其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通过专门讲解,让其认识和了解企业文化。在这一点上,大中型企业都做得较好。通过培训,利用企业原有的文化氛围对新进员工进行熏陶,同时老员工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指导,让其较快的接受企业文化。
5.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基层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油田基层的主要方式是广告。除此之外,还包含在企业产品服务的生产、销售和售后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之中。一是广告。由于广告是利用较短的时间、较小的篇幅,以及浓缩的方式来推广企业的产品和文化内涵,所以好的企业始终保持一贯的广告风格,而这种风格就是企业文化的反应。二是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虽然企业文化在广告中都有所宣传,但对消费者来说,仅仅靠宣传是不够的。消费者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商品和服务,而这些都贯穿于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中。所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另外,一些企业开展100%满意客户服务承诺,开展顾客回访制度等都是对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
三、新时代的文化传播
1.网络文化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网络来了解世界、获取信息。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相比于传统方式来说更具有广泛、迅速、可重复等多种优势。所以很多知名企业都建立了门户网站,通过这个窗口宣传自己企业的文化和动态信息。而在企业对外宣传的同时,更应让自己的员工成为主页的浏览用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宣传作用。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初的理念就是建造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体系,以人作为发展重点,所以基层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打造文明社会体系的目标,是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前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给我国建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强大的后盾。这主要是因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有效地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友爱性,并且化解了社会矛盾,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发展。所以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表现载体,也是和谐社会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撑。现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水平成为了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
二、建设基层群众文化的几点建议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笔者的调查结果而言,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接下来笔者总结几个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方法。
(一)建设具有个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的外观建设代表了城市的形象文化,例如: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建筑的彩绘方式等。在保持城市整体和谐的同时加入审美情趣和当地文化特色,许多文化名城的建筑都有独特的文化元素,比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威尼斯等。如果不能大面积铺设,也可以设置一两个亮点设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悉尼的海上歌剧院。
(二)群众文化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和历史资源抓住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突出时代气息与健康的民俗色彩。在节假日举办大型的职工文艺演出和趣味文化娱乐活动,使地方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在节日得到集中的体现。郑汕、赵康认为“历史文化资源是以文化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纪录,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淀,是社会文明的结晶”。所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是建设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正是直接作用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是搞好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群众的思想十分活跃,各种观念、文化相互交融,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社会上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因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妥善解决,不进行正确引导,就会引起群众的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在新时期新阶段,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激励功能,大力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基层文化是极其广泛、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既是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基层文化的实践者,又是基层文化的受益者。通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和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繁荣民俗文化和民族文艺创作,从而达到净化群众文化环境,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良好效果。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基层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同时,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政府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群众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经济的高速增长,既需要政治提供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制度保障,也需要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持。虽然群众文化建设是政府的公益性、服务,但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却是巨大的。发展地方经济,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基层群众文化的日益发展,可以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为保障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重要发展思路的提出和推进,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发展和成就。地方政府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广大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自发性和组织性不断增强。但是,根据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目前各级政府考核领导干部的方式存在局限性,导致基层党委政府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基层领导干部对群众文化工作认识程度的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有的领导认为自己的全部工作就是抓好招商引资,提高财政收入,把经济增速搞上去,从而忽视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没能有效发挥政府组织、引导、服务基层群众文化的作用。
(二)基础薄弱,投入不多。近几年,苏木镇、社区都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各地也建起了广场、公园、少年宫等活动场所,但仍然无法满足基层文化活动的需求。社区、苏木镇作为基层单位资源匮乏,有些苏木镇根本就没有活动场地、设施,跟不上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经费严重短缺,在基层苏木镇,文化业务活动经费、设施建设、器材配置、日常活动经费等都微乎其微,基本没什么活动经费保障。
(三)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基层文化开展的是否有效,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好的队伍和一批热心的文化骨干,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被分配到抓硬指标上去,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日渐消弱,城区广场文化活动日渐丰富,但延伸到基层苏木镇比较困难。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基层文化建设的需求,缺少文化活动组织人才和文艺骨干,不能很好的发挥文化服务队伍应有的作用。
(四)基层文化活动形式单一。部分苏木镇文化中心仅仅流于一种形式,不能够根据本地特色开展引导性较强的活动,文化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匮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群众参与困难,不能调动广大基层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不能真正满足群众对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针对当前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从不断丰富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实际出发,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2.我院的突出问题。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校园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功能重视不足。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我院团委结合省市和学院党委的指示精神制定了校园文化活动方案。但各系部在落实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未将开展活动所需的工作理念、指导思想乃至学科优势、媒体支持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忽略了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涵养功能。二是对文化活动整体系统性培育不够。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单位设在院团委,从活动的规划、选拔、培育和实践等方面均由团委包办,校园文化活动过多地被视为学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要完成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则需要整合教育渠道,将其放置在整体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操作,将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校内资源有机整合,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立意的高度,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三是活动项目培育的质量不高。目前,我院对活动项目的培育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战略规划和精心培育,代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活动较少,品牌活动和精品活动缺乏。四是活动中产生资源浪费、疲于应付现象。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管理,存在多个部门重复组织一项活动的现象,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会导致一段时间内活动过于密集,而各系部执行起来疲于应付,影响活动质量。
二、我院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路径
1.高度重视,全员参与,明晰校园文化活动定位。校园文化活动的准确定位,是校园文化活动制定者结合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经过科学调研而形成清晰的校园文化目标性要求,进而构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活动定位需要学院各部门全员参与,加强优势项目挖掘,发挥地域、学科专业、传统积淀等比较优势,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更应紧扣职业素养教育这一目标,争取学院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经费支持、物质保障上提供有力支撑;争取专业教师的参与、配合与指导,引导更多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为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创造良好条件。
2.顶层设计、分类指导,凸显校园文化活动特色性。谈到“珞珈文化”大家就会想到武汉大学,提及“未名湖畔宜聆教”大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说起“清华园”就会想到清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活动也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学校应在分层、分类指导的原则下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多元化与全方位建设相结合,探索符合我院校园文化特点和学生文化活动规律的文化活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行业“祖师”鲁班的历史渊源为依托,打造以求实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具有行业特色的“鲁班文化”。通过研究和挖掘鲁班传统文化,以建筑技能节、“鲁班传人”、“鲁班之星”等系列主题活动教育青年形成“不畏艰辛、刻苦学艺、勇于实践、敬业创新”的时代精神。学院在设计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上也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年龄、思想、心理、学习任务、认识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不仅根据校级、院级、年级、班级分出层次,还根据不同层次的组织团体整合学生活动,体现出各具特色的阶段性,最大程度地锻炼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能力,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覆盖、影响全体青年的作用。
3.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影响力。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体现着文化育人的功能,而文化育人是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价值,学生在组织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因此,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层次就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突出特点,彰显特色,对优势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品牌建设和维护。山东建筑大学的黄河源协会成立于2005年。协会的志愿者们连续9年赴黄河源头,资助沿黄九省的贫困孩子1000多人,并建起全国第一所大学生希望小学———“长燕大学生希望小学”。他们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上万次,黄河源协会曾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社会责任博客等荣誉,协会发起人王聿珩被评为感动山东优秀人物、山东省道德模范、济南市杰出志愿者、全国大学生优秀人物等。近期,学校又在协会的基础上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励志公益社团,建立企业家、大学生、受助对象三位一体的公益平台,实现大学生助人自助。山东建筑大学的成功经验在于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类型,统筹学年学期不同的阶段特点及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实践活动项目。要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致力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态化和品牌化。好的项目坚持做、持续做,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特点,提炼特色,形成了长效机制,品牌自然就形成了。由此,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要求我们在整体规划、梳理整合、宣传推广上下功夫,使活动品牌在全院师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同建设和维护品牌的活动中。
4.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推进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运作。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在众多领域内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其实质就是有限资源约束下的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形式对项目的申报、审批、运作、检查和验收等程序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成本、保证工作质量。较优秀的项目在认真审核后脱颖而出,项目执行者在明确的项目目标驱动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资源,策划和组织出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把活动办成精品;在充分尊重各基层团组织创造性的同时,也能较好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育人过程的实践者和实施者。
一、新形势下基层检察文化理论建设应与时俱进
自2013以来,检察工作正循序渐进步入新形势下,在系列讲话中,均对检察工作相关的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增强工作前瞻性,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重大责任”。检察工作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新形势下应进一步围绕推动经济发展,找准社会发展切入点,将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服务大局的首要任务,紧密结合全国发展战略;进一步围绕促进和谐稳定,找准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突出打击严重威胁群众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性犯罪;进一步围绕保障民生民利,找准服务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关注民生的法律问题,切实为群众答疑解困,全面普法促进全民守法的实现;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树立司法公信力,找准服务社会发展的突破点。新形势下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检察任务变得更加深入、更加重要,与此同时就需要检察文化建设的前行性起到引领检察工作的根本作用,对检察工作在政法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服务全社会意识与自我提高的要求,也就是在前期严格要求自身的基础上,完善社会法治体系也成为检察文化建设的重点。基层检察机关作为检察体系中最小的基层单位,它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具体性决定了它是承担检察文化建设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特别是在《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中强调了基层检察院的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主要内容要求各级检察院贯彻落实。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中基层检察文化建设依旧是检察体系文化建设的基础点与突破点。基层检察文化建设应该及时把握新时期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强法治思维的建设,在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提高综合素能,以将工作效率内发性的达到更高的标准,加强作风建设,增强社会公信力。
二、新形势下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理论应更加深入
我国有基层检察院3200余,基层检察官11万多名,承担着80%以上的执法办案任务。近年来根据中央加强政法队伍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在检察文化建设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层检察机关的检察文化氛围愈发浓重,但随着法治化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发展,同时基层检察机关的文化建设应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引向深层次。政法核心价值观包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忠诚———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公正———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廉洁———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政法核心价值观一直是检察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检察文化理论的根本之处。随着新形式下的检察工作,尤其是经历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专项活动、“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项教育活动,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更被提升为对基于政法核心价值观更高的追求,应进一步深化检察文化理论。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检察文化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洗礼,可以说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是深化检察文化的一项最佳载体,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彻底巩固了检察文化的作用力———指引检察干警学习更深层的党政思想、认识自身问题、严于律己。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围绕作风建设,聚焦“”问题,使得干警从内由外的进行了洗礼,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结束之际,基层检察单位应该将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树立的良好检察文化内涵保持热度、常温、有效地持续下去,在意识到自身不足的情况下及时更正,从而不断查缺补漏,保障政法干警自身素能良性发展,并将“自省”模式纳入检察文化理论,应该经常自我进行一定的回望总结。在“三严三实”专项活动过程中,“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同时应该作为检察工作的基础文化内涵。法律赋予了检察工作神圣的法律监督职责,那么对自身政治理想和信念的要求也是尤为重要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在办案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个人的原则底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将各项专项活动精神融会贯通至检察文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专项活动是定期对政法干警的督促学习、自我检讨的过程,在洗礼的过程中寻求自我的升华,也是充盈检察文化理论的重要过程。理论的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源泉,而检察文化建设同时是检察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李进 单位: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人民检察院
自古暨今,中国文化的主导者们“教民追孝”,“孝性”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特征,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如此偏爱传统文化和祖宗留下来的器物,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是基础这种“孝性”,这一行为能够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终于形成气候并引发出一系列重大的实践行动,并不是偶然的,或“头脑发热的”。20世纪初期,有识之士就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并呼吁民众加以保护,且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由于战乱、络绎不绝的社会动员和革命运动使人们无暇顾及这一领域;随着改革开放深入,西方文化的冲击,民众对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探寻更加迫切,极力寻求打下生命烙印的记忆,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留住这一记忆之一,它“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是一项举国上下全民参与代代接替的、长期的宏伟的历史性任务。”)参见刘愧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一文,《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然而,从近些年的保护状况来看,虽然出台了非常细致的、具有法律效益的保护策略和措施,却并没有有效的抑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笔者认为,问题的出现除了关乎有形的“政策”,更关乎无形的公众保护意识。
一、重视“上”“下”层的协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民族或族群,它属于该民族或族群的全体人们,它具有很强的公众性。而公众意识就是这些民族或族群的自我意识,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保护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举措,这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是目前在国内许多单位或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容以及重要意义认识不充分,他们不知道保护什么?能不能保护?怎样保护?
一个世纪以来,不少研究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研究之中,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了许多有益有价值的工作。然而,专家、学者们的保护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热衷于“填补空白”,戴着“艺术之墨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些因素加以改造和利用,以“变异”的形式存在于“象牙塔”层面的交流与合作。“然而,在民间艺术活动被大量地用以为创作材料而遭到掠夺性开采的同时,它们本身却仍然被视为落后的、原始的、粗糙的,被视为必须以精英文化的模式加以改造才能拥有艺术价值的对象。”(注:参见傅谨《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一文,《草根的力量》,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这种漠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脱离保护主体的基础意识层即公众保护意识的所谓“保护”,跟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的速度。
政府的政策有利于保护,也有利于公众保护意识的提高,然而,过于的依赖政策,也会导致公众保护意识的淡薄。2004年8月28日,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公布了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确定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6名。应该说,国家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鲜明的“等级制”保护策略,有时会削弱民众的保护意识,他们会认为名录下的遗产才是需要保护的,或者“高等级”的遗产才是保护的对象。我们似乎走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公布名录和传承人”本意是要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而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反而却消减了这种意识,因而,关键不是政策的出台有多少前瞻性,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有多重大的意义,而是实际操作中,重视政策、研究成果与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的协调,告诉人们为什么要保护并热爱这一类型的文化,增进保护的紧迫性的认识。
二、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的三层举措
提高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国家社会的自觉意识)其实就是一个全民性“文化自觉”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不是‘死文化’而是‘活文化’,其区别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点就是依附于特定的民族、群体、区域或个体存在,并流传至今。”(注:参见乔晓光《关注母亲河》一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讲究“活”性,以“人”为本,离开了对人的关注与重视,就是舍本逐末。提高“人”的保护意识虽然是针对全体公众,但具体操作还应具有科学性和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应该有三个递进的层面,它们所针对的受众不同,得到的效果有差异,而结合实施则可以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
1、提高传承人和相应的专业人员的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领域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他们“掌握着祖先创造的精湛技艺和文化传统,他们是中华伟大文明的象征和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是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华,具有天才的个性创造力。……代代相传是文化乃至文明传承的最重要的渠道,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天才的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往往还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推向历史的高峰。”(注:参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命名工作手册》,2005年版,第11页。)保护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是要保护传承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由于传承人的声誉和所处的特殊位置,除了要传授特定的“文化”外,还需传播延续这类“文化”的意义。然而,对于部分传承人而言,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我们所认为的“文化”,这种最直接的能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的途径应是要得以重视的。此外,近两年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遗产和传承人名录后,有部分没有被列入名录的传承人通过媒体渠道道出了自己的抱怨:“国家不重视,我们如何来传承”,过于依赖政府政策和带有功利性的保护意识,不仅不能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更会加剧它的消亡。 转贴于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从对濒危形态的抢救,到对消亡形态的搜集整理研究,再到活态形式的扶持振兴与开发利用,都离不开相应的专业人员参与和必要的理论知识指导。较之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艰巨任务,其研究的专业队伍及其分布状况很不均衡,传统文化艺术研究领域比较合格的专业人员,大多集中于部分大都市和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且年龄普遍偏高,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长期进行实地调研。而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集中在“地方和基层”,其保护只有等待“有识之士”来发掘,或利用地方仅有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在维持,这使得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处于“非专业”状态,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培养专业人才输入基层、培训地方固有的人才以及成立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是有效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的有力保障。
2、重视教育的传播方式
教育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教育活动也成为支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严重缺乏专业研究队伍,一些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开始设立相关专业,开展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历教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发挥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桥梁作用。同时,鼓励和支持一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知识纳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等,来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但是,在地方专业人员极度匮乏,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乡村,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源地,教育工作者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没能力从理论上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做系统规划的情况下,就在学校教育全线铺开,极有可能使效果“事与愿违、南辕北辙,甚至有可能在实施保护的良好愿望之下,由于不能按照科学思想办事,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指导,带来不必要的遗憾,酿成不必要的祸端。”(注:参见吴文科《以人为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根本性原则》)
重视教育,更应该重视教育的传播途径。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要培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级专业人才,在全国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调查、登记、摄像、录音、认定、建档等工作,摸清家底;另一方面,要在本科、专科教育层面大力宣传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因为这一层面的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都将是面对基层和地方的;再次,要对中小学有志教授和传播的教师进行培训,创造和提供机会让其再学习,他们是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的“传承人”。只有提高了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才能避免“一哄而上”,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全民的保护素质。
3、保存与建立原生态生存环境
保存和建立原生态生存环境与提高公众保护意识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是隐含在物质层面之后的宝贵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传统,这就离不开它的原生态环境。事实上,在市场经济的制约下,要想完整的保存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生存环境是不可能的任务,只能是有限的条件内相对的实施,设立生态博物馆提供了这一相对的可能性。
近年来,改革继续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前推进。同时由于改革尚不到位,某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苗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遭遇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致使一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难度加大。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着力突破改革瓶颈,既是过去攻坚克难的成功经验,也是继续深化改革的有效方法。
加强“顶层设计”,必须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同基层干部群众的实践探索相结合。政策的生命力总是源于实践。从安徽小岗村村民探索“大包干”到深刻变革农村经济格局的,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改革、经济体制转轨等重大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活力,关键在于改革领导者对群众意愿的深度关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基层探索实践经验的及时总结。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大胆探索,重视基层鲜活实践,是确保“顶层设计”符合实际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改革不断深化的智慧之根、活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