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5 11:30: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儿童心理发展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

篇1

儿童大约从14个月开始就会自发性的乱涂乱画,这种行为一般要维持到3-4岁。由于儿童此时的“绘画”行为表现得不系统、无秩序,我们把它称为涂鸦。有研究表明,儿童涂鸦行为的出现具有跨种族与跨文化的普遍性。正如苏联教育家德廖莫夫所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做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儿童的绘画反映出儿童的肌肉协调性、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内容与行为方式的深入观察,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儿童。因此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很有必要了解儿童涂鸦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心理基础,从而引导儿童在涂鸦过程中获得绘画的基本兴趣与技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一、儿童涂鸦的发展特点

研究表明,儿童的绘画发展具有阶段性,涂鸦行为是儿童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研究几百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张儿童画的基础上,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这些理论详细说明了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年龄、涂鸦的主要内容以及涂鸦的动作方式。

1.儿童涂鸦的年龄差异

儿童开始涂鸦的年龄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于研究者观察视角的不同,也有儿童自身条件的不同。柯思修泰纳认为,2-4岁儿童处于涂鸦期,此时的儿童只会画事物的局部,整幅画面无系统、无秩序。白特认为,2-3岁儿童处于涂鸦期,3岁时为涂鸦期的巅峰。赫伯特?里德认为,4岁以前儿童绘画的阶段是错画期,即乱涂乱画的阶段。维克多•罗恩菲尔德认为,2-4岁儿童处于涂鸦期。杜玫认为,1-2岁的儿童就开始会画波形线、乱丝线、直线、圆形线等。屠美如认为,1岁半至4岁的儿童,会出现无目的的乱笔画,反映在画面上是杂乱的线条。还有人基于更为细致的自然观察后认为,儿童在15-20个月时开始出现无规则、无目的的乱涂乱画。贝利量表测量的结果显示,有90%的儿童会在10-21个月期间出现了乱涂乱画的现象。

儿童涂鸦行为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动作技能得到了发展,儿童的认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不论国别、性别,儿童涂鸦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绘画的刺激因素不尽相同,如儿童接触绘画工具的机会不同、家长引导状况也不一样,所以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时间自然具有差异性。当代绘画治疗研究表明,如果儿童出现涂鸦的时间过晚或者4-5岁以后仍然处于完全无控制的涂鸦水平,那是值得家长引起注意的。

2.儿童涂鸦的主要内容

根据儿童绘画内容的不同以及动作的灵活程度,研究者们对儿童从一开始有涂鸦行为到基本有能力绘图之间划分了更为细致的若干阶段。维克多?罗恩菲尔德将涂鸦期细分为几个子阶段:未分化涂鸦,即无控制的涂抹;经线涂鸦,重复性地上下方向涂直线;圆形涂鸦,即重复画圆,并用它来表现一切事物;命名涂鸦,即认识到绘画内容与外界物的关系,受画面象征符号启发而命名绘画内容。陈鹤琴认为涂鸦期可以分为波形图、乱丝图和圆形图三个阶段。波形图是一种从左到右的连续弧形线条,而且这些线条总是略微向上的;乱丝图是由于儿童无法表现不同方向的直线和曲线而画出的类似于乱丝状的涂鸦;圆形图是在儿童执笔作画有了相当经验以后出现的,儿童画圈的方向一般是顺时针的。屠美如认为1岁半至4岁儿童,无目的的用笔乱画,反映在画面上是杂乱的线条。在涂鸦后期,已有简单的目的,但不能成形,不注意色彩的变化,常常使用单色笔,偶尔换一种颜色笔涂画。杜玫认为涂鸦的儿童开始画出的线有波形线、乱丝线、直线、圆形线等。

从上文分析可以发现,研究者认为儿童涂鸦内容也存在差异,但儿童涂鸦内容一般都会经历从线(直线、弧线)到形(有缺口的圆、封闭的圆)的发展,从单一形(圆或连续的线)到形的组合(圆表示太阳、两条交叉的弧线代表鱼或圆上添加线条表示蝌蚪人)的发展。

3.儿童涂鸦的动作方式

儿童涂鸦动作的进行依赖于儿童握笔与运笔的过程。所以从握笔与运笔两方面可以了解儿童涂鸦的特点。

从儿童握笔的手姿势的发展来看,最早握笔的动作包括整个手和手臂的运动,表现出“手掌向上的抓握动作”,即儿童在握笔的时候,手心向上,手掌和手指一起活动来抓握笔。用这种笨拙的握笔动作形式,儿童很难进行有目的的绘画动作。随着在绘画活动中偶然的尝试以及在家长与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调整握笔动作,儿童“手掌向上抓握”的握笔动作逐渐被“手掌向下抓握”的动作所代替,拇指和其他四指开始在绘画技能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儿童运笔姿势所调整的部位来看,刚开始学会握笔的儿童一般会通过手臂和肘部的运动来调整笔的位置。在手指的协调运动能力发展后,儿童逐渐习惯于用手指来调整握笔姿势和笔的位置,手臂和肘部的运动频率下降。赫伯特•里德分析4岁以前儿童绘画时运笔的情况:一是无目的的笔画,通常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依赖肩部的肌肉动作。二是有目的的笔画,依赖肘部与手臂的运动,能说出所画线的名称。三是模仿的笔画,手腕的动作代替了手臂的动作,手指的活动代替手腕的动作,通常努力模仿成人作画的动作。杜玫也认为1-2岁的儿童作画时大部分由肘部、腕部用力,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进行。

儿童涂鸦时,无论是握笔还是运笔,都遵循从大肌肉到精细肌肉的过渡,从躯干中心运动到远离躯干的肢体运动,遵循“经济性原则”。研究表明,2-3岁儿童就可以握住靠近笔尖的部位,主要运用肩关节的活动来进行绘画,然后逐渐发展为用肘部来控制笔的运动,最后发展为用手指的活动来控制笔的运动。

二、儿童涂鸦的心理基础

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生物遗传的因素,也有文化教育的影响;既有儿童个体动作发展的原因,也有儿童认知水平的状况所决定。我们试从心理学对婴儿早期的研究结果中寻找儿童涂鸦的心理学基础。

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人类这一物种生来就对新奇刺激感兴趣。在研究婴儿知觉过程中,研究者就发现婴儿对新奇刺激具有天生的偏爱,这是人们所称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学习。当出现一个新奇刺激时,婴儿最初是一个强烈的反应,然后刺激重复出现时,婴儿就逐渐减少对它反应的强度,也就是不再引起他的注意。这表现为注视时间的减少、心率降低、呼吸变缓等,即为习惯化。习惯化发生后,当刺激发生了改变,再次变得新奇时,婴儿兴趣重新出现,又使有机体的反应恢复到一种较高的水平,即为去习惯化。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表现了婴儿惊人的学习能力,婴儿不是被动的听从成人的摆布,而是非常敏感的注意周围环境事物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立即做出反应,他在不断地习惯新刺激,并把注意力不断地转向更新的刺激,这就保证了他不断地汲取环境中的新信息,从而扩展他对环境的知识,提高了认知的能力。与麦独孤的观点一致,一般认为这种学习能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儿童大概在1岁的时候第一次握起了笔。笔,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新奇的刺激。儿童握笔乱涂乱画的时候会被涂画出来的各种出人意料的线条、图形所吸引,对儿童来说这是非常新奇、好玩的。儿童在乱涂乱画之前确实没有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一种游戏而已。但儿童对绘画的运动会感觉兴奋,对纸上出现的线条从视觉上感到愉悦。由于涂画在不同材质上的绘画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正是儿童在墙壁上、床单上、家具上乐此不疲地涂画的兴趣所在,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到了笔带给他的快乐。

2.模仿与强化

人们发现,新生儿对成人的面部表情有惊人的模仿能力。国外研究表明,出生2-3周的新生儿对人类面部表情就具有模仿能力,如成人伸舌头,婴儿也跟着伸舌头,成人张嘴,他也跟着张嘴,成人笑了,他也表现出高兴的表情,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尽管婴儿模仿的精确性并不高,但世界上许多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婴儿都具有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及头部姿势的能力。婴儿在1岁半左右开始出现延迟模仿的能力。皮亚杰对他女儿学会发脾气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学步儿已经学会了延迟模仿。学步儿已经能够记住和再现过去看到过的原型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一定是记住了过去经验过的事件,并产生和保持了有关的心理表象。

人们不难发现,儿童在1岁半左右就会很频繁地模仿成人的行为。当一个成年人在扫地、搬椅子、写字……的时候,儿童就会模仿成人的动作,甚至会与成人抢夺有关的用具。与此同理,当儿童看到别人绘画或写字时,他也会从事与此相仿的动作,握起笔开始乱涂乱画,甚至能够画出类似他曾经见过的事物。由于动作技能较差,所画的“原生态”的作品往往非常抽象,但也总能引起家长的兴趣。家长此时表现出来的兴奋、喜悦与鼓励,恰恰强化了儿童的这种涂鸦行为。所以模仿是儿童的又一种强有力的学习手段,而家长的强化促使儿童更投入的从事涂鸦活动。

3.动作与认知建构

皮亚杰认为,动作图式是婴儿认知结构的基石,个体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遗传,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环境,而是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动作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主体为认知客体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动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发生相互改变、相互适应,从而使得个体的心理结构不断改组与重建。他指出,个体与环境最早实现的平衡是以最初动作——先天性无条件反射为中介的。个体从出生到1岁左右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动作习惯和知觉形成阶段、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以及协调阶段。在1岁到1岁半的时间里,儿童已经能够通过尝试错误发现新的动作方式。此时的儿童认知处于前运算阶段,已经出现象征符号机能,可以凭借符号对所指向的客观事物进行象征性表达,儿童绘画——涂鸦就是象征性表达的一种具体方式。

儿童最初的无目的的涂抹以尝试错误的方式增加了动作经验。当儿童手与眼的协调能力得到加强的时候,就有能力画出类似于经线的线条,随后又以连环弧线的方式画出了半封闭或封闭式的圆。儿童会画圆形的时候并会用圆来指代具体的事物,这说明儿童已经进入命名涂鸦阶段,其象征符号的机能得到了发展。但是儿童一开始的时候总是以圆形来指代一切事物,这也说明儿童绘画的符号象征机能相对比较弱,这种绘画活动还是属于涂鸦行为。

参考文献:

[1]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89.

[2]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篇4

“媒介素养”在亚洲地区又称“媒介识读”,这个概念是舶来品,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英文表达是“media literacy”,当时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英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使其不致被大众传媒中的流行文化边缘化,因为当时以电影为首的大众传媒所导致的流行文化给传统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一位研究媒介素养的学者在他的论文中指出:“媒介素养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一样,是一种对媒介的认知、了解和评价的能力,是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这也正是一种素养。”媒介素养的概念提出以后,逐渐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目前,如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都已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正规教育体系中。亚洲的日本和我国的港台地区也一直持续关注着媒介素养教育,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大陆媒介素养课题的引入始于1997年。然而到现在为止,中国学者的研究大多还是局限在理论阐述和探讨上,并未付诸于实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动画素养”是笔者由“媒介素养”引申而来的概念。《媒介素养》的作者詹姆斯・波特向我们描述,现代人生活在两个世界――真实世界和媒介世界。由于在真实世界中能够获得的经验和信息有限,所以人们总是不断进入媒体世界以获得真实世界无法获得的信息。人们游离于这两个世界之间,使得两个世界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成年人都难免会迷失方向,认知尚未形成的儿童就更不必说了。

之所以提出要培养当代儿童的动画素养,原因有三:

第一,儿童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表明儿童,尤其是幼儿对视觉图形的认知早于其他认知,因此,以图形和色彩为主要元素的动画对儿童早期发育起到重要作用。

当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之一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问题。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时儿童只能协调感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时,只能形成某些低级的行为图式;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就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的范围;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知逻辑关系的思维能力,即具体运算思维;

第四阶段,命题运算或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合取、析取、蕴涵等)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能够掌握各种科学概念和基本规律,此时,儿童思维结构已接近成人水平。

从上述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出发,来解读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我们能够发现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我们在对儿童进行媒介素养和动画素养教育时,也必须谨记并运用这个理论。一方面,必须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另一方面,根据对儿童心理的研究,我们发现由于动画能够以鲜艳的色彩及超乎真人世界的虚拟影像,吸引儿童进入想象空间。随着科技进步,动画设计也较以往精致立体,且能结合真人或实物表演。由于儿童视觉从出生14天起就快速发展,动画对儿童视觉刺激和吸引均相当显著。因此,3-15岁儿童对动画天生具有依赖性。虽然这种依赖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弱,但儿童心理发育的最佳时期是在对动画的依赖中度过,所以动画对儿童心理发育的显著作用力是不容小视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加强对儿童,尤其是幼儿对动画认识的教育,对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动画,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由于父母认为所有的动画片都是面向儿童制作的,这种对动画的松懈心理,致使对儿童心理成长影响重大的动画在家长的监管中缺失。其实,这种认识正是缺乏动画素养的表现,没有认清动画的类型。

为了了解家长对动画的真实态度,笔者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受访者是四位3-7岁孩子的家长。

①周女士,3岁女孩的母亲,会计。

周女士支持并且陪同女儿观看动画片。她认为3岁的女儿对外界事物非常好奇,卡通书和动画片能够很好地帮助女儿认识更多的事物。但是她也不希望女儿看电视时间太长,觉得会影响视力。至于女儿看什么内容,她没有太多关注。

“我工作比较忙,大部分时间是爷爷奶奶照顾她。有时我在家也会陪她看动画片,这些动画片大多是小动物什么的,我没有发现什么不好的内容。即使有复杂的内容,我认为三岁的孩子只是看热闹,是看不懂内容的,所以不会有不好的影响。”

②丁先生,5岁男孩的父亲,商人。

丁先生工作很忙,又经常出差,所以儿子是母亲照顾的多。但是,有一天他发现,儿子沉迷于日本动画片《奥特曼》,并且让母亲给他买了全套DVD,每天在家反复看,“我都不明白那么无聊的内容他怎么能百看不厌呢?”而且,儿子和同小区的小朋友一起玩,也是模仿奥特曼的内容,互相打杀,非常危险。他认为,儿子不可能在这部动画片中得到太多有益的信息。但是,现在已经无法限制儿子沉迷这样的动画片,因为5岁的孩子已经学会上网,也会自己放DVD来看,“就算我没收DVD,他还是有办法看到。”丁先生无奈地表示。

③刘女士,6岁女孩的母亲,全职主妇。

刘女士6岁的女儿性格比较内向。刘女士对女儿平时看什么内容的动画片没有太多关注。

“我女儿比较乖,她看动画片我是不管的,小孩子就要看动画片的嘛!这有什么可管的?”

“她很喜欢动画片里那些公主,每次我们给她买玩具,她都要芭比娃娃之类的,你看她的房间很多娃娃,所以她平时都喜欢在家玩娃娃,不大出门的。”

④张女士,7岁男孩的母亲,中学教师。

张女士说,自从儿子上小学以后,她必须限制儿子每天看动画片的时间,她觉得不管看什么,都会导致孩子无法专注于学习。“我儿子最爱看日本的《名侦探柯南》,我也和他一起看过,剧情确实挺吸引人。”张女士目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一旦限制了儿子通过电视渠道观看动画片,他会不会通过网络收看,这样会更加影响学习。

第三,动画可能带来的部分负面影响,如果放任不管,会产生严重后果。

当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现在的世界早已不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了。当代儿童从出生就开始接触身边的大众媒介,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对各种媒介的接触也变得越来越便利。维亚康姆集团尼克隆登频道(Viacom's Nickeloden)于2005年11月发表了一份研究6-14岁的儿童使用媒体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指出,越来越多的儿童在同一时间内使用多种媒介,并且使用媒介的时间也比上世纪90年代有所增加。在电视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儿童从3岁起平均每天要看2-3小时电视。事实上,电视已经逐渐成为儿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信息渠道,并且,大众传媒会对未成年人产生长久的影响。因为,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呈现两种状态,一是显性效果,二是潜在效果。显性效果是从受众情绪、态度、行为中可以明显感觉并观察到的效果。而传播学借鉴心理学的模仿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媒介内容,然后产生模仿行为,这种模仿行为通过不断强化,形成长期行为,这就是潜在效果。我们看到丁先生的儿子就已经通过对动画片的模仿,产生了潜在效果。令人担心的是,这种不良的影响无法轻易纠正。

通过电视媒体,儿童接触到了大量动画片或以动画形式出现的广告等节目。因为儿童心理的特点,他们容易轻信外界信息,自我防御能力不强,尤其当这些信息源自他们喜欢的卡通人物。有研究表明,带有恐怖内容的动画,可能会使一些生性胆小内向的孩子产生紧张甚至激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儿童自闭症;带有暴力内容的动画片,会导致儿童产生暴力倾向,严重阻碍儿童的同伴关系以及与社会的正常交流;灌输畸形价值观的动画片,还可能会引起孩子与父母在消费问题上的冲突。

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导者,他们的成长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任何不良后果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因此,培养当代儿童的动画素养迫在眉睫。

注:本论文是广东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动漫经济与广州城市文化互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4410592XM26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篇6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自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

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篇7

2006年12月22~24日,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以“适应与发展,学习与创新”为主题,共收到论文600多篇。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小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从事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研究生等共8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据悉,这是两个专业委员会第一次联合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学术盛会。

会议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作了题为“发展心理学的变迁与新进展”的专题报告,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发展心理学的发生、发展和未来走向,理清了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作了题为“21世纪的科学前沿――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专题报告,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强调要重视脑科学研究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华裔学者严文蕃教授作了题为“HLM在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HLM方法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技术;华东师范大学李其维教授作了题为“关于当前心理学研究的某些宏观思考”的专题报告,深刻剖析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面临的困境,提出心理学家与神经科学家之间不是从属关系,而应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学科发展。

本次会议共分20余个场次举办了140余场特邀专题报告和分组报告。与会代表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心理发展、心理健康、学习心理、教育创新、教师心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其中,辽宁师范大学杨丽珠教授介绍了由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儿童个性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旨在构建中国儿童人格发展与促进的基本模式;华东师范大学桑标教授系统论述了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的相关概念,强调要多角度、多变量研究儿童心理弹性;北京师范大学姚梅林教授提议从更广泛的视角重新审视学习中的迁移现象,采用更整合的研究范式研究迁移问题,在更开放的情境中重新定位迁移理论。

辽宁师范大学杨丽珠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庆麟教授分别代表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作了大会总结,介绍了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繁荣盛况。

本次会议还颁发了“朱智贤心理学奖”,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数位专家学者获此殊荣。(本刊记者)

篇8

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规范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一套规范体系,说白了,就是一套游戏规则。没有这套规范体系,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研究确实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从而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最典型的是发展心理学家一改以语言反应为指标的传统,采用注视时间、生理反应指标等研究方法,把实验研究从幼儿推伸到早期婴儿身上,扩大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使我们对婴儿甚至新生儿的心理能力有所认识。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就没有“托幼一体化”的教育主张。

此外,精巧的实验研究也为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注入活力。如新皮亚杰学派用实验法补充了皮亚杰临床法的简略,使理论体系的实验支柱更加可靠。为了克服认知心理学面临的理论和技术的挑战,有些认知心理学家甚至主张把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相结合,以便形成一种新的学科分支,达到相互扶持、共生共荣的目的。

实验法对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力图对可能世界作出结构描述,理论作为描述真实世界的结构,需要经受指称性的检验。这种检验只能通过实验来完成。每一个实验结果所得到的特称判断,为理论提供事实,提供补充,提供确证。科学实验融合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既是衡量已有知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又是产生新理论的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讲,理论必须服从实验,无论是背景理论还是待验理论,概莫能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果的积累,实验研究的规范性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任何一个实验研究都只能孤立地、静止地、人为地进行,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是狭小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的,数据资料是零散的,反映水平是肤浅的,与真实的人的心理相去甚远。尤其可悲的是实验研究越丰富,人的整体被分割得越细小越零散,我们就越不明白人的心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实验性越强,反映性就越差。而反映性越差,价值性就越低,兴趣性更是荡然无存。问题更严重的是实验法从方法论上支持了原子说、机械论和还原论,在认识论水平上造成众多的负面影响。于是,不少人对实验法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研究方法,最典型的是把质的研究引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不少研究者还大量使用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我们知道,质和量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在研究中,纯粹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都必须有事实与逻辑这两条腿。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根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应该是实证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的要求。“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科学的价值目标或价值标准都不能离开客观性这个最根本的价值标准,而且必须以客观性或客观性程度(广度和深度)为准绳。”〔1〕

有人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不可能甚至不应该进行量化的研究。其实,量的研究的精髓就是研究者对被试施加影响,寻求影响与变化之间的关系。教育本身不就是这么一种过程吗?

如果我们把自己找不到变量、提不出假设归罪于实证研究,难道不感到有失公允吗?我注意到一些科研论文缺乏科研的规范,研究无假设,却美其名曰“白描”;取样范围狭小,数据不充分,就冠以“质的研究”;论文无结构,却号称后现代;甚至有些博士学位论文写成读书笔记,有文采的更是写成“博士散文”。这样的论文并没有为学科提供新知识,对学前教育也没有提供新指导,它的学术价值就很有限。我们应该树立科研的规范意识,在科学哲学层面上充分认识科研规范的意义。有些学者近来热衷于现象的解释,按自己的臆想来解释儿童的行为。这对理解儿童和认识儿童毫无价值。据说解释学的理论根据是后现代主义,其实这是对后现代主义随心所欲的曲解。这种解释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负责态度,此风一旦在学前教育界蔓延开来,是多么可怕!

我们知道,对现行科学体系,包括研究方法的抨击,是后现代主义在科学领域中的一大目标。后现代主义否认传统科学方法论所设定的目标,认为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规则,科学方法论总是与某种理论相关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家们竭力主张将传统的注重归纳推理和实验研究的方法转向注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终结实证的主导地位,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研究向价值负荷和人性复归而努力,促进心理学理论向多元的、去中心的、有情感的、重意向的、重社会关系的、本土的方向前进。①所有这些观点无疑是革命性的。它充满着反传统、反权威、反主流、反因果决定、反科学主义的豪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只能承认它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但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应该是对结构主义局限性的解构,而不是对结构的摧毁。对科研局限性的克服,是要在更大范围的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和灵活运用客观性方法,而不是要放弃客观性原则。科学研究是人的认识活动,它确实离不开人的主观世界。但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只能是主观与客观的永无休止的磨合,而不是退缩到主观世界中去探究客观存在。简单地去主观臆断,热衷于把一些对个别现象的解释归之于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动因,且这个动因并不能给出更一般的解释,这不是科学解释,而是伪解释,因为它缺乏可检验性。在科学上,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认识世界是人类本身的需要。这个需要可以通过科学、艺术、宗教等方式来满足。用规范来认识世界就是科学,用体验来反映世界就是艺术,用信仰来规范行为则是宗教。无论是量的研究还是质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的,是可证实的。或者说,应该是经验的,而不是体验的甚至是信仰的。把科研活动退化为充满个人体验的精神遨游和完全封闭的自我表现,是科研的藩篱,于理论、于实践断无益处。套用一句流行用语:发展是硬道理,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时至今日,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即便是研究儿童对他人的意图、信念和动机之类的内部心理过程理解的心理理论,也离不开实验法。

就实证研究本身而言,它也在不断改进之中。例如,人们开始从传统的研究思路中跳出来,不再热衷于把研究结果推广到更广的领域,而是更加注意单一的法则,更加注意生态、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发展的效应。同时,研究内容也从外部行为推进到内心世界,研究儿童的心理理论。所有这些进步都体现了人类为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作出的不懈努力。

我想,对于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而言,问题不在于实验太多了,实证过头了(实际是此类研究还远远不够),而是在于我们的研究者重科学事实的收集和规律的发现,轻理论的构建,缺乏理论建设的功夫,没有将研究成果及时归纳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殊不知,科学理论比科学规律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和生题功能。在我们的心理学领域中,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确实太薄弱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述而不作的文化传统,理性思维规则不清,理论兴趣不足,批判性疲软,创造性缺乏,等等。这种现象在早期教育范围内也普遍存在。在早期教育中,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强烈的跟风现象,表现为蝴蝶效应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理论分析和怀疑精神。其实,理论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总是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研究假设,总是在理论指导下对观察材料或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评价,总是在用研究成果对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因此提出一个微型理论是完全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夫妇的知觉学习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与其他心理学大师及其理论相比,吉布森理论不是那种气贯长虹的骇世之作。她的研究领域就限定在知觉学习和发展中,在这个领域中,她唯一的研究原则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有分类的实验为理论添砖加瓦。虽然她还没有做到让自己的理论预见从所有的实验中得到证实,也没有使自己的理论对知觉这一心理现象作出总体的说明,但她在这一领域中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功不可没。她对事业的坚定、专注,务实、勤奋、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精神,给每一个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工作的人留下了富有启迪的影响。平心而论,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尽管在知觉发展研究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但并不支配着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向。在我们看来,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冲破旧体系、旧思路的过程。一个对某一领域有影响但并不垄断的理论,才是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内在力量。吉布森及她的同事们的基本课题是年幼婴儿能发现什么和注意什么,用实证科学的态度精心地收集儿童知觉发展的资料,这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是极其重要的。她的理论不仅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儿童知觉发展的规律, 也促使我们认真地思考在学前儿童教育与特殊儿童教育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发挥儿童的主体活动功能,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质量。”〔2〕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而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完全可能的。朱智贤先生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新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假设,就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有理论的实验和有实验的理论,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

篇9

本研究以河源市某普通小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两次整群抽样方法,先按年级分群,抽取三、四、五年级为样本年级,再对此样本按班别分群,随机抽取10个班。共派发问卷7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640份,有效回收率为91.4%。其中男生371人,女生269人(三年级237人,四年级203人,五年级200人),平均年龄10.97岁(SD =1.17)。

研究中采用于海琴修订的Kerns依恋安全性量表[3]。这是一份儿童自评量表,共15个项目。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分数越高表示亲子依恋水平越高。父、母问卷各自独立,但问题内容相同,分别施测后得到儿童对父、母各自的依恋得分,简称之“父子依恋得分”和“母子依恋得分”。本研究中父子依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母子依恋量表为0.66。

本研究所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由中文繁体转换成中文简体)是由SDQ官方网站的台湾版本。

SDQ学生版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按0~2三级计分。问卷分为困难部分和长处部分。困难部分包含4个分量表,分别是: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同伴关系问题,长处部分则只有亲社会行为分量表。本次测量中因为同伴关系分量表信度过低而将其删除,困难总分由情绪障碍、品行问题和注意障碍构成。本研究中困难部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亲社会行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p

二、研究结果

1. 儿童亲子依恋的基本情况

量表结果表明,小学中高年级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依恋的得分。独生子女在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亲子依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比较显示:三年级儿童的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得分均高于四、五年级。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达到边缘显著水平。

2. 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男女生在情绪障碍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显著低于女生。独生子女在SDQ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得分则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3.亲子依恋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积差相关分析表明,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SDQ各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见表1)

4. 亲子依恋对SDQ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SDQ中的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以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为自变量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各方程中的回归系数都是非常显著的,对SDQ各维度均具有良好的预测力。(见表2)

三、讨论

本研究发现,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依恋的得分,这与于海琴[3]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多数家庭中,儿童都是由母亲来抚养教育,儿童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要多。对于儿童的身心状况,母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母亲能够更好地觉察和理解儿童。儿童也愿意将内心的想法告诉母亲,乐意与母亲进行交流沟通。儿童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有限,交流不多,父爱往往又是内敛的,很少直接表达出对儿童的关心。因此,母子关系远比父子关系更亲密。本调查发现,独生子女的亲子依恋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现实生活也是相符的。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得到的是父母全部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更强,更愿意向父母倾诉。对非独生子女而言,由于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的精力难免分散,儿童不得不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这都使得独生子女的亲子依恋得分更高。本研究发现,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亲子依恋发展趋势是:三到五年级呈递减状态,三年级要显著高于四、五年级。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我认识也在不断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生活范围不断外延,与同伴的交往逐渐增多,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也随之下降。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达到边缘显著。父母一年中的多数时间都在外地,儿童很难与父母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使儿童的依恋对象可能不再是父母,而是其他的监护人,这点尚需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本调查发现,在SDQ 自评问卷的各个分量表得分上,男女生在情绪障碍上无显著的差异,男生在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这与章晨晨等[4]有关10-14岁青少年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已有文献也发现,女性的内化性问题发生率高于男性,而男性外化性问题发生率较高[5],即女生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男生则更多地表现为外在的品行和注意障碍等。本研究中女生的情绪障碍没有显著高于男生,这表明10-12岁的男女生在情绪处理方面的差异还未显现出来。亲社会行为得分差异,可以归结为女生的移情能力高于男生,女生更愿意帮助他人。男女生在SDQ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表明,男生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女生,亲社会行为低于女生,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如女生。这也提醒教师要给予男生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应对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心理健康。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是否独生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影响。留守儿童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则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与以往多数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亲子关系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社会行为、情绪情感和自我认知等都产生了消极影响[6]。

相关分析显示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各方程中的回归系数都是非常显著的,对SDQ各维度均具有良好的预测力。基于本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充分考虑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重视亲子依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就家长而言,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信任和支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另外,父母和孩子共同参加一些家庭活动(例如旅游和亲子体验)有助于培养和促进亲子依恋。改善亲子依恋也不单单是家长的事情,与父母沟通建立亲子依恋也是人际沟通能力的一个方面,建议学校将沟通能力训练纳入教育任务中,开展班级人际互动活动(如团体辅导)。此外,应加强学校和家长的互动以形成教育合力。保持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及时掌握儿童状况,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

[2]Lieberman M.,Doyle A.,Markiewicz D.Developmental patterns in security of attachment to mother and father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associations with peers relations1Child Development,1999:70,202-213.

[3]于海琴.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37-39.

[4]章晨晨,凌宇,肖晶,杨晓来,杨娟,姚树桥.中文版长处和困难量表(自评版)在832例青少年中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9,17(1):8-11.

篇10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196-02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发展。现阶段的农民工更倾向于以家庭形式的整体迁移,这也就促成了另一个特殊的群体――流动儿童的出现。由于户籍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由此也滋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种处境不利的儿童一直备受心理学家的关注,近年来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为对处境不利的儿童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一 流动与流动儿童

1.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少年是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双方或一方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他们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没有所在城市的户籍。

流动儿童根据流动途径分为三种:(1)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儿童;(2)从一个城市流向另一个城市的儿童;(3)从一个乡镇流向另一个乡镇的儿童。目前,第一种情况的流动儿童所占比例最多,另两种则比较少见,第三种尤为少见。

2.流动给儿童带来的影响

流动给流动儿童带来了生活环境的巨大转变,而在儿童人格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流动儿童的身心状况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国内的许多研究表明,流动给流动儿童带来的影响有这样几方面:

首先,多数研究表明流动给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由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生活条件、家庭教养、社交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两者在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出现比较明显差异。他们对城市有着明显的疏离和隔阂,人际交往圈狭窄,受到歧视和排斥较多,社会支持较少,学校满意度低,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他们的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尊水平都偏低,人格健康水平也偏低。由于其父母多忙于生计,容易忽略家庭教育,导致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突出。

然而,并不是说流动儿童都会“变质”,有研究表明相对于农村来说,流动儿童的自豪感比较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家庭的困难,使得流动儿童更早地习得坚强、独立。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到城市学校学习,家庭经济状况和教育环境得到改善,扩展了流动儿童的学识、眼界乃至价值观,这就促进了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

二 心理弹性与流动儿童

1.心理弹性

对于心理弹性的定义目前心理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目前人们普遍能接受的是指心理功能未受到曾经历的或正在经历的严重压力/逆境损伤性影响,甚或愈挫弥坚的心理发展现象。

2.心理弹性与流动儿童的关系

心理弹性是由resilience译过来,很多人把它翻译成复原力或者是心理韧性。心理弹性通常指三种情况:(1)曾生活于高度不利环境的儿童,战胜了逆境,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结果;(2)儿童虽然仍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但能力不受损害;(3)指儿童能够从灾难性事件中成功地恢复过来。所以,心理弹性这个概念应该是就儿童而言的。

Luthar等人认为心理弹性包含了各种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危险因素是那些预示着极高消极后果可能性的因素,如贫穷、家庭暴力等。保护性因素是能减轻处境不利儿童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儿童良好发展的因素。目前,研究者发现保护性因素主要有三种:儿童自身的积极倾向即人格倾向性、家庭环境、外支持系统。

心理弹性泛指人们在遭遇困难环境后受到的影响很小,或者是发展得很好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在困境或者是不利条件下才能够有心理弹性这一特性的出现。而流动儿童所处的环境到处充满了不利条件,这也就意味着流动儿童中存在心理弹性者的可能性最大。那么,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如何、怎样才能激发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则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

三 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还比较少,现阶段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弹性与歧视知觉以及适应方面。

在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方面,胡芳芳经调查研究发现,近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都有中等程度的歧视体验,流动儿童多数适应情况较其他同龄儿童要差些。心理弹性与歧视知觉之间无显著相关,与心理适应成负相关。心理弹性对歧视知觉和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王中会和蔺秀云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对其城市适应有积极影响;在依恋方面,毛向军和王中会的研究发现尽管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但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其心理韧性有更强的预测性;对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内部结构研究,杨柳发现了心理弹性的八个维度:自我效能、自我认知、心理控制感、目标感、问题解决能力、情绪稳定性、助人和参与感、人际支持。另外父母投入对心理弹性有显著正向影响,缺乏监督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四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

1.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前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前文所提到的第一类流动儿童,也就是从乡镇流动到城市的流动儿童。然而,另外两类的流动儿童则被普遍的忽视。再者关于流动儿童,大多研究的关注焦点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小学阶段的在读流动儿童,而更小的幼儿以及更大的未读书的流动儿童却基本上无人问津。

第二,目前的研究中,关注的负面因素太多,容易给社会大众一种刻板印象,容易引起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关注光明面的太少。

第三,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本身就存在很多争议,很多内容都还不明确。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争议。

第四,目前的研究方法还不够成熟,大多数都是采取问卷量表形式,但是目前还没有公认有效的量表。目前人们所使用的量表的信效度都有待研究。

第五,我国目前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的研究比较少,但是对其干预的研究更是少见。改善流动儿童现状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其心理弹性水平进行干预,因此对干预的关注与研究应该更多一些。

2.展望

第一,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我们可以尝试更多的研究方法,使对流动儿童的研究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此外,就目前使用的量表测量法而言,尽快地使用一套公认的、信效度能够得到认可的量表才能减少许多疑虑。

第二,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等相关研究,我们目前所做的基本上都是横断研究。然而对于一个个体的成长过程,只用横断研究是不严谨的。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多地去对流动儿童进行追踪研究,更客观地了解他们成长的每一个过程。

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方面的研究,目前的关注面还太少。分析其风险和保护因素,应该关注的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干预研究,进一步探索呵护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

第三,就目前研究而言,我们缺少大规模的取样。未来,我们需要做大规模的取样,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取样。

五 结束语

流动儿童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流动”。所以,减少流动,就能缓解流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加速农村发展,则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研究。相信不远的一天,我们能够真实地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干预,呵护我国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2]谢文标.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文献综述――基于CNKI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1-2011年)的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2)

[3]席居哲、左志宏.心理韧性者甄别诸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9(6)

[4]章超.近二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8)

[5]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2010(4)

[6]路晓倩、麻彦坤.心理弹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天中学刊,2011(1)

[7]胡芳芳.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

[8]王中会、蔺秀云.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