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1:39: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字化传播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5]贾桂林.加强互联网的新闻宣传[J].群众,2000(7).
[6]李志民,万猛.网络时代的科技论文快速分享与多维表达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5).
二、数字化的传播、展示与交流平台——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是由新浪网推出的仿效twitter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网站。所谓微型博客,是指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等方式消息或上传图片,而消息长度限制在140个字数。因此微博也被称为“一句话博客”。用户可以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进行分享。而同样在微博注册的朋友、家人通过关注功能则能一起进行分享、讨论等互动。新浪微博旨在为大众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因此微博的特点也是相应十分突出的:首先,其信息、收取便捷,门槛极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传播和接收信息。微博长度短,但内容不限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生活琐碎和宏大主题均可。其次,新浪微博的传播方式呈裂变,充分体现了自媒体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中心。用户通过关注功能可以直接获得关注对象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转发使关注自己的其他用户获取这一信息。最后,新浪微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覆盖的领域也极广。从内测至今微博月活跃用户1.438亿,日活跃用户6660万,其中包括大量政府机构、官员、企业、个人认证账号,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不过随着微博影响力的增强,不实信息的传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得到了重视,新浪微博设立了不实信息曝光专区,意在提示各位网友在信息时要更加审慎负责,以免对其他网友造成误导。
三、数字插画艺术通过新浪微博获得的传播与展示
结合以上所述,新浪微博这一平台在传播信息、交流互动方面是极具优势的。而从现实层面,新浪微博也是当下中国影响力最大的信息平台之一。数字插画艺术在这一平台的传播,不仅是被其巨大的影响力所吸引,也是遵循自身定位的客观要求。数字插画艺术是带有商业目的性的,这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与限制因素。数字插画艺术家创作主题确立往往与投资商或者市场的需求息息相关,但也正是因为商家的支持,才有数字插画行业如今的蓬勃景象。插画艺术家们的创作中充满幻想、惊奇、神话、未来等奇幻主题,想象力丰富,吸引眼球。题材的广泛,创作手法的多样以及艺术表现的自由恣意显得与纯艺术绘画没有什么不同,但在插画行业不够规范、市场商业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数字插画艺术的创作则要求掌握多种设计软件、艺术风格和表现语言。因此一个很好的交流与信息反馈平台对于数字插画艺术的创作是很重要的。
1.传播主体
在新浪微博平台上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首先必须是微博的注册用户,虽然微博采用一种针对明星名人进行实名认证的系统,与普通用户区别开来,同时也可避免冒充名人微博的行为,但微博功能和普通用户是相同的。因此在新浪微博中用户的分类是很明确的:普通用户(一般是个人用户)、个人认证用户(一般是名人、明星,名称后面有个黄色的“V”)、企业认证用户(媒体、企业、机构等,名称后面是蓝色的“V”)。而数字插画艺术的传播与展示也是围绕这三类主体进行的。个人用户方面主要包括插画艺术家、商业插画设计师、插画专业学生、业余同好等。成名的艺术家、设计师会通过专业的艺术网站或是建立个人网站来作品,这在网络普及之初便是常见的。但弊端在于专业性太强的网站难以被大众发现,限制了访问的流量,因此信息的交流便容易滞后且狭隘。通过新浪微博以及类似的平等、广阔的交流平台,插画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信息的传播将得到极大的扩展,来自大众的反馈也变得即时、准确。尤其是对一些不知名的设计师、学生来说,这样的网络环境是很重要的,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得到他人的意见或者更多人的认可。在线媒体用户主要包括各类插画专业、设计专业以及动漫、游戏网站和电子杂志。在互联网的时代,插画的艺术生产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早期的插画属于一对一的约稿创作的状态,而在网络时代,插画的创作是开放式的,插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把作品放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其传播形式、转载的数量等等都是不可控制的。因此各类提供插画艺术家、设计师投放作品的网站应运而生。而随着动漫、游戏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作为在其产品设计与宣传环节担任重要角色的插画设计则与之联系愈加紧密。与个人用户作品在微博不定时、零散地投放不同,这些在线媒体用户主要通过微博一系列的主题征稿活动来吸引专业创作人员以及大量的同好,同时也达到宣传自身产品、扩大影响力的目的。企业/机构用户包括艺术机构、教学培训机构、设计公司、主流媒体等,他们在微博设立一个专门的企业认证用户,作为其信息和产品展示在微博中的“门户”,同时也用于筛选可以合作的插画家、设计师。这类用户主要看重微博广泛的影响力、庞大活跃用户流量以及较低的宣传成本,但在微博注册的认证用户只是其众多的“门户”之一。
2.传播特点
新浪微博是一个信息门槛极低,主要定位面向大众生活、娱乐的信息交流平台。数字插画艺术本身更侧重于商业性,普通大众在消费艺术作品时,往往只是为了获得一种感官或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在更贴近大众的微博平台,数字插画艺术相关的信息更容易引起注意,得到“转发”与“评论”。目前新浪微博中从事数字插画创作、设计的用户,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广告、影视、游戏、动漫等产业,这不仅与新浪微博这一平台的定位有关,也符合数字插画艺术本身的创作特点。从信息传播的内容上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商业宣传和媒体话题炒作。这两者有互通之处,但涉及媒体话题的插画创作比较随性、调侃,而正规的商业宣传则要严谨得多。例如每当有新的电影、电视即将上映,便会有该电影的宣传微博出现,海报与剧照信息;新游戏的公开测试与销售同样也会在微博进行大量插图、海报、设定图的;更多的是商业广告中的插画创作和数字招贴设计。另一方面分布零散却数量极大的信息传播内容来自微博广大的个人注册用户,也就是那些插画艺术家、商业插画设计师、插画专业学生、业余同好等的个人微博。这些个人用户通过微博平台对插画创作进行交流、分享,往往结合着个人生活的点滴,更能为大量的普通用户所接受,甚至生活中某个颇具话题性或者吸引眼球的主题会引发大量不同风格的插画创作。
交互艺术是艺术家与工程师通过一个技术平台,为观众创造一个虚拟的互动体验空间。交互活动在不同的领域中进行,指引访问者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自我创造。[1]这种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除了被运用到许多商业领域之外,也被运用到文化领域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手段。
1 虚拟交互艺术
数字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虚拟技术带来的高度逼真。虚拟现实通过模型建构、空间、视觉跟踪等技术,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实现了高度沉浸感与交互的多感官空间。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在于,它是身心合一、身心俱修的文化,它需要身临其境地感觉与体验,需要优游涵泳,方能真正得此文化之精髓。而数字媒体能够通过虚拟技术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可供体验的空间,它使传统文化不再是死的文化,而是如同鲜活的生命体。
在传统文化传播领域,IBM公司与故宫博物馆合作开发了“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此项目利用虚拟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推广。它是中国第一个通过互联网重现历史文化景点的虚拟世界。“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是主要利用3D建模技术,在网络上打造的一个虚拟场景。它提供给游客充满沉浸感的操作,与传统网页大相径庭,是一个根据紫禁城场馆的位置制作而成的虚拟空间。游客可以任意在6条线路中选择任何一个景点进行游览,还包括现实中一般无法进入的太和殿。
在这个虚拟空间中,每个景点都有对应的文字解说,游客只需单击鼠标就能获取这些信息,甚至能全角度观看景点的各个角落。游客甚至可以在游览过程中给自己设置一身自己喜欢的衣服,从普通宫女、太监、侍卫到大臣首领,甚至皇子、公主。
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游客并不孤独,你可以看到在游览的其他游客,可以和他们打招呼、聊天,也可以参加虚拟世界中举行的蹴鞠、围棋、骑马等多彩的活动,也能参观如“嫔妃游园”“百官早朝”等虚拟场景。游客如果有特别喜欢的景点,更可以把自拍传到网络社区和大家分享。
“虚拟紫禁城”为广大中国古典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普及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逼真的现实场景直接给予观众一种最为真实和直观的印象,通过在线互动式的展示刺激浏览者主动思考和肢体的参与,进行双向交流。当然,虚拟交互给人带来愉悦体验的同时,也要警惕数字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过程中容易使人产生技术至上的认识误区。虚拟技术虽然给人类带来图文处理等多方面的便利,但也可能造成人类对数字技术过分依赖的后果。另外,数字媒体虚拟空间的高度逼真,也可能降低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力。针对“虚拟紫禁城”项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先生曾指出:“尽管采用大量的3D建模技术重现的文化遗产能让公众在交互、娱乐中了解文化信息,但这只限于浅层面的普及工作,数字技术的核心必须是内容为主,过于娱乐化会把真正的文化内涵给消解。”[2]
2 移动交互艺术
由于传统的PC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络的方式受限于媒介方式,所以移动化已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的移动电子设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移动新媒体是一种将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结合的技术,使用户能够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自由收集和发送信息。科技的每一次创新与进步,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APP”就是应运而生的移动平台应用软件。
移动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从2013年开始至今,故宫出品的APP已经有五款,分别是《紫禁城祥瑞》《胤G美人图》《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以及2015年初最新推出的《每日故宫》,跟着这些APP,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深度游览故宫。这几款故宫系列的APP设计,通过新颖的数字交互方式,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技艺、历史故事、古典手工艺品,让用户通过使用这些APP,随时随地了解宫廷皇室与知识典故。《皇帝的一天》虚拟了一个故事:小皇帝想出宫玩耍,于是,乾清门外的小狮子为皇帝找替身,从早晨5点起床穿衣开始,读书、骑射、上朝、用膳,玩家可以体会“皇帝”一整天的丰富生活。游戏中,小狮子充当“讲解员”,通过弹出文字,介绍清代宫廷礼节以及服装、文化等知识。[3]萌萌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游戏环节,使这款APP大获好评。但是,游戏的形象毕竟与故宫一贯严肃、权威的形象反差太大,短时间内可以利用趣味性的交互形式来满足用户对故宫的探索,久而久之,有可能会弱化故宫在公众心目中本该有的庄重、威严的历史形象,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应该认真思考“萌”过之后,后面的路要怎么走。因为公众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所以绝对不能忽略文化的传播形式对公众的影响。
移动媒体在未来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新的文化体系,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移动交互兼具视觉感知和触觉感知,作为观众的反应模式,与用户之间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的互动,它激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移动新媒体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全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承时机。[4]
3 交互艺术的发展及思考
从传统的PC虚拟交互到移动终端的交互,交互艺术使大众获得了一种以休闲娱乐的方式接受享受文化的权力和艺术实践空间。它以前卫的艺术形式,把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为传统文化传播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形式上既继承了传统,又足够大胆创新。在传统和现实结合的形式中,新媒体艺术的交互艺术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及网络环境的完美统一,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全新风貌。同时,交互艺术更有利于将传统文化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它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发展,更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未来,万物互联,极大地丰富了设计的多种可能性,交互艺术给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利用交互艺术的特性与优势的同时,应小心谨慎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开发和核心价值的提取,积极寻找新的传播方式、新的空间与新的展示方式,帮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使其传承下去。[5]
参考文献:
[1] 李涵.信息时代的蜕变――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及其市场发展[J].美与时代,2013.
[2] 黄涛,张雷.指游虚拟故宫――看皇帝吃饭与臣子下棋[N].竞报,2008.
数字时代,为了寻得一线生机,传统期刊开始探索转型的途径和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现状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面临哪些现实困境,值得总结和思考。1.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化期刊具有的最大优势是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传播容量,它能比传统期刊更早地报道消息、传播信息,并且在传播形式和内容创新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能满足数字时代受众的需求。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淀,目前,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调查发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的很多传统期刊或采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的方式,或以创建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2.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期刊业的市场规模在探索转型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提升。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可以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数字化期刊的功劳,这也证明了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是在不断发力的。3.数字技术人才稀缺,亟须培养笔者认为,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迅猛,这与期刊业是长线运作的产业,约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交流服务等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保驾护航有相当大的关系,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期刊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刊转型和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管理人才的稀缺,传统期刊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建议,不符合实际情况、盲目转型的期刊不在少数,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数字技术人才短缺是目前期刊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内容缺乏创新、数字版权纠纷频发、盈利模式尚未确立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模式
通读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个特色:
特色一:多年潜心研究的集大成
石磊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硕士点负责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他发表了论文《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从那以后,他发表了《从媒介融合看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报业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报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构建》、《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培育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路径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重构》等10多篇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论文。2009年10月出版了《新媒体概论》,并被北师大等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四川省社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传媒融合发展研究”,担任“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丛书副主编,四川省精品课程“新媒体概论”第一主讲教师。
2006年初,石磊教授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与传媒方向博士学位期间,为构思撰写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士论文,并就相关问题多次与我进行研讨。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颇具前沿性。2008年上半年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又认真听取了许多老师和同学意见,多次进行修改,终于在201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这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集大成,是报业研究的可喜新成果。
特色二:努力构建数字报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书将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放到数字化生存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他不仅强调报业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破除阻碍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报业发展新模式。这样就跳出了一般性的数字化研究,使报业数字化研究具有了厚度和高度。
石磊教授对国内外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将众多的转型路径精当准确地概括为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在内容融合上,以前单一的报业内容生产变成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生产,报业由“报纸业”变成“报道业”。在渠道融合上,以前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报纸、广电、新媒体等渠道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全媒体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将产生跨媒体跨地域的数字化现代传媒集团。这些分析论述,对当前我国传媒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特色三:多学科交融,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科技期刊数字化数字化建设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及阅读方式也正在改变,这就要求信息传播方式能够及时调整,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随着3G通信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我国科技期刊业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多种载体共存的格局将被打破,期刊网络版将作为期刊业的主流载体。因此,我国科技期刊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努力实现资源数字化、办公自动化、出版网络化,才能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动因
期刊数字化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超文本信息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打破了中国出版业的传统模式,期刊数字化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有其多方面的动因:
1.1提高办公效率的需要
传统的纸质期刊在组稿、编辑、出版等多个流程上不是连贯的,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工作比较繁琐,劳动强度大。数字化可以让期刊实现从组稿到出版的全程信息化操作,实行编校一体化,可以降低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1.2缩短出版周期的需要
与纸质媒介印刷版相比,数字化期刊省去了制作印刷胶片和印刷的程序,在经过编辑人员编校、审核后直接在网络上传播,节省了大量时间,缩短了出版周期。
1.3降低运行成本的需要
数字化期刊省去了印刷、装订和运输过程,节省大量成本,而且可以直接在网上与作者、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也能节省相应的邮寄、交通和办公费用。同时,编校工作全部在网上进行,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完成同样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员工人数,从而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1.4吸引更多读者的需要
通过计算机联网检索科技文献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电子期刊以其浏览方便、可以超文本链接、检索高效快捷而更具优势,同时网络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期刊上网可以增强读编互动,可带来源源不断的读者群。
1.5参与核心期刊测评的需要
科技期刊上网所形成的论文引文数据库经规范标引,可较快地形成论文统计用的原始数据库,加大了期刊论文的可检索和被获取概率,继而提高了期刊论文的应用率和被引用频率,有利于参与核心期刊测评。
1.6拓宽收入渠道的需要
期刊上网可为期刊开辟新的业务空间,诸如网上广告、网上订购、网上检索等,可拓宽期刊收入渠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7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我国多数英文版期刊在积极筹建自身网站的同时,积极加入国内网络出版平台,并加入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的网络平台。为了使进入网络出版平台的论文具有与其他世界主流在线科技期刊的“引用文献”及“被引用文献”的交叉链接和引证发现的功能,部分期刊自筹经费主动为自身出版论文申请国际DOI号,对中外文论文引文进行解析与沟通,以便于期刊被SCI等世界主流文摘索引数据库收录。
2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2.1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网络电子期刊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10余年的发展,网络电子期刊品种繁多。目前,我国的期刊数字出版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期刊中,独立自办网站的约有1000多家,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中国知网汇集了国内6000多种学术类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集成了国内5000多种核心期刊,以大众类期刊为核心的龙源期刊网聚合了1500多种人文期刊。
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我国的电子期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按出版发行形式划分,可划分为纯电子期刊与印刷型期刊配套同时或异时发行的电子期刊;②按期刊内容划分,可分为全文型电子期刊和摘要型电子期刊;③按载体形式划分,可分为软盘型、光盘型、联机型、网络型4种;④按收取费用电子期刊划分,可分为收费电子期刊和免费电子期刊;⑤按信息媒体状态划分,又分为文本电子期刊、图像电子期刊、声音电子期刊和多媒体电子期刊。
2.2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广泛的今天,网络将成为主流传播方式,但是大多数期刊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少期刊的负责人对数字技术不够了解,从业人员的数字技术素质也不高,因而数字化的应用意识还比较滞后,仅仅满足于现有的出版形式和出版程序,对期刊数字化建设持观望态度。
(2)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随着市场的变化,许多期刊,特别是学术性期刊赢利状况都不太好,无法拿出过多的资金来进行数字化建设,难以进行技术开发与技术更新。同时,数字化建设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缺乏统一的标准。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我国科技知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此首先要解决期刊知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问题,用共同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语言,实现学术期刊知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但无论是期刊的上网格式还是知识信息的检索手段,国内很多公司制定的标准是五花八门,造成了影响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障碍。
(4)交互性、时效性差。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网站缺乏在线交流功能,用户仅仅停留在浏览文章的层面上,很难与期刊编辑部及时交流。同时,很多期刊社为了不影响各期刊的销售和发行,特意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光盘和网络时间比期刊出版时间滞后3个月以上,时效性较差。此外,由于时间覆盖面窄,目前出版的回溯性电子期刊较少。
(5)知识产权及保存存在问题。由于当前网络以及数字化的复制行为未得到规范,对于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实际上未得到真正体现,尤其是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目前的作者获得的文章上网报酬是一次性的,而理论上文章在网上的传播范围是广泛的,时间是永久的,发行量是无限的。由于信息的数字化及网络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复制变得非常容易,且复制件与原件间完全没有质量差异,给恶意盗版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此外,网络出版物存储会因为阅读器的硬件或者软件故障而受到破坏,用户重新下载出版物信息过程中正版用户身份再确认比较困难,这给网络期刊的保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6)出版全过程数字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只实现了期刊传播的数字化,约稿、审稿、交互式探讨等主要工作还采取传统的工作方式。
3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要想促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的进程、改善数字化期刊的生存发展环境,很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3.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
期刊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指导,必须更新观念,力求形成数字时代期刊的创新之道。一是定位创新,期刊的数字化创新行动必须观念先行,找准位置。二是管理创新,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尽快实现从随意化到规范化、从经验型到科学型、从外延式到内涵式、从机会型到战略型、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管理转变。
3.2要建立和完善资金技术投入机制
要多方位筹措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为数字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国家要建立专门的研发队伍、研发机构以及院校和专业,大力培养适应数字出版发展需要的尖端的人才;另一方面,在期刊单位内部也要加大培训力度,帮助每个人成为懂本专业知识、懂高新技术知识的“多面手”。
3.3要加快标准数字化的建设步伐
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是依托网络而发展的,这就要求在信息处理技术上遵循国际通用标准。在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上,将整体性与系统性、国际性和合作性、适应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具备可兼容性和可操作性,保证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率,推进我国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
3.4要重视数字化期刊系统建设
数字期刊系统除了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外,还要开辟网上互动平台,最好采用即时通讯软件,以便于编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同时,要充分发挥网络迅速、快捷的优势,及时已经审核、编校过的文章。
3.5要制定和完善有关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期刊出版物的法律、法规
随着期刊数字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其中已经或将要出现的各方面问题的漏洞也越来越多,在这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已经明显落后于数字化期刊的发展。为了给期刊数字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和促进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行业规范以及评估标准。
目前,许多报纸、通俗杂志都有强大的采编系统,写稿、审稿、出版等全过程均在同一个系统进行,真正实现了各流程间的“无缝对接”,但是,很多学术期刊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因此,要加大对工作方式数字化所需硬件设备、技术人员和其他条件的投入,引导工作人员有意识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逐步实现工作方式的网络化。
参考文献
1张印朋,李霞,苗丽娟等.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建设[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2)
2苏柱华,骆浩文,侯建国等.科技期刊数字化办刊发展现状及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08(3)
1学术信息资源发展趋势
学术信息资源是指通过学术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各种相关信息,也指从事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图书专著、标准、专利、研究报告、演示报告、实验操作说明等多种文献类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近20年的时间里,学术信息资源的发展便经历了纸质文献资料、数字图书馆和数据库学术信息、到目前电脑手机可随时随地下载的开放获取信息资源.数字化和开放获取成为学术信息资源管理和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更高效地保存、传播、利用学术信息资源,很多学术信息的产生便采用数字化的形式,即使是纸质文献也大多转为数字化的形式.数字学术成为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知识传播的主要方式,和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学术信息数字化的环境下,资源形态、用户服务、发展模式等都正在发生改变[1-2].开放获取是在学术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海量增长,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数字学术环境下,开放存取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理念、出版机制和资源获得方式在研究机构、图书馆、学术社群等的积极推动下不断拓展和深入.
2学术信息资源的存取运作模式
当前,科研工作者获取学术资源的途径越来越多.学术信息资源的存取运作模式主要有四种:1)传统或数字图书馆模式,其中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的网络模式,它们主要为高校、科研机构或社会公众等特定目标人员,一般是公共服务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模式;2)机构知识库模式,供机构内外用户共享的学术文献数据,并具有协助教育科研机构知识资产保存和知识管理;3)各大数据库模式,包括CNKI、万方、维普、超星等单独发展的数据库,一般是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发展模式;4)互联网公司创办的文库模式,如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等;5)期刊网站模式,一般是单本或多本期刊的网站,可自行上传论文资源,供目标读者阅读下载.图书馆和机构知识库模式一般是由高校、科研院所支持和管理,而且机构知识库是由高校或科研院所图书馆进行组织建设[6-7].它们具有经费来源稳定,学术信息资源针对性、实用性较高等优点;缺点是服务对象相对单一固定,访问人员数量有限,存在着学术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全文数据库是广大学者获取学术资源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重庆维普是我国的三大全文数据库,收录文献类型包括期刊、博硕论文、会议论文、报纸等.全文数据库并不意味着收录了全部期刊文献,而且其报道时效比纸质期刊有所推迟.对于购买了数据库资源的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下载文献仅限于在单位IP范围内,而没有购买数据库资源的单位科研人员,更需要自己付费才能下载.在文库模式下,用户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多个领域的资料,同时可以上传平台所累积的文档,供其他网民分享[8-9].该模式的一些作品版权问题存在争议,另外,其信息检索功能较弱、学术信息资源的可信性无法保证也导致文库模式无法成为主流的学术信息资源利用模式.期刊网站对于固定读者是最实惠方便的学术信息资源使用模式,一般更新迅速,但是资源单一,仅适用于少数科研人员.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103-02
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今天的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传播时代。数字化的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成为当今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国际性语言。近年来,我国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传播,因此而衍生出的数据库也即成为今天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各科研单位进行资源共享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对数据库随着数字化传播时代的到来而不断改进的功能研究也就越发显得必不可少。数据库功能的发展可以回溯到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许多功能强大的高质量数据库层出不穷的涌现出来。中国知网(CNKI)就是其中之一,它以其海量数据的高度整合,集题录、文摘、全文文献信息于一体,实现一站式文献信息检索等特点而成为目前国内可进行全方位学科专业引文检索的综合性数据库之一,也是使用群体最广的资源型数据库。
谈到CNKI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中国知网即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提出于1998年。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经过多年努力,采用自主开发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并正式启动建设《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1]。面对这样一个庞大冗杂的数据库 ,它的哪些功能是能为我们所用呢?除了一般的全文数据库所具有的功能,还有哪些特色功能是不为我们所熟知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CNKI的部分功能使用做了一次较详细的研究。
一、引文检索功能的全方位使用
对于任何一位使用数据库的用户来说,引文检索功能是为大众最熟悉最擅长使用的。无论是先期开发的文摘索引库还是目前发展比较快的全文数据库,用户对引文检索功能的研究较久,因此构成引文检索功能的软件技术也相对稳定与成熟。
CNKI数据库包括全文检索在内的众多引文检索入口,用户可以通过某个检索入口进行初级检索,为了更快捷更准确的查找到所需文章,我们可以进行高级检索,即时间段选择、文献来源类别选择以及文献精确度选择等多个细分项目来进行检索。从浅层次看,CNKI提供的引文检索功能似乎只能检索被引作者的论文被引用情况,实则其引文检索功能非常强大。鉴于CNKI能对每个字段分别进行全文检索,故对引文字段中的所有著录项目也能分别检索,包括参考文献的作者、题名、刊名及出版年代等。通过输入不同的检索项目,几乎可以完成所有的引文检索需求。CNKI已经实现全文检索信息完全的数字化,通过免费下载的最先进的浏览器,可实现期刊论文原始版面结构与样式不失真的显示与打印。
日臻完善的引文检索功能以及检索信息数字化的全面实现,为越来越多的编辑从业人员提供了工作上的便利。就拿笔者所从事工作来看,对CNKI引文检索功能所带来的益处深有体会。笔者工作以做人物专题信息为主,其中人物学术文献资源的整合是工作重点,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使用CNKI引文检索功能,不仅能全面检索到专题人物的文献著作,而且还能进行时间段筛选,选择我所需要的年份文献,再通过CAJViewer浏览器直接转换为TXT文本,大大缩短了编辑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内容扩增功能的全面认识
近年来,数据库的发展可谓是规模化进行,数据库运营商一方面加紧原数据的连续性和回溯性建设,同时还整合一些免费资源,并不断购买其他相关数据资源,作为其原有内容的补充;另一方面积极研发跨库检索平台,使各种类型的单一型数据库整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资源系统,把一定范围内最全面的文献信息提供给用户,从而实现较大范围的内容增值。随着各学科的深入发展,跨学科与交叉性文献越来越多,数据库作为文献资源的动态集合体,必须打破原有的文献收录范围限制,扩增其收录范围,网络技术为数据库的内容扩增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
中国知网(CNKI)具有统一的跨库检索平台,可以针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同时检索。用户在使用CNKI的过程中,通过多角度一次性可以获得某主题内容的期刊文献、学位论文、会议资料、图书等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从而实现检索内容的增值。这种一站式服务,减少了在多个界面之间反复切换的步骤,使得用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全的资源,这一功能,是其他资源型数据库所无法企及的。
三、个性化服务功能亟待被充分认识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广泛建立,单一的图书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趋庞大的使用人群,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逐渐被用户所熟知。CNKI正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同时基于自身多样化的产品形式,及时的数据更新,以及可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这一特点,推出个人数字图书馆与机构数字图书馆这两个全新模块。由于用户对于个性化图书馆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因此使用这两大板块功能的用户相对较少,该项个性化服务功能亟待被充分认识。CNKI个人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包括:自动跟踪读者所研究主题的最新发文;为读者提供管理评价本人成果的平台;连通机构馆后免费下载文献;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阅览室。任何登录CNKI的个人用户,都可以根据个人工作性质、工作领域创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研究型个人馆、中小学读者个人馆或者生活型个人馆。引用中国知网的一句话就是:“个人馆是您学习、研究、创新的情报员、智囊团和图书馆”。
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讲,个性化特色图书馆的打造在今天这样一个传播互动广泛化的时代,显得更加迫在眉睫,遗憾的是,大多数机构还没有认识到这样的发展模式。CNKI机构数字图书馆的为机构能提供哪些功能呢?可以为机构提供文献资源一站式整合平台;构建层级化的机构管理体系;提供详尽、准确的资源使用情况统计;为机构定制个性化信息门户。根据行业类型,已经细分出高校、科研单位、公共图书馆、医院、职业教育、法律、企业、基础教育、军队等九个类型的机构图书馆。同样引用中国知网的一句话概括“机构馆是您单位创新发展的情报员、智囊团和图书馆”。
对于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而言,能够充分认识并能熟练使用个人数字图书馆提供的各项特色服务功能,将会在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双面性,我们在体会CNKI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引文检索方面的不足。一是不能同时检索某个机构所有科研人员的论文被引情况,只能先分别检索该机构单个个体论文的被引情况,最后汇总才能得到整个机构的论文被引情况。二是检索结果的整理比较烦琐,不能直接输出规范的引文检索结果。
2.收录信息不完全。由于我国数据库所收录文献开始时间较早,因此数据库在回溯检索功能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而且有些重要期刊存在着漏收现象,核心期刊收录率低,大大降低了检索结果的参考价值。做为数据库的两大基本要求即数据收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缺收、漏收都会降低数据库质量,影响数据库的检索效果。
3.数据项目著录内容不全。有些数据缺少机构、摘要,甚至某些论文的著录项目中缺少关键词和作者项。著录项目不全同样会影响到数据库的质量,给用户进一步的检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4.数据略显滞后。由于时间更新问题,虽然中心数据库可能做到每日更新资料,但具体到用户使用时,仍需等待一段时间,给用户的检索与查新带来一定的影响。
5.页面自动关闭问题。用户在使用数据库进行检索的过程中,若因故暂停检索或停留在浏览页面几分钟,系统就会提示:“您的操作己超时,请重新登录!”,从而中断检索,如想继续检索还需重新登录。这一不足导致用户在重新登录环节会浪费很多时间。
6.文章下载版本的局限。CNKI通用的文本下载版本为CAJ与PDF,大多数用户没有CAJ软件,然而PDF的下载速度非常之慢,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局限。
对于以上问题,有哪些比较好的应对策略呢?笔者认为:
1.数据库应能根据检索者的要求,检索出所需的文章。在对某一专题进行检索或查新时,要对数据库的资源有一个总体认识,明确有无缺期和漏刊的情况,尽可能保证检索资料的客观与全面。数据库信息资源的采集人员应尽量保证期刊的完整,进而提高查全率。
2.数据滞后需要编辑部、杂志社与数据库采编人员的共同努力,编辑部可以直接把杂志的电子版加入到数据库,使用户能在第一时间检索到最新的资料。
3.漏检主要与用户检索方法有关。减少漏检的方法有认真选择主题词或关键词和检索项,同时可采用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两种方式双管齐下。对于显示“无相关文献”的检索不要轻易放弃,可用文献名、作者、标题等多途径检索。由于目前我国的文献出版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许多文章没有关键词等项目,或作者标引的关键词不规范,存在大量的同近义词,造成同一主题的文献记录分散。另外标引人员专业知识所限,对于隐性概念未能准确提炼,这些都会降低数据库的查全率,造成漏检。
综上,资源型数据库建设包括技术、管理和知识产权等诸多因素,它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单枪匹马就能完成,需要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提高数据库的查全率与查准率不仅是用户的目标,也是评价一个数据库和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重要指标。虽然存在着以上诸多待完善方面,但瑕不掩瑜,CNKI的引文检索功能、内容扩增功能及个性化服务功能在飞速发展的数字化传播时代为我国学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便利工具,必将对学术研究工作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一、教育信息传播的现状中分析数字化发展的必要
根据《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信息资源增长迅猛,全国域名数约为259.2万个,比上年增长40.0%,以下统计数字是截止于2008年1月,可以部分的反映其发展的规模:
上网计算机数: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超过7000万台,接近8000万台,比起2005年7月增长了快一倍,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9.9万台的270多倍。上网用户人数: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超出20000万人,同2005年7月调查结果的上网用户人数相比多了一倍半。WWW站点数:我国WWW站点数为150多万个,是2005年7月2倍多。CN注册域名:我国CN注册域名900万个,是2005年7月的50万左右的18倍。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我国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370000多M。是2005年7月的80000多M的4、6倍多一些。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育资源在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同时,需要注重少数民族人员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应用与信息化人才培养发展的速度。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应重视少数民族教育,更应该重视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二、目前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权问题
一般来说,获取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来源于:一是接收少数民族语言书写的应归类的电子文件及其元文本:二是对馆藏传统介质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通过数据压缩技术、数字摄像技术等手段,将纸质、声像等传统介质的作品和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成数字化馆藏文件。根据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22条第8款规定:“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在陈列或保存中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作品数字化则无需取得授权,亦无需支付报酬”在对这些受著作权保护的少数民族作品进行数字化时,都要事先取得权利人的授权,经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后方可数字化,否则就构成侵权。
2、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
传统介质的少数民族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实现数字化文本信息的和传递,也会受到权利人专有权的控制。但是目前受传统文化熏陶较深的大部分少数民族人员,都是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专业领域和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工作岗位,对于利用著作权法去保护已存和现著的教育资源有很大的不足。而图书馆等将受著作权保护的少数民族教育资源数字化信息放在网络中传播时,会涉及到权利许可问题,其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网络公开展览权和传统的展览权有很大区别。我国新著作权法第10条第8项将展览权规定为:“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这表明,数字化作品无论何种方式传播,教育资源管理者必须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就构成侵权。
3、著作权的合理使用问题。
著作权能够实现鼓励创作、促进传播、繁荣文化、推进人类文明的利益平衡的根源在于其的合理使用这一限制著作权人专有权的制度。然而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中,其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处于一种很不协调的状态,以及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时界限不明。
三、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1、从传统语言和文本载体到数字化载体的转变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资源应当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四个要素,即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机构要想建构数字资料馆,必须着眼于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特殊性,将其教育资源数字化。目前有的学者从逻辑结构上对数字化校园进行分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把它分为三个层次:理念层、应用层、物理层。首先做好:采集各种类型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料并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和管理:开展流通阅览和读者辅导工作:开发数字化的教育资源,统筹、协调各大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交流工作并开展学术研究:参加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整体化建设。其次将馆藏数字教育资源加工与:把传统形式的信息通过国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及其他多国语言文字转化成数字化信息:运用电子技术储存和管理已经生成的数字化信息,在传播和利用中注意涉及到版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问题:还要提供数字化藏书馆的访问查询技术,做好少数民族文字查询端口,例如藏族有班智达、喜马拉雅、同元、桑布扎等输入法。
2、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传播权保护
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案件的赔偿问题有其特殊性,表现在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人因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导致的其复制品市场销售量减少的数量难以计算。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8条规定:“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没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等设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其未规定法定赔偿额度,应尽快规定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赔偿额度。
参考文献:
[1]2005年互联网信息资源数据与2008年清华大学版计算机网络教材配套ppt的统计图,以此与作比较得出,
[2]刘艳玲,《解决我国馆藏档案的数字化权问题的策略》[J],《兰台世界》理论版,2006
[3]谢宇红,《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数字出版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的编辑与加工活动,并通过电脑、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来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就在于实现了内容生产、管理过程、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的数字化,不仅大大节约了期刊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资源的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期刊的价格,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期刊购买与消费渠道。因此,数字化将成为我国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构建起一套高效、稳定的盈利模式成为学术期刊吸纳人才、获得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由此顺利地实现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路径
1、传统纸质期刊的数字化转移
传统纸质期刊的数字化转移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期刊数字化路径。也即是出版社在出版纸质期刊之后,为了扩大其发行范围,将期刊的内容传输至网上,制作成与纸质期刊一模一样的数字期刊。读者只需要在相关门户网站注册,并支付一定的费用,便可以快速下载数字期刊,浏览其中的内容。目前,中国科学系列杂志、中华医学会及其主办的几十种刊物以及其它诸多知名期刊均已在各自的门户网站提供了纸质期刊的数字化版本,供读者下载和浏览。
2、纯电子学术期刊
纯电子学术期刊是指完全摆脱传统纸质期刊的束缚,而是将选题、策划、组稿、投稿、审稿、意见反馈、编辑、出版、检索以及与作者或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等一系列编辑、出版、发行的过程,全部在网络空间中操作完成,并且以网络作为唯一的发行和传播渠道。比如教育部于2008年推出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期刊,是我国第一个拥有正式刊号的纯电子期刊作品。除此之外,还有《中国网络广告》等,都属于此类期刊。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呈现出明显的开放存取的特征,不仅提高了出版速度,方便读者检索;而且也降低了读者的购买费用,强化不同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活动,为数字期刊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直接、丰富的读者信息。
3、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集成平台
无论是传统纸质期刊的数字化转移,还是纯电子学术期刊都是由出版社独立进行数字期刊的出版与发行活动,由此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而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集成平台则是通过购买纸质期刊的电子版权,实现对大量的学术期刊内容的集成、分类与网络销售活动,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比如我国最大的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商业数据库,都属于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集成平台。以中国知网为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与硕士论文、报纸、会议论文、年鉴、工具书、专利以及外文文献资源为一体的综合型网络出版平台。此类数字化集成平台为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渠道,推动了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二、我国数字期刊的盈利方式
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需要稿费成本、印刷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硬件设备的购置与维护成本等等,而数字化出版也需要昂贵的网络管理、计算机软硬件维护成本。基于此,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运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探索出多种盈利方式:
第一是通过在数字期刊中植入广告的方法,获取一定的广告费。这几乎是所有的数字期刊都会用到的盈利方式,甚至是作为主要的盈利渠道。第二是在点击量比较高的数字期刊网站为广告商提供广告链接服务,由此活动获取一定的广告收益。第三是通过数字期刊的下载或者是在线阅读,获得一定的发行收入。由于数字期刊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其发行价格非常低,因此,通过发行获得的收入也非常有限。第四是电子版权经营费,也即是将数字期刊的版权销售给其它零售网站或者是零售商,比如数字期刊集成平台、音像制造商以及其它的商业网站等等,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这种将多元主体引入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可以创造1+1>2的市场、社会与经济效应。
三、我国数字期刊盈利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术期刊三种不同的数字化发展路径尚未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富有个性特征的、稳定成熟的盈利模式。目前各种数字期刊盈利渠道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主要集中在对于硬性广告作品、广告链接、资源下载费用的过分依赖,为了吸引广告客户不得不进行残酷的价格战,降低了数字期刊作品的质量。其次为了获得经济回报,部分学术期刊不仅压缩了作者的稿酬,而且收取高额的版面费,造成专家、学者的优质稿件进不来,而劣质稿件在支付了一定的版面费之后被刊登出来。这种恶性循环既降低了学术期刊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利于其可持续性发展。第三,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还存在产业链缺乏合作,盈利模式不完善的问题。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是以内容为源头,以互动性、便捷性较强的新媒体为传输渠道,以具有一定新媒体应用技能的中青年群体为目标消费者,包括作者、出版社、数字化技术提供商、阅读设备供应商、读者等诸多利益主体。目前,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作者不清楚数字出版的收益分配情况,甚至还要为文章支付版面费;出版社主要是依赖各种商业数据库网站实现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并从中获得版权转让费,处于利益转让中的弱势地位,缺少应有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在数字出版领域获利能力比较低。部分出版社甚至把期刊上网作为一种时尚或者是影响力的象征,不仅不收取版权转让费,而且还要为商业网站支付一定的费用。这非常不利于学术期刊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我国数字期刊的几种盈利模式
1、传统纸质期刊数字化转移过程中的盈利模式
传统纸质期刊的数字化转移一方面是将纸质期刊的内容通过数字化,转移至网络媒体;另一方面,转移之后的数字期刊是通过期刊的门户网站进行传播的,因此,该类型的数字期刊兼具纸质期刊和数字期刊双重特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盈利方式。具体来说,首先在纸质期刊中刊登一定数量的广告,获取广告费。其次是加强学术期刊的对外推广活动。一方面鼓励更多的学生、教师、研究人员订购期刊;另一方面与高校或研究院的图书馆、资料室签订期刊订阅协议,获得期刊发行费。第三是将纸质期刊数字化处理之后,既可以放在自己的门户网站独立发行,收取用户的下载费;同时也可以将版权销售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之类的商业网站,由此获得一定的版权转让费等等。在此过程中,期刊要加强质量建设,吸引优秀专家、学者投稿,提高自身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扩大发行量,尤其是增强与商业网站进行版权转让时的资本和实力,最终使各方利益主体都能够获得应有的经济回报。
2、纯电子学术期刊的盈利模式
纯电子学术期刊完全实现了编辑、出版、发行一整套流程的数字化运作。优点在于大大提高了发行速度,节省了物质资源的投入;而缺陷在于失去了传统纸质期刊的线下发行网络,从而弱化了其影响力,缩小了其发行规模。基于此,纯电子学术期刊应当遵循以下盈利模式:一方面要加强对于硬性广告以及广告链接的引入力度,并将此作为核心的盈利渠道;另一方面要注重针对明确的消费者,根据其个性化的需求与消费特征,实行期刊的定制化,并且以较低的价格来发行。在扩大发行量的同时,也自然提高了其广告价值,弥补出版发行过程中的成本费用。
3、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集成平台盈利模式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为主的学术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拥有强大的内容资源、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由此也形成了其强大的盈利能力。首先,这些网站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同时也提供了便利的信息检索服务,成为各个高校、研究所进行学术研究活动所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因此,这些商业网站可以采用上门推销的方式,与各个高校、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季度或年度的学术论文下载服务,由此获得经济收入。其次,这些商业网站也可以推出知网卡、万方卡之类的充值卡,进行折后销售,为个人提供资源下载服务,由此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第三,这些商业网站不仅拥有较高的点击率,而且网民对象也十分清晰,大都是一些在校的研究生、博士生以及高校教师等等。这为广告投放提供了精确的对象,也提升了自身的广告价值,因此,可以通过广告链接、广告的方式,获取一定的广告费。
数字化成为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各个学术期刊一方面要把握行业趋势,尽早推动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尤其是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盈利渠道;另一方面更要精耕细作期刊内容,为数字化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①周小华,《中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问题探讨》[J].《理论学刊》,2009(4):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