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4 15:23: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全球气候变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篇1

按照他们编制的计算机模型,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大气层中直接接触地球表面的部分,即对流层的温度,也应该随着地表温度持续逐渐升高。但实际上,无论探测气球还是卫星观测自1970年以来,对流层温度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甚至赤道区域对流层温度还有过降低的情况。数据之间的这种矛盾,使很多人开始怀疑究竟是否真的出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最近一期的《科学》杂志刊出了三篇论文,试图解决这一困扰气候学家多年的问题。

首份论文称,过去40年中,全球各地的气候观测站固定每两日一次,在格林威治时间正午和午夜12点分别释放探测气球,收集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数据。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探测气球使用的无线测温设备存在种种技术误差,造成观测数据的系统性偏差。因此,气候学家往往会对气球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修正。但问题是,过去使用的这套修正值本身也存在误差,存在矫正过度的问题;也就是说,经过数据矫正之后的大气温度数据有可能被显著低估了。

第二份论文则称,过去20年来,卫星观测数据主要是对安装在卫星上的微波探测器收集对流层发出的微波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的。但问题是,卫星探测方式是从外向内穿过整个大气层探测对流层微波信号的。探测器接收到信号后,首先需要对平流层信号的干扰做出修正,但检测结果显示,修正后的温度数据值还是会比对流层表面的实际温度低。

第三份论文也支持前两组研究的结论,即之所以出现计算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大气观测结果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由于收集和计算数据体系本身出现系统偏差所致。因此,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确实不可掉以轻心。

克隆狗第一次成功《时代》周刊2005年8月15日8月初,韩国首尔大学兽医学院黄禹锡教授及其课题组培育出的世界上第一条克隆狗Snuppy公开露面。这个名字取自“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国立首尔大学)和“puppy”(小狗)。

狗是目前科学家公认最难克隆的动物。自1996年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埃安维尔穆特博士课题组克隆出第一只绵羊“多利”后,各国科学家接连克隆出了老鼠、奶牛、山羊、猪、兔、猫、骡子、马及人类干细胞胚胎,但没有人成功完成过克隆狗。包括美国加州基因存储与克隆公司(Genetic Savings & Clone)七年来斥资1900万美元一直努力的克隆狗试验,也未取得成功。

篇2

一、低碳经济的产生

全球变暖使人类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意识到威胁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反思目前的发展模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尽管能换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环顾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已经证明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人类终将有一天受到自然的报复。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减少经济发展对生存环境的影响,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于是低碳经济孕育而生。所谓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类实现工业化以来的发展模式而言的,它要求在发展经济时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轻发展经济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发展低碳经济,核心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消耗,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在维护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同时,用尽可能低的生态环境代价和社会经济成本,换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环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水资源匮乏现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现象的发生,无不与气候变暖相关,而气候变暖在很大程度上,是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缓解这些压力的必然选择。

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人类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开始迈向低碳化。自2003年英国发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以来,英、日、美、加、法、意等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各国相继出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如碳排放贸易基金、碳信托交易基金、气候变化税、可再生能源配额等,反映了各国政府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视与决心。与此同时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等国家也主动减排、限排,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我国能源分布呈现出“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使得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的生产量一直十分巨大,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在煤、石油、天然气三种化石燃料中,产生单位热量所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煤炭最高,分别比石油、天然气高出约36%和61%。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越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就越高,致使其经济发展为高碳模式。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仍将维持在60%以上,这种由资源禀赋条件所决定的能源结构,使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付出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更大的代价,制约着我国低碳之路的实现。

(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尽管近年来提出要发展集约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也相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表现出粗放型的特征。数据显示,我国2006年GDP总量占世界的5.5%左右,但与此相对应的能源消耗却占了世界的15%左右;2008年我国人均能源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天然气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但是单位耗能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耗能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法国的8倍,是日本、瑞士的11倍。不重视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依旧把经济增长建立在高能耗、高排放的基础之上,是制约我国低碳之路的又一因素。

(三)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我国仍以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作为支柱产业;二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价值链低端。

我国目前仍处在以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工业社会阶段,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依然是经济的主体,但是产业结构调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符合一国发展的国情,现阶段我国以第二产业为支柱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首先,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没有重工业,工业化进程将变得寸步难行;其次,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求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在工业社会中积累足够的资金,我国就没有走低碳经济道路的实力;再次,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缺乏竞争力,尚不适宜过分重视第三产业,而放弃工业已有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的发展仍需依赖第二产业,从而对发展低碳经济形成了不可回避的制约。

我国贸易结构对低碳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小视。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和能源成本相对低廉,出口商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虽然我国出口贸易一直高速增长,但出口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这样的贸易结构特征,使得出口的产品在国内的生产都是以高能耗高排放为特征。

参考文献

[1] 全球变暖相关知识[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1).

篇3

在最近几年,全球的气候,一下子变暖了许多。秋天要等到10月份才到,夏天4月份就开始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原来,是人类自己闯的祸。

21世纪,人类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使我们的地球逐渐变成一个热球。也就是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二氧化碳,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造成的。二氧化碳。现在全球汽车越来越多,地球也就越来越糟。我们周围的环境越来越恶劣。

二是家庭电器,夏天天气炎热,在家吹空调成了人们的一大爱好之一。可是空调会向外排放大量的甲烷气体,还会浪费电。所以要尽量少用空调或不用空调。

最后一点是:保护水资源。在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是水,可是能喝的却只有百分之二是淡水。动物和植物都需要淡水。动物的生物链严重破坏。水成了问题,人们就大量开发矿物质,燃烧出了C02气体严重破坏臭氧层。南极和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洞。这样下来的话,人类的生活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这样下去,太阳就会直直射入南北极,冰川就会融化。然后,陆地变少,人类也就少了。如果我们不保护,总有一天我们人类会从这个星球上消失的。我们可以从低碳开始:一、少买衣服,二、不吃牛排,三、要住小房子,四、绿色出行,这几个方面做起。然我们共创美好的家园吧!

篇4

摘 要: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方向和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整合生态环境各主要部分,谋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这其中,气候问题一直是全球热议的中心问题,“气候”正在脱离原有的狭隘的生态和社会建设层面,逐渐与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方向和角度,即气候政治。本文通过对湖北大学生态政治研究所负责人刘然教授的采访,总结概括了若干问答内容,以解释气候政治的独特内涵及影响意义。

关键词:气候政治;生态政治;气候外交;生态政府

曹:刘教授您好,很荣幸能跟您探讨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问题。

刘:你好。

曹:当今世界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工业革命这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另一方面,它衍生出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文化特质,特别是在对待环境问题上的行为和态度,给全世界带来了无法愈合的破坏。气候的破坏直接导致生态的失衡,并且会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我们知道您是生态政治方面的专家,在去年的五月初,您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德国波恩应用政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治理――首届中德学术高层论坛”,并提交了《用中国传统政治学的概念分析生态环境自主治理的可行性》的学术论文,这篇文章已经由《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刊出。那么您如何看待此次论坛?另外,您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该如何去理解气候变化呢?

刘:此次能够就全球气候治理问题参加中德高峰论坛,我感到非常荣幸。不仅能够与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而且对于自己能够作为一名学者参与到全球气候分析与治理的体系中来,我感到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这次会议让我们中外学者齐聚一堂,畅谈气候变化的感想和体会,不仅对于学术的交流和融合有很大的助力,更对气候问题全球治理的未来充满信心。我所提交的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从中国传统道家的生态思想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为例,结合西方公共产品理论,阐释论证了文化构建在生态环境自主治理中可发挥的效用,着重强调民间组织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有机会我们可以详细交流一下这次会议的成果。

如果要从纯粹自然地理科学的角度去解释气候变化,就你所知我还称不上是专家。但是我们研究政治的,有必要从政治科学的视角去认识气候变化。我们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我想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主题更多的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气候变化的三个表现:全球气候变暖、酸雨以及臭氧层破坏,而全球气候变暖更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这也是全球变暖主要的元凶。它所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冰川消融、极端气候、粮食减产、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等问题,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曹:“生态政治”这个概念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可,它所强调的政治视角下的生态化建设,符合当前世界的生态现实。气候问题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世界都在寻求可行的解决路径,各国政府在气候问题中的主张和做法也可以反映其观念上的差异。您认为气候变化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确实,生态政治这个概念已经在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研究。但是有些学者将生态政治等同于绿色政治或政治生态,在我看来这是有待商榷的。绿色政治是西方绿党、绿色社会政治运动以及绿色政治思想有机统一的总称,国内相关的绿色政治一说,只是在其意义上的引申和拓展。而政治生态,从“感性”方面来说,它是指某单位、某区域、某国家政治活动及社会政治生活出现的一种有序或无序的现象。从“理性”方面来说,则是指影响政治体系运转的内外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现象。因此,我认为,政治生态是政治的一种运行的氛围,比如政治民主、行政自觉、政治参与都是政治生态的具体表现。一句话来说,政治生态是一种政治运行环境。但是生态政治跟政治生态有很大的差异,它是站在政治的角度和立场去分析具体的生态行为以及影响,这是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情况下,对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衍生出来的具体学术分支,并快速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成为很多西方国家逐渐引以重视的一种政治思想。气候政治正是生态政治的更为微观的表现和反映。

篇5

摘要:为研究气候变暖对天水极端温度的影响,利用天水观测站1951—2013 年逐年极端温度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百分位法、滑动T 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极端温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天水年极端最高(低)温度均呈显著性升高趋势,极端最高气温上升0.2℃/10 a,极端最低气温上升0.3℃/10 a,都通过了α=0.01 的显著性检验;通过百分位法定义了极端温度的阈值,分析发现,极端最高气温与阈值的差值随时间序列的增加逐步增大,极端最低气温与阈值的差值随时间序列的增加逐步减少,对极端最高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利用滑动T 检验法进行突变检验,在α=0.01 显著性水平下,极端最低温度没有发生突变,而极端最高温度在1983年和1993年发生了2次十分明显的突变。

关键词 :极端温度;阈值;百分位法;滑动T 检验

中图分类号:P468.0+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407

Extrem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in Tianshui over the Past 63 YearsYao Yanfeng, Zhu Enchao, An Jing, Li Yue, Wang Hongbin

(Tianshui Meteorological Bureau, Tianshui 741000, Gansu, China)

Abstract: Evaluation of extreme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ianshui under global warming is studied based onannual extreme temperature data from 1951 to 2013.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variability and long-term trendof extreme temperature, variou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s, including the climate tendency rate, climatetendency coefficient, percentile threshold value method and slidingT -test method, have been used. Resultsindicate that annual extreme temperature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trend over the past 63 years. Theextreme high-temperature rate of increase is estimated as 0.2℃/10 a, while the extreme low-temperatureincreased by 0.3℃/10 a, which a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99% confidence level. The threshold values oftemperature extremes have been determined using the percentile threshold value method, we find that the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treme high-temperature (extreme low-tempera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resholdvalue increased (decreased) with the length of time series. Th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hightemperatureand extreme low-temperature trends are analyzed by using sliding T-test method. There is nosignificant abrupt change in extreme low-temperature at 99% confidence level. In contrast, the extreme hightemperaturechanges abruptly in 1983 and 1993.

Key words: Extreme Temperature; Threshold; Percentile Threshold Value Method; Sliding T-test Method

0 引言

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量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极端气候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非常巨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4 次评估报告指出,1906—2005 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74±0.18)℃,且各区域对全球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响应[1-10]。许多研究[11-14]指出,中国热日和暖夜的频数显著增加,冷日和冷夜的日数明显减少,由此引起的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在增加[15-19],造成的灾害损失也在日益加剧,因此研究极端温度的变化[18-20]十分必要。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天水降水、气温等变化特征已经有了一些分析[21],但是围绕极端温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甚少,笔者以极端温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逐日最高、最低温度资料,探讨气候变暖对极端温度的影响及变化趋势[22],为进一步认识气候变暖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天水地处西北地区东南部,处于中国地形和气候过渡带,气候复杂,该地区四季分明,冬冷干燥,雨雪稀少;夏热无酷暑,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春季升温快,冷暖多变;秋季降温迅速,常出现连阴雨天气。极端最高温度出现在1997 年7 月21 日,达38.2℃,极端最低气温为-19.2℃,出现在1955年1月10日。

1.2 资料来源及说明

本研究使用的极端最高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资料来源于天水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51—2013 年的观测数据。查阅历史资料发现,天水观测站曾于1952、1954、2004 年出现过3 次迁站,对比搬迁的位置,温度资料不影响代表性和对比性。

1.3 研究方法

1.3.1 线性倾向估计一般来讲,降水的气候趋势用一次直线方程或二次曲线方程就能满足,本研究采用一次直线方程来评价降水的变化趋势:

y(t)为第t 年的观测值,t 为时间序列,b=dy(t)/dt,把b×10 作为降水每10 年的气候倾向率,单位为mm/10 a和d/10 a,回归系数b 和常数a 可用最小二乘法或经验正交多项式来确定,其中b 表征了降水的变化趋势,b>0,表示随时间t 的增加呈上升趋势,b<0,表示随时间t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3.2 趋势系数趋势系数r 表征t 与y 之间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

σ y和σ t为降水序列和自然序列的均方差,r 与b的符号相同,|r |越趋近于1,表示t与y之间线性相关越大,|r |越趋近于0,表示t与y之间线性相关越小。1.3.3 百分位法极端温度阈值采用普遍使用的百分位定义法,将n 个变量值从小到大排列,X(j)表示此数列中第j 个数。设(n+1)P%=j+g,j 为整数部分,g 为小数部分,当g=0时:P百分位数=X(j);

当g≠0 时:P 百分位数=g×X(j+1)+(1-g)×X(j)=X(j)+g×[X(j+1)-X(j)]。

1.3.4 滑动T检验法利用10 年滑动T检验法对极端最高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进行突变分析,设置显著性水平为0.01。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极端气温的变化趋势

研究表明,极端最高温度的升高将带来热浪、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同时对城市运行、电力运行、野外作业等造成重大的影响,极端最低气温的升高将出现暖冬,对越冬作物、病虫害等有不利影响。分析1951—2013年逐年的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发现(图1 和图2,虚线为平均值),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极端最高气温上升0.2℃/10 a,趋势系数r 为0.306,极端最低气温上升0.3℃/10 a,趋势系数r为0.332,都通过了α=0.01 的显著性检验,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较极端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明显,进一步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天水地区出现高温的频率在日益增加,出现冷事件的概率日益减小。

以10 年为单位分析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发现,极端最高气温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回归系数b为0.25,趋势系数r为0.61,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上升”,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升趋势非常明显,90 年代比80 年代平均极端最高气温上升了近2℃;极端最低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回归系数b为0.42,趋势系数r为0.92,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几乎是呈直线上升态势,21世纪00年代比20世纪50年代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上升了近2℃,进一步证明了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性上升。

2.2 极端最高(低)气温阈值的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气候变暖对温度的影响,采用普遍使用的百分位定义法来研究极端温度阈值,首先将1951—2013 年逐年的极端最高(低)温度资料按照降序排列,将第5(95)个百分位值定义为该站的极端最高(低)气温的阈值。然后分析逐年的极端最高(低)气温与阈值的差值(图略),分析其差值与实践序列的关系,计算得知极端最高温度的阈值为32.53℃,极端最低气温的阈值为-9.91℃,分析极端最高温度与阈值的差值发现,只有1989 年(-0.83)、1992 年(-0.13)、1993 年(-0.23)为负值,其他年份全部为正值,正值最大在1997年(5.67),差值随时间序列为上升趋势,分析极端最低温度与阈值的差值发现,只有1985 年(0.31)、1999 年(0.51)、2000 年(0.91)为正值,其他年份全部为负值,负值最大在1955 年(-9.29),差值随时间序列为上升趋势,上升趋势(b=0.03)较极端最高温度的差值上升趋势(b=0.02)明显。说明,极端最高气温与阈值的差值随时间序列的增加逐步增大,极端最低气温与阈值的差值随时间序列的增加逐步减少。

2.3 极端温度突变检验

对天水市1951—2013 年的极端最高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利用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检验(图3和图4)发现,在α=0.01 显著性水平下,极端最低温度没有发生突变,而极端最高温度在1983 年和1993 年发生了2 次十分明显的突变。分别计算1983 年之前、1983—1993年、1993 年之后共3 个时段的极端最高温度平均值、线性倾向系数后发现,3 个时段的平均值分别为:34.4、33.3和35.6℃,第2时段比第1时段减少1.1℃,第3时段比第2时段增加2.3℃,3个时段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6、-0.08、0.17,趋势系数分别为0.49、-0.25、0.35,都通过了99%的显著性检验,3个时段内的变化趋势分别为:增加、减少和增加,1993年以来的增加趋势较为明显。

3 结论

通过对天水极端最高温度的分析得知,天水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呈显著性升高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0.2 和0.3℃/10 a,极端最低温度的上升趋势较极端最高温度上升明显。

采用百分位定义得到天水地区极端温度的阈值分别为32.53℃和-9.91℃,分析极端温度与阈值的差值发现,极端最高气温与阈值的差值随时间序列的增加逐步增大,极端最低气温与阈值的差值随时间序列的增加逐步减少。

极端最高温度在1983年和1993年发生了2次十分明显的突变,1983年之前、1983—1993年、1993年之后3个时段变化趋势分别为增加、减少和增加,1993年以来的增加趋势较为明显;极端最低温度没有发生突变。

参考文献

[1] IPCC. Summary of Policymakers of Climate change 2007: The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Climate Change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7:996.

[2]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8-40.

[3] 魏凤英,曹鸿兴,王丽萍.20 世纪80—90 年代我国气候增暖进程的统计事实[J].应用气象学报,2003,14(1):79-86.

[4] 陈隆勋,朱文琴,土文,等.中国近45 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J].气象学报,1998,56(3):257-271.

[5] 宋连春,邓振镛,董安祥,等.干旱[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9(5):4-55.

[6] 秦大河,陈振林,罗勇,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识[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2):63-73.

[7] 陈隆勋,周秀骥,李维亮.中国近80 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气象学报,2004,62(5):634-646.

[8] 秦大河.气候变化额事实与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学基金,2003,17(1):1-3.

[9] 林学椿.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气候越变及其影响[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240-249.

[10] 符淙斌,董文杰,温刚,等.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J].气象学报,2003,61(2):245-249.

[11] 杨萍,刘伟东,王启光,等.近40 年我国极端温度变化趋势和季节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10(2):29-35.

[12] 唐红玉,翟盘茂.1951—2002 年中国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10(4):731-735.

[13] 秦大河.进入21 世纪的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与对策[J].科技导报,2004(7):4-7.

[14] 翟盘茂,任福民.中国近四十年最高最低温度变化[J].气象学报,1997,55(4):418-429.

[15] 丁一汇,戴晓苏.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气象,1994,2(12):19-26.

[16] 张晶晶,陈爽.近50 年中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4):31-54.

[17] 陆晓波,徐海明,孙丞虎,等.中国近50 年地温变化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5):706-712.

[18] 王劲松,费晓玲,魏锋.中国西北近50 年气温变化特征的进一步研究[J].中国沙漠,2008,28(4):726-735.

[19] 于淑秋,林学椿,徐祥德.我国西北地区近50 年降水和温度的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8(1):9-18.

篇6

摘要:为了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10℃界限温度的变化规律,用现代气候变化理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陕西关中西部近50 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期、间隔日数及其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关中西部日平均气温≥10℃的初日呈显著提早趋势,终日呈波动推迟趋势。初终日之间间隔日数显著增加。≥10℃期间的积温以56.568℃· d/10 a 的幅度显著增加。积温年代际波动增加,冷暖交替频繁。

关键词 :≥10℃初(终)日;间隔日数;积温;分析

中图分类号:S162.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xb0828

基金项目:陕西省气象局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宝鸡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2010M-28)。

第一作者简介:王春娟,女,1964 年出生,陕西宝鸡人,副研级高级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农业气象与气候变化决策服务及研究工作。通信地址:721400 陕西省凤翔县气象局,Tel:0917-7281190,E-mail:wcj6063@163.com。

收稿日期:2014-08-21,修回日期:2014-10-11。

0 引言

热量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的自然资源[1],制约着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植物生长季长度和适宜温度范围的变化,对农作物种植制度、品种布局、栽培技术及农资配套措施等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2-8]。不同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及其积温是分析、评价一个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主要热量指标。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期,表示进入春耕期,喜温作物开始播种与生长,喜凉作物进入活跃生长季,多年生植物开始较大速度积累干物质及牲畜开始抓膘,可表征某一地区作物气候生长期主要气候特征。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积温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9-12]。徐铭志等[13]研究指出近40 年气候生长期全国范围平均增加了6.6 天,北方地区平均增加了10.2 天,南方地区平均增加了4.2 天,青藏高原增加最大为18.2 天。20 世纪90 年代是气候生长期增加最大、增长最明显的时期。于淑秋[14]指出,除西南东部少数地方外,中国大部分地区近50 年来≥10℃生长季节延长,有效积温增加。王媛荣[15]指出,陕西及各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呈提前趋势,终日变化趋势不一致,积温增加。本研究在对宝鸡市近50 年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10℃界限温度的气候特征,揭示区域内气候资源分布的新格局,旨在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对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以期为宝鸡市农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调整种植区划和农业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市(33°34′—35°06′N,106°18′—108°03′E)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处中国南北衔接和东西过渡地段,是中国主要的粮、油、果、畜生产基地之一。区域面积18196 km2,耕地面积4.1 ×105 hm2。年平均气温7.9~13.3℃,年降水量572.3~734.3 mm,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宝鸡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自然科学中有着独特的意义。

1.2 气候资料

选取区域内11 个气象站1961—2010 年(陇县站是1971—2010 年,陈仓区站是1974—2010 年)近50 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3 分析方法

为了保证资料的均一性,剔除了缺测及明显的观测异值。日平均气温≥10℃的初(终)日是指5 日滑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利用各年稳定通过10℃日数资料,按不同阶段求取各要素的气候平均值时间序列,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16]分析要素变化趋势,以线性回归系数表示线性变化倾向率即气候倾向率,并利用F 值进行显著性检验。气候要素的标准值取1981—2010年30 年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10℃的初(终)日、间隔日数及积温的时间变化

2.1.1 ≥10℃的初(终)日、间隔日数及积温的年际变化

对气温资料统计分析表明,近50 年,宝鸡市日平均气温≥10℃的初日平均为04-14(单位:月-日,下同),终日为10-19,间隔日数194.4 d,积温3654.7 ℃.d(见表1)。初日最早为3-30(1986 年),最晚为04-26(1963年);终日最早为10-02(1992 年),最晚为11-05(2006年)。最早初日和最晚终日间隔220 天,积温3315.4~4031.7 ℃.d。由图1 可知,近50 年,≥10℃初日呈显著提前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355 d/10 a;终日呈波动延后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200 d/10 a。初、终日期变化,引起间隔日数以1.826 d/10 a 倾向率缓慢延长,积温以56.568 ℃.d /10 a 显著增加。即是说,在初日提前、终日延后的趋势影响下,近50 年,宝鸡市≥10℃间隔日数延长了9.1 天,积温增加了282.8 ℃.d,这为本地农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

2.1.2 ≥10℃的初(终)日、间隔日数及积温的年代际变化 日平均气温≥10℃各要素随年代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见表1),初日在20 世纪60 年代和80 年代波动延后,20世纪70年代小幅提前,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分别以4.303d/10a 和9.697d/10a 线性倾向率显著提前。终日除在20 世纪70 年代和21 世纪初呈延后趋势外,其他年代不同程度的小幅提前,但总趋势是延后的,线性倾向率为11.152d/10a。从≥10℃初日、终日距平变化曲线(图1)分析,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前,≥10℃初日变化以负距平为主,终日变化以正距平为主;20世纪80 年代,≥10℃初、终日变化幅度基本一致;从20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受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10℃初日变化以正距平为主,而终日变化以负距平为主,初、终日间隔日数愈来愈多,线性倾向率为2.415 d/10 a,这与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

受初日和终日变化趋势的影响,≥10℃间隔日数除20 世纪60 年代和20 世纪80 年代小幅减少外,其他年份均呈波动增加趋势,这与初日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20世纪90 年代增加幅度最大,线性倾向率为24.318d/10a,21 世纪初以14.015d/10a 的幅度增加。≥10℃期间积温在各个年代均呈增加趋势。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到21 世纪初,积温高位增加,平均线性倾向率为35.169℃ · d/10 a,2001—2010 年平均积温3800℃·d,比20 世纪60 年代初增加了176℃·d,表明本地作物生长期内可能提供的热量资源更丰富,农业气候资源的生物学潜力进一步提高。

2.1.3 ≥10℃的初(终)日、间隔日数及积温的空间变化

从空间分布上看,宝鸡市日平均气温≥10℃的日期,渭河川道(渭滨、陈仓、眉县)始于4 月上旬,终于10月下旬,间隔日数为206~209 d,积温达4100~4300℃.天,是本区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区域(见图2)。塬区及千河河谷(陇县、千阳、凤翔、岐山、扶风)由东到西从4月上中旬逐渐开始,到10 月中旬末到下旬初又由西到东逐渐终止,间隔日数176~201 天,积温为3500~4100℃·d。北部山区(麟游)始于4 月下旬,终于10 月上旬,间隔1710 天左右,积温达3000℃·d。南部山区(凤县、太白)由于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呈显随高度升高初日推迟、终日提前的规律变化,且最早和最晚初日及最早和最晚终日的跨度均较大,都超过20 天之久,影响间隔日数和积温的变化幅度也较大。其中嘉陵江河谷初日出现最早,始于4 月上旬末,终于10 月下旬初,间隔194 天,积温达3500℃·d。而海拔1500 m处的太白,受地形影响,春季暖空气活动开始迟,秋季结束早,初日推迟到5 月上旬初,终日提前到于9 月底中旬,间隔日数152 天,积温仅为3100 ℃·d 左右,是本地热量最差的区域。总体来看,渭河川道初日早,终日晚,间隔日数较多,然后向南、向北,初日愈来愈晚,终日愈来愈早,间隔日数和积温随之减少。南部山区比北部山区平均间隔日数少18 天。

3 结论与讨论

(1)受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影响,1961—2010 年,地处关中西部的宝鸡市日平均气温≥10℃的初日提前,终日延迟,初、终日间隔日数增加,积温也显著增加,为区域农业生产提供优越的热量资源。

(2)日平均气温≥10℃的日期,渭河川道开始最早,终期最晚,间隔日数最长,积温最多,是本区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塬区及千河河谷由西到东初期愈来愈早,终期愈来愈晚,间隔日数和积温随之增加。南部山区由于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呈显随高度升高初日推迟、终日提前的规律变化,南部山区比北部山区平均间隔日数少18 天。

参考文献

[1] 欧阳海,郑步中,王雪娥,等.农业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65-123.

[2] 王馥棠,赵宗慈,王石立.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5-37.

[3] 林学椿,于淑秋.近40年中国气候趋势[J].气象,1990,16(10):36-39.

[4] 张强,邓振镛,赵映东,等.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3):1210-1216.

[5] 于淑秋,林学椿,徐祥德.中国西北地区50 年降水和温度的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8(1):9-18.

[6] 刘德祥,董安祥,陆登荣.中国西北地区近43 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195-201.

[7] 刘颖杰,林而达.气候变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4):229-233.

[8] 赵果令,朱琳,李星敏,等.陕西气候[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49-193.

[9] 张立波,魏丽华,沈国强.1961-2010 年气候变暖对中国气候生长期的影响分析[J].科技通报,2013,29(3):23-28.

[10] 张雷,刘江.近50 年东北地区气候生长期的变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9):17-19.

[11] 孙杨,张雪芹,郑度.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7):1153-1162.

[12] 王春娟,杨婷婷.陕西宝鸡市近50 年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1):53-58.

[13] 徐铭志,任国玉.近40 年中国气候生长期的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04,15(3):306-312.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118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地理新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地理审美情趣,爱国爱乡的情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全球意识及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等。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细化。作为一种体验性目标的培养,地理课程标准把它按体验的层次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层次: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基于此,笔者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从三个方面谈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一、创设情境,增强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需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去实现。地理典型情境通常具有“美、趣、智”的特色,不仅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更可使其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教师应选择恰当的素材,努力创设新颖性、时代性、实用性的情境;及时把握情境设计的时机和切入点,真正发挥地理情境的感染作用。可以借助故事、问题、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从而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如播放电影《后天》中冰盖断裂、龙卷风等壮观的场面及展示美丽岛国图瓦卢的图片,通过多感官的刺激,触动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把静态的文字、图片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实现图文声像并茂,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

二、开展探究,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并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课堂上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探究,能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的鉴别和评价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发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露。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师生心灵沟通,分享彼此的见解、情感和理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达成共鸣。在探究过程中师生互动讨论,了解学生探究地理问题上的态度和努力,拓展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途径,使学生在习得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如根据不同时间、空间气候变化的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释气候变化的特点,说明气候变化的原因。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利于养成求真求实的态度。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时,可将学生分为4个组(生态环境组、自然灾害组、农业生产组、人类健康组)分别探究,每个小组再分正方(谈利)和反方(谈弊)进行答辩,以培养学生探索地理奥秘,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然后可以从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角度让学生展开联想:“全球真的变暖了吗?气候变暖是福还是祸?减缓气候变暖有哪些措施?”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忧患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成为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三、重视实践,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篇8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事实。气候变暖增加了天气的不确定性,使气象灾害增加。ipcc的报告认为,气候变暖将导致更激烈或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包括洪水、风暴、雷雨、冰雹、暴风雪、森林火灾、干旱、热浪、雷电袭击、海岸侵蚀等。由于森林和灌木是主要的陆地碳汇,森林火灾还会大大增加大气中的碳含量。就全球而言,代价最高的与天气有关的保险损失是由热带气旋(也被称为飓风,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台风)或冬季风暴造成的(慕尼黑再保险,2000年)。从气象的角度来看,极端气候事件热带风暴的严重程度可能不会远远超过每年定期发生的暴雨。不过,它们可以通过实现突破关键阈值使损失大幅增加。也就是说,事件的严重程度即使是小规模的增加,也可能导致损失大幅增加。一旦阵风达到一定水平,整个屋顶会被吹走,或造成树木被刮倒,但低于这个水平可能会损害微乎其微。同样,低于一定规模的冰雹不损害汽车面板,但超过一定尺寸,损害会突然增加。澳大利亚保险集团(iag)的经验表明,阵风强度增加25%,可以造成的建筑索赔会增加6.5倍。 

一、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负面影响 

保险业是直接经营风险的行业,对于气候变化比任何其他经济部门都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灾害的增加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许多业务领域。 

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引发的气象灾害使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面临巨大的潜在损失。包括财险、健康险、寿险、责任险等大多数承保业务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是敏感的。在商业财产险方面,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不仅包括直接财产损失,而且包括保单所有人在修复和重新迁址过程的收入损失及额外费用等。农业是对气候和天气非常敏感的部门。农业保险面临的与气候有关的风险包括干旱、暴雨、洪水、冰雹、热浪、风暴、野火、虫害和植物病害等,干旱是最普遍的灾害之一。汽车保险对天气也比较敏感,风暴、冰雹和洪水等各种形式的恶劣天气引起车辆事故增加,损失索赔数量往往惊人。对于人身保险来说,气候变化也是影响死亡率和发病率的重要因素。热浪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会增加。气温上升,湿度增大,更多的野火以及更多的灰尘和微粒可能大大加剧上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结膜炎,鼻窦炎)和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对老人和户外作业人员的威胁更大。随着气候变暖,热带疾病可能进入纬度高的地区。企业在脆弱的地区执行任务可能因极端天气关闭,若因气候灾害而遭受损失,可能要付出昂贵的重置成本。如果企业投保了商务中断保险,业务中断损失索赔包括闪电、洪水、野火。 

传统上,保险公司依靠历史索赔数据确定未来保险产品价格和承保要求。鉴于极端天气事件有可能变得更加激烈与频繁,带来的巨灾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增加,过去的保险定价模型已经不再能够可靠地指导未来定价,并可能会产生误导的结果。这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系统地被低估,保险索赔较预期高,从而显著影响该部门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一个单一年份的大额索赔可能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财务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使其破产。气候变化也影响保险业的可承受能力和可提供能力,同时减缓其发展速度。把气候学纳入传统的保险定价模型是一个复杂而费时的任务,尤其是目前气候学还不能对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方式和时间作出准确预测。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随着保险密度和保险渗透率的提高,中国保险业受气候变化影响会放大。 

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另一个直接影响是其投资业务。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可能使保险业资产遭受损失或减值,特别是保险公司直接或间接投资的不动产面临的风险更大。保险业在一些受全球变暖效应影响较大的经济领域的长期投资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寿险业所持有的资产以长期资产为主,对流动性要求比财险业相对较低,所受的影响更大。

二、保险业的商业机会 

风险是发展的,保险也是发展的,风险的发展为保险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气候变化给保险业带来的并不完全是挑战。不断变化的气候,以及中国为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进行的经济结构的调整,都给保险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 

在承保业务方面,气候灾害风险加大必将提高投保人风险转移的迫切性,而且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产生大量新的风险标的,保险公司可抓住发展机会,提供一系列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保险产品。 

在投资业务方面,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也给保险业带来投资机遇。当前全球经济正大踏步地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变,与之相关的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将产生巨大的资本需求和基础设施投入,这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应对策略 

保险业是直接经营风险的行业,处于气候变化威胁的最前沿,因此应当采取积极行动,制定全面的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关系保险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对股东和消费者负责任的体现。通过与同行、客户和政府合作,保险公司可以帮助社会防止气候变化对社会的最坏影响。它们还可以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和行为变化发挥重要的激励作用。 

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和社会管理职能。购买保险是减少气象灾害保险损失的一个有效途径,保险公司可以对原有的保险产品进行改进,使之具有应对气候风险功能。由于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新地理区域,保险公司可以发现这些变化,及时向新的市场推出覆盖这些风险并价格适当的保险产品。气候变化还将以不同方式影响大的经济部门,保险业要理解其客户不断变化的风险状况,满足其保险需求。保险公司可以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可能对索赔和保险标的修复过程产生影响。巨大的气候灾害可能对理赔流程产生压力,因为保险公司可能无法应付大规模的索赔。此外,灾后被保险人重新建设面临资源紧张,维修成本往往迅速上升。索赔和维修过程存在以更可持续的方式重建的机会。使用环保建筑材料和领先的建筑技术进行重建,既可以防止保险人未来损失,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篇9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事实。气候变暖增加了天气的不确定性,使气象灾害增加。IPCC的报告认为,气候变暖将导致更激烈或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包括洪水、风暴、雷雨、冰雹、暴风雪、森林火灾、干旱、热浪、雷电袭击、海岸侵蚀等。由于森林和灌木是主要的陆地碳汇,森林火灾还会大大增加大气中的碳含量。就全球而言,代价最高的与天气有关的保险损失是由热带气旋(也被称为飓风,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台风)或冬季风暴造成的(慕尼黑再保险,2000年)。从气象的角度来看,极端气候事件热带风暴的严重程度可能不会远远超过每年定期发生的暴雨。不过,它们可以通过实现突破关键阈值使损失大幅增加。也就是说,事件的严重程度即使是小规模的增加,也可能导致损失大幅增加。一旦阵风达到一定水平,整个屋顶会被吹走,或造成树木被刮倒,但低于这个水平可能会损害微乎其微。同样,低于一定规模的冰雹不损害汽车面板,但超过一定尺寸,损害会突然增加。澳大利亚保险集团(IAG)的经验表明,阵风强度增加25%,可以造成的建筑索赔会增加6.5倍。

一、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负面影响

保险业是直接经营风险的行业,对于气候变化比任何其他经济部门都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灾害的增加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许多业务领域。

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引发的气象灾害使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面临巨大的潜在损失。包括财险、健康险、寿险、责任险等大多数承保业务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是敏感的。在商业财产险方面,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不仅包括直接财产损失,而且包括保单所有人在修复和重新迁址过程的收入损失及额外费用等。农业是对气候和天气非常敏感的部门。农业保险面临的与气候有关的风险包括干旱、暴雨、洪水、冰雹、热浪、风暴、野火、虫害和植物病害等,干旱是最普遍的灾害之一。汽车保险对天气也比较敏感,风暴、冰雹和洪水等各种形式的恶劣天气引起车辆事故增加,损失索赔数量往往惊人。对于人身保险来说,气候变化也是影响死亡率和发病率的重要因素。热浪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会增加。气温上升,湿度增大,更多的野火以及更多的灰尘和微粒可能大大加剧上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结膜炎,鼻窦炎)和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对老人和户外作业人员的威胁更大。随着气候变暖,热带疾病可能进入纬度高的地区。企业在脆弱的地区执行任务可能因极端天气关闭,若因气候灾害而遭受损失,可能要付出昂贵的重置成本。如果企业投保了商务中断保险,业务中断损失索赔包括闪电、洪水、野火。

传统上,保险公司依靠历史索赔数据确定未来保险产品价格和承保要求。鉴于极端天气事件有可能变得更加激烈与频繁,带来的巨灾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增加,过去的保险定价模型已经不再能够可靠地指导未来定价,并可能会产生误导的结果。这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系统地被低估,保险索赔较预期高,从而显著影响该部门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一个单一年份的大额索赔可能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财务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使其破产。气候变化也影响保险业的可承受能力和可提供能力,同时减缓其发展速度。把气候学纳入传统的保险定价模型是一个复杂而费时的任务,尤其是目前气候学还不能对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方式和时间作出准确预测。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随着保险密度和保险渗透率的提高,中国保险业受气候变化影响会放大。

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另一个直接影响是其投资业务。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可能使保险业资产遭受损失或减值,特别是保险公司直接或间接投资的不动产面临的风险更大。保险业在一些受全球变暖效应影响较大的经济领域的长期投资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寿险业所持有的资产以长期资产为主,对流动性要求比财险业相对较低,所受的影响更大。

二、保险业的商业机会

风险是发展的,保险也是发展的,风险的发展为保险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气候变化给保险业带来的并不完全是挑战。不断变化的气候,以及中国为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进行的经济结构的调整,都给保险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

在承保业务方面,气候灾害风险加大必将提高投保人风险转移的迫切性,而且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产生大量新的风险标的,保险公司可抓住发展机会,提供一系列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保险产品。

在投资业务方面,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也给保险业带来投资机遇。当前全球经济正大踏步地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变,与之相关的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将产生巨大的资本需求和基础设施投入,这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应对策略

保险业是直接经营风险的行业,处于气候变化威胁的最前沿,因此应当采取积极行动,制定全面的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关系保险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对股东和消费者负责任的体现。通过与同行、客户和政府合作,保险公司可以帮助社会防止气候变化对社会的最坏影响。它们还可以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和行为变化发挥重要的激励作用。

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和社会管理职能。购买保险是减少气象灾害保险损失的一个有效途径,保险公司可以对原有的保险产品进行改进,使之具有应对气候风险功能。由于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新地理区域,保险公司可以发现这些变化,及时向新的市场推出覆盖这些风险并价格适当的保险产品。气候变化还将以不同方式影响大的经济部门,保险业要理解其客户不断变化的风险状况,满足其保险需求。保险公司可以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可能对索赔和保险标的修复过程产生影响。巨大的气候灾害可能对理赔流程产生压力,因为保险公司可能无法应付大规模的索赔。此外,灾后被保险人重新建设面临资源紧张,维修成本往往迅速上升。索赔和维修过程存在以更可持续的方式重建的机会。使用环保建筑材料和领先的建筑技术进行重建,既可以防止保险人未来损失,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篇10

中图分类号:S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7-0104-01

鸟类的保护与发展是我国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在鸟类的保护中还专门成立了鸟类保护协会,鸟类保护协会的成立,有利于对我市鸟类的良好保护。根据我市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对鸟类的保护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由于我市的城市化发展较快,对自然界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我市的森林覆盖面积也缩小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使我市的鸟类明显的减少,这对于鸟类的良好保护,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根据这种状况,必须做出必要的解决措施,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对鸟类的栖息地进行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建设首先要着眼于恢复植被,建立人工的自然保护生态系统。建立好栖息地,才有利于鸟类的生存与繁殖。促进我市鸟类的良好保护。

一、淄博市的地理位置与鸟类的生存发展关系

淄博的地理位置是在我国的山东地区,总面积在5938平方公里,这里的旅游资源十分的丰富,并且气候适宜,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在一年四季各季节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年平均温度在13.9摄氏度,这样的气候条件很适宜鸟类的生存与发展,并且利于鸟类的良好繁殖。

二、淄博鸟类发展中现存的问题

从我国鸟类的发展主体来看,鸟类的生态学研究发展是在1990年开始的,在研究中充分的体现了生态建设与鸟类保护的重要性,在研究中对濒临灭绝的鸟类也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如何有效的保护鸟类是鸟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1.鸟类繁殖中的问题

鸟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鸟类的良好繁殖,在鸟类的的繁殖中,一直是鸟类研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根据我市的现在发展状况来看,在鸟类的繁殖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没有良好的繁殖场地,原因就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造成了生态的破坏,使鸟类的栖息地受到一定的破坏。在这种状态下,鸟类的生存都存在问题,就更不要说鸟类的繁殖了,根据这一现象也充分说明了为什么鸟类的数量和种类会减少的原因。繁殖是保护鸟类数量和种类的唯一解决办法,在鸟类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破坏,鸟类还能怎么繁殖呢?

2.生态环境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越来越快,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城市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扩大建设,在建设中,就要扩大对土地的利用,并且还要对植被进行清除,这样才能为城市建设更多的建筑物,在建筑中,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还造成了城市的建设垃圾。生态环境不仅为人们的良好生活有促进作用,还利于人们可持续的发展,但是破坏了生态环境,不仅使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就连鸟类的生活环境也受到了破坏,鸟类主要都生长在植被较多的地区,在生态环境好的地方,才是它们的家。但是生态遭到了破坏,也就是鸟类的家园受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鸟类的数量一定会减少,一些受不了自然环境变化的还会导致死亡。

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在人类的不断发展中,科技化、信息化逐步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在人们不断的多自然的开发,造成生态的破坏,在工业的大肆发展中,不仅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还加速了全球的气候变暖现象,气候变暖的现象不是偶然的,是人们在发展中,没有注意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而造成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状态下,鸟类的生存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威胁。直接导致鸟类数目的减少和种类的减少。

三、在鸟类的生存发展中应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我市认识到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对鸟类造成的巨大不良后果后,对鸟类的保护及生存发展制定出了可行性的计划,针对现存的问题,也制定了一定的解决方案,根据下文的简要阐述,会让大家了解到如何进行鸟类的良好保护。

1.加强鸟类资源的保护,对稀缺的品种进行科学的研究。对稀缺的鸟种进行科技的投入,实行科学的繁殖,在繁殖后的幼鸟管理中,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对幼鸟进行科学的管理,在其长大后在放回到大自然中,这样有利于鸟类回归自然塑造本性,在对鸟类的繁殖中,一定要利用科学的先进技术,良好的进行繁育,促进我国稀缺鸟类数量的增加。

2.对自然环境进行良好的改善,是鸟类生存的关键,在鸟类生存的栖息地中,一定要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对破坏的植被进行良好的修复,在修复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植被幼苗的管理,保证植被的建设质量,这样才有利于鸟类栖息地的建设,使鸟类能够安心的生存,这样建设,不仅保护了我市的鸟类的生存发展,还促进我市生态文明的良好建设,为我市构建文明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在鸟类的研究上也要做一定的工作,加强专业的人员进行对鸟类的研究,在鸟类的生存发展史中,还有许多的未解之谜,需要人们去研究,这样更有利于人们对鸟类的生存发展更好的了解。加强研究方法的探讨,20年来我国开展了许多内容的鸟类生态学研究,但却未见有专门从鸟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角度、探讨方法学的研究论文,少量的有关方法学的论文也均为介绍性的文章。而国外学者非常关注鸟类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学探讨,在许多国际性重要学术刊物上均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著。提倡长期的系统研究 纵观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大多是长期积累甚至于几十年的积累,例如英国对大山雀的研究,这样才有可能发现一些理论问题或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但国内鸟类生态学研究中最缺乏的就是对某一对象进行长期研究方面的工作。

4.提倡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是现代生态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并由此生了许多颇具活力的前沿性分支学科,如分子生态学、进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虽然国内鸟类生态学的研究均已涉及上述领域,但多数只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国内学者应积极开拓鸟类分子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探索鸟类生态学现象、过程和规律的内在分子与进化机制及其理论。采用先进的行为观察与记录手段、科学的量化分析方法和理论进行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注重在基因水平上探讨行为生态学机制,特别是行为、生态和进化的相互关系,并将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引入到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之中。重视群落生态学理论与概念的探讨性、创新性与发展性研究,加强群落形成过程、群落稳定性、群落内物种共存持续性和景观群落生态学等鸟类群落生态学重要领域的研究工作。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