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3: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旅游市场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河南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旅游配套建设落后。
河南省虽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扶持乡村旅游,但是由于未设立用于宣传和促销的专项资金,大部分乡村旅游基地都是针对河南省境内旅游人群进行服务。而目前河南乡村旅游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以在宣传资金上的投入有一定难度,政府专项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开拓省外市场的力度。目前,乡村旅游还未成为全国主流旅游形式,加之河南省名胜古迹繁多,政府资金投入有限。在古迹名城的光辉下,乡村旅游自然暗淡许多。由于政府资金投入的不足,一些乡村的交通设施和旅游配套都远远无法满足现今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以中国传统村落河南郏县张店村为例,村里很难找到一个设施齐全、干净卫生的公共厕所。在游玩的途中不时还能看见污水长流,垃圾成堆。每逢旅游旺季,停车管理较为混乱,一旦出了问题互相推卸责任,整个旅游行程让人感到没有安全保障。同时,村民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较为淡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村落历史、生态、人文环境的破坏。加强乡村旅游基地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合理维护原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二)旅游层次较低、管理人才匮乏。
河南乡村旅游多数还处于初级状态,以“农家乐”形式出现为主,游玩模式为自种自摘、喝茶打牌、嬉水钓鱼、农家茶饭等,其缺少了在乡村旅游特色、文化和民俗上的深层次挖掘。河南省各地乡村旅游多如牛毛,但有特色能让人流连忘返的基地却没几个。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规划,旅游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而河南乡村旅游项目多数以本地村民自我管理为主,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综合开发和管理能力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一个弊端。其结果就是未掌握乡村旅游之精髓,使游客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三、河南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科学路径选择
(一)政府主导,规划先行。
加强政府主导,做好合理规划,提高旅游服务认识。要使乡村旅游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就应采取当地政府为主导、村乡民参与、社会配合和市场运作的模式。合理制定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规划,依地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在追求特色的过程中,不能以牵强附会的方式“挖掘”历史的凝重内涵。它要求经营者正确认识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的独特点,例如:文化历史、劳动生产的智慧、山清水秀、民族风情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制定旅游项目规划时,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最终将特色旅游资源与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产业一体化,达成有农有特,以特吸旅,以旅兴农。
(二)培育人才,优化管理。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行业中一支大军,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景点为吸引高端客户群,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打造旅游文化品牌,都离不开“人才”。因此,各乡村旅游基地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开展针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成为有大局观;能服从管理;讲诚信、受礼仪的现代乡村旅游从业者。为了更好地管理旅游从业者,相关管理机构也应当制定出系统的考核办法,有奖有罚。例如:可以实行“旅游接待证制度”,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进行评定考核;实行“上岗证制度”,对接待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并定期检查。实行“星级评审制度”,推行评优活动,对条件较好、服务质量优秀的农户或单位进行星级评审,并挂星级牌。同时,还应该建立乡村旅游投诉点,对旅游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及时处理。通过采取这些切实有效的举措,来规范经营、塑造形象、打造品牌,使乡村旅游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2明信片旅游市场消费特征分析
2.1旅游者特征分析本文调研的对象为已购买明信片的旅游者。从性别来看,占样本总数70.5%的女性旅游者是购买明信片的主力,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购买明信片,可认为性别对旅游者是否选择购买明信片具有显著影响。从年龄来看,占样本总数73.8%且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旅游者更倾向于购买明信片,主流消费群体具有年轻化的特点。从文化程度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旅游者购买明信片的比例最高,占样本总数的70.9%,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从职业来看,学生群体购买明信片的比例最高,占到样本总数的57.4%,其次为政府工作人员。这与曾琪洁等[17]对世博明信片需求的调查结果一致,主要为学生和政府工作人员。
2.2旅游者明信片购买行为分析明信片购买动机分析:调查表明(表2),旅游者购买明信片的首要动机是留作纪念,其次是为了证明自己来过这里,显示明信片作为旅游体验载体的功能。第三,明信片色调的和谐度、是否符合审美对旅游者的购买行为也具有较大的影响。这表明在明信片的设计开发中应考虑到主流消费群体的色彩偏好和审美标准。第四,为了给他人留下印象。调研中发现,部分旅游者出于从众心理,在好奇动机下选择购买明信片,表明旅游者购买明信片的行为受到周围群体行为的影响;进一步通过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个体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的旅游者购买明信片的动机并没有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国内对明信片偏爱度较高且专职收藏明信片的旅游者偏少。明信片消费影响因素分析:旅游者在购买明信片时最看重图案的样式(86.1%),其次关注纸张质量(26.6%),最后考虑价格(16.0%)和大小尺寸(6.3%)。显然,购买明信片的旅游者主要看重明信片自身所包含的内容,明信片产品本身的品牌内涵与产品质量对旅游者的购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意味着在开发明信片时,应注重明信片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产生的视觉冲击效果。同时,应注重提高明信片的纸张质量,增强明信片的质地与触感。明信片购买渠道分析:从购买渠道来看,87.3%的旅游者是从旅游商业街/旅游景区购买当地明信片,17.7%的旅游者会选择从当地邮局购买明信片。这表明旅游目的地可开发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明信片系列产品在旅游商业街出售,旅游景区更可以同邮政部门合作,共同开发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明信片产品,以便更好地宣传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景区。此外,通过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法发现,旅游者更喜欢从专营店购买明信片。一方面,由于专营店内明信片风格多样、种类齐全、可选择性强、摆设抢眼,且专营店具有相对完善的配套服务;另一方面,由于非专营店不重视明信片的摆放,忽视明信片摆设方式,导致许多旅游者不知店内销售明信片。这表明,商家销售明信片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销售地点,还应注重明信片的摆设,以吸引游客前来购买。
2.3旅游者明信片邮寄对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237名被访者中邮寄过明信片的旅游者占样本总数的67.9%。在161名邮寄过明信片的被访者中,男性占26.7%,女性占73.3%,这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邮寄明信片。其主要邮寄对象按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朋友、同学、亲人、恋人、老师、生意伙伴/客户、其他,受访者邮寄对象集中于朋友、同学和亲人(图1)。这表明旅游者在外出旅游时邮寄明信片不仅是一项特殊的旅游项目,还借助明信片这一特殊信件维系友情与亲情,获得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女性邮寄对象的变动趋势同总体样本邮寄对象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而男性邮寄对象的变动趋势大有不同(图1)。就男性而言,将明信片邮寄给亲人的比重高出邮寄给同学的比重值为23.2%,女性的差异不明显,两者的差值为9.3%。女性邮寄明信片给同学的比重值高出男性的比重值为24.4%,而男性邮寄明信片给生意伙伴/客户、老师、亲人、恋人的比重高于女性,差值分别为13.2%、9.5%、8.1%、4.4%。通过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三大变量分别与邮寄对象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发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旅游者是否选择邮寄给“生意伙伴/客户”具有显著影响。从性别看,男性占样本总数的85.7%;从年龄看,50岁以上占样本总数的71.4%;从文化程度看,高中及以下占样本总数的42.8%。由此可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且年龄偏大的男性更倾向于将明信片邮寄给“生意伙伴/客户”。
3明信片旅游市场消费偏好分析
3.1明信片主题偏好分析通过对总体样本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旅游者不仅喜欢购买印有当地自然风景、独特标志性建筑的明信片,还喜欢富有怀旧气息、凸显当地古韵风情以及富有异国情调气氛的主题明信片(图2)。整体上而言,旅游者所偏爱的明信片主题内容相对集中。旅游者外出是为了领略异地风光、感受异地古韵风情以及求新追奇,旅游者偏爱的主题内容同外出旅游的动机基本吻合。经过交叉分析与卡方检验,发现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职业的旅游者对明信片的主题偏好差异不大,而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显著。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首选的明信片均为自然风景建筑、怀旧以及异国情调主题的明信片,但不同年龄的旅游者对怀旧主题的明信片偏好差异显著。位居年龄段两端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对怀旧主题的明信片偏爱度远高于位居中间年龄段的中年人(图3)。
3.2明信片风格偏好分析旅游者对不同风格的明信片偏爱程度不同。旅游者最偏爱购买复古、简洁风格的明信片,其次是油画、素描、国画、水彩风格的明信片,而最不受旅游者偏爱的是非主流及其他风格的明信片(图4)。总体而言,旅游者钟情于不同风格的明信片,不同风格的明信片对旅游者的偏爱度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调查结果还发现(图4),性别不同的旅游者首选均为复古、简洁风格的明信片,但女性比男性更偏爱这两种风格的明信片,女性对不同风格明信片的偏爱度波动范围远大于男性。其中,因性别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是复古、国画、简洁、非主流及油画等风格的明信片。具体来看,男性对国画、非主流和油画风格的明信片偏爱度远高于女性,其比重差值分别为15.0%、9.0%、8.4%。
3.3明信片消费价格与张数偏好分析在满足旅游者基本审美需求的情况下,45.6%的旅游者能接受的每张明信片价格为5—10元,44.3%的旅游者表示能接受的每张明信片价格为5元以下,还有8.4%的旅游者所能接受的价格为10—15元。总体上,游客可以接受的价格高于市场售价,表明明信片旅游者并不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消费者更看重明信片的设计和质感。从购买张数来看,51.1%的旅游者倾向于一次购买1—5张,40.9%的旅游者倾向于一次购买6—10张,这表明在明信片销售时可采用组合式销售(如20元5张)。
4国内外研究对比
由于国内的明信片旅游市场研究非常少见,本研究通过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对比,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基本结论的可靠性。通过本研究和国外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表4),发现本文的基本结论与国外研究相同,主要表现在:①明信片消费的主体为女性。本研究印证了Rogan定性分析所得观点与Yüksel&Akgül、MarplanInstitute等定量研究所得结论。②明信片购买动机有留作纪念、美学价值、证明自己来过这里、更多地了解目的地等,但主要动机是留作纪念。本结论验证了Rogan和MarplanInstitute的观点。③男女对不同风格的明信片偏爱度不同。该结论同Rogan观点一致。④旅游者一次性倾向于购买1—5张明信片。本文验证了Yüksel&Akgül的观点。⑤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邮寄明信片。这一结论恰好印证了MarplanInstitute的调研结果。⑥邮寄对象是亲朋好友。本结论与MarplanInstitute的调研结论相同。进一步分析本文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异(表4)可见:①明信片消费主体年龄差异。本文调查的明信片消费群体更加年轻化,主要是18—30岁的女性青年且接受过高等教育,以女大学生为代表。而MarplanInstitute调研发现,购买与邮寄明信片的群体集中在35—44岁之间的女性度假者。这主要与调研地不同造成调研对象的差异有关。国外学者选择的调研地以海滨度假地为主,本文选择的南锣鼓巷为文化旅游创意街区,两者调研地本身吸引的目标群体不同而产生的差异。②明信片偏好的性别差异。国内旅游者偏爱于自然风景类的主题明信片且男女差异不大,而Rogan发现国外男女所偏爱的明信片内容显著不同。国内旅游者偏爱的明信片内容同国外女性的偏好具有相似性,但国内外男性偏好的差异明显。国外男性一般偏爱于幽默、女演员、性感女神等内容的明信片,而国内极少数男性选择购买以娱乐明星、影视剧照主题的明信片,这或许和国内外思想观念与文化价值的差异有关。③购买动机的重要性排序差异。本研究认为,游客购买明信片的首要动机是留作纪念;而Yüksel&Akgül认为明信片的质地与色彩更能影响到游客的选择;Baker认为,游客购买明信片的首要动机是为了联系亲朋好友;Rogan认为,游客最先看重明信片的美学价值。
二、杨林肥酒的优势特点
(一)历史文化名酒
杨林肥酒始创于1880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古代著名的绿酒“骿?”“程酒”等大多失传,鲜为人知。“杨林肥酒”当之无愧地成了中国现存唯一的绿酒。“绿酒”一词经常出现在古典诗词的句子中,一般情况下,绿酒解释为“美酒”,杜甫《独酌成诗》:“灯花何太喜,绿酒正相亲。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这些都是描写绿酒的诗词。西晋时,绿酒成了皇室御酒,深受上层垂爱;东晋时隐逸派大诗人陶渊明留下了“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的佳句;南北朝时南梁武帝萧衍曾赋诗抒发“碧玉奉金杯,绿酒助花色”之兴志,可见绿酒在中国源远流长。绿酒并非只是酒色清澈透明的美称,从原料、酒、泉水、器具、火候的选择与掌握都是一个复杂过程。古人酿酒最早只是偶然发现未吃掉的坏饭发霉发酵,所以“空桑秽饭,酝以稷麦,以成醇醪,酒之始也”[1]。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有了剩余粮食,才开始有意识地用米、麦或果实来酿酒。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古人在酿酒时,加入动植物、药材等经过浸泡、蒸馏等工艺调配成各色酒,这就是绿酒。杨林肥酒就是在兰茂“水酒十八方”的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加十多味中药,又从小茴香、竹叶等绿色植物蒸馏提取绿色素经过十多道传统工艺配制出来的一种绿酒。1产品绿色健康“杨林肥酒”所谓的“肥”在于酒中含有葡萄糖、蛋白质酵素、维生素A、C及果糖、枣酸、精油等成分,有健胃、滋脾、润肺、生津、补中益气、增强心肌之功能和促进新陈代谢之作用。而杨林肥酒所谓的“绿”在于选用绿色纯天然药物制作,酒色碧绿,清亮透明。“杨林肥酒”是以兰茂《滇南本草》为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研发的一款绿色养生酒。《滇南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本草专著,记述西南高原地区药物。《滇南本草》中,共载有药物544种,涉及药酒或服药时以酒为‘使’、为‘引’的多达170种,占315%。杨林肥酒中的药材,在《滇南本草》中均有记录。以杨林肥酒所用的拐枣和桂圆为例,在《滇南本草》卷一中的“拐枣”条目写道:“或泡酒服之,亦能舒经络,久能轻身延年”;“桂圆”条目写道:“主治安血养神,长智敛汗,解蛊毒,去五脏邪气,开胃益脾……”。“杨林肥酒”延续古人古方,强调“健康”、“生态”的酿造工艺,是一款真正的绿色保健酒。2006年昆明龙润天然药物研究所携手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以科学的实验方法对杨林肥酒做一次降脂作用的实验,“采用高脂饲料致小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对血清TC、TG、HDL-C、LDL-C的影响。经研究发现:杨林肥酒可以减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对改善微循环对冠心病有预防作用,适量饮用可调节脂质代谢,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保护作用。”[2]2消费市场云南是中国酒消费大省,据相关统计数据,“云南每年酒类的消费量在40万千升以上,排名内地第三”[3]。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仅世居民族就有26个,基本上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酒文化;每一个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都和酒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云南路南县彝族的敬酒歌中唱到:“喝酒不唱歌,不如饮清水,吃肉不唱歌,不如啃树皮,欢宴酒不断,酒歌唱不完。[4]”虽然每一个少数民族有自己对酒的喜好和选择,比如说纳西族的窨酒、哈尼族的紫米酒、傈僳族的拉酒等等,但是从一个酒企业的战略发展的角度看,不管是现实消费群体还是潜在消费群体,认知的阶段是不能少的,当少数民族地区把喝自己酒作为一种习惯时,必然排斥外来品牌的酒,但是先期做一种文化上的推广和品酒的试尝必然能吸引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年轻的消费者。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品牌、扩大市场的确是一个长远不易的决策,但是少数民族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是企业不能放弃与退出的。再放眼国内和国际市场,则更是空间巨大。
三、旅游市场中的应用
(一)突出酒文化
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一种酒如果没有自己特有的酒文化作为支撑点,那么这种酒是苍白的,没有竞争力的,杨林肥酒始创于1880年,是一款百年历史老酒,同时也是中华老字号产品。在开发“杨林肥酒”的旅游市场利用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不仅是酒文化的弘扬,而且也是开拓市场的创新之举。
(二)注重包装设计
在现代生活中市场上所谓的“眼球”经济,就是使产品包装更趋个性化、特色化,“买椟还珠”就是生动形象的证明。云南是一个旅游大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购买旅游商品,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旅游经历能够通过旅游商品进行物化。龙润集团在产品开发的同时,更应强调包装设计,无论是经济实惠的经济装、走亲访友的礼品装;都应该充分考虑独特与个性。特别是在云南旅游市场中,“杨林肥酒”一旦作为一种旅游商品推向市场,更应该突出具有浓郁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的礼品装,葡萄酒“云南红”的包装设计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具有浓郁少数民族风情的图案,使包装不仅极具特色,更蕴含了民族文化内涵,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再以“牛栏山二锅头”为例,以青花瓷的酒瓶装老北京特色的二锅头,充分体现了浓郁的中国韵味,让消费者喝着最正宗的二锅头的同时还可以欣赏着青花瓷的美丽。
(三)完善配套开发
携带的方便性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大亮点,一位旅游者在购买旅游商品的时候,商品的携带方便直接影响旅游购物的数量,由于旅途距离、舟车劳顿,所以酒的包装从小瓶装到大瓶装的设计都应该考虑,这样可以扩大旅游购物的选择面。例如:劲酒的一个独特之道在于产品上实行大、中、小三种不同层次的包装,其中125mL的小包装取得了巨大成功。2011年度,125mL的小包装共销售55亿瓶,创造了超过30多亿元的销售额,占到了劲酒全年销售额的80%左右。销售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产品小包装取得的巨大成功。同时还应该强调售后配套服务,提供为销售者代客托运、邮寄或直接送货上门,以减轻游客旅途负重。采用这种销运一条龙服务,吸引游客。
(四)注重参与性
参与性在现代旅游市场中已经为人们所接受,这种营销手段的核心是吸引消费者参与并产生互动,如“天津杨柳青画店,手工作坊就在店后,旅游者参观了后,无不为画师的精妙工艺叫绝,选购商品就顺理成章了”[5]。旅游业是现代产业,在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美和一些传统手工艺的前提下,亲自踏足一个中华老字号的产地,留下个人印记,就是个性化的一种创造。在我国酒文化之旅也有很多,“如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旅游项目全生态啤酒之旅、湖北枝江酒业的酒文化展示中心、青岛啤酒节、贵州茅台集团的国酒文化城等内容丰富的旅游项目。这些酿酒企业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宣传企业的同时又从中获取了一定的经济收益。”[6]“杨林肥酒”作为中华老字号产品,承载着一百多年的绿酒文化,可以考虑引入旅游元素,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多元化的提升产品价值。
(五)开发特色产品
云南龙润集团经过三年的研发,推出了杨林肥酒系列酒“不依不饶”。此酒为浓香型白酒,目前已达到具有云南代表性的高端白酒高度,在此基础上,龙润集团以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为框架,专门为其新上市的高端白酒“不依不饶”品牌,量身打造了由中国著名作曲家张千一作曲的《不依不饶》,让人们在品酒的同时又享受滇酒文化。这是“杨林肥酒”一次与民族文化融合,打造新产品的成功尝试。但是笔者认为,一款上千元的高端酒满足的人群有限,中低端市场也同样需要特色产品。在“不依不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该推出更多更密切的与酒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结缘”的中低端产品。特别是从旅游的角度看,价格是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游客收入的多样化,自然就形成了消费的多样化。一款酒不管怎么好,如果价格偏高,就很难引起收入低的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是每一个旅游者都懂酒,在旅游地购买一款商品只是一种旅游经历物化行为。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只有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才能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望,促成旅游者购买,既让企业得到合理的回报,又让旅游者得到满意的商品。
(六)抓住时机创造机会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民族节庆活动丰富多彩。据粗略计算,云南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每年有70余个,节庆活动能体现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因而影响很大,具有轰动效应常能引起媒体的关注,举办节庆活动能吸引大批旅游者光临,在巨大的旅游市场面前,抓住时机,可以成为酒产品的一个宣传平台,2009年在怒江州府六库举办“阔时”旅游文化节暨首届云南少数民族酒歌大赛,这对于宣传云南、提高怒江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云南酒业品牌形象都有着非常好作用,作为一款百年历史文化名酒,在这样的活动中如果能多露面,对“杨林肥酒”自身而言,不仅是酒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市场推广。克服省外市场走不出去,省内市场做不大的困境。
二、旅行社残疾人旅游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旅行社开发残疾人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1、成本问题旅行社组织残疾人出去旅游需要戴上陪护人员和医生,对于肢体残疾的旅游者还需要升降机,必须备有较宽敞的无障碍旅游车。住宿方面,只有选取三星级以上的饭店进行居住,因为只有三星以上饭店才具备无障碍的停车位、无障碍厕所、无障碍坡道以及无障碍客房等。这些都是残疾人在旅游过程中必须之物,相应的准备这些东西也需要花费大成本,那么对于残疾人的旅游价格要求更高。另外残疾人本身其自己身体就存在着缺陷,在就业和教育方面都面临着重重困难,所以其经济收入也一般,经济比较一般,大部分残疾人难以支付如此巨额的旅游费用,所以残疾人的旅游成本问题将成为旅行社考虑的首要问题。当然成本问题也是旅行社所考虑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来解决残疾人的旅游问题。2、风险问题由于残疾人本身其行动就不方便,造成了旅行社在出行的时候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而我国很多景区和很多的接待长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相当匮乏,残疾人在旅游的时候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高。残疾人在旅游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陪同,一方面可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另外一方面确保残疾人在旅游的时候能够更加安全旅游。所以,残疾人在旅游的时候,旅行社必须承担非常高的风险,面对这一风险很多旅行社都是望而却步。3、旅游模式单一对于残疾人的旅游市场开发目前还相当有限,难以满足当前残疾人对于旅游的要求。旅行社在选取残疾人旅游目的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很多的建设设施较好的旅行景点往往线路较少,相应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力度不足,不能够满足残疾人在旅游场所无障碍旅游。针对聋哑类的残疾人服务比其他类型的残疾人要多,有一些残疾旅行社还配备手语导游。而对于视力残疾的人旅游其难以找到比较合适的项目,所以面对残疾人旅游市场,还需要加大开发力度,丰富残疾人的旅游方式和项目,为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提供不同类型的旅游享受。
(二)旅游景点在残疾人旅游市场开发时存在的问题1、设施问题随着残疾人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不同的旅游景点逐渐增加了无障碍旅游设施。但是目前的旅游景点很多都缺乏适合残疾人旅游的无障碍设施,所以,建设无障碍设施将成为今后残疾人旅游景点的重要任务。很多风景区的无障碍设施明显偏少,景区的入口根本就没有无障碍通道,更在景区中缺乏轮椅通道,也没有设置盲道。景区景点没有设置手语导游,还有很多卫生间的设置也不合理,不适合不同类型的残疾人使用,虽然偶尔会有残疾人卫生间,但是其设施维护较差,更有一些损毁的设施无人修复。2、政策导向问题旅游景点很多都是政府部门有出资,设计审核的时候由于更多的是考虑大众消费,降低建设成本。而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成本较高,残疾人的游客有相当有限,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会因为成本因素造成无障碍设施建设量减少或者不建设。此时没有政府部门的政策推动景点在建设无障碍设施的时候难以满足残疾人旅游市场要求,政府部门需要完善景区建设审计政策,完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标准。为旅游企业建造旅游景点提供政策导向,当然也为残疾人市场的开发提供支持。
三、旅行社开发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营销促进残疾人出游自从北京残奥会以来,社会公众对残疾人旅游关注度较高,相关信息也比较多。残疾人过去很少能从媒体或其他渠道得到相关旅游信息,也由于以往出行碰到困难处境的经历,对出门旅游没有兴趣,缺乏信心。旅行社和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媒体向残疾人宣传旅游目的地无障碍设施情况和残疾人旅游相关信息,激发残疾人朋友的出游欲望,增强残疾人出游的信心。残疾人旅游也需要不断进行营销,通过先进的营销手段推动残疾人旅游市场正常发育,积极推动残疾人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旅游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旅游区的相关部门要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并且在旅游景区评定过程中将无障碍设施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相关的旅游景区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投入,尽快推动景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机场、城市、交通建设无障碍设施还好,在公交车上还应增添一些无障碍设施,另外尤其是在旅游景区的车辆上更应设立无障碍设施和残疾人服务岗位。航空公司要为残疾旅游者提供专门化服务,办理特殊的手续,并且有空姐协助登机或者优先登机,为残疾人提供专用的登机起降机或者登机桥等设施。新建的火车站应设计无障碍设施,对于旧火车站应加强改造,建设无障碍设施,设置专门的残疾人停车位和候车间[2]。
(三)政府部门应支持旅游企业开发残疾人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开发残疾人旅游产品成本高、风险大,对残疾人市场热情不高。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能引导和促进旅游企业开发更为价廉物美的残疾人旅游产品。政府现有的优惠政策主要是景点门票免费或优惠、乘坐城市公交优惠。今后政府可以通过给提供残疾人旅游产品的旅行社以税收优惠或者其他形式的资金优惠降低企业开发残疾人旅游产品的成本。鼓励旅游饭店建立无障碍客房;支持成立残疾人旅游相关服务组织,为残疾人旅游提供信息和其他帮助。
(四)旅游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残疾人旅游产品随着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入,中国梦时代不断推进,加强我国人文建设势在必行,促进人权建设更是重要建设目标。加强残疾人旅游市场建设,体现了政府部门对于人权的重视程度,通过强化残疾人旅游市场建设机制,不断推动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推动残疾事业不断进步将会成为今后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目前残疾人旅游商品很多都是针对语言、听力残疾或者肢体残疾的人,而对于视力残疾患者难以达到其旅游的要求。很多时候,人们误认为视力残疾患者没有旅游的需求,但是这种认识显然是一种偏见,其实他们不但有需求,而且还需要从感知上去认识自然,从心灵上旅游,其对于旅游的感知要求更高。虽然视力残疾患者无法清晰观看景区,但是其嗅觉和听觉相当敏锐,旅行社可以为这类残疾人提供触觉和听觉上的旅行感受。旅行社可以为视力残疾患者提供听觉和触觉上的旅游产品,例如可以在旅游的线路中安排瀑布、大海等景点,另外在旅游娱乐的时候可以安排听音乐、听喜剧等产品,还可以为视力残疾患者提供有声读物,使得残疾患者能够切实感受到自己在旅行。
(五)提供更加专业细致的服务残疾人旅行离不开服务人员,无论是医疗服务人员还是旅游导游服务人员,这些都必须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目前一些普通导游难以满足残疾人旅游服务工作,尤其是服务人员还需要了解残疾人的心理,才能够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残疾人旅行的时候,服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爱心,旅行社还应针对残疾人进行分类旅行,并且提供相应的手语导游和专业的护理人员。当然,旅行社可以充分与残联、服务残疾人志愿者组织或者残疾人民间团体等进行合作,为残疾人制定专业细致的服务细则,使得残疾人在旅行的途中能够充分享受旅行带来的快乐。
(二)探索发展规律,引入多元模式城郊旅游市场的拓展和发展,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选取正确的开发模式。在具体的组织形式上,可以在政府的领导下,进行自主开发,也可以根据当地居民意愿,进行筹资入股,所有实权落实到当地的政府身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进行招商引资,做到利益分享共同合作开发。以上这些方法,都需要人们的不断探索发展和实践,寻找适合城郊旅游开发和发展的规律,引入多元化模式。在产品形式上,与利用森林面积大等优势,进行度假村设计、采摘园农庄模式、休闲农场模式、野外生存模式以及体验农村生活等多种模式,这些产品形式不仅可以吸引广大城市游客,而且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还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三)强化宣传和促销,打造自身品牌现如今城郊旅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各地争先发展自身周边的城郊旅游市场,但是由于缺乏创新和创意,使得城郊旅游市场陷入了同质化严重的怪圈。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旅游区要想发展自身的城郊旅游市场首先就要创建具备自身特色的城郊旅游地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城郊旅游地的品牌建设主要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通过市场调查结合群众的需要,以此来确定城郊旅游地的主题和目标定位以及合适的消费人群;通过各渠道不断加强宣传城郊旅游产品。利用新媒体等形式,如微博、微信等,通过全新的媒体平台向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宣传自身的旅游特点。同时也可以利用传统宣传手段报纸、杂志等,采取广告的形式,配以适合的营销手段。通过这些手段不断宣传和展示城郊旅游发展现状和其身上存在的特色,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来不断发展城郊旅游,形成发展城郊旅游的良好氛围。
二、总结
二、十六国赴中国旅游的成长性分析
基于1996~2012年17年间十六国赴中国旅游的月度数据,折合成年度数据(图1),计算十六国赴中国旅游人数的年均增长率[7](表1),以评估其成长性。根据统计来看,十六国赴中国旅游人次总量从1996年的57286万人增长到2012年的21562万人,17年间年均增长速度864%,略低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平均发展速度98%,十六国赴中国入境旅游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1996~1997年,十六国赴中国旅游年平均增长率是1231%;1998~2002年,十六国赴中国旅游年平均增长率是1796%;2003~2007年,十六国赴中国旅游平均增长率是2117%;2008~2012年,十六国赴中国旅游年平均增长率是217%。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都对中国入境旅游整体上产生负增长效应。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后都表现出比以往更加强劲的增长势头,但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直到2012年才基本回复到2007年的水平。同时发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非典”后的中国旅游入境旅游的恢复起到积极的推动效应,这说明中国入境旅游越来越具有波动性。
三、十六国赴中国旅游的多年平均月度分布研究
十六国赴中国旅游的多年平均月度分布研究,就是对十六国1996~2012年间的月度数据进行月度分年累加,计算出十六国赴中国旅游的各个月度多年平均比重(图2),以研究其月度分布情况。从平均值来看,十六国赴中国旅游整体上呈现明显的月度波动特征,其中超过全面平均值(833%)的月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十月、四月、九月、八月、三月和十一月,二月和一月是最少的两个月份。从月度数据的偏离度①来看,各国偏离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泰国、马来西亚、德国、俄罗斯、韩国、蒙古、法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菲律宾和印度,即与平均值相比上述各国赴中国入境旅游人次月度波动依次降低。其中,泰国赴中国入境旅游主要集中在四月、十月和三月,三个月合计占比达3671%,四月和十月人次比重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一月、六月、七月、九月和十一月人次比重也是所有国家中最低的。马来西亚赴中国入境旅游主要集中在十二月、十一月和十月,三个月合计占比达3086%,十二月、十一月和五月人次比重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八月人次比重是所有国家中最低的。德国赴中国入境旅游主要集中在三月、十月和四月,三个月合计占比达3008%,三月和二月人次比重在所有国家中是最高的,十一月人次比重是所有国家中最低的。此外,比较突出的是德国一月、蒙古二月和法国十月赴中国入境旅游的人次比重是所有国家中最低的。
四、十六国赴中国旅游的市场结构分析
十六国赴中国旅游的市场结构分析主要通过计算十六国各自的年均增长率和多年平均比重,并做IPA图[8]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十六国赴中国旅游的市场结构和未来面向十六国的入境旅游市场开拓的层次。基于1996~2012年17年间十六国赴中国旅游月度人次总和计算各国市场份额的多年平均比重,见表2。从统计结果来看,十六国多年比重最高的前三位是日本、韩国和俄罗斯。根据十六国赴中国旅游年均增长率(表1)和多年平均比重(表2)构建IPA分析图(图3),其中将年均增长率视为表现(Performance),P的平均值为十六国赴中国旅游人次合计的年均增长率,即921%;将多年平均比重视为重要性(Importance)I的平均值为十六国赴中国旅游平均比重833%。根据图3可以看出,位于第Ⅰ象限的韩国和俄罗斯市场的多年平均比重和增长率都超过了平均值,可以将其看作未来开拓的明星市场;位于第Ⅱ象限的日本和美国市场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平均值,但增长率低于平均值,可以将其看作未来开拓的利基市场;位于第Ⅲ象限的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法国和印度尼西亚市场的增长率超过了平均值,但市场份额低于平均值,可以将其看作未来开拓的重点市场;位于第Ⅳ象限的菲律宾、新加坡、德国、泰国和英国市场的比重和市场份额都低于平均值,可以将其看作未来开拓的机会市场。
五、十六国赴中国入境旅游的前景预测
时间序列是将一组已经发生的数据按照它们发生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得到的一组值。回归预测是指通过对时间序列进行趋势拟合和延伸进行预测①。十六国赴中国大陆旅游的人次及合计值是一组随着时间呈现不断增长态势的时间序列。因此,在Excel2003中通过“工具”中的“数据分析”模块的“回归”分析功能对十六国赴中国大陆旅游的人次数据进行处理②和分析预测③(表3)。从预测结果来看,十六国赴中国旅游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到2020年,十六国赴中国入境旅游人次将突破5500万人次。其中,韩国突破1200万人次,日本突破1300万人次,分别占据十六国市场份额的2224%和2514%,比原有市场份额分别增加3和5个百分点。
六盘山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北起宁夏海原,一直延伸到甘肃和陕西境内,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宁夏南部的固原市,处于银川、兰州、西安3个省会城市的中心地带,总面积6.78万hm2.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该区域森林覆盖率达72.8%,是黄土高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有黄土高原的“绿岛”和“湿岛”之称,夏季气候凉爽宜人,生物资源丰富多彩[8].目前已形成了以小南川、野荷谷、二龙河、凉殿峡等7大景区60多个景点的自然生态旅游区.六盘山地区自2000年批准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以来,旅游业获得长足发展.2011年,试验区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6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40亿元[9],据统计当地农民参与旅游业的人数超过2万[10].近年来,六盘山旅游区开始实施从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的转型,但是游客数量的增加和旅游方式的变化也给景区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如旅游高峰期景区的生态压力骤增,游客对旅游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日趋强烈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从游客体验角度了解六盘山旅游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为该地未来的旅游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1.2研究方案设计及实施
结合研究目的和研究区域的特点,设计出本次调查所使用的问卷,问卷主要调查游客对六盘山主要旅游区(点)的满意度和对该地生态旅游开发所持意见.2013年7月,在六盘山森林公园内进行预调查之后,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调整,并最终确定调查内容:含旅游市场、旅游吸引力、游客责任三大版块,其中对游客责任自我认知的调查在之前该地的相关研究中很少涉及到.在调查问卷中,对旅游者态度和观点的调查主要设计了封闭式问项,采用了常用的五点计分法;设计了一些开放式问项以获得游客的主要看法.
2实证研究
2.1问卷调查概况
2013年8月,研究团队在景区进行正式问卷调查.首先确定抽样地区与对象:抽样地点为六盘山森林公园和野荷谷景区,抽样对象为到景区旅游的游客,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调查的过程中,根据研究目标和调查问卷本身的结构,同时也为了便于被调查者做答、避免漏填,采用了面访调查的方法,由调查者转述问卷内容,口头询问并根据游客回答填写问卷.由于采用了面对面的调查方式,问卷的有效性较有保障.共抽取样本200个,回收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为93.5%,达到调查有效性的要求[11].
2.2实证分析
2.2.1调查样本基本数据分析
抽样人群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见表1.此次被调查的游客群体中,游客的性别比例基本均等,男性游客比女性游客略高3.8%.被调查游客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且差异不大;其中年龄在31~40岁的游客最多,但也仅达到23.0%,与其他年龄段游客数量差距不大.由于六盘山主要的旅游区(点)海拔不高,旅游强度不大,因此适宜各个年龄段的游客参与.被调查游客中“大专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游客较多,占总数的64.7%.通过分析软件得知,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游客多为老年游客,这一状况基本与实际相符.在被调查游客的职业分布中,公务员和教师数量最多,两者共占被访者总数的40.1%;依次降序为企业员工、医务工作者、其他职业者、学生和私营企业主.数据表明,六盘山旅游区对从事各种职业的游客均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但其中因教师与公务员这2个职业的从业者工作相对稳定,休闲时间比较固定,因而外出旅游的频率更高.在出游方式上,个人出游者占总数的46.5%,接近半数;其余为参团和单位组织,两者比例差距不大.未来的旅游市场开发中,应在稳定主体旅游客源基础上积极拓展比例偏低的客源市场.
2.2.2旅游市场发展现状调查
根据预调查反馈的情况,选取了六盘山旅游区中游客前往较多的4个景区为主要调查项目,其他景点包含在“其他”选项中;根据研究目的分别设置了单选和多选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见表2.在六盘山旅游区各景点中,旅游者游览最多的是六盘山森林公园,比例高达71.7%;其次分别是野荷谷、胭脂峡和老龙潭.森林公园是六盘山旅游区最主要的景区,且公园内景点分布集中,因此往往成为游客的首选旅游目的地.游客最满意的景点中,排在前列的依然是森林公园和野荷谷景区,其次为老龙潭和胭脂峡;选择“其他景区”的游客占6.4%.被调查者认为最不满意的景点集中在“其他”选项,经研究人员询问并统计,游客反映集中在凉殿峡和“鬼门关”2处.游客有重游意愿的景区首推森林公园,占44.9%;其次为野荷谷、胭脂峡、老龙潭;选择“其他景区”的游客占13.9%.
2.2.3旅游吸引力现状调查
为了解游客在六盘山旅游区游览过程对景区的认知和评价,调查问卷依据六盘山旅游区现状及预调查的结果设计了相关项目,游客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进行选择,为了便于统计,使用了五点计分法,统计结果见表3.作为西北干旱地区的“绿岛”,六盘山旅游区的自然风光得到了绝大多数游客的认可,对该地“自然风光优美”持赞同态度的游客共占被调查者总数的97.9%.对旅游区的生态保护持赞同态度的游客占总数的68.5%,有30.6%人对此持反对态度.持反对态度的游客则认为,在旅游过程中发现当地居民在林区随意采摘松子,折树枝烘烤松子.他们认为这种行为对森林生态保护不利.此外,也有游客反映,目前森林公园内的景区交通车全部为汽油车,尾气排放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气候宜人”一项,有77.6%的游客持赞同态度,但有22.5%的游客对此并不认同.调查中经询问得知,调查的时间恰逢六盘山避暑旅游的旺季,而该地秋冬季节气温低,游客数量少,这部分游客主要出于该地旅游季节性的考虑.对于旅游区的民族风情,持中立和反对态度的游客(57.9%)超过了持赞同态度的游客(42.3%).由此可知,六盘山旅游区目前在民族风情相关的旅游事项吸引力不足.在目前景区管理现状的调查中,对“景区管理规范”问项持中立(16.6%)和反对态度(39.1%)的游客比例高于持赞同态度(44.4%)的游客.被访游客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小南川水路一线徒步行走需要的时间超过半小时,但水路一线均没有卫生间,给游客造成困扰.大多数景区(点)都存在旅游标识不清晰的情况,造成游览中的不便.多数有水体景观的景点,沿河一侧的步道或栈道规划建设不合理,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也有游客反映,多数景区的垃圾桶数量偏少,且没有做分类.仅有24.6%的被访游客认为各景区(点)门票收费合理,其余被访游客均对此表示反对.有67.4%的游客认为景区及周边餐饮、交通等配套不够完善,给旅行带来不便.
2.2.4游客责任的自我认知调查
在生态脆弱地区开展旅游活动,游客除了在旅游目的地游憩之外,也有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该部分主要调查旅游者对于自身应承担责任的认知情况,题干为“六盘山区是自然生态极其脆弱的区域.您认为在六盘山区旅游过程中,下列行为的重要性如何?”共设计4个问项,游客对其重要程度进行选择,调查结果见表4.所有被调查者均形成共识,在六盘山区旅游时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对游客是重要的,认为“非常重要”的游客占88.8%.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减少自身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是重要的,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的游客占81.8%.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游客的环保意识日益觉醒.六盘山地区同时也是全国回族最为集中的聚居地[12],当地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在文化生态环境的维护上,有43.9%的被调查者认为游客自觉维护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是重要的,但有超过半数(56.1%)的被访者并不认同.由此可见,当前大众对生态保护的观念主要还停留在自然生态方面,文化生态保护的观念相对比较淡漠,仅有27.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能够亲自参与到当地的资源保护工作中是重要的,21.4%的游客认为“一般”,51.4%的游客认为这一点并不重要.从中能够发现,目前多数游客对景区的生态保护主要停留在观念阶段,一些游客并没有主动参与景区资源保护的意愿.调查人员还发现,一部分认为亲身参与环保工作重要的游客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或怎样做才能够参与到景区的环境生态保护之中,这也是六盘山区当前旅游开发中被忽视的一点.
3发展建议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六盘山旅游区未来旅游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开展适度参与的生态旅游是六盘山旅游区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联,它有助于维护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完整性,通过旅游区生态过程的保持使得可持续生产方式得以改善.目前六盘山旅游区的生态旅游开展依然处于浅层次状态,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当地环境的恶化.与此相对应的是,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正在逐渐觉醒,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旅游者有参与景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意愿.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景区应当根据旅游者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如小南川这些距离保护核心区较近的区域适当限制游客活动内容及方式.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外生态旅游区开发的有益经验,适当增加生态旅游产品,游客可以适度参与到景区的环保工作中,这样不仅有益于景区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增加生态旅行体验.从长远来看,生态旅游是六盘山区旅游发展的合理路径,适度的参与是游客市场成长的必然需求.(2)从游客体验角度进一步规范各景区(点)的管理.六盘山旅游区涵盖景点数量较多,尽管各个景区(点)在管理水平上存在差异,但基本都有相应的管理规范和要求.但这些景区(点)在制定管理规范和要求时往往从管理者视角出发,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游客的旅行体验和感受,随之出现的矛盾便是景区要求的规范和由此进行的管理活动并不能解决游客在景区游览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六盘山旅游区急需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上予以改善,如旅游标识的完善、合理增设垃圾桶和环保卫生间等.同时,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改善周边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当前基础设施滞后于旅游发展阶段的现状,这一举措同时也会带给周边居民便利和实惠[13].六盘山森林公园因景区容量大,包含景点多,因此门票制度可以进行适当改革,如借鉴其他大景区几日内多次入园的门票制度.这样不但延长了游客在森林公园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旅游收入;还与森林公园附近的冶家村农家乐集群形成联动效应,游客住宿天数增加,实现了当地居民的增收,扩大了旅游扶贫的效应.兼顾景区与当地居民的共同发展,这本来就是生态旅游的应有之义.(3)基于市场需求打造主题化的生态旅游线路.毫无疑问,开展生态旅游是适合当前六盘山区现状的一种旅游方式.但生态旅游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也应当有其对应的产品支撑.目前六盘山旅游区并未对游客市场进行细分,游客的游览方式都是自发和随意的,因此也会出现一些游客行为破坏景区自然环境的现象,如老龙潭景区的花卉植物被采摘的现象严重等.针对这种现状,整个旅游区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分布及特点,结合当前游客的旅游需求,设计若干主题化的生态旅游线路或产品,如小南川、野荷谷的经典徒步线路、主题摄影线路等等.在推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同时,积极对消费者进行生态保护的宣传和引导,倡导旅游者做“负责任”的生态旅游参与者.只有将生态旅游的理念渗透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才能使六盘山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旅游区.
二、旅游市场营销存在忽视售后服务问题,导致游客流失
现代旅游市场营销中,旅游产品是一个包含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的整体概念。它不仅要求要给予旅游者生理上、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要给予旅游者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这就要求旅游企业把游客视作“上帝”并为之服务,否则必将被市场所淘汰。现在绝大部分旅游企业没有一个较好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许多旅游企业认为这根本没有必要。
三、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的法制意识淡薄问题
有的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虚假的旅游服务信息,以贿赂手段拉拢顾客,诋毁其他旅游企业的声誉,有的甚至冒用其他旅游企业的品牌等等。这种做法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损坏了旅游企业形象,破坏了国家的法制,是旅游市场供需双方都受到不必要的损害。许多旅游企业除酒店行业外,大都采用的是承包经营的运作方式,特别是旅行社经营。许多经营者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法制化经营。经果造成因旅游合同未能履行而发生大量纠纷和旅游投诉。加强法制观念,用法律规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行为,是我国旅游企业应注意的问题之一。从长远来看,依法办事是保护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双方合法权益的必然选择。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最终只会使双方受损,并且会破坏旅游企业的对外形象,严重阻碍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四、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科技含量低的问题
系统性不强,没有把网络技术的优势充分运用到旅游市场营销当中去。缺乏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营销策略。没有高科技的旅游营销支持,会制约旅游业的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许多旅游企业在经营运用过程中,手工劳动较多,缺乏对高科技、新技能的运用。以旅行社日常业务为例,大都停留在对电话、传真的使用上,基本没有旅行社运用互联网辅助日常业务工作,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样的营运模式显然是不能跟上时展需要的。
五、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追求短期销售目标问题
中国的很多旅游企业追求的是短期的销售目标,而不是长期的营销目标。没有几个部门或旅游企业在年初即拥有自己完整的《年度营销计划书》,更别说近、中、长期旅游营销规划了。他们不熟悉旅游产品策略、旅游价格策略、旅游销售渠道策略、旅游产品促销策略之间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不太根据消费者需求心理去选择适合的推广对策、促销载体。旅游市场营销战略与营销计划尚停留在初级阶段,不能深度挖掘,更不用谈什么旅游市场营销计划控制、旅游市场营销成本利润控制、旅游市场营销信誉控制和战略控制。即便是对于推动作用较大的节事活动与公关活动的策划设计和执行方面,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节事活动或公关活动将带来巨大的眼前效益和未来的间接效益,然而,更多地方却并不深谙市场运作的妙处,或者抄袭照搬别人的模式,或者在自己管辖的地盘里“鼓吹”一番,将举办该类活动的真正意义颠倒过来,结果劳民伤财,却达不到促销的真实目的。
六、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忽视旅游形象问题
旅游形象问题已成为各地一个较为头痛的普遍现象。而营销的主要诉求又是要将充分反映实际特色的旅游形象提炼出来,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传播予目标受众。但近几年国内在大力推销自身的形象特色时,由于没有认真分析旅游目的地文脉与地脉,不能充分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形象,以致于促销经费花了不少,游客量却上不来,旅游淡、旺季差异性极大,形象宣传口号雷同等等现象比比皆是,更不用说打造旅游品牌了。
要使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必须用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来武装自己。使中国旅游业迅速朝健康有序的轨道高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使中国的旅游市场融入世界旅游市场竞争当中,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旅游事业,促使中国的旅游市场尽快走向成熟,为我国实现2020年旅游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起到推动作用。
[摘要]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事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旅游市场营销无疑会对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在营销方面存在盲目削价竞争、忽视售后服务,导致游客流失、法制意识淡薄、科技含量低、追求短期销售目标、忽视旅游形象等诸多问题。要使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必须用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来武装自己,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旅游事业,促使中国的旅游市场尽快走向成熟,为我国实现2020年旅游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经济效益
(二)教师因素目前中职学校的旅游教师大部分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旅游专业本科生,他们刚毕业就来到中职学校,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缺少实践的教学素材,只能照本宣科地传授理论知识给学生。他们在教学中没能打破常规,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一直沿袭旧的教学模式,教学缺少吸引力,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有一部分教师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运用到教学中,但是没能综合知识点的讲解,纯粹地讲述案例,没能使学生明白知识点在整个案例中的作用,不能使学生透彻掌握知识。
(三)教学条件简陋很多学校都不够重视实践教学,沿袭“以课堂教授为主的理论灌输”,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场所。很多县级学校都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市级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虽然拥有小规模的实训室,但设施不够完善,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二、解决中职旅游专业教育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课程设置中职学校应做好人才需求调查,明确目前旅游服务行业所需旅游人才标准,立足中职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而要培养出整体素质良好、知识结构合理、工作适应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优秀旅游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就必须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合理配置,既不要理论知识“满堂灌”而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只重视应用训练而忽视理论知识的积累。旅游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操作课程相结合为教学导向并体现现代化教育的特色。
(二)改变观念旅游行业是服务行业,被认为是青春行业,是阶段性工作,一旦上了年纪就不受用人单位喜爱。要改变这种观念,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让学生明白所有通过劳动服务社会的职业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受到尊重的。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旅游人才要求中职学校有具备综合能力的教师。中职旅游教师应以旅游专业学科理论知识为核心,熟练掌握旅游行业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自如,再对学生实践操作进行正确的指导。中职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导游基础”“导游业务”等都是操作性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这些专业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能真正学有所成,毕业之后能马上进入岗位角色,胜任岗位工作。所以,中职学校应组织旅游专业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鼓励其考取国家旅游局或者劳动部门组织的各种资格证书考试,另外,尽量让旅游教师到相关旅游企业实践,积累行业知识。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6)10-0110-03
[基金项目]2005年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赣州‘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05YJ24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喻荣春,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孙淑芬,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旅游管理。(江西南昌330200)
“古色”旅游资源是相对于“绿色”旅游资源——山林、草原、“红色”旅游资源——革命历史遗存遗迹而言的,是指具有悠久的历史,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古迹、遗址、民族风情、文化艺术等资源。
一、赣州“古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及评价
赣州“古色”旅游资源包括两大部分,即宋城文化旅游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宋城文化旅游资源
宋城文化旅游资源由位于赣州市章贡区的宋城和相关建筑景点如八境台、郁孤台等,及许多宋代建筑,如宋代古塔、古桥、古庙宇、衙署、学宫(书院、试院、儒学)等构成。
赣州作为目前保存宋代城墙建筑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堪称独一无二。其宋代城墙,位于赣州市区北部章、贡两江岸边,全长3664米,宽约5米,平均高7米,是江南保存最长的古城墙,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地面和地下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上城墙,章贡合流、百舸竞发的美景尽收眼底。
赣州宋代古浮桥也为重要的宋城文化遗存。位于章水上的西津桥、南河浮桥(1985年西河人行桥建成后拆除)和位于贡水上的东津桥(即现在的建春门浮桥)三座浮桥,从宋代开始建造,除战乱时偶有废止外,一直沿用到现代,对于城乡之间的交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仍保存了最长的一座建春门浮桥,此桥全长400米,共用了100只木舟,每3只木舟为一组,整座浮桥分为33节,每天都定时开启,以通行船只。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在赣州沿用了900多年,构成了赣州特有的人文景观。
此外,赣州市古宋城文物保存完好。不仅城墙、城门、城楼、敌楼、马同、弩台、大街、小巷、桥梁、地下排水系统、护城河遗址、古迹方方面面都比较完备,而且宋城的江城防洪功能至今仍然有效,是了解我国防洪史的活教材。赣州宋城还是古代城市从单纯军事防御和防洪结合型向经济贸易型转变的一个佐证。
2.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在赣州市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包含了建筑、民俗、民间艺术、饮食及客家迁徙历史的相关古代交通遗址等资源。
客家民间艺术有宁都道情、赣州灯艺、赣州采茶歌、采茶戏、兴国山歌、花篮灯等艺术形式;饮食资源有三杯鸡、小炒鱼、四星望月、蜜饯、丁香李、赣州市擂茶、春节腊货、薯食风味等;民俗礼节资源有筷礼、送果子包、穿木屐、婚娶仪式歌谣等。
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地域特色浓郁、类型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客家侨属回乡寻根,形成了极大的市场和旅游流,为客家文化的市场开发铺垫了道路。
二、基于“古色”旅游资源的产品设计
从以上分析可知,赣州“古色”旅游资源以宋城及客家文化为特色。宋城系列旅游资源因其较大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同时由于本地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并且毗邻于客家集聚中心,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有鉴于此,本文进行“古色”旅游资源的产品设计。
1.宋城与宋文化观光游
这是最早被开发利用的旅游项目,自1994年举办“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以来,至今已举办多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为进一步丰富活动的文化内涵,提高其品位,可作如下安排:古城寻踪游、古城风貌游、古赣州(章贡区)古迹游、通天岩石窟艺术游、宋文化名人探踪游、一江(赣江)二水(章、贡)游、古赣州辐射区的宋文化传播寻踪游。
2.赣州客家文化游
赣州地区是客家民系的孕育之地,这里95%以上的人口属客家人,所以赣州地区对于客家不仅在语言、民俗习惯、建筑、饮食乃至民系心理的形成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吸引境外游客、开发国际旅游市场,客家文化游是本地区最具潜在优势的旅游开发项目,且本地区资源丰富,特点突出,应充分重视。可开发的项目有:客家溯源寻根游、客家民居游、客家民俗游、客家生态文化游、客家文化绿色家园游、客家文化之源修学科研游等。
三、赣州“古色”旅游的市场分析
1.市场竞争分析
(1)宋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分析
宋城文化的外部竞争目的地有:河南开封、杭州宋城及主题公园以及香港宋城。其中河南开封为北宋首都,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但是目前城市格局及环境方面与赣州有一定的差异。杭州为南宋的首都,同样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以文化名人及西湖的影响,加之杭州的宋城主题公园的经营,扩大了其作为宋代文化代表的知名度。从知名度上,针对内地客源市场,两者对赣州宋城旅游的国内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冲击,是赣州宋城文化旅游产品市场开发的重要竞争对象;但是两者在空间上相对赣州的主要目标市场距离较远;同时,相对两者而言,赣州的宋城城墙等现存宋代遗迹及与赣江的组合,是具有特色的竞争性旅游资源,通过宣传赣州宋城的特色而增强竞争力以及赣州对宋城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是可以在内地市场上获得成功的。香港宋城是一项较为成功的主题公园,但是其文化底蕴和真实性与赣州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虽然对赣州吸引香港游客及境外游客有一定的冲击,但是赣州如果与之协作,能够对游客进行有效的分流和导流,则很可能转竞争关系为互补关系。
赣州市地域内古赣州(章贡区)的周边辐射区现存的宋代遗迹和文化遗存,是具有互补性的旅游资源,需要加强协作开发。尤其是对于可以组串成旅游线路的相关宋代文化旅游资源,如赣州市区内乃至江西省其他地区的丰富多样的宋代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协作,开辟宋代文化历史旅游专线,做到双赢,共同发展宋文化旅游,乃至将此项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2)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分析
与赣州客家文化民俗资源具有竞争性关系的地区有福建及广东地区。其中福建的客家民居开发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和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如永定的土楼在日本市场非常火爆。其中原因:一是福建客家围屋保存完好,如福建永安的安贞堡、永定的土楼等;二是福建土楼规模效应较好,永定土楼成群分布,给游客有一定的冲击力;三是福建客家民居旅游开发成熟。
然而,福建、广东与赣州是相毗邻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区,对于本地客家民俗开发是有互补作用的,应该加强协作。
2.赣州“古色”旅游市场细分
(1)境外市场客源细分
一级市场:港澳地区,目前占市场份额65%。
二级市场:台湾地区,目前占市场份额30%。
其他市场:外国人占市场份额4.9%,华侨占市场份额0.1%。
(2)内地市场地理细分
一级市场:江西、广东,占市场份额86%。
二级市场:湖南、湖北、上海、福建、江苏、浙江,占市场份额10%左右。
其他市场:其他地区,占市场份额不足4%。
(3)内地市场旅游目的细分
调查结果表明:
一级市场:旅游观光,占市场份额66%。
二级市场:度假和探亲访友,占市场份额17%。
其他市场:包括商务、会议、交流及专业访问、健康疗养、宗教朝圣及其他,占市场份额不足17%。其中,商务旅游及会议旅游应该成为未来逐步成长的市场。
四、赣州“古色”旅游的市场策略
1.境外市场
境外市场营销,通过客家文化和宋城文化以及区内生态旅游资源的推出,继续维持和拓展以港澳同胞及台胞为主体的观光游客市场,重点发掘外国人市场,通过客家文化的感情纽带,拓展海外华侨市场。密切与国际旅行社的协作。据有关专家推算,客家人在海外号称有1000万人,香港约有1/3的人口、台湾约有540万人口是客家人,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
2.内地市场
地理市场板块以观光及度假吸引本省游客;以客家文化、宋城资源及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广东客源;以生态旅游资源辅助宋城文化及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吸引湖南、湖北和华东市场客源。加强互补性旅游协作,加强旅游宣传。
五、赣州“古色”旅游的形象塑造
1.宋城文化旅游的形象塑造
(1)强调宋城城墙及体系完整的独有性特征,营造观赏宋城格局的旅游景点和环境。
(2)在旅游环境与旅游项目建设上狠下功夫,达到环境优美、整洁、安静、舒适。以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为标准,加强绿地、花坛、古树、名木、市花、市树保护培植,形成特色,扩大旅游者活动空间,并逐步向疗养、休憩、会议旅游方向发展,在峰山和陡水湖等地建疗养、休闲地。
(3)加快以宋文化为内涵的赣州章贡区城市游憩商务区的建设。
(4)城市识别标志以宋城为核心内容。
2.客家民俗文化旅游的形象塑造
(1)规范开放客家民居旅游目的地,以建筑民俗及村落形象为展示基质,以生活民俗、生产民俗、婚育民俗等为展示活载体。
(2)以生态文化为主线发掘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并设计相关产品。
(3)对重点开放的客家围屋内部进行整修,并逐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4)围绕客家迁徙线路,进行旅游形象宣传促销,包括沿宋代的古驿道等沿线的古建筑恢复及相关客家文化的展示等,如大余梅关古驿道的建设,可以与客家文化传播相结合进行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韩振飞.赣州现存的宋代文史古迹[J].南方文物,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