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3: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继续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

篇1

2转向实践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应对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学校教学实际,借鉴当今国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益探索,笔者认为转向实践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采取“案例教学与教育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所谓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使他们“身临其境”般地直面教学实践,成为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多样的,其中最常采用的是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以一定的形式被展现,是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此处指培训者)和学员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案例教学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一方面,案例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案例中,使学员在分析研讨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获取了蕴涵在案例中的教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剖析教学案例的过程对于促进学员反思教学实践精神,并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教育情景中,由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合作,针对实践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行动研究的理念被引入到继续教育领域。教育行动研究有不同的类型,其中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进行研究是教育行动研究的较高层次。教育行动研究蕴涵着两个基本的教育理念。

(1)融学习于实践中。

教育行动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与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批判精神。教师的整个教育行动研究过程是不断通过教师的实践、反思、调整,直到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新的改进的过程。因此,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过程,是一个从不会间断的过程。

(2)实践者成长为研究者。

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和教育对象的丰富性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而这些复杂的、不确定的、独特的和价值冲突的情景存在于任何已经产生的理论和技术之外,教学与反思的特质决定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教师的反思过程与教育研究就更进一步地保持了方法上的一致性。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反思实践本身就更有研究的韵味。教师能够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反思,就已经具备了研究者的基本素质,这个教师就已经从单纯的教学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了。

篇2

民办高校在我国的生存环境受到公办高校的积挤压,竞争十分激烈。民办高校急于求成,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出现了很多的的误区。学校的定位不准,民办高校以公办高校本科教学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用这样的标准来建设学校,没有根据学校的现状、学生的水平来进行继续教育。普遍采用“批量化生产”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教材、教学内容、考核标准都相同。

(二)缺乏特色

民办高校的教育与公办高校的教育是有区别的,民办高校之间缺乏特色也是很大的问题,学历教育定位与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使高校间的继续教育趋于相同,相互之间只对劣势进行比较,没有特色和优势可比。另外,不同区域的民办高校也没有显示自身的地方特色。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对人才规格的需求结构是各异的,继续教育没有体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之不相适应。

(三)人才培养的时效滞后

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变化的。民办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的制定,学生对知识的接收都不是实时的,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这就导致学生接受的继续教育的内容可能是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前的市场需求,出现了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学校在设置专业之前,往往只会跟随社会当前的需要,没有细致的分析专业的未来走向,不具有前瞻性,学生接受继续教育完毕后,社会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

二、民办高校本科继续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对策

(一)找准自身定位

要找准继续教育的定位,民办高校首先要找到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潮流中自身的发展空间,明确继续教育在学校教学活动处于什么位置,对继续教育作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时,必须坚持自身的定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二)构建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民办高校必须正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摒弃落后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一个能够实现社会与教育之间的交流互动的体系,以培养社会所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原则性的指导。在继续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深化体系改革,完善体系内容。

(三)积极创新,发展特色

教育特色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必须打破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趋同性”,发展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民办学校在对继续教育进行规划时需要考虑到学校所处的环境、地域因素、学校周边地区的人口、科学技术水平、文化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在西部的学校教育方式不能沿袭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办学特色,必须结合西部的状况,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与调整。民办高校应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有专业好、适应性强的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实践与创新的复合发展。

(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继续教育的基础,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对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及继续教育的成果都有积极作用。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的专业培训,更新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学习完毕后,进行相应的考核。构建一支“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对民办高校十分必要,除了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之外,还应对教师的工程技能和实践操作水平作出要求。比如目前在公办大学本科教育中,许多教师既在大学中任课,又是相关企业的工程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篇3

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对自身运动能力和潜力认识不足,对掌握技术缺少自信心、虚荣心强要面子、怕丢脸。因为低能、运动能力差、易失败,在要面子怕丢人的虚荣心作用下很少参加练习,流露出情绪低落,不与他人或很少与别人语言交流等悲观情绪,这种学生对于体育练习中提出的挑战,一般都没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反应,他们不是去想方设法去寻找应付遇到的困难,而常常试图避免面对现实,甚至制造种种借口躲避或否认困难的存在。如借口有病、有意犯规、中途退场等。这些行为是一种自弃行为,教学时要特别注意。

2.惊慌恐惧心理

产生惊慌恐惧心理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对胜败的担心,学生总是怕输这种担心是有原因的。学生认为失败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失败可能使学生回忆起过去因为做错事而被处罚的情景,从而害怕自己在教师和同学们面前难堪和令人失望。有许多学生之所以害怕失败仅仅是他们对自己形成一种心态,他们永远是不败的人,这种情况下失败会严重破坏其良好形象,惊慌是恐惧失败的一种表现。其次是害怕受伤,如果有受伤的经历则往往担心类似的情况发生。运动恐惧症是由于一种强烈刺激引起的焦虑反应,每当遇到相同的情境或类似的情境则不由地产生恐惧,例如在拳击教学,游泳教学,体操教学中就容易产生惊慌恐惧心理。总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消极情绪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和体育教学中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和调节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消极情绪,转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二、对学生消极情绪进行心理调节遵循的原则

1.接受性原则

对于具有消极情绪的学生可暂时接受他们的言行举止,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争取得到学生的信任。

2.疏导性原则

对学生情绪的调节要以劝慰开导为主,以减轻学生的压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个别对待原则

对学生消极情绪的调节,要因人而异采用特殊的方法实行个别对待。要研究和分析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尊重学生的人格,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心理调节措施

1.对厌恶厌练情绪的调节

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厌练的原因是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和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因此,调节厌恶、厌练情绪首先要加强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教学特点向学生进行远大目标理想的教育,激发他们对未来生活和事业的向往、对加强体魄的追求。其次教学方法要讲科学性、体现教育性,其效能不仅在于有效的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还在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教材的选择和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呆板单调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练情绪。

2.对自卑自弃心理的调节

对自卑自弃心理首先要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良好”信念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要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巧妙运用鼓励方式,逐步克服自我心理。学生受老师表扬可以引起喜悦、快乐、得意等情感,促进掌握技术动作,反之会造成不安、紧张、烦恼等情绪,会阻碍技术掌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发现学生的进步,尤其是关注那些身体素质比较差、技术动作掌握比较慢的同学,当他们努力获得进步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鼓励。在教学中,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施教的内容不同,逐渐的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暗示。比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各组的技术、规范有所区别,诱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步体会掌握基本技术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消减学生的心理压力。

3.对惊慌恐惧的心理调节

对惊慌恐惧的心理调节可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即有目的、有计划、一步一步鼓励和指导学生亲自去接触那些使他们发生恐惧惊慌情绪的事物和情境。既是学生暂时产生恐惧或焦虑,也要鼓励他们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去忍受、习惯和适应,直至把惊慌恐惧情绪全部消除为止。在教学中可通过比赛和测验,来培养学生克服惊慌恐惧心理能力,运用比赛具有激烈对抗特点,培养学生斗智斗勇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适应胜利与失败的考验,树立拼搏进取的坚强理念。既能享受胜利的喜悦又能承受失败的磨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识别学生紧张状态的征兆。可采用个别谈话,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认识惊慌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重要的是让学生恰当地对待将要面临的场合,必须有决心控制自己的惊慌恐惧情绪而不能回避。因为产生惊慌恐惧的人一旦避开了恐怖指向的事物或情境,再次遇到时,又往往会绕过它,结果反而使惊慌恐惧情绪发展和加重起来。

篇4

二、高校从事非学历培训的SWOT分析

非学历培训是个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领域,目前社会上从事非学历培训的机构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除了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在专门从事非学历培训之外,高校的部分学院(特别是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语学院等)依托其专业优势也在从事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非学历培训,当然数量更多的是社会上各种培训公司和管理咨询机构。不可否认的是,非学历培训不仅是个完全市场化的领域,而且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卖方市场。可以提供非学历培训服务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以及众多专业学院,只是有培训需求的客户可以选择的众多培训供应商之一。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非学历培训市场中脱颖而出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并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对于在高校中从事非学历培训的机构与人员来说,就必须在对自身进行SWOT分析(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会;T-Threats,威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高校非学历培训工作的功能定位和办学模式。

(一)高校从事非学历培训的优势与机会

非学历培训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相比于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而言,高校从事非学历培训在学校品牌、学科与师资、教学设施与文化氛围、平台与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这些优势也正是高校非学历培训今后发展的机会所在。

1.高校的品牌优势

高等院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多年来在从事高等学历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目前全国从事非学历教育培训的高校不下百家,但真正具有较大市场份额和社会影响力的不足二十家,其中能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领域排名稳居全国前三位的分别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这与清华、浙大、上海交大三家名牌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综合排名总体一致。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于2009年3月成立,由原上海交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整合而成。这两大学院在合并之前都以从事成人学历教育为主,兼具非学历教育培训功能。2010年4月,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院组建培训部,在学院“融合、转型、发展”的发展战略指引下,全面整合原成教学院、原网教学院从事非学历培训的人员和资源,非学历教育培训正式被纳入学院发展的重点。201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内主要从事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本)为主的原技术学院并入继续教育学院,更名为七宝基地,成为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培训(留学桥项目)的教学基地。经过近四年的发展,交大继续教育学院的非学历培训产值已从2010年的约5600万迅速增长到2013年的约1.6亿,连续三年稳居上海交通大学各大学院非学历教育培训产值排名第一位,并逐步建立起经济管理培训、金融培训、党政干部培训、国际教育培训、职业发展培训、IT培训等六大领域培训品牌,每年受训学员约3万名,学员遍及全国各省市乃至港澳台地区。这些学员参加完培训,不仅可以更新知识提升能力,而且在考核合格的情况下还能取得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颁发的非学历教育培训结业证书,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友,这对广大学员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荣誉。继续教育学院很好地运用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名校品牌优势,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非学历教育培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高校的学科与师资优势

所谓“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高等院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积累了多年学历教育的办学经验,在学科建设和师资储备上具有社会其他培训机构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主要取决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团队。高校依托于强大的学科和师资优势,往往能在激烈的培训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方面,高校在教学和管理上的规范性更能赢得受训单位和学员的信任,另一方面,社会上各种类型实战派的师资(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社会知名人士、职业讲师等)也更愿意到高校平台上来分享经验、展示才华。另外,高校与企业还能通过培训合作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合作,高校能够利用自身强大的科研力量为企业实现产业转型、产品升级以及人才开发与储备,而企业也能够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将高校的先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从事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始终把课程研发设计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推进。经过几年的积累,目前学院的培训师资库中已储备了经典学院派和社会实战派两大类型近千名师资信息,其中各项目聘任的经典学院派师资主要来自国内外各大名校的教学名师,除了上海交通大学本校,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名牌综合性大学的教师在学院培训部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组中担任讲师。学院派师资的讲课特点是内容体系性强,语言逻辑性强、与最新的学科动态和热点结合紧密等。社会实战派的师资则主要包括国内各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官员和研究人员、大型国企和知名外企、民企的高层管理人员、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知名人士和各专业各领域的职业讲师等。实战派师资的授课特点是课堂互动性强、语言感染力强、案例丰富生动等。学院派师资与实战派师资各有所长,当然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越来越多的学院派师资也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且进行良好的课堂互动,而实战派师资也在逐渐提升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两者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院的项目团队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中,会根据受训对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搭配,能较好地满足各级各类培训班学员的实际需求,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3.高校的教学设施和文化氛围优势

高等院校特别是百年名校能够吸引各级各类非学历培训班学员纷至沓来的,除了品牌和师资优势,还有其先进的教学设施、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幽雅的学习环境。相比于社会机构安排的教学场地,在高校参加学习培训,能让受训学员重新体验回归校园的感觉,在高校的知名校友以及历史建筑的趣闻轶事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主要在徐汇校区和七宝基地开展,其中金融、经管、干部等几大类培训主要以徐汇校区的教学场地为主。徐汇校区是上海交大的主校区,不仅地处上海繁华的徐家汇商区和国家4A级景区,交通极为便利,而且还是国内高校中唯一保留完整且在正常使用的建校初期的老校区。徐汇校区内有上海交大校史馆、有学长题词的纪念碑、有钱学森图书馆(国家级),还有数幢保存完好的优秀历史建筑,这些都充分传递出百年交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能在徐汇校区举办非学历教育培训,也是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院得天独厚的重要办学优势。

4.高校的社交平台和校友资源优势

高等院校特别是名牌高校的校友资源,是高校从事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参加非学历培训特别是高端培训的各类学员,除了想在培训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启发思考等学习方面的诉求之外,还有结交朋友、扩大人脉、资源对接等社交方面的诉求。高校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校友资源,是其他社会培训机构望其项背难以企及的。上海交通大学依据院系、届别、生源地、就业地等元素将历年的学历教育毕业生分类管理,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总会和各院系校友分会、各地区校友分会。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院不仅成立了同学总会,还以各培训项目组(主要是稳定的公开课项目)为单位分别成立了项目同学分会。学院同学总会和各项目组同学分会除了组织校友举行年会、论坛、沙龙、游学以及各种公益活动、联谊活动之外,还为有个性化需求的校友进行项目对接、资源对接等后续服务。目前,继续教育学院下属的中国创富联盟、百年财富俱乐部、新儒商联盟、上海创赢财富俱乐部、电商连锁联谊会、老子书院联谊会、金融财富俱乐部等一批同学分会和项目组俱乐部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今后,学院同学总会将更好地为广大校友提供社交平台和资源对接服务,使非学历培训的各级各类校友对上海交大和继续教育学院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二)高校从事非学历培训的局限与挑战

尽管高等院校在从事非学历培训工作中具有诸多社会培训机构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但同样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目前高校非学历培训普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观念与定位问题

在我国多数高等院校特别是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名牌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尚未真正普遍地被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高校管理者对继续教育在高等院校服务社会使命中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较少将继续教育特别是非学历培训定位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做贡献的高度。反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继续教育已走到了时展的前沿,哈佛大学每年有约12000名学生在延伸学院(即继续教育学院)学习一门或多门课程,该学院共有65个学科领域共570门课程可供选择。相比之下,国内高校对继续教育特别是非学历培训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2.体制与机制问题

我国高校目前实行的是行政化管理的体制,无论是在高校专事非学历培训的继续教育学院,还是从事与其学科相关领域培训的专业学院,都必须接受学校的行政化领导,特别是在人事和财务两方面受到学校管理体制的约束较多,自主性不强。高校管理上的行政化与非学历培训的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冲突和矛盾,而社会培训机构在体制机制上则有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灵活性。可以预料的是,高校“去行政化”必然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如何在目前高校的行政化体制下寻求继续教育尤其是非学历培训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上的突破,将是未来高校非学历培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3.人员结构与素质问题

目前在高校体制内从事非学历培训工作的员工,大部分都是从教务或教学岗位上转型而来,由于受到自身专业和从业经历等因素的局限,以及长期在高校体制内工作造成的惯性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得这些员工在非学历培训项目课程研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方面存在较大欠缺。高校非学历培训中的企事业单位内训项目,大部分都还是委托单位慕名而来,高校主动去开发开拓的比较少,这归根结底还是高校人员市场开拓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无论是继续教育学院还是涉足非学历培训业务的专业学院,要在高校现行人事制度框架内解决培训工作人才队伍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就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而言,目前从事非学历培训工作的员工总数已超过100人,其中拥有学校体制内各类编制的员工不足20%。

4.高校之间以及学校内部竞争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从事非学历培训工作最大的市场竞争对手,与其说是社会各类培训机构,不如说是其他高校从事非学历培训的部门以及本校内部涉足非学历培训业务的学院。由于高校和社会机构在实施非学历培训项目时会存在明显差异,前者规范后者灵活,有培训需求的单位和人员往往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选择。倒是风格特色相近的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内部涉足非学历培训业务的学院之间,为了争夺客户可能会采取低价策略或贬损对手等恶意竞争手法。整个高校非学历培训领域还有待规范,良性竞争的局面还有待培育。就上海交通大学非学历培训而言,外部有力的竞争者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院校,其中形成最直接竞争关系的是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两个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名校。就上海交通大学内部而言,除了继续教育学院是交大体制内从事非学历培训的主力军之外,学校内部还有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高级金融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法学院、船建学院、农生学院等在从事与其学科相关的非学历培训业务,这些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之间在培训业务上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交大校内尚未真正形成“1+X”的非学历培训办学格局。

三、高校非学历培训办学模式探索:自营与合作相结合

高校在从事非学历培训工作中普遍存在观念与定位问题、体制与机制问题、人员素质与结构问题、高校之间及学校内部竞争等诸多局限和挑战,要想充分发挥高校举办非学历培训的优势而克服局限弥补短板,高校非学历培训办学机构就需要在办学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目前国内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在自主经营一部分高校本身擅长的非学历培训项目之外,与社会上具有一定市场开发能力和正规培训资质的机构合作办学,高校主要提供培训品牌、师资与场地,社会机构主要负责客户开发和市场推广,两者优势互补,合作双赢。以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目前学院培训部下设金融与管理培训中心、干部培训中心、国际教育培训中心、职业发展培训中心、EDP研修中心、定制内训中心等各个业务主体,共开设经管类公开课项目约50个、留学桥项目约10个、职业资格及IT类项目约20个,平均每年为全国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制的内训项目超过100个,所涉及的非学历培训业务几乎涵盖了各个行业各大领域。学院在发展非学历培训业务中坚持自营模式与合作模式“两翼齐飞”的方针,充分发挥两种办学模式各自的优势,并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截至2013年12月底,学院共有37家合作办学机构,其中经管类共25家,职业及IT类3家,国际教育类9家,这中间90%以上的合作办学机构已与学院稳定合作三年以上,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诚信宣传、规范办学、热情服务,为学院在短期内实现培训产值的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学院完成非学历培训产值约1.6亿元,其中自营产值约占35%,合作产值约占65%,合作办学项目与自营办学项目两者实现了良性互动、均衡发展。绝大部分合作机构在与学院合作办学过程中,能充分尊重市场化规律,发挥公司体制在人事聘用和财务结算上的灵活性,较好地弥补了在继续教育学院在高校体制内从事非学历培训工作的诸多局限。当然,在高校非学历培训的合作办学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高校与社会机构在办学理念、办学目的、办学风格上存在差异,特别是社会培训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可能发生不诚信不规范的违规行为,比如可能会在招生环节中虚假承诺、进行隐性招生或连带招生,在教学环节中更换师资以次充好,在财务环节私自收取学费、擅自提高或降低学费标准等。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一方面坚持自营模式———合作模式“两条腿走路”原则,充分发挥合作机构在市场招生能力和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合作办学模式的风险防控意识,逐步完善对合作办学机构的日常管理制度。目前,学院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非学历培训项目组管理规范”,包括市场管理规范、财务管理规范、人员管理规范、宣传及广告管理规范、教室管理规范、俱乐部(协会)管理规范等,每年底进行修订更新,这些管理规范适用于学院所有自营项目组与合作项目组。另外,学院在合作方的遴选、考评、奖惩、退出等环节中,有严格的制度设计和流程管理,确保将合作办学的风险控制在最低。

1.合作机构的遴选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逐步健全合作机构引入审批制度。学院每年初“培训项目引导目录”,指导新合作方的审批和新项目的立项,原则上不引入与学院原有项目同质化相冲突的培训项目。新引入的合作机构,必须有培训行业三年以上从业经历且无任何违规违纪等不良信誉记录,必须经由学院培训部总监会议答辩审核,项目负责人有高校工作经历的优先引入。

2.合作机构的考评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坚持“产值与质量并重,规范与品牌优先”的原则,逐步建立合作方综合评估机制。学院根据培训项目的不同类型和性质,制定弹性考核标准,鼓励发展有特色、可持续和有潜力的项目。对于上海交通大学非学历培训品牌项目和大项目,采取保护政策,优先发展并在政策和资源上做适度倾斜。每年底学院对合作机构在综合评估基础上进行排名并实行末位淘汰,保持学院合作办学机构存量和流量上的平衡。

3.合作机构的奖励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差异化人性化”的原则,建立公平合理、行之有效的奖励措施。学院目前对合作机构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奖励措施,主要包括年底产值返点奖励、年度优秀项目组评选与表彰等,对合作期限长、产值大、信誉好的机构,还在财务结算周期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合作机构的退出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坚持“优胜劣汰,动态平衡”原则,建立有差别有层次的惩戒与退出机制。对于在合作办学中有重大教学事故或其他重大违规事件的合作机构,将直接予以解约清退,并责成妥善处理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与学院发展方向或整体目标不相符合的合作机构,合作协议到期后就不再续约,双方配合善始善终处理好项目扫尾工作;对于连续两年未完成产值指标的合作机构,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约,建议转化为招生机构继续与学院进行合作。除了对合作办学机构进行引入、考评、奖惩、退出等一系列流程管理之外,学院还定期召开合作机构负责人会议,定期对新合作机构的员工进行培训,加强合作方负责人及普通员工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与合作方的日常相处中以诚相待,把合作伙伴当做朋友来交往和相处;想方设法、设身处地为合作方排忧解难;充分调动学院资源,为合作方多做加法;让大的合作机构在保持产值稳定基础上创建培训项目品牌,让小的合作机构在风险可控基础上培育壮大。

篇5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07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07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t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

共5页,当前第1页1 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并确定?t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07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07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06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07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07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07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

共5页,当前第2页2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矗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的教学反愧优秀案例评癣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

共5页,当前第3页3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孝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孝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07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在“信息技术教育”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07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07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07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篇6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04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04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04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04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04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04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04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7

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长足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探索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教师教书育人质量的大事。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我在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中,特别重视自己师德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素质来提高。在培训中,真正做到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在培训过程中,首先时间保证;其次,我采取“稳扎稳打”,让学习内容化整为零,为了加强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我与其他老师互相交流,一起研讨,我对在线学习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二、具体收获

1、参加培训,使我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能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改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撰写教育论文。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使我意识到教学课程的改变我们必须跟上新的教育理念,所以在下工夫熟悉新教材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提高了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2、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师德方面的修养,我坚持把师德建设当作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来抓,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知、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成为自己自觉的行为,积极争取做一名“师德双馨”型的教师。

3、重视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8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周期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校本研修,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树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内容,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教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以学生为本,依法施教。

3、信息技术未达到初级水平的教师经过培训,全部达到初级水平。已经达到初级水平,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达到高级水平,并且进一步提高已经达到高级水平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拓宽学科知识领域,更新学科知识结构,使广大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力求成为创新型教师。

5、指导教师学会自主学习。立足校本,积极主动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自主成长的培训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6、使教师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和世界,逐渐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三、集中培训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教育实践活动、远程教育等形式。其中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0个学时,具体内容和培训学时分配为:

1、师德教育:32学时,4学分,这是贯穿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通过举办讲座,组织优秀教师报告团,看《师德启思录》,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及师德教育论坛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法制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所学课程为:《教师礼仪》《探究教学论》《中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若干意见的读本》。

2、新课程培训:42学时,5.5学分。这是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精心组织,使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前接受不少于42学时的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转入校本培训。所学课程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走进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及教材。

3、信息技术培训:60学时,7.5学分。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升我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信息技术已达到高级水平的教师,可以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发挥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学课程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上、下册》。

4、学科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培训:88学时,11学分。具体内容包括新知识、新理念在本学科教育技能训练中的培训。按照基础教育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知识为基础,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我区的教育教学实际,重点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技能、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把教学技能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所学课程为:

(一)小学教师用书:

语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教学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语文》。

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小学数学参与培训教程》、《新课程教材教法》。

品德:《新课程教学法丛学》(品德与生活)。

体育:《体育新课程教学法》。

音乐:《音乐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

美术:《美术教学实施指南》。

(二)中学教师用书由市教育局和培训院校确定

5、地方课程:24学时,3学分。培训教材由市教育局根据教师的需要另行选定。

四、培训时间安排

根据省市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部署,20*~20*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已有90%参加了新课程通识性培训,1、2、7、8年级各学科教师已参加了课标、教材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区教师运用新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的能力。为确保我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顺利圆满完成,拟定于:

1、20*年4月23日开始举办小学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班,首先组织小学1~3年级全体教师分语文、数学两个学科进行培训。中学教师由市教育局组织开始分批分专业的新周期继续教育培训。(中学教师的通识培训由区师训中心负责)

2、20*年暑假对走入新课程的1~3年级、9年级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培训。并按照新课标、新教材逐年推进的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完成小学4~6年级教师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

3、定期组织教师到中小学听课、评课,开展课题研讨,加强学习反思,有效指导我区课程改革的实施。

4、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制定我区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和评估管理办法,确立校本研修培训基地,并认真总结推广经验。

五、培训要求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师培训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发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学习型团体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

2、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讲授与研讨交流、教学反思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推广专题讲座式、“菜单式”、“自助餐式”,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校本研修的学时数与集中培训学时数的比例应达到2:1以上,针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自修反思,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把学校建成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基地。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培训基地的师资、设施建设,整合培训资源。

根据省市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卫东区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全区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训任务。多年的师资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在新的培训任务中,师训中心将在先进培训方式的实践、新理念与中小学实际的联系、校本培训的实施、反思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师训中心、局教研室、电教站的资源有必要进行有效整合,不断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方式,优化培训手段,大量运用电化教育设施和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教学。同时为提高培训者的素质,师训中心还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培训者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听课指导、学习反思、课题研讨、切实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圆满完成提供保障。

2、严格培训的管理、考核登记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要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努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考核坚持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查相结合,平时考查与作业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相结合。

考核内容包括培训要求的各门课程,以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式灵活进行。学员学完全部课程,考核合格,经市教育局审核验收后发给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3、落实各项措施,保障培训经费。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分级负责,确保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逐步完善中小学继续教育经费由政府、学校、教师个人共同负担成本经费的机制。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解决办法》的规定,本区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的教师需交纳的培训费如下:

1)、中学教师参培院校由市教育局决定,其培训费用由所培训院校确定。

2)、小学教师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规定为,预交书费、证书费160元,培训费240元,(除政府补助外应交160元)(已参加通识性培训者交书费100元,培训费110元)

七、有关政策

1、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进修期间在原单位享有的一切待遇不变,学员学习期间各单位要按有关规定酌情给予生活费和交通补助。

2、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费原则上由学员所在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书费、证书费等由学员个人负担。

篇9

2、由教授讲授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此模块内容,让全体学员耳目一新。

3、如何做一名成功的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下面,我将本阶段的具体学习作以下简要小结:

一、认识的提高

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长足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探索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教师教书育人质量的大事。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我在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中,特别重视自己师德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素质来提高。在培训中,真正做到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

在培训过程中,感触最深的部分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培训。第一个关键节点,框架问题修改是研修重点和关键,可以说不完成框架问题的修改,其他方面的修改,也会受到影响。为了不使框架问题修改影响其他,我在学习时对问题修改时间段做了特别处理.首先时间保证;其次,我采取“稳扎稳打”,让作品修改内容化整为零,为了加强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我共享了其他学员的作品,互相交流,一起研讨,使框架问题的修改在下一模块学习开始之前及时完成。

对此,能够完成,我对线面的学习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二、具体收获

1、参加培训,使我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能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改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撰写教育论文。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使我意识到教学课程的改变我们必须跟上新的教育理念,所以在下工夫熟悉新教材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提高了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2、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师德方面的修养,我坚持把师德建设当作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来抓,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知、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成为自己自觉的行为,积极争取做一名“师德双馨”型的教师。

3、轰轰烈烈的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给教师继续教育带来了丰富的内容,重点通过《教师职业心理》、《英特尔未来教育》等专题培训和考试,使我们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当今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等都有进一步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内容的培训,不但提高了我们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在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组织教育教学调查、实验和交流等活动中,使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广大教师在“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质和教育科研、创新能力。

4、重视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学习期间在进修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为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在这里我向你们表示感谢。今后我会努力并不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

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篇10

2、 由培训中心的张君颖老师讲授的高中新课程校本开发

3、 由培训中心的杨四英老师讲授的高中新课程与选修课教学

4、 由培训中心的安静生老师讲授的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5、 由培训中心的刘希平老师讲授的高中新课程和高考

6、 培训中心吴琳娜老师的教师职业道德讲座;裴昌玲老师的多元智能理论讲座和袁青老师的心理问题研究讲座

7、 由计算机中心廖建筠、王晓民等老师讲授的英特尔 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此模块内容,让全体学员耳目一新。

8、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下面,我将本阶段的具体学习作以下简要小结:

一、认识的提高

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长足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探索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教师教书育人质量的大事。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我在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中,特别重视自己师德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素质来提高。在培训中,真正做到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

在培训过程中,感触最深的部分是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的培训。第一个关键节点,框架问题修改是研修重点和关键,可以说不完成框架问题的修改,其他方面的修改,也会受到影响。为了不使框架问题修改影响其他,我在学习时对问题修改时间段做了特别处理.首先时间保证;其次,我采取“稳扎稳打”,让作品修改内容化整为零,为了加强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我共享了其他学员的作品,互相交流,一起研讨,使框架问题的修改在下一模块学习开始之前及时完成。

二、具体收获

1、参加培训,使我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能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改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撰写教育论文。通过此次培训,使我意识到教学课程的改变我们必须跟上新的教育理念,所以我要在下工夫熟悉新教材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要进一步提高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2、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师德方面的修养,我坚持把师德建设当作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来抓,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知、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成为自己自觉的行为,积极争取做一名“师德双馨”型的教师。

3、轰轰烈烈的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给教师继续教育带来了丰富的内容,重点通过《教师职业心理》、《英特尔未来教育》等专题培训和考试,使我们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当今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等都有进一步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内容的培训,不但提高了我们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4、重视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