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师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4 15:23: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外教师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外教师论文

篇1

 

传统的外语教学缺乏西方文化环境的配合,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语法知识、语法结构,但在实际交际能力上却很缺乏。最重要的也是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语言与文化有机的结合,使外语教学只是单纯的培养了“纯语言能力”。要改善这种局面,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是刻不容缓的事。笔者根据其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三种文化导入模式。 

 

一、 典故引入模式 

 

英语中有很多固定搭配有其固定的意思,这很类似于中国的成语。这些看似简单的习语却很容易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对于这样的习语,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典故向学生引入其意思,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语境下,加深了学生对习语的理解。例如“leave no stone unturned.”,就决不是“把每块石头都翻遍”的意思。这是出自于一个历史典故。波斯与希腊在公元前五世纪大战于古希腊的普拉特亚城,波斯战败。事后,有传言说波斯军队留下了大批珍宝。一个叫波利克雷兹的人东挖西掘,但一无所获。失望之余,他跑到阿波罗神殿去问神。神谕:“leave no stone unturned!”。波利克雷兹照做,果然找到了珍宝。此语现在被引申为“千方百计”、“不遗余力”、“不错过任何机会”。 

 

二、 实践经验积累模式 

 

记得一位外国朋友问我,当他问中国学生“how are you?”,绝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使他非常的费解,难道他们都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感觉都一样吗?从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口语教学太过于模式化,缺乏灵活性。那么除了了解课本知识之外,还要通过实践,即与英语国家的人接触,从交往的过程来提高口语的交际能力,同时学习异国文化。中西之间打招呼的区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中国人见面往往会说“吃了没有?”,而西方人则很简单,仅“hello!”或“how are you?”。中国人喜欢问一些在外国人看来是属于隐私的问题,如“你的衣服在哪里买的?”,“多少钱?”等。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喜欢谦虚,总喜欢说“you are flattering me!”这会让西方人摸不到头脑,甚至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仅这几例日常用语,就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通过实践,学生们既学会了如何与西方人交际,也了解了西方文化。这要比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对话收效大的多,达到了双重目的。 

三、 对比分析模式 

 

东方文化含蓄、婉约,而西方文化则是开放、外露。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习俗、价值取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导入这类文化时,就要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别,从而加深对异国文化的了解。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单元“the present”中的“marigold”(万寿菊或金盏菊)为例,绝大多数学生特意为老太太的生日献上一束“marigold”,以表示对她的关心,这与老太太女儿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可是,中国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marigold”,而不是“carnation”(康乃馨)?这里就涉及到西方文化源泉之一,即宗教文化方面的信息。众所周知,carnation表“祝福”之意,而且是母亲节的花卉。实际上,marigold意为“圣母玛利亚的花”之意。据说古人以此花献给因失去耶稣而悲伤的圣母玛利亚。更重要的是marigold的花语是grief,而这不正是象征着老太太的凄凉晚景吗?至此,学生对整个课文的悲凉基调就能很好的把握了。 

综上所述,文化是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文化差异使不同的语言的使用者在交际中受到了限制,但这种差异并非不可逾越,我们在教授过程中应该把文化知识的传授贯穿于语言的学习中。因而,这对语言教师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教师既要教规范的语言,又要教不同情况下的语言使用方式,因此必须兼顾语言的个体和社会性。语言教师除了教语言以外,也应该是外国文化的介绍者和教育改革的促进者。语言教师应对其职业进行思考,从而将语言教学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中,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巧,而且成为新型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参考文献: 

[1] claire kramsch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篇2

例如:麻醉方面,历史上曾有华佗使用中药汤剂麻沸散进行麻醉;外科感染方面,一些局部感染可以使用消肿散、鱼石脂软膏、芙蓉膏、黄金散和玉露散等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消退肿胀;烧伤病人的护理方面,Ⅰ°烧伤使用京万红软膏治疗,II°烧伤使用湿润烧伤膏和麻油纱布包扎治疗;毒蛇咬伤使用季德胜蛇药治疗;肿瘤治疗五大手段其中就有中医的扶正祛邪、通经活络、化瘀散结、清热解毒和以毒攻毒方法。

(2)外科学分论中与中医学有关的内容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病可以口服逍遥散和小金丹等中药治疗

肠梗阻病人可以使用大、小承气汤,针刺双侧足三里等方法通便;痔疮治疗使用马应龙痔疮膏,苦参汤坐浴;胆石症治疗使用消炎利胆片、消石片、消石散等药物;胆道蛔虫病使用乌梅汤驱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使用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尿石症使用金钱草颗粒利尿驱石;骨科病人护理涉及中医骨伤学知识;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采用中医推拿、按摩、理疗等方法。

(3)皮肤病和性病病人护理也涉及许多中医学知识

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就提出治疗湿疹采用“浸疮,黄连粉主之”的治疗之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以使用中药雷公藤;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方法,用雷公藤、青高素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治疗,还可口服火把花根治疗;色素性皮肤病(如白癜风)使用中药丹桃冲剂配合黄芪口服液治疗;银屑病可以使用一些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的止痒方剂(黄连解毒汤和五味消毒饮)治疗。

2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的优势

2.1培养护生人文素养

中医作为国粹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脉相承。中医的诸多理念就是从我国古代哲学中衍生而来的,譬如阴阳五行理论、相生相克学说、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等。故《素问》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也。”指出学习中医者须通晓天文、地理和医道等。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中医学知识,进而温习中医历史,讲叙如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中医名家的故事,无疑对提高护生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弥补医学院校人文气息薄弱的缺陷。

2.2促进护生身心健康,为护生人生导航

我校护生绝大多数是女生,在教学中讲授一些中医学知识,可以教会护生预防和治疗感冒、腹痛、痛经等常见病,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抵抗力。在讲授西医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古代中医名家的经历和治病救人的事迹,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2.3培养护生严谨的医学态度,树立整体护理理念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整体观念,这与现代外科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在外科护理学课堂上讲授古代中医名家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培养护生认真的医学态度具有积极作用。现代护理注重整体护理,以实施护理程序为方法,恢复健康为目标,为病人提供计划性、连续性、系统性、全面的涉及身心、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优质护理。中西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符合整体护理要求,对于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中医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并且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历来讲究医护不分家,强调“三分治,七分养”,这也符合整体护理观念。

3外科护理学教学中中医学知识的渗透方法

3.1邀请中医护理学教师参与集体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体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的一系列活动。邀请中医护理学教师参与外科护理学教研室的集体备课,让其从中医角度阐述外科疾病治疗方法,而外科护理学教师也提出建议,希望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注入外科疾病中医治疗方法的讲解。这样的备课别出心裁,使教师受益匪浅。

3.2鼓励学生参加继续教育学院的中医职业技能培训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开展了诸如中医按摩、中医针灸和中医推拿等项目的职业培训,并且可以授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和级别认定证书。应动员和支持护生参加这些培训,使护生医学技能多样化,成为拥有一本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多本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才,而这些技能也可以在外科护理中得到应用,如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等。

3.3改革外科护理学教材,适当增加中医治疗和护理内容

目前,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使用的外科护理学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护理学》(2版),该教材实用性强,内容翔实,但缺点是对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方法介绍较少。可在“骨科病人的护理”章节适当增加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让护生了解中医治疗骨伤的方法;对肿瘤病人的中医护理方法只用一句话带过,没有详细讲解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和药物,护生普遍希望能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因此,可在适当的时候编写校本教材,增加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内容,从而适应新形势下复合型护理人才需求。

篇3

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民族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我们学习一种语言实质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Tobebilingual,onemustbebicultura1.)。因此,在各阶段的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不懈地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文化教学。结合本人在剑桥少儿英语培训及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汉英文化差异,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求。

一、文化教学的作用、方法

语言与文化互为交织.不涉及文化就不可能搞好英语教学。而各阶段中文化教学的层次应有所不同。

(一)中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即跨文化意识)为目标,以汉语文化、英语文化内容作对比,进行礼仪、习俗、节日、生活方式等浅层次文化内容的学习、了解.

1.比如“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问话人只是出于礼节并不在意对方吃饭与否,而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吃饭呢!我在剑桥少儿英语二级培训中关于现在完成时的学习中,就举了这个典型例句,有个聪明的男生就偏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回答:“No,Ihaven’t.”然后期待地看着他,他从容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样东西交给我:“Havesomebread,please.’’

2.又如“隐私”方面:中国人初次见面爱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是涉及个人隐私。因此我在讲授“Howoldareyou?”“Howmany kids haveyou t?”“W herealeyougoing?”“How muchisyourlleWdress?”这些句型时,一定告知学生它们的适用场合,避免盲目使用,造成误解而产生交际障碍。

3.在节日的风俗习惯方面,中西文化差异显著.除中、英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MayDay”、“Women’8Day”等)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irngFesitvla”、“The Mid—AutumnFestival”等,英语国家有“Vlaenitne’sDay(情人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及“ChirstmasDay(-~节)”等,在剑桥少儿英语教学中,我注意在相应的月份里,结合教材内容,逐一介绍各个节日的来历、文化背景,每年的圣诞前我会邀请一名外籍教师扮演圣诞老人出现在教室里给好孩子发圣诞礼物:“Areyou agood boy/girl?——Yes.Iam.———0hereisatoycarforyou.——1门bankyou.”好不热闹!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了解世界的热情。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更提高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除涉及以上文化内容.还应包括大众文化习俗、高雅文化、价值观,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深层文化的内容。因此.大学英语可结合词汇的丰富内涵、习语或典故的文化背景,结合历史或政治背景甚至委婉语进行文化教学。

1.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文化的载体,在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一些词汇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义.从而导致一些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比如,inpidualism这个词汇其实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英美人用该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意识、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奋斗精神;而中国人视“个人主义”为“无组织无纪律”、“利己主义”、“英雄主义”等.把“inpidulaism”作为贬义词沿用到现在(当然这一现象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是有些微妙的变化的)。通过剖析这一词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了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也让他们成功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2.习语典故通常被看做是一些固定短语,其意义不能从句子的单独成分中得到,因为它们的意义是与文化密切联系的,因此在教授习语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引人一定的文化背景,还要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词典了解它的来源和隐喻意义。例如。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因此英语中出现的大量隐喻(metaphor)与基督教有关,以《大学英语》精读课本三册第三单元“WhyIteach”中的下旬为例:“Beingateacherisbeingpresentatthecreation,when theclaybeginstobreathe.’’该句作者运用了一个隐喻“老师的工作比作上帝的工作”,因为根据《圣经》描述:人是上帝用泥(clay)造的,上帝向泥吹人生命之气.他就活了,完成了人类的创造,这句话暗指是教师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只有向学生介绍西方这一宗教文化,学生方能理解这一隐语的内涵,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3.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在委婉语上也有表现,比如关于“年迈、老”,中国人认为老人是智慧、权威的化身,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在中国语言中常出现:“老寿星”、“老革命”、“老人家”、“张老”、“谢老”等称呼,而在西方,西方人向往独立个性,自强自立、精力充沛,所以他们更注重年轻人,他们害怕衰老,就忌“老”,对于他们而言,“old”一词是难以接受的.在西方没有“oldman”之说,他们一般委婉称之为“seasonedman”(经验丰富者)、“well—preserred”(保养好者)、seniorcitizen、reachingone’Sgoldenage以换取心理安慰。因此.同英语国家的老人交往时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免得引起不愉快,导致交际失败。

二、文化教学现状

我国的外语教学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只把语言当作孤立的符号系统传授给学生。死记词的概念意义。英国语言学家GeofreyLeech在《语义学》(Semantics)-书中提出:词义分为七个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如果要求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意义这一表层。从而忽略词汇的深层内涵及文化内涵.那么教育出来的学生文化差异敏感性低,脑袋中虽然装满了单词和短语,可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张不了口,学到的是“哑巴英语”.或一说就错,无法达到真正使用地道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会使学生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这一现实,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汉英跨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心理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和形体语言等,都富有深层内涵及文化内涵。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准确地保握好教学时机

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融合,讲解生词和词组不仅要教读音、拼写和字面的概念意义,还要深入到文化内涵、感情意义、联想、搭配意义等,教师应该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

3.正确看待文化差异

在英汉文化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将这种差异放置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讨论,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用包容的心态来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做一个“国际人”

4.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

文化教学应是渐进地、自然地、启发式、关联的,而不是集中、说教、注入、孤立式的。从中小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循序渐进地由浅层次的文化内容向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学习。

篇4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即在有限的课内时间里解决方法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语文。但问题的关键是,在应试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多数中学生根本就没有课外阅读时间。学生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课程排得满满的,连吃饭走路都是匆匆忙忙的,那里有“闲情逸致”去阅读呢?课外阅读长期得不到重视,还源于它姓“课外”,学生以它为“消遣书”,家长称它为“闲书”,甚至有的领导和科任教师认为它是“不务正业”的书。这些不公正的待遇使它遭到冷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光靠有限的课内阅读既不能满足学生的考试需要,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鉴于此,教师要改变观念,激发学生兴趣,保证课外阅读的正常进行,将阅读从课内引申到课外,用课外的营养滋润课内的的内容。阅读的途径比较多,例如:

1、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信息、新颖的手法,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把握课文内容与经典作品的思想真谛与语言内在意蕴,在感悟中提高自己的品位和境界。培养学生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对同一问题作多角度思考,进行丰富的想象,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和综合思维的能力,并不断加以深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2、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新书,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的阅读教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假如我们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使学生们能随时地、方便地读到他们喜爱的文学、科技以及一切有益的读物。

同时,还要大胆地利用有限的课时来进行课外阅读。每周坚持用一至二节课来专门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感觉非常好,学生在读书交流时说“我们期待阅读课的到来,因为我通过阅读体验到从没尝试的感觉”。一个同学说:“课外阅读还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把我们从游戏室,网吧等场所救出来,它使我们 活得滋润。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不但不影响课内,而且使课外、课内二者相得益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积极组织阅读材料

有了充足的阅读时间,就必须准备充足的阅读材料,不能让阅读成为“无米之炊”。材料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如笔者所带的班级,每人订一份《语文周报》,不少学生还自己订了《读写天地》、《青年文摘》等等,报刊杂志交换进行阅读,有时还可以借助学校图书室的资料,这些资料这些资料极大的充实了学生的阅读仓库,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为自主阅读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的进入阅读之门,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激励学生乐读。学生如果乐于读书,积极主动的探求思考,阅读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吸取知识的阳光雨露。

2、引导学生善读。学生不仅要乐于读书,而且要会读书。特别是在开始的一段时间,教师要告诉学生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有的文章要精读,要一字一词地细读,反复地读,仔细品味;有的文章要略读,一目了十行,了解大意即可。要善于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去体会文章的精妙。只有这样,才能读有所达,读有所获。

3、提醒学生记读。“记读”就是要让学生阅读的时候手到、脑到。对于精彩的词句和语段,要用摘抄本把它抄下来,要用一定的时间笔记本别好的内容进行背诵,为今后的写模仿、创新的原料,对于感受很深的文章还可以写读后感。教师要每隔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查,鼓励学生做好笔记。时间一长,学生的语言仓库里就会有充足的“货物”,到那时写作将成为一种自觉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得到全面提高。

四、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积累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篇5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49-02

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汉语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学习汉语。优秀的汉语学习者不仅能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本功,还要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灵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汉语文化知识的导入,并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懂汉语,成为汉文化的传播者。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交际能力的强弱便成了衡量语言水平高低的一种尺度。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是国际交流的迫切要求。中国学生学外语,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记词汇、短语、句型。只要把词汇关过了,应付考试就轻松了。但是实际交流却存在许多问题,这是由于中国的老师、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考试。只注重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师如果把自身学习外语的应试经验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在教学环节中恰当地渗透文化知识。避免让学生学片面的语言知识。

研究发现,二语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如果教师处理不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会阻碍教学效果。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交际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语言的交际是双向的。母语文化对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并通过其与汉语文化的比较,促进汉语课堂教学。如果学生掌握好了汉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表现出语言的得体性。在听到中国人的一些不同于自己母语习惯的回答时也不会感到莫名其妙或无法接受。

例1:刚到中国的美国留学生Joe会讲一点中文,他到学校超市买东西,售货员没注意到他,他打招呼说“对不起”。售货员没有任何反应,他又大声说了一句“对不起”。售货员见周围没别人,只有她俩,Joe肯定是在对她说话,顿时觉得莫名其妙。

例2:Joe在街上向一位漂亮的中国女生问路。得到帮助后对对方表示感谢,并夸对方漂亮。结果女孩回答:“哪里,哪里,你过奖了。”这样的回答让Joe觉得一头雾水。

以上两个例子体现了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冲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文化的导入,既要有汉语文化,也要有学习者母语文化。

二、课堂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互动

(一)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中国文化。要想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要了解中国文化。优秀的中华文化需要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传播。在文化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桥梁,能够有效地连接起不同的文化。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深刻理解学生的母语文化和中国文化,努力使自己成为两种文化的中介者和解释者,能够在教学中较自如地应对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汉语学习障碍。帮助学生扫清障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汉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主流性原则。重点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方面。第二,实用性原则。向学生介绍交际中用得上的,常使用的中国文化知识。

(二)结合教材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等。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指出其文化意义。教师将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结合起来进行语言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在赏析李白的诗歌“静夜思”时,学生由于不知道月亮和思乡情节的关联,所以体会不了这首诗的意境。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中秋节和月亮之间的联系,以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学习完后学生还可以举一反三。例如,学完这首诗后再听到“月亮代表我的心”或看到与月亮有关的文学作品时,学生就会联想到月亮和思念之间的关系。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中国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讨论活动。让学生收集一些典型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材料,进行扩展性的介绍和讨论,并与自己的母语文化作比较,分析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并写出报告。

例如,中西方对称谓的差异比较。留学生会发现中国人往往把亲属关系的称谓词用于非亲属关系。称老年人为“爷爷”“奶奶”,称比自己年长者为“大哥”“大姐”,称与自己父辈同龄者为“叔叔”“阿姨”,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为“弟弟”“妹妹”。这样的称谓表示了一种亲和的情感关系,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是由于中国人一向重视人伦和人际关系和谐的民族情感心理。而西方社会强调“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较多采用对称的称谓方式,强调平行的社会关系,因此不会像中国人一样把亲属关系的称谓词用于非亲属关系。其根源在于西方人注重核心家庭。孩子成年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并组建自己的核心家庭,所以,最看重的是父母,子女。对于其他亲属不如中国人看得那么重,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血缘关系。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都会得到培养。

三、建立跨文化的学习氛围

(一)布置教学环境

英语国家的教室布置往往与众不同,座位的排列也很新颖。中国的教学环境相对传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调整学生的座位排列。在鉴赏古典名著和诗歌时可以使用传统座位排列,让学生感受古人在教室里读书的场景。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以采用西方的座位排列,便于学生讨论、交流。同时,可以在墙壁上布置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栏目,如中国的山水画、谚语、成语等。教室环境的布置也可以不断更新。

(二)举办专题教育讲座

定期举办文化专题讲座,有助于学生在一种有别于课堂的轻松的讨论文化的氛围中学习文化知识。讲座的内容应有计划性,如一学期讲重大节日。教师可以将讲座的次数分配好,一周或两周讲一个主题,并与学生自己国家的一些相似的节日作比较。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了解会有系统性的提高。

(三)利用教育网站

当前,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大量地运用于现代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挑选适合学生学习的有关文化的内容运用到课堂上,比如电影短片、小品、相声、歌曲等,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方面都受到冲击,这样学生也会觉得有趣,接受度高,学起来也轻松。

(四)利用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主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以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中国文化的相关微课,让学生观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定的题目,让他们到网上查资料,完成相关微课制作。学生会对同学制作的微课感兴趣,从观看同学的微课和自己制作微课中受益匪浅。

四、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留学生在学习中文的同时也在学习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让语言被赋予文化的内涵,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会极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篇6

文学

一、孔子学院诞生的背景 文学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纽带,对加强各国之间的学习和借鉴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汉语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在提升,汉语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2003年作为文化外交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宣布了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的计划。中国国家汉办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并在北京设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可以说,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积极推动的项目,也是21世纪初中国外交的一个战略。“孔子学院“的英文名称是”Confucious Institute”,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首要记忆;对世界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因此,该名称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自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办以来,从尼罗河畔到乞力马扎罗山,从富士山下到伊洛瓦底江边,从五大湖区到西伯利亚田野……在世界五大洲的78个国家和地区,已设立了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短短4年,孔子学院花开全球,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孔子学院的迅猛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得益于世界迫切了解中国的需要。“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园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毫无疑问,孔子学院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势头对中国塑造和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国家形象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

文化外交指的是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包括文化手段在内一切和平手段所开展的外交活动。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一国的国际形象。

建构主义认为,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放射,国家将产生文化影响力,从而建构其广泛受到国际认同的一国的国际形象。对中国而言,建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是国家形象设计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中国以国家自身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积极推动世界的和谐化进程,积极发挥文化外交在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中的作用,从而逐渐塑造起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孔子学院具有文化外交乃至公共外交的属性,其目标就是要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让外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同时,增进友谊,共创和谐世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是语言,孔子学院在传播汉语的同时推广中国文化,成了既便于操作也很有需求的文化外交行为。陈至立在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上演讲时说,孔子学院要成为“海外汉语推广的基地,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

2.铸就强势文化,提升一国的文化竞争力及综合国力。

一国的文化交流状况基本与国家综合国力成正比,经济水平高、综合国力强的国家,文化外交的水平相对就高,也就容易成功实现对外战略目标。

正如汉斯•摩根索所言,“较之军事、经济等因素,文化如果运用得当,将能征服人们的头脑,产生持久、稳定的战略效果”。在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当今世界,能否占据文化主角地位,即是否具有强势文化,将对一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从传播学角度看,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强势文化的拥有者而言,在政治上、经济上对受众在吸引力方面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强势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其它国家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依然缺乏应有的影响力和认同度,中国外交在国际机制和国际事务中的实际参与度和话语权依然有待加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各国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而孔子学院正是以传播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孔子学院在海外迅速走俏并加速了“中国热”的升温,为中国的文化外交带来不少福音。

三、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

1.加快中国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推广对文化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华文化。有了汉语作载体,中国的书刊、杂志、影视、网络信息等流传于国门之外将不再举步维艰。

汉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共同感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纽带,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使中国文化成为吸引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磁石;同时这也将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2.促进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本国语言的国际化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和象征。近代以来,中国人走出去传播汉语言文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仅限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领域。2002年,中国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是海外汉语教学推广基地,同时也是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中国的文化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传播学视角看,“孔子学院”的文化国际传播应该是搭建双向的桥梁:一方向是中国输出其语言、文化以及塑造本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向是从与国外进行交流活动过程中吸取其优秀成分,以服务于中国文化及与国际先进的发展水平接轨的事业。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理查德?鲍姆所说,“中国政府通过孔子学院提升国家形象,正在向世界展示一张柔和的孔子的脸”。〔〕〔8〕孔子学院正是中国文化外交的一项创新举措,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3. 有助于化解“中国“,优化中国国际形象。

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特别在西方,基本上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塑造的,其向世界散布的“中国“,使中国国际形象极大受损。美前日本防卫所言旧俗史部长星岛九夫发表文章指出:“最近,‘中国’的论调甚嚣尘上,我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美国战略、美国国防和战略安全保障问题的专门研究人员,对中国进行观察,得不出这种结论。成为威胁的该是别国,而不是中国。”韩国学者李映周也系统批驳了“中国”,他指出“ 认为中国在21世纪强大起来必然构成对外扩张 ,威胁别国的观点是荒谬的” 。但是 ,化解“中国” ,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澄清。“ 孔子学院 ” 的发展正是向世界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 ,向世界说明中国 ,辩解是非曲直。

2008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开幕式上“四海之内皆兄弟”、“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论语》中的名句,通过一幅幅缓缓展开的巨大画卷中凹凸起伏的方块汉字展示给全球几十亿人面前,我们看到的是受儒家影响的大国风范和礼仪;奥运会开幕式正是颂扬了中国的儒学价值观。中国用活字印刷版不断变换的“和”字,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情怀,和要与世界人们共同缔造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各地孔子学院正赶上了这个好时机,做到了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对“和文化”价值观的尊敬、理解和赞同。孔子学院通过平和、 吸引、 寓教于乐的方式营造理解 ,释放善意,以此打破隔阂、误解,使不同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加深对中国国情以及中华文明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化解中国、优化中国国际形象;有助于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无穷魅力;有助于展示中国文化外交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尤其是在经济崛起、国力大增之时,更应该注重挖掘文化的潜力,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外交当中一项创新的举措,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最鲜亮品牌。孔子学院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虽然它在兴建中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但从长远来看,孔子学院对中国的文化外交的促进和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实现了“让中国走进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目标,搭建了文化国际传播的双向桥梁,在这种双向文化传播中,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不断走向成长和成熟。

参考文献:

〔1〕 汉办: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特刊〔J〕, 北京,2008.29.

〔2〕 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M〕.北京:外研社,2010.475-476.

〔3〕 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4〕 王宁宁:关于海外“孔子学院”的全面认识,科教文汇〔J〕,2009(6):134.

〔5〕 【美】肯尼迪?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M〕.胡少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2.152.

〔6〕 刘乃京:文化外交—国家意志的柔性传播,新视野〔J〕,2002(3):66-68.

〔7〕 宗焕平:孔子学院的独特影响力.瞭望〔J〕,2007(11):96-97.

篇7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98-01

著名语言学家H.Goodenougd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征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由此可见,语言不仅仅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同时还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依赖文化现象而存在的。语言和文化两者的关系,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决定语言。

第二语言学习 ,可以分为在目的语环境中和在非目的语环境中这样两种不同的情况。但无论是在哪种环境中学习 ,第二语言学习主要还是依靠课堂教学进行的 ,第二语言的获得也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环境中实现的。因此,课堂内的教学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而言至关重要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因素导入同样也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文化因素应该有机地融合在课堂内的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教学中。

一、词汇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因素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常常体现在词汇层面上。因此,词汇能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有相当一部分汉语词汇是与汉族人的文化背景密切关联的。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无不体现在汉语言的各个层面上。词汇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得既直接又明显。汉语中有许许多多饱含中华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如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诸如“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伯伯、叔叔、舅舅”,“姨姨、姑姑”等等十分具体的称谓。这些称谓折射出汉民族强调“长幼有序、嫡庶有别、长者为尊”的文化传统,看重亲属关系的态度以及父权宗法制度和观念。这是在汉族社会长久存在的客观现实。不同民族语言中表示相同事物的词,只有很有限的一小部分是等义的,绝大多数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有的是词义指称范围不等,如汉语的“做”就分别对应英语中的“do”、“make”、“perform”等词。汉语词的指称范围要比英语词的指称范围宽泛得多。总之,词语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词语反映了社会生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要使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掌握汉语,仅在教学过程中教授词汇的理性意义是不够的。

二、语法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因素

语法揭示了语言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合句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英汉语法差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并培养他们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表达上汉语讲究顿悟,注重意义的结合,即汉语较少借助语法形式的手段,而是用词语意义间的联系来达意。这样,汉语的句子大多结构松散,没有特别明显的形式标记词。而英语注重形合,偏重形式,常用语言形式的手段实现词语、句子的连接,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 ,是一种理性的语言。所以也有人说英语是 “显性的语言”,语法严谨而便捷,汉语是“隐性的语言”,语法宽松而灵活。

三、语用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因素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该语言。要想比较自如地使用一门外语,除了掌握大量词汇与语法外,在语用上也需格外注意。语用,简单来说,就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说怎样的话。例如,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被置于一个非常崇高的地位,因此人们会这样打招呼;而“去哪里啊”,这样的句子也并非是真的想打探别人的隐私。因为在西方文化中,这样的提问是被认为非常不礼貌的;但是在中国,这样的句子仅仅表达一种关切问候,回答者可以不必认真地回答。

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在教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要对渗透于汉语之中的文化因素进行详细的探讨。文化影响着语言,而语言教学势必要体现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更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已经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无序再到有序的蜕变。

篇8

谈到英语语言文化,我们不可能不谈英国和美国。英国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出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发展趋向。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战后美国文学历经50年代的新旧交替、60年代的实验主义精神浸润、70年代至世纪末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和特征。

目前,全世界有3.8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大约2.5亿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另外还有10亿人正在学习它;全球大约1/3的人口每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它;并且据估计到2050年,世界上一半的人都能比较流利地使用这种语言。它是全球化的语言,广泛应用在国际商务、政治和外交领域中;它也是电脑和互联网的通用语言。诚然,这种在14世纪的英格兰只有“下等人”才讲的口语,已经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演变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因此,中国要走向世界,不仅要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让西方更多地了解中国;外语教学要变得有效且符合实际,要避免成为某种优势文化统治的工具,就应当遵从“双向文化知识”导入的原则,使外语学习者在自由运用目标语的同时获得一种升华,即同时超越本土和目标语文化的狭隘界限,既了解和尊重学习新语言时形成的多文化现象,又对外来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念做必要的审视,使自己成为思想开放的双语文化的新时代人才,避免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陷入被淹没的境地。

二、语言文化对人类文化发展所起的认知作用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元素,是对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而文学作品又隐含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经常使用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批评。英美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音乐性的语调和五光十色的语汇,回味其“弦外之音”。因此,开展外国文化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有效提高外语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径

首先在教材选编上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因此在语篇选取时要考虑那些语言精华的文学作品和介绍语言国家风俗习惯的语言材料。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文化愈益显得重要,教材中便可以选入一些反映深层文化的语言材料。

篇9

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外贸知识的重要性

篇10

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经验,进一步有计划地开列出符合课程标准“建议”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单。选书的前提是要求有较大的选择面,除了名著等经典书目,教师还要在平时关注出版动态,要留意报刊杂志,关注当前的热点图书但又不被媒体左右,关注获奖作品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实际,找到真正优秀的并能与学生兴趣点结合的作品。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最好让学生参与选书,师生一起来商定课外阅读的书目,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证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阅读

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万事大吉,不少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指导而变成了学生的“自由阅读”,因而阅读质量不高。要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扫除阅读障碍。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赏析精彩章节。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激发阅读兴趣。除了让学生参与选书,一开始就调动起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

三、组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