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4: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物流成本核算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1核算标准不统一
目前,我国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的含义、其应包含的内容以及如何核算十分模糊,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时大多依据自己的认识水平,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的理解来确定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式,导致从行业、宏观环境来看,核算内容不一致、反映出来的核算结果缺少可比性,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国家对物流市场与企业物流成本的宏观调节与控制,这从我国宏观统计的数据可见一斑,我国关于企业物流管理以及物流市场方面一直都没有详细系统的数据与分析,只有粗略的总和,而这与核算标准模糊不规范有必然联系。笔者认为导致企业核算物流成本的标准模糊的原因有:截至目前,我国颁布的关于规范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条文只有《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且该条文大多是原则性规定,如物流成本应包含哪些内容,核算物流成本应使用哪些方法,仅在选择范围上作出限制,并未对具体操作、如何落实等细节方面作出规定;同时,物流成本核算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多且杂,而物流成本并没有专设的会计科目,而是并入其他成本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有些企业将促销费用并入物流成本,而有些企业仍计入销售费用;有些企业将过量生产、过量进货所产生的超额仓储费用、运输费用等计入物流成本,而有些则计入生产成本,这无疑降低了核算结果的有效性与可比性,也不利于物流成本进行针对性强且全面系统的分析,增加了对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2.2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仍陷于传统观念
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是为了对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但是目前,企业花费大量精力,耗费人力物力计算物流成本,却限制了其用途,往往只停留在知道物流成本大概多大,限于传统会计对核算和反映成本的层次,还远远没有意识到核算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计算出的数据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与控制,因根据核算结果将管理会计中的有关方法应用到归集和分配物流成本,并将核算结果与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经营决策等领域结合起来,对企业未来进行预测,并进一步调整企业策略与目标。而由于其适用范围不大,导致企业对核算物流成本的积极性不高。事实上,物流成本的核算如果没有以明确的核算目的为前提,做到有的放矢,是不能起到真正作用的。
2.3缺乏物流成本核算的专业人才
目前,企业在职会计人员大多缺乏核算与控制物流成本的理念,物流成本大多与企业制造成本、管理成本等混为一谈,不利于物流成本核算的发展。这是由于,虽然物流成本核算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但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断层,目前在职的会计专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专门正规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教育与培养,而这是当前我国物流成本的核算与运用中面临的较大阻碍,只有尽快加强财会人员对基本物流知识的掌握、提高其专业素养,才能保证我国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与理念框架的发展。
3物流管理中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统一物流成本核算标准
一方面,从物流成本核算标准的细化和强化开始,明确物流成本包含的物流子系统中及各个物流子系统中物流成本的可能构成,建立科学系统的物流成本构成与核算体系,加强核算标准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加大力度解决物流成本核算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物流成本核算标准间的技术性冲突,使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和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合起来消除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困惑。
3.2单独核算物流成本
单独核算物流成本既是指将物流成本从传统销售成本、制造成本等成本项目中分离出来;也是指赋予核算出的物流成本以决策、管理的作用。企业将物流成本从传统成本中分离出来有两种方法:一是设置专门的“物流成本”账户,并在“物流成本”科目下设置相关的二级科目与明细科目,如“物流成本-运输费用”等;另一种是在按照现行会计制度核算成本的同时,设置物流成本的账簿,对物流成本进行单独另外的核算,两者平行登记。两种方法各有各的可取之处,前者有助于降低工作量,并且在只使用一套核算记录体系的情况下不易发生混乱,会计信息的质量更高;后者与前者相比不会与现行的会计制度发生冲突,只需另开一账户,但是物流成本信息易与其他成本信息混在一起,影响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盈利能力、负债能力等的判断。
3.3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物流成本知识的培训
物流成本的核算能否正确实行不仅在于核算标准、核算内容是否得到完善与统一,企业的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也担负着重要责任,缺乏专业素养的会计人员是无法正确全面地核算物流成本的。因此,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其专业素质,使他们真正掌握如何正确核算物流成本、理解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与意义,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水平,使物流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可比性发挥出来。
由于目前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在理论上尚没有基本的方法,在实务中也没有可参考的模式,各企业的成本核算大多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以及对物流成本概念的理解,采用不同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从而导致各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呈现出多样化现状,不利于同行之间的相互比较。
(一)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多采用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资产型、多功能、大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把对外提供物流服务看成是一种无形产品,把相关物流功能整合成的合同服务看作是企业的一个生产品种,以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生产企业常用的品种法将各成本项目细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而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但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很小,而间接费用比重却很大,同时这些企业又缺乏合理有效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而是采用按月分摊的方法,无形中削弱了间接费用与各个合同服务之间的关联度,从而影响各个成本计算对象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二)以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传统运输转型的物流企业,均沿用了交通运输企业成本核算方法。这些企业的成本计算对象有的是以业务划分,如货运业务、装卸业务,有的是以营运工具划分,如货柜车、散货车、空调车,有的是以运输路线来划分,并把成本费用构成细分为:运输营运成本、仓储成本、管理费用,运输营运成本与仓储成本的简单累加就构成该类企业的物流成本。这种核算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从企业整体业务考虑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无法提供不同业务或者不同客户的成本,更无法计算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成本。
(三)配送中心通常采用统一费率法
当前一些为生产企业从事物料配送、为大型连锁超市从事商品配送的配送中心,通常按照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总费用计算企业的成本费用。为了便于客户谈判,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上年的实际营运情况,制定一个参照基准费率(上年成本费用总额/上年配送总金额),再根据配送物品具体特征、客户重要性程度、客户的需要等具体情况在基准费率基础上制定浮动费率。业务部门与客户定价基础就是浮动费率加目标利润率。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只是按月归集实际费用,谈不上成本核算,因为没有固定的成本计算对象。
(四)邮政物流企业采用“倒扣法”计算成本
据调查,以快递、速递等业务为主的邮政物流企业因其业务繁杂,求得单项业务成本的计算一直是通过“倒扣法”得到的,即从收入中扣除一定百分比的利润,剩余部分被作为成本,在每个会计期间与收入配比。但是各项业务“倒扣”得到的成本总额与实际发生的费用总额差异很大,不得不采取人为方式进行调节,为此,在报表中的成本费用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无法真正体现出收入与费用的配比。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作业成本法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以服务为主的物流产业,在成本核算方法上越来越感到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进而催生了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费用或成本的发生。即企业的成本和价值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以作业为中介联系在一起。成本的发生是消耗各种资源的作业引起的,而产品的成本取决于各自对作业的需求量。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以成本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从而进行全方位的索本求源,实现成本计算与控制的结合。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界定企业物流系统所涉及的各项作业。可根据对客户订单、渠道、物流业务和增值服务活动等进行典型分析来进行。
确认物流系统中各项作业所涉及的资源。资源的界定是在作业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每项作业必定涉及相关的资源,与作业无关的资源应从物流成本核算中剔除。
分析和建立作业中心。物流活动是由一系列基本作业构成的,在界定了作业及其成本动因之后,我们应对物流企业纷繁复杂的各项作业进行筛选和整合,将同项物流作业合并,形成物流作业中心。
选择适当的资源动因。这样可将资源耗费追踪到作业中心,形成作业成本库。物流资源动因反映了物流作业量与资源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说明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原因、方式和数量。正确地确定资源动因,并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计入各作业成本库是本步骤的关键工作。
依据作业中心成本动因,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据此将间接成本分配到物流业务或服务中。在将资源耗费分配给作业成本库后,就应依据物流业务或服务与作业的关系,确定作业动因,并依据作业动因计算出作业成本分配率后,按照不同业务与服务所消耗的作业量的多少来分配作业成本,最终计算出各项业务或服务应承担的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差异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着顾客需求多样化、高质量和低价格的挑战。如何在保证产品/服务品种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同时,保证低成本优势,成为企业竞争重点之一。在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成本投入的减少的同时,企业更将目光投向流通领域,即通过物流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提高产品/服务质量,降低企业总成本。因而,如何确定企业物流成本的范围及其核算方法成为企业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1.1物流成本核算的意义
传统意义上的物流,主要是指企业的仓储和运输管理,并且两者间各自为政,是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支持活动。现代意义上的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①首先,它强调了对物流各项活动的整合,是一体化的物流运作;其次,它强调了信息系统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作用;其三,它强调了物流活动的增值性。物流,既是企业成本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因而,准确把握物流成本的范围及其来源,根据价值链理论对企业物流流程进行流成重组和优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是提高企业物流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之一。
宏观上,根据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7%,而相关专家则推断,目前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20%,上述两个数据都远远高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10%左右的水平。因而,如何提高物流活动的现代化程度,促进其合理化发展,降低物流成本等,有关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因此,界定物流成本的范围,通过相应的方法核算和管理物流成本尤为重要。
1.2美日物流成本管理
从美国会计师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Accountants,NAA)下属的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ManagementAccountingPracticesCommittee,MAPcommittee)所颁布的一系列“管理会计公告”,我们可以对美国物流成本的管理有所认识。该公告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物流成本范畴的界定、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的作业成本计算、物流管理的业绩计量、物流信息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等问题。该公告的颁布“旨在帮助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提高对物流成本的确认、计量和管理方式”②,涉及内容已经与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密切结合,形成一套先进的管理体系。
日本的物流成本管理研究是根据其本国的基本国情单独进行的,迄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日本的研究经历了由重视职能成本转变为重视总成本,进而重视服务成本与战略的过程。1977年,日本运输省制定了《物流成本计算标准》,为日本企业进行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提供了依据。经过长期的研究积淀,日本已经开始考虑逐步将企业物流成本与企业财务结算制度进行接轨,通过企业的报表相信息需求者提供关于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日本神奈川大学的唐泽丰教授认为,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即“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构成及影响因素—采用恰当的预算管理制度—设定基准值或标准值—与财务会计制度接轨”这四个阶段,而目前日本的物流成本管理研究正处于第三阶段。
1.3国内物流成本管理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入了物流的概念,但单独关于物流成本管理的著作并不多,且集中于介绍欧美、日本等国家的研究成果上。目前,我国在物流总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的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缺乏对物流成本的研究。首先,对物流成本的构成认识比较模糊。我国的财务制度中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科目来进行核算,而是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分的物流成本随材料、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中,使得企业的产品成本中对物流成本的反映不够全面。这样的核算方法将大量物流成本被隐藏在各种费用的名目下,使得人们对物流成本的整体构成缺乏认识。其次,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由各企业依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认定,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造成企业间数据没有可比性。物流成本统计口径的统一,有利于对企业的物流活动极小进行评估,从而促进其合理化,也有利于国家从宏观管理的角度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总的来说,我国的物流成本管理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2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2.1物流成本界定
在物流过程中,所有的活动都必然要占用或消耗一定的活劳动或者物化劳动,这些活劳动或者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物流成本。具体到企业,可以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加工,到制成产品直到实现销售,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所发生的全部物流活动的费用日本1997年制定的《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对我们可能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有三种不同的方式规定:
(1)按物流范围分
供应物流费用、生产物流费用、企业内物流费用、销售物流费用、退货物流费用和废弃物物流费用。
(2)按物流功能分
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费、信息费、管理费。
(3)按支付形式分
材料费:耗材、燃料、工具、备用品;
人工费:人员工资、补贴、奖金、杂费、退休金、福利费等;
维护费:使用和维护建筑、土地、车辆、工具等支付的维护维修、材料消耗、税、租赁、保险等费用;
一般经费:差旅费、交通费、会议费、交际费、培训费、杂费等;
特别经费:折旧费、企业贷款利息等特殊支出费用;
委托物流费用:企业想外支付的包装费、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手续费等。
2.2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及程序
(1)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传统的会计方法是将其计入不同的帐户。产品从工厂到分销商或客户的物流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采购物流成本计入“材料采购”,自运费和仓储费计入“营业费用”,与物流有关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相关的人力、水电开支计入“管理费用”等等。但,传统的会计成本算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不能充分体现现代生产特点,准确反映和控制物流成本。随着生产方式从大批量生产(MassProduction)逐渐向大规模定制生产(MassCustomization)方式的转变,企业生产活动日趋复杂,产品品种结构多样,产品批量减少,批次增多,生产工艺多变,从而更多与产量无关的活动如订货作业、物料搬运、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等产生的费用大大增加。而成本会计中普遍采用与产量关联的分摊基础--直接工时、机器小时、材料耗用额等,这种“数量基础成本计算”方法使许多物流活动产生的费用处于失控状态,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物流服务水平的下降。
第二,没有完全覆盖企业物流所包含的各项费用。一般情况下,企业只将外包的物流活动如运输、仓储等活动记入企业物流费用,而忽视了企业自营的各项物流费用及存在于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物流费用,从而造成了所谓的“物流费用冰山说”一说。正是因为其没有覆盖各项物流费用,因而不利于物流费用的分析和控制。
第三,不能提供需要的物流成本信息。首先,传统的会计方法一般以现有会计科目将其与其他活动产生的费用混为一体,无法确认出物流活动本身产生的费用,而不同的分配率不能准确地计量出实际物流费用的比率,从而不利于物流成本的确认。其次,物流活动本身是一项跨部门的活动,将物流费用以现有会计科目统一以后,很难确认出不同活动费用的责任主体,不利于跨部门合作各项活动中业绩标准的确定,确定各部门的权责,不利于物流活动一体化的实现。其三,随着我国各个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活动的展开,需要相关的物流和供应链改造活动的成本管理,而传统会计方法不能完成上述活动成本的核算。
(2)基于活动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可以利用基于活动的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法),也称作业成本法。ABC法应用于物流成本管理的原理是:物流服务的产生源于物流作业的消耗,物流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突破产品/服务本身的界限,ABC法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并把“作业”或“作业成本池”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服务。
根据ABC成本法原理和根据物流管理理论,我们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物流成本的分析:
第一,界定物流系统涉及的具体作业,即物流活动是由哪些作业来完成的。所谓的作业,指具体的工作单位(unitsofwork)。具体到物流活动中,由于各个企业的规模、类型不同,物流活动的复杂程度和具体作业内容也有所差异,作业单位的具体类型和数量也会随之改变。如:接收进货活动可能包括装卸、检验、搬运、分拣等多项物流作业。
第二,确认这些作业各自需要消耗的人工和物质资源。任何一项物流作业的完成,都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或者物力资源,而资源的消耗是产生成本的根源。以装卸为例,该项作业所用到的资源包括:装卸的主体——人力资源、装卸活动所需要的设备——物质资源。资源的消耗即产生成本,人力资源的消耗产生直接人工费用等,物质资源的消耗产生直接材料消耗、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
第三,确认各项资源所需成本,合计出总物流成本和相应作业的成本。根据资源与成本间的逻辑关系,将物流成本分配到各项作业中去,通过各项分别加总,得到各项物流成本和物流总成本。
(3)基于活动的物流成本核算程序
在现实操作中,我们可以按照物流涉及的各项组成活动——采购、运输、收货和检验、装卸搬运、仓储保管、流通加工(生产企业中可能没有)、信息处理、包装、订单管理、配送、回收以及企业内部生产活动中同时进行的物流活动、运输保管等环节的损失等,这些环节所涉及到的人工、材料消耗(包括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固定资产的折旧、长期投资的分摊)、资金的占用成本和保险、税等,从各各会计科目中区分出来,进行统计。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按上述论书在各环节按支付形态将物流成本从记帐凭证中抽出,分别统计。
第二,按管理的需要,设计不同的管理表格,将其填入。如,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物流范围(供应物流费用、生产物流费用、企业内物流费用、销售物流费用、退货物流费用和废弃物物流费用)做成一级表格,每个一级表格的具体项目按同一格式设计六张二级表格,每张二级表格的物流作业再细化为三级表格。仅以供应物流费用表为例,按物流作业设计二级统计表格,竖列是支付形态,横行是各项物流作业。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二级表格的物流作业仅仅是一个粗化的划分,并未具体到实际操作的作业单元。应将包装、运输、保管、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管理具体细化到三级表格部分。可以看出,二级表格的数据源于三级表格,一级表格的数据源自二级表格。三级表格的计算是具体到作业层次的。
第三,按照不同的管理要求汇总分析。
在此阶段,主要是根据管理需求,分析不同的数据。如,若管理层需要了解委托物流费用和本企业支付物流费用的比例,只需将相关的费用加总求其比值即可。若需了解各个细化的物流作业的费用比例及规模,只需将三级表格中的相同的物流作业费用归类后加总、求比值即可。由此可见,三级表格是核算的基础。因为其相对而言,要详尽到每一个物流作业,涉及内容广泛且复杂,且不同企业的具体物流作业有所区别,可以建立通过建立行业标准达到统一,因而在此不作具体设计。
2.3隐性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否就是上述提到的可以进入会计准则要求的成本呢?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因此有人提出了显性物流成本和隐性物流成本的概念。所谓的显性物流成本,是在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和物流理论,明确可以计入物流成本的,如大部分上面列出的项目。而隐性物流成本是会计准则中没有或不能确定能否计入的。
隐性成本的主要内容有:
(1)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认为如果外企业送货,支付给外企业的价格中就包含了一部分物流成本,事实上还是企业的物流开支。
(2)库存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会计中对机会成本并不进行计量。如果计入的话,以什么利率计入?是同期企业利润率,还是以银行利率?
(3)库存积压造成的价值下降。要否计入物流成本?
(4)缺货损失,指由于库存量不能满足顾客要求而失去订单的损失,这部分成本难以衡量,而且也是隐性的。
(5)生产中的物流费用难以分离,难以计算。美国是采用一定的比例(大约为4%),那么我国的数据应该怎样衡量,怎样的比例更为合适?
上述隐性成本是否进入物流成本的核算,如果进入核算体系,核算口径也需要在在核算之前确定下来,这样才具有可比性,有助于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
2.4物流成本核算电算化
由于物流成本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和现行的会计核算不统一,只能采用统计式的核算方法。而一条一条查询会计凭证进行确认是不现实的,工作量太大。上述三级表格的设计只是其中一种形式,其中第三级表格设计中的具体作业费用才是我们的数据来源。每个数据可根据具体的管理需要进行分类和核算。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对现有的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改进,从而便于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
电算化会计系统主要是帐务处理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材料采购及应付账款子系统,存货核算与管理子系统,销售及应收张款子系统,成本核算与管理子系统,会计报表子系统等。
主要改进思想及流程如下:
首先,根据ABC法和物流管理原理确定企业中相关的物流作业单元、资源分配和成本分配。清楚地划分企业经营活动中哪部分属于物流活动,哪部分不属于;各物流作业成本的具体属性如何。同时,确定物流活动产生的相关费用中的哪部分属于电算化计算范围。
其次,设置相应的编码以区分物流成本与非物流成本,各物流成本的不同属性,如是属于销售物流还是供应物流,是属于人工费用还是材料费用。该编码是调用和统计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条件,也是我们进行各项统计分析的前提。
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早,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组织管理条件支撑,其发展水平较高。我国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已有20余年,国家的物流政策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和细化,但目前还未出台任何针对现代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规定或会计核算制度,关于如何核算物流企业成本以满足财务会计需要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十分缺乏,各个物流企业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概念的理解,运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企业成本,使企业所核算的物流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因此,分析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探索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很有必要。
1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困惑
目前,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在理论上尚没有统一的方法,在实务中也没有可参考的模式,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传统运输业转型的物流企业,其成本核算均沿用交通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如拥有公路运输资产的转型企业,其成本计算对象主要有三种类型:①以业务划分,如货运业务、装卸业务;②以营运工具划分,如货柜车、散货车、空调车、冷冻车;③以运输路线来划分,并把成本费用构成细分为:运输营运成本、仓储成本、管理费用。通常该类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是由运输营运成本与仓储成本的简单累加构成,其缺陷是没有从企业整体业务考虑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无法提供不同业务或者不同客户的成本,也无法计算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成本,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程度。
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资产型、多功能、大规模的特点,通过提供物流服务实现资产的增值。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把物流服务看成是一种无形产品,把相关物流功能整合成的合同服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比照制造企业细分成本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而营业费用(包括销售人员的工资和佣金、广告费用、售后服务费)、管理费用(主要是与研究、开发和总体管理有关的费用,如新的物流服务开发,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的优化,仓库储存的优化,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发不同的增值服务等)作为期间费用。物流企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很小,而间接费用比重却很大,因此间接费用能否合理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至关重要。可此类比照制造企业细分成本项目的方法,缺乏合理有效的间接费用分配,只是采用按月分摊间接费用,削弱了间接费用与各个合同服务之间的关联度,歪曲了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信息。
三是为生产企业从事物料配送、为大型连锁超市从事商品配送的配送中心,采用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总费用计算企业的成本费用。为了便于客户谈判,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上年的实际营运情况,制定一个参照基准费率(上年成本费用总额/上年配送总金额),再根据配送物品具体特征、客户重要性程度、客户的需要等具体情况在基准费率基础上制定
四是浮动费率。业务部门与客户定价基础就是浮动费率加目标利润率。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只是按月归集实际费用,谈不上成本核算,因为没有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五是邮政企业因其业务繁杂,求得单项业务成本的计算一直是通过“倒扣法”得到的,即从收入中扣除一定百分比的利润,剩余部分被作为成本,在每个会计期间与收入配比。各项业务“倒扣”得到的成本总额与实际发生的费用总额差异很大,不得不采取人为调节的方式,在报表中的成本费用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无法真正体现出收入与费用的配比。
上述情况可看出,我国物流企业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概念的理解,运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企业成本,造成物流成本核算的随意性,加上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使物流企业所核算的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此外,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计算过物流成本,并不知道物流成本占总成本多大比重;即使个别企业曾经计算过,也会因为采用计算标准不统一,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各自内涵的确认不统一,区分依据的不统一等,造成核算结果千差万别,导致计算结果间缺乏可比性,这就是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困惑。
2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
鉴于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困惑,应该完整理解物流成本的概念,分析物流成本的本质;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寻求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以下从这三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2.1完整理解物流成本的概念,分析物流成本的本质
目前,我国企业基本上是根据会计报表的分类方法,将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这是对物流成本理解的不完整。从物流实际运作的过程来看,由于所处的阶段不同物流有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物流成本。而销售物流只是物流的一个阶段,其物流成本充其量仅是整个物流成本的一个部分。因此,要以企业的客户服务目标为前提,将物流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全面考虑客户服务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定单处理/信息系统成本、批量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包装成本等,将覆盖物流全过程的费用全部计入物流成本。
物流企业的成本就是消耗在物流业务方面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物流显性成本包括:仓库租金、运输费用、包装费用、装卸费用、加工费用、定单清关费用、人员工资、管理费用、办公费用、应交税金、设备折旧费用、设施折旧费用、物流软件费用等。物流隐性成本包括:库存资金占用成本、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成本、启返程空载成本、产品损坏成本、退货损失费用、缺货损失费用、异地调货费用、设备设施闲置成本等。
我国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是利用现有的财务报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而企业的两个主要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分别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收入及费用成本。在此情况下,体现在会计报表中的物流成本有运输费用、包装费用、装卸费用、仓储租赁费用、流通加工费用等,属于可视成本开支,即显性成本。另一类隐性成本,如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产品损耗、退货、缺货损失等,也应该计入企业物流成本的范畴。但由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这两张会计报表在确认、分类、报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导致了物流成本分析的“剥离”缺陷和“不完全”缺陷缺陷。以库存成本为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在库存成本中不要求确认及分配有关库存维持的费用,如保险、积压物降价处理、呆滞产品成本等,这部分就是未在会计报表中体现的隐性库存成本部分。另外,对于企业总的人工费、办公费在多大程度上用于物流活动,归入物流成本,仍然存在着一个如何剥离的问题,这是另一类隐性成本。
2.2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
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所以在企业的“损益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没有单独考虑到物流成本的问题,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帐户中,如物料回运成本常常包含在货物的购入成本或产品销售成本之中;厂内运输成本常常是计入生产成本的;订单处理成本可能包含在销售费用之中;部分存货持有成本又可能包含在财务费用之中等等,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无法直接得到各个物流成本项目的金额,物流管理无法获得准确的物流成本数据。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从美国引入现代物流,至1977年,日本运输省流通对策部根据流通理论和经济活动制订了计算物流成本的基本方法,公布了《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1992年日本通产省政策局流通产业课又编写了《物流成本计算实用手册》,使得日本企业能清楚地了解公司在物流业务方面的费用开支,从此为日本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0年国际物流博览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日本主要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已由1975年的10.16%下降到1999年的8.09%,宏观物流成本占日本GDP的比例由1991年的10.6%下降到1997年的9.6%,这一成本水平低于美国1997年的10.02%。
可见,明确各个物流子系统中物流成本的可能构成,建立科学的物流管理会计制度,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是解决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困惑的对策之一。
2.3采用模糊统计方法分析隐性物流成本
在物流活动中,隐性物流成本往往占有较大比重。上述“剥离”缺陷形成的隐性成本,导致了物流成本的模糊和低估,可用模糊聚类分析法,从相关成本、费用中将物流成本分离出来。聚类分析(也称群分析、点群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多元模糊统计方法。在古老的分类学中,人们主要依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很少利用数学。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分类越来越细,以至有时光凭经验和专业知识还不能进行确切分类,于是统计这个有用的工具逐渐被引进到分类学中,形成了数值分类学。近些年来,数理统计的多元分析方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多元分析的技术自然被引用到分类学中,于是从数值分类学中逐渐地分离出聚类分析这个新的分支。
聚类分析主要用于辨认具有相似性的事物,并根据彼此不同的特性加以“聚类”,使同一类的事物具有高度的相同性。简言之这是一种把事物按其相似程度进行分类,并寻找不同类别事物特征的分析工具。
聚类分析应用在物流成本分析时,涉及到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各个层面。在微观层,企业可以通过聚类分析掌握物流成本细分的原则,了解不同物流环节的成本特征,也可以借此确定主要控制策略;而在宏观层,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等相结合,可以统一隐性物流成本的概念,进而统一核算标准。
对于“不完全”缺陷形成的隐性成本用模糊集合来描述。根据模糊数学理论,集合依其是否具备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外延边界,又可分为普通集合和模糊集合。前者对应的是一个明确的概念,概念具有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外延;后者则是对应一个模糊概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确定的。如未记入会计账户,但属于物流成本的隐性成本和费用,其内涵和外延一般都难以确定,因此对于这类模糊概念,只能用模糊集合来描述。模糊集合是用隶属度的大小程度来说明的。隶属度是用来度量“亦此亦彼”模糊程度的指标。它的取值介与(0,1)之间。如果等于零,说明完全不属于物流成本;等于1,说明完全属于物流成本,也就是显性成本的概念。元素和集合的关系摒弃了“非此即彼”的确定性,而表现出“亦此亦彼”的模糊性。因此在核算物流成本时,就能对这些模糊的模棱两可的隐性费用准确地说出它们属于“物流成本”的程度应该是多少。
3结语
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缺乏规范的核算,但是有不少企业已在探讨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理论界也在积极探讨关于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的问题。通过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来改善物流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伊松,易华.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一、物流成本的概念
1、物流成本的概念。我国对物流成本的定义是根据200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标准物流术语》中的规定:“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根据上述概念可将物流成本划分为保管成本、运输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保管成本是指花费在保存货物上的费用,既包括仓储、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又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运输成本主要指货运费用,即运输部门的运作和装卸费用。物流管理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其物流部门能够合理有效的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所耗费的成本,它的核算一般是根据行业以及历史情况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保管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总和计算得出。
2、传统物流成本与现代物流成本的区别。传统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对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如支付的运输费、保管费以及材料的购买费、装卸费等,是物流成本中易于企业核算的一小部分费用。而现代物流成本既包含企业对外的物流费用,还包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企业内部的物流费用包括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以及流通过程中的基础设施投资等,其中把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加入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由于企业内部的物流费用一般会分散统计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当中,使得企业难以明确划分和单独核算这一部分物流成本,如何降低这部分物流费用便成为了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
二、物流成本的核算
由于物流成本的客观存在及其重要性要求企业应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核算。物流成本核算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可以提供全面、系统的物流成本信息,使得企业能够准确把握物流成本大小和它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地位,进而及时发现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企业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其次,利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可以为企业编制物流预算和预算控制提供所必需的资料。正确地核算物流成本,可以提供物流成本的准确信息,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将对提高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关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办法,使物流成本的核算在理论上尚没有统一的方法,企业大都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概念的理解,运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企业成本,这造成物流成本核算的随意性,使企业所核算的物流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此外,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计算过物流成本,尚不了解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多大比重,即便是个别企业计算过,也是由于采用的计算标准不统一,对物流成本中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各自内涵的确认不统一等,造成其核算结果间缺乏可比性。要解决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困惑,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出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规范和计算标准,使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有统一的标准规范,计算结果相互可比;另一方面企业应提高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相关的核算制度和方法,加强对内部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监督力度。
三、物流成本管理及其意义
物流成本管理,就是以成本为手段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按其目的和方法可分为物流成本控制和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降低物流成本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是物流管理最基本的内容。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对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以及根据物流成本计算的结果制定物流计划,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第一,企业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具体项目。按照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要求,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还应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适合本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
第二,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来降低物流成本。随着当今企业间价格竞争的激化,现代物流成本控制不仅强调局部控制,更应重视系统化的综合控制。伴随着ecr等新型供应链体制的出现,企业应考虑在新型物流供应链管理体制下从产品制造到最终用户整个过程的整合优化,协调企业与其他企业(如零件供应商)、运输商以及客户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第三,从流通全过程的视角降低物流成本。对于物流企业或是企业的物流部门来说,控制物流成本不仅仅是本企业或其物流部门的事情,而且还应该考虑从产品制成到最终用户整个流通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随着折扣店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厂商必须适应零售业这种新型的业态形式,展开直接面向零售店铺的物流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建立新型的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物流中心和自动化设施,这些投资可能从短期来看增加了物流成本,但从企业整个流通过程的长期发展来看,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流绩效。
第四,通过建立物流责任会计管理制度降低物流成本。物流责任会计制度是根据不同级别的物流管理部门和人员应负的责任,搜集、汇总及报告有关资料的一种会计制度,它能把责任实体控制与物流成本核算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归集成本,进而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
主要参考文献:
[1]易华.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李伊松,易华.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尹明发.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企业经济,2007.8.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一、第三方物流成本核算现状以及研究的必要性
从我国的物流企业的业务现状来看,第三方物流仍然处于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转变的过程中。根据有关统计数据,第三方物流企业85%的收益来自运输、仓储等传统基础性业务,物流增值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现代物流服务只占15%。随着精益生产、零库存等经营管理模式的推广,小订单物流比重大幅度上升等,都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是以在制造企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已经不适合建立在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第三方物流的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而成本管理的关键是成本的计算。所以为了正确计算物流服务成本,加强物流成本控制,减少物流作业支出,提高其自身竞争力,探索一种新的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己经刻不容缓。
二、我国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及费用归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成本计算法的缺陷
(1)传统的成本计算法没有区分出各项物流费用。企业会计科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库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而没有将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和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费用都没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并且在确认、分类、分析和控制物成本上都存在许多缺陷。
(2)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物流企业参照制造业细分成本项目或是沿用交通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其缺陷是没有从企业整体业务角度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无法提供不同业务或者不同客户的成本,也无法计算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成本。
(3)传统的成本计算法通常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物流量度.物流活动及其发生的许多费用常常是跨部门发生的,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是将各种物流活动费用与其他活动费用混在一起归集为诸如工资、租金、折旧等形态,这种归集方法不能确认运作的责任。
2.物流行业的物流成本统计信息混乱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的物流成本概念、构成要素及核算方法,不同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统计出来的物流行业物流成本数据往往出现较大差异,影响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物流行业政策决策,也影响了民间的物流专业组织及物流专家的研究,经常造成理论研究与政府政策出现冲突。
三、第三方物流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的优越性
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即基于作业成本的成本计算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
2.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1)传统产品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作业成本的核算对象是作业。作业是企业使投入变成产出的一系列活动。
(2)在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所有成本都分配到产品中去,成本计算程序,与传统成本制度相比,作业成本制度要求首先要确认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每种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然后,以这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追踪给产品。作业成本采用的分配基础是作业的数量化,是成本动因。
(3)在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分配标准是机器或人工小时;在作业成本核算制度下,首先要确认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每种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然后,以产品对这种作业的需求为基础,经过原材料、燃料和人力资源转换成产成品的过程,将成本追踪到产品,因而作业成本采用的分配基础是作业的数量化,是成本动因。
3.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成为必要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它在对外提供物流服务时是以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为基础进行的,而实际上几乎没有两份完全一样要求的合同,这就是说物流服务产品生产的个性化极高。传统方法只采用单一的标准成本费用的分配,无法正确反映不同产品生产中不同费用的发生对产品的影响;作业成本法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所付出的代价同等对待,对成本费用的分配依据成本动因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分配标准,从而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并且能够正确反映不同产品生产中不同费用的发生对产品产生的影响。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上实现作业成本法,能够适应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能够更加精确的计算物流成本,为物流企业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和支持;将重点放在每一作业的完成及其资源消耗上,可以极大的增强成本意识,有利于了解成本何时何地如何产生,进而进行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
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进而进行管理可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1.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定义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中生产和服务的作业。
2.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的作业中心。一般先考虑先确定一些主要作业,然后将其上下工序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作业与之归集成作业中心。然后将同质性作业归集到作业中心。
3.确认动因。成本动因选择存在于作业成本法中的两个环节中,一是在作业环节选择资源动因,这一步侧重于纯粹性的考虑,兼顾实行成本;二是在成本标的环节选择作业动因,这一步是在第一步基础上通过科学地合并作业,成立作业中心,建立作业成本库之后的选择,侧重于实行成本兼顾精确度要求。
4.成本动因分配率的计算为作业成本库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确定成本库成本动因消耗量,计算成本动因率。成本动因率等于作业中心成本库的成本除以成本动因量。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Hauser.PannekandThomPson.”APPlyingAetivityBasedManagementtoLogistics”,.GMA/KPMGBenellnlarkingStUdy,1998.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降低费用的最后境界”。物流成本的核算是当前企业所关注的问题。虽然许多降低成本的技术和方法已经被提了出来,但是对大多数的物流管理者来说,不能充分的了解成本或者不能获得足够的成本信息来进行决策,是他们说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物流成本构成的复杂性和关联性、相关的应用研究还不是很充分,要想了解实际说发生的物流成本到底是多少。物流成本如何划分与核算,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
自20世界20年代以后,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业成本方法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视角来理解他们的关键活动、活动的执行动因,以及资源在活动执行过程中消耗的数量。
对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 在2005年年底我国颁布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标准,对物流成本构成进行了详细分类和说明,从而为物流成本的核算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这一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研究相应的核算方法和管理制度,尤其对于具有行业典型特征的企业,需要研究相应的方法并建立测算成本的标杆,这样才能使得物流成本核算与物流成本控制更好地走向实用。
本文就是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的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的费用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物流化劳动和活劳动,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的目的。
作业成本核算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服务)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其关键是成本动因的选择和成本动因率的确定。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是,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的产生,作业导致成本的产生”的指导思想。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首先依据资源动因将资源的成本追踪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再依据作业动因将作业的成本追踪到产品,最终形成产品的成本。其原理见图1: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同质的作业成本库,并计算每一个成本库的分配率;第二阶段是利用作业成本库分配率,把间接费用分摊给产品,计算产品成本。实际操作步骤如下:
⑴确认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以便归集由相同性质的作业引起的生产费用。价值链的确定有助于识别活动的有效性,剔除无用活动和减少无效活动;在价值链基础上确定作业链,最后确定组成作业链的活动。
⑵界定所消耗的=资源,归集资源费用到同质成本库。在选择成本库时需要确认引起间接成本的主要作业,依据作业的不同种类,设置不同的成本库。物流资源是物流成本的源泉,物流活动消耗的资源包括人工、设备、能源等。
图1
⑶选择成本动因,计算成本库分配率。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即选择与实耗资源相关程度较高且易于量化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作业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成本计量要考虑成本动因材料是否易于获得,成本动因和消耗资源之间相关程度较高,现有的成本被歪曲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成本库分配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某成本库分配率=该成本库归集的可追溯成本/该库成本动因耗用总数
⑷把作业成本库中的费用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根据计算出的各成本库分配率和产品消耗的成本动因数量,把成本库中的间接成本费用分配到各产品(成本对象)中。计算方法如下:
某产品(成本对象)成本动因成本=某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耗用成本动因数量
⑸计算产品成本。将物流成本在不同成本标的进行分配。分配后得到每一个成本标的上。作业成本计算的目标最终要计算出产品的成本。将分配某产品的各作业成本(库)分摊成本和直接成本(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合并汇总,计算该产品的成本,即:某产品成本=∑成本动因成本+直接成本。再将总成本与产品数量相比,计算该产品的单位成本。
物流成本作业成本法核算的优点
该方法在核算物流成本时,将各种资源分解到物流业务流程中的作业活动,再将活动成本分摊到各产品、服务、顾客或部门,进而计算这些对象的物流成本。使成本的可归属性明显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进行成本动态分析,可以提供有效信息,促进企业改进流程、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在所有环节上减少浪费,并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充分发挥物流资源在价值链中的作用,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导论
1.1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供应链末端的批发零售商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批发零售商是消费者与生产者重要的媒介,降低批发零售业的成本,会直接有助于扶持批发零售业市场。
其二,批发零售业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催化剂,研究帮助降低批发零售业成本,将大大促进该行业的繁荣,从而刺激国内消费,加快城镇化发展。
其三,批发零售业的物流成本是社会物流成本总费用的重要组成,降低批发零售业的物流成本有助于节约社会物流成本总费用,对减少资源浪费有着巨大的贡献。
1.2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物流成本管理领域内的相关理论进行汇总,选出对于批发零售业物流成本管理有启发的理论和方法,然后将其运用于批发零售业,对批发零售业的物流成本管理现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物流成本类别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3论文研究的方法
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主要是采取参考已有的文章及著,总结出物流成本分析研究的成熟的理论。同时,力求借鉴前沿成果。
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选取我国批发零售业市场,对该市场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再将有关物流成本分析的理论应用于该市场,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 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综述
物流成本是物流的核心环节之一。物流成本主要是指物流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一般主要包括运输成本、流通成本、配送成本、装卸和搬运成本、仓储成本这六个方面。物流成本管理是指对物流成本这一对象进行计划、协调、控制、指挥和领导的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核算、分析等几个部分。
“物流成本”这一概念是伴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针对物流成本的理论研究,国外著名的学说主要有:1.“黑大陆”学说:该理论指出,如果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我们面前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之地。这是最早的关于物流成本的描述之一。2.第三利润源理论:、继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之后,西泽修教授提出,挖掘生产力中劳动工具的潜力,同时注重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潜力,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获取利润。3.供应链理论:主要分析直接成本、基于活动的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这三类成本涵盖了供应链中的所有成本。这三个层次成本的相对重要程度主要依赖于产品的自身特质。
国内物流业的研究相较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物流浅谈》。文章系统的介绍了物流概念、物流管理、物流结构及物流成本等。骆温平2002年著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要介绍了物流成本的概念、分类及计算、分析、控制方法。祝凯文、刘月红《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对策研究》(2010)一文中指出,可以通过物流合理化、提高物流质量、加快物流速度、减少逆向物流成本、建立核算体系几方面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但众多研究多着眼于宏观层面上的中国物流业,或者中观层面上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针对特定行业,如批发零售业的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颇少。
3. 我国批发零售业物流成本管理
3.1我国物流成本现状
了解国内物流成本管理的整体发展现况对于批发零售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物流总成本过高。另外,物流成本结构较不合理。按照物流管理活动的基本功能划分为库存费用、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三部分。
3.2我国批发零售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生产者生产出来的商品遵循生产者批发业者零售业者消费者的常见途径流动,批发业者作为一次、二次之类的形式介入商品流通过程。批发业者要把生产者和零售商、消费者联系起来,依靠的就是物流活动。其中物流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批发零售业作为一个行业,它接触的商品种类繁多,几乎涵盖了要销售的商品的全部。同时,根据现代企业的要求必须少量多次发货,还要承担运输业务。保管、分拣、信息处理也成为批发零售工作的内容之一。这样,批发零售业物流成本也出现了仓储费用过高,货损率较大,运输费用占总物流成本比例较大。另外,核算体系的混乱,经常导致人们忽视员工的机会成本核算。特别的,城乡级批发零售商物流成本控制意识不强,也导致了大量的物流资源浪费。
总的来说,批发零售业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亟待学者研究,同时也需要切实给予策略建议。
3.3批发零售业物流成本核算
准确的核算批发零售业的物流成本是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传统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主要是从传统成本会计的各项费用中剥离出物流费用,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简单,核算本身花费较少,但由于其分配形式单一,造成成本分配不合理,无法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是目前经常使用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相较传统核算方法,ABC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独特的“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原理便于追踪物流成本的产生源头,有利于物流成本的控制。
ABC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把作业步骤清楚明确的列举,根据人工费、运输费、保管费和信息处理费分门别类。作为批发零售的物流成本计算基础,运输费用和保管费用最为重要。
运输费用。应该包括:支付运费,比如利用快递、EMS,以及包车运输等费用,车辆费用,以外借租赁为参考依据计算车辆使用费。车辆的维持费用,即汽油费、修理费、高速公路费等。配送中心的费用,更复杂的企业可能还有包括利用航空包机费用和海运费用。
保管费用。应该包括:支付仓库保管费、支付装卸费、包装材料费、、仓库内货架费。
现代企业除了运输费和保管费以外,还有信息处理费。包括:通信费、电脑以及消耗品费用。另外还有从事物流业务的人工费用,以及特殊行业比如生鲜食品需要冷冻仓库等特殊费用。
4. 批发零售业物流成本控制及政策建议
4.1批发零售业物流成本控制
我们根据批发零售业物流成本的具体组成,深入对人工费、运输费、保管费和信息处理费等几个方面的作业来检查是否可以降低。
人工费。包括日常的管吃管住的费用也要计入员工工资成本费用核算。
运输费。含盖油价、过路费、停车费等以及加急运费和退货引起的费用。
保管费。还需考虑增加仓库升级、仓管人力成本上涨,货架成本以及自有仓库的机会成本核算。
信息处理费。信息处理工具的升级、业务量的增长、员工投机和逆向物流信息费用是否过高等。
4.2批发零售业物流成本管理措施建议
批发零售业的物流成本主要形成于运输过程、仓储过程、信息处理过程等方面,可以说整个批发零售的过程各环节均有可能发生大量的物流费用。若想降低批发零售环节的物流成本,我们首先应该运用科学的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方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具体建议如下:
4.2.1物流成本的包含范围应尽可能的详尽,最大限度的反映物流的实际成本。
4.2.2以传统核算方法为基础,完善物流成本类别的管理。
4.2.3建立以ABC法的成本核算系统,恰当的分配物流成本。
总之,应当遵循,一项特殊的成本,除非它是置于物流组织管理控制下的,不应该分配给物流因素。此外,应该注意到由于成本分配的主观性,使同行业的企业所报告的物流费用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也许并不同物流运作的实际效率直接相关。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A
一、论文研究意义
本文之所以要研究物流成本的管理,是因为我们需要计算出物流成本来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毫无疑问,物流成本己经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战略决策资源。
二、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了解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收益评估和物流盈亏分析。在我国,生产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构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并确认了最需要展开的功能成本分析和动态的成本计算能力。但由于我国工业化总水平较低,许多会计核算方法成为解决物流成本问题的障碍,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成本管理仍然存在着困难,严重影响了生产企业物流合理化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从物流成本管理经历的五个阶段看,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大多处于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情况,及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的第一阶段,只有少部分企业达到了物流成本核算阶段,即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物流部门落后于生产部门,物流成本管理远远落后于生产管理是中国生产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社会发展现实带来的影响:(1)物流管理政策不健全。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物流成本核算存在很多问题,物流成本管理风险加大。所以,物流管理政策不健全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了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物流成本的可控性非常低。(2)物流成本管理人才缺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管理的起步较晚,因此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处于起步阶段。人才瓶颈在一定时期内将会对我国的物流成本管理起到制约作用。(3)现行财会制度和核算方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管理。目前我国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企业现行的财会制度中没有单独的科目来核算物流成本,企业的损益表中没有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准确的计算和分析,无法完整统计物流成本,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企业管理经营带来的影响:(1)企业对成本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成为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但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物流成本管理对企业成本降低和企业效率提高的巨大影响。(2)物流量小制约物流成本的降低。虽然物流业在正在蓬勃发展,但因其仍缺乏规模性,第三方物流这种最新、最先进的物流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忽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缺乏标准化的运作程序,无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难以开展,物流成本较高。(3)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目前,计算机虽然在企业管理中已相当普及,但在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在软件开发方面也相对落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还停留在纸笔时代。在物流运作中,物流成本涉及的管理面非常广泛,需要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所以技术问题也是当今我国物流成本管理所遇到的障碍之一。
三、降低物流成本几点建议
从前面的章节我们看到企业物流成本的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影响物流成本管理社会发展现实、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三个主要方面,下面我们结合北京物流分公司的管理现状提出一些降低物流成本的几种途径:
1、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送手段,从而降低配送成本。
2、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3、加强内控管理力度,降低支出成本。一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司机观念,使其能为企业利益着想,把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作为自己的责任;二是要加大考核力度,加强运行周期的管理,推行单车考核办法,让司机学会算成本帐,树立节约意识,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将司机个人的利益与车辆的运行效益挂钩;三是建立定点修理厂,降低单车成本。四是进一步强化车队长成本管理意识,做到“会算账,算细账”。
四、结论
虽然本文研究在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于时间关系以作者的思维局限,论文的研究远未完善,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北京物流分公司作为一个专业化的物流运输公司,必须要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能推动公司的合理化进程,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政策的日益完善,公司的管理水平也会更上一个台阶,成本的管理也会日趋完善。
(作者单位: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
一、引言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平”,企业在面临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竞争压力也与日剧增。对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也不例外。随着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和服务业的兴起,不管是国家政策、行业氛围等宏观环境还是物流市场规范、物流市场需求等微观环境都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但是同时,随着国内物流市场需求的逐渐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物流领域,特别是2004年以后我国的公路运输业、仓储业、货运业的保护政策已被全面取消,国外物流巨头像UPS、DHL大举进入国内物流市场,使得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所以,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相关盲点,努力构建既符合我国相关财务法规制度的要求且适应第三方物流企业特点的成本核算体系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和重大意义。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构成与特点分析
1. 第三方物流企业界定及特点
第三方物流企业,也称3PLs,它是指专门为客户提供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的外部供应商。其提供的物流服务一般包括运输、仓储管理、配送等。在此过程中3PL供应商即不是生产方和销售方,而是在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物流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一般不拥有商品,而只是为客户提供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根据其是否自有资产以及其服务职能,可以将其划为资产型、管理型和优化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三种类型。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属于第一类资产型物流企业。
从服务范围上看,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仓储运输等传统类型服务,还包括加工、配送、报关、财务结算等增值服务。此外,信息系统自动化和网络化也是其显著特点。
2.第三点物流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是指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的货币表现。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有仓储、拣货、装卸搬运、运输、配送、包装、流通加工、报关、财务结算等。借鉴制造企业的成本结构划分物流企业的成本,可以将其分为营运成本和非营运成本两大类。其中,营运成本是指与提供的物流服务直接相关成本,它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非营运成本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直接材料是指物流企业提供某项具体的物流服务时所耗费的材料,直接人工是指物流企业提供某项具体的物流服务时所耗费的人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营运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人以外的成本统称,它包括水电、维修、保安、物业、信息开发等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取得物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的管理层所有的开销,其它耗费主要指物流企业经营的税金支出、存货风险成本等。
根据物流服务的特点――瞬时性、无形性、不可储存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本具有无形性、瞬时性、多样性以及无存货成本等特点;按照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物流企业内部各功能成本之间存在效益背反。此外,间接费用占成本比例较大。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按照成本核算使用的方法,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如下。
依据物流企业成本支出,将成本按运输费、通讯费、水电费等形式记账,这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常用的成本记录方式。此方式较简单,而且可以从中得知每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总额以及哪块费用花费最多。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分为实物流通费用、信息处理费用和物流管理费用三大类。实物流通费用一般是指与客户签署合同的商品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流通而发生的费用;信息处理费用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回复客户的咨询和疑问所发生的费用;物流管理费用主要是指物流作业现场的管理费以及企业物流管理部门的费用。这种方式不利于各种成本计算对象的详细信息的反映。
依据提供的物流业务,将成本归集到装卸搬运、运输、仓储、配送等传统业务以及其他增值业务中。这种核算方式可以看出哪种业务成本高,从而有针对性的对业务进行改造。在实际使用中,这种方法对成本归集标准的制定有较高要求,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用以上方法核算成本的实践来看,目前企业成本核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成本核算意识不高
对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成本一直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这表现在一方面物流整个行业的成本水平居高不下,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远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美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10%左右,日本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8%左右,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不低于15%。另一方面能源、劳动力价格上升导致企业运营成本过高,盈利困难或经营难以维持。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意识还不是很高。许多企业高层非常重视硬件建设及客户营销,对于成本核算,有些企业常认为会计有帐就行,无须投入太大的精力。员工更认为成本核算与己无关,加强核算如果带不来好处还要增加麻烦。种种思想使得成本核算的改革举步维艰。
2.成本核算对象不清
根据国家标准(GB/T20523-2006)对物流成本的定义,它是企业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货物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流动资金占用成本、风险成本和存货保险成本。按照物流成本的定义,物流企业在运作物流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都是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的构成一目了然。但是因为物流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企业对物流成本信息的详细性需求,企业现有的成本核算对象分类还无法满足成本核算要求。
从上一节对物流成本核算现状的分析中,可看出目前我国企业的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物流成本的核算一般仅仅包括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费用,如运输费、仓库保管费。但对于企业内部与物流成本相关的各种费用则分散在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累计折旧”等科目的核算中。目前的成本核算制度中没有专有的科目核算物流成本,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对物流成本的构成只是有个大致的了解,还不够详细。
3.成本核算口径不恰当
物流企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数是由企业中运输仓储部门独立出来的,或是由功能单一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壮大的,因此大多数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依然沿用原先的标准――由制造企业的仓储运输部门发展而成的物流企业依然使用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制度,由商业流通企业的仓储运输部门发展而成的物流企业依然沿用商业会计成本核算制度。
4.成本核算平台有待完善
现在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对信息系统的引进包括仓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都做得不错。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物流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物流业的效率和作用。但因为物流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多数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和会计核算系统集成。财务核算所需的具体作业数据需另行手工统计,或向业务部门专人调取,增加了工作量和核算难度;而仓储、配送管理系统以管理库存数量和配送情况为主,大量作业过程的记录只是辅助数据,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作业数据的统计、归集口径不同,使得信息系统强大的运算、处理优势无法展现。所以,需进一步改进、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的集成,以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先进成本方法,比如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运作的效率。
五、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改进建议
根据以上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建议在对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企业实际情况比如企业规模、企业业务量等的分析,以决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复杂程度;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适合企业自身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成本核算平台。最后,对成本核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不断改进核算方式,达到真正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丹.TD-ABC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
[2]韩静.刍议物流企业成本核算问题[J].物流企业,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