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9 09:27: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学体育教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1

2.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原则

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健康第一”的原则。这是体育活动的初衷,也是体育活动最重要的指导思想。要求优选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日常体育教学内容。所选的内容应大众化,能够面向全体学生。②“目标指向性多”的原则。所选的体育内容应具有多种目标指向性,以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力达到要求。③“符合时展需求”的原则。所选内容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即紧跟时代脉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内容。④“操作难度不大”的原则。结合学校提供的条件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操作难度不大、能普遍使用的内容,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⑤“延续性”原则。教学内容应注意延续性,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

3.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学结构

以往的体育教学内容结构主要以体育项目为主,并以掌握运动项目技巧为主线。在这种内容结构下,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一定影响,且体育的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的发挥也受到一定的抑制。构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以娱乐、健身、保健以及竞技为主干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再将内容进行划分:基础性内容、提高性内容、专项性内容。根据教材情况,又可将教材内容划分为重点教材内容、一般性教材内容两种。通过以上多元化的内容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育能力。

4.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要求

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要求:①应符合学生的体育需求、使其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并主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②制定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其真正走进中学体育课堂,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总目标。唯有将体育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并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发挥其健身娱乐的效果。

5.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篇2

1.2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组合中学体育教学的方法要多元化,可以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组合。可以采用直观性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分组游戏,抑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提问的形式检查同学们对知识的巩固和技能掌握的情况,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检查同学们对动作要领是否完全掌握等等。另外,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现代化,调查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情况,充分考虑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力争实现个性化、民主化、多元化教学。

1.3多变的场地器材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体育教学不要仅仅局限于书本,要组织同学们多场地上进行体育锻炼。国内外的调查显示场地体育器材的配备会较大地影响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成不变的体育器材已不能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参加锻炼的热情。而多变的场地器材不仅能开阔同学们的眼界,而且能增强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同学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发挥,打破上课时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格局,也可以按照同学们的提议灵活地进行体育活动,从而收到更加灵活、个性、科学化的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方法

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学习,从而让其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自学意识以及“大家”意识。因为合作学习不局限于仅仅两个人或者是三个人,甚至是一个团体内的互相合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体合作能力。在这个目标下,体育教师们的教学程序应该围绕在学生们的特异性之中。例如,组内不同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本领、学习成绩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们判定不同学生们之间的进行合作学习的依据。因此,任课体育教师们在进行分组时可以考虑以下的方面:第一,教师们在进行体育教学课程学习之前可以先设置几个课前问题,将这几个问题平均分配给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能够互助互学,从而共同得出答案。然后,在课上教师们在根据学生们对于问题的理解与回答进行整理,并对正确答案进行公示,从而完成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

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是一项创新的举措,下面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将其应用与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学习以及生活的影响。

(一)对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的影响相比较于传统的竞争型体育教学来说,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合作学习以学生们为中心,任课教师们将一些体育动作、操作技巧演示给学生们,通过将动作从正面、侧面依次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熟悉这个动作,这样不仅仅可以加强学生们对于动作的认知,避免出现错误记忆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学生们通过观察教师们的动作示范从而对于体育动作等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为了能够让小组成员能够一起进步,各个成员将会非常积极并且主动地指点出组内同学动作的不恰当性或者是错误的地方,通过合作,小组内的学习环境非常和谐并且积极向上,因此,合作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以及学生们之间的分析能力。

(二)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影响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学习模式相比于相比较于传统的竞争型体育教学来说,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理论知识,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论知识水平。理论知识作为体育教学实际操作的一个技能挤出,是高等师范学院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合作学习模式的本质是让学生们自主进行学习,然后组内相互合作,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学生们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通过以教材、互联网、课外书籍等等的方式对老师们布置的作业进行理解,学生们在进行答案查询的过程中,无意识的增加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还提高了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再通过组内各个学生们之间的相互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从而让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的牢固。

(三)对于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影响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传统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很少让学生们进行实践教学,大都是以口头叙述,然后老师们在进行动作的示范,学生们真正的思考并且练习的时间较少。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们对于技能的实践以及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教师们的主观教学意识非常强,仅仅是依靠自己现有的动作技术或者是教学经验对学生们进行教学,学生们在课程上处于一个被动吸收知识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第一,一旦体育教师的在进行课堂演练和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出现教学内容的偏差,学生们一时间无法发现,导致一错再错。第二,教师们的主观意识太强可能导致学生们对于课程内容的厌烦,因此,对于学生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很大程度上下降。而合作学习则大不相同,合作学习让小组内每一个学生都动了起来,并且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帮助,并且每一个人都有着让自己的小组变得更好的责任,因此,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大大写提高,从而对于他们的体育学习达到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影响。

三、使用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一)使用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以往高等师范院校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产生的结果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有些高等师范学院的任课体育教师们很有很好的使用学习资料,进而不能够将合作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出现教学偏差问题;第二,在课堂中应用合作教学模式时,教师们在其中起的作用并不是非常的明显,以至于在推行起来有些困难;第三,学生们在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时参与度不大,对于问题的讨论有效性也不是很有成效;第四,教师们对于学生们进行合作交流所产生的成果反馈不明显,导致学生们进行下去的欲望不大。

(二)使用合作学习时提出的建议因此,针对以上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第一,高等师范学院的体育教师们必须加强对于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的引导,进而让学生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第二,在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行时,不要只注重表面形式,要加强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进而更好的应用与自己的课堂之上;第三,在进行教学时,不要只注重教学模式的实行,还需要注意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第四,学生们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老师们不能只关注与好学生,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们也要一视同仁,进行个性化差异教育。

四、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研究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们的注意力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一些学校的优秀教学视频也在网上都有资源。现如今,每一所高校中都存在着多媒体设施。因此,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网络上寻找更多的视频让学生们进行参照学习。例如,学生们在学习一些体育动作的时候,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视频信息,在备课的同时,将互联网上的一些专业人士的视频进行剪辑,并配以文字说明。然后在课上教师们在进行课堂讲解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记忆力,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之后,然后进行视频的观看以及讲解。将动作从正面、侧面依次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熟悉这个动作,这样不仅仅可以加强学生们对于动作的认知,避免出现错误记忆从而影响学习效果。通过视频中动作的循环播放,让学生们自己实际的练习以及模仿,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加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小组之内还可以进行动作讨论,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篇4

体育教学有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练习必须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且须配合默契。因此师生感情是否融洽,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证师生感情融洽,教师自己必须带着爱心去上课,并把这种感情体现在行动上论文。

带着爱心去上课,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比如,上课时天气较热,教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活动量;天气较冷时,教师就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疼脑热,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次,上课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学生直捂着眼睛,我马上命令学生向后转,背对风站,自己却走到学生面前顶风而立。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是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上体会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尊师之情。

其次,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有一次,在教支撑跳跃山羊时,有位女生总是不敢起跳,急得直哭。她一哭,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沉闷下来。这时我马上走过去安慰、鼓励她,进行耐心讲解,并专门给她做了几遍示范动作,帮她练习了几次,这位女同学果然有了进步,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她也开心地笑了。

另外,还要注意教育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应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有一次在练习双手传接篮球时,有个女生边练习边吃零食。我瞪了她一眼,她毫无反应,我就走过去接过球同她一起练习。看着她那漫不经心的样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她身上,她大发脾气,我当时真想过去训她一顿。可稍一沉思,觉得不妥,就让其他学生继续练习,然后把她叫到一边,告诉她刚才她没有接住球的原因,接着又和她一起练习。下课后,那位同学诚恳地说:“我错了,谷老师,您别生气,今后我一定好好练。”我也检查了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师生间感情也更融洽了。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篇5

1.一对一互助合作。两人合作是让学生两人一组,交替作为观察者和练习者,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共同学习运动技能的分组策略。采用一对一分组策略时,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然后让学生一对一互助练习,一人练习动作,另一人则根据要领仔细观察,提供反馈和帮助;反之,当一人能正确掌握动作时,他就转变为观察者和帮助者,另一名学生则变成练习者进行练习,直到两人都正确掌握技能为止。这种分组策略适用于广播操、武术、球类等项目。2.4至6人小组合作4至6人合作在合作教学中是较为常见和科学的分组形式。学生小组由4至6人组成,选出一人作为小组长,起到组织、领导、监督、帮助的作用,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尝试、探索,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进而获得成功。具体实施时,教师先抛出问题让小组自主讨论,尝试探索技术动作,然后再进行讲解示范,小组依照正确的动作技术进行练习,组内成员相互评价,互相纠正错误动作,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种分组策略适用于投掷、体操等技巧类项目。3.多人合作。常见的多人合作是按照四列横队分组,将学生平均分成四组进行练习或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这种方式大多用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上,通过游戏比赛,让学生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在实战中得以展示和演练,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提高运动技能和技术。这种分组策略适用于跑、体育游戏等项目。

二、按功能分组

篇6

第一,分组方便快捷。不论是根据学生能力、性别、兴趣、项目等进行分组,每班分三组都是最适当、最省时、最快捷的。体育委员只要在上课前向教师领取分组指令,课间三五分钟内就可以把组分好。第二,教学轮换快速。根据体育课教学的基本环节:准备活动、复习旧课、教授新课及新课教学的基本环节:讲解、示范、练习。三组教学法可以在教学上顺利实现教学轮转,教学过程无断档,课堂教学井然有序,教学效率较高。第三,组织灵活监督到位。“三组教学法”课堂教学站位以三角形为主,不论是小组活动还是全体集合都比较灵活、快速,队形转换迅速。并且教师在三角形中心组织教学方便,不需要过多的移动,转身转向即可组织教学和管理、监督学生。

2.“三组教学法”的分组方法

第一,能力型分组。对于体能型教学内容为主的体育课,如中长跑,投掷、跳远等体能差异较大的项目,按照学生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组。这种分组教学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与进步带来的快乐,更有助于学生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第二,性别型分组。对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教学内容,例如男生学习头手倒立,女生学习肩肘倒立;男生学习铅球投掷,女生学习实心球投掷;男生做引体向上,女生做仰卧起坐等。可以将学生分为男生组、女生组和男女混合组。对于一部分能力强的女生和能力弱的男生可分为男女混合组,更有助于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男女生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男、女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各种不同项目、不同要求的体育技能,提高体育课课堂教学质量。第三,项目型分组。项目型分组其实就是兴趣、特长型分组。实践证明,每节课活动项目不得超过三项,只要超过三项教学密度、练习量就无法得到保证。比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教学,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将学生分为三组进行教学。在同一节体育课上可以设不同的体育项目,以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爱好的需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极大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很大的作用。以上是“三组教学法”的基本分组方法,一般情况下完全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实现教学目标。当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还可以采取其他灵活多样的分组方法,比如补偿型分组法、友伴型分组法等。

二、“三组教学法”实施过程

1.教学设计

依据“三组教学法”,体育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预设,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分组提供依据。其次,根据分组确定教学流程,力争每节课都有规范的教学程序,各组教学内容如何实施;教学环节如何在各组间进行轮转;如何分配各组教学时间;如何协调各组教学不受影响等,从而避免教学出现随意性。再次,充分设置教学预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的方案进行充分的考虑,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比如,教学中的安全措施、保护措施、场地的选择等。因此,每节课体育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保障,从而全面、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课前分组

体育教师在做好课前教学设计的同时,确定好学生分组的类型。各班的体育委员在上课前向体育教师领取分组指令,或者教师在本节课结束时,根据下节课的内容公布下一节课学生分组的类型。在上课前根据分组类型进行分组,并按照所分三组进行排队集合,集合的形式有三组平行站位集合或三组三角形站位集合,等待教师上课。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准备活动、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分为:讲解、示范、练习。这样的三环节教学过程设计可以很好地实施三组教学轮转。准备活动以集体准备为主要形式,若是常规性准备活动通常采取三组平行站位,教师发出活动指令,学生活动即可;如果有新动作准备活动要采用三角形站位,教师在中间或一个顶点位置进行示范,学生学习准备动作要领,清楚明了,互不干扰。复习旧课,主要巩固上一节学习的内容,并为本节课学习做准备,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进行三组教学轮转时的过渡。讲授新课,如果新课内容简单,可以实施集体授课,采用三角形站位,教师在中间讲解、示范,然后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如果新课内容复杂或技术要领多,就要实施三组轮转,采取讲解、示范、练习各组分步轮转教学。三组轮转教学时,一方面注意教学环节的流畅性,另一方面注意监控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性,不能由于轮转而使教学流于形式,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

篇7

二、初中体育教学分组方法特点及运用

1.性别分组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男女学生的特点进行安排。通常,女生一般更爱美,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安排节奏鲜明、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简单的内容进行练习,例如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等活动项目。而男生则因为生性活泼好动、竞争意识强、敢于自我表现、喜欢一争高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具有比赛性、对抗性的体育活动,例如分组的球类活动、接力赛、体操等力量型对抗项目。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安排男生的课,还要安排女生的授课内容,通过分组教学、统筹兼顾的方式,突出性别差异在教学工作中的特点。

2.兴趣分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兴趣小组,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多种活动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喜爱的项目。例如,在初中的跳跃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同时设置立定跳远、跳高、跳远等三个练习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兴趣选择所进行的跳跃练习项目。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且能够调动其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潜能、体质以及身体协调能力。在整个分组学习过程中,所有成员都进行着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而且是自己选择的学习内容,因此其学习起来更加积极,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命令也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自主、自愿的基本原则,人数可以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也可以有差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3.目标分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而有时会出现只顾及小组人数数量上的一致,而不重视小组间实际实力的差别。这导致获胜小组喜笑颜开,而失败小组则情绪低落,不能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体育活动的成就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使用目标分组方法,将距离、速度、命中率、次数等具体指标作为衡量小组输赢的根据,将整个班级划分成为不同的小组,在各自不同的目标下进行体育活动,只要超过或者达到设定的目标就是获胜组。这样,有效地消除了分组比赛而导致学生间的火药味,使得学生间的关系得到协调。

三、初中体育分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其他问题

1.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组并非绝对化的分组方式,而是在学生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实时地分组变换。当学生的体能以及运动能力提高之后,教师必须对小组内部的成员进行及时地调整。例如,在篮球运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掌握了运球动作之后,可以将学生调整至单手上篮训练小组,促进成员之间的整体发展。

篇8

(一)终身体育的由来

终身体育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的教育家保罗•郎格郎在其著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的。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终身体育这个概念。我国终身体育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比较晚,且经验还不够丰富。

(二)终身体育的概念

针对终身体育,国内外体育理论专家有着不同的定义。国外体育理论专家比较倾向于将终身体育定义为人的一生坚持接受体育教育,并进行体育锻炼。并把终身体育的含义分为两方面来阐述:一方面,终身体育作为一种行为模式,是指人的一生都接受体育教育,并坚持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身体素质和对于体育的热情,并能够依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制定长期的、有效的、适合自己的练习计划;另一方面,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思想,是指人们通过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信念来影响其一生的体育行为。国内体育理论专家将其定义为:终身体育是指人通过接受阶段性的体育教育之后,能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并长期进行体育锻炼,使体育伴随一生。终身体育教育是终身教育理论的创新和进步,它是将终身教育的理论应用于体育教育的创新成果。终身体育的目标是使得学生在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不同阶段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培养体育热情、增强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自己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之后,能够应用在学校学到的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坚持锻炼身体,进一步增强体质,并且针对社会体育活动要具备应有的组织和裁判能力,使体育伴随一生。

(三)终身体育与大学体育的关系

大学体育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它是体育教育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做好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工作十分必要。大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最重要场所,大学的体育教育的设施、项目、课程设置是充分考虑到学生步出校门之后的社会体育而制定的,其一般都具有周密的时间计划和课程强度安排,这对于学生培养体育热情、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和知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将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社会体育教育的前一阶段,它衔接着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教育,其体育教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之后的体育锻炼。因此,做好大学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前提与保证。

二、大学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教育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各项体育活动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体育教育中的终身体育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1.多样化的课程设置

终身体育教育开展以来,我国各大高校进一步丰富了体育课程中的体育项目,在传统的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健美、太极剑、中国武术、跆拳道、体操等体育项目,新增的体育项目进一步满足了学生的体育爱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2.灵活的教学方式

大学体育教学避免了传统的强制性课程安排、不分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不考虑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考虑到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也有利于提高其课堂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学生通过自选体育课程的方式与和自己有相同体育爱好的同学聚在一起,会更容易、更高效地掌握体育技能和方法,在课下还可以与同学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必定会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3.丰富的社团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大学中的社团活动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关体育活动的社团也越来越多,社团活动越来越丰富,活动内容越来越新颖。这些社团,如滑板、街舞、轮滑、台球、拳击、健美操等,它们在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和能力。学生们通过参加这些社团活动,在各种竞技比赛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相关方面的体育技能,又能在组织这些社团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这在自己步入社会之后的体育实践中都是十分有利的。另外,在社团之中,学生们又可以结识很多与自己有着相同体育爱好的同学,这对于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意义重大。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1.对于终身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首先,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角色,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授体育项目的运动技巧,教学内容只针对考试范围,同时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只注重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部分,而忽视了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导致终身体育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学生没有端正对体育教育的态度。有些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学习好专业知识就足够了,对于体育教育根本不予重视,没有把体育课程当做正规课程来对待,参加体育教学完全出于一种随便、散漫的心态,有些男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长期不进行体育锻炼;女同学则整天担心体重增加,又怕苦怕累,不愿参加体育锻炼,于是采用节食的方式来控制体重,导致营养不良,使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2.基础设施不全

有些大学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或没有真正理解终身体育的理念和重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削减或挤占体育教学经费,以节省办学资金,这使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全,甚至因基础设施配备不完整,或经费不足而无法开展部分体育课程。体育基础设施是开展体育课程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基础设施配备不全,必然会导致师生的部分体育教学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基本要求都无法满足,更无从谈起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教育。这将严重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使得终身体育教育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

3.考评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时只注重学生在体育考试中,相关课程的运动技能是否达标,把体育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忽视了学生是否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提高了体育热情,增强了身体素质,掌握了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树立了终身体育观,这是一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表现,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本身就存在差异,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来就比较好,那么其掌握运动技能的速度就比较快,可能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就可以在体育考试中拿到优秀的成绩。相反,有些学生本身体制就比较弱,或体育水平比较低,可能其经过刻苦努力,体育考试成绩也不够理想。因此,如果只单一地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和评价标准必然有失公平,也不利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解决方法与对策

(一)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1.提高重视程度

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实践者,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提高对于终身体育的重视程度,树立终身体育观。并且要对学生做好正面教育与引导,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真正了解终身体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促进其增强体育锻炼,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2.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

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要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勤于锻炼、乐于锻炼。教师要改变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性、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竞赛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也要注意讲解知识时语言的生动性和动作示范时动作的优美性。另外,教师要多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进步,增强其学习信心,对于学习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千万不可讽刺挖苦,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3.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大学体育教育不仅仅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负责,更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能,培养其终身锻炼的习惯,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受益终生的。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要充分意识到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的重要意义,从日常生活做起,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高校要提高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得随意削减、挤占体育教学经费。与教育主管部门做好交流,进行专项资金申请,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地满足师生对于体育基础设施的需求,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先进的体育教学仪器、设备等,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高校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真正掌握学生体育水平,并针对其程度完善下一步的教学方案。高校不能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要注重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变化,将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以及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加入到考核机制之中,使考核机制能够反映学生在体育教学整个过程中的心理、身体、技术水平、体育意识等多方面的情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校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教师要因材施教,将学生作为个性化的主体进行个性化的体育辅导。

篇9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把德育内容渗透到相应教材内容中,很多体育课程教材中都有田径项目,这是一项相对无聊、枯燥且又累又脏的训练项目,许多学生都不想练习这个项目。体育教师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勇敢地战胜困难,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例如,可以在下雨安排学生进行运动训练,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多数学生肯定不能接受,但是如果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运动训练的话,学生就会学习老师,被老师打动。许多球类运动以团结协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球类运动时,可以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学生中,升华团结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1.2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组织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把德育内容与教学组织结合起来,利用有组织的教学,取得更理想的思想教育成果,组织得越严密,方法用得越得当,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就会越深刻。做好体育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检查器材和服装,做好热身运动,加强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进行队列练习,培养学生组织的严密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对于摆放健身器材的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在体育锻炼之后,求学生整理收拾器材,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

1.3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纪律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必须遵守的准则之一,是保证体育课程能正常进行的唯一途径,所以,在课堂中要多多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学生的衣着、考勤、病假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使学生养成守纪律、不松散的好习惯。如在跑步教学中,有些学生会找借口逃避,一旦有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查明原因,防止学生偷懒,表扬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学生,对偷懒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学会严格要求自己,自发地加入跑步行列。

1.4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师言行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到教学的各个方面,还可以把其渗透到教师的言行中,教师本身最能直观地体现教学内容,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品德,这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很大。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自己首先要做到,在同学中才能产生信服力,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那么自己要保证在上课前到达运动场;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穿着运动服上课,那么自己也要穿着运动服;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那么自己就要文明懂礼,不打骂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从老师身上感悟到道德理念。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当好学生的榜样,以言行身教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5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师评价中

初中体育课是不断变化的场景,学生一直处在变化中,体育老师要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时机,针对学生各自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用批评和表扬的方法渗透德育教育。如在学习体操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反应很快,动作学习得很快,他会帮助一些学得慢的同学学习这个动作,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学生都学习他乐于助人的品质;对于学得慢的同学,老师也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勇气,提高学习信心。此外,表扬和批评都应慎重,做到公平,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榜样作用。

篇10

同学们往往具有很强的好胜的心理特征,如果在游戏中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将有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游戏具有情节性、竞赛的特点,可以把教学课中练习内容安排在游戏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为了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可采用加速跑练习,但在练习时往往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于是可以考虑可把此练习安排在“迎面接力”比赛中,结果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2增加中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体育课教学模式呆板单一,忽略了对青少年学生兴趣的培养,没有营造活跃的体育课堂气氛,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没能被调动起来,使体育教育学的娱乐性削弱。而将游戏应用到体育课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枯燥无味的运动技能、体能锻炼变得有趣。

1.3可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实用性

要提高人身体素质必须加强体育锻炼。但是,学校体育教学,往往枯燥单调,学生往往没有兴趣,不愿意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如果在教学时,把运动技术编成游戏,并适时的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达到提高素质、增强体质的效果。不但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增长发育,还能提高其身体各机能的完善,从而实现了体育教学实用性。

2体育游戏在中长跑训练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