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4 15:23: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

篇1

哈工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备独立承担软件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组织和管理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同时具有较丰富的、与国际接轨的学习训练经历,工程实践经验,企业经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品行优良,身心健康,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高级人才,为进一步成为软件产业领军人物(高层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等)奠定坚实的基础。面向企业,综合考虑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组织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根据学科专业方向的设置,按照“模块化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相结合,体现国际化与工业化特色”的原则,我们制订了软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框架结构,如表1所示。软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框架针对培养目标和企业的需求,对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进行模块划分,横向构造“6个能力层面”;纵向根据专业方向划分为多个能力域,形成多个能力培养模块。软件工程硕士的专业方向应紧跟行业需求,灵活设置。近几年,哈工大软件学院先后设置了网络与信息安全、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数字化企业与电子商务、嵌入式系统与软件、物联网工程和移动互联等专业方向。在专业要求方面,全日制学生必须修满32学分;在职学生必须修满35学分。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2~4年,在校学习1年,修满规定的学分,包括参加企业实训3周;实习基地实习1年,结合企业项目,完成学位论文。企业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实习单位导师分别指导项目开发和学位论文撰写工作。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训交叉进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联合培养软件工程专业硕士。

2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国际化、工业化高水平师资队伍

构建3支师资队伍,每支队伍30人左右。建立以工业型师资为核心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形成工业型专职教师、校内及国内外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是实现国际化、工业化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第一支是以工业型师资为主的专职教师队伍。这些专职教师多数来自工业界、国外著名大学或国内外IT企业等。其中除任课教师外,还设若干专职实验教师岗位。实验教师主要负责专业课的实践环节教学,包括实验设计与指导、上机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实验教师还负责TA(实验辅导教师)的培训及管理工作。第二支队伍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管理学院认证并聘请的校内兼职教师组成。他们主要负责软件学院的基础课、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和管理系列课程的教学任务。第三支队伍由来自国外高校或国内外知名IT企业兼职教师构成。他们来自行业前沿,掌握国内外最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人才培养经验,了解企业最新的技术需求。他们在承担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类、软件工具平台类的课程部分教学任务的同时,作为双导师制的企业导师,在研究生的工业实践、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的指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工业型专职教师为主、校内兼职基础型教师为辅、国内外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可以满足软件工程硕士国际化、工业化的人才培养需求。

3校企合作,加强企业实践教学

建立完善的工业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工业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大纲、质量保证体系、工业化教学方式、技能实验与大作业、综合设计与企业实训、工业实习与学位论文、校企联合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环节,将“工业化,个性化,精英式”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校软件工程硕士第1学年寒假要到企业参加为期3周的实训。实训由学院统一带队组织,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期间接受企业培训,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指定的项目。通过强化训练,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项目开发流程,学习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和技术上的差距,对后续学习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第2学年,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并根据实习期间的实践工作内容撰写学位论文。对硕士毕业论文的要求是: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能表明作者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具有实用性且必须包含一定的工作量。取得的成果要有一定的先进性,要能表现出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2002年至今,哈工大软件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实习管理制度,在国内外建立工业实习基地70余个,实际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达200余家。工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有效保证了工业化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加强与企业界的沟通,了解企业需求,完善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工业实习质量和加强工业实习管理,学院定期举办“工业化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高级研讨会”,与企业界人士研究和探讨工业化人才培养中的合作问题,企业参与意识很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与国外大学合作,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

通过对软件工程国际化人才特点及成长规律的研究,我们对软件学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开展了学科专业、教学体系、合作形态、组织方式、国际文化交流等层面的前瞻性研究,率先提出并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多国联合办学、多学科交叉渗透、多国文化融合的,培养高层次、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的国际化联合教育模式。哈工大软件学院与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法国克莱蒙-费朗第二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工业大学、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美国Embry-Riddle大学、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日本会津大学等合作,采用哈工大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MSE)+合作方硕士学位(X)的“MSE+X”模式,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共分4个学期。第1学期,学生在各自学校学习;第2学期,外国学生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工大学生合班学习;第3学期,中外学生一起去合作方学校学习;第4学期,学生自选在国内、外企业实习、撰写学位论文、答辩毕业,哈工大与国外大学分别颁发硕士学位证书。跨国联合培养班的全部课程采用英语教学,实行三导师制,由国内、国外大学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为加强交流,每年举办一次“中欧软件工业教育国际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高校教师、企业界朋友在一起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国际环境下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多国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实现了国际化与工业化办学理念的教育模式与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践,软件工程国际化人才的跨国联合培养模式及实践,面向企业人才需求的教学与工业实习,国际化师资与专家队伍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管理及跨文化的融合等目标。

5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借鉴

欧美教学质量保证的成功经验,哈工大软件学院建立完善且适合自身特点的国际化、工业化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学院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在各个培养环节上严把质量关,把规定、培训、预防、跟踪、反馈、控制等质量保证活动渗透到教学执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检查,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为提高软件工程硕士的指导质量,学院成立了若干个指导教师组,每个指导教师组负责一个专业方向的硕士指导,设组长1人,负责本组指导教师的组织和督导。每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年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人。学院组织专家组审核学位论文。只有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学生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另外,硕士研究生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论文等环节也有详细的规章制度、严格的过程管理,这是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

6成果与特色

在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哈工大软件学院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面向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校企合作,形成较为完善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工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建立有自身特色、符合国际化标准、满足软件企业需求的工业化人才培养计划。(2)创立软件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实现“跨学科融合,双边对等招生,联合培养,融合文化”的“MSE+X”软件工程硕士跨国联合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学习环境。(3)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办学机制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课程考核累加计分制等教学管理新制度。(4)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级软件人才。

篇2

1.1 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生论文选题与开题进行总体评价。包括各专业的评价和各年的总体评价。

1.2 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论文评分的评价。包括各专业与各年的总体评价。

1.3 对各专业、各年硕士论文选题开题与论文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4 对2006,2007,2008年复审(毕业后的重新评阅)论文的评价。包括各专业与各年的总体评价。

1.5 对硕士毕业前后论文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你得出什么样的评论。说明你的观点与结论。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2 问题分析

该题目解决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评价尺度函数,将题中所给的评价等级转化为相应的量化分数。再应用excel表本身的统计功能或其他统计软件加以统计汇总。根据各专业各年级的汇总结果给出相应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

3 模型假设

3.1 假设题目所给的数据真实可靠。

3.2 假设评委的评分都是按照表3的要求进行评分的。

3.3 假设问题三中硕士生得分受到随机因素的干扰服从零均值的正态分布。

3.4 假设参与盲审教授水平和人格基本一致。

4 模型建立与求解

4.1 问题一的回答 根据题目给出选题、开题的评价尺度函数,如选题评价函数可表为f(X)=n1 X=1n2 X=2n3 X=3n4 X=4,其中X为选题评价等级,X=1表示有理论价值,X=2表示有应用价值,X=3表示有理论和应用价值,X=4表示有什么价值。分析其含义可知,不能把X=3看成前来者的简单叠加,从现实角度讲,理论与实践二者占一就应该被肯定。所以最低应将前两者定为合格,而且二者大体相等,也可进一步假设当前的科学研究更倾向于应用研究而使其分值稍高;或者由于研究者倾向于应用而更应该鼓励理论研究,故使理论分值相应提高。对于X=3的情形可视为锦上添花,至少应在良好等级以上。而X=4应定为不及格。由于所选择的评价尺度不同,量化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体结论应差不多。例如n1、n2取合格和良好的中点75,n3取良好和特优的中点85,n4=50。然后可直接调用excel的if函数编辑上述分段函数,例如IF(R2=3,85,IF(R2=4,50,75))。那么各专业、各年的分可轻易获得,对其进行评价就要消除人数因素,可取其平均得分所在等级进行整体评价,如按照我们的标准,专业1在2006年平均选题得分为82.8,2007年85,2008年为82,都处在良好以上。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魏宗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2-7845-02

学位论文是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为了能培养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合格人才,需要找出现阶段影响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因素,并从管理上、制度上、教育过程的各环节上加以改进。

1 影响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原因

1.1工程硕士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

工程硕士一般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在学习的同时要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因此做论文、上课的时间比较紧张。即使节假日等有空,部分工程硕士因忙于家庭等原因,很少把精力放在论文和上课学习中。

1.2 学习意识淡薄

部分工程硕士学习目的主要是想拿文凭,用于晋升职称,涨工资,对于是否学到知识学生自己不重视。出现了部分工程硕士找人做论文、不上课等现象。

1.3 部分用人单位不重视

用人单位是用人的主体,应当对工程硕士的论文、学习素质最重视,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有些用人单位没有提供完善的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1)未对工程硕士学习和论文情况进行考核,只认学位证,其它不管;(2)对用人单位企业导师不考核,无激励措施,企业导师只是挂名,有的工程硕士只是在答辩前才临时找。(3)在工程硕士论文和上课期间提供方便较少。

1.4 导师指导力度不够

导师是学生论文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导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2)学生在工作单位,与导师接触少,有的学校导师和学生基本不见面,只在答辩前见面;(3)导师要上课、搞研究,对工学硕士较为重视,对工程硕士不够重视。

1.5 教学学院放松要求

由于工程硕士多为企事业单位职工,管理相对比较困难,因此,专业领域所在学院往往放松对工程硕士论文、教学的要求,不严格管控。造成论文质量下降,教学效果不佳。论文内容空洞,有时尚不及本科生论文,缺课现象,考试抄袭现象时有存在。

1.6 办学学校放松管理

随着工程硕士办学自的下放,各办学学校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希望扩大招生人数,宽进宽出现象普遍存在。(1)为了多招生,放弃生源质量;(2)对学院教学、论文无评估和管控措施。(3)管理人员不专业,很多未受过研究生教育,对硕士的培养过程不了解,自身能力受限,外行管内行。

1.7 教育部门监控不到位

教育部门将工程硕士办学自下放,但工硕管控措施缺乏,无法真正把握各高校的论文、招生、教学的真实情况。

2 提高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论文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工程硕士的论文和培养质量是教育部门、办学高校、教学学院、校内导师、单位导师、工程硕士等工程硕士培养教育链条上所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有要素协同工作,每个要素各尽其职,才能真正提高工程硕士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

2.1 企事业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比如人事部门对单位人员学习给予管理。对单位人员参加工程硕士培养制定规划和具体计划。对参加学习人员提供便利条件和过程管理。(1)为工程硕士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减小工作量;(2)为工程硕士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例如减小工作量,不扣工资和福利,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报销来回路费和食宿;(3)对工程硕士加强管控措施,保证参加学习人员的学习质量。 如要求学习人员每月提交学习报告,对学习人员学习过程中的出勤和学习成绩及时向培养单位了解情况,定期与培养单位交流每个学习人员的信息,并建立学习人员培养档案, 对学习整个培养过程实施监控和管理;(4)为每个学习人员生在企事业单位中安排优秀高职称人员担任单位导师,对企事业单位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实施过程管理,企事业单位导师要向企业每月提交指导报告;(5)为学习人员提供奖惩措施。对学习过程成绩优异,为企事单位的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新工艺设计做出突出贡献的学习人员给予奖励, 并为优秀学员交付学费,提供优先晋升的机会。对于不积极学习的学员,不提供优惠条件并提出具体惩罚措施;(6)为企事业单位导师制定奖惩条例。对认真指导的企事业单位导师给予经济上的奖励,优先晋升的机会激励导师悉心指导。对不认真负责的企事业单位导师,取消其资格并制定具体的惩罚措施。(7)协助学习人员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选题,最好研究能推进单位技术革新,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为学习人员提供做论文所需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经费支持,为学习人员做学位论文提供便利条件。

2.2学生个人

学生个人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放弃只拿文凭、涨工资、评职称的功利主义思想, 明确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和需求。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把工程硕士学习作为提高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认真学习,虚心向任课老师,企事业导师,校内导师请教,积极主动与他们联系,加强学习交流。

2.3教学学院

教学学院作为工程硕士论文和教学的主要负责单位,应加强管理。(1)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结合每个用人单位和每个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课程根据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情况开设,不能所有工硕,所有用人单位一个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制定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担任课程任课教师。高校中的老师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经验可能存在差距,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兼职教师的方法缓解这个问题。(3)对任课老师实行考核和奖惩,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问卷调查,督导专家听课,对任课老师考评,能者上、劣者下,对教课优秀者增加讲课酬金,对讲课差者取消资格;(4)聘任选拔优秀老师担任工硕导师。将工程硕士导师和工学硕士导师分别遴选,针对工程硕士的特点制定遴选条件,对工程硕士导师的遴选条件要注重实际项目经验。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每月要向学院提交指导报告;(5)对聘任的硕导实施考核和奖惩。根据学生的反映、问卷调查和指导学生论文情况进行导师考评,对成绩优异者增加指导工硕名额,增加酬金,对考核差者取消其资格。(6)学院成立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制定工程硕士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措施,并让每个相关人员了解规定。指导委员会应有本院主要领导,吸收学术专家,用人单位领导、学员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详实的工作条例;(7)建立学员管理档案。对学生从入学、课程教学到论文全程跟踪记录学员各阶段的学习情况以供查阅;(8)学院严格教学管理。要求学生认真上课,缺课过多者不准予参加考试。严格考试纪律,杜绝抄袭现象。,严格批卷,考试成绩差者,不能通过考试。不要让学生认为只要拿钱就能拿到学分;(9)严格论文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开题、中期审查、预答辩、盲审、答辩。要求学生每月向学院提交论文进展报告,

2.4办学学校

学校应对工程硕士培养严格要求。(1)学校需要对工程硕士招生严格管理,成绩偏低者不准录取,保证生源质量,不能为扩大招生而不顾学生质量。(2)学校要对各二级学院培养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情况、导师情况、论文情况坚持定期评估和监控。督促学院提高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树立良好形象。(3)选派对工程硕士培养熟悉的工作人员担任相关管理工作,不要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况。(4)对二级学院根据评估实施奖惩, 对评估优者提供奖励,并扩大其招生规模。对评估较差的学院给予惩罚,限期整改,减少其办学规模或终止其招生。(5)协调学校图书馆为工程硕士提供账户,方便他们在校外访问图书馆资源。

2.5教育部门

政府主管教育的机构应定期对每个学校的工硕招生情况、培养情况、论文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督促各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对各学校进行奖惩,对评估期间培养质量优异的学校给予于肯定、表彰和奖励。对办学质量差的学校给予警告,限制整改或终止办学资格。

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论文质量保证体系覆盖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和工程硕士培养链条的各个环节,各方应积极合作,提高工程硕士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家浩.软件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价模型及相关问题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22):129-135.

篇4

(一)鉴别身份

在应用数据库时,有一个验证程序,针对全部用户,即鉴别使用用户的身份。在端口计算机和访问计算机的身份鉴别中要使用身份鉴别。当我们想要使用计算机时,用户需要连接相应的HTTP和SSH,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鉴别用户的身份。使用的人需要严格保守密码,同时存留在对应的服务器上。将编程技术运用到计算机数据的使用和建立中,能够实现企业关联数据和内部文件的安全管理,以免由于企业信息泄露,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二)可用性

将编程技术运用到数据库系统中,其可用性十分强。成功解决不均衡的负载和一些数据库中的故障等问题是对可用性的要求。当计算机的主接口出现了问题,留作备用的接口将会自动替代问题接口进行工作,这样可以使其他故障不对其产生作用,保证网络在工作过程中的持续稳定性。另外,接收大量的网络数据时,主接口就可以在备用接口的帮助下,完成数据的接收和传输工作,确保计算机能够正常运作。

(三)隐藏信息的特性

在进行通讯连接时,由于计算机中NAT技术的作用,内部网络中的网址会被隐藏,此时显示在数据中的结果是通过公共网络网址进行访问的,这就是编程技术的隐藏性。换句话说,企业的平常管理工作中,用户可以使用计算机直接访问外部网络,然而对企业内部网络的搜索和查看,这些是外部网络无法实现的,成功实现了安全管理及保密企业信息。

二、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

(一)设计、开发编程技术

数据库正式投入使用后,需要随时关注系统的运作情况,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尽早发现没有处理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所以,就要折返到编程阶段,尽早处理在编程阶段没有处理的问题,完善优化数据存储系统。与此同时,运用不同的编程技术来应对不同的软件应用,根据各种软件应用的不同特性,采取不一样的编程技术,对软件运用中有待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保证软件可以平稳的运作,而且还能够合理化的运用系统资源,假若一部分数据出现传输问题,也能够运用编程技术将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调整。

(二)加密数据库文件

当今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在聊天记录、网络搜索中都存在大量的个人隐私,人们对个人隐私的重视度也逐渐提高,而计算机数据库作为专门存储网络信息的工具,其保密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工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一方面,要分析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信息,并加上基本的保护在其中的隐私类消息上,一旦有信息外漏的情况产生,编程师就要及时通过编程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经过编程,加密保护数据库中的文件。在实行加密保护的同时,还要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实情况进行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加密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密保护的功能还可以进一步更深层次的设计,将加密保护分成几个层级,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同时每个用户都可以设置自己的专用登录密码,然后系统编程会确认登录密码的正确与否,并根据对应的密钥,实现深层次加密信息;最后,在数据库编程时,由于信息不同的选择造成各系统间的冲突,能够运用系统间的优化体系,优化处理产生的问题。

(三)设计存储模式

如今的生活中,由于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数据库技术就要保护更多的网络信息数据。一方面,软件系统的设计要以软件功能系统的选取为重点,也可以将其他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的理念运用其中,优化设计方案,从而使设计出的数据库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另一方面,在数据库进行实际存储时,可以将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存储,方便人们二次使用数据。最后,将优化的数据系统运用到数据库存储模式中,在数据库开始使用后,可以将产生的问题尽早优化,同时还能够将没有解决的问题尽早发现,以使数据库的存储更加方便用户使用。

三、结语

由此可见,将数据库编程技术分析工作做好,意义十分重大。这对于计算机数据库实际应用的提高十分有利,可以扩大编程技术的运用优势,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方面,提供更多的技术方面支持。所以,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在今后的计算机研究工作中应予以更多的重视,并科学的评测此类技术的实际运用效果,用以增加适用范围,使其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学立,田林琳.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浅谈[J].时代农机,2018,45(11):163.

篇5

【引言】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数据挖掘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软件工程中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分类与整理,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推动软件工程的有序发展。我国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也能够发挥技术的更多价值。

1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数据挖掘技术指的是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对信息数据展开处理的技术。与过去的信息处理技术相比,数据挖掘技术功能更加强大,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无论是数据处理、数据转换还是数据分析,都能够完成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对数据进行最终评估。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软件工程中,能够提高企业处理信息数据的效率,避免操作失误,保护企业数据准确[1]。

2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2.1高效整合多样化信息数据

由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功能比较多,其中包含了传统处理技术的功能,实现多样化信息的收集与分类,并将数据按照类别存储与整理。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在多样化数据中实现数据的系统化管理,为人们进行数据查阅工作带来方便。在软件工程中应用该技术,方便信息数据的高效整合,帮助企业全方位了解信息与数据[2]。

2.2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率

数据挖掘技术拥有强大数据运算功能,以往的数据信息系统运算数据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成本。如果信息数据体系庞大,系统运算时会面临瘫痪问题。在软件工程中,一旦系统发生瘫痪,系统将无法正常使用,数据也会受到破坏。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之后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实现系统的优化,使系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处理数据,防止信息数据发生丢失现象,提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面对大量的信息数据,有的数据得不到利用,但长期处于系统中会影响系统运行效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将无价值的数据剔除,留下有用的信息数据,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数据质量。

2.3缩短信息数据处理时间

在软件工程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分类处理杂乱无章的数据,实现数据的转换与调用。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处理时也可以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的分类,并对模糊数据及时清理,提高系统内现存数据的实用价值。人们获取到的信息数据需要进行反复核对,以此保证数据真实性,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减少时间浪费,提高数据核对效率。

3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1系统结构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模式评估与知识表示。在数据预处理阶段中,高效得到原始数据的根本原因在于确定任务处理对象,得到符合软件工程需求的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弥补原始数据存在的缺陷,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数据抽取需要从数据库中选择与软件工程任务相符合的信息。数据转换需要将数据格式加以转化,实现数据的适用性。在数据挖掘中需要制定一定的挖掘任务,通过对数据的分类与评价总结,合理应用运算方法进行数据推敲。在模式评估与知识表示中,其实际用途在于挖掘成功的表达,将兴趣度作为衡量标准,提高数据表达的识别能力。

针对软件工程中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化应用,可以从系统结构方面入手,具体如下:(1)检测软件工程中的克隆代码。以软件工程为标准,将一部分代码复制,结合实际情况更改一部分代码,并对这些代码进行检测,代码检测与更改可以同时进行,能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实现系统的维护工作。当前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克隆代码检测的方式一共有四种,具体为比较标识符、对比文本、检测系统程序结构与度量圈。在实际操作中,要求人们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克隆代码检测方法。(2)数据信息挖掘法。这是以横切关注点为主的挖掘方法,在软件工程中应用该方法可以改造系统,对数据信息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3]。

3.2软件管理

为了让数据挖掘技术更好地应用在软件工程中,需要从软件管理角度入手,采用以下两方面举措。一方面,深入挖掘数据的组织关系,另一方面,挖掘版本控制信息。软件工程系统比较繁琐,挖掘组织关系时较为困难,人们需要合理调配各项信息,以此作为挖掘的依据。如果以软件工程管理流程作为主题,对电子邮件与共享文件展开组织关系挖掘,可以有效避免系统流程发生混乱,保护软件管理的秩序。当信息数据发生变化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软件管理,将版本控制作为重要依据,将数据挖掘技术与版本控制相联系,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并达到警示的效果,提高软件工程的管理水平。

3.3软件开发

在软件工程初期阶段,人们将数据挖掘技术看成数据库,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工程发展到现实应用,系统和现实共同发展。软件工程将各项指标与要求紧密结合,研发出最新产品,以往的软件工程中软件开发十分困难,而如今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将其与数据库相融合,发挥数据库内信息的最大价值,有效推动软件开发的进步。不仅如此,软件工程可以对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充分发挥软件工程的价值,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数据的更新,保证软件开发质量,优化软件操作流程。在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可以合理划分软件内部,方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展开积极有效的问题处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进行网站设计,对网站内容进行挖掘,特别是对文本内容的挖掘,随后整合网站信息,通过自动归类技术实现信息的层次性组织。在软件或网站管理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根据用户对网站的访问记录,进行记录信息挖掘,从中了解用户对该网站内容的兴趣,进而对用户提供信息推送服务和定制服务,以此吸引更多用户访问该网站。

在软件开发阶段,可以使用DataAnalytics轻量级业务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这是数据挖掘技术的一项成果。该平台能够实现异构数据源的高效整合,可以兼容各种数据源类型,支持海量数据。可接入Excel/CSV等数据文件、企业各种业务系统、第三方互联网数据、公共数据服务平台等来源,轻松整合所有相关业务数据,帮助企业消灭数据孤岛。企业利用该平台可以完成数据的深度交互分析,DataAnalytics基于探索式分析,支持智能推荐图形与图表,二者可以协同过滤,帮助用户快速定位,通过数据挖掘找出问题,以拖拽式操作方法解决问题。

3.4聚类

在数据挖掘技术中聚类指的是对各个环节数据加以分析,结合软件工程的具体要求实现数据细化,以类型细化作为基础,为原始数据类型做出保障。通过聚类可以让同种类型数据具有相似性特点,在存在相似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突出各自的特点。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聚类划分时,面对的对象无法预测,与其他算法相比,聚类拥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进行数据分析时更加独特,挖掘信息数据时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4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已经步入信息时代,数据挖掘技术也成为对信息数据展开处理和存储的有效方式。在软件工程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有利于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提升软件管理质量,加强数据挖掘力度,使数据挖掘技术发挥巨大效果,人们可以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完成数据的聚类和网站设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张立鉴.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6):47-48.

篇6

[前言]当今,由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先导性和战略性,软件业已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软件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与其他产业相比,软件产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人力资源,软件产业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人才的竞争。因此,软件工程人员队伍的成长,特别是高层次软件工程人员队伍的成长显得更为紧迫。软件工程学科发展也非常迅速。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层出不穷,其中有很多已经应用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这就对软件工程的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软件工程的教学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积极探索MOOC、开放式、案例式、翻转课堂等新形式[1-3]。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一)含义

“翻转课堂”[4-6](英语:"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又译为“颠倒课堂”。“翻转课堂”模式是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在内容上有所重叠,但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查阅资料和参与讨论变得极为便利,更是催生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演进,各国教育也逐渐朝向以“教师”及“学生”为主体的方向发展,课程与教学的意义也随之转变。“翻转课堂”跳出了一味地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重新调整课堂的教学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讲课课后复习的模式来调动自身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翻转课堂”目前普遍的核心概念大致包括:第一,课前学生通过看视频讲座、电子书和课程影片完成自主学习,还能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和参与讨论。第二,课堂上老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面对面地解决个别问题,既有针对性,又有效率。第三,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风格和接收知识的方式。总之,老师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和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主动实践获得更有益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翻转教学”的关键有三点:第一是学习主体还给学生,第二是让天赋自由,第三是因材施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参与、探索及深入问题,才能真正地让学习深化,而所培养的自主学习态度也是一切创新研究的根本。

(二)特点

很久以前教育工作者们就探索过新的教育模式,即利用视频进行教学。比如,在上世纪5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就利用广播电视实施教育。但是为什么当年所探索的教育模式没有对当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明显的改进和重大的影响,而现在的“翻转课堂”却备受关注呢?这是因为“翻转课堂”有以下突出的、显着的特点。(1)教学视频精简: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长,即使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的内容都有较强的针对性,言简意赅,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便于观看者有针对性和有目标的学习。(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视频当中只有手和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3)重新建构学习流程:“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吸收内化”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

二、基于“对分易”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电子化教学、慕课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分易”教学平台是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新一代教学平台,通过微信关注公众号“对分易”或通过电脑直接打开官方网页进行注册并使用。该教学平台包括“班级学生”“作业”“考勤”“随机分组”“手动分组”“课程资源”“讨论区”“成绩册”“微信消息”“在线练习”“课堂提问”“调查问卷”“投票”“活动”“教学评价”和“电脑端”共16个不同的模块。“对分易”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老师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主张老师和学生时间对分,权责对分。形式上简单地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用于老师讲授,另一半则用于学生进行讨论,实质上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理解吸收之后,带着问题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通过对讲授与讨论的有机整合,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高效率教学。

(一)课前任务设计

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学生当中,我们开始将翻转课堂的模式引入到《软件工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软件工程学科快速发展的特点,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对分易”教学平台,对软件工程传统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上课积极、参与度高,课前课后参与学习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知识。选取《软件工程》课程中的一个章节“软件测试”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在翻转课堂中,软件测试基本概念的学习是学生在课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自主完成的,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时间来自由掌控。我们将和软件测试相关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碎片整理,每个知识点制作一个短小的微视频,视频录制时间长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由于教学视频是课堂知识传授的关键,所以在录制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吐字清晰,语速适中,情绪饱满。同时,教师还要准备课件、教案、自我检测题和课前学习任务等其它学习资源。最后,教师把所有学习资源发送到“对分易”教学平台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问题,可以在“对分易”讨论区模块当中进行提问,进一步内化知识,提高学习参与度。

(二)课上任务设计

由于《软件工程》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比较强,如果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则很难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基本知识的传递,而不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从而出现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教师普遍感到软件工程课程难教,而学生则普遍感到难学。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项目为驱动,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将所学知识全部融入该项目,让学生有一种软件开发身临其境的感觉。经过课前学习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软件测试相关技术及用例设计的方法。接下来是向更高层次进阶,乃至覆盖整体软件测试流程的各环节测试工作。以旅馆住宿系统为例,对软件测试流程中的各环节工作进行实例介绍。其中,主干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测试计划制定、测试用例设计、TestLink测试用例管理与设计、缺陷提交与跟踪及测试总结与分析等。旨在让同学们能够结合真实项目体验完整的软件测试工作流程。教师在课堂上随机让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效果,台下的学生也可以进行讨论与评价,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这个环节,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成10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成果汇报,其他小组对成果进行点评,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

从目前使用效果来看,利用“翻转课堂”使得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并能主动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软件项目开发的积极性,并能在软件工程教学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翻转课堂”在课程考核中使用软件项目开发考核方式,能有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学生专注进行软件开发的同时,还能将书本上的软件工程理论用于实践,并加以总结,以答辩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课程教学的一项突破与进步。当然,目前这项教学改革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要想全面推广翻转课堂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田和强,苏春建,李桂莉,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机械类专业CAD/CAE软件课程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4(37):158-159.

篇7

在进行计算机数据库建立的整个过程中最开始就需要对计算机基础框架进行设计,并且同时需要对计算机中的数据库进行改进,而计算机软件的运行是需要通过网络这个媒介来作为支撑,要不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就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系统数据库的搭建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相关的影响因素,整个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之间需要形成良好的交互关系,最终才能使系统的软件运行,同时也可以保证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的安全性。在软件工程数据库一开始建立初期就必须要有明确的应用范围,这样就能够高效地做好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在初步形成了数据库的总体构架之后,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功能的完善,提升整个软件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并解决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当这个软件在不断更新升级改进后它的功能将会越来越人性化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在抵抗外界的干扰方面也是会做得更好,此外数据库也要及时进行更新以免出现使用故障问题。编程技术是形成计算机数据库的基础,各功能的协调是解决软件技术问题的主要途径,软件在开发出后投入市场让用户进行使用中要有效利用好计算机数据库中的资源,使得软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自动更新,来解决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增加一些必要的功能。在做软件过程中工程师要合理的选择汇编语言,然后进行软件框架的编程,这样就能更好的做出所需的软件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数据库文件建立

2.1类型比较

数据库需要处于读取的条件下才能对数据库的文件进行建立,为此在数据库进行数据建立的最初阶段需要做好对比工作,防止出现在读取的过程中出现数据的丢失却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通常采用对比的数据读取方式更能够保证数据读取的稳定性,同时在文件读取出现问题时也更能够直观的发现问题,也更能够找到合适的类型。在文件读取时要做到节省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并且短时间地对数据进行读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可以保证软件运行的流畅度和稳定性,更不容易出现运行故障问题。

2.2创建数据库

一般情况下是在文件建立之后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并且在创建之后系统将会对访问的权限进行限制,会限制用户之后的相关操作,特别是在当系统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时,由于权限限制的原因将需要对各方面进行调整,需要更加有效的关联才能使得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有较高的保障。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可以采用分模块的形式来对系统的多个功能进行逐一控制,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的提升数据库各功能的稳定性,保证系统的流畅运行。而一些在外部安装的软件就相对来说在对数据库创建时简便很多,在对外部软件进行安装时可以采取私人模式的安装方法可以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同时需要根据软件的具体特征来建立合适的数据库,保证数据库中的资源能够充分利用,此外还需要不断对编程技术进行改进。为了能够保证系统在系统出现问题数据丢失的情况下保证系统快速的快速恢复运行,需要对数据库中的信息做好备份工作。

3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

3.1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存储模式选择

分区之后就可以进行数据库存储模式状态,但是这项功能又存在多方面的安全问题。数据库的存储的作用就是对用户的各项权限进行一定的限制,以保证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这种访问权限是被分为多个访问级别,不同类型的访问用户,进入系统的页面信息也会有所区别,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建立了文件类型数据库后,更加有利于文件的访问,在进行系统的功能设计时需要重点针对这一方面,要做好合理优化系统资源,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3.2数据库文件的加密保护

文件加密主要是防止用户的个人重要信息被他人盗取而采取的保护措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主要的措施就是通过对用户的信息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来设置,在用户进行使用时需要设置登录密码来保证信息安全,同时在登录数据库时也需要密码,这类分等级分类型的密码设置可以保证技术人员高效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保证数据库和用户的信息不会被木马等其他病毒攻击窃取信息,损坏计算机系统,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对于在这个过程中信息选择问题可以通过加密选择来解决,通过结构优化来解决功能冲突问题,最终保证系统处于一个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

3.3数据存储模式使用方法比较

使用方法的对比过程影响着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在软件处于工作状态下进行判断系统是否处于不稳定运行的状态,最终技术人员根据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同在网络如何进行选取完全看之前设计时的功能选择,以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决定的,最终可以达到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作用,而这种解决策略在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系统这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在保障数据库的信息安全方面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一般性的软件技术问题,在这种模式下软件都能稳定运行,此时在系统获得到信息后能够自动进行选择分类,这样就能保证数据库调动数据的效率和速度,同时软件也会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自动更新,而这都需要各系统间高效配合才能实现。同时系统会对各模式进行筛选,找出其中的问题,优化整个运行系统。

3.4开发设计中的编程技术选择

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性是选择哪种编程技术的重要参考标准,得到编程技术能否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有保证系统稳定性的能力。通过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编程来解决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当系统出现不稳定时要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软件不会出现较大的功能问题影响到软件的正常运行。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进行问题诊断时也要针对性的进行检查,保证系统能够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下持续安全运行。所以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和编程技术的选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编程技术选取的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因此要选择最为适合特定软件开发的编程技术。在一开始的软件开发阶段遇到问题可以对软件开发的基础框架进行优化,以保证之后的开发能够有效进行,这就对编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编程技术能够实现软件特定功能的同时也要保证软件的安全性。

4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获得发展,因此在很多非计算机类的工程领域内也越来越需要懂得计算机编程技术的人才,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面对这门较为复杂的学科一开始学习都会有所困惑甚至退却。本文就关于数据库系统做了详细的说明,希望对相关的使用人员有所帮助,也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提供学习方法。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范丽萍.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64-165.

篇8

区别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高校在理论教学中的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稳定、教学场所固定、管理配套服务到位、制度保障有力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IT企业独有的利益驱动、应用导向、前沿技术引领等特点,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面向实际应用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实践教学由校内老师在校内指导学生完成不同,该模式的实践教学任务主要是由校、企双方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分别在校内和校外完成。该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主要对象是已完成大三学习任务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分为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进行,其中专业实训自大三暑假结束前4周左右开始,持续时间为9周,安排学校指导老师以及企业相关技术老师,指导学生设计一些实际应用项目,完成由学校学习到企业应用的过渡;之后转为12周的毕业实习,该阶段各合作企业根据学生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通过一定的选拔措施,合理安排学生到相应的实际岗位进行实习,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

2存在的问题

该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之后,便被应用到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一方面,软件工程已成为学校最热门专业的之一,从近几年的新生招录情况看,尽管软件工程专业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加,但每年该专业的第一志愿投档人数仍然年年爆满。另一方面,毕业生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根据学校组织的就业情况回访及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对的广泛好评,同时学生对专业建设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就业竞争学科探索力等方面稳居学校各专业前列。

此外,根据实际的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该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欠考虑的地方,具体如下:

(1)合作企业更换频繁,缺乏长期合作。目前学校选择合作企业的方式,主要采用企业到校宣讲,之后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报名,学校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确定合作企业的方式。这种方式尽管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最大限度的给予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到上一届或者前几届师兄师姐的言论影响,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从而导致了合作企业每年更换频繁,学校和企业之间难以形成长期的合作,不利于学校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2)时间安排与校园宣讲冲突,错失就业机会。校内实训的部分时间是每年9月到10月中旬,而这段时间恰好是每年各大企业的校招时间。由于知名企业或规模以上的用人单位一般不会到普通地方高校进行宣讲,因此大部分学生想趁这次机会到附近地区的高校参加校招,从而增加自己就业的几率。但是这段时间要求学生在学校完成相应的实训项目,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能力强的学生,白白错失机会,这个问题也是学生反馈意见最多的问题。

(3)实训内容一刀切,缺乏个性化定制。目前的校内实训,主要分知识补强和项目应用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在具体实施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和素质能力的不同,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参与到这两个阶段的学习中,最终导致那些能力强的学生索然无味、浪费时间,而能力差的学生来不及消化,跟不上节凑,疲于应付。

(4)实习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跟踪。关于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目前主要采取学校定时巡查、合作企业跟踪的形式进行。由于学生广泛分散于不同实习企业,每个企业情况迥异,这种做法很难保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比如,有的学生频繁更换实习单位,导致毕业论文难以完成;有的学生则以企业培训或者工作繁忙等理由推脱,不去积极配合学校相关活动的开展。

3改进措施

(1)对合作企业的选择,需建立在合理的评价制度上。首先,在意向企业到校宣讲前,需学校组织相关人员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听取企业汇报、现场走访调查、进行座谈交流等方式,对该企业进行全面的调研,重点考察企业的资质、主营业务、企业规模、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情况,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对该企业综合实力的科学判断,淘汰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其次,可组织学生去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见习,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度。第三,结合企业到校宣讲后学生的选择情况,最终决定合作企业。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将对合作企业的考察周期进行调整,可由原来的每一年变更为每两年或者更长时间,这样有利于校企双方积累相关经验,改正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校企双方的长效共赢。

(2)合理安排实习实训进度,解决时间冲突。对于实训时间与“秋招”时间冲突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教学进度或时间来解决。一方面可将9周实训贯穿整个暑假,即将原来9月到10月中旬的实训提前到暑期中,这样既可以解决时间冲突的问题,又可以留下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训知识的总结和消化,查漏补缺。另一方面也可通过适当调整实训课程内容解决这一问题,即在实训后期的内容安排上进行合理设计,提高团队项目开发的时间自由度,让学生在不影响各自团队项目总体进度的情况下,可安排时间去处理进行其他事情。

(3)个性化制定教学内容,做到全员覆盖。对于教学内容单一,容易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学校可释放更多的权力给合作企业。合作企业可根据学生生源的质量、知识水平层次等因素,制定多样的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如对那些基础知识薄弱、能力稍弱的学生,可加大知识补强阶段的授课力度,实训内容以知识补强为主;而对那些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安排具有一定挑战性、难度较高的项目,或者补充一些新的科技前沿知识或应用给这些学生。让所有的学生均可以通过实习实训有所收获,了解当前的技术发展情况和社会需求状况。

(4)实行专人管理,增加过程考核。学生到校外进行实习之后,由于各实习企业的地理位置、实习岗位的要求等情况迥异,导致学校和合作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管理难度陡增。对于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人员安排,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合作企业,大都是安排相关的老师或者员工进行兼职管理,而繁重的日常工作压力,极可能导致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为此如果条件允许,可安排专人负责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另一个解决思路是让学生毕业论文的校内指导老师进行日常的跟踪管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其实习项目关联密切,同时毕业论文关系到学生的学业学分、甚至顺利毕业,因此该方案可能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篇9

大数据技术事实上是将人类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数字信息,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之后分类处理,设定不同类别的存储空间,按照类别存储。大数据技术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可以划分为多个类别,诸如分析技术、机器学习技术、遗传算法技术、自然语音处理技术等。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就是基于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技术。它主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发挥技术的作用,特别网络技术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整理基础数据,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应用相应的计算机算法,将相似特性的数据划分为一类,最终得到大量的数据,应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大数据分析应用于互联网行业中,所发挥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还不断地引入新技术,在软件工程技术中应用,对该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

大数据时代,社会各个领域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发展,人们对软件工程的概念越来越熟悉。事实上,软件工程的历史始于20世纪的中期,其研究重点是软件技术和工程管理。将相关工程内容引入其中,使得工程系统化运行,其中所涵盖的研究内容包括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工程设计、软件的技术维护等方面。因此,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技术开发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使其生命周期不断延长,不同项目的技术需求和用户的各种技术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2大数据背景下的软件工程基础

处于大数据时代环境中,软件工程的发展中关乎到不同的领域,需要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具有专业性的特点,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价值。在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中,要从应用需求出发不断创新软件技术,对于传统的技术要不断摒弃,对软件工程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大数据技术环境下,软件工程基础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起来的,对各种数据信息系统化管理,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对工业的发展非常有利[2]。在软件工程技术中,大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否则,就会对软件工程技术造成不良影响,引起严重的后果。

2.1软件服务工程

在软件工程的研究范畴中,软件服务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软件工程服务化方向发展,就是发挥服务的作用,使其成为软件开发的基本原则,按照服务项目内容为用户展开服务。由于软件工程发展的主题有所,服务内容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同城是对软件工程的进行技术维护。在具体的服务工作中,需要软件开发人员使用分布式应用程序,在管理工作中采用虚拟操作的方法为用户2019.08提供服务[3]。软件工程技术应用中,结合使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网络数据进行编程,使得软件具有互操作性,对于数据主动协调,使其符合动态场景的变化节奏,软件系统的集成度有所提高。

2.2软件开源

软件开源更为注重用户对软件技术的体验。在对软件开源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方法,虽然获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应用价值不是很高。一些研究人员在研究软件工程技术的时候,就是将软件开源作为突破口,将开发项目划分为多个模块,将每个模块分给指定的研究人员进行开发。

2.3群体软件工程

群体软件工程是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具体的实施中采用工程众包的形式,使得软件开发技术发挥作用。群体软件工程是一个分布式软件开发模型,这个工程项目的运行中,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各项任务进行分配,也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查询,通过众包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重要问题。同时,在软件工程开发过程中,软件工程可以在任何阶段通过众包进行开发[4]。

3大数据与软件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3.1大数据与软件工程技术开放式的发展

大数据技术的主要前提是大量的数据流,需要技术不断地升级和创新,寻求开发的研究途径是非常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意味着计算机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相互通信,共享数据资源,软件等信息的有效利用能力也会有所提升。通过网络运行可以增加利润,使得用户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2大数据与软件工程技术融合到其他领域

软件工程技术在当今许多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软件工程技术给予各个领域非常大的帮助,从航空到生活中都发挥着软件工程技术的作用[5]。应用程序的运行,可以使用数据平台对信息进行收集并分析。比如,用户在进行股票交易的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使用软件工程技术构建数据模型,通过对数据模型的分析,预测股票的变化趋势。

4众包软件服务工程中的大数据技术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来支持数据流,随着数据流的量逐渐增多,对硬件和软件就有了新的要求。专家学者在分析数据流的时候,还对在线服务进行了研究。数据流是重点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的使用方法进行研究,对支撑数据流的软件和硬件进行研究[6]。从软件工程开发的角度而言,软件运行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包括服务端、用户端等,都会有很多的数据信息产生,这些数据流对软件和硬件的使用寿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软件工程的开发中,要做好数据流的管理工作。有必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提高软件的使用寿命创造条件,对数据流的分析要高度重视[7]。

5密集型数据科研第四范式

第四种科学研究范式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独立的科学研究方法,探索第四种范式的理论基础,以及大型数据存储设备在发展中的重要性。软件工程中,采用传统的大数据研究方法,大数据的有效分析是不可能的,大数据的研究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因此,目前大多数软件不能在短时间内同时实现数据信息的存储、数据信息的传输和有效识别。在探索第四范式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集成大数据的软件服务价值进行估计,抛弃传统的大数据统计方法,建立新的大数据信息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8]。此外,有必要从多个方面研究大数据的处理,对大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并深入分析,讨论大数据的价值以及存在的可变性,这对软件工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研究软件工程技术的时候,必须更新传统的软件开发理念,重视软件处理和分析大数据能力的发展,使得软件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已经区域复杂。随着数据的指数的不断增长,软件技术对硬件设备数据处理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中,就需要对大数据技术的特点进行研究,基于此研究软件工程技术,使得硬件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有所提高。在研发开发软件技术的过程中,要从应用领域的需求出发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在大数据开发理论的基础上创新软件开发理论,促进软件技术更好地发展。

篇10

软件工程主要是研究如何运用工程化的方法来构建与维护高质量、实用性软件的一门学科。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涉及到了软件开发工具、数据库、系统平台、程序设计语言等多个方面,它的主要教学思想是将软件当成是一种工程产品来进行研究,对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各项难题进行探讨与分析。软件工程是逐渐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对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方便了用户更加快捷高效地使用网络,使得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开始不断提高。 

2.开发应用网络教育资源的可行性 

开发应用网络教育资源,首先需要以网络教育为基础,设计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网络教育资源类属于一种计算机软件,它也适用于软件工程的开发思想与设计方法。因此,基于软件工程基础来开发应用网络教育资源,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计算机软件在具体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按照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思想来进行。所以,我们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需要通过软件工程的方法与思想去组织。高校在具体开发应用网络教育资源时,需要将软件工程开发方法与教学设计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核心,就是需要按照教学设计方法来对网络教育资源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进行控制。我们在具体开发网络教育资源时,需要遵循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有效利用软件工程开发思想与开发技术来提升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效率,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实际质量。 

3.开发应用软件工程网络教育资源的基本流程 

3.1需求分析 

高校开发应用软件工程网络教育资源,首先是建立在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实践教学需求的基础之上。工程设计开发的起点便是需求分析,这也是软件工程开发与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教师在实施软件工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来调整教学策略。在开发应用网络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需求分析理论来有效把握住用户的心理,能够通过市场分析来把握市场的需求,从而才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优化网络教育资源的配置,避免产生重复建设的现象。需求分析的实际结果,通常会直接影响到网络教育资源在设计阶段对各类媒体的选择、教学情景的设置、教学策略的制定上面。因此,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只有在充分把握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类型与开发主题,从而根据开发应用软件工程网络教育资源的基本提纲来实现对资源的整体规划,进而在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与最优化。 

3.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使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更加具体化与科学化,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来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与软件市场的发展现状来调整相关教学策略,根据网络教育资源的结构体系与资源类型来优化教学策略。同时选择合适的媒体展现方式,有效激发高校学生对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在具体应用网络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资源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从而营造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开发应用软件工程网络教育资源的教学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教学过程控制策略,从而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 

3.3设计结构功能 

设计结构功能主要是为了构建网络教育资源各个单元模块的基本框架,同时对各类教学素材进行细化,使得开发出的软件工程网络教育资源具有清晰、明确的层次结构,符合软件工程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也能够契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方式。因为网络教育资源通常是以模块的形式呈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将教育资源的应用控制在学生能够理解与记忆的范围内,从而按照一定的教学程序进行优化组合。 

3.4资源的编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