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硕士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9 09:27: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行政管理硕士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行政管理硕士论文

篇1

0.引言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关于体育各方面内容的研究越来越多,体育公共管理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社会领域逐渐分化成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在对体育事务的管理中,公共领域中的体育事务管理远远超过了市场领域中的体育事务管理。体育公共管理的研究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显性研究的对象是发表于各类报刊上的论文,隐性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学术报告和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在所有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研究学位论文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论文选题则是撰写硕士论文的第一环节,并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包含以下三要素:一是研究对象,二是研究内容或研究领域,三是研究方法。选题的“三要素”构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也成为评价硕士学位论文的重要尺度。

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笔者査到2002?2012年间710篇有关体育管理的硕士学位论文。其中,涉及体育公共管理的507篇,占总数的71.4%;涉及市场管理的203篇,占总数的28.6%。

在本文中,笔者对涉及体育公共管理的507篇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性质和研究领域)方面进行了深人的研究与分析,为体育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1.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

    从2002年到2010年的9年间,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了高峰。从主观上看,存在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相应的学位论文数量也必然增加;二是体育公共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体育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各种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体育公共管理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的增加反映了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2.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在以体育公共管理为内容的研究领域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竞技体育管理、大学生体育管理和社区体育管理,分别占论文总数的15.9%、14.5%和13.1%。由此可见,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的都是学生能看到、接触到的体育事务。研究国外体育公共管理方面的论文,只有寥寥数篇,而且这些论文的结论都是通过分析世锦赛、奥运会和其他大型比赛的数据得出的,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经费较少,研究条件有限,很少接触到国外体育组织,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料,也很少能借鉴国外优秀科研成果。

在体育公共管理领域中,中小学体育管理、体育教学管理也是硕士学位论文常常关注的内容,分别占论文总数的8.1%和6.6%,这说明一部分研究生更愿意研究熟悉的学校教学环境。

目前,我国巳进人老龄化社会,但关于老年体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仅占总数的2.7%,这与目前社会发展形势不相符,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体育行政管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更少,这方面论文只占论文总数的3.9%。文献综述类论文也很少涉及基础理论方面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基础理论方面有所加强。

3.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体育科研方法是研究体育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研究体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⑴。因此,体育科研方法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分析论文中所包含的研究方法时,我们发现用到的方法主要有4种,即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査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分别占论文总数的89.2%、63.8%、56.6%和49.4%。搜集资料过程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和德尔菲法,而整理和分析资料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这507篇学位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论文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数理统计的定量研究方法,说明这些学生重视研究各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更为科学和准确的描述,同时也说明我国体育管理研究在方法上所取得的进步。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体育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条件,综合研究巳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目前,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已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能更加全面、客观、深人地揭示所研究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体育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4.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

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基础性研究强调对客观现象和事实进行理论性探索或实证性分析,检验理论依据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程度。虽然基础性研究没有强烈的应用目的,但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研究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性研究,新知识和新领域的发展会受到阻碍。以获取新思维和新知识的创造性研究,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并把应用性的研究成果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形式展现出来。

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的基石,应用性研究是基础性和开发性研究之间的桥梁,开发性研究是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的目的和归宿。这三种研究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缺一不可。我们对这507篇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应用性研究占的比例为73.7%,基础性研究占的比例为19.2%,开发性研究占的比例为7.1%。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硕士研究生拥有的资料和科研条件有限,进行基础性研究的难度比较大;二是主观上忽视基础性研究,而直接进行研究性研究;三是应用性研究比基础性研究更容易。这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上对基础性研究的关注不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

    5.1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通过对这507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分析,我们把这些论文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群众体育类研究、学校体育类研究和竞技体育类研究。其中,绝大多数论文关注的是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中的管理现象及管理问题。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对我国体育公共管理的重视和关注。

在2002—2010年的9年中,这三类论文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变化,2002年到2004年间,竞技体育类研究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0.3%;2005年到2006年间,三类研究所占的比重较为接近;从2005年开始,竞技体育类研究开始下降,并略有起伏,但仍在20%左右;从2005年起,群众体育类研究开始异军突起,并开始占据首位。2002年到2004年间,竞技体育类研究是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而2006年以后,群众体育类研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学校体育类研究所占比例从2008年开始变得较为稳定。

在学校体育类的研究中,中小学体育研究和高校体育研究为两大研究热点,也是硕士学位论文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国家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的背景下,群众体育类研究和竞技体育类研究正在发生悄然转变,硕士学位论文关注的重点也从竞技体育转向了群众体育。目前,对群众体育类的研究已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已开始关注群众体育。

5.2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

农村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为导向的在农村开展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城市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为导向的在城市开展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两者的区别就是开展健身锻炼的地域不同。不同区域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性,体育观念、运动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体育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2002年到2012年的9年间,农村体育研究所占的比例不足25%;而城市体育研究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所占比例达到87.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是扎根于城市文化而产生、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因而很多的“体育问题”和“体育现象”都发生在城市体育中,这也成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时关注的热点;二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体育资源、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消费市场都集中在城市,因此,城市的体育热点“话题”要多于农村,也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三是由于体育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多为在校学生,他们学习、生活在城市中,因而城市体育研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研究的话题。

篇2

使用“放大镜”寻商机,放弃年薪20万元回家种红薯

今年36岁的彭焕新,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白沙乡的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被保送到省城的一所大学读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长沙县一所中学教书。由于家庭负担太重,教师那点微薄的工资根本就无法改变家庭的窘况,于是彭焕新决定外出打工。

他辞职去了海南,先是做家教,后来在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行政部做秘书的工作。3个月后,他不仅顺利通过了试用期,还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1999年年初,他从普通职员晋升为办公室主任。2001年,他又被调入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电子商务。

做电子商务的那段时间对彭焕新来说是个转折点。他不仅荣升为副总经理,还于2002年报名参加了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并一举考上了广西大学商学院的MBA。这个结果,让同事们大吃一惊。因为,平时他和大家一样上班,甚至还要为公司的事情加班。对此,彭焕新幽默地说:“挤时间‘苦啃’,不然MBA说啥也砸不到咱。”

就这样,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攻读硕士学位。3年后,他顺利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4年,他又升职为监事会监事和董事会秘书,年薪高达20万元。然而,年薪20万元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的脑海中一直有个梦想――自己创业,为家乡的老百姓造福。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的一天,彭焕新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浙江大学的农业专家从2000多个红薯品种中精选出一种“迷你”红薯进行大面积种植。这类“迷你” 红薯不仅有红、黄、白、紫、黑等多种颜色,还因为个小,口味香甜,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非常受欢迎,其市场价格比普通红薯高出10多倍。他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投资机会。和爱人商量后,他决定辞职回家种红薯。当他向董事长递交辞呈时,董事长大为不解。的确,一个农家孩子能跳出农门,拥有一份年薪20万元的体面工作,已经非常幸运了,可他却要主动放弃,复归农门种红薯,这的确让人不解。但这正是彭焕新使用“放大镜”,搜寻、定位商机后,果断作出的决定。

使用“望远镜”看市场,风雨过后天不生路我开路

2007年1月,彭焕新回到老家长沙县,开始了他的“红薯之旅”。他首先找到了金井镇沙田村支部书记易海龙,希望村支书能出面发动全村村民都来种红薯。起初,易支书听说彭焕新放弃20万元年薪是为了回来种红薯,几乎不敢相信。然而,当彭焕新向他介绍完这种“迷你”红薯的与众不同和发展前景后,他决定支持彭焕新回乡创业。

发动大会一开始,村民们就哈哈大笑起来。他们说,没听说过谁种红薯发财的。在农村,红薯主要用来喂猪,谁还吃那玩意儿。虽然彭焕新反复解释,但老百姓还是认为“迷你”红薯换不来金子。最后,不欢而散。

在村支书的建议下,彭焕新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先从自己下手。2007年3月,彭焕新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了“长沙沃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正式开始规范化运作。

在易支书的帮助下,彭焕新在沙田村租下50亩土地,取名“沃园精品香薯种植基地”。然后,他又赶到浙江大学,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从浙江购进了6吨种薯。看着彭焕新把一车车的种薯往田里拉,有人看笑话,有人为他捏把汗。彭焕新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必须要干出个样来,变红薯为“金薯”。看到所有的红薯都被安置进种植基地的大棚后,彭焕新心里乐开了花。

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2008年年初,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雪冰冻灾害突然席卷湖南。在漫长的等待中,彭焕新和他的种薯终于熬过了长达一个月的冰冻暴雪天气。2008年一开春,彭焕新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些“迷你”红薯种进地里育苗。可是,一个半月过去了,彭焕新发现发芽率竟然还不到10%。他赶紧打电话邀请专家来基地查看。经过对不发芽的种薯进行检测,专家当场得出结论:不发芽的都是被冻死的,概率在85%到90%。专家还说,像这种种薯,一般是放在地窖里先储藏起来,为的就是避开自然环境的伤害。当时,彭焕新觉得把种薯放进大棚也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况且,他也根本没考虑到会有这样恶劣的天气。

彭焕新真想放弃,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回来就是为了实现创业梦想,遭受一点点打击就放弃,那不是创业的心态。后经多方筹备种源,彭焕新自家50亩的种苗有保证了。他心想:这种红薯一年能种两季,如果下半年种植亩数扩大的话,损失就能补上不少。

3个月后,收获的季节到了。彭焕新的种植基地里比唱大戏、赶年会还热闹。远近的村民们纷纷赶来,看看彭焕新种植的“迷你”红薯到底啥模样。这一看,还真让村民动了心:有紫皮紫心的,有黄皮黄心的,有红皮黄心的,还有白皮红心的,甚至还有黑皮红心的,个头不大,但产量不低。更让村民惊讶的是,这红薯还真能散发出香味,很远就闻到一股清香。

一些村民悄悄地把红薯往衣兜里装,后来“拿”红薯的人越来越多,工人们就赶紧报告了彭焕新。谁知,彭焕新不但不恼火,反而高兴地说:“乡亲们喜欢吃,就让他们拿吧。”

很快,一些乡亲就找到彭焕新,表示自己也要种这种红薯,希望彭焕新卖给自己种薯。而那些准备夏天就开始种的村民,则直接跑到彭焕新的基地里去剪新鲜的薯茎做种苗。

为了让村民吃上“定心丸”,也为了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种植积极性,彭焕新与他们签订了购销协议,让“望远镜”效应发挥作用。协议规定,由彭焕新注册的“长沙沃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红薯种植协会,凡是种植的农户都自动成为协会会员,公司负责收购标准为50克~150克的红薯。凡种植出来的红薯合格率在80%以上的种植户,将参与年底销售利润的分红。

使用“显微镜”做营销,红薯成“金薯”的故事成就创富传奇

就在彭焕新为农户都参与种植而高兴的时候,营销的问题也扑面而来。彭焕新深知,机会就要如同使用“显微镜”那样去寻找和发现。

2008年6月的一天,一位远房亲戚再次找到彭焕新,希望拿些红薯叶回家。原来,这位亲戚半个月前来彭焕新家做客,在吃了两天的红薯大餐后(如香炒红薯叶、清蒸香薯、排骨薯汤、鸡蛋薯饼等),一直治不好的便秘竟然不治而愈了。医生告诉他,是红薯叶帮的大忙。于是,他准备多拿些回去,让全家人饱饱口福。

这件小事引起了彭焕新的注意。自己何不开个红薯宴农庄,全方位开发红薯的价值呢?红薯叶有“蔬菜皇后”之称,不仅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经常食用还能预防便秘、延缓衰老。想到做到。彭焕新的香薯宴农庄自开业以来,生意一直火爆。

开了个好头的彭焕新对于自己的营销思路信心百倍。下一步,他准备进军超市。经过调研,彭焕新选定了一家在湖南有100多家连锁店的超市。经过洽谈,超市负责人许先生来到了彭焕新的种植基地,进一步商定价格。综合国内市场行情,彭焕新报出了每公斤9.6元的价格。但就是这样的价格,许先生也没有立即表态就离开了。彭焕新心里很不踏实,因为这已经是底价了。就在他顾虑重重的时候,许先生回复了,表示愿意接受这个价格,但有一个附加条件,即彭焕新的红薯只能在许先生负责的这家连锁超市销售。2008年8月10日,“迷你”香薯顺利进入这家超市。仅一个月的时间,彭焕新通过这家超市就销售了50吨。后来,他的“迷你”红薯还被贴上了“沃园香薯”的商标卖到了深圳、上海等地各大商超。

篇3

1、人力资本的概念

所谓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当代经济的增长、国家财富的构成,主要是人力资本带来的结果。我们改善人力资源的素质主要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力投资。可以说,区域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极为关键的因素,而教育是区域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其重要性不容置疑(赫克曼,2003)。

2、教育对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力资本,一种体现在人身上、以人的知识与技能表现的资本,在一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否定的。那么人力资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按照西方教育经济学的观点,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对人力的投资包括用于教育训练的支出、用于卫生保健事业的支出、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教育主要来源于高等教育,当地教育的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区域内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传播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以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殊历史使命。

由于西安高新区发展目标是要成为重要的研发基地和创新型服务基地,为了实现该目标首先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人才做基础,那么西安高新区所处的西安市恰好有着雄厚的教育科研实力,它是全国科研教育、国防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位,我们可以利用西安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来为高新区培养和教育大量的人才,从而使人力资本为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教育对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育资源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落户高新区

由于西安高新区主要是以通过利用高技术的发展,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建立的是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因此它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本身就比其它区域高,并且对顶尖人才的需求更高。西安高新区所处的地区恰好是我国科技实力比较强的地区,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并且各有特色,这些高校在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和提供科技成果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这对西安高新区的发展绝对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将会为西安高新区输送大量的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比如西北工业大学,它是我国唯一一所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科学基础大学,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等专业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教育资源可以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专业性较强且素质较高的高科技人才,这些高校每年研究出来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高科技企业正是看重了这里众多的高校资源才选择落户西安高新区。

2.2 教育是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是发展高科技产业,那么它的两大支柱肯定是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而其中人力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人力资源根本就谈不上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都与教育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区域创新对知识资源要求在质和量上的双重提高,要求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责任。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沿海发达地区、大都市和培养学校所在地。由此可见,企业所在的城市如果是大学密集地区或发达地区的大都市,就有可能比其他地区的企业优先得到高素质人才。西安高新区正好符合这样的原则,它所处的地区,是大学的密集地区,这样可以为高新区提供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从而利用人才优势来促进西安高新区的快速发展。这一点可以参考美国的硅谷、如在斯坦福大学科学园,斯坦福大学同其中的近8000家大大小小的公司密切合作,相互促进。一方面,斯坦福大学为这些公司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使他们得以迅猛发展起来;另一方面,这些公司的发展,也为斯坦福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使大学吸引了更多的教授专家和优秀的学子,还使它吸引了更多公司企业为其投资,从而很快使斯坦福大学由不起眼的二流大学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斯坦福大学科学园也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硅谷"。

2.3 高校的基础建设投资和学生消费推动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

高校的基础建设投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现代化教育对高校的很多高科技设备有一定的要求,他们所需要的电脑、一些先进的实验设备等这些都会给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机会。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在无需国家和财政拿出大笔钱的情况下,可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西安高新区符合这样的发展观点,首先,西安具有非常大的高等教育规模,这肯定对西安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西安目前有80万左右的大学生,他们则需要吃穿住行娱乐等等,那么西安高新区在有着这样的潜在消费人群,他们肯定会对高新区的交通、娱乐、商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总结

综上所述,西安市的教育资源对西安高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的培养上,通过教育自身的优势将其转化为具有生产力的人力资本从而促进高新区经济的发展,西安高新区可以从硅谷成功的典范中吸取经验,利用好其所在区域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其服务,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让两者形成互相作用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西安高新区可以成为下一个"硅谷"。

参考文献:

[1] 钟海 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