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教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4: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国美术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

篇1

初中美术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学习美术对于每个初中学生来说都十分的重要。那么怎样能把美术学好呢?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情感教育不可忽视。

一、教师方面因素

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从现实来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实践,自己必需要有丰富的情感。有专家预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传统的授业功能将逐渐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wwW.lw881.com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原因就是许多美术教师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真教育。

陶行之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你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情感目标及相关的评价方式。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能根据美术学科的冷暖特征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及评价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

再次,教师在教学时要付出情感。美术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由此可见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情趣,自己要感情投入,教学时精力充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只有付出真实的情感,才能收获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以利于情感的沟通。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学科不是考试科目,许多美术教师常对学科歧视有情绪,上课时不够投入;又加上教师在社会上的角色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化,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把美术课上好,这也是我们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有许多美术教师做得很好,他们在上课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关注自己的课堂,关注自己的学生;能以饱满的激情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使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激励。

二、学生方面因素

1、通过自我感悟提高美术素养。 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让学生自我感悟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分析。自我感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应的情感、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要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来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放得开,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

篇2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从发生本源上来说是人们对美好家居生活的营建,逐步拓展到工作环境、休闲环境、交往空间等更大的社会领域。这种发展正是人们经济生活不断扩展的结果,也是物质发展与精神需求提升的必然规律。因此室内设计作为人类对所处环境物质改造的集中艺术反映,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当代室内环境艺术及教育沿革

中国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是在上世纪80年代,源自日本的室内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并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应运而生的。环境艺术最初的定位,完全是依附在室内设计范畴之上,确切地说是中国特色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现代中国室内环境艺术,其开端是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社会的逐步开放与物质的相对匮乏,要求通过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塑造出能够代表中国实力和潜力的环境面貌。因此,最初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也是基于这种社会需求而着重强调市政办公、涉外宾馆等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装修与装潢。注重的是室内环境的艺术装饰和面貌展示。这种以公共建筑为开端的室内设计是现代中国该学科发展的特有模式。这也造成了早期的室内环境艺术教育片面局限于装饰、装修以及艺术的单纯堆砌之上,关注的焦点是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形象展示,而非真正的人文关怀设计。133229.COm在这一时期,环境艺术教育内容多由其他艺术学科衍生而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室内设计逐步走向大众,业内人士意识到室内设计并非简单的艺术堆砌。该时期的室内设计教育开始强化对建筑的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同时开始注重技术层面的问题。不同建筑形式与建筑功能对室内设计起到了应有的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环境艺术教育经过了初期的摸索逐步开始体现出作为综合学科与交叉学科教育的特性。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日渐关注功能空间与人文因素的特性,这一时期对于设计师的培养是环境艺术教育的重点,并且推动了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室内设计开始从政府行为逐渐归属到公众生活空间的设计。

其后,因为服务对象的扩大化,室内设计的多样化、风格化、功能化、人文化更为突出。环境艺术的教育开始导向于以人为本的艺术设计模式,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逐步强调出功能与技术、生态与绿色的现代室内设计要求。该时期室内环境艺术教育,面向的是设计师极度匮乏的市场需求,因此教育仍然旨在培养设计师,属于精英教育层面。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该行业细化的不断期许,人才需求呈现出多层面的发展,室内环境艺术教育从传统艺术教育的上层化、贵族化开始有所转变。

中国的环境艺术教育一直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变更而不断调整的,并且教育的模式是针对设计师社会效应的反馈而不断更新的。因此环境艺术的发展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因为学院派始终引领着行业导向并不断根据社会变化而调整着自身的教育步伐,所以在短短二三十年有着建筑行业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建筑行业发展主要受商业模式的设计院所影响,学院成果的社会转换实施较慢,因此近年来设计思想的发展速度远不及室内设计)。

二、室内环境艺术教育现状

各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有厚重的培养土壤,尤其是服务大众的与技术相关的学科。其发展的后劲更是来源于社会的普遍关注与认同。公众的理解与认同将极大地影响行业的发展。室内环境艺术教育需要人才培养的多层面化,而且提高公众素质与公众认可度是该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教育规模的扩大。

同时专业发展与从业人员的增长必然导致社会分工的细化,也派生出不同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并且这种发展也融合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等相关学科内容。环境艺术设计逐渐分化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主体专业研究方向。环境艺术教育的体系也随之演化。在这一时期室内环境艺术日趋发展成熟,其教育不再仅仅单层面关注功能、以人为本、生态,而是融合了各学科特长,开始寻求艺术教育的本源和学科总体发展的定位。

三、室内环境艺术教育的本源和定位

从中国教育体系的根基来看,室内环境艺术教育是源于外来文化的教育模式。该模式在中国土壤的传播和发展,在行业发展初期是适应于社会需要的,满足了阶段性民众对生存环境品质提升的迫切需求。但在经历了数十年追逐西方物质文明的发展热潮之后,人们逐渐冷静,民族精神逐渐苏醒。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突出民族个性、民族审美意识的环境空间,需要重新拾回东方文明的国际地位。因此在此时期需要室内环境艺术教育适应于发展需求,调整教育导向,促进该行业国际地位的确立。

事实上,中国的环境观是早于西方世界的,这种环境观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承,并且从今天来看,仍然具有先进的现实意义。在《大学》中,孔子写道:“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也就是说,对于外部环境的改造应先究其内因,如果放弃我们对自身的关怀,不能完善自身的感知、知识、美德、健康和人性,我们将缺乏克服和转变外在条件的能力。相应的,作为艺术教育,我们应先回归到人本身的素养修正之上。预施以技,先立其身。室内环境艺术教育应着重强化传统文化、国学及美学素养的培养,应加强学生对生活审美的感知,提升学生对人文关怀、自然关怀的认同。如果我们不理解中国美学元素与符号语言的相通性,又怎能理解中国环境文化的精髓?如果我们不理解传统建筑空间伦理格致的哲学思想,又怎能拥有华夏民族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呢?因此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教育思想正是当代室内环境艺术教育的本源。我们所要继承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知识,而是传统文化思想,不是要求所有的设计都仿古,而是要求所有的设计都能够体现民族思想的意识渗透。

西安美院“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的办学理念,为室内环境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深厚的传统美学基础教育背景,同时大美术中对于环境美学意识以及应用美学的发展已有了明确的界定,“从一切为了美术到美术为了一切”的哲学理念也正是国际上美学发展的先进思想。

美国文学家梭罗曾说过,“诚然,绘一幅画、塑一座像或者创造几件美的东西,这样的才干实为可贵,但通过我们的眼和手去描绘、塑造周遭的氛围、环境,那要伟大得多。去改善生活的质量,这是最高明的艺术。”审美的环境正是每个人生活的介质,是环境的艺术、人类生活的艺术。显而易见环境艺术的教育应是深入浅出的,是耳濡目染的,是身体力行的。实践教学的意义正在于此。设计不应仅仅停留于图纸,设计应是整个构思到实施的过程。教育应贯穿于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是方法流程的学习,是框架体系的搭建,是知识点的不断填充与梳理。教授的应是思考问题的方法而绝非简单的答案,更何况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原本只是有规律可循,而无一定之规可依。实践正是一种要求学生依据规律自我探寻的教育方式。这也是应用美学教育的特色定位。

篇3

本次参评论文的选题呈现多样化趋势。有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美术教育目的的论述,有关于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探讨,有美术教学及评价改革成果的展示,也有对当前美术新课程与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质疑或反思:有中小学美术课程与课堂教学的研究,也有馆校结合的美术教育研究,涉及美术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此外,参评作者的地区分布较广。有沿海发达地区的,也有内地的,其中,不乏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选题凸显地域特色,紧紧围绕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保护、继承与发展当地本土美术文化的课题进行探讨,富有时代性与地域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内容充实且有推广价值

由于进行美术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美术教育、教学的行为,因此,针对所发现的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深度的问题,能否提出可行与有效的对策,是研究能否获得成功、论文内容是否充实的关键。本次参评文章中,有不少是围绕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或校外教学展开论述的,提出了具有独创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和方法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三、研究和写作方法比较规范

一些论文或教育叙事的作者善于发现真问题,并能紧紧围绕美术教学的某一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的剖析,进而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在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的规范性上比以往有明显提高,体现出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因而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学术含量。在凸显美术教育研究学科特点的同时,一些论文的作者力求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开展美术教育学与心理学、美术教育学与科学、美术教育学与社会学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从而产生一些富有新意的研究成果。

篇4

为了解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现状,笔者对相关研究文献作了较为系统的研读分析。研读资料主要来源是 1999 至 2009 年出版的艺术类书籍以及公开发表,被中国知网(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检索方法为: 以“主题”为检索项,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进行检索,获得 1999 至 2009 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 篇,经审阅、筛选发现,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为 86 篇。本研究将之全部作为取样对象,分析维度主要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

二、文献综述

( 一)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赵诗镜在《对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重新认识》一文中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赵青在《对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中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阐述,并给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2]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这一点研究者存在共识,基本上没有异议。

2005 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规定的: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

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 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

( 二)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研究

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研究者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梳理众多文献主要从以下层面展开论述。

1.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吴世宁在《试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师范性特点》中指出,多年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体制基本上沿用了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偏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过多强调专业技能。著名艺术教育家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 “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3]邱长沛在《关于高师美术教育问题的思考》中强调,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一专多能是师范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中等学校美术教师的重要条件。并提出了专业设置的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如专业基础课除素描、色彩外,应增设设计基础,素描课除传统素描外,应补充结构素描与意向素描,在工艺设计中开设电脑设计课等等。葛鸿志在文章《对当前师范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提出,在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的基础上,增加美术欣赏课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教学。另外,还应开设美学、美术评论及与现代美术教流相适应的电脑美术和电脑设计,根据未来基础教学的特点,可以开设一些手工与美术相结合的课目,如泥塑、陶艺、纸工、金属竹木工艺等课。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课程特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 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4]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者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2. 课程结构中教育类科目所占比重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所占整个课程的比例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师美术课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较多文献提及了关于这方面的改革建议。还有专门讨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中如何富有成效地开设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文献。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指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中教育课程仅占总课时 7%左右,学生学习不到足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毕业以后很难当好教师。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则大不相同,它包含了较大比例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约占总课程的 2/5 左右。为此,在高师课程中必须增加教育类课程,在增加教育实习学时的同时,可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改为: “教育见习—了解教师”“教育实习—学做教师”“教育研习—做好教师”不同目标和内容的三个阶段,以切实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4]

杨钧同样在《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中指出,高师美术课程设置重专业轻教育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问题。并用数据说明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上,研究者主要围绕完善教育类课程,增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突出“师范”特色展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研究者很多都采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观点。

3. 课程与课程的交叉与融合

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世界课程改革带有普遍性的趋势,艺术领域的改革也积极关注和反映了这一趋势。美术新课程改革反对科目本位主义,关注各课程知识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徐建融在《美术教育展望》一书中指出: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 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与之相适应,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成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5]张志强在《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一文中指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增加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增设如宗教与艺术、文化人类学、文学、历史、音乐、建筑、戏剧等选修课程。[6]

杨钧《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等都在这方面给予关注。关于强调课程建设综合性,提倡学科综合类的文章出现较少,提倡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之间融合与渗透将成为研究者新的关注点。

( 三)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研究

岳嵘琪、田卫戈在《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师美术教学体系》中指出,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美术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7]赵胜利在《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指出,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根本任务的高师美术教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招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办学模式,从而能够和美术基础教育相适应。[8]众多文献在此方面给予了一定关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学实践,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甚关注,教育教学中很少涉及美术新课改方面的内容,这就直接造成许多“未来的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背景、性质、价值和目标,无法在理念、知识和能力上为将来实施新课程做好充分准备,造成培养的美育人才与基础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的需求之间出现不和谐因素。

三、文献研究分析

( 一) 研究成果重复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师资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始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笔者将近十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搜集发现,论文数目成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数目急剧膨胀,时至今天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综观文献,整体上都能看到高师美术教育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但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将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有些研究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创新性和新颖性严重不足。

( 二) 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尚缺乏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

篇5

设计学升级为一级学科所带来的变化首先是学科及专业目录的调整。201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新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至12个,增加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至92个,由原来的635种调减至506种。其中针对理工科的“工业设计”专业仍保留在工学门类下,而原本在文学门类下的则转入艺术学门类下的设计学类,命名为“产品设计”。在本科招生目录中,原来的“艺术设计”专业不复存在,代之而来的是具体的设计各专业方向,如:“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以及“艺术与科技”特设专业等,并且,从2013年度开始,各个院校还可以根据专业目录自行设置本科专业,也可以申请设置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

新的设计学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和确立结束了设计学科长期附属于美术学科之下的尴尬局面,设计学科终于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长期以来,作为美术学的附属,设计学科无论是在招生、考试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都存在与美术学相重合的地方,客观上造成了设计从属于美术的局面,这并不利于设计学科的健康发展。无论是从历史演进过程还是从今天的发展状况来看,设计学科都具有与美术学科相区别的学科特征与性质。作为一个显著注重使用价值、材料、技术等因素的学科,设计学科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及其所承载的社会价值早已为当代社会所认可,设计在今天人类生活中早已扮演了与美术截然不同且同等重要的角色。因此,这次设计学升级为一级学科可以说是业界期盼已久而又顺理成章之举。从此,设计学将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学科登上中国学科专业设置榜单。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表面上专业名称的改变,今后,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设计学不但需要重视作为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学科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应用价值,同时也需要更加关注本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构建,严谨的学科理论将是提升设计学科形象地位和本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设计学旗下各专业发展也将在未来面对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设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点也随之发生变化。2012年国内具有设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约138家,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约为11家,分别为: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湖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四川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西安美术学院等院校,清华大学设计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与之前属于美术学科时相比,设计学一级学科的数量略有上升,但单位变化较大,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都跻身于国内设计学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反映出这些院校在新的学科分类体系中设计学科占有的突出地位。清华大学设计学科仍然为国家重点学科,延续了该校在设计学科中的领军地位。作为上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设计院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延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科拥有良好的设计实践与设计理论研究相互结合促进学科成长的特点,使其具备了更大的学科发展优势。

经过这次学科调整,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数量也有所变化。2012年8月2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公布的国内46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点中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有6家,分别为:清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苏州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艺术学院取得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也使得南艺成为国内拥有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最多的院校。

2012年,全国设计类高考学生人数虽仍然保持了较大规模,但与前些年“艺考”呈井喷态势相比,由于录取、投入、就业、毕业后深造等条件和环境的制约,报考已逐渐趋于理性,国内重要设计院校的招生规模保持了大致稳定的态势。如清华大学设计类招生人数近几年来一直保持在200人左右的规模,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质量;其他主要院校也大都保持相对稳定的招生人数:中国美院各类设计专业招生人数超过1300人;中央美术学院约400人;西安美术学院超过500人;鲁迅美术学院包含大连校区在内超过1500人,天津美院近600人;广州美院近700人;四川美院约1200人。

和本科生报考相比,设计类研究生报考仍然处于上升态势,由于受到就业、工作等压力增大的影响,不少毕业生和在职人员选择报考研究生,客观上加剧了硕、博士研究生的竞争激烈程度。

二、科研项目申报立项与科研成果出版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仍然呈现上升态势,共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的课题2624项,较2011年的2502项有所增加,确定544项初评入围项目,最终确定项目立项123项,其中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59项,青年项目40项,西部项目16项。涉及到设计理论、设计历史、中外设计交流、民间工艺美术以及具体设计门类的研究项目共约31项。其中《中国传统蓝印花布纹样研究》(吴元新,南通大学)为国家重点项目,其余16项为国家一般项目,14项为国家青年项目,总体数量略少于美术学。

与之前的立项项目相比,本年度立项除了将研究视野投向传统的设计历史、设计理论等领域之外,更加关注对具体设计实践的研究,如《纤维艺术的应用之美》、《东方服饰设计审美研究》、《比较艺术学视野下的中日动漫创作研究》、《基于国际前沿视野的交互设计方法论研》、《节约型社会住宅空间的低碳设计创新与实践》等项目。设计史和设计理论研究的关注点也较以往有了更细致的划分,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具体的区域及专业理论或设计史断代的研究,前者如《现代玻璃艺术的学科构建及发展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漆工艺和陶瓷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信息化时代“艺工商结合”的纺织品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后者如《器用与生活――以宋辽金时代为例》、《晚清至民国前期西方设计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1840―1937)》、《汉代谶纬与汉画像祥瑞图式研究》等。而民族民间手工艺研究则更加注重对区域手工艺体系的考察,如《东北少数民族萨满教造物艺术研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技艺传承谱系研究》,《工业化背景下的嘎玛藏族传统首饰设计艺术与工艺研究》等,反映了设计学科日益细分的研究趋向。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基金、自筹经费项目共3961项,其中艺术学项目约232项,比2011年增加8项。在此当中,相关设计学科的项目约为52项,其中规划项目24项,青年基金项目28项。本年度项目申报呈现出民族、传统、历史与现代、时尚、技术并重的特点。一方面不少申报者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的发掘,以及对古代某一时期设计历史的整理研究;另一方面,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受到较多的关注,这也与近年来政府提倡和鼓励研究的政策密切相连。前者如《独龙族民俗艺术研究》、《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建国以来民生百货设计价值及对当代设计的启示》、《贵州傩面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统功能为基础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研究》、《辽宋金元饮食器具设计研究》、《新疆民间工艺美术资源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等;后者如《数码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时尚创意中的民族元素与文化认同研究》、《中国动画产业化语境下的现实主义创作研究》、《美国动画研究及其对中国动画的启示》、《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景观资源保护策略研究》、《可持续背景下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方法研究》等。研究者的申报和立项较大程度上反映了目前设计学科研究的热点和趋向。南京大学周宪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被列为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但其余立项中均无直接与设计学相关联的项目入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设计学科成长和发展的现状,社会对其重视的程度有待提升,而其自身理论和学科系统的建设也亟需进一步完善。

2012年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的与设计学相关奖项包括:三联书店出版的《百年衣裳――20 世纪中国服装流变》(袁仄),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从一元到二元――近代中国服装的传承经脉》(张竞琼),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契丹艺术史》(李晓峰),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设计道--中国设计的基本问题》(杭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李立新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查报告》(潘鲁生)以及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宋代家具――研究与图像集成》(邵晓峰)。获奖著作多研究将关注的重点集中于中国传统设计历史的挖掘和整理,当代设计理论的总结和探索,民间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以及创意文化产业研究等领域,反映了当下设计学研究正向着更为广阔和细化的方向发展。

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是促进设计学科研究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内国际会议不但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吸收和学习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和实践模式,更能够为学界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拓宽视野,推进学术研究。2012年一系列重要学术会议的举行继续推动中国设计的发展。

以“信息-生态-智慧”为主题的“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1日-30日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这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支持,清华大学等主办。参展作品来自美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法国、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厄瓜多尔、丹麦、墨西哥、中国国内的多所艺术院校和研究机构等。作品涉及新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艺术创作等领域。当今社会,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二者相互融合,良好的创意需要科学技术支撑实现,而科技发展的目的则是更好地实现人类艺术化生活的目标。在这当中,设计扮演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将高度集中人类智慧的两极巧妙地契合在一起,构成立体的人类物质文化形态。会议还出版了《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汇集了90余篇国内外学术论文。

中国设计各专业自我认同进一步加强,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以及设计教育年会和论坛相继召开。2012年11月24日-26日“第六届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论坛主题为“链接与升华”,具有呈现文化性、交叉性、国际性的特点。论坛关注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化意义与本体形态,视觉传达设计在信息时代中的存在方式,在消费社会中的经济价值,以及视觉艺术与设计发展的多元取向;讨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新观念、新空间、新方法,多学科的交叉方式,实验性与研究型课程建构的途径等,以及建立在这些问题探讨基础之上的设计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

2012年12月15-16日,2012中国高等学校环境设计教育年会暨第十届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颁奖典礼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年会分为“2012中国环境设计教育年会分论坛:建造的虚构与现实”主论坛及“建筑与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光与空间设计”四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就设计的再教育、重返风景的景观设计、梳理与展望――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10周年、光的舞台等主题进行了演讲和讨论,对中国环境设计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共同探讨了中国设计的现状与未来以及如何提升中国环境设计教育水平。

2012年高校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2012年10月10日在燕山大学举行。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业设计学科教学委员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教育委员会主办。论坛以“反思・ 交融・ 重构”为主题,来自国内外工业设计教育界、工业设计界和产品制造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充分交流和深入探讨,共同谋划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未来。论坛举办了8场专题讲座。湖南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在论坛上分别做了学术演讲。与会代表还就“工业设计教育现状”、“工业设计的前沿与趋势”、“工业设计教育改革”等话题进行了分组讨论。

此外,设计教育方面,2012年12月22日-2012年12月24日,“南昌启意”201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全国设计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举行。会议议题包括:跨界设计与教育、地域性设计教育、设计教育的理念、方法与经验等。设计教育理念、方法、各类设计之间的关联等是当下设计教育所要面对的问题,区别于美术教育并确立设计教育理论体系及价值取向是设计教育急需明确的方向。

上述会议和论坛的举行,不单是设计学下属各专业的年度总结,更重要的在于更加明确了本专业领域的研究范畴以及关注到各自专业的热点及趋势。

四、中外设计交流与重要设计奖项

现代设计源于西方,中国现代设计也是在不断发掘自身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的。2012年,中外设计交流显著加强,范围上进一步扩大,中国设计的国际地位也进一步提升,设计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逐步成熟并与国际接轨。

2012年6月15日,北京继柏林、蒙特利尔、名古屋和深圳、上海等城市之后,成为入选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全球第12个城市。北京有着优越的现代设计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历史遗产、高等教育机构、设计教育中心、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文化机构、创意产业基地、设计从业人员等,这些条件成为北京“申都”成功的必要条件,表明中国设计正在受到国际设计界的关注和认可,北京成功申请“设计之都”成为中国设计发展生态环境提升的一个缩影。

以“设计提升城市品质”为主题的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举办。这次活动由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活动展示了设计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带动社会经济文化进步,推动设计产业发展,促进设计交易与设计消费,提升公众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性。与往届相比,本届设计周活动凸显在“设计改变城市”、“设计走进社会”、“设计走进生活”和“设计关乎你我”四个层面的提升。北京设计周活动有助于汇聚国际设计资源,帮助北京建设“文化中心”,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力量,从而促进中国设计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设计品牌影响力,促进了设计交易。另外,这届设计周活动设立意大利米兰市为主宾城市,米兰市政府组织意大利品牌企业、设计院校、设计媒体代表团,参与设计周活动,使得中国设计在更广阔的层面展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