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8 15:07: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动物生理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动物生理学论文

篇1

童燕等对施氏鲟幼鱼进行急性盐度胁迫试验后发现,盐度胁迫下施氏鲟幼鱼的血浆皮质醇、血糖等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随后各项指标开始回落。房文红等研究发现,中国明对虾血淋巴中Na+浓度在低盐度时为高离子调节,渗透浓度为高渗调节;在高盐度时,则分别为低离子调节和低渗调节。将中国对虾从低盐度海水转移到高盐度海水,其血淋巴渗透浓度逐渐上升,并最终趋于稳定。金彩霞等在研究盐度变化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a)血淋巴渗透压、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时发现,生物胺可激活鳃丝Na+/K+-ATPase活性、调节血淋巴渗透压效应物含量引发渗透调节过程。

一般来说,水生动物都有最适盐度范围,在该范围内水生动物的摄食量高、生长和繁殖速率快。臧维玲等研究了盐度在3.1~42.1范围内日本对虾幼虾的生长情况,发现盐度为10.2~26.9时,日本对虾幼虾生长效果最佳。通常广盐性和洄游鱼类的胚胎发育需要一定的盐度刺激,叶星等研究发现,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胚胎具有较强的盐度适应能力,在0~7的盐度条件下,其胚胎发育良好,孵化出膜时间短,且孵出的鱼苗活力高。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对盐度要求较为严格,其孵化的适宜盐度为0~4,超出此范围孵化率明显降低。此外,盐度还能够引起水生动物性早熟,已有研究发现随着水体盐度的升高,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性早熟率上升,成活率则降低。

2碱度对水生动物生理的影响

水体的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一般水体的碱度来自HCO-3、CO2-3,其组成的缓冲体系对维持水体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水体离子组成、含量及比例也对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高碱度水质中,离子组成多变,且主要离子含量和比值不恒定,是制约水生动物生存和生长的主要因素。Gatal等对来自不同盐碱湖泊的褐色鲑(Salmoclarkihens-hawi)的鳃、肾脏和肝脏进行组织学研究,发现高碱度使腮氯细胞增生或肥大。也有学者发现水环境中碱度升高可造成水生动物鳃组织表面损伤,并影响鳃小片表皮细胞外表面Cl--HCO-3交换体系的功能,同时,由于碱性物质的摄入量增加,血液缓冲平衡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血液pH上升,机体出现代谢性碱中毒症状。房文红等研究发现,中国明对虾幼虾的成活率随着碱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碱度和pH对幼虾的致毒效应表现出协同作用。雷衍之等也认为高碱度对水生动物产生的致毒效应受到水体的pH和盐度等因素的影响。另外,王卓等[7]发现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przewalskii)通过调节肝脏和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篇2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333-02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dependent thought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animal physiology experiments were reformed.Through the research 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on of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as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enhanc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the systemic research design.

Key words animal physiology;experimental teaching;teaching reform;independent study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更是紧缺。因此,迫切需要全国各地高校实施切实有效的变革,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物生理学是一门以生物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规律[1]的学科。由于一切生理学中的理论知识均来自对生命现象的客观观察和实验,因此它不仅是生命科学领域诸多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更是一门实验性学科[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开设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是主要面向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到动物检验、生物技术安全、动物药品、食品加工等方面,是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等学科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食品学院重要基础课程。因此,动物生理学实验课不仅是学习、理解、掌握动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动物检验检疫、动物营养、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实践技术的基础[3-4]。然而目前高校的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多只能依据现有实验条件来开设,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解剖实验[5],或是采用老师讲授、学生重复实验的方式来强化理论课讲授的内容,既缺乏实验的科学性、探索性,又忽视了对恰当教学方式的选择,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十分不利于对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挖掘与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积极性和参与性也不高。因此,迫切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传统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二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试验过程中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三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问题的能力[6-8],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也就是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但是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9-10],要及时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1 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1.1 开放实验平台,发散学生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实验的自主性与创新能力,本次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级、2013级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学生为对象,采用分组实验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分小组。小组成员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通过在书籍和网络上查找资料的形式讨论协商确定本小组的实验内容,并自行拟定实验方案[11]。这种方法与传统教学单调、乏味的方式不同,各小组自行选择实验课题,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对动物生理学这门课程有一个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对已学习的理论课程有查漏补缺的强化作用,还能够激起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并对自己好奇、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1.2 教学方式改革,教师角色转变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由学生们自由选择实验课题,并根据各小组选定的实验内容进行预实验设计[12]。任课教师不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角色,更多的是给学生进行实验可行性的分析,对一些关键和疑难问题进行指导,更加突出实验中学生们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

1.2.1 督促学生实验设计。实验的设计不仅体现出研究者的学术思想,还直接关系到其从事科研项目的成败。而一个实验想要做好,离不开实验前的准备和对实验整体性的把控。首先要对整个实验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之后再对实验步骤逐步细化,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任课教师要提倡、督促学生们针对实验中已发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也可以通过国内外各种与动物生理学相关的论坛、网站进行交流学习。

1.2.2 实验方案把关,加强师生互动。由于每个小组实验对象和内容各不相同,要在实验开始前1~2周将实验所需材料药品上报给老师。由于每所高校的实验条件不同,任课教师应根据本校实验室的条件、实验课持续时间和实验经费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周期进行把关,对各组的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性分析[13],对实验设计中的错误和不足进行纠正,通过对实验方案的反复敲定,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切身地认识到实验本身所需要的精心的设计和严谨的思维。

1.2.3 实验基础讲解。学生自由选题就会遇到之前很多没有学到过的新知识和实验操作,如有些与药理学相关的实验会要求对家兔耳静脉取血,小鼠或牛蛙取血、解剖,或对家兔进行耳静脉注射药品等。若之前没有开设过药理学的实验课,学生一般毫无实验操作的经验,学生应自行在图书馆或网上查找相关操作要点或视频资料。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任课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理论指导,对一些可能遇到的较难的操作进行讲解,但在实际操作时不对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进行干预,全部交由学生自主完成[14-15]。

虽然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多次失败,但实验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行摸索来锻炼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失败中发掘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在问题中汲取科研的意义。

1.3 实验时间自由,科学合理安排

传统实验一般是每周进行1次实验课,持续几个星期,这种实验方式本身具有局限性,导致很多教师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实验周期较短的实验进行教学,这样实验课程缺乏连贯性,实验内容分散,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不高[16-18]。鉴于本次教学改革中,各小组实验内容各不相同,学生们进行实验的时间安排也相对灵活,不进行硬性规定,各小组可根据各自实验方案合理安排时间,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完成实验即可[19]。

1.4 客观课程考评,实验成果展示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验课程都仅仅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完成实验考核,结果是实验内容相同、实验结果相近,实验报告也大同小异,且操作重复性很低,对实验的回顾与总结帮助不大[20]。既然已经对实验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考核的形式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

1.4.1 实验理论知识测评。将实验理论知识的考评回归到理论课当中去,任课教师通过平时的课堂提问对学生们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通过观察学生们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情况,对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21]。

1.4.2 论文形式提交报告。动物生理学开课时间为大三第一学期,学生们应该着手进行一些论文设计和书写方面的训练,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夯实基础。因此,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以毕业论文的格式进行排版和书写,借此锻炼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1.4.3 特色实验成果展示。实验成果是一个研究团队所有成员的知识结晶,采用PPT汇报的形式在最后一节课进行实验成果的展示。各组的组长分别汇报实验设计方案,并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实验中发生的有趣故事以图片和文字形式整理成PPT,对实验进行回顾与反思,以更直观地形式展示。这同时也是对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一个机会展现自己的风采。根据汇报小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实验结果,任课教师和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议、打分,对小组实验课程给出总评。

2 实验教学改革应用效果

2.1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按照教师的课程计划进行实验,只学习到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改革后,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探索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实际反应的是学生思想的转变,不仅激发了对科学研究创新的兴趣,还锻炼学生动手、团队协作、口头表达的能力。在从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提升了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2.2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实验教学改革模式中,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教学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来开展实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利用专业技术可以使实验教学更加有深度。不仅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 参考文献

[1] 徐平.“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11-114.

[2] 王丽君.华东师范大学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 王丙云,陈胜锋,雷历,等.动物生理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58-60.

[4] 栾新红,胡建民,刘梅,等.优化家畜生理学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增刊1):40-42.

[5] 杨秀平.动物生理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 张百新,赵振华.论高等教育中的实验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407.

[7] 李红,蔡岩,王永强.《水产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3):190-191.

[8] 束刚,王松波,朱晓彤,等.行业发展对动物生理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广东饲料,2009(5):17-18.

[9] 时菊爱,臧金灿,于新和,等.谈如何提高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225-226.

[10] 龚慧明.改进教学方法、考核办法,提高学生实验技能[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1):15-16.

[11] 袁峥嵘,韩莹莹,翁强.“科研式”教学法在动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3):277-280.

[12] 吕琼霞,刘玉梅,邓雯.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0):69-71.

[13] 何建平,李金钢,安书成,等.动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4):114-115.

[14] 张清贵.实验教学应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2):82-83.

[15] 薛小桥,曾庆韬,张菁.实验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4):8-10.

[16] 郑梅,陈嵘,杨榆青,等.在生理学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5(2):171-172.

[17] 阳光绪,杨帆.动物生物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11):14-24.

[18] 赵翠燕,闫文龙,许钦坤.动物生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1):158-159.

篇3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实验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水产动物生理学是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水产动物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验性较强的科学,它的许多机理都来自于实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等专业技能,建立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从系统、器官和细胞水平了解生物的生理功能的作用途径及调控机制,熟练的实验技能,加深其对水产动物生理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沿海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培养,必需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狠抓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动物生理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理学实验中来,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并努力求解的问题。近几年,我们就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水产动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就以下几方面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作以初步的探讨。

1 水产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1.1 实验教学内容的重新确定

由于教材、教学环境和实验设备等多方面的原因,改革前的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大部分实验项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基本上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本课题组从不同角度与学生共同探讨每一个实验的优点和不足,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整。明确了动物生理学实验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优化和重组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

教学改革过程中,本课程组根据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从“基础、综合设计”两个层次上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综合设计性实验以水产动物在养殖条件下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实验为主,将实验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基本操作融合在每次实验中,反复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基础实验以传统的验证实验为主,其中生理学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实验,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尽快掌握生理学仪器的使用方法、计算机处理数据及图形的方法。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安排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分离技术,鱼类采血方法;神经、肌肉组织离体方法技术,心脏离体技术;生理指标记录方法训练,包括骨骼肌、心肌肌肉张力记录方法;血压压力、心电图等生物电记录方法与技术。综合设计性实验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小型的科研型课题,并鼓励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自拟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案,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实验室全天开放,最后撰写论文,此项实验与本科毕业论文联系在一起开展。在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课题过程中,首先由教师介绍本实验室的基本仪器设备及现有条件,使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出切合实际的课题;学生明确课题后,根据所选课题,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及方法和步骤。通过本科论文的研究与本门实验课教学的衔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通过自学不断地充实自己与完善自己,提高了对生理学领域研究的兴趣,而且完整地经历了一次初步的科学研究实践,加强了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2 水产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助准备实验

传统的实验课,总是由教师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配合理论教学内容,实验项目的安排多属一些经典实验,学生按实验指导(教程) 规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能力得不到全面充分的锻炼,思维得不到开放,又浪费了锻炼的机会。为此,本课题组进行了实验课准备工作的尝试,组织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轮流在实验前进入实验室,进行每次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分组安排、实验设备与仪器的安装调试、实验药品和试剂的选用和配制、实验动物的暂养等。学生对实验准备工作很感兴趣,非常主动热情;实验室秩序井井有条,原来经常产生的组与组之间乱拿器材和药品、实验结束时遗失东西等现象大有好转。这主要是因为准备工作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和实验室的安排有了全面的了解,更主要的是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提高了,他们有了主人翁的意识,主动努力完成自己的实验,总想使自己准备的实验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2.2 更新实验仪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进现代化实验设备,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环境。动物生理实验室在2006年进行了实验设施的换代升级,利用RM624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使实验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实验结果更客观、信息更丰富。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结果、图形的分析,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实验成绩评定制度直接影响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规范的实验成绩考核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鉴于此,本课程摈弃了以往只根据各次实验成绩计算平均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方法,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包括预习报告(20%)、实验操作(40%)、实验报告(40%),每次实验均按上述项目及比例给出成绩。将各班的学生成绩进行排队,最后将学生的实验成绩按百分制进行评定,其中85分以上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20%。这种综合评定课程成绩的方法较之以往采用的方法更加全面、客观与公正,得到了广大同学的认可,也促使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

4 结语

通过几年的实践,水产动物生理学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课面貌大为改观。从多方面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实验,成为实验课的主体。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科研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动物生理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激发了其科技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马恒东,黎德兵,濮洁,等.“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增刊):84-86.

[2] 何建平,李金刚,安书成,等.动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22(4):114-115.

[3] 时菊爱,臧金灿,于新和,等. 谈如何提高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3):225 - 226.

[4] 徐向桂,王坚.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素质教育探讨[J].铁道师院学报,2001,18(1): 56-58.

篇4

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新成果如雨后春笋,生物学前进的步伐如滚滚车轮,一日千里.而这些世界尖端的论文、成果多以外文发表在各级各类重要国际期刊.在加速经济发展,追赶世界强国的竞争中,对母语为方块形文字的中国学生来说,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和新变化,尽快与世界科技的发展同步,赶上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但是,现在我国大学教育的培养机制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汉语思维模式,而现行常规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远远不能满足生物类和医学类学生在专业上进行国际化运用和交流的要求.因此,要尽快与世界生物学发展的步伐接轨,提高我国生物学领域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必须着力加强大学阶段的双语教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国际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作为研究人和动物体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古老学科,《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最为重要的理论前沿.医学院校的《生理学》、综合性大学的《人体生理学》或《动物生理学》、农业院校的《动物生理学》或《家畜生理学》、师范院校《人体及动物生理学》都是各有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对其它后续课程的学习、加强和提高,而现今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基本源自西方,最尖端的生理学进展也都以英文方式发表,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双语教学,尽量使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接触到较多的英文概念和新的理论、技术,熟练阅读和翻译英文文献,学会用英文思考,构建基本的外文知识框架,便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对于区域性地方大学,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现有条件、师资水平和学生英语程度,我们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重视基础、强化应用、英汉并举、逐步提高”的十六字方针,即在双语课教学中以基础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用英语记忆、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用英语但不唯英语”,难点内容以英汉对照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反复进行的课上和课下训练中逐步提高生理学专业知识的英语应用能力,为进一步探索生理学双语教学规律打下基础.

1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双语课的教师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直接关系双语教学的成败.进行双语授课的教师必须既精通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英语能力.对于国内培养的本土教师,业务能力一般都较强,英语的读写尚有一定水平,但英语听说能力则相对较差.因此,应利用各种机会对教师进行强化学习和培训.

2双语课的教材

教材的选用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多数人认为,双语课教学最好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外文版教材中,GuytonandHall主编的{TextbookofMedicalPhysiology}是目前国内采用较多,且内容讲述清晰透彻、容易学习的较好教材I1].但该教材内容过多,教材共有1000多页,容易使学生造成畏难心理.考虑到区域性大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目前以英汉对照的教材为最佳,综合性大学和医学院校的一些试点性教材可以借鉴.如范少光、汤浩主编的《人体生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现已出至第3版I2】),该教材的内容安排符合中国人的学习习惯,而且其主要结构是以汉语表达,专业性词汇及图表文字均用英文,可以强化学生对生理学专业表达的理解.但由于整体上还是汉语的句式,因此可能不易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由闫剑群、吴博威主编的《生理学》改编自经典英文原版医学教材,保留了原版教材的基本体裁、内容以及表述方式和思维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教材之一I.

3双语课的讲授形式和内容

目前,双语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几种形式:(1)完全的英文授课.该授课方式在课堂上基本上不使用汉语,从内容到讲授语言全部采用英文.这样的授课方式既要求学生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又要求教师具有在国外从事本专业的经历,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而且,这种方式似乎失去了双语课的意义,成了“英语专业课”,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无异于“听天书”.(2)以汉语讲授为主,一些专业词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标出.这样,学生听课和教师都比较轻松.但实际上这种授课方式还可归于汉语授课之列,对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不会有很大的提高.(3)汉、英语对照式授课.即教师先用英语讲授相关内容,再用汉语翻译一遍.这样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要求不高,但对教师要求很高,要求教师英、汉双语讲授的表达能力都必须很强,还要体现讲课的艺术性;而且这种授课方式需要较多的课时保证,也容易养成部分学生只听汉语的懒惰习惯,使双语教学的意义大打折扣.(4)使用完全的英语课件,讲授时根据内容变换授课语言:内容相对简单的地方用英语讲授,复杂之处则以汉语讲授为主.这样使学生既学习了英语的专业表达方式,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主要的知识体系,达到了双语教学的目的.当然这种授课方式要求教师能根据内容调整教学用语,要求较高.根据大部分区域性大学的实际情况,第四种方式更适合本课程的双语教学.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对于学生整个生物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首先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双语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多地感受生理学英语语境,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熟练阅读外文文献,能在英语语境中思考,并尽可能减少与国外学者交流时的障碍.这一切都建立在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现在有的双语教学忽视了这一点,单纯以外文程度来衡量课程的教与学,致使很多学生抱怨在双语课上“什么也学不到”.我们认为,作为专业课程,首先应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结构体系,然后才能谈得上双语运用.如果连本课程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理解,那就更谈不上对外交流.因此,在知识内容与英语语言的运用多寡发生冲突时,首先应考虑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即宁可多用汉语讲授,也要让学生把内容吃透,避免把双语课上成变相的公共英语课.这样,使学生头脑中构建起整个生理学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扩充其英语专业词汇和基本句型,培养阅读、翻译英文生理学文献的能力,进一步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并通过作业和综述写作强化他们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4双语课的课时和教案

双语课使教学内容总量几乎翻了一番,但课时一般不可能增加一半,讲授时间非常紧张.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精讲,既要给学生一套完整的系统框架,又要照顾到课程所有的重、难点内容;既要尽可能展开有关的知识结构,又要能在有限的时问内完成全部教学内容;既要使讲授内容充实、丰富,又要避免满堂灌,使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这就对教师的备课和上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必须探索双语课教学的艺术性,遵循高等理科教育的教学规律,充分利用直观性教学方式,化繁为简.

双语课的教案最好全部采用英文,必须符合英语的语法和句型,而且必须在教案中体现出教学的具体内容,不能只有题目,如基本概念、重要生理过程和原理必须有英文文字的完整描述.因此,备课是~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双语专业课涉及大量的专业性词汇,而许多专业性词汇即使用汉语讲授也常常是深奥、复杂、难以理解,而且往往需要事先掌握大量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牵张反射、骨骼肌肌丝滑行学说、逆流倍增和逆流交换系统等),再加上英文专业词汇的复杂性,对于习惯了汉语思维的学生来说,可能是非常困难的,在制作教案时,教师必须着重考虑这一点.

鉴于此,教师应制作两套教学课件,一套为汉语课件,另一套为与之完全对应的英文课件(依照汉语课件翻译而来).讲授时使用英文课件,同时,学生如果需要,可随时向教师索取汉语课件,课下学习时对照使用.此举深受学生欢迎.

对于教案的具体内容,应根据生理学课程本身即时应用性强的特点进行设计.生理学与人类自身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但许多内容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讲述,常常显得抽象、复杂.因此,教学课件以直观性作为重要的教学原则:在相关内容的设计中采用大量精美的图片、动画、声音或视频等素材,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学生得到直观、感性的认识,从而对学习的内容兴趣盎然.这样既避免了大量充斥在课件中枯燥、冗长、令人望而生畏的英文文字,也使教师的讲授可以张弛有序、得心应手.在课件中,图片、动画等直观性内容可占据70%左右的篇幅,使相关教学内容生动、丰富、富有趣味性,课堂气氛活跃.其中的图片、动画可以从互联网国外专业网站上获得,也可参考国内专业网站(经过加工,形成外文注释),或由教师自己制作.

5双语课的考试与评卷

篇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97-03

近年来笔者在生理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毕业论文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形成了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接受―思考―探究―创新”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中,进行了生理学教学“从接受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一、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教育理论界对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狭义的解释是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与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生理学教学中,我们把研究性学习做前一种理解。接受性学习是人们在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后,相应的对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形象性概括,它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核心。接受性学习包括两种形式:一种为机械的接受性学习,它采用单向传递式教学方式,学习者经过大量的诵读、记忆、模仿、操练来掌握前人积累的东西;另一种采用教师的讲授结合提问、讨论、练习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学习者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并掌握,被称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在生理学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二、在生理学教学中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要认识两者的关系就必须先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接受性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学生直接通过教师或者从书本、电视、网络等媒体直接获取结论,然后加以内化的学习方式。而研究式学习过程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历“设疑析疑解疑质疑”的问题研究过程。

显然,接受性学习不需经历曲折的探索过程就能获得知识和技能,而其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与研究性学习正好相反,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中的角色是被动地接受,后者是主动去发现。两者各有其特点,又是辩证统一的。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由于学校条件限制、课时有限,不可能花更多时间去研究过程。因此,接受性学习,尤其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在生理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一)以问题为中心的“接受―思考”课堂教学模式(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该模式主要采用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传授―接受式)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一张嘴、一支笔”为工具,简单地联系起了这种教与学的关系。为探寻适合生理学教学的最佳方案,我们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或以问题为基础的“接受―思考”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引导教学,可围绕基本概念及重点内容首先提出一些临床病例和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如:在呼吸生理教学时,提出: “为什么以下情况会引起缺氧?1.贫血;2.亚硝酸盐中毒;3.CO中毒;4.高空或高原的大气压低;5.通风不良的矿井、密闭舱室;6.溺水;7.血管的狭窄或阻塞;8.心力衰竭;9.氰化物中毒;10.组织水肿。”这些问题的提出已把学生深深地吸引,驱使他们寻找答案。因此,教师可把抽象的理论内容融入问题中去,由浅入深层层分析,最后在一系列的理论基础之上得到答案,这样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过去那种让他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这种启发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接受,充分发挥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理论只适合于解释学生的知识学习,而且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全适用于解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是适用于课堂知识教学,而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教学上却显得不足。

(二)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探究-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

该教学模式主要应用研究性学习(建构―探究式)方式。传统的生理学实验教学,采用“三部曲”教学方式,即教师讲授、教师示教、学生自做,它将学生的思维方式束缚于书本和教师讲解的内容上,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养成。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过程与方法、理性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在生理学实验开设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渐进式做法,即:1.在初始阶段,为求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采用演示验证性实验方法;2.在中间阶段,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综合性实验方法;3.在中后阶段,为求连贯和系统设计能力 ,采用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方法。

(三)减少验证型实验,加强综合型实验,增加设计型实验

在实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更好提高实验效果,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验验证理论,我们在生理实验教学中对一些实验内容安排作了一些改进,加大了综合型实验的比例,开设了学生自主设计型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把“大脑皮层运动机能定位”和“去大脑僵直”两个实验结合在一起,把“在体胃肠运动观察及其神经体液调节”、“渗透压对小肠吸收的影响”和“离体肠段运动及其影响因素”三个实验综合在一只动物身上开展,这样即避免实验动物的大量浪费,同时增加了同学的动手机会。综合实验在一个实验动物身体上多次手术,增加了操作机会及操作难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一些传统的实验结果是已知的,所以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而探索式的实验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未知,在操作中不是照搬操作过程,而是不断提出问题设疑。现在我们把部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拟出实验思路,自己准备仪器、药品等。鼓励学生在完成预定实验后自己设计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实验结束并不等于本次实验课教学的完成,而是把同学集中起来,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先进行小组讨论,让大家各抒己见,然后由教师引导,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结合学生讨论,对实验进行总结分析,把学生对问题的各种认识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近年来,学生的自主性设计实验有“酒精对蟾蜍、蛙心率的影响”、“深呼吸、寒冷变换以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各种污染物对鱼类呼吸的影响”等十多项。

(四)实验室开放促进了研究性学习、大学生创新实验和毕业论文的开展

改传统实验方式为“探究―创新”模式,要求实验室向学生开放,部分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完成,并期望有所创新,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对有所创新的实验设计,进一步通过毕业论文来完善。同时,根据本地实际,开发新的实验动物来源,既节约经费又进行了比较研究。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还开展了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第二课堂”,以生物科学(师范)2008、2009级学生为例,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有“烟草对生物的危害”、“噪声对听力的损害”、“解剖生理学教具制作”等。并结合有关健康节日如全国爱耳日、国际禁毒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活动开展成瘾行为预防教育、营养教育、常见病流行病预防教育、性病艾滋病预防教育。这些活动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的独立实践教育,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技能的全面总结。进入实验室进行自己的毕业论文课题实验之前,部分学生已经经过了“研究性学习”和“自主设计性实验”的训练,也有部分学生提前参加了教研室的科研项目工作,通过一段科研工作的参与,部分学生在研究领域里已经被“领进了门”,下一步则是如何深化的问题。

三、利用互联网为生理学教学提供丰富的研究性学习资源

目前,我校“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精品课网站已建立并挂靠校园网,同学们可以方便使用。研究性学习注重信息收集与处理的研究过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需要借助网络支持,同时网络也拓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校园网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将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问题性、过程性、实践性、合作性等。如何有效地利用校园网,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的教学研究领域。

四、教学效果与教学反思

生理学“接受―思考―探究―创新”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显著地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实验技术的应用能力,学生得到了初步的科研训练,创新意识显著增强。近年来,在动物生理学实验室进行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实验的学生完成了十多项实验设计并以第一作者多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是促使我们的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不竭动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魏智清,于洪川,张振汉等.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接受-思考-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增刊):122-123.

[2] 张春晓,夏映红,章宏等.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4):351-352.

[3] 于洪川,魏智清,张书起.建立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生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与探讨[J].教育教学进展杂志,2007,(11):28-30.

[4] 谈永萍,于洪川,魏智清.开设生理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教学进展,2008,(5):4-6.

[5] 魏智清,于洪川,张振汉.在生理学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尝试[J].宁夏工程技术,2004,(3)(教改专刊):53-54.

[6] 魏智清,于洪川,张振汉.在生理学教学中开展禁毒教育的尝试[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版),2005,(26)(增刊1):158-159.

[7] 张士军.校园网环境下生理学研究性学习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9):95.

[8] 王晶,冯秀娟,张燕荣等.急性缺氧对小鼠丘脑肥大细胞的影响[J].农业科学研究,2008,29(4):55-59.

篇6

一、引言

农业院校实验教学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重视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所必须的。动物生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由于动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都来源于实验。因此,做好实验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常需要很多动物实验材料。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动物材料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在现有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成本是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极力控制花费才不至于超支。故我们的实验教学大多在整体水平、器官水平和组织水平上,这些花费较少。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实验我们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通过教学实习开设综合实验,减少实验动物的用量

由于实验动物成本逐年提高,对实验动物的综合利用日益重要。综合利用包括离体实验时,各实验动物的器官综合利用,如做蛙心灌流实验,同时安排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和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蛙心插管手术完毕后,收集动物交给其它实验组,分离腓肠肌,直接给与电刺激,进行肌肉阈值测定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的实验。又如做“呼吸运动调节”实验时,同时安排“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直接取血,节省动物,实现实验动物整体的综合利用。

我们通过修改教学大纲,引入教学实习周,将实验的时间集中起来,使综合实验的进行有时间上的保证。这样在一只实验动物上就可以进行多个实验,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

三、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减少实验动物的损失

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生物信号采集,实时采集处理技术日趋成熟。计算处理仪往往具有对多个生物信号放大、记录、信号输出和刺激输出的功能。有的还具有对信号进行滤波、微分和积分的功能。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仪能替代目前生理学实验室前置放大器、示皮器、记录仪、监听器和刺激器,甚至可替代微分器和积分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仪能对采集的信号进行自动分析、变换、频谱和功率谱分析。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仪能大大简化实验室仪器设备,为深化现有实验和开设新的实验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持。我院2000年,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代替代现有的仪器设备。利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强大的功能,拓展实验观察指标,增加数据分析处理内容,培养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并减少了实验动物的使用量。

四、引入模拟实验替代实验动物

模拟实验课件,学生可以通过课件感受到真实而清晰的实验过程,而且不受时空的限制,反复体验,可以达到深刻领会。课前利用模拟实验,熟悉机能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实验的基本程序,使学生在实验课前就对实验有所了解。实验课时,教师讲解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后,学生即可自己进行实验,教师只需指导,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学生在进行模拟实验时每人一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难掌握的操作方法,反复模拟直至达到熟悉的程度,改变了过去观看教师示教时,学生围在一起看不清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通过课前的模拟实验,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已经心中有数。实验中,学生操作遇到困难时,还可以随时观看录像或进行实验模拟。这不仅节约了实验时间,使实验成功率大为提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而且还可以做以前学生难以做的、比较复杂或难度较大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课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在进行模拟实验时,通过观看实验的基本原理,熟悉或复习有关实验的基本理论。模拟实验或课堂实验后,通过观看小测验和思考题,对实验或有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机能模拟实验不但方便、快捷,可以随时进行实验,直观、生动,还可以任意重复。而且实验中可以随意改变参数,不受实验场地、条件的限制,扩大学生实验的数量,完成课堂不能实施的实验。另外,它还可以节约大量的实验经费。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成功率,而且具有真实实验不可替代的许多优点。充分合理的使用模拟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五、提高学生爱护实验动物的意识,更好发挥实验动物的作用

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道者”,从道义情感上讲,我们应尊重和爱惜实验动物。在实验动物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一个有道德、有文明的人要关心自己是否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学生如果不爱惜动物,忽略了精神、神经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当动物遭受到虐待、创伤、粗暴对待等意外刺激时,其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机体代谢都与正常时不同,不但使实验结果不准确,同时手术对实验动物创伤大,造成动物损失。

【参考文献】

篇7

二、短学期制下生理学实验课程的优化策略

1.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精简。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的革新发展应遵循精简原则,科学恰当的整合一些比较单一的如ABO血型鉴定等验证实验,并通过有效调整设计成为设计诸多单一知识点的综合性实验活动,以此来提升授课效率,尽可能的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实验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另外,对于难以适应现代化科学发展需求的一些实验项目,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及时更新或删除,从整体层面来对其课程体系做出进一步优化,也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实践操作能力的不断提升。2.加强学生实验预习的规范。学生课前预习质量对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正式开展试验课程前,教师应科学指导学生对相应实验内容、理论知识做出认真预习。结合现有实验室条件、标准要求,教师可以制作包含实验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的资源库,为学生实验预习提供一定便捷与帮助。同时,在每次实验课程开始前,教师都要对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进行认真检查,或者是以提问的形式来对学生资源库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以此来规范好每位学生的实验预习。通过这样的预习规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探究实验,也能够准确把握整个实验过程需要了解、解决的问题,让其懂得带着问题投入到实验课程学习中,以此来促进授课效果、实验进度的显著提升。3.科学开放实验室场地与设备。实验室是学生开展生理学实践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就目前来看,很多院校的生理学实验室,除了上课时间外,其场地、设备通常都是出于闲置状态,白白浪费了丰富教学资源,对此,各院校应不断加大实验室的课外时间开放力度。通过对实验室场地、设备的全方位开放,不仅可以让对生理学科研拥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获得丰富的实验探究资源,也能够让在此方面有极大潜力的学生真正接触到科研,使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科研态度,也让每位学生的科研兴趣、认知需求,以及创新思维得到全面激发与科学培养,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力支持。4.积极组织灵活多样的探究实验。在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创新能力已经是现代化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因此,要想使得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就必须要重视起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组织,主要是引导学生针对自己产生强烈好奇心的生理科学问题开展自主创新探究,因此,其实验内容的设计应做到与时俱进,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从而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及时了解、掌握该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与知识技能。在具体实验中,小组成员应注重分工的科学合理性,确保文献检索、阅读,以及实验设计、准备与实施,还有相应数据的统计整理与论文撰写研究等每个实验环节的内容都得到科学落实,通过不断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协调合作来保障实验活动的高效、顺利完成。通过参与各项探究型实验活动的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进一步了解与把握,也能够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升其创新、探究能力,为其未来的深造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对于哪一阶段、哪一学科来讲,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加强革新,而要想将革新措施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加强实践探索与优化,生理学课程也不例外。各院校要想真正培养出高品质、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人才,在实施短学期制背景下,就要加强生理学实验课程的革新探究,探索、尝试更加新颖科学的教育培养模式,也推动生理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郎妙郎 钱谷生 单位:云南省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篇8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人体生理学的实验对生理学的创立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医学教育的飞速发展,医学教育的目标已向培养宽基础,富有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目标转换,目的是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生物科学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创新的重点内容。

人体生理学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重复性的实验,怎样将这些经典的实验,与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结合起来,是摆在人体生理学实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是知识创新,如何做到人体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呢?

1 生理学实验教学创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1世纪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基于实验先于理论,是理论课的基础,我校生理学教研室重新制定教学改革方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实验教学还是停留在验证理论和演示现象的水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我们把实验课时的比例改为:基础实验50%、综合性实验40%、设计性实验10%。通过创新实验的学习与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往我校基本为分散孤立的实验室,教学内容以基础实验为主,经过升格为专科3年后教学模式已经转变。建立了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实验人员统一管理,经费统一使用场地统一安排,在管理上淡化学科界限,促进综合性学科的实质性整合。将实验课分为三个类,第一类为基础实验,如减压神经放电、气管插管等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和巩固好理论知识。第二类,综合性实验,如生理学与药理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间的综合性实验,目的是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第三类为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让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同时我们还构建了不同的实验模块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

2 通过生理学实验教学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在的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验证理论,忽视各实验项目间的有机联系,缺乏综合性实验项目和设计性实验项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为了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按理论课安排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2.1 实验课前准备 在传统的动物生理学教学中学生上课前不预习,下课后不复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和内容没有很好掌握,无法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生理学实验涉及动物解剖解剖学、生理学及实验仪器的使用因此要做好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学生方面,我们准备了一些实验录像,课前利用自习时间集体观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及实验手术基本过程,了解试验器械的使用方法,熟悉试验动物的习性和捉拿方法,动物试验指导学生写出预习报告,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使学生在教师进行示教过程中有观察目标,提高实验的当堂吸收率。教师方面,每次实验前教师进行预做实验,对遇到的问题全体讨论,预测该实验各项步骤可能得到的结果,对预期实验结果做出合理解释,做到带教前心中有数。

2.2 实验课安排 第一场实验我们安排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的学习,以后的每次课都是在相应理论课之前上着实验,这样学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在掌握理论知识。

2.3 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兴趣 我们把实验室设计成病房模样,每次都把实验动物当做患者,以加强学生尊重实验动物生命的教育和培养良好医德。实验分组为每组3个这样保证每个同学有机会动手,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创新能力。

2.4 实验结果要求要如实记录 要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和记录到的现象及数据,如实地记录,在实验报告本上贴原始记录。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的手段。对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强调报告如实书写,实验的结论和讨论的书写时创造性的工作,应该严谨,尊重事实,杜绝虚假,不允许盲目抄袭书本或他人的实验报告。这有助于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结果以及如实地分析实验结果。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或出现相反的结果也要如实书写,并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找出失败的原因。

2.5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材和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实验课上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们的实验课重在引导,教师只要把原理和基本过程讲解完就留出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操作,全程教师不可随意离开教室,对学生实验课遇到及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与引导。实验课后老师集中交流实验过程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共同讨论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创新实验教学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我们要求实验室12小时开放制,学生通过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自己设计实验,申请实验项目,实验室提供平台,配备指导教师。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了科学实验全过程的初步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设计性实验前,要预习根据实验目的和设计要求写出设计的实验方案。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例如我们把尿的浓缩与稀释功能与利尿药的作用机制进行综合,动脉血压的侧量和调节与降压药的作用进行综合,把呼吸运动的调节与兴奋呼吸药物作用机制进行综合。这样节约了实验用品,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测试方法是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人才先决条件。我校于2009年开始实验的记录设备全面采用多媒体信号采集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30套,装备了5个综合实验室,为四通道仪器仪器主要针对生理药理实验,根据实验动物的不同,可以做很多的实验,例如,蛙心收缩,蛙心灌流,腓肠肌强直,心电,血压实验,血压给药实验,尿生成实验,神经放电,呼吸实验,并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计算机模拟实验等为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供硬件条件。传统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是构建在许多传统的生理仪器基础之上的,比如用分离的前置放大器、示波器(用于观察快速变化的生物波形)、记录仪(记纹鼓或二道生理记录仪)、刺激器、监听器等分离仪器所构成的传统生物机能实验系统。BL-420生物信号系统最大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观察到各种生物机体内或离体器官中探测到的生物电信号以及通过换能装置也可以记录张力、压力、温度等生物非电信号的波形,从而对生物肌体在不同的生理或药理实验条件下所发生的机能变化加以记录与分析。总线结构,通用插槽,可灵活组合为4-8通道放大器,低噪声、低漂移高性能放大器,抗干扰能力强,线性度好,测量精度高四通道12位A/D同步采样,分析结果准确通道原始数据、微分、积分、频率、平均图形实时同步显示,结果处理用户可自行定制,个性化设计。能随时标记实验过程中发生各种情况。信息保存实验后可以随时调出进行分析和打印。使用该系统的主要优点是明显提高了教师的上课效率,提高实验的开出率及成功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处理实验数据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建立了教学局域网教学系统,开展了实训教学与网络虚拟教学相结合。

3 实验创新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生理学实验教学创新的培养在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结束操作考核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效果。预习报告的书写前学生预习了教材的相关知识点,有的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查看相关知识点有助于理论课的掌握同时也加强了对实验课的期待和兴趣。实验操作部分全程由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在教室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实验课的最后十分钟老师对整个过程进行点评对每组学生代表进行提问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保证了每一组学生的实验操作质量。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以实验现场记录的原始数据为依据不得虚构和抄袭他组实验结果,如果实验失败因该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出合理解释,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观。结束实验操作考核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现场进行实验操作,如家兔颈总动脉插管、家兔气管插管、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制备、蛙心插管等,最后按要求写出结果分析。教师从学生在善待动物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实验器材的保护手术的操作规范、操作完以后对器材的清洁及实验台面的卫生打扫进行综合评价打分。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突况如大动脉出血也能及时结扎止血,并继续很好地完成了后面的实验过程。考这种综合评定课程成绩的方法较之以往采用的方法更加全面、客观与公正,能更好地评价实验教学效果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校近年来,加强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尽早参加科研和创新能力活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是医学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它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才的重任。最后,随着新世纪对教育教学发展的更高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创新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小平.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创新,文教资料,2006:23.

篇9

一、报考条件

1、须是硕士学位获得者,具有3年以上兽医业务相关实践经验。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期为2012年7月31日;

2、须具备兽医或相关学科领域的硕士学位,相关学科领域指医学门类、动物学、微生物学(与动物相关)、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产(限鱼病方向);养殖、渔业领域的农业推广硕士(毕业论文内容与兽医相关);

3、若硕士学位为非兽医及相关学科领域,则本科专业必须为兽医或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兽医公共卫生、中兽医、动物检疫等;

4、不接受普通本科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报考。

二、考试科目

1、英语;

2、兽医基础课(兽医基础课考试范围包括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临床诊断。其中兽医病理学为必考科目,其它四个部分由考生任选其中两个部分作答);

3、兽医专业课(含《兽医内科学》和《兽医传染病学》二门);

其中,英语和兽医专业课由我校自行命题,兽医基础课由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命题。

兽医博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各科目的参考书目详见附件。

三、报名

1、报名时间:2012年9月1日-9月10日(节假日除外)

2、报名地址: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兽医大楼S502室)。可函报。

3、报名时所需材料:

①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工作证(或单位盖章的参加工作时间证明)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②《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资格审查表》(见附表或登陆扬州大学研究生处网站/jcms/jcms_files/jcms1/web24/site下载)一式两份,贴本人近期二吋免冠照片,经考生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盖章。

③近期同一底片一寸免冠照片2张。

④每科目报名考试费80元,计240元。

若硕士学位为非兽医及相关学科领域的考生须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考试时间与地点

考试时间:2012年10月27日、10月28日。考试地点:扬州大学。准确考试时间、地点以考前通知为准。

五、收费标准

兽医博士培养费每人每学年10000元,三年合计30000元。

六、培养方式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文件精神,招收从事兽医相关工作人员以进校不离岗,课程阶段相对集中的培养方式。对在职攻读博士专业学位者实行导师负责制,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期限为3-5年。学生在读期间,一切关系留在原工作单位,其工资、医疗费及生活福利等均由原单位负责。

七、学位授予

学生按兽医博士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取得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授予国家认可的兽医博士专业学位。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八、联系方式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联系人:钱晨、邱江;联系电话:0514-87979227;传真:0514-87972218。E-mail:13905271422@163.com。

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文汇东路12号,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邮编:225009。

附件1:

兽医博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参考书

1、《兽医专业英语》朱兴全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公共实验室;高效管理;资源共享;师生共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19-02

高等院校中理工科教育与实验教学紧密相连。实验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其运行效果极大的影响着实验教学、服务科学研究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质量,对高校教育举足轻重[1-2]。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二本院校,综合各方面因素(如经费、实验室面积等),还没能力在短时间内给每位教授或博士提供独立的实验室用于科研活动,这就使得以学院或专业为单元设立的公共实验室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集中了教学和科研的功能[3]。但是近几年高校在校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公共实验室面积短缺现象日益凸显,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如何高效运行高校公共实验室迫在眉睫。

一、实验室管理方法

肇庆学院生物园2003年开始筹建,2005年1月通过专家验收,成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园内设有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食用菌、农产品加工、生物工程等30多间实验室,拥有系统显微镜、酶标仪、高效液相色普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离心机、凝胶成像系统和光合作用测定仪等先进设备,可承担全院老师的科研任务以及近100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实验。如何使实验室高效的运作,本人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生物实验室的规划。生物园实验室是生物学专业学生用于专业实验、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行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能够减少或避免一些常见事故,如污染、结果误差等;此外,做好生物实验室的规划能使工作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生物园实验室做个规划,具体包括如下:

(1)分区规划明确。生物学实验虽然类似,但又有很大区别,容易混淆,考虑到专业方向和实验要求不同,一般应分为下列区域:a:原材料存放区;b:预检区;c:实验或检测区;d:试剂存储和准备区。

(2)功能布局合理。生物实验试剂或原材料很多要注意避光、避开化学、震动、噪声、强电磁场等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每间实验室设置一个小衣帽隔离间;从样品采集到产物分析区(间),保持单向流动顺序。

2.分工与合作。生物实验室实验人员在工作和管理上要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做好自己专职职责的同时还要承担一些其他工作任务。此外,生物实验室人员既要负责教学、科研任务的相关实验,还要兼任技术、设备和安全管理员等职位,做到全方位的负责任。

3.设备维护和保养。保障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之一是仪器设备状况良好。首先必须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维修记录,其次仪器还要定期保养和校准。确保所有仪器设备是有计划、科学的操作运行,以及有定期保养,从而保障生物实验的正常开展。

4.实验技术人员培训和能力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是生物实验室正常运转的核心。除了规范管理制度外,实验技术人员还要做到岗位职责分明、技术熟练、爱岗敬业。为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水平,可通过自学、参加培训教程以及一些会议,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更加适应实验室工作。

5.建立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小部分实验室使用率低的问题,生物园因地处相对偏僻以及相比新建理工大楼综合能力低下,教师学生都不愿意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提升生物园实验室综合能力以外,将生物园实验室面向学生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无疑是解决此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开放实验室,就是在正常实验教学安排以外的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在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或监督下可以自行开展实验研究,充分利用起实验室资源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与创造性[4],同时可以较好地缓解理工大楼紧张的使用率,促进实验室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5]。

6.责任管理,师生共管。师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不但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而且能确保教学、毕业论文实验的顺利运行。专业实验和毕业论文实验是占用实验室最久的两个实验,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展实验和使用仪器设备。指导老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在进行专业实验或毕业论文实验期间,对每一间实验室和实验室内的主要仪器均安排学生来负责,学生通过培训后上岗;但对于贵重或比较复杂的仪器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每间实验室和每台实验仪器责任人都标识在门上和墙上,方便联系及监督。做到专人看管,负责到底,有力的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以及实验的顺利开展。这种用与管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分工负责管理,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在时间上和人力上都做到了最大的节省,并能有效地提高了管理的效能[6]。

7.建立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根据生物园自身特色制定一系列相关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度应当从人员配置、实验室开放^程管理、课题申报、成果验收等环节逐步完善,从而达到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和科学化。

二、总结

由于学院里的专业方向多样多异导致高校院系公共实验室的管理比较复杂,需要合理的规划和管理,高效率的运行,需要全体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合理分工与协作,同时需要学校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另外,从目前国内高校,特别是二本地方院校总体情况分析,存在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问题,且科研经费短缺,科研基础薄弱,导致大部分高校尚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给每位教授或博士提供独立的实验室,公共实验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主要形式,在此形势下,积极探讨高效节约型的实验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Federici G.,Bernardini S.The new Italian course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laboratory medicine[J].Clin.Chim.Acta,2008:393.

[2]王曦晖,方玲.医学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感染与管理,2012,(3).

[3]汤华,谢俊,向福英,韦双双,王罗霞.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室管理科学化的探索与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