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旅游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7 16:50: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旅游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旅游管理论文

篇1

1.2实习环节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够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实习给学生提供了培养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然而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并未针对性设置实习内容,仅让学生从旁协助,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学生难以从实习中找到自身的不足,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导致实习失去其原有意义。实习模式基本沿用固定不变的模式,很多学生并未注重对自身创新理念的培养,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实习任务,很多学生都是照搬原先的任务模式,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即可。学校在考核过程中并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忽视实习对学生的影响,评价手段过于单一。

2提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实习效果的策略

2.1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念正确的实习观念是学生取得良好实习效果的前提。实习作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重要一环对其整个职业生涯都有重要影响。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并未养成正确的职业观,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仍旧很模糊。通过实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己日后即将从事的职业,形成初步职业体验,并在实习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日后的学习中针对性改善。缺乏正确的实习观念将会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虚度光阴,无法通过实习获得经验,甚至会对日后的教学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2.2创造多变的实习环境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学校教育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实习就是培养这些能力的良好平台。一成不变的实习环境难以带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尤其是学生在实习中仅以旁观者角度时,其实习热情将快速被冷却。教师可以适当在实习中加入一些突发事件,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让学生在实习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提升。未知的实习环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让学生敬之畏之,端正实习态度,并将全身心投入到实习过程中,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

2.3制定科学的实习内容在一年级的暑假,让学生分组自行制定旅游线路,经过班级答辩最终评选出最合理的线路作为旅游认识实习的线路图。在出发前,各组需根据抽签分到的任务了解沿路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信息,然后在到达目的地后开展调查,做好日志登记。在二年级时,开设的理论课程有《市场营销学》和《应用统计学》,与之对应的实践课程有《旅游营销调研》、《旅游营销策划》、《Spss软件实训》,使得学生可以将理论学习快速的融入到实习中,通过对某个景点的市场调研、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制定一份策划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了课堂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对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对实习实训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三年级时,专业课程开设更加集中,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就业,我们在酒店和旅行社方面都安排相应的实习实训,如《酒店实习》、《饭店管理软件实训》、《旅行社实习》、《旅行社管理软件实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开展实习,指导老师会不定期到实习地检查实习情况,并听取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作为实习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四年级的实习是就业前实习,主要指学生在有签约意向的单位进行实践实习,如此确保学生不会陷入到毕业即失业的状况。

篇2

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会通过货币支付的形式来购买相关的产品及服务,而这二者的总和就是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包括三大部分: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延伸部分。旅游产品的公共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旅游产品既包含有形的商品,还包含无形的服务,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第二,在某种程度上,旅游产品属于社会形态的产品,带有强烈的社会本质属性;第三,旅游产品具有跨地域性。基于这三方面的公共性表现,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及协调。

2.旅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

在旅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二是不同的旅游企业之间以及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阻碍旅游市场的正常发展,而且对旅游业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尽量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性,就需要政府干涉旅游管理,建立起信息系统,披露准确、真实的旅游信息。

二、政府旅游管理制度创新的举措

1.树立政府旅游管理的新理念

政府在创新旅游管理制度时,首先要树立新理念,可从四方面来进行:第一,服务主导。政府创新制度时,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在实行旅游管理时,政府要坚持服务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建立起公众满意的旅游管理制度。第二,公民本位。所谓公民本位是指政府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充分了解公民在旅游方面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制度进行创新。第三,有限政府。政府在行使管理职能时将自身定位于有限政府,承认政府并不是全能型的,不能包办一切事务,进而实现对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第四,透明政府。政府应充分调动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并将政府相关的旅游政策透明化公开,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因此政府在制定旅游管理制度时,要坚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就要求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起完善的旅游管理制度相关的法律体系,从而实现依照法律来规范、引导、制约和保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3.强化政府旅游管理主体的责任感

旅游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公民、旅游企业、社会团体等。作为责任主体,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当前我国旅游管理制度责任主体责任感普遍不强,因此政府要通过相关的措施来加强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感,进而推动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4.培养公民的公共理性

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政府要参与其中外,我国的公民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当前,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还比较淡薄,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及服务。对此,政府应该积极地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并有效地增强公民的整体素质及政治能力,让公民参与到旅游管理制度的创新过程中,进而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人翁,最终实现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目的。

篇3

二、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升实训管理水平的途径

1.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社会对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具备旅游管理相关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而言,新时代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必备条件,否则,就无法胜任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工作。对于在职教师,学校要定期给教师安排实战训练。学校可以联系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寻找进入旅游管理相关行业的机会,为教师提供一个更深入了解旅游行业发展脉络和方向的机会,同时使解决旅游行业相应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唯有如此,教师的课堂才能更贴近旅游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使学生的相应素质逐渐提高。对于新教师招聘工作,学校要做到严格把关,除了对新应聘者的理论知识进行严格考核,还要考查其解决旅游管理行业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学生聘请高素质的教师。

2.要积极寻求旅游管理行业相关企业的合作。积极寻求旅游管理行业相关企业的合作,是提高实训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和模式。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要加强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联系,争取与它们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争取实训的机会,是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进行体验和工作,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弥补课堂教学中的缺陷。校企合作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学校定期召开旅游管理的讲座,聘请优秀企业管理人才传授学生最新的旅游管理理念和实用技巧;第二,学校要按照企业通用的旅游管理标准来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第三,对传统旅游专业实训管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革实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吸取传统管理中的长处。此外,中职学校不能对教师的管理模式统得过死,而应该给旅游管理教师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教师充分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管理调整。

3.注重毕业顶岗实习制度与理论+实践学制的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要注重将学生的实训经历和就业结合起来,而不能使二者脱节,否则,实训就毫无意义可言。教师要充分灵活地利用寒假和暑假,以及一些比较长的假期和短学期,统一科学地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和单位,并为学生安排好相应的指导教师。做到灵活合理,不能一刀切。对于不愿接受统一安排而想自行找实习单位的学生,应该予以准许,为了确保学生在该单位参加实习,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出示相应的实习证明。而对接受学校统一安排实习的学生,要尽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要顾及到学生去实训单位的路线和时间,并根据具体情况与实训单位提前做好协商,避免实训中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从而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进行旅游管理的实习工作。要适当延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训的时间。有些学校将理论学习的时间拉得过长,而实际实训的时间太少,有的甚至不到1个月,这起不到实训的效果,学生最多只能对企业基本工作流程有一个大致了解,而不能真正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4

二、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质量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现代旅游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从现代文明及礼貌角度推动企业自身文化价值及行为准则的转变和升级。事实上,旅游业的礼仪文化不仅能从外在影响旅游企业的形象,也能从内在影响旅游服务者的服务态度和职业道德。旅游从业者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品牌效益。旅游从业者必须从自身的礼貌礼仪、行为举止、服务态度、职业形象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并将其内化为长期的职业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业的形象,从而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现代旅游业在国际旅游行业中地位的提升。

篇5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与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教育专业面相对狭窄

传统教育理念对我国高职教育影响很大,如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模式,僵化了教育形式,更加注重的是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不足。此外,旅游管理作为一种服务性工作,被误认为是低人一等的行业,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很难全心全意投入进去。旅游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但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专业面相对狭窄,系统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实践教学更多限制在酒店和旅行社两个部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管理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如市场营销、旅游规划、景区管理等。但是当前就业、创业教育对这方面的教育相对薄弱。

2.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准备不足,缺乏创业观念的教育

当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加倾向于就业,对创业兴趣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创业教育的缺乏,狭隘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简单地认为创业就是创办公司,并且将创业看作是很难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高职学校对创业观念的教育缺乏客观性,致使学生对创业认识不足,缺乏深刻理解和风险意识,没有理性的创业精神,创业观念只停留在理想认识,创业很难达到“踏实”阶段。还有的学生是因为“就业受阻”而不得不去创业。

3.就业、创业教育的支持不足,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不突出

当前中国高职教育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验用具和教学设施的购买上,而对就业、创业教育的投入支持不足。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动机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教育过程,而是自我激励或社会刺激,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没有实质性内容,父母成了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者,特别是创业的学生认为原始资本投入应依靠父母。这一切都是相关教育的误区,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创业的支持明显不足。当前高职旅游教学最大的不足是忽视了学生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

4.教育环节存在漏洞,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上岗需要“双证”,不仅要有教师资格证,在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实际实践能力,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当前我国“双师型”教师名不副实,有的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但是却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属于“有证无业”,没有参加过旅游业实际生产、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了“双师型”老师数量不少,但是实际师资力量薄弱,质量不高。教育环节上很难做到连续有序,存在漏洞,实践教育环节不科学。

三、开展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几条措施

1.高职教学应注重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职教学注重就业、创业意识培养应该贯彻始终,在学生入学第一天就开始注重相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比如开展就业、创业的校园活动,把教学课程融入实际生活中,渗透于班会、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同时,根据就业、创业课程目标开展各种就业、创业教育活动,如开展就业创业方案大赛,参观中小型企业,专题访问,邀请优秀就业创业人进行专题讲座。树立学生自主就业、创业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个性心理品质。

2.强化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丰富就业、创业知识

强化文化建设,加强学生就业、创业宣传,积极调动校园文化资源进行宣传,如宣传栏、校园刊物、报告会、行业专家专题讲座。组织就业、创业活动,推动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灵活运用各方面知识。就业、创业实践工作可以通过创业园区进行实际实践培训,学生可以提出申请项目,然后根据自己能力进行实际创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平台,指导老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力度的帮助和扶持,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创业环境建设需要学校各部门的相互协作。

3.改革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改革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应构建具有就业、创业特色的课程结构。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如企业管理、产品开发、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市场营销、企业策划等方面的课程,把创业精神和课程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把创业常识、就业指导、创业心理技能、市场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互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对就业、创业的了解。

篇6

随着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旅游市场人才的需求显现出新的特征:一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倍受青睐。无论是旅行社、景点、还是酒店,缺乏的正是掌握工作技能的一线人员。此类人才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的进行基本服务操作,拥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二是具有综合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抢手。现阶段对旅游从业者知识的综合性和技能的娴熟性提出较高要求,从业人员要“一专多能”。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现阶段,出现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求才难”并存的现状。虽然每年旅游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并不少,但旅游相关行业仍出现人才短缺的局面。尤其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和能力强、富于经验的高端人才紧缺。“就业难”和“求才难”并存的状况表明,当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型、研究型人才比例过大,而技术技能型人才比例过小。

二、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指具有扎实的旅游业务理论知识,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技能的人才。其内涵主要包括:在旅游服务各领域的岗位一线,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具备精湛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性和操作性难题的人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

许多应用型高校也朝着学术性研究型的方向发展,其发展重点放在硕士点,甚至是博士点的建设上。然而,根据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社会对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有一定比例的,大致是1∶4。也就是说,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比学术型人才多得多的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部分应用型本科对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单纯是理论化的全才教育,缺乏针对性。

(二)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我们国家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适用于哑铃型的职工结构。一面是研发人员,中间是生产一线,后面是销售服务人员。这种职工结构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的一线员工,而我们的教育和现在这种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比方说,企业存在人才极大缺口的岗位都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经验,但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不强、操作技能不会、只是懂些旅游基本知识,从而造成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低,流动率较高。

(三)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对未来的迷茫性

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忙着考级考证,打工兼职,没有去深入了解旅游行业需求,更有学生给自己定位为未来的旅游管理者,思想上对旅游服务一线的岗位技能不重视,却忽视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行业特性,没有足够的基础岗位的锻炼是无法胜任管理岗位的。

(四)教师专业技能欠缺,实践教学设备不足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没有旅游行业从业的实践经验,对旅游行业具体情况不太熟悉,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偏重理论讲授。例如讲餐巾折花,老师对着幻灯片讲理论,并没有拿着餐巾做示范讲解和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造成了学生毕业后进入酒店后连简单的餐巾折花都还重头再来学。还有些学校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在学生技能训练方面只是配备几张餐桌几张床而已,其种类、规模、功能等都远远不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的要求。在实习环节方面也往往流于形式,让学生分散实习,缺乏必要的实习指导和监督,服务技能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走上工作岗位后短期内很难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以就业为导向,紧随旅游行业动态设置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改变之前僵化的课程设置模式,设置合理的理论课、实践课及实习课之间的比例。还要加强﹑深化与企业的联系,广泛调研旅游行业人才市场需求,建立合理的技能教学环节,从而有利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旅游院校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还应时刻把握旅游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并以此为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重点发展方向。确保培养的学生有特色,满足旅游企业的需求。例如时下缺乏的休闲旅游人才等。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不断产生新的行业需求和标准,学校应根据行业最新市场需求,及时地调整课程模块,在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上都要参照旅游行业最新相关标准。只有与市场相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合旅游行业的需求。德国、瑞士和美国有很多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强调跟企业的生产一线学习,把研发中心放到学校,把学校的培养放到企业。我们可以借鉴这种产教融合模式,我们的院系主任可以到旅游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我们的校长可以到企业做CEO。这样教师的技能技术得到了提高,也为学生技能实训提供了平台,体现了教学成果的应用价值。

(三)积极引导,转变学生思想观念

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技能培养比纯粹的理论学习更加重要,降低学生对就业过高的期望值,让学生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分清形势,找准位置;帮助学生认识到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旅游服务行业的管理人员都必须懂得基层业务工作,并只有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才能搞好管理工作。只有学生观念转变了,认识到位了,才能变被动的技能训练为主动的强化学习。

(四)强化专业教师的技术技能,完善技能培训硬件设备

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将教师送到旅游行业挂职锻炼;到相关的技能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培训;聘任具有旅游行业管理经验的专家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等途径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还需提供特定的场所为学生做技术技能的训练。学校可以建立模拟导游实验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和沙盘实验室等,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从中积累对客服务经验,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学校还可与酒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签订长期实习协议,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设计合理的实习模式,选派有经验的实习指导老师,规范实习环节,从实习内容、类型、层次、规模、时间等方面加强综合管理,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专业技能,更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真实的环境、压力和文化,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快速地融入企业,真正实现学习与工作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零距离”转化。

篇7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课程都需要大量教学,但是目前由于课程设置、实习经费等客观原因的制约,旅游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专业的需求,而使用论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很多实际的案例,并在作者的引导之下学习如何分析这些案例,从而对旅游行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弥补学科的不成熟。

旅游管理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等都不完善,还在不断发展之中。其中有不少好的研究方法、研究思想都蕴含在大量的论文、文献中,这些最新最好的东西都没有纳入到旅游管理的教材中来。而使用论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思想、方法、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

目前,旅游管理本科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难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更多的是教学生一些常识和有限的知识,缺乏能力的培养、方法的训练。而使用论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以问题为中心去思考问题。

二“、论文教学法”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笔者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这门课程试图尝试用每周一节的时间去引导学生读论文,并讲解论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1.由于学生的惯性和惰性,容易流于形式。

长期以来,大学本科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很舒服的方式,因此,如果让学生去读论文、去钻研一些研究方法、去讨论一些思想,对他们来讲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惰性和惯性,要从这种惰性和惯性中扭转过来非常困难。而且更有甚者,部分同学对专业课程毫无兴趣,对这些论文的内容显得无动于衷。

2.由于论文比课本更加难懂,所以讲解难度大。

学术论文涉及的概念、内容、方法等是学生平时基本没有接触过的,老师讲解起来有相当难度,比如旅游的很多论文是用数学方法分析的,而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文科生,所以对数学方法理解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还有比如,旅游的很多论文涉及到民族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很多概念,这些对于学生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

3.由于课堂的局限性,缺乏充分的交流。

学术论文是需要详细分析、仔细品读才能理解的,有时还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专著等,还有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交流、讨论,只有通过这些方法才能理解论文的思想,才能进一步深化认识、升华思想,而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大部分学生对老师讲解的论文似懂非懂,也没有提前做好充分吸纳和质疑的准备,因此也缺乏有质量的交流。

三“、论文教学法”实施的解决方法

1.加强师生沟通,让学生接受“论文教学法”。

首先要让学生对“论文教学法”有比较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对一些教学方法的抵触很多时候是由于不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造成的,他们把老师的要求当成是负担来对待,而对其中的益处知之甚少,再加上老师平时很少和学生有交流的机会,更多的是课堂上单向交流,所以必须建立师生之间双向沟通,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一些高级别的学术交流活动。

高校一般都有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但由于学生大部分对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不了解,觉得和自己没任何关系,因此,总体上学术交流活动主要是老师和研究生参加,本科生参加的很少。老师可以给班上的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去感受学术氛围,让专家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3.提升学生的目标效价和期望值,让学生主动参与。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某一活动对个体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V×E,其中:M———激励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V———目标效价,指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价值的大小。E———期望值,这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因此,老师应该不断强调学习论文的目标效价和期望值,例如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解论文,让学生通过课程论文的形式写论文并指导他们发表。

篇8

2.旅游管理学生开展“体验式教学”实习的策略

体验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旅游管理课程教学效率至关重要。那么,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活动中,该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作者认为可以从“模拟导游”、“案例教学”以及“优化设计”这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2.1开展模拟导游活动,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导游身份应该不会陌生,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将从事导游工作。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模拟导游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体验方式。这里所说的模拟导游,主要指的是模拟即景导游。众所周知,即景导游需要具备多种能力,既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又需要能够创造丰富的旅游情境,给予游客丰富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在那些历史文化浓厚的景点担任解说时,旅游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其是激发游客情感体验,引发游客情感共鸣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对“幽州台”这一景点的解说时,如果导游没有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不懂得这个看似简单的台子就是古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游客就无法理解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在写此诗时那忧伤、悲愁的心绪,也无法真正欣赏这个景点的人文内涵。这就是情境渲染的力量。是否能够有效地渲染出情境,加强游客的情感体验,是衡量一位导游能力高下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旅游管理体验课堂上,开展模拟导游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边游览边解说过程中,掌握相关旅游知识,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活动中,可以结合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模拟导游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实现。通常,在模拟导游实习活动中,需要结合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比如通过多媒体,以幻灯片为背景,将景点相关的图片用幻灯片播放,使学生如临其境,并就着图片,以导游的身份进行讲解,然后现场的教师和学生对此加以评价,通过此来不断强化其知识和能力的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使体验式教学恰到好处。

2.2结合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提升学生思维体验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简单地说,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和知识基础的前提下,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目标和内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精心策划和指导,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以此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管理理念、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上的优势不断地被实践证明,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旅游管理体验式教学课堂上,结合案例教学法,有助于用现实案例,构建起实际体验情境,并将学生进一步引入案例情境中,去整理、分析、理解案例,以此来提升学生思维体验,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体验中,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得以不断深化。

篇9

2.探微现行的旅游管理课程结构

在对一个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剖析的过程就是对整个专业做全面了解的过程,从培养的意义、目的到课程的方法等。对于一门专业来说,课程结构的设置是为培养人才所服务的,因此在对课程结构的评价中一定要抓住服务程度,也就是说课程的设置是不是在实质中高效地在为我们培养专业人才,有没有无关紧要的课程设置或者说“性价比”不高的课程是否在课时安排中过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研,相较于旅游管理学建立之初的混乱现象,当前形成的基本框架已经比较全面,但是与国外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相比较,我们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还有比较大的出入,教学的效率也较低。所以我们需要对课程结构体系有一个改进。

2.1不重视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现行的专业课程结构所包含的知识量而言,能够满足从业人员的要求,但是没有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方面做太多工作。从市场的需求角度来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毕业之后需要迅速融入到自己的职务角色之中去,行业的缓冲期较短,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是直接对口的技能型人才。对于从业者的要求来看,要求知识横向发展,不需要纵向发展,所以涉及到的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生态学等等学科知识都要有,但除此之外,在我们调查的这些高校的专业课程中,几乎没有从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变为实践性的教学。溯源而上我们可以看到,旅游管理学最初就是对一线的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而来的,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这种教育方式包含的一些精髓,也就是说要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2.2重应用培养方式变为纸上谈兵

面对我们培养的目标,在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中,轻基础、重应用的倾向比较严重。从某个角度看上去,大量的应用性理论似乎是顺应了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向,但仔细思考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还是在学历制的教育体制下来运行的,与职业培养的方式有较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我们虽然在一味给学生灌输一些应用性理论知识,但由于体制的限制导致大多数学校都无法提供相应的实践场所,“重应用”成为一句空话,虽然部分院校会安排学生进行校外的实习,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脱离了体制而受不到控制的实习,实际上让学生成为了廉价劳动力。

2.3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在课程结构的建立中比较棘手的问题,而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由于课程比较多而杂,所以内容重复更为明显。我们随便拿来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以及旅游经济学的内容来做对比,就能发现其中重复的内容所占比例非常之大,这就直接造成了培养学生效率的直线下降,学生在宝贵的时间中不断在学习重复的知识。而深入探究我们能够发现,这些都是由于旅游相关专业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管理专业课程不够成熟的表现,在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各类课程教材中,几乎都是浅显的内容介绍,是没有经过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来,没有形成概念体系。许多从业很多年的教师都说部分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基本就是其他课程内容的拼凑版。

3.关于探微内容的思考

尽管针对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结构调研以及评价并不完善,但反应出的问题还是比较全面和严重的。在梳理之后我们发现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更深的矛盾并没有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得到有效的解决,也可以说我们对于旅游管理在教育体制内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不知道怎样建起一座“大楼”。首先,我们需要思考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道路,到底是走高等教育模式比较好还是职业教育道路比较好。就从国际上来看,走前者的比较多,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教育体制对于这类专业的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制约。并且,就目前我国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视程度来看,生源素质在短时间内无法提升。其次,我们还要思考我们的教育方式到底是以能力为导向还是以学科为导向。从目前来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样的模式体系主要强调理论知识,但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这种职业导向比较明显的专业来看,学科式的导向有着明显的缺陷,但是能力导向的教学方式在实施中会不会遇到新的困难我们暂时还不得而知。

篇10

二、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旅游专业技术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体现不是具体的手艺,而是更多通过核心能力来展示,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对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彻底的改革,而建立起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但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和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结合,站在学生一生职业规划的高度看待人才培养的方法,才能做到建立适合社会需要的教学。

(1)“合作学习”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把课题和项目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课题和项目任务的过程自主的进行学习、主动地为完成项目任务而搜集和应用信息、探索和体验完成任务的学习过程,并且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学习,在团队活动的过程中去研究和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的学习中不仅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到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培养了他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收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革新创新的能力。

(2)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也就是说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达到学习目的。“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旅游专业的学生需要的个性是外向型的,能积极主动进行协作的个性,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学生个性中与专业需求的部分得到了激发,学生完全投入其中,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能力,在专业能力上也为以后导游工作中组织旅游者游戏奠定了一定基础。

(3)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老师将教学所要求的书本知识灌注给学生,把学生头脑当作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让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都参与学习,因此,它不只用脑,而是用脑、心、手共同来参与学习,把学生的头脑当作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使之不断地点燃思维的火花。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追求的是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情感认知,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教学的环节中来。如“餐饮服务”、“前厅服务”“导游服务”教学过程中结合中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特长(花卉、茶艺、音乐)、口头表达能力(导游讲解中的复述法晋升到讲解的练习);最后给予成绩评定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迅速提升了学生对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协作和相互帮助的能力。

(二)以职业规划为导向构建校企合作评价体系传统的应知答题模式在职业教育中不能解决学生技能培养、与人沟通协调,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与人合作等核心能力培养问题;而基于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能够注重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的提升,依据学生就业规划、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系统的考核,最大程度提升学生核心能力。

(1)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体系从学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始设立考证计划,通过证书的考核来完善和检查学校各个阶段教学的绩效。第一至三个学期考取相关学历证书、导游资格证书、餐厅中级、普通话等学历和专业资格证书;第四至实习前根据学生自我规划可以考取出国领队资格证书、餐厅高级、技师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等各个方面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核心能力特别强的学生甚至可以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各个行业知识,比如酒店婚宴司仪等,丰富自己的就业能力。

(2)技能考核采取角色模拟方式进行考试过程中根据专业的性质,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练习,角色模拟法是使教学内容剧情化、脚本化、让学生模拟剧中的人物,进入角色,体验职业生活,在角色模拟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角色的模拟一是培养学生正确地去确认角色,学会了解角色内涵;从速进入角色,圆满完成角色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岗位及适应今后的变更,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二是结合专业领域的角色模拟进一步加深对其职业技能与知识的领悟,掌握的更加扎实。在学生进入角色的过程中,教师在旁实行观察,不加以关涉指导,根据事先确定的考核要求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束后学生首先进行自我点评,教师根据社会要求和行业标准进行指导性的点评,点评的方向要以核心能力培养为指导,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做的如何进行,更要考核学生整体发展方向中核心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