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8 15:07: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酒吧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酒吧文化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J73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188-01

一、拉丁舞概况

拉丁舞分为伦巴、恰恰恰、桑巴、牛仔舞和斗牛舞。舞伴间可贴身、可分离,手势和步法灵活多变,充满激情。

二、拉丁舞起源文化探究的必要性

拉丁舞是异域文化,从文化渊源上有其独特的情感内涵,要想准确把握拉丁舞的灵魂,掌握它的精髓,跳出具有原汁原味独特神韵的拉丁舞,就必须了解拉丁舞的起源文化。否则,只能是一味地模仿,舞动如木偶,光有形,没有神。这样的舞蹈是空洞、缺乏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是毫无表现力的。这也正是中国选手在身体素质和技术、技巧上并不输于外国选手,但名次却常常位于外国选手之后的根本原因。我国古代的大诗人陆游说过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拉丁舞舞者只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先感动自己,才能再以这种激情饱满的情绪来感染观众,打动观众的心。所以,除了要知道舞步的跳法外,还必须去探究拉丁舞的起源文化,了解舞步背后丰富多彩的故事。

三、伦巴舞的起源文化

(一)伦巴舞。“伦巴(Rumba)”这个词是西印度群岛的一种音乐或舞蹈的总称。如在牙买加和海地,“伦巴盒子”是本地的一种原始乐器。在古巴,“伦巴”这个词指的是古巴人的庆祝集会,其中包括舞蹈、音乐等娱乐活动。

16世纪伦巴由非洲传人拉丁美洲,它的舞蹈动作是从雄鸡的走路中受到启发,受此影响在智利产生了一种叫“奎卡”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经过多年的提炼和艺术升华,后来古巴人把它和西班牙的“波莱罗”舞蹈吸收融进了本国的舞蹈中。这样,非洲的、智利的、西班牙的民间舞蹈和古巴的音乐舞蹈相结合就形成了现代伦巴舞。伦巴舞的律动产生于劳动的过程中,黑人在劳动时,头顶大筐搬运水果,为求上身平稳,这样上压下顶,走起路来胯部自然向两侧转换重心,便形成了臀部的扭摆。有人认为,早期的伦巴舞,是那些非洲黑奴双脚套着镣铐所跳的舞蹈。

在古巴的庆典中,人们创造出了相当多的节奏型和旋律型,并且经常反复地表演,具有不同特色的瓜关果(Guaguanco)、果仑比亚(Columbia)和杨布(Yambu)由此诞生,从而形成了伦巴这一复合性的歌舞体裁。现在只有瓜关果和果仑比亚作为活生生的民俗保存在民间,而且只有瓜关果最为普及,影响也最大。杨布已在多年前消亡,今天只有一些专业舞蹈团体可以表演它。

对于“Rumba”一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Rumba”源自“rumbear”一词,意为“聚会、舞蹈、玩儿得愉快……”它原是西印度群岛的一种包括了打击乐、歌唱、舞蹈艺术形式的通称。“Rumba”一词很可能来源于1807年一个舞蹈乐队使用的术语“Rumboso Orquestra”,在西班牙语中,“Rumbo”的意思是“路线”,“Rumba”的意思是“堆”,而“Rhum”则代表着加勒比海的一种令人兴奋的畅销酒,还有人认为“Rumba”这个词来源于一个西班牙单词“Carousel(喧闹的酒会)”。

篇2

据马国兴先生解释,拳术的六合理论,源于上天、下地、东、南、西、北四方的“天地六合”说。人体身形一成,便具此上之头顶,下之足底,前胸腹,后背臀,左侧面,右侧面的六合一体之形,凭此之形不经修炼,不能用之于攻防。

2、《淮南子・地形训》中:“地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椒真训》中:“夫天地所覆,地之所载,六合所包,阴阳所吁,雨露所濡,道德所抉,此皆生一父母而阅一和也”。“若然者,下揆三泉,上寻九天,横廓六合。”这三段话中,“六合”的意思都是指天地上、下、东、南、西、北六个方向,引申为无比广大的空间,也就是整个宇宙。可见“六合”与“八极”竟是同一含义,这一点,在“诗仙”李白的两首诗中得到证明,一首是《秦王扫六合》、一首是《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其中《秦王扫六合》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里的“六合”,指天地四方,“扫六合”就是扫荡四面八方,引申为统一中国的意思。在《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中有“何不令皋繇拥彗横八极,直上青天扫浮云。”这两句是对尧讲的话。皋繇是尧舜时的大臣,主管刑法之事。“彗”是指扫帚。拥彗,就是手拿扫帚扫地。横八极,就是横扫八方极远之处。

为了进一步说明二者的紧密对应关系,我们再看一看《本经训》中的记载:“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秉太一者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含吐阴阳,伸曳四时,纪纲八极,经纬六合,覆露照导,普汜无私,蚍飞蠕动,莫不仰德而生”。“纪纲八极,经纬六合”的意思是管理八极,规划六合。细心的读者一定看明白了,“八极”就是“六合”。古人在书写文章时,如果同一段文字中出现两个相同的词,就要变换一下,以避免词汇的重复与雷同。如前面“地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很显然,“六合”与“四极”指的是一个意思,都是四面八方之意。而且,在《庄子.大宗师》中,庄子也将“六合”变换成了“六极”。文中这样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这段话的意思是:道是真实而又有信验的,但又是无为和无形的;可以心传却不可以口授,可以用心领悟却不可以用眼见;道本身就是本、就是根,还没有天地之前,自远古以来道就存在着;它引出鬼帝,产生天地;它在太极之上却不算高,而在六合之下却也不算深,先于天地存在却不算久,长于上古也不算老。

另外,《庄子・天运》中也有“六极”一词的出现:“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与所乎?巫咸昭曰:‘来!吾语汝。天有六极五常,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九洛之事,治成德备,监照下土,天下戴之,此为上皇。’”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体在运行吗?大地在静止吗?日月在争着回到各自处所吗……?巫咸昭说:“来,我告诉你。大自然本来就存在着六合五行,帝王顺着它就能安治,违背它就生祸乱。顺着九州聚居人的事务,治理成功而道德完备,光辉照临人间,天下人拥戴,这就叫做上皇的治理。”

可见“四极”、“六极”、“八极”完全是一种含义。

3、关于八极先贤将“六合”与“大枪”相结合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正反映出先贤们具有精深高明的文化素养。“六合”是空间,“大枪”是杆子。为什么先贤们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呢?其中有什么内涵和真意呢?笔者通过翻阅《淮南子》一书,终于找到了答案,是不是准确还有待于专家学者的评判和进一步的研究。在《淮南子・原道训》中,开篇就讲到: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源流泉孛,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赛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暝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宇宙而章三光;甚倬而歌,甚纤而微。”

为了给大家一个较为明确的解释,还是先将这段话阐释一下:

道,覆盖着天空,包蕴着大地,并扩延到四面八方。它的高度是没有边际的,深度也没有办法去测量;它可以把天地包裹起来,把它的力量施用到任何物体上。它就像涓涓的溪流,从空虚的境界逐步转变到充实;就像汹涌澎湃的波涛,从混浊不清逐渐变得清澈。把其直立放着,天地之间便到处是它;把其横着放开来, 五湖四海又到处有它的身影。运用它是没有穷尽的,也永远不会有衰败的时候。当它舒展开的时候,可以笼盖四方;把它包卷起来还不满一握;捆扎起来,它却又能舒张开;当其暗淡时,却又能突然光芒四射;当其弱小时,却又可以突然强大起来;当其柔软的时候,又可以突然坚硬起来。贯穿天地间,囊括阴阳两极,维持着宇宙的运行,并使太阳、月亮、星辰发出光来。它非常柔顺平和,非常细小。

文中讲的是“道”的特征,而“植之”、“横之”、“舒之”的东西明显是指竿子、棍子一类的器具。“大枪”明摆着是在大竿子上安装一个枪头,作为武器仍然具备竿子的特征。在中国文化中,诗歌、散文、书画、音律、武术、气功、中医等都讲究“天人合一”,也就是同宇宙相统一。同大自然相统一。“植之而赛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是说大枪竖立起来能顶天立地,直冲霄汉;横着舞动能扫遍八方极远的地方,使用起来又有无穷无尽的技巧变化,令敌人心神不定,眼花缭乱。常秉义先生在《周易与汉字》一书中说“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此谓六为阴之变,八为阴之正也……‘六’字表示天元一气冲塞宇宙八极”。对比分析“植之而赛于天地”与“‘六’字表示天元一气冲塞宇宙八极”这两句话,植之的“之”表示六合大枪;“六”字的“六”也可以理解为六合大枪。“塞于天地”与“冲塞宇宙八极”则完全是一个意思。“舒之暝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是说将大枪展开放长击远时,可以笼罩或遮挡住很大一片的敌人。停止战斗,把大枪收回身前时,又能很轻松地在手里握着。“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是说大枪平时可以捆扎包裹起来放在家中,等到上阵使用的时候就破开包裹取出来,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可以反射发出耀眼的光芒,阴森恐怖;高手使用起大枪来能由弱势变成强势,随心所欲地把握劲力的大小与技巧,还能由柔势变为刚势,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运用自如。关于对大枪的这种理解和描述真是无独有偶,大家都知道,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使用的顺手武器是“如意金箍棒”,在他不用这根棍子时,就令其变成一根绣花针放在耳朵里,使用的时候,总是先用手掏出横放在手心,然后说一声“变”,于是立刻变的高可以捅破天穹,达到九天之上,深可以伸到九地之下,同时可以粗至无限。如果将金箍棒横放开来,显然能够达到八方极远之地。“如意金箍棒”的这种变化用“舒之暝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虽然孙悟空使用金箍棒的方法是一个神话,但是在古人的思想和认识当中,“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是修心、养性、炼意、完神的重要法则,正好符合庄子的“心斋”论。也就是说,在“施用”六合大枪的过程中,心意有多大,大枪就有多大,功夫就有多大,威力就有多大,这完全是“心神意念”的功能(内行朋友们,这不正是各门派拳械的内功心法和不传之秘吗?),这也正是吴承恩将孙悟空的棍子称为“如意金箍棒”的原因。正所谓“如意,如意,随心所欲;真技、真技,不传之秘;神气,神气,天人合一”。

因此说,先贤们将本门之拳冠以“八极”二字,又将本门之枪冠以“六合”二字,是经过仔细推敲,深思熟虑的,显示出先贤们的学问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由于两个词意思内涵一样,拳和枪的精义又相同,拳练精了,劲道有了,枪自然不在话下,枪练的时间久了,腰部及四肢的劲力就会大增,拳的威力也就更大了。不管是谁,功夫下到了,都能达到“拳枪合一”、“身枪合一”、“通神达化”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可以把“八极”拳称为“六合”拳,把“六合”枪称为“八极”枪。

以上关于对“六合”及“六合”与“八极”关系的解释,仅是笔者个人的看法。其他一些专家和学者也有着另外的理解和观点。如于冠英先生在《汉魏六朝诗选》一书中收进了一首长诗――《焦仲卿妻》,诗中这样三句:“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于冠英先生注解,“视历复开书”是翻阅历书,选择吉日的意思。《隋书.经藉志》有:“六合婚嫁历”、“阴阳婚嫁书”等目。“六合”,是指月建和日辰相合,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戊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

裴锡荣、郑志鸿和吴忠贤先生认为:

“六合”是把天轴、天心、地轴、地心、日心、天体综合在一起,将天干、地支、日、月、年、节气变化原理合成一幅图画,从中可以知道宇宙变化的原理,它是上古时代的天文图原理,也是中国历法的鼻祖。“六合”是宇宙运动的规律,有六大起点,地球运动产生的四季变化又以北斗七星为参照物,称作“天心”,而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古代称之为周天运动,其轨迹称“八卦”。内家拳原理来自于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概括了宇宙运动的规律,其中数理、象理概括为一气阴阳转换、二仪交感中和、三才同心协力、四象方圆相间、五行生克平衡、六合内外统一、七星左右连动、八卦交替反复、九宫周天轮回,天地动静合一,武术应用其理,把人体当作小宇宙修炼。通过内修、外修结合,达到精满气足神旺,内强意志,外强体魄的效果。

霍文学老师在《霍氏八极拳谱》一书中说:“六合枪是我们八极门技艺中最重要的器械。相传六合枪是杨、高、沙、马、罗、刘六家之枪,择各家之长而成,也有的说‘六合’枪每合有六路,共三十六路其说法芸芸。我们所练的枪是‘神枪’李书文所传,是集各朝代名人志士心得,集枪法之精华而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手法、技法而实别于它枪也。主要是利用独特的枪圈以眼、心、手、腰、枪、步相合而名为六合枪也。六合即眼与心合、心与手合、手与步合、步与枪合、枪与腰合。”仔细考虑,霍老师的几种观点也都有着一定的道理,实际上,他的“以眼、心、手、腰、枪、步相合”的说法就是“内外三合”成六合的意思。

王喜亮先生在《兵器谱》中说:“六合大枪一般是马战所用,近代也有用于步战的,枪法简捷,没有舞花动作,但练大枪的人力量要大且勇猛,攻击强悍,招数多讲究实用,以上肢动作为主,步法稳重。‘六合’即一合为罗家枪,乌龙摆尾法;二合为岳家枪,四封四闭法;三合为呼家枪,孤雁出群法;四合为李家枪,太公振橹押霸法;五合为高家枪,太公钓鱼法;六合为杨家枪,太公压邪法。”看来,王喜亮先生的观点和霍文学老师的观点较为一致,其中不无道理。

马明达先生对“六合”及其与八极拳的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可以说是“一语惊人,掷地有声”。他的观点很值得后学借鉴和研究。马先生在《八极拳与六合大枪》一文中说:

“八极拳有一个及其鲜明的特点,就是它与六合大枪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八极六合珠联璧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一定程度上说,八极拳的大名是靠大枪扎出来的,不是靠顶肘顶出来的。旧时,八极拳家与人较艺,通常是用大枪。于是乎论八极者,必论六合大枪。”

“实际上,稍许用心便可发现,‘六合’与‘八极’这两个来源甚古的名词,同时出现在一个拳派里,有着显而易见的骈联关系。也就是说,取‘八极’为拳派名称的人,事先考虑到了与‘六合’的对应,因为作为武术术语的‘六合’出现得比八极要早(各种先秦子书中都有),而且影响相当深广。这样,以一种理念方式确定八极与六合是相辅相成、珠联璧合的关系,这样做是很高明的,它使得原本的技术用词上升到了理性的文化的层位上。八极拳的命名是如此,以后出现的太极、形意、八卦、通备概莫如此。这是中国武术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需要指出,枪法的所谓‘六合’原本是指六个合战之法,也就是六个带有程式性质的技术训练组合,以之与‘八极’相对仗,有语义双关之意,可以说用之甚妙。”

马先生说“‘六合’原本是指六个合战之法,也就是六个带有程式性质的技术训练组合。”由先生的这一观点,笔者不由又联想起了八极门的“六开”,据《罗疃八极拳谱》记载:“六大开是八极拳绝技,意为先开门后进招也。为一切进手之招,凡与敌交手均离不开此术。”既然“六合”是六个合战之法,六个带有程式性质的技“术”训练组合。那么对照《拳谱》,“六开”则又是八极拳绝技,意为先开门后进招。“凡与敌交手均离不开此‘术’。”二者相比较,一“合”一“开”、“六合”对应“六开”。因此可以将“六开”解释为六个开战之法,就是六个带有程式性质的打开门户的技术训练组合。可见八极拳中有六个“开法”,六合枪中有六个“合法”,二者的确是相辅相成、珠联璧合、缺一不可的关系。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不能不佩服感叹八极先贤门的聪明智慧和良苦用心,更彰显出八极门功夫的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

对于“六合”、“八极”、“天人合一”、武术四者的关系,笔者这样理解: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悬浮运行于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可以说人也悬浮运行于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即人立于上、下、前、后、左、右之六面立体“大盒子”(即六合立体空间――八极宇宙)中,当练功者“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时,感觉就是“天人合一”。在武学的理念中,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当我们觉得自身与天地合一时,依靠意念“采气”,将天地日月之精华――“气”(即能量),通过自己身体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部位的大穴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又慢慢集中汇聚于丹田,越聚越多,越聚越紧,越聚越小,当“气”再也无法压缩,成为一个能量团时,就停止采气。当面对敌人需要释放能量时,就再依靠意念点燃能量团的导火索,进而爆发出巨大无比、达于“八极”的能量,瞬间摧毁眼前的一切敌人。也就是说,“六合”为聚合收缩、由大到小、聚集能量之意;“八极”为散开扩放、由小到大、爆发能量之意。在此奉给大家一句顺口溜,以此进一步诠释八极神技:

篇3

对于“十字劲”的含义,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有很独到、很恰当的解释,如刘云樵先生讲:“所谓‘十字劲’,简单地说,就是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画十字运作所施展开来的劲。”

霍文学先生则做进一步阐释,讲得更加清楚明白:

“十字劲,又称四面劲。练习的要求是头顶蓝天,脚扎黄泉,两肘两头撑。意思是,其动作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作如同‘十字’形撑展的劲。也就是将丹田中所凝聚的内劲向四面八方抽引膨张以达于极度和深度,所以劲的增长是无限的。”

康戈武先生是这样定义“十字劲”的:

“十字劲是指由身体正中(丹田部位)发出,成放射状向外撑展的劲。因该劲既有横向的水平面放射撑展,又有纵向的立面放射撑展,两面相交成十字形,故名”。

了解了“十字劲”的表面含义后,我们不禁有了这样的疑问,其它拳种中的劲法相当具体丰富,如太极拳就有 、捋、挤、按、采、 、肘、靠、粘、听、懂、走、化、引、拿、发、借、开、合、提、沉、长、截、钻、凌空等二十五种劲法;形意拳有斩、截、裹、挎、挑、顶、云、领、踩、扑、裹、束、绝、劈、钻、崩、炮、横、明、暗、化、横、竖二十三种劲法;八卦掌也有推、带、领、穿、截、切、托、拦、劈、撞、塌、捋、搬、探、撩、缠、扣、拨、钩、挑、削、按等二十二种劲法。为什么八极拳就只有三种劲呢?况且十字劲中还包含着沉坠劲,这样一看,其实八极拳只有十字劲和缠丝劲两种劲法。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翻开常秉义先生的《周易与汉字》一书,从“易理”当中寻求对“十字”的解释:

《说文》认为:“一”为东西,“l”为南北,如此则“四方中央备矣”,故曰:“十,数之具也”。所谓“十,数之具也”,表面上好像是说一至十数,数至十而全;其实,“十”字完全是易学历法思潮的表现。“十”字象征中国古代 “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即下北上南,左东右西。下北为冬,其数为一、六;上南为夏,其数为二、七;左东为春,其书为三、八;右西为秋,其数为四、九;中央为长夏,其数为五、十。此即古代著名的《河图》、《洛书》“九宫”概念。所以《说文》谓之“一”为东西,“l”为南北,如此则“四方中央备矣”。一个简单的“十”字,竟有如此无限丰富的时空内涵,充分体现了汉字文化的简约与博大精深。

由此可见,“十”字上、下、左、右的内涵就是“四极(四方极远的地方)”,与“六合(六极)”、“八极”从根本上讲都是“四面八方极远”的意思。

又据《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记载:“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河图、洛书“中五”的意思就是中间五点形成九十度相交的十字,于是四象见而十字交叉原点合五的内涵跃然而出,此即“四象即分五行以出”的象数含义。“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中国系统思维》一书上也讲:“大宇宙为五行母系统,以四时五方为核心向外伸延开去。万物又各具有一个五行子系统。母子系统之间具有鲜明的同构关系和统一的运动节奏。它们之间及其五行内部之间,不断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和反馈联系。”

八极门之所以不把劲法具体数量化,就是由于本门之劲法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如果定了死数,岂能尽显其博大精深和无穷变化。因此,“十字劲”就是一个“子母”系统,分开时可以派生出无限多的劲法,如刚劲、柔劲、阴劲、阳劲、内劲、整劲、蓄劲、放劲、横劲、竖劲、直劲、肘劲、靠劲、发劲、借劲、开劲、合劲、提劲、长劲、短劲、寸劲、截劲、崩劲、撞劲、闯劲、撑劲、化劲、抖劲、拧裹劲、钻翻劲、顶拔劲、沉坠劲、通透劲、冷弹劲、螺旋劲、凌空劲等。聚合时,所有的劲法又归为“十字”劲,正所谓“一生九九,九九归一”,完全符合八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原理。

所以,“十字劲”的特点就是以自身为中心,向四外成放射状发出的劲,也就是说尽管称为十字劲,实际上是上下方向不变,即头部永远顶拔向上,两脚永远沉坠朝下,而两肘却可以以腰和脊柱为轴做横向转动,四面八方都能应付敌人,发出的劲仍然是立体浑圆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又可称“十字劲”为“十极劲”,因为“立体浑圆”是横面八方与纵面上下二方形成的最大数了(十方极远之地)。其形式则是千变万化的,即可刚可柔、可长可短、可攻可防、可零可整,全凭自己意念控制,随心所欲,掌握灵活,敌人弱小,我们只发“四极”劲就可以了。遇到强敌或穷凶极恶之徒,就发“十极劲”,令其一败涂地。其意境神速幽远而趋于极限,中正不偏而通乎中庸,天人合一而达于神明。

发好“十字劲”要领是内外兼修,首先夯实基础,练好基本功,形、意、力、精、气、神都要苦练到家,缺一不可。发劲之前先放松全身各部肌肉和关节,感觉肢体有向下沉坠之意,然后运用意念将“周天八极”,亦即整个宇宙之“浩然正气(能量)”引入腹内丹田并凝聚一团形成“核反应堆”,想发放时就再运用意念引爆能量团,同时腰脊突然拧抖,双足震地,开声猛喝。使丹田发出强大的爆炸劲,发出六面浑圆力,头部向上发出的是顶拔劲,双脚向下发出的是沉坠劲,左右手(含肩、肘)发出的是撑撞劲,胸部和腹部向前、背部和臀部向后发出的是鼓荡劲,发十字劲的方法有静止原地发力和向前闯步发力两种。原地发力时,劲道上下相等,左右相等,前后相等,各自都是五分力,这样可以很好地掌握身体的平衡,把握身体的重心,不至于前仰后合、左右歪斜而给敌人可乘的机会;当向前闯步发十字劲时,身体必然有向前、向上的惯性,这样一来,要保证身体的平衡和重心的稳定,两脚向下发出的沉坠劲就要大于头部向上发出的顶拔劲,即向上发四分劲,向下发六分劲;后手发出的撑撞劲就要大于前手发出的撑撞劲,即向左发六分劲,向右发四分劲。实际上十字劲是一种内力、一种整体力。

《八极拳谱》上言:

“八极三盘内中恒,十字用力站当中。头顶天,脚蹬砖,后手如拽虎尾,前手如推泰山。动如崩弓,发若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一发即收,无人能抵”。

这种劲力迅捷、意远、短促、强硬、通透,配合擤气发声和外在的金钟罩、铁布衫,铁砂掌、铁肘功可以四面打人,无坚不摧,对手往往还来不及反应,就已经中招倒地,不是死就是残。可见武林中所传的“太极十年不出门,当年的八极吓死人”绝非虚语。

关于十字劲的发放,还配有一首八极门内众人皆知的口诀,就是:“头顶青天,脚扎黄泉。怀抱婴儿,两肘顶山”。

这首歌诀是八极站桩的内功心法,实际上是练功者精神意念的无限放大和自由发挥。所体现的正是“神游八极”、“经纬六合”、“天人合一”、“六面浑圆”的内涵和意境。其目的是通过意念的极至扩放变化使力量的发放效果也达到极至。

在我国古代宇宙结构理论中,就有“盖天”的学说。这种学说形成于周初,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南北朝祖恒著《天文录》说:“盖天之说,又有三体:一云天如车盖,游乎八极之中;一云天形如笠,中央高而四边低;一云天如欹车盖,南高北下。”这种说法反映了古代人们认识宇宙结构的一个阶段,在描述天体的可视运动方面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这里,“笠”指的是草帽,能遮阳避雨的那一种。“车盖”指的是马车上的伞盖。“头顶青天”,也就是把青天比喻成斗笠和伞盖,即“头上戴草帽,顶伞盖”的意思。“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实际上是较古的天圆地方说。“八极”显然指的是宇宙。“地法覆盘”意思是说大地就像一个倒放着的盘子。“脚扎黄泉”就是说双脚踏在大地上,由于力量和重量都极大,一直踏到地下很深的地方。“头顶青天,脚扎黄泉”这两句话在《庄子.田子方》和《列子・黄帝篇》中找到,原文是:

“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潘雨廷先生也说:“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周文化,其早已完成整体思想,似不可再以原始宗教观之,究其信仰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界的结合,人贵由遗传而推至始祖,自然界则本诸直立人上下为天地,所谓‘顶天立地。’上天重视登山,入地重视涉水。”

“怀抱婴儿”据说是八极拳第二世始祖吴钟的女儿吴荣在练功的过程中体会总结出来的心法。婴儿一般都是女人抱着的,婴儿的身体又软又圆,两只胳膊将婴儿抱在怀里就像练太极拳的人怀中抱球一样,还有的拳派称作“怀抱琵琶”、“怀中抱月”,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就是做到头顶项竖、含胸拔背、松肩塌胯、气沉丹田,把身型练成六面浑圆状态。此外怀抱婴儿还有“心念神驰,复归婴儿”之意,这是求得高深内功的不传之秘。

“两肘顶山”意思是说通过精神意念的放大,两肘能顶倒大山。东汉大思想家王允在《论衡.谈天》中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有力如此,天下无敌。以此之力,与三军战,则士卒(如)蝼蚁也,兵革(如)毫茫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共工与颛顼争夺天下敌不过颛顼而大败,于是一怒之下撞倒顶着天的大柱子――不周山,使天地大乱。具有这样大的力量,一定会无敌于天下。如果用这样的力量同敌人的队伍作战,那么敌方的士兵就如同小小的蝼蛄和蚂蚁一样,而士兵使用的刀枪剑戟就好像毫毛和细草一样微小柔弱,很容易被消灭制服。

可见,“两肘顶山”指的是两肘在顶天柱。又可想而知,能顶倒天柱的人是何等的高大,何等的神力。联系上文“盖天”学说,一个人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怀中抱着个孩子,两肘将顶着天的大山顶倒,一直到八方极远之地。这不就是“天人合一”吗?这不就是具有盖世之功吗?况且,《沧州八极拳谱》上也说:“人生受天地之灵气,能化生世界之技能。天为之大天,人为之小天。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八极拳术合天、地、人为一也。”

篇4

1 酒吧文化简介

酒吧源于英文单词pub,酒吧文化是一种独有的文化形式,在“泡吧”已然成为年轻人业余时间的一项重要休闲活动的今天,酒吧文化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具象代表,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缩影,透过一个城市的酒吧文化我们可以看透城市文化特征[1]。我们经常会发现,走进不同城市的酒吧,会真实的感受到不同城市的独特文化氛围。拿上海、北京、深圳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的酒吧充满着浪漫的迷人情调,深圳的酒吧充满着激情,而北京的酒吧却品种繁多,一如北京的多元化文化特征,三地的酒吧文化特征代表着三地的城市文化特征。

2 酒吧设计文化氛围的营造方法

2.1 设计主题,定位文化风格

酒吧文化由很多方面共同组成,包括酒吧的环境、音乐、人、酒和整个氛围等,所以酒吧文化本身就应该是精神和文化的融合。在酒吧内人人都亲身参与和感受各种文化形式,文化主题是整个酒吧设计的核心所在,是触动人们心灵的重要因素,是酒吧设计利用艺术创造方式来实现人生之精神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做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和分析酒吧所在的不同地理环境、酒吧所在位置的经济消费能力、消费者心理和职业因素、业主本身的个性特征和精神追求目标等因素,依据上述各项因素综合考虑,对酒吧的主题进行设计,文化风格给以定位。

2.2 运用空间结构设计营造文化氛围

酒吧作为人际交往的场所,室内设计的重点在于根据酒吧主题和风格特点,运用合理的空间结构设计表达环境与人的关系。酒吧设计师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场所的空间结构分配来传达一种信息。现代消费者往往在消费时带有很多感性成分,他们的心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氛围的影响,尤其是在酒吧这种场所表现更为突出。因而,设计中应该从分析消费者情感出发,在设计中加以情感互动,通过人们的心理空间来划分酒吧的功能空间,比如,在平面的规划中将中心吧台作为整个酒吧的中心位置,其他吧台以散状分布在各功能区域。根据各功能区域的需求,设置吧台区、零点消费区、通道区、包间消费区、演艺区、后厨区等,将人流动线设置成为绕中心吧台分散于酒吧各方向的放射形活动线条[2]。

2.3 运用酒吧色彩搭配营造文化氛围

在人体的各类感觉中,视觉是最为主要而直观的,色彩往往能唤起人的第一视觉作用,使人能产生感觉和联想,丰富内心情感。好的酒吧设计应该是能创造出富有个性、层次和美感的色彩环境。色彩设计应该充分利用调配法,发挥色彩的互补作用,去除共弊,使得整个酒吧气氛高雅而又不失情趣。在酒吧选配色彩时,应该选配好地面、墙面、天花板、各类家具和窗帘等几大重要因素的色彩组合,在色彩搭配方面做到和谐。墙面、地面和天花板的色调应该根据酒吧客人、酒吧面积大小来进行调配。若酒吧面积较小,可以选择一处墙面装置玻璃或镜子,从视觉效果上整个酒吧面积有扩大的感觉,酒吧面积如果较大,可以选用一块比较完整而且光线较好的墙面作为布景来对酒吧的装饰面进行突出对比作用,运用鲜艳的色调来提高多彩的表现力。地面的色彩可以略深于墙面。天花板的颜色一般选用亮度较高的白色或米色,为的是增加室内的反射光,另外,灯光的布置也应该和酒吧内各色调相配合协调。

2.4 运用酒吧的装饰营造文化氛围

酒吧室内装饰和陈设是酒吧氛围营造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装饰和陈设艺术手段来创造与酒吧主题和风格类型相契合的室内环境,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要。可以通过装饰艺术品如壁画、盆景、工艺美术品,各类装饰材料如釉面砖、铝合金、壁纸、壁毡、酒吧家具的陈设和摆列,小装饰品如壁饰、壁画、室内植物灯来对烘托酒吧环境,营造与其主题、风格相关的文化氛围。如在西安的秦酒吧(Park Qin)能充分感受到酒吧内装饰物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和精神层面的共鸣。西安的秦酒吧是毗邻南大街,顺接西巷的一个酒吧,以秦文化为北京,惟妙惟肖地展现了中国的兵马俑主题,走进酒吧,一幅幅秦代壁画,一尊尊的兵马俑,瞬间把人带到了两千多年的秦朝时期,顾客置身其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对中国古代兵马俑文化增添了了解。秦酒吧承载着厚重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同时,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亲睐,许多的外国年轻人将万圣节活动设在秦酒吧,与周围的兵马俑文化相互映衬,成为中外年轻人极受欢迎的娱乐场所。

结语

酒吧文化作为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具有前卫性的亚文化形式,是城市亚文化的栖息地,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推动着新型亚文化的发展。酒吧是城市文化的缩影,为现代都市人们提供一个释放压力、舒缓心情的重要场所。迎合现代人的情感需要,运用多种形式创造出合适的酒吧文化氛围,是酒吧设计理念的归宿。

篇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酒吧作为一种新型事物,还没有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因为它一直是时尚前沿的象征,它的消费群体是受到条件所限制的,也是特殊的。所以,“有音乐,有酒,还有繁杂的人”,一般人对酒吧的认识似乎只是如此。但是,作为西方的酒文化的标准模式,酒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酒吧作为一种时尚,代表一种消费理念,它所营造的气氛不论是热闹还是沉寂,不论是风格还是主题,都是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要来定位的。因此,对于酒吧文化及其设计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本篇论文就本着这个目的,从酒吧的历史入手,首先了解酒吧的起源与文化的诞生,以及酒吧的发展,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晰的掌握酒吧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从而为后面的研究打好基础。其次,通过对酒吧文化的研究及论述,了解到酒吧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文化更为突出。接着又主要对主体酒吧的风格、样式和设计做出研究。最后,从两个方面做出总结,一是酒吧文化的发展趋势,另一个就是酒吧设计的发展趋势。

最初,在美国西部,牛仔和强盗们很喜欢聚在小酒馆里喝酒。由于他们都是骑马而来,所以酒馆老板就在馆子门前设了一根横木,用来拴马。后来,汽车取代了马车,骑马的人逐渐减少,这些横木也多被拆除。有一位酒馆老板不愿意扔掉这根已成为酒馆象征的横木,便把它拆下来放在柜台下面,没想到却成了顾客们垫脚的好地方,受到了顾客的喜爱了。其他酒馆听说此事后,也纷纷效仿,因此柜台下放横木的做法便普及起来。由于横木在英语里念"bar”,所以译成“酒吧。

酒吧进入我国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更是得到了淋漓的显现:北京的酒吧粗犷开阔,上海的酒吧细腻伤感,广州的酒吧热闹繁杂, 深圳的酒吧最不乏激情。总的来说。都市的夜空已离不开酒吧,都市人更离不开酒吧,人们需要在繁忙遗忘,沉醉。酒吧的确是以一种很“文化”、很反叛的姿态出现的,是我们这个城市对深夜不归的一种默许,它悄悄地却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大都市的一个个角落,成为青年人的天下,亚文化的发生地。随着都市文化的迅猛发展,曾经占尽风光的电影院在酒吧、迪厅、电子游戏室的崛起中显得有些被冷落的感觉。以新新人类自居的酷男辣妹,对于“泡吧”更是情有独钟,因为酒吧里欣赏歌舞、听音乐、扎堆聊天、喝酒品茶甚至蹦迪,无所不包,随你玩到尽兴,又显出时尚派头,自然成了流行的消闲娱乐方式。酒吧文化在中国不过十几年的历史,但是它发展迅速,可以称得上是适时而生。多年前在茶馆酒吧的酒水品牌和酒楼听传统戏曲是当时大众最为重要的文化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众对音乐取向的变换和选择也是必然。由于八十年代外资与合资的酒店在大陆大规模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富有开拓精神的人们对酒店内的酒吧发生了兴趣;追求发展和变化的心态促使一部分原来开餐厅和酒馆的人们做起了酒吧生意。

表现形式

1、主酒吧

主酒吧大多装饰美观、典雅、别致,具有浓厚的欧洲或美洲风格。视听设备比较完善,并备有足够的靠柜吧凳,酒水、载杯及调酒器具等种类齐全,摆设得体,特点突出。来此消费的客人大多是来享受音乐、美酒以及无拘无束的人际交流所带来的乐趣,因此,对调酒师的业务技术和文化素质要求较高。

2、慢摇酒吧

与上者略有不同在穿插演出项目之位,大多以DJ慢摇舞曲来作为主流,此种酒吧属于时尚店,生命力不长,属于时代流行产物,但在开设的一段时间里根据酒吧装修的豪华程度可短时间赚钱。

3、服务酒吧

服务酒吧是一种设置在餐厅中的酒吧,服务对象也以用餐客人为主。中餐厅服务酒吧较为简单,酒水种类也以国产为多。西餐厅服务酒吧较为复杂,除要具备种类齐全的洋酒之外,调酒师还要具有全面的餐酒保管和服务知识。

4、多功能酒吧

多功能酒吧大多设置于综合娱乐场所,它不仅能为午、晚餐的用餐客人提供用餐酒水服务,还能为赏乐、蹦的、练歌、健身等不同需要求的客人提供种类齐备、风格迥异的酒水及其服务。这一类酒吧综合了主酒吧、酒廊、服务酒吧的基本特点和服务职能。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技术水平高超,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娱乐方面的有关知识,是考核调酒师能否胜任的三项基本条件。

5、休闲型酒吧

此类酒吧我们通常称之为茶座,是客人松弛精神。怡情养性的场所,主要为满足寻求放松、谈话、约会的客人,所以作为很舒适,灯光柔和,音响音量较小,环境温馨优雅,除其他饮品为供应的饮料以软饮为主,咖啡是其所售中的一个大项。

篇6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实例研究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Denispopov Bar,酒吧室内设计上大量采用了红色系,非常迎合女士消费者的喜好,以代表浪漫的蓝紫色为基调突显了酒吧温馨、浪漫的情调,珠帘式吊灯的粉饰更是凸起了酒吧设计效果图心爱、风雅的一壁,让人无穷的神驰。在这样的酒吧,点上一杯PINK LADY,是很不错的。

2、国内实例研究

杭州的SoHe酒吧,它是一个运用色彩的典例子。这个酒吧有着迷幻的色彩和令人迷醉的氛围。酒吧的墙面柱面和天花板各种色彩划分离无数的块面、冷与暖、明与暗,含蓄与夸张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纯色给人的印象极为强烈,如果运用不好,便流于平庸和杂乱,然而SoHe酒吧中每一色块都经过精心设计。宁静如水的淡蓝和闪耀着金属光泽的金黄,主宰着这家酒吧色彩的主调,淡蓝凸显吧台,有一些静,有几分温馨;金黄点缀屋顶,如梦,如幻,如一段恢宏的乐章,那五颜六色的顶灯,闪烁在千丝万缕的金色中,让每一种空间充满色彩,让每一种色彩各得其所,热门会禁不住靠在吧台,细细地把玩透明的酒杯,将紫红的葡萄酒,一点点品尝,也对那些或高贵、或温暖、或冷静、或热情的颜色,生出一份理解。

(二)、发展趋势:

酒吧的色彩搭配主要是以本身的市场定位相符,人们的经济收入与消费观念,决定了酒吧发展的步伐。发展是必然的趋向也是可以预见的。主要考虑到消费阶层的年龄、喜好、消费能力等。这些性质决定了酒吧的色彩使用得当可以突出气氛。

(三)、选题目的:

环境色彩设计各有区别,而娱乐空间的色彩多样,色彩的环境必须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的需要,为人创造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增进人际交流和放松心情的气氛。此方案主要适用于青年消费群,室内色彩的运用可以为年轻朋友营造一个舒适的娱乐空间。

(四)、选题意义:

酒吧自诞生以来就担负着社交的功能。致力营造一个时尚、优雅而充满情趣的环境。在这样一个舒适而令人兴奋的环境里,结朋交友,让梦想成真。

酒吧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娱乐文化。在酒吧里,无需考虑社会地位、等级、礼仪问题。相反,举止得体才是基本的交往准则。这样,人们每天跨越出身、等级和地位的交流沟通,他们必须尊重彼此的看法,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是在酒吧里和你沟通。因此,酒吧能培育出一种尊重和宽容别人思想的新态度。

酒吧或许是比较热闹的场所,但到酒吧来寻求心理支配,可能孤独和寂寞会更多一些。酒吧和卡拉OK不同,它不需要对话。有音乐,有酒,来取代思想的交流和灵魂的对峙。酒吧能够使年轻人较早地接触仿真的现实社会,对于走入现实社会生活大有裨益。其次,通过和酒吧形形的人接触,对摆正人生态度有着缓冲作用。

而人对色彩有天生的需求,形体是具有各种表情的,色彩也同样具有各种表情,有影响人们感情的作用,在这里把它叫做色彩情绪。在现实生活中,人类与色彩接触也最为频繁,色彩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创造合理的色彩搭配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能带来生活方便和艺术情趣。

二、研究内容

(一)、酒吧室内色彩在建筑、室内装饰中的作用

(二)、酒吧空间的色彩分析

(三)、酒吧室内色彩应考虑适用消费者群体需求及心理反映;

篇7

在全球化语境和社会现实的双重背景之下,有关都市现代性的探讨与争论层出不穷。关于“大都会”(metropolis)生活的描述――无论是西美尔所指涉的公共空间比例的大幅增加、波德莱尔及本雅明笔下“漫游者”的舞台,抑或是马克斯・韦伯所强调的“不同个体能够共同进入的最无个体性的生活形式”――都突显出了其迷一般的特质。作为中国都市现代化最早的发端之地,上海的现代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上海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情长意深,倾国倾城。多少传奇,写不尽她的风姿;多少寓言,变作了她的胭脂。上海,到底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还是一个幻化的迷梦?

蔡翔先生的论文《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选择系列文章《城市地图》作为文本分析的对象。他以上海想象的生产转换为一个现代性的“民族寓言”为切入点,分析了上海两种记忆的历史对视、“风景”与“本土”的对立,空间生产、“禁言之物”与文化等级制度建构,从而提出都市的现代性想象,与被书写遮蔽/遗忘了的底层记忆和地理的命题。其论文涉及三大领域:记忆、人文地理和城市研究。整篇论文不但试图在文学文本和社会文本之间寻找其内在的关联,而且同时采用了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方法,显示出了一种独特的学术视野和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论文第一部分《两种记忆的对视:上海的历史》追述了作为上海“底层”和“上层”象征的以苏州河南北为界的城市人文地理区划的形成过程。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上海”的“集体性叙事”实际上“无视”了其“底层”代表――苏州河以北的生活叙事。而这一被城市主流话语所遮蔽的“外部”却在诸如《杨树浦》、《浜北人》和《虹口轶事》等文学文本中无意识的“复活”,从而使我们得以见到一个同上海的“集体性叙事”形成“对视”的与电车、高楼、街道、人群、酒吧、霓虹灯等象征着都市现代性的物象所截然不同的“本土化”的上海。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棚户区”的下层空间里,个体冲不出“家庭生活式”的联结,他们被边缘化却又极力想进入城市中心生活;他们被城市的上层阶级拒绝――在这个以消费为最主要特征的社会里,贫困使他们成为最卑微的“他者”。诚如西美尔所言,现代性的历史就存在于货币经济的发展之中;是货币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引起了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化,而且货币经济也是现代都市生活风格的主要根源:它主宰着都市里现代人心态和气质的微妙变化,并决定着他们的精神生存境遇。置身于消费社会之中,底层阶级无法摆脱金钱对他们命运的宰治,同时也无可避免的会产生身份置换以及上层化的愿望。就深层意义而言,这体现出的是一种“政治无意识”,即:就某个政治群体(如阶级、政党、集团等)中的政治个体来说,他们作为个人所应该具有的那些有个性的思想意识,被无个性的、统一的政治意识形态所代替。在这个时候,这些个体的政治行为,实际上主要是被他们的思想意识中那些无意识因素所支配着的。作为被主流话语所“遮蔽”的存在,下层阶级渴望着来自城市中心的认同;在寻找自身意义的过程中,他们是需要被上层社会所表征与建构的“他者”――意识形态强大的收编作用由此可见。

论文第二部分《意义寻找和“禁言之物”的出现》进一步展示了社会底层和上层之间的对立。文章指出,“在某种意义上,由于地理隔绝的原因,空间往往会演化成不同的阶级形态乃至阶级的生活形态。” [1]然而这种“底层”与“上层”之间的对立在空间上却又不是永远壁垒分明的。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仍然居住着不计其数的贫民;在高楼林立与优雅的人性背后隐藏着的是黑暗肮脏、狭窄不堪的底层居住空间,以及一种随之而来的“羞耻”感。这便是底层生活残酷的真实写照:它与上层社会并存却永远被其排斥,而成为叙述的“他者”,沦为主流话语中的“禁言之物”。“风景”与“本土”的对立也随之产生:亦即“文化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人的空间”和“被剥夺了资源的,无权无势的当地人的空间” [2]的对立。这种对立源自人在城市中的意义寻找,而意义的产生显然已经由“政治无意识”而意识形态化了。因此,底层阶级无论这样努力都始终是都市里的“异乡人”,孤独、焦虑、寂寞以及彷徨时刻伴随在他们关于身份置换与上层化的想象之中。

论文第三部分《“街道”的重现与职业化的空间想象”》指出“城市下层生活的记忆淡化乃至消失,在某种意义上,或许与‘家庭’在叙述中的退出有关。”[3]而当家庭或是下层生活已成某种“禁言之物”的时候,意义的寻找,亦即叙述的中心便理所当然的开始向城市中心转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大批年轻的有着职业身份的非专职白领作者的出现,“街道”开始大量的在叙述中涌现。叙述者对“街道”的成功进入意味着“风景”与“本土”对立的消失:由于职业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中心;他们寻找自身意义的同时也隐含着对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资源的空间争夺。然而,先于这种成功“进入”之前发生的是他们的身份置换:即将自身转化为消费主体――这也是他们成为消费社会“风景”的最根本前提。由此,依据一个人的出身、门第而对其进行身份划分的传统模式在消费时代宣告彻底破产;取而代之的是以消费方式与内容为划分标准的更为不公平的社会关系。于是,在这种巨大的现代性力量面前,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被成功地压制和扼杀,整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就此而言,现代性已由制度层面转向社会层面,即从宏观转向了微观。

论文最后指出,有关“上海”的集体性叙事的某种起源来自于对现代性的“塑造”或者“构建”。而现代性在当下的中国尚处在一个未完成的状态,因此“城市书写”会生产出更多的“禁言之物”,也会有更多残酷的真实存在被遮蔽;与此同时,在意识形态作用下的文化等级制度也成为“城市书写”所无法弥补的“先天不足”。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注释:

[1] 蔡翔《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视界》2004年第14辑,21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2] 同上,218页.

[3] 同上,219页.

参考文献:

[1]蔡翔:《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视界》2004年第14辑,河北教育出版社.

[2][英]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现代性理论》,卢晖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篇8

一、我区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犯罪主体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被起诉的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25%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0%左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左右,另有少数文盲。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被起诉的人员当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左右,占到绝大多数。

(二)团伙性犯罪较多

由于成长背景和教育背景相似,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往往容易出现“抱团”现象,尤其是来自相同地区的人员之间很容易“结伙”。被起诉的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中,70%左右为人员相对固定的盗窃、抢劫团伙,而临时起意纠合犯罪的仅占30%,这些未成人往往崇尚江湖义气,为了发泄不满情绪容易相互纠合而犯罪。如本院办理的被告人张某等人盗窃案,张某与其老乡陈某、马某等五人系湖南籍老乡,在网吧认识后组成盗窃团伙,分工合作,多次入室盗窃,造成恶劣影响。

(三)犯罪具有随意性和突发性

经办人在办理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犯罪时发现,这些人员犯抢劫、盗窃、故意伤害等罪大多是因为一时冲动,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其目的单一,随意性强。一般地说,较少预谋,通常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化,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冲动而突然犯罪。如本院办理的被告人范某等人故意伤害一案,仅仅因为被害人全某在网上聊天时爆了几句粗口,范某就纠合七、八名男子持刀将全某砍成轻伤。

(四)犯罪手段残忍

部分外来未成年人由于生活环境较差,经济需要得不到满足,对社会有报复心理,加之受教育的程度较低,自身素质较差,不懂得尊重他人,对事情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年少气盛,动辄对他人实施暴力或进行公然侮辱,作案方式简单粗暴,往往不计后果。如我院办理的郑某聚众斗殴案,在逃同案人因赌博与人发生纠纷,遂纠合郑某等9人(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被害人持刀追砍,致被害人全身多处受伤失血性休克死亡。

(五)重复犯罪率高

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因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被处罚后再次犯罪的情况普遍存在,且所犯新罪往往比以前犯罪的要严重得多,过去只是“一面手”,通过劳改、劳教农场出来后,则变成了“多面手”。据统计,我院起诉涉嫌盗窃犯罪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中,重复犯罪占30%,有人甚至在缓刑期内再次犯罪。我院办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中,被告人陈某在年满14岁时已被公安机关多次拘留,后因抢劫被判刑,刑满释放后又伙同社会青年对在校学生进行故意伤害。

(六)网吧、酒吧成为主要犯罪地点

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往往较早辍学,精神空虚导致这部分人员很喜欢聚集在网吧、酒吧等地。根据我国有关规定,未成年人本不应该进入网吧、酒吧,但由于管理漏洞,规定形同虚设,反而成为未成年人聚集地,这些场所管理混乱,环境复杂,特别容易滋生犯罪。我院办理的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犯罪案件中,发生在酒吧、网吧的约占60%,且多为抢劫犯罪。

(七)罪名集中在“两抢一盗”和故意伤害

2011年上半年,我院共受理审查起诉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犯罪案件41件79人,其中盗窃11件17人;非法侵入住宅1件1人;故意伤害5件10人;聚众斗殴3件9人;1件1人;抢夺2件2人;抢劫13件32人;诈骗1件1人;贩毒4件4人。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其中将近80%的案件罪名集中在“两抢一盗”和故意伤害,这反映出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犯罪具有明确的犯罪动机,一是为了非法获取钱财,二是年轻气盛,易冲动,遇事习惯用暴力解决。

二、引发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教育不到位

这部分孩子的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加上父母工作忙碌,往往无暇管教子女,使他们在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放养”的状态,造成这批孩子在思想上自由散漫,缺乏爱心。相当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如家庭结构不完整、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气氛紧张等等也对下一代人走向犯罪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我院今年上半年受理的被告人陈某寻衅滋事一案,经审查,陈某1994年出生,在2008年已经被公安机关多次拘留,2009年因抢劫被判刑,刚刑满释放又伙同社会青年对在校学生寻衅滋事,而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其父母亲从小就对其失教,甚至他被多次拘留也完全不知道。

(二)学校教育缺失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以及目前公共教育资源的稀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随父母离开家乡后,很难进入务工地的公立学校就读,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而私立学校的收费相对较高,另外还要收取额外收取“赞助费”、“择校费”,这些都是外来务工人员难以负担的费用。目前虽然陆续开办了一些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但是这些学校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等瓶颈,导致授课不正规、教学质量差等后果。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经常做出让子女辍学在家的选择,导致这些孩子缺乏学校教育,缺少人文关怀。

(三)社会管理不完善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不成熟,自我认知力和自我控制力都较差,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而社会教育、就业机制不健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法享受与本地未成年人同样的待遇,因缺乏专业技能,失学后通常无法找到工作,而社区也很少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就业培训条件和文化活动中心。另外,对网吧、酒吧这些重点场所管理上的漏洞,也是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的重要原因。

(四)社区矫正覆盖不全面

根据最高法对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轻刑化”的指导意见,法院对未成年人的判决多以拘役、缓刑为主。我院起诉的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中判处拘役、缓刑的共占50%以上。而外来务工人员通常居住在偏僻的城乡结合部出租屋甚至是村屋,政府没有登记在册,有限的社区矫正资源无法覆盖,并且社区矫正机制主要针对具有本地户籍的犯罪嫌疑人,绝大多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不具备广州户籍而无法适用。由于缺乏有效的社区监管,被判处缓刑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再次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

(五)自身主观上不努力

除了社会环境、政策因素、家庭条件等外界的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身主观上的不努力也是造成这部分人员犯罪率高的重要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普遍没有接受过足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自身素质一般较差,不具有一技之长,这不仅导致他们不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得满意的薪酬,同时也导致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消极,对社会和他人的态度冷漠。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是抱怨社会和家庭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好的成长条件,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自己的人生抱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态。

三、抑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的对策建议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高发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加以抑制:

(一)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之所以高发,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得不到正规的学校教育有关。对此,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放宽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其父母务工地学校就读的门槛,降低“赞助费”、“择校费”等额外费用。另外,加强对私立学校的政策鼓励,引导私立学校多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进一步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补贴力度,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吸引优质师资,多管齐下,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适龄子女有学上,并尽量上好学。

(二)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制

一是由社区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建立长效信息互通机制,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未成年人苗头性犯罪行为的掌控,及时教育、引导、帮扶;二是对刑满释放或执行非监禁刑的未成年人实行“一对一”管理帮教模式和“定期回访”制度,并尝试建立非本地户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制,保证社区矫正无盲区;三是试行企业参与矫正机制,建立以检察机关个案评估为前提,法院判处轻、缓刑为条件,企业建立矫正基地为基础,检察、法院、社区、团委共同监督、帮扶为网络的新型社区矫正制度。

(三)有效加强社会管理和帮扶

篇9

一、概论

1、研究背景和意义

庐山作为世界各国人士所向往的旅游避暑胜地,可想而知,在平日和节假日期间,去游玩的旅客数不胜数。众所周知,庐山老别墅是庐山上一大看点之一,由于庐山独有的特色,从而吸引来了很多国内外的游客,在这其中有大部分人都是青年人士,所以青年旅馆是庐山上不可或缺的建筑之一,为了更好的促进庐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能体现庐山地域文化特色的标识性商业空间,用来满足国内外旅游人士对更高精神生活的需求和对外宣传庐山文化。所以,具有庐山地域文化特色的青年旅馆设计就产生了。

2、青年旅馆的概述及发展现状

1)青年旅馆的发展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风景秀丽的大好河山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方面需求,使得旅游业蓬勃发展。伴随着不断扩大的旅游规模,旅游行程中住房、休息问题也逐渐凸显,随之而来的便捷、独特的青年旅馆也在大潮流下应运而生。如今,在经济高速腾飞的大趋势下,青年旅馆更是如鱼得水,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江南北,从温文尔雅的江南水乡到粗犷豪迈的北方古城;从灯红酒绿的东南沿海到干栏木楼的西南村镇,到处都有青年旅馆的存在。2)现代青年旅馆的解析青年旅馆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它的使用者主要人群集中在青少年群体,因为消费者群体性质的原因,一般来说,青年旅馆都有低成本、非盈利以及满足会员要求这一性质,除此之外,要求各具特色的构造也是一大亮点。青年旅馆同一般旅馆不同的是,青年旅馆不把人们隔离开来,而是把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是一个具有各种肤色、观点、背景的年轻人相会的群体,他们通过彼此的沟通了解而相互认识、了解。

二、青年旅馆设计调查研究

1、青年旅馆调研

位于平遥古城衙门街路南68号的郑家客栈,与平遥古城县衙就是古城内的著名景区侧对相望,是一家三星级的集住宿、餐饮、娱乐与理疗多种设施于一体的高档青年旅舍。客栈内服务台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环境古色古香。住宿的客房都是以平遥古城内的传统民居样式陈设,例如房前挂着北方传统民俗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红灯笼,木质的客房门窗,门窗上雕刻着镂空的花纹,花纹一般为双数,意为好事成双,在窗框上方与屋顶衔接的地方一般漆染着色彩丰富的图案,有些图案有一定的传统民俗故事。房间内部摆设简单,床的形式为土炕,但由于古城内日益严重的空气问题,土炕变成了一种形式,并不真正的生火取暖。郑家客栈完全的展现了平遥古城的传统地方特色,在本来的民居基础上将房间改造,使得房间完全重复利用。这些优点统统使得郑家客栈成为了平遥古城内的著名的青年旅舍,所以一家青年旅舍是否可以运营的效益与美观共存,许多因素可以影响之成果。

2、庐山地域文化调研

因为庐山比较高,所以形成了夏天没有酷暑,冬天没有严寒的特殊天气.雾景的飘渺朦胧以及云海的变幻莫测可以说得上是庐山一绝。庐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地方,中外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从而庐山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寺院与书院,寺院书院衰落后,又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别墅。

3、庐山老别墅概述

因为庐山的夏无酷暑,四季宜人,所以很多人都在此游玩避暑、并且建造避暑住宅。庐山非但是有名的游玩避暑胜地,并且是世界有名的地质公园与世界文化景观之一,来庐山游玩不但能领会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奇特景象,也能看到很多的有着他国情怀格调的老别墅,在这里有许多有名人士居住过的老别墅。庐山至今保存完好的数百栋多个国家的风格各异的老别墅,被称作"万国建筑博物馆",

三、设计构思

1、设计灵感的来源

庐山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如果把庐山老别墅改造为集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青年旅馆;提供旅游者交流休闲的空间,必定给旅行者甙类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是庐山上的老别墅改造的,所以旅馆的特色就是具有庐山地域文化特色的。

2、设计分析

1)空间格局分析:此设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家庭式、多样式、共同活动中心(酒吧)。这样划分不仅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些是非常必要的。2)功能分析:青年旅馆空间包括门厅,公共活动区、居住区、露天阳台部分。旅馆的入口设计应体现出青年旅馆的特色,入口空间比较宽敞,方便人出入,公共活动空间应有桌椅、备餐工具、书柜、收发邮件电脑、冰箱等家用电器,以便于旅客有个温馨舒适的氛围。居住区应有最基本的洗浴空间,衣柜、电视柜等,满足旅客最基本的需求,露天阳台,当然是用来放松休闲的场所,所以少不了休闲座椅、茶具、阳伞、绿植等。为了提供更好的活动氛围,就有了共同的公共活动空间(酒吧),酒吧里设有吧台、酒柜、仓库、舞池、演艺台、散座、卡座、卫生间等空间。在这里大家可以忘掉一切,无拘无束,畅快地玩耍。3)材质的运用:室内材质主要以木为主,防腐木地板让人能更加感受到自然,木栅格吊顶不仅看起来大方美观,还历久如新。木质材质的运用也比较符合我们的美式乡村风格旅馆的设计。地毯让我们在感受自然气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点优雅与贵族气息,防滑地砖更是体现了一丝现代气息。4)灯光效果的运用:旅馆是给人提供休息住宿的空间,暖色系的灯光的运用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也能使空间整体更加温馨,营造出宁静的气氛,暖色调灯光与室内的装饰融为一体,更加体现了其优雅宁静的氛围。

作者:许娴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魅力三角:世界青年旅馆运动简史.(德)格拉索尔,(英)希斯著,刘万里译.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0-1.

[2][英]D•斯科特.极少主义与禅宗[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2.

篇10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在剑桥大学临近毕业的约翰才开始逐渐饮用咖啡。“几乎每次论文接近交稿的时刻我就会需要它,得来上半罐雀巢咖啡,再弄点开水,随后自问道:这下我总能清醒一整夜来完成论文了吧?”

随着20多岁的约翰在欧洲各处旅行,他开始了解那些浓缩咖啡吧。就在最近几年,约翰逐渐意识到,在连锁店规模不断扩张的作用下,浓缩咖啡吧已经慢慢融入了他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就像融入许多伦敦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样。

“我的最爱是双重玛奇朵!”约翰不带一丝犹豫并骄傲地说,而这时的他正坐在伦敦中心区摄政大街(Regent Street)上一家繁忙的咖世家咖啡吧内,周围坐着那些想从忙碌的圣诞购物中小歇一下的人们。约翰也表示他会向任何追求咖啡极致体验的消费者推荐咖世家!

约翰在咖世家的母公司华特布雷德(wmtbread)集团已经工作了差不多有15年之久,在进入咖啡领域之前,他积累了相当多啤酒业务和酒吧运营方面的管理经验,包括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将公司陈旧的酒馆转变成,家餐厅。凭借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的经验,他以一个酒吧行业成功者的身份描绘出了英国咖啡文化蓬勃发展的蓝图,亦为集团打造了未来的业务核心。

“酒吧常常开在那些不怎么健康的区域,咖啡吧也类似。”他做手势指出了摄政大街上的一群购物者。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更喜欢在一个干净,有安全感,方便的地方见面。所以咖世家不仅开在主要街道,更开在高速公路服务站、机场、火车站、超市,甚至书店。

咖世家于1991年被华特布雷德集团从两位意大利兄弟手中买来,当时还只是伦敦滑铁卢火车站拱门下的一个烘焙咖啡批发铺,而今却在英国已经有了775家特许经营单位和连锁店,加上在中东、俄罗斯、印度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新公司,咖世家的总店数已经超过了1100家。但是,约翰的生意绝不仅限于将咖啡连锁店忙着向英国以外地区扩张。其他的竞争对手也已经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包括尼路咖啡(caffe Nero)、咖啡共和国(Coffee Republic),以及在2001年因为业绩下滑被卖给最大竞争对手的麦当劳旗下的午后浓香咖啡(Aroma),最后,当然还少不了驻扎在西雅图的跨国巨头星巴克。

令人嫉妒的增长

许多人曾认为咖世家会在星巴克的全球闪电扩张战中倒下,但这家英国连锁经营企业的表现却远好于预期。最近的一段时间给了约翰欣赏这两强间竞争的机会。在咖世家披露半年销售增长数据不到一个月,星巴克即宣布了预期销售下降的坏消息,而其在英国的700家店也不能幸免。

美国人不得不谨慎地将其2009年新增开店数削减了三分之一,尤其是在英国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约翰自从2006年6月接管咖世家以来已将其门店数量扩展了一倍,除了去年至今已开的127家店,还计划在2009年3月前的12个月内另开200家新店。

首先,约翰坚持说: “不管你怎么想,事实上我并不会花太多时间去考虑星巴克。”但你确实很难在不谈及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来探讨咖世家的业绩有多么卓著,对比两家公司的最近业绩,约翰还是难掩喜悦之情。

“星巴克从未在有强大竞争对手的市场中取得胜利,”他说,“他们刚在澳大利亚关闭了许多连锁店。当然,格洛丽亚(Gloria Jeans Coffee)确实在澳洲市场占据着统治地位。再看看英国,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咖世家在英国有非常稳固的业务基础,而尼路咖啡也正在崛起。而星巴克的成功大多都是基于他们将浓缩咖啡第一次引入给当地消费者的情况下,比如美国。

然而,很多分析家将矛头直指在英国面临窘境的星巴克,并以星巴克为例表示咖世家也迟早会面临同样窘境。他们指出了咖啡吧面临更高的租金和用人成本,以2英镑每次的价格款待消费者,而咖啡却是那种消费者可以立即将其剔除出生活的玩意。举例而言,如果咖啡客们可以稍微控制下早班列车时的“放纵”,其将潜在地节省下每年460英镑的真金白银。

“这合情合理,”约翰承认面对经济走势的下滑,就这样对英国的咖啡吧进行臆断会有些草率,尤其是对品牌连锁咖啡吧。 “你应该回过头去看看过去几年英国咖啡吧和咖啡消费的走势。”一种从原先“真诚款待”到现在的“消费得起的款待”以及“对许多人来说这更容易成为生活一部分”的转变。

不仅是咖啡

另外,坚持高价策略的连锁店,如威瑟斯本(JD Wetherspoon)和麦当劳,相信个人可支配开支的压力不久就会从高档咖啡消费上被卸载下来。这当然取决于消费者的自身想法,并在批评家们的争论中,必须将“消费得起的放纵”转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他们相信对于价格敏感的咖啡消费者要找出一英镑以下的咖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约翰坚持说那些竞争对手误会了咖世家的消费者们正在购买的东西。“很明显,在未来如果经济状况依然恶化,人们将缩减消费开支。但我们给予消费者的不仅是一杯2英镑多的咖啡,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体验,更何况,那种体验将可以随心所欲地延续。”当许多友善的顾客走进我们的店堂,我们总是真心款待他们。

“如果你走进我们的咖啡吧,点上一杯咖啡,读上两个小时报纸,我们可能会问你是否需要点别的什么,而这却并不是我们要将你赶走。所以实际上只需要2英镑多的价格你就可以在湿漉漉的雨天找到一个舒适的歇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