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49: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程教学管理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运用积件思想,寻求高层次整合方法
目前,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这个领域中,市场上已有一定数量的理科教学软件,但能够真正适合教学的却不多,加上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是很高,很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而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积件思想应运而生。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软件系统,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师生可以根据教与学的情境和教学平台,选用、增删、修改已有的软件,或方便地制作新软件,为教与学服务。例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联合从国外引进的数学几何教学平台《几何画板》,它不仅为教学几何教学提供了方便,而且也非常适用于物理中的力学、光学课程教学。又如《CSC电子备课系统》、《天翼全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版都是面向师生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科教学平台,它们集众多教命令家和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于一体,为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办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必要的手段,它们界面简单,容易学习,直观好用,充分体现积件思想,很受师生的欢迎。
在素材资料库的建设方面,中学理科教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先行者。目前许多教师在Internet网络上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把自己制作的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同时还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通过链接功能融合到自己的课件里,以“搭积木”的形式,把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这样其它教师和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课件,克服了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学科资料库。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网络终端通过Internet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
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是软件开发和应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高层次整合的有效手段。因此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和教学软件,从中选取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与学情境的需要,彻底改变教学
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分离的局面,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内或课外的运用朝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一更广阔、更深层的方向发展。
二、构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发挥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功能
1.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中学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均是实验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理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理、化、生课堂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危害程度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如人意。而采用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
例如,做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若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现实验仪器和环境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误差较大,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如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利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形成。
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理利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现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2.运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虚拟实验室,发挥学生自主探索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的理科实验室,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许多实验中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了诸多限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有些实验材料的选用和实验产物的排出,有悖现代环保意识。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网络虚拟实验是在web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件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学生可通过鼠标的点击及拖动操作,进行虚拟实验。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理科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自主模拟实验,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下进行多媒体虚拟实验操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网上人机对话,一边操作,一边网上畅游,或与其它同学交流、讨论、获取新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观察。进行虚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方法。
三、构建探索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探索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依托由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地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生物教学中的《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课题,克隆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是与高中生物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社会生活各方向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问时也存在着过度和滥用的问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些负而的社会影响。这一研究性课题旨在提高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未来的思想意识,并在学中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四、利用网络资源,增进课堂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养。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可谓是一间完整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了我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为提高课堂教学正效果服务。
例如,在物理中《浮力》的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可通过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物理课件库下载相关课件解决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打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正效果的目的。
五、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了解学科发展形势,及时把握教学动态。理科学科发展较快,通过Internet网络小的权威网站查看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可以做到紧跟形势,在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的调整。对于理科学科,必要的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这一信息资源,从权威网站或重点中学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网络的交互性给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E-mail。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上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学科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的教育论坛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科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理科教学,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但它并不排斥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中应把它们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理科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理科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与理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鸠洲,浅析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性建设研究[J]中同电化教育,2002,(8)
[2]李友兴,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1,(3)
[3]秦力,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02.(6)
(二)教师不够重视从培养目标上看,目前高校会计专业仍以培养核算会计人才为主。而“管理会计”课程本身与核算会计课程接续性不是很强,因此教师本身就对“管理会计”课程不够重视。另外,“管理会计”综合了管理学和会计学理论,对应用方法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而大学生毕业进入职场后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生产经营决策、全面预算等复杂和高层次的管理,因此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没有必要掌握很多的管理会计方法。
(三)学生不够重视在高校会计专业核算会计培养目标下,成为一名企业管理会计人员没有进入过学生的职业规划中。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将所学课程进行简单分类,将与其他核算会计类课程连续性不强的“管理会计”排在核心课程之外。另外,“管理会计”课程由于综合性较强,教学任务通常要安排在大四学年,就业、升学等多方面的压力客观上也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四)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不同于“基础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其他专业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管理会计”课程一般只采用单一的理论授课教学模式,并且受实验室和实践场地的限制,实践几乎没有。在教学方法上,“管理会计”教学大多采用理论教学法,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然后利用习题将理论知识进行消化理解。这种传统、单调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却不能培养学生将相关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能力。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者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它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受教者学的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与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重要手段。在应用型核算会计培养目标下,“管理会计”课程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导致教学方法落后,具体表现在强调“教”而忽视“学”,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管理会计”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及教学实际,本文建议推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提出,20世纪20年代后得到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BusinessSchool)的大力倡导。20世纪80年代,这种案例教学法受到了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CarnegieTaskForce)在《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国内教育界于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根据对西方管理会计教学资料的研究,“管理会计”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其有效性具体体现在:
(1)通过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同于教材中高度简化了的例题,案例将具体企业管理会计方法真实再现,虽然相对复杂,但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案例通过再现较为真实的企业经营实际,将一系列综合性问题抛给学生,他们要经过独立思考、创造性分析,采用个体或团队的形式将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方法使理论不再枯燥无味,有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注重教材中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案例教学法通过设置与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实际相似的模拟案例让学生综合分析、展开讨论,这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有利。
(3)通过案例教学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能够再现企业经营情景的教学案例,同时给学生留下与理论教学相关的案例分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各章节理论知识的学习,随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案例问题给予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得到认证,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
(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为了实现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对案例教学法做好系统安排:
2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落后于需求原因分析
学生普遍的感觉是什么都学了,但是什么都不精通。而且学生大多忙于考英语、学数学以及考各种各样有用无用的资格证,而对专业课都不够重视,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这门课程也是如此。其实这门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具有较强理论性,又必须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理论与实践性兼具的一门课程。所以,光有理论的学习或只注重实践的操作都学不好这门课程。而一旦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那么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又会由于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让学习难度加大,形成难度越来越大、兴趣越来越少的厌学恶性循环,显然,这并不利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由于这门课程不仅知识性和系统性强,而且是与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知识结合紧密,发展异常迅速的一门功课,担当该门课程教学的老师工作任务较重。如果老师授课量大,一则教师疲于应付,没有时间与时俱进、持续学习跟上物流行业发展的步伐;二则课时短,老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讲解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这样,教师只好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的倦怠和敷衍的恶性循环。2.2相关教学设备匮乏,影响教学效果。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虽然都开设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这门课程,但是作为本科院校的课程,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这门课程的实验和实践设备的配备上,往往不如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条件。相关的实验器材和设备严重不足,相关的综合实验和综合技能训练实践活动也基本上无法进行,动手实验相当少。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这样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来说,学生无法从实践和实验中得到扎实而系统的动手实践能力训练,将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2.3校企缺乏合作渠道。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在干中学、在学中悟、在悟中创新。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极速发展,行业本身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发展,物流管理也处于快速跟上、超常发展的快速轨道上,并没有现成的运营和发展模式可供学习、借鉴。所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实际上实践是超前于其理论和学科发展的。因而,这门课程的学习,如果拘泥于书本知识,而不立身于行业实践,从实践中去吸收营养,其收效是会大打折扣的。但是,目前由于电子商务企业普遍的民营所有制形式以及当前社会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企业总是希望聘用即来即用的人才,而不是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储备和培养。对于来自学校的见习、实习和联合培养等要求,通常不予积极配合。事实上,历史和国外的经验都表明,有效的校企合作是产学研一体化的主要方式,不仅学校,企业本身也能在合作中享受到知识共享以及随之而来的知识创新所带来的收益。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见多识广、兴趣爱好广泛、网络等社会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影响很大,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尤其是初中学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会喜欢那门课程,也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的学习,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上好第一堂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的开篇课“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但没有安排实验。我觉得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会变色的花”“喷水成图”等,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可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从而兴趣嫣然、热情高涨,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二)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入具体的情境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学中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是十分有用的,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例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资料介绍身边熟悉的事物。像光纤的发明联系电话的使用;冷冻剂的发明与更新联系冰箱、冰柜、空调;彩色胶片的发明联系照相及电影、电视;塑料联系许多家庭用具;卡介苗、青霉素的发明联系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等;在介绍物质鉴别方法的时候,可以联系到厨房里的糖、酒、醋等;在学习水资源污染与保护这一课题的时候,让学生思考导致峒河水污染的可能原因是否是峒河两岸的居民、医院及峒河上游的农村、工厂等;在介绍溶洞里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时,让学生联系水垢的成分、形成、以及除去方法,并探究滴水穿石的真正原因;介绍酸碱盐时,联系胃酸病人的用药问题、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等等。多开发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分和学生共同学习。
例如,在“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学生对水污染这一内容较熟悉,但对水资源的缺乏体会不深,为此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的课题:①峒河水资源的分布及质量调查;②峒河水污染与我市的经济发展;③给市政府的建议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④给全校师生的倡议书:节约每一滴水。而对水资源短缺则用多媒体进行。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教给学生方法,而课堂则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务。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四)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不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精神状态适当的改变教学方式。例如:下午第一节课,在学习新知识前,可以组织进行小型的知识竞赛,如书写化学方程式接龙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书写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学生轮流上台,台下的同学给其他组的同学找毛病,补充完整,然后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同学。这样的课堂虽然显得有些乱,但学生不再昏昏欲睡,不仅激活课堂气氛,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学习活动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综合能力
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课程。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有很多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的设计一些跨学科的学习课题,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认识尽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①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②溶液与生命运动;③土壤的简单分析;④水系的变迁及水资源的分布;⑤赤潮和水华现象;⑥水溶液的导电与金属的导电;⑦新能源的开发使用;⑧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不良影响。这些课题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二)重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正确定位学生为发展中的人。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让其张扬个性。面对发展中的人,化学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不要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要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线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我改变以往给学生设计步骤的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不再担心学生出错。例如,在探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时,会出现过量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不出现浑浊的现象。我不预先告诉学生这一现象,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各组实验的现象很不一样:有的石灰石取的多,有的盐酸取的多,石灰水取的也很不一样。针对这现象我要求各组互相交流、讨论,由学生得出化学反应的现象与药品的用量多少有直接关系。然后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再进行归纳小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每次组织实验教学时我都尝试着这样做,学生逐渐养成了预习实验的习惯,能根据教材的提示自己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为了激励学生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用组织他们参加课外实验作为奖励,邀请设计实验方案较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如粉笔炸弹、制作叶脉书签、会长毛的鸭子、配制去污剂、汽水等。并把实验产品拿给全班同学分享,这样既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是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每个课本实验,还要在适当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补充实验或实验创新。如,绪言课中就补充趣味性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中分别补充有气体、沉淀生成、变色、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第六单元课题一中补充玻璃刀切割玻璃、铅笔芯导电、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红墨水等实验;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补充向自制的简易天平中倾倒二氧化碳;介绍易燃易爆物质时补充氢气的爆炸实验及白磷的自燃实验;介绍溶液时补充模拟“死海实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补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改进,即将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烧黑后迅速伸入一氧化碳瓶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尾气的处理改成用排水法收集并点燃;做气体的燃烧实验时,先用排水法收集在锥形瓶里,并用橡皮塞塞紧,拿到教室直接在瓶口点燃现象非常明显,密度大的正放,密度小的倒在铁圈上。当然,我们学校从初三到高三四个教学年级四十多个教学班,只有三间化学实验室,让每一节化学课都在实验室上那是绝不可能的,教学器材也远远不够。所以,只有创造条件,寻找代用品让学生动手完成每一个实验。如蜡烛及其燃烧、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老师就提供澄清的石灰水,其他的用品均由学生用玻璃杯、塑料盆等代替;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中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就用面碱和醋在有盖的塑料杯中进行;酸碱指示剂,可用果皮、鲜花自制。总之,只要是危险性不大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引导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不同于语文、外语,不要求死记硬背,强调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所以,在化学概念的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抓住关键词,培养理解能力。如,催化剂的概念中:“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概念中:“生成其他物质”,氧化反应概念中:“氧”,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中:“一种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纯净物”,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化学反应”、“各”、“质量”、“等于”等。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可以透彻的理解每一个化学概念。
《管理学》是关于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科学,是管理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其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的重要地位而受到普遍重视。课程论文是各高校《管理学》教学中常用的形式之一。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不仅可以考查学生运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领域中的前沿理论或热点问题的关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
一、当前《管理学》课程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前准备不足,目标不明确。课程论文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写作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当前不少高校对课程论文教学还没有相应明晰的管理规范。教师对课程论文教学的随意性也比较大。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完成课程论文的教学环节,甚至只对学生在字数或格式上有所要求,至于论文的选题、内容、形式等则由学生自定了。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那些有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学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但《管理学》涉及的内容广,对于多数同学这种没明确写作目标的情况大大影响了课程论文的教学质量。
(二)写作过程中投入不足。有质量的课程论文不仅写作前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还应该是学生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或与教师和同学沟通讨论后,认真撰写出来的。但现在在就业导向的推动下,相当多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考证过级或考研课程的学习上,真正用于专业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特别是《管理学》这类学生们自认为可以完全看得懂教科书的课程。学生学习投入的不足造成其专业知识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明显不足,有的同学甚至不知道如何系统性地检索和查阅文献;有的同学为了应付,甚至直接提交的是网络上下载粘贴的内容。而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受高校科研导向的影响,也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帮助学生解决课程论文写作过程遇到的问题,撰写专业课课程论文的任务也敷衍了事了。
(三)写作后评价体系不健全。关于课程论文的评价,目前还没有非常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而且《管理学》本身就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对管理问题的评价也是见仁见智,要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有一定的难度。当前对课程论文的评价,一般都是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标准判定成绩等级。多数教师会从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和写作态度两个大方面来考查,而这其中又会有很多应该考查的指标。但各个任课教师根据自定标准来评价,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片面性、主观性。评价体系的不健全不仅会影响课程论文写作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而且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课程论文写作的积极性。
二、系统控制的相关理论观点
控制作为确保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主要是指监视活动的进行,如果发生偏差,纠正偏差的过程。根据控制论的观点,控制活动按其作用时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三大类。前馈控制又称事前控制、预先控制,是指尽可能在系统发生偏差之前,根据预测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同期控制,又称为现场控制、实时控制,是指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一旦发现偏差出现,立即纠正偏差。同期控制的目的是要将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反馈控制是一种在计划执行一段时间或结束后进行的事后控制,主要为下一步计划的实施总结经验。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各有优缺点。
(一)前馈控制的优点。前馈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偏差可能造成的损失;控制措施对事不对人,不会引起被控对象的心理不满;适用性广,能用于各种组织的多种工作;有
利于促使管理人员科学地预测在计划执行中可能发生的事件。但前馈控制需要投入的资源和精力较大,运用起来比较复杂,只有对计划与控制系统作认真深入的分析,才能提升预测的准确性。(二)同期控制的优点。同期控制的优点主要是能在偏差刚刚出现时,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减少偏差所造成的损失;有利于发现那些在实施中才会暴露出的趋势性问题;可借助技术创新实现同期控制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但现场控制对管理人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要求较高;易造成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的矛盾;自动化及智能化的现场控制系统成本高;有的工作难以实施同期控制。
(三)反馈控制的优点。反馈控制是一种针对结果的控制,其优点主要是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便于总结规律,为下一步工作的实施创造条件;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提高效率。但反馈控制是通过事后的检查活动才发现偏差,有滞后性,在纠偏前,偏差已出现,甚至损失已造成,无法挽回。
三、基于系统控制思想的《管理学》课程论文教学模式
为解决当前课程论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借鉴系统控制理论中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的思路,构建基于全过程控制的课程论文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写作前做好充分准备。
1.选择合适的时机。课程论文是课程教学的环节之一,因此为了较好地配合课程教学的内容,在安排课程论文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不同研究主题要选择不同的时机,但一般在《管理学》课程论文写作前,应已完成对管理学的学科内容概述、管理的基础概念,以及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这些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先了解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管理的基础概念和理论的发展沿革这些内容,即在学生对课程总体有一个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再开始进入课程论文环节。
2.精心设计研究主题。教师需要针对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学生的能力,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课程论文的选题进行认真筛选和精心设计。教师可先指定比较宽泛的研究主题,然后在学生中开展启发式讨论。在启发讨论氛围中,不断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课程论文主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3.明确写作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在写作前对课程论文的写作目标、内容,以及基本写作规范等进行明确要求,还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研究方法和参考书目。
4.将课程论文作为课程考核的内容。写作前教师应向学生明确课程论文的成绩是该门课程考核的内容之一,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合理安排时间精力。
(二)写作过程中做好指导。课程论文作为《管理学》立体化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其目的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写作能力。
1.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相关文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二手资料。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相关文献,教师首先需要指导他们解决“找什么、哪里找、怎样找”的问题。文献找到后还要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述评。
2.拟定具体题目和论文框架。虽然在写作前学生基本确定了一个研究主题,但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学生确定具体可写的题目和论文的框架结构。在进行相关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下问题:“研究题目大小适中吗?研究有创新性吗?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研究论述?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能收集到吗?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完成论文吗?”。当学生对这样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后,其论文的具体题目和框架也就产生了。
3.进一步明确写作规范。教师可以通过优秀的硕博论文、期刊论文,向学生展示规范的论文格式;也可以利用一些优秀的往届学生论文作范本,指导学生规范撰写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图表,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
4.开通师生互动平台,及时答疑解惑。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安排时间,通过面对面指导、邮件或其它交流平台和学生建立有效的联系,及时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疑惑。
(三)写作后科学评价。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课程论文评价指标和评分规则。通常可以从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论文写作规范四大方面来确定二级指标和指标权重。
2.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最终成绩的评价,将学生互评成绩与教师评价成绩相结合。如果是以小组方式完成的课程论文,为避免任课老师由于信息不完全给课程论文评价带来的片面性,则可以由小组成员自行对论文贡献率进行分配,有效避免小组中存在的“搭便车”行为。
3.反馈评价结果。当课程论文的最后成绩评定后,教师应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在肯定学生们努力的同时,明确指出他们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四、结语《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其课程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管理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课程论文教学不仅能以有形的论文形式显示作者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和归纳等方面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构建的基于系统控制思想的《管理学》课程论文教学模式,分别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对课程论文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能有效促进课程论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唐泳 张强 卢启程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程云喜.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管理观察,2015,15:113~115
正文:随着信息的来临,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在全面推进素质的今天,我们强调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使用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是信息中学生必须具有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而培养学生具有这种素养和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必须达到的一项性任务。为实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下面结合我校实际与多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浅析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一、高标准创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系统环境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较高水平的软、硬件环境支持。高标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环境是顺利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若无软、硬件环境保障,谈何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学。我校按照教育技术趋势与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根据校情和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规划,在坚持"功能上的先进性,教学上的实用性,结构上的整体性"的原则基础上,每年划出一定的资金,完成相应设备的配置。近年来,我校已投入上百万元,保证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的软、硬件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间教室有128台工作站,并均配有服务器与教师机,并安装有网络教室控制设备。软件配置上包括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所需所有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系统。教师机配有网络教学软件远志公司的LANSTAR。
2、多媒体教室:共有3间,内有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液晶投影机、实物展示台、音响设备等。
3、师生音像阅览室、教师备课室以及校园网络中心。
以上各环境已初步建成校园网。这些软、硬件系统环境为我们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重要性的宣传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中学高考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与教学的开展。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首先是使我们的教育行政领导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中学生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认识到培养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是能否成为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领导具有了这种新理念后,必然会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从而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打好教学氛围。另外,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他们的成长与的重要作用;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实例,使他们尝到具有这种能力后对学习其它学科有巨大帮助的甜头。这样学生就有了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在动力。有了领导的重视与学生的主动求学,搞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有了内部的动力与外部的条件了。这就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要搞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必须具有一组爱岗敬业、专业知识精堪、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的高素质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师资相对的比其它学科薄弱。信息技术又是知识更新最快的一门学科,因而对教师的知识的更新要求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科任教师培养与培训,使之能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我校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是有力的,对我们参加各种培训是大力支持的。我校现有信息技术课专任教师4人,其中一人99年度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二人是省级"计算机骨干教师"。4位教师都在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这就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师资保障。
四、采用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好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系统;领导与学生的观念更新了(领导重视了,学生肯学了);具有了一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课任教师了。三个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条件都具备了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我们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进中学的课堂,时间还是很短的,是一门新学科、有新特色。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上,我们必须采用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具有本学科特色的适应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想、方法与手段。下面介绍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成功,达到师生教学相长,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探索。
一: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是富含创新意识的一门学科,是非常适宜实施互动式教学的一门中学新课程。首先,现有的机软、硬件技术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动式教学,特别是技术的成熟,更为互动式教学插上了飞跃的翅膀。信息技术教学的互动性能体现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的交互作用,符合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考,提高获取、传输、处理与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我们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互动性教学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讲授法,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使用交互式CAI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初接触计算机的人往往会觉得难以入门,或者在使用过程会因一点微小的失误而茫然失措,或者会为开关机先按哪个按钮而烦恼。教师的讲授是非常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与掌握,而采用一些CAI软件进行互动式的学习,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开天辟地》、《万事无悠》等,另外教师自制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课件。通过界面图形化,可视化,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吸收,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又将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乐于去学。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这样会使学生不断体会知识点,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并不断在实践中主动探索,能够提出,发现问题,并与教师共同讨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②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学信息可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教学时的课堂气氛,作业的完成情况,测验、情况等方面,还有学生的提问,发现、创新、实践方面也能够获取教学信息。利用所获信息教师可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的侧重点,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因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③实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互动式。我们强调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是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同一知识环节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教师可在及时收集教学信息时对不同学生实施因"人"施教,如思想上不想学的学生,可配合思想,难以理解的部分则可以放慢教学进度,详加讲解,配以教学光盘,通过上机指导实践使学生掌握等,要求教学上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教育。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二:强化上机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设计好上机实践的任务。那么,如何来设计上机实践的任务呢?任务不宜定的太死,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块设计的任务。例如:字处理软件WORD模块的上机实践可设计如下的任务:每位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期班刊,要求:①一个富有创意的主题。②班刊应含有字、图像、图形、各种风格的文字以及表格。③作品完成后,学生互相评测。为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我们提供上网、数码相机等技术与设备。同时教师在上机实践中要科学引导,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辅导。任务设计得好,直接激发学生的上机实践热情与创作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与培养。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必须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永恒追求的主题。
:
2.考评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有利于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评价结果信度的提高,基于该课程的教学要求[2],从评价者学生和被评价对象教师的角度出发,考评指标体系设置需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性及典型性原则。每个指标的概念要明确,指标体系不能复杂,把最能够反映该课程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提炼出来,且各指标之间的涵义不能重复,使得评价内容明确、完整。(2)可测度性原则。要求各评价指标便于学生进行模糊评判,以便后面计算结果的科学性。(3)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科学地反映考评目标,达到有效考评的目的。(4)层次性原则。为更好地分析考评结果,考评指标需进行层次划分,指标体系应根据考评目的的需要和指标功能的不同分出层次,并有明确的对应关系。(5)稳定性原则。指标体系在一定时期内能有效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3.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校《餐饮管理》课程教师教学考评指标体系的结构可分为三级:第一层是结果层指标Α,即该课程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水平;第二层是概述层指标设有:教学态度Α1,教学内容Α2,教学技能Α3,教学课堂气氛Α4以及教学效果Α5;第三层是具体层指标,指标具体说明及权重如表1所示。表中Αi(i=1,2,3,4,5)表示在二级指标中的第i个指标;Αxy表示二级指标中第x个指标下的第y个分指标的权重值(x=1,2,3,4,5;y=1,2,3,4,5);αxy1表示对二级指标中第x个指标下的第y个分指标评价为“好”的学生所占总评价学生人数的比例;αxy2表示对二级指标中第x个指标下的第y个分指标评价“一般”的学生所占总评价学生人数的比例;αxy3表示对二级指标中第x个指标下的第y个分指标评价“差”的学生所占总评价学生人数的比例。
二、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组织实施
(一)认真准备,精选案例。案例的选择对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是我们分析研究的具体对象,是贯穿课堂的主线,教学内容的导入、讲解、讨论、总结等各个环节都围绕案例展开,它是学生获取和掌握理论知识的载体。恰当选择案例可以去除许多盲目性,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正确的轨道上充分发挥出来。相反,案例选择不当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甚至导致教学失败。所以,案例的选择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案例的选择要大小适中、难易适度,贴近我国实际,以企业为背景,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工作实际。
(二)学生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在课堂讨论之前,学生个人应做好充分准备并开展小组讨论。学生个人阅读案例,初步对案例进行分析,在有一定思想准备的基础上参加小组活动。小组以4到6人为宜,兼顾相容性和互补性,选举好小组组长,每个组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在组内约法三章,对小组讨论相关事宜约定规范。组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控制讨论进程,让小组成员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达到互相启发和提高的目的,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最后,总结出讨论的主要见解和心得体会,确定小组在课堂讨论时的发言代表。
(三)课堂讨论和评价。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通过课堂讨论检验学生个人学习和小组共同努力水平的高低,并提供了一个大家相互学习的机会,因而有必要对课堂讨论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讨论中采用的具体形式如下:1.小组代表发言每个小组根据约定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发言。发言的同学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把分析报告做成PPT,以便展示。发言开始前和结束时对发言者给予掌声鼓励,教师指导发言者克服羞怯心理,发言时注意与下面的同学做眼神交流,并注意克服一些习惯性口头语病。2.集体辩论台上同学发言之后不要立即下来,可主动征求台下其他同学的意见,互相提问。台下的同学可以对发言者的整个演讲过程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及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对发言中讲得不太清楚的可要求进一步展开论述,把问题讲清楚。而对发言有异议时,则可阐明自己的观点,也可反驳发言者的观点,并展开激烈的辩论。3.角色扮演根据案例中的情景可采取多种形式安排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可以提前征求学生的意见,看哪些学生喜欢参与并合理安排角色,也可以在课堂上即兴指定。角色扮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所扮演的角色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案例教学新模式
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正走向信息化和现代化,远程教学平台为网上案例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与传统课堂案例教学相比,网上案例教学的优势表现在:网上教学不受时空限制,不受班级学生人数限制,学生参与程度高;学生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思想束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兴趣高;师生间、学生间互动性好;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案例库资源共享。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网上案例教学。
(一)案例的选择与。选择案例通常要遵循以下原则:实践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目的性。教师在相关课程主页的教学辅导栏目上案例,包括案例文本、附思考题、相关背景资料和难点提示等,供同学们阅读、下载。
(二)网上讨论。学生网上学习的时间安排往往是不同步的,一个案例教学任务难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结合这种现实情况可以限定一段讨论时间(如一周),在案例讨论区学生通过发帖或留言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提出问题,展开非实时讨论,课程辅导老师每天上网浏览讨论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的见解及时给予评价。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在论坛或QQ群互相讨论。
二、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笔者结合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特点与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对该课程的具体教学与实践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课程依照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立足广州人力资源就业岗位需求,明确学习目标
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位于一线发达城市广州,人力资源发达,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容易遇到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关的事情,学生从中学习的机会大大高于二三线城市的学生;当前,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不太好,特别是对一些抽象的知识概念和书本理论知识无法理解,容易造成师生对知识的沟通造成障碍,且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学习的目的和最终目标都不明确,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据笔者观察和分析,学生对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比较感兴趣。通过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通过在广州各企业中选择了2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学生实习点,并结合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要求,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和调查,以此让学生了解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实践操作过程,并采取真实岗位和把课程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中,让学生逐步了解课程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下一步学习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2.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中职学校课程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下功夫,就必须要加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环境的方法很多,比如: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的形式参与到课程学习环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任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学理论基础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出操作性强的任务,以任务来组织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体验、交流、协商、合作的方式学习,利用自身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相关知识,进行技能训练。《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任务和环境很多,在学生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任务操作,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引,自行组织企业人员招募、考核、薪酬管理等任务的模拟和实训。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学生可以自由组建各自的团队,采用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方式进行任务实践,最终完成模拟学习的总结并在模拟的过程中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这种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兼顾学理性,具有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教师与学生高度投入、学生自身管理经验与模拟情景高度融合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表演、去思考、去争辩、去做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情景模拟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角色扮演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引导学生探询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3.采用理论与实践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比如:游戏教学法、翻转课堂和总结评价等方式,这样让学生觉得课堂有趣,也容易使学生掌握知识。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寓教于乐的一种教学方式。游戏本身并不是最终目标,它只是提高特定效果的一个方法而已,忽略了这一点就本末倒置了。在课程游戏教学环节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地,根据课程不同章节和内容来设计不同的游戏,一定要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紧密相结合起来,使学生领会到其中的课堂知识,在后续工作中加以应用;切记不能为了游戏而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否则,游戏教学法就失去其本质的意义;其次,在游戏教学法之前,一定要精心准备游戏的道具、资料和场地等内容,合理设计好学生在游戏环境中能学习和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对游戏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老师在整个课程游戏教学中要做好课堂监控,保证游戏环境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最后,对游戏进行点评,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对游戏过程和学生真实表现进行客观、科学的总结和评价,让学生知道通过游戏学习到什么知识,从而总结经验和教训,获得了哪些课堂知识和实操技巧等。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方式效果显著,很容易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了学生系统思维的方式,让学生从整体出发思考问题,把相关联的局部事件联系起来,放宽视野看问题;培养学生协作团结精神;锻炼学生任务决策力和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49(2003)01-0091-03
语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自古以来,围绕语文教学目标问题出现过多次争论,这些争论大多数与社会政治和传统文化观念有关。古人重视“文以载道”,道为主,文为辅。近代以来,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文与道的兼容、排斥、孰轻孰重等方面。进而由此引起了语文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许多争论。到了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学目标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意见出现了靠拢靠近的发展趋向。1991年上海《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上海《课程标准》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作者对近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反映出的教学思想的几点看法,仅供讨论参考。
一、在语文教学的性质方面,强调思想性和工具性并存,工具性为主,思想性为辅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教委先后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这两个大纲都提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强调在掌握语言这一工具的同时,应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文学熏陶。上海《课程标准》可以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首先,《课程标准》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材选编等各个环节,反映了工具性和思想性并存这一教学思想。在总述“教学目标”时提出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必须使学生具有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二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是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材编选”部分明确指出:“语文教材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据。教材编选必须有利于全面完成学科教育目标规定的任务”。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部分则强调,必须“按文悟道,以道解文”,“忽视思想教育的语言文字教学和脱离语言文学教学的思想教育,都有碍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文道并存的教学思想充分考虑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是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既是对我国传统语言教育观的继承,也是对单一强调思想性(如“”中语文教学基本上是“语录”教学)或单一强调工具性的否定。
其次,《课程标准》在体现文道并存的同时,强调文为主,道为辅。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实际上是“大语文教育”,即把文、史、哲、经合为一体,使语文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经典哲学教育、政治历史教育等相融汇。且古人重“道”轻“文”,所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都是说“道”是根本的,而“文”则是用来阐释及传播“道”,人们也必须通过“文”来理解“道”。这种重“道”轻“文”的教育观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表现了它的适应性和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近代随着学科门类的不断分支和细化,重“道”轻“文”则成为语文教学发展的障碍。毕竟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语文教学须以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只能是辅的,其主要渠道应依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纵观《课程标准》,虽然对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提出一定的要求,但着重强调的还是其“工具性”──即对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在“教学目标”部分,总目标中首先强调的是要使学生具有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六项具体目标中则全部是对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要求,为什么没有提出思想教育?根据我的理解,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目标,它只能在给学生进行基本能力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通过教材内容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冲淡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功能。这种对语文教学性质“文道并存,文为主、道为辅”的诠释,我认为比较符合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性,无论是和传统的重道轻文比较,还是和建国后曾出现的以道代文(纯“思想性”)、以文代道(纯“工具性”)比较,这种观点都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二、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中,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目标”部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想象、联想、记忆、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思维训练”。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部分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泩的思维能力,促进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把握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独立思考,倡导质疑探究,允许发表不同见解,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防止出现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理解、欣赏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状况。”《课程标准》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来提出,反映了现代教育注重开发人的智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和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记忆、从启蒙教学开始就要求学生背诵记忆教材。而这种记忆又大多表现为被动的:“机械记忆”,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成为满腹经文的书呆子,只知背诵“赵、钱、孙、李”和撰写“八股文”,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则知之甚少。从心理学角度讲,鼓励学生分析问题、解决一等并享受问题解决后的乐趣,更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从社会需要来看,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在校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因此,《课程标准》所反映出的重视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思想,从理论上讲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和西方教学模式比较,我国在这方面是强调的多,具体教学过程中则实施得远远不够。这可能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延续至今的应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有人提出,为什么中国“奥林匹克”竞赛得奖多,则诺贝尔奖一项也拿不到?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三、在教学进程方面,注意学生的年龄差异,依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这种特点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表现有较大的影响。教学内容和手段低于年龄段要求,学生就会感到“吃不饱”;超越年龄段要求,学生则感到“吃不了”。《课程标准》在实施教学进程中,对此作了充分的考虑。如考虑到小学生记忆力强,但思维能力较弱的因素,将小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方面(要求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而在读、写、听、说方面仅作一般性的要求。针对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好,感知较精确,理解能力增强,观察较细微全面的特点,将学习的重点逐步由识字写字(在小学2500字的基础上增加到3500字)过渡到阅读、作文、听说话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这种因年龄不同特点安排教材内容的教学思想是对我国传统和近现代语文教育观的继承、批判和发展、古代很重视“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循序渐进”,但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启蒙教育对语文的要求基本上是识字教育,以背诵记忆《千字文》、《三字经》及《百家姓》为主要教学目标;启蒙后教育则以“作文”为重,而忽视阅读、欣赏、听说等方面的教学,到了近现代,随着语文学科的细化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语文教学进程中比较强调年龄段的不同要求。但内地和香港比较,内地将语文和文学合为一科,融知识、趣味、情感于一体,可能更符合少年儿童心理成长规律;香港将语文和文学分科设置,也许会使语文学教学出现枯燥的情况,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我国近时期的语文教学内容安排亦有不完善之处。如小学语文课程任务过重,内容偏深;中学语文课统得过死,忽视青少年语文能力的训练。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基础教育注重人性化教育的作法,将基础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小学阶段的教学以识字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为重点,中学阶段则可以给学生一个“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的自由空间,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应用能力方面,这样可能更符合少年儿童在不同年龄的心理、生理需要。
总之,从古至今,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目标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语文教育理论在争论中不断走向成熟,语文教学实践在争论中不断走向完善。到了上世纪末,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认识趋于一致,语文课程设置、课程组织、教材选编等也一方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运用新的教学思维和手段来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比较,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比较准确,且在课时安排、教材选用、教学手段等方面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表现出的基本国情是相符合的。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的理论还有待创新,我们的实践还有待改革。例如:在教育制度方面,应试发展和以高考为目的的办学导向如不改变,语文教学目标就无法全面实现。在教育思想方面,我们必须全面吸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敢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特别是要克服重视基础、忽视能力,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等错误倾向,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应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并重视图片、幻灯、录音,录像以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