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1:30: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如何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首先,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的关键不仅在于思想上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问题,更要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问题建设一套适合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以满足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各高校领导要充分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的,给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上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积极鼓励自主研发先进的学籍管理软件。各高校要结合新形式,不断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的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各级学籍管理人员的稳定性。使每位管理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各种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熟练掌握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2]。其次,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学籍管理工作者职业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一线管理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技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灵活运用计算机教学技术进行成人的学籍管理工作,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系统。所以,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能忽视,要多给一线管理工作者创造学习的机会,并对其定期进行相关职业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素质。学校应鼓励成教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坚持参加继续教育和本专业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以获得新知识、跟上新形势,具有坚实的业务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3]。
3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3.1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选拔高层次的学籍管理人员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成人学籍管理工作从最初的手工管理,逐步过渡到现在的网上录取、计算机管理学生学籍,毕业数据网上交验等,这一系列成人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特征,促使对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加强学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学籍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对在岗人员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还需要严格把好入职选拔工作,保证人员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从入职之处就提高对成教学籍管理工作的思想重视。
3.2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各高校可以把新生电子注册和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学籍管理平台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加大开发力度,进行功能优化,根据本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建立一个包含学生信息管理、课程注册管理、成绩管理、毕业审核等功能模块的学籍管理系统。结合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相关文件的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查询和统计功能,设计教学计划、安排在校考试,灵活适应成人学生对学习信息的分类查询,教师对相关工作上午统计报表、导入导出、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运用,在提高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服务水平与质量的同时,加快成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步伐。
1.人际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1)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显然,此种定义没有解释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2]。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从而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3]。
(2)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人际适应。人际交往是一种主动的、活动的过程,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4]。“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且在相对平衡的过程中,又相互促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5]。人际适应是“个体在进入新的生活环境时。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观念和行为模式去适应新的社会群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相应的,人际适应不良的产生是由于个体无法根据变化的社会环境主动地应对变化了的人际关系”[6]。
2.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1)研究内容。人际关系的思想、观点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而真正对人际关系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那时对人际关系的系统试验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人们生产活动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调节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有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7]
(2)研究方法,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始于实验法,即霍桑实验。实验法的最大缺点是人为控制性,难以真正考察到人的心理状况,实验结果推广度不大,研究者继梅奥之后主要是进行理论建构,有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以及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建构为人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推动了人际关系研究的发展。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1.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人际关系是所有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直接的、现实的关系,所以自然也就成为影响或制约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温海芳认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获得知识,开创事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可靠保证。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水平,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8]人际关系状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9]国外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促进学业的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空虚、心情压抑、抑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协调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多种人际关系、有亲密联系的人最长寿;人际关系的崩溃与自杀、精神反常有密切联系。
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焦虑与困惑有以下几种。
(1)交往与学业发展的平衡、学习与发展智力,长期以来被视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这种观念自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观念中常常不自觉地把交往与学业发展对立起来,担心过多的交往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学业的发展,因而缺乏处理人际交往与关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竞争与人际关系的协调。大学生一方面在青年人所特有的理想情怀的导引下渴望着纯洁的友谊与情感,另一方面又面对着由于无法避免的竞争而深恐加剧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复杂程度。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与交往处理过程中踌躇不前。
(3)交往伤害与自我保护等。在人际关系中,交往者的身份、背景、动机,以及交往目的都必然会渗透到交往的过程之中而影响人际交往的结果,并对交往者的心理带来重大的影响。这种日益复杂并极有可能造成交往者情感损伤的人际交往,会使大学生在交往与自我保护之间产生一定的焦虑与困惑。
三、研究结果
1.性别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男生人际交往的质量明显好于女生,可能与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对性别角色的不同预期,以及男女生的性格特点有关。我国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是独立的、有理性的、积极勇敢的、进取的、不屈不挠的,而女性则易感情用事,是消极被动的,有依赖性和顺从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男生往往处于主动地位,而女生则比较被动。另外,女大学生普通有这样的性格特点:依赖性强,理想化色彩浓郁,在人际关系中总希望对方迁就自己多一些;情感易外露,喜怒哀乐形于色;情绪体验深刻细致,环境的细微变化、他人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反复思量想得很多很远,甚至伤感痛苦;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常常以他人为镜评价自己,做出消极的判断;由于心眼小、喜欢夸张地评价人或事,相互之间就会产生误解,不良情绪因此进一步加深,导致了同学之间存在隔阂,形成更深层次的孤独和痛苦;情绪稳定性不够。同时由于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转化负性情绪的时间较长,因此容易发愁、心烦、自卑、忧虑,这些情绪反过来再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形成恶性循环。[10]
2.专业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文科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普遍好于理科大学生,原因可能在于:理科学生的课程任务一向很重,空闲时间少,学生平时接受的大多是逻辑推理训练,思维严谨,而平时参与的活动不多,与人交往的机会较少,活跃性和创造性则显得不足。因此,他们在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独来独往的现象多一些。有时即使参与了一些活动,也大多是在配合别人在做。相对于理科学生,文科学生学习任务轻,平时参与的活动多,接触同学、朋友的机会多,逐渐积累了许多人际交往技巧,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3.年级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年级这个维度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大一学生在人际调控方面占优势,大二学生在人际知觉因子上得分最高,大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总体上看大二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顶端。大一的学生刚刚从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走出来,可以说没有任何人际交往经验,自然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欠缺,但对于本调查“大一学生在人际调控方面占优势”的原因还有待深入探讨。大二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并且大多数在大一、大二这两学年参加了不少活动,结交了许多同学朋友,亲身体会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必须有宽容之心,因此在人际知觉方面有了较好的发展;另外大三、大四学生学习任务加重,平时活动减少,因此大二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黄金时段。大四学生经历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人际交往技巧有了经验上的积累,另外随着身心的发展,在处理人际矛盾方面更加成熟,因此人际交往能力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翔,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364-367.
[2]郝唯貌.人际交往与现代人才素质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97-99.
[3]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
[4]张亚宁.中学生控制源、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的研究.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4.
[5]冯正直.大学心理素质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3.
考生须考完专业的8门以上课程,方可报考实践、论文。报考实践的考生须在《老生报名表》上填写实践课程的代码、名称和考生的联系地址、电话、邮编;报考论文的考生须在浙江省教育考试网(zjzk.cn)“自学考试”栏目中的“报考简章”上点击“2016年4月实践课”查询到论文选题。
自考报名期间,同时可办理2016年上半年的转往外省手续,但必须在外省已拥有准考证且有一门以上合格成绩。免考手续安排在3月办理,时间另行通知。本次继续接纳教师心理健康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两门课程的报考。
报考费用:理论48元/课;新生准考证15元/人;实践、论文10元/人次。
其他县(市、区)具体报名时间请咨询当地自考办。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人格特征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人的行为并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决定着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方式,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多维度的动态结构系统护生的人格特征将直接影响到今后能否成为合格护士,胜任本职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了解和掌握护生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在心理健康教育和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对护生人格特征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1人格的概念
“人格”一词出自于拉丁文“persona",又称个性,原本是面具的意思.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对人格所作的正式定义已不下十几种。艾森克把人格定义为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米歇尔把人格定义为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中国《心理学大词典》中的定义为:“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2研究背景
人格类型的研究最早起始于医疗实践的需要,并从医务部门发展起来,这种研究为医疗教育、管理和职业选择等工作提供了便利。人格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行事风格,同时它也是预测个体职业成就、员工招聘、人事选拔的重要指标。护理是一门结合了科学、伦理与艺术的学科,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生必须具备健康的人格。有研究表明护生的人格与其心理健康水平,适应能力焦虑程度等方面都有相关性,现将国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3护生人格的研究工具
任何一种人格理论都承认人格存在着个体差异,并认为这种差异是可以进行测量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来实现对人格的评枯,常用的可分为两类,即投射测验和客观测验。
3.1投射测验(projective technique)是采用各种云图、墨迹图、插画、图片等测验评估一个人的人格特征。目前最著名且应用广泛的投射测验,一个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H.Rot-schach创立于1921年的罗夏墨溃测验,一个是由H.Murray创立于1938年的主题统觉测验。
3.2客现测验(personality inventory)是一种常用的对人格作客观测量的工具。是用经过精心选择编制的一系列问题调查表,要求被测验者根据提出的要求选定适合于自己情况的答案作出反应目前最常用的是Minnesota多相人格调查表、卡特尔16个人格因素量表(16PF),Eysenck人格问卷。
3.2.1 Minnesota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MMPI在全世界广泛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及医学的研究工作,在人格测定和精神病临床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中国大陆,至1989年正式推出MMPI的中国版.
3.2.2卡特尔16个人格因素量表(16PF)全称是《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H catell 16 personality factor test),系R.B.Cattell所编制适用于16岁以上的各类人群。作为测量个性的工具之一,16PF被广泛应用于个性测评、人才选拔、职业咨询等领域,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预测被测者的稳定性、承受压力能力、成熟度等,并可以了解应试者在心理健康、适应新环境、专业成就、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3.2.3 Eysenck人格问卷(EPQ)EPQ系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教授艾森克〔Eysenck H.J)编制的有关个性的测量方法,1980年引进中国经过有关专家的修定,项目内容较适合中国国情,并建立了中国常模.
4国内护生人格特征的研究进展
4.1护生的人格特点用EPQ量表调查的结果表明护理专业学生的E,N,P量表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L量表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且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护生总体个性倾向于外向、情绪不稳定、孤独、掩饰度低、质朴性和诚实性较强社会适应性差Cs-vl采用16种人格个性因素测查表(16PF)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显示实习护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胜、幻想性、实验性、自律性的人格特征得分均不同程度高于全国女性常模,聪慧性的人格特征得分则低于全国女性常模。李瑜和苏志达等闭的研究显示,军校大专护生诚实、掩饰程度低,性格趋于外向,但人格倾向不稳定、焦虑、紧张、容易激动,尤其是从医院招收的大专护生人格倾向稳定性更差。杨群和王锐安等用对军校非军人护生进行调查,表明其个性特征为:内向、羞怯审慎、学识浅、严肃、沉默、理智、注重实际、保守、传统、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但也存在过分现实、忽视生活情趣、容易贸然行事等特点。刘喜文和胡文东等用对护生进行调查,护生在4种人格因素(C,G,N,q)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合同护士在2种人格因素(M,Q,)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合同护士。二者8种次级因素比较,护理学生在4种次级因素(Xo,YtIY,IY,)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合同护士,在2种次级因累M,凡)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合同护士。
4.2个性特征与护生焦虑的关系个人的个性特征决定其对外界因素的反映,情绪不稳定的明显精神质倾向的护生易于在外界因素刺激下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护生的人格与焦虑状态明显相关,内向型、偏内向m高护生的焦虑程度高于混合型、偏外向型、外向型的护生。
4.3个性特征与护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症状的产生源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和对生活事件的适应不良,而个性特征在两者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其中,心境,家庭关系满意度,人际交往、文体活动、工作学习以及健康的满意度.婚姻状况等与心理健康有关因素和各个性特征联系密切。
有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护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一般较好。
神经质分高的护生,易产生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冲突、精神质高的护生,易出现孤独、好攻击、与别人不友好等人格特征,这些都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不同的气质类翻也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多血质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气质类型,胆汁质、抑郁质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并且,具有固执、倔强、攻击、孤独、敌意和缺乏同情心,以及过于安静、深沉和过于紧张、焦虑,情绪不稳等个性特征的护生面临更为严峻的人际关系问题和压力。
4 4人格特征对护生适应能力的影响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面对学习、人际关系等压力刺激,其适应能力具有显著差异。“内倾型”学生具有沉默寡言、羞于表达、适应环境比较用难的特征。
4.5人格时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性格与人际沟通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内向型与中间型及外向型比较,内向型护生的沟通能力最差。
4.6人格对护生其他方面的影响人际沟通能力、公共场合讲话能力、情绪和心境与外向型的人格特征有关,外向而情绪稳定的护生具有更强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调整自我的能力,她们似乎更适应护理职业要求。
1.归因的定义
归因是人们对于和他们相关的事件给出的认知上的原因或理由(Biddle,1993)。简而言之,归因是把某个行为或事件的结果归因于一些具体的原因。
归因活动就是人们如何发现“为什么”问题的答案的过程。随着人类的发展,归因活动早已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寻找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参与到“归因”的过程。归因活动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人的情感偏好、动机关系不密切,归因的结果不会影响人的情感、动机和随后的行为,这种归因活动被认为是客观的。但社会现象的归因和人的动机、情感关系密切,归因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人的情感、动机和随后的行为,这种归因活动是主观的。人们对于工作或学习中成功或失败的解释或推断则属于后者。
具体到本篇论文,归因被作者定义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寻找他们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归因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归因,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归因理论的发展
归因理论从社会心理学发展而来。归因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海德早期的作品。195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ritz Heider)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出版象征着归因理论的诞生。随着海德的步伐,许多心理学家也对归因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琼斯和戴维斯(Jones and Davis),凯利(H. H. Kelly)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韦纳(Bernard Weiner),他把归因理论广泛应用于实践。归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认知理论的研究到研究其结果和影响这样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
随着归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归因理论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渗透于教育领域的各个角落,这些研究包括学生不及格现象,对学习持有的不正确态度,还有学生的心理焦虑,等等。归因理论在人们处理这些复杂问题时给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正如第二语言研究所显示的一样,归因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学习者的动机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秦晓晴,2002; Tremblay et al,1995;William and Burden,1999),甚至会对他们的学习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2.1海德的归因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被公认为归因理论之父。1958年,他首次提出归因理论,即个人怎样形成意图和动机这样的心理概念或个人如何解释他的行为。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海德把归因理论定义为“朴素心理学”,因为人们经常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找出日常生活中他们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
海德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理解或思考事件的方式对他们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他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解释一些事情或他们某些行为发生的原因时,他们可能会归因到一些外部(情境,环境)和内部(意向)的因素。内部归因指某人因为自己的原因做出某种行为,包括需求、愿望、情感、能力、意图和努力;而外部归因或情境归因,指的是某人因为他所处的情境表现出某种行为,包括任务难度和运气。海德强调,如果某人把他或她的失败归因于环境因素,他就可能会降低对将来成功的期望,可能在将来不会努力。(Heider,1958)
2.2韦纳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思想对许多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韦纳(1986-1992)。在海德的理论基础之上,韦纳把成就动机理论和控制点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了他自己的极具影响力的归因理论(Weiner,1986),“自我归因理论”(张春兴,2000:311)。韦纳对于归因理论的贡献非常大,他把归因过程和成就背景联系起来。在他看来,归因的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归因于对学术成就的影响。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在于个体如何解释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以及这些解释的后果。
韦纳采用三个主要的归因向度把个体感知到的原因分为三类: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韦纳(1972)确定了在自我归因背景下的四种主要归因。这些归因包括:个人完成问题任务的能力、付出努力的程度、任务的难度和运气对结果影响的程度。简单地说,就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韦纳(1986)把成功和失败原因的列表归入因果结构的三个大的向度:控制点向度关于内部和外部;稳定性向度关于稳定与不稳定;可控性向度关于可控制和不可控制(Weiner,1986)。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归因的动机“推动”来源于人们在分析因果性归因结构之后,如何在向度中分类他们的成功或失败。
3.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归因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数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对学习英语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秦晓晴(2002)对把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归因进行了定性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英语成绩好还是差的学生都试图归因于如学习环境、英语教学、语言能力和努力等因素。李昌真(2007)使用问卷和访问来调查不同语言级别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他们的动机、学习行为的结果和他们的成就因果性归因,结果表明动机对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影响巨大;不同级别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归因倾向。
本文主要研究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进行正确归因,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韦纳的三个向度对于人们在心理上的归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向度在内部性、稳定性和可控性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期望信心和情感有着巨大的启示。
控制点向度关注一个原因究竟是内部(人为的)或者外部的(环境的)因素。韦纳认为人们倾向于把他们和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个人因素如能力和动机,或者归因于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运气。内部或外部控制点看上去和自尊感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功或失败被归因于内部因素,他的成功就会使他更加自豪、更加积极向上,而失败则会使他变得自卑。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英语考试的成功归因于他们的个人因素,考试成功说明他们学习英语的能力比较强,这样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
稳定性向度是关于原因是否会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韦纳看来,归于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对人们对未来表现的期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如果一个学生把他英语考试不及格归因于他能力不足,那么将来他还可能会不及格,因为能力被认为是稳定的;如果他把不及格归因于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或者糟糕的天气),他在将来的考试中就可能会取得好成绩。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英语考试不及格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考试一次不及格并不能说明他学习英语的能力不行,这次失败是偶然的。这样,学生不会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反而会怀着对未来成功的美好期望,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可控性向度是在成就领域里要考虑的第三中心向度。可控性向度区分了可以被控制的原因,如努力和效力,和不可被控制的原因,如天资、情绪和运气。韦纳认为这种可控性向度和情感紧密相连,如生气、同情、感激或羞愧就如果我们认为可以控制的事情却失败了,我们会感到可耻或内疚;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就可能会感到自豪。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成功归因于他们自己的努力,这是学生们可以控制的因素,这样他们会因为成功更加自豪,进而更加努力。
4.结语
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归因能帮助学生总结过去的经验,调节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英语学习中取得成功。而不正确的归因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他们失败。韦纳的研究给教师更好的教学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利用归因理论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把英语学习的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可控因素,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而把不及格归因于一些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引导他们在将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Heider,F.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ew York:Wiley,1958.
[2]Tremblay,P. F.,& Gardner,R.C.Explaining the motivation construct in language learning.Modern Language Learning,1995.
[3]Weiner,B.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Psychology Review,1985.
[4]李昌真.运用归因理论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行为[J].外语届,2004(6).
[5]齐晓峰.论归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多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又面临着职业的选择和就业问题,其心理社会问题相比普通中学生更加严重。吸烟、游戏、网络等成瘾问题,抑郁、焦虑、精神分裂、自杀倾向等内部问题和行为、青少年犯罪等外部失调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关注中等职业中专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
1.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指标。它不仅包括认知成分,也包括情感体验。其中,认知成分即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感(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
2.调查问卷分析
抽取大连地区两所职业中专的8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每两个年级选取两个班级。发放3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290份。采用由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该量表包括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六个分量表,36个题项。以及 由Dineer2002年编制的《快乐感量表》,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共14道题项。调查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中职生生活满意度得分151.75,说明他们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积极情感得分20.45,说明中职生的积极情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消极情感得分29.81说明职校生有较高的消极情感。
由表2可发现,中职生具有较高的友谊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在家庭满意度方面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综合以上调查表明,大连地区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消极情感较高。尤其是家庭、学校、朋友三个方面对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是清晰可见的。而这三方面又是中职生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可见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为了探究其他因素对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具体影响,又经过多次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将其他因素总结如下。
三、影响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人口学变量因素
国外学者Dew与Huebner的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与性别、年级无关,但是却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亚裔学生的满意度要低于白人学生。而国内丁新华发现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学生的幸福感水平逐渐降低,同时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在本次关于中职生的调查中,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与年级方面没有出现明显差异。
2.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的稳定、温暖、理解、成员间相互关心,关系密切、愉快与幸福感呈高度正相关;与父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惩罚、严厉、偏爱、母亲的拒绝等均有显著负相关。通过对中专生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单亲的中职生家庭占总数的40%左右,这也是家庭满意度降低的数据来源根据。
3.生活事件因素
国外学者Suh研究发现,急性生活事件和慢性生活事件(包括正性和负性)均与青少年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呈中等程度的相关。 与同学或是老师发生矛盾、或是考试压力影响等类似事件的影响也造成了中职生自卑、抑郁、焦虑、疏离感等多种不良心理问题,使其主观的幸福感下降。
(二)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观因素
1. 人格因素
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不同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比较认同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和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相关。外倾性对主观幸福感具有增值作用,神经质则与之相反。就人格类型来看,稳定外向型中职生的幸福感分数最高,幸福感分数最低的是内向不稳定型的中职生。
2. 应对方式
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较多地使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类应对方式的中职生幸福感水平高,反之较多使用退避、不良情绪和发泄应对方式的中职生幸福感水平低。
3. 自我效能感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回避目标的追求、较少的目标发展与低幸福观都有关系,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水平高的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
综上所述,影响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外在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又有人的内在心理特点因素,那么要提高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就可以针对以上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
四、如何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
通过对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和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下可供参考的提升中职生幸福感的建议。
1.培养学生积极情绪
积极的情绪会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耐性和持久性,更倾向于使事物朝向好的方向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经常思考一些积极的事件或事件的积极面就会使学生体会到更多的快乐,而变得更为乐观。因此,提醒学生要积极地看待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学会让自己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经常去听、看、经历一些能够激起积极情绪的美好事物,多看自己的成就与优点,感激自己目前所拥有的等等。.
2.帮助学生建立维系良好的人际支持系统
建立与家人、朋友、老师等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职校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学校通过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引导职校生不断调整和改善认知结构,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在交往中感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使自身在交往中获得积极的幸福感体验。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从不同侧面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职校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缩小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从而获得对自己的正确认识。
4.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合作
父母是学生重要的心理和感情的交流对象,来自家庭的支持、父母的支持是提升中职生幸福感的重要方面之一。建立与学生家庭的紧密联系网络,和家长共同探讨研究改善或形成和谐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尤其要关注其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让家长与学校共同完成对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开设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职校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课程如:心理卫生、青春期心理咨询、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以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的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以提高职校生的社会生存和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关于职业中专学生的问题研究,不仅是学校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关注职业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这个群体在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为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同时,培养职业中专学生健康的心理,让学生从学校适应过度到社会适应,预防出现一系列社会的问题出现更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唐洁,孟宪璋.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ChineseJournalofeliniealPsyehoz"gy, 2002,10(4):316一320.
一、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
在社会学中,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背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它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根据越轨行为的一般定义,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在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生的较为严重地违反或背离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产生消极影响并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
这一界定表明:第一,大学生越轨行为中的“轨”,是指大学生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包括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一般规范和专门为大学生所制订的特殊规范,其表现形式既有成文的也有约定俗成的。第二,大学生越轨行为必须是较为严重地违反或背离了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第三,大学生越轨行为是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越轨行为不等于都是消极的,有些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能够打破旧的行为规范。引领社会潮流,甚至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因此,大学生的越轨行为有些在当时看来是被否定的,而历史地看它却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那些完全属于消极的、被社会否定的行为,主要包括违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违法犯罪,以及自杀等行为。
二、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成因
(一)自我意识发展不平衡导致大学生行为失范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好处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既要确立自我统一性。又要建立与他人亲密的人际关系。然而,青年人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高速度成长、发展,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一个与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对自我的形象常常会发生怀疑、动摇或迷惑不解。自我意识是指个人x-J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大学时期是真正认识自我的时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具备的文化水准,决定了他们不再像中学生那样眼光向外,急于了解外部世界,把握外部环境,而是眼光向内,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力图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自觉地从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大学校园有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许多大学生在较大的程度上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由于大学生处于独特的社会层次,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有自己的社会见解和理想。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大学生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因而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际。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这些不足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意识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一直困扰着他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就会以越轨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大学生诸多心理矛盾是越轨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
大学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诸多的心理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例如,在大学这个社会气氛很浓的环境中,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他们渴望独立,强烈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但是,由于他们无法完全靠自己来处理所遇到的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他们在经济上没有独立,因此,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却事事依赖别人,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经常困扰着他们的心灵。又如,大学时期,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常常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害怕孤独,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有一个可以产生心理共鸣的知己。这种心理特征上二重性,使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更为复杂。从心理角度看,进入大学后,环境、生活、个人地位的变化,往往引起心理内部需要结构的变化,大学生时常处于波动、迷惘和抉择之中,因而情感不稳定,情绪变化大,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引起情绪波动,容易产生偏激、冲动等情绪冲突。
(三)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诱发大学生的越轨行为
社会变革之所以能够引起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是通过压力和个性改变来实现的。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改革开放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具体的社会变革形式,它给大学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在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新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对新的价值体系进行整合,增强其开放性和应变能力。由于大学生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仍缺乏稳定和统一的发展阶段,他们在处理价值冲突问题上就会显得紧张甚至困惑。价值冲突压力还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压力形式——“文化移人压力”,主要是指当不同的文化开始交流时给人们的心理上所带来的变化。当一种文化移人另一种文化之中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但这种价值变迁决不意味着就是进步的、积极的;相反,它或许是腐朽的、消极的。特别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西方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很容易被东方青少年所欣赏、悦纳,而一旦接受了这些思想,就会像吸食鸦片一样明知其毒,欲罢不能。
(四)大学教育的偏差是大学生越轨行为发生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不良心理难以矫正。首先,高校心理调查和心理疏导工作滞后,心理干预无力,既缺少对同学问“比老子、比票子、比牌子”的攀比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又较忽视贫困同学、特殊家庭同学的心理需要,这在客观上放任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引发认知不协调,更导致部分有心理问题大学生自我封闭,自我否定,怀疑理想,怀疑人生。此外,更有许多~大学生认为有心理障碍的人就是“神经病”,不是不闻不问,就是敬而远之。这些都造成了高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的现状,有不少大学生正是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导致越轨行为的最终发生。
其二,大学校园不良文化影响,致使越轨犯罪心理强化。据统计,绝大多数犯有性罪错的大学生,是受黄色影碟、录像、书籍及其它物品的腐蚀而步入歧途的。伴随学习外部压力的减轻,空余时间的增多,大学生接触电影、录像、报刊、网络中不良刺激的频率、强度、时间都大大增加。
其三,大学生的不良交友,形成违法犯罪心理辐射。由于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个体的不良信息往往会被其他成员所认同,尤其在恋爱、帮派、老乡会中,这种认同常会转化为违法犯罪的需要和动机。
其四,大学管理上的漏洞,为越轨行为发生提供了条件。根据犯罪时空影响律原理,少数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形成越轨犯罪行为,与大学生行为控制的时空盲点有直接关系。从时间控制上讲,一般大学每周平均课时25节,比高中阶段少了l0课时。从空间控制上讲,高中生一般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而大学生随着大学社会化的要求,逐渐形成多点多线的活动区域。这些时空上的盲点往往处于无控制状态。由于大学生普遍素质较高,社会对其一般持信任宽容态度;有些家庭认为子女考上大学,父母就已完成了使命,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学校则更是防不胜防,有的学校一个班主任老师要管理几个班,有些学校虽然也设了思政老师、辅导员,但是效果不佳,大学管理上的漏洞直接或间接地成为诱发越轨行为的情境因素。
三、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学对策
首先,建立大学生越轨行为心理预测系统。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大多有一定的征兆,而且其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一特点,建立心理档案是预测大学生越轨行为的有效方法。大学生心理档案可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成员,个人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交际能力、同情心、独立意识、师生及同伴关系等),心理测验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健康阶段评价,等等。这些信息的采集不仅可以体现心理档案的预测功能,还可以充分发挥其预防功能、发展功能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一、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
在社会学中,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背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它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根据越轨行为的一般定义,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在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生的较为严重地违反或背离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产生消极影响并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
这一界定表明:第一,大学生越轨行为中的“轨”,是指大学生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包括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一般规范和专门为大学生所制订的特殊规范,其表现形式既有成文的也有约定俗成的。第二,大学生越轨行为必须是较为严重地违反或背离了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第三,大学生越轨行为是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越轨行为不等于都是消极的,有些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能够打破旧的行为规范。引领社会潮流,甚至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因此,大学生的越轨行为有些在当时看来是被否定的,而历史地看它却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那些完全属于消极的、被社会否定的行为,主要包括违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违法犯罪,以及自杀等行为。
二、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成因
(一)自我意识发展不平衡导致大学生行为失范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好处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既要确立自我统一性。又要建立与他人亲密的人际关系。然而,青年人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高速度成长、发展,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一个与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对自我的形象常常会发生怀疑、动摇或迷惑不解。自我意识是指个人x-J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大学时期是真正认识自我的时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具备的文化水准,决定了他们不再像中学生那样眼光向外,急于了解外部世界,把握外部环境,而是眼光向内,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力图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自觉地从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大学校园有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许多大学生在较大的程度上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由于大学生处于独特的社会层次,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有自己的社会见解和理想。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大学生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因而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际。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这些不足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意识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一直困扰着他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就会以越轨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大学生诸多心理矛盾是越轨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
大学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诸多的心理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例如,在大学这个社会气氛很浓的环境中,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他们渴望独立,强烈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但是,由于他们无法完全靠自己来处理所遇到的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他们在经济上没有独立,因此,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却事事依赖别人,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经常困扰着他们的心灵。又如,大学时期,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常常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害怕孤独,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有一个可以产生心理共鸣的知己。这种心理特征上二重性,使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更为复杂。从心理角度看,进入大学后,环境、生活、个人地位的变化,往往引起心理内部需要结构的变化,大学生时常处于波动、迷惘和抉择之中,因而情感不稳定,情绪变化大,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引起情绪波动,容易产生偏激、冲动等情绪冲突。
(三)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诱发大学生的越轨行为
社会变革之所以能够引起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是通过压力和个性改变来实现的。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改革开放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具体的社会变革形式,它给大学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在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新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对新的价值体系进行整合,增强其开放性和应变能力。由于大学生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仍缺乏稳定和统一的发展阶段,他们在处理价值冲突问题上就会显得紧张甚至困惑。价值冲突压力还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压力形式——“文化移人压力”,主要是指当不同的文化开始交流时给人们的心理上所带来的变化。当一种文化移人另一种文化之中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但这种价值变迁决不意味着就是进步的、积极的;相反,它或许是腐朽的、消极的。特别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西方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很容易被东方青少年所欣赏、悦纳,而一旦接受了这些思想,就会像吸食鸦片一样明知其毒,欲罢不能。
(四)大学教育的偏差是大学生越轨行为发生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不良心理难以矫正。首先,高校心理调查和心理疏导工作滞后,心理干预无力,既缺少对同学问“比老子、比票子、比牌子”的攀比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又较忽视贫困同学、特殊家庭同学的心理需要,这在客观上放任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引发认知不协调,更导致部分有心理问题大学生自我封闭,自我否定,怀疑理想,怀疑人生。此外,更有许多~大学生认为有心理障碍的人就是“神经病”,不是不闻不问,就是敬而远之。这些都造成了高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的现状,有不少大学生正是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导致越轨行为的最终发生。
其二,大学校园不良文化影响,致使越轨犯罪心理强化。据统计,绝大多数犯有性罪错的大学生,是受黄色影碟、录像、书籍及其它物品的腐蚀而步入歧途的。伴随学习外部压力的减轻,空余时间的增多,大学生接触电影、录像、报刊、网络中不良刺激的频率、强度、时间都大大增加。
其三,大学生的不良交友,形成违法犯罪心理辐射。由于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个体的不良信息往往会被其他成员所认同,尤其在恋爱、帮派、老乡会中,这种认同常会转化为违法犯罪的需要和动机。
其四,大学管理上的漏洞,为越轨行为发生提供了条件。根据犯罪时空影响律原理,少数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形成越轨犯罪行为,与大学生行为控制的时空盲点有直接关系。从时间控制上讲,一般大学每周平均课时25节,比高中阶段少了l0课时。从空间控制上讲,高中生一般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而大学生随着大学社会化的要求,逐渐形成多点多线的活动区域。这些时空上的盲点往往处于无控制状态。由于大学生普遍素质较高,社会对其一般持信任宽容态度;有些家庭认为子女考上大学,父母就已完成了使命,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学校则更是防不胜防,有的学校一个班主任老师要管理几个班,有些学校虽然也设了思政老师、辅导员,但是效果不佳,大学管理上的漏洞直接或间接地成为诱发越轨行为的情境因素。
三、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学对策
首先,建立大学生越轨行为心理预测系统。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大多有一定的征兆,而且其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一特点,建立心理档案是预测大学生越轨行为的有效方法。大学生心理档案可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成员,个人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交际能力、同情心、独立意识、师生及同伴关系等),心理测验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健康阶段评价,等等。这些信息的采集不仅可以体现心理档案的预测功能,还可以充分发挥其预防功能、发展功能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大学生的心理因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而有可能偏离社会发展的方向,出现心理异常。一项面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0.3%的受访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如何有效识别并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给予及时干预成为高校心理健康下作者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常见的类型
(一)人际关系障碍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在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专业知识的阶段,其人际交往质量直接影响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障碍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三大问题之一。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认知偏见,情绪冲动,不合群,孤傲,不能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等问题,有的学生还存在交际方法不得当,不善于表达等问题,从而导致人际上的冲突或没有朋友等人际障碍。
(二)学习障碍
由于大学的学习完全不同于中学的学习方式,没有了老师一天到晚的督促,没有了大量的习题与作业,许多大学生开始由高三的高度紧张一下转人了极为放松的环境,部分大学生开始无所适从,从而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影响了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懒惰、学习动机过强,忽视张弛之道、消极归因、注意力不集中等学习障碍。
(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具有精神疾病的行为或带有精神疾病发病的倾向而导致人格结构的破坏,形成人格缺陷。各种人格障碍在大学生的身上都有着鲜明、集中的表现,其行为虽然够不上心理疾病的程度,但同样严重阻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进而影响到校园文化和社会风尚。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有:
偏执型人格,如固执己见;情感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情绪变化无常;分裂型人格,主要表现为过分内向,孤僻胆怯;爆发型人格,主要表现为自控能力严重不足,对事物的反应带有强烈的冲动性,微弱刺激常可引起过强的反应,采取过激行为,不顾后果;强迫型人格,主要表现为固执迁腐,刻板保守,不问客观情况是否许可与必要,都把大量精力与时间用于反复检查核对,不允许有半点错误;悖德型人格,主要表现为道德意识及道德障碍,感情冷漠,以个人满足为最高目标,缺乏道德观念和罪恶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缺乏行为目标和同情心,缺少社会责任感。
人格的成长不是直线发展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很深刻,这些影响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大学生本人。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
(一)识别标准
从表面上看,理解心理障碍似乎十分简单。可是,实际上要准确掌握心理障碍的标准,却非常困难。心理学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主要有主观体验标准、社会规范标准、心理测量标准和统计常模标准。
1.主观体验标准。指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体验来判断自己或他人的心理活动是否发生障碍。这里的主观经验和体验既包括障碍者,也包括咨询者。咨询者可以根据自己长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经验来判断来访者是否有心理障碍,咨询者也可以根据来访者的主诉体验来判断其是否有心理障碍。在一般情况下,心理障碍会引起个体的不适反应,感受到心烦、紧张、不安、苦恼,甚至痛苦的体验。
2.社会规范标准。指根据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者往往缺乏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不和谐,与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格格不人,因此以通行的社会行为准则为标准来确定心理障碍,应该是极具可操作性的。
3.心理测量标准。指主张以心理测量的客观数据为标准来确定心理障碍。心理测量运用心理学家通过科学手段编制出来的心理测验量表来诊断心理问题。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有自陈测验和投射测验两大类,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卡特尔16因素测验(16PF)、贝克抑郁问卷等都是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测验量表。
4.统计常模标准。统计常模的立足点是认为人的心理表现在人群中是呈常态分布的,即通常所说的两头小、中间大。目前绝大多数心理学家都主张以此为标准来判断心理障碍。但问题是不少心理现象的两极端表现中,常常有一个极端是优秀的表现,比如智力常态分布的一个极端就是智力优秀的表现,绝不是智力障碍的表现。
以上判断标准都有其不足之处,最好结合多种方法联合判断,以避误诊。
(二)识别方法
心理障碍的早期表现症状轻不典型,往往不易被亲人或同事发现,以至耽误患者的治疗,给病人带来不利的后果。“有病早医”是治疗疾病的一条基本原则。早期识别心理障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观察:
生活规律改变。如以前很讲究个人卫生、注意清洁的人,突然间变得不知更换衣褥,不愿理发洗澡,甚至满面污垢,物品随手乱放,工作拖拉,劳动纪律松懈,经常旷工、迟到;或原来生活节约的人变得挥霍无度。
脾气改变。脾气改变是许多心理障碍早期症状之一。如原先热情合群的人变得沉默寡言,孤僻不合群,待亲友冷淡,甚至避而不见,与父母、妻子和孩子不谈家事,很少关心家人的生活和工作,或原来很有礼貌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对人无礼。
情绪变化。当一个人的情绪突然有较大改变时,就要留意其是否最近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以便及时干预。
记忆力下降,丢三拉四,工作效率降低,‘这种情况如发生在中、青年,应引起高度重视。
家庭突发事件。大学生生活阅历短,当他们面临一些突发的生活事件时会出现无助、无措、无望的心理反应,在“危机”面前可能会有出格的反应;些尽管在当时并未出现一些异常反应,但“危机”却一直隐性地干扰着学生的生活。
以上各种表现是某些心理障碍常见的早期症状,如与患者的过去情况不同,又无原因可解释,或者虽事出有因,但已事过境迁,应想到患心理障碍的可能。但要确定是否患有心理障碍,或属于哪种类型的心理障碍,尚需到专科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三、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干预方法
(一)自预
1.挫折应对策略。挫折是人的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它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根源。应对挫折的正确方法是,首先要正确面对挫折,要意识到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不是逃避挫折,而是在挫折来临时正确面对挫折。其次,要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并制定恰当的抱负水平,一般来说,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是比较恰当的目标。年轻人往往容易好高鹜远、急功近利,所以会经常遇到不必要的挫折。因此,制定不高不低的抱负水平对于应对挫折十分必要。最后,要从以往的挫折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不断总结,不断认识自己,一个对己对人对事有正确认识的人是一个坚强的人。
2.情绪调控策略。情绪失控是导致心理障碍的又一个重要根源。超越心理障碍,就得掌握调控情绪的策略。首先,保证情绪指向对象正确。任何一种情绪都有二定的对象。有的同学没有评上一等奖学金就认为是被别的同学抢走矛,将愤怒的情绪指向朋友雇大吵一架而断终交往。淇愤怒的指向对象显然是不对的。其次,是维持良好的心境。当消极情绪占优势的时候,要善于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学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任何事情总有两面,我们不只要看到其消极的么面,更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最后是降低心理压力。大学生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当压力来临时,不要选择将其压抑到内心深处,而是应该将压力或挫折体验宣泄于外。有了心理压力,要善于利用朋友、日记、电台热线和心理咨询等途诉。
3.读书疗法。“读书疗法怡旨够治病疗伤,主要取决于阅读过程和图书的内容。通过阅读,可以使患者集中注意力,沉浸在书中内容的相矣部分或人物的喜怒哀乐之中,并由此引起对与自己有关问题的思考、对过去的回忆、对相似事件的联想和对主人公的认同,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使患者逐步意识到自己的间题所在,实现心理转变,进而从焦虑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达到自我调适、加速病情缓解的目的。另一方面,图书的内容是引发患者产生共鸣的关键,只有那些能够解答患者的疑问、使患者产生美的享受、喻悦患者身心、陶冶患者情操、激发患者想像·引导患者积极向上的图书读物,才是患者最需要的。
4:体育锻炼疗法。
体育对人的影和改造已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运动,而是始终伴随着心理活动,并对身都有影响的一个学科。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可以渝悦身心,陶冶情操,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通过体育锻炼,能够磨炼意志,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对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等意志品质的培养,以及在困难中勇于奋斗的坚毅品质的形成和自信心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支持
大学阶段是种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阶段,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及感情诸多方面的压力,会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克服这些心理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调节,从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一的。
1.建立多层次的心理保障体系。学校应成立以院领导牵头的大学生心理键康教育委员会厂以心理咨询中心为核心,建立一个由学生心理协会、院系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组成的三级心理保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