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专业毕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30 11:40: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政治专业毕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政治专业毕业论文

篇1

1.音乐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选择适宜自己完成的论题。

2.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一定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解决学科建设、科学发展的理论或方法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3.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一定要难易适度、大小适中如果论文题目的研究范围太大,将不适宜学生在短期内完成

4.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在确定过程中,既要考虑论题的创新性、严谨性还要考虑论题完成的可行性。

下面为大家推荐几个音乐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浅谈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2. 作曲技术理论与音乐表演理论研究

3. 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4. 通俗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研

5. 论钢琴演奏中的放松问题

篇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25-03

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一方面是对学生入学以来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如何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进而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已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影响文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凝练影响文科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笔者在走访相关专家进行初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可能的因素有:学生考研与就业、学生专业水平、学生写作态度、教师指导水平、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奖惩机制、论文选题质量、过程管理措施、监督机制、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实验室条件、教师指导手段、文献收集难易度等几个方面。为了找出主要因素,笔者编制了调查表,对在淮高校的应届文科毕业生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得出每一可能因素的认可率如下:学生考研与就业:30%;学生专业水平:38%;学生写作态度:70%;教师指导水平:28%;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92%;奖惩机制:80%;论文选题质量78%;过程管理措施68%;监督机制:81%;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71%;实验室条件:41%;教师指导手段:28%;文献收集难易度:18%。假设以超过50%的认可率为主要因素(即大部分人认可),得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写作态度、论文选题质量、奖惩机制、过程管理措施、监督机制、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等几方面。学生考研与就业虽在很多文献中作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但这里调研的结论并不支撑,经进一步分析,可能的情况是学生的精力较充分,经合理安排,是完全可以解决好就业、考研与论文写作之间的矛盾的;奖惩机制成为影响的主要因素在其他很多同类文献中尚少见,可能的原因是奖惩机制的存在,对老师是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只要设计合理,是有利于督促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进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文献收集难易度在不少文献中也作为主要因素,但这里的调研结论也不支持,可能是调研的对象相对集中,没有感受或很少感受到这方面的差别,抑或目前条件较好,以前是主要因素,但现在已不是了。

二、目前毕业论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前面所凝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后期调研对相关开放型问题答案的分析和处理,目前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毕业论文选题本身有问题。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中非常重要环节,题目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但目前教师对毕业论文采题并不是很重视,有些选题没能起到综合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以致先天不足,后期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2.校、院、系管理职责不清。目前相关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学校层级出台的,对整个学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起宏观指导作用。但由于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情况不同,而学院又没有出台更细的、更有针对性的相关管理细则,仅依赖于学校的制度而又不能完全适用学校的制度,从而导致各层级职责不清,管理混乱,不利于提升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

3.学生对待毕业论文态度不够端正。一方面,由于学生没有经过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不知道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另一方面,由于有不少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尤其是没有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毕业论文工作,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拼凑现象,其结果就是毕业论文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4.指导教师指导缺乏动力。对很多指导教师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奖惩措施,且监督缺乏,没有任何压力,怎么指导都一样,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对学生放任不管,指导过程马虎,监管欠缺,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给分随意,甚至到最后学生还不认识指导教师!造成毕业论文质量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三、构建“333”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升毕业论文质量,有必要构建“333”质量保证体系,即构建校、院、系三级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明确论文选题的三个原则;构建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督导小组和指导教师三级监督体系。

1.科学构建校、院、系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为做好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应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明确不同管理职级的工作职责。(1)学校职责。学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明确由校教务处负责宏观管理,综合考虑学校定位和生源条件,制订毕业论文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并根据上年度毕业论文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对当年度的毕业论文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当年度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及时开展检查与评比并进行最终的毕业论文总结工作。(2)学院职责。在遵循学校毕业论文总体原则要求的前提下,学院负责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细则,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制定院内各专业的毕业论文大纲;统一制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明确进度要求,实现“人、事、时”的统一;结合学院特点统一制定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并严格实施;组织毕业论文动员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要求,做好毕业论文准备工作;制定毕业论文过程监控办法,明确监控主体和监控内容,并做好总结工作。(3)系职责。按照学院的统一布署,负责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的具体实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制订毕业论文专业教学大纲;系主任与教研室主任一起,根据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统一要求,安排落实指导教师;与专业负责人一起审定毕业论文选题,根据专业特点和校、院总体要求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在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了解学生论文进展情况,对中期检查结果进行审定;与教研室主任一起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进行毕业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

2.论文选题须遵循三个原则。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论文选题“三度”要适中。论文选题“三度”指题目的难度、深度和广度,毕业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难度、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基础上有适当提高;鼓励学生创新写作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研究工具;要求学生写作工作量饱满,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论文写作任务。范围过专、过窄或课题内容简单,达不到综合训练目的的论文选题不得作为毕业论文选题。(2)论文选题要结合实际。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或其他实际任务,立足于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那些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的实际课题,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作为文科专业,结合实际课题应达到课题总数的70%以上。(3)论文选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论文要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的训练,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撰写论文所用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必须与学生所学基本知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与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论文选题不得作为毕业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须就难度、深度、广度、结合实际程度、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等方面经所在专业论证和专业负责人审定后生效。

3.构建基于过程管理的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和指导教师三级监控体系。(1)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由学院主要领导、系主任、各专业负责人及相关专家组成,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复杂,涉及面广,从教师采题、组织论证、学生选题、开题答辩、实习安排、实验条件的保证等都有赖于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学生、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论文质量的评判不一致时的协调与判断也离不开这样一个“仲裁机构”;对各系毕业论文工作进度的把握、中期检查的组织、后期答辩的组织与协调也需要领导小组的直接介入。(2)设立毕业论文质量督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一般由学院教学督导、教研室主任组成,对毕业论文过程的前、中、后三个时期进行检查,以此来促进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3)前期检查。检查的重点之一是选题,重点之二是细化的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具体来说就是论文选题是否符合要求、进度安排是否符合学院整体要求、可操作性如何、开题答辩情况如何等几方面。(4)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工作重点在于对毕业论文进度的监控、毕业实习质量的监控、教师指导质量的监控等。同时了解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与领导小组沟通并解决问题。(5)后期检查。重点检查学生是否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完成的质量如何,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同一论文的认可度上的差异(评分)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指导与评阅教师的评语是否符合规范等。(6)提升指导教师的质量意识。(7)明确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相应专业背景和讲师以上职称并有一定本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熟知毕业论文工作规范。经个人申请,专业负责人审核,并经院领导小组审查合格并批准后方可担任。(8)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有:采题、编制《毕业论文任务书》,并按任务书的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质量;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能力、论文质量等写出指导教师评语或评阅其他老师指导的学生论文;组成答辩组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工作。(9)构建基于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奖惩机制。学院要明晰奖惩制度,根据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质量给予表彰或惩处,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所获得的酬劳,必须与其指导质量挂钩,具体可根据指导毕业论文质量积点分进行奖惩。积点分的设计必须综合反映一个老师在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的所有工作,具体来说应综合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指导的学生论文质量,二是评阅的论文评分与评分标准的契合度。积点分的计算模型如下:积点分=所指导学生论文质量得分+教师评分的准确度得分。其中,所指导学生论文质量得分计算方法为:优秀计为5分,良好计为4分,中等计为3分,及格计为2分,不及格计为1分,所指导学生论文平均分即为此得分;指导教师评分的准确性得分由学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外5~8名专家分别根据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对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所打分值平均或加权平均后与教师评分进行对比(包括指导教师评分和评阅教师评分),如果分差在5分以内(不含5分),计为5分,如果分差在5~10分(不含10分),计为4分,如果分差在10~15分(不含15分),计为3分,如果分差在15~20分(不含20分),计为2分,如果分差在20~25分(不含25分),计为1分,超过25分计为0分。将教师指导和评阅的所有论文打分准确度都计算完毕后的平均得分即为此得分。

根据积点分对某专业学生进行排名,据此作为奖惩的依据。譬如,对于排名在后10%的老师要扣掉一定比例的毕业论文指导酬劳作为排名前10%的教师的奖励,从而给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个约束。同时,设计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的遴选标准,如积点分排名必须在前一定比例,同时所指导学生论文得分和教师评分的准确度得分不得低于相应的分值。毕业论文工作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机制,须制定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组织机构的构建、选题原则的确立和完善过程监控,从而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70-02

一、前言

本科院校在对学生整个教育教学计划中,应用性本科软件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大学生活的总结,也是在实践教育方面的最后一个环节。

目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大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能够自主把握的空间十分有限,设计主体部分严重脱离工程实际情况,依靠以往经验、书本知识、网络信息等方式获得的信息量占据了信息总量的大部分,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或者导师愿意去投机取巧,也跟毕业设计活动经费的短缺和时间的不充足有着直接关系。纵观高校的工程教师队伍,他们自身的实践经验也很难保证做到将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引用到本科毕业设计中并展开工作。这就产生了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毕业设计的题目往往都是重复使用多次的,好一点的可能也只是简单的变化。本科毕业设计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不大,在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学生的创新工程能力单薄的缺陷就会凸显出来,没有办法满足现代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这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必须要尽快解决,校内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要在整个高校学习教育中相结合展开进行,才能满足社会新的需求。

二、卓越视野下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一)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卓越工程师的“3+1”培养方案中,“1”年的实践环节完成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实习基地的建设。为了卓越工程的顺利设施,计算机学院已经与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目前已经建成的实习基地有:塔塔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启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京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文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屹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谷儒(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曼恒蔚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用友软件公司等。这些实习基地的建设,为毕业设计的课题来自生产第一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的毕业设计指导队伍

我们采取两种模式共同进行:一是坚持教师队伍“专任和非专任”结合。专任教师主要是以长期在工程现场实践或者有较好科研成果的教师组成;非专任教师主要是从合作单位企业聘任高水平工程师来校做兼职教师。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即“教师”、“工程师”,首先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对教师综合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在聘请教师方面有侧重点,优先录取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来提升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在整个专业课教师中的比例。为了最大化地为毕业设计服务,学校还从企业聘请工程师或者让一线教师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活动等手段,致力于打造为毕业设计服务的精锐之师。

(三)严把选题关

毕业设计的题目,一般来自企业。由企业指导教师提出,经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商量后确定。选题要结合学生在企业实习的项目,注重实践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题目应难易适中,切实可行,工作量适宜。

(四)注重教师的指导过程

选题完成后,企业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指导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方案。在学生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企业教师负责具体的技术指导,学校指导教师负责时间节点的把握,协助企业教师完成对学生的共同指导。

(五)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制度

由于本科生初次接触整体性和设计性较强的工作,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建立有效的沟通制度,发挥指导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把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向指导教师提出,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建立指导教师与学生讨论的例会制度,坚持每周师生沟通一次。每位学生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提出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要进行引导和总结,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这样,指导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

(六)做好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与中期检查

对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工作的中期检查,要坚持中前期和中后期两次检查。检查的形式是学生以PPT方式汇报自己目前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并回答老师的提问。对中期检查发现的问题,企业和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商量解决的方法。

(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答辩的地点一般设置在学生的实习企业,答辩委员会由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组成。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答辩采用PPT形式进行汇报,对一些条件许可的企业,要有毕业设计的演示。

(八)以过程管理思想为指导,构建“方法-时间-层次”三维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

通过健全机构、合理资源配置、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毕业设计运行监控、毕业设计指导决策、毕业设计质量考核评价、毕业设计信息反馈功能,见图1。

三、结语

软件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想在短时间内较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选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做毕业设计的兴趣,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课题选择来自一线企业,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建立一个毕业设计的保障体系,使得毕业设计在进行的过程中,质量能够得到保证。经过两届的毕业设计实践探索,学生做来自一线企业的毕业设计题目的兴趣很大,而且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篇4

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的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它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也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过程要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是制约当前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水平提高的根本因素。就目前而言,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定位不准确。甚至部分高校的教学大纲将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定位专业选修课,这导致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课时的安排,教师人员的配置,教学设施的配备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对教师而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部分高校将毕业论文(设计)定位为一门选修课,而毕业论文(设计)这门课程所讲授的论文选题、论文写作的方法、格式和规范,参考文献选择、外文文献翻译等等需要花费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相应的课时安排和重视程度都不到保障,教师在论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只能侧重对于空洞的书面讲授,忽视了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强调实践性和参与性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直接参与和动手写作的能力,不仅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显得力不从心。对学生而言,教学目标的不准确使得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产生了两点误区。首先,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本科生课程安排相对紧凑,学生用于开展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不够。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培养和考查的恰恰是学生的科研能力,但由于课程的安排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无法将所学的有限的知识与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其次,由于大多数高校将毕业论文(设计)设置为选修课,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作为选修课,学生本能地认为毕业论文(设计)就是一门普通的增长知识的课程,只要求理解就可以,无需深入掌握。这就直接造成了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设计)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结果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学生没有能力将毕业论好。虽然部分学生论文写作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但是学生又得毕业,最终结果就只有在执行的标准上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1.2教师人员安排不合理

尽管我国相关教学大纲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当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项规定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目前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对教师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要求非常高,青年教师由于工作不久,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时间较短,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与老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其次,部分高校对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定位选修课,学校以及学院对课程教学的投入的精力和关注度都不够,更不可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专项的进修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而言,时间和精力的缺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而且还必须具备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教学工作。由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或是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工作,或者担负着行政领导职务,常常无法保证或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工作,特别是毕业论文设计还是一门选修课,教学的质量往往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1.3相关专业教材缺乏

教材作为承担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相关教材数量而言,专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较晚,加之相关高校对课程的定位偏差,直接导致了国内从事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编订的人员有限。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许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材往往采用政治学或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料,其内容缺乏公共管理专业所需的专业性、实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就仅有的几部教材而言,教材内容普遍存在滞后性和非针对性。在这些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中,有的教材侧重于经济类管理,缺少针对性;有的侧重于政治学,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的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随国内外公共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更新,许多方法和事例难以满足当前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要求。

1.4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

目前,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现阶段,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仍未摆脱普通课程教学的窠臼,缺乏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自身特点的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局限于知识点的讲授,并没有注重通过将知识点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实践有机结合,而是空洞的说教,一旦遇到具体的写作,学生就无从入手。因此,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仅仅停留和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第二,教学手段单一僵化。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该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和本科论文写作的双重特点,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而现在的教学仍然停滞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依旧单一僵化。教学、教材和课件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被动地依赖教师,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的亦步亦趋的督促式指导,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升的路径探析

2.1明确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目标

设置公共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当依据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各自学校自身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情况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就目前而言,应当突出强调它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地位,引起师生们的重视。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总目标应定位为:“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顾客——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建立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质量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高水平的知识运用、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和学术道德的培养”。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在教师的教授和帮助下,通过学习了解毕业论文的基本属性和特点,逐步掌握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结构和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最终确保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2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针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的现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一,针对教学和科研相对欠缺的青年教师而言。未来公共管理专业的青年将逐步实现高学历,科研能力将成为青年教师的强项,教学经验的不足可以通过逐步的教学实践得以弥补。因此,未来青年教师无疑将成为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的主力。而就现阶段而言,首先,高校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其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恰恰需要平时的摸索和锻炼。其次,学校、学院可以聘请校内外一些学历较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过这些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不仅可以减轻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压力,而且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其二,针对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而言。老教师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中来,对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而言,由于老教师承担着相对繁重的科研任务或行政任务,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校强制让这些教师承担这门课程,其教学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目前最优的解决路径是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老教师更多的是对青年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而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到教学的第一线,形成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梯队,既达到了锻炼教师队伍的目的,又扩大了学生与教师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交流的空间,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2.3更新专业教材内容

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强,教材多侧重于经济管理类或政治学类教学,脱离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为了改变目前教学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联系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组织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根据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教材,提高专业教材内容的适用性。教材应当服务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首先,在理论层次方面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明确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共性特征和作为专业学科的个性特征。教材必须明确毕业论文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目标,并为教师的教授提供一个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学习论文写作的教材。其次,在实践能力方面上,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熟练掌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实现将四年所学知识与实践问题有机结合,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篇5

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格式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要,我可以给你我们现在写的论文标准格式(最起码是我们学校的标准)汗啊!我也是在写新闻学的毕业论文。学习了我把我的卖给你吧,我的论文是新闻史的,题目是邹韬奋的新闻活动和政治思想的流变QQ论文主要格式封面,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学院,指导老师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包括:绪论,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格式一般学校都有模板的,根据模板来就行参考资料:自考毕业论文格式又是怎么样的?毕业论文格式怎么样的毕业论文格式是怎么样的啊?最近开始写论文感觉论文格式听复杂的,老达求毕业论文格式,平面设计专业要写毕业论文了,可是不太清楚一个完整的毕业论文都需要哪些部分,还有格式是怎么样的,最好能从封面说起哈,呵呵,好心人啦.

论文的言下之意及格式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85-02

毕业论文(设计)是普通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文)》明确提出:“毕业设计(论文)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对大学生将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实际生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尝试从事科学研究,探索新知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3]。它对大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或者顺利开展科学研究都有直接影响。一所高校本科教学整体水平如何,毕业论文质量也是一个关键评价因素[3]。然而不能否认的是,近年来,我国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呈现出整体下滑趋势,甚至出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4,5]。在这种形势下,笔者对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材料类专业的特点探索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一、材料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及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存在冲突,影响了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

进入大四第一学期,学生们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找工作或者复习考研上,这使得他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入最后一学期,未找到工作的学生继续找工作,部分找到工作的学生被就业单位要求去实习,考研通过初试的学生要继续准备复试,未通过初试的学生转而把精力放到找工作上,这就导致就业及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发生冲突,使得毕业论文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2-6]。

(二)毕业论文选题与学生就业、读研方向脱钩,学生兴趣不高

材料类专业实践性要求高,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能尽快胜任担负的工作。学生迫切希望毕业论文选题能与其将从事的工作相结合,以便能顺利过渡到工作岗位。另外,考研的学生也希望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能与其选择的读研方向相结合,为今后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但目前采用的选题方式都是单向方式,即由导师拟题,学生网上选题,学生在拟题上没有参与权,这就使得毕业论文选题与学生就业、读研方向脱钩,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部分毕业论文存在诚信缺失,学术不端现象

近些年来,社会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诚信意识淡薄,大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的学术不端现象也日趋严重,主要体现在剽窃抄袭,数据造假,等方面。学术不端现象不仅有违学术精神,还败坏学习学术风气,同时扼杀了学术的公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种很大的伤害[6]。

(四)师生交流不畅,毕业论文过程难于管理

随着近年来学校提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专业教师自身的压力不断增大,不仅承担繁重的课堂教学工作,还要开展课题研究,完成一定量的科研任务,而指导毕业生数量常在5~8人,一些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难免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选题机制后,部分学生会去就业单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大部分时间在校外,这也造成师生交流不畅。

(五)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片面,客观性不强

尽管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论文评定中存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几个等级,也有相应的评定细则,但存在指标体系不够全面,重结果轻过程,操作性不强,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被人扭曲,产生很多不合理的问题。如论文及格率过高,不及格者几乎为零;评定老师自由裁量的弹性度太大,出现了许多人情分等。这都影响了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二、提高材料类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对策

(一)延伸毕业论文时间,缓解毕业论文与择业及考研在时间上的冲突

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生课外科技立项”、“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并制定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材料类专业可以以这些课题和科技活动为依托,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与之相结合,让学生在大二或者大三就进行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完成一部分工作,从而解决大四因考研或择业导致毕业论文安排时间不充裕的问题。

(二)建立“师生协商拟题”的毕业论文选题机制,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改革仅由导师拟题的单一选题机制,实行“师生协商拟题”机制并行。笔者所在材料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及读研方向与专业方向基本一致,学生在拟题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就业、读研的需要与本方向的指导教师进行协商,拟出双方都满意的论文题目,再由教师编写选题审批表提交学院,由学院组织的专家审定小组评审下达。这种方式,由于学生参与了拟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热情。

(三)引入论文重复率检测系统,严格毕业论文质量出口管理

为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学术诚信氛围,长沙理工大学自2013年起,对应届全部本科毕业论文采用“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具体要求为:(1)理工科R(文字重复率)≤30%,文科R≤40%,通过检测,是否修改由指导教师或学生自定。(2)理工科30%70%,疑似有严重抄袭行为,学院确定三人专家组进行鉴定。如确认毕业设计(论文)不存在严重抄袭行为,按B类处理;如确认毕业设计(论文)存在严重抄袭行为,专家组写出鉴定意见,学院签署意见后,报校教务处备案,同时取消答辩资格,成绩计“不及格”,学生需在一年内重修毕业设计(论文)。

(四)借助互联网工具,建立毕业论文师生沟通平台

以QQ群、微信群等为纽带,以指导老师为单元,建立毕业论文师生沟通平台,指导教师和学生不用面对面也能进行顺畅交流。师生沟通平台涉及信息、实验数据上传,进度汇报,疑难解答、资料共享、网上评阅、语音或视频在线群组讨论与交流等。指导教师可以基于群记录对学生论文进度进行考核。

(五)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毕业论文模糊综合评价系统

毕业论文的评价体系涉及选题质量、文献查阅与综合能力、论文工作状况、基础知识水平、知识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论文写作水平等一系列指标的考核。它实际上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考核体系,它的建立需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进行。荆宁宁[7]、曹柬[8]提出的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的毕业论文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修正后可用于材料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首先将毕业论文每个环节均纳入评价,运用设计毕业论文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再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将教师的定性评价(优秀,良好,中,合格)转化为定量评价(百分制分数),最后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按照学校规定的比例,对学生成绩进行分等列出。这一方法评价系统、全面、合理、有效、公正、简便。

三、结语

笔者在长沙理工大学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湘教通[2015]291号第150项)时发现,学生在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时,可以实实在在地从事科研活动,将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实际生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延伸毕业论文时间、建立师生双向拟题与选题机制、引入系统、创建网络交流平台、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系统,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改革创新工作,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现代大学教,2009,(2).

[2]陈贞丰.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5).

[3]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8,(10).

[4]任森春,李菁楠.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与改革思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5]田春生.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篇7

【摘 要】幼儿教育是对人的启蒙教育,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幼儿教师的实操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会影响未来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因此,将幼儿艺术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这一形势改为毕业教学展示是可行的。

【关键词】艺术类 毕业教学展示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78-01

一 成人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改革取得的成效

长期对成人艺术类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核形式现今已显露出弊端。成人艺术类学生应更多在毕业考核中展示其专业实际能力,以适应职业需求。在多年的教学中,艺术类教师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摸索出将幼儿艺术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这一形势改为毕业教学展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利用自我设计,探究性、多种艺术门类课程选择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艺术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实际演练和体验型科学,通过多种艺术门类课程的选择,学生与导师可以共同探究幼儿艺术各课程之间的联系,通过了解最终决定教学展示题目、形式。一切工作都由学生主导完成,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实际授课能力是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往往只是简单地说大话、喊口号,甚至抄袭,没有积极的思维、实际的演练和创新。利用自己设计性或探究性授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幼儿艺术教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和探究性的毕业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作用是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无法取代的。

2.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知识相联系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幼儿艺术专业教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育儿知识相联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利用各种不同的音乐来调节幼儿的情绪;生活中的不同季节可用不同的装饰画去表示,用来作教室装饰或家居装饰。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又与教学密不可分的知识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动手实践和创新。

3.在教学展示中积极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使学生更有兴趣

在导师引导毕业教学展示中,学生们还应加入一系列与幼儿互动的实践性活动,如幼儿参与的律动游戏、手工、讲故事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们意识到,这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变得更为积极主动。怎么带动幼儿?怎么通过自己的引导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应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使学生增加知识,拓展视野,开发智力,激发学生研讨教学问题的浓厚兴趣。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课堂实践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

4.毕业教学展示提高学生就业自信心

通过教学展示学生们纷纷表示有难度,但这个过程受益匪浅,真的有提高,能学到知识。据对毕业班学生的调查,60%以上的学生将这次毕业展示运用到了求职或工作中去,80%的学生认为通过这样的毕业教学展示,授课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这样的毕业形式改革很实用,符合现在就业的需求。

二 成人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改革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创造性

幼儿艺术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通过高中毕业考入的,对自己缺乏自信。实际上,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而且经过某种训练后,完全可以学会并更具创造性。创新并不与知识成正比,所以需要导师更多的耐心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教会她们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消极的思想

从已毕业的幼师学生来看,持有积极心态的毕业生,积极进取,最终创出一片新天地,而持消极心态的毕业生,遇事退缩,在困守中一事无成。由于几乎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展示是一项相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有难度的事,做起来肯定困难重重,心态若不积极,遇到困难,便容易退缩。因此,导师关注学生的心态,是帮助他们成长的有效手段之一。

3.不了解创新的方法

实际上,创新的方法有很多,但学生没有头绪,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不断渗透,逐步训练,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教会他们合理运用创新方法,进一步实现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毕业教学展示。

虽然毕业教学展示改革还在不断探索阶段,但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改革后的实际效果,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经过不断地改革,成人艺术类毕业考核形式将会更加完善。

【艺术市场专业应首重艺术批评实践教学2】

【内容摘要】艺术批评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它需要借鉴成熟理论,更应该是针对艺术市场进行实践批评,这样才能保证艺术批评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校艺术市场专业教学应加强批评教学的基础地位,通过实践教学推动艺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市场 批评 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艺术市场专门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早在上世纪末,全国部分高校就开始探索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建设,各高校结合各自学科优势,逐步建立符合艺术市场特殊规律的艺术经济学、艺术管理学、艺术营销学等课程齐全、结构合理的艺术市场学科体系。

无论是艺术市场本身的建设和完善,还是艺术商品价值判断,都是以艺术现象本身艺术价值判断为基础的,作为艺术价值判断的艺术批评就成为艺术市场建设的基础。艺术批评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它需要借鉴成熟理论,更应该是针对艺术市场进行实践批评,这样才能保证艺术批评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校艺术市场专业教学就必须加强批评教学的基础地位,通过批评教学推动艺术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艺术批评教学应该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尤重实践教学

一些优秀艺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正的艺术魅力,需要艺术批评来发现和评价,指导和帮助广大群众进行艺术消费。需要通过艺术批评对艺术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做出科学判断与评价,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用一定的理论和批评标准对作品做出判断并不难,只要熟悉和理解艺术理论和方法就能对艺术现象做出判断,但理论和标准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美术现象本体,这种判断又是否符合艺术市场的规律就成为艺术批评的关键。我国现代艺术批评还相对比较弱,没有形成符合中国艺术实际的理论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西方艺术批评理论也被引入中国,丰富和发展中国艺术批评理论的同时也显出强烈的水土不服。

从内容上看,现代西方艺术理论,主要是美学理论,并不关心艺术本体的规律,而是通过研究艺术现象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构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庸俗社会学美学,它与直觉主义美学和现象学美学的观点极端接近。

他们的观点是把艺术归结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就像在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中一样,承认艺术中只有思想内容是本质的,它使艺术内容脱离这种内容体现的手段和形式,成为一种纯思想的推演和演绎。以这样的理论作为基础对艺术现象进行批评,只能是理论范围无限扩大,语言越来越晦涩抽象,什么都说就是不说艺术,形成了一种学院化理论倾向。

从教学效果上看,现代西方艺术理论扎根在西方文化土壤之中,是艺术理论家面对西方现代社会的艺术问题进行的理论分析。在对西方文化和社会现实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面对这些五光十色的理论,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学习的结果就成了古今中外艺术理论的大杂烩。学习和借鉴西方艺术理论是必要的,但更要从艺术现象中发现与众不同的、也是我们时代最需要的东西。

因此,就要求批评者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艺术发现力。这种敏锐的发现力就是一种艺术直觉。一般说来,直觉就是欣赏者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的能力。直觉洞察力不同于推理,不借助概念,却又包含着情感想象理解。批评家的洞察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它是从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中敏锐地对现象本质的悟解力。

“看”也正是“眼睛的思维”。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觉》一书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在一个真正艺术家的作品中经常可以发现其特有的敏感性,会感受到其独特的音调、动作、表情、形式、画面、题材等,有时是说不清道不明、稍纵即逝的感受,这种感受才是艺术批评所要表达的。这种敏锐的洞察力有其天赋的一面,更多的还在于个人后天的学习,是一种对各种知识的整合能力。也就是说,一个对知识具有很强整合能力的人,在文化、艺术、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越多,他的直觉能力也就越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说:“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见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同样,“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也就是说,我们的感官是经过训练的、具有文化感受力的感官,而不是纯自然生理上的感官,“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①艺术批评所需要的敏锐观察能力,它一方面来自对人类历史的学习——“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另一方面就是敏锐的观察,这种观察就是一种实践——感性活动。也就是说,实事求是研究艺术现象本体,诸如艺术作品、艺术运动、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才能得出实际的而不是空想的,科学的而不是抽象的判断来,因此,艺术批评教学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尤其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它是保持艺术批评科学性的前提和基础。

二、艺术批评实践教学是艺术市场专业课程建设的基础

艺术市场是以艺术商品和服务为主的市场交易行为,如果无法判断或者判断不出艺术商品价值,艺术市场运转就会产生困难,甚至最后崩溃。

艺术商品的价值是由艺术本体的价值和艺术载体的价值两部分构成的:艺术创作作为文化生产,不是纯粹手艺的展现,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显现。克罗齐指出,艺术的本质不在于创作技术方面,不在于构思的物化,也不在于作品的构成,而在于艺术家意识中酿成的特殊精神内容,其形成的物质“外壳”只应该把这种内容凝定下来并传达给他人。这种物质“外壳”的物化就是艺术品,艺术家完美地表达出自己思想的作品才是有价值的作品,它的外显形式就是独特的个人风格。

艺术本体的价值量是由以创作主体长期的累积劳动量为依据,以承认艺术创作经验、艺术传达和表现的技能技巧、个人禀赋才情的差异、社会影响和时尚因素以及稀缺程度为基础的市场认同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艺术载体的价值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1.原创艺术载体。其价值量无法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

2.人工复制的艺术载体。其价值量也难以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

3.机械复制的艺术载体。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计量。

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并非由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决定,更多的是由其使用价值来决定。任何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艺术作品转化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它既是艺术作品转化为商品的本质属性,也是艺术市场运行和存在的基础,艺术品具有使用价值是艺术品具有价值或价格的物质基础。

艺术品的使用价值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针对具体的人。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列宁认为社会关系分为两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又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指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

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建立在物质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等。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时代历史背景、文化传承、艺术交流、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经济状况、国家有关政策以及市场需求、媒介“炒作”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艺术品对使用主体将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表现出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用价值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就会给炒作留下足够的空间,在人为的炒作推动下就会出现市场混乱,不利于市场发展和建设。这就需要艺术批评能够对艺术现象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有利于使用价值明确和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批评实践教学也为艺术史学科和艺术理论学科的教学提供资料和理论支撑,促进艺术学科适应时代和市场需要。同时,艺术市场具有一般市场运行的规律,但更多的是艺术市场自身的特殊规律,艺术管理类学科要想真正反映艺术市场的特殊规律,就必须深入艺术市场内部,实事求是而不是生搬其他市场规律,就必须研究艺术品的经济规律,艺术批评实践教学就是研究艺术经济规律的关键。

我们强调艺术批评的建设的重要性,并不是说艺术批评可以包办艺术市场课程建设,也不是说艺术批评的地位有多高,只是说,艺术批评处在艺术市场学科中的基础和纽带的作用,我国目前艺术市场学科教学和建设还比较薄弱,通过加强艺术批评学科建设来促进和协调其他学科建设,有利于尽早形成艺术市场完整的学科体系。

篇8

一、毕业论文工作中教学秘书的工作流程

1.完善论文选题工作

选题是毕业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而影响学生完成论文的效率和质量。有些教师选题结合自身科研项目,过分偏重实用,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作用;有些教师选题过宽过难,学生做不出来,又多次更改题目;更多的教师不对学生选题作出要求,导致学生选题盲目,更换同一专业选题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每年都会出现学生要求更换不同专业的指导教师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可能与教师本身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学生选题没有规划,该写什么题目不清楚,对论文指导教师不了解。此外,历年论文选题高度一致,前面写过的论文,后面的学生依然在写,造成写作资源的浪费。比如,网络虚拟财产的问题,已经连续几年有学生写作,但并没有多少创新之处。面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教学秘书应做到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教学秘书在分配指导教师和该教师指导的学生时,要对学生充分介绍这名指导教师的研究特长,然后征求学生的意见,看学生是否对这位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感兴趣,由其自主选择指导教师。二是教学秘书必须整理历年已经选过的论文题目,并对学生公示,以免造成资源浪费。选题应当根据学生自选意向和一人一题的原则进行,教学秘书应当提示部门领导根据情况提供选题,避免选题过于集中。三是在已经建立论文题库的学校或院系,教学秘书应当提醒指导教师每年更新题库,使学生的研究也能与时俱进。在学生选题完成之后,教学秘书应当回收选题方向和题目,建立毕业论文题库,协助督促每年更新,确保每年有20%更新率。

2.协助督查工作

本科毕业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建立合理的监督检查制度,以便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这种检查,一般分3次,首先是初期检查,即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后,院(系)应当对毕业论文的选题、论文研究计划、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进行初步检查,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指导教师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完成有价值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秘书应当负责汇总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毕业论特别记录,然后将选题情况报告院(系)或教研室领导。其次是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论文计划的执行情况。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完成之后,由于找工作或实习等原因,会将毕业论文弃置一边,拖延写作时间。为了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必须建立中期检查制度。中期检查制度可以由教学秘书主抓,毕业论文学习委员辅助进行,内容是检查学生的毕业论文计划与实际进度是否一致。如果工作量过大,可以采取抽查的形式,然后将检查或者抽查的结果予以公示。最后是后期检查,也就是毕业论文答辩和评分的检查。教学秘书可以参与部分答辩,对此后面有详细论述。中国政法大学在毕业论文后期检查中的一些制度值得借鉴,他们引入“论文打假”制度,由教学秘书组织学生通过“打假软件”对论文抄袭情况进行检查。此举极大地抑制了学生抄袭的动机,提高了论文质量。

3.积极参与答辩

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答辩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毕业论文答辩的效率。首先,根据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的学科分类,教学秘书应将同一学科的学生分入同一答辩小组,然后组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应当由本小组所属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组成。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例,答辩委员会的组织方式大约有两种,一是同一专业的3名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的学生就是这一答辩委员会成员指导的学生。二是答辩委员会成员所指导的学生不在其所在答辩委员会答辩。笔者认为,从效率的角度出发,第一种方式更有效率,因为,本专业的指导教师人数往往不足3人,如果由非本专业的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可能导致教师对所写毕业论文内容

转贴于

并不了解,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其次,教学秘书必须安排答辩时间,由于有些学生在外实习或为找工作参加面试,所以最好将答辩时间安排在周末,并且及时将确定下来的答辩时间以及基本程序通知学生。在答辩过程中,教学秘书应当抽样听取各答辩委员会的答辩内容,注意答辩时间是否充分,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

4.及时提供保障

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工作的制度保障,主要是告知指导教师和学生关于毕业论文的现有政策,如毕业论文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学校和教学部门对毕业论文的要求等,向指导教师分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并按规定回收检查各项填写情况;向上级有关领导反映毕业论文制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并提出建议。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教学环境的保障,主要是指保障指导教师有一定的场所指导学生。目前,很多学校的指导教师都是在办公室完成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办公室人员众多,容易影响学生的思路,指导效率不高。学校应赋予教学秘书申请空余教室的权力,保证每天都有空余教室提供给指导教师。教学秘书对财物的保障,主要是指指导教师所需的办公用品、通讯设施以及及时统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兑现工作报酬等的保障。

5.认真总结归档

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总结归档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对毕业论文本身的总结归档。毕业论文是学生重要的永久性学习档案,学校要求对毕业论文总结归档,教学秘书应当将毕业论文纸质版按照专业、学号顺序排列,存放在适当场所,同时保存毕业论文电子版。每个院(系)应当将每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形成一个文档,其中包括论文题目一览表、各专业毕业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档一式两份,一份由院(系)留存,另一份则上交教务处留存。其次,是对毕业论文工作文件的归档。教学秘书应当将有关毕业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毕业论文要求和规范、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材料等相关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归类保存。对毕业论文制度进行总结也是教学秘书的工作之一。总结毕业论文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篇9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的内容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农业企业管理学还广泛地吸取了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运筹学等学科为农业企业管理学提供丰富的养料,使它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在20世纪初,欧美的农场经营学和农场管理学,主要研究劳动力诸要素的选择和利用、生产组织与管理等问题。本世纪50年代以来,它们的研究内容和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地运用决策理论和技术,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企业经营计划和目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和数量分析方法来考查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效果;运用信息和市场预测,掌握市场动态,以便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等。

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农业企业的形式、特征,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任务,企业管理的体制与组织结构,企业的经营预测和决策,企业的经营战略与计划,生产诸要素的合理结合和利用,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农产品的销售,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收入分配的管理以及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等。

由此可见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是十分广泛,远超过了经济学科的范围,我们了解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去掌握它、研究它,以便更好地为农业企业管理实践服务。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对象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生产力的合理组织,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生产关系的调整及上层建筑的协调等。

在研究生产力的组织方面,主要是研究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在质上的相互联系性和量上的比例性。如企业内的产业结构、生产布局、生产调度、不同生产要素在时问和空间上的合理组织和利用等。

在研究生产关系的调节方面,主要是研究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如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生产责任制中的责、权、利关系,产品分配中的三者利益关系等。

在研究上层建筑的协调方面,主要是研究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的领导制度、领导作风、领导方法,以及国家方针、政策、经济法规的贯彻执行等。同时还包括企业的政治思想教育、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在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中国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上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接受市场调节的推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管理的性质也决定了企业管理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体现管理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起调节生产关系的职能,即管理的特殊职能,这一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有根本区别的。因此,农业企业管理学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去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性。人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再去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除了研究农业企业管理的规律和理论外,还必须研究管理的方法、技巧及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上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接受市场调节的推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管理的性质也决定了企业管理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体现管理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起调节生产关系的职能,即管理的特殊职能,这一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有根本区别的。因此,农业企业管理学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去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性。人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再去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除了研究农业企业管理的规律和理论外,还必须研究管理的方法、技巧及其应用。把力量、方法与管理实践联系起来,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内容和对策相关文章:

1.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

2.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3.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10

1 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资格与学科专业水平为目的,在相关教师的教学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论文设计、撰写等一系列工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检验,也是高校教学水平的直观反映。经济学作为推动国家建设进步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在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的重要背景下,如何有效革新毕业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增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打造优质创新人才队伍成为各大高校经济学教学研究改革的关键环节。

以经济学专业为切入点,结合国家“双创”发展基本要求,以加强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为目标进行有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合理性与实践性,为其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强毕业设计内容的应用价值,全面提升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确保其专业性与实践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经济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求学、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的方向转变,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科研水平,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落地实施,打造实用型、复合型的优质创新人才队伍。

2 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1选题缺乏应用价值

由于学科限制,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毕业实习内容相关性较差,不符合教学培养目标。全球经济发展瞬息万变,部分论文选题创新性不足,时效性较差,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相脱节,忽略现实情况,在解决实际经济发展问题方面难有建树,缺少应用价值。

2.2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期间,学生面临就业、继续升学等方面的重大压力,对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视有所下降。此外,学校缺少相应的意识教育与号召工作,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对待毕业设计态度较为敷衍,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与自律性,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

2.3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差

本科阶段对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的教学力度较弱,学生对相关研究方法及运算软件的掌握不足,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经验,系统性实践训练较少,论文局限于理论知识,缺少实证研究作支撑,文章内容稍显单薄。创新创业教育不足,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薄弱,论文独创性较差,创新点不足,抄袭现象较为严重。

2.4教师指导工作不到位

教学指导工作不够深入、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对学生的辅导帮助作用较小。未合理考虑不同学生间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差异,教学指导计划过于笼统,学生个性与特点难以施展,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毕业设计教学指导大纲不完善,缺少长远规划与适宜的管理考核目标,毕业设计教学与日常教学工作相脱节,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系统的教学指导。缺少相应的创新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不足。

2.5相关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相关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不完善,教师指导工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难以提高;相关教学指导模式缺乏改革创新,不满足双创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3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方法

3.1优化日常教学质量

一是根据高校自身学科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拓宽专业口径,针对财政、经济、贸易、金融等基础专业门类,科学制定招生培养指标,有效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师资配置,创新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从源头上改善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与学科发展。

二是依托全国高校经济学重点课程设置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师资情况,合理制定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与培养计划,加强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创新课程的科学搭配,提高经济学专业教学效率。

三是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日常课程教学有效结合,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与思维意识,制定科学、详尽的教学指导规范,提高经济学学生培养质量。以日常教学环节的课程论文融入为切入点,倡导将提交课程论文作为学生专业课程能力考核的最终检测形式,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科学推动毕业设计(论文)日常指导常B化发展。

四是紧跟全球经济研究新进展与经济发展新趋势,重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平衡,及时更新和修改教学内容与教材选择;合理吸收管理学等关联学科的教学经验与研究内容,促进经济学与管理学、社会学、数理统计、科技、能源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关注全球经济热点问题,加强课堂讨论分析;加大推进双语及全英教学,培养国际化经济人才。

3.2重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

加强计量经济学、现代统计方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力度,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SPSS、Eviews等研究工具,提高案例分析、统计模型等相关实证研究在论文中的应用比重,解决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数据支撑的突出矛盾,增强论文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快推进经济学实验室、经济学教学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科研应用与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响应国家双创发展战略号召,大力推动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经济学知识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模拟证券投资大赛等相关专业及创新活动,加大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经济学优质人才储备。

3.3加强论文选题管理

为有效解决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重理论、轻应用”的尴尬情况,应以应用目标为导向,积极推动科学化选题的顺利实施。将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紧密结合,争取将实习内容,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实习情况与研究内容作为选题来源,增强选题实践性与应用价值。

一方面要增强学生选题自,在保证论文选题与毕业实习内容、专业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自,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论文选题审核制度,设立专门的选题审核小组,学生在确定论文题目后应及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核表》,审核小组从合理性、创新性、可行性、应用价值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对选题进行严格的审核,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退回修改,以此保证选题的科学、有效。

此外,在选题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切合专业培养方向,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满足教学培养计划对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考核要求,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结合生产科研实践,在操作可行的基础上,尽量向毕业实习内容靠拢,保证选题具备相应的创新性与先进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毕业设计的应用价值。论文题目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确保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符合当下相关理论知识的发展趋势,避免老套、陈旧的选题出现,增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时效性。

3.4有效区分学生能力层次

一方面,高校应建立适宜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前三年的学习表现与潜力,从学习态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划分为不同水平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因材施教。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不能因此降低考核要求,应积极提高其毕业设计(论文)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增强其科研素养与创新意识,丰富其实践训练经验。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应在毕业设计的合格基础上适当提高标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进一步开拓其研究思维、锻炼其科研能力,在保C质量的前提下,增强论文独创性,创造更多优秀论文,争取大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在修改完善后能在相关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

另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财政、贸易等不同研究方向,合理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指导,有效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5加大监管考核力度

一是规范相关政策制度,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目标,设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小组,协助教师和本专业有关部门完成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学、监督、管理、考核等工作。对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内容与预期绩效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对学生论文完成情况的检查监督、毕业设计质量的考核与评定、优秀论文的选拔等等。二是加强质量管理,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监控系统,加大教学监管力度,定期开展相关检查工作,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动态调整教学安排,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优化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计划与管理考核目标,适当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合格标准,加强教师和学院的监督约束力度,定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测工作。三是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学习态度、毕业设计质量、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严格把关毕业论文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参考文献:

[1]武卫莉.加强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5):117-120

[2]喻永红.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276-277

[3]马洪云,黄启.经济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3(4):20-25

[4]费志勇,冀宏.高校“双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66-69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加强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运行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