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7: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贸易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摘要: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目前世界经济贸易领域中一项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所以在银行的工作领域中受到了很大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中发展国际融资业务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融资的方法和技术上都有着一定的问题,业务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估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比较小。本文从我国融资业务在国际上的基本情况出发,探讨国内银行应该实行的创新内容,以期增强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关键词:国际贸易 融资业务 商业银行融资 创新趋势
世界经济贸易贸易融资并不是一个新兴的领域,而是随着国际资本的发展产生的投资贸易方向,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合作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一切建立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得到极大发展的基础上,所以我国的国际融资业务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注重市场的因素和技术的因素,这样才能促进融资业务的发展。
一、我国的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还比较偏重于传统的业务发展,包括打包贷款、备用信用证、进口开证在内的业务都还是主导手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积极地引导新业务的发展,所以一些发展较好的新兴业务也得到了发展,比如进出口保理、应收账款融资等都是目前发展较好的新型金融产品。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方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融资方法较为传统
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主要使用的是流动资金贷款的授信理念和运作模式,这种运作模式就是根据授信主体是否符合贷款准入标准作为重要的贷款参考系数,这就需要融资对象的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作为重要的数据。但是在目前的执行过程中,大部分商业银行缺乏一个有效的风险量化方式会,从而对融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国际贸易融资在执行中不能像其它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一样易行。这种较为保守的观点根源于国内的商业银行没有较好的资金和信息控制方法,银行对融资业务无法准确进行风险估计,所以传统的贷款思维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还比较盛行,一些现代国际融资业务中重要的方法和思想还需要完善。
(二)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创新也较为缓慢
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融资需求,新产品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鲜有出现,业务操作的基本模式也没什么创新,在现代金融产业急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些传统产品的时效性和对成本与管理二一五十二财经论坛的需求都是大问题。传统的业务流程不重视信息共享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没有一个完善的数据传递和信息共享的渠道和平台,所以信息得不到充分传递,也不能为业务相应的客户提供一个符合实际的良好融资方案,同时在电子商务这一块,需要引进一些新技术,否则无法应对现代世界性金融市场的变化。
二、目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大趋势
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运作模式要根据电子商务和国际市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创新,这些创新主要体现在观念的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策略创新这四大方面。
(一)融资观念上的创新
在银行的工作中,客户购买的产品与服务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银行创新的重要动力。银行关于融资观念的更新也主要体现在满足客户需求这一重要的方面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形成,客户对金融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金融产品也要开始适应供应链的服务观念,银行要积极地对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每个环节进行参与,帮助客户对市场每个环节降低成本,从而实现供应链中金融产品价值的扩大化,通过纵观全局和对供应链的全面把握,实现对客户的良好服务,通过服务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
(二)融资技术上的创新
技术上的创新想要体现在客户的使用界面上,可以说就要对整体的银行技术进行革新,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设立了网上银行等服务渠道,一个较好的信息共享平台正在建立当中,而且在客户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一些主要的技术创新会对国际贸易中的融资业务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比如订单管理、供应链融资模型的建立、信息和文件的及时共享、在线知识信息库的建立等。
(三)融资业务模式的创新目前,融资业务模式创新的要点是融资产品附加值的增强,比如完善同时提供交易产品和交易服务的一体化业务模式等,并且这个业务模式应该和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在于提高整体的效率来从业务模式上吸引更多的客户,使得现有客户的体验增强,提高客户的黏着程度。
(四)融资业务在战略上的创新
国有的商业银行在战略上还不够完善,一方面是国有银行固有的保守策略所致,另一方面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没有充分规划,在这方面,国外的商业银行就看得比较长远,一些银行正在收购其它领域的公司,比如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了物流公司,可以在物流业和金融业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将实体的货物供应链和金融供应链进行良好的结合。除了战略上的收购之外,还可以进行外包的发展战略,这样可以提高商业银行本身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中的风险,从而提高银行整体的竞争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在融资业务方面创新的具体策略
(一)对业务发展的趋势和观念进行创新
在国际上关于融资业务的通行观念就是融资业务属于交易性的银行业务,所以银行应该对业务发展的整体进行关注和调控,要舍弃以前银行融资业务只是在某一个环节进行资金支持的观念,要从整体上关注客户的需求,对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提高商业银行整体的竞争力和业务的附加价值。在业务观念方面,要增强供应链的观念,在商品货物生产的某个环节都要提供一定的支持,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从而增加银行在金融业务中能够取得的整体利益,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户对这种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购买。
(二)加强对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技术的革新
技术支持是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重点,其技术革新要建立在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上,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搭建一个便利的信息技术平台,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实时化,提高供应链运营的效率,实现金融供应链和实体经济供应链的良好结合。目前我国大量的商业银行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通过目前商业银行中流行的贸易服务功能可以在商业中进行及时的贸易数据传递,提高数据在传输当中的可信度和安全程度,通过战略合作和战略上的联盟实现信息共享下的双赢局面,将这种战略合作关系延伸到业务链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银行利益,从当前传统的局面中打开一个突破口。
(三)对传统金融产品的发展潜力进行再发掘
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虽然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还是能发掘出一定的创新因素的,如果能在传统业务上有所创新,就能在当前占有很大的优势。目前信用证模式还是主要的发展模式,现在它的使用量仍然在增加,所以还有着一定的市场,但是如果不做创新,很容易就陷入同质化的泥淖。传统金融产品的运作方式、组织结构、关系形势和思维方式等都应该得到创新,提高传统产品价值的内涵。四、结语融资业务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要在这个方面有所创新,就必须增强商业银行的敏感度,紧跟世界和市场的发展潮流,利用先进的技术开发新的融资金融产品,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实现商业银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升,从而获得更多的金融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
[2]王晓燕.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及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陈琅琅.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2.
[4]林丹秋.DL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2.
[5]高杉.中国进出口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11.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不断恶化,在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中,发达国家提倡低碳经济模式,这种模式能够降低环节的日益恶化,从更深层次来讲这种低碳经济模式对一些国家来说具有较高的战略利益,通过低碳经济来达到另一个竞争优势,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
气候变暖成为了全球需要共同来面对的问题,其中日常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直接影响着国际经济和国家之间决策的重要因素,低碳经济成为了各国重要领域,一些国家发展低碳来提升低碳经济当作国家之间竞争的一个因素,比如,美国把页岩气等一些能源通过出口和针对性发展来提升经济,发展中国家将低碳作为发展的一个方面,较少和大国之间的差距。在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优势等,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在周边国家做了一些工作,以此对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影响。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主要是对二氧化碳含量进行限制,极大的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碳经济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思想通过不同方法来提高经济和环节质量的同时节省节能的使用量,保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此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采用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比如进行技术上的不断更新和制度上的不断革新等方法,来实现产业不同程度的转型,以此来开发新的能源。低碳经济的提出并实行,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说:
(1)低碳经济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对环境的保护,并且在此基础上行保护生态平衡,与此同时,各项低碳指标应达到国家的规定;
(2)能够国家经济进行有效改革,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创新,使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利用,以此来提升其他经济价值的产出。低碳经济的实行和国家发展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不同,这种理念能够有效起到资源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在一些程度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碳交易机制能够有效保证国际交易市场更具规范化,使规划后的碳产业。碳,严格地说不能算作一种商品,在此基础上没有较为突出的开发价值,但是在较多的发达国家对能源资源进行不断优化的同时,使能源的利用率最大化,与此同时,对新的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温室中各种有毒气体的排放,但是在降低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成本;发展中国家在能源使用方面效率比价低,温室中的一些有毒气体排放量较大,虽然降低了成本。
二、国际贸易规则的形成和变化机理
1.霸权国家直接提供。霸权国家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直接提供,霸权国家在对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制定时,需要对贸易规则中的国际机制进行制定,通过此种方法对国际体系进行最大程度上的稳定,以此构成霸权国家对在体系内的国家进行统一。霸权国家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提出,对一些国家体系有相对的偏离,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共同价值观和利益,虽然如此,在体系中的主要重点是对体系内国家的利益和价值进行采取支持的方式。霸权国家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提出比较热心,因为这种规则的提出能够和自身国家利益相一致;还有就是以国际规则间接地控制其他国家,达到自身赢取利益的目的;虽然国际贸易规则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易成本,但是贸易规则如果是霸权国家来进行系统制定,影响最大的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较为弱小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会被霸权国家所忽略。
2.发达国家间合作提供。一些发达国家在贸易规则的制定方法可以通过国家之间的合作来进行制定,通过不同国家之间对制定的成本进行承担,并且在规则的制定中收到自身的效益。
3.国际组织提供。国际贸易规则的执行者就是国际组织,一个国家中的规则制定成员对制定的作用影响各有不同,不同经济实力国家在进行规则制定过程中能够使用的经济资源有较大差异,比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规则制定过程中可以动用的政治资源有较大差异。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实力有较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但是整体的弱势在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中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很多较为重要的决策很少通过投票解决,而是通过协商解决。在现有的政治经济下,整个社会的经济在发达国家掌控之中。
三、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1.国际贸易规则制定领域不断扩大,在一些较为新的领域中产生,将低碳和贸易之间产生必要的联系,这是发达国家获取自身利益的一种方法,比如,美国开始将碳管制和贸易联系在一起,通过碳关税来主要体现。发达国家未来提高自身国家经济效益和在全球中的竞争力,对一些不良减排国家的货物进行碳关税的征收。这种管制主要是对象没有使用减排管制措施的国家,实际上针对的就是发展中国家。美国能源部称,对碳排放量不达标国家进行关税的征收,美国以碳排量的减少为理由对碳排量不大标国家进行关税的征收,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对碳排放量进行系统的管制,对于一些带碳的货物和产品的进口商,需要将其上交从新成立的国际储备许可体系中购买的碳排放许可费用,该费用包含了产品的碳含量。
2.发达国家会通过低碳经济为理由降低自由贸易的供给,霸权国家要做的主要是通过对政策的改变对国际体系平衡进行必要的恢复,所以,可选择方案如下:
(1)消除增加成本的原因。霸权国家主要是通过政策平衡国际体系自身不但得到较大利益,而且能够对一些挑战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摧毁,目前美国最大的挑战者是中国;
(2)减少国际义务。对国际义务的减少是美国比较重要的方法,通过世界银行的数据统计,全球非关税壁垒高达2500多种,其中美国的非关税壁垒较为复杂,并且在复杂的基础上比较全面;
(3)霸权体系对一些国家来说非常重要的使命,将霸权体系中存留的资源作为一种自身资源,为的是对霸权服务进行挽救。
3.发达国家通过将低碳和贸易两者相结合,并且明显加快了两者连接的步伐,对环境的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规则框架中的主导。国际贸易在管理中,对环境保护的贸易影所持的是一种持警惕态度,此后国际贸易中新的障碍就是环境保护政策,在此基础上会形成一种绿色保护主义。但是随着与环境相关的贸易不断增加,GATT在很大程度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4年国际组织将环境作为国际贸易组织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目标,最大程度做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使不同经济的国家实行经济的一致性,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低碳和贸易两者相结合对发达国家的利益的满足和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满足。
四、结语
随着社会环境不断恶化,在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中,发达国家提倡低碳经济模式,这种模式能够降低环节的日益恶化,从更深层次来讲这种低碳经济模式对一些国家来说具有较高的战略利益,通过低碳经济来达到另一个竞争优势,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随着国贸规则长期的变化,低碳经济必定会影响到国际贸易规则的重新构建,这对一些国家来说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温室效应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理念在生产生活中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所谓低碳理念就是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减少含碳类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碳经济的概念在低碳理念发展下应运而生,本文以低碳经济为出发点,针对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讨论,为国家如何在低碳经济下开展对外贸易提供思考依据,旨在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低碳经济 国际贸易 机遇与挑战
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低碳经济以其独有的优势进入人类视野。低碳经济为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目共睹,但是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低碳经济为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领域,忽略了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产生的重要功能。因此,对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这一课题的分析能够为低碳理念引入国际贸易发展、实现国际贸易发展与低碳理念深度结合提供重要理论保证。笔者将针对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具体讨论分析。
一、全面理解低碳经济
人类社会伴随对生物能源,风力能源、水利能力、太阳能源、地下资源能源、核电能源等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实现了由原始农业社会形态向现代工业形态的转变,使人类文明由农业文明逐步向工业文明迈进。然而在这一过程的实践中,随着对传统资源开发利用,各类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日益加深。随着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低碳经济以其对环境保护功能的独有优势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认可。
1.低碳经济概念分析。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将绿色、环保、可持续经济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始终,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开发与浪费、实现对新兴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行动指导,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目的。低碳经济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由资源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减少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通过经济增长与高新技术手段的有机整合实现提高对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与效果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将可持续发展观贯穿经济增长始终的前提下,通过对技术手段的革新,管理制度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转型,能源开发手段的整改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2003年,英国政府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者和资源匮乏的发达国家,英国率先对低碳经济做出阐述,向世界告知低碳经济将为社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低碳经济理念深入世界各国,在世界范围被广泛关注与认可。随着低碳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低碳经济逐步向人类经济、政治、生活等各领域渗透,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对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及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低碳经济不单是某一领域或某一地域的行动指导和任务,而是世界范围内各行各业应共同遵循的行动原则,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实现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2008年世界范围经济危机爆发,人类在寻求更加高效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过程中对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更加关注,在世界各国的共同探讨与分析中得出低碳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力,低碳经济应在国际领域得到重视,是一项具有世界性的活动。因此,低碳经济应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中。
二、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影响的分析
1.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发展带来机遇。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在经济发展各领域都将发挥积极作用,所以经济发展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第一,低碳经济是一项具有全球性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使各国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增加,低碳产业以此为背景应运而生,低碳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将极大程度的促进国际贸易机构对先进低碳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开发低碳能源,研发并使用低碳产品,因此低碳经济能够促进低碳产业的全面发展。第二,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得到分析,第二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产出的工业半成品,这种将精力集中在加工贸易方向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造成对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甚至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发展,能够逐步实现国际贸易由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转变,实现国际贸易模式的全面转型与升级更新。第三,利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使经济逐步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减少国际通行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因此,低碳经济可以提升国际贸易的技术水平,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国际地位。
2.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发展带来挑战。
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理论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低碳经济在为国际贸易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必将使各国对外贸易面临新一轮的挑战。第一,我国处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行列,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对煤炭、石油等非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增长实现由依赖于非再生资源向依赖于可再生资源的转变,所以低碳经济在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向我国乃至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发起挑战。第二,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中,我国的主体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优势上,但是针对低碳经济的要求,在对国际贸易关税的调整上对低碳环保的考虑俞发增加,导致以工业产品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在外贸竞争力上出现极大问题。第三,根据低碳经济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出的要求,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因此,低碳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极大程度的削弱了我国以低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优势。
三、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如何提高国际贸易的综合竞争力对于国民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制定制度化的低碳标准。现阶段,虽然低碳经济理念已经深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但是没有强有力的制度性保障。因此,国家应当针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低碳发展形成文件性管理制度,对各领域提出制度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标准。第二,大力推进低碳技术应用机制。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低碳技术手段的应用。所以,加速低碳技术的应用进程对于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顺应低碳经济增长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加强与周边友好邻国的合作力度。我国在国际地位中处于大国的位置,在国际贸易中同样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存在,在应对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冲击过程中,应不断加强与周边友好邻国的合作,确保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最大限度的避免低碳经济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冲击。
四、结语
新的经济发展时代带来了新的时代特征,新的时代特征必将提出新的要求。低碳经济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渗透,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影响的扩大,促进低碳经济在各国家各行业的迅速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发展领域无疑成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国际贸易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机遇,又对国际贸易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提出的双向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翔宇.低碳经济下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战略制高点[J].经济视角(中旬),2012,06(02):78-80.
[2]何建坤,周剑等.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04(04):18-35
[3]杨君茹.低碳对未来国际经济竞争的影响分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08(10):9-12.
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文二: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创新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也发生着变化,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简要分析了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宏观管理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在这期间也产生了诸如阿里巴巴、京东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电商平台。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国际贸易带来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方式,并一直督促着国际贸易企业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使得其能更好地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虽然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国际贸易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在当前的电子商务条件下,国际贸易中还存在着诸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对国际贸易的策略进行创新,国际贸易才能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
1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1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国际贸易企业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得其拥有一个更好的贸易平台,提高了信息流通的及时性。②电子商务线上交流沟通的方式,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贸易方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使得商务洽谈变得更加便捷,为贸易双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③电子商务通常都是采用线上支付的方式,例如网银、支付宝等,其使得买卖双方可以在互不见面的条件下完成相关的交易,并且还为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极大程度地减少了交易环节,降低了交易风险。
1.2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特点
在我国当前的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主要具有几个特点:①信息化程度高。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采用的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使得贸易方式产生了较大的改变。②虚拟性强。与传统国际贸易双方会面交谈的贸易形式不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更像是在一个虚拟的平台上完成相关的交易谈判工作,其主要采用的是数据交流的方式。③全球化特性。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距离不再是困扰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国际贸易的全球化倾向变得更加明显,国际贸易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卷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当中,国际贸易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2电子商务下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电子商务作为典型的互联网平台,必然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虽然在21世纪,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但是随着国际贸易企业的不断增多,其对网络基础设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总体而言,当前国内的网络基础设施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得电子商务时常不能满足国际贸易进行的需求,难以为国际贸易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2物流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相关环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削减,但是物流仍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高效的物流体系能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近年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物流体系存在的不足变得更加明显,物流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①物流企业众多,但是各个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在国际性物流配送系统方面都还没有形成具体的行业规范和准则。②运输成本过大,基础设施有待于完善。近年来电商企业和国际贸易企业都充分地认识到了物流的重要性,其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调度和管理,当前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3电子商务下国际贸易的创新策略
电子商务下要想提高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对现有的贸易策略进行创新,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贸易形式创新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企业必须要及时转变思路,要大胆地对传统的贸易方式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条件。具体而言,贸易形式创新要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充分地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对现有的贸易环节进行整合和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贸易环节,提高国际贸易工作的效率;②提高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程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主动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当中去,在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3.2宏观管理创新
国际贸易由于会受到多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的影响,其对贸易管理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给传统的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宏观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宏观管理创新主要是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①充分地发挥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管理中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②对招标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例如采用电子招标的形式等,学会在现有的国际贸易秩序下不断提高配额使用率,尽可能地避免外交问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3营销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冲击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方面,这也是其与传统贸易方式所存在的最大区别。电子商务下国际贸易营销方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营销理念创新。在国际贸易营销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整合营销、定制营销、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等先进的营销理念,并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去。②营销方式创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营销必须充分地发挥网络在营销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要通过互联网、自媒体平台、手机等渠道对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行宣传和推广。此外,还应该在营销的过程中加强与客户甚至是竞争对手的互动,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吸引更多人的参与。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加完美的购物体验是国际贸易营销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有如此,国际贸易营销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和支持。
3.4运输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对运输方式有着更高的要求,以往的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国际贸易的发展需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对当前的运输方式和物流体系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仓储、交通和物流等各个基础环节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使运输方式更适合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在当前的电子商务背景下,互联网一体化管理体系仍然是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管理形式,该种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运输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库存成本。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仍需对运输方式不断进行创新,具体而言,就是要不断提高物流运输的速度和效率,保证产品能够及时无损地运送到客户手里。
4结论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其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也是国际贸易今后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国际贸易企业只有充分地利用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便利,不断对现有的管理理念、运行体制和营销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把握好机遇,才能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
(一)(1)研究目标:本课题试图以湖南省发展新型加工贸易为契机,在职业教育和国际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借鉴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建设成果,将湖南省与江苏或浙江等某个沿海发达省份在国际贸易专业建设和加工贸易转型省级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深入研究教育部十一五中长期规划和商务部等相关政策和法规,将国际商务类专业建设的提升和湖南省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发展进行有效对接,同时通过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测算,对新形势下加工贸易影响湖南经济发展的程度做一个经济预测,从而为湖南构建新型加工贸易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也为国际商务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2)研究内容:国际贸易省级示范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区域选择与湖南省产业转移关系分析;湖南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对国际商务专业方向创新的效用分析;湖南省与浙江省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工贸易发展对比分析;新型加工贸易促进湖南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考虑风险的加工贸易模型的假定及说明;模型的实证检验分析以及测算结果的导出;湖南省发展新型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国际贸易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社会辐射作用与湖南省发展新型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的关系研究;湖南省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升级对拉动国际商务类毕业生就业的效用分析。(二)主要观点。(1)国家“十二.五”中长期规划明确规定了发展加工贸易,特别是中部省份应承接东部甚至国外产业转移,这为湖南省提升现有加工贸易内涵,构建新型加工贸易格局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础。(2)国际贸易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成功申报与前期建设为湖南省提升现有加工贸易内涵,构建新型加工贸易格局提供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3)将加快湖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国际贸易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后续建设进行对接研究,既是经济发展对更高级别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中“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理念。
三、基于新型加工贸易转型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不可缺少并且是不可忽视的环节[1]。然而,我国各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偏弱。国际贸易专业是涉外性专业。我国加入WTO后,外贸以及协作企业(外运、对外保险、海关等)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如何进一步提升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毕业后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具有明显的择业优势?本文试从实践教学角度来研究如何培养高职国际贸易专业高技能人才问题。
一、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概述
1.实践教学的内容
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课程性实践教学和集中性实践教学。
(1)课程性实践教学是指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与课程理论学习同步进行的实践活动。它包括课程作业(平时作业、综合练习、模拟考试、大作业)和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
(2)集中性实践教学(或称综合性实践教学)是指需要综合运用各课程知识、集中进行的实践活动,包括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或毕业作业(论文)等。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该课程讲授国际性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包括环节、操作方法和技能、应遵循的法律和惯例等行为规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操作程序,为今后从事外贸及相关工作奠定专业技能基础。
2.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因素[2]。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各国都在本国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实施了教学改革,如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首先掀起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加快培养科学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运动。这一改革很快波及到许多国家,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改革浪潮。进入90年代,各国的教学改革仍方兴未艾,普遍强调把普通教育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例如法国非常重视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提出学校必须“面向生活、面向企业、面向劳动市场”。我国也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手段,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完善,对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竞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对于应用性极强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来说尤为重要。
二、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1)从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定位上看,有些高职院校非常注重理论教学,认为那些具体操作属于低层次的要求,一般中等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就能做到,所以未能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来对待,其重理论轻实践之程度可见一斑。
(2)从课程体系设置上看,有的高职院校设置了较多的理论性课程,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国际经济与技术合作、国际投资等,但像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国际贸易函电、报关实务、国际贸易模拟谈判等实践性课程却较少。
(3)从教师的队伍结构看,很大一部分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都没有实际从事过国际贸易工作,但他们对理论性知识掌握得比较充分,这在客观上造成教师在授课时会侧重于理论教学。同时,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校内课堂教学质量和从事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仅以科研成果的多寡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而是否进行实践教学则往往不在考核之列。
2.操作方法与教学内容简单
以往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以模拟实习为主,学生分别作为进口方和出口方,处理外贸业务。通过指导教师的讲解,学生和教师共同处理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依赖性较强,不能独立完成各个交易环节的内容,所以实践能力提高得较慢。同时,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交易磋商与制单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解决整个贸易流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而且制单也只是根据已给定的信用证填制提单等相关单据,对如何开立信用证则讲解甚少。这些都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束手无策。
3.校内实训室相对匮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重点院校由于有国家配套资金支持,情况要好于一般非重点院校和民办院校。同时,诸如生物、化工、信息等专业实训室建设要远比金融、财会、国际贸易等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早得多、充分得多,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根本没有配套的实训室,有的甚至连多媒体教学都未能实现。
4.学生的实习机会少
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致使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前根本不清楚具体的国际贸易工作会涉及哪些方面;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外语应用能力不到位,部分毕业生虽经过公司的培训,但仍难以胜任公司的岗位,最后不得不转行。毫无疑问,这既没有满足市场需要,也浪费了教育资源。
三、加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构想
实践教学是提高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加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
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可操作的实践教学计划
原有的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过于偏重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特别是忽视校外实习、实训,不仅实践教学的课时少,而且实践教学的形式也比较单一。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就应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是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要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制订。此外,制订实践教学计划要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聘请一些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的专家,共同参与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
2.调整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某种程度上与大学本科雷同,只不过稍作精简。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学校的定位,即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来调整课程设置,这个问题在高职院校的学制由三年制过渡到两年制后就更为突出。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的设置首先要体现实践性,突出集中实训环节,大幅度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包括学时、授课内容等;建设实训中心,改善专业实训条件;加强教师(包括理论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应该与社会上一些资格证书的考试相结合开设相应课程,如报关员、单证员、外销员、商务师、物流员等资格证考试。教师要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以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因为这些证书就是学生能力的证明,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建立实训基地,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职业技术学院都建立了自己的实训基地,并为一些企业“订单式”培养学生,不但解决了学生的实训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机会。在积极建立实训基地的同时还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建立实验室、模拟国际贸易博览会、模拟公司等,以相应的软件作为支撑,通过软件操作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和整个流程[3],以及实际单据的填写、谈判会涉及和应注意的问题等。通过这些训练可大大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工作能很快上手,成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了增加学生对实际业务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工作场所,比如参观保税区、港口等,看集装箱、堆厂、港口、铅封等以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也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操作和掌握的自信心。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建设新型的实训基地,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来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重要选择[4]
4.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职业学院本身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的产物,在教学上采取工学交替形式,一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24周,其中12周在学院学习,12周在企业培训,学生熟悉实际生产组织,掌握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需要时还可顶班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岗位有大概的了解,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和学生选择职业提供机会与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很强的实践技能。为此,高职院校应深入企业,将那些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能人”充实到教学岗位上来。培养一批适合本校特点的高水平教师,这是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关键。首先要拓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来源,打破师资来源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传统做法。可采取兼职的办法鼓励社会上从事外贸工作的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这样既充实了教师队伍,又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同时要提高教师待遇,增加教师的科研及进修经费,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外贸公司挂职锻炼、外出进修,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教师的压力很大,学校应给予一线教师以足够的重视,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才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6.加强校企合作
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缺少见习和实习基地已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难题。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应鼓励高职学院与企业合作[5],鼓励企业资助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向学校提供毕业论文选题,指导学生的实习。学校要承担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向企业转让新成果,向企业职工传授新技术发展所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从而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发展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韩常青.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41-142.
[2]何学坤,刘淑芬.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9):141-142.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较“老”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确立竞争优势,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同仁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说是个老牌专业,其前身叫“国际贸易”,1998年国家教育部调整新的专业目录,将国际贸易专业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上世纪末,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入世预期带来的外贸人才需求增加,该专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规模扩充。许多高校在这个时期纷纷增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计,目前该专业每年培养毕业生人数超过3万名。
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们长期调查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很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并未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工作;二是尽管就业难,可是那些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仍能较顺利地找到工作。这些现象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仍需提高。从学科大类划分,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经济学,其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重点突出经济学,而管理与法律比较薄弱或不被重视。专业口径过窄,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学生个性不能被充分张扬,造成人才“克隆”。另外,扩招也导致了教育资源无法及时跟进,也容易造成培养质量下滑。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压力迫使许多招生单位重新审视自身实力,努力发挥特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能够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对专业特色建设的理解及误区
什么是办学特色?目前我们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将特色列为评估一级指标来考察。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从这个解释来看,“特色”应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稳定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会认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的教学要素,都应属于特色范畴。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一部分,与特色的性质一样,专业特色也是多维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应被视为专业特色。
根据各自优势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确的,特色是可能总结提炼,并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强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资源促成特色鲜明化和更有社会影响力。但是,在认识和具体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专业差异有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认识误区需要引起关注:一是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专业特色等于人才培养特色。三是简单模仿名校。四是过分追求差异。五是对特色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传、轻建设。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专业特色建设中的规律和原则却不可违背。实践才刚开始,许多规律在等着我们揭示。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首先要明确特色定位。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办于1993年,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依托学校理工特色,已有较独特的优势。我们历经三年的调研,在学校发展规划和特色建设的框架下,结合相关专业优势,把原来初具雏形的传统加以优化,定位了专业特色。围绕定位,我们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在科研方向和团队支持上、人才引进上、资金分配上都进行了优化配置。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软件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新举措:
第一,教学理念上体现尊重规律,尊重个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尊重每位学生个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学计划上扩大选修课范围和比重,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优良条件。设选修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可按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自助式学习。课程可不拘专业范围,允许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外专业课。可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把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程引入教学。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3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论-文-网]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2.3.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3.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2.3.3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
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2.3.4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做到分段实施,循序渐进。
使教学模拟性实验、专业实战性实践和专业综合性实训三个环节能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胡俊文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杨新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
[3]胡列曲。论全球化及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4]王娟涓,朱宇。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课程之比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5)。
利用课题调研的机会,笔者下到外贸企业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企业反馈来的信息是:对学历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能力,另外,外贸公司的岗位也较多,除业务员外,还有跟单员、晶管员、单证员、财务、统计等;就业务范围来说,也是多管齐下,出口、进口和内贸。例如,笔者调研的其中一家公司——浙江物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002年进出口额为32,788万美元,其中出口占5,096万美元,进口却占27,692,万美元,进口额居浙江省外贸行业第一位。累计销售额41.5亿元,显然内贸也占了相当大的一块;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标准是以够用、适度为原则,不招最优秀的,只招最合适的,例如,对于业务员和跟单员的要求往往是不一样的,业务员英语要求较高一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而对于跟单员.要求熟悉工厂管理流程,当然,不管业务员还是跟单员都要求较高的素质,如待人处事的能力、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等。
通过学生和企业两方面反馈过来的信息,我们可以将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①重理论,轻实践。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②重外贸,轻内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企业往往是同时面对两个市场,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采购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销售全球化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普遍认为外贸较内贸更加体面,这种认识是危险的,不利于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其实外贸往往较内贸交货期要求得更高.品质质量更加严格,也更加辛苦。③重出口,轻进口。一般教材大多是以出口合同的缔结、履行为纲进行编写的,很容易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容易误导学生.认为出口比进口重要。实际上.中国出口的多是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的产品,利润很薄。通过对我国1978—1998年有关数据资料的实证分析,进口不但能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而且其贡献度比出口更大,进口的边际生产力达到1.281,即进口增加1元,会使GDP增加1.281元。①20多年来,我国进口的大部分是急需的生产资料、中间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等,其对经济增长作用不可低估。④分散性.各自为政。不同专业课程的老师,往往会过于强调自己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这样不利于学生融合所学的专业知识。
二、整合国际贸易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程设置,凸显高职国际贸易人才比较优势
“课程整合”的概念是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是为了克服因为社会分工精细所导致的教育因素发展片面化。理论上,“课程整合”(curriculumintegration)指的是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即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教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看.课程整合的本质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过程。由于课程整合是一个“过程”,所以它的实践形式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依托和丰富的存在形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构建
李岚清同志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只有适应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在常规教学中,大多以大纲规定的目标为尺度衡量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所以“以纲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着教育者的思维。“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思想与其相反,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以岗为纲”,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教学纲目,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深受一线岗位欢迎。
借鉴美国职业培训的KAS模式,将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knowledge,我们将之扩展为知识与素养)、A(ability,指一般能力)和S(skill,指职业技能)。根据外贸行业一线管理工作岗位的特征,分解如下图。
1.在教学上对KAS三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K)的要求是理解或了解,对一般能力(A)的要求是掌握,而对职业技能(S)的要求是熟练掌握。
2.正确处理KAS三者关系。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职业技能。但从长期发展看,一般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长短兼顾,正确处理KAS三者的关系。
3.国贸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基本素质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交际能力、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及处理法律纠纷能力合成的。合成过程是通过每一门课程内容教学得以完成的,但课程本身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即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且存在时滞性,须将课程的“刚性”尽可能柔性化,增强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简单拼凑过程.而是要从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寻求其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严格以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整合,遵循各课程间递进式关系,循序渐进地串联起来。
(二)借鉴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经验.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
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显著成绩。北美地区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其特点是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培训目标和评价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计划②。该模式表现出极强的课程调整灵活性。德国著名的“双元制”模式,其核心是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而实践性教学在企业完成,是一种典型的校企联合模式。从“双元制”模式经验中可知,实现该模式的关键是有一个实力较强的企业与高等职业学院联合,且最好是著名的或大型企业。原因很简单:该著名企业也是人才需求方,故学生毕业去向明确,在校期间学习针对性强;通过自己企业所培养的学生势必是最了解企业的.可以节省企业新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成本,缩短新员工见习期.校企双方取得双赢效果。德国“双元制”模式最成功的典范之一是德国西门子技术学院,在该校就读的学生不仅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充分利用西门子公司先进设备进行实践的机会,并且在理论教学上.西门子公司与技术学院之间在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方面进行充分协调,使理论知识更贴近实际.这种校企联合办学方式取得巨大的成功。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并进人世界前三甲,与其采用“双元制”模式所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密不可分
就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状况.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有一定难度,主要问题是,政府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法规及政策尚未健全,企业界意愿与校方合作办学存在较大难度,有条件进行校企联合办学的高等职业学院为数不多。相比之下.借鉴CBE模式较为可行.也即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同时效仿CBE模式增强课程设置弹性,以此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三)“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实施来实现,课程体系由模块构成。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高职专业教学一般包括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教学中只有环环相扣、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为更好地实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目标,我们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应配置如下四个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
1.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
课程实习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内和学年中的寒暑假,主要是指专业课程内(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例如:在《国际贸易》这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当讲述西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时,可结合当前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欧美是董事会.印度是办公室。中国是世界工厂”,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当讲述国际贸易政策,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政策中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时,为了更好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关税变化,以“汽车”为例进行分析,说明当前国际经济中“关税壁垒”日益弱化的特征:而非关税壁垒,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中国企业“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现状(也可以当地企业为例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经过这样的训练,理论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习厂如何用经济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据专业进程表,校内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学期,结合专业课的开设而进行。目的是使学生拥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可以分为单项实训项目和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外贸地理实训:在《外贸地理》课程中,通过地图、模型以及影音资料等掌握国际商品资源分布和地理航线。②外贸单证实训:在《外贸单证与报关实务》课程中,有很多进出口贸易使用的单据.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收集本地企业常用的单据类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得到逼真的效果。同时,尽可能收集本地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非常实用,能让学生得到很大启发。③综合技能实训:《外贸实训》是集本专业三年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实训课程。为此,我们利用外贸综合业务实训计算机模拟系统,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综合训练,其中涵盖了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报关理论与实务等多门课程,通过全套据的制作,让学生掌握了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最后完成市场开拓,同外商建立起业务关系的整个流程。具体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出口报价与还价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出口合同的订立、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同时,在实训中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因特网去实际寻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户,自己设计产品目录、宣传网页和出口营销方案。通过这样集中的训练,学生对三年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强化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又通过这种模拟练兵,培养了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既具备上岗就可以较好地上手工作,又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真实战场
对于实习基地笔者认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协议式的,主要是外贸企业或工商企业:另一种是非协议式的,主要是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如海关、检验检疫局、外管局、港务局、国税局等。一方面,我们已经建立几个稳定的协议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外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既便于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也便于外贸企业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非协议式的实习基地。比如,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讲到海洋运输时,可鼓励学生自己参观本地的港口,让学生看到真正的海轮、集装箱、堆场、海关监管地等实物、实地;至于运费和保价,鼓励学生直接找船运公司和保险公司去询价;有关报关和检疫的问题,鼓励学生直接找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去咨询等等。
当然,毕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论文也可归人这一模块。毕业实习的考核主要依据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及老师的不定期抽查结果加以确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学期进行.由专业老师负责论文的指导、答辩和成绩考核。
4.走出去,请进来,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走出去,就是走向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方向,鼓励学生为社会、企业服务,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请进来,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请企业领导或职员、管理人员来校作报告或讲课.向学生们介绍世界及国内和省市外贸发展的状况,介绍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外贸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成长过程等,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懂得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是直接聘请外贸企业有经验的从业人员进行授课。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与社会同步发展,对行业了解非常及时。(见下表)
注释:
①陈冬平.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1.6,P2—6。②邓泽民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图书资料中心,2003.1。
参考文献
[1]舒惠芳.高职迥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04.7,P51—52。
[2]张桂春,刘彦鹏.试析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力在于适需[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旧4.2,P28—31。
[3]中国工厂”再审视[J],21世纪经济报道,2004.3.11,9—12版。
[4]田心铭.知识.能力.素质教育闭中国高等教育,2000.3,P24—25。[
1973年巴以战争导致中东石油供应中断,石油价格猛涨,引发世界性石油危机,一度造成美国石油进口中断,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1974年11月,在美国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倡导下,国际能源机构(简称IEA)成立,其主要职能是协调成员国的石油储备行动。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能源政策和储备法》(简称EPCA),授权能源部建设和管理战略石油储备系统,并明确了战略石油储备的目标、管理和运作机制。
(一)企业商业储备超过政府战略储备
美国的石油储备分为政府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尽管,美国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但企业石油储备远远超过政府储备。目前,全国的石油储备相当于150天进口量,政府储备为53天进口量,仅占1/3。
美国的企业石油储备完全是市场行为,既没有法律规定企业储备石油的义务,政府也不干预企业的储备和投放活动,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和实力自主决定石油储备量和投放时机。政府主要通过公布石油供求信息来引导企业,免除石油进口关税和进口许可费等政策也起到鼓励企业增加石油储备的作用。
(二)政府战略石油储备的功能是防止石油禁运和供应中断
联邦政府的战略储备是非军事用项目,其目标是防止石油禁运和中断石油供应,平时不轻易动用。中断石油供应是指某些石油输出国的石油出口突然中止或急剧下降,导致国际石油供应量在短期内出现日平均供应量减少数百万桶的情况。国际能源组织把某个或某些成员国石油供应缺口达到7%以上,作为实行紧急石油分享计划的主要量化指标。
根据EPCA,联邦政府向市场投放战略储备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全面动用。当石油进口中断和国内石油产品供应中断,以及遭遇破坏或者不可抗逆的原因造成的“严重能源供应中断”,导致相当范围和时间内石油产品供应大幅减少,价格严重上涨,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时,可以全面动用战略储备。二是有限动用。当出现大范围和较长时间的石油中断供应时,可以部分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但动用总量不能超过3000万桶,动用时间不能超过60天,储备石油低于5亿桶时不能利用。三是测试性动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在紧急动用时发生故障,测试储备设施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测试动用总量不得超过500万桶。全面动用和有限动用都需要总统决定,测试性动用和分配授权能源部部长决策。
还有一种轮库(exchange)形式的动用。通常,轮库是解决因油品品质或短期内区域性能源短缺造成的石油供应企业交货问题,用联邦储备与企业储备进行临时交换。如,2000年美国西部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紧缺,克林顿总统批准用2300万桶储备石油与企业轮库,并要求企业在2001年3月以前归还。
自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以来25年间,美国政府仅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以直接销售的方式向市场投放了3300万桶储备原油。1985~1990年间,进行了两次试销售;1996~2000年间,进行了4次轮库。
(三)根据综合因素适时调整战略石油储备规模
决定战略石油储备量时主要考虑进口绝对量、经济对石油价格的敏感性和储备成本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石油中断的可能性。EPCA授权的最大联邦战略储备规模为10亿桶,计划储量是7亿桶原油和200万桶加热油。从1977年正式储油开始,1994年达到最高储存量5.92亿桶,1985年达到相当于114天进口量的最高储备天数。目前,联邦战略储备的实际储量是5.67亿桶,相当于53天进口量。
政府和国会根据国内需求和国际局势适时调整战略石油储备量。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放松了石油储备。“911事件”以后,石油储备受到重视,布什总统于同年11月宣布要增加战略石油储备,到2005年达到EPCA规定的计划储量。
(四)政府所有和决策,市场化运作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政府所有和决策,市场化运作。战略石油储备由联邦政府所有,从建设储库、采购石油到日常运行管理费用均由联邦财政支付。联邦财政设有专门的石油储备基金预算和帐户,基金的数量由国会批准,只有总统才有权下令启动战略储备。战略储备的决策程序是由能源部、财政部和白宫预算办公室会商,向总统提出方案;总统同意后,再向国会提出建议,由国会批准,才能生效。增加石油储备的预算是由财政部门一次拨给战略储备办公室。销售石油回收资金的使用不必经国会批准,可以用来补充石油储备。如果扩大储备规模,追加资金需经过国会讨论批准。
由于战略储备量比较大,其采购和投放可能影响石油市场价格。为了避免对市场价格的冲击,战略石油的采购和投放基本上采取市场招标机制。储备石油一部分来自政府招标采购,还有一部分是以联邦石油资源的租金(royalty)征收来的。招标采购中,40%来自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签订的长期供应合同,其余是市场现货招标采购。通常选择价格低弥时采购,即要避免引起市场价格波动,又要防止造成石油储备资金损失。
战略石油储备的投放也采取招标机制,政府向石油公司招标,再由石油公司按市场价格销售,回收资金交财政部的石油储备基金专门帐户,用来补充石油储备。
战略石油储备系统的运行管理方式是,政府制定规划和政策,委托民间机构管理站点日常运行。联邦战略石油储备办公室设在能源部华盛顿总部,由一位能源部部长助理主管,负责储备政策和规划;设在新奥尔良的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运行管理。石油战略储备办公室与民间公司(DdynMcDermott)签订管理和运行合同,由其负责站点的日常运行、维护和安全保护。
(五)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确定石油战略储备技术路线和储备量
政府在确定石油储备技术方案和储备量时,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石油储备的效益是中断石油供应可能带来的损失。据美国能源部的分析,石油价格增长1倍,GDP将下降2.5%左右;每桶石油价格上升10美元,将给美国经济造成1年500亿美元的损失,经济增长率将减少约0.5个百分点。石油储备的成本包括四个方面:储备设施的一次性投入,采购石油所需资金,运行维护费用等。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石油储备条件。墨西哥湾附近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境内集中分布着500多个盐穹,靠近石油化工产业带。联邦政府利用这些盐穹建成了四个大型储备基地,既临近码头,又距大型炼厂不远,还有发达的
管道设施可以快捷地把储油传输到用户手中。盐穹储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成本最低的石油储藏技术,在美国修建盐穹储库的成本大约是每桶容积1.5美元;每桶储备石油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是25美分。如果采用地上储罐设施,每桶容量的设施投入需要15~18美元,至少是盐穹的10倍。美国政府用于战略石油储备投资共约200亿美元,其中40亿用来修建储油设施,160亿用来采购石油。每年的日常运行和管理费用约为1.6~1.7亿美元。
二、美国石油储备体系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模式,IEA成员国因地制宜建立其石油储备体系,各有千秋。为了广泛借鉴国际经验,重点介绍日本、德国和法国的石油储备模式,与美国模式进行比较。
(一)多层次的石油储备体系,多样化的民间储备运作机制
IEA成员国的石油储备体系都是由政府和民间储备组成的,政府战略储备只是石油储备的一部分。政府战略储备管理体制大同小异,企业储备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差别较大。
美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政府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政府和民间储备体系相对独立,企业储备完全市场化运作。
日本、德国和法国的石油储备体系不同于美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政府储备、法定企业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法定企业储备是法律规定的企业储备任务,政府对法定储备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德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分三个层次:政府战略储备、政府参与的企业储备联盟,以及企业储备。法律规定了政府和储备联盟的储备义务。政府战略储备由联邦财政支付,承担17天储量。储备联盟是德国石油储备的主体,由大型炼油企业、石油进口、销售公司和使用石油发电厂组成,承担90天的储备义务。储备联盟根据联邦政府的指令投放石油,储备费用来自银行贷款和消费者交纳的储备税。另外,德国的法律还规定石油炼厂要保持15天的储备,石油进口公司和使用石油的发电厂保持30天的储备量,政府不干预企业储备的投放,费用也由企业自己承担。
日本的石油储备分三个层次:国家石油储备、法定企业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有关法律就规定了企业的石油储备义务。1974年日本加入IEA,建立了政府石油储备。政府建立石油专门帐户,通过征收石油税筹集储备资金。根据日本石油储备法,一定规模以上的炼厂、销售商和进口商都要按规定比例承担石油储备任务,企业向市场投放储备石油时要经过通产省批准。政府为法定企业储备提供低息贷款、加速折旧等政策。法律规定以外的企业商业性储备由企业自理。
法国是最早建立企业石油储备制度的国家,以法定企业储备为主。早在1925年,法国的石油法就规定,在发放进口原油、石油副产品的经营许可证时,要求经营者有前12个月经营量的储备能力。1993年实施的新石油法规定,每个石油经营者都要承担应急石油储备义务,并维持上一年原油和油品消费量26%的储量,相当于95天的储备量。法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专业委员会(简称CPSSP)代表政府负责制定储备政策和战略储备地区分布计划,向石油公司征收建立和维护石油储备的费用等,并一部分企业的石油储备任务。1998年CPSSP管理和支配950万吨战略石油储备,占全国储备义务的58%。CPSSP并不具体运行和管理石油储备站点,而是委托石油公司和安全储备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运作管理。
综上所述,各国分配法定企业储备义务的主要方式,一是按经营石油企业的规模分配储备义务,如,日本。二是根据销售额或消费额按比例分摊储备义务,如,德国和法国。法定企业储备的管理和运作机制有三种。日本模式:政府规划指导下,规模以上企业分散储备。德国模式:企业组成联盟,统一规划和布点,集中筹集资金和运行管理。法国模式:政府授权专门机构部分法定企业储备。
(二)石油储备规模与一次能源结构和石油进口依存度有关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和规定,成员国应该保持相当于90天进口石油量的储备(包括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储备)。但是,实际上各国的石油储备总量都超过了90天。各国的石油储备模式与一次能源结构、石油资源分布和进口依存度有密切关系。总的来看,一次能源中石油比例越高、石油进口依存度越大,石油储备的规模就越大。
首先,石油储备规模直接与进口依存度挂钩。美国的石油消费量约占世界供应量的1/3,进口依存度为60%左右,其石油储备规模与石油进口量挂钩。日、德、法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在98%以上,石油储备规模与消费量挂钩,见下表。
美日德法石油储备
注:①德国石油储备联盟为储备主体,拥有90天的储备。
②法国战略石油储备专业委员会和支配的数量
《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学科,在结构体系和教学要求等方面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很大不同。对其特性的把握是搞好教学的基础。
本文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分析是基于以下前提和框架展开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下文简称《十五纲要》)。加工贸易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以及实现的目标应服从于并有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已制定《十五纲要》,这是今后五年内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因此,加工贸易的发展及政策调整也应以此为指南。本文将以《十五纲要》所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指导,对现行加工贸易政策进行剖析,提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及政策调整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作出建议。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已经加入WTO,这将极大地改变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改变,也有不利的改变。为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我们在制订一切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入世”的影响。我们将主要就“入世”对加工贸易的中间品替代,对加工贸易的出口以及贸易磨擦公平解决等方面来讨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及政策调整。
3.加工贸易的“进口——加工——出口”分析框架。在现实中,加工贸易就是对“两头在外,中间在内”这样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的界定。我们对加工贸易的理解和研究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工”,二是“贸易方式”。“加工”属于“中间在内”环节。它是东道国投入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对进口投入要素进行加工生产的过程,它表现为国际分工。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实质是“两头在外”。无论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等由外商提供或从国际市场购入,加工制成品应全部出口。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利用“加工贸易”这一贸易方式,往往实行相关的政策措施,对原材料等中间品的进口以及加工成品的出口进行必要的管理,所实行的政策措施更多的是鼓励性的,特别是确保加工成品的出口。之所以如此,在于加工贸易对本国的经济、外贸发展有着其他贸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加工贸易的研究与对其相关的政策探讨总是无法剥离的。因此,加工贸易是由“进口——加工——出口”三个环节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成其为加工贸易。本文将按照这一框架,分别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不可避免的是,这三个部分的政策划分不可能是十分精确的,一项政策会影响三个环节。但就我们研究政策的目的而言,这种不精确并不十分紧要,因而我们在文中并未严格拘泥于这种划分。而分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论述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我们基于加工贸易的内在运行机理和各个环节的突出问题来讨论相关政策,从而使政策剖析和建议更具有针对性。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及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我们认为,我国加工贸易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及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原则的确立,应紧紧围绕《十五纲要》制定的总体战略目标来进行。根据加工贸易本身的特性及作用,《十五纲要》中所涉及的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出口等问题值得我们在考虑加工贸易政策时重点注意:
1.关于就业。大力发展和鼓励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在我国仍然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从事的大多仍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加工,应该说这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要实现《十五纲要》提出的有关就业的目标,有必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因为,首先,就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出口贸易的扩大;其次,以我国目前的工业发展水平而言,尚不具备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换言之,要扩大出口,我们所能依赖的,就是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生产环节的加工贸易。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永远停留在为跨国公司当加工装配车间的阶段,相反,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习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建立营销渠道,积累资本,努力将出口产业升级至更高的技术层次。但是,在完成这个过程之前,作为一种过渡,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积累资金、技术包括经验都是完全必要而且必须的。
2.关于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加工程度低,加工链条短,原材料国产化率低,波及效应不强等等。这是否意味着发展加工贸易与我们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互不相容呢?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一方面,我们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为解决就业问题所必需;另一方面,加工贸易这种贸易方式本身固有的两头在外造成的产业关联程度低,波及效应弱的弱点也不容讳避。这要求我们在政策制订中努力兴利抑弊,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其消极的一面要加以纠正克服。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具有与小国不同的特点。那些适合于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并不能完全地照搬到我国来,而是要有选择地加以学习吸收。在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个问题上要坚持同样的原则。大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往往毋需像小国那样完全依赖外部的力量,因为一是国内的市场足够大,可以让新兴产业达到足以获得规模经济的规模;二是因大国进行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资本等如果全部依赖外部引进,即使供给能力不成问题,代价恐怕亦难以承受。因而,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还是要依赖自身的技术研发,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机制的建立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优化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外部,仅仅依靠引进技术或资金来完成,是不现实的。
这并不等于说个别处于特殊地理位置和具有特殊发展基础的地区无法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相反,深圳市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吸引了大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前往设厂,显著地加速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和现有产业技术升级。在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和生产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加工贸易无疑是发展中国家了解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尽快建立起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3.关于扩大出口。出口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贸易方式仍是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当然,在促进加工贸易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其质量的提高。加工贸易中存在着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不合理,高科技产业加工贸易比重低,以及加工贸易增值率较低,管理中存在漏洞等问题都必须加以重视、解决。我们进行加工贸易政策设计和调整的目标,正如《十五纲要》第十七章第二节指出:“加强加工贸易管理,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扩大加工贸易出口。”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新的时期,加工贸易政策制订所应遵循的原则和实现的目标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发挥其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利用“入世”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大发展创造的良好外部环境努力扩大出口;同时,对加工贸易要用政策措施加以引导,注意增强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努力提高加工过程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扬长避短,以利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培养新的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使加工贸易发挥促进外贸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对现行加工贸易进口环节的政策的评价
1.加工贸易中的利用外资政策。引进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五纲要》指出,十五期间,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完善利用外资政策,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型产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外资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这种方式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加工贸易还未得到充分发展时期,对于我国对外贸易额的增长和我国产品早日进入国际市场所具有的意义;但是,必须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重要目的之一——引进先进技术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却未能得到很好的实现。由于我国利用外资多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因而外资并未带来多少先进技术;而且,由于外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和产品的过剩。从国内看,由于外商投资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的过分膨胀,引起产业结构不合理更加严重,激化了本来就存在的能源和原材料的供求矛盾。
在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上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有违我们利用外资的初衷,在政策方面也有值得检讨之处。有些地区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片面追求外贸数量的增长,而不注重其质量的提高,对于外资的流向,既不加限制,又不予以引导。致使外资大量进入劳动密集型简单加工行业,而未能发挥其对我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应有作用。
我国现行的加工贸易政策给予产品出口型外资企业相当多的特殊优惠,其目的是促进我国对外出口规模的扩大,缓解当时我国外汇短缺带来的压力,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客观上也鼓励了外商将资金投入到“大进大出”型的加工贸易行业,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进行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工业品的生产。这在当前,已经不利于我国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增强出口竞争力的需要。
1995年6月,国家计委,外经贸部联合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两个文件,目的就在于正确引导外资产业投向,尽快改变目前外商投资集中于“短平快”项目的局面。但是两个文件下达后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没有配套的政策手段及缺乏规范的地方政府行为。
目前的加工贸易政策中,对于外资投向增值较高的生产环节和产业的鼓励尚嫌不足。大量的外资从事附加值较低的最终装配环节的简单加工贸易,长此以往,对我国上游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产业的成长不利。
总的看来,现行的利用外资政策促进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积极作用不容置疑;但同时,由于情况的变化,现有政策对于外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鼓励措施不足,将从事简单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和从事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生产的外商投资企业不加区别地给予优惠,并不能很好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精神,也不利于我国的加工贸易向提高增值率和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2.加工贸易进口环节有关提高中间品本地化率的政策。现有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地化率不高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这种状况既是我国原有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从而中间投入品行业产品竞争力的劣势所决定了的,又与加工贸易本身“两头在外”的特点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能在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逐步提高投入品的本地化率,从而促进国内原材料行业的发展。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加工贸易投入品的本地化率会得以逐步提高,从而会更加充分地发挥加工贸易的波及效应。
我们不能硬性地规定加工贸易出口品使用的国产材料比重,因为目前我国的确还无法生产某些投入品或其产品的质量达不到加工企业的要求。况且,那样做也违背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政策所能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就是为国产投入品和进口投入品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已具竞争能力的国产投入品不致因为政策的歧视而失去竞争优势。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中的确存在这种不合理的对进口投入品的“超国民待遇”现象:加工贸易企业进口投入品可以免缴关税、工商统一税(增值税和消费税);而如果从国内购买中间投入品则只能享受部分退税(征17%,退19%)的待遇。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原本会使用国产料件的企业也转而进口加工所需的投入品。我国加工贸易波及效应差,与此不无关系。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成就最为显著的深圳市了《深圳市关于鼓励来料加工业务使用国产料件的通知》,鼓励外商委托加工单位向境内企业购买料、件(除国家禁止或限制出口的原材料外)进行加工装配,成品全部交还外商出口;允许以国内购料方式委托我方加工装配的外商,根据需要委托加工单位向市经济发展局提交国内购料申请表,申请国内购料。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其它地区尚无类似规定。我们认为,此类鼓励政策,与相应的产业指导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我国中间投入品行业的成长,促进加工贸易波及效应的发挥,最终将优化我国的工业结构,提高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另有学者认为,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不必要采取给国产料件足额退税的手段,而可以通过对进口料件征以相当于国产料件的税赋来实现。这种论点无异于取消对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使之与一般贸易处于同等的地位。我们认为这样做可能造成加工贸易的衰退,从而影响我国扩大出口和增加就业目标的实现。由于对加工贸易实行免税的优惠政策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因而我国取消对加工贸易的优惠,必将使大量加工贸易转移到与我国处于相似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其结果可能是进一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国际地位和对外开放形象,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加工贸易政策中,对中间投入品国产化的鼓励不足;加工贸易虽然规模上不断扩大,但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却很有限。这种状况,不利于实现我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标,因而,要予以适当的调整。
3.现行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我国现行加工贸易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采取了不合国情的开放式监管模式造成严重的走私。这已被证明是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中的一个失误。由于我国加工贸易已经形成了分布区域广,涉及行业面宽的格局,此时再试图将其纳入封闭式监管模式由于成本太高而根本不现实。
尽管如此,我国的加工贸易监管部门还是试图在增量部分作出补救。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行设立出口加工区试点)的复函》批准在大连、天津、北京、烟台、深圳、广州等地设立出口加工区。同年5月24日,海关总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暂行办法》作为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法律依据。出口加工区的设立实际上对区内加工贸易企业引入了封闭式的监管模式。《复函》中指出:“要按照优化存量、控制增量、规范管理,提高水平的方针,先把新增加的加工贸易企业引入出口加工区,逐步实现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集中规范管理。”以我国现有加工贸易的庞大规模,不可能一夜之间都由开放式监管转变为封闭式监管,因此,在建立出口加工区容纳新增加工贸易企业和一部分具备条件的现有加工贸易企业的同时,也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格审批手续,坚决打击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的犯罪活动。在这方面,我国海关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如1989年《海关总署关于对来料加工进口料件收取保证金问题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对少数资信不好,管理混乱,或有走私违法前科的企业所经营的来料加工进口的料件,已批准的拆解旧汽车和废旧家用电器来料加工合同进口的料件,以及需加强管理的特定的进口料件,先收取相当于进口税款的保证金,加工成品出口经海关核销后,退还保证金。”
我们相信,通过对存量加强监管力度和将增量纳入封闭式监管的方法,将会较好地解决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走私严重的问题,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健康发展。
四、对现行加工贸易加工环节政策的评价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加工环节的主要问题是增值率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有二:加工技术水平较低;加工链条短。其实这两个问题是有联系的,较低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加工环节只能进行那些简单加工装配操作;只有在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后,才有可能延长加工链条,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但是从政策角度来考虑,这两个问题要加以区分。
1.技术水平问题。加工贸易加工环节技术水平低,极少采用先进技术的状况,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以及加工贸易本身的特点是符合的。发展中国家(如我国)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有大量廉价的非熟练劳动力,这一点吸引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中需要大量使用非熟练劳动力的加工装配环节转移到我国来,进行加工贸易。可见,加工贸易实际上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条件的约束,被局限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加工装配阶段;而发达国家则利用其资本和技术的优势,占据了生产的研发及技术含量高的生产环节。
了解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我国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目的。这个目的不是利用加工贸易来使我国生产技术得到实质性的进步,而是利用外国资本,增加就业,以及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取得外汇收入等。如果我们不切实际地期望通过加工贸易的发展,就可解决我国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问题,结果必然会让我们大失所望。但这是否意味着加工贸易的加工技术水平就不需要提高,或者发展中国家政策在这个问题上就无能为力了呢?都不是。技术进步固然不是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的,但它是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之一。现在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加工贸易,这种局面对于提升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无疑是不利的。从历史经验来看,一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仅可以保持有限的一段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里该国生产技术水平还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还未在其他生产环节上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则该国的加工贸易将会成为无根工业而萎缩。同时,国际竞争力出口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加工贸易解决就业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亦不容忽视。尤其是外资大量流向加工贸易对于技术水平的提高的不利影响必须予以重视。
很明显,政策应在引导外资流向上有所作为,而且也能够有所作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对于流入的国外资本投入进行政策引导。如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实行的引资政策,重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体现于《外汇及外资法》和《外资法》的规定及其运用中。凡根据1950年日本政府的《外资法》规定所鉴定的外资项目,其外国技术的输入,合同期限超过1年以上,费用以外汇支付的叫做甲种技术输入,这种输入方式需要经过外资审议会、大藏省等部门批准;另一种叫做乙种技术输入,即根据《外汇及外资法》鉴定的合同,期限在1年以下,费用以外汇支付,如果期限超过1年,费用以日元支付而无权兑换外汇,这种输入方式只需经过日本银行的批准。
我国也规定了引导外资流向的政策,如1985年6月颁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整体规定》,将“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能够改进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或者生产适应市场需求而国内生产能力不足的新设备、新材料”的项目列入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而将“属于国家安全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项目列为禁止类外商投资项目等。应该说,现有利用投资政策的总体思路是利用外资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和技术水平,这是正确的。问题是,在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吸引下,大部分外商投资投向没什么技术可言的低级加工工业中去,这在一定限度内可以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扩大我国出口创汇,但超出一定限度就有违我国利用外资的初衷,成为一种不良倾向。我国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并未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进行甄别,因而即使是对提高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无益的简单加工,也能获得给予加工贸易企业的一切优惠。这种政策可能扩大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数量,但对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而言,则是需要改进的。
2.“转厂”问题。现行的加工贸易政策对“转厂”施加了种种限制,这对于延长加工贸易品在我国的增值链,提高增值率是不利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保税货物跨国深加工结转的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海关对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采用计划审批制度,转出企业在申领《加工贸易登记手册》后,即可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申请表》向海关申报结转计划。经转入地海关同意后,可分批办理结转送货手续。”对于按转关运输办理货物结转的情况,转出和转入企业必须向所属海关提出申请。企业在办理结转时常常受到限制,且所需时间长,有时难以如期结转。转出、转入地海关对商品名称、数量和价格等存有异议时,手续更难以办理。转关查询实需耗时1至2个星期,严重影响了周转速度和贸易效率。一些外资企业对转关产品不得不采取先出口香港特别行政区复进口的做法,徒增经营成本。因此,我国在制订有关加工贸易结转深加工的政策时,尚须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精简手续,促进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延长,以提高增值率。
五、加工贸易出口环节的政策评价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出口贫困化增长及由于原产地规则而引起的贸易摩擦。出口环节是加工贸易最后一个环节,直接决定着加工贸易所带来的收入能否实现以及效益的好坏。因此,认真对待出口方面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存在着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可能,但是,这种贫困化增长并不一定发生。如果能够不断改善其出口商品结构,逐渐由初级制成品向含有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结构转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噩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就是这样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地改变着。虽然在出口的很多高科技产品中,我国并未掌握核心技术,所进行的也只是简单加工,但是从贸易条件的角度来看,这种转变是可喜的。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贸易条件并未如普雷维什等发展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趋于恶化,其中很大原因就在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然而,要积累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充足的外汇,我国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必须依赖传统初级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品的出口。有时,这与我们努力改善贸易条件的目标是有矛盾的,但是若我们能够及时地利用积累的外汇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则我们就有可能实现外贸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至于加工贸易出口的环节中的另一个问题即原产地规则问题。我们认为,目前原产地规则方面所存在弊端并不是仅凭我国之力就可以得到克服,而是有赖于参与国际贸易的各方进行多边磋商,最终达成合理公正的原产地认定协议。
六、关于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笔者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建议。
1.应继续奉行对加工贸易实行鼓励的政策。加工贸易对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的好处显而易见。“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将经历重要的转型阶段,此时,保持出口快速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是顺利实现转型的必要条件。通过鼓励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将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这有利于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而且,加工贸易本身,也为中国产品打入外国市场准备了良好的条件,更有利于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培训我国的非熟练劳动力为熟悉现代工业生产的熟练劳动力。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融入国际分工中,成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发展本国经济的有效途径。加工贸易正是生产全球化的重要体现,并为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入世”以后,我国将更加开放,逐步削减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开放本国市场,目的就在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长期来看,对加工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与我国“入世”后的外资政策调整方向是一致的,因而更无必要加以否定。当然,对加工贸易进行鼓励并不是说任其自由发展,不加限制。由于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原因,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加以解决。
2.增强加工贸易的波及效应。若要使加工贸易在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有所贡献,就必须增强其产业关联效应,即波及效应。
目前,这种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其原因既有非政策方面的,又有政策方面的,而后一个原因,是政策制定者必须着重考虑的。如何引导加工贸易向着更深层次,与国内产业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的方向发展,的确是一个对于发展中国家有着重大意义的课题。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大致地将这种引导分成两个方面。第一,如何使加工贸易的本地化率得到逐步提高,以发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中间投入品行业的联锁效应;第二,如何延长加工贸易在东道国的加工链条,以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并且发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相关深加工环节的联锁效应。
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建议如下:(1)提高国产料件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力争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这应该是一条解决发展中国家中间投入品产业薄弱的根本途径。具体的措施则可以采取引进技术改造现有生产方式;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工人;对国产料件企业以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增加对国产料件企业的R&D投入;对于投资中间品生产且具有先进技术的外资方给以政策优惠等等。(2)为国产料件提供与进口料件相竞争的公平合理的外部环境。目前,加工贸易企业实际上被鼓励从国外进口中间投入品,即使是国内已具备生产能力的中间投入品往往也由国际市场进口,有时甚至是我国出口的产品经海外市场后再复进口。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内的料件生产企业由于国家税收政策不当而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对待进口料件的“超国民待遇”状况不加以改变,将会继续对我国加工贸易生产料件的本地化率提高发生不利影响。政府需在加强国内原材料生产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之间的沟通方面更多地发挥作用。比如建立加工贸易需求料件信息库,给予本国料件生产企业以信贷支持,为本国料件生产企业在海外设立宣传展览等。
至于加强延长加工贸易的加工链,以提高增值率,增强其波及效应则主要体现于转关深加工政策之中。现有的加工贸易转关深加工办法执行过程中存在手续繁冗,耗时较多的弊病,令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对“转厂”望而却步。鉴此应对加工贸易品“转厂”的政策予以适度的简化。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厂”率的提高,从而增加加工深度和延长在我国的增值环节,以改变我国加工贸易效益低下的现状。
3.以积极的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升级。促进加工贸易升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使加工贸易产品的结构升级,逐步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产品转向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二是使加工贸易加工环节采用生产技术逐步升级,惟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增加收入,并促进我国整体工业结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目前,我国给予低层次加工贸易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及采用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加工贸易几乎是同等的政策,这导致了外资大部分投向简单加工贸易,有违我国利用外资的初衷。因此我们建议对加工贸易,尤其是外资从事的加工贸易予以产业政策的引导,在鼓励外资从事上述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以外,取消对从事简单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的部分优惠,以此来刺激外资从技术层次较低的加工贸易领域撤出并投入到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中去,从而发挥外资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这也许会引发人们对加工贸易能否继续如从前那样快速增长的担心。确实,实行上述政策可能使一部分外资因无力从事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而退出我国,甚至会因此导致加工贸易创造就业机会的作用减弱。但也必须看到,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在两者的取舍上,并不能厚此而薄彼。关键是政策上要把握适当的“度”,即使牺牲一部分加工贸易创造的就业机会,若能换来我国加工贸易的良性发展也是值得的。相反,若一味强调就业目标而忽视加工贸易的升级,这样的加工贸易势必会失去后劲,其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不能长期保持。
4.对加工贸易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我国目前对加工贸易的开放式监管模式不利于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监督,加工贸易企业法律意识淡漠,因而现实中出现走私严重、管理成本高昂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海关的重视。措施之一就是在大连等地设立出口加工区,对区内企业实施封闭式的监管。
对于区内的加工贸易企业,海关将改革加工贸易传统的监管模式,简化现行手续。实现加工区货物在主管海关“一次报关,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通关要求。具体做法有:(1)海关对加工区采取全封闭、卡口式24小时监管制度。卡口分别设立货物和人员进出通道。(2)海关对加工区企业采用计算机管理模式。海关与区内企业实行计算机联网,进行电子数据的传输和办理通关手续;加工区海关与口岸海关实行计算机联网。(3)对区内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取消《登记手册》,海关改用电子帐簿管理,实行半年一次的总量扣减核销制度。(4)对区内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实行“备案制”管理,货物进(出)口时,由企业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出口)货物报关单》作货物进(出)口申报。(5)加工区与口岸、加工区与加工区之间进(出)口的货物、物品,采取直通式或转关运输的监管模式,一律在加工区主管海关报关并在卡口查验放行。可以预料,随着出口加工区模式的实行,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将逐步规范化,从企业角度来说,减少了手续、提高了效率。从海关方面来说,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实施有效监督,减少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的作为。这种方式是我国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发展方向。
但是在实施这些新措施时,必须注意出口加工区制度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我国加工贸易规模庞大,出口加工区难以容纳。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和对外开放模式,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进出口中所占比重和总体规模远高于一般国家,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点多而广,只靠面积、功能都有限的出口加工区是难以负载的。第二,集中封闭管理,即使能遏制加工贸易走私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走私问题。应该看到,走私的根源是过高的关税壁垒和众多的验关壁垒造成的进口商品国内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这种价格量差形成了走私的暴利来源,是走私可以存在并且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利用加工贸易走私只是走私的一种适宜的管道而已,堵死了这管道,还会有新的管道出来,所以解决走私从根本上就是降低关税壁垒和减少验关壁垒。所以,只有配合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扩大开放和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的市场化改革,使我国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国内外价格渐趋一致,才能够既最大限度遏制走私,又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七、基本结论
1.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及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原则应是:继续鼓励加工贸易的发展,注意增强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努力提高加工过程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扬长避短,使加工贸易发挥促进外贸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我国中间品产业的现有生产方式,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对国产料件企业的R&D投入,给予投资中间品生产的外资企业以政策优惠等措施来提高国产料件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力争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并且,为国产料件提供与进口料件相竞争的公平合理的外部环境。
3.政府应对加工贸易品“转厂”的政策予以适度的简化,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厂”率的提高,从而增加加工深度和延长在我国的增值环节,以改变我国加工贸易效益低下的现状。
4.对加工贸易,尤其是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予以产业政策的引导,在鼓励外资从事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以外,取消对从事简单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的部分优惠,以此来刺激外资从技术层次较低的加工贸易领域撤出并投入到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中去,从而发挥外资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5.对加工贸易实行出口加工区管理是我国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我国加工贸易规模庞大,不可能对现有的所有加工贸易企业都实行这种监管,只能将加工贸易增量部分移至设定的加工出口区内进行封闭式监管。对区内的加工贸易企业,海关改革传统的监管模式,简化现行手续,实现加工区货物在主管海关“一次报关,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通关要求。
收稿日期:2002-06-1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1-03-18.
[2]郝原明.外商投资加工贸易法规实务概览[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1.
[3]戚自科.论外商直接投资的加工贸易倾向[J].现代财经,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