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8: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国际工程施工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经济政策的改变导致企业财务方面易遭受风险
在玻利维亚进行石油开采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受到当地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受到资源国当地的经济实力,经济形势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我们企业在资源国的经济领域极易受到财务方面的风险。在玻国进行石油开采工作的时候,玻国作为资源国,他的对外合作管理体制容易对我国在玻国石油企业的运作造成困难。玻国的税制以及税法的改变,经济的稳定程度,以及对外汇兑换的管制以及玻国本国对石油资源的重视,对外来企业开采石油的抵制都使我国在玻国的石油开采工程极为不利。这些方面的限制使我国在玻国的石油工程的财务经济方面遭遇极大的风险。
(二)国际石油工程的关税方面存在风险
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是通过技术,设备和材料的投入来实现其经营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进口设备和材料。在进口设备和材料的时候在给资源国交付关税的时候容易产生风险。石油工程在开发石油资源的时候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和设备。所以在进行石油开采工作的时候需要频繁的对设备和材料进行进口。由于对所需材料和设备的需求数量多,批量大,金额大,所以一般采取临时进口的方式入关,从而避免高额的关税。这种方式也可以方便设备的再出口。在玻利维亚,对进口关税的设定并未详细列明各种货物的关税税额,只有大致分类,根据资料的描述,一般货物、资产的关税税率为5%,除服装、家具以外的商品,其关税最高不超过20%。所以为了少缴纳关税,需要以玻国的国家石油公司或者当地石油企业的名义来进行临时进口。用这种方式将材料和设备不直接进口到本公司的名下,虽然减少了一部分关税支出,但是随着而来的对设备的归属造成了产权风险。在进口这些设备和材料的时候,进口到自己名下公司风险最小,但是很多国家的关税制度不允许这样做。其次,进口到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风险也是相对较少,资源国的国家石油工程公司一般不会私自侵吞属于我国的设备和材料,就算是出现问题也比较容易协商解决,将设备进口到资源国的国家石油企业还有利于设备的再出口。但是将临时进口的设备和材料转到当地企业以及在当地作业的国际石油企业风险就相对较大。一般来说,将设备和材料进口到当地企业和在资源国作业的国际石油企业的风险一方面是当与这些企业的合作意向发生转变时,极难保证这部分设备和材料的安全,另一方面,当地企业或者在当地作业的企业国际石油企业在与其他企业发生经济纠纷或者导致其破产的时候,极容易导致我们国家进口到他们公司的这部分设备和生产材料被当做抵押或者破产财产处理,给我们企业进出口方面的业务造成极大的风险。
(三)在外汇管制方面存在风险
当前玻利维亚对汇出资金用于归还贷款或应付外国材料设备款或名义工资方面的管制还不是太严格,除去银行收取的正常手续费之外,如果以美元的形式汇出还需要交纳汇出金额0.15%的美元交易税。此外,对汇给母公司的管理费或直接汇出的营业利润。需要先交纳12.5%的代扣税,然后再收取正常的银行手续费,如果是使用美元汇出的话还需要额外的交纳0.15%的美元交易税。相对于在玻利维亚的石油工程企业来说,我们想要获得更大的利润就要避开12.5%的代扣税,但是这种行为极容易违反玻利维亚对石油企业税务方面的相关规定,操作不当易使我国在玻利维亚的石油工程受到阻碍,影响我国在玻利维亚的石油产量。
(四)在玻国的税务和财务方面出现的风险
我们国家的石油企业有一套完善的符合国情的内控体系。但是来到玻国之后,在玻国开展石油工作就需要遵守当地的税务方面的规章制度。玻国在员工的薪酬方面和对社会保险以及各人所得税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使我国的石油企业缺少了极大程度的自主性。受到资源国当地的财政和税务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制约,我国的石油公司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我们体制的优势。由于玻国还对我们企业的员工有着严格限制,外来员工不能超过15%,其余的都要使用本地的员工,没办法发挥劳动力的优势,而且资源国当地的员工也不能很好的适应我们公司的体制,这就导致我们公司的体制容易和当地有关石油开采相关规定发生冲突,导致财务和税务方面的风险增大。
二、规避和控制财税风险的方法
(一)采取适宜的回款渠道,合理规避代扣税
由于对汇给母公司的管理费或直接汇出的营业利润要扣除百分之十二点五的代扣税,这方面的支出对我们企业的资金消耗很大,严重影响我们企业的工作和发展,所以有必要合理规避这部分的代扣税。例如可以通过国内相关公司和在玻子公司签订名义设备购买协议,将运往玻国的设备及材料反映为玻子公司的应付款,同时计提利息,以便将来回笼资金时使用;由于玻国工作签证较难取得,目前我项目还没有计提中方人员的名义工资,准备在将来条件成熟时,按合理标准计提名义工资,进一步增加回款渠道。
(二)对物探项目进行税务策划
首先,要在提高设备、材料进关价值的同时,签订融资租赁购买协议。其次,计提专业服务性薪酬。最后直接通当地员工计提工资,缴纳社保。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三种计提方式进行具体的税务策划,以便于寻找最合适的税务策划方式,从而最大限度的控制税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为:
1.假设按当地员工同样的方式,缴纳保险后入账。在这种方式下,需要企业承担的保险比例为(企业+个人)29.42%,另外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0.74%,合计30.16%。
2.假设按专业服务方式计提薪酬。在这种方式下,企业承担的税收在中方人员取得税号时是12.5%,未取得时是15.5%。
3.假设不计提工资,用增加报关设备价值的方式消化这部分人员工资,由于详细的关税税率不明,根据现有资料可以预计的是一般为5%,最高不超过20%。根据对三种形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第一种方式有着极大的缺陷,成本较大,不利于节约资金,控制税务风险。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通过尽量压低在外账上计提的中方员工的工作,提高入关设备价值来消化一部分员工的工资。与第一种方式相比,这种方式虽然还有一些缺陷,需要有充足的前期资金作为保障,但是还是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可以帮助我们控制税务风险。
2技术管理的具体内容
2.1完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的制定,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在建筑工程领域起到技术法规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方面:(1)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熟悉、阅读和会审;(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3)召开技术交底会议,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4)施工质量管理制度;(5)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6)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7)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
2.2现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施工技术管理的根源在于对人的管理,由于现场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专业素养、工作能力等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应该采取因人而用,首先,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其次,定期对基层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树立敬业爱岗、精细施工的施工精神。施工管理人员应明确自身职责,杜绝现象发生,对于施工环节的质量验收要承担责任,直至工程整体验收合格;最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强调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施工单位需不间断地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新施工技术的掌握运用能力的培训。只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才能实现施工现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以先进的管理方法为指导,进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2.3设计图纸会审施工图纸作为整个工程的施工依据,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前要熟悉施工图纸,明确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工程关键部分施工的质量要求,与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三方一起对图纸进行会审。对自审、互审中提出的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解决的技术性难题,通过设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协商,在不改变建筑产品使用功能并保证工程实体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写出会审纪要。在图纸审查的过程中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的合理性提出有突破性的建议,尽可能降低工程施工难度,加快工程进度。
2.4施工图绘制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钢结构,但是设计部门所提供的图纸往往是技术阶段的设计图纸,由于钢结构同种编号的多种构件的长度与构造都不同,一个构件的制作可能需要几张设计图纸才能确定其具体长度与内部构造,可能导致构建在制作过程中参数出现误差、对构件的具体标识无法确定、构件安装难度增加等问题。所以为了方便后期施工,有必要把设计图纸转换成施工图纸,转换图纸可能会增加绘图的工作量,但是技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施工图纸的绘制对设计图纸进一步熟悉,还能对施工难点以及技术要点有进一步了解。
2.5机械设备管理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整个工程的建筑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经济合理地选择现场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及时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测养护工作,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处于最佳状态。
3施工技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施工现场技术材料管理不当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材料随意堆放、材料分类混乱、具体材料数量统计不完善等问题普遍存在。施工材料关系到施工秩序和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材料使用错误,具体施工材料数量不足等现象,可能导致工程停工,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致使工期拖延。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根据设计方案对进场材料的具体参数进行检测,在检验合格后根据材料的用途、型号以及规格进行合理堆放,对危险性高的物品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对各种材料的具体数量进行统计,根据施工进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对各种材料进行登记造册,对发放使用的材料要进行追踪,杜绝出现材料丢失和浪费现象。
3.2不计成本盲目赶工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部分企业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对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缺乏考虑,导致施工成本加大。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把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实际施工进度相结合,对项目控制性阶段的施工计划进行完善,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务必保证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施工进度相匹配。要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重视施工进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市场效应。争取做到低投入高产出,通过先进技术管理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确保工程施工进度符合设计要求。具体工作上,我们需要对施工组织方案所需的机械、人力进行实时检查,及时纠正不切实际的安排和作法,检查材料及半成品的进场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要早发现早解决,避免造成工期延误以及施工成本加大。
3.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问题一直是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健康的同时,保证工程项目施工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重视事后教育轻事施前防御,只有发现问题后才去解决问题的情况发生,没有科学的管理技术作为指导,采用粗放的管理手段,只重视面子工程不去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直接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对于安全事故频发问题,需要管理人员对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消除潜在事故发生必然因素,从根源上防止安全事故问题发生。此外,由于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连续性的特点,导致施工单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安全事故从表面上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对施工安全措施安装不到位,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安全无小事,为了进一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有必要加大对安全文化基础建设的重视程度,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保证全体施工人员能够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力度,按照施工要求,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安装到位,由专人进行检查监督。
3.4工程质量管理缺乏科学性建筑工程中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可以说只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参与到工程施工的人、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方案等都可能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工程质量管理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目前在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在工程完工后从表面上看不出质量存在缺陷,但工程内部的混凝土可能已经不具有强度,钢筋可能已经被锈蚀得完全失去了作用,像这些内存在的质量问题需要通过专业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测,一旦仪器也检测不出来可能对后续建筑的使用带来困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都要符合施工要求,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来执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要有恪尽职守,尊重科学,遵纪守法,严格自律,秉着科学、公正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4资料管理施工
资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施工资料的记载,可以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同时也为单位工程后期进行维修、管理、扩建和改建提供了参考资料。所以为了确保工程的结构安全以及使用功能的充分发挥,必须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重视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施工过程中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要及时进行,资料内容要规范填写,填写内容力求完整,并能准确反映施工过程实际情况。健全施工资料签认制度,杜绝代签情况发生。
5先进施工技术的运用
针对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先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先进机械设备、新型材料和新工艺,确保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加快施工进度。利用电子计算机及先进的施工管理软件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跟踪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对工程进度可以合理控制。
2中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展望
为进一步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国石油化工立足于自身的长期发展,严格执行科学发展观,以此来满足国内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然将会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
2.1炼油领域
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石油化工必然会继续加大对炼油布局和装置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力度,从而扩大装置规模,并提升其系统性。这样一来,中国石油化工将会朝着规模炼化企业群更加迈近一步,进而达到炼化一体化水平,同时有效减少能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终从整体上实现其自身竞争力的提高。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石油化工将以过程系统工程技术为重要纽带,坚持对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着重研制清洁汽油与柴油生产技术、炼油化工一体化技术以及非常规原油加工处理技术。
2.2清洁生产领域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基于此,中国石油化工将会继续关注环境友好生产技术的发展,在生产与经营中严格遵守节能、绿色等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排放量[5]。与此同时,还会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路线,降低“三废”的排放量。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还要尽可能的实现清洁生产,即四用节约型能源,采用最节约的工艺,并生产出耗能最低的产品,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先进的节能、节油、节水、减排和环保技术的开发力度,扩大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降低有害物质,如SO2,CO2的空气排放量。其中,在对新型技术进行开发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对清洁生产工艺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从而争取在源头处对污染气体与物质的产生管理,以此来进一步实现清洁生产。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同样也是清洁生产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三废”排放的控制水平。而环保技术同样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废物回收与副产品的二次利用工作,以此来达到废物处理、废物再生的要求[6]。
2.3前沿科技创新与应用领域
要想促进我国中国石油化工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石油化工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在技术方面的研发力度,只有形成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全新的技术、理论及方法,才能使石油化工行业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扩大对新兴业务的研发,研制出高效的替代化工原料技术,加大对先进生物质能技术的攻关,充分发挥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优势,在石油化工领域增大化工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技术的扩展应用,实现聚烯烃高性能化,使石油化工在应用领域及技术方面做出创新。
2.4工程设计领域
在结合当前中国石油化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注重设计能力的提升,应遵循“以工程开发为主,引领国内整体发展水平”的理念,形成以技术带动发展的目标,实现科技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间的转化,促进生产,提高效益。在发展过程中要针对大型化工技术,努力发展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善我国在炼油化工技术、大型化化工设备方面的不足。将智能化设计技术、工程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工作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将智能化二维方案设计系统应用进行深层次探究的基础上,加大对三维协同设计的开发力度[7]。此外,还应将系统知识库、数据库有机综合起来,使工程设计集成系统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健全的资料数据库,提高三维工厂设计能力,扩展应用范围,最终达到中国石油化工工程设计能力稳步提升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预应力波纹管质量检测
预制好的波纹管实验室需要做刚度试验,抗渗漏性能试验,气密性试验。现场试验做法:A、选取单根波纹管,将波纹管慢慢弯成半径为10m的圆弧,检查波纹管外观,并从外部用光照射波纹管,检查管内是否又露光现象。B、球通球检查波纹管内径。C、单根波纹管弯曲,向管内注入水,中间弯曲部分水注长度为2m,检查是否露水现象。
波纹管外观检验:外观应该清洁,内外表面无油污,无引起锈蚀的附着物,无空洞和不规则的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扣。
二、墙体波纹管安装
施工顺序:在钢筋绑扎的过程中安装波纹管,具置、标高、间距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安装。固定好波纹管后进行搭接,在搭接处拷上胶套。有的构件为竖向波纹管的位置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检验事项方法:
1、水平波纹管按照设计标高固定好的基础上,可以远观每层波纹管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确定波纹管连接相应的锚座位置是否正确。采用尺量,全站仪等工具检查,水平波纹管的标高和水平位置和设计要求偏差在范围之内。
波纹管和钢筋平行作业时防止钢筋直接压迫波纹管,防止工人踩踏变形。波纹管时应该绑扎牢固以防浇注混凝土时位置产生变化。
3、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拉杆要与波纹管应有一定的间隙,不能紧靠波纹管。安装好模板后在浇筑混凝土前,采用球体进行通球。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对覆盖后的波纹管再次通球来验证是否被振动棒等将其波纹管变形,或是有混凝土浆流入波纹管内。如发现及时整改,清洗。
三、预应力穿束
1、在钢绞线穿束前检查钢绞线表面是否有锈蚀,断股,断丝烧伤,展开后应该平顺,不得有弯折。钢丝表面不得有油污,氧化铁皮,裂纹或机械损伤,表面允许有回火色和轻微浮锈。
2、穿束过程为了防止钢绞线散开,穿束每根时钢绞线端头带上子弹头。为了确保钢绞线在波纹管内弯曲,在穿束到另一端时要多于设计预留长度,然后缓慢抽回达到设计预留长度。
3、穿束水平钢绞线时可以从结构两端分别设一组工作人员,同时进行穿束,做好记录。
4、在穿束过程中每一盘钢绞线即将完成时,预应力工人应该计算好所需要钢绞线的穿束长度,掌握好所剩钢绞线是否满足穿束长度。以防穿束后预留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达不到安装千斤顶末端工具夹片足够的咬合长度。
四、预应力张拉
1、张拉施工工艺:稍加力张拉(主要是起到拉直钢绞线)—在千斤顶末端钢绞线处喷漆作为观察点和固定测量伸长值用的横尺作为基准点—张拉(张拉值为设计阶段张拉力)—测量伸长值,记录,观察是否有断丝、断股、滑脱等—张拉(张拉值为设计阶段值)—测量、记录、检查—千斤顶回顶——把千斤顶后的工具夹片完全打入千斤顶工具锚内咬住钢绞线—张拉(张拉值为设计阶段值)—同上—泄压到设计要求测量伸长值。
6、钢绞线切除: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焊。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部分不宜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1.5倍。
五、预应力灌浆
1、灌浆配合比:按照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
2、水泥浆检查:随机抽查浆体的流动度,其应该控制在设计值之内。如浆体未及时灌注超过1小时需要做灌入度,如果观察浆体有变也可随时测其流动度,也可随机抽查入口处流动度和出口处流动度。每批灌浆必须做水泥浆同条件试块和用50mm直径量筒做泌水率,观察其体积变化。浆体同条件试块7d、28d时达到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泌水率3h后以及体积变化相应的数值都要符合设计值。每灌注一批浆体留置二组试块。
3、(1)水平预应力灌浆:当灌浆筒内浆体多出单根水平波纹管用浆的20﹪时可以进行灌浆。在灌浆前一定要对每根波纹管进行气压试验,防止安装的灌浆冒不严密漏浆,气压不大于设计及规范要求。当灌浆前先用水打入灌浆机内起到的作用,当进行灌浆时在等水完全排除后才能把灌浆管安装到灌浆帽上进行灌浆。等浆体从另一端完全流出关闭阀门,然后浆体完全从排气孔流出再次关闭排气孔,灌浆机持压1min,看是否保持在设计要求以上。
(2)竖向预应力灌浆:竖向预应力顶端安装好泌水桶后,泌水桶用胶管和锚座上的泌水管相连。灌浆应该从每根波纹管的底部开始,当浆体流到顶端泌水桶边缘20mm后停止灌浆,底部关闭球阀。在灌注完以后每隔15min用木棍搅动一次,用手捏泌水管和泌水桶连接的软管使气泡完全排除,持续3小时。泌水24小时以上可以拆除泌水桶。当水泥浆试块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打开灌浆帽上的泌水孔,用手指按压波纹管内浆体是否硬化来判断是否可以拆除底部球阀。拆除灌浆帽时,要考虑到浆体时间不要太长浆体容易完全硬化不容易拆除灌浆帽,但也不易过早,过早拆帽时容易损坏初凝的水泥浆保护层。
六、预应力封锚
竖向预应力:当竖向预应力拆完灌浆后,对灌浆帽内成型的水泥浆进行清理和打毛。然后把预留的钢筋按要求布置好,然后采用与墙体等标号的混凝土封住。
水平预应力:水平预应力拆完灌浆帽后,对其构件两侧进行打毛合格后,把预留钢筋绑扎布置好,然后支设模板。浇注与墙体等标号的混凝土
七、预应力工程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
1、配合比试验:失败原因分析:a配合比是否符合实际工程条件。b、原材:现用水泥质量、品种,以及水的质量及温度。c、气候情况:实验环境温度是否偏低。d、下料顺序不同,水泥分次加入以及外加剂的添加顺序及时间。
2、预应力张拉出现滑脱原因及补救措施
主要产生原因是夹片齿形硬度不够或是夹片内没有齿形,当预应力张拉到一定力时达到夹片齿形硬度破坏极限后就会出现滑脱现象。补救措施:采用小千斤定张拉卸掉破损夹片,安装新夹片。然后张拉到与其他钢绞线同张拉力和张拉长度后。再次使用大千斤顶对其整束同时张拉到设计长度。
3、水平预应力钢绞线断股原因及补救措施
原因分析:造成断股和断丝的原因:钢绞线质量部合格;千斤顶张拉值超出设计范围;波纹管内靠近张拉端处,波纹管内出现钢筋、高强螺杆压迫波纹管内壁变形凸起,钢绞线张拉时此处受剪力、摩擦力较大;钢绞线在穿束时出现叠压现象(既辨辫子形状),当钢绞线受拉力后将其某单根夹死,张拉时只有被夹处到锚座外缘这段钢绞线受力会出现断股。
避免措施:加强钢绞线质量抽检制度,按照技术方案张拉步骤控制张拉力,避免超张拉。施工过程重点检查波纹管是否被压扁变形,安装好波纹管候及时通球。
4、预应力波纹管进入混凝土的原因分析及补救措施
原因分析:支设墙体模板时由于预埋锚座上的螺栓支撑住留有空隙,在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流入。处理措施:浇筑混凝土后及时通球检查,如若未能按照相应的质量标准对其进行检验出现波纹管被堵死现象,可请专业人员采用小型钻机,钻头螺杆采用每根150mm活连接可以转动一定弧度。当钻通后使用穿束机穿束单根钢绞线来回撞击,采用吹风机吹出脱落的水泥粉。最后通球带出石块,穿束,张拉,所造成的损失及责任由责任方承担。
湿地公园不仅需要充分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好湿地保护以及湿地保护工程恢复的工作,优化湿地资源配置并发挥湿地资源的优势进而不断挖掘区域湿地文化内涵。同时在进行湿地保育区外部建设的时候,我们需要将社会文化特性、艺术特性以及生态特性充分结合,构建适合社会公众群体休憩的湿地主题公园。
(二)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景观、生物景观以及水体景观,只有实现湿地公园三要素的完美结合,才能够做好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
1.文化景观
湿地文化景观的目的是通过湿地的生态特征将当地文化传统、人文风情充分体现,以凸显湿地独有的文化特色。湿地人文景观主要是由各类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改造湿地的印记与文化结晶三个部分构成,下面进行分类阐述。
(1)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
湿地在人类生活生产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湿地自古便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住宅、服饰来源之一,由此而来形成一系列渔猎文化、稻田文化、苇田文化以及衍生出的住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
(2)湿地改造的印记
人类在湿地上进行了大量生产活动,留下了数也数不清的足迹,如建造运河、桥梁、堤坝等,这些临水建筑均属于人类在湿地改造过程中留下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文化景观。
(3)文化结晶
湿地文化与其他文化产生过一系列的碰撞与交融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结晶,如文学方面的交融形成了无数瑰丽的诗词歌赋,其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于湿地发展历史上;一幅幅描绘湿地景观的书法画卷又如同艳丽的骄阳洒下万丈光辉照亮整个湿地发展轨迹;一只只舞蹈、山歌又如同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于湿地发展的夜空中。
2.生物景观
湿地上生存着大量的植物,从类型上来看包括湿生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由于不同类型的植物其形状、枝干分布、叶片轮廓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季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设计不同的植被景观,如我们在春季可以欣赏荇菜花与鸢尾花,夏天可以观赏凤眼莲与荷花,秋天可以欣赏芦苇与香蒲。湿地上同时生存着大量以植物、浮游生物为食的动物,常见的有湿地水鸟、昆虫以及观赏鱼。湿地动物是湿地景观中一道流动的靓丽风景线,为湿地公园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在进行湿地景观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湿地动物的生活规律来进行。
3.水体景观
湿地水体景观主要是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近岸陆域景观、岸带景观以及水域景观。近岸陆域景观可以让游客在亲水亭台轩榭、栈道上欣赏各类亲水设施;岸带景观可以让游人在浅滩、沙洲上欣赏形态各异的驳岸、植物岸带与沙滩岸带,以凹凸不平、曲直相间、虚实互补的岸带景观给游人以美的享受;水域景观是通过水质、水流等因素,以或缓或急、或深或浅、或静或动等水流形成的飞瀑、小溪、浅谭等景观让游人寻找心灵的休憩。
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及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景观设计的目标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首先,设计者要确定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目标。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在秉承湿地自然特性的前提下要对景观单元做好主题创设和层次划分。此外,设计还要同时满足湿地文化的宣传作用和游人们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精神需求。
(二)景观设计的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在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湿地的蓄洪、防旱、污水自净能力,尊重湿地自然特性,避免因人为设计对其自然特性造成破坏或使影响最小化。
2.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者除要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原则外,还需考虑人们的亲水特性,要尽可能满足游人欣赏、亲近湿地水景的途径(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个角度)。
3.美学原则
景观的设计要与湿地自然景观在虚实、动静、色彩、协调度等上充分融合,要将湿地文化充分展示出来,真正提升湿地美的境界。
三、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及策略
就目前来看,湿地公园功能分区主要包括服务管理区、湿地体验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以及湿地保育区等。其中,湿地保育区主要对生态过程与生态特征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护,其环境容量与其他分区相比较小,而且景观建设的内容也比较少。所以,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主要以服务管理区、功能展示区以及湿地体验区为主。
(一)湿地体验区景观设计
湿地体验区包含了湿地公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可以考虑从地形改造、水文联通等方面着手,建造大量的人工浅滩、溪流、喷泉、瀑布、沼泽、河流段等多样化的湿地景观,更为全面地体现湿地中存在的各类独特景观,要让游人也可以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湿地特有的水体景观、农耕文化以及渔猎文化,通过合理的分布与设计,让游人能够一步步感受湿地景观并得到心灵的休憩。在湿地公园局部水体处理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通过设置宽度大小不一的溪流,然后在其中布置大小、形状不一的石块并点缀有相应的湿地植物,以形成充满活力的湿地水体景观。在驳岸的设计上,设计者可以使用自由曲线形态、自然力飘积形态、双螺旋曲线形态以实现虚实结合、曲直相间的溪流景观。以人工湿地为主的公园,在深水位,设计者可以依自然地势开凿成形状自然、岸带有起伏、高低错落的池塘,在湿地水体下游、浅水区域或在积水区布设水稻田,使游人可参与打渔、插秧等农事活动,构建类似于古典农家乐的田园生活氛围,以满足现代社会公众群体回归自由的根本渴望。
(二)湿地公园中湿地体验区景观的设计
湿地公园中的服务设施景观实质上就是按照人们在游玩活动中的具体需求进行设置,可以将湿地自然景观烘托出来,且便于人们对游览线路进行组织的景观小品、建筑物等一系列硬质景观,主要包括木栅道、游廊、园桥、舫、水榭以及景亭等。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以下3类:一是点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将湿地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出来,对湿地意境起到一个丰富作用,如将农耕湿地文化中的水井等多种农业设施表现出来,还能够将“渔舟唱晚”的船只表现出来等。二是动态赏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满足动态赏景以及游览路线组织的需求,并且对院内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实现近景、远景、俯景以及仰景的有机结合,使观赏效果达到步移景异。三是静态赏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充分满足游人在休息、静态赏景的需要,同时它也是公园构图中的艺术主体与中心,在公园中起到一个点景的作用,通过采用借景、框景以及对景等一系列手法,对院内中的经过进行丰富,如舫、水榭以及景亭等。
二、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
缺乏辨别风险的意识要想应对风险,首先得认识风险,搞清楚影响石油项目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投资的风险所在。但是目前我国的石油企业缺乏辨别风险的意识,过分重视回报率,对风险的分析不足。特别是对政治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分析不足。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油项目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的比较晚,目前还不够全面。在分析项目风险概率上专业细分性比较差;在分析投资、国际汇率、地质条件等问题上科学性比较差。而且缺乏专业性的风险评估机构。导致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不强,难以发挥保障作用。管理手段落后我国涉外石油开采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管理手段一直比较单一,对于风险的管理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而且参与人员的主观因素会对管理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项目参与人员往往根据自己对风险管理的主观认识、工作经验等决定风险对策。但是由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意外性,所以主观经验很难真正有效的回避风险。
三、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相应对策
加强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需要确认可能会对工程带来风险的事件,并对每一种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于国际石油项目的风险分析,笔者以为可以分为国别风险和工程风险两大类进行风险识别。但是风险识别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个不断反复操作,将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逐一进行分析的漫长过程。风险识别团队可以由工程项目组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参建人员以及第三方风险分析机构等组成。由工程项目组起草风险草案,然后与项目负责人、项目参建人员以及第三方风险分析机构共同讨论,最后确定风险类型。加强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是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外石油企业要在深入了解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的前提下,对风险的类型、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以及带来的损失等进行科学合理分析,从而得出风险的综合评价,降低海外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系数。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技术我国应当主动学习发达国家的风险管理手段,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制,设立风险预警、应对方案、反应机制等风险管理模块,对石油工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确保发生事故以后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事故。同时还应当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不断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项目施工全过程跟踪造价审计内容
在项目施工作业实施的全过程,造价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工程项目合同以及双方所签订各类协议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2)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合同当中与工程造价有关条款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3)安排工作人员参与项目施工例会以及技术经济协调会,对会议主要内容进行记录与汇报;(4)对工作量月度报表进行审查,结合项目施工特点,提出阶段性的工程付款咨询意见;(5)安排工作人员参与项目施工现场图纸会审以及技术交底工作当中,配合其他各方负责人,完成对施工预算的编制工作;(6)对工程项目质量实施的动态情况进行观察与掌握;(7)面向建设方提供各类项目施工期间可能涉及到的反索赔事件咨询服务;(8)对施工全过程中造价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成果进行总结并编制形成完整文件报告;(9)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情况,提出在项目施工全过程当中与造价控制以及降低造价相关的合理、可行性意见。
3项目施工全过程跟踪造价审计方法
由于项目施工全过程跟踪造价审计在实际开展中具有事先性、主动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因此,为了能够及时向现场提供造价咨询服务,就需要委派专门的造价工程师深入施工现场,常驻现场并参与到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当中,与建设方负责人相互配合,在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之上合理降低工程造价。期间,所涉及到的造价审计方法归纳如下:
3.1对工程合同以及相关协议的审查在审查工程合同以及相关协议时,首先需要验证其合法性。以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为依据,审查合同及相关协议的精神、文本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审查合格的合同协议,需要进一步评估其合理性。合理性的评估包括:合同协议中所使用语言文本是否规范,有无歧义,是否简练,重点评估相关条款是否存在语义表述不当的问题,避免后期发生索赔事件。特别是涉及到费用以及计算依据的条款,更需要工作人员严加审查。还需要审查合同协议的附表、附录、签章等手续是否完整齐备。通过对工程合同以及相关协议的审查,能够从源头入手,最大限度的规避后期的索赔问题以及争议问题。
3.2对设计变更以及签证费用的审查在项目施工现场发生设计变更问题后,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定性审查。这一环节中所涉及到的审查内容包括(设计变更所对应的手续以及变更依据是否符合现行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的要求,是否与项目招投标精神意志,是否准确的反应了现场变更的情况,设计变更是否出现了重复计取的问题)。在以上审核结束后,需要进一步进行定量审查。即重点审查设计变更中的文字表述是否清晰且明确,同时与签证费用相关的计算方法与结果要求是否合理,附件、附录是否完整。整个审查过程当中,需要确保核定的严密性,并根据审查结果,对工程项目用款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
3.3配合建设方进行工程款项拨付需要积极与建设方负责人配合,做好对工程款项的拨付工作。在监理单位对工程进度报量表付款申请单进行审核并签字确认以后,需要与施工方负责人配合,以月度为单位,根据每个月的工作量完成情况逐一核对项目内容,同时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前期所签订的施工合同相关条款,汇总形成整体性的工程形象进度意见书,将意见书及时报送给建设方负责人并将其作为工程进度款项按阶段拨付的重要依据。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使工程建设全过程当中,款项的拨付得到数额上的限制,避免在工程施工作业中出现超付等方面的问题。
3.4对竣工验收的审查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参与到项目竣工验收的工作环节当中,对项目主体工程竣工后未完成的尾工工程进行全面清理,若涉及到未完工工程,则需要根据未完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专门编制对应的明细表,同时,在所编制明细表中注明未完工工程的具体内容。若在未完工工程当中涉及到与工程价款有相关联系的项目,则还需要在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结算审核的过程当中对这部分价款予以扣除处理。
国际工程项目是指国际工程领域中的项目,也可以说是国际领域中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组织(ProjectOrganization)是指在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中的职位结构设置及设置结果。工程项目组织的目的是按任务或职位制定好一套合适的职位结构,以使项目人员能为实现项目目标而有效的工作。工程项目组织的结构模式是指在项目上级组织的影响下,项目与上级组织以及项目内部的联系方式。由于项目组织是在上级组织内形成,而上级组织通常是一种常规组织,所以项目组织与常规组织既不同又有联系。按照这一思想,在项目管理组织中,形成了几种项目组织的结构模式:职能化项目组织、项目化项目组织、矩阵化项目组织和混合组织。
一、工程项目组织结构模式
(一)职能化项目组织
与常规组织联系最密切的就是职能化项目组织(FunctionalOrganization)。这种模式为了给项目安个“家”,把项目放到常规组织的一个职能部门去,使项目组织成为常规组织的一部分。在职能化项目组织中,人员利用上有最大的弹性及适应性。部门作为项目相关专业技术专家的基本管理基础,专家可被临时安排到项目中,完成所需要的工作后被立即安排回他们的常规工作;部门中的专家也可以被组织起来共享知识和经验,个别专家还可以被不同的项目利用。因此,职能部门在个别人离开项目甚至上级组织时,仍可保持技术上的延续性。
在这种模式下,客户、委托人不是活动和关心的焦点。职能部门有自己的常规工作要做,这些工作通常是优先于项目考虑的,因此客户常被忽视。有时在职能化项目组织中,没有一个人对项目负全面责任。这种不明确责任的失误通常意味着项目经理只对项目的一部分负责,而其他人却对项目的另一部分甚至更多的部分负责。不难想象,这必然会导致缺乏协调和扯皮,进而造成对客户的需要反映既慢又困难。这种模式不利于促进形成项目的系统管理方法。
(二)项目化项目组织
项目化项目组织(ProjectizedOrganization)也可称为纯项目组织,在项目上与上级组织联系方面,是另一个极端。在这种模式下,项目与上级组织的其他部分分离,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单位,它有自己的技术人员、自己的管理、由定期的成果进展报告和工作监督而保持着与上级组织的微弱关系。
在项目化项目组织模式下,项目经理在整个项目上有足够的管理权,项目经理是真正的项目领导,项目班子所有成员都只对项目经理负责,在做出技术决策前不用请示任何职能部门负责人。当项目与职能部门分开时,项目经理绕过了整个智能结构直接与公司高级组管沟通,沟通线路缩短了,使得沟通更迅速。同时,由于权力集中,做出快速决策的能力极大增强,整个项目组织也就可以对客户的需要和上级的要求做出快速反应。当存在若干个连续的类似项目时,项目化项目组织就可以稳定地拥有或多或少能开发出特定技术的一批骨干专家,从其成员当中开发出高水平的完成任务的能力。项目化项目组织结构简单而且灵活,理解和实现相对容易。这种形式易于形成对项目的系统管理方法。
然而,当上级组织同时进行几个项目时,要满足每个项目的人员配备需要。这会导致从行政部门人员到高级技术人员的重复配置。为确保技术知识和专门技术使用权的需要,导致了项目经理储存设备和技术以便当需要时就能得到,因而一些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是在可得时而不是在需要时就被项目占有了。把项目从职能部门的技术控制下解放出来,有利也有弊,尤其是项目带有“高技术”的特征时更是如此。虽然参加项目的技术人员对项目技术问题有一定的研究深度,但仍然还是落后于其专业中的其他一些人。在项目化项目组织中,项目采取自己的生活方式,常发生项目间的对抗及痛苦的争斗。
(三)矩阵化项目组织
为了能将项目化项目组织的优点与职能化项目组织有利的方面结合起来,同时也避免其各自的缺点,人们发现了矩阵组织(TheMatrixOrganization)。在效果上,职能化和项目化项目组织代表两个极端,矩阵组织则是二则的结合,它是覆盖于上级组织的职能部门之上的项目组织。由于是由项目化项目组织和职能化项目组织结合而成,根据两个极端中哪个的作用强,矩阵组织又分为强矩阵组织(Strong
Matrix)和弱矩阵组织(WeakMatrix)两种形式。
在矩阵化项目组织中,项目是强调的重点,项目经理个人负责管理项目,使项目按期、在规定费用以内达到预定要求。在这点上矩阵组织与项目化项目组织是相同的。由于项目组织是覆盖在职能部门之上的,从中临时抽调人力资源,项目对职能部门的技术专利库有了合理的使用权。当有多个项目时,所有项目都可能得到职能部门的专利,因而极大地减少了项目化项目组织的重复配置。矩阵组织对上级组织内部的各种要求反应也是既快又灵活。在矩阵管理中,项目有上级组织各行政管理单位的代表并有对他们的使用权。其结果是使项目保持了在政策、实践和程序上与上级组织的一致性。当同时进行几个项目时,矩阵组织可以实现较好的资源综合平衡,进而实现每个项目不同的时间、费用、性能目标。这种整体优化方法可使得所有项目人员配备得当,进度安排合理,从而优化整个系统而不是牺牲其他项目而实现一个项目的目标。在职能项目组织中,毫无疑问职能部门是决策的核心,在项目化项目组织中,显然项目经理是项目权利中心。到了矩阵组织,权利则要更多地在二者之间平衡,通常这种平衡相当细致。但若果对谁负责的问题出现疑问时,项目工作就会受阻。
在多个项目间优化项目目标的能力是矩阵组织的一个优点,但这种能力也有反面。多个项目必须当成一个整体慎重监控,而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为满足多个项目的进度而在项目之间调动资源可能引发项目经理间的明争暗斗,这些项目经理都总是考虑确保自己的项目的成功而不顾组织整体的优化。在使用矩阵组织的项目上,传统做法是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决策,职能部门领导负责技术决策,但这种分工在实践中是很复杂的,没有谈判能力强的项目经理就不能保证项目成功。
矩阵管理破坏了命令统一的管理原则,项目人员至少有两个上级,他们是职能经理和项目经理。它使人员无法忠实于双向领导,也无法应付可能的混乱局面。任何在这种体制下工作的人都会体会到它的难处,没使用过这种方式是体会不到这一点的。
(四)混合组织系统
纯职能和纯项目组织在一个公司里可以同时存在,这就产生了混合形式(MixedOrganizationalSystems)。这种形式通常是将一些大的、长期良好运行的项目分离出一些附属项目或独立的活动。许多公司在已有的职能部门中先培育一些还未稳定的小项目,然后让它们“断奶”,形成有自己独立身份的纯项目,最终形成“攻关队”,大项目还可以成立“攻关实体”。混合型式的杂交带来了灵活性,它使公司能通过适当的组织结构设置,满足解决各类特定问题的需要。然而,由于利益和兴趣都不同,这种杂交中也有明显的危险,相同责任的不同组合会鼓励重叠、重复和虚构。
二、项目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
(一)影响选择项目结构模式的因素
选择组织形式不是一件易事,要依据项目的特点和公司的资源来选择。有的只是少量的设计原则,不会告诉你确切需要哪一种形式,也没有建立组织的详细指南。能做的就是考虑未来项目的性质、各种组织形式的特征、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拿出折中的方案。在下表中列出了12项反映项目性质、特征的因素,它们基本上从各个方面描述了项目的情况,每种特性的评价分为三个等级或种类,各等级或种类对应着与其适应的三种项目组织形式之一。
(二)选择项目组织结构模式的基本要求
1.总的来说,职能化组织常用于需较深技术运用的项目,而不是以降低成本、满足特殊的进度、实现对变化的快速反应为主的项目。
二、国际工程联营体风险识别与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国际工程联营体的风险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种类。根据Bing(1999)的研究,按照风险的来源,将国际工程联营体的风险划分为三类:一是联营体内部的风险,这是联营体所特有的风险,是因联营体内部各成员公司间发生矛盾而产生的,如选择了错误的合作伙伴,内部管理混乱,责权利界定不明等;二是项目特定的风险,这是由项目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如项目过于复杂造成工期延误或成本超支,或较高的融资成本导致施工费用拖欠,以及已完工程未达到设计要求等;三是联营体外部的风险,是指联营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所产生的风险,主要受政治及司法环境、经济和行业条件、社会条件及特殊自然条件的影响。
Shen等人(2001)依据风险涉及的不同内容,将国际工程联营体的风险划分为五种,依次是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政治风险,并进一步划分出58个风险因素。Gale与Luo(2004)依据联营体的生命周期,将国际工程联营体的风险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的风险、联营阶段的风险和项目结束联营体解散阶段的风险。
本文使用的风险分类方法基本沿用Bing(1999)的分类法,略有改动,并借助层次分析法(AnalyicalHierarchyProcess,AHP),对国际工程联营体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风险评价的层次递阶结构,给出各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项目管理人员实施管理和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三、国际工程联营体的风险评价模型
在Bing划分的三类国际过程联营体的风险基础上,对每一类风险进行更详细的划分。联营体内部的风险细分为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合作伙伴的资质背景两个子类;项目特定的风险包括项目的特点和项目的配套资源两个子类;联营体外部的风险则分为政府因素和市场条件两个子类。其中,每个子类均包括多种风险因素,最终共可分解出25种风险因素。
对这25种风险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AHP)可构建国际工程联营体风险的层次递阶结构,如图1所示。在图1中,对联营体风险的整体评价处于目标层,Bing识别出的三大类风险处于约束层,每一大类下的风险子类作为准则层,更详细的风险因素处于方案层。
建立了风险评价的层次递阶结构后,即可由项目经理或有关专家凭借自身的经验和直觉,对每一层的元素进行两两比对,构造判断矩阵,进而计算出各层元素相对于上层指标的权重和相对重要性排序。针对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可构造10个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表1的每一矩阵中的字母A及A-1、A-1-1等分别代表图1中所示的各种风险类别,各矩阵中的具体数据来源于Sung-LinHsueh等人所做的调查问卷的结果。另外,每个矩阵的最后一行表示的是该元素相对于上层指标的重要性权重。
表1各判断矩阵中的相对重要性权重指标可进行汇总计算,如表2所示。
表2带*的项目为相对重要性所占比重较大的十种风险因素,分别是:项目工期、联营体协议、工程合同、谈判难易度、良好的关系、政策变化、现金流的要求、当前实施的项目、遵守法律法规和公正性。
四、国际工程联营体风险管理措施与建议
从表2中相对重要性比重较大的十种风险因素可以看出,联营合作伙伴、联营体协议、工程合同以及良好的公共关系等是国际工程联营体的主要风险,国际工程联营体应当予以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规避。
对于我国工程承包企业与国外承包公司组建的任何联营体,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承揽国际工程项目,我国工程承包企业都必须在选择合作伙伴、投标、签约及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认真研究相关风险,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风险以减少损失。国际工程联营体实施风险管理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联营伙伴的选择是建立联营体的基础,选择恰当的合作对象是联营体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应当考虑对方的信誉、经验及财务、设施、人员及融资等实力,事先调查其优势和不足,力求与己方达成互补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其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及其在当地社会的影响,以便利用其关系网络疏通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外,由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工程承包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社会传统和风俗习惯,选择与己方经营理念相契合,或者对外来企业文化持理解态度的联营伙伴,对于整个联营体的顺利经营、流畅运作也是一份强有力的保障。
(二)签订权责利明晰的联营体协议
在签订国际工程的联营体协议时,尽量采用英语作为书面语言,做到内容完整、定义准确、措辞严谨,按照整体风险最小化原则清晰划定合作各方的权责利,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各人员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综合;以联营体这一系统的高效率作为主要目标,从而减少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参与方进行风险控制和履约的积极性。
(三)签订公平的工程合同
工程合同是连接业主和联营体的法律纽带,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划分联营体和业主之间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尤其需要对容易产生风险的工程合同的支付、调价、变更、索赔、不可抗力等条款做出明确规定。
(四)选择恰当的分包商/供应商
为了弥补联营体合作伙伴的不足,选择合适的分包商/供应商来承担部分工程不失为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国际工程联营体在选择分包商/供应商时,同样需要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实力,包括财力、物力、人力和经验,并在分包合同中明确联营体及分包商/供应商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五)维持良好的公共关系
国际工程联营体除了需要维持好内部各成员间的关系外,更重要的还要营造并维持好与当地政府机构、机关团体、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联营体“本土化”,得到当地社会的信任、认可和支持。另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3期外,建立各种渠道与项目的利益相关方进行良好沟通,并确保这些交流渠道及时通畅也是很重要的维护公共关系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质量控制
高等级公路在现代国民经济生活中处于先行的战略地位,众所周知,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是线长面广,投资大,标准高,工序的影响因素复杂。在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并直接影响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投资利益。因此在高等级公路施工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其意义十分重大。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高等级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一、施工质量控制特点
高等级公路实行施工监理制度是强化质量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方法。施工质量控制与传统的施工质量管理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工程质量控制强调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控制的重点不仅局限在施工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放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即对原材料、半成品混合材料、施工机具、人员和技术方案的审查以及施工过程中各个主要环节的质量抽检,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把可能发生的施工质量事故隐患尽力消除在萌芽状态,这一点与传统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待工程结束后再进行检查验收的事后监督方法完全不同。
2)不同于质量监督检查。工程质量控制是监理工程师对一个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天候的全面质量管理,它可以使工程项目所有部分的质量得到有效而全面的控制。这一点与质量监督检查是完全不一样的。
3)施工质量与工程支付挂钩,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这是施工质量控制与传统施工质量管理相比的最大特点,按合同条款规定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并签字认可的工程项目一律不支付工程费用。监理工程师就是运用这个经济杠杆的作用去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4)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权受到法律保护。在有关合同条款中明确地规定了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和权力。这就以合同形式赋予了监理工程师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工程质量控制的权力,使质量管理变得有法可依,从而减少了过去内部质量管理中的扯皮现象。这一点与过去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是根本不同的。
由上述几点可以看出,工程质量控制不是单一的技术管理,而是集技术、经济与法律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管理体系。、
二、施工质量控制依据
执行全同管理的任何工程中,合同文件都是业主、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三方必须遵守的根本大法。因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只能是合同条款、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这些文件是承包人和业主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和义务的法律依据,因而也是各方应遵守的准则。
2.1合同条款。所有质量的保障责任、处理程序、费用支付等均应符合合同条款中的相应有关规定。这些条款就是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控制的依据,也是承包人在施工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2.2设计文件。对于承包人来讲,按照设计图纸和文件施工是必须遵守的准则。这些设计图纸和文件,除业主和承包人签定的合同中所包括的正式设计图纸文件外,还包括经业主同意,监理工程师正式批准颁发的变更设计或修改设计文件,这是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质量控制的又一依据。
2.3技术规范。这里所指的技术规范可以是国家或有关部委颁布的通用技术规范,也可以是专业技术规范。由于技术规范具有广泛性、综合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它必然是工程施工和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各方均须严格地执行。
2.4质量标准。公路施工质量标准就是要求各种材料和各分项工程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所有工程质量均应符合合同文件中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没有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不得引用其它任何标准。
合同条款、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和质量标准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相互间又有紧密的联系。合同条款明确了监理工程师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法律地位;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和质量标准则为监理工程师提供了进行质量控制的依据和手段。
三、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内容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即是形成工程实物的重要过程,也是形成最终建筑产品的重要阶段。因此,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目标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个从选购原材料开始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为止的全过程。由于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也是一项动态生产活动,因此,在全程各级组织控制过程中应对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这里指的各种主要质量因素包括:人员、材料、机械、工艺和环境五个方面。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形成时间按时间阶段划分为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开工前准备、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项工程验收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五个组成部分.把上述五个质量因素在五个组成部分的时间过程上展开,则可将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任务分成三大部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3.1事前控制
1)审查施工承包单位的技术资质和参加承包项目的人员资质及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系统机构。
2)对工程项目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混合料、预制构件等进行质量检查与控制。
3)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并从工程项目整体角度对其实行协调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具有可靠的技术措施。
4)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施工控制参数及施工配合比,并进行复校试验。
5)检查施工现场的测量标高,结构物的定位放线及控制水准点。
6)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
7)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机构和施工设备应审核施工单位提供的技术性能参数。
8)审查工地检测试验室的仪器设备、人员配备及试验工作环境。
9)开工报告审核。
3.2事中控制
1)协助施工单位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控制状态。
2)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对主要工序应按有关质量验收规定需经过监理人员检查验收,否则不予进入下道工序。
3)重要工程部位或施工环节,监理工程师应亲自组织抽查。对于重要工程材料可自己组织检测或直接参与检测。
4>对完成的分项工程且经自检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可参照《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和有关验收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5)审核设计变更方案和变更施工图纸。
6>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现场质量会议,及时分析并通报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及有关工程动态。
7)按工程项目合同条款中有关规定行使工程质量监理控制权、工程数量认可签证权、工程投资计量支付权,使整个工程项目始终在监理工程师的控制状态。
3.3事后控制
1)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承包合同文件中规定的有关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和办法,对所完成的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2)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检验评定报告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文件,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图表。
3)组织整理工程项目有关质量技术资料文件,并编目、汇总、装订、建档。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实质是监理工程师组织各施工单位按照工程项目合同及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的实话过程。监理工程师在整个工程实话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为此,应通过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来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四、结语
工程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使实施的结果符合预期的目标。高等级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是合同条款、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施工质量控制的实质是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成员按施工承包合同进行施工,并对影响施工质量的诸项因素进行检查、评定、验收,对偏差提出处理措施的监督管理过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必须贯穿于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