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8: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影视产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运营是指对产业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运营模式可称为经营模式。任何一种经营模式都是企业在产业运营过程中不断积累、改变之后形成的。通过调研可得出陕西影视制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所体现出的运营发展传统和历史。陕西在运营模式上进行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制作出众多影视佳作,取得积极成效。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有较大突破,规模持续快速扩大,产业布局高度集中,集群化发展格局趋势明显。国有和民营等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投资趋于谨慎,多角投资主体正在形成,发行渠道多样化。尽管陕西影视制作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但在产业层次构成的整体发展中,仍遇到许多发展困境。从大环境上来看,陕西整个影视制作产业规模不大,集约化程度低,平均一个企业的规模不到40人。文化创新能力不强,原创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拥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更少,整个产业发展还很不完备,产业化程度不适应新的竞争形势,产业链不完整,骨干企业及大型企业集团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影响力度有限,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同质化现象严重,题材扎堆雷同、情节撞车,品牌特质不突出、资源整合不充分、跟风现象时有出现。管理效率有待提高和强化,盈利能力欠缺,资源配置交易成本高,人才流失严重,面临新媒体、数字化等新技术问题。
云南省对农业产业化十分重视,促进了本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一批运行规范、管理科学、分配合理、成员增收明显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据统计2002年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仅1560个,龙头企业426户。到2012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增长达4700个,龙头企业达到2500户,实现销售收入1150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67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达到755亿元和878亿元。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户、省级龙头企业467户、州市级龙头企业1372户,全省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加了871亿元、增长7倍;与2007年相比,五年来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增加了440个、增长10%,龙头企业增加660户、增长36%,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加了767亿元、增长2倍。云南省龙头企业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实力也不断增强。目前,云南省百强企业中农业龙头企业占10户。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160户,其中,10亿元以上15户、5~10亿元20户、1~5亿元125户,分别比上年增加3户、6户、16户。
(二)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基地建设快速推进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云南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全省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4500万亩,甘蔗、茶叶、橡胶、咖啡等特色经作位居全国前列。甘蔗种植面积520万亩,居全国第二,产量达到2200万吨。茶叶面积575万亩,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26万吨,居全国第二。橡胶种植面积820万亩,干胶产量40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蔬菜播种面积1235万亩,产量1685万吨,出口5.7亿美元,超过烟草,跃居全省大宗农产品出口第一位,成为南菜北运、滇菜外运的重要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万亩,居全国第三位;鲜薯产量1150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3%;总产值86亿元。水果面积535万亩,产量达510万吨,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咖啡种植面积134万亩、产量8.4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蚕桑面积150万亩,居全国第3位,鲜茧产量4.7万吨,居全国第五位,总产值15亿元。
(三)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近年来,高原特色农业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全省初步形成了滇中、滇东北以烟草、畜牧、花卉、中药材、马铃薯为主的产业带;滇南、滇西南以优质稻米、甘蔗、茶叶、橡胶、咖啡为主的产业带;滇西、滇西北以畜牧、药材为主的产业带;滇南、滇东南以热果、药材为主的产业带。烟草、甘蔗、茶叶、橡胶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为云南农业生产专业化、特色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产业聚集能力提高,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辣椒、茶叶、马铃薯等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化企业群和加工产业带逐步形成,建立了元谋无公害特色蔬菜、思茅茶叶、大理野生食用菌、西双版纳天然橡胶、曲靖马铃薯及宣威市特色畜产品等6个国家级加工示范基地,丘北辣椒系列产品加工基地等6个国家农业产业化创业基地,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
二、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龙头企业动力不足,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云南省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在2010年以来云南前后共认定了30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但其中仅有19家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且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关系缺乏制度保障,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商品基地、农户之间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农业一体化经营水平低。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小而散”、“档次低”、“有质量无批量或有批量无质量”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农产品结构上,多以资源型的传统产品为主,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且链条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影响了农民的增收,更影响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农村融资体系不健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积累和再投入,这都离不开融资体系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融资体系经过多次改革,基本建立了以政策性融资、商业性融资和合作性融资为基础的融资体系,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整合,农村融资体系的诸多不完善之处中最主要问题是资金支持严重缺乏,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资金的投入,因此资金问题是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基地、农业合作组织等贷款难,农业产业化信贷投放量不足,支农金融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贷款满足率低,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抵押物品单一,农业金融保险业务发展缓慢等也影响着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企业与农户利益机制联系不紧密,产业组织形式有待完善
由于农户与公司之间的实力悬殊,缺少其他力量予以平衡,使得两者处于不对等的市场关系。导致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话语权,自主意志得不到体现农户与公司之间的条约显失公平,利益分配仅由公司单方决定,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很难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均沾”利益分配机制,影响和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分散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的农户,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在农业一体化经营利益共同体的相关谈判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而公司的以利为先,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更让农户的利益受损成为了常见之事。
(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层次不高,科技含量较低
目前云南的粮食等农产品看似供应充足,但农产品的品质却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市场开拓不足,投入集聚在生产加工环节。从生产加工内部来看,由于注重短期效益,多数农产品主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精深加工层次低,技术装备差,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链短,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较低,品牌效应和产品知名度不高。
三、加快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优势
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中,龙头企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要推动产业化的发展,必须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一是要依托自然优势培育优势产品,围绕优势产品打造优势产业。且每一个区域性的特色主导产业,都要重点培育一个省级龙头企业、建设一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配套一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体系,在全省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二是要把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及时信息服务,以提高企业对市场波动的预防能力,降低风险;三是应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开展面向基地和农户的技术推广,做好服务、协调和运用工作,指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联结机制,营造共同发展、利益共享的“和谐创业”局面;四是要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为基地农户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
(二)构建完善的农村融资体系,强化财政扶持力度
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力度,拓宽农业信贷领域范围,逐步放开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完善支农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惠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最为重要的是政府的积极参与,适当介入推动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化项目,予以必要的直接扶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制订企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专项扶持。
(三)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新型利益关系,实现和谐发展
目前,农云南省农业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利益分配机制还很不健全。农户与公司的市场关系不对等,时常出现农户违约不将产品卖给公司,或公司不顾农户利益拒收或压价的现象。在市场行为中,价格是最敏感最核心的话题。所以,把好价格关才是影响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新型利益关系,真正做到“村企互动”,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的重要因素。首先可以建立特色订单农业,农民与公司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可以放宽价格锁定。其次应发展“农民转租”模式,让农民采用流转土地承包权的方式,将土地租给技术更先进的企业来进行生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再次应推进农业推广,让农民学习到更先进的种植技术,了解到最新的市场需求,同时还可带动周边村庄的农民参与到该企业的配套种植、运输、粗加工中来,进一步引导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的紧密型利益关系,形成农户和公司“共赢”的良性利益循环机制。
福建省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乌龙茶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各级政府立足得见独厚的资源优势,围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制定了茶业产业化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为此,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99级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李建建和何荣天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于2000年7月3日至7月10日前往安溪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听取了安溪县茶果局局长蔡健明,祥华、长坑、大坪、西坪等乡镇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报告和情况介绍,走访了12位当地茶农、茶商,5家当地较有规模的茶叶生产企业,召开数次小型座谈会,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做法与成效,掌握了安溪茶业发展状况的第一手材料。本文是对这次调查情况和我们的思考做的初步总结。
一、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做法和经验
安溪县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多数为粉砂性的红壤、黄壤,土层深厚酸性强,属于亚热性气候带,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山高雾多,泉甘土赤,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条件加之悠久的种茶历史,精湛的制茶工艺,优良的茶叶品种,孕育了茶业王国的“天之骄子“,使安溪成为“中国乌龙茶之乡”。
改革开放以后,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安溪县委县政府贯彻中央、省、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大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强对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茶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做法与经验有4个方面:
1.以市场为导向采用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必须依托一定的载体——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安溪县逐步打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组织形式:
①科技型企业十基地十农户型:大坪绿色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首家集研究、生产、加工、销售高山绿色食品富硒乌龙茶为一体的股份合作有限公司。公司与所在地安溪大坪乡政府协作,与当地茶农合作,在千米海拔高山上建立了万亩绿色食品茶园基地,既是公司原料基地又是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的一个原料生产基地。
②同业工会十农户型:同业工会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联合农户建设10万亩成片的铁观音基地和6万亩乌龙茶“绿色食品”基地,并指导茶农统一管理茶园,举办各种形式的茶叶促销宣传活动。
③收购站十农户型。安溪县和各乡镇都设有茶叶收购站或农贸市场,每逢“墟日“或茶季,茶农都会将毛茶运往收购站,直接与茶商进行买卖交易。随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90年西坪镇已建成全省最大的乌龙茶交易市场——茶叶中心市场,长坑乡正在积极建设长坑茶叶市场,中国乌龙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也已竣工。收购站十农户型正在向专业市场十农户型转变。
2.围绕茶业产业化,培育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所依托的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在其组织体内,必须建立起一个核心部门——龙头企业,以发挥其对生产、流通的组织管理与利益协调作用。龙头企业一头联系农户、生产,一头联系市场,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能否发挥龙头企业的组织协调功能,能否保证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是理顺产业化组织体内经济利益关系,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关键所在。安溪县现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400多家,国有、集体、三资、个体等经济成分并存,其中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已达50~60家。国有企业安溪茶厂在全县设立22个茶叶收购站,年收购毛茶5000多吨,加工销售带动农户2万多户。①众多不同规模的茶厂有效地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增效,茶农增收。
3.通过科技兴茶,促进了茶叶产业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育成熟,产品的竞争最终取决于它的科技含量,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科技来培壮扶持主导产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安溪县提出“科技兴茶“的战略口号,各乡镇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班。如西坪镇邀请农科院和农学院以及县茶果局有关专家、教授、农艺师授课45场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88期,参加听课人数达到12350人次。安溪茶厂针对原有设备老化,不能适应新的生产要求的情况,投入大量资金,分期分批进行技术改造,引进高科技含量的设备、技术。如引进国内最先进的拣梗设备——电脑茶叶拣梗机来拣剔茶梗;斥资30多万元建立茶叶农残检验室和理化审评室;与厦门大学联手开发“乌龙茶水分自控系统”等。县政府与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三大基地:与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合作的国家产学研工程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高山无公害优质茶园;与省市县各级科研机构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高优茶业系统调控应用技术及良种示范基地;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富硒茶研究生产示范基地。
4.宏扬茶文化,健全市场流通服务体系。
占领市场是产业经营的命脉,农产品顺畅及时地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并实现其价值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之一。安溪县做足茶文章,宏扬茶文化,大力提高安溪茶的知名度并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由茶叶行业工会协调,组织全县茶叶企业到国内外大中城市举办“茶王赛”,茶艺表演和茶叶产品展销会,开办茶艺馆,建立连锁店,并以举办“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首届安溪铁观音”等活动形式来扩大品牌影响和市场。
二、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与不足
安溪县茶业产业化经营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安溪县已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建经济“十佳”县市。1999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比1990年增长6.63倍,7.3倍和6.34倍,年均递增率25.34%,26.51%和24.73%。②全县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1%。③
从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来看,实施茶业产业化经营是巩固与发展茶业的可靠措施,也是提高茶业比较利益,实现茶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它实现了茶业生产市场化,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加快了全县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跃上了新台阶。
1.解决了市场与农户的衔接问题
农业产业化通过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可把分散的小农户有效有机地组织到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的整体系统之中。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使企业与农户,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提高了农户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而且使农民产前计划有指导,产中服务有保障,产后销售有渠道。通过一体化经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比较利益,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强了抵灾抗险的能力。
2.立足地方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具体表现为:①立足本地优势,形成了以茶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经济结构。安溪茶业发展规模居于全省首位并在全国产茶县中居于前列,被省政府定为全省三个外贸茶叶出口基地县之一。现已有茶园25万亩,年产量1.35万吨,产值3亿元,加工、销售附加值6亿元,从事与茶相关行业人员60万左右,占全县人口的60%,④②主导产业带动型的产业化模式使农村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区域性产业群体。安溪从特色产业茶业入手带动了印刷业、交通运输业、加工业、机械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产业群、产业链。③拓宽了农业的原有结构。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农业超出了初级生产范围,拓展了其与非农产业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横向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不同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新型伙伴和联盟关系,将商业与农业结合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纵向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将农业与工业结合起来,可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
3.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络,拓展了农产品市场
农业产业化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了农产品销售的专业化,起到了农户与市场的衔接作用,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有显著功效。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其茶业销售网络在90年代初步形成并日益扩大。安溪茶叶主要内销往本省的漳州、厦门、泉州地区,广东的潮汕地区,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外销集中在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和东亚的日本,每年为国家创汇2000多万美元。目前,正在进一步开拓美国、欧洲、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市场。
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专业化高度发展,农业实现高度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当前我国农业专业化总体水平不高,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各种经济成份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利益关系还不协调,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农业产业经经营形式还较为少见。安溪茶业是1985年茶叶经营体制改革后才真正迅速发展起来的,产业化的提出更是才短短几年时间,所以几年来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如龙头企业实力不够强,名牌战略实施不力等不少困难与问题。仍需当地政府、农户、企业团结协作不断努力。
三、安溪茶业产业化实践的启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及环境的巨大变革,加上信息科学技术的普及,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无疑会加快。安溪县以其特色产业——茶业为主导产业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自己的特色经济。此次的安溪之行,引起了同学们对于如何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1.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在当前我国农村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通过合适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吸引分散的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等部门结合起来,形成农业产供销、产加销的一体化经营利益共同体。根据农业各产业特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选择恰当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可以采取相对松散型的联结方式,如“公司十农户”、“工厂十农户”型,这种模式比较适应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这种形式中,公司与农户之间仅是一种简单的契约性商品买卖关系。可采用紧密型联结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带有专业合作性质,通过利润纽带或产权纽带(如股份制)等形式把企业和农户,把产供销、农工贸联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实施者,负责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并向农户提供农用生产资料和负责产品的加工销售,农户则按企业的要求生产,成为产业化中的“原料车间”,参与企业的最后利润分配。在发达地区,及有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的地方往往采用这种形式。这样做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也可采用半松散半紧密型的联结方式,由企业与农户共同建立生产基地,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服务,农民负责基地的生产管理,双方一般签有协议成合同,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使农户利润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水平,畜牧业、水产养殖业、部分经济作物种植业都可采用此形式。
2.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十分重视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是关键环节。那些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多(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劳动生产率高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科技开发等企业,往往能带动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龙头企业的强弱和牵动能力大小,直接影响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与成效。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形成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互相配合、分工合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制,增强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的功能。要切实采取措施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为龙头企业提供贷款,建立农业产业化贷款担保基金,为龙头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可以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将现有的一批已形成一定规模,效益良好、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业企业推向股票市场,利用股票上市所募集的巨额资金,进行多种样式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政府应当在税收、土地使用、市场准入、财政贴息贷款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3.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重视品牌战略,积极扩大出口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中国农产品将面临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同时也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遇。要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十分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当今世界商品消费已进入品牌消费阶段,品牌是致胜之本。培育品牌,实施名牌战略是农业产业化的迫切任务。实施名牌战略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特色、杜绝以次充好,树立良好的质量形象,它既是保证产品质量,建立企业信誉的一种措施,又是拓展市场,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办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只有树立具有特色的名牌,加强宣传,扩大经营规模,才能成为左右国内市场和占领国际市场的巨头。
4.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重视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农产品品质,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其次,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再次,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扩大加工规模,带动农业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最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改良农业产品品种,调整农产品结构,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农业比较利益,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实现农业的科学技术进步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工作,鼓励上规模的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协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②加强现代农业良种开发推广工作,与农科院所、农业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引进名优特水果、蔬菜和粮食品种,建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花卉栽培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农业技术进步。③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有偿承包”等形式,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农业技术推广落到实处。④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开发推广工作,适应市场细分化的需要,加强农产品新品种和加工业的适用技术开发推广,着重发展市场潜力大、加工增值多的产品、运用技术,并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5.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重视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也是政府职能转化的过程。政府应当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制定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维持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以保证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其次,政府要站在大市场、大流通的高度,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市场信息网络,及时捕捉复杂多变的市场信息,为分散的农民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保障。再次,地方政府要做好农业产业化的招商引资、产品展销、技术引进等服务工作,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要正确处理政府行为与农户(企业)自主经营的关系。农业产业化要真正面向市场,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要求安排生产,保持生产与市场的动态一致性,就必须避免政府代替农民(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避免政府干预过多,包揽过多。此外,规范政府行为,切实制止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等“三乱”行为,真正减轻农民(企业)负担,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
注释:
①④安溪县茶果局:《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福建省安溪县安溪乌龙茶简介》。
②《2000年福建年鉴》第340页。
③《2000年福建年鉴》第177页。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杜梅萍:“九五”留给“十五”的最大课题——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前线》2000.4。
3.谭静: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综述,《中国农业经济》1996.10。
4.董雅珍: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我国农业现代化,《江淮论坛》1996.6。
5.张开华:试论农业产业化的一般规律及政策导向,《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6。
6.王书芳:农业产业化:又一次经营制度的创新,《探索与争鸣》1997.11。
7.陈昭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研究,《调研世界》1998.2。
8.李刚、赵华安、李新香、阎方台:加快培育高素质经营型农民的若干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0.7。
9.沈筱敏:我国传统农业的分化与现代农业的成长,《农业经济问题》2000.4。
(一)民族文化产品具有民族特色
每个少数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如蒙古族文化的草原风情,藏族文化的佛教特色等,这些文化特质促成了民族文化的独一无二。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是依据特定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来的民族文化产品,民族文化的特质必然会延续到民族文化产品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产品凭借民族文化的特色得到更多人的认同。特色化是民族文化产品的特色,也是民族文化产品和其他产品的区别之处。而从市场营销视角来说,突出特色正是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要考虑到各种民族文化产品的特色之处。
(二)民族文化产品价值特殊
民族文化产品是民族文化产业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这使得民族文化产品蕴含着特殊的文化价值,一方面民族文化产品的传播推广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扩大;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产品本身也是对特定民族文化的重新诠释,如各种民族歌舞产品实际也是对相关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价值的再现,各种民族影视文化产品在传播民族风情的同时,也在把民族文化通过相关载体向大众传播。市场营销的根本目的是把产品的价值呈现给消费者,使其尽可能地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相契合,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动机。特殊的文化价值是民族文化产品特有的价值,市场营销必须要靠拢到民族文化产品价值的特殊性,才能使文化价值更为充分地展现出来,为消费者所理解和接受。[1]
(三)民族文化产品生态环保
由于工业技术发展所限,少数民族多种文化产品更多地用本地特有的天然材料,以原始的方式来生产,如蜡染布、藏族的手工纸和树皮衣等,这些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具有浓重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时在材质和加工方式都采用了原生方式,生态性是民族文化产品的重要特点。在工业技术大发展的当下,工业化产品是常态,随之而来的便是民众对自然手工产品的追求,并以此为潮流,而民族文化产品的手工天然特点和优势,使得其和众多工业产品区别开来。市场营销要突出特色,也要强调优势,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生态环保特征,自然也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四)民族文化产品的知名度低
长期以来,民族文化主要在民族环境范围内传播,影响力有限,很多民族文化形式并没有为大众所熟知和了解,在此情况下,依托民族文化产品所开发的文化产品对于大众来说也较为陌生。从市场营销来说,其目的有三:第一、扩大产品影响力;第二、提高产品美誉度;第三;促进消费,虽然在市场营销中,一般会同时把各种目标综合在一起,但是同时需要结合产品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某个方面的营销目标强调,对于已有知名度的产品,要着重提高美誉度,对于产品影响力低的产品要着重于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相对而言,知名度较低,民众对民族文化产品的认可度也较低,因此在市场营销中必须要强调民族文化产品的知名度。
(五)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民众情感
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的传承纽带,在民族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教化、情感团结等功能,民族民众对于自己的文化都有深厚的情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民族民众的尊重。民族文化产品是民族文化的衍生品,市场营销是对民族文化产品的展示和宣传,是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沟通的窗口或平台,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中,必须要充分尊重民族民众的情感,才能使相关产品得到民族民众的认可,而这也是民族文化产品传播推广的基础。
二、民族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组织与控制策略
基于民族文化产品的各种特殊性,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组织与控制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特色应用策略
特色是民族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在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宣传中必须要突出民族文化产品的特色之处。结合民族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市场营销的特色应用策略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在产品包装上,产品包装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受众对于产品的接触首先接触的是包装,也是产品特色以视觉方式呈现的重要途径,要突出民族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可以在包装上首先体现出民族文化特色来,如在CD或光盘的外包装上把民族特色的哈达、草原、蒙古包、吊脚楼等文化符号应用在其中,使相关产品的包装凸显出民族风情;第二,在营销文字上,在市场营销中,往往会设计各种广告口号或标语等文字方式使受众了解产品,这种广告语也是对产品特色的一种表现途径,可以把民族文化产品的突出特色以文字方式表现出来;第三,在营销道具上,在市场营销的活动中,会应用到各种营销道具,如产品模型、KT架等,在各种各样的影响道具选择上,也可以把民族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体现出来,如以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造型来设计各种广告展架等;第四、在营销活动的展开方式上,营销活动有各种形式,对于不同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活动方式也各不一致,要突出民族特色,可以在相关营销活动设计上突出出来,如在民族影视产品的首映会上,可以设计各种民族歌舞或者民族美术等方式来引出产品。从根本上来说,民族文化产品市场营销的特色策略便是把在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表现机会中把民族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尽可能地多地表现出来,使受众接触民族文化产品的各个环节或者更各种物品上都能感受到民族风情。
(二)优势突出策略
市场营销必须要突出优势才能使受众更多地了解和认可产品,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要把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彰显出来,才能使受众更多地认可民族文化产品。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不仅有生态优势,也有民族特色,同时还在产品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如民族影视产品中,各种神话传说都是其和同类型普通文化产品相比之下的优势之处。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要把以上各种优势特征突出出来,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目标。一般来说,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优势突出策略的实施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实现:第一,产品介绍,在市场营销中,往往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方式来对产品进行介绍,因此对于民族文化产品优势可以在这些营销方式中把相关优势作为重点内容来强调;第二,营销活动中生动再现优势,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可以在市场营销中以展演的方式来进行生动展现,如对于民族特色美术产品的优势,可以通过现场打磨颜料,现场作画的方式,来把其天然环保的特点展现出来;第三,组织观众体验活动,一方面要让受众看到或听到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之处,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使受众感受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如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产品的宣传,可以组织试听或现场展演的方式使受众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原生态特点。相对其他文化产品来说,大众对民族文化产品的了解不够,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少有体验,缺乏认知,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要着重强调其优势,并尽可能地加深受众对文化产品的感知和体验,才能使民族文化产品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
(三)互联网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知,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知名度不高,民族文化产品与受众的接触机会不多,另外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往往在资金方面有较多限制,这是民族文化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情况。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大众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民众获得信息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相对于传统媒体,互联网的信息推广方式更加灵活,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针对性更强,且传播成本相对更低,要使民族文化产品得到更多受众的关注,便可以利用互联网策略来实现。民族文化市场营销中对于互联网策略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第一,依据互联网进行客户调查,民族文化产品本身对大众而言比较陌生,要使相关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更加契合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找准消费者,便需要事先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以此来对产品准确定位,使营销活动和目标消费群体更加契合,互联网的广泛性可以使市场调查更加细致入微,也能及时得到客户的反馈,同时调查面还更加广泛;第二,借助互联网渠道来征集市场营销策略,各种文化创意产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交易,相较于普通媒体,互联网可以使民族文化企业突破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征集到更为优秀的营销策略;第三,以互联网渠道来宣传推广,互联网营销渠道多种多样,各种贴吧、广告软文、视频网站、图片网站、社交网站都是民族文化产品宣传的有效渠道,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众多渠道来进行宣传推广,通过网络来使更多的人群了解和认知民族文化产品。[2]
(四)标准化策略
民族文化维系着民族民众深厚的民族情感,是民族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尊重民族民众的民族情感和传承保护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要求。民族文化产品是依据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来的产品,相关产品必须要遵守以上要求,尊重民族民众的情感,保障民族文化产品对民族文化的应用没有损害民族文化的形象和内涵。民族文化产品开发主体并不局限于某个主体,各方面都能参与到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中,众多开发者的参与意味着民族文化产品很难在文化保护和民族情感尊重方面做到一致,这种情况同样也体现在市场营销中。市场营销是民族文化企业各自的行为,相关企业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更多地从产品的经济效益实现来营销,在这种情况下,营销者很容易为了制造噱头、吸引眼球,者是提高价值,而夸大其词或者是歪曲事实,损害民族文化形象,或者是忽略民族民众的思想情感。为了使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够在以上两个方面都能做到,还需要对相关营销活动进行统一的标准制定,框定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原则和范畴,使众多民族文化产品营销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有准则可依据。要充分发挥标准策略的作用,首先要使指导标准的出台尽可能和民族文化研究部门、法制部分相结合,使相关标准合乎法纪又具有科学性,其次要使标准切实发挥作用,还需要具体到某个责任部门予以监管,才能使相关标准能够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切实被执行。
(五)生态环保策略
在以上分析中知道,生态环保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随着当前民众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生态性已经成为是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所在,也是受众对民族文化产品认可的重要因素,因此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中,同样需要延续民族文化资源的生态优势。具体在市场营销中,对于生态策略的实施主要通过倡导生态理念、使用生态营销道具、形成营销活动的生态规范等方法来实施。首先从倡导生态理念上来说,在市场营销中需要把这种理念作为民族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之一,在产品宣传介绍时,对生态理念也进行宣传介绍,使受众在接触民族文化产品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和认知生态环保理念;其次,使用生态营销道具,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会应用到各种各样的营销道具,对于这些道具的制作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在营销道具的应用中可以选择较为生态的材质,如以回收材料来制作宣传海报或者制作展厅等,也可以在手提袋等道具上选用可以回收利用的纸质材料,以便于材料回收;最后,生态行为,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营销人员的行为是对生态理念最为直接的实践,要使民族文化产品营销理念得到切实执行,便需要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生态环保理念。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产品有自己的特殊性,相关产品的营销必须结合特殊性进行组织和控制,才能使营销活动更加切合实际,取得更好的营销成果。基于民族文化产品的特色和价值,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需要把彰显特色、感受文化作为营销的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再促成“创造财富”实现。
作者:夏红云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一、影视与文学最初结合
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样式,年轻的电影与古老的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着亲密的姻缘关系,这种关系在电影发展的最初阶段以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更多表现为电影对于文学的借鉴,这种借鉴通常呈现为这样两个层面:一方面,文学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比如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另一方面,中国电影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包括了经典作品,也包括了当代的畅销作品,而被改编的主体则更多是叙事性的小说和戏剧。新时期重要的电影作品如《人到中年》、《天云山传奇》、《如意》、《高山下的花环》、《人生》、《黑骏马》、《孩子王》、《芙蓉镇》、《美食家》、《黑炮事件》、《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本命年》、《老井》、《红高粱》、《红粉》、《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改编自文学作品,并且大都成为了那个时期的经典之作。谢晋新时期的重要影片,张艺谋、陈凯歌的成名作以及此后一系列重要作品同样与文学原著有着姻缘关系。他们都非常注重从当代文学中汲取养分,那些曾为他们赢得国际电影大奖的作品都能找到初始的文学母本。张艺谋曾经感叹道:“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作品都不会存在……就我个人而言,我离不开小说。”可以说,当代文学成就了中国当代电影;反过来,当代电影也提高了当代文学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王朔、莫言、苏童、刘恒、刘震云、北村等人的“社会知名度”与他们作品的电影改编和电影宣传不无关系。看中国电影的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的繁荣与否,事实胜于雄辩,文学与影视的完美结合结出了累累硕果。
二、影视与文学的疏远
然而在影视作品被商业化的操纵下,近年来很多电影已经放弃了从文学中去寻找电影的故事、美感和人性深度的努力,而是出现了一大批作为影视改编备选作品或脚本的小说,影视化痕迹明显,特征主要是:主题健康而肤浅;注重故事情节,忽视生活的丰富质感,忽视细节描写,把小说写成了单线的单纯结构;取消了细腻的心理刻画;对话过多等等。由此,产生了一批半小说半影视的作品,大都两边不讨好。2002年,在好莱坞式的商业炒作中,《英雄》高调制造了当时中国商业电影的神话,创下了2.5个亿的票房奇迹。把历史置换成视听盛宴,大制作大投资,用金钱堆砌、以谋略取胜的营销,是《英雄》赚大钱的秘诀。再来就是《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及2009年的“三枪”,他在搞视听盛宴的拼贴,找乐,找电影让大众爱看的噱头。他似乎已经放弃了从文学中去寻找电影的故事、美感和人性深度的努力,这些“大片”不尊重叙事的逻辑、情节的逻辑、人物性格的逻辑,造成了很多笑场和漏洞,同时也放弃了从文学中去寻找电影的主题、趣味、美感和人性深度的努力,有意无意地拒绝文学的滋养,不可避免地陷入文学性贫血的艺术困境,因而遭到人们激烈的批评。张艺谋说:“文学是影视离不开的拐杖”他曾试图疏远文学,得到了教训,到《山楂树之恋》,他作品中的文学性再次回归。
三、影视要汲取文学的营养
影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但是从影视制作的过程中它又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这是人所共知的。它既不是叙事性的小说,也不是戏剧;既不是绘画,也不是音乐。它是上述各种艺术的综合。首先,电影和文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电影是以戏剧为出发点,但由于它使用主观描写、回忆镜头、内心独白等独特的表现手段,使它逐渐脱开了戏剧的结构,接近了叙事文学(如小说、叙事诗等)的结构,当然,如果从一切剧情要通过剧中人物的行动来表达这点来看,电影不可能不是一种戏剧艺术,不可能和戏剧完全无关,但因为戏剧结构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物理限制,因此和电影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叙事性的文学则不然,它可以不受物理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只受思维规律的制约。因此,它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自由驰骋,随心所欲地表现过去、现在、未来以及任何地点和空间。在这一点上,电影的构成、进行形式和理论,与叙事文学十分相近。它也可以极度自由地表现不同的时间,在刹那间跨越(向前或向后)数千年,可以在同时表现若干个空间。电影可以把一部叙事结构的文学作品最忠实地表现出来。
文学是影视之母。中国的电影有一百多年了,既有出自名著改编的电影和电视,也有独立的影视文学,当下,在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之后,影视的力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一部电影或者电视的成功,可能会给一个作家带来社会影响或者其他资源,但文学对影视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和意义不仅不能降低,反而应该强化。同样,影视对于文学的传播学作用和意义也不容低估。在融合共生的新的文化语境下,影视可以借助于文学的滋养提高对世界的感受、观察和想象力,在对生活和世界的观察,人性的挖掘和表现及其艺术探索上有独到的发现和贡献。文学也可以借助影视传播形式,实现艺术与精神价值的转移与再生,在提升影视文化品格的同时也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文学与影视的连接点、平衡点,通过互动合作实现双赢。
毫无疑问,中国影视产业,要在大量吸取文学营养的基础上,完成自身叙事方式的现代化,实现与现代影视产业、影视市场的对接,有效应对好莱坞电影的挑战。但是,中国影视不能仅仅停留于人的感官的娱乐满足,不能只靠噱头、小品化趣味和超越作品品质的炒作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吸引到电视屏幕前。影视作品不仅要能愉悦心情、舒缓现代生活压力,更重要的是要能滋养心灵、培育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引领社会风尚,提高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影视创作应该找到艺术和商业的平衡,表达自我与满足观众观赏需求的平衡,个人化创作和社会赋予的文化使命的平衡。中国影视应该提供可以与文学媲美的生动艺术形象、深刻的人性体验和观察、艺术的深度和美感。文学对现实的关怀、对社会的反思、对人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是影视创作和生产应该认真思考和学习的。影视在创造视听奇观、影像奇观并给观众送去“视听盛宴”之外,还应“含有各种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的延伸”,创造一种积淀着特定审美感情的“有意味的形式”。这就要求把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文化担当精神贯穿于影视创作和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影视作为一种传播力、影响力巨大的大众文化形式,更应该有文化的担当,成为令人尊敬的艺术。
文学与影视艺术基于叙事之上的相通,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和转化,使影视在成为独立艺术之后,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而文学也因借成熟影视艺术的推动,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而日益丰富着自己的叙述手段。毫无疑问,中国影视产业,要在大量吸取文学营养的基础上,完成自身叙事方式的现代化,实现与现代影视产业、影视市场的对接,有效应对好莱坞电影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2、(德)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3、(美)马尔丹.电影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4、(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5、(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论文关键词:债务融资风险防范
债务融资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之一。通过债务融资,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经营资金的问题,而且可以使企业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在满足企业对资金需求,带来财务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财务危机,面临破产。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企业债务融资,并建立风险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债务融资的涵义
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产生于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企业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企业所需资金的行为。
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来说有利有弊。债务融资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主要包括:(1)有效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主要体现在债务融资率的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本筹资的资金成本,以及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可以使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低于其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2)给投资者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即当企业资产总收益率大于债务融资利率时,债务融资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收益率。(3)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债务融资相对于其它融资方式来说,手续较为简单,资金到位也比较快,可以迅速解决企业资金困难。(4)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债务融资不具有股权稀释的作用,通常债务人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对企业经营活动不具有表决权,也无对企业利润和留存收益的享有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控制企业的能力。
债务融资的缺点主要包括:(1)增加企业的支付风险。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甚至会发生亏损。(2)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表现在企业债务融资的利息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同时,如果债务融资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的话,短期内企业必须筹集巨额资金还债,这会影响当期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3)过度负债会降低企业的再筹资能力,甚至会危及到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一旦债务过度,会使筹资风险急剧增大,任何一个企业经营上的问题,都会导致企业进行债务清偿,甚至破产倒闭。(4)长期债务融资一般具有使用和时间上的限制。在长期借款的筹资方式下,银行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对借款的使用附加了很多约束性条款,这些条款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企业自主调配与运用资金的功能。
二、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债务融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以及企业在日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偿付风险。债务融资风险产生于企业债务融资行为,其成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对债务融资风险认识不充分。债务融资风险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二是日后的偿付风险。从目前来看,企业管理层十分注重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关注能否筹集到资金、筹集到多少资金、筹集资金的条件是什么,但对于筹集到的债务资金如何利用、日后如何偿还、怎样偿还缺乏较为详细和成熟的考虑。投资项目一开始和中途变更的情况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经常出现,投资决策失误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2.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投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决策失误项目失败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快建成并形成生产能力,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来偿还本息,就会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但是,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财务危机的案例却经常发生。“秦池”、“飞龙”等企业失败几乎都由于“投资失败”。
3.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可能面临利率或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和汇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近几年,由于国家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的利息率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同样,国际货币市场汇率的变动也给企业带来了外币的收付风险。
4.银行对企业的债务监督不充分。我国企业的高负债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种高负债并没有发挥债权的治理作用,它不但没有能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反而扭曲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我国对银企关系的制度设计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主,由此导致了认识的偏差,认为银行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只能以外部监督为主,银行参与公司内部会引起更大的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仅仅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参与公司治理。所以说我国银行债务对企业的约束是软性的。
5.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现行的融资制度仍然没有完全的市场化,大部分银行和上市公司都是国家控股,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一些银行受国家的干预,其贷款决策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于国家参与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契约关系的建立,导致国有企业具有内在的高负债动机。同时,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由于经营成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经营失败,自己却不会损失许多,因此,在企业经营时,往往喜欢冒巨大的风险。
三、防范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企业树立正确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树立企业独立承担风险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将越加分明,再依靠政府支持和帮助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因此,企业首先要有独立承当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债务融资不仅要考虑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更要考虑日后的偿付风险。事实上,日后的偿付风险才是企业债务风险考虑的重点。
2.优化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企业应确定适度的负债比率、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企业适度负债经营是指企业的负债比例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性质的企业来说,选择债务融资的比例不一样,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例可以适当高些,负债比例就可以高些;相反,对于经营情况不是很理想的企业其比例就要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筹资风险。我国企业目前的负债比例高,为了缓解外界的压力,应该降低资产负债比例。同样,企业还应对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和债务偿还期限进行合理的安排,防止企业日后经营过程中的本金和利息的偿付风险。
3.充分考虑市场利率、汇率走势,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针对由于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企业必须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时期及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正确把握未来利率走向。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同样,对于筹资外币资金带来的风险,应着重预测和分析汇价变动的趋势,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通过其内在规律掌握汇率变动发展的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如筹集美元之类的外汇资金要尽量减少,因为相对于人民币而言其贬值日益明显,否则将产生更多的外汇损失。
4.考虑银行参与制度。要使银行对企业的监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可以考虑建立银行参与制度,将银行纳入企业的管理层,从而提高银行对公司的治理。同样,站在银行角度也要加强对贷款资金的适时监控制度,把制度重点放在加强主办银行对借款企业的外部监控上。例如对负债比例较高的公司,主动要求自己作为主要的债权人列席公司的重要会议,使其尽可能充分地获取关于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的信息,实现较好的风险控制,以防止不良债权的产生。
四、总结
债务融资既是一项财务策略,更是一种筹资战略。企业在考虑债务融资时,不仅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考虑融资规模、融资方式和还款期限等,更要认识和考虑债务融资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只有在正确认识债务融资风险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和严格执行有效的债务融资风险防范对策,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债务融资的最佳作用,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鄂秀丽,季小杰.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财务与会计,2005(7)
2.郭燕枝.试比较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1)
3.胡玉明.中国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制度性分析.经济评论,2001(1)
1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组织模式
1.1国家投入,宏观规划,免费使用
自数字图书馆建设被纳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后,各国都制定了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宏观规划,纷纷重点投资实施国家级的重点数字图书馆项目,并且基本采取由国家宏观控制、统一组织实施的方法。以这种方式建设的数字图书馆有几个突出的特征:由国家投资,并纳入国家信息基础规划之中;建设基点放在重要的研究项目和重大的数字图书馆实体建设;强烈的示范性和推动型。这类数字图书馆项目主要有:中国实验型数字图书馆项目、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1.2地方投入,参与建设,免费使用
以这种建设方式组织的数字图书馆几乎不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平台研究,它们的重点是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的数字资源建设,且通过网络提供免费使用。它们主要有:上海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项目、辽宁省数字图书馆、中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
1.3企业投入,市场化运行
近年来,部分网络信息服务商进入学术数字资源服务领域,推出许多数字图书馆系统,如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等。这类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是依靠市场生存,以市场为导向,多元化发展,多种经营并存,有鲜活的数字图书馆组织理念和信息市场经营机制。他们的优势是信息基础设施先进,信息资源加工集成化,信息资源服务见效快,市场运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形成新的信息产业;劣势是资源重复建设和侵犯知识产权现象在我国比较严重。它们主要有: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重庆维普数字图书馆等。
2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建设上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与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以下薄弱环节:
2.1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投资意识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资金投入少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大笔资金,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决策层对本国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财政支持。在我国虽然数字图书馆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也投入了部分资金,但要实现自动化、网络化,由传统图书馆转变成数字图书馆,目前投入的资金还远远不够,投入机制不健全,周期长,见效慢,使得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2.2欠缺协作意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整体性很强的大系统工程,需要计算机界、软件工程界、通讯网络工程界、图书馆界及其他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我国图书馆网络大多属于某一系统网络,公共系统、高校系统划分得非常清楚,但能够集公共、高校、专业图书馆于一体的地区网络却很少。缺乏良好协作影响了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图书馆的现代化程度也是不平衡的,使得各地区图书馆与各企业、高校、团体等无法进行充分而有效的协作,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延滞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2.3信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低
数字化图书馆是在电子图书馆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需要坚实的网络基础。由于数字图书馆依赖网络发挥其强大的信息交流功能,因而只有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图书馆网络才能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美国已在数字图书馆的各项技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网络技术方面,其中已开始实施的下一代因特网计划,将实现把各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网络速度提高100至1000倍,其中至少有100所大学连接网络的速度比因特网快100倍,少数机构的网络速度将快1000倍。而我国由于图书馆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各地区、各系统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偏远地区图书馆还处在自动化初期,停留于单项工作自动化或局域网水平。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整体水平,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和基础。
2.4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数字图书馆的分布式特点决定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库必须由众多单位和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参与。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在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各个单位所建设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不仅数据库本身不兼容,而且在用户界面、检索语言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直接影响数据库的质量和查询服务效果。建立与国外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只有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下建设数字图书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分布式资源的互操作问题,实现全球范围内数字资源库的无缝链接。
2.5知识产权问题严重
知识产权问题是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的法律问题。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和信息利用共享化的特点,决定了其知识产权问题始终贯穿在建设和利用全过程。陈兴良诉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案、郑思成等七位知名知识产权专家诉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案、22名专家学者诉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案等说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必须要规避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同时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如何在知识产权法的框架范围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将直接关系数字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
3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对策
3.1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宏观战略管理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跨部门、跨行业的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各种各样的技术、管理和服务问题。一些宏观的问题如数字图书馆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数字化建设与体制创新、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关系等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凸现出来。因此必须从宏观决策层面由政府来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从战略管理高度来出来好这些宏观问题,加强宏观战略管理,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提高项目建设的实际效益,避免在项目和技术选择上出现重大决策失误。
3.2建立数字图书馆联盟,加强各界的合作和协调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整体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单凭某一方面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有关研究机构和部门的通力合作,不仅要取得政府部门在政策、法规上的支持与宏观调控,而且要取得信息产业领域的鼎力相助;既要得到高等教育部门和科学技术部门的指导,又要充分与软件商、技术商品供应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产生良好的预期效果。美国数字图书馆研究采取的共同协作路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我国在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时,必须以图书馆界为建设主力,建立联合计算机界、软件工程界、通讯网络工程界、企业界、教育界、出版界、学术界及其他各方面的数字图书馆战略联盟,广泛吸取资金、技术和人才,在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共同开发试验,确保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顺利进行。采取联合协作战略是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避免在数据方面的重复建设;避免由于规范、标准的不统一所造成的混乱。
3.3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梯度发展战略
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保障。离开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共建共享的功能无法发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各地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也不尽一致,这造成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整体不平衡的格局。要加快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进程和步伐,就必须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整体水平,同时实行梯度发展战略,对于规模较小的学校图书馆,市级以下的公共图书馆,企业、乡镇图书馆等先要解决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问题;对于已经具备相应自动化、网络化环境的图书馆需要考虑文献信息的数字化问题,特别要注意如何使图书馆的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而对于国家主干图书馆就必须考虑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信息技术、信息服务、文献信息网络接入、信息传输的技术规范和有关操作标准的制定等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我国中西部之间的差异,从纵向和横向各个方面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梯度发展。
3.4优先建设特色化数字资源
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重视信息资源建设,特别是特色化数字资源。因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归根到底就是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问题。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不要盲目求新、求全、求高水平,要从全局出发,合理建设和使用文献信息资源,要立足本馆,面向全球,形成特色。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在考虑特色文献的数字化问题。诸如法国的文献数字化集中于图像文献数字化;俄罗斯则把侧重点集中于科技领域,以航天技术文献为主脉络的数字化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则应该在广泛协作的基础上,形成特色文献数字化体系。例如以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辽宁省、福建省图书馆等建立近现代数字化文献资源;北京大学的古籍拓片数字图书馆项目;清华大学的建筑图书馆;数字敦煌项目;以河北大学图书馆、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等建立中国族谱数字化文献资源等,充分发挥中国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
3.5改革投资机制,积极推行产业化经营
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耗资巨大,全凭国家的力量是不现实的,且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所以必须改革投资机制,多方筹措,多方吸收公司企业、团体组织和个人等社会资金。同时要建立国家投入的法规制度,保证投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逐步形成以国家为主,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在数字图书馆整个制度层面上,也要加快改革的步伐,调整好建设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关系,积极进行市场化运营探索,推行产业化发展道路。图书馆作为主要的信息服务业,要实现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所预期的战略目标,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尤其在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需采取信息产业化战略,实现信息产业化将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王预.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v17(2).
2]杨沛超,魏来.论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J].情报资料工作,2001(3).
[3]胡庆连.借鉴国外经验探索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v8(3).
2“土地共管、统分结合”势在必行
2.1适合当前国情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所谓“土地共管”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农业公司把单个农户分散的土地组织起来统一耕种,取得规模效益,主要特点是:统分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把能够实行机械化作业的生产环节统一起来,以人工耕作为主的环节依旧由农民各户自己负责。这种“统分结合”的模式既稳定了承包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能发挥机械化的优势,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
2.1.1土地租赁、转包、转让、入股有根本区别
土地租赁、土地转包、土地转让,这几种模式的缺点:不能保障农民的权益。在合同期内农民不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而农民一旦又想要回自己的承包地时就容易发生过激行为,影响社会安定。这几种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付给农民租金,土地规模大了就很难运作。土地入股也不适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一旦入股分红还不如农民自己种地时,入股农民就会上访要回自己的土地。
2.1.2土地共管是土地托管的过渡阶段
土地共管是统分结合,土地托管是完全统一。土地共管、统分结合,引导土地集中种植同其他模式相比,农民不失去土地,阻力小,没有风险,推广成本低,社会震荡小,增产增收的幅度更大,更容易被农民接受,也更具有推广价值。
2.2可以实现“九个统一”“七个提高”和“四个降低”
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九个统一”、“七个提高”、“四个降低”,即:实行良种、化肥、耕种、灌溉、防虫、除草、防病、收获、收购等“九个统一”;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机械化效率、效益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提高,科技兴农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水电设施利用率提高等“七个提高”;用工成本降低、农资用量降低、机械化成本降低、水电设施投入降低等“四个降低”。
2.3农业生产需要强有力的经济组织来承担
对农民来说,种地是个人的事,农民不考虑滥用农药和化肥会破坏生态平衡,会造成病虫草害的抗药性上升,会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他只考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对国家来说,需要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尤其是粮食安全尤为突出。国家还需考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保护耕地和水源,维护生态平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率。
2.4农业生产进行统一耕种乃是大势所趋
无组织混乱种植,无法发挥机械化的优势,而且会让农作物的病虫害情更严重。现实情况下,如果不能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在保障农民权益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将单个分散农户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耕种,那么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恢复农业生态平衡等很难实现。
3开展“土地共管、统分结合”的措施建议
3.1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是成功的第一步
农民的“小农思想”让很多有心进行土地集中工作,为国家分忧解难,为农民办好事的企业或部门,心生畏惧。在政府部门和农民之间,迫切需要一些中间组织来组织协调,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
3.2多数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工作力不从心
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引导土地集中工作的开路先锋。国家对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多数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力很弱,没有能力能满足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而科研院所最大的优势是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科技新成果。大型的农资公司和农产品购销公司最大的优势是优质优价农资供应和优质优价农产品购销。政府可以拨出专项经费支持这些单位和公司与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做好土地共管、引导土地集中这项工作。
3.3采取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的方法,稳步前进
要利用一些物质奖励吸引农民入社。入社后要经常召开社员大会和技术培训会。土地集中、统一耕种的好处要经常讲,逐步引导农民进行土地集中,必须让入社农民相信合作社是为他们办好事的。尽快建立统一耕种示范田,及时召开观摩会,扩大影响。只要建立示范田,农民亲身体会到自己种地不如集体种地收益大时,就能迅速推广开来。
一、会展业是城市产业的组成部分
会展业是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发展和分工日趋成熟以及国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类别。一般说来,会展业既是某一地区产业集聚的必然结果,又是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
在美国,很少有笼统地提“会展业”(convention&exhibitionindustry.)和“MICEIndustry”一词的。美国学术界对于“会展”的看法,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派是将会展分为不同的相关行业,如展览业、会议业、体育业、旅游业等;另一派则倾向于用“事件产业”(eventsindustry)的概念来涵盖与会展产业相关的一切内容,他们把会议、展览会、体育赛事、旅游节庆等都包括在events这个概念之内。
在我国,对于会展业的内涵,学术界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会展业就是会议、展览的统称,如陈泽炎就认为:“会展,顾名思义是指会议和展览。”有的学者则强调会展的经济特性,认为会展是经济行业的会议、展览和其他信息交流活动。如马勇、王春雷提出“会展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洽谈商务合作和开展市场营销的一种活动形式”。还有的学者认为会展是以会议、展览为主的一系列大型活动的总称。如保健云、徐梅在其所著的《会展经济—一种蕴藏无限商机的新型经济》中认为,会展包括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博览会、交易会、体育运动会和节庆,这六种类型构成了会展业的大致内容。
笔者认为,若将会展业作为一种产业来理解,那么就不能对其内容作过于狭隘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看,上面提到的前两种定义就稍有偏狭之嫌,因为按照产业分类,会议和展览之外的体育运动会或节庆活动也应视为会展的范畴,至于其他的非经济活动的会议与展览,比如政治性会展,包括一些大型国际会议,无疑也是会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面提到的第三种定义以及美国学术界所说的“事件产业”更能表达会展的全面内涵。
综上,会展业是指围绕一定主题进行的集体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各种类型会议、展览和提供各类服务,来促进商品、物资、人员、资金、信息流动的一种现代服务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会展通常是在一个城市举办的,会展与城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在一个城市所举办的会展往往对所在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以及社会文化事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形成明显的作用与反作用以及拉动与放大的互动效应。
二、城市产业发展为会展业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会展业对城市以及周边的产业依赖性极强,它必须以相关产业发展为基础,并对产业进行集中的展示。特别是一些专业性会展,完全依赖于相关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支撑,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做基础,要运作专业性会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城市产业的聚集产生了对会展市场的需求
城市会展的市场需求方是大量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城市或周边地区的产业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会展市场发展的首要因素。一般说来,大量生产企业和商业机构聚集于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商品供应链,为了使商品交易的各方能够交流和共享市场信息资源,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就必然会在一些产业较为发达的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出对会展市场的需求,催生会展业的发展并促使其走向繁荣。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和地区市场的日益融合,企业不仅面临国内或本地区的竞争压力,而且还要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这就使得市场信息的获取和企业的营销通路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使城市会展市场的需求呈上升的趋势,促进了会展市场的繁荣。
(二)城市产业的分化与专业化丰富了会展的内容
城市经济往往是自成体系的。城市的产业体系涉及到许多行业,其经济容量也比较大。城市产业的进步与竞争会促使各个产业都争相向“高、精、尖”趋势发展,形成对专业化、技术化的高需求,这是现代城市各类专业会展不断涌现并形成特色的重要原因。德国的展览业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举办专业性展览的城市大多是依托城市及其周边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这些专业性会展不仅极大地带动了城市产业的发展,城市也因这些展会而在国际城市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由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展会内容,而且推动了城市产业的换代与升级。
(三)城市产业的国际化提升了会展的国际知名度
会展业是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服务行业,它依赖于城市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而后者则可以决定会展的实际成功度和国际知名度,并使会展的国际化与城市的国际化同步前行,迅速走向国际舞台。这表明,城市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对提升会展的国际知名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在当前开放的经济体系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通过会展特别是专业化的会展活动,将各国客商汇集一堂,不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也有助于打造举办城市的国际化形象,使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会展的国际化程度相得益彰,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四)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为会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一个成功的会展除了具备完善的、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之外,还需要相应的与之配套的服务设施。优良的会展设施和完善的会展服务体系不仅带来良好的办展环境,提高办展的质量,而且可以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国内外众多知名展会无一不以其优质的会展服务配套而为人所称道。这就说明,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吸引大量的客源和可观的直接收益,还是城市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会展发达的国家,如德、法等国都有一套完善的市场化、商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城市会展服务业体系,可以提供展前到展后的系列配套服务,为会展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效应
三、会展业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巨大拉动
会展业对城市产业发展的拉动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带动效应
会展业具有较高的利润,本身就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国外的一个统计数据表明,会展业的利润通常在25%左右。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会展业还能带动城市其他相关产业产生良好的商机和效益。据一些专家测算,会展对城市其他产业的拉动效应为1:9。会展业对城市服务产业以及相关行业所产生的牵连效应和后续效应,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美国,展览业一年虽然只直接创造几百亿美元的经济收益,但其间接拉动相关服务经济却高达一千多亿美元;同时它所创造的大量的就业机会,还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相关行业或产业的经济增长。会展业成为美国第17大产业看来并非戏言。在中国,据上海税务部门预测,上海和会展经济相关的各服务行业中,仅场地出租、货运、广告等几个行业的收入就高达1.5亿元,产生税收在800万元左右;云南昆明举办的“1999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仅当年的1—7月云南省旅游总收入就达115亿元,同比增长44%。
(二)资源配置效应
过去,区域间或国际间的企业缺乏交流与合作,供求双方的交流不畅,导致了市场的稀缺性和产品的互补性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城市通过举办展会,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促进信息交流、实现产业优势互补。首先,会展能够克服市场的稀缺性,为产品的供求双方提供最新、最全的市场信息,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相关资源的优势互补的配置机制;同时也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品交易市场,推动产业市场化的迅速发展。其次,城市产业通过会展可以与国外产业同台竞技,进而产生双重效应,一方面企业向国外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行业和领域,积极拓宽国际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行业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为我所用。企业通过会展可以了解国外产品的需求现状,并及时地调整和更新产品研发和制造,为产业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必要的基础。最后,增加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也是会展发挥其市场资源配置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会展为产品的生产和研发等生产环节提供了准确而全面的市场信息,促进了从事产业生产和产品研发、加工、包装、销售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合理配置,加速了产业经济的增长速度,增加了产业领域的劳动就业机会。
(三)信息传播效应
会展无疑是一种具有独特传播功能的综合性传播媒介,会展不仅可以通过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协助企业了解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动态,而且可以通过其放大效应,展现所在城市和区域的优势与形象。因此,会展作为信息传播平台,具有其他传播方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信息量大而完整、速度快捷且反馈及时、具有显著的放大与整合功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府与企业之所以积极办展、参展,其原因就在于此。尤其是对企业来说,专业性会展可以在短期内让企业同时面对来自不同地域和领域的合作伙伴、经销商、供销商、消费者和竞争者等,使他们更准确地捕捉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产品的研发、产销等各方面的策略。对于会展举办城市来说,举办会展还是其对外宣传和展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窗口。一个成功的展会,不仅可以多方面迅速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城市形象,进一步拓宽其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还可以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或区域产业经济圈中的经济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产业规模化效应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各产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走高产、高效的专业化道路。因此,必须加强行业合作、区域合作或国际合作,才可能在短期内集中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通过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改造,增强产业经济的总体竞争力。会展作为一个完善的展销市场,可以有效地打通产业内部行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链条,为企业交流信息、实现优势互补、达成相互合作创造平台,从而形成以区域龙头企业为轴心,其他中小企业共同分工合作的产业规模化布局,逐步形成产业聚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
(五)国际化效应
产业的国际化,指的是各国或地区的产业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地域分工和合理配置本国或地区的资源,达到产品、信息和资源国际、国内市场双向流动。会展作为一个非常有效的现代国际交流的互动平台,它促使各国或地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产业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国际性会展,不仅可以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实现国际交换和交易,还促使国内企业就技术、管理、营销和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与国际同行展开国际交流与对话。例如,法兰克福国际消费品展是全球消费品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展览会之一,它引领着当今世界消费品类展览的最新潮流,是企业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贸易渠道。2005年,该展览的展出面积就达19万平方米,来自96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家客商参展,接待专业观众15万多人,其中约34%的客商来自国外。显然,参加该展览不仅能结识到全世界最专业的买家,而且可以接触到最新产品潮流。
(六)标准化效应
实行标准化生产可以说是当今企业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而会展在产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宣传和推广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比如,在会展期间,产业标准制定组织或人员可以集思广益,即充分听取客户、生产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广泛意见,进而确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指标;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关于生产环境、生产技术和国内外需求状况的最新动态,及时做好产业标准的修订工作,以保证标准的实用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此外,会展还是宣传产业标准的快捷而高效的途径,因为参展商和观众大多都是业内人士,是产业标准的主要宣传对象。通过举办高质量、国际化、专业化的会展,与会的参展商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一些成功的标准化做法,这无疑有利于推动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升行业发展的标准化程度,推动产业的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促进会展业与城市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是相辅相存、互动发展的关系。城市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的需求催生了会展并推动了会展的发展;反过来,城市通过举办会展实现了人员、资金、技术、物资的交流,实现对产业资源的整合和重组,并最终实现产业经济整体向前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从一般意义上而言的。但是,会展业与城市产业之间的这种良性循环不是自发的、必然的,而是有赖于一定条件,特别是机制与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城市会展非常火爆而有的城市会展大败亏输的重要原因。显然,对城市政府而言,要实现会展业与城市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还是有许多工作要做的;
(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营造良好的会展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就会展而言,城市政府有作为的空间无非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会展业纳入法制轨道;制定行业规划和发展对策,给会展业必要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会展场馆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政府应在土地使用税收征管方面进行扶持;对会展经营秩序和市场进行有关监管,充分发挥工商、税务和公安等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作用,对会展的会场秩序进行监管。
(二)加强产业规划。不断提升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的竞争力
城市的发展需要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会展业的发展更离不开这一点。会展业是一种需要长期市场选择、最终形成稳定市场布局的行业,必须依托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展览,以会展品牌经营带动城市会展产业的长期发展。同其他产业一样,城市会展业也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确立会展业的品牌发展战略。从场馆的设计、主题的立项、展会的规划、展览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来实施会展业品牌化发展,灵活运用各种经营方法和手段,尽力扩大会展品牌在时间、空间上的影响力,实现会展品牌价值的提升,从而促进产业与市场实力的增强,推动当地产业的飞速发展。
(三)以会展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的互动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联盟竞合
2005年3月万科集团下属的上海万科公司,万科浦东公司与南都集团下属的上海中桥基建公司在上海签订协议。万科集团以总计18.58亿元人民币受让南都集团通过中桥持有的在上海、江苏的70%的权益和在浙江20%的权益。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呈资源整合趋势以来的标志性事件。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峰。但是房地产投资的急剧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政府部门从土地政策以及金融信贷两个方面加强了对房地产企业的宏观调控。在此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企业如何应对宏观政策环境及市场环境所带来的挑战,是关系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企业联盟战略是当前许多房地产企业谋生存求发展的合众连横之道。
房地产企业联盟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房地产企业之间出于对共同市场的预期和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经营风险的考虑,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交换互补性资源,各自达到特定的战略目标和最后获得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等目的,通过各种协议而结合的优势特长,风险共担的利益联合体。企业联盟的核心是联盟中的各个企业从事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通过合作取得比单个企业更高的市场竞争效率。换而言之,参与企业联盟的重要原因是在合作之中取得分工利益。房地产企业走联盟之路也是房地产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必然产物。
一、房地产企业联盟的必然性
企业联盟已经成为企业之间图谋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方式。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断向纵深领域发展,房地产企业也将不得不走企业联盟之路。
1、房地产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是促进房地产企业联盟的外在因素。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房地产企业为了降低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冲击,分散发展过程中的系统风险,不得不走联盟之路。此外,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也是企业寻求联盟的重要因素区域性是房地产行业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而言,本土企业在公共关系及市场理解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而给房地产企业的跨区域扩张设置了较高的竞争门槛。这样,不少房地产企业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之中选择了与本土企业合作联盟,以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
2、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经营因素要求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之中必须走联盟之路。首先,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角度而言,房地产市场区域性的特征决定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当集中,受制于区域市场的发展。房地产企业必须通过与其他企业不同形式的联盟,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另外,房地产企业存在优势互补的合作要求,许多房地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如有的企业土地储备丰富,有的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水平高等。这样也为房地产企业的联盟创造了合作空间。
二、房地产联盟的内容
企业联盟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创造了一个框架,在此框架内联盟的成员可以针对一定领域采取协议或股权等方式进行合作,如为促进销售以及获取市场资源等进行合作。企业联盟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合作各方具有其他合作方不具备的比较优势或能够形成多赢的利益格局。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企业之间联盟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合作的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包括融资、销售、开发等领域。从合作的形式来看,房地产企业联盟分为战术型联盟与战略型联盟两种不同形式。
1、房地产企业在局部领域合作的战术型联盟。房地产战术型联盟包括行业商会、联合采购、联合融资拿地、合作开发及合作推广销售等。在此类联盟中,联盟成员提供的是各自的资源优势,通常包括品牌、土地、资金、人力等。此类联盟主要是合作各方在局部职能或部分企业资源上的整合,它从事实上并未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联盟各方的直接关系及自身的股权结构。联盟的合作各方仍然保持较大的自,在合作框架以外不受有关协议及合作方的约束。房地产是资源性十分强的行业,资金、土地以及建材等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市场资源。在当前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通过不同形式的资源性联盟解决企业在资源上的危机。房地产企业之间的横向资源型联盟。房地产企业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弥补自身在某方面的不足,可以为了取得特定的资源进行行业内部的合作联盟,如联合采购、联合融资拿地、合作开发、整合营销等诸多方面。通过行业内企业之间的联盟,房地产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整合企业之间的资源,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纵向一体化联盟。房地产行业是产业链十分长的行业,涉及金融、建材、建筑、销售等诸多领域。因此,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结成联盟,在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巨大的房地产市场取得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的竞争力。
2、房地产企业以股权为基础进行战略型联盟。北京万通房地产与天津泰达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以股权为基础的战略型联盟,深圳万科巨资购买杭州南都房地产公司的部分股权等行为在房地产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略型联盟在合作层次上要高于战术型联盟。房地产企业战略联盟指房地产企业通过债务、股权、人事及关联交易等方式建立一定网络,从而,在产权结构及治理结构等深层次方面改变房地产企业的行为约束,将联盟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联合体。当然,这些网络以股权为基础界定了各个企业在联盟中的地位及相关的行为约束,也把联盟各方连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联盟主要的推动力来源于房地产在资源及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性能力的差异性,也就是房地产企业在区域市场或者特定价值链上的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性。房地产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突破自身在持续发展中的瓶颈,通过与其他房地产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上的整合,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三、房地产企业联盟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1、房地产企业联盟内部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房地产企业联盟内部成员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竞合关系,各成员在局部职能或者局部领域通过合作取得共同的市场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各成员之间不可避免的在面对特定市场时存在竞争关系。例如,房地产企业在特定区域上实行市场的联合推广,但是也要面对在销售上的激烈竞争。如何处理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呢?关键是在联盟合作的范围内通过有关协议严格规范联盟成员的行为,并且建立独立的组织来完成合作的任务,避免相互干涉,影响联盟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