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检测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7 16:50: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道路工程检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

篇1

2道路桥梁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得道路桥梁建设越来越重要。道路桥梁工程不仅关系着我国交通运输命运,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也直接关系着交通安全,决定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道路桥梁工程具有施工线长、工程投资大、施工量大等特点,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很多,不仅包括施工环境、地质水文条件等,还与施工技术等具有很大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给工程造成巨大的损失,加强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重要实行以政府监督为主,社会监理以及施工企业自检为一体的保障体系,在这个保障体系运作过程中,工程检测技术十分重要,可以说工程检测技术是道路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核心。政府相关部分或者是监理企业,还是施工企业,都需要监理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实验室,共同完成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检测,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检测技术同时也是工程施工控制、竣工验收等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工程各种工件、材料等质量的试验检测,能够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保证施工构件、原材料等的质量,提升工程整体的施工孩子两。为了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延长公路使用的寿命,不仅需要对工程基础进行合理的设计,还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材料验收标准、施工技术参数等进行,通过严格的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通过无损检测技术,还能够保证施工原材料充分利用,同时对于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工程质量做出准确的评价。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忽视了对检测的作用,很难保证施工质量,给工程到来质量隐患。总之,无损检测技术对于道路工程的意义包括提升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工期、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提高工程的经济性。

3无损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频谱分析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所谓的频谱分析技术,就是通过对不同介质中传播表面波频率特性的分析,判断检测对象的状态。在道路桥梁结构表面上施加一个瞬间的垂直冲击力,这样就会产生一组瑞雷波面,该波面主要以振源为中心,具有各种频率。这样就会通过对不同部分的锤击,获取不同的瑞雷波面信号,在不同位置上安装传感器,能够对这些瑞雷波频率进行检测,通过对频率的分析以及相干分析技术,达到测试不同深度分层介质力学参数的目的。它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速度快、检测频率高的特点。可以用于检测路面各分层介质的厚度均匀性以及层间的接触情况。

3.2图像技术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

所谓的图像技术包括激光全息图像技术以及红外成像技术。红外线成像技术原理: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在分子不断变化的下回释放出热量,同时不同物质结构所散发的热源能量也不尽相同,因此,通过专业的仪器就能够准确的判断物体表面形成的温度分布。由热敏元件对路面等温线进行划出来,通过等温线的分布就能够对道路桥梁工程中的缺陷进行辨别。而激光全息技术,首先通过专业的摄像设备,得到全息图,然后通过对全息图的分析,加上相关的计算,判断工程缺陷类型以及缺陷位置。

3.3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率的声波,人耳听不见,在频率传输的过程中满足波传输规律。通过超声波检测技术,首先在实验检测位置发射超声波,然后通过超声波接收器接受超声波相关的参数,对结构内部缺陷进行判断。在介质中不同位置设置传感器,测量超声波在一定距离内传播的时间,利用速度、时间与位移的关系计算波速,利用速度与介质相关参数的关系可以测定材料的有关参数如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还可用来检测材料或结构内部的缺陷。

3.4激光技术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

激光技术主要用于对道路桥梁路面的监测,具体的应用原理包括光时差、光电反射、衍射等。衍射原理主要利用激光在传输过程汇总如果遇到狭缝就会出现衍射,通过对狭缝宽窄的调整,就能够得到不同的明暗相间的图像,从而建立相关关系,对结构中狭缝宽度变化等进行分析。光电反射原理主要是激光强度与光电流强度有直接的关系,在光电转换器的作用下能够将光能进行电能转换,由激光强弱的变化,光电转换成电能的信号也会发生变化,根据事先对光电流位移关系的标定,计算出弯沉位移变化。光时差原理主要是通过激光传输速度,对激光在短距离中传输的时差进行记录,判断工程结构内部的均匀性。

篇2

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综合教学环节,它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于一身,是学生由学习阶段向工作阶段转变的最好的实践机会,是进入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科研等领域的开始,也是为将来独立工作进行的职业训练。它不但对学生的思想、工作态度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还是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方面,更是审定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的依据。它不但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实践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探索的初步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加强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论文)是检验毕业生是否具备从事科研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检验一所高校、一个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进行工作技能储备的良好载体,使学生由学校向社会过渡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强调了毕业设计(论文)要统一和规范化,并下达了专门的撰写规范。该措施对于理论研究类、试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类、经济学、管理学及文法学类比较容易规范,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的毕业设计类来说就没那么简单了。

1毕业设计类的特点与现状

从目前情况来看,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毕业设计主要有如下不足:①题目单一。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毕业设计课题通常由指导教师指定,最普遍的题目就是“××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教师提供详细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任务书把设计要求给出,指导书限定了设计方案和指标,学生毕业设计的思路已经被预先给定方案所限制。毕业设计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欠缺,学生对毕业设计目的和作用等认识不够。学生对教师陈旧的课题兴趣不大;学生只是一味地效仿以往的毕业设计成果,不明白“为什么”,可谓一知半解。②专题与设计内容挂不上钩。由于在任务书里规定了专题内容,多数指导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综述性的研究,如“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问题综述”、“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现象综述”等等,但是由于学生本来对于桥头跳车、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现象等知之不多,缺乏了解,自然他们写出的综述就是对下载资料的罗列,更谈不上专题为毕业设计内容服务了。③外文翻译不能为设计或专题服务。目前,外文翻译多数是由指导教师指定一本外文文献,几个学生每人翻译一个章节,根本不能为自己的设计和专题服务,仅仅是一次翻译练习或者为指导教师的课题服务。④装订成册不容易统一。由于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毕业设计往往是对一条高速公路的路线、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进行综合设计,有计算说明部分和图纸部分,有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871/ki.kjwha.2016.10.027路线设计、排水工程设计、防护工程设计、支挡工程设计、路面工程设计和桥梁涵洞工程设计,有专题研究和外文翻译等等,牵扯面广,加上各个老师的侧重点又有不一样,因此,很难形成统一的格式,在装订时就更难以统一了。

2原因分析

2.1设计牵扯面广

由于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是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做毕业设计需要大量的设计资料及辅助工具,如各种规范、计算手册、参考方案图集等。而在校学生对这些根本没有接触或仅仅只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在毕业设计的开始阶段,要组织学生到与其设计题目相近的工程进行实地调研和参观,了解和掌握与设计题目相关的资料和实际情况。例如,了解道路的使用功能、组成部分、平纵横设计、路面结构方案和构造物的设置、现场施工操作流程、监理单位工作流程、检测单位对路基路面质量检测流程等,并收集需要的设计资料。但目前无论是学校、学院、指导老师,还是学生在这方面的准备都不足。

2.2就业和面试的影响

由于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学生就业或研究生面试难免会对其造成影响。有些优秀生虽然对毕业设计很重视,但却苦于精力有限,忙于找工作、研究生复试等。本来学习很好的同学,到毕业设计末端才开始准备毕业设计相关内容,这样的结果便是设计思路不清晰,软件操作不熟练,说明书内容不充实、逻辑混乱。在毕业设计期间,还有些学生为了参加求职面试,频繁往返于学校、家庭和各用人单位之间,其毕业设计成果就难以达到量和质的要求,因此罗列数据、设计图纸和计算书绘制不规范、说明书表达不够准确、内容不充实以及成果无新意的现象就无法避免了。

3解决措施

3.1选题多样化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道路工程方向的教材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应用的内容方面更新速度较慢,学生对新知识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因而进行常规型、工程实践型、应用研究型等多种类型的毕业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尽可能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实体工程,体现学科的发展性、前沿性和应用性。同时也应注意选题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设计期限和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之间的协调。因此,毕业设计选题应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符合道路工程方向培养方案的要求。选题应结合指导教师承担过的或正在承担的实际工程项目,选择实际工程中大量存在和出现的道路工程形式,采用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方式,使学生能真正了解工程设计和参与工程设计。近年来,我们学院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所涉及到的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从实际工程中学到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这对毕业设计选题多样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3.2指导经常化和多样化

1)面对面指导和网上指导相结合。除指导教师与学生每周固定的时间见面指导外,若学生需要在其他时间咨询指导教师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或者指导老师不在学校时,指导教师还可通过BBS、QQ群、E-mail,视频方式在特定的时间接受学生的咨询或接收学生传过来的设计图,及时回复并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就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保证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指导教师可以核查每周的进程,掌握学生实际进度,根据学生的进度情况给出相应的评语和意见。学生也可以从老师那里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改。2)开展设计交流定期化。为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毕业设计中的相关知识,每周进行一次讲座和研讨相结合毕业设计小组交流会,目的是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纠正错误,达成共识。学校、学院、督导组不定期进行抽查,从中发现问题,分别对学生和指导教师提出相应的整改要求。3)考勤严格并经常化。目的在于督促学生保证设计时间,投入足够精力,确保设计质量。明确制定针对每个学生的检查计划,其中包括资料的阅读、方案设计、调试等,严格监督每一名学生。

3.3写作规范化

规范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计算书、研究报告等文本格式,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重要举措之一。通过规范这些文本,使学生具有一名技术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明确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的内容,提出统一、具体的规范要求,指导教师对每一名学生的文本初稿必须仔细阅读、认真批改,这样可以使学生具有端正的写作态度和文风,并能提高学生科技写作规范化的能力。

3.4专题翻译有用化

其实,专题研究和外文翻译完全能够为毕业设计服务的。例如,2007届毕业设计中我们安排了三个同学做的设计是“京珠高速公路安新段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的一个段落,由于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就有路基拼接、桥梁拼接、涵洞通道等构造物拼接、废旧材料综合利用等问题的出现,而这些问题正是工程的关键问题,目前研究的也比较少,因此,我们给学生安排的专题研究和外文翻译都围绕这些技术问题展开,就能做到专题和外文翻译为设计服务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土建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2]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吴旷怀,包秀宁,李燕枫.道路工程方向毕业设计多元化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5(12).

[4]宋晖.高等工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5]杜国锋,赵彦.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5(12).

篇3

农村道路是我国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交通脱贫的重要举措。农村道路已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惠民工程”的象征。虽然农村道路给占我国人口40%左右的人民提供了极大的出行便利,但农村道路质量普遍存在问题,快速老化给农村人民带来造成极大困扰。农村道路包含水泥路与沥青路等不同材料修建的三级道路,设计使用寿命约在10~30年之间,但现在的农村道路实际使用寿命一般仅为5年左右,有的农村道路甚至使用不到2~3年就已变成砂石路。农村道路使用寿命短的原因可归结为设计标准低、建设质量差、超限车辆多、养护不到位等原因。试验检测作为道路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也存在极大问题。

1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1.1试验检测意识不足

农村道路试验检测工作是农村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重要工作,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关键。然而目前由于农村道路工程等级低、造价低,招投标不规范,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中标承建单位施工专业水平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试验检测不重视,造成工程存在质量隐患,不仅不能解决人民出行的基本要求,反而还为人民的出行造成困扰。让政府或民间资本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落为空谈,极度影响党和国家在基层人民心中的为人民服务的印象。

1.2规范化程度低

农村道路等级低,其试验检测工作往往不被重视,试验检测流程不全面,不规范。导致施工、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农村道路的施工实际情况掌握不到位,不能依据农村道路施工的具体情况和环境优化试验检测流程及标准,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农村道路运营的需求。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中流于形式,造成数据失真,质量无法保证。而某些施工单位在试验检测工作中的人员设备投入不足,满足不了检测需求,最终会在工作的过程中使得试验检测结果出现差异和错误。

1.3工作环境恶劣

在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恶劣工作环境包含两方面:一是农村道路施工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农村道路分散较开,没有选择好合理的地段统筹的建设工地试验室难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一些中、大型检测设备由于工程检测费用造价偏低或道路不通畅无法匹配工地试验室检测需求。用去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设备质量差,故障多。试验检测设备的维护管理意识比较差,没有定期做好保养,仪器的检定、自校不按时进行造成仪器精度不准确,出现异常数据;另外一方面,试验检测人员能力不足,难以高效协调工作,从上到下认为农村道路的质量重要性不那么重要,对于试验检测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与督查力度。甚至追求业绩压缩工期、指定内部材料供应商很容易对试验检测工作造成干扰,也有一些局部地区工程施工中受到当地村霸、恶霸的横加干涉,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等。

2农村道路工程中试验检测工作中的优化措施

2.1完善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

对于完善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完善施工单位的检测体系制度,其次监理单位需完善质检体系,最后是政府需完善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先自检,后报检,再抽检的检查力度,从源头把关保证质量,形成多重保障的质量管理制度。监管单位严格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后,落实了具体规定和要求,对于农村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管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完善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首先,施工单位在态度上要重视工程施工质量,不能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监理单位对于施工单位提交的质检资料要进行细致检查,责任至任,一但出现质量问题,严格追责责任人。政府监管部门或委托的第三方检查机构,要不定期抽查,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

2.2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

参建单位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全面做好自检、监理、监督三重保障工作来提升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农村道路工程建设高效高质量完成。建设单位必须认真对待试验检测各关键点和所有环节,对施工人员宣传试验检测对整个项目的重要性。做好制度建设、资源协调等支持工作,即可有效保证试验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3完善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完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要从仪器的采购、进场、调试、检定、自校、培训学习等。并做好相应的仪器使用保养管理台账,及时记录及时维护。确定仪器设备的专门保管人,及会同使用人员、修理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的不定期进行检修以确保其功能正常、性能完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2.4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试验检测人员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参建单位应高素质试验检测人才,定期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员工进行技术的知识讲座学习,要求技术人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项工作的开展之前必须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加强工地试验室人员定期培训。督促试验检测人员考取检测师或员,争取每位试验检测人员都能持证上岗,既能保证试验检测单位拥有稳定的试验检测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企业试验检测的水平和能力。

2.5改善农村道路工程的工作环境

改善农村道路工程的工作环境要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从施工单位自身出发,加强沟通、统筹协调、全面考虑合理安排选择工地试验室在建地点,保证顺利开展试验检测活动的进行。加大对一些必要设备的更新换代与投入,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性,及时性。第二,从政府以及其他监管部门来说,积极改善农村道路的招投标工作,从源头扼制背后交易。打断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出现村霸、恶霸干预施工,影响工程质量问题。

3农村道路工程中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3.1原材料试验检测技术作用

在农村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各类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工程质量的首要保障,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农村道路工程在施工之前与施工过程中需及时对各类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提除不合格的材料,使所用材料满足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要求。通过对原材料的科学检测,也可以避免不合理材料的进场,为建设方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

3.2标准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无论是从路基的修筑还是到路面的摊铺,亦或是桥涵工程的浇筑。首先要确定的一个重要方案就是施工方案的建立,而施工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建设过程需要用到的原材料应用,这些原材料实现自身价值的最终方式就是通过各种标准试验的指导。标准试验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相应的标准试验的建立,才能完成对各种原材料组合的应用。才能建筑出我们需求的产品。例如:路基工程中的土工击实试验,土的承载比试验;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等。标准试验对于工程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节约资本经济的意义。

3.3工程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工程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和交竣工阶段。施工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路基路面工程中的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压实度检测,强度检测,弯沉检测,厚度检测,平整度检测等。交竣工阶段的整体性外观检测,强度检测等。现场试验检测技术是控制施工质量情况的关键技术,它的准确性,及时性,高效性直接确定了工程整体形象和发展。科学合理适宜的现场检测技术不仅能确保工作质量,还为提高整体工程工作进度、节约经济成本做出重要作用。

3.4新改建道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篇4

中图分类号: 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最近几年,由于国家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在不断的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中之重,也在快速的发展着。市政道路工程是民生工程,同时也是经济工程,市政道路的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市政道路的施工同其他建设工程又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市政道路的施工难度大,对工程质量的要求高,同时工期的要求比较紧,而台背回填又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也是薄弱环节,如果对其施工不当,就会造成市政道路的路面出现不均匀的沉降,使得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出现跳跃或者是冲击的现象,这就大大降低的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应该努力解决好市政道路工程台背回填施工技术难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施工道路工程施工方面的研究,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台背回填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希望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作用。

某市二环市政道路全长45 km,宽80 m,全线有全互通立交10座、分离式立交桥8座、跨铁路立交桥3座、跨江大桥4座。由于各个标段工期紧,台背回填自然沉降时间短,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台背处路基的稳定,防止出现跳车现象,采用了台背回填的施工新工艺。同时,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加强质量控制措施,从而有效杜绝桥头跳车的隐患。

二.产生桥头跳车的起因

1.软弱土质路基填筑完成后沉降

桥通常位于沟壑地段,地下水位较高,且多属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强,抗剪强度低。在软土上填筑路基,极易产生沉降。同时桥头路基填土高度较其他路段大,产生基底应力相对较大,更易引起路基沉降,特别是完工后沉降较大。

2. 桥头台背排水系统不完善

台背一般无排水设计,防护工程仅仅防护了路基以外的水侵人,但路基内的水却无法排出。台背长期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会大大降低台背路基的承载能力。

3.设计方案不当

设计中对中、小桥台背一般不作专门的设计,等同于其他路基填筑,所以无专项费用。大桥台背设计一般采用桥头搭板、土工格室、水泥稳定土等方案。如果设计不当,就会造成桥头跳车。

三.施工工艺及质最标准

1.施工工艺

(一)台背填土按照水平分层填筑,两侧对称进行,每层松铺厚度严格控制在20 cm以内,严禁采用堆积法施工。压实度不小于95%。

(二)台背离台身2m宽回填透水性较好砂砾作为填料,严格控制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粒径。

(三)台背回填与普通路基填土同步分层进行,采用压路机横向静压和结合小型夯实机夯实。

(四)台背回填要做到层层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坚决进行返工。

2.质量标准及检测要求

每层采用灌砂法或核子密度仪进行压实度检测,每50时检测1点,不足50扩至少检测1点且尽量找薄弱处进行检测,每一个检测点都要求合格,否则必须重新碾压或浇水后碾压。压实度标准基坑原地表为90%,台背回填土为95 %。

四.台背回填工艺控制

本工程中桥台的形式有重力式U台、薄壁式台、柱式台、肋式台等4种。在台背回填中,根据不同的桥台形式采用不同工艺控制。回填最顶层20 cm厚全部采用5%水泥稳定层填筑,填筑范围见图1、图2。桩、柱式台、肋式台的回填最顶层也采用5%水泥稳定层填筑范围与薄壁式台一致。水泥稳定层必须采用混凝土搅拌设备拌和,验收标准与路面底基层相同。

1.重力式U台

重力式U台特点是自身有较大的重量和较大的截面尺寸,以建筑材料的抗压性能来承受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荷载的墩台。一般采用抗压性能较好,抗拉性能较差的石料或混凝土烤工建造。它外型粗大笨重,但具有坚固耐久、节省钢材、施工简易、维修工作量小、所需砂石可就地取材等优点。采用台身施工完成后预留台帽不施工、待台身填筑完毕后再施工台帽的方式。U型桥台内填土部分采用天然砂砾填筑,要求控制天然砂砾的最佳含水量。如U台内基底存在涌水,可先回填50 cm厚的2一4 cm卵石,并设置反隔水层,侧墙后部分采用普通路基土填筑,顺路线方向预留巧m段落,边坡采用1: 1.5,采用普通路基土填筑,填筑范围见图1。

图1 U型桥台回填图

2.薄壁式台

薄壁式桥台具有截面积小、截面模量大、自重轻、结构刚度和强度较好的特点,多用于高桥。采用台身施工完成后预留台帽,耳墙暂不施工,待台背回填土填筑完毕后再施工台帽、耳墙的方式。台背填土实施时在薄壁式台两端预留一个填筑段落,长度不小于is m,边坡采用1:1. s。预留段内台背基底部分回填天然砂砾,宽度顺路线方向底部跨基础内缘2m,高度填至按坡度1: 0. 75或1: 1基坑开挖线与原地面线交界处,原地面线以上离桥身2 m部分也回填天然砂砾,除此外的预留段回填部分采用普通路基土填筑,填筑范围见图2。

图2 薄壁桥台回填图

五.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台背回填施工技术对于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其也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关键,应该加强对于台背回填施工的工艺研究,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周敏; 张卫民 市政道路台背回填施工工艺及控制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2006-05-01中国会议

[2]张汎; 王晓江; 王志平; 萧岩; 李郑; 杨玉淮; 贾渝; 杨树祺; 范励修; 李福普; 柳浩; 陈卫权; 石中柱; 谢产庭; 张爱江 道路工程篇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6-06-01中国会议

[3]蔡荣坤; 陈瑞生; 管亦天 注浆工艺在河惠高速公路桥涵台背加固中的应用广东省公路学会桥梁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2004-12-01中国会议

[4]许琦 城市快速路桥涵台背回填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探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07-01期刊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如火如荼,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道路的纵、平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

    首先,要在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交通,土地的使用要满通运输需求。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完善和优化城市的用地布局,使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提高,改善城市的环境,提供高效、经济、低公害、舒适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其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再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最后,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道路交通要紧密结合。与城市的主干道相互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管广电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道路灌溉及绿化设施、景灯设施、路灯及交管红绿灯控制设施等。

    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除景灯、路灯、绿化及部分电信、电力设施设计在路面以上,其他的管线设施都在路面以下,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一)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的裂缝控制,关键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二)控制基层平整度

    路基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与施工上都要保证路基质量。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

    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

    但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质量比石灰土要难,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对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水泥类的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土或者粉煤灰、石灰,稳定类材料施工对压实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而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施工影响非常大,稍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强度。所以,水泥类的稳定材料接头一般较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的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二百七十分钟,至此,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宽度,过宽时,布料器的转速会加快,使两侧的混合料离析进而对成型和平整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

    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

    另外,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下面以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为例进行说明:

    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长2km,流塑状淤泥与欠固结灵敏或者高灵敏淤泥质土的分布比较广泛,厚度大,属于软土路基,而且沟壑、鱼塘众多。

    针对这种难以控制路基稳定与固结时间的路段,可以用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法具体操作是在软土地基的表面先铺设好砂垫层,之后埋设垂直的排水通道,然后在砂垫层的顶面铺设密封薄膜隔绝大气,薄膜的四周埋入土里,通过砂垫层埋设的吸水管道,使用真空装置抽气,形成真空。抽真空的时候,排水通道和砂垫层会先后形成压差,土体中空隙的水在压差作用下有排水通道不断排除,最终使土体固结。

    (四)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的病害都是水的侵蚀导致的。另外,从不损害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并且要与地区的排水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水患给路基和路面的施工造成多余的损失。

    1.地面排水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常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三、结语

    总之,公路的路基路面质量深刻影响着公路的使用性能,因此,进行路基路面的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设计进行,并针对不同的工程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相适应的具体措施。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积累经验,总结路基路面的施工设计方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公路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如火如荼,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道路的纵、平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

首先,要在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交通,土地的使用要满通运输需求。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完善和优化城市的用地布局,使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提高,改善城市的环境,提供高效、经济、低公害、舒适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其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再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最后,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道路交通要紧密结合。与城市的主干道相互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管广电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道路灌溉及绿化设施、景灯设施、路灯及交管红绿灯控制设施等。

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除景灯、路灯、绿化及部分电信、电力设施设计在路面以上,其他的管线设施都在路面以下,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一)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的裂缝控制,关键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二)控制基层平整度

路基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与施工上都要保证路基质量。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

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

但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质量比石灰土要难,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对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水泥类的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土或者粉煤灰、石灰,稳定类材料施工对压实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而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施工影响非常大,稍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强度。所以,水泥类的稳定材料接头一般较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的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二百七十分钟,至此,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宽度,过宽时,布料器的转速会加快,使两侧的混合料离析进而对成型和平整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

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

另外,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下面以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为例进行说明:

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长2km,流塑状淤泥与欠固 结灵敏或者高灵敏淤泥质土的分布比较广泛,厚度大,属于软土路基,而且沟壑、鱼塘众多。

针对这种难以控制路基稳定与固结时间的路段,可以用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法具体操作是在软土地基的表面先铺设好砂垫层,之后埋设垂直的排水通道,然后在砂垫层的顶面铺设密封薄膜隔绝大气,薄膜的四周埋入土里,通过砂垫层埋设的吸水管道,使用真空装置抽气,形成真空。抽真空的时候,排水通道和砂垫层会先后形成压差,土体中空隙的水在压差作用下有排水通道不断排除,最终使土体固结。

(四)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的病害都是水的侵蚀导致的。另外,从不损害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并且要与地区的排水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水患给路基和路面的施工造成多余的损失。

1.地面排水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常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三、结语

总之,公路的路基路面质量深刻影响着公路的使用性能,因此,进行路基路面的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设计进行,并针对不同的工程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相适应的具体措施。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积累经验,总结路基路面的施工设计方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公路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篇7

从我国公路软基发展情况来看,可以说现阶段我国公路软土路基工程已经进入了一个繁荣的状态。然而公路工程中的软基成为了道路面临着重要的问题,本文根据公路软基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公路软基处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因为地区的土层厚度、分布、质量有所差异,软基处理在技术、施工难度也有所不同,选择处理方法的时候要选择最佳的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因为公路软基处理技术不好,经常出现路基垮塌、路面裂缝等问题,危害着人们的生活。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应认真对待,否则对将来公路的稳定性将产生严重的危害。

一、道路工程中软土基特性分析

道路施工中经常会遇见的地质问题就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主要特性有:

1、较高的压缩系数与较低的抗剪强度

软土地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强度较低。由于软土孔隙相对较大,其所能承受的外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不能有效改善软土基的强度性能,就会很容易引起市政道路工程的塌陷,从而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形成安全隐患,增加后续道路养护的难度。

2、较强的触变性和流变性

在重力和外力等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下,处理完成后的软土也使用过程中会时间的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如果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固软土的结构稳定性,就会很容易使市政道路在软土流动作用下发生塌陷。触变性和流变性都会对市政道路地基造成严重制约,影响到市政结构的稳定性,也就增加了后续施工的难度。

3、较高的含水量和孔隙

软土基的含水量较高造成了其孔隙相对较大的问题。因为在软土基中,其土质主要有粘土粒与粉土粒组成,而这些软土粒的表面经常存在较多的负电荷。当这些负电荷暴露在空气中时会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以致其停留在土粒表面而增加了土粒的含水率。当含水量大范围提高后就会降低图里之间的年解读,进而引起土粒之间的较大孔隙。

二、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基是个常见问题,软土地基通常是指地基承载力达不到其上面的构造物要求的承载力,若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会发生路面开裂、路基失稳、桥头错台等问题,过量沉陷还会导致公路严重破坏或不能使用。因此,公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从高标准、高质量的使用要求出发,合理、可行的处理好软土地基,以下介绍几种软基处理的方法。

1、土木合成材料施工技术

对道路工程深层次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施工时,可选用土木合成材料进行施工。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详细检查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软基路段的密实度等,并通过振动法检测软基路段的密实度,确保在振动施工过程中,地基密实度能够符合施工设计相关规定。为形成土木合成材料层应将一定材料想振动路段不断投入,并进行土木合成材料的固定,这种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基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2、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与其他软基加固技术相比,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具有多种软基加固技术的优点,如振动沉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振动沉模壁防渗墙等。在市政道路软基加固施工中选用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时其桩身具有较高的强度,目前桩身高度已经达到了1.5米,加固深度也在25米以上。

3、粉煤灰碎石桩技术

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合一定水泥并进行均匀拌和,进而达到高黏结强度桩形成的目的,并在桩和桩之间的土和褥垫层共同形成复合地基,这就是粉煤灰碎石桩法。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流动性,在混凝土灌注方面施工较为简便,并能节约大量施工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堵管问题,一般出现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当具有极大压力时,也很容易产生爆管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粉煤灰碎石桩技术具有极慢的提升速度,短时间内很难将混凝土彻底排出。同时,当泵送软管具有较小弯曲半径时,将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变差,进而出现混凝土浆液流通难度增加的情况,导致管道堵塞情况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大量出现,将严重影响到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作为软土地基施工的重要方式,水泥搅拌桩选用的固化剂材料为水泥,通过搅拌桩机向土内不断注入水泥,并确保搅拌的均匀性,促使水泥和土之间产生一定的作用,进而增强软土的硬度,并达到基础强度提升的目的。将水泥搅拌桩技术应用到市政工程软基加固中,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没有噪音、振动等现象,对周围施工环境具有极小的污染,属于环保施工。除此之外,在软基施工中水泥搅拌桩不会将压力施加给侧向土,对周围建筑物具有较小的影响。支撑、锚固等作用也不需要应用到水泥搅拌桩施工中,这种施工方式自身具有支护挡土的作用。

5、袋装砂井法

作为道路软基施工的重要技术,因砂井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在打设砂井施工中应确保其与施工设计需求具有一致性,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堆载预压施工后确定砂垫层排水量后, 才能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充分了解。当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时,软基固结时间将大大缩短,并能提升软基土质的强度。当钻孔作业在打设砂井后完成时,可以进行监测仪器的埋设,并合理安排相应设备,如沉降观测杆、孔隙水压力计等,以此对软基应力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观测与分析,在施工中应提前检测施工材料的质量,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避免漏打情况的出现。袋装砂井法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及良好的加固效果。施工过程中应在套管井内放置袋装砂,填塞密实,随后将套管逐节拔出,将水平砂垫层与排水砂沟铺设在顶面位置。在上部路基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水分可以利用砂、水平砂垫层等结构成分进行排水通道的形成,及时排出市政道路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进而实现排水固结的作用。

6、强夯加固法

强夯法是通过使用重锤反复夯击地基,以达到增强地基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方法。强夯法一般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粘性土等土质地基。同时还可用于可液化砂土地基或湿陷性黄土地基等。但对于饱和度相对较高的粘性土而言,实用强夯法效果就不是很明显,可谓效果一般,同时对于淤泥质类的效果则更差,故在采用具体方法措施时应针对具体的土质进行效果最大化的选择,而不是一味的使用强夯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工程,随着我国道路工程发展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道路工程因受到大气因素与行车荷载的直接作用,在各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往往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软土地基作为道路施工中常见的病害问题,只有充分了解其病害原因,才能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向阳,张谢东;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及其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张发秀;;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青海科技;2010年04期

[3]张磊;魏安;;软土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新进展[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5年02期

[4] 李云辉. 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02)

[5]尹志钢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及其应用[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10年5期

试论道路工程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杨章成 陈 鹏

(河南永明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永明 453800)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公路软土路基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交通建设发展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道路工程作为一种公共设施,在软基施工中加固技术也愈加重要。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软基的特性及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软基加固技术;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应用;概况

从我国公路软基发展情况来看,可以说现阶段我国公路软土路基工程已经进入了一个繁荣的状态。然而公路工程中的软基成为了道路面临着重要的问题,本文根据公路软基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公路软基处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因为地区的土层厚度、分布、质量有所差异,软基处理在技术、施工难度也有所不同,选择处理方法的时候要选择最佳的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因为公路软基处理技术不好,经常出现路基垮塌、路面裂缝等问题,危害着人们的生活。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应认真对待,否则对将来公路的稳定性将产生严重的危害。

一、道路工程中软土基特性分析

道路施工中经常会遇见的地质问题就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主要特性有:

1、较高的压缩系数与较低的抗剪强度

软土地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强度较低。由于软土孔隙相对较大,其所能承受的外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不能有效改善软土基的强度性能,就会很容易引起市政道路工程的塌陷,从而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形成安全隐患,增加后续道路养护的难度。

2、较强的触变性和流变性

在重力和外力等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下,处理完成后的软土也使用过程中会时间的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如果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固软土的结构稳定性,就会很容易使市政道路在软土流动作用下发生塌陷。触变性和流变性都会对市政道路地基造成严重制约,影响到市政结构的稳定性,也就增加了后续施工的难度。

3、较高的含水量和孔隙

软土基的含水量较高造成了其孔隙相对较大的问题。因为在软土基中,其土质主要有粘土粒与粉土粒组成,而这些软土粒的表面经常存在较多的负电荷。当这些负电荷暴露在空气中时会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以致其停留在土粒表面而增加了土粒的含水率。当含水量大范围提高后就会降低图里之间的年解读,进而引起土粒之间的较大孔隙。

二、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基是个常见问题,软土地基通常是指地基承载力达不到其上面的构造物要求的承载力,若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会发生路面开裂、路基失稳、桥头错台等问题,过量沉陷还会导致公路严重破坏或不能使用。因此,公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从高标准、高质量的使用要求出发,合理、可行的处理好软土地基,以下介绍几种软基处理的方法。

1、土木合成材料施工技术

对道路工程深层次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施工时,可选用土木合成材料进行施工。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详细检查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软基路段的密实度等,并通过振动法检测软基路段的密实度,确保在振动施工过程中,地基密实度能够符合施工设计相关规定。为形成土木合成材料层应将一定材料想振动路段不断投入,并进行土木合成材料的固定,这种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基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2、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与其他软基加固技术相比,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具有多种软基加固技术的优点,如振动沉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振动沉模壁防渗墙等。在市政道路软基加固施工中选用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时其桩身具有较高的强度,目前桩身高度已经达到了1.5米,加固深度也在25米以上。

3、粉煤灰碎石桩技术

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合一定水泥并进行均匀拌和,进而达到高黏结强度桩形成的目的,并在桩和桩之间的土和褥垫层共同形成复合地基,这就是粉煤灰碎石桩法。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流动性,在混凝土灌注方面施工较为简便,并能节约大量施工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堵管问题,一般出现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当具有极大压力时,也很容易产生爆管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粉煤灰碎石桩技术具有极慢的提升速度,短时间内很难将混凝土彻底排出。同时,当泵送软管具有较小弯曲半径时,将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变差,进而出现混凝土浆液流通难度增加的情况,导致管道堵塞情况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大量出现,将严重影响到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作为软土地基施工的重要方式,水泥搅拌桩选用的固化剂材料为水泥,通过搅拌桩机向土内不断注入水泥,并确保搅拌的均匀性,促使水泥和土之间产生一定的作用,进而增强软土的硬度,并达到基础强度提升的目的。将水泥搅拌桩技术应用到市政工程软基加固中,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没有噪音、振动等现象,对周围施工环境具有极小的污染,属于环保施工。除此之外,在软基施工中水泥搅拌桩不会将压力施加给侧向土,对周围建筑物具有较小的影响。支撑、锚固等作用也不需要应用到水泥搅拌桩施工中,这种施工方式自身具有支护挡土的作用。

5、袋装砂井法

作为道路软基施工的重要技术,因砂井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在打设砂井施工中应确保其与施工设计需求具有一致性,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堆载预压施工后确定砂垫层排水量后, 才能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充分了解。当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时,软基固结时间将大大缩短,并能提升软基土质的强度。当钻孔作业在打设砂井后完成时,可以进行监测仪器的埋设,并合理安排相应设备,如沉降观测杆、孔隙水压力计等,以此对软基应力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观测与分析,在施工中应提前检测施工材料的质量,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避免漏打情况的出现。袋装砂井法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及良好的加固效果。施工过程中应在套管井内放置袋装砂,填塞密实,随后将套管逐节拔出,将水平砂垫层与排水砂沟铺设在顶面位置。在上部路基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水分可以利用砂、水平砂垫层等结构成分进行排水通道的形成,及时排出市政道路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进而实现排水固结的作用。

6、强夯加固法

强夯法是通过使用重锤反复夯击地基,以达到增强地基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方法。强夯法一般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粘性土等土质地基。同时还可用于可液化砂土地基或湿陷性黄土地基等。但对于饱和度相对较高的粘性土而言,实用强夯法效果就不是很明显,可谓效果一般,同时对于淤泥质类的效果则更差,故在采用具体方法措施时应针对具体的土质进行效果最大化的选择,而不是一味的使用强夯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工程,随着我国道路工程发展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道路工程因受到大气因素与行车荷载的直接作用,在各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往往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软土地基作为道路施工中常见的病害问题,只有充分了解其病害原因,才能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向阳,张谢东;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及其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张发秀;;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青海科技;2010年04期

篇8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道路工程的质量是整个道路行业的灵魂,不仅密切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连接在一起,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否稳定,因此,如何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并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所有道路行业工作人员必须深刻思考探索的问题。

二、道路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1.在材料质量上及混凝土配比问题上造成的裂缝。

在材料质量问题上,引起裂缝的原因是,原材料的质量不合乎要求的标准,水泥、石、沙子等的质量太差。砂石含泥量远远超过规定,这种情况,不仅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还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在混凝土干燥以后。混凝土在拌和的过程中,比例不当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直接原因,其中水泥,沙,水和外加剂之间的比例不合乎标准,其中的任何一种用量不科学,过多或过少,均会引起整个混凝土质量的下降,几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

2.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季节的变化,在施工完成以后,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受冻,致使构件表面出现了裂纹,或者局部剥落,脱模,内部出现了空鼓的现象,致使整体结构遭到了破坏,就容易发生裂缝。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拆模过早,在混凝土的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过早的负荷或在自身的重量的荷载作用下产生了裂缝。

3.温度影响。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气温发生变化时,混凝土外部或内部温度随之发生变化,这时就会在混凝土凝固期内发生变化,水泥在水化时放出热量,在这个发热的过程中,可以使内部的温度升高。导致内部产生膨胀,这时,外部热量由于散失而导致体积收缩,外缩的速度要比内缩的速度快,内部因为水份流失较外部慢,引起外部对内造成压缩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待水化反应减慢以后,混凝土的整体体积产生收缩,这时同样会引起应力变化,混凝土出现裂缝。在高温地区,或者是在夏季的时间里,混凝土道路受日光辐射的作用,表面的温度快速的升高,内部的温度升高较外部要慢一些,这种情况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三、道路施工中混凝土常见处理方法

1.灌浆法

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2.填充法

填充法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施工措施简单易行,成本不高。宽度在 0.3mm 以下,可以使用开 V 型槽的方法简单的填充处理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填充物,用灌浆法效果不明显的裂缝、和规模不大的裂缝。

3. 结构补强法

由于超荷载产生的裂缝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将会降低混凝土耐久性、火灾的高温也会造成混泥土的裂缝并且降低结构强度。他们都可采取结构补强法。现代道路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就需要实时的采取预防措施,学习和引进合理有效的技术抑制裂缝的产生;最大限度的降低裂缝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裂缝的数量以及宽度;由其是要注意有害裂缝的预防,以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增加道路物良好的耐久性和增强其结构的稳定性。施工单位要确保工序质量,而监理工程师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

四、道路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1.对材料质量要严格要求,对混凝土的配比要按照标准进行。无论是什么工程,原材料的质量都是工程建设中质量的保证,所以,在采购砂、石、水泥时,要了解和掌握其性能指标,以免采购的达不到要求,影响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在对混凝土的配比时,要先亲自对原料进行取样,并按要求填写取样单,在完成见证取样工作以后,在实验室,对混凝土要进行配比试验,即针对几种原材料,进行拌和试验,当试验配比量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方可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或浇筑。在混凝土搅拌前,要量出砂、石含水量的分配比率,并根据搅拌后的结果对其进行检测,及时根据情况进行配比调整,随时掌握原料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配比。

2、注意温度的控制

防止出现温度裂缝的措施主要是要把精力集中在浇筑速度的把握和时间的控制,用来最终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适合混凝土施工的温度不要超过二十八摄氏度,当日最高的气温超过三十摄氏度时,施工人员或者单位就应该注意调整工作时间,最好定在早晨、傍晚和夜里这种温度低的时间段,并且应采用一些降温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使之达到适宜温度,可以采用加冰降温或者骨科降温;比如在炎热的夏天,温度超过三十五度后,就不应该继续施工。

停止加工后,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这时改善混凝土出现的裂缝,改良骨科混合配比,增加适合的添加剂,若是能够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对桥梁施工,就可以降低水泥的成分。搅拌混凝土时,若适时地在碎石上撒一些水,就能够很好的冷却碎石,这也是降低温度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便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了全面降温,在混凝土内加入降温用的管道。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计划的完成,要有合理的安排,施工也是一样,把各种工作程序安排合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混凝土暴露在空气中时,要注意它的暴露面积,并不是不管不顾的完全暴露。高性能的混凝土可以很好的抗裂,在桥梁施工中,不适合选择干缩程度大的混凝土。添加减水剂,既可以避免泌水,又可以增加保护层的厚度。建设桥梁时,二次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保温养护在施工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脆弱的花儿一样需要养护。

3、要在适当的时候拆模。气温的变化多样,当天气温度小于混凝土的温度时,就要适当考虑拆模的时间,以此来避免混凝土的早期裂缝。

4、施工后期商品混凝土的养护

由于商品混凝土流动性较大,容易在早期发生混凝土拌合物沉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早期养护。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混凝土浇筑后应覆盖一定厚度的草袋、麻袋片或塑料薄膜,过高过低的环境温度以及激剧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表面开裂。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但由于热扩散时间延长,混凝土强度和松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混凝土总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贯穿裂缝的产生。浇筑时间不长的混凝土,仍然处于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速度较快,适宜的潮湿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收缩裂缝。

五、结束语

由于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受到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加上对质量的评判缺乏一定的严格明确指标,质量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庞大而复杂,因此,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变得更为重要,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监督,实施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控制,走出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之路,才能让道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黎晓东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研究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道路与发展》 -2010年8期

[2]刘万里 赵守峰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科学与财富》 -2012年4期

[3]陈仕奕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10期

[4]徐俊峰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10期

[5]李永杰 道路施工混凝土抗裂研究 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26期

篇9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而市政道路路面由于自身性的性能,在市政道路的运营中,在车辆的反复荷载和自然侵蚀以及路面设计施工的缺陷,往往会出现各种路面病害(龟裂、剥落、车辙、网裂、松散、起皮)。因此,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要对这些病害进行浅析硕士论文深思,严格制约施工流程,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将这些病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常见的不足

1 路面翻浆和沉陷

在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不当,导致市政道路路面的强度不够进而引起路面的翻浆和沉陷。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形成这类不足的理由主要有一下几种:㈠市政道路路基填土不当,如果一些危险性膨胀土和高限粘性土(如膨胀土、腐殖土、湿度过大的土等)作为道路路基的填土料会导致路面的刚度较低;㈡路基没有压实,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保证路基碾压次数,并且要做到碾压均匀;㈢对软土为进行有效处理,这主要是在施工中未对那些排水不畅通或是水位过高的地方的软土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 路面龟裂、网裂

引起市政道路路面龟裂和网裂的主要理由还是市政道路基层的施工不当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一下几点:㈠路面施工前对基层和底基层没有进行有效的清洗,基层的尘土和灰尘在雨水的作用下,浮层细料变软,在车辆的挤压的作用下慢慢的渗透到沥青层,进而引起路面的龟裂和网裂;㈡路面施工用料不合理,在对路面施工时,如果对水泥和石灰的用量不足、搅拌不均、用水量不合理等因素会造成路面的压实度较低,进而引起路面的稳定性较差强度低,这样就容易造成路面的龟裂和网裂;㈢道路路面施工前路面基层找平不当。在对半刚性的基层进行找平时,需要用平地机反复的刮补把高处多余的混合料填补充到较低处。有时表面上看来基层是平整了,但是实际从高处刮下来贴到低处的混合料并未与原来的光滑结构层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就形成了薄弱夹层。在车辆的反复荷载的作用下夹层会逐渐被压碎松散,导致路基面层出现网状裂缝,进而引起路面的破坏。

二、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1 施工基层准备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前应该对基层进行处理检查,施工基层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检查基层的质量;②对基层存在的缺陷进行修补;③清理基层表面保证基层和面层的粘结。在道路面层铺筑前必须对基层质量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基层的密实度进行检查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重型压路机对基层进行碾压,如果出现沉陷或“弹簧现象”就说明基层就需要进行补充压实,之后再对弯沉量进行测量。对基层上的不平整处,应先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找平,之后在进行压实。对大的坑洼就 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补平,而在以后面层的使用过程中,这种坑洼会映射到表面,这些大坑应用设计的基层材料补平。在对道路路面铺筑前,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宽度、厚度、密实度、纵坡和横坡。尤其应该注意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因为它最终决定路面面层的平整度。3m直尺测量时,基层的最大不平整 论文格式范文超过8~10mm。同时,沥青混凝土面层必须与基层进行牢固的粘结,这对路面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施工前应先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清理干净,再喷洒粘层沥青,这样就可以保证面层与基层间的有效粘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会采取专门措施以来提高基层表面的粗糙度。

2 沥青混凝土料的摊铺

在热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在干燥气温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进行,对施工的温度、湿度要进行严格的制约。为保证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应在晴天对沥青混凝土进行铺筑。如雨天铺筑,不可能使铺筑层与下层牢固粘结,并将使面层工作条件明显变坏。雨天铺筑的面层,表面常会产生大量蜂窝,不能保证面层质量。如果在潮湿天气铺筑路面,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会吸收较多水,会使面层的抗腐蚀和稳定性大大降低。在摊铺沥青混凝土料之前要进行测量放样,包括摊铺层的边线,以及设置厚度制约桩。沥青混凝土混铺筑应采用摊铺机摊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主要包括一下几个部分:接(进)料斗、给料器、螺旋输送摊铺器、夯击板(梁)、整平板、行驶部分和发动机等。两侧装有挡板,以保持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和平直的边缘。

三、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质量制约

1 加强源头管理

在对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时,首先应该加强对施工的管理,这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做起:①打造专业的施工队伍,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的造价,管理人员应该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为保证工程的质量打下基础;②严格制约材料质量,对进场的材料要严格把关,及时的验收检测,从工程的源头上保证工程的质量;③加强施工队伍的教育与培训,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不断的对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教育与培训,不断的更新施工人员的技术确保工程的质量。

2 对施工质量加强管理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搞好质量管理,就要从组织、员工、制度三方面抓起,建立质量保障体系。项目部设总工负责技术管理和质量工作,工程处设主任工程师,负责工程处得质量检测和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检测试验。检测试验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

篇10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 A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市政道路易受行政干扰和地质情况等因素影响,施工场地狭窄、战线长,地下管线错综复杂,而工期要求又紧,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城市供热、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等因素影响,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所以,要在施工生产全过程中下功夫,把功夫用在平时,用在日常质量管理中。本文就如何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提出以下三方面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1、施工人员因素

工程质量的优劣,涉及到项目经理、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素质,必须保证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施工质检队伍。人作为工程项目的控制者,同时也是质量的创造者,其他一切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都是由人来支配的,因此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也是对人的管理。对人进行管理首先要从制度上进行管理,所以必须按照ISO 9001质量标准要求,依据国家“道路工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的法律规定,在项目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岗位职责,且责任到人,制定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工程质量考核办法,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验工作。对交付监理签认的工程,一方面建立质量责任和大型结构施工档案以明确质量责任,另一方面建立质量举报和事故报告制度,认真分析施工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加强和完善相关预防措施。

2 、设计质量不高、管理经验不足

建设项目由于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资金来源的不同,项目管理模式各异,项目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差别,建设市场离规范化管理尚有一定距离。

目前,部分地区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没有完全推行开。有的项目未实行监理制,仍是内部监理,或指挥部领导下的监理,监理水平不高,力度不够;有的建设项目没有严格执行招投标制,有的不招投标,有的议标,自己的项目自己干,仍存在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监理、自己验收、自己管养的“五自”工程。

业主项目管理能力欠佳,对大型项目管理没有经验,有的业主是由各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的临时指挥部,存在临时、松散、短期的思想观念,质量意识和合同意识也比较淡薄。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更没有严格要求,一些项目存在资质不符、越级承揽任务及工地现场人员、设备与投标书不符的现象,有的甚至没有资质也能进入建设市场施工。

在项目投资控制上,很多项目未做到造价合理、工期合理、分标合理。我们作为管理人员,应坚持合理标价,防止建设市场恶性竞争,而现在压价竞标,低价中标的情况也十分普遍。有很多承包商计划经营部门管投标,目的为中标,施工由工程部门来承担,这有很大的计划经济成分,业主是少花钱多办事,承包商一般是想先揽活后算帐,不怕亏本,就怕不中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低价不可能出优质,优质工程的标志之一就是资金足额到位,低价中标的节约是假象,承包商在工程实施阶段拼设备、分包、偷工减料、索赔、虚假计量、变更设计和单价,会想方设法来弥补低价带来的损失,令质量管理者防不胜防,给工程质量埋下很深的隐患。

3、加强质量控制

3.1 设计质量的控制 资料文件因未经施工实践,不尽合理及遗漏、错误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开工前通过设计文件会审控制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3.2 材料质量的控制要求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3.3 施工质量的控制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评比,对重点突击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其他存在的问题,如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质监部门应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带普遍性问题,要确保工程质量。

3.4 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质量检验要选用思想好、业务精、素质高的检验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对仪具要经常校正,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4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有待完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转,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一个过程。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4.1 监理队伍的力量不足,素质偏低。现有的监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远不适应交通基本建设高速度、大规模、高标准的发展现状。

4.2 监理队伍制约机制尚不完善。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监理市场主要是宏观管理,多是对监理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进行管理,对监理单位的行为,监理工作运行情况,监理工作成效等的动态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在法规、行政、经济等方面,对监理单位的制约机制尚不完善。

4.3 政府监督不力。一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监督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致使质量监督工作开展有一定难度。

4.4 质量管理各方的质量检测设备、手段不完善。大部分设计、监理、施工、监督单位的检测设备、检测手段、技术力量还不能满足质量检测工作需要,有的与实际要求相差很大,直接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力度。

4.5 开展典型示范和互助互学活动。 由于各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更有效提高施工水平,树立好的典范,开展现场互助互学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它直观、易懂、易学,能有效统一标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好的施工方法与管理模式在全项目加以推广,提高施工质量。通过各分项工程的典型示范并召开现场会,利用现场进行直观指导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这种活动可由建设单位组织全项目施工队伍参加,亦可在施工单位内部开展,取长补短,提高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

4.6 定期开展质量检查评比及奖罚活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为确保工程质量,对出现质量问题、造成质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对无质量问题的给予奖励,使其与经济挂钩。质量管理离不开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检查评比采用打分制,划出奖罚分数线,根据评比得分情况予以奖罚,对多次出现严重质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惩直至清退出场。

4.7 积极开展科学实验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结合工程实践,开发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计算机管理系统,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上一个台阶。为提高工程质量,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使用方面,积极开展科学实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所以要在施工生产全过程中下功夫,平时严格要求项目中的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对质量问题该说到的必须说到,说到的必须做到,做到的必须记录在案,形成一种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的良好工作习惯,以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毛鹤琴.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孙波,常新江.浅谈道路工程质量控制[J].北方交通,2008,160(1):230-232.

[4]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