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7: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主题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历史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2.2.3沿三个轴线构成的立体型选择策略。
根据董观志的旅游主题三轴线(时间、空间、文明1选择框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三框架为时间、空间和文化。时间轴是由纪年决定的过去、现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期限为中期。在时间轴上选择主题时,应通过特定的时间隧道缩短与旅游者认知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民俗文化特质和旅游主题公园线索;空间轴应是现实可及的、大中系统的真实空间。在空间轴线上选择主题时,要处理好空间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关系.应通过特定的空间转换缩小与旅游者认知间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空间特质旅游线索;文明轴也即文化轴,在该轴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定位座标只有传统文化(具体为民俗文化)主题选择应遵循文化差异原则进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文化特质和旅游线索。
2.3主题的甄选
2-3.1静态类民俗旅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览、品尝、选购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它借助静态的民俗物品展现一时一地的民间风俗。静态类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当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馆,以陈列展览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标志性器物为主,呈献给游客的是静态的民俗画面。
2.3.2动态类民俗旅游:即以活动的安排为主,游客通过参与或半参与进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围的主题公园内,并从中得到愉悦和陶冶。
2-3-3精神类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动。
2-3.4语言类民俗旅游:指对声音、语言而传承的民俗内容加以开发和应用.包括戏曲、山歌、曲艺、方言等。如广西的三月三歌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上几类,但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整体旅游开发的实际需要,单纯的选择某一类主题已远远跟不上当今的旅游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时,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注重主题的多样化。例如韩国民俗村,在建成早期仅是一个纯观光型的户外民俗博物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动态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手工制作、传统体育活动等;精神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祭祀活动等;语言类民俗旅游产品如传统歌舞表演等,最终成为一个年游客量达到18O万人次的国际著名民俗旅游景区。
3.主题策划模式
一、非主题文化传播的起源
在现今互联网网页的浏览中,你不难发现很多以“非主题”命名的文化现象,如非主题涂鸦艺术、非主题摄影、非主题诗、非主题创作、非主题营销、非主题服务、非主题活动,非主题环境创设、非主题空间、非主题爱情、非主题公园、非主题风景、非主题聚会、非主题系列、非主题变奏、非主题城市、非主题模式等,作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传播现象,“非主题”文化传播正在网络上悄然流行开来。
如何界定非主题文化。从字面理解非主题文化应该是一种与主题文化相对的文化取向。虽然还没有人为非主题文化下过准确的定义,但我们从其表现特征上可以发现:非主题文化现象的提出是基于“像”大于“意”的理念,同时提倡“回归”自然,强调梁莠并呈、丑美相伴、多样生活格调生活旨趣包容的活动、艺术创作、感情交流和景观。它是对社会过于单一化意识的一种反叛,也是后现代主义在文化意识领域的一种表现。后现代主义从内容上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
非主题文化继承了解释学反对传统哲学对本体、本质的追问,否认中心、整体性、认识性、客观性,强调主体对事务、对象的解释、理解,注重从主体出发而发生的主体与对象的意义关系。主张多元、主观和不确定。这也是为什么非主题文化强调梁莠并呈、丑美相伴、多样生活格调生活旨趣包容。
而后现代主义的代表罗蒂的反对真理符合论,也在网络非主题文化传播上成为很多人的理论依据。真理只是“我们最好加以相信的东西”而已。所以不要让真理再压迫我们了。我们相信与否是重要的,任何束缚都要被打碎。
作为另一位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德里达就认为要把一切都放在同一平面上,让各要素之间、等级结构的两极之间进入一个自由嬉戏的范围。所以善的、恶的、丑的、美的、不善不恶的、不丑不美的,正常恋人、同志、雅的、俗的、不雅不俗的、有个性的和没有个性的都能成为非主题活动的受邀者,德里达认为事物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先在的根本性特征或本质,一切都是变动的、不确定的,意义只存在于解释者的解释行为中,“阅读就是一种误读”。也正是非主题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使很多非主题活动取得了主题活动所不可能取得的效果。
当然,非主题文化核心还主要来源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利奥塔,他宣告:元话语已经过时,元叙述的社会语境如英雄圣贤、拯救解放、伟大胜利等已散入了后现代知识的杂乱的星空中,人们不再相信伟大“推动者”、伟大“主题”,人们只运用“小型叙事”,只相信后现代世界是一个“凡人”的世界。
哈贝马斯则竭力主张用谈话、沟通、理解来达到不同人、不同群体的一种具体的共识的过程。这也就是网络非主题文化传播十分活跃的理论依据。
二、网络非主题文化传播的表现与特征
哈贝马斯把生活世界看作为非主题的即没有通过理性和论证的世界。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救赎是通过交流、沟通和理解建立“新理性”,进而实现共识的过程。在哈贝马斯理论框架中,他把普通语用学首先定义为关于理想的话语环境的学说,他认为在理想的话语情境中:“所有参与者无保留地追求加强语义的语言目标,以便达成共识,为各人所追求的行动计划能一致协调奠定基础。”“共识的范围越宽,合理性就越大。网络环境显然是哈贝马斯最佳的理想的话语环境。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认为,网络构筑了“赛伯空间(Cyberspace)”,而在“赛伯空间(Cyberspace)”这个虚拟世界里,意味着对于每一位独立的个体可以有着一种与真实社会不同的放松的感觉、放松的心态,你的态度、你的兴趣、你的感受、你的交流与努力效果、彼此的理解与共识,直接可以决定你有无数的聚合与分离,在线与离线,创建与删除等等情况发生。而另一面,该空间的开放性特征类似于对物理空间物象性的理解:我们似乎没有能力想象空间怎么会是有边界的。正是这种开放性它也为个性化游牧与对话创造机会和可能。只要愿意,网络就是一个永恒“自由”的互动过程。“自由”的牵引者一是兴趣,二是对话后共识和理解,这种心情的自由是非功利化的心态,网民只有在这种心态中,才可以参与话语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才可以摆脱强制、统治、权力游戏等纯粹工具性和策略性的动机;才可以把那些潜在于我们的断言中的认知性的、规范性的、表现性的三种有效性要求区分出来,并且仅仅通过辩论达到这种区分;才可以使人们自由地就民主意志之形成、政策连续的基础达成共识;才可以达成一项合理的同意,这项同意可以根据进一步的协商进行修正。所以无论是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救赎沟通理论的实施还是哈贝马斯所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形成的非主题文化传播,必然借用网络获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纵观网络传播,从搜索引擎到网站、博克、论坛,从点击、链接、超链接无处不留下非主题文化传播的影子。网络空间不仅有冠以“非主题”名头式的艺术创作、活动、组织和种类繁多的形式,还有很多隐性的非主题文化传播,譬如聊吧、网络小说、QQ、网络在线等形式,就是在这些虚拟交互空间里,网民通过聚会、对话、发图片、发帖子、作动作等方式,用生活中不常见个性化的语言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戏谑、调侃甚至使用黑色幽默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感受、感悟、理解和批判,用一种非传统的另类表达呈现在网友面前:它可能是直白而坦诚的,可能是率真而幽默的,可能是通俗而不乏创意的,可能是感性又很睿智的,还可能是开放又带有个人狭隘,可是无论怎样,网虫们在互动交流中决不乏个性的展示,决不乏民众艺术的诞生,决不乏共识的达成。在交流中,人本性的卸装、社会面具的摘下,“范跑跑”成为面向网民敢于自我剖析的第一人;在彼此沟通里,山寨版的《春晚》、《无极》也曾倍受期待;在彼此达成的共识中,“俯卧撑”、“林卡脖”、“刘内裤”、“杨不归”成为人们共同征讨的对象;而“打酱油”、“不怕雷到你,就怕?遄约骸庇直硐至巳嗣嵌酝?络舆论变身网络暴力干扰人们的现实私人空间时,网民“关我x事”的从容心态赢得了更多人的心理共鸣;“很黄很暴力”小学生很傻很天真的用语,则将网络“新道德”问题提到了一个高度令广大公众思考。而诸如“山寨家电,山寨明星,山寨建筑、山寨现象”、“正龙拍虎”、“不能太陈冠希”等网络流行语所构成的另类网络对话与文化传播,既是非主题文化传播的网络表现又展示非主题文化传播的网络特征。
除了直面生活另类的表达、对话、沟通和理解性的非主题文化网络传播之外,在艺术创作方面的非主题文化网络传播又呈现自己独特的风景。
有的网络艺术家在谈“非主题内涵”时,就明确反对创作时意义的导引和解读,他们认为“非主题内涵”躲避了“意义”的预设,从而让镜头“发现”了人眼所忽略了的部分,而这也正是摄影之所以成为摄影的意义所在。于是我把纪实摄影的文本特征定义为——“非主题内涵”大于“主题内涵”,在网络上我们看到有的读者把现当代梭罗《种子信念》看作为“非主题化、自然化、境域化”作品。他们是这样评价梭罗《种子信念》的,作者所观察的植物以种子传播的各种情况,细致敏锐到了入“微”,而白描和纯真到了“素以为绚兮”(《论语,八佾》)的地步。它也不同于一般植物学家的著作,它里边的那种内在的闲静与飘逸可与陶渊明之作相比。所以,它对于我来讲是非主题的、自由的和引发生命感的。读它让你做久违了的美梦,平和的、稚气的、慢节奏的、不隐藏着阴谋诡计的。读某些文化作品其实对人的精神无益,催人老;而读梭罗的书,让你复原,让你又感到幸福的可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非主题”创作是很难用单一的思维去诠释的,它具有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强调的不确定性、异质性、无序、平面化等特点,如果我们非用整体性、确定性、权威、统一性去诠释作品,只能是误读和无功而返。“非主题”创作呈现给我们读者的往往是情境、灵魂和归宿,是浑然一体的感受和感悟,是超语言的,也是灵魂的交流与沟通。所以网络成为“非主题”艺术创作传播的间接渠道,但同时“非主题”艺术创作又为网络“非主题”文化传播丰富了内容和改善了审美趣味。这也为“非主题化”文化传播迅速在网络走红奠定了条件。
三、非主题文化传播的本质与走向
有人把“非主题化”放在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地位,认为主流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大众的潮流。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个性的创作、态度和表现,而非主流就等同于“非主题化”文化。还有的人把非主流、非主题文化看做是一种体验,而作为一种体验。必然要经过行为主体的感觉思考与行为。相对于湮没于共性的芸芸众生来说,非主流、非主题意味着对个性的强烈要求。其实人皆有个性,但是在弱化个性的现有社会体制中,一直表现的很微弱,那么要想突破,就需要有一个环境,有一份勇气,甚至说有一份勇于孤独的勇气和魄力,那么网络环境就催发尚不足以突破自身的谷壳绝大多数个性种子的生根发芽,也许有一天他们就会从虚拟世界走出来。来到现实世界开花结果。所以说,个性的表现,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在网络世界,也许每个人都会长出自己的“脾气”。
对于哈贝马斯来说,非主题文化是不具备他所谓的有效性的,是需要理性与论证的过程。哈贝马斯所认定的有效性即理论话语涉及我们命题的真实性,实践话语与我们行动的公正性相关,而审美的话语着重在我们能真诚地表达我们的情感。但是他同时又说:规范的、文化的,私人的世界是非主题,这三个世界是我们意义的根源,也是科学、道德、法律、艺术的母体。从他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哈贝马斯为了“新理性”的重新建构,他与其他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们是有着思想差异的,尤其对解构而不建构他是不赞同的。但另一面他为了建构使他又回到了他们所批判的工具论中来。
但无论怎样,哈贝马斯把非主题的世界看作是艺术的母体,那么非主题文化传播的本质显然是屏弃社会人为功利心态的纷扰,屏弃单一意识的导向,回归母体寻找艺术之源的元态生存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表现形式,其目的显然想找回被异化自我,找回原生态的创造力,找回可以自由思想想象的情境。当然,非主题文化在这个基本框架中又衍生为有元生态氛围的非主题环境,有元生态感觉的非主题活动,有自然那种轻松怡然感受的非主题小说等。
自从1989年深圳华侨城投资创建的“锦锈中华”景区建成开业,到十多年来陆续建设开业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一期等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都相继取得成功。大型主题公园在我国开创了新局面,北京的“世界公园”、江苏苏州的“苏州乐园”、浙江杭州的“宋城”和“杭州乐园”、云南昆明的“云南民族村”和“世界园艺博览园”、海南三亚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广西桂林的“乐满地”等大型主题公园,都已达到较高水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这几年冰雪节期间创建的“松花江冰雪大世界”,也可称为特定时间段内的大型主题公园,其策划和经营管理水平也已大体与国际接轨。然而在主题公园蓬勃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产生。伴随着理论界一场旅游资源能否复制的学术讨论,上百个旅游主题公园(包括各种影视城)产生,但是没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公园,很多以影视城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已经开始衰落,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主题公园何去何从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产业发展问题。
主题公园是以经济盈利为目的,根据选定的文化背景,主要依托人造景观和设施使游客获得体验的封闭性景点和景区。根据主题公园所能提供的旅游体验类型(产品形态)对其进行分类,目前的主题公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景模拟型,各种影视城类型的主题公园;游乐型,比如苏州乐园、锦江乐园(华东)、梦幻水城(珠海);观光型,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深圳)等;主题型,基辅号航空母舰(天津)、明斯克航空母舰(深圳)、各种水族馆;风情体验型,各种民族村、民俗村。
一般来说以上几种主题公园的盈利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提供初级体验(经历)的机会出让,比如:出售门票;提供有助于丰富体验(经历)的相关服务以及相应的服务体验本身,比如: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出让围绕旅游者(潜在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所带来的可能的收益机会,比如:旅游区内的招商、景区节庆活动商业赞助;获取资本投入后在旅游项目所在地溢价收益的其它商业开发,比如景区,旅游目的地的房地产开发;出让、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商品,比如:玩具、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等;提供保证旅游景点景区内居民可以市场化的公共服务,比如:供水,供电等。
以上六种主要的盈利方式是建立在游客到来这一基本事实之上的,即便是建立在景区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基础之上的盈利方式也需要通过游客的到来实现相对的规模经济。
目前国内的主题公园存在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有很多主题公园几乎只有门票收益一种盈利方式来架构其盈利模式,主题公园产业势必衰退。单一的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这使得主题公园管理者很难获得有效的融资成果。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主题公园,统筹发展,科学谋划,摸索主题公园盈利的途径和步骤。
一、探询市场化商业运作模式
(一)资源资本化模式
资源资本化模式是主要针对一些自然和人文资源本身比较丰富的主题公园而设计,利用主题公园资源本身的不可替代性通过资本化的手段展开经营。其资本化的部分包括土地、林产、水资源等。首先明确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国家只转让经营开发权,由于主题公园作为旅游资源的外部性,所以其行政管理权规划权和文物保护权就必须由政府行使。可以在其收入中划拨一部分固定费用加以维护。而转让的开发经营权包括公园管理权、开发权、招商权、门票收益权、经营项目开发与收益权等。旅游经营权本身可以抵押,门票收益权可以向金融机构贷款,而土地使用权可以质押贷款。这样的形式应有法律形式加以确认。比如森林公园和温泉公园以及一些有特殊文化吸引力的公园,他们的设计都可以从资源资本化模式去经营。
(二)独特性产品吸引模式
独特性产品吸引模式是在资源本身不够形成游客吸引力的情况下,通过注入性的产品打造来设计出游客吸引力。这种模式的运用需要结合四个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主题公园产品的无替代性或稀缺性;决策者行为。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的挖掘本地和吸收外来文化元素,打造独特性的产品。
(三)价值链模式
主题公园的价值链包括主体链、分支链和子链三个部分,其中主体链包括门票、游乐项目;分支链包括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子链包括公园会展、对外招商和其他对外盈利服务。
二、设计全新的游憩方式
目前,我国各种主题公园发展参差不齐,其原因为我国大部分主题园的开发者大多是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投资机构,他们往往从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从而导致选题、规划、选址、运营等各方面的错位,缺乏相互协调、互动关联。
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休闲产品,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主题设计、旅游者参与性不强、体验不足的被动局面。所以,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应该需要专业的旅游规划、策划智力机构,为主题公园的发展把好主题脉、规划策划出可行的方案、创造出全新的游憩方式、设计合理的商业运作模式,指明发展方向。
在游憩方式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本主义、审美凸显与独特吸引力、情境化与体验化、游乐产品化等四大原则,追求实用可操作、独特奇异的创意观念。把主题公园的观赏、运动、教育、娱乐、休闲等各种功能元素加以通盘考虑,形成主题公园的独特吸引点。例如,西部某旅游城市的主题公园设计出一项“在这里,给你一个支点,你可以撬动地球”的游乐项目:即是运用科学的物理原理和物理结构,设计出一个在杠杆这边,只要你手指轻轻一动,在杠杆另一边,硕大的地球就被撬起来的娱乐场景体验区,不仅让游客学到了趣味的科学知识、了解了神秘的历史典故。
三、树立整合营销传播理念
具备了良好的市场运做方式,设计了全新的游憩方式以后,下一步就是主题公园营销。主题公园的营销应该树立“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这一理念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传播合作效应”概念,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已经受到我国旅游营销界的大力追捧。它的本质含义是:注重对营销信息传播手段的整合以及对传播效率的评价,而不是传统营销理论所注重的营销的所有环节。
四、加快公园经营管理人才开发
目前,我国公园数量众多,类型齐全,但主题公园经营管理人才还相当匮乏,而且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旅游运营人才培养体系。所以,对主题公园是运营人才的培养是十分迫切的。
关于我国主题公园的旅游人才开发,主要是三全开发,即全员开发、全程开发、全能开发,就是对全体员工进行平等而有序的开发,进行全员培训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全程开发,主要包括员工全程开发和项目全程开发,根据不同的人力资源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实施不同的开发策略。全能开发,即是从员工的知识技能的横向开发和员工职业生涯的纵向开发。
五、实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主题公园的盈利模式:即主题公园通过投入相关经济要素后获取经济收入的方式和获取其他物质利益手段的结合,其核心是主题公园获得现金流入的途径组合。从对主题公园产品系列的横向和纵向的挖掘深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盈利模式(按产品开发深度顺序排列):
旅游门票盈利模式:即通过简单的圈起来收取门票的模式,这是主题公园最基本和最初级的盈利模式。
游憩产品服务盈利模式:即提供有助于丰富体验(经历)的游憩服务以及相应的服务体验来实现盈利的模式,它是主题公园的核心盈利模式。
旅游综合服务盈利模式:即是在主题公园区,通过旅游者的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外延服务来获取盈利。
公园商业盈利模式:即通过自身的节庆活动和对外招商以及其他会展、广告、等其他的一系列对外服务而达到盈利目的的盈利模式的组合,这是主题公园的深度开发盈利模式。
因此,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分析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谋划,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主题公园的盈利,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主题公园业,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贡献,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程波.主题公园——城市旅游形象的新名片[N].中国旅游报,2004-06-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原有的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现实。因此,必须实现教学体系的转换。原有的教学体系主要是视学生为被动客体的知识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都是为了学生便于对知识的掌握。而当今的教学新理念,则是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教学视为构建学习主体的对象化活动。教学的目的是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学习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学生主体性不断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主体化教学的必要前提
师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感情与个性差异。师生关系具有明显的情感性、双向性和人文性等特点。教师要允许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不把一切程式化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把学生犯错误视为必然,不过分苛求,把划一的教育变为有个性的教育。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探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主体。
二、创设开放的教学模式是实施主体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把教学活动从单纯的认知活动转向全面的心理活动,使其成为师生认知、情感、意志及自我意识的综合活动过程。此外,要重视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建立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激励的作用。教学模式可实行“三多、三鼓励”。“三多”即多启发、多直观、多实践;“三鼓励”即鼓励提问、鼓励讨论、鼓励标新立异。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创造意识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标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勇动性和创造性。此外,结合“主体化”教学的特点,又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即:①创设情境,主体准备。让学生作好学习的心理准备,萌动对新知识的向往。②目标导向,主体调动。让学生明确认同目标,产生求知兴趣,在新旧知识转化上引发学习动机。③质疑问难,主体参与。引导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并启迪他们思考,明确思路,并投入释疑实践。④引导探究、合作互动。利用小组、集体多层面、多角度交互信息、启迪思维、达到知识内化,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⑤达标检测,充分发展。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使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并养成习惯,
新颁布的化学课程标准对课程基本理念与目标取向的变化,使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过程等也要作出相应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才能有效突出学生这一学习主体。
一、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谓方法多样,包括教师向学生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二十一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包括重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等。除上述宏观思想教育外,我们也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微观的教学过程中,其中教学过程中巧设悬念易于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诚然,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化学教学中,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心底里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的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化学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教师能否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对所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因此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处设置悬念在课堂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此时设置悬念不仅能避免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的挖掘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和潜能的挖掘,因为这是确保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举措。结合化学教学实际,我们认为学生化学能力和潜能的挖掘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学生智力开发。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智育即包括化学实验知识技能的传授,又包括开发学生的智力。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培养技能,更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有了一定潜在的学习智力,学生才能在化学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把基础知识,实验技能转化为实践工作的创造性能力。毋庸讳言,化学教学中,曾经有人认为智力就是传授化学知识,这显然是把“智”当作“知”来理解了,这是不全面的。人无知识不行,但光有知识没有智慧更不行,有了知识不会用,知识就是僵死的东西。显然,教学中,若对学生的智力开发认识不足或方法不佳,则必然要影响学生的智力开发,从而影响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关注推理能力训练。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原理到个别特殊事例的推理。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金属的物理性质时,从铜、铁、铝、金、银等金属导电,推出一切金属都导电,这就是归纳推理,在学习元素及化合物时,在学习了某一族元素的代表元素后经常可推理出同族其它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就是演绎推理,在化学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演绎推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在学生化学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以便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坚韧性,使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过程中经受得起任何挫折。
三、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情感的升华
化学教学中情感体现的载体是学习主体,即对象是学生。因此,体现情感策略必须确保体现人文思想。我们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教学中是把化学家认识世界的模式和科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习主体从目的、需要、动机、情感等方面仔细感悟,体会形成科学认知的过程,把握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提倡学生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养成尊重他人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化学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科学教育应该有意无意地渗透人文教育,这样会使课堂生机勃勃,有助于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思维兴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而且也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使人获得理性的、情感的、精神的、体格的等多方面的健全发展,使学生最终成为一个既能创造生活又能享受生活,既懂得尊重他人又善于实现自我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同时,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规律,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挖掘化学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进程。
化学新课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而在不断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突出学生主体。面对在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及编排方式和教学方式等诸方面均发生巨大变化新课程,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应对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问题,牢固树立学生主体体现这一理念。
美是什么?因不同的理解,定义得不确定,究竟怎么界定美,美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千百年来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主观说认为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它和审美主体有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即“我认为这幅画是美的”;客观说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呈现,它由审美对象本身决定,可以表述为“这幅画是美的”,这里美是一个表语,美是事物的一种属性。当然还有坚持折中说,既承认个人的主体性与价值的多元性,又相信人的审美价值判断又有着共通性。即美关于理论上的主观性(相对主义)和体验上的客观性(客观价值的美丑标准),这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折中说法,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下面主要谈谈关于美的主、客观性性与话语权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说,关于美的主、客观之争,实际上是有关话语权的问题。认为美是主观的,即承认美的多元性与承认审美判断的非唯一性。坚持美是客观的,大都是站在某一立场,从自己角度出发,否定其它价值判断,这是种话语霸权。其认为美有标准,那么这个标准是由谁定呢?很显然,谁制定这个标准谁就等于掌握了美的评判权力。而很明显,通常这个关于审美判断的话语权是由所谓精英阶层来掌控和垄断的。
就实际历史来看,也确是如此。古今中外历来关于美的争论与艺术的功用说问题大抵都是这方面的印证。美的主客观与话语权的关系这个问题,具体地反映在美的标准上来说,可以看出,通常所称的艺术美只是精英们的一厢情愿的判断,但是因为精英阶层的社会地位与各种资源优势,其标准往往会成为社会的标准和正统美学的范本。而承认自然美与承认审美判断多元的人基本上可以说站在大众的角度的。而且,在我看来,“美学”一词本身就是一个精英式的判断概念。“艺术”亦是精英阶层的特有资源。在历来的美学争论中,对主客观不同观点是可以分作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的不同的。坚持客观说者即把文艺与美学等看作一个工具,承担着社会教化和道德规范等多重教育意义。统治阶层规定一个他们制定出来的标准,让大众接受并遵守,为的是便于管理。而坚持主观说者,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没有功利目的的,他们是站在人的立场上,承认人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与关于美的价值的多元性,这才是真正站在一个客观纯粹而非阶层的立场上去纯粹的看待美学的,这样才能真正的享受各种各样的真正的美,而不是概念和定义上的被规定的所谓美。
先从西方说起,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就是一个最早和最典型的“文艺的社会功用说”的持有者,他认为“文艺必须对人类社会有用,必须服务于政治,文艺的好坏必须首先从政治的标准来衡量”。[2]他的哲学和美学思想都是在雅典民主势力上升时代从维护贵族统治的基本政治立场出发的。他认为,世界分为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而理式是最高的层次。“只有贵族阶层中文化修养最高的人(‘爱智慧者’)”才有福分接近这种高不可攀的“理式”,只有根据这种理式,在人身上才能保证理智的绝对控制,意志和的绝对服从。从其统治阶层立场出发,“柏拉图鄙视理式世界以下的感性世界,鄙视与肉体有关的本能、情感和欲望。鄙视哲学家和‘保卫者们’以外的劳苦大众,鄙视哲学家的观照以外的实践活动以及和实践活动有关的技艺。”[3]
“柏拉图在西方是第一个明确地把政治教育效果定做文艺的评价标准,对卢梭和托尔斯泰的艺术观点都起了一些影响。近代许多资产阶级文艺理论家往往特别攻击柏拉图的这个政治第一的观点,其实一切统治阶级都是运用这个标准,不过不常明说而已。”[2]是的,柏拉图只不过是直率而明确地坚持着“文艺的功用说”,其关于美的标准化与对民众的控制意明显而直露。其实,坚持美是客观的这一观点的许多人又何尝不是和柏拉图一样实行着“话语霸权”,以自己的精英立场去规定美的标准呢!历代精英阶层几乎无不规定着各自的美学定义,然后去品评其它和否定着大众美学与文化,甚至是因其掌握着话语权而替其他群体“代言”,不许其他话语与不同声音的张扬。对于历来的统治阶层来说,更是要制定自己的美学规范,以正统思想与美学观念来取代大众的标准,从而达到控制大众的思想行为的目的。
转贴于
生在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的贺拉斯承认“诗有教益和娱乐的两重功能”,但其仍旧很强调美的标准化和文艺的“合式”。贺拉斯认为“合式”(decorum)或“妥帖得体”是诗所必不可少的品质。“合式”这个概念是贯串在《论诗艺》里的一条红线。“‘合式’牵涉到文艺标准问题,合什么‘式’呢?这‘式’是由谁设定的呢?它是否一成不变呢?……贺拉斯的“合式”概念毕竟还是奴隶主阶级意识的表现,合式其实主要是合有教养的奴隶主的“式”。当时文化日渐发达,下层阶级已开始参与文艺活动,他们的趣味和要求(他们的“式”)已开始发生影响;在贺拉斯看来,这不免破坏“合式”的准则。”[4]他一再感叹,“试想一些没有教养的乡下人出来度节日,和城里贵族们混在一起,你能指望他们有什么文艺趣味呢?”[4]其“合式”的理想是和罗马贵族的生活理想分不开的。
在中国也同样,作为正统文化的儒家文化,对美的看法,即属于客观说。正统文艺一向是站在贵族和统治者的立场上去阐发文化、美学等的。因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主流文艺、美学天生被赋予历史的使命,命定得做政治的附庸,社会的投影。从来的是“文以载道”、“主题先行”、“伦理纲常”……“《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在反复演绎与抒写中,不停给文艺加上各种枷锁,而不能使文学真正面对真实的世界、本真的人性,去对人生作“无价值、无功利”的判断。
儒家思想要的是建立一个稳定的秩序。《论语》中有“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等语,均是所谓周礼贵族中关于美的好的标准。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精英阶层一直站在文艺、美学缔造者的高度,试图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控制大众的审美情趣,自以为是地承担着引导与教化民众的“重任”。
但精英阶层真的如愿垄断了关于文艺等的审美判断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民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民间文艺的伟力是深厚的,民俗、民间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美的生命力是顽强而倔强的,无法忽视和压制的。大众文艺、民间美学、风俗文化,美顽固的保存着自己的生命形式,代代延续。
而西方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康德,同样坚持美是主观的这一看法。他认为判断一个对象是否美,不在于对象本身特点,而在于我们动用什么样的心意,即审美的魅力在你心里,它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从质的角度来看,鉴赏判断是无利害的愉悦;从量上来看,鉴赏判断是不凭借概念而令人愉快的。即凡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很显然,其在承认审美的普遍性是主观的普遍性的同时也就承认了个体判断和大众的审美判断。
中国的道家思想也认为一切秩序都是从“我”出发的,而各个“我”不同,因此没有什么绝对的秩序,也没有什么标准的审美模式。
在现代,大众文化更是打破了精英文化长期以来一统天下的主体地位,成为时代的主流和主导。面对这一趋势,精英们自是不甘,以文化拯救者身份自居,对当今涌现的各种大众文化现象横加指责。不过,事实已证明,一切挣扎不过徒劳。
其实,美本来就是不确定的,审美判断本身是多元性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自有各自的价值判断,精英阶层不必总是自以为是地为大众作审美判断,而实际来看,无论从历史和现实当中都已证明大众文化的不可替代性与丰富性。
美无统一定义,美无确定标准,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有自身的审美判断,还是不要横加干涉别人,互相容让,共同发展为好。
参考文献
[1]注:我这里“精英”、“大众”两词的具体含义和现代社会平常研究讨论时所使用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这里的“精英”、“大众”是笼统地对所谓上层的知识分子和所谓下层的民众的分别指称,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不特指现代社会阶层,也包括古代的上、下阶层。这里的“大众文化”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不是特指现代社会纵出来的“大众文化”,而是产生于大众,为大众推动,为民众所喜闻乐见,自古有之,相对于上层社会的民众自己的文化。可以说,民间文化、通俗文化等也包含其中。
一建筑学的“非”进化性脱胎于自然科学的进化论从它拓宽疆土的一开始就受到顽强“狙击”,在艺术和宗教领域更是如此。的确,宗教排斥变异,艺术以变异求存,艺术领域不存在稳定的、明确的价值观,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之间我们通常难断优劣。艺术和宗教都显现出某种“非”进化性,这是进化论介入建筑学的一个难点。然而,这其中又有所区别。宗教在它的体系成熟之后就保持着超常的恒定,而艺术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建构着自己的系统。因此,如果说宗教不具有进化性的话,对艺术我们就不应妄言了。更何况,建筑学兼备科学与艺术两类学科的特点。“建筑学非进化性”还来源于“进化”与“进步”这两种概念的混淆。“进步”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它断言万事万物向着自我完美的或是由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目的论”。由于它不能解释创造力的来源,现代科学已抛弃了目的论。严谨的生物学者十分注意区分“进化”与“进步”概念的不同含义。这启示我们,建筑上的每一次“变化”都昭示着新事物的出现,但这并不意味它更高级。比如说,我们很难说现代主义建筑就比古典主义建筑高级,只能说它在某些功能方面更加适合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我们也很难说解构主义建筑思想比现代派建筑思想更加高级,也只能说他更加适合于当代大众心理的需求。因此,如果说在生物学上“进化”与“进步”的概念可能重叠的话,在建筑学上的进化概念就不一定具有进步的含义了。
二软、硬结构模型对设计思维的启示!模型的思想广义进化倚重的模型策略针对的是机器工作的创造性问题,它使用了一些“地形图模型”、“软、硬结构模型”等理论模型的方法对许多自然或文化现象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它希望这些以进化论为基础的模型能代替以“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为基础的机器模型,从而创造人工智能,实现人机对话。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树立模型分析的方法对于建筑学这种带有模糊判断性质的学科来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分析方法。它不仅使我们的分析过程更加直观,还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并用以指导创造性的设计实践工作。"软、硬结构模型赵南元先生在《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中提出的软、硬结构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在人的认知过程和社会科学中存在着“自举”现象,即前一级的成果对后一级的成果有制约作用,它们是“自我表述系统”(图!)。自我表述系统必须包括相互作用的软、硬两部分结构,其中,硬结构保证系统的存在,软结构在硬结构支持下对硬结构进行建构,完成系统的自举。使用这个概念可以对建筑设计思维过程作出理性的分析#!$。建筑师思维中存在着软、硬结构。建筑师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是硬结构,建筑师在学习或与外界时接触得到的新思维可以视作软结构。软结构不断产生新的设计思想,进而优化其知识结构。而硬结构在领会和捕捉新思想上至关重要。建筑师的成功与否视乎软硬结构关系的均衡性。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建筑师通过草图表达思索的轨迹,当其从纷乱的线条中选择出合适的线条时,就完成了一次创造过程。
其后,经历过多次类似的过程,在建筑师的笔下产生出数种甚至许许多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建筑形象。之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择,选择范围大大缩小,直至最后确定针对特定过程给出的答案。建筑师在设计作品时,常常出于建筑师的职业心,反复勾画,也就是为了给自己多几种选择,以便优化设计方案(图")。我们在进行项目操作时使用的也是软、硬作用机制。方案招投标或方案咨询阶段是项目操作的软结构阶段,经过评标,根据专家或业主综合的价值判断,决定某个方案或结合某几个方案的过程就是项目设计的硬化过程。软结构阶段的思维活动带有相当程度的发散性,在这个阶段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占主导地位,而后期的判断决定过程则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一个设计的好坏是由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协同作用的结果(图)。关于评价评价即价值评判。《辞海》对评价的解释为:“泛指衡量任务或事物的价值。”评价包括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两个方面。在建筑设计中,主体指的是设计师、业主、城市管理部门等对设计有需要的人,而客体则指设计目标、策略和图形成果等。设计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在软、硬结构模型中起到的是中介作用。在以“求异”为任务的创造性活动中,正确完善的评价活动是“硬化”过程的推动力。因此,广义进化理论的核心是其价值理论体系。
“进化离不开变异与选择,而选择离不开评价,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客观性的价值理论体系,进化论向生物学领域以外进行推广是缺乏理论基础的。”广义进化关于“负价值”的理论对我们的认知思维带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这里涉及到“复合地形图模型”的概念。“地形图”是生物与社会进化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模型,它是由空间和时间要素构成的四维体系。而“复合地形图模型”则是大小两个系统的地形图的叠加。由于价值观是向量而地形图却是非线性的超曲面,与地形图下降梯度一致的价值观,在超过临界点之后必定成为“负价值”。而且,负价值的自我保持性越强,系统越有“逃离”的危险,从而使系统崩溃。例如,从生存竞争的角度出发的价值观是“生育人口”,但是超过一定数量,也会造成人类的生存危机。因此这时“生育人口”就成了“负价值”。在建筑上,思维评价中的负价值主要是由评价主体之间的不均衡性造成的。在设计师、业主或其他相关人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约性,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一个好的价值取向也只是在各方价值保持平衡下才有意义,任何一方的独断专行都会导致设计的失败。因此,设计师作为协调性的评判主体应发挥主动性。
三建筑现象的广义进化思考典型江南水道空间的模式由以下因素构成:桥、水道、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尺度。现代生活方式使“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和“尺度”这三种因素已发生了变化,因此现在我们不可能再期望简单地通过开河和架桥来获得什么“水乡风情”。同样的情形体现在“岭南骑楼街”模式的演变中。人的活动和合适的尺度感是近代骑楼街空间形态的模式语言。在当代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建设中,我们采取的常常是一种错误的策略:拆除古建筑、拓宽道路、建沿街高层建筑。为了给大拆大建、破坏文脉寻找出路,骑楼文化被表达为沿街底层(或二层)架空的非连续走廊。事实上,我们很难在失去尺度的骑楼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前找到城市的历史印象。以上例子表明,传统的审美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
一、外在因素
也许我们可以说由于客观的,不可避免的外在因素制约,所以有很多建筑师认为,做不出好东西是因为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良好的气候环境,促成有创新及质量的设计机会。这种现象应该说是客观存在。可举出若干主要问题:
1.不理想的建筑体制在一个建设项目中,由三个主要的单位组成相独立的三方:
(1)委托方(业主);
(2)设计方(设计院);
(3)承包方(施工队伍)。
在这种体制中,设计方没实权,当然实际也没有多大责任。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无法控原设计构思及施工质量。
2.一般决策人和委托方不懂建筑专业,只求外形“新、奇、特”的效果。为了赶工,根本不骨给设计方充分的时间去深入设计和解决具体的建筑问题。
3.而一般设计方案投标,只追求设计方案表面悦目的效果图和模型,所限的时间又太紧,根本没有时间给投标方深入,大部时间花在制作悦目的效果图及模型制作上,而不是放在设计上。结果形成肤浅的建筑设计,直接完成后建筑的质量和实用效益。
4.设计费太低,一般只够表面初步方案的开支,没有足够的资源给设计方作深入设计,误解以为只需要有外观特色的方案设计即可,细节问题似乎可以在施工图阶段解决。
5.一般决策人和委托方常有崇洋的心态,看不起国内的设计能力,不给国外设计师有相同的条件与待遇。
6.文化传统“大包袱”对国内设计方的压力,尤其是在有文物的古城中做设计,常常会面对种?quot;保守“思想的阻力。
7.设计院体制落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及机电设计,虽同在一个设计院,但却孤立分工而不合作,使得从原方案设计到扩初稿设计再到施工图过程中,渐渐走样。
8.政府规范落后,有些还比较保守,使得很多创新的设计无法实施,但对外国建筑师的要求却比较放松。
二、内在因素
因为上述的各种外在因素,造成一般国内建筑师认为无法在这种影响下,做得出好的设计。问题是,如果这些外在因素都可以完全消除,是否一般国内建筑师(包括香港的建筑师在内),便可创出达到国际水平的建筑设计呢?我们认为不见得,我的看法也许会得罪很多同业人士,可是我仍然要直言。在现在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要有勇气地,深入我们心底里最深的层次,自己的弱点,这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真正要克服的,是自我“心魔”。
我对这个很焦急,因为我国很快进入世贸的组织之中,将会成为全球有最大潜力的基地,世界各地建筑师,必定会云集在我国各大城市以他们的实力去争取项目。如果我们仍不自发地去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充实知识和平衡心态,我们的建筑师只会在自己的国家甘于被沦为二等设计“公民”。
这里将我看到的一些关键的问题提出与大家讨论:
1.一般建筑师对西方建筑的真缔精神和发展过程不但肤浅,并且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一般年轻建筑师过于依赖用电脑制作悦目的效果图,而不用手去做和用脑去思考设计创作的过程。
3.设计过程中,不去追求创新的思想,只是集中精神在选用国外建筑书籍中的图片,作东拼西凑的拼图设计工作。造成一般建筑设计使人看后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4.一般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不愿意也不会考虑和结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从构思阶段时,就开始同心合力地,如何使建筑设计的构思和结构及机电综合为一个设计的整体。这种孤立的设计方式与世界的潮流脱了节。
5.在设计过程中,只顾到表面效果,既没有习惯也缺少实际工程经验,去深入研究细节的设计与如何处理设计和结构、构件交接收口的细部构造设计问题。
6.在设计过程中,不深入考虑如何选用适当的建材和施工的问题,直接造成最后“似是而非”的设计成品。
7.在施工过程中,原设计人没有习惯到工地视察、监督施工程序质量,当然这是整个建筑体制造成的问题。
8.一般建筑师一方面跳不出传统的框框,或走向另一极端沉迷在新、奇、特的表面工作上,既不懂过去,也不考虑现在和未来的意义。
9.对建筑哲理方面认识不深,也不去探讨,更不深入建筑科技和施工技术方面的关系和对新建筑的。
10.在设计过程中,平面和立面设计常由不同设计人员孤立去处理。加上没有习惯去分析剖面和平、立面间的关系。造成立面装饰化和功能不合理。
11.误解以为追求西方时髦型式主义,便是不落后的现代化路线。
12.的建筑仍不理想,很多导师缺乏现代化建筑设计的知识和经验,大多只在“纸上谈兵”。
13.追求赚快钱的心魔在作崇。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06-02
一、当前小学校园文化的现状
校园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勒提出的,他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别的文化,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把它作为一种区域性、社会性的文化,随后,众多学者又对其作出界定,校园文化正在研究中逐步发展。曾任教育局副局长的梁为揖曾提出,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有从中小学做起,才能发挥它的育人带头作用。可见,校园文化已经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融入到校园建设中来,而且它也将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促进小学校园的健康发展。
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校园环境建设缺乏活力。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依赖整洁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发展的前提下,使全体师生享受浓郁的文化氛围,实现潜在的育人目的。然而纵观众多小学校园,很多学校都做到了自然环境的优化,校园环境整洁优美,但是缺乏相应的文化氛围;虽然张贴了名人字画和名言警句,但是更新频率较低,形成了最开始时学生感觉新鲜,最后漠视的状况;教室陈列单一,文化气息薄弱,失去了培养学生个性的机会。
2.校园活动成效不明显。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很多学校的文化活动看似丰富,实则大部分是为应付上级检查而走形式,而且组织形式不够科学,缺乏实质性的文化建设内容,无法体现校园文化的层次结构特点,没有充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范围,锻炼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没有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对于学生自尊心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不够全面,造成了校园活动举办的轰轰烈烈,但是文化建设成效不明显的现状。
3.轻视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依靠有形的物质建设,另一方面要依靠无形的精神上的校风建设,这两方面都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然而当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重物质轻校风建设的现象,如在建设目标的制定上,将校园环境建设放在第一位,不惜花重金来装饰小学校园,而却把校风建设放在次要位置。如果说外部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架的话,那么校风建设就是校园建设的灵魂,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如果校园风气不正,即使环境再美丽也会褪色。
4.对校园文化课程的认识不足。很多学校认为本职课程学好就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殊不知,校园中有很多方面可以对学生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如学校板报、公告栏、橱窗等,都可以当作学生的潜在教育课程,而事实是很多学校往往是将这部分空间作为表扬优秀学生和彰显学校优秀事迹的舞台,片面性很严重,不仅不会起到促进作用,相反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三、如何促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1.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当前建设实际,掌握校园文化动态,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以人为本”为育人理念,认真践行校园精神文明发展,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具有竞争合作意识,推动社会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在教学方面,既要给学生知识,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在管理方面,既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困扰,又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的方法。
2.强化领导作用,加强文化建设的有效性。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校园文化是为推动校园建设开展的,所以,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把它当作一件实事来对待,要调动一切因素,推动校园文化的稳定发展,从校园实际出发,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对建设质量进行考核测评,以保证健康发展。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建设队伍和机构组织也是非常必要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教师和学生是校园建设的主体,因此,学校领导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作用,挖掘建设潜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环境是文化的直接体现,是育人的重要条件,对于环境的建设,既要注意外部硬件环境的建设,也不能忽视思想软环境的建设,要利用好校园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使它们彰显文化的引导作用,还要在科技创新、文化构建、精神塑造等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环境的构建要体现不同个体及不同群体对它的不同理解,在形式上使它变得鲜活灵动,营造独具特色的人文氛围,使每种环境都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4.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计划认真组织,开展适合小学生身心特征的、形式多样的、可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充分利用富有意义的节假日,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建军节等节日,有针对性的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他们的年龄和性格特征,使活动既有文化性,又有趣味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总之,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但无论是基础教育工作者,还是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人员,一定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根据教学实际,积极调整思路,构建完善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的关系的协调。虽然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传统的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城市必须以科学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城市。但是城市规划的改革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城市长时间的高速发展下,一些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和实施、管理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一、城市规划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城市规划的作用亦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技术行政管理工作,保障城市规划的顺利贯彻实施。城市规划管理分为宏观管理和具体管理。城市定位、规模、布局结构方面属于宏观管理。城市规划的具体管理是指对“一书两证”的许可管理,“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城乡规划法》第36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法》第37、38条)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法》第40、41条)。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城市规划体现了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城市各种功能安排,各个利益集团需求的综合平衡作用。
在城市的层面上,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引和“蓝图”城市规划要确定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以及空间架构, 因而对城市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都是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
城市规划正是通过控制、引导、整合、保障这四种作用,才使得城市土地使用活动能够既有效率,同时又体现公平,能够符合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
三、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监管
作为政府,应明确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城市规划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 在引导投资者投资和资金流向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首先是要组织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大到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小到城市景观、建筑风格,都要有规划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可由规划管理部门组织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编制,由城市规划委员会审定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规划一旦制定并通过合法程序批准,就视同于法律或法规,不能轻易更改。
而政府的职能主要就是对规划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现实中常有这样的现象,由于缺乏详细规划,对城市市区的一座临街建筑立面设计,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看法,导致政府在规划方案上朝令夕改,很不严肃。再如,有的城市为了迎合外商投资者的好恶,不惜以更改规划
为代价,把规划中的城市道路按外商的意志变成厂房,不仅破坏了城市规划,而且也是对规划法律的践踏。凡此种种,都是规划管理不到位或错位的表现。切实履行政府对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监督管理职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严把规划审批关。按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严格按规划审批权限对各级各类规划进行审批,杜绝规划由个别领导说了算的现象。政府应加强对建设项目选址的控制,做到“三个不建”无详细规划不建、不符合规划不建、违反规划不建。其次,在规划管理中,要严格按规划要求实施建设。规划是一种智力产品,是综合各方面要素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合理而科学的配置,既是法律也是科学。因此,在规划修编年限内,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按规划要求进行土地的审批、选址、建设等。第三,必须严格依法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主要应加大对违反城市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规划执法难,难在查处。查到了就一定要处理,不处理就等于纵容违法。例如,在城市规划区内违规乱建私房的现象时有发生,建房户要么形成既成事实,要么与执法人员对抗,执法队员被殴伤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应把对城市规划的监督管理纳入城市综合管理的范畴,规划执法要与国土执法、建设执法以及公安部门和人民法院联合起来,对阻碍规划执法的,公安部门要立即采取强制措施;对拒不按规划进行建设的,应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实践证明,这种与司法机关相结合的多部门联动的规划执法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执法效果。
四、推进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而必要性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资源分配的杠杆之一,是对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一种调节器,它要保证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和城市的总体利益不受侵害, 决定了其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弥补修正缺陷, 向高效、 民主、 法治方向迈进, 这因为:
1、是解决旧体制存在问题的必然趋势, 也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得到迅速恢复后,城市规划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见证了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其规划内容不断具体丰富, 而管理手段亦应符合实际需要, 城市规划管理从最初的城建部门工作, 也转化为政府直属职能管理部门,来贯彻执行政府的本意和要旨。但面临急剧膨胀的城市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城市规划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有时甚至被误当做经济发展的桎梏,招商引资的障碍。 所以, 规划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过程。
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也需要建立高效、 民主、 法治的规划管理体制。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历程的理论分析, 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使许多城市已经成为或正在进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行列,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 如市容及配套设施建设、 城市环境荷载等等, 亟待城市规划统筹考虑安排, 协调各组成部分关系, 而这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整体调控机制,即科学的规划管理体制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超越了低水平的简单的域外延扩张阶段, 城市的管理者愈发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工作应运而生, 它需要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 管理、 实施和监督体系, 中间任何环节脱节都将对整体最优产生巨大消极影响,可以说建立高效、 民主、 法治的规划管理体制是城市现代化的根本需要。
3、 城市规划管理的高效性、 民主化、 法治化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 自 199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公布实施以来, 城市规划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轨道, 但一些地方仍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随意调整规划, 擅自设立开发区、 招商城, 下放规划管理权,破坏规划布局, 削弱了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 对此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 中强调指出: “城市规划应由城市人民政府集中统一管理,不得下放规划管理权,要坚持执行《城市规划法》 规定的 ‘一书两证’ 制度, 使城市的各项建设活动按照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协调、 健康、有序地进行。 上述法规、 文件的颁布, 为规划管理提供了法定支撑, 而且统一的标准、 尺度也有利于推进民主化、 法制化进程。 借助民主和法治, 是建立集中、 高效的规划管理制度的最佳途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合理布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项建设事业正蓬勃的开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做好城市整体规划设计,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