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3: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舞蹈艺术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舞蹈的展现在创作中完全依靠人的身体来完成,所以技术技巧的难度自然成为区分高下的一个硬性标准。人们常说,“艺中有技,技不等艺”,这虽然印证了技与艺的不同,但也着实强调了技术的至关重要。在如今的专业舞蹈比赛中,评审无不将目光着眼于演员的技巧难度,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门道”主要就体现在舞蹈编排中的难度系数和舞者的完成质量。按照这样的评判标准,杨丽萍、黄豆豆、王亚彬等舞蹈家依靠高难度和独特的舞蹈技巧成名,而《雀之灵》、《士兵与枪》、《秦俑颂》等舞蹈剧目也凭借着难度上的技高一筹而成为经典。而“公众审美”所关注的并非是编创能力和技巧的高深,而主要集中在对于舞蹈外在表现力的突出和音乐情感传递的直观深刻。公众的审美眼光是非专业的,但相对于专业评审对于舞蹈情感表达上的淡漠,普通大众更注重舞蹈在与欣赏者情感沟通和传达时的透彻。这种观察的角度恰恰脱离了技术层面的难易,而着眼于文化层面的深浅。在“公众审美”的范畴中,舞蹈音乐创编的重要性和其在艺术表现中的优势地位得到凸显,在很多普通欣赏者的理念中,恰到好处的舞蹈音乐是激发受众欣赏热情和帮助受众理解舞蹈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的现实艺术欣赏环境中,普通大众对于舞蹈动作的表现手法和信息传播方式并不能达到充分的理解,因此,舞蹈音乐成为重要的辅助工具,通过舞蹈音乐配器、调式、节奏、风格,人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舞蹈所表达的基本情感和内涵精神,这相比晦涩的肢体语言,舞蹈音乐的直接性和简单易懂更易为人们所接受。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在评判舞蹈作品时“专业审美”和“公众审美”所关注的不同侧面。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须具备“新”、“难”、“深”的美学素质。“新”指的是创作手法新奇,不能停留在固有的套路和思维中,不能被传统的思想所禁锢,应勇于突破,以新鲜的主题立意、新鲜的舞蹈元素、新鲜的编排构思立足;“难”是指舞蹈音乐编配的别具匠心和技术技巧的精湛,以富含深厚功力的音乐创新能力和肢体语汇呈现出非同寻常的欣赏听觉与视觉“双重效果”,从而满足专业的审美需求;而“深”则指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积淀,在舞蹈音乐和画面中传递出抽象且深邃的意境,使人们在观赏舞蹈的过程中达到感官和精神的“双向”满足感。
二、基于欣赏角度的舞蹈创作审美观——“三层审美需求”的逐步递进
舞蹈隶属于音乐艺术的范畴,它的表达不同于歌唱,可以通过歌词来传递情感;也不同于器乐,可以用不同的音色和调式调性来体现情绪起伏。舞蹈汇集了多种音乐特性,既要通过舞蹈音乐的引导来创造舞台表演的气氛和“语境”,又要依靠抽象的肢体语言来传递内容和表达情感。在这样的艺术表达形式中,欣赏者对于艺术语言的理解和审美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由浅入深的审美境界。在舞蹈音乐和肢体语汇的设计创作中,为使欣赏者能够准确感受到各种音乐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会不遗余力地思考多样化的创编技巧,满足欣赏者各种层次的精神需求。我们根据舞蹈艺术的表演方式和观众的审美角度和类型,将其分为“肢体动作美”、“音乐结构美”“精神内涵”这三个审美层次进行解析。
“肢体动作美”是舞蹈所流露出的最为具象和直观的美感,而动作也是舞蹈艺术中最为核心的元素之一,对于舞蹈动作的品味,应从观察舞蹈动作开始。肢体语言在舞蹈中既可以表现某种事物,也可以表达某种情绪,更能够传递文化和人文精神。它通过举手投足间闪转跳跃的艺术化动作,可以模仿出丰富的自然生态,体现出瞬息万变的情绪流转。比如:在《天鹅湖》中,舞者通过动作表现出白天鹅高傲的姿态;在《雀之灵》中,凭借着一双手就可以生动地刻画出孔雀千变万化的面貌;而《蒙古人》中用动作表现出的“骑马”,使欣赏者形象地感受到蒙古草原人民的独特气质。这些动作语汇来源于生活,经过艺术化的提炼和加工,不仅还原了生活中的真实影像,同时也使舞蹈动作更具生命力。
“音乐结构美”是由舞蹈音乐引领下的欣赏层面,它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音乐结构所构成的舞蹈欣赏环境。“结构”是时间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一首歌曲还是一部交响乐,结构的安排都是音乐表现力的重要组成。舞蹈音乐结构的创作通常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段落结构的设计。不同种类和风格的舞蹈所需要的段落结构不同,一段式的音乐结构是最小的舞蹈音乐单位,一般只会呈现单一的音乐主题内容,但不会因为内容短小而影响乐思的完整表达;二段式和三段式的舞蹈音乐在诠释大多数民族舞蹈时都游刃有余,既富于变化又方便故事的叙述,在众多舞蹈作品中应用和采纳得最为广泛。其二,旋律结构的设计。舞蹈旋律的创作可看作流动的时间形态,曲作者的情感变化和音乐思想汇集在旋律线中,形成起伏连绵的精妙旋律格局。当然,为了体现舞蹈剧情的各种冲突,旋律会产生诸多变化,如:演绎式、对话式、对抗式、变化式等。其三,情感结构设计。舞蹈音乐情感的布局往往会以舞蹈的主题为蓝本进行音乐编排,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音乐旋律变化产生情感效应。有些舞蹈由始至终体现单一的情感,但在音乐表达时需要由弱到强,逐渐递进的表现,情感会有细微的变化;而在大型的舞剧项目中,音乐的创作则会充分融入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韵律,不断变化跳跃,以配合舞蹈画面的栩栩如生。
“精神内涵”是舞蹈审美的第三层,也是最为深入的一层。它是指欣赏者通过对于舞蹈音乐和动作画面的认知和解读形成的主观心理感受,属于意识的范畴,体现着欣赏者对于舞蹈精神实质的吸收和感悟能力。要使观众获得良好的“精神内涵”审美感受,取决于舞蹈创编的精细程度和观众欣赏水平的主客体双方面。在两方面因素都能够达到最优时,可以浮现出三层舞蹈意境:首先,是以舞台实景构成的精神感受。舞蹈动作和舞台布置会在舞蹈开始的第一时间映入观众的眼帘,从而形成对舞蹈内涵最直观和最浅层的精神认识,这种认识是由舞蹈中的动作和舞台画面构成的,这对于欣赏者的审美品评构成了最初的界定;其次,以舞蹈音乐延伸出的虚拟镜像,逐渐构成了欣赏者的第二层精神感受。随着舞蹈音乐的进行和故事的展开,戏剧冲突和舞蹈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不断凸显,欣赏者逐渐从舞台实景中抽离出来,思想中随舞蹈音乐出现虚拟的画面,这些画面与舞蹈内容相似,并将抽象的舞蹈动作变得具象,此时欣赏者内心的审美满足感增强了许多;最后,当视觉影像画面和舞蹈音乐不断深化交织后,形成了对于景象内涵的思考,进入到感悟精神实质和文化品质的境界。当舞蹈艺术的表现力达到一定高度时,这种内含的寓意会冲破表象传递给欣赏者,而当欣赏者良好地吸收这些哲理时,自然进入到了欣赏审美的最高境界。舞蹈艺术对于欣赏者来说所具有的“三层审美”感受相互关联、逐层递进,既有微观层面的每一个舞蹈动作,也有完整音乐创编营造出的舞台画面,更有通过舞蹈音乐和肢体语汇所共同展示出的寓意和哲理。当代欣赏者对于舞蹈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动作难度高、音乐旋律优美、场面宏大、舞台绚丽等出奇制胜的噱头,而更注重舞蹈所携带的深刻含义和文化精神。只有以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来约束创作构思,才能够呈现出经得起观众琢磨和推敲的舞蹈艺术精品。
三、基于音乐美学角度的舞蹈创作审美观——“三要素”构建出的动静虚实
二、舞剧是以舞蹈为手法的戏剧种类
舞剧具有戏剧的因素。在舞蹈的表现下,舞剧实现对人物的塑造、性格的刻画、情感的表达以及整个故事情节的向前推动。也就是说,用舞蹈逐步完成故事的发展,在舞台上为观众呈现一部完整的、引人入胜的舞蹈性喜剧。
三、舞蹈实现了舞剧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
对经典舞剧的对比,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个完美的舞蹈作品是编导对生活和艺术的高度提炼和总结。在舞蹈这种艺术手法的协助下,实现了对情感和思想的艺术表达。任何舞剧的完成过程中,一些情节的设置、舞蹈语言的表达都受到整个作品的中心思想限制的。只有思想先进、与时俱进、深度广的作品才能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振奋人心。只有先确立主旨,才能完成完整成的艺术构思,展现特色性,更加有利于作品的完美。
四、不断创新舞蹈语汇
从舞蹈制作的角度分析,要重视对新的舞蹈语汇的开发和创新。舞蹈语汇和创作思想成正比。舞蹈语汇越丰富,创作思想就越加广阔。经典舞剧正是融合了众多的舞蹈基础素材和舞蹈语言,给其以鲜活的生命力,促使它们不断取得成功,光彩夺目。舞剧通过舞蹈生动、激情饱满的传达,展现了生活、传统艺术以及民间艺术形式有机统一。脱离时代、一成不变的传统舞蹈形式缺少了对新时期、新形势的体现。为此,必须培养创新思维,推陈出新,吸取精华,舍弃糟粕。
五、舞剧中舞蹈动作的设计体现了人物的性格
特点根据舞蹈的动作设计要求,每个舞蹈人物都要具有显著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动作的设计,实现人物情感变化的表达,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世界描述得淋漓尽致。任何舞蹈的形式,如集体舞、双人舞、单人舞,都有彰显人物的思想行为和具体的行动。主题鲜明、舞蹈动作个性十足,人物才能饱满,给人以真实、亲近的感觉。在进行舞蹈具体设计的时候,要注重细节,于细微处见情感,细致入微地展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关系,促使作品能够具备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细节的选择要以生活为基础,防止出现脱离生活、虚假的细节,亦或是繁琐的表达。要以舞蹈美学思想为指导,选取生活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特点鲜明的内容,结合舞蹈本身的夸张和提炼,实施再加工,发挥舞蹈细节对人物塑造和故事主题的服务作用。
六、舞剧舞蹈动作语言的发展与舞蹈创作思想不可分割
不管是叙事性的舞蹈动作语言还是表现方式的动作语言,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舞蹈语言的产生、发展与不同种类的舞蹈创作理念产生密不可分。
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天马”课程系统涵盖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包括舞蹈基训、舞蹈表演、舞蹈创作实习等专业技能课程,舞蹈史等专业理论课程,古曲、国画、诗词欣赏等艺术修养课程,哲学、美学、文学、文艺理论等人文外延课程。其中舞蹈基训课程以“人体自然法则”运动为核心,以“现代舞蹈的基本技术和理论”为先导,使学生科学地了解身体的结构关系、力量对比、运动规律,自由地表现人体力学上的自然美与运动线条。舞蹈表演课程由呼吸节奏和表演训练两部分组成,使学生在呼吸的长短、轻重、缓急、抑扬和动作的力度、速度、能量、沉浮中,体验情感与呼吸的关系,理解并掌握“舞情”、“舞律”。舞蹈理论课程由舞蹈三要素、舞蹈美与舞蹈思想、舞蹈模式化与创新等内容组成,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舞蹈特性、功能的认识。创作实习课是一门发展学生创造性的课程,有机融合了舞蹈理论与舞蹈技术,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文学、音乐、绘画等修养,“在学员中播下创造性的种子”。“天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还表现在吴晓邦广泛借助社会资源邀请客座专家进行短期授课,包括昆曲、京剧名师的水袖、翎子、扇子等戏曲舞蹈技巧课程;金艺华的朝鲜族舞蹈课程;刘恩伯的东北秧歌课程;太极、四平拳、长拳等武术课程;美籍现代舞蹈家陈西兰的现代舞课程;楚辞专家文怀沙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溥松窗的水墨画课程;古琴大师溥雪斋的古琴文化课程,音乐家郑律的音乐理论课程等。舞蹈基训课程与舞蹈表演课程解决形体训练与艺术表现中身心统一、形神兼备等基本问题,是顺利开展排练、创作实习的保证。舞蹈理论课程增强学生对舞蹈学科范畴、属性、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艺术修养课程与人文外延课程扩充学生知识储备,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涵养,为舞蹈创作实习课程奠定良好根基。这些具有关联性的课程涵盖了学生形体、节奏、呼吸、身体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艺术修养等,有效弥补了传统舞蹈课程设置中重技术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的不足,体现了“天马”课程设置的系统构架。
2.课堂与社会紧密结合的课程组织形式“天马”的课程设置不仅类型丰富,形式上也较为灵活开放。“天马”承担着教学、创作、演出、交流等多重任务,工作室的特殊性使其容易受到时间、环境、突发事件的影响,故吴晓邦打破以往课程组织形式的封闭与单一化,将工作室的年度工作计划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融入采风、观摩、演出、生产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超越课堂、教材、学校的局限,在课程时空上向自然环境、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如旅行演出时,吴晓邦因地制宜,灵活地将舞蹈基训课与舞蹈表演课等室内课程放在厦门鼓浪屿等户外场所进行,在广阔天地间锻炼学生的感觉与意识,体验身体与自然的关系。吴晓邦以“吸天地精华,养浩然正气”作为“天马”的学习理念,开启了舞蹈面向生活的大门,有效地将学生身心从教室的小课堂中解放出来,以大自然为“教室”,以社会为“课堂”,以生活为“课本”,使学生在广阔天地中感受名山大川的万千气象,触摸世代相传的历史文明,从而在时代与社会的熔炉中练就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生活的本领。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1.“呼吸、节奏、想象”贯彻下的身体动作训练呼吸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枢纽,人在呼吸的支配下形成不同幅度、力度、速度的动作,由此引发节奏、表情的变化。而“想象和情感是主宰舞蹈家呼吸和动作的最高意念。”缺乏呼吸、想象的动作是僵硬呆板的,不能充分诠释出舞蹈节奏与表情的对比。因此,身体动作训练不仅是四肢的纯技术训练,还应包括对呼吸、节奏、想象、身体表情的训练。在“天马”舞蹈基训教学中,吴晓邦主要通过对“‘出进出’、‘进出进’、‘进进进’”等多种呼吸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从内心情感出发,将呼吸、节奏、想象贯穿进人体肩胸、脊柱、四肢、头颈等身体部位弛缓硬直的练习中,用垫步、跑跳步、踢毽步等步伐练习使学生感受呼吸的升降、控制,体会呼吸与身体节奏、动作质感、想象的关系。在舞蹈表演教学中,吴晓邦则通过单一的节奏练习,将情感与想象做“舞律”上快慢、虚实、轻重、圆滑风和顿着风等处理,强化学生的节奏意识,使学生掌握动的韵律与自由。再通过人物内心情感与人物外形的表演性训练,如喜怒哀乐等“单词式”情绪表达练习,“‘行路’、‘过河’、‘摘花’”[等日常情境想象练习,“‘嬉戏的顽童’、‘步履艰辛的龙钟老者’、‘庄重自持的妇女’”等人物形象塑造练习,“非正常人和动物怪异形象”练习,训练学生动作与呼吸通畅,节奏与表情和谐,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呼吸和表演,吴晓邦还“研究和部分地吸收了民间巫术中迎神驱鬼的一套表演技法,作为教学上讲授呼吸和表演的基础”。吴晓邦时刻强调着“‘舞起于心,而止于心,’,‘情由心生,形随心起’”,在“呼吸、节奏、想象”贯彻下将“舞情”的心理契机与“舞律”的生理机制紧密相连,从而建立起合乎人体运动规律的身体动作训练,使学生在舞动中身心统一、形神兼备。
2.开发创造力的创作训练在吴晓邦看来发展舞蹈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启发和开拓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从模仿阶段进入创作阶段”[。“天马”中无论是解放形体与思想的舞蹈基训课,还是启发想象力的舞蹈表演课,都围绕着创造力的培养而展开。尤其是创作实习课,以学科、术科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了舞蹈教学的新内容,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智慧的大门。在教学上,吴晓邦主要从回忆生活片段、音乐的主题动机、绘画的色彩、构图分析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使学生完成造句、编舞到舞剧编创的初、中、高级阶段。期间配合“哲学、美学、文学、文艺理论、音乐、绘画”[等基础知识与舞蹈表情、节奏、构图等舞蹈理论的学习,为创作提供灵感与理论支撑。他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即兴作舞或命题习作中自由联想,勇于创新。笔者认为创作实习是真正推动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开动脑筋,综合运用智慧、情感、想象将知识、经验进行重组、整合、学以致用。吴晓邦正是借助“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分析综合力”[的合力,锻炼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创造力,从而“以心灵的教育带动身体的教育”,铸就学生灵活的肢体、自由的头脑,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
3.身心一体化的人格训练“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天马”教学内容的创新,还在于吴晓邦以前瞻的眼光依据学生身心特点融入高起点的人格训练内容。“天马”学生年龄在16—22岁之间,其情感、社会认知、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作为发展中的人,可塑性很高。基于此,吴晓邦注重环境、情感在舞蹈教学中的影响,除了培养学生无产阶级的立场和道德品质,更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情怀、革命理想等德育内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等美育内容,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理想与时代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实现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学生蒲以勉对“天马”教学的回忆:“最使我们难忘的是第一堂课,老师教我们做第一个动作的情景。他要我们把两臂从胸前打开到两侧,他一边示范一边说这个动作最美,因为它展示了你坦荡的胸怀。这句生动的语言,几十年后仍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我作这个动作时,都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展示对待人生的态度,是在表现民族传统上一种理念的美。”又如手位练习中吴晓邦使用了佛手造型,“从手的无名指向拇指扣拢、拇指与中指微合,食指柔和向外伸展的形态里,流露出东方民族善和美的情操。”做动作时,吴晓邦会配以传神的解说:“做人要有菩萨心,想着把苦难留给自己,把幸福撒向人间。”于是,“学员们舞蹈时的心态是慈悲的,动作的神情是安详的。再配着相应的传统民乐为动作组合伴奏,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是舞蹈中所蕴涵的传统气韵,是含蓄安详的审美取向,是博大宽宏的中华民族情怀。”此外,吴晓邦还用“威武”、“神气”等命题训练学员的表演意识,以“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民族格言塑造学生的人格、气节,创造性地将舞蹈训练与人生态度、人格操守、真善美的追求紧密相连。吴晓邦不仅从艺术思想上给予学生启迪与熏陶,更注重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高度责任感,敢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的人”。树立格调高远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吴晓邦正是在言传身教中,为人师表,以“‘慎思’、‘慎独’、‘慎小’、‘慎微’”的作风,使学生格物致知、正心、修身。“天马”学生床头那些如“‘过规律的生活,做合理的动作’、‘勤勤恳恳学舞,坦坦荡荡做人’、‘艺术即人生,生活即舞蹈’、‘师法自然、回归自然’、‘厚积薄发、天道酬勤’”等不断变换的格言,墙上挂着的竹节、松枝、瘦石、残荷等书画,无不显示出“天马”“吸天地精华,养浩然正气”的学习理念,渗透着吴晓邦对学生品行操守、尊严、信仰的启蒙。
(三)教学方法创新———“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吴晓邦认为传统教学方法以主观灌输为主,缺乏民主与交流,是单向、封闭且封建的教学方法。因此,他提出舞蹈教学“要提倡启发式,废除注入式”,即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使学生主动质疑、探究,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天马”“启发式”教学的实施上,吴晓邦坚持鼓励、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等原则,综合运用理论贯穿实践、学问结合、手脑并用、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法,并开拓性地引入讨论、座谈、情景模拟、指导自学、探索发现、互助合作、单元作业总结等具体方式。如在形体训练中以“现代舞蹈的基本技术和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学会运动路线与动律,由忘至化,化为己用。在创作实习中,贯穿模仿与创新的说明性讲解,鼓励学生创新。以座谈形式与各类文艺团体交流经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听取不同意见。演出观摩后,引导学生从题材和艺术手法上进行评价。请优秀学生担任老师或工作助手,情景模拟,进行教学见习。排练剧目时,与学生共同讨论、协商、寻求解决方法,发挥集体智慧。创作实习时,审视学生差别,并以互助合作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创作实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启发学生对习作进行分析、总结、反思。在“天马”中吴晓邦以导师、父亲、朋友等多重身份,与同学们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并以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学生优长,因势利导,鼓励大家勇于实践、突破、创新。吴晓邦倡导的“启发式”教学不仅是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统领全局的教学指导原则。其优越性体现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手脑并用,学以致用;因材施教,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促进教学互动,建立人格对等的师生关系。吴晓邦“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树立的是人本、科学、民主、主体性的教育精神,并由教师启发逐步转向学生自我启发,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此外,吴晓邦不仅根据时代需要开设了具有本科性质的新舞蹈教育,还以预见性的眼光制定了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期望完成初、中、高级阶段的系统教学。尽管受时代政治气候影响,吴晓邦的教育理想与艺术主张并未得到全面实施,但吴晓邦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后延性宏远目标的人才观,对“新舞蹈”教育之路的开拓与探索,已表明他走在了时代前沿。
二、“天马”对当代舞蹈人才培养的启示
二、舞蹈所呈现的感染力和绝佳舞蹈技术
舞蹈意境的美,需要舞者纯熟的舞蹈技术来打造。舞者的技艺,是多年扎实的基本功和刻苦的训练才能达到的。高难度的演绎会使观众叹为观止,并且能更快地吸引人进入舞蹈的意境之中,高难度的演绎,本身就是一种美的释放与表达。其次,好的艺术舞蹈作品应该具备强大的感染力,有一种独特的渲染力去带动人的灵魂,表演扣人心弦,有最别具一格的风格。舞蹈是人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优美、狂野的方式,它是人内在情感的迸发点。舞蹈意境的蕴含思想,也是人的某种精神高度所需要的物质。通过这种意境的展现,人们也获得了某种达不到,求不得的,是一种心灵的满足感。这就是舞蹈作品所呈现感染力所给予的。
三、意境的创造来源
(一)来源与自然的生活。舞蹈的所有动作,都是来自于生活的种种,千般变化,万般无常,皆是以生活为基本,以生活中的动作来修改、加工,形成全新的舞蹈动作。当然,舞者也必须以全情的姿态投入舞蹈中,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对于舞蹈动作的琢磨,也一定占据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生活中的情感丰富,古往今来,只要化身为人,都具有七情六欲,有满胸的喜怒哀乐。倘若把其他事物做拟人看待,它也被赋予人所有的一切特征,有情有意,生活中的,无不是都是舞蹈创作的来源。
二.以经典的作品为教学内容
目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共计111项。根据舞蹈类型教学内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选取例如《京西大鼓》、《土家族摆手舞》、《花鼓灯》等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征和民族审美传统的,并被现代人广泛熟知,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的经典之作;第二阶段的学习重点是以本地区具有代表性,历史价值和存活价值较高的省级或实际“非遗”舞蹈作品为主。例如江苏省高校可选取例如《东坝大马灯》、《跳马伕》、《睢宁落子舞》和《麻雀蹦》等作品,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选为教学内容。
三.以多样化呈现为教学形式
1.讲授与欣赏结合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课程相关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4由于语言是传递经验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故讲授法是“非遗”舞蹈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运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一定的讲授。“非遗”舞蹈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较远,对于年青一代来说尤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音、像、文结合起来,对“非遗”舞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表达,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序列化。
2.讲座与研讨结合讲座主要是邀请专家、艺人、传承人及有关人员进行专题性讲述。相比课堂讲授,讲座的内容可以更加的宽泛和自由,组织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围绕“非遗”舞蹈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讲人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所长和研究方向自定主题,内容可以是阐释定义、罗列现象、或者分析案例。与此同时,主讲人可以根据现场听众的实际接受度增加互动环节。通过对话、提问、研讨、现场示范等方式,与学生直接交流,解答难点。
3.观摩与实践结合走出校园,近距离的接触“非遗”舞蹈。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口传心授、耳濡目染、亲身体验的行为方式来传承的,具有很强的实践参与性。因此,要让学生深入的了解“非遗”舞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自觉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责任,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实践、亲身体验。正如上文所述,“非遗”舞蹈的民间性和草根性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很容易“上手”。“师傅带徒弟”,在传统的传授方式中,学生们跟随模仿,反复练习,虚心请教,直至能够掌握重点难点,熟练演示为止。在参与中了解“非遗”,在了解中获得启迪,在启迪中传承创新。
四.以多元形式选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教学载体,是知识传授者与知识接受者必不可少的教学用具,是传播文化知识的纽带,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重要的要素之一。但是由于“非遗”舞蹈千姿百态,种类繁多,文化溯源多种多样,并不是单靠某一本教材能够详尽说明的。因此对于教材的选择应以材与“活选”教材相结合。材即由国家教育部或政府部门规定,众多专家聚集共同研商教材内容,相关部门编订成册,供某些教育机构或教学场所统一使用的教学材料。“非遗”舞蹈艺术课程使用的材,须由国家文化教育部批准,研究“非遗”的专家、学者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合作撰写。其教材内容可以筛选国家级或省级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优秀“非遗”舞蹈作品,从传统文化的缘由、发展、特性及技艺等方面予以介绍和阐释。编著成册,由相关部门出版发行,供教育机构或教学场所教学统一使用。所谓“活选”教材,指的是教师根据当时地方区域的特点,教学对象的不同,空间场所的不同,气候或季节的不同等现实状况,灵活选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知识,其教材内容具备一定的随机性。其教学形式、教学场所可能也会随“活选”教材内容的特色发生变化。二者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
五.以双重途径配备课程教师
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是“非遗”艺术课程难以系统走入高校课堂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非遗”舞蹈艺术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应结合舞蹈艺术的专业性和“非遗”文化的综合性,将形式应是专职与兼职、专任与兼任相结合。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引进具有专业学习背景的舞蹈人才作为师资培养对象。通过向著名专家、艺人求教,学习其精湛的技巧,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非遗”舞蹈的技能培训。同时,要求培养对象进一步提高自身理论素质,深入学习相关文化知识,研究课程教学的精髓,全面提升教学实力。另一方面也要聘请一些适合高校教学需要的的各类“非遗”舞蹈研究学者和“传承人”作为兼职学者进行教育传承。这样,通过双重途径、交叉渗透的教师队伍建设,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推进“非遗”舞蹈艺术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六.以综合形式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非遗”舞蹈课程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主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表演两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二、新专业课程建设与现有课程的修订
在当前舞蹈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方法上,能直接体现培养成果的或者最能直观看出问题的就是在教学环节。这就涉及到了专业课程的建设方面。在当前,就业竞争日趋白热化,面对文化产业市场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应着重思考如何培养这些舞蹈类专业的艺术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实际动手实践能力。教材选择的正确与否能够直接影响着课堂的人才培养。除了新兴的学科之外,我们还要思考如何在现有的专业课程上进行调整,在既保持原有专业建设稳步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强化文化产业意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毕业就职中需要面对的世界舞蹈文化产业大发展。如今社会对艺术工作者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了,面对今天新的形势,文化市场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现行教材呈现出来缺少创新性、文化性和综合性。所谓创新性可以理解为在对传统民族民间舞以“即兴”等方式,通过舞蹈编导的创作,去丰富当代民间舞的舞台作品。作为舞蹈专业大学生须有自己个性的发挥。而文化性则是从历史、风土人情及社会文化生活等的角度上,对所学的民间舞“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师资的引进与进修
师资的建设,是一个学科、、专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职院校的舞蹈专业发展舞蹈文化产业,不仅仅是要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上用心思,还需要具备长远忧患意识,积极的引进优秀的教学师资,保证这些新兴学科、专业以及交叉学科建设的发展要求,这样就必须建立一支相适应的教学团队。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的新型专业促使我们调整教学团队的结构。在以往,专业教学人员大于理论人员,本专业教学人员大于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人员。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教学团队要增加理论修养较高的人员参与到教学与科研,为了保证课程设置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吸收更多跨学科、跨专业的优秀教学人员,应联合其他兄弟高职院校进行资源共享。在对教学团队结构的调整中,积极主动邀请校外的专家、教授,定期请他们到校交流,同时应多吸收理论知识背景较系统、实践经验与能力较突出的教员。或者聘请在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背景,享有一定声誉的文化产业实践专家来促进实际教学与科研。
二、情感的交流情感
在民间舞中,就是“心声”通过肢体和表情的流露。“情之所至,舞之蹈之”,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之间,民间舞中情感自然流荡。这种情感的交流,交流于村与村、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这也是舞蹈最广泛的目的。花鼓灯中丑婆“丑”蕴含着善良、坚强,她与傻小子之间的动作交流是一个喜中带哭的情感传达。东北秧歌鬼扯腿男女面对面,男女间的动作,女生的羞涩神态是异于言语表达的直接,但全然将情愫娓娓道尽。
三、心中之竹的自我认识
每个人的心中之竹都不同,比如高美兰心中的傣族女人是柔美恬静的,充满这水性感;杨丽萍表现出的傣族是婀娜多姿的。“心中之竹”自我认识的差异往往是出于对情感的把握。六、文化传承我们对于“心中之竹”的情感把握首先来自于对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的人文情感是形成民间舞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它好比植物的“根”,如果失去了人文的养料就无法真正地吸收民间舞的精华。比如纳西族是简单、大气的;而汉族在文化、社会的影响下形成了复杂、全面、丰富的特点。采风是把握民间舞“根”很好的方式,在采风的过程中,我们最有感的是环境,环境带给我们力度和空间纵深感的强烈感受。例如舞蹈在蒙古的大草原上,辽阔带来的空旷、大气的感觉是完全不同于在教室中的学习的。同样也深入地了解蒙古族人舞蹈的体态为什么会表现的那么大气与圆润,引导我们向蒙古族人的形象气质和风格上靠近。由此可见,把握住文化根的来源对于一个舞种的诠释是非常重要的。
四、身体继承其次,“心中之竹”的情感
在身体的继承中体现。民间舞从起舞于田间地头发展到走进了专业的教室,学院派与原生态相比,在身体的继承上或多或少作出了调整。从田野气息浓厚、不讲究修饰的动作转变为表演性较强的舞台化民间舞,动作变得复杂、美观,组合不断追求花样翻新,同时增加了体力与技巧的训练。例如,海洋秧歌中齐眉扇这个舞姿,在民间的表演中舞姿几乎都是流动的,很少有停顿的时间。而在如今教学中,这个舞姿被灌注了情感,它可以出现在课堂提沉的组合中,在静止的舞姿上训练呼吸。在教师的教学中,老师的“心中之竹”也不相同,他们把各自心中感受到的东西审美化、形象化,所以在动作选择、要求和解释上都不同,律动自然有轻重缓急。
五、手中之竹的艺术个性
1.艺术再创造手中之竹来源
对生活的感悟,并体现在艺术的再创造上。经过亲眼所见、心中所理解,到了“手中之竹”,对艺术的整体把握更具个性。民间集体舞与个体的民间艺人带来的感受不径相同。在海洋秧歌的集体舞蹈中可以感受集体舞的气势和激情,民间舞把个人凝聚成共呼吸、同肢体的集体,联同他们像是串在一条线上的心劲儿。我想,正是民间艺人们拥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共同的艺术信仰,他们舞蹈透露出的气势才能那么打动人。而每个民间艺人的个性风格又十分鲜明,花鼓灯的老艺人陈敬芝“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态度、艺人冯国佩的言行中可以思考人的艺术心态。田露老师从村落采风回来后,民族的不同特性让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育的圆润性,包括怎样更好地处理集体动作与独舞动作,在给学生动作讲解上更考究、更生动。
2.素材运用“手中之竹”体现
在作品语言的素材运用中,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要在所见“眼中之竹”的基础上,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实质和风格,从中提炼出素材,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服务。田露老师编创的海洋作品《翠狐》的民间原型是王大娘,而作品取材于蒲松龄著作中的狐狸精——小翠。小翠善良与人物的虚实结合与王大娘一惊一乍的特点相符合,田露老师将两个人物巧妙结合,作品的人物风格一下子丰满起来。运用海洋不正常的节奏特点,经过艺术化的处理,以节奏的强弱、顿错变化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情感意愿,突出人物的鲜明性格。
3.创作手段最后,“手中之竹”表现
在创作手段的艺术个性上。如创作由塔尼克民族舞蹈为元素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创作过程,“化形留意”“化形造意”“留律存质”都是创作舞蹈作品的手段。编导在继承和把握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同时给舞蹈作品注入了表演性、感染力的元素。红色大摆裙子的运用使整个舞蹈作品更加绚丽、夺目,也让舞者扩宽了动作的表达空间,舞台气场变得更加强大。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可以借鉴到艺术家创作手段需要创新,灯光服装、道具、舞台布景等都可以成为应用的手段,并从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出发,用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段赋予作品更多的感染力。
数字化的舞蹈表面上以技术的名义冲淡了剧场和人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以多样的手段延伸和扩充着人们的感知。很多人涉及到技术的因素而抱有成见和观望的态度,但数字化舞蹈或是多媒体舞蹈不是一个神秘的事物,随着录影技术的数字化,所谓多媒体的舞蹈概念也在更大范围或是在数字化艺术范畴之中得到发展。舞蹈电影和录像舞蹈(下简称舞蹈录影)的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激发,舞蹈多媒体中的更多技术因素和设计的加入,使媒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方式,同时舞蹈的创作也在改变媒介的性质并赋予了媒介涵义。
作为影像的舞蹈
不可否认,如今我们与舞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越来越多的发生在电视机、投影和网络的媒体之中了。舞蹈电影录像的发展、历史和主要人物对于舞蹈自身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舞蹈影像波及范围及其快捷程度都远远超过了舞台的形式,并且传播了舞台舞蹈,推广了现当代舞蹈,同时产生全新的艺术形式。关于舞蹈录影的说法众说纷纭,定义的方式已经不太适合某些艺术的发展,或许说明它的来源和范围更为客观,更有助于新形式的发展。德国著名的科隆舞蹈电影和录像节提到了以下的几种关于舞蹈录影的说法:
1、舞台、摄影棚的拍摄记录stage/studiorecording完整记录舞台行为,用一台到两台摄像机对舞蹈进行记录,不对舞蹈本身,及编舞进行改变,保持记录的原汁原味。
2、镜头改编CameraRe-work为了适合镜头的角度,而对原有的舞蹈作品进行改编和删剪。
3、为录影而编舞ScreenChoreography专门为拍摄而设计构思而编排舞蹈,用镜头语言的思维角度以及互动的交流为主。
所以有了上面的几种分类,也就明晰了记录、改编和创作之间的区别。舞蹈录影在中文当中似乎比舞蹈电视更能够体现这种舞蹈媒体艺术种类,体现舞蹈与影像之间的介质关系,舞蹈录影原文是videodance,其实更包括了电影和录像两种手段和介质,通称为videodance即舞蹈录影。舞蹈录影把舞台舞蹈和电影交融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舞蹈录影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记录舞蹈的局限,成为了参与到某种编舞行为和影像角度的独特观察,是创作性的。
而某些文献和研究资料当中,涉及到了更多的舞蹈影像内容,都融入到泛化的舞蹈录影影像的内容当中。他们分别涉及到好莱坞的歌舞电影、励志型的舞蹈电影、介绍舞种的舞蹈电影、音乐电视中的舞蹈、舞蹈作品当中的投影影像、舞蹈排练厅中的排练影像、为了编舞而做的舞蹈录像笔记等等。其中象好莱坞歌舞电影《出水芙蓉》、《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又名《花都舞影》)、《雨中曲》、音乐剧电影《西区故事》、《歌舞线上》等,《周末狂热》、《霹雳舞》更是风靡一时,麦克尔.杰克逊的音乐舞蹈录影《月球漫步》更是带领了新的舞蹈风格和舞蹈录影的模式,当代的街舞和流行舞步的推广,都离不开音乐电视中舞蹈的帮助。90年代的法国《舞者》、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美国的《中央舞台》、《比利.艾略特》到最新的上榜之作《热力四射》都是优秀的舞蹈电影,印度更是一个歌舞片产量惊人的大国。当代的舞蹈电影可以是商业操作的歌舞娱乐,同时也可以是使用胶片为介质的艺术舞蹈,不仅在舞蹈的种类和样式的呈现上着色,更是对舞蹈精神的描绘,强调舞蹈对人个性和命运的改变,在人类精神中的地位。舞蹈不仅以身体的愉悦凸现,更以精神的自足面对世人。
舞蹈录像艺术的发展,是更为个性化的历程。在中国被称之为“舞蹈电视”,由于借用了音乐电视的称谓,舞蹈电视的流行借助中央电视台的舞蹈电视比赛传播到全国。舞蹈影像从欧美40年展以来,跟随者录像艺术的脚步,实验电影运动家的作品、后现代编舞家的趣味和实践,以及多媒体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记录性的艺术行为,而是完全创造和互动的双向对话。
美国的默斯.堪宁汉、比尔.T.琼斯、英国DV8身体剧场、乔纳森.贝劳斯(原为英国皇家的舞者),加拿大人类脚步啦啦啦、法国的安德林.普雷约卡伊、鲁道夫.努日耶夫、德国编舞家皮娜.鲍希、Sasha.waltz、瑞典的马茨.埃克等等,都是当代较为活跃的舞蹈录影编舞家和观念的先导。这些是作为舞蹈录影创作的舞者和编舞家,体现着和延伸着他们的舞蹈观念和舞蹈形式,同时有更多的舞蹈录影的录影导演的参与,表现着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作观点。
更有早期的始作俑者实验电影美女先驱玛雅.德润用16毫米胶片在1945拍摄了短片《舞蹈录像编舞研究》和1958年的以芭蕾为题材,反转效果的《夜之睛》,开创了舞蹈录影方面的先河,虽然她本人更多的作为先锋电影的人物,但与舞者的合作,制作的无声舞蹈影像,场景之间的切换,动作与镜头的默契关系,屋中舞蹈和自然环境的跳接,都令人耳目一新,确是一部启蒙灵感之作。玛雅作为美国战后的先锋艺术人物和实验电影的独行者,这部研究舞蹈的短篇,却成为了舞蹈录影发展史上的重要的一部经典文本。1968年由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动画制作艺术家、摄影师诺曼.麦克拉伦创作的“双人舞”更是呈现了动画幻觉的摄影术和剪辑技巧,更是以抽象简约、接近动作本质,近似在黑夜里感受动作的神秘和温度一样的风格,深深影响了舞蹈界的舞蹈录影的视觉观念。在90年代末,默斯.堪宁汉《手绘空间》、比尔.T.琼斯《魂灵捕》都是创造了结合更新的电脑技术作品,动画、三维到动作采集,作品不仅在意念上越走越远,同时在技术水平上也钻研雕琢。
欧洲在舞蹈录影上的发展似乎更加多元,更加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德国皮娜.鲍希的舞蹈录像更是充满反思的沉重和戏谑的力量。80-90年代英国BBC中心的舞蹈频道制作的大批舞蹈录像作品,风格多样,象《男孩》、《反转》、《清一色男人垂死梦》、《手》、《暴风雨》等等作品,涉及到各种年龄的人群、社会问题、爱情、传说、抽象理念、动作游戏等等。这一大批的作品对于舞蹈录像艺术的发展影响颇深,也提供了研究舞蹈录像风格特性的文献。
诸多的舞蹈影像展或是舞蹈电影节更是推动了舞蹈录影的发展。美国的舞蹈电影协会、德国的科隆舞蹈电影录像节、洛杉矶西部舞蹈影像艺术节、加拿大的舞蹈电影节,英国的“荧幕上的影像”艺术节、舞蹈荷兰世界舞蹈电影节、挪威、阿根廷、西班牙都有诸如此类的舞蹈影像艺术节。其中以维也纳世界音乐中心为基础的世界舞蹈影像比赛为著名,从1990-2002年分别在法兰克福、里昂、科隆、摩纳哥等地举办过舞蹈影像比赛,并发展出摩纳哥舞蹈录影论坛等等系列,成为世界巡回举办和展示的舞蹈录影艺术节。
最近出现在众多的舞蹈电影录像节上的舞蹈电影作品合集,《为了摄影机的舞蹈》(又名《舞照》)用舞蹈电影新生代的六部经典之作,强调和表明了舞蹈与镜头之间的关系。其中的作品选自欧洲和北美电影艺术节,这些舞蹈电影向我们呈示了别样的幽默、美丽、戏剧性、内在节奏……完全不同于舞台上的某种力量,对于舞者和摄影机来说,都是充满了挑战性的视觉体验。作品包括:瑞士的派斯克尔.迈格尼《白昼皇后》,美国的33种眩晕咒语《衡量》,英国、荷兰的安尼克.万姆《平静中安息》,加拿大的劳拉.泰勒《乡村三部曲》,麦克尔.唐宁《死角》,瑞士的派斯克尔.迈格尼《对侧伤》。
这六部作品长短不一,有的20分钟,有的只有5分钟,每个作者的角度都很坚定和独特,也成为了当代舞蹈录影艺术中鲜活的例证。《白昼皇后》由田园的静寂慢慢苏醒,三对散漫却好动的男女,在倾斜山坡的青草上,失重的快乐着,全是呼吸,身体滚动的声音,下坠,滑落,然后向山顶继续奔跑。简单的快乐里,睡意朦胧的小动作,在自然的景色当中,透出了一点悲情。舞蹈在失重和滚动当中完成,一次次美丽的冲撞。一些游戏打闹亲昵的小动作构成了轻松的情爱气氛,也在唤醒这每个观者回忆爱的味道和动作。凌乱舞步到清晨水中的寂静之舞,烛光遍布的水面,三位少女为舞蹈而动容,为舞蹈而虔敬,或者说是我们对舞蹈的某种感动,感动舞蹈之人在未可名状的命运面前的坦然和纯真。《衡量》则在一个走廊之中玩耍着同一组的动作游戏。同一组动作,我们想象的角度,在安静和踢踏的变奏当中,影像在特写、透视里似乎在预言着某种被我们忽略的发生。生效的力量凸现得很生动。《平静中安息》用一个葬礼的寓言让我们回到了记忆的深处,死亡带给我们的是悲伤和恐惧之外,还有很多留给在世之人的意外和真实。《乡村三部曲》则是一场群体的诗意合唱,黑白粗糙的影像,空旷的工厂,梦境恍惚的丛林,一些非职业的普通人在田园的寂静、欢乐和阳光中翩翩起舞。《走投无路》利用黑白影像,一个方向错乱的墙角,在玩耍视觉游戏。人在倒错的空间里慌乱惶恐。《对侧伤》则是一部都市的情感变奏,温情和暴力共存,记忆和现实对抗,偶然和命运相爱,在愤怒咒骂,用舞蹈来替代暴力之后,一切依然无法恢复平静。
虽然舞蹈影像的制作和活动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关于其技术的发展以及舞蹈影像作品的文献资料却是凤毛麟角。主编朱蒂.米托玛整理出《电影和录像中的可视化舞蹈》这样一本至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囊括了舞蹈录影的有影响力的作品,从大制作到低成本,都在这本书的视野之内,包括早期的先驱人物作品,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包容了“可视化的范围”,不限定于舞蹈录影的作品意义,而是把歌舞电影、舞蹈记录片都包容进来,也不失为一本详尽的资料。其中又介绍了书中所列作品的制作背景和流程,可读性极高。
《舞蹈电影和录像作品指南》则是Towers,Deirdre发表于1990,其中的作品和名字术语,都已过时,但是超过2000部的舞蹈电影录像作品的记录文献,却具有珍贵的资料性和使用价值。美国《为录影而舞蹈——舞蹈电影录像指南》则是Spain,Louise主编作品。在台湾,焦雄屏著书《歌舞电影纵横谈》也是详实地记述和分析了好莱坞歌舞电影的类型发展和时代意义。
舞蹈录像的制作教学,在西方的艺术教育当中,很早就存在于艺术系中的视觉艺术或影视制作当中。至今在综合大学艺术系的舞蹈学科中,已经有颇为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详实丰富的资料咨询。2003年12月美国加州大学艺术系的舞蹈博士丽莎.玛丽.纳格尔和约翰.克劳福德曾到广东亚视举办舞蹈录影制作的工作坊,对于中国这方面的教学亦有建设性和拓荒性的贡献。短短的两周时间,从舞蹈录影艺术的渊源流变到实际操作,都进行了快捷的普及和交流。他们在加州大学亦有11周严密科学的舞蹈电视课程,舞蹈电影和录像的认知、作品的观后感、从舞蹈电视编舞、舞蹈录影脚本的写作、分析舞蹈电影和录像的镜头语言、学习设备和剪辑、完成作品等等,有很多文本和资料可参考。目前,他们将软件工程、技术言语融入舞蹈录像新作——《上升》,以及其他为数不多的媒体作品和动画制作作品。
北京舞蹈学院近年也在中国大陆首次开设了舞蹈电视专业,蓄势迎接一个舞蹈的数字化时代。
舞蹈视频游戏和大众化创作
20世纪90年代中国跳舞毯的狂热潮流,几乎达到每个人都需要一张塑料制成的,带有简单传感器的脚印图。似乎一夜之间,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跳舞梦想,曾经羞于见人的舞蹈训练过程,完全可以在无人的家中完成,然后到公众场合充满自信的展示,不再在一群拥挤的、汗流夹背的群体中间挣扎着减肥和锻炼美感,而是独自享受卡路里的消耗,就像在黑暗中跳舞一般。跳舞毯借助了一个简单的制品,看到了所有人跳舞的力量,流行的力量。然后来自日本的大型舞蹈游戏街机亮相世界,著名的舞蹈街机制作商科纳美公司研制出诸多的舞蹈游戏,例如“舞蹈革命”系列之独舞版本、对战版本,“曼波舞蹈”、“舞蹈狂热”系列、“80年代”舞蹈节奏、“啪啦啪啦天堂”等等种类繁多、而又分类精细的游戏街机,包括按照舞蹈音乐又有浩室、电子、放克、放克爵士、嘻哈、雷鬼等等,舞蹈人物多变,节奏复杂,游戏的界面色彩花哨、角度多变、热闹非凡。许多青少年在复杂的脚下变化的同时加入了诸多的手臂和躯干的动作,在游戏现场,如果是对战的模式,气氛也颇为火爆。这种被动跟随电脑指示舞动到主动的进行加工创作,完全是人本的某种改变,舞蹈创作成为了某种本能的反映,从手忙脚乱、受制于高难度的节奏和步伐变化,到不满足于征服和完成动作,而是加上了自己的风格和喜好,增加了机器之外的难度,准确地说,是乐趣,创作的乐趣。
随着韩国街舞和流行文化的大举复兴,韩国的“爱舞”网站推出了著名的三维动画人物舞蹈教学和舞蹈桌面的系列,人物制作精美,而且不厌其烦的重复动作,可以慢放,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并且动画人物带有韩语的动作解说。舞者跳舞的场景可以自由转换成地铁、舞厅、城市街头、舞台等等。而且按照音乐电视中流行舞蹈的完整套路进行教学。在“爱舞”网站的舞蹈软件有些名气的时候,网站的互动,无限制下载就变成了会员制,付费下载新的舞蹈段落和舞蹈人物,包括舞蹈背景等等。按照商业化的路线扩大和稳定。舞蹈游戏有时也是舞蹈形象的推广。许多著名的舞蹈演出,比如“大河之舞”的网站也推出了踢踏舞的舞步记忆游戏。电子技术的进步和电子游戏的普及,舞蹈也在通过着全新的形式接近大众,通过全新的媒介和大众对话。
舞蹈的网络阅读和网络互动
网络舞蹈的发展借助于动画制作、互动网络艺术的影响和网络速度的大幅度提升,主要体现在形象宣传和提供与观众交流窗口;利用数字化技术在网上提供教学,提供大量的网上舞蹈资源;提供观众参与创作的互动界面,改观创作观念;利用网络传输进行的远程舞蹈的现场创作。网上舞蹈的模式集合了讨论舞蹈、观看舞蹈、学习舞蹈、创造舞蹈等多种交互功能一体,体现了全新的接触舞蹈的形式。
在线服务的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的进步,世界上的各个知名或是不知名的团体都可以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舞蹈,散播自己的舞蹈影像,无论是皇家的芭蕾舞团,还是当代的小型舞团,无论大型的舞蹈节宣传,还是个体的作品展示,网络成为了一个平等的活跃的表演空间。“舞蹈之声”、“伦敦舞蹈”等网站都存有一定的当代舞蹈家的舞蹈作品片断。舞蹈作品的片断和舞蹈教学的片断在网上颇为流行,“另类爵士”则是以不断更新的舞蹈组合片断吸引着舞者和学习者的兴趣。舞蹈网站“电子芭蕾”,也曾经用简单的三维人物不停地重复每一个基本的芭蕾动作。网络舞蹈以媒体流(舞蹈作品),以过去时的状态,进行网上传播交流互动之外,还有实时当下的呈现,还有进行状态的跟进。很多观众对舞蹈排练很感兴趣,舞者也在期待着某种了解。所以无论是作品的需要,或是魅力的噱头,很多舞团的排练场安装着摄像头,网络实时在线播放着舞者的排练。这些令我想起了曾经路过的一个网站,网站上可以24小时看见纽约广场某个角落的场景。上班族,车辆,游客,日复一日的生活,摄像头平静地展示着生活的脸孔,没有表达,波澜不惊,网络的舞蹈和心灵,只是你在观看和关心别处的心灵。
互动和数字化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企图改变与观众的审美关系,以极端的自我去争取最大的民主创作,企图放弃所谓的艺术创作的完整性。观赏还是创作,主动还是被动,网络舞蹈的主要焦点放在了“分享”或是“共享”。共享资源,共享创意,共享记忆和情感,共享过去和生命中的某一刻。允许观众的情感经验和灵感的介入,在共同主题之下的某种分享。笔者在99年参与的杜赛尔多夫舞蹈剧场的作品“卡夫卡研究”和后续作品中,也是通过在舞蹈团体的网站上大量的公开排练计划,排练内容和进程,通过论坛采取网民的意见,不断的改进作品。
远程舞蹈创作是基于网络在线播放和传输技术之上,使几个不同地域同时发生的舞蹈表演发生关系。现场投射的远程影像和现场表演的当地舞者,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发生了某种错变和重组,远程舞蹈并非是传输影像的形式,而是在追问舞者现时的发生,追问在传输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表达是否还那么真实和可信,我们再次怀疑和质问这自己。
研究和阐释舞蹈的起源,绝对不能忽视其“内在根据”。只有“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这两方面的情形都烂熟于心,才能最终把握舞蹈起源的真谛,使这个专题的研究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所谓舞蹈起源的“内在根据”,指的是人类那身心合一的物质条件,手舞足蹈的自娱意识和传情达意的交流需要这三种与生俱有的内在因素。
舞蹈不单纯是一种娱乐,它是表现人的诸多复杂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的艺术。“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就是意境。
一件成功的舞蹈作品,总令人耳目一新,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一句话:有意境。美的意境需要眼光独到,善于把握时代的脉络,抓住一般人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筛选,发展其中的闪光点加以提炼升华,于是栩栩如生的形象脱颖而出。意境不仅对主题起到了深化作用,而且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使观众有着身临其境之感。舞蹈的意境创造要达到这种境界,作品才易于被观众所接受和欢迎。
舞蹈的意境有许多种,第一个是心态意境。心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状态,喜怒,哀乐,忧愁,烦躁等心理活动的表露形式,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复杂多变,在一定的范围里,标志着社会某一个民族或个人的精神斗志。
第二个是生态意境,舞蹈从乎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原始状态起,就由各种物体打击出各种节奏想伴随,而打击出来的各种节奏也正是音乐的原始状态。舞蹈艺术发展到今天,更是与音乐难舍难分。好的舞蹈构思创作出好的舞蹈音乐,好的音乐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的成功之作比比皆是。舞蹈音乐属于音乐的一个品种,但它通过音乐塑造的时空和舞蹈的形体动作珠联璧合,使观众同时从听觉和视觉两条审美通道去欣赏同一作品。
三是情态意境。情态,顾名思义是指“情”和“景”的交融,“情”是人所为,“景”是客观存在,两者统一形成动态情势。当人与景观产生联系融为一体时,情态便在情景交融中自然结合,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
舞蹈艺术和其它的艺术门类一样,在建构自己的艺术大厦时,情要真,意要深。而情真需要创作者对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意深则需要艺术家们对社会生活有高屋建领的理解和认识,只要情真意深,形象必然丰满,作品的哲理品格也便会透过情节自然浮现出来。
2.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感染力的培养
2.1体育舞蹈的兴趣培养若是学生对体育舞蹈没有浓烈的兴趣,那么艺术感染力培养就是空谈。想要培养兴趣,首先需要建立的就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若想让学生喜欢你,就必须做到主动了解与迎合学生心理,知其所好,对症下药。另外需要增强学生体育舞蹈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体育舞蹈的学习动力就是学生对其的学习动机与认识程度。教师可以抓住新时期学生对美的追求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其认识到体育舞蹈是集合音乐美、动作美以及服装美为一体的体育竞赛与文化娱乐内涵的运动。常练习能够让其身心愉悦获得阳光健康美,从而引导学生由心理上主动自觉的学习体育舞蹈,逐渐热爱这门艺术。首先在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年龄等实际情况选择与实际相符合的教学方法。动作教授需要做到由简单到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并且突出重点难点。其次对学生主体进行强调,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尊重其体验与情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能够更好的缓解学习压力,加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
2.2加强身体姿态与表演技能在体育舞蹈动作中,姿态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其能够给予受众直观的情绪感染与视觉感受。人类的肢体语言是表达其节奏感以及舞姿造型是否具有感染力的主要渠道。目前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其由于接触体育舞蹈时间较少,因此无法准确的把握整个舞蹈的感觉,尤其是表演技能与身体姿态,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舞种的特殊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如在拉丁舞教学中,由于其实拉美民族在生活中衍生出来的舞蹈,其具有舞姿活泼欢快,动作奔放刚柔并济,柔美抒情的特点,在教学时则需要注重表现腿部和脚步的爆发力以及肩、胯等部位的柔韧性、手臂挥摆的相关练习。另外,头部的面部表情、眼神等与身体其余环节的配合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在学习中,眼神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在体育表演中,眼神不仅是舞伴双方情感交流的纽带,更是整个表演的灵魂所在。因此可以说,若是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展现出标志着美感、健康、和谐、礼貌的身体姿势和表演技能,其舞蹈也就具有了艺术感染力。
2.3加强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俗话说,舞为乐之容。不难看出,舞蹈的灵魂就是音乐,一旦离开了音乐,舞蹈就成了体操。体育舞蹈的音乐风格不同,节奏鲜明,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舞者能够自如的舒展动作,尽情的抒感,从而使得音乐、情感与动作达到完美统一,提高艺术感染力。在教学中,常常能够看见音乐节奏感稍差的学生不如音乐节奏感较好的学生表现出的情感语言,舞蹈动作以及表情的流转性与感染力强。这就充分说明了表演者艺术感染力水平高低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实际操作与讲解结合,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音乐节拍才能够全面掌握,并强化对音乐理解能力的训练,分析节奏类型,从而培养并且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