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匠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8 15:07: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工匠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建筑工匠论文

篇1

二、降水井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2.1施工工艺流程

定位开沟冲孔下井点管回填滤料井点封口安装总管安装真空泵调试正式抽水降水完毕拔井点支管。

2.2轻型井点系统主要设备

由井电管、连接集水总管以及抽水设备等组成。井点管用直径38mm~55mm的钢管(或镀锌钢管),长度6m~9m,管下端配有滤管或管尖,滤管直径与井点管相同,下端放一个锥形的铸铁头,井点管的上端用弯管与总管相连。连接管与连接集水总管用塑料透明管、胶皮管或者钢管制成,直径为38mm~55mm。抽水设备通常由真空泵一台、离心泵两台(一台备用)和气水分离器一台组成。

2.3井点布置

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土质和地下水的流向、降低地下水的深度等要求来确定降低地下水位井点位置的布置。本工程基坑面积较大,宜采用环状布置;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路处可不封闭。井点管距坑壁不应小于1.0m~1.5m,间距一般为0.8m~1.6m。为充分利用泵的抽吸能力,集水总管标高宜尽量接近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水流方向有0.25%~0.5%上抑坡度,水泵轴心与总管齐平。井点管的入土深度应根据降水深度及储水层所在位置决定,但必须将过滤管埋入储水层内,并且比开挖基坑或沟槽底深0.9m~1.2m。

2.4井点管埋设

根据设备条件及土质情况井点管埋设有射水法、冲孔或钻孔法、套管法。所有井点管在地面以下0.5m~1.0m的深度内,应用粘土填实以防止漏气。井点管埋设完毕,应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水、漏气、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泥等现象,如有异常情况,应检修好后方可使用。

2.5井点管的使用

井点管的使用,应保证连续不断的抽水,并准备双电源,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混有淤泥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地下构筑物竣工进行回填土完毕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拔出时可借助于倒链、杠杆式起重机等设备,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填塞密实,对地基有防渗要求时,地面以下2m应用粘土填实。井点降水时,应对水位降低区的建筑物进行沉陷观测,发现沉陷或水平位移过大时,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2.6施工质量技术要求

1)施工中接受总包的监督检查。2)冲孔时保持垂直度,确保支管、滤管安装正常,深度不得小于设计深度。3)滤管下部要填30cm以上的滤料,回填滤料四周要均匀,防止泥浆进入井管内。4)总管与支管连接做到密封不漏气,随时检查,措施及时。5)抽水过程中,专人24h值班,认真检查巡视井点设备的正常运转,发现问题及时抢修,确保井点抽水运转正常。

三、降水运行

试运行之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

四、降水过程中的管理

1)基坑内的降水井应在基坑开挖前20天进行,做到能及时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位。在降水过程中也要随时检查,措施及时。

2)坑内降水井抽水时,潜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至长,每次抽水井内水抽干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的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

3)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h值班制,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各项安全质量记录,每班做好观测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有真空表及压力表数值。地下水位下降的数值和设备运行状态,做到准确齐全。降水运行过程中对降水运行的记录,应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对停抽的井应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次~2次。当发现真空度下降则应检查工作水是否水量不够,射流器内是否有异物,喷嘴是否磨损等,并及时检修和更换。

4)降水过程中当发现个别井点管不能正常工作,经检查后发现井点管下部的滤管没有绑扎好,重新绑扎后该井点管恢复正常工作;降水过程中当发现个别机组抽水量过小,经检查后发现是管路的密封性不好,有漏气现象,重新安装后该机组恢复正常工作。

五、降水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首先探测需要降水的施工项目的基坑位置地下是否存在地下管线、电缆光缆等障碍物,及时进行调整。

2)夏季施工时,做好基坑内的明排水准备工作,用塑料薄膜在下雨前将边坡覆盖保护好,并配备足够的抽水设备及人员,遇降雨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排出坑外。冬季施工时,在井点连接总管上覆盖保温材料防止管道冻裂。

3)过程中由于施工场地泥泞,所用的供电电缆不得有接头,三级配电箱及泵要可靠接地。在夜间进行降水施工工作,照明应满足夜间的施工需要,照明设施应用绝缘的支架架设在基坑边,线路不得敷设在基坑内,以免发生触电伤亡事故。

4)降水运行阶段应保证电源供给,需要时可配备发电设备,如遇电网停电,有关单位须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降水效果。

5)加强降水施工中的各项维修和管理工作,当发现地下水位降低过缓、水量减少时,应检查井管是否堵塞。发现堵塞的井管可将连接在连通管端的胶管拆下,并用木塞将连通管的管口临时堵住(目的是不影响降水工作)。采用空压机进行吹洗,将井管内的泥沙吹出后再恢复其工作。

篇2

(2)沉降缝的基本形状及成因。由于建筑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裂缝主要有竖向裂缝、斜向裂缝以及横向裂缝三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斜向裂缝,主要由于在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作用下,其砌体的内力分布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附加应力作用下,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进一步减小,因此产生升了拉力作用下的裂缝。在该作用下产生的裂缝与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有着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沉降缝的最高点是地基基础沉降量相对较大的地方,最低点则为沉降的交点。造成以上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是由于建筑地基工程的地基土质不同导致其压缩性不同,使得楼房的荷载力不均匀,从而在建筑整体刚度不均且称重体系杂乱无章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相应的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虽然其表现为建筑墙体的开裂,但是其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结构裂缝在本质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2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及沉降量的测定

(1)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危害。由于建筑地基土本身所具有的压缩性,造成了建筑地基在自重应力以及附加应力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沉降。通常情况下来讲,建筑地基沉降现象不会对建筑物本身产生较大的影响,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预留沉降标高的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地基沉降问题做出有效的解决。但是由于建筑地基工程土层厚度变化问题以及建筑荷载差异问题和基础类型差异,会容易使建筑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最终造成建筑物自身倾斜,并引起建筑上部结构应力作用增加,或者是建筑物底层标高逐渐减小,建筑物总高度也随之相应减小,在积蓄到一定量之后,严重威胁到整个建筑的安全使用。

(2)建筑地基沉降量的确定。在长期的荷载作用下,建筑地基的沉降量基础主要经历了初始沉降、固结沉降以及次固结沉降三个阶段,最终相加在一起形成了建筑地基沉降量。其中初始沉降量主要是指由于饱和软土中的孔隙水没有及时排出而发生的沉降,该时期地基土体只发生了形变而并没有发生体变。而固结阶段的沉降是随着荷载作用的逐渐推移,在外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建筑地基中的孔隙水不断排除过程中发生的沉降。

3建筑地基工程不均匀沉降的预防

(1)前期地质勘查及质量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的地质勘查工作是其建筑地基工程开展的重要科学依据之一,首先应保证的建筑地基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便于在该依据下进行建筑地基工程施工的人员素质培养及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2)提升设计的多样性。在进行建筑地基工程设计时,应注重设计方案的的多样性特征,从而保持地基基础和建筑整体之间的刚度联系。在进行建筑平面形状的选择时,尽量做到规划方案的整齐性,避免出现较为复杂的形状或者是过多的转角,当存在着建筑物长度过大的情况时,应考虑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相应的沉降缝,如果建筑设计形状较为复杂,该位置可以选取在建物设计的转折处。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建筑地基土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那么应将临近建筑也同样纳入考虑范畴之内,避免其可能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纵横墙合理布置的范式,对存在的不均匀变形现象进行有效的调解,比如建筑在为砖石承重结构时,可以在保持其尽量贯通的情况下确保横隔墙的间距适中,从而有效预防裂缝问题的出现,在整体上提升建筑物的性能。

4建筑地基沉降缝的设计原理及控制措施

4.1建筑地基沉降设计的原理相关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三相系土在压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空隙以气压缩量变化相对较小,科技直接忽略不计,但是其在外荷作用下,会产生相应的土粒间连接结构变化,在相对移动作用下会发生重新排列,从而使土体空隙中的水分和气体被排出,在此压缩过程中土体体会随着外荷作用逐渐较小,最终产生固结。在这种土的压缩作用下产生的基础沉降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认为是固结沉降,其主要是对于粘性土质而言的。

4.2建筑地基沉降设计的计算方法

当前建筑地基工程中采用的沉降设计计算方法主要为分层总和法,按照其所选取的压缩曲线坐标的不同,其又可以划分为e∶P曲线法和e∶lo曲线法。一般情况下的建筑地基工程沉降设计中,不仅需要对建筑物基础沉降量及沉降缝进行科学的预估,还与要在此基础上对沉降时间以及沉降量与工程施工进度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预估,并通过二维、三维固结理论解决其过程中存在的宿管排水法加固地基问题。

4.3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缝的控制措施

(1)建筑平面设计措施。在对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缝进行控制时,首先应从建筑设计入手。对于建筑平面的设计,应在力求简单的原则基础上,确保建

筑物之间的高差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其建筑基底应力之间的均匀、圈梁更容易拉通。如此一来,在整体高度得到有效保证的前提下,即使发生的沉降作用稍大,也不会对建筑地基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作用。进行沉降缝设置主要是运用沉降缝将建筑物从屋面到基础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沉降单元,从而使建筑物平面简单化,最终达到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目的。所以,对于建筑地基沉降缝的设置位置选择上,可以考虑将其放置在建筑物平面转折处、层高落差处或者是分期建筑的交界处,并确保沉降缝有足够的宽度,使其能发挥出应用的效应。在沿高层建筑或者是裙楼交接出设置沉降缝时,应注意将其基础断开从而使主楼各裙楼之间能够形成互不影响的个体单元,并通过标高设置的方式对主楼单元和裙楼单元各自沉降量进行控制,保持其沉降作用过后的一致性。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措施。首先应在对变形值进行准确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工作,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建筑地基最终沉降量以及偏心距离的计算,建筑地基沉降量应保持在15mm范围以内,偏心距保持在15‰。其次对于并不能满足建筑自身沉降要求的建筑地基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比如预制钢筋混凝土短桩或者深层搅拌桩的形式对其建筑地基进行处理。第三,在进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时,应始终以加强地基基础刚度和强度和根本目的,根据建筑地基自身软弱程度以及上部结构情况,运用条形基础或者是筏形基础等基础形式,减少基础产生的扭曲变形作用。

篇3

二、路桥现阶段的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

路桥地基会出现沉降问题,除了自身材质质量问题外,就是路桥之间的衔接部位不够紧密,路基过渡段工作没有做好。施工人员应注意的是在施工中保持搭板和桥面面层在厚度和结构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沉降的可能性。在方法的选择上则应灵活处理,根据当时需要作出决定,考虑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多种方法混合使用,尽量减少路基塌陷,最大程度上提升路基的承压能力。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比如月降雨量和年降雨量,土质层下的水位变化情况等,然后做出最优决定。处理台后填充材料的时候,尽量降低它的含水量。

三、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施工的特点和具体要求

首先,道路桥梁的施工,不像一般修房子那样,几个月就可以完成。整个工程在施工中,由于长期是室外工作,所以经常会受到各种外界自然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连续几个月的下雨,或者遇到地质灾害等难免会耽误工期,再加上道桥施工涉及面广,如地质学、物理学等,再加上技术问题的困扰,所以复杂度和难度也是可想而知。整个工时消耗的时间因此会很长,有些甚至需要几年才能完成,在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上也是相当大。

四、影响道路桥梁路基施工的因素分析

(1)影响路基施工的质量因素有很多,每一样工程首先考虑的都是质量问题,到路桥路基的施工也是如此。在路基的中心部位,也就是通车部位,是整个道桥的承载力的核心,所以,位置材料以及设计的整体性的结构和稳定性就变得非常重要,下面部分则是路基,工程主要要保证路基不变形,有足够的使用时间的抗磨损性。所以,在施工前,要对路基问题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了解,设计好路基的主体部位,预算好路基坡度和桥面高度,规划好排水系统的安装位置。

(2)要保证路基施工时不再出现必要的麻烦问题,我们应在施工前进行详细勘察,利用各种相关知识了解当地的地质和水文情况,对各个因素进行详细解剖,分析出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做一定的人为工作,以改善现有状况。路基的硬度和抗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除了自身外,取决于填充材料,因此,一定选好材料,改变路基原有的不利条件。同时,改进和压实路基方法是目前使用很广泛的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路基结构,也是确保整个路基质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还有坡度和高度,排水系统的设置等问题,这些问题小而细,却是路基质量保证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在细节上重视起来。

五、当前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道路桥梁的路面平整度不够的问题。施工单位如果没有严格的进行操作程序的管理,将会加重路桥路面的平整度急速衰减,这样将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存在颠簸感,并且对车辆运行速度产生极大的影响。

(2)道路桥梁出现路基坍塌即跳车的问题。桥台沉降和桥头填土存在差异,导致梁伸缩缝与桥头搭板之间的连接度不够,降低了通过车辆的行驶速度,无法运行设计时的全线速度,也影响了行驶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并对桥梁产生较大冲击。

篇4

Abstract: China's recent 20 years development, from the city planning, business mode, software tools, to the building's facade, and so on. Copy, repeat accumulate, become the main way to social development. Now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period, and unfortunately by developed countries to the industrial age after the impact, the confusion is inevitable. When the surface of the cognitive, become a habit, the default by industry, it is very dangerous.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rspective on this problem and make some not mature explora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form

中图分类号:TU-09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构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经过一段时期的沉寂,于20世纪50年代重新进入当代建筑理论的视野,而英国建筑历史与理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顿1995年出版的《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把当代建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建构文化概念及特征的探讨不是我这篇论文的重点,重点是对建构本质的回归的呼唤。

历史沿革

为了更明确的表达我这篇论文的倾向,我决定从工匠建筑学时代谈起,以引入后面的话题。工匠建筑学时代与建构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自从历史上有了劳动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工匠作为一个职业便产生了,伟大的工匠建筑学时代也慢慢的走来。工匠作为掌握有建造技术与技巧的专门性人才,成为了一个很长的时代的城市与建筑的缔造者。中世纪期间,绘画、雕塑和建筑是受到手工劳作局限的三种视觉艺术,同时受制于工匠行会。15世纪之前,图被理解成仅仅是一个两维的平面,其中的图形仅仅是表示三维物体的记号。虽然在中世纪晚期图纸逐渐被频繁运用,但有证据表明其仍然是建筑物构筑活动中的次要部分。很多训练用的图是被画在一些易于擦写的媒介上,只有那些最重要的图纸才被永久保留。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对于图纸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重要变革。而这个变革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我们今天所说的建筑师也基本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对二维图纸的过度依赖导致了工匠建筑学时代一步步走向衰弱。进入近代,当现代主义建筑登上建筑历史舞台开始叫嚣时,工匠作为一种职业的存在性便越发变的可笑了。现代主义建筑对结构材料过于“诚实”的裸的表现,使得建构很长一段时间消失于历史中。

中国的现状

本文并不是要表达回到工匠时代的意愿,只是,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当代建筑师的这个职业,特别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速度简直可以用妖孽来形容。这种大批量的生产,导致现在的建筑产品粗制滥造,有些建筑真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时的商业文化,消费主义作为一个诱因,诱导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工业制造上的“山寨文化”也对建筑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建筑设计只求形式,体块,表皮的相似,不考虑材料,建造甚至结构问题的复杂性。在当今的建筑设计院中,找一个图片作为意向图,再进行深入设计的这种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建筑师与建造过程严重脱节,就连施工图设计的目的也是仅仅为了适应满足功能需求的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也许,因为技术,材料的越发复杂性,我们不应对建筑师苛求太多,但是建筑师作为一个从工匠而发展出来的职业,丢失了自己作为建筑师的看家本领,应是一种耻辱,甚至是不道德的。但现在主流及非主流的商业媒体,社会认同都将建筑师推向了危险的边缘,主流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改变。

其实中国人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建构传统,木构建筑本身就拥有着很强的建构性。中国的工匠从祖师爷鲁班开始,到清代的“样式雷”,把木构建筑的精髓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构件,用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话来说,就是属于“过度建构”。建筑史上伟大的一部法典――《营造法式》,它的普遍意义在于,它能够说明如何按照一定的木构法则将标准构件连接起来,形成变化丰富的建筑类型。到了近代,许多大学开始设立建筑系,而在设立之初,这些系被称为营建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中国建筑历史上对建构的尊崇,而到了当代,这些东西都被抛弃,形成了与历史上建构传统的分裂,这种分裂产生了以下若干所谓流行趋势的现象。1。表皮化:完整的建筑设计过程被分割为平面安排和立面处理两个阶段,同一个平面根据甲方喜好,可以有现代式、后现代式、乡土式等若干面具表皮的处理方式。2。装饰化:由于建构品质的缺失,形式成为竞争的焦点。为了吸引眼球,各种符号,构筑物等等不知所云的附件加到建筑上面,极尽手法之能事。3仿真化:这种设计策略具有很强的仿真能力,一种风格一旦出现,便能够外表上进行模仿。做点线角、檐口、贴点石材就成了欧陆风,也能模仿传统木构建筑、砖砌建筑等,这一点深得追求流行风格的商业需求。

而作为当代建筑设计工作中与业主交流的重心的建筑效果图亦不能反映空间形态的策划与构建,它反对一切有价值的探索。效果图的虚假性在于它不反映建造,依靠营造一种虚假的画境,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但其实对于真正重要之信息提供甚少,因此具有欺骗性、贫乏性。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甚至出现了效果图制作公司这样不可理喻的设计分工。“形式”问题是如此的复杂以及不确定,而在国内,形式往往被视觉形象所偷换概念,最终的形式都被充满表现欲望的乖张的三维效果图所代替。而建筑师这个职业,也沦落到了为可笑的所谓“形式”而屈服的可悲境地。

国外的实践

对于国外的建构实践,我在这不再多余的叙述建筑诗哲路易斯康对材料的如神般的运用,也不再表现卡洛斯卡帕对节点的崇拜。我重点想表达密斯,这位德国优秀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不得不说,几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做着违背现代主义建筑纲领的事情,从柯布,赖特,再到密斯,而格罗皮乌斯,这个最忠实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的先驱者,最后只落得了一个建筑教育家的美誉,人们评判他的建筑都是,如此的笨拙,而他的学生们,如此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原因应该已经比较清楚了。1958年密斯在接受某个专访时说到“我们对于设计一词已经没有多少好感,因为它可以涵盖一切但又不说明任何问题。许多人以为自己从设计一把梳子到规划一座火车站无所不能――事实上是什么也做不好。我们只对建造感兴趣。我们更愿意建筑师使用建造一词,而最好的建筑作品则来自于建造艺术”。1956年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1968年在柏林完成的国家美术馆新馆的建筑都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菲利普・约翰逊这样评述密斯的砖住宅:“他对砖头的精确尺寸简直就是一丝不苟。他甚至要求,将焙烧不足的砖头与焙烧过头的砖头分开使用,只因为二者的长度略有不同,前者用于一个方向,后者用于另一个方向。”一切都表明他对建构性的重视,他认为建造艺术本质上是一种诗兴的活动。在巴塞罗那馆的设计中,为了能够在中心部位的墙面上使用一种特定的玛瑙大理石,密斯甚至对整个设计进行了调整。换言之,“密斯完全是在以一种顶礼膜拜的方式煞费苦心地将大自然的造化融合在建筑之中”。

国内的声音

作为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的张永和在理论研究上极力反对对建筑

价值进行过度的社会学、文化学的阐释,而强调建筑的本体价值,即建造。张永和在北大那个安静的角落发出的声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他的同事,董豫赣,一直潜心于建造实验的一位建筑人,当年他做的清水会馆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董豫赣在试图复兴传统匠人的设计方式的同时,也在试图复兴一种生活方式,

他在做清水会馆的过程中,像一个匠人一样指导工人不同砖的砌筑方式,像一个匠人一样与工人们分享建造的心得,像一个匠人一样将实实在在的建筑体验传达给业主。董豫赣做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图的境界,没有事先设计好的平面,只有如中国传统匠人造园那般临场发挥的意境。但他自己也说他达不到那种境界。诚然,难有人能做到如此境界。

结语

最后,用《造型》杂志上的一段朴素的文字来结束这篇论述:

“我们不承认形式问题,只承认建造为题。形式是我们工作的结果而不是目标。没有自为的形式。以形式为目的就是形式主义,这是我们反对的。从本质上讲,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将建筑实践从纯美学思维的掌控中解放出来,使它回归初衷:建造。”

篇5

叶廷芳先生是建筑界的老朋友,他的文章常常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平日他不趋炎附势,做事不失原则和公平,他的这种做人原则得到朋友们的欣赏和赞叹。 他与贝多芬的心是相通的 作为一个同样受到过命运袭击的人,贝多芬英雄主义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叶廷芳。每次去德国,他总要设法去一趟波恩――去看贝多芬的故居。他说:“是这个城市的伟大儿子,乐圣贝多芬把我吸引。看到他亲手写下的那奔腾跳跃的音符,就仿佛看到他那颗狂奔怒吼的灵魂,贝多芬那熊熊燃烧的生命,从而自己那本来缺乏热度和烈度的生命被其点燃了。” 贝多芬在面临不幸遭遇时发出的怒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让它毁灭我!”终生激励着叶廷芳先生。 作为卓有成就的德国语言文学家,叶廷芳先生有着中外广阔的文化背景、丰富的知识储备。但几十年来他却一直关注建筑并潜心研究建筑,而建筑界的朋友们也从未把他当成外人,常邀请他参加建筑界的学术活动,倾听他别有新意的见解。 他是从建筑文化、建筑美学出发而与建筑学结缘的,并为在建筑中注入人文精神和现代精神,提高建筑的审美品味而奔走呼号。 多年来,建筑领域的“三俗”现象很严重。一方面是物质现代化迅速大发展;一方面却是社会精神和道德的迅速滑坡,作为人类文化综合反映的建筑实体和城市建设,也同步反映了这一大的文化背景。针对当前不少建筑不美的问题,叶先生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很长时期以来建筑几乎成了文化和美学的,甚至到了不敢“美观”的地步。即使已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北京某名牌中学的一座新盖的教学楼,只是讲究了一下“适当美观”的问题就引起很大争论,他认为这是我们的建筑长期在低层面徘徊的重要原因。 在关于国家大剧院造型设计的激烈争论中,他针对当时业主委员会提出的“三个一看的原则”(即:新设计的这个大剧院必须“一看就是个剧院;一看就是中国的;一看就是建在天安门旁边的”),抢在大剧院设计评审委员会第一轮评审以前,连写三篇文章,用悉尼歌剧院、朗香教堂等实例反驳“三个一看”的陈旧观点,以阻止又一个大屋顶产生,分别发表在《建筑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上。 “保存、保护”建筑遗产是人类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 如同对德国文学一样,叶廷芳对建筑的理解和热爱到了痴迷的地步。 他把建筑看作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一种大地的雕塑,而且是一种不依你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审美对象,“它随时诉诸你的视觉器官,迫使你立即产生情绪反应――愉悦抑或厌恶、轻松抑或压抑。”因此一座建筑一旦耸立而起它就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人的精神情操的塑造。他的结论是;“可以说,一部建筑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宏观地看,一个时代的建筑水平,是一个时代人类智慧发展程度的标志;一个时代的建筑风貌,是一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的外观。” 根据他的分析,最初人类在与狭义的动物分手的时候,如果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觅食的方式上仍与动物差别不大的话,那么在改善栖身条件方面,其长处却明显地显示出来。最后离开了蹲伏了多少万年的黑暗洞穴,住进了用自己的肢体构筑起来的“掩体”。然后,由这简陋的掩体发展到风雨不动的“房屋”。由房屋发展到巍峨的殿堂,进而发展到今天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人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把所有其他动物远远甩在后面,而成了“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 他提醒人们要注意环境对人的精神情操的影响――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城市规划应有全面眼光,在宏观美学上要有一个主题,要讲整体性和艺术感,具体到北京,“必须在美学上给予古都北京以明确的定位,以南北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为主体,以它的高度为天际线,以它的金碧辉煌为主色调,其他建筑都处于服从地位。”他的这一建议得到广泛反响,并被吸收到北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在保护古都风貌时,他强调古都风貌的概念不是简单地把古建风格与古都风貌混为一谈,不能用大量的古式单体建筑充塞古都,造成与古都风貌不和谐,旧北京作为独立古都的存在,其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因此保护古都的原貌是我们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他写了《什么是古都风貌》《谈谈古城保护》《古城改造不要伤筋动骨》《走出古城保护的误区》《维护文物的尊严》等多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这些见解,其中为保护圆明园就写了20多篇,呼吁要保护圆明园的“废墟美”,他甚至被对方讥讽为“废墟派”。然而恰恰是他坚持把重要的建筑遗存列入审美范畴,提出“废墟美”的概念,先后两次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提倡废墟文化和废墟美学,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叶廷芳在80年的长文《伟大的首都,希望你更美丽》,曾被多家报刊转载,引起百姓的街谈巷议。当时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请建筑师出来谢幕》《建筑是艺术》等文均引起读者广泛共鸣。 建筑要创新,必须走出“工匠心态” 他坚持建筑一定要创新,而要创新建筑必须“走出工匠心态”,不要让“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马克思语) 什么是工匠心态呢? 叶廷芳先生认为,“匠人的习性是重复。”工匠常常按照既定的或传统的模式行事,依样画葫芦,工作大多是重复的。他分析,与现代艺术家以重复为耻、以创新为荣的普遍文化心态不同的是,我们中国人维护传统的精神和能力如此之强,某种意义上说,其文化心态形成的原因总是源于一种封建时代工匠心态的特点,即师承师傅的,沿袭前人的,一般不敢越雷池半步;因而既得不到系统的历史知识,也不可能获得横向的参照,学习吸收已经发展了的多元化的美学艺术理论,这是工匠心态的局限性。 在回顾我国建筑史始终以木构形式为主体,并被人长期称此单一局面为“超稳定结构”时,他很感慨,对这些以及对《建筑慎言艺术》《建筑慎言创新》《建筑慎言接轨》等不同意见,他写文章反驳,认为这些是改革开放的“不谐和音”,是“艺术发展的绊脚石”,反映了这些言论的作者们“泥古、拒外、厌新”的思维定势。 叶廷芳认为,中国的“匠文化”是非常强大的,建筑师要创新必须走出工匠心态。 他强调建筑师是创造者,建筑师像其他艺术家一样,天性是创造。我们不能忽视建筑师的艺术劳动,不能把建筑师视同工匠。建筑师是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建筑的活力,表现人的情感,表现民族的特质和精神这些都说明建筑师的创造是艺术劳动,他希望中国能出现更多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或巴洛克时期的贝尔尼尼那样有创造性的大雕塑家、大建筑师。 对于真正有创造性的建筑精品他由衷地赞叹。他热情讴歌悉尼歌剧院,对其表现的创造活力和天才奇想尤为钦佩,他写道:“作为一座建筑物,你本身绝妙的艺术风貌和周围那如画的风光交相辉映,好一派诗情画意的展现;作为一座歌剧院,你体外从‘形’上焕发出的艺术光彩与你体内从‘声’里弥漫出的艺术气氛融而为一,可谓表里如一的艺术实体!

”真是赞美有加。 叶廷芳先生的社会担当 叶廷芳先生可谓是人格楷模,在精神上他有着超然物外的境界,在学术上他有着无畏的勇气,在生活中他实践着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 他的人生哲学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了社会的完美不遗余力”。这些朴实的语言与他的实际行动对照时,更能体会到他内心世界金子般的光彩。他在他的中学母校演讲时曾以《虎的雄姿、鹰的视野、牛的精神》为题,要求青年学生们以这样的品格来铸造自己的精神人格。实际上这也是叶廷芳自己成长和治学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人格模式的标本。 叶先生的本职工作是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中国德国文学研究会会长,曾出版《现代艺术的探险者》《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卡夫卡及其他》《美学操练》等十余部著作以及编著、译著等近五十部,还有相当数量的散文、随笔和评论文章。在德国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还曾任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他的繁忙可想而知。但是,叶先生坚持关注并积极参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他不仅真挚负责地从事舆论文字方面的大量工作,还常常到现场促进落实。 当他听说仅1994、1995这两年,全国文物遭受的破坏即超过了“”时,他非常震惊和焦虑,决心投入抢救行动。此后他20年如一日,竭尽全力地为保护古城镇和全国重点文物奔忙,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还先后多次通过写提案、发表文章等方式,呼吁全社会关心城市生态、维护文物尊严。年近80的叶先生曾两次与谢辰生、陈志华、毛照晰等老专家,不辞辛苦地远赴苏州和建德参加保护古村落研讨会,一起签名发表“苏州宣言”、“建德宣言”。 《建筑门外谈》一书凝聚了他对建筑的心血。全书从整体上生动地体现了他对建筑科学发展观的原则链――保存、保护、创新发展的重视,从妥善保存城镇历史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创新协调发展城镇高品质的人居环境的高度,全面阐述了他的建筑观点,对建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文明极有参考价值,读起来也生动有趣、很有启发。 有记者曾问他,您那么忙怎么还要做这些?他的回答是:“只要对推动社会文化有利,现在我还能做一点儿就做一点儿。” 面对中国建筑文化创新与建筑教育难以令人满意的现状,太需要叶先生这样有担当精神的知识分子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忘我精神实在令我感动。于是欣然提笔写下这篇感念文字,以表达我对叶廷芳先生的衷心敬意。

顾孟潮:中国建筑学会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12-02 收稿日期:2016-10-18

作者简介:吴 杉(1970―),女,湖北黄石人,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教师,造价工程师,副教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国务院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工匠精神”,对制造行业企业的发展提出了重质求精的期许。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内涵并不仅仅是制造业生产及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对建筑行业也是如此。我国工程建设中勘察设计不谨慎、施工管理不到位、偷工减料质量差、成本管理问题多等乱象层出不穷,也亟待“工匠精神”的建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工程相关工作,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及招生情况下,未能形成明晰的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及综合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模式,培养效果有待提升,特别是综合职业能力对岗位需求差距很大,工作中难以做精,素质培养的缺失使得毕业生从业过程中稳定性较差,流失率高,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工匠精神”起源于资本主义萌芽期的欧洲作坊内,简言之即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理想精神的追求。契合时展需要,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都充分认识到其价值,在职业教育中十分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也是德、日等国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秘诀之一。

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未就“冰山模型”运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效展开研究,仅用于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实证分析及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研讨。所谓“冰山模式”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上部分”和深藏水面之下的“冰山下部分”。其中,冰山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显性能力数值,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教学来改变和发展。“冰山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隐性能力指标。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起关键性作用。知识是指个人在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技能指运用某种知识进行具体工作的操作能力;社会角色是指基于一定价值观采取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自我概念是指自身本质属性认识和思维,也可以称自我意识、自我认识;特质也称“品质”,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动机来源于需求,是驱动个人行为的兴奋剂,驱动着人们不断去做某些事。

二、结合“冰山模型”对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工匠精神”需达到的能力目标提取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往往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如何把意识形态方面的“工匠精神”具体分解出那些可操作的、可测量的高职人才培养指标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笔者尝试结合“冰山模型”(主要针对冰山下部分)对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工匠精神”需达到的能力目标进行提取,如下表:

三、培育“工匠精神”的实施方案

1.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针对原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规格”进行细分和修订,依据提取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工匠精神”需达到的能力目标,把原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目标”重新划分为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能力;具有进取心和积极向上健康心态等子目标。

加大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时间的比重。目前我们开设的职业道德课程只有28课时。从国外尤其欧美高职教育发展形势来看,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时间的比重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在培养上更注重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就业创业指导课在开展职业精神教育中逐渐起到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现在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比较自我、有个性,学校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行为特点,进一步明确职业道德课程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纳入其中,选用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明确“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认识其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更为正确的职业态度,提升其职业素养。

2.聘请行业专家指导与熏陶“工匠精神”

邀请行业专家、资深造价工程师参与培育“工匠精神”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些名师具有能工巧匠的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职业技巧;名师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能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名师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与名师交往、研讨、请教工程造价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能够在无形中感染学生;名师还具有专门的培育高水平弟子的方法、技巧,以名师的方法培育,学生容易成才,所谓名师出高徒。

3.基于“工匠精神”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将“冰山模型”基本理论应用于高职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隐性素质的培养,同时如何考核、评价这些隐性素质成为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之前的传统的笔试、论文、大作业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准确反映素质能力指标。每门课程必须重新构建成绩评定标准,依据课程特点把平时出勤率、到课率、作业、成果书写整洁度、 准确度等结合给出最终成绩。对于小组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重点还要考查分工与协作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评价指标的量化。

在基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的“冰山模型”中融入“工匠精神”,顺应了工程相关行I发展的趋势,符合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未来职业的发展。然而,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这项研究刚刚起步,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丰富学校现代化办学内涵,高职教师任重而道远。

篇7

毫不怀疑的说,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路斯拥有21世纪人类的前卫思想。翻开这篇作于1908年的《装饰与罪恶》让人感慨不已,在20世纪这个批评的黄金年代里,假如作为建筑师的路斯从事文艺理论与批评工作,他一定会是一位文笔卓越、思想激进的左翼批评家,我猜测他的思想会倾向一定是或者更激进的托洛基主义。如果他的寿命可1940年,他一定会成为格林伯格抽象表现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从19世纪末的分离派向20世纪初先锋现代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性人物,人们逐渐发现以往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中线性发展观的局限性,而路斯独特的建筑策略和文化批判为人们提供了建筑现代性认识的新视野,所以现代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者都把路斯看作自己思想的来源之一。

1.建筑与装饰的关系

只有清楚明了的理解了《装饰与罪恶》主要是针对分离派表面、肤浅的装饰风格,我们才能理解路斯并不坚持去除建筑中的所有装饰,在建筑学的层面上来讲,他是对古典主义中的集合性装饰持赞扬态度的,虽然他反对分离派的装饰,他认为分离派只有瞬间的价值,而后着通过正确使用材料和赋予建筑更多的内涵以及性格。因此,路斯在建筑设计,尤其是其室内设计中,创造性的借鉴并发展了古典主义装饰。

在这里,路斯深刻区别了两种不同的装饰:分离派的表面装饰和古典主义的深层装饰,在他看来,表面装饰是寄生于结构并干扰结构逻辑的后加想法,它们只是制造幻想;而深层的装饰则能增强结构逻辑并有目的地使用简单形式并真实地表达材料,它们的作用不再是隐藏和掩饰,而是作为社会文化基础的同谋和表现符号。

2.文化与建筑的关系

在路斯的《装饰与罪恶》以文中,路斯按不同社会阶层区别了当时的知识精英和传统工匠,他认为社会中不同的人。虽然同时存在,但却可能属于不同的时代,落伍者降低了文化进步的速度:

“我可能生活在1908年,但是我的部居生活在1900年,而街对面的那个人则生活在1880年。对一个国家来说,它的居民的文化分布在如此长的时间段里面真是不幸。”

或者说,他们属于不同程度的现代,因此,不同人会需要不同的文化,知识精英在劳累一天后会去听贝多芬的音乐,但传统的工匠却不能体会这种乐趣,他们只有在对物品的装饰中获得乐趣。路斯虽然坚持自己的装饰理论,但却出于对工匠阶层的理解而能容忍他们的装饰。

3.二十一世纪的文化与装饰的关系

21世纪的今天,网络在方便大众了解世界的同时也把自己毫无保留的暴露给网络,于是不同用户的需求被分类对待,和现实超市一样,网络超市也时时刻刻修改对商品的包装机制,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模特、配饰、背景中的香奈儿礼盒都成为网络商店的商品装饰细节。受教育程度与个人修养的极大差别网络买家的不同装饰需要,在精明的卖家不断区分下得到满足。

从网络世界转身目光投放到21世纪的上海,价格昂贵的奢侈品专柜与陕西农村花哨的年货集市形成鲜明对比,两个完全不同的消费人群其对商品的期望与注意力也完全不同,构称高档百货专柜的商品拥有更优质的包装材料更细致的装饰风格,更少的颜色,当然更高昂的价格。年货集市则深受受教育有限的农民的青睐,用饱满的红色和绿色构成的年画和大红纸包裹的粗糙点心成为年货的重头戏。这一差别的形成原因被20世纪初的路斯先生不留情面的指出。生活在当下的普通人群其对装饰的舍弃也达到了人类发展以来的极致。宜家简洁低成本的家居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当然仍有一部分消费者内心依然渴望睡在一款巴洛克风格的软榻上,但对价格和实用性对比之后,他们选择接受宜家单色的,需要自己回家组装起来的几块木板和钉子组成的家具。

综上所述路斯在1908年得出的结论至今仍然有效“文化的进步跟从实用品上取消装饰是同意语”,我们应该为这一结论感谢路斯。

4.实用主义:经济与装饰的关系

由“小白脸掌握命运的国家”“有装饰流行病的政府”成为路斯对自己生活的时代的背景的刻薄描绘。1908的奥地利国民经济的秘密也被卢斯毫不怯懦委婉的一语道破,“更换甚至放火烧毁一部分财富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则”。如果读文章的我们有一些经济学基础知识,就会发现这些法则至今形而有效。在有关装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上,路斯认为装饰所造成的浪费和社会经济发展背道而驰从而阻碍了社会进步。从资本积累的角度说,人们对作为消费资料的装饰的过度追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然而社会变迁的原因是复杂的,经济原因只是其中之一。现代进化论者认为社会进化的形式可以是多元的,认为不同的社会都有自己的进化阶梯,而且每个社会中的不同领域都能构成一个独立的发展方向。我们以当下的月饼为例,“纯金”月饼、“纯银”月饼,月饼盒里装名贵洋酒、高档礼品,每当中秋佳节来临之时,过度豪华包装的月饼就纷纷火爆出炉,各种“豪华月饼”挤满各地商店的柜台,而且销量甚好。

路斯的“装饰与罪恶”这句口号比阿道夫・路斯这个名字更加让人振聋发聩,它就像是对于20世纪之后至今对于包装设计在内的整个艺术的超级诅咒,当然如果用路斯自己的话来说更像是一场天堂降临尘世之前的净化。“文明人用艺术来代替装饰”,我们用贝多芬或瓦格纳来纾解一天的疲惫,如果有谁能再听完贝多芬的第九号交响曲后,还能有办法坐下来设计壁纸的花纹,那他不是恶棍就是低能”,这就是路斯1908年提出的观点,我们不在需要“风格”这种嗦的东西,因为风格就是装饰,装饰就是罪恶,装饰就是材料和精力的耗损。

文献综述:

【1】姜娓娓.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为例.北京.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3】对装饰即罪恶的在解读.徐辉

【4】范路《非先锋的先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

篇8

一、重庆农村民居防震设防应对措施

农居抗震设防历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我国在前几年确定防震减灾十年目标时,是以城市为重点,要求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使我国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当时农村的抗震设防工作没有提到议事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地震对农村经济破坏的加重,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突出重点、全民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三大战略要求。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提高农村民居防震保安能力,2007年重庆市建委、市地震局提出了全市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2008重庆市政府拟出台文件,要求按高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设计,提高重庆市新建、改建大楼的防震标准;2009政府又安排300万元专款,组织有关专家和科研单位,开展农村民居经济实用抗震技术和农村民居巴渝建筑风貌特色研究,编制实用技术标准。目前,区县的抗震民居示范工程已经逐步启动。

二、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镇建筑(本文仅指不纳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居民建筑)建设的快速增长,居民的房屋结构也由传统的土坯或土木结构逐渐改为砌体结构、框架结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多数建筑在没有规范设计和规范施工的情况下就已建成,留下了不少的安全隐患。具体问题在于:一是目前重庆市村镇建筑多由居民自己出资,在自有土地产权范围内建设,一般不纳入政府职能部门的基本建设管理范围,大多无正规设计标准,房主仅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依照自己拟定的功能、开间尺寸、进深尺寸、层高、层数等来进行建盖;二是施工方大多属无资质的农民施工队,工匠技能参差不齐。建盖过程中,凭建房农民自己的经验和感觉,甚至是错误的经验就把房屋结构建盖起来;三是建筑经费使用不合理,主要追求住房的高大、宽敞、明亮,在外表装饰上投入过多,在结构抗震上过分省钱,有的甚至不与考虑过房屋结构的抗震问题;四是地基选择不合理,地基挖掘深度不够,处理方式简单,大多数仅在地面下50公分左右填埋碎石或片石,很少打地圈梁,基本没有加钢筋,多层建筑大多没有圈梁;五是承重墙厚度达不到要求,有的砖混结构承重墙仅是l2墙,普遍存在砖木结构房屋层高超高,达4~5米;六是砂桨比例不合理,粘接强度差,建筑质量差,忽视抗震设防标准,达不到抗震设防的要求。

从重庆5个乡镇民居的调查统计分析情况看:个别地区乡镇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生活逐渐富裕,房屋建筑情况相对好些,主要以混合和混预结构为主,采用了圈梁,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约占调查总数的10%;以砖混合预制结构为主的农家自建楼房,建房过程中根本未考虑抗震设防因素,施工人员技能普遍很低,特别是部分房屋的选址不科学、地基不稳定,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虽然这类房屋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但很脆弱,约占调查总数的25%;在有些偏僻山区的情况相对较差,由于经济原因主要以土木结构(土坯房)为主,少部分为砖木结构,房屋基本不具备抗震能力,约占总数的65%。总体上看,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十分脆弱,推广和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工作十分必要。

三、推行民居抗震设防工作需加强的几项工作

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要在民居安全工程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其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要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到人。在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中不容忽视以下几个方面:

1、专家参与设计,组织进行抗震性能房屋建设论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下各种机构类型,给出当地群众经济上易接受的抗震技术措施和指导性建议。通过编制地区性房屋抗震技术标准和抗震构造图集的形式,指导村镇房屋建造,提高其综合抗震能力。

2、领导重视。少数乡镇政府对农居抗震设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干部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对推广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积极性不高,没有建立农居档案,心中无数,这种现状对今后的抗震救灾工作极为不利。

3、严把五关。严把选址关:严格规划选址实行统一规划、分栋(分户)自建,严格按建设程序审批。规划选址用地避开山洪、风口、泥石流、洪水淹没、风景区核心景区、地下采空区、高压输电线路等,并要求有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以方便生产生活;严把建筑设计关:住宅方案供农民选择使用,免费向村民提供住宅设计图集,住宅设计一般为2~4层,达到国家技术标准,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要;严把施工关:以镇为单位编制施工方案,组织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或持证工匠施工,杜绝无证施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聘请监理公司或区质监站对农房建设进行监理和监督,同时还应建立由镇村管所技术人员、村组干部、建房业主代表三方组成的质量监督小组进行质量监督;严把建筑材料关: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及构配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凡不能满足技术标准的一律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4、加强宣传教育。农村长期存在防震抗震知识不足,对建房质量认识不能到位,采用科学、灵活、及时有效的宣传方式,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将农村住宅建设防震抗震知识普及到乡(镇)、村庄和农户,使广大农民建设安全农居变为维护自身生命财产安的自觉行动,增强市民防震意识。

5、加强监管,保障农村民居抗震质量。把抗震设防管理纳入工程审批、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管理环节中,加强监管,确保抗震设防质量。

四、结束语

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是加强农村民居防震减灾能力的一种基本措施。同时,积极宣传,提高农民认识,让农民自主自愿参与实施地震安全民居工程,做好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和服务是实施地震安全民居工程的核心。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东良.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农居地震安全工程试点工作.高原地震,2007.1.

篇9

王澍1963年出生于乌鲁木齐市,1981年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学生时代的王澎,颇富才华却桀骜不驯。有一次,他在街上摆了两个油桶,自称“装置艺术”。而这一惊人之举,招致了行人的不安,还惊动了警察。警察当然不理会他的所谓“艺术”,责令其迅速拿掉,后来还是导师齐康教授及时赶到,才化干戈为玉帛。毕业论文答辩时,他将论文题目贴满墙壁,齐教授劝他:“你这样贴出来,小心论文通不过啊。”他不听,反而口出狂言:“如果说中国有现代建筑师,那只有一个半,半个是我导师,一个就是我。”这句话得罪了不少评委,所幸齐教授背后力挺,答辩才得以顺利通过。齐教授之所以特别器重王澎,关键在于欣赏他身上的两种特性:一是不注重利益,对专业热爱;二是勤于思考,不人云亦云。齐教授认为,王澎天赋异禀,假以时日,应该是有大成就的人。因此,在毕业前夕,师生二人进行了促膝长谈,齐教授特别叮嘱他:“切忌急功近利,要守得住寂寞,多思索、多体验,厚积而薄发。”

能够恪守师训其实并不容易。王澎毕业后,进入浙江美术学院研究所,从事建筑、环境的研究工作。当时,改革开放大潮汹涌,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建筑师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很多同学抓住机遇,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而王澎却远离热闹,日复一日地与图案和文字为伴。这期间,他把主要精力用来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他熟读康德的《形而上学导论》,默背《世说新语》,从白居易、李渔等传统诗词中获取营养,去感知那已远去的中国的美,把对文化的理解融入设计理念中。他时常感到,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召唤他——去承袭与发展华夏建筑的独特韵味。那段日子,不断有朋友劝他:“现在有很多项目特别赚钱,你竟然还闲在西湖观风景。”王澎思想挣扎过,但想到导师的教诲,想到自己的志向,他坚守了下来。“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很多时间来反省。”王澍后来回忆说。在心性的滋养中,王澍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观:“在做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建筑只是我的业余活动。比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场所的人文气息,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朴素建构手艺中,光辉灿烂的语言规范和思想。”

转眼几年过去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速,西方建筑思潮和模式让很多国内建筑师顶礼膜拜,一味的“崇拜外国、排斥民族”浮躁之风盛行,传统建筑的精华与美学尽遭遗弃。对此,王澎颇有微词:“在中国,有很多美丽的城市,然而他们把一切都破坏了。他们建造起宽阔的道路系统,每一个街区都给开发公司建造高层住宅,把纽约、洛杉矶、拉斯韦加斯融合在一起,那就是上海。”王澎希望能有所作为,摩拳擦掌地想出山,但齐教授的话再次在耳边响起。他暗暗咬牙坚持,既然火候还不够,那就再沉几年。就这样,在他毕业后的整整10年里,他没有建一座房子,放弃了很多唾手可得的赚钱机会,而是一直扎根于文化的吸收与探求中,扎根于最基本的实践与探求里。这期间,他常常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充分发掘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这些积累,终于成就了《瓦园》的惊艳出世。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上,他用6万片旧城拆迁回收的青瓦、3000根竹子,几乎在全手工的状态下,造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一经推出,立刻引得啧啧称奇、阵阵喝彩。《瓦园》的成功,令王澎声誉鹊起,同时也更坚定了他的建筑理念:扎根本土,将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元素融入现代建筑。

篇10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537(2008)09-0170-07

背景

龙庆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提出了建立在历史研究和实践应用基础上的建筑历史与理论教育体系,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建筑研究生培养中付诸实践。龙先生的建筑历史与理论教育体系包括防灾、保护和设计营造法三大方面。由于龙先生年事已高,在其最后的学术生涯中,主要培养了防灾方面的研究生,同时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建筑防灾研究室;在保护方面,龙先生也培养了研究生,并亲自指导了广州南海神庙等岭南重要历史建筑的复原设计。长期以来,以龙先生的助手或学生为主的华南理工大学(原华南工学院)建筑历史方向的学者,为华南地区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对上述两个方向而言,龙先生在古代建筑营造法方面的学术探索和成就不太为学术界所了解和注意,这笔学术遗产需要进一步发掘整理和深入研究。龙先生的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散见于其手稿和部分中,也见诸其建筑教育和言论中,影响了其学生和同仁。在本文看来,龙先生的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不仅是一种设计法则和设计规律的分析,同时也是对历史建筑营造实践中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的探索。龙先生在这方面的探索更多的与其对建筑防灾,建筑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其研究方法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可为今日研究所学习、借鉴。由于此前这一课题未曾得到系统的总结论述,本文仅仅是一种尝试性的初步解读。在解读过程中,本文将重点对部分与古建筑设计法则(主要表现为数理关系和尺度规律)直接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结合龙先生的其它文献,探讨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主要采用了工匠世代相传的方式得以延续。专论建筑的传世文献极少,地方性的、民间的建筑做法更是缺乏文献资料。现存的古代文献如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都反映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探索,表现为以上述两种文献为主,结合实例的分析研究。例如梁思成先生对清代工程做法则例的研究……陈明达先生对宋代营造法式的研究……等。在他们的基础上,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对中古以来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探索不断有新的进展。

目前对于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研究,暂不考虑建筑实例稀少的唐代以前各时期,就唐代至清代这一时期而言,仍存在一些难点,例如下列课题

①宋《营造法式》提及的“材”模数制在唐至元时期实例中的应用程度和表现;

②清《工程做法则例》、《营造算例》、《营造法原》和实例的对比研究,我国古建筑实例少有大量精确测绘,公开发表更少,受限于此,这方面研究进展不多;

③模数营造法则从宋《营造法式》到清《工程做法则例》的演变过程,包括元、明时期的断代专题研究等。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受限于上述①和②两方面的成果,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④地方性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近年来,部分建筑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地方性和民间建筑的工艺、地方传统工匠经验等领域的研究。这一转向,是对传统建筑史学以官式建筑营造法则为主流研究方向的拓展,是对近二十几年来对民间建筑(主要是传统民居)研究的深化,也是对近十几年来在建筑史学理论研究的反思后更为贴近历史主体、历史事件和历史实践的方法论转移。

龙庆忠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概况

1 成果文献

龙先生对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大量的研究手稿中,目前其手稿仅整理出一部分,以《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为题于1989年出版为论文集。其中收入的下列5篇论文属于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方面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下文文献名后括号内为本文编号、文稿完成日期、文集页码)

《中国塔之数理设计手法及建筑理论》(文献Ⅰ:1987年6月;P16)、《营舍之法》(文献Ⅱ;完成时间不详:P87)、《论石券桥之设计思想》(文献III;1982年;P104)、《中国木构(梁枋柱桁椽等)由厅堂中间柱梁依次折减的计算方法》(文献Ⅳ:1986年3月P110)、《中国古建筑上“材分”的起源》(文献V;1982年之前;P246)。占论文集收入18篇论文的近三分之一,具有相当份量。在论文集所收的其它各篇中,有部分内容也涉及建筑营造法则的研究。此外,龙先生1986年1月完成的论文稿《论中国古建筑之系统及营造工程》(文献VI)也是一重要文献,1995年发表于《华中建筑》。

2 研究周期

在《论中国古建筑之系统及营造工程》序言中,可以发现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关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956年、1965年、1978年,

1985年均分别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论文中相应的表格实际上也已经在上述各个年代完成。这三十年(实际上应考虑更早时期的探索)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正是中国建筑史学界对宋代《营造法式》及其反映的营造法则的进行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其中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包括

(1)梁思成先生主持的《营造法式》注释研究工作。这一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因而中断,1983年出版了研究成果(仅有上卷)。

(2)陈明达先生对宋代《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探索研究。这一工作源于其20世纪60年代初期对山西应县木塔的研究,到1981年出版《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

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一古建筑“营造法式”的持续研究,正如其同时代的建筑史学者们一样,是对主流课题的关注。

3 研究条件、研究资源

如同那个时代的所有其他学者一样,龙先生是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着自己的研究工作。现代中国古代建筑史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调查研究,研究者掌握的实例资料不足对建筑营造法则、尤其是尺度设计法则的研究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到目前为止,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很多研究文献仍集中关注于《营造法式》等历史文献的文本阐释,大量进行实例数据验证的文献仍显不足。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龙先生的文稿中比较多的引用了实例的

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参证以日本的资料例,如文献Ⅰ对日本古塔资料的引证、文献Ⅳ对日本中世纪建筑资料的引证等。这种中、日对比研究,在当代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中仍显不足。此外,大量引证经史文献阐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同时代的建筑史学研究者的共同特征。

由于时代的限制,当时尚不可能展开对地方性和民间建筑的工艺、地方传统工匠经验的深入研究,以及将地方和官式做法进行比较研究。但是龙先生在其学术历程中,很早就注意到了地方民间营造的经验,并进行历史的分析。如在1930年表的《穴居杂考》一文(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一期),应属最早关注民居建筑的论文。

4 学术史影响

现发表的龙先生文章由于主要是由后人据其手稿编撰而成,其中有不少编辑上的不足,文字缺漏错乱也有;在表达上,文章具有明显的手稿特点,包括大量的参考文献内容的摘抄引用和计算,大量符号的使用等,同时由于时代的限制,龙先生的文稿在表达上很多时候无法满足今天所谓学术规范的要求,另外,文稿也有强烈的研究者个人特色,包括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微言大义式的一些表述。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今日将这些文章作为纯粹的建筑设计法则研究文章进行研读,对这些文章在学术史上发挥影响带来了消极的作用。

龙先生在1980年代进行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教育中,主要培养了建筑(包括城市)防灾方面的研究生。龙先生教育特点是在其自身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指导研究生继续探索,其成果往往是在龙先生手稿基础上的扩展和深化。可以想见,如果天假以年,龙先生是可以在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的。今天我们对于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方面的文稿,应加以重视,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主要文献评述

前述的6篇主要文献(文献Ⅰ~Ⅵ)可以分为四类。

1 文献Ⅰ

文献Ⅰ针对古塔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其思路源于《营造法原》中外塔盘外阶沿之周围总数和塔总高相等的制度,由此得到了竖向尺度和水平尺度的基本关系。再通过各种实例数据的验证和分析,探索古塔各层高度、边宽的相互关系以及层间递变规律。由于古塔作为具有强烈仪式象征作用的多层建筑,其尺度一般具有较规律性的取值,这种倾向数理分析的方法是有效的。论文初步提出以下基本观点

(1)多边形楼阁式塔的公式是基本关系式,总高H=底边周长C=n×底边边长a(n为边数);

(2)以(1)式为基础,对密檐塔提出了参考关系式,总高H:塔底层之边长a=4~4.8,以4为多;

(3)各层塔身宽w:塔身高H=1/3~2/5。以1/3为古制,并提出以此取值代表古塔的台殿式传统;作为对比,部分密檐式塔首层为光平无柱的高塔身,是为阙榭式传统,其首层塔身宽与塔身高之比可达到1.2。尺度规律的探索联系形态和制度,并互为促进,这是古建筑营造法则研究中的重要学术传统,在陈明达先生《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4)对于密檐式塔,结合砖皮数分析尺度,这就摆脱了纯粹的数字分析而联系到工程实践的可行性,是一可贵的研究思想。

2、文献Ⅲ

文献Ⅲ是对官式石拱桥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此研究源于王壁文先生的《清官式石桥做法》(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四期62~114页)。这篇文稿相较于文献I,更典型地体现了龙先生探索古建筑数理设计手法的分析手段。不同于西方文化对几何作图法则的重视,这种以数字比例为主的见解也见于陈明达、莫宗江等学者的理念中。

3、文献Ⅴ

文献Ⅴ是对《营造法式》所提到的“以材为祖”制度的历史考证。龙先生在文中对“材”、“章”等作了辨析,并对八等材的数列规律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龙先生指出7寸材的特殊性。文中引《说文通训定声》“材,木挺也,从木才声。才方三尺五寸为章。唐人言一檀,章双声,故言木之盛曰千章。”又引《类编》“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日。”作者还引用其它古代文献,指出:“材是条直横长有一定尺寸的木挺。章是这种材的计量单位。”并据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月梁剖面为7:5,以及《营造法原》对界搁栅用7寸×5寸,提出“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日撞。”中“方”为立方之义,方三尺五寸为一根标准方桁的体积,表示为0.7尺×0.5尺×10尺=3.5立方尺。故7寸×5寸可能是唐代的一种标准用材,这一见解后来也出现在其它研究者的文章中。材的概念源于基本构件,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以材为祖”的思想,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数,这一点在评价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思想上也需加以重视。

4 文献Ⅱ、文献Ⅳ和文献Ⅵ

它们是关于古代官式木构建筑营造法则三篇重要文献。其内容各有侧重而互有补充。

(1)文献Ⅱ借用《梦溪笔谈》关于北宋俞皓《木经》的论述中“营舍之法”及其上中下三分的思想,意在对房屋整体设计作一通盘论述。其中“上分”的屋顶部分论述甚简略,“下分”分析台基以及栏杆的制度的论述则甚为细致亦少见他人研究。“中分”部分包括中分与上分的木构件在设计上的联系是全文的重点。其主要思路是综合比较《营造法式》、清式做法和《营造法原》中基本木构件的尺度关系,辨异求同。文献Ⅱ似乎成文较早,并未系统提出尺度设计的法则性结论,不过,文献Ⅳ和文献Ⅵ的基本思路和部分前导性观点此文中已经形成(文献Ⅱ中有关柱径与桁檩径关系讨论的小段文字再现于文献Ⅵ中)。

(2)文献Ⅳ则是综合比较清式做法、《营造法原》和日本中世纪(引自关口欣也的著作)三种对于房屋主要木构件尺度的计算方法,并概括为一个一致的传统法则;在一座建筑中设定一个主屋(即明间、正间等),决定其主要构件尺度后,向上和四周递减尺寸。这里最先决定的主要构件在《营造法原》中是大梁围;清式和日本中世纪则是用柱径。文献Ⅳ未涉及宋式的讨论,其主要用意不在于法则的推演,而是张扬此种技术传统的实用和经济价值,以之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

(3)文献Ⅵ似可作为龙先生建筑营造法则研究的代表。前文已提到,该文稿历经三十年始成,1986年成稿后始终未发表,10年后才发表时龙先生已经离世一年。恐怕不能作为定稿看待。文稿分为三部分,大体对应于3个时期的探索,并对应于文章中的3个附表。

①表一成于1956年,显示出对于数列规律的重视,类同于文献Ⅰ、文献Ⅲ:同时也关注各间递变规律,即文献Ⅳ的研究内容。总的来看,表一是一个较为理想化的数列体系。

②表二成于1965年。按文中序言,这部分工作是从《营造法原》、《清式

营造算例》、《营造法式》三书制度比较中取得它们在建筑种类、用材、椽平、阑额高、桁径、柱径等关系,分为八项。这里的八项是按照《营造法式》八等材划分的,实际上这部分研究的主要贡献也在于为《营造法式》原文未明确的部分制度性内容提出了新的探索途径和观点。其探索途径的关键是利用《营造法原》的制度来推算《营造法式》的开间取值,本文尝试将原文中推演过程简化改述如下:

按《营造法原》,有下列关系式(围径比按3计算):

a 桁围=正间面阔×(1.5/10~2/10),有:开间=(15~20)×桁径(围径比按3计算)

b 柱围=正间面阔×2/10,有:开间=15×柱径(围径比按3计算)

c 大梁围=内四界深×2/10,有:椽架平长-4×梁高(梁围比梁高按10/3计算)

d 正间面阔×0.8=次间面阔

e 阑额高=柱高×0.1

根据《营造法式》,桁径取1材~2材(这里取桁径而不是取柱径进行推算,是由于宋式柱径相对较大)、四椽袱取2材~3材、次间面阔按2倍橡架平长、阑额高取2材,各项代入上面关系式,并相互复核,可以得到

f 正间面阔=20~30材

g 次间面阔=16~24材

h 椽架平长=8~12材

i 柱高=20材

上面是本文根据按原文思路推算的结果,可作为参考。如按原文表二,则较多直接采用了尺寸值,并以等差数列方式给出。

③表三成于1978年,增补了砖、瓦等项目,并把建筑类型调整为7大类,以当心间方的取值划分。

在本文作者看来,文献Ⅵ的最重要成果是在表2的部分。根据表2的内容完全可以在当时(1965年)就提出一个《营造法式》材分制度下各项建筑指标取值的解释系统;如果龙先生在1980年代前后更多倾心于此,那么我们今天将会读到两种关于《营造法式》制度研究的经典:龙先生的和陈明达先生的。这将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其学术思想。本文尝试概括为:

1 基于道德感与实践感的规范性研究取向

相对于纯粹的实证性研究,以历史文献为主的营造法式研究,不可避免的都具有规范性研究取向的特点。身处现代中国古代建筑史学的开创期和建立系统中国建筑理论的动力,无疑会加强研究者的这一倾向;而在当时掌握的实例资料不足的背景下这一研究取向似乎也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在梁思成先生的《清式营造则例》和陈明达先生的《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这两份经典文献中均可发现这种规范性研究的特点。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规范性研究取向,并非出于一种对建立宏观统一理论的纯粹学术偏好,而是在其强烈的历史感和道德感支持下的实践方向。生于农村、长于动乱的旧中国,长期关注底层民众的营造实践,都促成了龙先生独特的学术关怀。在《序言》中,龙先生指出,“学习、研究、编写建筑史的,好像是‘知死’,实际上是在‘知生’。因为人死了的东西不仅包含着它生的时候那种活泼生气,而且会影响和推动人们去再生产。这就是知生的必要和所以。……”这反映了龙先生历史研究的学术思想。

2 面向民间的经验性研究取向

龙先生的文稿中多处综合比较《营造法式》、《营造法原》和《清式营造算例》的制度,用共时性的方法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尺度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固然也是属于规范性的研究,但却另有值得考辩之处,而且也是不见于同时代其他学者的独特视角。这种从设计角度出发的研究方法论,其背后的根据是中国民间传统营造经验的稳定性,对木构件材料力学性能认识的稳定性。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忽略宋代和清代的系统差异、甚至官式和民间的系统差异,根据常用尺度的比例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构件的高跨比、细长比之类),探索历史文献未能明确的某些营造法则。在文献Ⅵ中,这一方法的运用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