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1 08:44: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篇1

城镇化已经成为下一个阶段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我认为城镇化并不是新问题。我们前十年、前三十年一直都在推进,如果继续走老路,城镇化不一定能够成为我们的最大红利,还有可能产生风险。如果延续以往的路子,由快速城镇化所导致的高房价、农民工不公平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就会进一步涌现。由于缺乏透明造成的金融风险也会带来,由于建筑能耗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土地污染、河流水源污染问题也会有风险。由于城市扩张模式占用大量的耕地,我们的粮食也有风险。如果继续走老路,风险非常大。二战以来的经验表明,除了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成功进行了城镇化并实现了现代化之外,在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城镇化虽然很高,农民也大量进城,不仅没有促进经济发展,反而陷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

所以说,我们的城镇化一定是新型的。这新型是指不能走老路,一定要转型升级。根据我的理解,城镇化应该有4个重点:第一,新型城镇化一定是一个体制变革的过程,比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第二,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改变过去人口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过度积聚的现象,是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过程;第三,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过程,由过去的粗放发展、污染发展向绿色、低碳、智慧的方向发展;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城镇化一定是一个包容式、分享的过程,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是城镇化的重中之重。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存在哪些机遇?

接二连三产业综合体 和二产接着又和三产连着,不仅仅是生产业,还包括小型的科技公司、创意集团、文化产业、旅游公司等,这在中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中间,就是搞生产。产业链前端的高附加值部分,从设计和策划开始,全部是在国外。现在要搞中国版的产业升级城市,就是将这个产业作全面发展,需要做文化、创意、科技、培训以及人力资源的提升。这一块我们需要大力解决,首先需要闯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我把它概括为接二连三,二产接着,连着三产。

篇2

[作者简介]来永宝(1957- ),男,山东莒县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福建 龙岩 36402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24-02

以绿色、高效、集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它可以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反哺农村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具有“一举托两头”的作用。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为城镇化的基本过程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除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意识之外,还要强化城市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特别是在“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的当下,更要提高城市劳动者的素质。高职教育大有可为。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城镇化的支撑是产业,城镇化的载体是城市业态,城镇化的路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产业发展或城市业态的培育都离不开技能型专门人才,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更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高职院校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与创业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107万人,经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1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76所,招生325万人。2010年以后,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生源出现了走低的趋势,这既给高职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总体上从1978年18%上升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候的20.9%,再到2012年的51.3%,大约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但是,各地情况不太平衡:城市化率较低的地区,大都是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重,职业技能(术)培训、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任务也较重。相反,高职院校大都集中在沿海和省会城市,这些高职院校吸引力较强,大量原在农村地区的高职学生大多在就读地就业,城市的发展有了人才保证,因而城市率不断攀高,形成良性循环。欠发达地区难以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使引进了也难以长期留住,只能靠当地培养人才,也就是集中力量在当地办好一所高职院校。福建龙岩市属于传统山区和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城镇化率不断攀升,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办好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闽西职院)。闽西职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闽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

办好高职院校,特别是在山区办好高职院校非常不易,这里既有办学环境的问题,也有政策支持和社会理解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凝聚办学特色,坚定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本质属性,强调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内涵发展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与积累的结果。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凝聚办学特色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办学机制体制的演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内涵发展还存在一个横向差异性办学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功能和办学规律,走有别于中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与中职和应用型本科错位办学,形成“银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

新型城镇化的“新型”,现代职教体系的“现代”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涵发展”,在高职办学人才培养交汇点上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上。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现代”一词,其含义一是指通过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来引领职教科学发展;二是校企合作,甚至一校两元(学校、企业两元)育人模式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的机制、体制创新;三是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高职的人才培养理念要“现代”和“新型”。

学校办得如何,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一所享有崇高社会声誉、为公众认可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实际上是先进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最重要的高职院校之一。闽粤赣边四个设区市(赣州、梅州、三明、龙岩)仅有两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闽西职院在其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弘毅笃行、技精业成”的办学理念,继而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方面,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是城市化的基本平台,产业对接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要树立“办好一个专业(群),带动区域内一个产业”的专业建设思想。同时,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与行业标准相适应的设定专业教学标准。闽西职院坚持“立足闽西、面向海西,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主动呼应龙岩“1+2”主导产业(即重点培养1个千亿级机械产业,发展2个500亿级商贸物流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和“155”(1个世界级产业基地;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5个全国性产业基地:精品卷烟生产基地、环保产业基地、金铜长夜基地、建材产业基地、稀土产业基地;5个海西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能源基地、纺织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要依照产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动态机制,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服务于龙岩市生态型经济枢纽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围绕产业集聚打造专业平台,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专业群是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而设置的,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相关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具有地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产业性(以产业集群为依据)、相关性(同一产业中的相关专业)和有效性(资源配置最大化)的特征。同时,应注重专业群集中度建设。所谓专业集中度是指学校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数与专业总数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专业集中度较高。反之,专业集中度低,结构分散,主干不突出,专业相关性差,就无法形成专业特色和专业品牌,内涵发展便失去专业支撑。

特色专业是指专业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属性与定位,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建设水平和明显的特色,并获得社会的认可,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的集中体现。闽西职院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其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知名度饮誉省内外。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服务面向,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基础、特色和优势以及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好具有学校自身优势、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

三、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推手

1.高职院校要重视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办学机制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政、校、企、行都从各自的职能职责出发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而,职业教育必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到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探索引厂入校、前店后校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集团化、园区化合作办学形式,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把学校建成企业培训基地。要围绕“一线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专业教学只在校内进行的传统模式,改革教学空间时间资源的配置方式,创新专业教学的组织形式,构建适合学生技能训练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闽西职院深化“一线二双三证”(即以红土地精神育人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教育双环境、执教双师资的教学条件,达到毕业学生持有毕业证书、资格证书和素质证书的目标)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建立实践育人机制,确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的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保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活动,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积极推行高职单招改革试点和中职对口招生,坚持五年一贯制培养,通过技能高考、注册入学试点等多方面招生。

3.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职业发展、求职方法和技巧、简历撰写、面试准备、模拟面试等就业咨询与辅导。开发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依托创业基地或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搞好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

4.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中,建立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质量保障监控和评价体系。

5.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是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要求,2012年扩大到省级示范,2013年扩大到全部公办学校,2014年扩大到全部民办高职院校,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四、走内涵发展道路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体现高职的基本特质。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具有深厚专业功底的技能大师或能工巧匠,既擅长理论教学,又要精于技能培训。高职教师应当成为技术型、技师型、技能型的智者。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党的十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更加丰富。“立德”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对教师而言,立德既要加强德育,也要加强自身道德学风建设,还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树人先树己,修业必修身。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目前高职院校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这是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一是加大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环境,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占领人才高地。二是通过“学术度假”“讲座教授”等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到校工作。三是建立培养和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政策与机制,使高水平带头人脱颖而出。闽西职院2012年和2013年开展市级、院级教学名师选拔评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篇3

未来的十年中,土地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人口城镇化,确切的说是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最重要内涵。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将放缓。据统计,2005年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已经开始下降,且以40岁以上为主,农村可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已经非常有限。无论是农民工的数量,还是城镇范围扩张的速度,都难以与过去十年相比。

第二,农民维权意识增强。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多地上调征地补偿标准,都表明农民的土地权益将更好得到保障。

第三,农民工市民化是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不到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农民工市民化带来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将释放巨大内需。

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简单的赋予农民工城市户籍,更重要的是落实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最大的阻力在于成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农民工市民化概括为使农民工在城市“有活干、有学上、有房住、有保障”。在目前农民工基本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成本来源。

从总量上来看,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无疑非常庞大。但是,如果分项拆解来看,这样的成本并非不可承受。

首先,总成本并非一次性支付。据测算,在8万元的总成本中,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占了40-50%,但属于远期支出。如果扣除养老保险的远期支出,即期成本约为4.6万元。这其中需要一次性支付的成本仅为2.4万元,其余部分为每年约560元的医疗、意外伤害、低保、妇幼保健等社会保险和城市管理费用。

其次,成本中包含了农民工已经在享受的部分公共服务。目前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已经基本享受了义务教育,城市儿童数量的减少意味着不需要兴建大量学校就可以满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此外,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也基本考虑了农民工事实存在的现象,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承载能力。这些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总成本。

篇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从地域结构上看,中原经济区主要包括了河南省以及周边省份部分区域,中原经济区处于一种血脉相连的,文化经济发展共生的客观环境当中。中原经济区能够形成的重要基础在于其具有区位优势,整个区域处在重要的战略发展空间当中。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且文化积淀较深厚。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相对人口压力较大。农业发展程度与水平都较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中原经济区属于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开创之举,这意味着我国发展经济建设的水平显著提高,本文针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性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性质结构上看,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的内容。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的外延扩张主要是指城市的规模、数量以及地域扩张情况。内涵部分则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体现。

其一,狭义内涵。也即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内部结构以及功能性的建设。

其二,广义内涵。也即是指于特定的环境当中,多个城镇主体环境内部结构以及功能性的建设。

其三,泛义内涵。也即是指多种城镇生活形态的发展与变化。这种是城镇以及乡村统筹发展的重要表现。

(二)传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别分析

1.背景分析

我国的传统型城镇化建设发端于计划经济环境当中,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战略方式往往伴随具有多种缺陷。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当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集约化城镇化建设为内容,是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城镇化建设内容。

2.目标分析

从这个角度上看,传统城镇化建设主要是一种粗放式的以外延扩张为主要方式和目的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型下,需要不断的扩大投入来增加发展的速度。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则将发展的关注点放在了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上来。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为方向。关注提升城镇建设的品质。

3.侧重点分析

传统城镇化的重点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有时为了城市甚至不惜牺牲乡镇利益;新型城镇化重点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

(三)新型城镇换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建设摸索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对科学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工业、城镇化以及农业的方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我国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上的提升。截止到2009年为止,全国范围内共有31个省市地区的655个市镇进行了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提高到46.6%“,十一五”以来年均增加约 0.9 个百分点。与同期国际社会比较,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二、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路径

(一)推进方式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多元化发展,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城镇规模建设、区域差异性、城镇建设动力机制以及城镇特色发展等。

首先,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型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影响始终保持协调共进的步调。需要共同担负起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口转移的责任。

其次,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允许模式发展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特征,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优势。

再次,充分协调市场机制以及宏观调控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多种经济发展内容。

最后,根据撑怎发展实际特点、空间结构以及文化历史当中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的城镇化格局。中原经济区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一定要因地制宜,渐进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合理有序流动或就地转化。科学把握城镇化的速度和节奏,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本土转化人口的能力相适应,防止出现超越承载能力的“过速、过度城镇化”。

(二)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1.在形成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首先确保基本农田建设,在规划用地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造成土地使用浪费情况,高校使用土地资源。将发展紧凑型城镇作为规划用地的根本性原则,切实有效保护和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2.充分建立和发展循环性,可持续性经济。这个过程中应当重点发展具有现代意义的高薪技术产业,同时加快发展当代社会服务行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工业、信息行业、服务也等多个行业与领域的共同发展。

3.实现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实现创新,激发创新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将创新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4.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现还需要发挥多层次城镇化对象的聚合做账用,形成通过发展,这时进一步推动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是在结合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下形成的区别于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其次,充分明确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方向,规划设计了有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众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再次,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走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形成多层次建设平台,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最后,从发展策略上看,需要采用集约式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实现城乡之间的统筹管理,以此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杨焕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9.

[2]罗煜.试论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J].决策探索,2008(10):4041.

篇5

随着国内学者对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进行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的提法应运而生。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别传统城镇化的典型特征,它是根据时代特征和现实国情探索的一种新的城镇发展模式,其表现主要内容: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发展目标,以新型工业化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以统筹各种关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发展路径。

一、新的发展目标――坚持人的城镇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 “人的城镇化”,把“增加人的福祉”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人的城镇化”区别于“物的城镇化”,二者是不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人的城镇化”是实现地域转移、职业转换和身份转变,实现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这个过程不仅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人们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生活观念的转变。“物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城市规模的扩张,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其核心是土地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人的城镇化”是“物的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和发展目标。如果只是追求“物的城镇化”,即便是经济发展速度再快,生活居住空间再宽敞,但是没有健康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缺少了人文关怀的发展理念,忽视对人的基本价值关注,这种城镇化也失去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才构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本内容。

中国新型城镇化要求从过去重视“量”的扩张转变为对“质”的提升,从“外延式”到 “内涵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造城运动”,而是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实现 “人的城镇化”,让广大农民工能享受到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市民一样的生活,这才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意义所在。换言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很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新的发展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动力,新型工业化开启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把中国城镇化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城镇的诞生和发展与工业化发展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城镇化水平是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而提高的趋势。钱纳里对 1950 年到 1970年约 100 多个国家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做了调查,结果发现人均收入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新型工业化是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代要求,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展的明显特征。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大大地提高了现代工业的生产效率,加强了对现代生产过程的控制,促进了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平台。新型工业化是区别于以往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新”的自觉应用代替了。”

三、新的发展路径――统筹各种关系

统筹兼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解决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各种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利益协调是做到统筹兼顾的关键。统筹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的统筹;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

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总结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历史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已经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决定了我们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覆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中国新型城镇化在坚持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下,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从外延的扩张到内涵的集约发展道路,从城镇数量的增加到城镇质量的提升,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完善保护土地市场,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完善城镇的集聚与扩散功能、生产服务功能、就业功能和创新功能。

总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新”字体现在关注人,注重人。相对于传统城镇发展模式,“新”是指城镇化建设是有规划的、开放的、集约的,更重视内涵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型,也是一种城镇以人为本为发展理念的跃迁。

参考文献:

[1]周十峙.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6,(4).

篇6

1、新型城镇化道路内涵的界定:

自党的十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之后,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纷纷展开讨论,提出了有关新型城镇化内涵不同的看法[1]。

一是以人为本的视角。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质量为主导的城镇化。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增进人的幸福是新型城镇化的精髓,不仅市民要更幸福,而且农村转移人口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感受。其基本特征是全面协调、集约高效、人文活力和公平共享。代表有,吴江(2009)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推动力 ,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二是城乡建设的视角。认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 + 新城区 + 农村新社区。老城区重点是对棚户区、工厂外迁区等进行改造和环境治理,使之成为适合人居住的商业区和服务区;新城区是指开发区、实验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新社区就是新农村建设。主要代表有:刘海平(2012)[2]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引擎,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科技、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空间等诸多基本要素协调发展优化组合的过程;

三是农民市民化的视角。众多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必须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更关注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再是不单纯追求城镇化速度。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农民转入城市,并融入到城市的正常生活之中。

四是农村发展的视角。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绝不是强迫农民离开土地,强制搬迁上楼,远距离地涌入大城市,而是农民自主式的城镇化,就地融入城镇。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既要鼓励和支持异地转移就业,更着眼于积极发展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还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新”在不抛弃和遗弃农村,反而以农村繁荣为前提条件,农村人口也能享受城镇均等的公共服务。

五是综合的视角。新型城镇化是采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高度关注农民市民化,着力解决城乡和城市内部“双二元结构”,以人为本、次序协调、城乡一体、融合共享的城镇化。代表有,单卓然(2013)将其定义为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彭江碧(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是十分丰富的,不同的学者研究的方向不同,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也就因人而异,但总得来说,以城乡统筹为主线 ,突出以人为本 ,彰显人文关怀 ;以全面协调为标准 ,推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的协调发展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保障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 ;五是因地因时制宜 ,探索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2、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在学术界,由南京大学教授吴友仁先生发表的《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研究》掀起了了研究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浪潮。他指出关于中国当走何种城镇化道路,应当优先发展哪一种城镇化模式是发展城镇化的重要议题。对此,倪鹏飞(2013),仇保兴(2012)等一批学者认为我国城镇化主要分四种模式,即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中小城市模式、小城镇模式、综合城镇发展模式。

以北上广为主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大城市以及超大城市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其能力范围可以辐射周边的小城市与小城镇,大城市以及超大城市可以疏散和承担由中心城市原来承担的部分功能和职责,同时,也能更有效的促进中间区域的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小城镇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以省会城市为主的中等城市模式。中等城市一般定义是人口数目在50―100万规模的城市。中等城市不但可以在社区和工业生产上能够发挥其应有的集聚效应,又可避免出现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城市出现的人口过度密集、功能过于集中的超大城市病。发展中等城市模式对于推动其所在地区的全面区域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作用。以中等城市发展带动小城镇发展,也是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一个路径选择。

以发达小城市为主的小城镇模式。由于大中型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并且存在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资源有限的城市病。小城镇模式的发展可以使城市与乡村之间和谐发展,逐步加强城市与乡村的城乡联系,进而消除当今日益突出的城乡二元差别问题。发展小城镇模式是解决中国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和实现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不二选择。

以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为主的综合发展模式。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中国应努力避免西方国家在城镇化发展中曾经出现的“先集中发展后又疏散,最后再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这些巨大的资源浪费现象。结合我国国情,统筹规划区域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实施分散型和集中型结合发展的道路,以小城镇模式为发展基石,中小城市发展模式为主要渠道,将大城市发展居于核心地位,构建布局合理,比例协调,多层次多功能的城镇化体系。

3、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国内研究述评: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研究没有一个统一的策略,纵观文献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全局性的战略规划,二类:针对某地域的路径研究;三类是:针对某一侧面的发展规划

(1)全局的战略规划,以单卓然(2013),楚爱丽(2011),仇保兴(2012)[6]等学者为代表

(2)针对某地域的路径研究 ,以雷凡、魏玉翠、付渊博等人的硕士论文为代表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一条适合区域发展的路径。

(3)针对某一领域的路径研究,徐光平(2011),将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相结合,通过寻找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在新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出现的障碍,从而寻求一条解决的路径。吴江(2009),通过对地方政府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的行为偏差的分析,从而对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进行重新定位,设计出一条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5]。(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02)

[2]刘海平.新型城镇化内涵探析[J].决策探索.2012(07)

[3]魏后凯.党的十以来社会各界关于城镇化的主要观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3(14)

篇7

一、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2%增长至2015年的56.10%,表明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了从城镇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跨越。2016年中央8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可以看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转移与身份转变是核心,城镇空间扩张是载体,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最终目标,生态环境是承载者和约束条件。人口、空间、经济、生态环境共同协调发展才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路。然而,目前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存在人口、空间、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不相协调,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因此,亟待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内在质量的提升,即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向提升质量内涵转变:由过去粗放式用地、用能转向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由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转向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实际上就是利用具体的指标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进行具体化、层次化的统计描述和综合评价。

(一)构建原则

1.全面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内涵,反映其发展水平,同时考虑到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便于有关部门进行具体操作。

2.可行性与可比性原则。既要从现实状况出发,考虑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也要区分不同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可比性。

3.先进性与动态性原则。应考虑指标选取的先进性与导向性,同时考虑动态延续性,保证其客观地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新型城镇化水平。

(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遵循以上构建原则,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人口、产业、空间、环境等四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测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具体框架如下:

四、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安徽省区域位置优越:西接河南、湖北,东临江苏、浙江,北靠山东,南临江西,人口较多,在未来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4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将安徽省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因此,研究分析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对于该地区乃至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与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以安徽省2015年度各地市为样本,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数据来源于2016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二)方法选择

目前,人们开发出的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根据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多是采取咨询评分的方法确定权数,如综合指数法,专家评价法等;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即根据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或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数,如主成分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主观赋权法一般适用于综合评价指标数目较少,各指标对综合评价值确定的重要性易于区分,并且各指标间相关性较小的情形。当很难区分指标的重要性时,可选用客观赋权法,利用各指标实际观察值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提供信息量越多的指标所赋权重就越大,反之所赋权重就越小。

由于本文综合评价指标数目多,难以区分各指标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选用因子分析作为综合评价方法。

(三)综合评价

根据统计资料,将上述指标的实际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16.0进行因子分析。

1.适合度检验。采用KMO检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这两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KMO=0.615>0.5,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sig值P=0

2.相关系数的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由输出的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及其方差贡献率可知:前4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6.215%,表明前4个因子已经包含了原11个变量86.215%的信息量,故可用这4个因子代替原来11个指标来评价安徽省各地区2015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因此取前4个因子即可。

3.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由输出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因子在非农人口比重、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养老保险参保率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人口城镇化的状况,命名为人口城镇化因子。第二个因子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空间城镇化状况,命名为空间城镇化因子;第三个因子在非农就业比重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产业城镇化的状况,命名为产业城镇化因子。第4个因子在污水处理率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环境城镇化的状况,命名为环境城镇化因子。

4.构造综合评价模型。以所选取的前4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W1,W2,W3,W4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模型:

F综=F1*W1+F2*W2+F3*W3+F4*W4

F1,F2,F3,F4分e表示前4个因子得分,将前4个因子得分,代入模型得出2015年安徽省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2所示:

由综合因子得分可知:合肥、马鞍山、淮北、芜湖、铜陵、蚌埠、滁州等7市综合得分为正,表明这些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在综合得分为正的城市中,合肥综合得分最高,排名第1,其他城市依次分列2-7位。亳州、宿州、阜阳、淮南、六安、宣城、池州、安庆、黄山等9市得分为负,表明这些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安徽省评价水平,其中:阜阳、宿州、亳州等3市得分较低,综合排名依次分列14-16位。

五、主要结论及建议

一是安徽省型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总体来看:安徽省南部城市高于北部城市,东部城市高于西部城市。二是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城市F1得分均较低,说明这些城市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阻碍了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且F1所占的权重较大,说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状况。因此,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应重点加大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通过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市民化等途径,使转移人口享受城镇带来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

[3]王冬年,盛静,王欢.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6(6).

[4]顾君颖,韩亚琼,王允.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5).

[5]李栋林.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6.

[6]王际宇,易丹辉,郭丽环.中国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6).

篇8

引言

城镇化是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以及中国提出实现现代化目标两者相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经济新常态要点的提出,各种负面影响也随之凸显出来,环境问题、公共资源均享、户籍制度等方面都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有效提升,如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使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的利益分配由失衡走向平衡,实现国民利益分配均等化和无歧视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正因为原有的城镇化内涵与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出现了偏离,所以“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应用而出。“新型城镇化”提出的初始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对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不断补充,最终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一个官方定义:追求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放弃原来只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开始专注于提高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也在讲话中提出新型城镇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可以认为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更重要的是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转变,进而形成城市和乡村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

陆大道(2014)指出长江经济带凭借着强大的综合运输能力,具备着与海岸经济带完全不同的优势,提出我国应该坚持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将其作为我国宏观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例,在《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提出不同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在最新的《长江经济Х⒄构婊纲要》也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份《纲要》中指出要建设高水平的城镇化,追求更加合理的城市结构,促进人口城镇化,依托大城市建立一批有特色的中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态。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格局中地位重要,且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再度成为热点地区,所以将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自“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解读,赵永平(2013)、王新越等(2014)根据已有的对于城镇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政府材料解读,认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涵是将人作为城镇化的主题,不同于以往的追求土地城镇化;单卓然,黄亚平(2013)、王千,赵俊俊(2013)、段进军,殷悦(2014)、宋连胜,金月华(2016)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总结为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人民生活质量、追求高质量的城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好城乡统筹规划:也有学者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意义的城镇化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集中体现在生活方式(包括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公共服务的享受、社会管理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评价体系相关研究

由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理解的角度不同,相关文献出现了多种评价体系。在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之前,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面,随后的研究发现:单一的依靠增加经济增长对于城镇化的提高并不能显著的增加城镇化(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2011),随着时间的推移衡量城镇化的指标体系日益丰富,经济因素对城镇化水平影响越来越低阴,以张少辉(2004)和陈延军、赵炜林(2011)认为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健康发展速度才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最大因素:孙长青,田园(2013)、杨惠珍(2013)、王际宇等(2015)分别采用综合的指标体系评价了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涵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情况、集约发展、民生问题等等:孙雪(2012)通过对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促进机制等方面的比较,得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追求高质量、高水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根据这些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城乡发展动力、城乡发展公平、城乡发展质量:戚晓旭等(2014)、吕丹等(2014)在参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前人的基础上对于新型城镇化又有了新的理解,分别提出了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指标体系中加入了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服务共享。

(三)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在指标体系建立后,相关文献往往会选择对某一区域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如张少辉(2004)、杨洋等(2015)、钟茂初(2016)等;由于概念提出时间不长,从邹辉、段学军(2015)已有的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发现针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肖金成,黄征学(2015)从目前城镇化程度、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存在的不足分析了长江上中下游三个地区的城镇化特点,提出了建设城镇化的基本思路与相关政策建议但这些研究没有进一步对其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性做细致分析。

总体来说,现有文献缺少针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研究,且主要局限在研究城镇化的动力源与影响因素上,特别是对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变和差异性研究不深,研究对象多为省级区域。本文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从生态文明、经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共享四个方面对于长江经济带包含的60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重点进行差异性分析,以期为我国长江经济带区域城镇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的选取

传统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偏向于“硬件城镇化”,对于诸如提升居民幸福感、内涵增长等概念重视不够,而新型城镇化的则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最新规划,对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其内涵及特征进行了尝试性描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这个一级指标下,分为4个二级指标和对应的24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别从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诠释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其中在具体指标选取上,生态文明方面的指标主要突出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主要突出该区域在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效率和强度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突出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公共服务方面主要突出城市人口幸福感、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具体内容见表1。

(1)生态文明

城市所处的环境系统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它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工业,在人类进行生活生产的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只有对这些垃圾、污染物做好达标处理和控制改善人居环境,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才能推动人与城镇环境和谐相处。在当前城市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居环境又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重视,导致环境质量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利于提高城镇的开放度,有利于提升城镇的吸引力,有利于扩大城镇的辐射力,进而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到城镇化进程中,因此,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作为评价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的指标。

(2)经济城镇化

经济增长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源泉,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产生,另外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进程也会随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生产、交换和消费等要素开始向城镇集聚。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紧密相关。所以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GDP)、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职工平均工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吸引外资数额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衡量新型城镇化水平中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内容。

(3)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协同发展,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大城市在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市郊铁路,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将排水管道长度、人均铺装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年用水量、移动电话用户、自来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等作为衡量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主要指标。

(4)公共服务共享

在当前的发展时期,“城市病”问题日益严重,这表现在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聚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方面,而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感”,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是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关键。因此,本文选择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每万人医院数、高等学校总数、在校学生总数、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等指标衡量评价新型城镇化中社会城镇化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数据来源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9省2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①,计算新型城镇化协调性的综合指数。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四)指标体系计算实证结果

由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上述熵值法计算过程,本文将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按流域分为三部分,并分析2004-2014年11年间的数据,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最终计算得到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

三、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时空分布分析

根据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分别从整体、城市群区域、地级市3个层面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

(一)整体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折

就宏观层面而言,11年间长江经济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目前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平均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15.30提高到2014年的30.24,11年间提商14.94,年均增长率为7.05%,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升。

接下来将分别根据区域的时空差异详细分析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情况。

(二)各区域城市群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

表2分析对比了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内部上中下游三个区域城市群之间的得分变化情况,就中观区域层面而言,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区域差异较大。整体来看:下游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游地区居中,上游地区最低,并且上游和中游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虽然新型城镇化水平均稳步提高,但在不同时间段相互之间发展特征存在差异性,所以根据发展阶段可做进一步具体分析,可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平稳发展初期),2004-2006年,三个区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别并不大,并且均稳步提高,综合得分提高幅度均处于1.00-1.50,其中下游地区的增速较快,中游的发展速度与下游接近,而上游地区增速较慢。;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2007-2012年,三个区域城市群之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总体呈现出先拉大后缩小的状态,较上一阶段发展增速加快,上游地区的增速开始增加,逐渐与中游和上游地区同步,至2010年底,三个区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达到最小:而之后的2011、2012年是其增速最快的时期。第3阶段(均衡发展期),2013-2014年,三个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甚至出现了评价值停滞的现象,而下游地区依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其与中下游地^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这是由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大,城镇化程度和质量相对较高,而上中游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镇分布密度较小,而且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较低。这种差距和矛盾一方面与我国整体的发展规划相关,另一方面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发展政策等相关。

(三)地级市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4-2006年,变异系数逐渐增大,由2004年的0.54增大到2006年的0.67,达到最大值,此后几年变异系数减到最小,为2010年的0.51,2011年又_始增大,直到增加为2014年的0.56。纵观整个研究阶段,所选取的长江经济带5 9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在研究基期较小,首先经历第一阶段的大幅度上升,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的突然下滑,最后差异性又逐渐增大,在研究末期新型城镇化水平又出现不均衡状态。可以看出2006、2012和2014年59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不均衡,2010年区域差异性最小。

另外当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做具体比较时发现,上海、苏州、南京等下游沿岸较发达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攀枝花、宜宾、乐山等上游欠发达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从各地区2004 2014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发现,近11年来所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都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近年来各地区的城市在水、电、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教文卫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城市拥堵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愈加严重,所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各地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四、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进行了综合评定,并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时空演变做出了差异性分析。基于上文的分析结果,提出四条促进我国长江经济带型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篇9

0 引言

公路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城镇化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在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高速铁路、城际轨道等轨道交通方式的出现,给公路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以公路为主体的运输网络开始向公路与轨道并重的模式转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了以构建城市群为单位的城镇发展体系,对于公路发展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明确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路发展理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新型城镇化内涵

纪晓岚先生在《论城市本质》一书中指出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是城市化的载体和基础,同时在对我国城市化历程总结和分析后,提出我国城市化的未来发展四大途径:农村城市化、区域城市化、建新城市、城市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有关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问题、发展规律及趋势等研究成果不断出现。著名区域经济学专家程必定教授认为,城镇化有“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变型”两种形式,“人口转移型”是发生在城镇化初级和中级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结构转变型”则是城镇化的高级形态,是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型[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深,对城镇化质量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如国内王成新、姚世谋等指出城镇发展应兼具速度和质量[2]。叶裕民教授则认为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城镇现代化,其终极目标为城乡一体化[3]。而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认识方面也有多种理解,朱洪祥以山东省为例,构建了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计算城镇化质量指数,并以此分析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4]。

城镇化加速推进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市民化农民工大量增加、城市空间过度扩张、耕地被大量占用和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城镇化转型变得迫不及待,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和发展要求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则认为新型城镇化是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城乡环境统一规划,生态补偿全面实施,人居环境与生活质量大大提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实现和谐发展[5]。单卓然、黄亚平定义了新时期“新型城镇化”概念,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三大内涵,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6大核心目标:平等城镇化、幸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和集约城镇化[6]。除上述观点外,还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一体化发展[7]。

2 新型城镇化对公路交通的发展要求

篇10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城镇化发展正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面临我国13亿人口的基数,我国城镇化水平显得十分薄弱,这将阻碍城镇化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地方城镇化建设过于追求“扩大城镇面积,盲目征收用地”,在实现量的积累时并不注重质的转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将地方县,镇,乡的经济提升,打造能够吸引外资的精神面貌,搞好基础设施设备,才能真正地实现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过程,指传统农村经济向新型社会经济转变,其中也带动了二,三产业在农村发展,使农村户口向非农村户口过渡。随着城镇化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精神文明都会向农村进行传播扩散。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以及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其是经济城镇化的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社会城镇化则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情况,基础设备以及精神文明都被同化,农村和非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减。产业结构城镇化则是指产业的演变,升级。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是指随着城镇化数量的增多,新型城镇的出现使城镇空间形式扩大。城镇化的内涵包含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城镇化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脚步。

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近几年,城镇化建设从表面上看发展得十分迅速,许多农村人口纳入了城镇人口,特别是北山广等一线城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转变的过程并不真实,新增的城镇人口并没有城镇户籍,并不能像其他城镇人口那样享受优待的城市福利。因此,在一线城市中,某些城市移民只是被“被城镇化”,并没有达到实现城镇化建设真正的目的。另外,地方城镇化盲目追求征地,开拓城镇土地资源,但是相关经济政策并没有随之出台支持,因此也是“被城镇化”。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土地,还变成了三无农民,同时还被留在了城市之外。

2.2城镇资源条件恶劣

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地方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略了土地资源过分利用,工业污染,环境污染,人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过量开拓土地资源,这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以及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支持工业快速发展,这会导致出现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重工业污染等情况。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总是要面对选择,到底是保留“绿水青山”还是追求“金山银山”。同时,在城镇化发展中还要面临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难题,这也是我国目前的急需攻克的难题。

3.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3.1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人口城镇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们应该以户籍改革为切入点,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纳入城镇户籍,并且为他们提供他们应享受的城镇福利。同时,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政府要进行相关的住房调控。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新能源,不可以为了追求发展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只有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2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农民得到应有的权利和福利。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剥削农民的一种手段。城乡一体化最为重要地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农业产业和轻工业转向农村,这样利于产业结构转变。最后,我们还要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分配,带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局面。

3.3高效能管理

在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管理也尤其重要。第一,我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通讯设备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要加快建设,打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污水处理和垃圾整治,其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第二,我们要加快城镇形象整治,积极处理道路“脏,乱,差”的现象,对交通,建筑,摊贩加强管理。第三,我们要对新城镇进行宣传,加强市民的精神文明,对市民在法律道德的教育上要加强教导,提升整个城镇的素质。通过高效地管理,新城镇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为引入外资而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涉及到人口,经济以及空间的变迁,因此不可一蹴而就,要踏踏实实地发展每个方面。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开急于求成而导致的误区,根据可持续发展方针来实现“质”的转变。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在于人,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实现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并且享有应得权利的局面。因此,城镇化建设应该时刻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衷旨。

参考文献:

[1]张友良.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传承,2013,(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