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6: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固定资产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折旧作为成本利润的调节阀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应按规定计提折旧,将其价值逐渐转移到生产成本中去,通过销售收入使资金回笼。但在审计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不按规定提取折旧,而是根据当期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多提、少提或不提折旧,从而达到调节成本和利润的目的,将折旧作为成本利润的调节阀,任意调整。
2、固定资产超期服役现象严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企业由于产销不对路或三角债,致使资金紧张,没有财力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导致已经提完折旧到了报废期的固定资产仍在使用。
3、固定资产帐实不符
按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建立实物台帐和实物卡片,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型号等,同时由企业的机动科或后勤部门负责保管,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帐核对。
4、竣工的固定资产不入帐
有些企业由于经营形势不太好,为了降低当期成本,逃避税金,将已竣工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仍然放在“在建工程”或“其他应收款”帐中,不作核销处理。
5、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分为对内长期投资和对外长期投资。对内长期投资的目的是扩大再生产,对外长期投资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无论是对内长期投资,还是对外长期投资都具有相当大的风险。
二、固定资产具体管理
固定资产具体管理包括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固定资产凭证管理及账务核算。
(一)固定资产实物管理
l、固定资产购建
固定资产购建实行预算管理制,由使用部门提出预算申请,由预算管理部门批复预算。明确实物资产管理部门为固定资产采购部门,各使用部门不得自行采购。固定资产采购应通过招标或比价。对集团范围内采购数量较大的固定资产可由集团公司通过招标确定定点采购单位,也可由集团公司统一采购后下拨。
2、固定资产验收
企业购人固定资产必须办理验收手续。验收人员可由企业的监察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技术部门的有关专责组成。固定资产验收,一要核对固定资产实物与凭证所列数量是否一致,二要检查所附备件是否齐全,三要察看设备性能是否良好,四要检查价格是否明显偏高。固定资产验收完毕移交使用之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编号,且该编号应与会计核算系统固定账卡反映的固定资产编号一致。
3、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指固定资产日常的维修、保养和保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应实行归口分级管理,明确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各自的权限和职责。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负责,各资产使用部门对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负责,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实物资产的日常维护与保管。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建立企业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固定资产实物使用部门应建立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
4、固定资产盘点
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定期盘点的次数多少可根据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等因素而确定,但一年不得少于一次。企业应成立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成员可由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固定资产盘点之前应确定盘点日,财务部门应将盘点日前购人、出售或报废的各项固定资产全部登记入账。对因特殊情况而不能及时人账的固定资产,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该未及时人账的固定资产予以标示。
5、固定资产退出
固定资产退出包括固定资产报废、出售及捐赠等。固定资产报废应由使用部门提出,固定资产实物鉴定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再由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按相关程序办理报废手续。并不是所有报废资产都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一部分报废资产在本企业属于因设备的更新换代而淘汰的产品,在其他一些单位或许尚
(二)固定资产凭证管理及账务核算
1、固定资产凭证管理
固定资产凭证是固定资产内控执行是否到位,相关部门、人员职责是否履行的鉴证,也是登记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和进行固定资产账务核算的原始依据。固定资产凭证管理涉及到固定资产从预算、购建到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关键环节的关键凭证具体如下:预算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编制的预算申请和预算管理部门下达的预算批复。
购建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实施购建时使用部门的购建申请,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的审核意见及领导的批示。对于基建项目则还需提供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相关部门的立项批复等。验收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固定资产验收单。验收单应详细列明固定资产生产单位、名称、单价、数量、规格型号、存放地点、使用部门等,并由验收人签署验收意见。固定资产修理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固定资产修理记录。
2、固定资产账务核算
固定资产账务核算就是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企业的核算不能脱离《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又不是绝对的,它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企业一定的自,在某些方面又受主观判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固定资产标准间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X)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对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企业会计制度》未规定明确的单位价值标准。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具有相对的决定权。
一、目前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重购轻管、利用率较低。由于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医院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在事先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分析的情况下,不顾医院实际,盲目购进大量高科技设备,导致购置的设备使用效率十分低下,有些设备带来的经济价值甚至低于维持设备正常运转的费用。更有甚者,高科技设备买回来了,却无人会用或者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大量固定资产闲置和浪费,给医院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2、账物不符、资产存量不清。从形式上看,医院的财务、总务、设备等部门一般都建有固定资产分类账目,有些职能科室还建立了台账,但由于管理水平的局限,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往往不到位,账账、账物之间互不衔接,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医院在接受捐赠和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时,往往不及时入账或干脆不入账,存在账外资产;对一些已毁损、报废、淘汰等失去实际价值的资产不办理核销手续,虚列了资产,也不按规定对资产及时进行清查盘点;对于部分流动性比较大的固定资产,不及时进行转科处理,造成资产损坏和丢失等,使资产账、物严重不符。
3、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较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普遍不健全,特别是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缺乏必要的审批控制程序;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相对薄弱,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职责不清,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管理脱节,没有形成必要的约束机制;有的医院虽已实施信息化管理,但只是简单的静态管理,大量的数据靠手工录入,远远不能满足高层次动态管理的要求,尚无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来完成。
4、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造成账面价值失真。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构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与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相差甚远。医院虽可按制度规定提取修购基金,但修购基金并不是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提取的,使修购基金难免出现倒挂现象。以上原因造成医院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越来越高,这与其实际价值相差却越来越大。此外,医疗设备大多属高新科技设备,更新换代较快,但是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能采用加速折旧的核算方法,更不能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信息严重失真。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善造成负面影响
1、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医院的资产负债情况是反映医院财务状况的重要会计信息,医院的资产是衡量和反映医院经济实力以及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资产的不实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不能给医院管理者和财务主管部门提供正确的依据。卫生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各种管理模式层出不穷,尤其是对体制方面改革进行探索和尝试,涉及到产权制度的改革,必然遇到资产产权的界定、划转和利益的调整等问题。如果医院资产不实,势必会影响这些工作的开展,也可能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2、致使提取修购基金不规范。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固定资产未进行提取折旧核算。为了使医院的固定资产耗费在价值上得到相应的补偿,通常采取提取修购基金的方法;而提取修购基金的依据,主要是以固定资产总额,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提取。如果固定资产总额不准确,致使不能规范地提取修购基金。
3、使成本核算缺乏准确性。医疗成本的构成主要是开展该医疗服务项目所投入的活化劳动耗费和物化劳动的耗费。物化劳动耗费包括所耗用各种材料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固定资产的价值不准,所计算的转移价值也不准,使医院的成本核算缺乏准确性。
4、影响指标评估的准确性。医院的绩效主要是指医院的业绩和效益,在构成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中,主要有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其中经济效益指标中,需要考核固定资产产值,每百元固定资产收入的指标,资产中的固定资产不实,也影响到指标评估的准确性,在某方面不能科学、客观、公正地对医院进行绩效评估。
三、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完善和实施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进行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分析。对占医院资产很大比重的固定资产进行效益分析,有利于挖掘潜力,提高决策水平,合理安排投资项目,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财务分析可计算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固定资产结余率;专业设备收入率;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年回收额;固定资产使用率等指标,将其计划数、上期数、同行业先进指标相比较,及时找出差距,适时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2)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医院定期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固定资产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必须注意审计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闲置浪费及被非法侵占的问题。(3)设置固定资产内部管理监督机构,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岗位奖惩制度。通过日常对各科的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的监督与考核,实行固定资产奖惩制度,以使用科室为基本管理单元,落实责任,防止资产流失,保证有效使用。(4)制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制度本身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结合程度。在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框架下,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规范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依据。狠抓制度建设,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是当前医院的首要任务。(5)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的做法是:对大型设备的管理提出“三好”、“三高”和“四制度”。“三好”即设备好,管理好,效益好;“三高”即服务质量高,技术水平高,科室信誉高;“四制度”即设备使用、维修及安全制度,优质服务制度、责任、效益、奖励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在医院建立“使用公物登记卡”制度,注明使用人姓名和公物的名称、数量、原值、现值、购置年月、借用时间、归还时间等要素。公物登记卡可设计为一式二份,使用人(保管人)一份,总务一份,使用人每领用一次物品都要在卡上签字盖章。工作人员调离本单位时,应先向总务办理公物交还手续,抽回“使用公物登记卡”,然后才能办理调动手续。发生丢失损坏应折价赔偿。
2、切实有效和有步骤地开展清产核资,做好固定资产的产权界定和登记工作。首先要有步骤地开展清产核资,成立由院领导、医务科、设备科、总务科、信息科、财务科等有关人员组成的清查小组,进行短期培训后,选择有代表性科室进行试点,自下而上以物对账以及自上而下以卡对物地进行清查。然后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院各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清查。
3、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第一,采用数量金额控制法强化两级核算。为防止资产的损失,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强化了院科两级核算管理。财务部门严格按照《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入账管理时财会部门进行固定资产部门分类核算,计入固定资产总账;财产物资部门设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进行详细登记核算;使用科室设保管账,确保实现账卡核算登记的统一。第二,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管理。对有条件的医院应实行计算机管理,医院固定资产的特点决定人工管理难以做到及时准确有效,实行计算机管理势在必行。目前成熟的财务软件中都有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可以利用现成的条件再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改进。对全部固定资产按金额分类,根据其规格产地编号,逐一录入计算机,并附有使用科室、使用人及维护时间,以便日后查询。凡资产的使用部分发生变动。经专人审批后,方可在计算机内作相应调整。第三,医院设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管理本部门的固定资产。为达到科学化管理,遵循资产运行规律,对国有资金的投入、形成、配置、使用、流动处置、资金积累的再投入等全过程各个环节进行管理。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树立资产效益意识。第四,注重购置论证,杜绝盲目采购。为确保固定资产购置的科学合理,医院在购置时首先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树立正确的效益观,既要考虑社会效益,更应重视经济效益使资产配置合理、高效。
【参考文献】
[1] 熊瑛:刍议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2005(8).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094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1管理制度落实不足,易出现账实不符
当前各个医院基本上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出现落实不足、执行不到位以及责任划分不明确的情况,从而导致核算清查时,出现账实不符的状况,与财务管理脱节,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的统计失真或造成资产流失。例如,医院的各个科室都有各自的医疗设备,同时使用着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都肩负着对其管理的责任。但是在医院日常经营中,可能由于一定时期就诊率高工作繁忙,出现对固定资产盘点不及时的情况,又或者可能由于管理不到位,在管理账目上有疏忽遗漏,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在最终与财务清查时无法做到账实相符,甚至出现坏账的情况。
12固定资产交接不规范,容易发生流失
随着医改和事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院的人才流动相较于以往也不断加大,许多医院的科室采用了全员聘用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责任人流动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规范明确的交接制度,很容易在人员流动交接的过程出现资产流失的情况。并且在交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监督不到位的情况,有些物品随着人走也不翼而飞,或是由于监督不到位,致使正常的设备被恶意报损,例如电脑等物。如果不加以重视积少成多,所造成的资产流失也会非常大。
13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容易出现滞后性
任何医院的医疗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从投入使用开始,其自身的损耗也会随着年限的增加而增大直至无法再使用。对于这一部分物资进行报废处理也是一项主要工作内容。然而由于医院往往部门众多、固定资产类目繁杂、数目巨大,使得财务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无法每天深入进行盘查,在报废的处理上无法做到有效的监督,使得固定资产的统计和账务登记容易出现滞后性。例如有些早已报废物资却仍按正常登记在册,这就会导致财务核算信息的失真,从而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严重偏离其实际使用价值,进一步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14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科目设置不合理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科目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由于相关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不尽相同,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中容易发生不提折旧而从其他收入中冲销的情况。这样既无法客观的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比,也容易造成财务总账出现虚增的情况。除此以外,固定资产在修购基金的核算上,也容易出现账务不合理的现象,造成收支和结余的失真。
15固定资产管理容易出现重购轻管的问题
医院在发展的道路上,往往会为了快速扩大业务提高医疗条件,而购入一些能够迅速改变落后条件的设施设备,来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这是每一家医院都会采取的措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重购轻管的现象。如果缺乏科学有效评估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规范管理办法,易导致在固定资产购入上出现盲目性,从而降低医院的资金使用率。另外,如果对先进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制度,还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提前损毁,也无法发挥出资产的利用效率。
2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举措
21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从管理角度出发,不断地健全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领用采购制度、固定资产使用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制度、固定资产监督制度以及固定资产交接制度等。通过健全的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相关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做到责任明了责任到人,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使其能够被规范合理地应用,以制度作为约束形成保障机制,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22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准确科学的核算体系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经济效益回报比。可以根据新医院会计制度来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体系,例如三账一卡制度的建立,即建立固定资产总账、一级分类明细账、二级分类明细账、三级分类明细账、固定资产管理卡(台账)。有效地对医院各个科室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控制,这样既能够保证账物相符,做到会计信息的准确,又能够精准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价值。另外也可以建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账户、固定资产价值准备账和应付票据账户,全面地掌控固定资产的状态,进而提高其使用效益。
23实行固定资产绩效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促进固定资产的升值保值是工作的重要责任。对此,医院可以建立固定资产绩效考核体系,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整体的评价考核体系。首先,医院各个科室作为固定资产的主要使用部门,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落实资产管理核算制度。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展开维修保养考核,从而提高医疗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其次,对报废资产进行评估考核,对于需要报损淘汰的固定资产可回收利用价值进行评估,做到固定资产完全处置后才能冲账抵消。通过实行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促进固定资产的升值保值。
24实行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
责任意识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显然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责任感强烈的工作内容,促进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提高管理效果有着重大意义。对此,医院可以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奖惩机制,鼓励各个科室或相关责任人扎实落实好管理工作,对表现优异的科室和责任人进行奖励,对管理不当造成损失的进行惩罚,并追究其具体相关人员的责任,在促进责任意识的同时有效保证医院固定资产的安全。
25加大信息化管理建设
在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中,由于种类多,项目繁杂,通过建立账目卡片的形式往往会使得工作量加大,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管理手段上也要与时俱进,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医院财会部门通过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记录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内容,能够极大地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也保证了账目的准确清晰,通过系统的数据能够及时地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为医院的投资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
3结论
总而言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摆在当前每一家医院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仅是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保证医院经济效益得以实现提高的一个必要措施,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才能促进医院积极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目标是提高固定资产的可利用率以及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得以优化,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来合理的安排维修计划以及相关的资源与活动。企业通过提高设备可利用率来实现收益的增加,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和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对资产的管理不但要进行静态核算外,而且还要现资产的动态管理,比如从资产的申购、资产领用、资产维护一直到资产的报废,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管理。
在日益竞争的商业时代,对于拥有高价值资产的企业来说,对于设备的维护已经不再局限于成本范畴了,资产的管理更成为获取利润的战略工具,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能。
一、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公司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
根据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负责人必须对本企业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所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好《会计法》,固定资产的管理的关键是,公司领导必须真正做到并且担任起对资产管理的相关责任。一个企业的负责人重视企业的资产管理,应当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来管理固定资产,应当设有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杜绝思想意识上的“重进轻管”、“重资金、轻实物”。
(二)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
对于职责不明,有些企业在出借出租固定资产时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致使企业固定资产流失毁损;有的固定资产由于长期使用达到报废状态,但是没有办理报废手续,账面上仍大量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存在;在对房屋改造、修建应增强建筑物面积和金额的情况下,由于疏忽没有及时管理等情况,使得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能力弱,不能定期清查、盘点,造成企业资产状况不清。
(三)加强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和固定资产维修人员的责任心
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物形态的管理。企业的主要资产组成大部分来自生产设备,生产设备使用寿命包括有物质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生产设备的自身质量及运行以及生产设备的保养和正常维修,决定着物质生命的长短。首先,要对生产设备注重日常维护,以确保延长其物质寿命。否则,固定资产会提前报废,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给企业增加了支出,导致固定资产总值的减少。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更好的生产设备,从而造成原有生产设备的贬值。有些设备虽然能继续使用,但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设备最否达到合理的使用期限。在最适宜的使用年限内使用固定资产,出现年均总成本的最低值,而能使年均总成本最低的年数,这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技术更新处于相对于缓慢阶段的设备,其更新主要以经济寿命为主,同时兼顾技术寿命。
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上应该对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发放、固定资产登记与转移、固定资产验收、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盘点、检查制度,应该严格要求以确保固定资产在各个环节中保证账实相符,避免造成损失。
二、管理好固定资产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企业应当每年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进行固定资产预算,预算得以批准后,一般情况下不予突破,对于“紧急需求”固定资产的情况,应当上报。在制度上有所规定,并从严掌握固定资产的采购。公司应根据各部门提出固定资产采购要求,报公司指定指定部门或专人进行审核,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根据现有资产情况,判断是否同意购置新固定资产或直接从其它部门调拨固定资产。如需采购,由报相关领导审批后,由负责人员采购。
(二)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制度
明确审批人对固定资产购置的审批权限和批准方式以及程序和责任。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
(三)组织责任制度
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接收、使用等环节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明确其相应的责任、对工作作出具体要求,并相互监督、职权分离。采购的资产由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办理固定资产验收。如发现固定资产与采购要求不符,或者固定资产质量存在明显问题,须立即报告负责人,并进行固定资产更换,否则不予入库。由指定部门发放固定资产时,领用人须分别在《出库单》和《固定资产领用明细表》中签字确认。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因保管不善或其它人为因素造成固定资产丢失、被盗或毁损的,使用人应当按照规定赔偿。固定资产使用人离职时,须归还所有办公资产,经相关负责部门进行清点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由指定部门负责查核、统计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经领导签字确认后,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明确部门对固定资产看管责任。固定资产出现丢失、毁损的,须到由指定部门进行备案,及时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固定资产发生转移的,须经转出部门和转入部门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转移。由指定部门库管员根据《固定资产登记表》的变更情况及时更改资产管理台帐记录,并将相关情况备案至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经专业人员确认无法维修或维修费用超过资产原值时,需申请报废并办理相应报废手续。由指定部门相关人员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自查和盘点,每季度协助进行资产检查及盘点,并做出资产清查盘点情况表。由指定部门进行资产的登记、检查以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不定期抽查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每季度,由指定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对各部门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并出具书面报告。对各部门资产盘盈盘亏的情况,找出原因及责任人,报公司领导批后处理。如果属于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应当追究当事人和管理者的责任,并且视具体情况进行赔偿损失。
(四)记录固定资产的账簿制度
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和公司的财务会计部门要全套保管好固定资产的申请单、固定资产审批资料、固定资产购买计划等各项会计记录,相关责任人禁止对固定资产的材料进行更换、丢失以及损坏,随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实施固定资产卡片,确保固定资产的情况及时反映。设立固定资产台账,更好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固定资产从初始规划到固定资产结束的全过程所形成文字描述、会计账务等相关资料。对固定资产进行归类划分建立相应的动态系统资料。
(五)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制度
按相关规定,企业各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调配要以固定资产的充分利用为原则,以来办理内部的调拨手续,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变更登记。
三、要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电算化
由于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并且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手工管理、手工统计不再适应工作要求,所以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建立起对固定资产的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化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预决算、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报废、固定资产的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公司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情况,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四、固定资产效益分析体系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应当充分对效益进行分析。一是固定资产购置前,应对固定资产进行相关的预测和有效的分析。二是统计各部门固定资产使用率,发挥固定资产效能,该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该维修的要及时进行维修。三是预算固定资产的盈亏平衡点,分析固定资产的工作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四是对企业固定资产全部实行电算化核算,分析每件固定资产的收入、支出、毛利和毛利率,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二、地勘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制度不健全
由于单位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相关的制度不健全,各部门职责不明确,部门与部门之间对资产的管理缺乏沟通,人员分工不清,出现问题互相推脱责任的现象经常发生。因为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所以也就没有专职人员去管理固定资产,多数单位都是兼职人员在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由于兼职人员事情多,业务不熟,导致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资产流失。
(二)固定资产购置审批制度不严格
由于单位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形成了固定资产购置审批手续不严,资产购置无计划,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各经济实体只要提出申请,分管领导同意,就可以采购所申请的资产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不去调查是否真的需要,是否符合购买的条件,单位有无可以调剂的固定资产,这就带来了资产盲目购置、重复购置、资金浪费的现象。
(三)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不严
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主要是对固定资产验收过程不严,资产验收人员因为时间、业务不熟等原因,有时不到现场验收,而是看到只要领导已经审批,经办人员填写了报销手续就开验收单了;有时还存在设备的购买、验收为同一个人,没有保管人签字的现象,这些都违背了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四)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不规范
由于历史原因,地勘单位成立了许多经济实体,各地勘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有的地勘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的地勘单位对固定资产不提折旧,造成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有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很大,但该资产已经到报废年限、无使用价值,可是固定资产还在财务的账面上,造成了国有资产信息失真。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都有各部门的资产明细账,但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存在着不及时核对总账和明细账的现象,出现了问题不及时沟通、不采取措施,致使会计信息失真。退休、离职人员不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离职时资产(如电脑、数码相机等)存放在原来的部门,无任何手续,需要使用的人只要和部门负责人说一下,就可以随时取走了,时间久了,资产在哪儿,没有人清楚,这样不利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五)对二级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勘单位成立了许多经济实体,把这些经济实体称为二级单位,而这些二级单位只重视经济业务,轻资产管理,并且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也没有专人负责资产管理工作,所有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置等有大队(或总院)统一管理。但大队的资产管理人员也是兼职的,随着二级单位不断发展,固定资产数量种类不断增多,大队的资产管理人员不论从时间上还是业务水平上都达不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对二级单位固定资产的情况基本不清楚、管理不到位,容易使资产流失。
三、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障资产安全
固定资产管理是单位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所以单位领导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各管理环节,制定相关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配备专职的资产管理人员,资产管理人员不仅要学习业务知识,而且要懂得各固定资产的保养,了解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加强与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充分利用好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实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统一编码,并将编码粘贴在固定资产上,实行一物一码,一人一卡,对固定资产按编码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这样财务部门的资产明细账和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明细账就一致了,方便以后的对账工作。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坚持“谁使用、谁保管、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资产管理部门与资产的使用部门签订资产保管责任书,各个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资产保管工作,各使用部门再根据实际情况将资产保管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在年末考核时,将资产保管情况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范围。各部门对固定资产不得擅自处理,固定资产需报废、更换的,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分管领导研究批准后,由资产管理部门按规定程序报批处理。要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账,派专人对固定资产实行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保证账、卡、物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形成书面报告上报给负责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
(三)规范固定资产核算
按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区分开,进行各自的会计核算。应按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地勘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按照规定确定折旧年限,按月计提折旧,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发生折旧时,借记相关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一、固定资产的特征
1.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而持有的。资产归国家所有,并由各级职能部门监管。2.使用固定资产寿命较长,使用寿命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3.高校固定资产无论在样式上还是数量上都很多。如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数量大、价值高。4.固定资产来源渠道多元化主要靠经营性收入或商业贷款购置,而相当一部分是靠国家财政拨款购置,用学费收入购置以及捐赠所得。无论是哪种购置方式组合在一起,都是形成学校总固定资产,都能确保学校围绕教学科研展开的一项活动。
二、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1.成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已设置资产管理机构,如国有资产管理处、设备处等。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办公场所、办公经费等。2.建立固定资产规章制度。近年来,已建立了部分规章制度,如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验收管理办法等。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强化资产管理意识,提高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维护了固定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及增值。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在资产采购、验收、管理、使用、维修、处置、清查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使用。
三、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家底数不清 ,账实不符。由于固定资产数量大、种类繁多,再加上资产管理不善,其方法落后,导致资产部门与核算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存在着账账不符、账实不符。部门间协调性差,管理上存在着相互脱节,致使家底数不清。如房屋、建筑物已使用多年,因完工后未办理工程竣工验收手续,无法对工程项目决算进行审计,财务部门手续不齐全而又无法入账。各处、分院等部门用科研经费等购置的固定资产未验收入库,未入到学校财务账上,未纳入学校统一管理,有些资产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早已报废,损失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未办理报废手续,长期挂账,而未作账务处理。
2.购置固定资产审批制度缺少科学性。目前预算制度执行的不够严谨,预算往往缺少科学论证,使用部门只要是提出申请,分管领导点头同意,就可以购置固定资产。其随意性较强,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和价格合理公平。这就会带来盲目购置、重复建设,利用率低下。导致资金浪费严重等一系列后果。
3.保管、使用制度缺少严谨性。固定资产基本都是使用部门自己保管。在固定资产转移、出租、出售时不严格按有关规范操作,造成监管部门账面财实不符,管理不能连续,甚至会引起纠纷。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保养、维护、检修不及时,使资产迅速老化,缩短寿命,导致提前报废。造成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
4.会计监管力度不够。固定资产核算简单,有的只设两个反映固定资产增值变动会计科目,从入账开始,直到清理报废,其数据很少有变化,不计提折旧,在此期间缺少对资产连续定期清查。所以固定资产账面只反映历史成本,而与实际价值不符。不定期清查造成固定资产在运作过程中流失,不清楚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也不能充分掌握全校固定资产分布状况和使用状态,因此不能对学校部门进行合理组合及资源共享,造成闲置浪费。
5.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稳定。由于加强人事管理进行人才成本核算,精简机构,造成资产管理人员不稳定,再加上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意识、管理观念淡薄,是影响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思路和对策
1.加强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就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档案。要定期、不定期、对使用部门固定资产进行检查、保养、检修和日常维护运行工作。对技术含量高、价值较高的,如房屋、大型仪器设备和精密仪器等固定资产,要制定使用操作范围,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以求明确责任。
2.完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运作的各个环节都要具备严谨科学的程序,购置固定资产需使用部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科学论证,结合市场作出合理的预算,资产管理的最高机构研讨通过后,方能购置。固定资产转移、报废等环节必须及时上报资产管理最高机构并亲自检验,记录在册,方能批复。
3.加强监管制度。学校在投入使用固定资产后,按要求监督其具体使用情况,是否有损害固定资产寿命行为,是否定期维护,使用是否超出允许范围,要有人定期抽查上报。只有这样,才能更精确掌握固定资产动态,直至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随着固定资产不断使用,固定资产有形和无形损耗,其价值不断减少,但在账面上固定资产价值一般保持原值不变。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实际价值差别较大,因此高校固定资产只有计提折旧。方能掌握其新旧程度,原值及净值等,使得固定资产损耗得以补偿。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固定资产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培养具有新思维,新意识、新技能和责任心强的资产管理人员。向有经验的资产管理成功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这样,学校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五、结论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细致的工作,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提升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管好用好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使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引言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现代公司战略部署及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公司系统应加强资产管理,着眼未来,推进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有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账、卡、物不符的现象;2.个别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3.固定资产营运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4.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定资产管理改进方法或对策
(一)固定资产购建管理
1.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固定资产购建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按照预算管理程序,严格按照经过总经理办公会和省公司批准的年度资本性收支预算安排固定资产购建,对于不可预见的固定资产购建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2.设备物资采购及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充分发挥招投标管理中心在物资采购方面的优势,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严格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管理,提高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将设备物资采购和工程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满足工程进度需要的前提下,积极进行资金运作,降低资金综合成本。
3.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报告
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工程竣工决算管理办法》等制度的要求,加强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的管理工作,定期对竣工决算报告编制情况进行清理,及时督促上报审查,保证竣工决算的及时审批,有效解决固定资产长期以暂估价值入账带来的问题。
(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1.狠抓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包括:1)在资产发生变动时,要求各职能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传递变动信息,确保帐、卡、物一致;2)建立管理责任追究制度;3)提出资产出租和委托经营管理的程序及职责;4)严格控制以固定资产进行担保的行为;5)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6)建立固定资产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
2.制定定期清查盘点制度
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是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基础,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原则上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清查盘点结束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及时提交清查盘点报告,对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及时处理,资产清查发现重大资产损失情况的,及时上报省公司。
3.动态监控资产增减变动
设计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变动情况月度报表,要求填报月度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按月份对固定资产变动进行监控,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更正,防患于未然,避免重大差错的发生。
4.会同生产部门做好更新改造支出管理
财务部配合运维检修等部门提出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并纳入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在制定更新改造支出计划时,综合考虑各单位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程度等因素。不定期对更新改造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更改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按照有关规定调整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将技改形成的新增资产调整原有固定资产卡片,避免出现一项固定资产对应多张卡片的情况。
5.严格运行维护支出管理
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支出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及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在下达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支出预算时,充分考虑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合理分配,提高固定资产维护效益。
(三)固定资产处置管理
1.固定资产处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的处置根据不同的管理层面,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资产损失核销管理办法》及《河南省电力公司账销案存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有关固定资产损失及时进行核销、账销案存资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2.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审批情况
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由使用保管部门提出申请,说明理由,并提出处理意见,填制相关申请单据,经实物管理部门和价值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经主管领导审批,手续完备后进行处置,并及时报价值管理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做好残值回收工作,在未获批准前,不得擅自处置。
(四)固定资产效率管理
对于无效低效资产,积极盘活、收回资金。对于非生产用资产,积极按市场化方式出售变现。对于账销案存资产,进一步清理核实,制定专门机构,明确工作机制,积极清理追索。
1.推行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水平;2.制定固定资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切实提高管理水平;3.加强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落实固定资产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保证安全生产;4.建立固定资产使用评价制度,动态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总体思路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控制购建成本,严格处置程序,优化固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根臣.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 马桂荣.在实施新财务制度中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
[3] 胡蓓蓓.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11.
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19601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保证,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意义重大。在当前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过程中,医院更应该加强经济管理,实行全成本核算,从而降低各项医疗成本。
1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固定资产购置中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地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
由于缺乏责任心,一些单位所作的设备购置预算往往执行不到位,有的预算太大因资金短缺无法执行,有的预算太少不能满足单位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因此在事先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效益分析的情况下,不能仅凭部门或单位领导的意思购置设备,结果造成购进的设备或是不实用,或是效益差,造成资金的浪费。
1.2 管理制度不健全,帐物不清,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有的因职工操作使用不当,造成医疗设备的损坏,有的因科室保管不善丢失,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有的没有建立完整的报账手续,购入后不能及时入账;有的因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报废后不及时到相关部门做处理;或盘点不及时,或清查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造成账实不符,使得财务报表失真;这种因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掌握不清,往往影响领导决策,造成资产的重置和闲置。
1.3 管理机构不健全、不统一
医院的固定资产普遍存在多头购置的现象:有设备管理部门购进的、有后勤部门购进的、也有基建部门建造的、还有教学及科研部门购进的。各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缺乏集中、统一的管理机构,增加了资产的管理难度。
1.4 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机制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都是构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这与真实价值相差甚远。虽然按会计制度规定,医院每月按固定资产的价值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维修,但由于修购基金不是按预计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实际损耗而提取的,这与单位实际发生的损耗相脱节,使得设备维修费居高不下,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保费更加难以控制。
2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提出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医院固定资产使用率的办法
2.1 规范预算管理,强化医院预算对医院经济的约束力
医院的预算管理应该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它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医院综合的、全面的管理。应围绕实现医院预算,加大对医疗设备及其他资产预算执行的分析、评价和监督的力度。
2.2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2.1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采购制度
严格执行各级各部门制定的招标采购制度及预算管理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设备购置预算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医疗市场进行调研,进行量本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开会讨论,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严把设备购入质量关,价格关,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
2.2.2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制度
医院应配备专职人员对固定资产实行专门化管理,将其分类,责任到人。保管人员在财务部门指导下建立固定资产保管帐,严格执行出入库管理,财产的增减及时反映入账。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及时入账,对院内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应由相关部门确认,由主管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为了确保资产的安全,单位应组织相关科室对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盘点,盘盈的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作为原值入账,并将盘亏情况上报财务部门作账务处理。
2.2.3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验收调试制度
保管部门要按照制度规定,以合同为依据对资产入库实行严格的验收,资产入库验收包括设备、物资的数量和质量。认真填写验收报告,准确地登记资产购置的总成本,建立设备档案,从而保证固定资产统计的准确性,这是保证账实相符的关键。
2.2.4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制度
对各种设备实行三级保养,即操作人员日常保养,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保护性检修及维修人员定期检修。设备的日常维护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而且可以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对各科的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以提高科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意识。
2.2.5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使用调拨制度
对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并及时办理调拨和核销手续,对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应安排专人负责,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设备重置。
2.2.6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报废制度
固定资产报废,需由使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医疗设备管理部门鉴定审核批准。贵重设备必须经院领导审批后,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方可核销。及时报财务部门作账务处理,做到账实相符。
2.3 实施全面成本管理,以低耗高效实现效益最大化
2.3.1加强成本核算,正确计算和提取修购基金
医院应积极推行全成本核算,将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费用纳入科室成本范围,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的维护更新,加强成本费用意识,强化经济核算,保证固定资产及时得到维护、更新。通过成本核算,促进科室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树立起投资要有回报,占用资产要缴费的成本意识,对闲置和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调拨和处理,用经济杠杆调节医院资金的投向,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
2.3.2 大力推行全面成本管理
全面成本管理的目的是控制支出,节能减耗,降低服务成本和运营成本。医院利用成本核算这一经济手段,通过成本分析评价和成本控制,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医院运营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构建低成本经营优势,增强医院经营构建成本和价格竞争优势,为医院价格竞争和价格决策提供支持。
2.3.3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结合《医疗机构财务会计规定(试行)》的实施,健全医院的内控制度,加强对医院内部控制和监督,体现医疗单位特点和管理要求,各相关部门不仅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
(一)账物不清
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许多医院存在账实不符现象,且账实不符的原因也无据可查。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底数不清,增减无据,无人管理和损坏丢失严重等问题。由于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掌握不清,造成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在资产使用、报废处理等手续办理上不严,疏于管理,致使有账无物;该减少的不减,该增加的不加,账实严重不符,固定资产账卡形同呆账。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目前绝大部分医院实行的仍是固定资产分级归口管理体制,各个部门分工负责:财务部门负责总账和价值管理;总务部门负责房屋、家具用具管理;器械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管理。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各部门之间难以理清分工合作的责任、权利,不利于管好用好固定资产。例如有些部门调拨固定资产没有相关的手续和记录:有的保管使用单位不清楚固定资产的价值和尚可使用年限,盲目报废固定资产等。此外在实物管理中,不能保持完成统一的固定资产卡片数据,管理混乱。各个领用科室之间随意调拨、借用资产而没有相关的记录,造成了账账、账实不符。
(三)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机制
《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科目的设置,不能如实反映医院的成本和结余,以及固定资产的净值;固定资产处置、减值缺少具体核算科目。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都是构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医院的固定资产随着不断购买余额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的老化程度越来越高,却不能在账面上得到客观、及时的反映,不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虽然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每月按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维修,但由于修购基金不是按预计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实际损耗而提取的,这与单位实际发生的损耗相脱节,从而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相差甚远。
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摸清家底,建账立册
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彻底清查,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还要对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改造时,哪些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淘汰做到心中有数。盘活现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和闲置。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真正做到按制度管理资产,切实解决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闲置浪费等问题。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对资产的申报、招标、采购到资产的验收、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各个环节都予以明确责任;对固定资产的增减、管理、效益等方面加以监督和考核。另外,对由上级主管部门无偿配置、调拨、捐赠及其他渠道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应建立起相应的核算体系,纳入单位固定资产账进行管理。医院的资产管理应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建账建制,确保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确保账账、账实相符
一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增强财会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工作态度,在财务入账时认真审核,与资产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确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资产视同资金管理,及时与资产部门核对,确保账账、账实相符。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状况。
(四)完善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核算
《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科目设置,不能如实反映医院的成本和结余,以及固定资产的净值;固定资产处置、减值缺少具体核算科目。这样的会计科目设置,两组平行的会计分录之间没有必然的勾稽关系,容易漏做“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这组分录。从而少记固定资产。计提“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反映在净资产中,它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即折余价值),以致医院的资产负债表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建议改进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借鉴企业的核算方法,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调整“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增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等会计科目,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固定资产增值、减值的情况。
1、强化管理。首先,管理意识的提高。要对使用、购置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的分级管理责任制进行实行,使基础性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得以认真做好。对于丢失、损坏的固定资产,在查清其原因后,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以奖罚分明的政策强化其管理。其次,管理人员的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主体,企业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宣传,使管理固定资产的需要得以满足。要对物质与精神激励结合的有关激励机制进行建立,从而使其得以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再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财务部门应对取得和处置固定资产的控制制度进行建立,规定在进行更新、报废清理、调拨出租、内部转移、验收投产等固定资产变动活动时,要向有关部门报告,经其批准后才能执行;规定企业会计部门在进行增减变动固定资产时,要实施相应的会计处理。同时,指定专人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负责,对于使用不当、不需使用或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要对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及时提出,对报废清理的固定资产残值也要进行及时入账,在进行实物保管和处理时,要统一妥帖。
2、采购制度。首先,要对购(建)固定资产项目审批和评审制度进行建立。评审制度要将项目的投资额、经济效果预测及其可行性作为管理重点;审批制度要将项目材料报送及审批程序等作为管理重点。其次,要对购(建)固定资产项目的建设、采购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其中,建设制度将新建固定资产的产权办理、交付使用、竣工验收、工期要求、施工安全、工程质量考核、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监理招标、施工单位招标、工程发标、筹集建设资金、设计、立项等作为管理重点;采购制度将采购固定资产的选择供货方、查询价格、比较性能、发标、招标、签订合同、支付货款方式、到货验收入库等作为管理重点。
3、奖惩制度。首先,要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对管理固定资产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和董事经理负责制进行严格实施。作为企业最高责任人,总经理要将完善和实施固定资产内控制度作为企业奖罚与考核的基本内容;作为项目具体负责人,项目经理要对管理固定资产的责任后果进行直接承担。其次,对使用固定资产操作规程和责任考核方法进行明确,通过将使用者的相关责任进行明确,在对考核指标的设计、考核奖惩的按期实施中,使其挂钩于使用人的经济利益。
购置使用中重视管理
1、购置。首先,要对规范的购置体系进行制定。固定资产的购置应由设备部门实施,先由各部门对购置单进行填写,在管理部门仔细认真的审核批准后才能由设备部门负责购买。其次,要对购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于项目竣工后不再使用但当前必须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进行租用,从而使其闲置浪费现象得以避免。
2、使用。首先,要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从而使利用固定资产的效率得以提高。要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使用固定资产的情况及同类企业的有关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对闲置设备进行妥善保管,可以组织有关技术部门鉴定退运、退役的固定资产,对于具有继续使用价值的,要对其优化利用方案进行制定,从而使其使用效益和效率得以提高。其次,还要对核算固定资产的方法进行强化,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