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2:1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体意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诗意一词无论在日常交流、学术话语还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都能频繁见到。日常交流时我们会听到诸如“充满诗意”、“富有诗意”之类的说法;学术话语中我们既可见到许多带“诗意”字样标题之作,也可从维柯、歌德、马克思、普鲁斯特以及海德格尔等人著述及中国文论中看到诗意一词;中国文学作品唐诗、宋诗以及西方文学作品如荷尔德林的诗作、《追忆似水年华》等小说中该词也会被频繁见到。在生活中,人们也会品味到诗意。迄今,既有如西方学者维柯、海德格尔等人的著作也有如中国学者张思齐的著作《宋代诗学》和邢海珍的论文《文学诗意的范畴界定》对诗意作过阐释。然而我们并不知道诗意指什么。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倘若说日常交流用语使用诗意一词其具体所指可以不严格追究还说得过去的话,在学术著述或者文学作品中使用诗意一词就需要认真考究了。就日常交流而言,语言的使用与使用者的生活时空密切关联,语词使用带有某种相对临时性,随着该时空的变化,语词意义也会随着消失;但就学术著述或者文学作品而言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些作品将会流传下去被更多的人所阅读,因而其语词运用特别是关键语词的运用就需要考究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的。鉴于人类对诗意生活的趋之若鹜,这一语词当然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关键语词,因此其所指,尤其是该词在学术著述和文学作品中之共通性意义需要界定。对此,国内学界有所尝试,但还不充分,也未取得基本共识。
中国学者运用诗意一词的情形比较普遍,但专门探讨此概念者主要有张思齐和邢海珍两位。张思齐在其著作《宋代诗学》中指出,“诗意是中国诗学中一个重要范畴。诗意又称为诗思。所谓诗意,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指诗的内容和该内容所产生的意境。二指事物所表现的类似于诗歌所产生的能够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前者是诗歌本身的本质要素。后者是以诗歌的认知方式作用于其他事物的结果。”可以看出,该定义的出发点是通过诗歌的内容及其认知方式所达到的效果。
在《文学诗意的范畴界定》一文中,邢海珍将国内学者关于“诗意”的界定归结为“诗意是文学的基本概念”,认为其意义可以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广普的称谓,即人在生活中所能体验到的一切美感形态,当然也包括人类的艺术活动,凡能引发人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均可称为“诗意”;二是文学艺术的称谓,即指文学艺术作品中由创造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法创作而成的情境和氛围,并在受众的心中产生一定的感染效应,这种艺术的美感形态也可称为“诗意”;三是诗歌文体中的具体称谓,即指诗歌的意境,诗歌是通过“境”来表“意”,诗意也就是诗的美感。还可进一步拓展,诗是抒情的文体,诗意即是诗人情感表达的基本形态。”就第三个意义,作者把张思齐在《宋代诗学》中对“诗意”的界定作为主要例证。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主张“应当从‘诗’这个基本前提出发”“更深入地挖掘诗意的基本内涵及发展过程”,最后,作者指出,“所谓文学诗意,就是在文学表达中由作家独特感受作用而通过语言文字的表意系统实现的美的感染形态。”
这个界定是目前国内学者根据中国语境对“诗意”这一概念所进行的基本界定,应该说这也代表了国内学界对该概念的基本认识。如果就诗歌或者文学作品的整体情形而言,这个界定是符合基本事实的,正如作者所说,任何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都含有诗意,诗意“不为诗歌文体所独有,但它与诗歌文体也有割不断的亲缘关系。任何诗歌以外的其他文体都暗含着诗,它们之中的诗意都是一种‘诗’的转移,是作家的诗的素养、诗的情怀转化为其他文体中成为具有艺术气质的诗意的。”然而,仔细分析也会发现,这个界定有问题。原因是作者把“诗意”看做文学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一种“美的感染形态”;这样,“诗意”就是一种静态的、形而上学的、可以从文学作品离析出来的东西。
这种情况给人的基本感觉是,好像没有诗,便没有“诗意”,从语言学存在看,这倒是对的。即使扩展开,没有艺术就没有诗意。这是一种。另外,诗意的比喻性意义也很常用。就现在的语境看,的确是隐喻;但应该考察其原始性意义。这一观点问题在于:诗本身是精神产品,因此,说诗意出于诗歌就有唯心主义之嫌。根本原因在于未科学看到诗意(含其比喻性意义)的真正本质。
其实,无论张思齐还是邢海珍,很显然,他们都是从“诗”这一概念出发去阐释“诗意”的,因此,还需要继续追问;特别是,如果联系诗歌创作实践过程而不仅仅是诗歌作品本身考察,更会明确这种阐释的本末倒置性。其实,当张思齐指出“诗意又称为诗思”时,已经涉及到了创作实践问题,只是他没有深入下去罢了。很显然,诗思指的是因为某种特别情境的刺激使诗人产生的一种作诗的想法,正是这种想法促使了诗歌作品的产生。因此,具体而言,一首具体的诗歌诞生大致应该经过这么几个步骤:一是诗人受到某种特别情境刺激,思维(回忆或者想象)被激活,体验到一种不寻常的生命活力;二是这种活力进而促使诗人产生作诗的冲动和作诗的方法,即所谓“诗思”,如清朝诗人郑珍《论诗示诸生时代者将至》诗中所言,“我诚不能诗,而颇知诗意:言必是我言,字是古人字;固宜多读书,尤贵养其气;气正斯有我,学赡乃相济。”三是通过具体的写作技巧将体验到东西转化为具体的诗作。在这些步骤中,其实第一步中的某种特别情境即是真正的“诗意”,这可以从唐诗宋诗以及中国文论中对诗意一词的使用可以看出来,何其芳曾指出,“诗意……是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直接提供出来的、经过创作者的感动而又能够激动别人的”的东西。此外,从本体内涵看,“诗意”并不是“诗”派生出来的,相反,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诗”却是“诗意”的产物。这在《中国诗性文化与诗观念》同样被提到,该书作者指出,持续的社会心态导致了诗需求,这种心态转化为诗的创作行为和文本构成中,则形成独特的语言,一项所传递的审美心理因素——诗意。诗意的公认程度和普遍心理认同,构成了诗观念基础。诗……文化现象……诗的性质在本质上就是文化中的诗性。中国诗史……呈现着对于诗的本体意义的感性认同。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内学界更倾向于从诗这一概念而不是从具体的生命体验出发去阐释“诗意”呢?笔者认为,其中有文化惯性(文化无意识)在起作用。
首先,对该概念的理解很容易受到构词法的影响。就构词法而言,中西语境中的“诗意”均属于“诗”一词的派生词;因此,从诗这一概念出发进行阐释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次,这还与人的记忆特点有关。一般来说,人们所记住的往往是某种静态存在的结果,这样,就诗而言,被更多地关注的是具体的诗歌作品本身而不是其产生的动态过程。这也容易导致这类阐释方式。第三,文化惰性也起着作用,毕竟,深入阐释任何一个概念都是艰苦的工作,能进行阐释已经不易,因此阐述到什么程度并非阐释者最为关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邢海珍.文学诗意的范畴界定[J].绥化师专学报,2003(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国际问的友好往来及经济合作日益增多, 对外联系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举行的背景下,中国与国际问的友好往来及经济合作日益增多, 对外联系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对外宣传材料不断译为各国语言。各大城市也加快脚步与世界接轨,一个突出的表现为在城市面貌上,公示语逐渐采用中英双语来表示。公示语是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警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也就是说,公示语是以公众为对象,以文字或图形的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服务。随着这一语言文体的出现,也出现了另外一些隶属于公示语的文体,包括标示语、标识语、警示语等。作为城市面孔的公示语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名片。因此,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代表一个城市的面貌,其目的是要在必要的场合能够指示、提示、警示、帮助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更加方便的学习、旅游和工作。
但在这些双语公示语中, 有很多英译不规范甚至有明显语用错误的现象, 这不仅未能达到使用双语公示语的最初目的,同时还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公示语翻译意义是极其重大的。目的既然是为了实现跨语言文化的交际实现原作意图英语论文题目,译者应根据具体译文,抓住原作意图,灵活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语义翻译重视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力求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完整再现语言的表达功能论文范文。交际翻译的关键则在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发挥语言传达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贺学耘,2006)。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标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冯国华、吴群定义忠实为对应“原文的内容意旨和风格效果,而不是原文语言表达形态”(冯国华,2001),也是这一理论的延伸。倪传斌和刘治曾提出在公示语翻译中应遵循“简洁、明了、语气得当、规范化和适度诙谐”五原则 (倪传斌,1998) 。吕和发也提出公示语的语言风格了解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和信息状态,翻译人员便容易判定公示语的语言风格、词汇词性选择。例如可以用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缩略语、现在时态、祈使句等形式来表达。但严格禁用生僻词汇英语公示语的词汇,选择非常重视公众化(吕和发,2004)。有时也可配以图文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公示语所传达的意义。
但目前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缺乏跨文化意识,使得外国人不能很好理解其所表达的意义等。有些翻译错误的出现问题是由于从事汉英翻译的译员语言功底不过硬所致。刘利音指出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有拼写混乱、语法错误、中式英语、语意模糊、文化误解等问题。(刘利音,2007)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英汉两种语言不但在语言系统、语言结构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在语言的使用方面也往往受文化因素的制约。我们在使用中英双语的标识语时,有时会因文化差异而导致交际困难,甚至闹出笑话。赵湘提出了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例如文化差异导致文化误读、文化差异误导文化信息的获得、文化差异导致语义不对应。(赵湘,2006)史航在分析标识牌中英语使用不规范案例总结出“中国式英语”、用词不当、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汉语拼音混用以及谐音等造成翻译不正确(史航,2009)。
公示语的翻译是—个复杂的过程英语论文题目,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文化习惯、场合等,对于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比比皆是的错误现象,在翻译过程中要引起足够重视。公示语的翻译究竟应该遵循何种原则、追求怎样的译文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异的见解。纽马克(Newmark)按照布勒(Buhler)的语言功能理论将所有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和号召型文本(vocativetext)。表达型文本主要强调原作者的权威地位,较少考虑读者的反应,如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和私人信件等。信息型文本强调的是真实性和语言的外部现实,如教科书、学术论文、报纸杂志和文章等。而号召型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号召读者按照作者意图做出反应,如通知、说明书和宣传广告等。翻译方法应该依文本类型而定。纽马克主张,翻译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和以号召功能为主的文本,宜主要采用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translation)的方法,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Newmark,1988)黄友义提出“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黄友义,2004)罗选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上作了《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的主旨发言,指出公示语是社会用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清晰的基本特征:公众性、功利性、多元性、创新性和简明性。(罗选民,2006)吕和发认为,由于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标准性和沿袭性,进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对相同使用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对译。(吕和发,2004)童祉颖指出公示语的翻译要尽量遵循借译原则,采用国际通用表达方式;把握英汉文化差异,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适当的注意修辞知识,(童祉颖,2007)力求所翻译出来的公示语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公示语的双语效果主要是为了能给那些在中国却只懂一点点中文或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提供一些方便,使他们在生活中能感受到方便和舒心。因此英语论文题目,双语公示语的最前提的作用就是要达到语言清晰明了,意思表达清楚,没有歧义,即达到原是语言的功能对等效果。并且功能对等也是最基本的翻译要求论文范文。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师从几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但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所谓文档一体化就是将目前档案工作现实中各机关相对分散独立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管理而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产生形成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件保管机构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它们的理论依据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文件从其产生形成到最终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由于各阶段有其不同的价值、作用和特点各阶段文件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保管地点和存放方式。国内外学者对周期理论阶段划分不一各执一词。笔者认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和比较合理的是国内学者陈兆??的四阶段划分法将文件的生命运动过程划分为制作阶段、现实使用阶段、暂时保存阶段和永久保存阶段。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强调文件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连续的生命运动过程。而我国档案工作通过归档口的设置将文件的第一、二阶段作为文件将第三、四阶段作为档案并采取非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管理使文件运动的不同阶段相对独立因此造成文档分离的不正常现象。要解决这一实际工作的难题必须实现文档一体化将文件和档案即将原来分离的二、三阶段揉合起来这种揉合是符合文件运动的特点的这两个阶段的文件都处于现行和半现行阶段都具有不稳定性、中间性和过渡性的特点都主要是为产生文件的机关、为发挥其原始价值服务的。从本质上四个阶段都是文件只是其价值、特点、存放地址不同因此文档一体化在现实中主要是对二、三阶段文件的一体化管理。
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运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保管场所其中暂时保存阶段文件尤为特殊这一阶段的文件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有的可能没有价值可以销毁有的一段时间内有价值然后再销毁有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将来还需要进馆保存因此需要一个过渡性的中间机构来专门对其进行整理、保管和利用。于是文件中心这一机构便应运而生了。国内外学者对文件中心的实践范围各说不一但其管理的对象、内容是一致的。
文档一体化和建立文件中心具有理论依据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实践中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确有必要呢?回答是肯定的。
文档分离带来大量的弊端造成大量失控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账外文件档案部门由此馆藏质量降低进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发挥参考服务作用导致档案部门信息服务功能降低也导致了档案部门地位的降低。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克服了以往工作环节、工作程序的重复雷同将文件和档案作为统一的系统工程加强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保证了档案的质量从而充分发挥了档案的作用。档案工作者提前介入文件的生命周期从信息源头做起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一致欢迎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为解决文档分离使电子时代档案工作从根本上动摇而提出的也是解决现实文档分离的根本办法。
最早产生于美国并在国外许多国家广泛流行的文件中心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能否在我国建立和推广至今在学术界仍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我国档案工作在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各级各类档案室、档案馆和档案事业管理机构构成一个严密完整的组织体系文件也经历着从现行文件阶段到机关档案室阶段再到档案馆档案阶段的生命运动过程也存在着类似文件中心的管理中间性过渡性半现行文件的机关档案室。然而笔者认为这并不排斥文件中心在我国建立推广只要注意文件中心的适用范围后文将详述它可以成为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有益补充。从目前试点的模式来看文件中心在我国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文件中心能改变中小机关档案工作薄弱的现状。
二、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比较
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是有区别的对其分别进行研究是目前档案工作改革的两条思路同时二者又是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并不是将文件中心简单地作为文档一体化实现的一种方法模式。
一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比较
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角度来分析文档一体化是将文件生命运动阶段中相对分离的第二、三阶段统一起来将以前分离的两个工作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有序地结合起来使文件在生命运动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连续的、统一的、标准化的管理。文档一体化要求在一个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在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内有统一的制度、统一的互相衔接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有统一的控制中心。把现行文件和半现行文件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将原本相对独立的、具体环节互相雷同的两种管理体系揉合在一起加强文件的超前控制走信息开发一体化的道路不仅适合于纸质等载体形式的实体档案也适应电子时代信息化的需要。就现在而言机关档案室的职能从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目、编研利用等8个环节来说都有其实际工作内容实行文档一体化以后档案工作独立的职能将渗入到文件的第一、二阶段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了对文件整体宏观的控制它的功能将更侧重于信息的开发利用而非保管。
而文件中心的建立是坚持将文件生命运动的第三个阶段作为独立环节对多个单位处于暂时保存阶段的文件进行集中管理从文件生命运动的整体性来说它使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更加分散独立。近年来我国在永靖等地进行了建立文件中心的具体实践探索取得不少成绩但有些作法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其中有两个很明显的问题一是文件中心人员没有深入各机关工作独立于各机关之外在对各机关文件形成不太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分类组卷势必影响案卷质量。本来由于一个机关文书与档案成为两个相对独立分散的环节而致使文档一体化迫在眉睫而今将一个机关内部的两个相对独立分散的环节扩大到更大范围的机关外这势必对文档一体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研究工作者不能把文档一体化和文件中心作为两条平行的思路来研究在研究文件中心管理方式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到应适应文档一体化的要求。其次可能增加更多的账外文件。一个机关内部就已出现很多档案部门收集不到的账外文件当档案集中到文件中心后由于交通、距离、通讯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机关归档时会将使用频繁、价值较高的文件留待自用而拒不归档。由于文档的分散文件中心又对各机关具体工作办理不了解,因而会出现机关不交文件而中心又不知的情况会形成更多的账外文件造成重要价值档案的流失造成国家档案财富的损失。
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一些文章中将建立文件中心作为文档一体化实现的一种方式是不正确的。文档一体化强调的是文件生命运动的第二、三阶段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实现统一有序强调文件在其生命运动各阶段应保持连续统一将相对独立的、环节雷同的两种管理体系交融起来关注档案工作的提前介入。而文件中心只是文件生命运动第三阶段即暂时保存阶段文件的存放与管理方式二者是有区别的。只有当文档一体化的研究涉及到文件保管与存放的时候文件中心才能作为除机关档案室外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出现。文件中心的研究始终是研究文件生命运动的一个阶段与强调研究文件整个生命运动过程整体统一协调的文档一体化相比较文件中心只是文档一体化总棋师手下的一枚棋子。文件中心只能是按照文档一体化思路进行改革时选择半现行文件管理地点和管理方式时的一种选择它不能取代文档一体化也不是其一种模式简单建立文件中心并不能解决文档一体化问题文件中心只是文档一体化模式中的一个环节。而文件中心的建立也应在文档一体化的思路指导下进行不能简单地在第三阶段即暂时保存阶段建立文件中心要注意联系文件的第一、二阶段研究文件中心如何与机关文书工作相结合避免一个机关内的文档分离扩大到更大范围的机关外。
二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的适用范围
对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如何衔接文件中心如何成为文档一体化的有益补充的问题笔者认为文档一体化是总趋势是全方位无范围限制的是任何单位都应该推行的,而文件中心适合在档案工作薄弱的基层和特定的范围内实行具体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从侧面告诉了教师一个道理,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活的美无处不在,就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真情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学生可以和同学们约在一起经常出去走一走,体味一下生活。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郊游,去农村体会生活。现在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学生们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只是单纯地上上网,聊聊天,很多东西在无形之中都被遏制了。只有相互交流,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很多奇特而实用的想法都是在相互交流中产生的。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让中学阶段的学生做他们年龄阶段该做的事情。不能把他们束缚在语文课堂中,这样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学生应该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使手、脑、眼有机结合,用心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有丰富的写作题材,才会用心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2.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写作命题艺术,让学生有话可写
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学生的生活充实以后,就有足够的素材和生活体验来进行写作。根据具体的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的不同和知识水平的不同来进行命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教师也要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件,缩小命题的范围,从而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不仅有话可写而且乐于写作。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从小事中写出大作文。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善于抓住这一点来进行教学:如他偶然发现一位老师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盆漂亮的盆景,他就会把这盆盆景借来,再拿到教室去让学生观察,从而来引导学生进行现场版的“看图作文”。这样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便能发现它的种种特征,写起来就如鱼得水了。虽然是初中教师的案例,但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命题也是一门艺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皆语文,缺的就是你是不是善于发现别人常见事物的不同之处。
3.教师应该仔细专研教材,读懂教材,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式与方法
越来越多的老师语文课不好上,上作文课更是难上加难。这对很多新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标新立异,努力找课文的亮点。其实一节课上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读写和关键词的把握,教师应该在教材上下工夫,读懂教材,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握整体内容。新课改的实施,老师的绝对中心地位转变为教师主导,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课堂上愿意说,学会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思考问题。
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学生,适当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应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育是平等的对话,教学是交流。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是这样做的。想一想那时候的人就有了这种觉悟,那现在为什么还出现有老师戴有色眼镜看人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教师并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对话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尊重、民主、平等,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原则。教师应该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大写的人,要尊重他人的人格,要尊重差异。学生是没有差生的,只有差异。虽然他们在文化成绩方面会有所差别,但成绩差的学生并不是没有其它方面的特长。创建了阿里巴巴的马云,曾经将北大作为自己的梦想,但他最终只上了杭州师范学院,而且学习成绩从没进过前三,但他却成功了。所以,老师不应该差别对待学生。如果老师能够关爱每一个同学的成长与发展,那么他就胜利了一大半了。在有爱心、有耐心的老师面前,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教师有很多,比如特级教师于永正,他“蹲下来”看学生,完全诠释了换位思考这一行为,关爱班上的每一位孩子,力求教过的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2师德的二元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德,就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德行,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方面是作为职业人———教师,所应具备的品德和素养,这是具有规定性或社会性的,是必要的且基础性的,要求教师主体必须达到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超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作为“天地君亲师”中的精神层面的导师或半宗教性的让他人心理归依的“师”之品格,这是最高层次的人生指导性的师者。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在儒学的伦理道德体系里,师者一直具有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可以与”天地”、“君亲”一样受到尊敬与爱戴,这正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语义里,“师”者首先是作为第二层面的人精神层面的指导者和高尚品德的影响者而存在的。从而也就是先“立德”而后为“师”。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的教育方式逐渐影响着中国,“师者”也逐渐走下神坛,而成为一种职业的形态。作为职业,学校对于教师的必须性要求也就是职业技能的选拔和管理,所以现代教育体制下教师评定和考核的制度是以教学技能如学历背景、科研成果、教学工作量等指标为标准的,并一直以此来评定教师的水平的高低与优劣。但事实上,这样的考核制度,只简单地把教师作为了一种职业,这些客观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切割了教师作为高尚品德的传承者和精神层面的引领者的作用,即只有同时具备了的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才能称其为“师”的双重要求。
3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理想信念淡化、价值标准失衡
部分“80后”教师群体,其成长经历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因此,其思想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对“舶来文明”、西方文化具有天生的吸纳性。这既是青年教师的优势,同时,也是青年教师的劣势。由于他们只有横向的认识和比较,缺乏纵向的透视和鉴别,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弊端看得多,对其优越性和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看得较少,从而产生对西方社会盲目崇拜的心态,有强于老一代的开放意识和变革愿望,同时缺乏前辈那种民族自信和不屈的韧性。
3.2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浓厚
教师群体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和多维性,而且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思维模式不限于“非黑即白”,且受历史惯性的影响较小,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具有创新的活跃因子,但是,缺乏理性和实践的锤炼,往往忽视我国的国情,与前一辈的教师群体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甚至严重的意见分歧,形成了不同年龄段教师群体的思想断层。从短期看,并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但是,历史地看,将对学生的培养造成不利。
3.3轻教学、重科研、敬业精神不足
教师群体具有较高的追求目标,普遍对现状存在不满,极力希望自我价值的实现,盲目追求博士学位、职称晋升、物质待遇优厚、科研成果和项目的数量等,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本的教学工作,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在许多高校中,有“80后”教师群体的教授,甚至博导,其科研项目成果数量惊人,但是,其教学工作与其地位极不相称,甚至有的教师根本没有承担任何教学任务,形成了本末倒置的局面。
3.4学术道德失范、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教师是教育管理和教育方式实施的主体,教师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古往今来教师都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学术道德水平客观上决定了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甚至是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价值观也受到了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为了评职称、获得荣誉等,在学术上也采用“快餐式”积累,做出了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例如: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导致近些年,高校教师甚至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学术违规事件频频被曝光,使得大学生对榜样、信仰产生怀疑,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也不自觉的进行了学术道德的失范行为。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3.5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意识淡漠
教师群体其工作历程一般都是从校门到校门,部分教师并没有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社会角色转换,没有真正成为教育的主导,甚至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职业,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对于自己认为错误的管理、教育制度进行抵制,甚至将这种情绪带入课堂,对学生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和培养工作。青年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4师德机制培育
在现代教育制度的框架之下,对于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教师主体性的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树立,师德与教师价值实现的评价体制建立,双向互动式的校师管理机制。这四个步骤,从树人、立德、评价体制、双向促进的教育体制的建立渐进展开,以期能在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基础上,弥补现代教育中对于师德建设的缺失,从而真正建立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主体。
4.1教师主体性的培养
所谓主体性,是源自康德的主体性哲学,主要是指人类群体超生物族类的人性能力结构,它包括了两个“双重性”。第一个双重性是人的主体性即具有外在的物质生产能力,又具有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第二个双重性是具有人类群体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因此对于教师的主体性,也包括了四个方面,首先是教师作为职业人所应具有的职业技能和学术水平,更要求教师具有与教师职业所匹配的文化心理结构,这即包括了教师正确的认识能力、自由的思想意识,也要求具有深厚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作为教师这个职业群体,教师的个人发展是以教师群体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也就是教师的个体发展是通过教师群体的发展而发展的。基于主体性的双重性,对于教师的培养也要充分体现这两个双重性的要求。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既要关注于对教师职业技能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教师外在的职业生产能力的培养与要求,又要关注对于教师的内在心理的培养与要求,这个心理培养包括了教师认识性、道德性和趣味性的内容。这两个方面应在学校的教育体制中都有所量化与要求,两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才是新时期教师培养的基础与起点。
4.2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树立
在当下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是与知识培养并行的,具有重要的人才培养价值和成熟的经验。但是教育体系中对于教学主体之一,教师的德育培养却存在着缺失。正如主体性的第二个双重性所说,教师的主体性既体现着群体的共性,又具有着个人发展的个性。基于此,师德的体系建设,就是要以教师群体共性为基础,引导和发展教师个体的个性化。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提出的这个双重性的师德体制建设,必须是要以群体的共性为前提,因为教师个体的发展总是在教师群体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下才能开展的,特别是以自由意识为表现的道德的修行与确立。因此,现代师德体系建设就首先要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核心价值观做为整个师德建设的中心位置,让教师首先是群体的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充满正气的社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影响教师,更使这种核心的社会文化影响,成为校园的文化环境,让工作在此之中的教师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环境育人、思想育人、道德育人。师德是教师群体的道德,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传递的主体,教师的品德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大而化之成为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影响者。
4.3师德与教师价值实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师德作为人的内在道德修养与思想品质,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因此很难以量化的形式体现,从而就具有了难以评估的窘境。师德重要,但把它与教师的人格与品德价值相联系,并以评价性的结果而有所体现是存在着难度的。那么如何来评价师德,从而建立师德考核机制呢?
1)以岗位、学科、实践为引领,把教师工作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师德是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更是在教师的工作中体现的,因此,教师的师德培养不能离开教育科研工作的实际,应把教师的师德建设立足于教师的本职工作,结合他们的实际工作责任和目标进行推进。如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教学服务工作等不同岗位的特点,明确师德的实施与要求,从而产生一批教学榜样、科研先进、服务能人,进一步激发教师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从工作岗位中培养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关爱学生的教师言行,而最终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与思想。
2)加强整体设计,形成合谐的校园文化,以健康的氛围影响、教育教师。教师首先是学校的教师,学校的校园氛围和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精神面貌和言行,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师德体系的作用是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学校应整合学校优势资源,统一规划和设计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从而培育出一支有理想有信念的教师队伍。
3)加强学习,推进教师的德育学习。教书育人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作为教学的实施也是各个学科间的相互配合与综合作用,从而实现综合性的育人功能。对于教师的德育教育应当把学科德育作为核心内容来推进,也就是让道德的培养与影响成为课程体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把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的方式、教学的内容中都融合和体现出师德建设的内容、社会核心的价值观,实现教育内容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推进教师的学习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师德教育。
4)一票否决制。当我们无法以量化的形式对师德给予评价,认定何为失德是相对容易而可操作的。因此,师德评价机制的建立首先就应是设立“失德之维”,即确立教师在品德和思想上不可为、不可逾越的,并采用一票否决制,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的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中,都把师德的一票否决制纳入进来,从而保障教师队伍的整体道德水平,并以此成为道德的高压线来规范教师们的道德行为。
4.4双向互动式的校师管理机制的确立
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时俱进,广纳多方智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正如主体性的双重性所言,师德既是教师群体的一致性道德规范,也是教师个体作为知识传承者的个性化特色的实践。因此,我们倡导师德建设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性,以全体教师的高尚品德修养、崇高的师德素质为基础、为号召、为氛围,推动教师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品行长效化、常态化、务实化提高。使教师个体在平凡的工作中生动实践,特色呈现,更有着创新性的师德实现。教师群体、教师个体,外化的实践教学、内化的道德修养,四个方面形成一个师德互动建设的开放式结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之下,做出动态的调整与契合,贯穿于整个师德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更包含了全体教师的实践与努力。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58-0048-02
1专}文艺的界定
由于专题文艺包含的范围广、类型多,若想对其进行准确界定,就需要聚集众多学者,通过交流讨论,方能得出较为合理准确的定义。由中央电视台专门为此举办了3次专题节目,节目中邀请了相关的专家和学者,通过激烈的讨论和深入的探究,顺利的开展了界定专题文艺的研讨会。活动通过3次会议的详尽讨论,归纳并整理了各种复杂纷繁的电视专题节目形态,并用具体的定义表述出了节目的内在含义和外在延伸,最终制定了《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简表》。由于专题文艺包含的范围广、类型多,所以简表中未能将其进行准确的规划预定义,但简表中将专题文艺节目归纳为专题节目的一个分支。其中,专题节目的特点是主题鲜明一致,文艺节目的特点是以文艺为选题对象,综合两者可以看出专题文艺既与专题节目又共同的特性又秉持文艺节目自身的个性,是一种通过文艺素材能够全面、详细、深入的反应主题的一种节目形态。因此,专题文艺节目就被界定为专指中心为文艺人物、作品、现象、活动和问题等题材的节目。
电视专题节目既是一个较大范围的归类,对专题节目的界定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无法用单一的标准对其进行概括,而专题文艺节目是指由文艺编导制作的节目,它既可以说成是属于文艺专题节目的一小部分,也可说成是文艺与专题的综合产物,有着二者共同的属性,将真实性和文艺性合二为一,二者相互融合缺一不可。
2专题文艺的类型
2.1访谈类专题文艺
访谈类专题文艺节目的反映对象不是以文艺为本体,而是以对文艺现象的评价和介绍为主要对象,它必须是以访谈的形式对与文艺有关的活动的开展进行界定。例如,《春节晚会访谈录》就是以春节晚会为主题进行的采访、评论、叙述和伸展,节目是由主持人提问、受访者回答和二者之间的交谈3部分组成的。类似的访谈节目有单人访谈和多人访谈,《春节晚会访谈录》就是一种多人访谈节目,访谈中设计的方面较广,访问的人数较多,受访者的回答也丰富多彩,这种多人访谈所反映的现象或问题基本能涵盖广大电视观众的观点、想法、意见和愿望。单人访谈是深入探讨和详细介绍以艺术创作为话题的访谈。例如,《王洗平谈春节歌舞晚会》这个访谈节目,通过提问和解答的互动形式,对歌舞晚会的构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晚会的艺术处理进行了细致的解释,对晚会幕后的花絮进行了趣味性的报道,此类访谈基本上是从细节的角度对节目的创作历程和表演手法进行介绍,在介绍知识的同时也能使观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使观众的审美得到培养。
2.2报道类专题文艺
报道类专题文艺主要报道的是有关文化艺术和电视文艺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表演和导演等等,因其纪实性与新闻相同,故与新闻同样具有的时效性。例如共有8集的《来自98春节晚会的报道》,从晚会的筹备过程到演出过程再到幕后花絮都系统的向观众详细的报道,让观众对晚会的演出场地、所用道具、舞台布置、节目安排、幕后人员的前期准备及晚会负责人的工作情况一目了然,使观众不再将目光拘泥于晚会的舞台上,而是更多的关注了晚会的各个细节及整体布局,让观众们了解到晚会幕后工作的繁杂与艰辛的同时,也满足了观众们对晚会幕后神秘感的好奇心,从而对晚会的主创团队更加包容、理解和支持。
2.3介绍类专题文艺
介绍类专题文艺的制作是从介绍的角度出发的,通过对人物、知识、作品等的介绍使观众增长知识。节目的主要内容一般都是文艺界的杰出人物,有关文艺的知识常识和具有特色的文艺作品。介绍类专题文艺主要分为介绍人物、介绍知识和介绍作品3种类型,其中介绍人物的节目主要是对画家、音乐家、舞蹈家、表演艺术家、雕塑家等任务的介绍;介绍知识主要是类似于《京都古戏楼》《古乐南音》《川剧变脸》等知识进行介绍;介绍作品就是对诸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样红》《茉莉花》《歌唱祖国》等作品进行介绍。
2.4赏析类专题文艺
赏析类专题文艺是指对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如对歌曲《雾里看花》、歌曲《东方红》等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创作目的、作品灵感来源及作品内容进行赏析。
2.5评述类专题文艺
评论类专题文艺一般指一种在叙述中掺杂议论,将二者合并为一体的节目,既有解说词来叙述作品又有对节目的评述,有的时候还会加入隐身含义,借题发挥,对主题进行更深远的讨论和深化。例如,《1997年中国电影回顾》《舞蹈比赛评述》等。
2.6艺术片类专题文艺
电视艺术片与其他电视节目不同,它是即一个特立独行的形式又是一个对电视艺术特性充分反映的形式品种,但由于它不是对某方面知识的介绍,因此又不同于介绍类专题文艺,而是能起到对欣赏性的集中和对真实生活的反映,对人生奥秘的探究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的作用。
3专题文艺的表现元素
专题文艺节目设定的主要目的是对知识进行详尽的介绍、对信息进行准确的传达、对情感进行恰当的抒发、对专题文艺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使观众对文艺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观众对文艺节目的喜爱程度。因此,在专题文艺节目的制作时,要抓住中心思想,集中表达主题,阐述鲜明的观点,还要通过精巧的构思使用尽可能多的艺术表现手法,最终得以实现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视觉和听觉是电视带给观众最直接的感官感受,鉴于此,有学者将电视专题片的描述形态分为画面、有声和造型3种语言形态,学者们将专题文艺节目设计到的语言元素归纳为主持语言、解说语言、画面语言、字幕语言、音乐语言、造型语言、音响语言、资料语言和采访语言9种元素,以上9种语言基本可以涵盖组成文艺专题节目中的各个小部分。
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其中,认知状态是体育意识的源泉和基础,没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就谈不上有体育意识;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对体育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有支配和调节作用。它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能和效用的基础上,形成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积极体验,产生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从而构成统一的完整的态度状态。体育素质,既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即了解和熟悉程度),也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体育素质不同,人们反映体育和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就会不同。体育素质高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强;体育素质低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弱。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在性。尽管体育意识可以导致一系列的体育行为,但它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体育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体育意识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要想了解人们的体育意识,只有通过人们的言语、表情和外显的体育行为进行分析和推断。第二,客观性。这是因为体育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体育意识一经形成,就会作用于人们的体育活动,并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增强。第四,能动性。体育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以及其它体育心理过程;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能在体育活动中对自己和活动提出要求。第五,稳定性。体育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在体育意识中,有的部分已融为人格的一部分。但应该指出,在体育意识发展的初期,其态度系统还没固定(即认知、情感和意志三种状态未形成稳固的融合形式)时,它容易因新经验、新知识、新情况而改变。第六,对象性。任何体育意识都是针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中的某一对象,因而它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例如,主体是个人或群体时,就是个体体育意识,或群体体育意识;客体是体育所属学科或体育活动的不同方式时,就可能是科技体育意识、竞技体育意识、群众体育意识等。第七,系统性。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我们可以从其中的一种态度推知另外一种态度。。第八,历史制约性。这是由于体育意识的反映对象(体育和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能力下产生和进行的。既然体育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怎样判别人们有无体育意识呢?由于体育意识的构成主要是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别人们是否具有体育意识。(1)是否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2)是否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特别是评价性认知;(3)是否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依赖感、必要感、赞同感和支持感等;(4)是否具有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在判别时,首先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知识、方法、技能和评论,因为这是基础。如果已经具备,还要看是否具有正向体验和积极的意向,因为如果仅仅是对体育和体育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包括评价性认识(如体育十分重要),而没有思想和情感上接近它、接受它,在意向上为之付出努力,那么这种认识也是孤立的,还形不成体育意识。因此,只有同时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情感体验和体育需要,才能说有体育意识。
民主的意义,即民主是不是个“好东西”,是可以拿来争论的。民主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却是最不坏的制度。”俞可平在《民主是个好东西》中认为,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但是,正因为民主有缺点,在是不是要民主的问题上并不是天然就能得到共识。有人会认为,民主需要过高的成本,容易引起社会混乱,容易侵犯少数人权利――认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实施民主的条件、还不能实行民主的大有人在。民主需要启蒙,需要提倡;要不要民主,需要争论。民主问题可以争论,是我国民主进步的表现。
民主的本质,即为什么需要民主是可以拿来争论的。民主是手段,有很多功利的价值:它可以减少政府失误、防止腐败、提高效率,使社会更加富强、文明,可以带来真正持久的稳定、和平。民主又是目的,是人们幸福和快乐的一部分。总理曾用艾青的诗,解析了“民主是手段,也是目的”的深刻政治哲理,他说,“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利,在社会推进公平与正义。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人们对民主、公平、正义的渴望,就如对“开化的大地”、“解冻的河流”的渴望一样,是人的天然本性。把民主与“快乐和幸福”联系在一起,真正揭示了民主是目的的本质,点出了民主的终极意义。
民主的模式,即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主也是可以争论的。总书记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所谓“民主的具体制度”就是指民主的模式,但民主具体制度的完善,需要公民独立思考和争论。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指导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执行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的面对课程改革。
一、旧的体育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二、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1)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2)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要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4)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了解相关规则与常识。
(5)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形成一个爱好,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需要,从中得到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健康状况,让其终生受益。
2.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保证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即使课余训练与比赛也不能例外。这是因为:(1)凡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活动,学生都具有同等享受利用的权利。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对其所教全体学生负责。(2)课余时间训练辅导学生的提高,也应当是学生自身的提高,而决不是“通过他人经受训练来提高自己”,也不是少数人被训练提高了,就等于提高了全体学生。所谓普及与提高关系,如果脱离二者之间的纵向作用,而只追求横向影响力,显然这种理解是很不全面很不正确的。(3)课余训练旨在培养人才,那就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要求“成才”的权利,更因为学生个体的禀赋、爱好、性格及环境条件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各不尽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思考并开展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3.在体育教学中要体现出的特点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这一特征并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人文性。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现代学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
(3)基础性。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必须教会学生健体。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必须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娱乐性。娱乐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学校体育,是不能成为现代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5)竞技性。我们说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性,而体育的娱乐性可以说主要隐藏在体育的竞技性之中,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体育的人文性也大多来自体育的竞技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如果失去了竞技性,体育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学校体育的竞技性并不等同于竞技运动。
(6)主体性。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7)选择性。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8)民族性。在现代学校体育的多样性中,还将鲜明的体现出民族和地域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体育传统。这些体育传统,必然要反映到学校体育中来,学校体育也必须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传统。
“行成于思、思成于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愿问、敢问、会问、善问,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1.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敢问”。
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和能力培养最适宜的气候与土壤。
2.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问”。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本插图、日常生活、各种俗语、实验现象和自身体验等各种途径提出问题。如讲授《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我出示了两幅美国国旗的图片,图片上的五角星不同的数量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
3.授之以渔,让学生“会问”。
学生提不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知道提问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逐步训练学生的提问技能,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问题产生的来源很多,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多给予引导,有意识、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仅敢问、乐问还远远不够,还要有问题可问,尤其是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
4.适时评价,让学生“善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教师要认真渗透给学生“问比不问强”,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
二、历史课堂提问的设计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1.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激发联想。
讲时,教师可以提问:“假如没有林则徐的,还会爆发吗?”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论证,学生认识到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的必然之举,林则徐的禁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战争的到来,进而弄清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2.层层设问,环环紧扣,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的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围绕时期“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史实,笔者提出了一连串问题:(1)“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其是什么?”(2)“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你对‘高涨’两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诸如‘爆发’、‘形成’等来代替它吗?”(4)“为什么说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对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这样经四步设问,加上教师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很快就得出有关结论,这样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3.创设矛盾,激起波澜。
针对某些特殊的历史问题,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教师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讲授“”时,笔者提出:为什么这一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难道说这个时候中国的工人才诞生?两者之间有没有矛盾?这样便引发学生探求中国近代工人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分析以往的工人运动和这一次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
4.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提出,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教师可提问:“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历史意义?”等问题,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若一反常规地发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的爆发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学生就会感到似懂非懂、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也就因之激起。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能起到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作用。
5.创设发难型问题,诱导思维。
历史学习的批判思维表现在对传统的或一般的结论、观点能够大胆质疑问难,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够正确分析批判,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成果。
6.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对事物的观察。
如讲“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时,教师可以把仿制的北京人的头像模型带入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与现代人比较,使学生就会很快回答并掌握“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征”这一问题。总之,只要教师遵循问题设计的原则,讲究问题设计的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摸索,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就能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三、历史课堂提问的注意点
1.了解学生,胸中有数。
教师应从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个性特征出发,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符合客观实际。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心理状态、思想趋向、知识水平、学习能力诸多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宜。
2.提问要有针对性,精心设计好每个问题。
教师要善于提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更加深入地探究历史本质的各种问题。不论难易,所提问题都必须富有启发性,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学生的疑难提出问题,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懂得什么道理、训练何种能力,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教师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成为胜利者,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欢乐。设计问题必须选准突破口,切中要点,不能在枝节上拉扯过多,更不能无的放矢。如讲授《昭君出塞》时,教师可提出:昭君出塞的举动为什么受到后世的称颂?学生议论后便会加深对“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这一观点的认识。