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8: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立体化教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高三历史立体化教学实施要点
1.构建立体化目标体系,满足学生发展差异
进入高三阶段之后,学生在每一门学科中的差异性已经较为显著,历史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开展教学研究,不能再以“一刀切”的教学要求统领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一定要以更为切合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实际的目标组织开展教学,以保护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进步,更好地备战高考。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处置,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以及理解方面,全体学生统一要求,但是在进一步发掘规律以及横向、纵向比较方面,则体现对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差异性要求。对优秀生提高难度,对学困生降低学习要求,保证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基本完成学习目标任务,这也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差异性教学目标的引领下,笔者从教学的不同环节体现对学生的差异性兼顾,适应学生学习差异以及提高教学针对性成效。
2.打造立体化内容梯度,扎实推进教学深入
笔者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坚持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从宏观上把握概念,从微观方面引导掌握历史事件与规律,实现前后连贯、逐层深入,从知识点的掌握、前后的联系到规律的发掘,以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优化促进教学深入开展。具体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属于基础教学,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教学每一个章节与知识点,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立体理念去掌握知识、加深理解。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要,以历史教学内容为依托,进行为立体化内容检查,将常规的联系转变为多层次与角度的练习活动,既有助于学生的灵活掌握与形象记忆,同时也符合历史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实现了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二层面属于分门别类教学,对立体概念中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概括、分类。在对知识点进行提炼与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整体方向灵活开展,如可以将中国古代史细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民族关系以及著名战役、农民战争等类别,每一个类别之中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如可以将“经济发展”细化为发展背景、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状况、对外贸易等不同的线索,每一条线索都连串一系列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构建了框架式的教学体系,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与复习都可以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目标。第三层面属于内化与发掘范畴,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发掘,以及开展横向、纵向对比活动,为迎接高考进行实战演习。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农奴制度改革等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从中深刻理解、有效掌握。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纵向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对比等等。在这一层面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对原有知识点、理解内容上的融合与运用,对于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功能。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
每个模块分成若干个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任务引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如在车削螺距螺纹任务中,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组织实施课堂教学。
1.分组
根据各班实际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4~5个人,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每个组选出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实训管理和任务分配。组长要用“活动记录表”对本组学生的考勤、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效记录在案,为学生的最后评价提供依据。
2.教师讲授
螺纹车削加工工艺流程是车端面、车螺纹大径、车退刀槽、倒角、车螺纹。
3.教师示范
根据给定的零件图,一是分析零件图,得出数据。二是确定加工步骤:车右端端面,粗精车外圆,车螺纹大径,切槽,倒角,车螺纹。三是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教师与学生互动,计算进刀次数、背吃刀量确定粗加工、精加工的数据。四是安装工件,选择合适的夹紧位置和足够的夹紧力。五是安装刀具,教师示范,学生演示,注意刀尖分角线垂直于工件轴线。六是调整机床,调整主轴转速和螺距。七是螺纹车削操作方法,采用正反车车削法,对刀、车螺纹、退刀。
4.学生操作训练
教师巡回指导,遇到典型问题,集中讲解,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5.评价
学生完成作品后要进行螺纹的测量,使用量具游标卡尺、钢尺、螺距规、螺纹千分尺对测量要素大径、螺距、牙型角、中径进行有效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中,教师要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存在的问题,现场评分确定学生成绩。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总结
1.加强课堂管理
有些技校学生不守纪律,在实操场地走动,乱拿工具当玩具,扰乱课堂纪律。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维持课堂秩序。
2.教师要加强指导
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操作,老师应督促学生人人动手。
在一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通常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认为只要上课能做一些基本动作,跑一跑,跳一跳,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很少有人深入地思考一些深化教学,更好发挥其作用的问题。老师们主观上是这种认识,客观上学校也鲜有鼓励体育教师改进教学的制度措施和奖励机制,造成干好、干不好都一样,没有奖惩措施,造成教学改革效果不理想。
2.现行教材不利于教师组织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课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设计理念上,充分突出了职业性的特点,体现了行业、企业的需求。但由于学科性影响时间之长,影响的程度之深,导致目前高职教材在内容取舍上,形式编排上,还存在着本科教学的影子,致使理论内容较多、较深,动手训练、实训内容较少,职业化的特点不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的限制等因素,照顾了理论内容就没有了实训实践,兼顾了实训环节就无法讲透理论内容。这样的限制和困难更多地体现于教学中,导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连贯地贯彻下去。
3.现有师资结构制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现在,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师资多数由传统师范类教师组成,没有企业工作经验,也鲜有职业教育经验。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双师”培训工作,但培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正在高职院校大力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仍然没有走出教师本位模式的束缚,使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深入开展下去,从而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高职体育教育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1.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改革高职体育课程教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的文件精神指出:高职教育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适应岗位的职业能力,要面向职业岗位设置课程,做好课程设计计划。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一项内容,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培养目标。
2.搞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把课堂搬到工地、车间、工作现场,让学生在更真实或更仿真的环境中,学习课程理论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实训室或实习车间是最好的课堂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发挥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指导功能,从政策、资金、人员、制度等方面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提供保障。其次,学校要与企业建立良性的联动、合作机制。学校为企业培训毕业生及顶岗实习生,企业为学校派出兼职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及机会、见习课堂等便利条件,在互利互惠的同时学校要把握让企业先赢的前提,做好校企的深度融合。如此才能做到不论是在学校的课堂,还是企业的车间,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深入开展下去。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可以看成一个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它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小学数学教材和电教教材内容为主)、教学设备(以电教设备为主)、教学方法(以电化教学方法为主)等要素组成,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其中,教师、学生、教学设备等实在的、具有物理性质的东西称为系统的硬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属于理性范畴的东西称为系统的软件。在教学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人的因素,是两个最活跃的因素,可谓是硬件中的“活件”,他们输出信息、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的方式,不同于一般机械系统中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灵活的高级方式。
教师从教材和参考资料中接收信息,经过教学法ㄓ绕涫堑缁萄?法)的加工,变成容易使学生接收的信息,然后通过讲授,进行各种现代化视听工具的操作、演示、板演等方式输出信息;学生是信息的接收者,从教师的讲授、演示和阅读教材(尤其是电教教材)中接收信息。然而学生又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接收体,不是信息的机械装容者,可能漏收某些信息,可能使信息失真,接收信息后还能对信息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深化,进一步还可利用联想、类比、归纳、假设等思维方式发出新的知识。学生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又不断有信息输出,如面部表情、简短的回答等。学生输出这些信息,对教师来说就是反馈信息。教师应予以注意,并随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输出信息的速度、内容、质量和电化教学形式,使系统逐步优化。
二、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要素的探讨
首先,就系统的软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的内部结构作些初探。
1.电教教材的建设
电教教材的建设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来进行,主要种类是幻灯卡片、投影片、录像带、录音带、磁盘等。编制电教教材,应遵循如下原则:
(1)情境与内容。情境的创设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这里的情境既有“音”的情境,又有“像”的情境。如教学圆周率时,我们给学生播放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录音,创设“音”的情境,实践表明其效果远比教师口头讲述好,它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刻苦学习的精神;而教学行程问题等应用题时,放映汽车行驶、飞机飞行、开挖隧道等情境图,特别是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使用连续的情境片,可以较好地揭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结构特征。这种“像”的情境,虽离不开教师的精讲与板演,但其功用是粉笔、黑板所无法取代的。
(2)精讲与配音。教师可以把重要的教学内容(如概念、法则、解题方法等)的讲述,预先配上恰当的音乐进行录音,然后在课堂里播放出来,让学生分析讨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如教学“多位数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我们将结论“多加的要减去,少加的要再加,多减的要加上,少减的要再减。”配以有一定节奏的音乐在课前预先录制成儿歌,待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得出上述结论后再播放给学生听,结果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反馈与再认。当然,如能注意把形象和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
(3)构图与色彩。为了突出重点、难点,运用构图和色彩等手段时要特别注意。比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我们将第八册第78页例的板书设计成如下的投影片:
(附图{图})
其中小数点全部着深绿色,等式右边的"0"全部着雪青色,两个虚线三角框全部着赭色,以深刻揭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样,结合传统板书教学,用投影教材将一些词语通过形象的图表、画面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深刻地掌握,促使其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顺利过渡。
(4)动片与静片。小学数学电教教学片(录像、电子计算机画面、投影片等)应以动片为主,这是由于一要适应数学课的特点;二要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小学数学课中,某些抽象的概念、计算法则的算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结构特征,如果以童话、故事、生活趣事等形式用动片给出,小学生会很感兴趣,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电教教法的选择
电教教法是教学方法的一个部分,它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既依存于教学论的有关原理,又依存于教学内容、学科特点。此外,还受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及电教教材的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认识规律都不同。中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不够稳定,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但他们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却占优势。因此,这一阶段采取的方法主要可利用电教手段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直观材料,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之更好地理解、巩固知识,促进观察力的发展和思维积极化。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趋于稳定和集中,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信念。因此,采用电教手段教学已不再满足于提供形象、直观的材料,而应更加注意启发诱导,让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提高他们分析、综合、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电教教法既然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来确定,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从多种方法中适当选择,恰当运用。尤其是采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时,应该避免过多的言语化现象,善于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化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图表模型、幻灯图片、录音录像并和教者表情、语言、手势等形态语言合理组合,应用于教学,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但是,这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科学地选择符合教育目标的信息向学生传递;其次,必须懂得并能熟练运用各种电教媒体,懂得媒体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懂得电教教材的编制及应用原则;第三,必须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掌握大纲;第四,必须懂得现代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使媒体与教学内容达到有机的结合,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合理的统一。
3.电教教案的编写
小学数学电教教案编写的一般模式应是:传统教案+电教媒体。具体说来,(1)必须具有传统教案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具准备;(2)必须具有电教媒体:精心设计电教媒体;严格操作规程,掌握出现时机;课后要做好整理工作;注意搜集反馈信息,包括:a电教媒体的设计问题;b学生意见;c教师意见;d把各种意见记入教案并制定纠偏方案。总之,教案要突出立足素质提高,着眼智能开发,体现教法学法,突出电教特点,联系学生实际,讲究低耗高效。
其次,关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问题,笔者认为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到处可以套用的统一模式成为最佳,但是根据系统理论和心理学原则,我们仍然有下列原则可循。
1.有序的原则
“系统是人、设备与过程在一定环境中有秩序的组合。”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任务)和过程在一定教学环境中有秩序的组合。这个教学过程的秩序,不仅知识教学有其顺序、能力,思想品德培养也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这个序将影响到课堂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采用。这个序既取决于科学知识的系统,又取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而在教学的长期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也是变化发展,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因此,这个序实质上是在教学的影响下,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序。
优化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视听工具和传统教学媒体将其自身与学生、教材和过程有秩序地组合起来。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如纸质教具演示),则往往会出现教具演示、教师讲解、板书等与教学内容难以进行有机组合而导致学生吃“夹生饭”的现象。对此,我们借助投影仪、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辅之以精讲,引导学生通过动眼、动手、动耳、动口而进行动脑,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可接收状态,从而达到了优化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声形结合、图文并茂,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有机结合,并使教学过程中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促使学生将其所学知识主动地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以培养其观察、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2.适时的原则
教学过程中,某一项知识(概念、法则等)的学习,某一技能、能力的培养,某一行为习惯的培养,一般有一个适宜的时机,失之过早,学生掌握不了;失之过迟,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和损失。因此,要适时施教,及时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是“适时”的原则。由此,在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中掌握好诸要素的显现时机尤为重要。如上例中,先通过投影仪出示静片,待学生注意力集中并进入积极的状态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制圆纸片,有目的地进行操作,使学生的眼、手、脑协同发展;其次,通过放映录像呈现动片,让学生进行动态观察、反馈、矫正自己的操作结果,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精讲,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得出法则:最后放映配音的关于法则(教学目标)的录像,使学生通过看、听、思、说达到认知目标的目的。这样将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使其技能和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3.反馈的原则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的教学过程是多种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对这个过程的控制,主要是根据教师与学生的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教师要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分类细目,借助现代化的视听工具和传统教学媒体,采取观察、提问、做练习、短时测验等手段,检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与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差距,灵活及时调节教学环节(上例已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馈,不断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控制,收到的信息才不会失真。如教学“数的整除”时,我们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猜数游戏”教学。猜对,给予鼓励(继续猜下一题);猜错了,显示中文“再猜一次,你会成功的”。这样的教学反馈及时、效果好。总之,教师的教指导着学生的学,而学的结果又影响着教。结果反馈于原因,这就是教学的辩证法。反馈的原则,把教师的备课,教学中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品德的评价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了。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使之得以顺利地有效地进行。
三、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的评价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的组合是否最佳,以发挥最大的教育教学功能,是有一定的客观评价标准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两点:
1.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益
音像立体化教学应有助于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想象、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1.教学目标和教学观念的实际化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就是教学的中心,拥有对课堂的绝对支配权,单方面地传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外语教育理论表明,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干扰,其中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方法、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各种情感变化等等。所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点是首要任务。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端正学习的动机。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学习中,都要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语言交际氛围,为学生创建能够使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学习英语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各种证书,而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为学生今后能够自主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也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估的指导、制约和标准。高校中文理科专业兼有,我们将学生能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般要求作为高校英语的教学目标,并且还要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能力,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也要体现出这几个方面的考核内容。
2.教学模式立体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老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创建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学生在这个情境下相互协作和相互沟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了解到的教学信息进行意义建构,然后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积极练习自己掌握的技能。在各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运用者和主动建构者,而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学生最后掌握的知识不是由老师直接传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老师创建的情境必须对学生意义建构有帮助,协作要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中。学生要开展小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要通过会话和协商来一起完成学习目标。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呈现教学信息,促进老师顺利完成教学过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收集信息、查阅资料,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会话交流和合作学习,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解决各种困难的工具。开设校园网还能够提供全面的互动、沟通环境和工具,如内部留言,方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沟通、资源共享。为了创建有效的使用过程和良好的语言环境,使用电子教案和电子教材让原本静态的知识活动起来。比如可以使用蓝鸽多媒体教学系统,这个系统具有非常突出的教学功能。通过这个系统能够进行现代化的授课,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同时参与到学习当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体会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根本上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合作。
2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应结合生理学各章节内容特点,灵活运用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血液”和“消化吸收生理”等较容易理解的章节时可采用研讨式教学法,让学生先预习教材、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就重点、难点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讨论。研讨式教学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此外,该教学方法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热情及兴趣。在讲授“泌尿系统生理尿生成调节”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即先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人多喝水后尿量会增加,而大量出汗后尿量会减少?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主动、积极、独立地思考,从而很自然地将思维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生理学学科特点决定了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飞速发展的电子科技为生理学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生理学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形象、生动的微课件或多媒体课件,集音频、视频、动画、录像、图片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很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离子通道的开放与关闭、心脏的泵血过程、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尿的浓缩与稀释等知识,如果只靠传统课堂讲授无法展示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学生较难理解,但通过形象、直观、立体的微课件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构建适合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平台
实验教学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受课时、实验室仪器设备及条件等限制,教师必须精心选择和组织最具代表性、有助于训练学生实操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热情的实验内容。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必须从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上突破传统模式,形成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让学生一同参与,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方案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带着自己参与设计的实验方案走上讲台,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将设计好的方案在实验室完成,如果实验失败,让学生找出问题或者教师加以指导,重新操作。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构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
2.1专业认知见习
学生在二年级学完基础课之后,利用暑期1周~2周的时间,由《儿科护理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诊所、综合性医院的儿科病房、儿童医院专科病房,在临床见习中,学生接触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患儿,在每个患儿身上可能会存在很多不同的问题,通过实地观察和教师讲解,了解临床实践中患儿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患沟通等内容。通过见习,使学生对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任课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儿科护理的相关产业链条进行参观,访问行业内的相关机构,如儿童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儿科病房、婴幼儿早教中心、婴幼儿抚触中心、婴幼儿游泳馆、婴幼儿医药专柜等。
2.2课程实训实习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相关的实践技能。如儿科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小儿体格生长测量技法等内容,具体实践教学内容有:换尿布法和约束法;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法;小儿常用体格发育指标的测量法;保温箱使用法;小儿沐浴法;蓝光箱使用法;婴儿抚触法等。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以上实践教学技能,建设设施设备齐全的儿科护理综合实训室就显得尤为必要。儿科护理综合实训室应设备精良,环境仿真,为学生提高儿科实践技能提供有力保证。实训室内应设有模拟婴儿病房、母婴同室、婴儿洗浴室等单元,应引进现在医院内重要设备,如婴儿蓝光箱、婴儿保暖箱、新生儿电子秤、普通婴儿护理模型、小儿重症监护模型、高级智能小儿模拟人等,以覆盖儿科护理学所有实践技能基本操作单元。
2.3校外实习基地见习
在完成《儿科护理学》校内理论教学和实验室实训教学任务后,学校选择寒暑假期,将学生集中安排至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科病房或儿童医院的相关专科病房,进行1个月的由带教老师指导下的见习。儿科见习是对儿科理论学习阶段的知识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儿科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学生熟悉儿科护理理论、进行儿科护理实操前的一次绝佳锻炼机会。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见习,使学生理解儿科护士职责,熟悉儿科工作环境,加深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理解,学习到新的实用操作技能,理解儿科护士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学会护患沟通和交流,培养护士职业道德,学习医护常识。通过科室带教老师的教导,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如特殊的护理人群、特殊的治疗护理原则、特殊的护患关系。通过实习基地见习环节,使学生深刻理解并熟悉掌握整体护理的概念和实践方法。
2.4毕业综合实习
根据教学计划,学生在大四将进行毕业综合实习。在综合实习环节,学生将进行转科实习。儿科护理教师可结合临床带教老师,将实习学生分成3人或4人一组,除了进行顶岗实习以外,还要求学生针对儿科专科病房患儿的特点、病患类型,设置营养紊乱性疾病患儿护理、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患儿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结缔组织疾病患儿护理、感染性疾病患儿护理、内分泌及遗传性疾病患儿护理等若干专题,让每组学生带着专题进行访谈、调研、观察,结合医嘱和病例,进行分析,编写相关专题的护理报告。使学生熟悉各类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提高临床对儿科专科疾病护理观察及思维能力,从而为培养儿科专科护理人才打下基础。
3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3.1有利于弥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践的不足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机会,更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的情景。以往理论实践教学分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理论时感觉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临床实习时理论都忘得差不多了,很难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理论学习之前和讲的过程中穿插见习,讲完所有理论后再实习,可以使学生及早接触实践,能够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不能解决的还可以自己查找资料或找老师请教,使学习变成主动,大大提高枯燥的专科理论的学习效率;另外,通过临床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具有在医疗机构这个小型社会中学会与人沟通及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是老师在课堂上所不能传授的。
3.2有利于学生掌握儿科护理学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衔接,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实践所学的基本技能。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这种能力了来自于反复实践。在实验室,学生面对的是模拟人,但在临床儿科的各类临床见习实习中,面对的是真实的患儿,这些患儿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问题,需要实施很多种针对性的护理操作。学生通过反复的观摩,强化理解了儿科专科护理操作的程序与要点,体会儿科护理临床实践中操作的重难点,能够初步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独立当班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有利于学生形成儿科护理学专科批判性思维方式
随着儿科护理学专科的发展,当代对儿科专科临床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理论素质高、动手操作能力强的高学历儿科护理专科临床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将成为儿科专科护理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运用护理程序为患儿实施整体化护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护理措施,为患儿这一特殊群体实施个性化护理,在不断实践中培养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通过见习后书写见习报告,实习后书写专题疾病护理报告,积累和分享临床经验,建立自信,培养儿科专科护理认知、自我监控能力和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护理学科价值观,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技术的提高,为教育创新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通过对多媒体及多媒体网络和传统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是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一项任务。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和促进人类的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它不仅对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我们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产生了具大的影响和冲击。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以黑板、粉笔、挂图等简单用具为教学载体;复习旧课——讲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为教学模式;以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记的“满堂灌”为教学方法。这种旧的教学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对“创新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推广不仅没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起着阻碍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媒体,逐步为广大中小学所采用,为教育注入了“现代化”的理念和新的生机。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网络进入课堂,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多媒体课堂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特点,通过对教学策略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情景中学习,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就大不同以往,这就要求我们对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探讨
目前在中学化学多媒体课堂教学中,采用着多种教学模式,有“引探模式”、“情景导学模式”“模拟式”“网上交流式”等。下面笔者就目前采用较广的两种模式“引探模式”和“网上交流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探模式
1、模式介绍
该模式结构如下图:
该模式的内涵及操作程序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动用电教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向学生提出问题(伏疑引思)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实验探索、讨论。(带疑探索)在初步探索讨论基础上,教师根据课堂的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再提出新问题,引思设疑,解决问题,(导思点拨,议论解疑,研究引伸)。
2、教学案例
下面以高中新教材第二册第六章第四节苯酚为例,谈谈引探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教学过程设计:首先,用投影仪打出问题,苯酚的结构与醇的结构相似又不同,由此预测其性质如何?发生反应时断键情况如何?接着,实物展示、学生实验探索莱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讨论总结。然后,教师将讨论结果总结归纳,并动画演示、小结。接着,引导探索:①苯基对羟基的影响。
追问,由烷烷、甲苯中甲基的性质差异来推测苯基对羟醇基的影响。苯酚能否电离出H+,怎样验证,设计实验证明,碳酸与苯酚酸性的强弱。
②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实验演示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
动画演示苯酚的卤代反应过程并小结
最后,总结并留讨论题目(a)苯与苯酚性质比较,如何检验苯中含有苯酚?如何分离?
(b)化工系统和炼焦工业的废水中,常含有苯酚,在排放之前必须处理,请提出处理方案。
这样一来,这节课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辨证统一。强调了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在教学方法上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思维方法,自觉主动探索,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将一些疑难问题,抽象问题简单化、明了化,促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3、模式简评
通过这一实例,可以看出这种“引探模式”优点突出。其优点在于能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在教师指导下层层深入,自己去探索。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与那种“填鸭式”教学明显不同。教学过程应该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归纳总结。而不是一味地接受和记忆。在这一点上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其优势。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利用该模式教学,对课前设计的问题要求较高。问题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并能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切实可行地设计实验去探索、去讨论。否则就很难达到良好效果。
下面就另外一种模式“网上交流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网上交流模式
该模式教学是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实施的。该种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初视全境——诱发动机——提出课题——网上搜索——网上协作——小结——网上测式——延伸。这种模式的教学,可以尽可能地创设能在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对反馈信息加以吸收,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该模式中网上探索环节,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采用适合自己的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样每位学生通过努力,都有能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发展,做到因材施教。网上协作环节可以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得到了充分交流和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培养。网上测试、网上小结有利于学生总结、表达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课题,引导学生探索,并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与交流,这样在整个群体学习过程中教师是该过程的设计者、协作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该模式下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课件制作。另外,网络课堂教学客观上有在一定的松散性和不确定性。现在每节课四十五分钟,这样在一堂课内容完成整个模式的流程,是非常紧迫的。
三、思考
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化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要想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境界,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关键还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只要能够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一切启发式、发现式以及有关的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都可以发挥其最大效益。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强化课前研究,只有课前研究进行充分,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许多概念、抽象现象、规律等都可以做到由难到易的转变。而且生动形象使学生感兴趣。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比如有些教师认为教育改革就是技术改革即用电脑取代教师、黑板、粉笔。有的几乎每节课都在播放内容,动态的画面,千姿的文字等。可谓十分丰富,老师成了“放映员”丧失了主导者的地位,学生成了观众,丧失了主体者的地位。这样会扼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另外,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取代的,用多媒体来实验,没有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更能使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弱化了部分实验功效。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耐心、机警、细心、耐挫等良好的心理。再者,利用多媒体教学与教师讲演式教学相比前者在师生感情交流方面的效果要弱于后者。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的教育功效受到削弱。对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动态,并给于正确引导带来不便。
总之,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其功效不容置疑,与传统教学相比,优点多于缺点。积极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研究,充分吸取,二者的优点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在这里浅谈了一下用多媒体和多媒体网络进行课堂教学的两种常用模式,意在一为提醒同仁重视此等问题。二为抛砖引玉。在教学中只有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充分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使之与其他手段有机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
2002年10月26日
参考文献:《中学化学高中教材》(人教版)
(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不科学金融学专业往往习惯于根据理论课程来制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将实践教学视为从属于理论课程的一个附庸。由于实践教学零散地分布于不同的理论课程之中,而不同的理论课程又都强调自身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逻辑的自洽,所以实践教学被碎片化,无法实现不同课程间的交叉,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普通高校中的金融学专业都选择开设了如企业见习、专业实验、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但这些环节往往非常松散,并经常由于归口不同机构来组织管理而造成彻底割裂的现象。在众多缺少统一管理机构的高校中,有些实践教学归口学生工作办公室管理,有些归口教学秘书办公室管理,有些归口教师管理,由于各机构存在目标和职能上的差异,导致各实践教学环节被相互孤立,缺乏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衔接性和协调性。
(三)实践教学师资不能满足需求具有金融行业从业经历的专业教师的缺乏是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大障碍。金融行业是高薪行业,优秀人才转投教育行业的几率很小。高校中的教师尽管拥有很高的学位和精湛的理论知识,但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就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缺少实战的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实践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辅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学校一般也不会花费资源去强化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由于学校在考核教师的业绩时只注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因此,教师同样缺乏到金融行业中锻炼自己的激励。而且成为一个“双师型”教师并不能为自己的评职评奖增添砝码,反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种种原因致使金融学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时都面临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当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被安排从事实践教学时,要么流于纸上谈兵,要么容易敷衍了事。
(四)实践教学资源相对缺乏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开展有赖于大量经费的投入。金融业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金融衍生品等宽广的领域,金融产品种类繁杂且更新速度极快。这就要求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场地以及实验设备。但现实的情况是,较之改善实践教学的硬件水平,高校更愿意将有限的经费用于规模的扩张。设备不足或陈旧落后严重制约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加剧了设备的损坏和故障。另外,目前国内关于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适用的教材也比较少见,且这些教材往往难以与购置的软件配套使用。近几年来,高校充分认识到了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就金融学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的效果很不理想。原因是金融机构具有特殊性,能够满足进行专业实习并且同意高校前来进行实践教学的金融机构的数量非常少,只有一些保险公司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金融机构基于对自身形象以及业务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是不会接纳大批业务不熟的未毕业本科生的。尽管高校与某些金融机构签订了有关成立实习基地的文件并举行了挂牌仪式等,但金融机构至多也就是对前来实习的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或职业道德培训,校企之间的合作大多流于形式。
(五)实践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和评价体系闭卷考试几乎是目前金融学专业教学考核唯一的手段,考核的内容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极少涉及到对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实践教学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的设置需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但目前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是从理论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处移植过来,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流于形式,对于社会实践等环节,由于管理难度大,其质量评价更是敷衍了事。
二、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含义实践教学泛指一切通过自主参与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德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方式,其组织方式、举办地点、时间都可随机而定。它的理念是全方位学习,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应有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各项共通能力以及价值观和态度,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而所谓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如下几层含义:(1)将实践教学放到与理论教学等量齐观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去,并将二者综合起来考虑,使二者能够相互配合和补充。(2)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对原本分散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碎片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整合,为实践教学制定单独的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整体培养的目标体系,并通过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达成目标。(3)将系统论的思想运用于实践教学,在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详细分解以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设定的基础上,运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抓住课内课外各种时机,构建起一套全程化、多元化、复合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至少要体现出如下三个特征:(1)根据认知的规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层次并根据不同的层次设置实践教学的模块。(2)将课内实践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设置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使它们能够紧密地衔接在一起。(3)将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培养机制。从上述三个特征可以看出,要构建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实践教学的层次。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从感性认知到熟练操作再到综合创新的逐层深入的过程,因此,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这种层次性,并以此来设置实践教学的模块。为了让学生对金融业务有一个感性认知,需要针对性地安排基础性实践课程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是由企业见习和金融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五笔、点钞、翻打传票、金融礼仪等)组成。通过企业见习这个环节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形成一个初略的感性的认知,通过金融基本技能的训练对金融业务的具体操作形成基本的印象并通过训练为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为了能够让学生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需要针对性地安排提高性实践课程模块,这个模块主要由金融模拟交易实训、金融统计分析与建模实训、沙盘对抗实训、金融企业会计实训、信息化综合实训、专业实习等环节组成。通过这个模块,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金融业务,并在实验室虚拟仿真的环境下或实习基地真实的环境下完成对这些业务的模拟操作,这个模块对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还需要设置素质拓展实践课程模块。该模块由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环节组成。通过这个模块,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不仅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在上面述及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企业见习可以安排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金融基本技能训练可以安排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金融模拟交易实训、金融统计分析与建模实训、沙盘对抗实训、金融企业会计实训、信息化综合实训等提高性训练应该安排在第六、七学期,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而素质拓展模块所涉及的各项活动可以贯穿于第一至第八学期。其中,企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必须在校外完成,其他可以在校内的实验室或实训室中进行。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分布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看成是一个时间上连续、空间上延展、符合人类认知逻辑且相互影响作用的整体。但为了能够实现好的效果,还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来保障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并建立起有效的反馈、评估、控制机制,对各种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统筹、协调和优化。
三、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机制
(一)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实践教学活动涉及到授课教师、教学秘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网络中心等不同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因此,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必须以二级院为主导,通过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协调配合方可完成。但由于不同部门在目标和职能上的差异,往往导致效率低下、运转不灵。因此,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中心并配备专职的实验员和专门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师,专门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由中心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的设计与规划,并由中心来负责场地的安排、学生的组织、档案的建设等各项工作,涉及到需要其他职能部门配合时,也由中心负责协调。
(二)实践教学激励机制无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如何完美,都需要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来执行。目前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所以会受到师资问题的制约,关键在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只有将教师在金融机构的从业、挂职锻炼、实习实践等经历作为评定职称或评定各种奖项的一个重要因子,或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重要指标并与教师的实际收入相联系,才能引起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真正重视,并自觉地加强自身从事实践教学的能力。
Abstract:Teaching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TEFL plays a critical role that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must promote their teaching techniques, advance their teaching competence and achieve the positive effect on reading teaching process. The thesis is concerned with why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ure teaching in English reading progress, what content we should incorporate into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d how we should integrate culture background in reading procedure. The emphsis shoulde be put on taking different culture teaching techniques in different reading stages.
Key words: culture; schema; reading comprehension; background knowledge
Schema theory
Cook states, "the mind, stimulated by key words or phrases in the text or by the context, activates a knowledge schema" (Cook, 1997, 69). This covers the knowledge of the world, from everyday knowledge to very specialized knowledge, knowledge of language structures, and knowledge of texts and forms they take in terms of genre, and organization.
Research on culture teaching
In real social activities, misunderstanding often results from lack of culture background.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they transfer their native-language preference to the target language performance.
What does it mean by culture? Hoebel and Frost (Samovar, 2000), who see culture in nearly all-human activities, define culture as an “ integrated system of learned behavior patterns which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embers of a society and which are not the result of biological inheritance.” They give an over-all description of culture:
Culture is a system of shared beliefs, values, customs, behaviors and artifacts that the members of a society use to cope with their world and with one another, and that are transmit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rough learning. This definition includes not only patterns of behavior but also patterns of thought (shared meanings that the members of a society attach to various phenomena, natural and intellectual, including religion and ideologies), artifacts (tools, pottery, houses, machines, works of art), and the culturally transmitted skills and techniques uses to make the artifacts (Samovar, 2000).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v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In USA the meaning of following sentence is well known: “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 But in China many English learners become confused because of deficiency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It was a technical term used in the boxing. In the match, if a boxer is knocked down on the ground, the referee will count time immediately. The boxer will lose if he cannot stand again during ten seconds. Most of boxers will not wait for the referee to count ten but stand again at once to go on with the match. The surfac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is considered that even if you are knocked down, it does not mean that you have lost in the contest. The deep meaning is that even though you meet the failure, you still own opportunity to achieve the success. This sentence shows us the westerners' optimist attitudes towards life.
China is situated far away from those countries in which English is the first language. In many respects, the Chinese culture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Enhancing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by culture teaching
Just as Wang Zuoliang (王佐良,1985) said that if a person can’t understand social culture, he cannot really master the language. Some readers have owned numbers of vocabulary, but they cannot really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Some experts consider that reading is an interactive process between reader and author. So learning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is thought to be very important to stimulate this process. Especially when a reader enters into a higher stage, the barrier does not exist in language itself. Instead it lies in learning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If a second language reader is short of related culture knowledge and use home language culture to compensate the missing information, he cannot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in the context and fail to comprehend the passage correctly.
Incorporating cultural topics into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in EFL classroom
Three Stages Model in Schema Theory in Reading Process
The procedure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cludes three stages: Pre-reading, While-reading and Post-reading. Different culture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reading procedures.
Table.1 The reading procedure and culture teaching techniques
Pre-reading: Instruction Culture teaching techniques
Activating the interests Media visual methods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Culture quiz
Inducement of the topic Cultural semantic map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article Culture match
While-reading: Development Culture teaching techniques
General idea Culture aside
Information in detail Culture capsule
Diagram and chart Group discussion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Culture flow chart
Arrangement of the events
Reply to the questions Culture assimilator
Inferr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words Culture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Post-reading: Checking up Culture teaching techniques
Evaluation Critical incidents
Spoken or written exercises Real interview
Combining the information Cross-culture role play
Pre-reading activities: Preparation
Reading strategies are emphasized on cultur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the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finish two main tasks: First, they are suppose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enough culture knowledge to help them construct corresponding schemata. Second, when students have possessed some previous cultural knowledge, the teacher should take some steps to activate their schemata. Pre-reading activities are some classroom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text before reading, including culture quiz, culture match, creating a culture semantic map, cross-culture role-play, initial discussion and so on.
Take Creating a culture semantic map for example, the teacher begins the process by introducing the major theme, a major concept, or culture knowledge from the article by writing it in the middle of the blackboard. The teacher should be prepared to ask probing questions designed to elicit information from the students. The nature of these probing questions can lead students to mention terms/ideas that will be included in or inferred from the article to be read. As students contribute ideas, the teacher can create a semantic map, grouping students’ ideas in general semantic categories that reflect the organization or content of the article to be read.
Cross-culture role-plays
This technique is used for describing types of misunderstanding that can occur between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The teacher chooses some students to act out some cultural situations. These situations are usually misused and cause communicative barrier. This kind of teaching activity encourages students to fit themselves for the role in target culture. It makes culture difference more active and obvious to be remembered by students.
Conclusion
In conclusion, the teacher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ure teaching as well as the language teaching. The culture teaching must be designed before the whole reading procedure and be controlled with in the reasonable time. The teacher should take some methods to introduce the culture knowledge and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students. Definite aim of the reading can help students grasp the general idea and facilitate the next reading.
Bibliography
[1] Cook, V. J. 1997.“What Should Language Teaching Be About?” ELT Journal.Vol.37,No.3:229-34
[2] Samova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 2000
[3] Tomalin, B. & Stempleski, S. 1993. Cultural Aware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Wallace, C. (1992) Reading. Oxford: 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