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理论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4: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智能理论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智能理论论文

篇1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他们总是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受到自己的智慧的力量,获得赞美,赢得尊重,体验成功的快乐。这种赏识教育相信每个人都有潜能,帮助每一个学生去做一个成功的人。有位心理学家也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无论是什么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这种希望更强烈,因为他们以前一直被人们漠视,一直生活在“地平线”以下。

篇2

2.多元智能理论的多样性

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单一式的教学方式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主要是初中语文教师已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路根深蒂固,因而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现象也不少见。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思路的单一化,而且会渐渐地让其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进而让多元化智能难以实行。在语文教育改革中,就有人提出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喜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情感,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底蕴。其中还特别强调,教师应正确地指引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应用和理解,让其在生活中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汉字阅读能力等。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与爱好,进而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的特长智能都能最大程度地发展。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让学生对其中的场景、对话进行演示,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故事叙述等能力。丰富学生对语文的感悟与兴趣,让学生从根本上喜欢上语文课。

3.多元智能理论的特殊性

初中生是一群正处在思想活跃期的孩子,所以,如果在初中教学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及时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忽略学生间的智能不同,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那么将会造成学生出现明显的差距,其个人特长优势也都得不到表现与发展。而多元理论则明确地表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及时地发现和体现出学生间的特别之处。这一理论的诞生,使教师在教学中能不断地反思,也让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从而挖掘出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让其能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成才发挥,这样才有利于推进多元化理论的前进。如在学习《窗》一文时,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表演,让平时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写出另一种结局,喜爱表演的同学负责剧本演出。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充分体现出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篇3

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学中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中医英语词汇和用法。本文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英语教程》为例,具体阐释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医英语课程中的应用。《中医英语教程》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疾病、治则和治法,针灸学以及中药学和方剂学。首先,在中医英语课程开课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智能情况有初步了解,可以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学生的答案,判断学生的智能强弱,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强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问卷分为判断题和选择题,每道题的内容都是相应高智能的表现,如判断“你在背诗和有韵律的词句时很出色”,“经常说过的一个词你用错了,你就会纠正”等正确,则表示语言智能发展得很好,若判断“你唱歌时音阶很准”,“你喜欢听各种乐器,并能通过辨音认出它们”正确,则表示音乐智能发达,而判断“你能注意到你愁闷和高兴的情绪变化”,“你特别喜欢扮演什么角色并编出剧情”正确,则表示人际交往智能比较发达。经过对几个班级学生的测试,发现他们的确各有所长,各项智能表现也极不相同,但是现在的学生人际关系智能普遍较高,这也同如今的素质教育、家庭教育方式有关。

其次,在确定了学生智能强弱项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将各个强项的学生分为一到二组,例如,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分为一组,将人际交往智能强的学生分到一组。教师将书中的内容根据其特点分为若干部分,不同组别的学生负责一部分进行讲解,其他同学对于所讲内容如有不明之处可以进行提问,若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共同解决或教师进行细致讲解。例如,语言智能强的学生负责教材中第一部分中医基础,这部分的中医术语组成都有一定的构成规则,对于语言智能强的学生记忆相对容易,通过这些学生的记忆转换然后讲解给其他同学,将会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可以为语言智能强的同学提供一些教材以外的资源,经过他们的消化理解,转述给其他同学,使其他同学更容易理解并记忆教材中的内容。而人际交往智能强的同学可以负责第二部分中医诊断学,这些学生在熟悉教材内容后,将书中内容编排成短对话,以表演的形式展现给其他同学。这种方式寓教于乐,有利于学生加深记忆,并且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身体运动智能突出的学生负责第四部分针灸学,这些学生对于身体部分和的理解要优于其他同学,可以讲解经络、腧穴的中英词汇。自然探索智能突出的学生负责第五部分中药学和方剂学,这些学生对中药的理解有助于英语单词的记忆,而方剂部分多为拼音构成,便于学生记忆。最后,将内省智能强的同学分为一组,负责对书内的每个部分和整本书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对教材有一个整体认识。

使用多元智能理论,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根据学生智能的强弱,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以自己的方式讲解给其他学生,并能够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如遇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由教师讲解。这样的课堂模式既弥补了教师在某方面的智能弱项,也加强了学生智能强项的开发,带动智能弱项的发展。从原来的教师教,学生听,变为学生教,学生听,学生总结,教师补充,使教学效果得到了保证。但是,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中医英语课堂也有一定的缺点。首先,不能将所有的智能都运用到课堂当中,如音乐智能、生存智能等。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在教育教学上有很大的用处,但是将全部智能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稍有牵强。若能够将中医基础课程和中医英语课程结合起来,在课程设计和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多元智能理论全面应用在教学当中,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其次,学生的配合程度也十分重要,学生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强项智能,认真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并能够生动地讲解出来,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但如果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书本中的内容,更不用说涉猎教材以外的资源。同时,在某个智能方面比较弱的学生,如果不能对书本中的内容提出问题,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4

1.2报表管理在Acrel-2000智能电力监控系统中,具备了报告管理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再次设计,设计出类型多样的报表,这可以实现自动化设计。自动生成的各类型的报表,有操作记录报表、历史报表、运行报表等等。这些报表可以被查询和打印出来。而且,还实现自动化时间累计报表记录,想要进一步了解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就可以调出这些报表,便一目了然。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出新报表符合。

2自动化防误系统功能的实现

2.1图形模拟语言操作以及模拟语言操作控制方式预演操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是通过图形界面来对设备进行有效模拟。在判断是否存在误操作的过程中则主要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电网结线方式以及设备类型来进行科学判断。当设备存在误操作的行为时就会被禁止,并且系统也将会通过文字的形式来进行警示,这一种形式非常方便设备工作人员进行查看。在预演过程中如果是要模拟操作满足防误规则,则是需要通过图形模拟来产生操作结果。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预演操作步骤的结果来进行模拟预演控制。当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就需要实现停止模拟语言操作的继续进行,可以由用户来自行选择处理方式。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是有助于实现误操作的。

2.2设备对位和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配网自动化调度的时候需要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交换,通过这样一种措施将能够实现系统得到现场的一次设备状态的功能,通过该措施将能够确保设备状态同现场的实时对位。数据交换的主要内容是接地开关、断路器、接地线以及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出现系统设备无法自动采集信息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通过手工来进行采集状态设置。系统本身是具有自动记忆设备状态功能的。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

2.3调度系统在智能操作票系统中,审核预令和正令监护执行是两大功能模块,通过这两大功能模块就能够实现调度操作票“拟票、审核、预令、监护以及执行”全过程。将能够实现全过程计算机的规范化管理。该调度系统本身是具有以下功能的:一是防止调度误操作功能。系统中智能辨识操作票中每条指令都能够显示在防误模拟系统上。工作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操作结果。此时如果存在误操作,系统就会立即给出文字以及语音报警。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该系统是具有完备的操作票全过程管理功能的,其中的正令监护执行功能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通过该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全过程防误。二是系统采用了操作仿真、网络拓扑以及潮流计算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会使得系统维护起来更加方便,简单。通过这些技术将能够有效实现王孙计算分析、操作仿真以及调度员潮流等功能,最终能够实现适合地区电网的DTS功能。三是能够减轻工作强度。该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减轻工作强度,调度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典型操作、模拟操作和智能成票方式来作为操作命令,系统内部是不需要用键盘来输入字符的,不通过键盘输入就能够有效生成操作命令,进而规范调度操作命令。

篇5

前言

几年来,我们在承接的智能大厦系统的过程中,往往会听到业主说:我要建的智能大厦五年(或十年)内先进,二十年不落后等,我要建一流的智能大厦等等。究竟在什么方面先进?什么方面不落后?就全靠去想象了;另外,在投标过程中,又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一些招标书没有把系统目标要求写清楚,而很粗的具体地给出了控制的点数,布线点数等等,又感到这些要求和大楼的具体作用不相符;有的招标书又非常粗,要靠投标单位去发挥,有的标书只是独立地提出几个子系统,如布线、计算机网络、楼宇自控、保安、消防等,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个个子系统的孤岛等等,这样招标往往会受投标商的误导和上级主管领导的干予,就不能真正发挥招标的作用,例如南京有座大楼,弱电系统投资两千多万元,其中花了一千多万元设计了一个电视监控报警系统(也不是一级风险单位),其它系统只是一个点缀,根本就不是一个智能大厦系统,如果业主能很好地进行系统规划和分析,完全可以设计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智能大厦系统,为了避免上述种种现象的发生,在整个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客观需求,为了作好一个个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系统规划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概述(系统规划在系统工程中所处的位置)

智能大厦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因此,它的建设就应该遵循系统工程的基本程序。钱学森同志提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根据智能大厦技术目前发展的状况,我们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用图1表示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系统建立的过程。本图概括了智能大厦系统工程建立的五大步骤,它包括:系统规划、系统设计、详细设计和产品选型、工程施工和运行维护管理。它把智能大厦这个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系统整体,智能大厦系统由若干分系统组成,对每个分系统都首先从实现整个系统技术协调的观点来考虑,对研究过程中分系统与分系统之间的矛盾或者分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矛盾都要从总体协调的需要来解决。同时,把系统作为它从属的更大系统(如,把智能大厦看作是“信息高速公路”这个更大系统的一个网络节点)的组成部分来研究,对它的所有技术要求都尽可能从实现这个更大系统技术协调的观点来考虑。这种实践体现了一种科学方法,它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产品制造、工程施工和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一种科学方法,也体现了系统工程研究过程的方法论。总之,由于智能大厦技术的复杂性,发展性和外部条件的可变性,用直观的传统方法和单凭个人的经验来组织管理一个大规模复杂的智能大厦系统工程已经不行了,为了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就需要用现代信息系统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统盘地考虑这一问题,从而编制出系统研制全过程的模型,把智能大厦建设的全过程,严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全面地考虑和改善整个过程,以便实现综合最优化。现在已经有不少的文章和论著对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的设计,产品、工程、管理、过程有了许多论述,我这篇文章主要就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的系统规划有关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2、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系统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复杂的智能大厦系统,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特征之一是:在系统中存在着目标与技术、技术与产品、产品与价格、价格与系统规模等许多矛盾的因素和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对於这样的大系统,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对其有关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其后果是很难想像的。实践证明,要最优的进行系统设计,对系统有关的重大问题进行正确的决策,其关键的一步首先要作好系统规划,很难设想,如果没有可行的系统规划要想作出切合实践的系统优化设计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系统规划在整个智能大厦建设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1系统规划的概念和内容

智能大厦的系统规划不同於一般工程的系统规划,它必需从智能大厦的需求目标出发,研究分析:技术设计、产品、信息、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可行性,制定出一个智能大厦智能化系统总体构想。

所谓系统规划就是这样一个有目标的有步骤的探索分析和制定智能化系统总体构想的整个过程和结果。

为了给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系统方案所需的信息和资料,系统规划人员使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分析和处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作出几个规划模型,并对他们作出定性、定量比较,最后整理成完整、正确与可行的综合资料,作为决策者选择可行规划的主要依据。

在系统规划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定义系统的概念,明确建立系统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明确系统的目的和确定系统的目标。同时提出智能大厦系统工程应具备的环境条件及估计系统所有的各种制约条件,最后制定出系统建设计划书,计划书除包含上述内容外,还有系统建成的期限,系统投资限额等内容。

2.2系统规划的基本特性

综观上述系统规划的概念,系统规划有四个基本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2.2.1整体性:智能大厦是由四个基本要素,即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四个基本要素,以及通过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最优组合(系统集成)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具有高效、舒适、方便环境的建筑物。构成系统的各要素显然都具有不同的要求,但它们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而构成的整体,智能大厦不是各要素简单地集合,否则它就不会具有整体的特定功能。因此,即使每个要素亦不都很完善,但它们也可以综合、统一为具有良好功能的系统。反之,即使每个要素都是很完善的,但作为整体不能集成为某种良好的功能,也就不能称之为完善的系统。

2.2.2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是有机联系的,相互作用的,在四个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特定关系。它们之间通过特定的系统集成关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具有智能化特定功能的智能大厦系统工程。

2.2.3目的性:为了达到投资合理,具有高效、舒适、方便环境的建筑物,这样总的目的,系统应具有一定的目标。

2.2.4环境适应性:某一座智能大厦都是存在于社会某一时期的一定物质环境中,它必须能适应外部的环境变化,在研究智能大厦时,环境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予以重视。

2.3系统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系统规划是整个智能大厦系统工程建设的兰图,它定义了系统的概念,系统包括的分系统、子系统以及这些系统的规模,系统集成的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它明确了系统设定的目的和确定了系统、分系统,子系统的目标,同时提出了制约条件,也提出了系统与分系统建设计划、时间进度和投资规模,在技术、经济、政策、环境上的可行性,以及投资回收的期限和建议等等。所以系统规划计划书是今后智能大厦系统工程设计、产品选型、招标的依据;是工程施工和系统验收的重要文件;是防止系统盲目建设随意扩展的约束性文件,因为有了系统规划书就能抵制产品推销商的误导。它指导也约束了整个智能大厦建设的全过程。它是系统优化设计的根据,合理使用资金的依据。所以系统规划书是建设智能大厦的关键文件之一。

房地产的开发商、业主要十分重视系统规划书的制定。智能大厦设计者、产品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工程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公司都在不同阶段受规划书的约束和使用条件制约,这样才能把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的建设纳入计划范畴进行。

2.4系统规划书制定的流程

3.系统规划的核心是系统目标的确定和分析

3.1系统目标的重要性

智能大厦是一项系统工程,智能大厦的建设目标是智能大厦系统工程建设的依据,它是系统工程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系统活动所指向的终点,因而智能大厦的目标也就贯穿于整个工程管理的活动之中,决定着智能大厦系统工程活动的方向和性质。

系统目标也是考核智能大厦系统的效率和成果的标准。由于目标是人们行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因而目标本身就含着效果的因素,系统目标制定的正确与否,以及是否能达到目标,意味着智能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败与效率高低。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是智能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在观察任何智能大厦系统工程问题时,必须经常以系统目标为标准,不允许任何管理活动脱离智能大厦系统目标的现象出现。智能大厦的建设目标,它不仅是智能大厦的业主。也是智能大厦的设计者、承包商和施工单位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围绕着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的目标,把他们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只有几方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能把智能大厦系统工程推向前进。下边试图从宏观结构谈智能大厦的目标树,业主可以根据目标树结合自己的智能大厦的用途和予期的投资强度,设计出自己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具体目标来规划智能化建设,统一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的步骤,作到目标定性定量管理建设好智能大厦系统工程。

3.2智能大厦的基本需求

智能大厦是将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BMS)、通信网络系统(CN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三者通过总体规划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综合和分解。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集成在建筑环境这个支持平台上,将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环境结构)、系统(智能化系统)、服务(住、用户需求服务)和管理(物业运行管理)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具有高效、舒适、安全、方便环境的建筑物,它主要满足两项基本要求,六个目标,四项服务功能。

3.2.1两项基本要求

*对管理者来说,智能大厦应当有一套便于管理、控制、运行、维护的通信设施,能以较低的费用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例如消防队、医院、安全保卫机关、新闻单位以及各种信息库等)。

*对使用者来说,智能大厦应当有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的创造性的环境。

3.2.2六个目标

*能够提供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

*确保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1)高效节能,节约管理费用,减少物业管理人员

(2)适应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具有可扩展性、可变性、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的工作性质的多样化。

(3)各种系统设备使用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4)投资合理,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

3.2.3四项服务功能

(1)安全性:包括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保安巡视管理系统、电梯安全与运行控制系统、周边防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应急呼叫系统等。

(2)舒适性:包括空调通风系统、供热系统、给排水系统、电力供应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音响系统、智能卡系统、停车场管理与娱乐管理系统等。

(3)便捷性: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商业服务系统、饮食服务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等。

(4)可用性:包括共享设备、信息、系统和服务设施方便用户的使用。

原则上,上述四项服务功能可根据建筑物拥有者的需求,投资力度因素进行适当裁剪,构成一个实用、高效、先进的智能大厦。

3.3智能大厦基本目标树和目标树说明

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的目标是一个层次型的树状结构,因为系统工程每个阶段都有它的具体目标,因为系统规划是系统工程的开始阶段,它的目标应该是系统的总目标,也就是树根和主干,其它阶段目标都源於它。

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目标树如图3示:

3.4系统目标分析和确定

系统目标分析和确定作用在于为今后的分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系统模型的建立取得必要的信息,分析和确定智能大厦智能化系统的目的和目标,分析和定义系统需要的功能,进而以这些数据作出智能化系统概略模型,进行系统可行性分析,借以得到概要设计技术条件。

系统目标分析和确定详细步骤和内容如下:

3.4.1系统需求定义,了解和掌握智能大厦智能化系统的需求定义,分析这些需求定义是否确切、完整、合理。

3.4.2系统目的和目标的分析和确定

(1)分析和明确建立系统的目的,进而确定系统的目标

在确定系统目标时,必须要有总体观点和长远观点,也就是说不仅要求系统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而且要考虑到智能化系统与建筑兼容性,以及随着客观环境条件变更时的适应性。智能大厦智能化系统是多目标系统,要把目标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并用目标树形式来表示之。

(2)在达到目标的前题下,分析围绕系统的环境等约束条件。如环境、资金、材料、信息、期限等对系统的制约,据此,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措施。

(3)技术条件的分析与定义,分析和讨论为了达到目的与目标时,系统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条件,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整理,归纳成文件并作出明确定义。

(4)系统功能的分析与定义,首先分析为满足系统技术条件所应具备的条件的各种功能建立系统功能结构图,定义系统的功能技术条件,其次,分析和简明规定这些功能的约束条件;最后,对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功能,必须用定量指标来表明其达到的程度。

(5)根据概要设计分析成功的可能性,首先建立系统概要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目的和目标成功的可能性。

(6)若不能取得可以成功的技术条件时,则采取下述措施之一进行调整。

1)修改概要模型

2)对功能要求进行分析

3)对技术条件进行分析

4)对目的,目标进行分析

以上简要地概括了我们在作智能大厦系统规划一般常规的目标分析与确定的步骤和内容,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所建智能大厦的规模,所包括项目的内容和等级进行扩充或删节。

4.智能大厦系统规划方法论

智能大厦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法论基本特点归纳分述如下:

4.1制定系统规划方法上整体化

智能大厦智能化系统包括了许多分系统和子系统,在进行系统规划时应把它们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研究规划方法上要整体化。

基于智能大厦整体化的概念建立起一系列衡量系统效果的综合指标,如成本、寿命、效能/成本比、系统成本/效益费用比等。在实践中,某些技术措施从局部来看效果是好的,但从全局来看就不一定好,另外有些技术措施从局部来看不太理想,但从全局来看却有应用价值。因此,只有根据整个系统的总体目标来分析,才能作出科学的判断。

在设计智能大厦智能化系统时,诚然要尽量采用一些新技术、新产品,以提高系统的效能,但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为此付出的代价(成本)。因而必须在满足所要求的技术性能范围内,通过效能/成本比这一指标来全面衡量。

另外在设计、规划智能大厦系统时,不但要考虑智能大厦建造的费用,而且还要考虑今后长期运行维护费用。以保证它的整体经济性。一般采用造价/维护费用比这个指标来衡量。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达,技术更新淘汰快,如果一项智能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周期长,当它进入鉴定时,某些技术已经陈旧落后,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这时所化费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于是应该用时间价值这一综合性指标来衡量系统的效果。

总之,为了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就需要运用现代信息系统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统盘地考虑这个问题,把全部过程严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全面地考虑和调整整个规划过程,以便实现综合最优化。

4.2技术应用的综合化

一般大规模的复杂系统几乎都是一个技术的综合体。智能大厦系统工程也不例外,它是4C技术与建筑技术巧妙的结合。所谓技术的综合运用,并不是将各种技术进行简单的堆砌,而是从系统的总目标出发,将各有关技术协调配合,综合运用。

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具有同样效能,同样规模智能大厦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迥然不同,所花费的代价相差很大,这表明,研究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

综合运用各项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新型的技术综合体。例如,智能大厦集成系统是计算机控制和管理的当代先进的技术综合体,但这里并没有什么重大基础理论的突破,而只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成果所获得的成就。对智能大厦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越是揭示的清晰、深刻、准确就越能最佳的综合应用。

一个大规模的智能大厦系统往往不是单纯的技术系统,而是涉及到许多社会的、经济的因素,构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系统,促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建筑科学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智能大厦发展的一个特点,所以在作规划时必须重视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

4.3管理科学化

一个复杂的大规模的智能大厦系统工程,往往有两个并行的过程,一个是工程技术过程,一个是工程技术的控制过程。工程技术的控制过程包括:系统规划、组织、控制工程进度,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决策,评价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等,统称之管理。管理工作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效率和合理利用资源等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只有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效能。由于一大规模的智能大厦系统工程,往往需要很多单位和各行各业人员参加,并使用多种技术,投入巨额资金,材料和设备,这就使得仅凭经验、直观的、生产方式的管理方法是根本不适应的,管理不善将会大大拖延工程周期,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由于管理失误,而使工程任务受到重大损失。因此,管理科学化成为智能大厦系统工程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管理工作涉及到组织机构,物业管理体制到人员,设备和工作效率的分析,工作环境布局,工作步骤的组织,以及工作进程的计划、检查与控制等问题的研究。所以在作规划时,对智能大厦工程建设管理,使用运行管理都要有所考虑。

5.加强智能大厦系统规划设计提高智能大厦建设的整体水平。

近几年我国一些单位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许多智能大厦,这些智能大厦工程对于我国智能大厦建设的发展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但是在智能大厦建设中没有系统规划,不知道他建的大厦智能化作到什么程度,怎么样的建筑才能算是智能大厦等等,所以这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会受一些产品推销商的误导,有的说有综合布线系统就是智能大厦,就作综合布线系统,有的说有设备控制系统就是智能大厦,就上设备控制系统等等。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功能的低下。我们有体会,我们给一个单位作了系统规划工作、利用有限的资金,保证智能大厦主要功能的实现。而另一些单位没有规划,一个一个系统独立的建设资金投入大,效果却不好。因此,在我国智能大厦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从智能大厦整体出发,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力争用有限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实现我国智能大厦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任务。这方面国家建设部及工程勘察司、智能大厦推广中心作了许多指导性工作,推动了我国智能大厦的发展,还应该对建设业主的某项具体智能大厦系统规划,作指导性的要求,我认为这对开展智能大厦系统工程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几年来,由于工作需要,作了几个大厦的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我们感到:业主有系统规划,或要我们首先给他们作规划的单位智能大厦系统功能实现都比较合理,并且可以进行系统优化设计为业主节约了一定的资金投入。另外,在承担没有规划的智能大厦建设中,感到有些分系统或子系统不是配置不合理,就是与整体不协调,资金投入也大,总感到只是为作工程而工程,而不是在建造“智能大厦”这个人们想象中的艺术品。所以本文从智能大厦系统工程过程完整性出发,简要叙述了系统规划的必要性,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建筑业主、有关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篇6

1.2设计原则本系统设计方案中遵循稳定性、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开放性、规范性、扩展性、易操作性、安全性、易维护性和高度兼容性等原则.

1.3设计依据本系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华南师范大学交通秩序管理规定》、其他相关国标及部标等相关规定.

2系统的构建

整个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用在校园宽带网络之上,系统主要由交通管理中心、车辆进出口管理终端、无线对讲系统和道路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2.1系统结构图系统的结构图见图1.车辆进出口终端采集车辆进出数据;视频监控终端采集视频信息;无线通信系统保证指挥调度顺畅;车辆数据及视频信息通过校园网传送到交通管理中心,交通管理中心负责处理信息(包含利用GIS实现地理定位)、在大屏幕显示信息、存储信息及事件处置。

2.2车辆出入管理系统车辆出入管理系统集感应式IC卡(校园卡)技术、远距离智能识别技术、车牌识别、视频监控、图像识别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实现车辆出入的全自动化管理,即对车辆出入控制、核查、显示及校对车型、车牌等进行科学而可靠的管理.系统采用了国际上领先的远距离无线识别技术和双卡认证技术,其实用性、先进性、安全可靠性、性价比较高.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布局图见图2.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功能:(1)基本功能.具有远距离智能车卡、月租卡、临时卡、管理卡和特权卡等各种管理权限和工作模式,可根据要求设置成不收费或分时段计时收费方式,不停车收费(ETC).(2)远距离智能识别功能.校内车辆或月保车辆若配备远距离识别智能车卡(放在前挡风玻璃处),该车进、出校区无须停车刷卡,离出入口4米左右,系统会远距离识别,自动抬闸放行.(3)自动出卡功能.对于临时进入小区卡的发放,采用自动出卡机自动出卡(人工发放亦可).(4)中文显示功能.采用高亮度LED显示屏,全中文显示操作提示、时间、卡有效期、收费金额以及问候、祝福的相关信息.(5)语音提示功能.正常操作可提示“请取卡”、“欢迎入场”、“一路顺风”等相关信息,误操作或非法操作则给出相应提示.(6)对讲功能.在管理中心安装对讲主机,各出入口安装对讲分机,保证各出入口和管理中心的联络.(7)车牌自动识别功能.本系统可同时启用车牌自动识别功能,即车辆出入时系统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连带核对入场时IC卡号,以增强车辆身份管理.(8)图像识别功能.在车辆出入时,自动摄取车辆外型、颜色、车牌号码等图像信息,可对比识别并存储供查阅.(9)双卡认证功能.车辆出场时,对车辆和驾车人双重认证,避免车辆被非法盗走.(10)防砸车功能.采用专用技术配合车辆检测器实现防砸人、车功能.

2.3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部署在出入口、停车场、主干道及危险点上.整个系统的网络结构见图3.(1)视频监控系统遵循NGN网络架构.①控制流与业务承载流相分离;②业务流不依靠流媒体服务器转发,克服系统瓶颈;③更高的系统稳健性:核心服务器故障,业务可正常运行;④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升级和新业务开展;⑤可平滑扩容,适合大规模部署.(2)系统特点.①标准的全IP架构[6];②显示清晰.一次编码,全网数字化,提供端到端的高清晰动态图像,实现所见既所得,可以把校园监控清晰地进行大屏显示,采用H.264/AVC编码标准[7];③使用方便.前端云台、摄像头、报警器和广播等高速响应,以快速控制现场,方便校园网的监控需求;④存储可靠.专业、稳定可靠的存储,实现端到端的集中存储,集中管理和综合利用,在校园出现意外情况时,可以安全可靠调用所需图像.

2.4交通中心管理系统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交通管理中心作为华南师范大学保卫处的事件处理中心、调度中心和数据中心,是整个项目建设的核心.它包括了基础环境、信息系统集成、大屏幕电视墙以及系统操作平台的建设.基础环境按现在常规的标准建设.这里主要描述大屏幕电视墙系统的建设.整个大屏幕显示系统的建设要求整体设计美观、大方、合理,充分显示现代化的特点并与大厅格调及工作性质相融合.大屏幕显示系统能显示从网络送来的各种信息,局域网上任意一台PC、工作站和服务器都可以大屏幕作为自己的虚拟,对监控信息、信号、电子地图(GIS)、图像胶片、照片和摄像机等多种图像信号进行投影、放大、播放和下载.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由投影显示部分、信号处理部分和控制终端组成,可对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各种计算机图像信号进行综合展示,形成一个查询准确、显示全面、操作便捷、管理高效和美观实用的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为了节省投资及运行成本,大屏幕系统不采用传统的DLP投影显示系统,而是采用通用的6块55英寸的高清晰液晶监视器,以2*3排列方式组成一面布局平衡的大屏幕显示墙.

2.5视频、语音报警系统本系统利用校园网络技术在校园实现以下功能:(1)报警系统集成到校园的整个安防系统中,实现与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地图及其他系统进行报警联动.(2)实现多路电话进行排队显示主叫号码并显示报警地点.(3)数据网络系统,能实现多条件录音和视频查询、播放.(4)可以同时接受多起报警,系统自动排队接入系统,并进行录音,同时根据警力分布情况进行出警调度.(5)可远程进行语音报警录音和视频查询,并且主机可控制终端的开机与挂机.

篇7

2系统总体结构

移动终端信息管理系统在整体设计架构上,分为四部分:服务应用部分、基础接口部分、基础软件部分和硬件环境部分。

(1)硬件环境部分。硬件环境部分指的系统运行所需的硬件服务器和网络环境。

(2)基础软件部分。基础软件部分是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外部软件支撑环境。

(3)基础接口部分。基础接口部分是系统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可复用的公共技术资源。

(4)应用服务部分。应用服务部分是系统对用户提供业务操作功能的层次。

3程序系统结构

移动终端信息管理系统主可以便于公司职员对自己当前任务的了解,并将当前工作展现给领导,这样更方便与公司对职员的统筹安排,更有效的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4菜单主题设计

移动终端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的功能:通知公告、工作动态、国内外视野、专题和设置。通知公告模块包含了2个小的功能模块:通知和公告;工作动态模块包含了4个小的功能模块:司动态,省市,预算和成果;国内外视野模块包含了7个小的功能模块:媒体报道,行业动态,部委信息,地方之窗,专家视点,国外动向和论文文摘;专题模块包含了15个小的功能模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总费用专题预算管理专题,十二五专题,资金与项目监管专题,内部审计专题,财会制度研究与实践专题,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专题支付制度改革专题,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专题,扶贫开发与对口支援专题,卫生计生财务信息专题,节能减排专题,基建财务管理专题,区域卫生计生与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设置模块包含了2个小的功能模块:关于和注销。

篇8

作为建筑结构最主要的材料之一,混凝土经历着由普通混凝土向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目前又朝着多功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1]。混凝土材料特别是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其固有缺陷是脆性大,容易开裂。混凝土的裂缝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在一定条件下导致结构严重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过去,对混凝土材料的修复主要是事后维修,随着现代社会向智能化发展,这种被动的修补、加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多功能和智能建筑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研究和开发自修复智能混凝土,使其能主动、自动地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恢复并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成为一个非常令人关注和急需研究的问题[2]。

智能混凝土是在混凝土原有的组分基础上复合智能型组分,使混凝土材料具有自感知和记忆、自适应、自修复特性的多功能材料。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外先后开展了功能型和智能型水泥基材料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同济大学研究了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特性等,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了光纤传感智能混凝土,国外还对水泥基磁性复合材料、自动调节温度与湿度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等进行了研究。但是,有关自修复混凝土的研究还很少,如何快速、适时地愈合混凝土材料的内部损伤,以及对自修复混凝土机理的研究,目前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进行研究,且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3]~[8]。

自修复智能混凝土是模仿动物的骨组织结构受创伤后的再生、恢复机理,采用修复胶粘剂和混凝土材料相复合的方法,对材料损伤破坏具有自修复和再生的功能,恢复甚至提高材料性能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具有自修复行为混凝土的智能模型为:在混凝土基体中掺入内含修复胶粘剂的修复纤维管,从而形成了智能型仿生自修复神经网络系统。在外界作用下,混凝土基体一旦开裂,管内装的修复剂流出渗入裂缝,由化学作用修复剂固结,从而抑制开裂,修复裂缝[3]。

本文采用免振自密实混凝土作为智能混凝土的基材,对内置空心玻璃纤维封入裂缝修补剂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自修复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使其具有裂缝自我修复功能,并能恢复甚至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1内置空心玻璃纤维的自修复免振捣混凝土

内置修复空心玻璃纤维的裂缝自修复混凝土,是模仿生物伤口“破裂—流血—凝结—愈合”的过程,把生物材料的这种自愈合能力应用在混凝土中。即在混凝土构件受拉区分层布置一些注有高分子修复用胶粘剂的空心玻璃管,当混凝土构件受拉开裂时,这些玻璃管也随之破裂,其中的修复胶粘剂迅速流到裂缝处并随着时间而固化、硬结,从而实现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

由于自修复混凝土是在内部掺入了装载有修复胶粘剂的玻璃纤维,若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不但会导致内置于混凝土中的空心玻璃纤维因为受扰动而浮出混凝土的表面,而且还容易导致它们破碎。当玻璃纤维浮出表面,就造成原本应置于受拉区以作为修补裂缝用的纤维管跑位,达不到修复的目的;而内置玻璃纤维的过早破坏更是造成了胶粘剂的流失。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是在没有振捣的情况下仅靠自重就能穿越密集钢筋、在复杂模板中填充成型并且不产生离析,具有均匀自密实成型性能,同时硬化后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因此采用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基材,从根本上解决了自修复混凝土构件制作的技术难题。

2试验研究

2.1试验目的

为了研究修复胶粘剂对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构件的修复效果,本文共设计了30根简支梁(尺寸、配筋都相同,浇筑强度等级相同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三分点简支梁静力纯弯试验。观察裂缝开展情况和破坏形态,并分析比较在存放胶粘剂的玻璃管数量不同时,以及不同的胶粘剂品种下,简支梁修复前后的承载力变化。

2.2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学性能

试验采用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建福牌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福州闽江中砂,细度模数2.23,表观密度为2650kg/m3;福建闽侯碎石,5~20mm连续级配,表观密度为2665Kg/m3;福州闽江清洁饮用水;漳州后石电厂的Ⅰ级粉煤灰;以FDN萘系高效减水剂为主的复合外加剂。自密实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为500kg/m3,砂率45%,水胶比0.36。28d立方体抗压强度50.23MPa,轴心抗压强度37.90MPa,劈拉强度3.44MPa,弹性模量3.51×104MPa。

2.3自修复混凝土胶粘剂的选用

为了保证在裂缝初开裂时,内置玻璃纤维的胶粘剂能够迅速流到裂缝处修复混凝土裂缝,要求修复胶粘剂可实现的填充缝隙要尽可能小,所以要求胶粘剂的粘度较小,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固化条件简单,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化学性质稳定等。考虑这几方面的要求,本文选用-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氯丁橡胶胶粘剂以及聚氨酯胶粘剂作为自修复混凝土用的修复胶粘剂。

自修复混凝土构件制作时,为了防止注入玻璃管的胶粘剂出现溢漏现象和管内的胶水固化,不让多余的空气进入玻璃管中,必须做好玻璃管端口的密封措施。

2.4自修复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的制作

自修复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的浇注方法不同于普通自密实混凝土构件的制作,因为它内置了空心玻璃管作为自修复的管道,在修复空心玻璃管内分别注入-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氯丁橡胶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因此也就牵涉到了修复空心玻璃管的位置如何正确定位于混凝土简支梁中的技术问题。试件采用木模成型,平放浇筑,室外养护。

自修复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的浇注过程如下:

1)在模板制作好后,用白色笔在模板内侧两边各画三条线,作为混凝土梁中玻璃管的定位线,而和第一层玻璃管相同截面高度处的钢筋则搁置在与保护层厚度相同的垫块上。

2)将拌好的自密实混凝土铲入简支梁模板中,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可以在无扰动下实现自流平,因此当自密实混凝土在模板中的高度到达白线记号时,将注好胶粘剂的玻璃管放入混凝土中,接着再铲入混凝土,用同样的方法令第二、三层玻璃管在混凝土简支梁截面中的高度与第二条、第三条白线对齐,这样就可保证各层玻璃管在梁截面中定位的准确。自密实混凝土填满整个梁模板后,再小心抬至平整的场地,避免扰动。

2.5测试内容和加载制度

根据试验目的,本次试验主要测试内容包括:①简支梁试件在修复前的开裂荷载;②简支梁试件在修复后的开裂荷载;③简支梁试件在修复前的破坏荷载;④简支梁试件在修复后的破坏荷载;⑤裂缝的分布情况;⑥第一条裂缝出现时候的荷载大小;⑦最大裂缝的宽度;⑧构件的破坏位置。

试验采用两点对称的三分点加载的方式,空心玻璃长管的数量、分布和钢筋的配置。

由于油压千斤顶在加载结束以后还有一个惯性力,在荷载较小时,这个惯性力相对于小荷载是很大的,这样就会造成荷载无法控制而超载的现象。因此本次试验的加载设备采用机械千斤顶,由人工使用杠杆来施压,便于控制力加载的速度和大小。

整个过程由人工对机械千斤顶加载,用连接于静态电阻应变仪的应变值推算压力。在裂缝开裂以前,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屈服荷载的20%。裂缝开裂以后,每级荷载不宜大于屈服荷载值的10%。在接近预估开裂荷载时,为使实际开裂荷载较为准确,应减小加载幅度,裂缝出现后恢复至原来一级的荷载值加载。在试件裂缝出现后,每一级加载后都停留15~20min左右,以便裂缝发展稳定下来,然后用水笔在梁上画出裂缝的分布,并用读数显微镜观测裂缝的宽度。

当加载到接近开裂荷载时,在加载后待挠度发展的时间间隙,可以陆续听到简支梁试件侧面和底面所发出的脆响,这些声音一部分是混凝土的开裂,一部分是内部玻璃管的脆断,混凝土的开裂声较为清脆,而玻璃管由于埋置于混凝土中,其破裂的声音较沉闷。

当所加荷载接近破坏荷载时,随着主裂缝的延伸和加宽,将会有胶粘剂从裂缝处流出,填充和修复裂缝,持荷一定时间后,把简支梁试件从架上撤下来,等待对构件进行修复后的再次加载。

当整批构件第一次加载的试验全部完成后,放置5~6d,令-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氯丁橡胶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完全固化,达到最大强度,再对构件进行第二次加载。在第二次加载过程中,必须注意第一次加载有胶粘剂流出的裂缝是否再次开裂;第一次加载的没有胶粘剂流出的裂缝是否在第二次加载时流出胶粘剂;第二次加载时是否出现新的裂缝及是否有胶粘剂流出。

2.6试验结果及分析

内置-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简支梁构件修复前后的承载力见表1。

表1内置-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简支梁修复前后的承载力

parisonsofthestrengthofbeamswithα-cyanoacrylateadhesivebeforeandafterrepairing

玻璃管几何参数

试件编号

管道数

第一次加载最大荷载(kN)

修复后最大荷载(kN)

承载力恢复率(%)

承载力恢复率平均值(%)

几何参数

胶粘剂

壁厚0.6mm

管径

8mm

-氰基丙烯酸酯

502-2-1

2

435

429

98.62

99.01

502-2-2

435

433

99.54

502-2-3

430

425

98.84

502-5-1

5

425

421

99.06

99.15

502-5-2

435

433

99.54

502-5-3

425

420

98.82

502-7-1

7

415

379

91.33

91.55

502-7-2

425

381

89.65

502-7-3

425

398

93.65

无玻璃管

NB-1

450

NB-2

425

NB-3

475

注:表中最大荷载指的是荷载加不上去,开始往回退时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

从表1中的数值可以看出,使用较少管道数时,简支梁试件的承载力恢复得较多,这是因为对于-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要达到比较好的粘接质量,其胶层应均匀,而且其胶层也不应太厚,胶粘剂太多其粘接效果反而不好。如内置玻璃纤维七管道对梁受拉区截面还是有一定削弱的,而且其出胶量太多反而会影响胶粘剂的修复效果,反而不如双管道或者五管道的。

第一次加载中,-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流出试件底面,可以看出,在简支梁试件底面有裂缝出现的地方,都有胶粘剂渗出。5d后,进行第二次的加载试验,使用-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作为修复胶粘剂的构件都没有出现新的裂缝,而且原有的已经修复的裂缝基本上都在第二次加载时再次开裂。

氯丁橡胶胶粘剂简支梁构件修复前后的承载力见表2。从表中的数值可以看出,采用氯丁橡胶胶粘剂,其修复后的承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试验的过程中,当主裂缝流出胶粘剂后,立即停止加载,并持荷20min,也不见其它裂缝有胶流出,可见经过稀释的氯丁橡胶的流出对裂缝的宽度还是有严格要求的,只有当裂缝发展到一定的宽度时,胶粘剂才会流出。

在第二次的加载中,部分构件在底面有新的裂缝出现,新裂缝的出现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了底部裂缝得到了有效的修复,九根试件中,五管道的构件其原有主裂缝都得到修复,其他裂缝有新的胶粘剂流出,说明内置五管道的构件其修复能力较好。

表2内置氯丁橡胶胶粘剂简支梁修复前后的承载力

Table2Comparisonsofthestrengthofbeamswithneopreneadhesivebeforeandafterrepairing

玻璃管几何参数

试件编号

管道数

第一次加载最大荷载(kN)

修复后最荷载(kN)

承载力恢复率(%)

承载力恢复率平均值(%)

几何参数

胶粘剂

壁厚0.6mm

管径

8mm

氯丁

橡胶

LD2-1

2

400

447.5

111.88

104.81

LD2-2

425

450

105.88

LD2-3

450

435

96.67

LD5-1

5

400

437

109.25

108.07

LD5-2

435

449

103.22

LD5-3

400

447

111.75

LD7-1

7

400

415

103.75

99.16

LD7-2

425

423

99.53

LD7-3

430

405

94.19

无玻璃管

NB-1

450

NB-2

425

NB-3

475

注:表中最大荷载指的是荷载加不上去,开始往回退时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

篇9

本设计的理论设计方案、调试方法、测试数据分析方法及设计中的特色与创新点等对自动运输机器人、家用清洁机器人、灭火机器人等自主及半自主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两轮小车光电寻线PWM调速寻光雷达路径规划自适应位姿控制

Abstract

Basedonthecomputercontroltheory,MPUtechnology,sensingtechnology,intelligentcontroltheory,mechatronicsandRobotics,wehavedesignedalittleintelligentelectro-drivecarwhichcantraceblacklinesautomatically,identifyironandthenmeasureitssize.Thislittlecaralsohavetheabilityofobstacleavoidance,routeplanning,distancemeasuringetc.

Inourthesis,wegivethedetailsofthetheoreticformulating,designing,debuggingofourcar''''smainbody,it''''smaincontrolsystem,it''''sinformationperceivingunit,drivingunitandit''''smotionstrategy.Withtheanalysisofourdebuggingprocess,wegivetheplanningofthecar''''smotionparameterswhichmustbeconsideredduringthecar''''swholetask.

InPart3,weshowourinnovativepoints:Probabilityanalysisbasedobstacleavoidanceunit,human-machineinterfacebasedonserialscanningmethod,light-seekingradar,andself-adaptivepositioncontrol.

Finally,wethinkourworkcouldhaveaprofoundinfluenceon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fully-autonomyorsemi-autonomyrobotsuchasautonomictransportrobot,fire-fightingrobot,homeclearingrobot,etc.

Keywords:2-wheelvehicle,PWM,lightseekingradar,routeplanning,self-adaptive

1方案设计与论证

根据题目的设计要求,小车要能自动寻线、检测金属物、避障、寻光、测距离以及在不同的区域控制自己的速度与行驶角度。我们把设计分为五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这样降低了设计的复杂度,使得整体条理更为清晰。这五个部分是:小车本体、主控单元、信息感知单元、驱动单元。

1.1小车本体

小车行走机构的方案分析与选择:

方案一履带式行走机构:运行平稳、可靠,走直线效果很好;但结构较复杂、移动速度较慢,转弯过程的控制性能较差。

方案二腿式行走机构:可以走出多种复杂的路线,但结构复杂、运动中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差、移动速度较慢。

方案三两轮式行走机构:结构简单、运动平稳、移动速度快、转弯性能好,且易于控制,适用于小功率的行走驱动。

方案四四轮式行走机构:结构简单、运动平稳、移动速度快、易于控制,但原地转弯性能不够好。

通过对比赛中小车要完成的任务的研究以及对四种方案的对比,我们最终选择了两轮式行走机构。

车体框架,基于设计要,我们以对称结构为基础设计。

基本要求

(1)电动车从起跑线出发(车体不得超过起跑线),沿引导线到达B点。在"直道区"铺设的白纸下沿引导线埋有1~3块宽度为15cm、长度不等的薄铁片。电动车检测到薄铁片时需立即发出声光指示信息,并实时存储、显示在"直道区"检测到的薄铁片数目。

(2)电动车到达B点以后进入"弯道区",沿圆弧引导线到达C点(也可脱离圆弧引导线到达C点)。C点下埋有边长为15cm的正方形薄铁片,要求电动车到达C点检测到薄铁片后在C点处停车5秒,停车期间发出断续的声光信息。

(3)电动车在光源的引导下,通过障碍区进入停车区并到达车库。电动车必须在两个障碍物之间通过且不得与其接触。

(4)电动车完成上述任务后应立即停车,但全程行驶时间不能大于90秒,行驶时间达到90秒时必须立即自动停车。

2、发挥部分

(1)电动车在"直道区"行驶过程中,存储并显示每个薄铁片(中心线)至起跑线间的距离。

(2)电动车进入停车区域后,能进一步准确驶入车库中,要求电动车的车身完全进入车库。

(3)停车后,能准确显示电动车全程行驶时间。

(4)其它。

目录2

简易智能电动车设计要求3

一、任务3

二、要求3

三、评分标准4

四、说明4

简易智能电动车设计论文5

摘要5

Abstract5

1方案设计与论证6

1.1小车本体6

1.2主控单元6

1.3信息感知单元7

1.4驱动单元8

1.5人机接口单元8

1.6策略的选择8

2理论设计10

2.1小车本体设计10

2.2小车主控系统设计11

2.3信息感知单元的设计13

2.4电机驱动单元19

3特色与创新20

3.1串行扫描实现的人机接口20

3.2避障单元的设计20

3.3寻光雷达及小车位姿控制20

4调试过程及测试数据分析21

篇10

二、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1.职业学校中普通存在的现象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不稳定;英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同,教学计划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对教学的硬件投入不多,设备陈旧、简陋、落后;不积极派教师出去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等等。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制约着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发展。2.教材不能适应学生的层次和水平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分为两种:一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及技校出来的学生;二是高考落榜者。前者经过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后者经过初高中六年的英语学习,并且参加过高考,英语基础要稍好些。所以考生知识层次和结构各不相同,有的差别很大,如果全部用一套教材对教学与教学效果难免会产生不良影响。3.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占用大量的时间来讲单词、语法、课文,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教材,没有认真地去拓展知识面,没有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接受知识的环境,没有很好地去研究知识的内涵和传授方法和手段。教师的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潜力无法得到有效挖掘。4.学生自身情况由于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没有兴趣,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去思考,只是仅仅依赖老师上课教授的内容,自己也不花时间和力气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没有上进心、对知识没有一颗渴求心。这样的局面必然导致英语教学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果不抓紧改变这种状况,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