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9 09:27: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和谐社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和谐社会论文

篇1

社会资本是由社会学家率先提出、而后被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广泛采纳,并用来解释和说明各自研究领域问题的综合性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社会资本是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后的第三种资本形态

经济学理论指出,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交易且借助科层组织的指令来完成的,投入生产的资本形态主要有二种,一是物质资本(物质的,如土地、机器、货币、房屋等);二是人力资本,即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者和企业家,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和贝克尔(GaryBecker)把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学分析之中,认为社会拥有的、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健康工人决定了古典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企业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已构成决定企业成败与否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已为人们所广泛共识。人力资本的提出使“资本”向广义扩展成为了可以带来增值的所有资源的代名词,为社会资本的提出奠定了词源上的基础。

近年来,对社会网络的研究促进了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和林南(LinNan)在个人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关系领域的研究,使其成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拓者。“社会资本”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罗瑞(G.C.Loury)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到20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a)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正式提出“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概念,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布迪厄把社会资本定义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是同某种持久性的网络占有分不开的,这一网络是大家熟悉并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个体所占有的资本数量依赖于他所占有的网络规模和数量,依赖于和他有联系的所有行动者以自己的权力所占有的资源数量”。普特南(RobertPutnam)则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中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等特点,它们可以通过促进合作的行动而提高社会的效率”,换句话说,社会资本是处于一个共同体之内的个人、组织,通过与内部、外部对象的长期交往、合作互利而形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积淀下来的历史传统、价值理念、信仰和行为范式。普特南开创性地把社会资本这一范式应用到更大规模的民主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他认为社会资本有助于参与者更加有效地共同行动以追求共同的目标,提高社会的效率,能够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尔曼(JamesColeman)从结构和功能主义角度出发,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人们在一个集体和组织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在一起工作的能力,它是在两个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实体,这些构成了社会结构的许多方面;在这种结构框架中,它们促进了行为主体(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的某些行动”。福山(Fukuyama)则认为社会资本是“……群体成员之间共享的非正式的价值观念、规范,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如果全体的成员与其他人将会采取可靠和诚实的行动,那么他们就会逐渐相互信任。信任就像是剂,可以使个人、群体或组织更高效地运作……人们在一个组织中为了共同的目的去合作的能力,拥有社会资本多的地方,能够形成较大范围的诚信关系和合作关系,致使社会成本降低,从而导致其他交易成本低”福山的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资本结构纳入到文化的范畴,突出了文化传统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成为许多学科关注的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目前,社会资本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青年行为问题、工作和组织问题、企业家和企业绩效问题、社会资本与科技创新、社会资本与民主、民主与政

府治理、公民精神与公民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社会资本可以创造新价值、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经济学家诺思(DouglassC.North)指出,经济史上的每次重大变迁都源于稀缺生产要素的更迭。比如,从游牧时代进入农业时代时,稀缺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土地;而在工业社会中,用于购置机器设备的货币资本是人们竞相追逐的稀缺要素;当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时,计算机技术、网络就成为了这一时代的显著特征,同时,网络也就成为了稀缺要素。与此相适应,兼具网络与信息传递功能的社会资本(一个具体的表现形式为社会网络)就成为了把“网络”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新的资本形态。

社会资本被认为是一种资源,即存在于社会结构关系中的资源,它体现为:(1)个人关系;(2)成员身份;(3)社会网络;(4)信任关系。以上这些要素均可称作“社会资本”,一是因为它们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二是因为它们可以增值,是无形资产。个人关系可以打通阻碍,减少运行程序,提高效率;成员身份可以享用组织或网络提供的内部资源;社会网络可以让其找到归属感或证明其成员的社会存在,从而提升其信誉度,并利用网络节点汇集而来的各种资源;信任关系可以让其形成合作,降低交易费用,使交易顺利达成。总之,社会资本能够创造价值,可以使各种资源要素得到增值。其“增值”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创造新的价值;二是减少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具体而言,社会资本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即信任或信用、社会网络和规范体系。一般说来,经济社会的运行有赖于信任或信用,人际关系的持久也同样要靠信任来维持,没有信任,就不会有任何组织机构或网络的存在,也不可能有社会结构的产生。而信任或信用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与制度和社会规范有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性经济人是否选择诚信,主要由一定制度安排下的成本──收益原则来决定。那么,社会资本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经济绩效的呢?作为一种新的资本形态,社会资本主要是通过经济社会主体之间的反复博弈而逐步生产、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本能够增加交易的频率和次数,减少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和协调成本,实现网络效应,为参与者或交易者提供便利,比如,与“老客户”做交易的费用和风险要远远小于同陌生人交易的成本。社会网络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信用附加,它可以赋予人们交叉交易、多边交易、多次交易的机会,成员从社会网络中会明显地获得溢出收益,这就是社会网络的优势及其吸引力所在。

与市场制度中的契约及企业制度中的产权相比,社会资本不仅交易费用低,组织费用也低。社会资本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协调、对互动能力与合作潜力的开发,增加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绩效,使其社会资本对经济绩效具有明显的倍增放大或乘数效应。因此,对企业而言,社会资本的存在既是一种潜在的挑战,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厂商如果不能营造足够多的社会资本,就很难获得持续长期的市场成功。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寻求社会资本的最大化,深谙社会资本的营造和交易之道,以发挥企业的战略优势,占领市场经济的制高点。

社会资本强调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互惠、合作网络、公共精神、宗亲关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为什么许多国家或地区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而经济发展水平却有着巨大差别呢?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社会资本不同。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交易成本和法律实施成本,产生溢出效应,促进资源的节约和配置效率的提高。比如,诚实合作和集体主义行为有助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促进经济发展。二是社会资本理论把体现个人主义的利己动机与体现集体主义的利他动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统一,有效地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关系。三是提高社会资本水平有助于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信任和互惠。

三、社会资本从文化、信仰、道德、价值体系等方面来发挥其作用

社会资本的研究对象包括制度、组织、文化凝聚力、人际关系和共有信息等,国家的法律体系、道德水准、民主制度、先进文化、民族凝聚力等都属于社会资本的范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既有赖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也受到制度设计和文化遗产等社会资本因素的制约,并且,随着物质资本的日益丰富,社会资本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日益显著。

按照社会资本的性质来看,社会网络和人们的信仰、道德、价值体系等主观因素,都具有了“资本”的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本以声誉、社会地位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它的出现说明了良好社会运行的机制不但要靠政府及其正式制度,而且还要有公共领域、社区意识与公民参与。社会资本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它是隐性的,是一种无形的、渗透性的、难以转移的资本;另一方面它对于每一个受益者来说,不需付出什么成本,是一种公共品。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性质,是具有使用价值的资源,但具有不可转让性;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本一样,需要不断地投入与更新;个人、社会和政府通过适当“投资”可以提高社会资本的存量。社会资本发生的前提在于个体是否愿意通过自愿联接的各种方式——市场、俱乐部、志愿者、协会、非政府组织等,来加入社区或一些组织并积极参与其活动。

目前,我国的社会资本流失得很严重,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越来越低,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大大下降,从而使得人们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热情大幅度降低。社会资本的流失导致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的产生,如犯罪、单亲家庭、离婚率以及非婚生子女的增加、对经济社会政策的抵制等等。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社会资本理论向我们揭示,人类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仅仅凭借国家力量或市场力量都无法得到解决,通过遥远的国家调节或间接、昂贵的民主法律程序也不容易得到改善。相反,大力发展社会资本,结合国家和法律的权威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分析与实际应用,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项保华刘丽珍: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6)

[2](法)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胡荣胡康: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资本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07,(4)

[4](美)詹姆斯.科尔曼邓方译:《社会理论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篇2

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保持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相互协调,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使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笔者从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出发,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一、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安保持持续稳定,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治安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少数农村地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治安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农村社会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农村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一)土地问题成为农村矛盾的重点

因土地问题引发的农村矛盾是当前农村反映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土地承包权属纠纷。主要是城中村、城郊村、开发区、工业园区、移民安置区等村组,人多地少,成员复杂,因土地权属纠纷导致群众上访的事件仍持续不断。二是违规征地引发矛盾。少数用地单位违规操作,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或占地后长期闲置,导致撂荒,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三是群众对土地补偿标准不满。特别是国家建设征地补偿标准远远低于经营性项目征地,土地补偿标准不一,群众不接受,因征地补偿问题阻止高速公路和铁路施工,甚至阻断交通的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失地农民的利益缺乏保障。一些地方违法征占农民耕地,不给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和生计安置,引发农村,仍然是影响农村乃至社会不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农村债务问题存在严重隐患

农业部在1999年采取抽样的调查发现,全国村级约有3600亿的债务。而农业部2006年上半年的抽样调查,该数字已经达到4000亿。村级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纠纷、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债务不能偿还,由此引发干部与群众之间,现任干部与原任干部之间,村干部与包工头之间等多方面矛盾,由于债务问题引发的行凶动武事件在各地也经常发生。农村债务不解决,对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影响很大。

(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矛盾

一是村务公开未完全到位。现在农村很少召开村民大会开展村务公开,多数公开栏常年不公开,上面检查时往往是突击应付。即使公开了,内容也不具体,群众看不明白,甚至出现公开内容不真实的现象。久而久之,群众对村务公开失去了信任,对村级事务失去了监督。二是农村宗族势力有所抬头。少数地方宗族势力死灰复燃,尤其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村内宗族或派性之间矛盾难以调和,少数房头宗族势力干涉村务政务,操纵村民换届选举,导致村民之间矛盾冲突,影响正常的村民自治工作,给农村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

(四)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令人堪忧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社会治安保持了持续稳定,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所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刑事案件与2005年基本持平,其中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爆炸、放火、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分别下降了25.2%、13.3%、14.8%和5.2%。2007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发生的刑事案件继续保持稳中有降。但是,有的农村地痞、村霸、市霸、水霸、菜霸等流氓恶势力横行乡里,为害一方;有的地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危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而且直接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

二、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农村经济落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有直接联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形成了强烈反差,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发展水平严重失调。这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和谐进程,是农村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一方面取决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承包、土地租赁、土地征用、征地补偿等涉农土地问题日益增多,已成为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焦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对农民群众在经济利益上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面对失地失业,又无养老、医疗保障;面对因公致残,生活极度困难;面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受到破坏;面对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等等,广大农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愿望和行为更加强烈,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激化社会矛盾。

(三)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少数干部不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不能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回避推诿,对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及时调处,导致各种矛盾由小变大,致使一些群众越级上访,甚至演变成。二是不依法行政。有的基层干部法律法规水平低,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注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处理矛盾纠纷方式方法失当,引起群众不满,伤害了干群之间的感情。三是以权代法。少数被“海选”出来的村干部,利用手中职权,在集体项目承包、征地补偿、救济款发放等群众敏感的问题上,不实行村务公开,搞暗箱操作,,侵犯了农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引起农民群众强烈不满和抵触情绪。

(四)预防调控机制不健全

完善健全的预防调控机制,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证。有些地方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健全的工作责任制。有的乡镇维稳专班仅一个人,村组干部配置过少,加上经费保障不力,维稳工作难以开展。有的地方工作又比较薄弱,机制很不健全,导致了一些应由部门处理的问题,直接集中到党委和政府,不仅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和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促进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应着重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农村平安建设的成效,关键在于基层党委和政府。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地平安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目标,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与晋职晋级和奖惩使用直接挂钩。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帮助解决农村平安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作突出的县(市、区)、乡(镇)、村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鼓励;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的地方和单位,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使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现实需要。各地要加大“五五普法”工作力度,通过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乡土气息的群众法制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农民群众自觉地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矛盾纠纷。

(三)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加强乡(镇)、村(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站点等工作网络建设,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完善农村多渠道解决争端的机制。要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情况报告、归口调处等制度。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因干群关系、农民负担、土地承包、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移民搬迁、拖欠农民工工资、集体资产处置、村务公开、邻里纠纷和宗族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各种利益关系。建立和推行重大决策及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的发生。

(四)加强和改进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

要加强和改进工作,完善督察专员、领导包案处理大要案等制度,确保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回应、有人处理。要建立对重大案件、重访案件实行实地调查处理制度。对重大案件、重访案件或认为有必要进行督查督办的案件,省级党委、政府应授权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查处理,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防止重访、重大的发生。

农村平安建设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基业,只有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农村平安建设,才能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注释:

①《国务院摸底基层债务财政部酝酿相关方案》

②公安部《我国农村上半年治安形势保持稳定》,2007年08月23日05时27分,来源:新华网。

[参考文献]

[1]王智民,等.当前中国农民犯罪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4).

[2]师逸,蒋凌燕.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若干因素浅析[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苏建忠,陈允政.浅谈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2。

篇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德育工作如何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社会结构中以人为主体的各层面、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协调的状态;道德则是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伦理智慧与行为规范,是以一种非强制性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人类良知以及教育去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保证整个社会有序运行的精神力量。无论社会多么进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无疑是一个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会。

(二)德育的和谐价值

新的社会发展观、发展模式赋予现代德育新的意义,它是通过对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质的塑造,赋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们在一切生产的、生活的社会活动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价值的定向,使人不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认识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仅懂得世界是怎样的,而且懂得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从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适合人自身的需要与发展,而不是背离人的需要与发展。从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出发。德育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于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与增强。因此。站在人的和谐发展的高度,我们有必要对德育的使命和功能进行再认识。要让我们的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人”所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协调行动,步调一致。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二、和谐德育-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谐德育的特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发展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根据受教育者年龄、心理、阅历、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充分认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实践中的内在本质联系,按规律办事。三是体系完整。协调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德育应该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确定特性和功能的个完整体系,而不是单一方面;应该是作为个完整体系良性运行。

(二)和谐德育观念的创新

和谐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与前提,又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观念,就是要把和谐的意识、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氛围。在当前社会,要教育学生增强以下和谐意识;1.开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应把封闭式德育变为开放式德育,把学生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德育“大课堂”结合起来。新时期德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单纯的书生,而是培养品格健全、学识广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学生成长,而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诚信意识。诚信是现代社会中做人立世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善、相互信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每个人都要恪守诚信,信义相交。坦诚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当今德育工作对象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选择必须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生动活泼,能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识的建构。(三)和谐德育方法创新

一是要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建设内容纳入学校的学科教学与德育课程之中,注重德育内容的现实性。首先要从理论与历史二个维度结合人手,在各科教学及德育课程中,有机穿插和引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及时宣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做好人好事,学先进等行动。其次是内容的现实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育必须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并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才会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人文关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二是充分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个优化的社会关系环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实现和提高,从而有利于德育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下的高校德育环境,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学生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学校要努力创设和谐统一、融汇多种价值的校园环境;社会要根据德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调整社会结构,改变社会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持续优化的社会教育环境。

总之,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谐”为目标,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使他们既关爱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勇于超越自己,逐渐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朱炜.“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2]刘平秀,新世纪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6-07-25.

篇4

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如校园组织结构要素、教育环境、教师间人际关系、学生间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等方面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即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

1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校承载着道德教育的传播与发展,要使思想品德好的学生在中学大学阶段和未来发展中获益,就要时刻改进小中大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评价、考核中重视程度的不平衡,搞清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内在联系。要制定实行有益于思想品德好的学生规定。目前,奖励品德优秀学生的涉及面较小,像中小学“三好学生”升学考试加分、免试入学的优势只局限在一小部分人,这与作为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之一的学校的重要地位不相称。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一方面,和谐社会可提供和谐校园建设所需要的持久动力,公平公正、和谐友爱的社会能够给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和谐校园的建设,能够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输送人才,提供思想和智力的支持。从本质上来说,和谐校园的建设能够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得到践行。首先,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关心和尊重他人。再是,立足学校角度,促进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需要营造使师生身心愉快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而和谐校园实现这些目标。从学校的总体发展而言,构建和谐校园有助于完善学校自身的发展,实现软件硬件兼顾建设。和谐的环境有利培养美好的品德、激发人奋发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对培养合格人才的有着重大意义。

2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意味着要建设和谐校园。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要条件。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要突出人的发展,以人为中心。人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近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是一切教育都要以人为本。如同上文所言,以人为本需要做到关心和尊重人,促进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需要建立一种使师生身心愉快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建设和谐校园的重点是要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不良风气,加强校园人际关系建设,坚持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全面建设公平和谐的校园。深化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学校办学的效益最大化。和谐校园在培养团结力量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校事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效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建设和谐校园。

篇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年均增幅达8%以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200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1%。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在资源消耗量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恶化的同时,资源浪费现象却相当严重,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目前,我国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2O%左右,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仅为40%~50%,能源利用率只有33%。在能源及矿产资源不断减少的同时,其开发利用所带来的外部性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增加1个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同时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我国目前就处于这时期,如何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就显得迫在眉睫。

二、从生态效率的角度深入认识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本质上是以物质的功效价值循环利用为特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生态经济,其主要特征是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的生态化。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方式(图1)相比,循环经济改变了“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式流程,按照“减量化(Reclus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3R原则)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图2),实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

2.循环经济与提高生态效率

循环经济关注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效率的提高。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量(即GDP总量)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TMR)比值(公式1),它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分离关系(decouplingindicators),是一国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生态效率(资源生产率)=经济社会发展(价值量)/资源环境消耗(实物量)(1)

式(1)中,资源生产率就是用当年本国的GDP除以直接物质投入量(TMR),该指标越高说明单位资源产生的增加值越高、资源利用效益水平越高。

资源生产率与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密切相关,可以将其具体化为与资源效率相关的指标:如单位能耗的GDP(能源生产率)、单位水耗的GDP(水生产率)、单位物耗的GDP(物质生产率)等;同时可以将其具体化为与环境效率相关的指标:如单位废水的GDP(废水排放生产率)、单位固体废弃物的GDP(固体废弃物排放生产率)、废气的GDP(废气排放生产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可具体计算出我国的资源效率(见表1)。

资源生产率=当年本国的GDP(2000年不变价)/直接物质投入量(TMR)

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资源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2000年我国的资源生产率为19.6美元/吨,而日本为746.3美元/吨、德国为337.8美元/吨、美国为381.7美元/吨,均为我国的十几至几十倍,这是我国多年以来单纯注重GDP数量增长,却忽视资源效率与环境容量的后果。如果我国继续按照现有资源利用方式和污染产生水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将约是现在的4~5倍。显然,这种模式属于危险的发展道路,意味着可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和环境退化。

3.基于IPAT方程的生态压力评估

我们可以利用IPAT方程来推算我国在循环经济建设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衡量我国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潜力。

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人口学家埃利希(Paul.R.Ehr1ich)教授率先提出了表征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率的数学方程形式:IPAT方程(资源环境压力方程)。

I=P×A×T(2)

式(2)中I是环境负荷,P是人口,A是人均GDP,T是单位GDP的环境负荷(其倒数即为资源生产率),式中的环境负荷可以特指各种资源消耗量或污染产生量。从IPAT方程计算资源生产率的过程不难看出,在方程四个变量中,人口是不断增长的,人均GDP也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因此,要减少经济增长所形成的环境压力,必须依靠技术提高使单位GDP的环境负荷减少,即资源生产率提高。

以2000年为基准年,2000年我国人口约为12.7亿,人均GDP为800美元,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GDP将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预计2020年我国人口数约为15亿,将以上数据资料代入IPAT方程经测算可知:从资源生产率的角度来考虑,若要使2020年生态环境与资源消耗状况与2000年持平,那么必须使资源生产率至少提高到2000年的4.72倍,而要使生态环境有显著改观,资源消耗大大降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那么资源生产率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约8~10倍。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尽管我国的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存在诸如指导思想落后,理论体系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和规划;法律、法规、政策尚不健全,执行不力;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缺乏符合国情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制约因素。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选择我国循环经济的重点和突破点。我国应该把提高资源生产效率作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和突破点,集中力量,争取在相关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有所突破。

根据现有的理论研究,提高生态效率主要有两种途径:部门内的改进和跨部门的变革。前者主要通过过程改善,产品创新提高资源效率,这种改革是渐进的、常规的,例如,汽车后面装尾气净化装置,把使用石油燃料的汽车变成使用燃料电池的汽车等。而功能革新跨部门的变革,是在改变产品结构和城市结构基础上寻找替代式的发展道路,从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生态效率的思考,例如原来城市规划概念是功能分家,工业区、居住区、休闲区等是分开的,联系这些区域的需要使得交通的环境压力加大,而今的城市规划概念已经被新的功能集成的规划思想所替代,在城市组团里面实现居住、就业、购物、休闲的集成,实现最少量的交通。这种改进具有更大的效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战略途径。我们现在的思考比较多地限于传统的渐进发展方式,而没有强调替代方式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忽视的恰恰是更重要的路途选择。中国在“十一五”及未来更长的发展阶段,不但要继续关注传统的渐进式的变革,还要前瞻性地促进跨部门的技术变革,这要求经济社会发展部门和资源环境保护部门联手讨论一种综合的、多赢的发展战略。

2.统筹考虑,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系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制定各项法律政策加以规范引导,同时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作支撑,并且依赖于整个社会公众意识的提高,以及环境税、绿色标志的政策机制的完善。而我国还没有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缺少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不能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因此,在制定循环总体推进计划的同时,应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改革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机制,在加强行政引导的同时,建立配套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确保在市场机制下政策措施之间相互配套和促进。

3.强化市场机制,建立有利于推行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由于我国仍处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中,我们现有的环境法规和政策体系大多采取末端控制、指令性控制,在资源输入端和污染排放端缺少有效的经济控制手段和社会参与手段,这不利于发挥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目前的市场价格体系不但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反而因为回收利用的材料价格高于原材料的价格,不利于原材料的节约和二次材料的大量利用,在污染排放端又缺乏强有力的经济约束。循环经济还要求运用社会机制,制定参与性政策,强调非政府非赢的社会组织的作用。目前的政策体系较少考虑采用市场性和参与性的政策,排除了市场主体企业和社会力量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客观上造成企业和社会参与积极性不足的缺陷。

因此,要特别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垃圾分类回收、废弃物资资源化等方面,加快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合理的费用分担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工具,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我国市场机制的建立。同时,将完善市场机制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引导行业和企业致力于循环经济的建设。

4.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发达国家是在逐步解决了工业污染和部分生活污染后,向消费型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中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其目的在于解决后工业化时代的废弃物问题。而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且各种主要资源都相对贫乏的国家,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绝对不能简单模仿,而应以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为主要目的。因此,应全面考虑发展循环经济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例如,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存在地区差异的情况下,在借鉴日本的规模化资源再用和再生利用机制时,就既要考虑科技的劳动替代和高效作用,又要考虑我国劳动力众多就业压力大的实际情况。譬如,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静脉产业”(3R)产业,在促进再生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培育新兴产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问题。此外,在增加循环经济科技投入的同时,还可以借鉴日本汽车产业在上世纪80年代的经验,结合老工业基地改造,把发展循环经济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利用其“溢出”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来讲是一项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我们既要抓住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也必须正视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循环型社会,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生产率提高的潜力来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要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行清洁生产,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治理污染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美]戴利.超越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诸大建.上海建设循环经济型国际大都市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

篇6

(2)群众文化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群众文化工作人员,需要将群众文化的传播和群众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将零散的群众艺人组织起来,逐步建立起专业性的群众文化社团,并且组织这些艺人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沟通。

2和谐社会构建中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1)群众文化逐渐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状态,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也逐渐使得我国的文化艺术发展逐渐呈现出时代环境下的开放性。一个地区群众文化中,融入了当地的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这种文化就会逐渐向周边扩散,进而传播到全国,但是当这一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难以再发展了。其主要原因是群众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空间的局限。这时,当地的群众文化就会逐渐的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这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化也就越来越明显。(2)群众文化逐渐规模化和产业化。在我国政治和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我国的文化也逐渐地与国际接轨,群众文化逐渐走出了国民,融入了世界。其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在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的群众文化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我国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中,其已经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另外,我国的群众文化是我国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与重点之一,群众文化的发展也逐步朝向科学化、建筑化等方向发展,这促使了我国群众文化产业链的形成。

3和谐社会构建中群众文化的发展措施

(1)开拓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群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一种方式,应该充分利用我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发展与传播。例如,目前在社会中比较流行的街头文化、青少年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以及商业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新时期下群众文化的发展形势。这些形式均是群众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良好载体,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载体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我国群众精神文明的建设,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载体之一。

(2)大力发展通俗文化。通俗易懂的文化作品可以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更加生动形象的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使得群众更加切身地体会到群众文化所表达的寓意。所以,群众文化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例如反映普通人生活的小品、相声,在为群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可以引导群众对我们的社会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这样就制约了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所以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3)发展广场文化。广场文化是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体现。广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娱乐演出、广场美化、健身文化和街头文化。在建设广场文化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广场文化要以公益性为主,要避免出现过浓的政治色彩和经济色彩。第二,广场文化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审美趋势和经济能力,选择适用于全年龄段的广场文化,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秀的文化氛围。第三,广场文化应该以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础,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改进落后的群众文化,取缔腐朽的文化。

篇7

二、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依靠人有目的的、为满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活动来推动的。所以,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的程度最终是通过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让全体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肯定最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是否体现人性、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检验工作得失的根本尺度,处处讲求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乃至依靠人、塑造人;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定和维护,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三、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文明的发展,以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经济增长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反作用,造成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诉求必然要求我们既关心人,也要关注自然,爱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指人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能够各尽其能地劳动,各得其所地生活,人的差异性得到尊重,个人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认同、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方向协调一致。各个环节的核心内容都是人,和谐社会首先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和谐,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篇8

(二)构建和谐是生关系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千方百计的传授给学生知识,哪怕是“题海战术”,哪怕是“填鸭式”的灌输,只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好的教育。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分低能儿”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教育工作者开始深刻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当前的教育是否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而卢梭在名著《爱弥儿》中也说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能够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他们的心灵,发挥出学生的最大潜能。”是的,撞击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要通过教师的看似无意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这正契合了教育的本质,必然能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二、积极响应和谐社会号召深入探析和谐师生关系路径

为了更好的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加快和谐校园、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要积极响应和谐社会的号召,深入探析和谐师生关系的路径,在热爱学生的基础上,学会赏识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加强我们教师自身的学习,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成为学生效仿的正面典型。

(一)热爱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真正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将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平台上来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就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当学生犯错时,要深究学生犯错的原因,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学生,学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个人形象。热爱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我们要相信学生能够做得很好,相信学生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相信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相信学生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比如说,我们班有一位数学后进生,他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一般,学习习惯也不好,经常会在上课时间走神甚至睡觉,为了帮助他改正这些坏毛病,我故意给他安排一个数学小组长的岗位,让他负责日常作业的收发,刚刚当上了“班干部”,他甚是高兴,自此之后,他以小组长和班干部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刚开始的时候看得出来他确实做的比较吃力,但是,时间久了之后,他逐渐改善了自己的学习态度,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数学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所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加以有效的引导,便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要学会放手,学会相信学生。

(二)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典型和榜样。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要学会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正面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尤其是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经常模仿老师的积极的言行,便可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正面影响。这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为人处事的能力,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修养,以足够的“资本”获取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学生的敬慕,进而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当学生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才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老师,请教老师。比如,我们在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的时候,先要要求自己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我们在要求学生尊老爱幼的时候,就要自己先做到尊敬长辈、爱护弱小;我们在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的时候,我们自己必须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在要求学生有错就改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要直面在教学活动中的失误,学会道歉……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尊重和敬慕的对象,才能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以情动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学生之间加强情感交流与沟通是最能够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措施。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学会主动表达。作为教师,我们要寻找机会,学会主动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爱之情,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真心想帮助他们的。比如,发现某位学生成绩下滑后,我们要利用课下时间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成绩下滑的原因,帮助学生制定提高计划,并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二是学会赏识学生。对学生的赞美,往往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哪怕是教师的一句善意的提醒,或是一个鼓励的微笑,都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老师要多鼓励学生、赞美学生,发现和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篇9

人民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体育文化的进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人类文化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自身体质,加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生活压力,释放不良情绪,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体育运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体育不分种族和国界,是各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强了与各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促进我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体育作为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很好地为不同文化和国籍的人们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例如,我国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壮观的体育盛宴,更是难得的国际文化交流盛宴。通过举办这场奥运会,各国人民展现了各自的体育文化魅力,也展示了各国的其他社会文化。

1.2城市体育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保持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其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例如体育器材的生产与销售、体育场地的建设与维护等等。除此之外,应运而生的一系列体育活动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例如体育广告、体育新闻、体育赛事、体育休闲娱乐等等。这些体育活动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城市体育的发展能扩大社会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创造社会财富,体育事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3城市体育能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体育文化的发展应该与生态教育和社会生活教育进行良好的结合,从而确保人们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地不破坏其他生命的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环境的发展中进行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承载能力。体育通过对人们的感染,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大力发展城市体育事业,能够扩大体育精神对人们的影响力,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生态体育的重要思想,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充分地优化资源,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体育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者,加强城市体育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方法。

1.4城市体育能降低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人们通过参加和欣赏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够愉悦身心、丰富文化生活。各种不同形式和类型的体育竞赛为人类社会生产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食粮,提高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改善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体育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丰富文化生活,还能够开阔人们的胸襟、放飞人们的梦想、使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减少人们生活中的摩擦和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体育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能有效地降低社会矛盾的产生,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2促进城市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建议

2.1完善城市体育基础设施

为了适应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注重体育场地的开拓,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体育建设虽然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实施。我国因为城市人口众多,城市体育场地和设备的缺乏是阻碍城市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加快我国城市文化建设,各大城市应该积极地发展体育事业,确保城市人民能够正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城市人民的体质,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2加强市民体育文化教育

体育事业的发展应该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完善城市体育基础设备的同时应加强体育文化教育。良好的体育文化能够促进人们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应注重体育文化主旋律的养成,注重体育与人文学科的结合、体育与艺术的结合、体育与美育的结合,提倡体育文化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建设城市体育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加强人们体育文化的教育,加深人们对体育文化的印象,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素质,培养人们的终身体育意识。

2.3健全城市体育管理制度

开展城市体育文化建设,应该有全面的建设方案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城市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具体的建设方案,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健身场地规划不科学、体育设备购买不合理、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后期设备的维护不落实等等。因此,开展城市体育事业建设,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确保社会所投资的每一笔费用都能够为城市体育事业起到良好的作用;切实将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员;实行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以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感。

篇10

有人努力掩饰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也许是用心良苦,即担心注重利益关系的调整会影响经济发展,是在为继续坚持效率优先进行论证。其实这是一种缺少分析的看法。必须看到,在最近几年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正在发生变化,需求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而且,能不能形成相对充沛的内需,是关涉到我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经济是否能够持续高速度发展的关键之所在。而要形成足以支撑经济持续高速度增长的内需,必须以调整利益关系为前提。现在的现实是,过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抑制需求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个流行的说法是,我国社会中20%的人拥有整个社会80%的财富,而另外80%的人只拥有20%的财富。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简单化,但大体可以为多次调查的结果所证明。现在的问题是,拥有80%财富的那20%的富人,虽然有充沛的支付能力,但需求开始处于饱和状态。而拥有20%财富的那80%的穷人,虽然有多方面的需求,但却缺乏足够的支付能力。这样的贫富格局不解决,国内市场的需求是不可能旺盛起来的。

从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意义上说,协调利益关系,特别是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是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现实的背景是,通过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改革,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理应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种种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结果就是社会利益格局的严重失衡以及由于利益格局失衡引致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大量出现。因此,要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要使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顺利运转,我们必须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建立起来。

协调利益关系,政策很重要,机制更根本

调整社会中的利益关系与格局,当然需要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能够协调利益关系的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政策很重要,但机制更根本。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背后的深层因素是什么?实际上,只要我们认真地追溯一下,就可以发现,在这种种因素背后的,是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因此可以说,贫富悬殊的背后是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失衡的结果。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背后,往往都无例外地存在这个因素。农民负担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顽症,与农民在利益追求能力上的弱势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征地和拆迁中发生的严重不公,是与利益被损害者缺少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与直接关系的;劳工权益屡屡被侵犯,上百万民工辛劳一年后领不到工资,原因也在于他们缺少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和追逐渠道。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的两极化结构就开始形成和定型化,伴随这种定型化过程的是社会能力和社会权利的失衡。在强势群体一方,强势群体的各个部分不仅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结盟关系,而且具有了相当大的社会能量,对整个社会生活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个强势群体的社会能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影响。第二,对社会公共舆论的影响和话语形成的能力。第三,形成了弱势群体对强势群体的依附型关系。而弱势群体在追逐自己的利益上,显然处于无力的状态。这首先表现在,弱势群体在国家的政治构架中缺少利益代表。弱势群体拥有的众多人口与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中代表的比重是很不相称的。而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弱势群体缺少国际上通行的弱势群体表达自己利益的制度化方式。

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实际上是构建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建立在利益主体分化基础上的博弈经济,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良性博弈。在这样的体制中,利益表达是博弈的基础。在有关利益表达的讨论中,人们更多强调的是利益表达对于弱势群体的重要性,这当然是对的,但是不全面。实际上,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中,利益表达不仅对于弱势群体,就对于其他群体包括强势群体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调节利益关系的基础是规范财富分配

而在政策和体制的层面上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前提是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非规范化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用诸如个人收入所得税等常规性手段进行有效调控的收入和财富分配过程已经比较有限。可以说,没有收入和财富分配的规范化,任何旨在缩小贫富差距的具体政策措施,在实践中其效果都要打很大的折扣,甚至不能发挥作用。

分析一下近年来我国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具体状况,特别是贫富差距演变的具体过程,就可以发现,贫富差距的扩大已经在一定意义上处于失控的状态。进入21世纪之后,政府对社会中利益关系失衡的状况开始给予很高的重视,并采取种种措施,以遏制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发展。但从效果上来说,预期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贫富悬殊的趋势仍在扩大。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关键是与收入和国民财富配分有关的制度安排处于混乱之中。

我们可以以2002年为例,来看看在这一年里,我们共创造了多少财富,这些财富是通过何种渠道,以何种方式进行分配的?这些财富都分给了谁?政府有关部门能不能监控这个分配过程?2002年是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年头,这一年我国GDP首次超过10万亿大关。如果将折旧的因素忽略掉,可以粗略地说,这一年我们这个社会创造了10万亿的财富。下面我们就看看这10万亿是如何在社会的各个部分中进行分配的。大体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块是企业的利润,大约1万亿;第二块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大约2万亿,其中预算内收入为1.5万亿;第三块是城镇居民的收入,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如果城镇人口按4.8亿人(2001年的数字)计算,2002年城市居民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将近3.7万亿。第四块是农村居民获得的收入,200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如果农村人口按8亿人计算,2002年农村全部居民的纯收入将近2万亿。这四块加起来共8.7万亿。也就是说,还有1.3万亿找不到主儿,其中包括折旧、非货币化的部分、计算的误差等。应当承认,上述的计算是非常粗略的,当中有重复计算,有误差等,但大体还是看得出来我国国民分配的大致格局。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共10万亿的财富分配中,有1.3万亿找不到主儿。但主要的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在城市居民3.7万亿的收入中。这一块比重是最大的,而同时又是最模糊的。因此需要对这块财富的分配加以认真的分析。在这一块中,有一个部分是“工资总额”,按照统计部门的标准,“工资总额合计”是指国有、集体和其它所有经济单位的职工工资总额合计,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在2002年,工资总额约1.2万亿。3.7万亿去掉1.2万亿,还有2.5万亿。这2.5万亿包括城市中的个体职业者的收入,包括股息、利息、租金等收入。但我们知道,这几块加在一起,远达不到2.5万亿。也就是说,城市居民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灰色状态,不过我们尚没有办法知道确切的数字或比例。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城市居民收入中,除了工资总额部分是处在国家的监控之下外,其余的2.5万亿,即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二,是处在国家的监控之外的。除此之外,我国每年还有相当数量的存量资产介入了分配,其中最主要的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在强征农民土地上获得的级差地租。如果将这个因素考虑在内,每年以不规范的方式分配的财富比例是相当大的。

收入和财富分配的高度非规范化,给调节社会中的利益关系造成了一系列的困难。

首先,税收无法实现对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有效调控,有时甚至起相反的作用。在有的国家中,人们在税前收入的差距可能会很大,但经过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调节,这种差距会大大缩小。但在我国,个人收入所得税显然还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结果是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其次,政府难以分辨富人和穷人,再分配的调节措施难以准确落实到人头。在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则将落实低保对象的任务交给了居民委员会。于是就出现了养宠物不能享受低保、使用手机不能享受低保等荒唐但却无可奈何的标准。

再次,工资占GDP的比例过低,劳动报酬分配所占比重过小,工薪阶层难以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应当说,即使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比较,这个比例也是相当低的。

以理性和制度化的方式化解冲突

在过去20多年改革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分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这意味着社会的利益主体越来越多元化。而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生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将会成为一种频繁发生的、常规化的社会现象。在这里,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利益冲突中的是与非,我们要关注的是冲突的内容与性质,以及化解冲突的具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