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7: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页面设置:统一用A4纸单面打印,上、下、右空幅均为2.5cm。左为3cm,装订线在左边。
标题:论文标题的题名应当简明、确切,能够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和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避免使用非公认的外来语、缩略语、字符、代号或简称。封内正文大标题不超过20个汉字,宋体,二号字,加粗,居中,行距:固定值28磅;副标题前须有破折号,不超过25个汉字,仿宋,小三,居中。
系别、专业、班级、姓名:系别、专业须全称:例:国际政治系0201班车雷;楷体,四号,班级与姓名之间用半角空一格,整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黑体,小四,用号括起来,内容:340字,仿宋,小四,1个自然段,排除本文认为、作者指出等语词和常识性内容,直接陈述内容梗概、创新之处、主要结论等。
多媒体教学在政治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外部特征,它以声、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脑等多个器官,使知识的容量增大,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它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具有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展现认知过程的潜在功能,为政治课的愉快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也为政治课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关键词:初中政治;多媒体
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外部特征,它以声、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脑等多个器官,使知识的容量增大,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它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具有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展现认知过程的潜在功能,为政治课的愉快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也为政治课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手段,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一、积极引起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了不起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一些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兴趣。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介绍《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法律,我们的好朋友》这一段flash动画歌曲,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用一段影视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这好比是茫茫沙漠中的一处绿洲。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激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开始,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课前的某一情境上,为使学生对新课程、新内容发生兴趣,教师可先从“无意注意”入手,通过多媒体中的一幅投影、一段录像、一幅画面,都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注意,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学生“无意注意”不可能持久,且极易受到干扰,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通过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探求问题。在教学结束之前,也可通过多媒体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升华,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小栏目,如“个案分析”、“生活场景”、“今日说法”、“中国在线”、“忆往昔”、“焦点评述”等,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
在多媒体材料展示形式的选择上,要灵活掌握。比如可适当制作一些漫画、动画,下载一些图片,剪辑一些影片资料,整理一些新闻报道等等,但不管怎样选择,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体现出教学效果最大化,能使学生在笑声中学,在兴趣中用,以增强政治课的趣味性。
三、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利用多媒体设备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多种感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信息容量、知识容量加大,且能通过各种图示、图表、动画等手段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讲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笔者制作人生历程——婴幼儿、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动画图,来分析说明“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问题,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这是难点问题,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呢?笔者制作幻灯片“社会主义中国和资本主义美国之比较”的表格,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这样通过形象生动、简单明了的多媒体,通俗易懂地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地突破难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这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观的变革。它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全新的观念,具有自主创新精神,提高语文教学效能,让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在势头猛烈的课改新潮冲击着已有几千年的语文教学的堤坝之时,语文教师正艰难地探索,不断地前行。本文着重从语文教师的自主创新精神方面发表浅陋之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一改“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知识本位观为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师再不能手捧书本,画地为牢,坐井观天了,而是要突破教材,跳出书本,走出教室,开拓第二、第三课堂。首先,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家庭生活等课内外教学资源。其次,语文教师要将理性知识与实践结合,将语文课堂向社会拓展,将书本内容向生活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如:七年级(上)的第六单元是一个童话作品单元,选文较为新颖,想象奇特,使学生享受了一次想象大餐。教学这个单元,结合《语文读本》选编的几篇这类作品阅读,并着重发挥阅读的辐射功能。可首先,开展“故事大搜寻”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去搜集神话、寓言、童话、科幻作品,编一本选集。第二,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所搜集的故事。第三,编故事比赛,要求不能抄袭别人的作品,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来编故事。第四,举办“梦想大展示”主题晚会。学生根据自己所读到的或自己编的故事,重新改编成小品,自编自导自演。“开窗放人大江来”,将阅读教学延伸到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教学等多个领域。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为了印证课程理念,推进教学改革,各级公开课闪亮登场,一大批教师在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定范围内的名师。于是乎,他们对教材的挖掘,课堂活动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计,甚至连导语、板书、课件、作业都一时成为精品,奉为先进经验。观摩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大都依葫芦画瓢,复制移植,结果不少课画虎类犬,弄巧成拙。如,为了突出学生这个主体,教师不敢多说一句话,有的学校不分青红皂白把教师讲多讲少作为
衡量其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甚至规定教师只能讲十五分钟。为了突出学生这个主体,有的语文教师不敢对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生怕禁锢学生的思想,影响他们的创造力。所谓经验,是他人在对新课程理念钻研、感悟基础上的创造,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指导性。但毕竟是个人所为,一家之言,难免有不足之外。再则,他人的经验也会因时间、班级、学生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超越,而不是停留在鹦鹉学舌,满足于东施效颦。对于观摩课,研讨课的学习和借鉴,语文教师莫让经验的浮云遮住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光,而要根据本班实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汰劣选优,扬长避短,有所发展和创造。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挣脱经验的镣铐,独立自主,对经验不依赖,不拘泥,分析问题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随波逐流教学方式,语文教师要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尊重自己,学会尊重自己的创造。
多年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制约,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语文教师利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语文教参这本秘笈,无数次的重复着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层次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教师的备课笔记,课堂上的板书,学生的听课笔记都成了教参的复印件,所谓的作业练习,也只不过是对这些复制品强记硬写,加深记忆,提高熟练程度罢了。语文教学便形成了教师讲教参,不得越雷池半步,学生背教参,不得有丝毫差错的怪圈。因此,学生无需动手查阅工具书,无需动脑思考,因为徒劳之后还得以教参答案为准,教师无需启发,因为折腾之后,还得要把标准答案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强记。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给教师带来的严峻挑战,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应该更为多元。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录音机、记录员、死记硬背式的被动接受正被“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所取代。在这种形势下,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迅速摒弃传统的禁锢,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识,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迅速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向人文精神的渗透者、开阔视野的引领者、课堂生成的调控者、个性发展的促进者、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合作探究的引领者转变。在抛弃题海操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的同时,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的教育进步为学生主动的自身发展,变强化部分学生的应试能力为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创造语文教学的崭新天地。
要引导学生写好议论文这类文章,教师首先要命好题。因为是第一次写议论文,难度不宜过高,命题的原则有三:一是命题限定的文章的表达方式应是叙议结合的。二是命题限定的选材范围应是学生熟悉的、有话可说的。三是命题是论点型的,即根据材料提炼观点以后再作专题训练。根据以上三点,我命出这样的题目:《这样做不对》。
二、在初中美术实施愉快教学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部分都在做应试教育,片面的追求学校的升学率,对美术教育和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初中的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的必修艺术类课程,起到的是开发学生智力和优化学生品德的作用,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学习到了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陶冶了情操,增强了爱国主义的情感,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方式和创造力都有积极的作用。美术教育也起到了净化人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一个人个性发展的重要的转折阶段,这个时期学生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迅速的发展,并且处于一个不稳定、不平衡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愉快教学,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学习兴趣,日渐积累变成了一种持久的兴趣。兴趣的浓厚,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努力程度,可以彻底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倦感和紧张感。初中生在愉快中充满学习欲望,全神贯注的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觉得学习是快乐的。美术的教学活动越具有趣味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所以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初中美术的愉快教学
1.想象在愉快中创造升华
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多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任何的美术活动其实都离不开想象的推动作用。对于美术而言,没有想象,就没有任何的艺术创造。根据想象自由发挥,多鼓励学生自由的纵横驰骋,遨游飞翔,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为故事、诗词、歌曲插图配画。悠扬的歌声、动人的故事,都会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2.情感在愉快中体验彰显
美术是内心活动的一种表现。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情感的彰显在愉悦教学中很重要。学生被生动的感情所打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状态,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善用情感的力量去启动和牵引学生,拨动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美术的情况中进入一种“乐学”的状态,深刻理解美术愉快教学。
3.享受在愉快中兴趣浓厚
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享受,引导学生多去生活中观察、体验、从自然到社会之中多汲取灵感,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参观美术展览、欣赏世界名画,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让学生学会美的享受,美的刺激,鼓励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去想、去看、去投入、去体验、鼓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审美感观,并享受整个过程。在愉快的美术体验中增强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材文本的正确处理,就应该以作者文本为案例、编者文本为导向、教者文本为手段、读者文本为根本。这既是新时期文本解读理论的要求,也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语文教学应弱化作者文本
因为作者文本的一元特征,如果执着于探索文本的本来意义,以解题、介绍写作背景、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为课堂内容呈现,势必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和创新性解读,使内容陈旧腐化,课堂沉闷僵化,不利于培养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新时期人才。
事实上,教学拘泥于作者文本的本来意义既不可行也无必要。首先,学生只是一个“学者”,不是“批评家”,不可能像“批评家”那样去研究作者的前世今生,作品的微言大义。――当然,如果学生能够像“批评家”那样去解读作者文本,自然也没问题。学生通常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来看作品,而较少地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品,这非但不影响他们对作品的欣赏,有时甚至会使他们的阅读更有张力。就像李商隐的许多《无题》诗,当我们丧失了对作者的准确把握以后,其作品的魅力不减反增。
其次,当作者文本成为教材,注入了编者的思想以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作品,成为了编者文本。如果再死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前后章节等,则可能陷入教学歧途,教学效果将乏善可陈。就像鲁迅的《社戏》,当它被选入人教版七下教材后,它还是鲁迅笔下的《社戏》吗?你能读出鲁迅的“呐喊”意味吗?恐怕不能!这个时候,你还需要引入写作背景,还需要补充作者成年以后在北京的两次看戏经历吗?恐怕也不需要!
作者文本固然重要,但它不是语文课堂的全部。教师只有有针对性地弱化作者文本在教学中的分量,将作者文本视作为达成一个个教学目标的案例文本,关注文本本身的意义,才可能有开创性的课堂建设,才可能带来顺应潮流的教学新风。
二、语文教学应重视读者文本
当代文本解读思想已经由作者文本观转变为读者文本观,它摒弃了过去只注重“作家――作品”的解读模式,把文本解读的重心转向“文本――读者”,视读者的解读为文本的本体存在,把解读活动作为文本构成不可或缺的本体层次。在读者文本观下,读者文本凸显了文本本身的被建构性,它邀请读者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来构建文本的意义。这就要求语文课堂重视读者文本,尊重学生对作者文本的重新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于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人生经验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也必然会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学生的这些独特体验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教师应立足于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重视读者文本,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和阶段性区别,尊重学生做出的与其个体化和阶段性相一致的文本解读,以系统性眼光和发展性视觉来包容和欣赏学生的每一次阅读活动。就像小学生读《少年闰土》,他应该也只能看到“我”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而中学生学《故乡》,则可以感受到以闰土为代表的农民在封建政权的压迫、剥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这是阶段性导致的读者文本的差异。再比如,读《红楼梦》,诗人读出诗,药师读出药,美食家读出美食,建筑家读出建筑……这是个体化导致的读者文本的差异。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的这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可建构特性,给了读者对作者文本的再构建的巨大空间。教师要做的就是立足于读者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其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
三、语文教学应接纳编者文本和教者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互动的四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多元化的对话结构,正好揭示出学生、教师、编者、作者在语文教学中的密不可分而又角色不同的关系。在语文课堂上,这种关系又外化为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读者文本,形成不同文本之间的碰撞。弱化作者文本,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对作者文本的解读;重视读者文本,也不意味着排斥编者文本、教者文本。事实上,只有充分尊重和接纳编者文本、教者文本,才能开启读者文本的活泼而不失根本的天地。
学生与教师是这场对话的主体,教师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担负着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或激发兴趣,或启发思维,或引领点拨,让学生充分地走进文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欣赏、赞美学生呈现的读者文本外,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编者文本,更要敢于构建富于个性的教者文本。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挥出“引导者”的关键作用。
作为教学主体的老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老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质疑观、知识储备都会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产生影响。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着重于具体知识的传授,忽略了问题情境的设置,在教学方法上老师总是把归纳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丧失了思维拓展能力,不利于质疑能力的培养。老师对来自学生的质疑不能很好的处理,同时老师的自身的知识储备有限也是影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原因。
(二)来自教材的原因
现行的数学教材展现的仍然是过多的公式、公理等纯数学知识,而很少提及这些公式、公理等纯数学知识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最终如何解决的。即使现有的数学与现实相联系,但因为人为对解题条件和数据进行了加工,而最终缺乏现实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评价方面的原因
目前的评价标准仍然是把考分作为唯一的标准。而考题是对书本知识的模仿和再现。这样的评价标准难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方面没有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
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与老师的质疑,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表达与理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古人训: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新的数学课程改革也非常注重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认为质疑问难能力的高低是评判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积极的环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
传统数学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是课堂的权威,而课本被认为是最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的书籍。许多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存在迷信“权威”和盲从的心理障碍。我们教师自身必须要意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变互动的一个过程。要让学生置身于平等、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他们才更乐意去思索、质疑。通过创设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教统计调查的这一课程时,我运用“抢30”的游戏来体现机会均等和不均等。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第一个人先说1或者1、2,第二个人则接着往下说一个或者两个数,然后再由第一个人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流,每人每次说一个或两个数都行,但是不可以连续说三个数。谁先说到30,谁就赢得游戏。问:这个游戏公平吗?这个游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让学生全部都参到课堂上来。通过研究分析,我做了如下处理:首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分析。也许是30这个数有点大,同学们读后眼里都充满了疑问困惑。于是我提议将“抢30”改为“抢10”。同学们对此纷纷都表示赞同。问题1:“抢10“游戏公平么?接着,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建议由两位同学示范“抢10”的游戏,五局三胜制。一些想玩却没有把握的学生显得很犹豫,而一些胆大的同学已经纷纷举手要求示范。两位同学来到讲台前,一位同学从1开始说,这样一直交替到了10。两局之后,无论是台上同学还是台下的同学都发现了规律:要抢到10,就必须先抢到7。于是大家又开始想如何才能先抢到7。再玩两局之后,大家又发现:要抢到7必须要先抢到4。最后,游戏结束时,同学们都明白了:先说1的同学才能在游戏中获得胜利。为了让同学们都能深刻体验这个游戏,我又建议同桌的同学做。之后,我决定加大难度。“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试试‘抢30’怎么样?”我笑盈盈地建议到。“没问题!”同学们有了“抢10”游戏的经验都信心满满。这次通过四人一组的形式来探究。不久之后,各小组都先后表示找到了“抢30”获胜的秘诀。为了验证他们的秘诀,我也参与其中,由我开始说,同学们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先抢到了30。“哦!我们赢了!”同学们在兴奋地欢笑成一片。“老师,为什么在‘抢10’中要先数就能获胜,‘抢30’又要后数才能获胜呢?”一位男生表示了他的困惑。“对啊,为什么‘抢10’与‘抢30’会有不同的获胜的方法呢?这也在我的意料之外。同学们,你们觉得呢?”我也表达了我的困惑和想法。于是同学们继续分析研究“抢10”和“抢30”有什么区别?最后大家发现:原来抢数游戏本质上是一个是否被“3”整除的问题。由于10和30除以3后余数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就出现了差。最后,我建议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抢数游戏和身边的朋友或家人玩,他们对此的积极性更高了。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对学生的想法作出积极的鼓励,对他们的疑惑不要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质疑,激活他们的质疑意识。让他们乐于参与其中,自由地去探索、发现、质疑、验证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在课堂上自由地思索、自由地表达想法是受到鼓舞的,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
(二)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质量
二、采用合作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
当初中学生在构建问题情境的学习中发现问题之后,教师要对初中学生的想法进行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初中学生不断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寻找,实现对知识的研究和实践。采取猜想、主体探索等方式了解知识,找到解决问题方式和手段。例如,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值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目的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铝块和铜块的区分,有些学生是通过质量进行区分的,因为铜块的质量相对比铝块大。教师此时应该让初中学生对放在桌子上的两种物体进行测量,实现对初中学生猜想的否定。而后,引导学生找出猜错的原因。也就是,首先要规定物质的体积。物质的构成与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与体积也有着相关性。此时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还应假设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试验,在交流过程中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大力鼓励小组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学生完成试验和相关记录以后,要将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汇报,教师对此进行合理评价,让学生获取最终结论。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3.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二、文本细读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目前而言,受应试教育和中考压力的影响,阅读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忽视。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课余时间被习题和补课所占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以应试为目的,教师在授课中多传授学生解题方法和技巧,对阅读方法涉及甚少。课堂时间有限,如果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如果把文本细读任务作为家庭作业布置,学生由于缺少监督,文本细读很难取得预计的效果。
三、初中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1.诵读文本。与默读相比,诵读的优点在于心口合一,通过言语体会文本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传递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文本,做到心口合一,用心体会每一字、每一句传递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既能做到细读文本,不遗漏文章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和内容,选择不同的诵读方式,如齐读、示范朗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位朗诵功底比较好的男生,诵读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学生朗读完毕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师:文中反复出现类似“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词句,朗读时应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分析:由于整首诗比较长,范读学生在朗诵过程中难免有学生会走神溜号。教师在学生范读一结束后就提出问题,一方面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开始文本的推敲和分析。
一、作文要突出“生活作文”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为什么而写和写什么,一直是语文写作教学争论的焦点。我们以为对中学生的写作虽然也将“真实”,但由于习惯于命题作文,要求两堂课交卷,所以这种作文只有“思辨”,不需实证。久而久之,学生作文也变成想当然,思辨也变成了“拍脑袋”,本科应该反映生活而作文,结果本末倒置,变成了为了作文而胡编乱造,与生活一点都没有联系,甚至是伪造生活。其实,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校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应用。自以为教学同意如此,为生活应用而教,为生活应用而学。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校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所以,现在的确是到了回归生活作文的时代了。相对于过去教学大纲“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也同样在强调血脂要“根据日常生活需要”,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谢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更加鲜明突出。譬如,日本就一直提倡生活作文。生活作文教育中日本有着较长度历史,他产生于日本近代的学校教育并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再次复兴动融为一体的完整的活动,他是学科教育同生活结合的一种形态,是一种综合化的学科教育”。生活作文主张教育同生活的紧密结合,“他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中,他是一儿童自主的、能动的表达为厨房点的;他是主题左右与对象同时又神话对自我的思考的;他是一中完整的对象性活动”。也就是说,生活作文教育的整个过程,无论是写作的厨房点,写作的实际活动还是写作的结果都强调自我、强调写作的主体性。
二、扩大实用性文章的写作范围
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是我国语文教学大纲中写作上的一个取向,然而联系教学实际,我们发现中小学应用文的教学一向注重对是“日常”应用文,这显然是不够的,和“适应实际需要”的目标也有一定的距离。其实早在半个世纪前,朱自清先生对此就有过论述。朱自清认为“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基于此,“中学生的写作训练就该拿报纸上和一般杂志上的文字作贴近的目标,特别是保证上的文字。报纸上的文字不但指报纸本身的新闻和评论,并包括报纸上登载的一切文件—连广告主内—而言。这有三个好处。第一,切用,而且有发展;第二,应用的文字差不多各体都有,第三,容易意识到各种文字的各种读者。”朱自清还提出的“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体”,显然在今天看来,是否要用报纸杂志上的文字作为写作参照的目标是值得商榷的但是朱自清先生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本着“切用”的观点,我国作为教学特别是使用问教学的范围是需要拓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