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30 11:40: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数学四年级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数学四年级论文

篇1

关键词:四年级数学教学兴趣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转换教师角色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者也。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改掉过去一味的教师“讲”一味学生的“听”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让学生多“看一看”,让学生多“做一做”,让学生多“说一说”。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学生们都准备了三根木棒,我先让他们自己摆一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一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在“你说我来做”这个环节中,当一个学生说出一种三角形的时候,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摆弄,根本没有空闲去做小动作。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昂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新课程改革对教

学手段的运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让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肯定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当我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逼真的动感,迅捷的切换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就是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对数学兴趣。

篇2

课堂的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应该在整个过程中获得成长。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由于数学科目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年龄层次,直接决定了授课的方式和理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就提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更加重要和可行的方式。”根据这一基本理念,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课前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通过创设出一个民主、自由而和谐的教学氛围,借此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能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主要从自主探究教学的几个基本程式并结合相应的案例对教学方式予以论述。

1、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及课堂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行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针对所教的内容创设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情境。

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而言,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是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给学生创设出具有“现实的、有意义的”、“有用的”或者是“有趣的”具体实例作为教学的情境。这样就能保证学生能从生活情境中去发现数学的存在,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发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还大有用处,极大的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为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打下了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例如,讲授“圆柱体的体积”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逐层递进的问题情境:(1)圆的面积怎样求解,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2)展示出一个圆柱体实体模型,让学生想想圆柱体的体积求解方法。(3)当学生有困难时,可以提示他们能不能将圆柱体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之后模仿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来得到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呢?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探究”这个关键点,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要进行表扬,不能增加学生的挫败感,这样整个教学的氛围将更加活跃、自由和轻松。

2、提出问题

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作为教学的一个组织、引导和参与者,在教学的过程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双边学习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关键作用,即通过创设疑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种引导的方式能很好的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进一步的诱发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例如,笔者在讲授两位数加三位数进数的内容时,就有学生突然提出:“老师,计算时能不能从百位数开始算呢?”当时笔者也是楞了一下,但没有对学生的整个问题直接进行否定,而是就势向其他的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这样,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3、探究的方式

探究的一个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尝试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利于学生探讨问题的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教材在很多方面都积极的挖掘学生的“动手实践”这一学习方式的价值。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学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内容时,口袋内有4个红球及2个黄球,每次可以任意的摸出一个球,摸后再放回,一共可以摸30次。若摸到红球的次数较多,则算小明赢;若摸到黄球的次数较多,则算小玲赢。问题随之而生:“上面的这个游戏规则是公平的吗?为什么?”这样,学生就有一种想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来对问题进行验证的冲动,通过几次操作之后,学生自然就发现了问题,进而对出现这种结果所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教师的帮助和提示下最终得到结论。

4、明确结论

对结论进行明确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获取正确的知识。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得到讨论的结果,然后在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的评议与补充,最终形成一个公认的结论。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对这个结论加以完善和总结,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练习实际,在生活中寻找相类似的实际问题,然后可以以作业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任务,获得反馈之后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把握,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最终达到以教促改的良性循环。

5、回顾与反思

通过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引导学生对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总结。这样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及理性思维方式。

6、结语

教学是本就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更加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进行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对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做到扬长避短,日臻完善,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篇3

引言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课上课下所采取的教学活动和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是教学论中的关键部分,因此教学方法在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同时也需要符合教学论的原则。传统课堂中所采用的常规的教学方法亟待调整和改进以便体现出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与创新,农村学校和老师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此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对农村小学课堂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尽绵薄之力,以期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进的必要性

(一)农村传统常规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农村课堂上常规保守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对学生基本公式、基础知识、知识点的单向传授,课堂上基本上都是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方法,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另外,农村课堂教学,教师一般都是反复重复考点,然后让学生们背诵记忆,大大降低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改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养成发散式思维,因此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二)人教版教材的修订要求教学方法的改进。新课程改革之后,与以往教材相比,教材的内容量有所增加,教材结构趋于完善,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深入。因此农村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背的模式难以更好地使得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因此教学方法需要适时该进,让学生在理解明白的基础上练习运用所学习的知识点。

(三)教学质量提升的客观要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特别是农村小学中,多媒体、幻灯片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一直没有安装。因此相关教育部门需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和拨款,完善现代教学设备。现代化、数字化设备运用到数学课堂中,可以成为数学教学的有效辅助工具,这些技术在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课堂上的不足,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二、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重新安排农村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方程,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元简易方程与二元复杂方程、检验、验算与方程的应用。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以下几种方程,具体形式为:x+a=b、x-a=b、ax=b、ax+b=c、ax-b=c、(a+x)b=c、(a-x)b=c,除了这些基本的方程式,还有一些在此基础上面的变形。传统农村课堂采用解方程的教学与应用结合起来的方法,但是两个知识点同时进行,教室教学任务重,学生接受难度大。笔者在农村课堂“算用循序”的教学方法,把方程的运算与应用结合起来,首先尝试解方程的教学,然后再进行方程的实际应用。

(二)转变教学理念,改进农村课堂教学组织活动形式。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之下,农村课堂的教学方法也会相。应地改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农村教师教学理念的该进。例如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中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老师在农村课堂中,可以采用纸质或者塑料凳实物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关形状的画面,鼓励学生寻找实物中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教师设置有效形式,然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一情境中,在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中引导出新的知识点。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采用角色体验式学习,学生在教师所设置的教学中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体验,然后探索发现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改进农村课堂教学方法。

(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一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堂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发现教学方法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然后以此来设计形象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四年级《平均数》这一课程中,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安排学生提前了解一下家里面主要的家用电器,以及家里边主要成员,进行数据的搜集和统计,然后根据学生统计出来的数据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出每一个家庭成员所拥有的平均家电数量。或者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提前了解小组成员的年龄,并做好记录,然后课堂上老师先计算出所有小组成员的年龄之和,然后计算出小组成员的个数,最后教导学会学生如何进行计算平均数。农村课堂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将数学知识放到实际生活中去理解,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使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出农村课堂中的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把大数字变成小数字,把抽象的化为具体的,把繁琐的化为简单的,从而有效整合教材资源。例如农村课堂数学中比较多少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首先把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作为例子,例如,小明有六支铅笔,小红有三支铅笔,问小明比小红多几支铅笔?小红比小明少几根铅笔?然后再进入大数目的问题研究。

例如三年级有关公园里面参观人数增减、公交车车上人员增减、船只上人员的增减后计算最后还剩余多少人,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教师在农村课堂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师里面,班级里面一共有45名同学,让18名同学走出教室,然后又进来5名同学,问这时教室里面一共有多少人。此时学生通过观察便会知道教室里面的人数,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解题方法,以及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例如,人教版里面计算水电费的问题,这些问题距离农村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可以将实际中比较相似的情境设置出来,然后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30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和其它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有紧密的联系。"各学科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而"综合实践活动",其特质就是能整合与超越多个学科的知识而进行的一项有效性的活动,所以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是必需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已将"综合与实践"作为四大内容之一,显见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一名专职的数学教师,我十分关注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有效整合的实施策略,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虽然《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了"综合与实践"内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

1、开展难度较大

综合实践学科是一门新兴起的学科,其教学模式、教学理念都较新,对综合实践课程理解较深的一般都是搞这方面科研的部分领导层及部分学校里面的极个别老师,这种以点带面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所以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及普及并没能得到很好地落实。而很多学校都把综合实践课程安排给语文老师上,所以数学老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更为肤浅,更不用谈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了,因此开展难度较大。

2、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理念比较新的地区都是些经济较好的城市,由于待遇较好,教师的流动也就少,所以这些城市对新教师的需求量比较少,教师队伍中老龄的居多。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推广开来,教师传统教学思想没能很好地转变过来,在他们的意识当中,小学数学的学习就是把课本的知识学好,考个好的成绩就行,而在数学学习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但耗时,而且还没能看出有多大的成效,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抵触的思想,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闻不问,对其与数学知识的整合更不予重视。

二、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实施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各学科领域知识综合与融合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学科领域知识也可以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是必然的,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寻找整合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认识与重视

学校应成立一个除了吸纳语文老师、也同时吸纳数学等其他学科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加强对该教研组的行政管理,完善教科研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1、专家引领

由于大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都还在摸索当中,所以这时需要聘请这方面的专家来引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实施。在专家的指导下,老师们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尝试--总结反思"这种循环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知识、综合素质及综合运用能力。

2、外出学习

在教师外出学习方面,学校要大力支持,让老师们到其他示范学校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并把经验带回来分享、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创建更浓厚的综合实践学习氛围,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与重视,从而更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知识的整合。

(二)资源多元化的开发,促使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知识的整合走向"常态化"

要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知识的整合,除了教师这一主导元素外,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也是缺一不可的元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首先要以点带面,先培养活动小组长,让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尝试开展活动,并向他们传播学习方法,其次是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进行细致的指导,实现"做中学"。我们还能利用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职业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我们要立足校本特色,通过资源多元化的开发,以数学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促使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知识的整合走向"常态化"。

(三)以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为载体,创建有效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数学学科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问题库",在数学学科中隐藏着大量与自然、社会、生活有关,值得研究的问题。但长期以来,数学学科的教学,存在着"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开放型的教学活动,它打破知识界限,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有利于吸取最新知识。所以我们要以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创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营养午餐》这一数学知识非常地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使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如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计算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的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还能促使学生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这样的数学课堂是实用的,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

(四)创建多元化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创建多元化评价机制,制定对教师、活动小组和学生个体的评价标准和激励制度,组织好教师、家长、社会指导人员和学生之间的多元化评价。对实践活动小组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过程评价,档案评价,成效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学的准备、教学的方式、教学的态度、教学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通过这种多元化评价机制,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这样把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整合起来,实现了活动课程化,在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搭起桥梁,让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和魅力,促使学生以积极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活动中体验成长",为数学学科教学注入一股活水,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还是一门新的课程,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