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2: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电工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改革电工学课程,使学生掌握电气安全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一方面在学生中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和调查,对电工学理论课和实验课中征求学生的意见。另一方面对一些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员工实施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对电工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增加了电气安全教育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学生安全用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电工学》课程理论课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在教学计划中减少一些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的讲解,比如说复杂电路的计算和分析,增加供电与用电实用知识的讲解。在讲到交流电源这一部分时,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单相交流电路———照明灯接线为例,让学生明白单相电路的组成。三相电路以大家最熟悉的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为例,使学生感觉没有理论讲解那么复杂。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了电源组成后,再慢慢地增加日常用电常识的学习,这部分一定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实验课方面,传统的实验都为验证性实验,针对的是理论和定理的验证,大多数学生不感兴趣,只是应付了事。因此我们把实验改为独立的实践模块,不完全都在实验室中进行,而是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完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课程,把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为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新模式[4]。在教学过程中,初步分为四大实训模块:第一模块:“日常用电常识”。相关理论就是课堂中讲过的单相交流电路的组成,学生也已经观看过多媒体,形成了初步的印象。这次实践课程可以直接在教室里面进行,让学生分组在教室中寻找用电设备、插座、照明灯等,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教室的用电设备的实物接线图画出来,分组讨论结束后选择一个最优电路,将实物连接图建模,画出电气元件连接原理图。接下来教学生正确使用试电笔区分火线零线,分析三头插座和两头插座的区别,开关的接法,最后进行总结讨论。这种上课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所学知识也能有深刻的记忆。通过这一模块,学生已经明白了生活用电电路的组成和接线方式,也知道了电气安全的重要性。第二模块:“实验室用电安全”。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先全面了解实验室的基本用电情况,分为照明用电和实验仪器用电两大部分,照明用电不再重复,对学生分组,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画出用电设备实际接线示意图和元件连接原理图,观察实验室中用电设备和仪器的铭牌,记录各项参数,然后针对不同实验仪器,分析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用电故障及这些故障所导致的后果,针对每一种故障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在实验室中已经有相应的保护装置,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保护措施,对比已有的保护装置,找出差异进行讨论。这一模块结束后,学生已经明白了用电设备可能存在哪些故障,对应用什么装置进行保护。第三模块:“工厂安全用电常识”。这一模块由于条件限制,因此主要由教师在工厂企业中进行调研,了解三方面内容:在工厂低压用电中可能潜在的安全问题;工厂低压用电中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措施;企业对员工实施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5]。在课堂上先对调研的三方面内容进行讲解,可附上实物图片,加深印象。然后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选取工厂用电安全方面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发言,在具体问题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6]。第四模块:“触电类型及急救常识演练”。这部分主要为实训模拟演练,先是理论讲解,结合前面学过的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讲解在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中最常见的触电方式,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掌握常见的触电类型及带来的后果。实训演练内容观看电厂电气安全培训视频和触电急救视频让学生了解急救过程和方法,然后针对不同的触电情况分别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急救水平[7]。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不但产生了兴趣,也掌握了基本的触电急救能力,有一定的预防意义。课程结束后,对传统的考核方式也可进行改革,目的是让学生既学会了电工电子相关理论,还掌握了实践动手的能力。除了了理论部分的考试以外,实践课程考查改为两部分:首先让学生写出该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分享,其次要求每位学生查找资料,找出一个与课程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从理论考试成绩以及学生交来的课程体会中可以发现,对电工学课程进行改革后,相对于教学传统方式有几点优势: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课堂上也更加愿意参与其中;学生掌握的不再是死知识,而是对于工作生活中的电气设备的用电方式、电路连接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验过程中,改变了应付了事的态度,积极地参与到实践环节,敢于提出疑问,勇于进行分析讨论,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于今后的职业素质培养也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将会对电子电气设备规范操作,明白用电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注重学生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积极动脑。在演示实验中,可以不拘束于教材的安排,由自己动手。比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器材,自主决定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中,学生发现的问题可以自主寻找解决的办法,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和知识记忆。让学生充分运用大脑进行大胆的猜想和独立的实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态度学习,并通过实验得到正确的理论,从而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勇气与信念。
3.充分利用多媒体,形成多元模拟课件
电子电工基础内容作为进一步研究电能技术的专门课程,更是一项十分抽象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需要对学生进行复杂图像以及相关电路路线的思维运转培养。如果学生缺少抽象思维能力,将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在对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理解的时候,也就十分困难了。与此同时,一些实验需要进行演示,但是演示的过程中无法进行观察,变化情况也相对较小,学生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直观感受,也就不能深入理解。例如,学生在整流电路的过程中,实验现象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但是波形失真比较久很难进行观察。利用Flssh制作教程动画,将实验教学内容整体进行模拟演示,就能够将教学当中抽象化的部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同时,也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1.2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操作教学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理论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通过实践可使学员直接体会到与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我们培训学校的学员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的学习特点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只有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操作之中,才能记得住。例如在学习安装机床控制线路的过程中,在讲清楚电路原理及其注意事项之后,分组拆解控制电路板,让学员自己动手试试,把各种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按钮和行程开关等一个个拆卸下来,一边拆卸一边看看它们的基本构成。然后又进行组装,要求一边组装,一边讲述其工作原理,使学员掌握各个元件的基本功能,组装完成之后再理解其使用方法就很容易了。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得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自然融合于教学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员也学得愉快,学员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记忆也比较深刻。
1.3采用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教学方法根据培训学校的学员都是成年人的特点,教学过程要适合他们的认知能力,快慢适度地进行,使学员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根据维修电工教学内容的要求,采用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教学方法。例如学习控制电路的学习,就从安装最简单的正转点动控制电动机连接电路开始,在熟练掌握接触器、按钮等一些基本元件的安装之后,再安排安装连续转动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对于连续转动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先组成完整电路,在接通电源运转正常之后,再要求学员把一个个“零件”拆开来,根据电路原理图对照“零件”,逐个认识元件的符号和实物。不仅使学员搞清楚了原理图上哪些符号意义,而且,使得学员对电路的元器件构成、电路形式、工作原理有了较深的认识,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碰到这类电路故障就一目了然,更是为安装复杂控制电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方法在学习新操作技能的同时又应用和巩固了原来的操作技能,采用了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使学员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同时也使得操作技能更加扎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发挥优秀学员的带头作用,例如在学习安装机床控制电路的时,就挑选了两位学习好的学员当老师的助手,由他两帮助辅导其他学员,这样老师多了学员们学得又快又好,全班学员很快都掌握了机床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随着各院校为了吸纳更多学生采取扩招政策,这导致了扩招来的学生质量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得当以及学习积极性不高等。
2.由于电工电子是一门较为复杂的综合性课程,其内容涉及多个技术领域,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扩招来的学生多处在被动学习方法下,因而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
(二)教材中知识相对枯燥,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由于电工电子是一门相对繁琐的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并且大部分知识是纯粹的理论,这种知识难免显得枯燥乏味,课堂教材急需创新。
2.对于电工电子学科来说,除了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外,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对教材的整体性把握,而且又要求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然而当前的状况却是教师比例严重失衡,以往的教师原本就不多,加之扩招政策,就更使教师资源严重不足。
3.目前,现行的多数教材都只是对电工电子进行简要的概述,缺少深度,还有的教材知识内容过多,实用性的知识太少。
(三)电工电子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电工电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各院校总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忽视这门学科的实践教学,这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强。此外,实际教学中教师将课程的重点放到理论知识上,强化学生电工电子的基本理念、技术经验等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基本处于模仿教师的技巧。课堂上,任课教师专门进行过细知识讲解、故障排除示范,忽略了学生自主操作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电工电子教学进行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电工电子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应首先明确电工电子的教学目的,进而再不断结合实际的理论知识以及生产生活经验,不断加强培养学生自身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输送给社会以及国家都满意的电工电子方面的高等技术型人才。这也就决定了电工电子学科的主要工作应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着力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分清轻重关系,有所侧重,切不可样样通、样样松。
(二)电工电子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当前,社会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在加紧进行教育改革。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前提下,将所学教材中的知识,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重组和归类,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生动、更具体,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基于电工电子学科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因材施教,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学习效率。
1.课程知识涵盖面较广该课程包含了对各类型电厂的全面介绍、各类电气主接线特点与应用、输配电网元件的稳态建模以及潮流与短路计算分析、电气设备的选择、负荷特性分析和保护的设置等。该门课程的内容基本涉及到了电力的各个环节,涵盖了“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动力设备”、“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的基础先修内容。因为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相比,对内容的教学深度需要适度的把握。
2.课程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该门课程中的内容如输配电网的运行分析、设备的选择和校验、保护的设置和整定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理论性较强,且一环扣一环,相互嵌套,互为作用,如果前修知识点没有理解和掌握,后续知识的学习会更加困难。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是无法凭借眼睛直观观察,无论是潮流、电压、损耗、电流等必须通过仪表测量、采集、传输到数据库方能进行分析与统计。设备选择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等设备以及电气主接线的选择等都比较抽象。
3.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相应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电力行业快速发展,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如保护装置、防雷装置、调速装置、接线方式等的不断发展使得课程有些内容需要不断调整。电网的发展如分布式电源的引入、特高压的引入、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的引入、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等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与传统电力系统有所差别,为了能让学生跟得上电力技术的发展,课程的相关内容也需不断更新。
二、工程案例教学的引入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毕业的学生大多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需要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能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及时、准确地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技能离不开对电力系统原理和系统性知识的掌握。但单纯地根据课件或教材讲原理,学生难免会觉得乏味、枯燥,而且看不到应用的前景,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无法提高。因此,在课堂中适当引入工程案例教学,从案例中让学生明白理论同时学会把理论和实际进行结合,老师也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电力工程基础”课程主要知识点引入主要的案例分析如下:
1.水电厂和火电厂的运行如果只是简单根据流程介绍水电厂从水库到尾水管的工作过程或火电厂概括地阐述风、煤、水、蒸汽、烟、尘等系统,则既抽象又显枯燥。如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引入实拍的水电或火电教学片,让学生观看一遍,然后针对课件中的相关知识结合教学片中具体过程和实物进行讲解,学生会更容易理解。
2.电气主接线电气主接线需要介绍每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倒闸操作、图形的绘制等。主接线方式有单母线及改进接线、双母线及改进接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单元接线、角型接线、桥型接线等多种接线形式。如果一一介绍各种接线,学生不但记不住还很容易混淆。根据收集到的一些电厂和变电站的典型资料,分析具有以上不同接线电厂或变电站特点;再根据变电站的实际特点引入接线方式的分析,从实际到理论,让学生主动归纳各自的优缺点,让书本知识形象和生动起来,在生动中培养学生追索知识的动力;同时,在介绍电厂和变电站接线时也可以引入一些设备的介绍,为后面的设备选择奠定基础。倒闸操作也是相对复杂的,如母线隔离开关相对线路隔离开关“先通后断”或断路器相对隔离开关“后通先断”。学生总觉得特别难以理解,而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正确与否关乎学生对实际生产的安全操作,对人生的保护。因此,在这个知识点上特地根据实际操作制作了flash工程设备操作程序动画,让学生观察违规操作引起电弧和大面积停电现象,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道理,无需复杂的分析。
3.输配电网的运行分析在给学生介绍本章的基本概念后,引入电力工程数字仿真软件PSASP进行电力元件的稳态建模、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仅选取5节点系统和无穷大系统作为演示,演示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和暂稳分析。通过PSASP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曲线阅览室等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理解实际的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结果。当然,演示过程中需要插入原理性的分析,通过改变元件参数、电压水平等观察计算结果的变化,巧妙引入电网运行分析原理,避免公式的大量直接推导,让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以提高,主动去探索,由“教为中心”过渡到“学为中心”。
4.继电保护和防雷保护继电保护在“电力工程基础”这门课中主要讲三段式保护。三段式保护包括动作电流的整定、动作时间的整定、灵敏度的校验等,分析起来较为复杂,而且保护之间的相互配合用语言来描述反而让学生容易混淆。只能通过软件模拟实现工程实际的典型三段式保护的整定和动作案例,分析不同地点短路时保护的动作与配合、不同线路参数和短路方式对保护灵敏度的影响。防雷保护则可以从生产实际中引入案例,如变电站、电厂等。
二、青年教师教学特点及存在问题
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了解专业最新研究动态,具备承担教学工作的条件;他们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敢于接受挑战,工作量多的青年教师一个学期可达到400多课时;他们熟悉计算机各种应用软件,能制作新颖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跟学生的年龄差距小,思想活跃,易于沟通,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都有较好的工作效果。然而,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讲授时容易照本宣科。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对生产现场的实际认识,又对教材内容理解不深刻,只能生硬讲授书本知识。语言乏味,使课堂气氛沉闷。如《高电压技术》课程的“雷电及防雷设备”内容,很多描述雷电放电过程的专业术语,有关避雷针、避雷线保护范围的繁杂计算公式,毫无感性认识的避雷器类型、结构,照课本宣讲只能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认识模糊。第二,课程内容上取舍不当。在经过课程设置方面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时数相应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准确把握知识重点,又想为学生多讲授些课程内容,容易形成重点知识讲解不深入,难点剖析不透彻的授课习惯。如《输电杆塔设计》课程的“杆塔标准荷载的计算方法”内容,如果不重点强调计算的目的,不从设计和应用的角度讲工程选择,解释参数物理意义,就会陷入各种繁琐的载荷、张力计算公式中,学生得不到要领,老师也讲得很累。第三,教学手段上缺乏技巧。随着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使课堂上有了由声、光、形、色、动等直接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产生作用的情景,节省了课堂的板书时间,大大增加了教学信息量。然而,对有大量公式加作图推导的工科课程,多媒体只能是辅助教学,即它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补充手段,用于辅助教师的教学和辅助学生的学习。青年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不针对课程内容做改变,不关注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做调整。有的甚至坐在讲台电脑前,眼睛盯着控制屏,只顾手握鼠标点击,大大减少了与学生的交流,几乎没有形体语言,更谈不上与学生互动。过大的、高强度的信息量使学生眼花缭乱,什么都看到了,但可能什么也没有接收。长时间的观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较昏暗的观看环境也容易使学生打盹或昏昏欲睡。第四,教学过程中不懂因材施教。目前一个教学班级有五十个以上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事实,只强调完成教学任务,照搬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而不关注学生能否接受、消化授课内容,时间一长,课堂教学就演变成了学生看不懂的教师的独角戏。
三、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
针对青年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电气工程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教育及授课指导,在组织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培养与实践。
(一)强调道德素养,训练职业技能
古往今来,对教师这一职业都具有双重的要求,即“教书育人”。因此,首先要让青年教师懂得,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而且也是学生行为的榜样、示范者。强调道德素养,就是要求青年教师讲“三心”:爱心、责任心、感恩的心。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大学时期是学生从离开父母、家庭,到学习独立生活、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所有学生,无论是机智的还是愚钝的,无论来自家庭条件好的城市还是家庭条件差的农村,无论是顺从听话的还是逆反个性的,他们都需要得到平等的爱与尊重。用爱心对待学生,就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子弟,在学生存疑惑时作适时的引导,在学生遇困难时作适量的给予,在学生犯混沌时作适合的敲打;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获得成长。责任心是驱使我们干好教学工作的源动力,也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对工作负责,才能不畏辛勤,恪尽职守,对学生负责,才能严格管理,言传身教,对学校负责,才能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感恩的心能使我们宁静、淡泊,不惟物欲,不计名利,于细微中发现丰富,于琐碎中寻找欢乐,于平凡中创造奇迹。训练职业技能,我们要求青年教师过“三关”:仪态关、语言关、板书关。站在讲台上,教师的仪态,即仪表、神态和动作,是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第一信息。仪表大方,衣着整洁、精神抖擞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好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能带给学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而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借助特殊的手势,也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板书是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字、符号、图形等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教学行为,板书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及时提取在课堂上突然产生的教学信息,能制造教学停顿,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板书还是一个微型教案,长时间留在黑板上不仅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更便于学生记忆。
(二)实行传帮带,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
教研室为每个青年教师指定一名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帮助。第一,引导青年教师严格遵守教学制度。系里对每个教学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制度与教学规范。例如担任一门课程理论教学,要准备教学大纲、教案、课程讲义、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材料;要具备任务书、授课计划、学生考勤登记、平时成绩登记、考试试卷、考试成绩登记、试卷分析、课程教学总结等教学文件。这些看似繁琐的教学制度,能帮助青年教师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第二,规范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求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课中不会客、不接打手机,课堂讲授内容应与课程内容相关;在课程第一次授课时,向学生明确宣布课时安排和考核方法;考试命题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考核知识点分布合理,考核重点与教学重点相吻合,不出偏题怪题;课程实验项目教师须预先试做,并完成试做报告。第三,指导青年教师准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并不是纯粹的教材中的文字叙述或讲解,而是经过加工处理,重新组织的内容。在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上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一是了解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联系,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三是如何补充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相关内容或实例。第四,启发青年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手段的运用重在体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五,带动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教研活动,培养创新意识首先从自身做起,有了创新意识的教师,才会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三)开展三结合活动,形成专业教学团队独立性
曾是教师职业的特点之一,教师集准备教案、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多项工作于一身,以独立课程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培养,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问题被忽视。随着学生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教学内容不断增多加深,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教学系统变得非常复杂,仅凭个人的力量很难驾驭。我们组建以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实行集体工作日制度,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项目为平台,通过听课、说课等教学环节,探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使基本概念、基本计算等内容的讲授更具连贯性、一致性;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目的,进行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和技能互补,不断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加强自我教育,追求可持续发展
作为老师,如果缺乏思考,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沉浸在备课、上课、批作业、辅导学生这些烦琐的机械劳动中不能自拔,等到工作多年后就会发现:专业发展了,学生进步了,学校壮大了,而自己还是在原地踏步走,没有获得自身的成长。青年教师是学科专业的未来,是学校的未来,他们自身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专业乃至学校的发展。如何搞好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呢?可持续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知识观、学习观,转变自己在知识传递方面的角色态度和行为方式,塑造新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信念。因此,首先是通过自我学习,建立终身教育观念,具备内在发展的素质和理念。其次是通过教学、学习实践,逐步获得精深的专业知识,形成高度的专业敏感性和洞察力。系里有意识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培训,每年按计划指派青年教师到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发电厂等专业对口单位进行工作锻炼,通过积累现场工作经验,了解专业理论的实际应用,同时培养良好的社会化合作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电工技术项目课程的教学组织
1.教学组织模块化
我们可以将“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是一个独立的部分,这样有利于教学的灵活性。同一模块既可以安排专门时间完成教学,也可以分散到每周当中进行教学。有些模块彼此并列,不限制先后开设顺序,在很多平行班级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些班级分成两部分,分别开设不同的平行模块,在下一学期相互调换,从而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2.教师队伍工程化
教育改革的核心人物是教师。项目课程的改革实施也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其实很多老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课程改革理念,但他们缺少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的项目教学方法的指导。所以我们需要教师队伍工程化,也就是让教师走进企业一线,增长项目实战技能,从中提炼课题,强化教学改革。为了让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我们可以安排每位教师负责一个项目教学模块,针对某一个模块进行主攻,并结合理论完成项目编写。
三、在电机正反转控制论电路安装学习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实例分析
1.设定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弄懂电路图,准确选择元件,并成功进行安装和试机。掌握分析电路工作原理的方法、会简单地计算。同时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布置项目任务
首先老师安排电机正反转控制论电路安装学习的项目内容,规定该项目所需要用的时间。教师作为课堂上的主导,有责任向学生介绍完成任务必备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该课程的项目教学中教师合理对学生进行教学安排和指导。把学生按3~4人一组分成小组,同时选出项目组长,领取工作任务。随后,让各小组开展项目设想,给出完整的项目计划。
3.完成项目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要对电机的构造和逻辑功能进行研究,并结合电路图正确选取元件,给出电机正反转控制论电路安装方法。为了调查学生的项目完成效率,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具体掌握情况。为了让整个教学流程顺利进行,要求学生在电机正反转控制论电路安装之前需要对元件功能进行检测并加以记录,然后选择合适的元件安装电路。整个实操过程中老师应该加以检查和指导,多对学生实践能力给出评价和鼓励。电路安装完成以后,应仔细检查有无错误之处,然后进行调试,排故过程需要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经过故障分析和探究,运用小组智慧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仍旧起到提示和导引作用,主要还是要依靠学生小组的集体力量完成排故项目。最后学生还要做好项目记录、排故分析和实践总结。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摘录):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2.用人单位需求的转变
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企业更青睐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既可以节约企业人力成本,又可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多样化要求,包括应聘者的实践能力、沟通技巧、协调能力等。传统的单凭学历选拔人才的标准在经济发展繁荣、科技日新月异、企业成长完善的当下日渐被淘汰。尤其是电子行业,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拥有丰富实践经验,通过培训上岗可以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自身具备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工作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他们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往往在长时间的试用期之后才能勉强达到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因此企业更渴求到岗就能上手的技术性人才。
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工学结合”从宏观的管理层面讲,指职业教育在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对传统的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有机结合,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微观的学习层面讲,指为了顺利进入职业生涯和更好地发展,在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的统筹安排下,职业院校学生把学校中理论知识学习和到企业顶岗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受到职业院校的重视,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有这样几点优势。
1.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加深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从而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通过与工人、与社会的接触,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加深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
4.为学生提供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类信息,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成熟。
5.有助于学生就业的自主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提高就业率。
三、应用电子“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逐步形成在不同阶段实行不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模式。
1.入学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新生刚入学时,对未来充满好奇和向往,积极性高,但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就业方向了解不多,学习目的性不强。这一阶段应重点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对未来就业环境、就业方向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在开学第一周,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让他们了解专业的内涵、发展趋势及就业方向。同时带领同学们参观昆山纬创、昆山唯安有限公司、昆山日月光电子厂等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请高年级同学现身说法,谈他们专业认识,学习方法,就业观等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基础理论课程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电子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主要有电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要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就必须从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入手,方法是改学科型教学为应用型教学,以应用贯穿整个专业基础课程,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简化繁难的理论。例如在元器件识别的理论教学中,应用型教学方法是简化的讲解元器件的基本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实物的观察与测量,从直观的感性认识到实验的形象理解。实践证明,采用应用为主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元器件有较清晰的理解,为后继课程的应用教学打下基础。
3.专业课程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专业课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教学中的技能点单项实训和项目综合设计,另一种是提升综合能力的校外阶段性实习。项目综合设计以小产品的设计为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从应用的层面推进专业课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单片机课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组装机器人,理解单片机技术,并依据具体环境,要求设计小型的电动车,提高学生系统设计的实际能力。
4.顶岗实习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校外顶岗实习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全方位地了解职业,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达到就业的零适应期,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尽快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二解决办法
1提高思想认识
重视实践环节教学过程在认识上重视学校实践教学过程,这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实践教学需要相对的教学投入来保障,投入高,成本大,如果流于形式,不把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落到实处,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贻误了学生,还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加强实际培训
提高指导老师技能实践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实践的效果,教师只有对指导的方法、实践的内容了如指掌,才能保证指导到位。目前很少有老师能做到这一点。因此需要组织实践教师进行培训,邀请专家开展讲座,提高指导教师的技能,除此之外,新、老教师之间还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老教师传帮带,新教师积极虚心学习,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建设一支专业技能强,作风过硬的专兼职实践教师队伍。
3加大经费投入
提高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比例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观念,创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从事教学多年的老师都懂得,一个老师既要指导学生实践,还要保障学生安全,可谓是责任重大,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师并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导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要保证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稳定,让老师安心工作,必须要有相应的物质制度措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4加强过程管理
进行必要的考核和监控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管理的方法和体制,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老师管理、现场管理;对实践教学实施情况实行督导和过程监控,并要清楚认识设备的危险性,告知学生,对实施效果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各种措施实施到位。我们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训采取指导教师责任制,这个专业特点是危险性较大,所以必须有安全责任到位的意识,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
5拓展实践教学形式
强化校校合作办学校校合作办学方案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普通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必需和企业或者其它有实力的学校合作,校校合作是广东海洋大学办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实践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校校合作和产教结合作为学校办学重要性、必要性的趋势下,能为校-校联合办学带来一条新路,使全社会办学互助,节约型办学,共享型办学。这学期该校有3周的专业实训就采取了这个办法。选择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作为该校的合作学校,原因有三个,一是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是华南地区该专业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拥有一名院士和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二是费用较低,不出省路费节约,住宿在对方学校学生宿舍,住宿费用也低廉,对方学校收的实训费也在该校预算之内;三是地处广州,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利用实训间隙走访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因为从该校多年的就业数据统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90%以上的学生都在珠三角工作。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和要求,在对方学校安排了电气工程的三个实训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的过程实训、电能计量和校核、综合自动化动态模拟等内容,这些内容在广东海洋大学均没有实训条件。学生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亲自动手体验电力系统主要生产环节的工作,实训结束后都表示这次实训真正是实训,不虚此行。
戴维南定理是电路分析基础中的重要内容,然而部分高职学生却总不能理解和掌握,不知道怎么对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戴维南等效变换。运用Multisim软件可以直观形象的对戴维南定理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再进行理论验证,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从以上仿真实验可见,Multisim软件设计电路直观、形象,其中的虚拟万用表和测量探针为电路分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2单级晶体管放大电路仿真
晶体管(三极管)可以工作在饱和、截止、放大3种工作状态,了解、掌握晶体管的这3种工作方式是模拟电路的基本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模拟电路理论较为抽象,所以学习效果往往不理想。下面以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为基础分析单级晶体管放大电路工作情况,用Multisim进行仿真调试,形象的图像界面将抽象理论通过视觉化展现在学习者的面前。R1、R2是基极分压电阻,R1是可调电阻,R3是集电极电阻,R4是发射极反馈电阻,“XFG1”是信号发生器,“XFG1”是双通道示波器,编号为2、3、4的结点处分别接了测量探针。通过调节可变电阻R1能获得晶体管的3种工作状态,①当U2>U4,U3>U2时,工作在放大状态;②当U2>U4,U2>U3时,工作在饱和状态;③当U2<U4,U2<U3时,工作在截止状态。晶体管各端节点直流静态电位从测量探针可以直接观察得到.将万用表设置成电流测试方式,对除去电源后的网络端口进行电阻值测量。
1.3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仿真
Multisim为数字电路提供了强大的仿真功能,其中有包含集成逻辑门、编码器、译码器、寄存器、计数器等元件库,也有测试、分析这些逻辑电路功能的辅助虚拟仪器,如逻辑转换器、逻辑分析仪、字信号发生器等。以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为例来说明其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用3个JK触发器构成了三位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时钟信号源提供同步触发信号,低位触发器JK端接高电平,次低位触发器JK端接低位触发器的输出Q0端,Q0和Q1相与后接入高位触发器的JK端,与门芯片为74LS08,数码管译码显示出十进制计数值,当然也可以用逻辑分析仪验证输出的时序波形图正确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