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教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4: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南方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南方教育论文

篇1

1 发展历程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它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选择自己想学的内容,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的自我发展。远程开放教育的这一特点,客观上为所有愿意接受大学教育的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学历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云南,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相对较为完善的仍然是以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简称云南电大)系统为主。云南电大自1979年成立开始,就是一所采用遥距教育的没有围墙的大学,它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文字、音像教材、计算机和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学校。学校目前已形成以省电大为中心、36所州市和行业电大分校、66所县级工作站和131个教学点为基础的、初步覆盖全省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有在学学生5.5万余人,30年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25.6万人。成为云南省现代远程教育的主力军,是云南省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也是云南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999年,远程开放教育在云南电大系统开始实施。远程开放教育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习者可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件学习,可自行安排学习内容、时间、环境、方式。学习者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专业与课程;根据需要和条件自主地选择学习媒体,如文字教材、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网上辅导材料、直播课堂等多种媒体的选择;自主地学习课程内容,包括学生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习地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等。这就要求云南电大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一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媒体学习资源的支持服务,既包括文字、录像、录音、vcd、ip课件等,也包括cai之类可以进行交互的课件;二是建立网络学习支持服务,云南电大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在网站上向学生提供了远程开放教育的各种学习辅导材料、作业练习、模拟试题、疑难问题解答等内容,甚至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站参加互动性的面授辅导,网上在线讨论,bbs答疑等;三是建立辅导和答疑支持服务系统,如信函答疑、电话答疑、语音信箱服务,以及通过电子邮件答疑、网上互动答疑等;四是提供学习场所的学习支持服务,现阶段已向学生开放图书资料室、视听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等,供学生查阅资料,观看辅导课录像带及直播课堂录像带和其他教学光盘,同时提供学生自由上网学习的机会。

十年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结果表明,作为云南远程开放教育主要实施机构的云南电大已经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目前在云南电大校园网的远程教学平台上拥有自建网上课程资源657门,直播课堂1979学时;接收中央电大课程资源3927门,直播课堂3377学时;vod点播系统ip课件339门,总计1065小时;网络课程27门,精品课程6门;网上报告厅拥有16个专题,10952篇视频资源。云南电大还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节点基地,存有资源200g容量。电子图书馆使用了自动化集成管理软件,实现了图书馆查询、借阅电子化;拥有书生之家电子图书25个专题,49114册,清华同方电子期刊10个专题,2341余万篇。虽然如此,学校所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收到的效果却不十分令人满意,这说明硬环境的改进应与软环境的改善相一致,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2 现状分析

什么是“质量”呢?可以从绝对和相对两个方面来分析。从绝对的意义来说,“质量”与柏拉图式的善良、真理和公平等等完美的标准相似,因此是不可以评量的。从相对意义来说,它指的是能够切合目标,能够一贯地合乎规格,以及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教育组织过去和现在都利用正式和非正式的外界和自我评鉴活动来评价自身的质量。这主要是外来的压力迫使教育组织更重视质量这个课题,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教育经费紧缩,以致出现“物有所值”的要求;社会关注到教育成就的评鉴标准;外界对院校在教育和财政方面的表现不断提高问责要求;教育组织要提供有适当技能的人力资源,帮助国家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政治改变原本均衡的形势,削减教育“生产者”(即院校、地方教育局)的部分权力,把它转交到“消费者”(即学生、家长等)手中。

我们知道,如果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院校有更大的自主权,再加上采用以市场为本的资源分配方法的话,这些因素都会激励学校及学院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目前,云南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质量究竟如何呢?现对几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2.1 文字媒体

为学习者提供的文字媒体主要包括主教材、辅助教材及其他文字教辅资料。云南电大远程教育学习者的主要学习媒体仍然是文字媒体,有60%以上的文字教材是由中央电大组织知名专家,针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专门编写的,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文字媒体以其系统性、成本低和方便性等特点,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存在不能令人满意之处,主要表现在:①文字媒体的交互性差,不能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②中央电大统设必修课的有些教材在知识性、系统性、编辑印刷等方面存在问题。例如,《宏微观经济学》主教材系统性较差、知识结构不合理且印刷错误较多。③有些课程缺乏必要的配套教材。例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主教材与教学大纲不配套。这些教材的质量问题,影响了文字媒体的有效使用。

2.2 音像媒体、cai课件及直播课堂

音像媒体、cai课件及直播课堂较之文字媒体更具生动、直观的特点,能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促进积极思维、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更能适应开放教育自主学习的需要。中央电大和云南电大在开放教育试点工作中,先后为学习者提供了高质量的音带、像带、光盘、cai课件和直播课堂等学习支持服务,收到较好的效果。但音像媒体、cai课件和直播课堂等学习支持服务仍然有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表现在:①提供的音像媒体特别是cai课件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②有些音像媒体的内容与教材不符,如《宏微观经济学》的光盘内容与主教材内容不配套;③直播课堂安排时间过少,无滚动播出,若与工作时间冲突,则无法收看。

2.3 计算机网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远程开放教育也逐渐向网上教学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开放教育的需要,云南电大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在网站上向学生提供了远程开放教育教育的各种学习辅导材料、作业练习、模拟试题、疑难问题解答等内容,甚至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站参加互动性的面授辅导,网上在线讨论,bbs答疑等,同时开通了电子信箱。由于网页有信息量大、功能强、无时间限制等优点,学习者可根据自己学习进度和遇到的问题,随时访问网页,下载相关信息资料(如课程教学实施细则、重点难点辅导、平时作业等),了解教学最新动态;并通过电子信箱与教师或同学交流、沟通,讨论或解决有关问题。从1999年至今,十年的实践表明,云南电大的网上教学,已具一定规模,并达到一定质量,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起到了强大的支持作用。但是,由于网页内容更新较慢、内容针对性不强,硬件设备的条件限制,电子邮件这种交流方式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上网学习的学习者人数不多,点击率不高。

2.4 语音信箱与电话答疑

云南电大为学习者开通了语音信箱和电话答疑,使学习者能方便、快捷地学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方式,由于受师资力量、时空及表达方式等因素的限制,难以达到学生期望的教学效果。

3 解决策略

质量的重点在于活动,过程或效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确定或改进价值或结果(pycock),而英国标准协会的定义则侧重于满足需求的重要性,认为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特征或特性的全部,这些特征和特性会影响到产品及服务在满足顾客需求上的能力,不论这是明示还是暗示的需求(bse,1990,第4页)。这表示质量的重点应该放在顾客的需求上,教育质量的重点也应该放在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上。从前面的分析可看出,云南电大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云南远程开放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硬件保证,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发挥了它应有的功能,但由于远程教育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云南电大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存在不足之处也是难以避免的。目前,尚有很多不能真正满足学习者需求之处。下面,就提升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质量提出一个简要的方案,以便进一步地改进、发展和完善云南电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3.1 发挥云南电大的优势,切实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

内容完整系统、知识新颖科学、适合成人自主学习的学习媒体建设,是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当务之急。

目前,云南电大开发的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文字媒体、音像媒体和课件的数量和质量都有限,远远不能满足远程学习者的需求。因此,云南电大应该大力组织开发一批内容新、适应性强的文字媒体、音像媒体和课件,加大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开发力度,以满足开放教育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求,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效果。在网络建设方面,要增大网络带宽,提高网页访问速度;对网上资源的应进行总体规划,提出具体要求,及时更新内容,增加课程的重点、难点辅导,以达到对学习者的同步指导;开通网上在线讨论,进行实时交流,及时沟通,以解决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应将直播课堂的资料上网,便于学习者查阅或下载。

3.2 转变观念,提高学习效率

(1)教师要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向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方向转变,承担起学习者学习观念的转换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习惯的培养者、学习动机的维护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和学习者学习的信息源等诸多角色。

(2)远程开放教育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习主要是一种内部操作,必须由学习者自己来完成。所以学习者应充分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并在教师引导下,切实转变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根据自身特点安排学习进度,使自主学习和教师的面授辅导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完成。

3.3 进一步加快和完善区域性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的建设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要求,逐步将分校、工作站建设成当地远程开放教育的区域性学习支持服务中心。

(2)学习支持服务中心要加快自身现代教学设施的建设,加快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以适应学习者对教学辅导和教学媒体的不同需求。

(3)学习支持服务中心要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熟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和规律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并转变职能,以灵活方便、形式多样的方式为各类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

3.4 教学质量的控制

远程开放教育与质量控制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如何在开放教育中求质量,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建立由中央电大、云南电大、分校和工作站组成的分级教学质量控制系统,分别制定控制内容和控制目标,并通过定期开展教学工作检查和教学评估来保证教学质量。

(2)教师是远程开放教育教育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教师必需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掌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才能真正保证教学质量。

(3)考试是教学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应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完善平时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制度,逐步加大平时形成性考核的比重。在终结考核中,其试题的覆盖面和难易程度既要达到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又要反映学习者学习的实际情况,使学习者学习成绩符合正态分布的一般规律。同时,考试应当逐步向无纸化方向发展,让学习者自主安排学习进程,随时参加考试,以充分体现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

参考文献:

[1]于云秀.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3

篇2

两岸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血脉相同,由于特殊原因,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特性,这自然会激发双方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愿望。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办学模式虽有不同,但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在大陆,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模式多样,而且学子走出去的愿望强烈;在台湾,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资源丰富,国际化程度高,产学合作经验多样。而且,两岸经过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的交流与合作,为第二个10年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在开幕式致辞中就两岸合作做了简要回顾。他说,2006年4月,在首届两岸经贸论坛上宣布的促进两岸交流的15项政策措施中,大陆宣布,教育部决定正式认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学历,现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关于台湾学生在大陆求学的政策体系。2007年4月,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发出共同建议,全面开展两岸各级各类教育的交流;推动双方在办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丰富交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加强两岸学生交流,大陆方面欢迎台湾大专院校来大陆招生,并为此提供便利。这两次论坛提出的重大政策,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台湾宣布承认大陆41所大学的学历。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逐步宽松。

魏中林提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之间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两岸高等教育发展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广东而言,高等教育处在大众化的中期阶段,2010年毛入学率为28%;而台湾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两岸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各有特点,各有优势,互补性强。2009年,我到台湾参加了第五届论坛,对台湾高等学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台湾在人才培养模式、产学合作、国际化等许多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所以,我们希望深化粤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大家提交的这批论文有许多很好的想法和建议,我们一定认真研究。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广东省教育发展的总目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广东省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广东要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其中的跨境合作,是广东省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特征。我们希望,两岸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密切沟通合作,创造更多更好的合作模式,共同促进两岸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两岸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认为,大学与大学之间的交流,对于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具有其他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台湾中兴大学校长萧介夫认为,两岸学术文化及师生的交流将是中华文化长存、延续的唯一选择。学生的交换,能够培养青年人的世界眼光和广阔胸襟,能够促成他们日后成为两岸文化与学术发展的媒介及尖兵。

实际上,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广州大学易佐永做了回顾。他认为,我们的教育政策开始转向合作空间的拓展。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将两岸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议题纳入其中。例如,《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2010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经贸文化论坛”提到未来两岸在新能源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其中在第13项的共识中明确提出“支持制定扩大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政策,继续加强两岸高等学校相互招生的联系与协调机制,建立两岸学历学位证件查验及作业平台”。2011年,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又深入了一步。台湾高等学校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省(市)招收自费生。为了保证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大陆方面专门成立“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与台湾负责招收大陆学生的“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委员会”(简称陆生联招会)对口沟通协调招生相关事宜。2011年4月24日是北京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同时也是台湾清华大学建校55周年的重要日子,两岸清华决定合办百年校庆的活动。两岸高等教育合作迈向深层次的阶段。与此同时,基于各种论坛、研讨会的交流活动在地区之间、高等学校之间日趋频繁,仅广东省就有“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穗台校长论坛”等,密切了两岸的教育往来与友好关系。

二、共同探讨了合作发展的领域和途径

未来十年,广东要建立我国南方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我国南方教育高地。教育合作,将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特征。因此,发展粤台教育合作,应该从长计议,做好规划。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都必须放眼未来,需要每一所学校做好规划、确立项目、成立机构、筹集经费。代表们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一)交流与合作的目标和原则

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根本原则和目标应当是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实现繁荣与进步。易佐永从广州大学交换教授的实践中提出与台湾高校合作的具体目标与原则:第一,以提升两岸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第二,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手段;第三,在促进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以形成高等教育区域化竞争力为特色。在此目标、手段与特色的前提下,应坚持三项原则:第一,平等原则,这是任何交流与合作得以开展和持续的保障;第二,互惠原则,这是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的基本动力;第三,互补原则,这是取长补短的合作策略。

(二)学术研究合作

陈春生提出,加强大学人文学科的对话和合作机制:第一,建立联合的人文学科学术研究机构。在两岸关系中,各有自己独特而敏感的问题和思路,但大学之间的关系,可以先行先试。第二,合作编写历史、文学、语言、宗教等领域的教科书。两岸共同编写《中华大辞典》的工作已经付诸实施,共同编写教科书更有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三,合作组织两岸有关民间文化和地域历史传统的大规模历史人类学田野调查。例如研究两岸客家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型文化遗产、地方文献与民间文书的保护和利用,探讨两岸客家人共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途径。第四,以适当方式鼓励两岸人文学者发展合作研究。第五,建立民间性质的“两岸人文学科发展基金”。可以向各大学校友和社会热心人士募捐,推动两岸大学人文对话与人文交流各项合作事宜的发展。

在学术合作方面,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探索。如广州大学2008年与台湾淡江大学签约成立了“工程结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成为两岸第一个高校科研合作机构;2010年与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签署合作建设“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意向书,它也是两岸第一个高校教育政策研究机构。

(三)办学合作

暨南大学胡军提出:第一,应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按照《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精神开展合作办学。第二,建立合作办学机制,以两岸学位互认推动双联学位等方面的合作。第三,抓好合作办学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教学工作的对接,包括专业建设和学分互认、课程构建和衔接。

东莞理工学院邹小平、陈想平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成就斐然,但高等教育之间至今还处在交流阶段,合作也是初步的,而产业界对高等教育更紧密合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他们提出:第一,合作组建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小型文理学院。文理学院以中华文化的精华为根基,以兼容并蓄世界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通识教育为主要内容。这种大学,可为两岸的大学追赶世界一流大学开辟一条优质生源的渠道,为中华民族振兴准备一批文化积淀更深厚的社会精英。第二,合作建立统一的工程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未来两岸合作产业的从业人员将需要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本专科毕业生逐步成为主流。第三,双方合作建立以台商在粤企业为桥梁的“校-企-校”三方合作办学模式,建立分学段的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台湾环球科技大学许淑敏认为,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应建立在两岸经济发展双赢的基础上。台湾职业教育有明显的优势和资源,开放大陆学生来台湾应以职业教育先行,特别是要吸引大陆的专科毕业生来台湾衔接本科教育。专业的选择可以考虑大陆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可以选择农业和餐旅及休闲专业。

在培养学生方面,许多代表提出,要扩大学生交换规模,建立联合招生机制;合作开展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知识竞赛及交流论坛。

(四)合作培训师资

在教师培训方面,扩大教师交流,增加培训项目,通过课程开发实现教师互聘。在大陆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师资水平不高,因此,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是当务之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广东现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责任自然落在教师身上。广东应借用台湾职业教育的资源,与台湾的有关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师资培训班,可采用“2+2”模式,即前两周在广州进行理论培训,后两周在台湾进行实操培训。

(五)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历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共同建议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两岸高等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还需要配套政策加以引导和提供保证。第一,希望台湾扩大对大陆高校学历的承认范围。第二,建立专业认证、课程衔接、质量认定、学分互认标准,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建科研平台。第三,扩大双方招生范围,建立双联学制,健全双方单独招生政策。第四,为在广东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制定在粤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这可以实现台湾学生来粤就读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制定两岸企业捐赠教育文化项目免税政策;建立两岸教育发展基金,引导企业支持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第六,在政府层面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中心。

三、教育质量问题

本次论坛在探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也非常关注质量问题。这是历届论坛都涉及到的热点,说明两岸专家学者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篇3

高等教育在迅速发展中,其知识容量不断增加,与新时代的结合愈加密切。专业选修课对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1]。选修课和必修课共同构成高校课程体系,同时选修课填补了专业必修课无法涉及到的知识领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补全相关专业信息,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2]。但是现实运行中存在学生对学校开设选修课的知识结构、重要程度以及教师教学特点认识尚不清楚的情况下,存在盲目选课和凑学分、求高分等急功近利的现象。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显示:选修课在高校中设计、建设较为匮乏且未能受到学生足够的重视,仅47.0%的学生能选到自己满意的课程;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造成课程参与度较低,55.85%的学生都逃过选修课;其中50.9%的学生的逃课原因是选修课程教学内容枯燥,这更加降低了选修课参与度甚至满意度。然而“网上选课”的给予,能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支配空间,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能力,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3]。

一、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本科学生,采用如下的调查方式:①问卷调查:按比例随机分层抽取了496名在校本科大学生,男生192人、女生304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8.71%和61.29%②实地调查与访问:对课堂实地调查并进行访谈。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对选修课认知态度较高

通过调查76.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选修课,选修课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要;69.35%的同学认为选修课“选而不学”是不良行为,应该杜绝;并且高达66.53%的同学认为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对自己有一定的帮助,在拓宽视野、满足兴趣等方面选修课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选修动机多元且需求呈现多样化

在调查中67.74%的同学认为选修课的目的是学习专业外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57.66%的同学选课目的是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53.23%的同学补充专业知识为就业提高竞争力,还有34.07%的同学是以凑学分作为选课的重要依据。大多数同学是以提高素质和满足兴趣作为选课的导向,有少部分同学是以凑学分为目的而选课。

在课程设置种类方面,人文类课程最受同学们喜欢,占49.19%;同时医学类及社科类的课程需求量也相对较高,分别占45.36%和43.55%;经管类占34.88%,社会体育类仅占22.98%。

不同专业对于选修课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医学类、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更喜欢人文类和医学类的专业,管理类的专业学生青睐于人文类和社会科学类的专业,通过纵向分析数据我们得出艺体类专业的同学比较喜欢医学类和人文类的选修课。

(三)选课机制不规范,选课需“拼杀”

在没有选到满意的课程中,网络拥堵这一原因占到了52.87%,选课系统的机制不规范制约了学生的选课满意度,同时也有16.9%的同学是必修课冲突及14.94%的是由于选课种类不足为选到满意的课程,还有9.58%的同学由于选修课限制条件过多而选不到满意的课程。网络以及选课条件的种种限制制约了同学们选课的自由度,同时也降低了对选修课的积极性。

(四)教师对于学生选修课的积极性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调查显示课程太枯燥占到所有选修课逃课原因的50.9%,居于逃课原因的首位,另外还有30.69%的同学认为老师不点名,不会影响成绩也是逃课的主要原因;在对选修课的上课方式调查中,83.47%的同学认为生动幽默并结合教师亲身经历的上课方式最受欢迎。由此可见,老师的教学风格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对选修课质量及选修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提高选修课选修质量的对策研究

(一)为满足其自主选则权提供充分有利条件

为使其真正做到充分自主选择,不设置人数上限和下限,根据选课的人数设置。开展选课教育,学生选课以兴趣和学知识为重点,避免混学分的现状,真正做到自主选课。提前公开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与大纲,便于同学们了解课程相关信息。

(二)上课时间和方式的自主化

上课时间应尽量避免安排在学生放松时间,增加网络选修课的种类。上课方式相较于必修课来说应具有更大的趣味性,较强的灵活性。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寓教于乐。

(三)设置灵活的考试方式

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考试重点化教育,可根据不同年级专业灵活处理,采取机考、实践技能考核、口试、论文答辩等;也可以分组考核、平时分阶段检验,真正提高授课效果。

(四)校际合作选修课,营造双赢局面

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讲,开设的选修课程基本上都体现了各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为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近年来在高校密集区域开始尝试建立教学共同体。各校之间教学资源能够互补、共享,教学资源得到极大发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的选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学生在跨校学习的同时,还可以感受不同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气氛,并增加了学生间的校际交往。因此,校际选修课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推动了高校优秀课程的建设,适应了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一件学生受益、学校受益、社会受益的共赢举措[4]。

四、结语

选课制作为一种较为灵活的教育教学制度,是推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条件。选课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学生学习自由度,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高校教师努力提升教学技能,增进教学效果,调动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选课制的推行与实施应该谨慎、科学[5]。

虽然现在国内的各大高校的教育方式仍以传统教学为主,但目前教育方法还在探索发展当中。但是我们成长的步伐还是有目共睹的,只要我们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制度,结合我国培养人才的发展战略,根据自己的特点需求来设置选修课并不断地加以总结,就一定能探索出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子明,潘A华,金姝兰.关于专业选修课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的研究[J].学理论,2010(35):266-268

[2]袁文翠,于文娟,马瑞民.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论坛,2014(46):111

篇4

Abstract As a so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educ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museums. In 2007,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ICOM) adjusted the first function and task of museums to “education”. Since then, museums projec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theme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for teenagers. Meanwhile, the cooperation and contact between museums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have get gradually deepened.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have been accumulate also during this exploration practice.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museum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related.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k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has the most developed museum education and China which museum education level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two countries do have differences in museum-school cooperated education. By this analysis, we will find problems and get useful experience or inspiration in ourselves.

Keywords Chinese Museum; American museum; museum education; teenagers; cooperative partner

美作为博物馆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博物馆教育理念和悠久的博物馆教育传统。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美国的博物馆教育早已突破了传统因素的限制,在教育内容、形式、媒介上不断推陈出新,几乎全美90%的博物馆都已建立起与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

1 美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对接与融合

1.1 发展历程

阶段一:探索期――博物馆教育处于学校教育的从属地位。

20世纪30年代,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促使美国教师突破学习空间的桎梏,开始有老师尝试到博物馆开展教学,开启了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索尝试,博物馆也由此深受启发,教育使命感大大增强。

到了20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了博物馆和学校交互式的学习模式。许多博物馆教育人员走进学校,并且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的博物馆学习。

阶段二:合作期――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处于平等地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的博物馆和学校正式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合作方案。Hicks就曾指出彼时的“博物馆和学校都在为彼此的合作进行努力,博物馆和学校不再仅仅是资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他们彼此分享交流设计寻找最佳的途径来适用博物馆作为课程资源。”①

20世纪90年代,博物馆中的教学项目成为合作新模式,博物馆根据学校课程设计展教活动以实现合作目标。②博物馆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博物馆学校是指通过学区与博物馆的伙伴关系,共同设计、实施,以落实博物馆学习的学校。平时,学校带着学生到博物馆上课,同时也在博物馆的协助之下,创造展品、展览,甚至在校园内设计自己的博物馆。”③

到了21世纪,博物馆教育的重点则在于进一步探索如何满足课程及学校教师教学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在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实践的过程中,美国政府还适时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有教无类法案”,以法律、制度引导和规范博物馆教育的发展。④

1.2 美国博物馆教育的特点

美国的博物馆教育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通常,一座博物馆会将四分之三的教育资源提供给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博物馆每年接待学生参观者5500万人次;博物馆根据国家与地方教育大纲,量身制作了各方面的教育活动;每年,博物馆提供1800万小时的课程。”⑤

美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对接的方式主要有:提供到馆参观教学、到校服务、教育资源出借、课程研发(包括博物馆专属课程、学校校本课程、第三方主导课程和博物馆学校)、教师培训与网络服务。⑥总体而言,美国博物馆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自然历史到人文社科、从博物馆到学校、从体验项目到学术研究,从实地教育到网络教育,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

第二,教育设施完备齐全。美国博物馆的教育部门不仅为学生开放专业的实验室、教室,还提供学生所需的各种配套材料。

第三,馆校合作意愿强烈。在美国,博物馆对学生的重视和学校对博物馆的重视促使双方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并从资金、人员、组织、时间等各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第四,注重教师教育。造成馆校合作困难的相当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咎于教师缺乏来自博物馆的专业性指导。因此,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在教育活动开展前,经常会开展类似“教育者之夜”、教育者研讨会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与专家学者见面的机会,或是为教师提供各种活动指南或教学资料,甚至以博物馆的科研项目为契机为其提供职业发展项目。⑥

第五,扩大社会参与,形成教育合力。美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同时,还通过加大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2 我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

如前文所述,面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我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历程是由20世纪末国家教育部门倡导的素质教育改革开始的。“博物馆博大精深,博物馆教育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重视培养一批复合型的教育人才是现代博物馆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⑦但是和美国的情况相类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博物馆一直处于学校教育的从属地位。不仅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方法上也趋同于学校教育,没能形成独立价值和地位的博物馆教育是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的。

直到近些年来,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使博物馆由学校的从属与附庸发展成为真正独立的社会教育部门。在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随着社会大课堂、中小学校外实践课程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得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走进博物馆,同时也促进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正规化、标准化、课程化建设。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史家小学联合开发的校本课程《漫步国博――史家课程》,就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国博的展陈资源为依据,共同编写适合小学各年龄阶段和各个学科的博物馆教材,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开展教学。⑧

3 我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问题与启示

3.1 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博物馆教育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色,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熏陶、爱国主义教育和魍趁赖陆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制度不健全,对博物馆教育认识不到位。以日本为例,立法部门在1949年《社会教育法》的基础上,于1951年制定《博物馆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博物馆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工作也获得了日本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⑨目前,我国针对博物馆教育还停留在政策性文件层面,法律基础尚需完善。在《博物馆法》未出台的情况下,国家文物局可以通过设立博物馆教育委员会等机构,负责博物馆与学校的联系工作;帮助并指导博物馆制定教育计划、开展教育活动,给予博物馆人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与此同时,政策制度的不到位,也使得一些学校领导和家长对博物馆教育认识不足,形成了只重学校教育而轻博物馆教育的错误观念,没能把参观博物馆当作学习看待,影响了博物馆学习的质量。

第二,博物馆的自身发展有待提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博物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各个博物馆的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很难从人员、资金、设施等方面保证所有博物馆都能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博物馆教育水平低使得教育质量更难以保证。为此,对于中小型博物馆而言,应该围绕“教育”的核心职能,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资源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逐步提高综合实力。只有当博物馆的展览水平、服务能力、基础设施等得到综合发展时,博物馆的教育水平和效果才能有所保障。

第三,与学校的伙伴关系有待加强。“成功的合作需要学校和博物馆之间形成正式、长期的制度性关系并进行广泛传播”,⑩虽然博物馆与学校已经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但是,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证,使得二者间未能实现持续、有效的沟通和分享,一些新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和模式变成了昙花一现。除了制度上的缺失,学校教师与博物馆教育人员之间缺少相互理解与交流、彼此目标存在较大分歧、缺少开诚布公的态度、缺乏资金支持等都会成为影响双方关系的因素。因此,仅靠一方的努力,博物馆和学校很难由短期的合作发展为长期的伙伴。因此“对于整个合作过程来说,需要彼此具有持续的意愿去发展、试验(尝试)和评价,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要舍弃制定好的全部计划。”Z

第四,博物馆之间合作研究网络的建立。一方面,博物馆各有所长,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帮助青少年发现更多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获得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为其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博物馆发展水平不一,这就更需要通过博物馆之间的相互学习来取长补短,通过分享教育经验、教育案例和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来共同进步,共同服务于青少年成长。

第五,博物馆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加强。除了与学校的合作,博物馆还应在其教育工作相对成熟时,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通过派遣教育专员、提供教育设施、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为青少年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2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首先,博物馆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教育,不能因为博物馆教育的正规化、标准化和课程化,就被学校教育所同化。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博物馆教育理论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结合博物馆自身特点,从教育角度深入挖掘博物馆的教育资源。

其次,博物馆与学校的交流沟通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这既需要博物馆从展陈到教育活动、服务设施、教学资料等方面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也需要学校积极主动地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因此,只有当相关政府部门、博物馆与学校自身、教师与博物馆教育人员三个维度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对接。

注释

① Hicks,E.(1989,September). Museums and schools as partn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78380)

② Sheppard,B. (Ed.). (1993). Building museum&school partnership.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③ 许丽红,高源.美国博物馆学校案例解析及运行特点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

④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66.

⑤ 谢颖编译.美国博物馆联盟探索教育新模式[J].中国文化报,2014-07-08.

⑥ 吴镝.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2011(5).

⑦ 朱峤.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能力[J].中国博物馆,2015(3):48.

⑧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68-71.

⑨ 段少京.现代博物馆教育工作探析[J].南方周末,2003(1):113.

⑩ 浙江省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与小学深度合作馆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EB/OL].(2013-10-07).[2016-9-6].http:///news/2013-10-07/783184542.shtml

Z 孔立宁.日本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C].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218.

[ Hirzy,E. (Ed)(1996). True needs, true partners: Museum transforming schools. Washington,DC.

\ Ambach,G.Museums as places of learning.Museum News,1986.65(2):35-41.

⒖嘉南

[1] Hicks,E.(1989,September). Museums and schools as partn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78380)

[2] Sheppard,B.(Ed.).(1993).Building museum&school partnership.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3] 许丽红,高源.美国博物馆学校案例解析及运行特点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

[4]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5] 谢颖编译.美国博物馆联盟探索教育新模式[J].中国文化报,2014-07-08.

[6] 吴镝.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2011(5).

[7] 朱峤.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能力[J].中国博物馆,2015(3):48.

[8] 段少京.现代博物馆教育工作探析[J].南方周末,2003(1):113.

[9] 浙江省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与小学深度合作馆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EB/OL].(2013-10-07).[2016-9-6].http:///news/2013-10-07/783184542.shtml

篇5

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以及人社部关于农民工的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6年城镇就业人员4.14亿, 农民工占2.73亿, 农民工仍以青壮年为主, 平均年龄为38.6岁, 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65.9%, 新生代农民工已挑起城市建设的大梁。[1]在建设包容性、公平性、共享性的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更应当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2]国家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并采取一定的措施着力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文明与否的标准, 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外来人口, 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 落地却难生根, 继续教育精准供给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必由之路。[3]

一、继续教育精准供给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意义

1.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继续教育的应然功能

国内外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 继续教育是突破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瓶颈的必然途径。[4]继续教育可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 进行对口式、专业化教育供给, 职业方面, 继续教育可以为其提供实用性的专业技能和资格培训;学历方面, 继续教育可为知识文化水平偏低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补偿教育, 提升学历层次, 补充知识文化。此外, 继续教育能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促进其自由全面地发展。

2.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社会对继续教育的期待

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背景下, 社会需要大批高质量、创新型人力资源以应对新常态下的社会转型, 继续教育能够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本,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建设终身学习城市的背景下,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备受关注。2014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切实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 有序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5]2016年, 教育部颁布《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旨在提高农民工的学历层次、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 圆农民工求学梦。[6]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关系着社会和谐和文明程度, 继续教育责无旁贷。

3.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新生代农民工对继续教育的诉求

新生代农民工由农村走向城市, 需要提升整体素质, 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化。而在现实生活中, 新生代农民工处于社会主体的边缘, 其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劳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均陷于捉襟见肘状态, 他们比任何人都需要继续教育, 都需要终身学习。[7]研究调查数据表明:相比上一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和培训水平明显提高, 更有激情和活力, 城市融合意愿更强烈, 渴望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奋斗在城市扎根定居。[8]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 面临着经济危机、社会地位边缘化、孤独无助的融入障碍, 他们渴望提高生存技能和自身素质, 获得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地位, 享受应有的社会福利和待遇, 充分地融入城市大家庭, 在城市中获得归属感和幸福感, 提升生活品质, 实现人生价值。他们对成人教育有着较高期待, 希望能够通过接受继续教育寻求更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二、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中的继续教育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包括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 经济层面的融入是立足城市的基本需求, 包括劳动就业、工资收入、衣食住行等;社会层面的融入是适应城市生活的进一步要求, 包括社会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可、政治地位、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心理层面的融入是新生代农民工深度融入城市的标志, 包括归属感、自我实现、身份认同等。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亟需针对性地提升职业知识与技能, 促进经济融入

经济边缘化是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首要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学历低、就业渠道单一、就业观念狭隘、社会关系网单一的现状使得他们难以在短期内找到高收入、工作环境舒适的稳定工作。一些城市将能买房作为城市人的标准, 致使一些新生代农民工沦为房奴, 试图通过买房子来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经济压力使他们苦不堪言。经济障碍无法破除, 新生代农民工就无法立足于城市, 更不可能很好地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亟需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职业知识和技能, 拥有一技之长, 弥补学历劣势。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才能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更好地应对产业转型发展, 提高经济收入, 最终实现终身就业。

2. 亟需提升文化素质和交往能力, 促进社会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社会参与和政治地位偏低, 社会关系狭隘, 文化隔阂, 生活习惯、价值观与城市居民格格不入。由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中付出了同样的劳动, 可总是只拿到净工资, 得不到一些基本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在社会交往方面, 由于受教育水平有限、缺乏文化素养和人际交往技巧,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面临各种障碍, 社交圈子越来越窄, 最终沦为城市边缘群体。在多元、全纳文化的背景下, 新生代农民工迫切渴望被社会接纳、认可;渴望在城市中收获自己的爱情、友情;渴望开阔视野、跟上时展步伐;渴望走出边缘地带, 撕掉特殊群体标签。为了更好地融入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需要通过社会文化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从内在素养和外在行为上实现与城市生活的完美转换, 提高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自身社会认同度, 进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实现自身市民化、社会化和现代化。

3. 亟需通过心理引导增强幸福感和归属感, 促进心理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背井离乡到了陌生的城市, 心理上无法适应, 易产生孤独无助的情绪, 对城市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加之部分本地人对农民工群体带有偏见, 一些不公正待遇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有明显的低劣感和受歧视感, 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的城市融入的过程矛盾而艰难。此外, 新生代年农民工进入城市中, 工作的压力、同龄人优越的出身和学历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和落差感。新生代农民工渴望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自信心, 获得成就感, 形成价值观的融合。同时, 新生代农民工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继续教育引导, 他们渴望通过继续教育转变观念, 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不断追求梦想和自我实现, 获得认可和接纳, 提升幸福感, 增强城市归属感。

三、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继续教育精准供给策略

1. 推行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岗位胜任力

继续教育应将培养创新型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教育目标, 推进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岗位胜任力。2016年, 教育部颁布《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计划在20162020年间, 每年资助30万名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 以提升农民工的整体素质, 圆农民工的求学梦。[9]首先, 在学历教育方面, 目前我国社会还未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以文凭论人才的现象普遍存在, 学历仍是就业的敲门砖, 新生代农民工若想在城市的就业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提升自身学历层次, 以进入就业基本门槛。对于高中学历起点的新生代农民工, 为他们提供专科或本科学历继续教育, 实行学分制, 鼓励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学分积累,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其次, 在职业教育方面, 应立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岗位需求, 探索校企合作、产教相融教育模式, 深入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场所, 与单位共同制定教育内容和计划。再次, 应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前培训、就业指导、在职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未入职前, 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倾向测试, 开展一些就业培训和指导课程, 用科学的方法判断他们的职业取向和职业兴趣, 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入职后, 可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职业技能培训, 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同时, 应当设置一些职业道德课程, 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提升职业认可感和荣誉感。最后, 开发与新生代农民工岗位紧密对接的专业和课程, 借助信息化手段, 开发优质继续教育资源。建设网络教育平台, 实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学历与技能并重, 面授与网络教育共同进行, 使新生代农民工借助信息化手段, 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更新知识, 学习新的职业技能, 突破时空限制, 及时满足其多样化教育需求, 提升自身的岗位胜任力。

2. 搭建社会交往平台,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继续教育可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新生代农民工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社会交往平台, 构建多维度的社会教育支持体系,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往能力。首先, 可在城市中设立互助学习角, 鼓励城市中各行各业的人参与进来, 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文化知识, 新生代农民工也可以在互助学习角将自己的一技之长展示给大家, 把自己熟练的操作技能教给其他人, 这样既可以让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知识也可以使他们提升自信心,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其次, 成立一些80后90后互动交流机构, 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进去, 认识一些各行各业的同龄人。继续教育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学会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 提升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更加自如, 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进而走出边缘地带, 促进社会融入。

3. 提升文化素养, 增进文化认同与融合

文化认同与融合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切入点, 继续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意识的养成、价值理念的塑造、文明素质的提升等方面起着桥梁作用。继续教育应为新生代农民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 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培养兴趣爱好, 提升文化素养, 从精神层面融入城市。为此, 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组织一些休闲娱乐活动, 让他们在工作之余培养一些兴趣, 充实他们的生活。例如, 计算机学习角、知识大讲堂、读书俱乐部等。随着科技的发展, 许多产业都在进行大的变革, 一些新的技能需要人们快速掌握。新生代农民工只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定期充电,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才能顺应时代和城市的发展步伐, 不被社会所淘汰。

4. 消除心理障碍, 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中存在的心理障碍, 要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辅导平台, 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消除心理障碍, 提升幸福感和归属感, 实现人生价值。首先, 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传递良好的价值观念, 培养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新生代农民工交流中心, 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心理辅导, 为他们解答一些心理困惑,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一些心理障碍, 提高他们心理适应能力。其次, 继续教育应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设立合适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定期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访谈和指导, 了解他们的困惑, 引导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实现人生价值, 在城市中寻找自信心和成就感。最后, 继续教育要消除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之间的心理隔阂, 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摆正心态, 消除排斥心理, 形成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的统一,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对待城市, 培养城市主人翁意识, 提升城市生活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

[2]赵艺凡.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成人教育促进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研究教育社会学视角》评析[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17 (1) :7072.

[3]许传新.落地未生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J].南方人口, 2007, 22 (4) :5259.

[4]周彦兵.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EB/OL]

篇6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的文章就越好。积累可以改变农村初中生作文语言贫乏、平淡,内容空洞,题材雷同,结构零乱,主旨普通等现象,积累可以提高农村初中生的作文能力。

一、正确认识积累对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性

(一)古诗词名句和古人的生活经验总结,印证了积累对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等,这些无不证明了积累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二)现代作家、教育家对作文写作的看法,说明了积累对提高初中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性。作家冰心寄语中学生:“我们一定要把语文的门户开得大大的,一定要除了课本之外,个人自己找书看。”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里写道:“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小说,我绝不可能写出那800个字。”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背书的习惯,一定要背书。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装着几百篇好文章。”③

(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把积累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课程总目标第7条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①阶段目标(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②

二、利用积累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它包括积累的内容、积累的方式、积累的介质和积累应注意的问题。

(一)积累的内容

1.积累语言

它包括字、词积累,景语积累,哲语积累,音乐语言积累等方面。

(1)积累字词、成语,使文章词汇语句富于变化。“之乎者也而已哉,会用七字为秀才”,可见古人对字词的积累是十分重视的。①要积累课文注解和课文后的生字、生词、常用成语等的写法、含义、用法等。②积累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③积累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④积累古今异义词。⑤积累成语、寓言、典故的来历;寓意;启发。⑥积累有特殊表现力的字词。

(2)积累景语,使文章的语感丰富。在阅读散文、小说时要注意体会领悟摘抄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词句。如:《金黄的大斗笠》:“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散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春》:“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藤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这些句子是对云、对风、对水、对草、对花、对雨、对霞等细腻生动的描写。

(3)积累哲语,使文章语意有深度。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起到增添文章色彩,点明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并且能拓展学生思维。如:《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鲁迅《故乡》:“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古诗古词里的名句,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即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等等。

(4)积累音乐语言,使文章有意境美。如:《春天的故事》:“那是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神话般地崛起了一座城。”有一种神秘感和形象美;《走进新时代》:“让我告诉世界,中国正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给人以一种自豪冲动与自信美;《为了谁》:“为了春回大雁归;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歌颂了奉献美;《真的好想你》中有一种悠扬绵长真诚专一美。

2.积累生活,使文章内容丰富。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③苏辙在《上枢密韩太慰书》中说:“司马迁‘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是因为‘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豪俊交流’。”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通过观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在五光十色的自然景观前,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道理,挖掘光彩夺目的英模形象,记住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旷野夕阳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头巷尾、公园一隅……正如蒲松龄因为在自己家门口设置一茶亭,迎送过往行人饮茶休息,听客人们谈奇闻轶事而积累大量材料并写出了《聊斋志异》。作文材料哪里找,那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有深入生活,心入生活,观察感受积累生活,年轻的心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

3.积累修饰方法,使记叙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4.积累说明方法、顺序,使说明文章客观科学、准确通俗。

5.积累论证方法,使议论文章科学严谨、有条理。

6.积累人物形象、性格,使文章人物爱憎分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人物形象、性格是写人文章的重点。(1)正面人物形象、性格:①诚实守信的人物;②胸怀大志、艰苦创业的人物;③秉公执法、不畏的人物;④助人为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人物;⑤爱国报国的英雄人物;⑥感动中国的年度十大人物,等等。(2)反面人物形象、性格:①奸诈残暴;②自私嫉妒;③胸无大志、自甘平庸,等等。

7.积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使文章表达灵活多样。

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8.积累结构方式,使文章结构完整。

文章常见的局部的结构方式有:开门见山,前后照应,铺垫、伏笔、过渡等。

文章常见的整篇的结构方式有四种。(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论读书》里,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例如《谈骨气》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从文天祥拒绝降元,贫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怒对的手枪拍案而起等三个方面分说;最后总结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例如《怀疑与学问》一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于传说的怀疑,进而扩大到任何书本、学问的怀疑,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论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

9.积累道德情感,深挖文章的主旨。

道德情感的积累实际上是对高级社会情感的积累。它包含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道德感特指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感,即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中积累形成: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和荣誉感,热爱劳动的情感,对公共事物负责的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友谊感、同情感和革命的人道主义感以及是非感、善恶感、正义感等。美感要求学生带着一定审美观点对外界事物美的特征进行评价而积累产生的肯定、满意、愉快、爱慕等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理智感是人们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即积累形成的热爱真理、摒弃偏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一句话,道德感的积累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非常重要,关系到学生作文的审题、立意和主题的确定,等等。

10.积累人生观点,使文章中心明确、突出。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说的是文章中心不明确、不集中、不突出,或主题萎靡颓废。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积累观点是作文主旨获得迅速提高的捷径。常见的观点:(1)旷达乐观、积极向上;(2)壮志难酬、抑郁忧伤、孤独寂寞;(3)奋发图强、建功立业;(4)针贬时弊、忧国伤时;(5)思乡怀人,等等。

(二)积累的方式

1.在阅读听课、背诵默写中积累。

2.在搜集整理中积累。

3.在谈话交流中积累。

4.在运用中积累。

(三)积累的介质

1.背诵默写。

2.日记、周记、读书笔记。

3.卡片摘要、摘录、提要。

4.索引。

5.剪贴。

(四)积累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要持之以恒;二要统筹兼顾;三要循序渐进;四要联系实际;五要学以致用。

注释:

①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VO

L1:4,11.

③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主编.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开明出版社,1996:67.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VOL1.

[2]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VOL1.

[3]高远,沈祥和,涂卫红等编.初中知识表解与自我训练丛书(语文).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10,VOL1.

篇7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24-03

一、高校教学秘书的角色及工作特点

教学秘书是专门从事高校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其详细的定义为:教学秘书工作从属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领导,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管理本院系的教学行政事务,贯彻和执行院系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具体指示,保证院系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围绕教学活动之主体(教师和学生)做好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1]由此可见,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将院系领导、教务部门、教师以及学生联系起来。图1为教学管理结构图,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图中清晰可见。

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具有如下的特性。

1.繁杂性。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事无巨细,异常琐碎。作为各院系的基层教学秘书,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内容冗杂。一方面,要确保院系内每个教学环节如课程安排、教材订购、考务安排、成绩管理等都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管理好所有学生成绩及各类试卷档案。教学秘书除了要接触大量的学生和教师,还要处理诸如财务、实习单位联系等方面的事务。这些都决定了教学秘书日常工作的繁杂性。工作繁杂要求教学秘书须具备清晰的头脑、良好的业务素质和积极的创新意识,能将繁杂的工作理出头绪,并通过自己的创新,将繁杂事务简单化、程序化。

2.协调性。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纽带,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学秘书良好的沟通。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学秘书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样才有助于他们协调好学院与教务部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种种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管理氛围,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融洽相处,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规律性。教学秘书的工作虽然繁杂,但却有规律可循。教学工作以学期、学年为单位,每学期工作内容的主线是固定不变的,而学年度又是周而复始的。如:每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试、下学期课程安排,秋季学期安排新生专业培训、毕业论文选题开题、研究生推免,春季学期则开展毕业实习、论文答辩等工作。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时间也较为固定。熟练掌握教学工作的规律性,能使教学秘书的工作事半功倍。

4.临时性。教学秘书的工作虽有规律可循,但并不意味他们每天的工作都一样,相反,他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突发事件。如:教师临时调课、试卷错印漏印、设备故障需临时更换教室、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和评估、临时性的专家到访和讲座等。这要求教学秘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合理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

5.服务性。教学秘书作为基层教学管理人员,一定要树立任劳任怨、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

二、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其表现

职业倦怠也称“职业衰竭”、“职业枯竭”,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学者Freuden Berger H.J首次提出,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情境下所表现出的躯体、情感和认知的综合衰竭状态。多年以来,国外研究者经深入的研究发现,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职业倦怠的发生率较高。[2]高校教学秘书的服务对象就是教学工作、教师和学生,属于服务性强而责任又重的行业,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具体表现在:教学秘书对教学管理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兴趣,被动地接受各项任务,勉强维持日常教学工作的进行,处于一种对教学管理工作疲惫和厌烦的状态。导致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1.工作强度大造成的身心疲惫。教学秘书日常承担教材订购、排课、排考、清查学分、学籍预警、等级考试报名、档案整理保存以及接受各级检查和评估等各项工作。他们不仅要按时完成任务,更要在课程及考务安排等一系列的问题上,竭尽所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如:为照顾哺乳期的年轻教师和正在进修的老师,要尽可能合理的安排其上课时间;为照顾高年级学生实习的需要,要提前安排其课程和考试;随时接受学生关于学分和选修课程的咨询;倾听学生对课程的种种意见并及时向相关领导反映。涉及教学方面的工作环节众多、琐碎又辛苦,而又常常不被人们理解和认可,使教学秘书身心疲惫。

2.害怕工作出错而造成的精神焦虑。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预感到要发生不幸时的负性情绪状态。它主要指对未来对象的焦虑不安,担心不能实现预定目标而受到外部的批判或内部自我意识的谴责。[3]适度的紧张焦虑有助于激发人的斗志,但焦虑的时间持续太久,就会使人压抑、痛苦,阻碍正常的行为活动。教务工作千头万绪,突发性事件多,尽管拥有娴熟的业务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也难免会忙中出错。教学无小事,有时候一个小过失就酿成教学事故,惩罚和谴责随之而来,后果严重。如:期末考试试卷的保密工作须万无一失,从教师交卷到交付印刷,领取试卷到按考试时间、地点、考场人数整理试卷,教学秘书都必须亲自经手,不能出错。教学秘书要负责保存所有的试卷、论文、实习等材料,这些材料平时无人问津,一旦遇上评估,他们必须准确无误地提供所有材料。在这些工作压力下,精神焦虑是难免的。

3.待遇偏低造成的心理不平衡。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都是一般性质的管理工作,无法定量的用指标去考核,有可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从收入上看,教学秘书与高校专业教师相比,一无课时费,二无科研项目,收入水平自然偏低。付出了劳动而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自然会引发心理上的不平衡和情绪上的烦躁。

4.发展空间相对狭小造成的失落感、迷茫感。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学秘书由于工作忙,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精力开展科研,科研成果相对较少,这在职称评定上是个不利因素。再加上晋升名额有限,职称晋升对于教学秘书来讲是困难重重。一般来说,每个成年人都希望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从工作中得到相应的成就感。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期待和待遇低、发展空间小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容易使人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教学秘书一旦有好机会,便一心脱离岗位,寻求更好的发展,而对于教学工作就难有创新的热情,于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职业倦怠。

5.自我调整能力欠佳。一名合格的教学秘书必须具备清晰的头脑、良好的业务素质、积极的创新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等,要求高而待遇低、发展空间小,这一高一低之间造成的落差很难被调试。许多教学秘书业务能力强,但缺乏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使得疲惫、焦虑、挫败的情绪被放大,不良情绪被带入工作中,往往遭到误解,人际关系不顺畅,进而又影响了自己的晋升。如此恶性循环,职业倦怠只会愈发严重。

三、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职业倦怠,势必影响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教学秘书队伍的不稳定,也势必影响教学工作的顺畅进行。要缓解高校教学秘书的职业倦怠问题,一定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外部措施

1.完善职称晋升等制度,适当提高待遇。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现状,应当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加强人文关怀,认真研究教学秘书的心理状态与客观需求,在制度上给以保障,是缓解其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如:首先,制定合理政策,使教学秘书在职称的晋升方面与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享有同等待遇,甚至在奖金方面也可有所倾斜。其次,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奖惩分明。对于工作强度大、经常加班加点的同志应予以适当的补贴,通过考核、竞赛、评估等方式,奖励业绩突出的教学秘书,给予其进修的机会或职称评定上的适度倾斜。另外,也可实行开放的民主行政管理,让教学秘书群体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的讨论和决策,使其感受学校的民主氛围,增加其在工作中的主人翁意识。

2.加大教学管理的硬件设施投入。教学秘书的很多具体工作都要借助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来完成。如:导入培养方案、编排课表、考场及监考信息、导入、分析学生成绩、清理学分、毕业资格审查等等,都需要依托强大的网络软件平台。开发功能强大的网络软件平台,使教学秘书从繁杂的数据信息管理工作中抽离出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无疑是对其最大的帮助。此外,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如:电脑、电话、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都可以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3.提供业务培训及教学管理研究的平台。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教学秘书集中学习,到外地培训,有条件的甚至可以邀请知名专家来学校讲学,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务系统的使用等。这样教学秘书才能从机械的劳动中抽离出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并不总是局限于本院系的日常教学管理模式,从而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改变过去陈旧的做法,总结出新颖可行的教学管理方法。另外,也可鼓励部分教学秘书开展关于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学校专门针对其群体设置一些研究范围和项目,给予其立项资助。教学秘书的工作在基层,能够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鼓励其进行科学研究,为他们提供研究平台,能增强其科研意识,也通过研究提升其教学管理水平。

(二)内部调试

以上几点是外部措施,要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教学秘书的职业倦怠,关键还在于内因——教学秘书的自我调适。

1.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怀揣理想、脚踏实地,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够发光发热、干出一番成绩。平凡的教学秘书岗位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学秘书应当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来武装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寻找有效的减压途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人充满朝气和活力,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挑战。教学秘书在工作压力大时、遇到困难时、遭到误解时,都要适时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一些幽默感,将快乐的心态带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之余,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寻找正确有效的减压途径,使自己能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

3.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如今的时代在发展,新的知识和技能层出不穷,这些变化将会全部投射到教育领域内。教学秘书想要完全胜任工作,一成不变是不行的。教学秘书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才能适应发展。比如: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计算机网络运用能力等。也可以通过认知学习提高自己的情商。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建立强大的信心。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才能乐观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理智地应对挫折和挑战。

教学工作是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则是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改革平稳进行的根本保证。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正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是教学计划的基层执行者和管理者。充分认识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要性,改善其职业倦怠的现状,对于发挥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魏章友.浅谈教务秘书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07,(19):142.

篇8

一、驱动式教学的定义

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

二、经济类课程采用驱动式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大多数改革的尝试都是在理工科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也收到了很多良好的效果。但是针对经济类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改革还很少,由于传统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就应该改变现有课堂教学方式,围绕具体的任务或问题,把原来抽象的理论讲授转化为生动的现象和案例的讲解,让学生自己从中总结出现象中所包含的本质,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按照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正像克莱恩所说“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都变得简单。”按照构建主义理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建构过程,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应该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外在信息加工的主体。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平时对学生加强训练。驱动式教学对于这个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帮助的。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用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任务驱动的原则作为教学模式,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能力考核,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学生通过完成教师根据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而设计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驱动式教学的核心工作是任务的安排。

三、经济类课程的特点

经济类课程的教学具有和理工类课程不同的特点,在设计任务时尤其要注意这些区别。经济类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现实性。经济类的课程大都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很多现象就发生我们的生活中。例如,当前我们面临的通货膨胀现象,全国性的价格上涨,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我们如何运用经济理论解释这个现象。再比如,风险就在我们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去认识和消除自己身边的风险,物价上涨就是我们要共同面临的经济风险之一。

2.学科具有很强的交叉性。以财政与金融这门课程来说,它涉及金融领域的知识,还涉及财政方面的知识,而且都需要经济学的知识和原理。很多经济现象的分析都需要用到统计学和会计学的知识,学科的交叉现象很普遍。

3.知识的应用性比较强。很多经济类课程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用到,如何应用、如何更好地应用,都是在经济类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风险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应该掌握管理和处理身边风险的能力。

4.知识的重复性比较多。经济理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涉及。例如,风险管理的理论在很多的风险管理课程中都需要,企业需要,家庭需要,金融机构需要,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更需要。

四、驱动式教学在经济类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基于经济类课程的上述特点,我们主要以保险专业的课程为例来阐述驱动式教学任务设计的着手点:

1.问题类任务(专题、主题类任务)。问题被理解为一种需要注意、处理或解决的情境、人或事。在这里我们把问题理解为情境,这种情境是实际的或接近现实的。比如一个专题、主题或案例,它的作用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发联想,唤醒长时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提供研究范围,诱发研究动机,从而使学生能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赋予知识以某种新的含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问题类任务就是问题情境中所展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解决这种复杂的、实际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加强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授风险管理课程中关于风险特征的时候,我们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我国南方暴雨带来的自然灾害的资料,在这个背景下,让学生继续分组讨论我们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其他风险,包括亲身经历过的、看到的、听到的,以及从资料中了解到的各种风险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历,他们都能说出很多风险的表现,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再对他们的讨论结果加以引导,让学生做出总结。如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已经和正在发生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风险,说明了什么?学生能够总结出——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不能够完全避免风险的发生说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等。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和课堂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风险的特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锻炼,而且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非常深刻,教学效果很好。

2.案例类任务。案例类任务的完成就是指学习者在一个对现实部分模拟的真实情境中,通过搜集信息,运用所掌握的原理技术,进行特定的分析和决策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的开始就是向学生展示一个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案例,学习的结果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适合于原理、技术类的知识的学习。(2)通过认真分析案例中的各种数据和错综复杂的案情,最终学到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学习的结果就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3)教师给学生呈现案例,学生自行分析,教师提供学习指导。例如,在讲授保险的四大原则时,我们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保险的四大原则理解起来是比较抽象的,通过案例,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刻领会原则的含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讲保险近因原则时,我们引入了这样的案例:2006年6月,王某为自己所经营的零售店铺以及店内货物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财产保险。店铺保险金额为15万元,店内货物保险金额为3万元,并在签单时一次缴清了保险费。2006年7月28日下午,店内因线路老化失火。王某在无法扑灭大火的情况下将店内主要货物(店主估计价值约为20000元)搬出放置街边,由于王某的货物基本属于生活零用物品,街上旁观的人比较多,在王某没有提防的情况下,发生哄抢。放置街边的货物基本被抢劫一空,仅剩价值三千余元的商品,店铺已经被完全烧毁。事发后,王某向保险公司索赔。问保险公司对于发生哄抢的20000万元损失是否应该给予赔偿,为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把基本的知识点——什么是近因、近因原则的概念和内容都学完,然后分组讨论案例中损失发生的近因是什么,根据近因原则,保险公司该怎么赔偿?这些问题讨论完后,案例中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通过讨论,也明白了保险近因原则存在的意义,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加深了对原则含义的领会,并掌握了在实际中应用的技巧,理解了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时的处理原则和程序。

五、驱动式教学在经济类课程中运用的特点

通过以上分析和教学案例展示我们能够看到,在经济类课程中运用驱动式教学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1.许多经济类课程和保险专业的课程一样,很多知识点都很抽象。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这类知识时,通常会觉得比较枯燥和乏味。按照一般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很被动,虽然花费的精力很多,但是收到的效果甚微,学生也不满意。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通过转变教学方式,采用驱动式教学法,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情景的展示、实际案例的引入,学生带着实际问题,通过实际案例来学习,学习的目的性更强,更能很好地把握学习的目的,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这两类方法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是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自愿地积极探索、自行寻找途径去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通过案例和问题情境的设计。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成就感的驱使下,自己设计与教学任务相关的其他任务,这进一步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要点,更主要的还要交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能够很好地把握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还能掌握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级职业人员,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决定高职教育的成功与否。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是非常大的挑战。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如果教师还采用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则不会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师的授课过程就会十分被动。同时,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需要具备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就业的压力也使得学生更愿意学一些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采用驱动式教学法,正好符合了当前的实际情况,既能满足市场就业的需要,也能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总之,驱动式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能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驱动式教学应用在经济类课程中一定会取得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洁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07(3).

[2]绍祥东,张莹.以人物教学为驱动构建《电子商务》教学新模式[J].河北农业(教育版),2007(2).

[3]李移伦,姚和芳.浅谈课程教学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1).

[4]周庆华.任务驱动教学的有益尝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5]姜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资产负债表编制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7(11).

[6]侯海云,李兴保.任务驱动教学理念新解[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2).

[7]孙朝晖.任务驱动教学应把握好的几个环节[J].教育革新,2007(8).

篇9

中国师范教育基本是公立的,是国家政策的产物。因而,师范教育的成败系于政策一身,政策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及师范教育的世纪走向

中国基础教育规模巨大,学生近三亿,教师逾千万。走向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称“三大乐曲大协奏”:即从上学型转向普及型,从普及型转向精英人才型,从少数英才模式转向普及型英才模式。现在,三种转型同时存在,而且不同模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交叉作用着,这就促使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呈现新的走向。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因素的作用,如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人员的多样化流动,师范教育也相应进行了多种改革尝试。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终于从政策上确认允许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中国师范教育自建国以来建立起来的单一定向型体系被打破,呈现出新的走向:

第一,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定向培养转向多类型院校培养,从正规院校培养转向学校培养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从学校培养转向正规培养与国家认证相结合;

第二,从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分别实施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再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一体化。

这两种变革使师范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前者使师范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在体现国家对资格的要求的前提下,强化培养形式的开放与汇集多样的优秀人才;后者使师范教育职能趋于一体化,使教师教育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国家则能集中财力和人力建设重点师范教育培训中心,从而较好地提高教师培训水平。多元化体制有利于吸取各方面力量办好师范教育,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而职能的一体化则有利于重点投资,并强化培训职能,提高师范教育水平,适应普及型英才教育对高水平的师资需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转变师范院校只管职前教育,对在职教师现状不能或过少参与的状况,以及解决教育学院仅服务于教师在职进修,学科建设水准过低,教师教育后续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当前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问题

中国师范教育早期学习日本模式,以定向培养为主,尔后学习美国模式,注重多元的一体化模式,即多种院校培养师资,但坚持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进行,不设专门的在职教师进修机构。建国后,我国向苏联学习,建立起定向型双轨制的师范教育体系,即由专门师范教育机构定向培养教师,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双轨并行、互不相通。

1.封闭的定向型培养模式的政策问题

50年来,定向型双轨制师范教育受到政策的重大影响。一方面,这种体制保证了师资培养能按一定规格、一定计划进行,即使在教师职业不受重视,很少人愿为人师的特殊情况下,也能通过定向的培养和封闭的管理体制保证相应的培养计划得以实施;而且定向培养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师范教育,毕业生对教师工作较熟悉,易于适应中小学的教育工作。但另一方面,定向的师范教育却由于生源单一,特别是在教师工作不受重视的时期,报读师范专业的生源既少又差,师范教育水平由此也大受影响。政策性的保护造成的封闭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发展性问题。这种政策以计划性、稳定性、保护性为出发点,在强制执行按计划培养教师情况下,特别是以所谓保持师范教育和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旗号为由,通过提供相应的助学金,来框定教师从业不得改行,致使师范教育趋于单一性,只是为了培养教师,其余学术研究活动都被列为次要或辅,长久以往,导致师范教育机构的学术水准日益降低,师范性越强的机构,科研水准也相应越低。最典型的是当数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机构。

2.错位的双轨制政策问题

师范教育双轨制是中国50年来最大的特点之一。半个世纪来,中国建立起完整的普通师范教育体系,即中等、专科、本科三级体系。1995年中国高等师范院校236所,其中专科76所,全部在校生由1980年的33.8万人增加到58.3万人;中等师范学校897所,在校生由1980年的48.2万人增加到84.8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养的新教师649万人。1997年教师培训系列的教育学院242所,在校学员21.4万人,教师进修学校2142所,在校学员51.6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482万人。现在40所高等师范学院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700余个;14所高等师范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120余个。但是这种不关连的双轨制,有明显的错位特征。对教师教育发展来说,职前培训只是为从事教师生涯打下一个系统的基础,对教师的整个人生生涯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还应继续学习更新更高水平的东西。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必须是在比原先职前培训机构更高的水平上开展的高级教育。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各级教师的职后培训机构基本上都缺乏必要的学科建设,既无学位授权点,也缺乏较为完备的学术门类和学术梯队,教育和教学水准与正规职前教育机构有重大差别,甚至出现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学士要到小学从事教学工作,那就必须到区级进修学校听某师范学校毕业的同龄人授课之怪事。这种错位的政策,给中国教师教育带来了许多困惑和问题。在教育部门的许多文件中,只是给教育学院下达培训指标,而对这些机构的师资却很少有明确的要求。南方某省级教育学院,至2000底教育系还没有一名博士学位获得者,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很低,连学士学位授权点也没有。而同一省的省级师范大学教育口(含心理学)已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一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另有两个博士授权点,10个硕士授权点,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2/3。但是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校长上岗培训等都因政策规定由教育学院实施。

这种双轨制政策的早期基本设想是,教师在大学本科已经把知识学好了,教育学院只须为他们传授一些临时的补充知识和技能。这也是苏联30年代双轨制模式出笼时的基本思路。这种设想带着某种想当然的成份,有很强的计划经济倾向,更本质的是,政策基础是建立在农业经济时代,知识进化缓慢的情况之下。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早存在问题的教师教育政策,更加严重地阻碍着教师教育的进步,影响到中小学办学水平提高。新世纪的到来,不仅知识更新加快,新知识层出不穷,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一般的基础性知识,大量的高水平的知识,尤其是新知识主要在工作中、在继续教育中学习和获得,继续教育已从补充性教育转变为本科教育的继续和提升。随着80年代来的变革,一个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的知识寿命只有一年,现在中小学的一般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在5年间也被更新过半。只有提高继续教育水平,才能真正满足和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因此,中国师范教育政策应当有重大调整。

三、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定位

中国师范教育未来的政策走向应当是有利于网罗各方英才,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1.建构开放多元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80年代来,教师管理逐步走出封闭模式,一是教师来源多元化,吸收自学考试毕业生及其他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二是教师可以流向其他行业。政策实施的进程是缓慢的,但对师范教育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以往担心教师的转行会引起人才流失而不可收拾,但事实是流动使教师队伍活了起来,不仅人没有跑光,相反流动起了筛选、重组和聚汇人才的作用。实践证明,运用市场机制,推行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体制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要点。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允许综合大学建立教育学院,培养师资,这是使教师教育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转变。第二个政策定位是必须把正规培养和多样化提高结合起来,推行一套以正规培养为主,国家考证相结合的新体系,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教师。在实施这个政策时,国家管治下的正规教师教育始终是主流,在发展和提高师范院校(包括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水平的同时,允许并支持许多杰出人才进入教师行列,才能使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提高。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一个涵义是强调国家对师范教育的管治。无论办学形式如何多样,体制如何多元,世界师范教育仍然是在加强国家一体化管治,把教师作为国家的代表来教育年轻一代,传播知识。许多迹象表明,尽管教育越来越自由,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国家不仅不放松,反而比以往更加严格,非常强调师范教育的质量要求。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第二个涵义是强调师范教育的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从目前的课程一体化转变为机构一体化,即从强调师范院校教育要与教师今后发展相联系,到把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校)的机构一体化,纳入共同建设和学科发展体系,这样师范院校职前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今后发展的基础,使职前与职后培训、见习以及在职提高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变阶段性师范教育为终身的教师教育。双轨合并一体,可以使双方都获得新的职能,一方面使师范院校实现职能的全面转变,建构更加完整的师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教育学院(校)得到本质的转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对部分县市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则采用分校方式,以增加正规师范院校的专业辐射力。今后所有的师资培训都在这一机构框架之下进行。

2.推动师资培养模式和教师专业形象转型

中国师范教育的再一政策定位是根据新世纪教育发展特征,设计新型的教师专业形象和师资培训模式。第一,师范教育要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科技发展,教师专业性和技术含量得到加强,这是世界发展大潮流。因此,政策上要倡导和鼓励进行教师专业技术考核,例如,可以界定出传授知识的专业技术,教学教育专业技术,运用新信息手段的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评定等级,实现教师专业培训中教育思想、专业知识与教育技术上的结合,使教师同医生等职业一样,必须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方可为人师,彻底改变“孩子王”的形象。第二,教师培训模式应当吸收更多的技术内容,对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技术培训。教师除完成一般大学的专业培训之外,还应当进行一、二年不等的教师教育专业深造,这是国际发展的重要趋势。修习一年课程者可获教师文凭,给予教师资格;二年课程合格者可获教育硕士,在竞争上岗之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薪酬;三年课程合格并撰写出论文者可获学术硕士学位;等等。第三,大力倡导未来教师专业目标。法国教育家J.维尔吸收了布鲁姆和G.德朗希尔教授的观点,提出教师发展的10项目标,来界定教师的职业内涵:认识学校的环境与学校的根本功能;认识学校的教育职能;具备传授教育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能力;认识教育对象;认识教育教学环境;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变化能力;培养探索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3.大力提高师范教育水平

中国师范教育又一政策定位应当是根据国家不同地区的情况,通过不同形式来提高师范教育水平。第一,从根本上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水平,逐步从旧三级向新三级转化,即在近期内取消中师层次,建立以专科、本科和教育硕士三个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架构;未来目标是取消专科层次,建立以本科及本科+1年专业学习的教育文凭学位和本科+2年的教育硕士及本科+3年的专业硕士的新的中小学师资培养架构。这样,小学及幼儿教师在专门本科学院培养,初中及高中主要是从第二、三、四个层次中吸收,当然也不排除让高层次人才进入中学或小学工作。取消中师层次后,部分边远地区的中师可以作为分校接受高一级学校的学术指导。第二,建立专门的以培养幼儿及小学教师的专业院校,强化综合性的培养特色,既体现小学及幼儿教师特点,又利于提高教育水平。同时也应建构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教育层次。第三,强化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应大力吸取国际师资培养经验,建立教师考级制度。这种考级制度不同于目前的评职称,而是在对教师进行新一轮培训或完成某种教育教学实践上的重要项目之后,进行的国家性考级,强调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教师从区县级到省市级再到国家级逐步发展,有利于教师有层次的深入发展,避免目前评职称带来的大锅饭现象,从而造就一批大师级的教师。第四,建立新的师范教育机构评估制度。鼓励教师培训机构整体提高自身素质,有层次地发展,适应时代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使中国教师教育成为最优秀的教育系列。

【参考文献】

[1]马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香港教育学院.1999.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09-02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在教育部、团中央于2005年共同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被定位为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

实践也证明,学生社团的确能够成为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阵地,更是以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之外的有益补充。既然高校中的学生社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加强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就应该透过学生社团繁荣发展的表象,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社团发展的各类问题。以人为本,从不同类型社团的特点出发,进行相应的引导和管理,从而保证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全面发挥其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给社团制定的发展目标不够明确

高校学生社团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社团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的制定。导致一哄而上的社团多,打造品牌的社团少;性质雷同的社团多,独辟蹊径的社团少。另一方面,很多社团一味将社团成员人数是否众多、宣传活动声势是否浩大等作为衡量社团成功与否的标志,忽视了社团活动的质量,使得学生社团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向社团提供支持的方式不够灵活

经费不足、缺少活动场地是当前很多高校学生社团遇到的问题。在社团数量与日俱增,但学校相关经费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这一矛盾尤其突出。很多高校采取了“均分蛋糕”的方式,给所有社团同样的支持。实际上,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具有不同的需求,有些社团需要学校的资金支持以开展活动,而部分社团需要的往往是活动场地或者校方关于社团资金较为细化的使用规范。不能按照特点提供相应的支持是很多学生社团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

(三)为考核社团建立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学生社团数量的增加,大部分高校的团委或学生社团联合会等主管部门会从活动效果、财务状况、校园影响力等多个方面对社团组织进行打分评价。也经常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师生关于社团活动的看法。但此类评价体系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将各种类型的社团组织置于同样的标准之下,导致部分社团虽然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因自身特点所限在评价中往往处于劣势,陷入了逐渐低迷的困境。

(四)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脱节

学生社团活动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脱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现有教学模式的限制,在社团活动中展现出较强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常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得不到认可。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取得的进步和获取的知识又因为没有纳入学分体系而难以体现。第二,很多学校并没有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所付出的努力纳入相关考核评价体系,很多教师完全凭自己的热情指导社团,其持久性和投入性必然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很多学生社团发展的层次较低。

二、对学生社团进行分类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学生社团进行分类

在分类管理的工作思路中,合理的“分类”是关键,也是该项举措深入推进的基础。时至今日,高校学生社团的主题涵盖经济、文化、体育、科技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团进行分类也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遵循不同的分类标准。可按照社团主题分,大部分学生社团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兴趣爱好型社团,这类的社团以学生共同的课余喜好为组成纽带,如书法协会、漫画社、舞蹈协会等;公益服务型社团,此类社团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宗旨,如助学协会、环保协会、义工团等等;专业学习型社团,这些社团以学校开设的相关专业为依托,为学生课堂之外的专业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如金融协会、软件协会和各种外语类社团等。第四类是政治理论宣讲类社团,如党史研究协会、红色理论小组等等。

按发展方向分,可分为以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要目的的大众参与类社团和以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研究,需要一定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研究型社团。除此之,还可以按照主管部门、参与人数等进行分类。

(二)为不同类型的社团确立相应的管理主体

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社团采取了单一部门统一管理的模式,即由学校团委或宣传部对全体学生社团实施统一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存在着一些关系没有理顺的现象。学校职能部门与各院系、校学生组织与各院系学生组织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或者政出多门,使学生社团无所适从。或因任务过重,在服务社团管理社团的时候力不从心。有时甚至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拆台的情况。

对学校现有的社团进行分类之后,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别明确对应的指导管理部门。一般而言,兴趣爱好型社团因为涉及面广,参与的学生可能来自学校的各个院系,其管理职责应该由校级职能部门(一般由学校团委)担任。公益服务型社团服务的对象往往是校外的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为了方便开展沟通接洽,其管理主体也应该由校级职能部门担任。与此对应,以相关学科背景成立的专业学习型社团其主要管理责任应由所在院系具体承担。这样安排既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学校管理部门因为缺乏专业背景而无法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的局面,也消除了因专业型社团数量较多,对单一社团重视程度不足的窘境。需要说明的是,依据社团的情况由不同的部门分别管理,并非彻底切断各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对于高校而言,社团工作是“一盘棋”,涉及财务、重大活动审批等环节还必须由具体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三)完善具有针对性的社团考核评价体系

很多高校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系统的社团考核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多是围绕工作机制、自身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设置,具体包括招收会员人数、会费管理情况、活动开展次数、是否受到投诉等指标。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评价体系堪称科学,但针对性显得不够。例如,模型协会在活动的轰动效果上显然无法与魔术协会相提并论,演讲协会、定向越野协会等专注于校内的社团在社会影响力上也不能跟义工团、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相比。

有鉴于此,高校在制定针对学生社团的评价体系时,应该更加注重结合社团的实际情况,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分类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既有关注面上取得的成绩,也考虑深度上的影响。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够调动学生社团开展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将会对这点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三、对高校学生社团实施分类管理的具体做法

高校开展社图工作的宗旨是“服务社团,管理社团”,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教育工作者对不同类型学生社团组织特点的准确把握及其真实需求的深入了解。这里,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社团发展目标、一般需求、考核要点等几个方面对上文所述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公益服务类社团

高校公益服务类社团是以服务社会、锻炼能力为宗旨的组织,其活动涵盖了科技服务、卫生下乡、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众多领域。公益服务类社团的发展目标应该是走出校园,做大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服务之间的桥梁,成为高校展示自身风采的窗口。

发展较好的公益类社团往往可以与当地义工团体展开合作,在争取相关赞助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所以与其他类型的学生社团组织相比,公益服务类社团最迫切的需求往往并非资金,而是自身专业化的提升和对社会服务工作机会的争取。因此,高校在对公益服务类社团进行管理的时候应注重对资源的整合,设立志愿服务中心等机构使校内各种公益社团以统一的面貌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打造学校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同时可开展各类培训,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对公益服务类社团的考核应着重关注其开展活动次数、活动参与面、培训水平、取得相关技能资格人数等。

(二)兴趣爱好类社团

兴趣爱好类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往往也是参与人数最多、开展活动最多的社团。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此类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中的积极作用,为社团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从长远来看,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发展方向还在于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同时提升活动水平,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兴趣爱好型社团在开展活动时经常需要设备、场地等方面的支持。高校应将这些社团纳入统一管理的模式中,在审批设立的环节加以控制,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可采取“抓典型、促后进”的原则为兴趣爱好型社团提供物质支持。重点打造优秀社团,同时对发展水平较差的社团进行资源倾斜。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制定针对高校教师指导社团活动的奖励机制,从制度层面确保指导老师的到位率和投入度。

对兴趣爱好型社团的考核应侧重于招收会员人数、开展活动次数、校园影响力等方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会费收缴管理情况也是考核此类社团时应该重点注意的项目。

(三)专业实践类社团

大学生在参与课外专业实践活动时候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专业实践类社团日益成为学校课堂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众多学术科技成果都来自于专业型社团的日常活动。对于这类社团,高校应该采取院系专业直接管理的原则。将专业社团的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当中,让学科专业真正成为这类社团的“依靠”。

对专业实践类社团进行考核的侧重点应该在成果孕育方面。如发明创造数量、调研报告、学术论文撰写数量、在“挑战杯”等科技创新竞赛中的参与程度、获得成绩等。应该坚决避免用传统的招收会员人数、开展活动次数来进行考核,引导科技实践类社团将活动重心放在质量的提升上,使社团成为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创新的重要阵地。

对学生社团的管理,需要时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意识,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明确认识不同社团组织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主体在人的价值发现、潜能发掘、个性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真正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团管理的宗旨,学生社团就一定能够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廖生武,秦思.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南方医学教育,2008,(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