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系统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3: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学生管理系统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学生管理系统论文

篇1

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一直缺乏必要的高校和社会关注度。当扩招开始后,学生成倍增长,然而需要进行这些信息处理的服务器和存储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升级。甚至在有些高校,学校机房所使用的计算机还是很陈旧的淘汰机型。这也从另一方面导致了辛苦开发的软件系统在老牛的带动下发挥不出应用的作用。要知道,计算机硬件水平是整个系统得以实施的平台所在,如果没有完善的硬件配备只能导致,校园网络管理瘫痪。长此以往,信息管理系统也就成了摆设。真正成了老牛拉破车了。

(二)高校教师计算机水平技术有待提高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高校在招聘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时候,只要以管理水平和思想教育水平为基准线,而忽视其自身基本素质和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现阶段我国高校整体缺乏信息化处理的概念和要求。在这种观点下,政治教育才是核心才是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然而,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数字化校园的推广,这从一定程度上为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定了性,从数字化的角度为现阶段我国的学生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剧本相应的计算机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由此可见,当前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是综合性数据处理的核心时代。笔者根据多年所学,有感于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中的种种问题,拟设计一套全新的高校信息化工作平台,以数据驱动的交互管理为基础,来实现各个大数据的综合后台管理,并根据高校目前需求,定制各种功能性板块。通过单账号,多站点的方式来实现整个资源合理化利用。

(一)关于设计需求分析和背景分析

第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各部门应当配合学生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并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在该制度中,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系统的操作和处理要求,以便于管理人员开展日常的数据维护和查询、更新工作。第二,按系统设计定制权限。举个例子来说吧,该系统采取权限分离制,高校高层领导可以管理学生所有信息,辅导员可以查询信息并对部分数据拥有修改权利,学生只拥有查询信息的权限。对不同类型数据,采取不同分段操作,这样才能最合理的进行资源利用。

(二)关于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板块设计

本系统拟设计这些信息板块:

1、学生基本信息模块:包括学生的各项基本资料,如专业、班级、学号、政治面面貌、民族、住址、联系方式等等;

2、学生教务信息模块:包括对学生各种成绩的处理,如四六级成绩、等级考试成绩、学期成绩等等,教务部门安排接口,便于该部门进行更新维护;

3、学生辅助信息模块:包括学生各项辅助信息,如奖惩记录、奖学金信息、贷款信息等等,学工部门设计接口,负责定期更新维护;

4、学生住宿管理模块:包括对学生生活等各类情况的记录,如住宿情况、卫生情况、各项卫生评比等等;

5、学生财务信息模块:包括学生学费缴纳情况、教材购买情况等等,由财务部门设置接口负责定期更新维护;

6、学生图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学生在童书馆的借阅情况更新,由学校图书馆部门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工作;

7、学生素质拓展模块:包括学生才加各类活动的记录、建立、职业规划、实习记录等等。由团委部门设置接口负责更新和维护工作。

篇2

2系统硬件、软件设计方案

2.1系统硬件部分

如系统结构框图所示,除传感器模块中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用电功率监控传感器和客户端处理器模块中的GS1010SoC外,其余均为安防系统中的常用模块。如语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及结构图右侧的数据返冲、处理部分。传感器模块中,添加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和用电功率监控传感器,主要考虑了对作息时间的考勤和安全用电的监测等因素。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由光学系统、热释电传感器等部分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光学系统将来自多个方向的红外辐射能量经反射或特殊的透镜透射后全部集中在热释电传感器上,而热释电传感器将接收到的活动人体与背景物体之间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变化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经适当处理后送到输出端,触发报警。该系统中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与市场中常见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略有不同,可将市场上现有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进行适当改装,修改其原有硬件开关,同时去掉其本身带有的报警功能,将开关控制信号和报警触发电平处理后,分别送入客户端处理器模块GS1010。GS1010是一个高度集成、超低功耗的无线片上系统,处理器性能高和I/O丰富。由于不同传感器的工作电压不同,信号输出特性等有所差异,因此,除器件选型需要斟酌外,传感器与GS1010间的接口电路设计也极为重要,此处不详细讨论。结构图右侧的数据返冲、处理部分在选取时要考虑所处理的数据规模等因素。

2.2系统软件部分

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实现2大功能:一为环境节点信息的实时监控,包括配合硬件设备处理远程提取采集来的数据,设置预警阈值,控制输出预警信息;另一功能为环境节点的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相应传感器的开关和修改传感器的灵敏度。其中,传感器的开关控制,主要是考虑到某些特定时段,需要停用相应传感器,以及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等原因,需要重新修改传感器的预警阈值等。软件流程如图2所示。

3系统性能分析

学生公寓综合管理系统以WiFi技术为核心,通过将功能齐备的各型传感器组合应用,并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设备,最终使得管理更智能化、全面化。与传统的安全防护类系统相比,基于WiFi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有以下优势:

(1)运用传感器网络监测并通过软件判断触发报警信号,减少了管理过程中人的参与度,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减小了人为因素对管理效果的影响;

(2)可将公寓管理深入到各个寝室单元并利用WiFi网络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使得管理更加细致化,时效性更强;

(3)由于反馈信息可同时发给多个部门,方便实现层层监管,减少管理中的疏忽、漏洞,提高管理效能;

(4)可实现安防与作息考勤等功能,系统管理功能多样化,同时,由于考虑了传感器的开关控制,灵敏度调整和预警阈值修正等问题,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篇3

本模型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需要将某项任务分配在两台或多台机器中,作为客户机来说,其功能是运行用户接口和前端接口所需的应用程序,而作为服务器来说,其功能是提供客户机用户使用的各种资源和服务。从另一方面来看,在软件上,该模型需要将各种应用或者软件系统依照逻辑功能,从而区分为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组件。作为客户端,其主要负责数据表示和应用处理,用于处理客户的界面,并能够接受系统传来的数据处理请求;作为服务器端的软件系统,其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客户端软件发来的请求服务,并进行处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融合了许多大型机的多种功能,具有中央控制的模式,同时也结合了PC机的低成本和高性能。本结构的工作模式是: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相应的网络协议(例如TCP/IP、IPX/SPX)等,及时进行连接和通讯活动,经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各种需求服务,服务器可以进行响应并提供服务。

1.2三层Client/Server模式

该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两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在本模式中,需要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引入一个应用层,从而将应用逻辑转移到应用层中。需要将客户端弱化,并成为一个图形用户接口。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相比,此种应用模式优点很多,比如具有可伸缩性好、安全性高及节省开发设计等。中间的应用层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实现负载平衡,改善系统性能。

1.3Browser/Server模式

B/S模式也就是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服务器端(Server)为一方,浏览器(Browse)为另一方,通过浏览器来运行软件。它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兴起,是对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一种发展和改进。其结合了WWW浏览器技术和多种Script编程语言,与其它技术相比,它是一种新式的软件系统设计技术。在B/S体系结构体系中,当用户需要服务时,需要通过浏览器发送请求,那么分布在网络上的服务器则可以接受请求,并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搜索处理后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浏览器。作为此种结构,其优点有很多:比如分布性强、运营维护方便、程序开发简单,用户共享性强、使用成本低等。但是这种结构也具有数据安全性低、硬件要求高、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慢等缺点。

2系统分析与设计

2.1需求分析

在设计系统之前,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经验可以看到,作为典型的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其内容主要包括:院系所的设置、教学学习计划的管理、在线选课管理、学生各科成绩的管理等。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就是对本系统潜在的使用者进行调研,了解其关注的内容,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秘书、各系教师等,从而找出其最想实现的内容。根据调研,可以知道大家主要关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系统的管理功能,能对院系、专业、教职员、教学条件等进行管理和维护。二是可以设置教学计划。三是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四是可以提供网上选课功能。五是可以对成绩进行管理。六是具有数据分析、统计等功能。七是容易使用,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功能模块:该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模块,即教学计划管理模块、教学资源管理模块、网上选课模块、课表编排模块、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事务、教学实践、教学考评、教材管理、系统管理等。

2.2系统设计

2.2.1总体架构

经过对系统需求的深入研究分析,本次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定位为:在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需使用专用客户端,数据采集与信息的则需要使用浏览器来实现。因此,本系统主要采取B/S或DBMS结构模式,也就是说前端采用浏览器,中间则采用Web服务器,后端则为数据库服务器,其功能主要是查询和收集数据。比如学生查询成绩、查询选课结果等。对于比较复杂的功能,如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则需要采用C/S结构来实现。

2.2.2逻辑结构及数据表现层

为了实现更好的功能,本系统采用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层结构模型,系统中的业务逻辑层功能强大,不仅可以负责业务逻辑功能,还能直接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并提供对业务数据库内数据的完整保存、更新、删除以及查询操作。而系统的框架层则起到容器的作用,它既可以向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并且还可以将一些基础的公共服务功能放在系统框架层,这样就能做到重复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如果采用通用关系数据库平台,则能够支持大多数据库系统,并能实现数据共享,一般来说,可以采用XML技术设计,从安全性、维护成本等方面考虑,这次设计可以采用SQLserver2000作为教务数据库管理系统。

2.2.3数据存储层

对于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功能,主要为教务处或者二级管理单位服务,因此可考虑采用.NET技术架构实现,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数据采集与信息的功能,主要为学生和教师服务,同样采用.NET技术架构,以C#、C++、WEB作为开发语言。

2.2.4数据接口

为了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需要对接口进行处理,本系统采用XML技术来与其他系统进行实时通讯,故设计时参照XML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预留接口,将部分数据接口开放,当学校有其他系统需要时,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互通。

2.2.5建模方法

本文采用映射法进行建模,也就是说面向的对象应用程序,主要围绕关系数据模型进行建立,在此过程中,需要将类图中元素进行转化,并通过面向应用对象的方式,最终将这些对象合理组织起来,从而实现系统业务逻辑的发展过程。

2.2.6系统实现

系统功能主要通过多个子系统来实现,这些子系统有教学计划子系统、网上选课子系统、课表安排子系统、安装与配置、系统安全设计等。不同的子系统包含不同的下级目录,从而实现不同用户的需求。

篇4

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相应地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则依赖于系统而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现代管理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系统客户端C/S(客户机/服务器)与系统浏览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的信息管理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实施系统化管理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然而,在实施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进程中,仍存在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1 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表征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系统的,系统性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研究生信息管理工作自然也具有系统性。一方面它是研究生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子系统),另一方面它又自成系统,一般由招生信息管理、培养信息管理和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等子系统组成,而每一个子系统又由更小的系统(或要素)组成。在要素一定的情况下,系统的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要使信息管理系统运转合理、有序,必须优化整个系统,使各个子系统发挥最佳功能,收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1.1研究生信息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传统的研究生信息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要,必须借助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实现研究生信息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影响和制约研究生信息管理水平的因素很多,涉及到的部门也非常多,相关部门需要运用系统论的管理方法,根据研究生信息管理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把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围绕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目标合理组织起来,形成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权责明确的有机整体。完善的、系统化的研究生信息管理体系又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管理活动又是由教师、研究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参加的多边活动。因此,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化运作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系统的协调作用,才能使三方人员更有效地配合,及时了解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效果,反馈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信息,提出新的管理目标,使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始终处在一个新起点和高水平的层次上运转。

1.2系统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一般涉及招生、学籍、培养、思政教育、学位、学科、就业七个职能部门,信息需要在不同部门之间传递和处理,某个部门数据的输入可能是另一个或几个部门数据的输出。大多时候,数据并不是从第一个部门顺序地传递到最后一个部门,而是经过一些中间部门的处理重新回到前一个部门,有些甚至会经过有限次的循环,才会进入下一个部门。信息的价值在于其准确性和时效性,凡是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需要掌握、处理的重要情况和突发性事件、重要思想动态等信息,要及时收集、迅捷上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信息的价值,提高管理效率。

系统化管理就是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来处理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关系,处理好三流的关系是现代系统管理的关键。物流是组织运行的主体,物流中伴有信息流,而信息流是对物流、人流的反映,调节着物流和人流的数量、方向、速度和目标,驾驭着人和物,做有目的和有规则的活动。在研究生管理中,信息量和信息速度与研究生规模呈正比例关系,研究生规模越大、越复杂、信息量的增长就越大,对信息传递的速度的准确度要求就越高,信息流发生堵塞、中断、停顿的风险就也就越大。

实行系统化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管理效率:

(1)系统化管理可以避免信息系统重复开发。重复开发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而且由于力量分散,开发的信息系统大多质量不高。实行系统化管理可以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开发出高质量的信息系统。

(2)系统化管理可以规范、统一信息标准。目前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大部分是各个学校根据需要自行设计的,其操作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网络环境等均没有统一标准。在教育部的信息标准颁布之前,各个学校自行设计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是不相同的,数据库的字段名、类型、长度等也不相同,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即使在同一学校,各主管部门为适应自身的需要而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之间也缺乏整体间的统一规划,很难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传递。实行系统化管理能够把各个院校,各个部门使用的信息系统统一起来,提高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率,提高管理效率。

(3)系统化管理能使信息实现适时处理。虽然信息系统实现了联网,但受技术条件限制或安全方面的考虑,某些信息的处理工作仍是单机条件下的事务处理系统,信息还不能真正实现实时处理,例如学籍情况的变动,并不能立刻在其它部门反映出来。只有实行系统化管理才能实现真正的实时处理,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

1.3系统化管理水平提高的标志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管理方式、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尽可能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使数据可以重复利用与充分共享,为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势在必行。为了适应研究生教育高速发展的需要,不仅要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加以改变,还应当从管理的观念、手段和方法上加以变革,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水平。

系统化管理就是要协调研究生教育各个部门,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开发等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也有利于数据在各部门的共享和传递。系统化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研究生信息管理的有序性,研究生教育需要经过各个阶段,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上一个阶段工作完成,才能开始下一阶段工作,如:只有修够足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才能进行答辩。这就需要对信息管理进行系统化设计,保证此功能的实现。系统化管理是研究生信息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2 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管理理念

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人员、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仍然处于分散式管理的初级阶段,部分管理人员已经习惯了“传统管理”的工作方式,要实现由“传统管理”到“信息系统化管理”的转变,将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过程,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信息系统化管理不仅是简单地在办公桌上放一台计算机,管理人员能操作计算机,能打字上网就行了,而更多地是需要这些管理人员管理观念的转变,以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管理理念主要有:

2.1统一认识,信息共享

研究生教育一般为2年或3年,从时间的先后顺序上可分为招生、培养和学位三部分,具体管理工作是由许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各个部门负责不同的工作,如:招生部门负责研究生入校的初试、复试和录取;培养部门负责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学习、培养等;就业部门负责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各司其职,显得合理有序。但从现实来看,许多高校都遇到了一个突出问题,即因在不同部门应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虽然在不同范围内有不同收效,但要实施统一管理、系统管理却出现了问题。一些高校明显暴露出研究生培养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协作环节薄弱等问题。研究生教育管理成本加大,整体管理水平却有所降低。基于系统化的管理要求,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统一认识,信息共享。

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部门管理者的认识问题。一是领导者中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认为管理是领导者对他人的管理,习惯于采用人管人的方法。二是一些高校领导只是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交给各部门分管领导负责,并没有纳入高校研究生教育整体的战略规划。三是一些高校缺乏研究生教育的系统思考,难以实施统一管理。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强化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使各部门领导统一认识,只有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系统化管理才能奏效。

信息共享,顾名思义就是各部门共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降低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费用。但是由于缺少总体规划,多年来研究生教育各部门分散开发或引进的信息系统,有相当一部分相互之间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严重制约了信息共享。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减少甚至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2.2协同管理,职责分明

协同就是协作,即共同作用。协同效应是指在复杂大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从系统学角度看,协同管理就是要通过对有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进行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的重组,产生一种具有“竞争—合作—协调”的能力。具体到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协同管理就是将高校的各种资源(包括人、科研成果、财物、信息、流程)关联起来,使之能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或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或运作,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开发利用,实现这些资源的利益最大化,消除在协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壁垒和障碍。

部门协同管理自然涉及到权责和利益分配问题,为了避免部门协作中出现问题,必须坚持“职责分明”原则。无论是设置岗位,还是配备人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岗位人员要“职责分明”,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谁有权做什么,无权做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职责分明”的优点有三:一是研究生管理的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专人负责,以防止出现因无明确分工而使有些工作好像人人有份但出了事又找不到人承担责任和后果;二是让研究生管理中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工作范围和权力,使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精力集中于自己的工作,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易于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三是使研究生管理中每个人的职责和权限经纬分明,防止越级施权行为的发生,当有人越权时也可追究责任。并且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促进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3 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管理方式和手段

研究生信息管理涉及到的部门、数据库和用户都比较多,对某些数据安全性要求高,因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后期维护将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化过程。系统人员需要在对系统进行调研、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原则、设计方案和使用时的维护计划。基于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管理必须从管理的规范化入手,制定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管理方式和手段主要有:

3.1建立“管理系统”,搭建共享平台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核心内容的一致性,为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建立管理系统,搭建共享平台提供了可实施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在规模、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虽存在诸多差异,但其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具有一致性。以学籍为例,学籍管理内容中包括研究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毕业院校等基本信息,每个信息都可以用标准的数据来描述,并对数据进行归纳和提炼,从而形成可以广泛应用的标准。在管理过程中即使有些很难形成统一标准的,如课程等,也可在分类方式、编码方式上统一规定。在目前不同的管理体系下,如果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研究生教育管理将面临许多问题,如软件设计开发平台较多,软件设计水平不一,扩充性、开放性、灵活性、兼容性较差,重复开发,资源浪费严重,信息管理服务对象少,服务范围小等。研究生教育管理共享平台的建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它不但可以解决信息编码不准确而导致的上报信息不能直接传递,系统不能交叉应用,开发人员之间不能对话等问题,也可以为各个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一条高效便捷的通道。同时可以利用服务与数据库技术,建立更为人性化的信息系统,为管理人员和研究生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因而,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标准和共享平台的建立,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3.2共同维护,完善数据信息

研究生教育管理在一个管理周期中均包括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基本环节,每个环节下又有一些子环节。例如,招生环节包括录取、学籍子环节;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科研技能学习子环节;学位环节包括论文预答辩和论文答辩子环节。各个环节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这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及共性。数据信息就是在这些环节或子环节中产生、加工、储存、传递的。一个完整的信息往往是由多个部门共同“生产”的,所以信息系统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共同维护。然后再根据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使用的情况,利用数据仓库对数据挖掘分析,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科学改造,从而增加它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3.3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

研究生教育系统化管理是基于Web的,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网络方面的问题,这是我们实现系统化管理所必须考虑的,也是系统化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首先是网络瘫痪问题。虽然网络技术已经有极大的发展,但仍会出现各种新的问题,造成网络的不顺畅甚至瘫痪,给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造成极大的麻烦。其次是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及蠕虫、网络黑客都会给系统的安全带来威胁,尤其是学生成绩、财务信息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或被篡改,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我们在进行系统化管理时,一定要考虑网络安全因素,加强防火墙建设。对一些重要数据要随时备份,以防系统出现问题时,造成数据丢失。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应急预案,避免网络出现问题,整个管理工作陷入瘫痪状态。

参考文献:

[1]赵杰.管理系统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

[2]丁毅强,王战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信息可靠性分析[J].教育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